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命有序性范文

生命有序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3:0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命有序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目前全国范围内还没有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山东专门出台一部规范行政程序的统一规章,对于规范我省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推动从地方到中央加快行政程序立法,具有重大意义。”山东省政府法制办主任高存山表示。

行政过程必须公开透明

《规定》明确,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行政机关应当将实施行政行为的依据、过程和结果依法公开。

行政过程依法公开,涉及政府哪些行政行为?《规定》从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合同、行政指导等多方面进行了界定,几乎囊括了行政权力运行的各个方面。

高存山介绍,行政决策是行政行为的起点,《规定》对重大行政决策的具体程序作了详细规定,必须经过“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研究”等五个程序。“这表明政府出台重大行政决策,每一个环节都有了法律约束。另外,从行政决策环节就确保公开透明,加强公众参与度,大大加强了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约束力。”

《规定》把行政决策的主体界定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的确定上,山东在立法过程中借鉴了湖南、重庆、江西等地的做法,规定了类事项,其中涉及“确定和调整重要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定价的重要商品、服务价格”等,与民生息息相关。

在重大行政决策形成的五个环节中,对“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环节,《规定》第二十九条、三十六条分别规定,“决策事项承办单位应当对重大行政决策方案进行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未经风险评估的,不得作出决策。”“重大行政决策方案提交政府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讨论前,决策事项承办单位应将该方案交本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并作出决策。”

“红头文件”不再“有始无终”

高存山指出,由于缺乏明确的制定程序,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制定“红头文件”时,经常不顾法定权限和分工,随意扩张本地区、本部门的权限,违法征收财物、摊派费用,争夺收费权、处罚权、许可权,推卸责任和义务,规范性文件打架、冲突、重复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政出多门、政令不一、各行其是,政府管理失去有效控制。

《规定》对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主体、制定内容、制定程序、有效期、监督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成为一项重要的行政法律制度,并推出两大制度创新。高存山说。

一是为控制规范性文件的数量和规范形式,避免规范性文件过多过滥以及公布形式繁杂的问题,实行“三统一”制度,即制定规范性文件实行统一登记、统一编制登记号、统一公布制度。未经统一登记、统一编制登记号、统一公布的规范性文件无效,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二是为改变规范性文件有始无终、只公布不废除的状况,实行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即规范性文件应当载明有效期和施行日期。规范性文件有效期为3年至5年,标注“暂行”、“试行”的,有效期为1年至2年。有效期届满的,规范性文件自动失效。

行政执法应采纳当事人合理意见

“对基本原则的一系列规定中,最大的特点是首次将参与原则作为行政程序的一项基本原则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这是建设参与式行政、合作式行政的有效手段。”高存山表示。

《规定》第一章总则中明确指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提出行政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行政机关应当提供必要条件,采纳其合理意见和建议。”

为纠正重大行政决策听证中出现的听证参加人产生不受公众监督,产生机制不透明、参加人范围不够广泛、身份不详等具体问题,使听证真正成为听取民意、反映民情的渠道,《规定》就听证参加入的确定作出了原则规定:要遵循持不同意见人员比例相当原则,当申请人较多时,要随机抽选而非人为界定。同时,与会人员身份应当向社会公布,禁止暗箱操作。最后,为避免听证结果可有可无,决策事项承办单位要将与会人员意见“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本人认可签字后,决策事项承办单位将其提交给决策者作为重要依据。

此外,在行政执法程序中,《规定》要求对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的事实和证据,行政机关应当进行审查,并采纳其合理意见,不予采纳的,应当说明理由。

行政程序规范的又一样本

分析《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下称《规定》),可以发现其除体现了行政程序的一般性规定以外,有一些创新特点值得关注。

其一,《规定》丰富了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行政程序参与权的内容。在第二章“行政程序主体”中,除了继续保留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救济权这四项程序权利外,还增加规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行政程序申请权。这里关于申请权的规定意义不可小觑,在我看来,申请权是程序启动的一种权利;没有申请权,就不成其为双向互动的权利,也就无法赋予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主动参与的资格。就此意义上而言,《规定》对于程序权利的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是有贡献的。

其二,《规定》强化了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在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第四章“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中,明确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提议制定规范性文件。把“提议权”作为法律制度规定下来,是认识上和制度上的进步。

其三,《规定》确定了行政合同的合同属性。在第六章“特别行为程序”中,规定了自愿订立行政合同。这个规定从法律制度上明确了,行政机关不能强迫人们订立行政合同,必须尊重当事人的意见,否则,就不是合同,而是行政命令了。

篇2

自然辩证法的其中一个内容就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但是,我们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和自然协调共处,走可持续发展的路途,这样才能造福子孙后代。在这当中,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一、生态文明和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涵义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较工业文明更先进、更高级、更伟大的文明。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础上,按照人―自然―社会这个复合体运转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良性运行机制以及和谐协调、持续发展、全面繁荣的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形态,其本质特征是自然―人―社会复合体的和谐协调。具体来说,生态文明包括了社会协调及人与自然协调的所有实质,生态文明贯穿于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比如:生态旅游建设、生态环境与保护、生态农业建设、能源和资源的保障、污染控制、循环低碳等方面,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

(二)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内涵

所谓可持续性发展指的就是既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又以不侵害后世人满足需要的本领。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的发展和安居乐业。而作为可持续性发展的其中一个方面的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其含意为:指满足当代人旅游需求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世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的旅游建设。传统旅游业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也在破坏着环境。而在生态文明指导下的旅游业,既满足了人们旅游的需要,又保护了环境。所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根蒂。

二、从政府的角度谈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

通常政府以为其是权力的占有者,条例的制定者。在旅游行业中的表现就是,政府创造条件发展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支持发展旅游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到目前,我国一向倡导“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策略并在当中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随着对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出现了一些具体问题,需要政府作为主导调控进行解决。在建设生态文明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对于发展我国的生态旅游有很大的鞭策作用,而我国的生态旅游的发芽几乎是由政府促成的。政府对生态旅游的治理表现在下述三个地方:

(一)拟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尤其是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方针,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二)找准当地的形象定位,并围绕其主题加以推广。政府必须组织对目的地形象建立有益的推广活动。必须考虑市场需求等问题,杜绝盲目跟风。

(三)为发展生态旅游创造各种条件。增加投入、鼓励外资和社会资本等投入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中,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也可以让本地住户参与到生态旅游建设中,兑现他们的利润分派并让他们参预生态资源保护工作,这样有益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从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及游客的角度谈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主要是指旅行社工作人员、景区工作人员、导游等方面。作为旅游活动的执行方,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直接影响到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的行为。而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并不单单是政府、景区、旅行社等的责任,游客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游客有无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游客环保意识的程度、游客素质的高低,都将直接关系到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亦或是破坏程度。为此,我想旅游活动的执行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以树立游客生态保护意识:

(一)作为旅游活动的组织者、执行者的各级各类从业人员首先自身必须树立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我们可以定期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对旅游业从业人员进行教育,丰富他们的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生态旅游知识。

(二)旅行社在招揽游客的时候要注意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的宣传。比如可以在宣传资料、网页、门市等进行宣传,使游客耳濡目染的接受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的知识。

(三)景区或是旅游目的地在做好宣传的同时,还应多开展一些生态旅游活动,以此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

(四)作为旅游形象大使的导游,他们是和旅游者距离最近、接触最多的人,能够更好的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的精神。导游可以在讲解中向游客灌输生态文明意识,在具体的旅游活动中身体力行的进行示范带头作用,比如,旅游途中不乱丢垃圾,不乱涂乱刻等等方面。

四、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谈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

旅游业本是资源、能源消耗低的产业,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使我国旅游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一大批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旅游有着深刻理解,并且旅游管理水平极高的高素质人才,如何打造这样一支队伍,应该说在学校教育中,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教育途径,培养旅游管理人才:

(一)在人才培养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根据党的十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方针,并结合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应注重生态基本知识的灌输,以及生态文明素养的培养。

(二)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具有生态观念的高素质旅游业管理人员,因此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中应开设诸如《生态旅游》、《旅游景区的开发与保护》等课程,既和专业相关,又符合生态文明建设。

(三)在实践环节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旅游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到景区进行实地模拟导游实践。在实践环节中就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进去。开展以生态文明、生态旅游为主题的活动,增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四)培养教师的生态观念。学校可以对教师进行生态文明知识培训,丰富教师的生态文明理论知识水平。同时,可以让教师到生态旅游示范点挂职锻炼,以提高教师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水平,更新教学理念。我深信,只有教师自身的素养提高了,才能言传身教的影响学生,为生态文明、生态旅游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五、以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具体做法

在生态文明建设指导下,正迅速发展的一种旅游模式就是生态旅游,与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生态旅游品味更高,更加突出自然本色,具有更长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只有生态旅游才能真正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协调,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做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更新观念,营造生态文明的旅游业发展环境

生态文明要求公众具备较高的环保意识,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开发、建设、保护、发展四者的关系,因此对旅游业的管理者、执行人、游客和其他人员需要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教育。有针对性的对旅游行业从业者进行培训,建造一支生态意识强、环保意识强的从业人员队伍,提高从业者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旅游者文明旅游、低碳旅游、爱护环境,建立生态文明的旅游环境。

(二)产业结构创新,提高生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生态文明建设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当今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生态旅游产业,有助于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同时,也能增强地区综合实力。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所形成的竞争力强的生态旅游产业有利于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大创新力度,要注重建立品牌、整合相应的旅游资源,提高生态旅游产业竞争力。

(三)制度创新,建立跨区域的生态旅游产业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因此,政府在当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政府的作用在于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和促进市场更为有效的运作。所以我们需要建立相关的产业协调机构,统筹规划、管理该区域的旅游产业,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轻松的氛围。[5]同时,不应只局限于某个区域,应该把资源有效整合,建立跨区域的生态旅游产业机制。

六、结语

篇3

关键词:教材之序;结构之序;行为之序;思维之序

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体现在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上,同时这种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这实质是一种“序”的体现,它具有普适意义,也是一种基本的认识论和世界观。科学是认识自然最有效的途径,同时科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有序性原理作为系统论的主要原理,认为系统的整体性的本质在于系统的有序性。因此科学也应是有序的,从感性具体到理性抽象,从结构之序到思维之序,而且各种有序方式之间具有渐进性。

教材作为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了解教材的体系结构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初中科学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根本依据,指出初中科学课程是以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为基础的、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综合课程。教材体系是在先设立一级主题和二级主题,在二级主题下面设章和节,因此教材体系也应是一个有序的体系。

一、章间的“序”

显然章间的“序”很容易寻到,这由教材的体系安排所决定的,上则提及二级主题下的章的确定,因此同主题之下的章是通过二级主题将他们整合成一个有序体系。

例如,一级主题《存在的自然》之下二级主题《相互作用》就包括了《生活中的水》《地球的外衣――大气》《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电路探密》,既然其主题词是“相互作用”,那么各章内容也就隐含了各种相互作用:人与环境、动物与环境以及电荷之间。

然而又因为科学包括不同的内容体系,因此在不同主题之下但同一内容体系中的章也有一定的“序”,其“序”主要体现在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差异上。

又如,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观察生物》和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生物与环境》就是生命科学范畴下的生物结构层次,就学生认知水平而言:《观察生物》是属于具体的,单主体即生物个体而进行的研究,而《生物与环境》不仅涉及两个主体,而且就生物而言,重点偏向对生物群体的研究,从种群到群落再到生态系统,显然知识更难、研究范畴更高,这也是一种“序”。

章下设节,章的有序性要通过节来体现,因此节间“序”的存在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二、节间的“序”

纵观初中教材的体系,章节名称选择上一部分采用的单主体章节名,还有一部分章节的名称选择是双主体结构,在双主体结构的章节中,节间的过渡是教材体系有序性的关键体现,甚至有些节间过渡单纯,从独立节而言是并列式的,可如是建立一种序。

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三章从第四节《动能和势能》过渡到第五节《物体的内能》,首先画出摆锤摆动示意图,学生回顾上节动能和势能的知识,然后设问如果有阻力,机械能减少了变成了内能,那怎样感知内能的存在?

然而有些节间当多节整体去考虑就成为一种递进式节间有序性的体现,还以上述例中的章节为例:

纵观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动能和势能》到第八节《核能的利用》教材体系:

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认识论角度而言,人们接触和使用能量是纳肀叩幕械能着手,再到热能,进入近代社会的电能以及现代社会的核能,而且其能量使用的转变也是文明进步的一种体现。

从产生机理角度而言,显然机械能是因为机械运动而产生的,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在远古时代就被人们所关注和利用,而热能从其使用来说也在远古已经有了,然而它的产生原理是微观粒子的热运动,显然到了微观的层面,但这些微观粒子只是无规则的运动,那么微观粒子的规则运动呢?自然就是电流形成的原因即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导致了电能的产生,尽管这一能量已进入了微观的视野,但还未进入更小的层次,即原子内部的原子核层面,到了这一层面就是核能产生的原因,于是自然就出来了核能的利用。

因此,在考虑教材的每个节间势必有“序”可寻,换言之节间教材体系是有序的。然而,初中科学教学是以节为单位展开的,单从节间“序”的客观存在分析还不足以将其转化为教学行为之序,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思维之序,因此作为构成节的片段间的“序”就成为有效处理教材的关键。

三、片段间的“序”

片段是教材体系的最小构成单位,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就教学主体学生和教师而言,有效教学行为都是围绕这些片段的有序递进而展开的,因此其“序”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教学的效益,同时也使学生在教学交互过程中,通过知识习得过程的内化,可以将其转化为习得过程中的“序”。有序性原理也指出系统的有序性是系统整体性的内在本质,有序应表现为系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的结构之序到高级的思维之序的进化。

1.结构之序

结构之序作为最低层次的“序”,它的存在是高级“序”的物质基础,因此在教材编制的过程中,对于每节内容的一些片段也有序可寻的,这基本上隐藏在显性体系之下。

例如,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从“杆影的变化”到“地球公转”片段间存在这样的“序”:以杆影长度的日变化引入,提出太阳高度角与长度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得出是地球的自转引起的太阳高度角变化,既衔接了上面的内容,也为下面内容的展开作了铺垫,接着提到了同一时刻,纬度不同,正午的影子长度不同,接着讲到了杆影长度的季节变化也与太阳高度角有关,那是地球的公转引起的,因此教材接下来安排的内容为地球的公转。

初中科学教学单靠这种结构之序还不足以实现科学教学的目的,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寻找行为之序去实践这种序也就成为有序性提升的重要之处。

2.行为之序

教材片段的结构之序决定了一节课的教学行为应该是有序的,教学行为并不是简单的教学形式、手段或方法的构成体,而是一个包括教和学两个维度在内的结构复杂的、内容丰富的目的,如教学语言就是行为主体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重要行为。同时科学认识过程尽管是多元的,但科学的认识都起源于问题,这是毋庸置疑的。这就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问题的有效设置作为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就成为打开学生思维,将学生引入教学情景片段的关键所在,换言之就是在教学过程的每个片段之处设置有效问题之序是教学过程行为有序的重要体现。

单个问题往往还不足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往往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有序设置来提升教学的效益。

例如,在九下第三章第四节《动能和势能》中片段处理过程中就设置一系列问题“序”:

动能片段:(教师拿出铁球)静止在手中,有动能吗?

怎样使它有动能?让它运动起来?

怎样证明它有动能?

为了研究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则要控制变量,那变量有哪些?

又该如何较易控制呢?

小球运动了,又怎么知道初速度是否一样呢?

有什么办法能使不同的实验过程知道动能控制速度一样呢?(展示图1)

动能大小怎么反应?

动能过渡到重力势能片段:(重新展示图1),斜面的坡度继续加大,竖直位置时,小球掉下,将处于低部的物块砸中,如果物块较软,会怎么样?

砸了一个坑,说明了什么?

为了使砸中的效果更容易观察和记录,应该让物块被什么取代?

过渡到弹性势能片段:

刚才实验中的沙子或者橡皮泥发生的形变是非弹性形变,若换成弹性形变,情况又会这样呢?

可以拿哪些物体替换?

当小球接触下面物体时会怎么样?

说明了什么?

尽管问题的设置其行为主体是教师,但由于教学过程的交互性,问题的提出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有序思考,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使学生形成对问题的一定思考力,逐步在知识习得过程中形成思维之序。

3.思维之序

思维是高级的心理活动过程,如果将科学教学比拟成一棵树,那知识就是叶子,方法就是树枝,而思维则成为了涞闹鞲珊褪鞲,因此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中科学教学的最终归宿。如何让学生形成有序的思维方式也就成为教学的关键。根据有序化的进程,思维之序是行为之序的更高层次,同时也为行为之序提供了方向。因此,在教材片段中渗透着思维的传递,逻辑思维作为最重要思维方式之一,其“序”的存在也就成为教材中“序”的最终诉求,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通过实例说明几类逻辑思维在教材片段中的渗透。

(1)比较和类比思维

之所以将比较和类比思维放在一起,是因为这两类思维均具有两种或以上的研究对象,同时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很相似。

纵观初中科学教材,有些片段的安排就渗透着比较和类比思维。比较思维强调的是对两种研究对象的比较与分析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前提是人们对两种研究对象均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而类比则不同,它是通过对已知研究对象(比体)的分析通过结构或性质相似性推断出未知研究对象(本体)的性质或功能。

例如,在八下第二章第二节的《光合作用》中设置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片段就渗透着比较思维,学生在学习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后已经对其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教材通过表格的形式,经过不同角度的比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两个重要的概念,同时也建立在比较中“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模式。

再如,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物质的构成》中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片段就用到了类比思维:本体是酒精和水分子,而比体是黄豆和芝麻,两者就学生当时的认知水平而言有很多性质是相似的,如外形(性质A),物质的构成(性质B)等,黄豆和芝麻在混合的过程中体积减少(性质C),而水和酒精混合体积的减少(性质C),可观察到黄豆和芝麻在混合的过程中体积减少的原因是它们之间有间隙(性质D)。即比体和本体均具有性质A、B、C,而比体还具有性质D,于是本体也具有性质D,即分子之间存在间隙。这是一种性质类比。相比于比较思维,类比更注重“异中求同”。

(2)溯因思维

溯因思维是一种根据某现象的特征推测该现象产生原因的信息加工思维方式。在科学研究中对于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某些现象――常见于宇观世界的研究常用到此类思维,在初中科学中主要是指地球空间科学的宇宙认知相关片段。

例如,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宇宙的起源》中提及的宇宙大爆炸论应用的就是溯因思维,哈勃的发现即所有星系都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是客观的事实,通过对这些多方面现象的特征推测,追溯宇宙起源可能起源于大爆炸,建立大爆炸理论。

当然,在教学中利用气球进行模拟的实验是为了使学生建立一种形象的概念。

(3)归纳和演绎思维

归纳思维是将若干个别性知识上升到一般性认识的思维过程,它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它的扩展性和概括性就决定了它的重要作用。演绎思维则是由一般性知识过渡到特殊性知识的思维,由于其必然性加之科学研究过程中对于理论的深化,同时可以作为解释和推测某些理论的作用,因此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归纳和演绎思维作为两种最重要的逻辑思维,在理论构建的过程中时常被用到,由于这两种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互逆性,而且有相互的渗透,所以在不同的教材片段中这两种思维常被一起涉及。

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一章《探索酸的性质》和《探索碱的性质》的通性片段就分别渗透了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

在《探索酸的性质》中酸的通性片段,教材通过一系列针对盐酸的实验设置了三个活动,包括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什么颜色,再滴加盐酸,颜色的变化、鸡蛋壳中加盐酸的活动以及盐酸除铁锈的实验,得出个别性结论:盐酸能与许多物质反应。而后设置活动将硫酸滴到锌、氧化铁、氢氧化铜等物质中,然后利用不完全归纳得出酸的通性。

而在《探索碱的性质》中碱的通性片段则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首先是通过一系列氢氧化钠的实验直接得出碱的通性,当然可以被认为是归纳思维,但却在碱的个性中最后片段提到氢氧化钙的相关实验,这就是一种演绎思维,是通过之前建立的通性这一一般性知识上升到氢氧化钙通性这一特殊性知识的方式。当然,由于思维常具有交叉性,因此就这两节而言又渗入了比较思维。

思维的多样性决定了思维的复杂性,笔者通过上述论述只是思维的冰山一角,意在其一抛砖引玉,说明思维有序可寻,其二在于提示隐藏在教材片段表象背后值得去思考的本质内涵。

总之,世界是有序的,不论是物质世界还是意识世界,而且这种“序”的方式也随着对象的改变而不断提升,科学教材作为世界的一部分,它也是有序的,结构之序的客观存在为行为之序提供物质的基础,更使思维之序成为一种可能。鉴于思维方式形成的长期性,有序思维的形成并不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从最基本的“序”出发,将初中科学视为一个系统,深刻体会有序性原理,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才能实现初中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从一定角度提升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清时.义务教育课程科学教科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2.义务教育课程科学教学参考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3.张大松.科学思维方法论导论.科学出版社,2008.

篇4

同时,必须结合当今一些主流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以及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指导思想,有针对性地去借鉴。理论和实践表明,教师在课堂优化设计时应该从整体出发,增进教学活动的效率。因此,在构建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笔者归纳出了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一些原则并提出了一些策略。

1.把握好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有序性特点

整体性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系统的优化教学设计首先要选取恰当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逐级展开教学设计,其次还要把握教学进度、教学难度和广度等因素,在此基础上适度地加以组合,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整体控制。

就教学设计的有序性,如,在"基因表达和中心法则"的讲解时,完全可以设计一个基因,黑板上画出细胞核和细胞质,让学生在"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基础上自行演练基因的表达,体验基因表达的有序性,教师再从参与的细胞结构和载体等方面综合表述。让学生体验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和有序性,实现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

2.把握好教学优化设计的开放性和有机关联性

教学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也要考虑教学环境。生物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坚固的实体,生物教学过程中各要素都是开放的,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应是封闭的和僵化的体系,课堂教学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学生接受知识也是多渠道的。针对不同的课时内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各要素又是相关联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带动学生,学生之间也相互带动相互影响。教师和学生等教学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生物教学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3.重视教学设计的目的性,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在生物学教学设计全过程中,教学设计的目的性是第一位的,它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定向、定量、定度的作用,即教学设计向哪个方向走,它怎样符合大纲的要求、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能否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一些具体的教学优化

(1)优化语言。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求是:具有严密的科学性、鲜明的教育性、丰富的情感性、生动形象,具有节奏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加上巧问巧答,精妙的过渡语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并产生对自己语言优化的渴望和行动。

篇5

摘 要:系统思维是以系统论为指导的思维模式。而系统论虽然产生于当代西方社会,但其思想在我国古已有之,并影响着中医理论的发展方向。从系统论的4个基本原理(整体性原理、联系性原理、动态性原理、有序性原理)入手,分析系统思维在《黄帝内经》中的具体体现,从而说明古人研究中医之时已经运用系统思维,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很大成就。研究此,旨在探索古人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并希望能为今天中医的研究提供一点思维方式上的启示。

关键词:思维方式;系统论;黄帝内经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3-0487-03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Systematic Thinking in 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

DING Bao-gang, MENG Qing-ga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Systematic thinking is a thinking style that 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ystem theory. Although system theory is originated in modern west society, its ideology had existed in China in ancient times and affected the direction of the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ystematic thinking in 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 from the angle of system theory's four basic principles, which are holism principle, relativity principle, dynamic principle and orderliness principle. Then it shows that the ancients applied systematic thinking to stud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nd accomplished lots achievements.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thinking style of the ancients in studying TCM and give some inspiration to thinking style in TCM study.省略。

思维方式是人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所形成的认识事物、研究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是该历史时期人们相对稳定的思维格局或思维定势,影响和导引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1]。系统思维主要以系统论为理论指导,对事物进行分析研究。而系统论作为一种研究系统特性和规律的科学理论,虽然产生于当代西方社会,但其思想在我国古已有之,并且早已被应用于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如农业、军事、政治、医学等。中医学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毫不例外地采用了具有系统论思想的思维方式。基于此,自古至今中医学的理论处处渗透着系统思维的内涵。明确提出中医的思维方式是系统思维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他在1980年给卫生部中医司吕炳奎司长的一封信中提到:“人体科学一定要有系统观,而这就是中医的观点”[2]。纵观历代中医著作,系统思维犹如一树奇葩,早已贯穿于中医发展的始终。

1 系统论的基本原理

系统论作为系统思维的理论模式,其基本原理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整体性原理、联系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和有序性原理。分而言之,其主要内涵可简单概括为:①整体性原理指的是系统的整体属性不是各部分属性的简单加和,而是大于各部分属性之和,并且具有各部分所不具备的某些属性,这是系统内各个部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②联系性原理主要是指系统内部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特性,它揭示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内在原因;③动态性原理指的是系统在内外条件的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趋向并保持在特定的目标值上,揭示了开放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走向并保持一种稳定目标的特性规律;④有序性原理指出有序化是系统自组织和进化的内在本质[3],体现了开放系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自我调节,进而保持和恢复平衡状态的特性。系统论的这4条原理各有特点,又彼此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系统所具有的基本特性。

2 系统思维在中医研究中的体现

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利用中医为人们解除病痛折磨的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又一部辉煌的著作。这些传世经典,不仅凝聚着他们一生行医中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也渗透着他们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推本溯源,《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作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中医理论奠基之作,是历代医家研究中医的必读之书,书中不仅汇聚着《内经》以前古人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亦是《内经》之后医者研究中医的理论源泉和思维方式之典范,故研究《内经》,可窥历代医家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

2.1 研究对象 古人研究生命规律,除了研究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精神情志等的内在变化规律外,还站在天人合一的高度,认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而且“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把人看成自然变化的产物,认为外界的一切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相应的影响,故同时还研究与人体息息相关的环境、时间等的变化,比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气候变化、节气变更等等。因此纵观《内经》全文,可以看出古人把研究对象定格为一个内有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精神情志等相互作用,外有地理环境、社会变迁、时间推移等相互影响这样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复杂生命系统,而研究这样的一个复杂系统,必须要有相应的思维方式来支撑,而系统思维就是其中之一。

2.2 研究内容 《内经》包含的内容涉及哲学、生理学、病理学、心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物候学等多学科知识,其内容可谓包罗万象。而这些复杂的内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交叉,共同构成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庞大系统。通过对具体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古人已经运用了系统思维,对人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与联系性: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系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各个部分的相互作用而发挥出各部分不具有的整体功能,比如在生理状态下,五脏系统中的心系统是由心脏、经脉、气血津液等的有机组合及其他脏腑的配合才发挥出其主血脉和主神志的作用,这些作用是部分所不具有的;二是人体是形神的统一体,形与神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灵枢・天年》:“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指出人是形神的统一体,有形无神或有神无形都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病理状态下,神的变化可影响形体的状态和功能,如《素问・疏五过论》:“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以及《素问・举痛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飧泄,故气上矣。”分别讲了神志的异常变化可以消耗精气,损伤形体或使气机逆乱;同样形体的变化也可影响神的状态,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指出气血是神的物质基础。《素问・调经论》:“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说明气血的充足与否会产生不同的情志变化趋向。而人体的这种整体性离不开联系性的作用,同样联系性也离不开整体性的配合,故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挥出各自相应的功能和系统的整体功能。

(2)人与环境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人作为大自然中的一份子,与其他万物一起共同构成大自然这个整体。大自然的各种变化(包括时间和空间),必然会影响作为大自然一部分的人类的状态。在构成大自然的各个要素中,对人的生存具有最直接影响的是其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由于人无时无刻不在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交换,因而人体自身状态的发展势必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影响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这也就是古人所讲的“天人相应”。人体运行自身这个小系统同时,又与周围环境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大系统。《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描述了各个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体质,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的多发病和治疗方法,说明自然环境对人体的生理状态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人又是社会中的人,故人又与社会环境构成一个整体,人的生存状态与社会发展的各种状况紧密相连。社会的安定与动乱、富裕与贫穷等状况以及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等等都会对人体造成影响,比如《素问・疏五过论》:“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就讲了作为社会因素之一的地位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中医大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在诊治疾病时,应该本着整体和联系的观点“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

(3)人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性:大自然的昼夜更替和四季轮回,产生了万物的寤寐与生长化收藏。人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其生理和病理状态亦必受此影响而产生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由盛转衰的变化趋势和随着昼夜四季的更替而呈现盛衰的交替变化两方面。首先,人体会随自身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由盛转衰的生理状态,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讲了男子从八岁到八八,女子从七岁到七七,精气的盛衰变化及其对人生殖功能的影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讲:“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指出了人在四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各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衰老状况。其次,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还受时间变化的影响。大到一年四季,小到一日的每个时辰,人体的状态都是不一样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讲了四季变化的特点及人们养生方式的变化,旨在使人体顺应四时变化而调节身心,以达到健身防病的最佳状态。《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盛,日中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讲了一日之中阳气的盛衰变化与昼夜晨昏的变化相应,人体的生理状态亦随之而变,反之则会产生疾病。《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则讲了在疾病状态下,随着一日之中阳气的不同盛衰变化,出现了正邪之间的胜负变化,故人体的状态亦随之而变。由上可见,人体每一时刻的状态都有变化,都在随着昼夜更替、四季轮回及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出不同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体现了人体状态的动态变化性。

(4)人体状态的有序性:大自然的阴阳晦明和五运六气等的变化,使得整个大自然处于一种有序状态,而人作为大自然的一份子,其生理状态势必亦受这些变化的影响,从而使得人体处于一种与大自然同频共振的有序状态。如《灵枢・口问》:“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讲了人随昼夜更替而处于睡眠与清醒的有序状态;《素问・六微旨大论》:“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亢则害,承乃制。”人与自然相应,运气的变化必然影响人体的状态,使人体与自然一样皆有生有克,这样方能保持人体功能活动的最佳状态。另外,人体状态的有序性还受自身系统的调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体先天具有维持有序性的机制,主要表现在通过阴阳的对立制约和五行的生克制化来维持人体各种功能的动态有序性。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指出了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关系,并以此来维持人体的平衡状态,同时在该篇中也指出:“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指出了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人体的五脏、五体、五志等皆与之相应,并依此维系人体脏腑、情志等的平衡性;二是通过各种后天的调节方法,或自身精神的调节,或外界药物等的干涉,调动人体的自愈机制,使人体保持健康有序状态或使之从疾病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即从无序到有序,从阴阳失调到阴平阳秘的状态转变,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恬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以及《灵枢・本藏》:“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都说明保持精神的安静与调和,可以使人体正气充足、脏腑安宁,从而保持一种阴平阳秘的有序状态;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指出在疾病状态下,可根据疾病不同的发病阶段和部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使人体恢复健康有序状态。因此,人体无论是随自然变化的自动调节,还是借助于后天各种方法的配合调节,都揭示了人体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趋于有序性的特性。

3 系统思维是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之一

由上分析可见,《内经》从把研究对象设定为人体这一复杂生命系统,到对具体的内在变化及其与外界之间的相互联系等生命规律的描述,都渗透着系统思维的内涵,反映了古人早已运用系统思维来研究中医,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说明系统思维适合中医自身发展的需求。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曾说:“生命是宏观的,但20世纪的文明是微观的。用微观层次的规律不能解释宏观现象。两个层次之间的差异是由自组织机制造成的”[4]。指出了微观层次的规律不适合宏观现象的研究,而中医则偏重于对宏观现象的研究,故研究中医须用宏观层次的规律,而系统思维就属于思维方式上的宏观层次。我国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说过:“中医与西医一样,正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前进。但中医药学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走按照自身发展规律的道路”[5]。指出了在中西医的现代化进程中,研究中医必须走自己的路,而系统思维就是在思维层面上研究中医的道路。因此,无论是古人运用这种思维方式研究中医所取得的成就,还是近现代著名专家、学者的远见卓识,都证实了系统思维在研究中医中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综上所述,系统思维是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东海,林少健,李勇.从东西方文化差异谈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6):417-418.

[2] 吕炳奎.对当前中医工作中几个问题的看法[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4):1.

[3] 祝世讷,陈少宗.中医系统论与系统工程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1-38.

篇6

关键词 演化路径理论 协同论 拉丁舞训练 结构视角

前言 本研究以自组织理论为视角,探讨拉丁舞训练在时间、结构、系统、规律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在我国耗散结构理论研究拉丁舞训练的不多,且较为零散,从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的视角下来看拉丁舞的训练,为教练员进行科学正确的训练提供参考,避免运动损伤,提高运动效率,为舞者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打好基础。

1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看拉丁舞训练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与外界物质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的结构。系统远离平衡态,是指系统内部各个区域的物质和能量分布是非常不平衡的,差距很大。作为一名拉丁舞者,训练要达成的最终状态就是要尽可能的保证各舞者的基本步越来越扎实、牢固,成套动作越来越熟练,把一样的舞蹈套路跳出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风格。并且,舞者在练习舞蹈的过程中,不要只顾着舞蹈动作的练习而忽略了舞感、柔韧性、乐感的练习,否则,跳出来的舞蹈就会是机械性的动作,缺少了舞蹈美的特质。

1.1拉丁舞训练的非平衡性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因此,训练的过程当中应该把握平衡和非平衡之间的矛盾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把这整套动作中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更正,从而使每一个小环节都节节相连,最后在从整体出发,设计出适合自己风格的舞蹈动作。在拉丁舞的训练过程中,每当我们学习一个复杂的动作,我们需要把它分成若干个简单的动作来学习。每一个舞者都是一个有机生命体,从人的本质来说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是一个连续不断吸收和释放的过程,在不断地构成与破坏中学成新动作,只要不断地学习就可以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学习解决困难,学习新的动作,就会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1.2拉丁舞训练的规律性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必须遵循事物之间固有的规律,才能使整个大系统朝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学习运动技战术是发展竞技能力的主要手段。在运动技能形成的泛化阶段,舞者个体通过各种努力,试图形成一种稳定的运动技能。但是,在\动技能形成的初级阶段,舞者不能准确自如的掌握动作要领,而且还经常伴随着错误或多余的动作。通过一段时间的舞蹈技术动作训练后,动作技术要领基本掌握,多余、错误的动作渐渐消失,动作越来越规范化,逐渐能够掌握动作的本质,舞蹈动作开始由泛化阶段向自动化阶段过渡。当舞者在任意情况下都能轻松自如地完成动作时,那么舞者个体就处于一种全新的状态,肌肉已经形成记忆,这也可以说明相应的耗散结构已经形成。

2从协同论视角下看拉丁舞训练

协同学是一门研究各个学科领域中关于合作、协作和协同的学说。把协同论嫁接到拉丁舞训练中,为使拉丁舞训练系统保持开放性,就要求在教练员和舞者在相互开放的基础上建立起良好的互动,不仅使新动作可以在训练中顺利进行,而且能够优化整个训练系统的内部结构。拉丁舞训练的有序性表现在拉丁舞的基本功的学习中:先进行素质训练,然后是基本步练习(转动、律动、移动、方形步前进和后退步)、单人套路、双人套路的配合训练等。在这些环节中如果是超前或者是滞后都会是事倍功半。这就是哲学上著名发展论:事物的排列是有序的,正确的、有序的结构排列可以促进事物向前发展。

3从突变论视角下看拉丁舞训练

突变论讨论了结构的稳定性问题。即:当外界的条件达到一个临界点时,系统就会失去原有的稳定性,那么,就会通过涨落和突变进入到一个新的稳定有序的状态,那么耗散结构又具有新的稳定性。例如,一个拉丁舞者能够认真的完成教练的训练计划,那么这个舞者就会进入涨落或者突变的有序状态;同样,舞蹈教练能够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战术,并把它们对学者有意识的进行培养和灌输,那么,舞者就会很好的在比赛中运用。相反,如果舞蹈老师故步自封,盲目自大,就会造成和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最终不能默契配合,如果老师不能接受新的技能,就会不了解比赛的发展趋势,这就会造成一种不理想的混沌状态,到达一个临界点时就会涨落或突变,最后变成一个不稳定的状态。因此,在学习拉丁舞的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的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下。

4结论与建议

拉丁舞训练在以教学自组织演变理论为基础,从耗散结构理论来说,变现为不可逆性和非对称性特征;从系统论来说,变现为开放性和规律性特征。建议在拉丁舞的练习过程中要积极的认识和学习新理论、新方法,使拉丁舞训练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会君.从耗散结构理论看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有序性[J].体育与科学,2003(3):49-50.

[2] 盛东方,刘友华.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数字教学资源管理研究[J].现代情报,2012,01:20-24.

篇7

Abstract: In the analysis overall principle, the order principle, in the feedback principle's foundation, proposed that in the teaching should utilize the systems science three big principles reasonably, takes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integrity, enables the classroom to become the open system, and pays great attention student's information feedback, lets the new classroom instruction have the feasibility and the validity, glows the life vigor.

关键词:系统科学 课堂教学 改革

key words: The systems science classroom instruction reforms

作者简介:宋燕(1975-),重庆师范大学讲师,西南大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是教育基本理论。

系统科学有三大原理,整体原理指任何系统只有通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二是有序原理,任何系统只有开放,有涨落,远离平衡态,才可能走向有序。三是反馈原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可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整体性原理是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出发点,它为人们整体上研究客观事物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系统的整体性和功能,主要表现在系统的整体水平上。对客观事物的研究,既要有微观的解剖,更应有整体性的研究,这是现代科学发展中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忽视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在备课和上课的时候都缺乏整体感,在上课的过程中,仅仅重视讲授这一环节,却对知识的引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不重视,导致课堂只在一个环节突出,教师和学生都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徘徊。

教师应该注重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即对事物或因素或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由这种联系形成的一种有抽象形态的构架的准确把握。同时还包括在教学中促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储备(包括旧有知识,其它学科知识以及社会实践知识等)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大脑中各子系统所储备的信息联系起来 ,这对于学生学习进步与成长是有重要意义的。

有序性原理认为任何系统只有开放,与外界有信息交换才能有序,反之则为无序。 以教学为例,讲清、学会的过程为有序,说理不清、迷惑不解的过程为无序;思维条理化,灵活变通的过程为有序,而思维混乱,呆滞僵化的过程为无序。

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单纯地灌输地理概念、定义条文、例题解法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很少有信息的交换,学生的见解得不到发表的机会,学生的意见得不到别人的评价,学生的疑难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系统基本处于封闭状态,这些是不符合有序性原理的。

教师应当根据有序性原理改革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开放系统。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启发性谈话、自学、提问、师生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方式以及巡视课堂作业、个别指导等形式,保证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信息交换的畅通。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问题,使大脑成为开放系统 。正如孔子所论述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启发学生思维,尽可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非平衡状态,使之与外界交换信息。同时,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分析各要素关系,找出规律,调动和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创造性和好奇心等,使他们能在生动、主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去摄取教材中的知识,并使他们的主体精神得到必不可少的补充。

反馈的重要性就在于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达到对系统的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反馈信息的存在,是系统能达到最佳调整的内部基础,没有反馈信息,系统的发展只可能是混乱的和低效率的。一个系统的总输出y,由系统结构所决定的传输系数S以及输入x和反馈输入x共同决定,表示为:y=S(x+x)。所以,要实现教学效果优化,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及时获得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并及时对教学进行合理的调节。

传统教学陈腐的一面,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及时而准确地获取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实行调节控制。教师只一味地讲,学生理解如何,难在那里,教师都不甚清楚,也就无法实现对教学的控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效往往间接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是教学的主导,应从教学对象――学生的身上了解各种信息,以调整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障碍、在学习认知水平上达到什么程度、对学习有哪些期望等等。所以,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保证在课堂上及时处理学生的信息反馈, 在教学和训练中,要随时通过反馈信息掌握现状和目的的差距,从而去解决难点和关键、去调整教学的速率、去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突出针对性,并使教学过程得以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学生也应通过反馈强化正确,改正错误,减少差距。

在系统科学三原理视域下对课堂教学作出革新,注重结构进程要体现学科的特性、知识类型的特性、教学的规律性,以教学原则为准绳,以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更注重人的因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进行认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新的课堂教学具有可行性、有效性,焕发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查有梁. 教育建模[M]. 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14

[2] 刘克兰. 现代教学论[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87

篇8

关键词:庄子生态思想;生态美学;人与天一

生态美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和生命共感。这种生命关联是基于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人的生命活动正是在这种自然生命之网的普遍联系中展开的,人对生态美的体验,就是在主体的参与和主体对生态环境的依存中取得的。

《庄子》一书中寓含着丰富的生态审美思想,集中表现对自然生态之生命性、有序性、联系性这三大生态美学基本属性的深刻认知上。

一、生命之美

生态美的基点就是一种生命之美。庄子承继老子“道”的学说,认为万物都有灵性,在他笔下人类主体意识介入自然界、生物界以及原始社会,无不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美感。“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 (《庄子・马蹄》),自然万物依照生态系统的运化规则,安于各自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命形态和生命世界。

《庄子》一书中,描写了许多充满生命活力的形象。无论是《逍遥游》中“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还是《秋水》中“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春秋不变,水旱不知”的北海,无不张扬着一种蓬勃的生命力量和磅礴的生命气象。而曳尾泥涂的神龟,壕梁之上的鱼,广漠之野的大树,至德之世鼓腹而歌的人类,也以各自不同的生动形态,呈现出生命的活力之美。

在庄子看来,生命性不仅体现在生物界个体生命特立独行的各种具象和形态上,而且充盈整个宇宙,也就是说,整个宇宙连同其中的非生物如尘埃之类都具有生气勃勃的生命性,如《齐物论》中描写到大风奏响的那一曲“地籁”之歌,这大风在天地之间,发出不同的声响,力量壮美,气势雄伟,形成了一个激荡着生命运化本原力量的生态场所。

庄子对生命性的理解,不仅包括对生命力的认知,还包括对生命再生的理解,认为生命循环反复,生生不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庄子・齐物论》)。所以庄子妻死却鼓盆而歌,正在于他认识到死亡也是生命的一个必然的规则和秩序。正确面对死亡,将其看作生命历程的一部分和自然循环的必然结果,这是生态的死亡观,是超越死亡概念而将其置于宇宙大化之中的一种高深超迈的认知和见解。

二、有序之美

庄子继承和发挥了老子的学说,认为“道”是宇宙万物和谐并生、生机长存的总根源,更认为万物有道,其生存运行各依其道自然而然,和谐而有序。

他指出:“天下莫不沉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庄子・知北游》)自然界的有序性,是生态系统自组织的结果,这就使得物种之间保持着天然的平衡与和谐。庄子进而形成“万物一齐”的观念,要求人们“常因自然而不益生”(《庄子・德充符》),强调自然界生存运行的法则不可违背。 “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庄子・天道》)。

世间万物在自然的秩序之下和谐共生。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鸟儿“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鳅鲦,随行列而止,逶迤而处;人则鼓腹而游,熙熙而乐,无所忧虑。”无论山林还是原野,都是人间的天堂。难怪庄子说:“山林与! 皋壤与! 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庄子・知北游》)庄子进一步指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这正是庄子用超功利的审美眼光和意识对自然生态之真美大美的深刻认知,和对这一无与伦比的自然生态之美的极力崇尚、高度赞美与热情歌颂。

三、浑融之美

生态美,在终极意义上又是指万物互相联系、和谐相处、物我平等、浑然一体的整体浑融之美。生态观念下对美的观照,从来不是就个体或物种的独立存在来看待生命之美和生态之美的,庄子显然认识到了生命之间和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的这种普遍联系。他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 (《庄子・齐物论》)

人与自然界万物本来就是浑然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本原于自然和大道,统一于生命这一基本属性,而呈现出不同的生命形态。这种整体性是世界本来存在的自然而然的状态,毋庸置疑。所以庄子提出:“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庄子・德充符》),正是把握住了世间万物互相联系的整体性特征。而且在庄子看来,在大千世界里,“万物并存,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庄子・秋水》),认为人只是宇宙万物的一分子和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与万物在生命意义上是平等的,只有种类和名号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类在宇宙生态系统这一整体之中,与其他物种之间的生态地位也是平等的,没有权力凌驾于他物之上,从而将主体的“此在”独立于世间万物之外,更不应该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从而企图去征服与改造自然,破坏自然秩序和生态平衡。如果人类过分突出主体性,则会“以人灭天”(《庄子・秋水》),或“以人助天”(《庄子・大宗师》),其结果都是有害的。因此,庄子提出与自然界的相处之道是“与物为一”(《庄子・秋水》),希望人类与万物和谐相处,并且刻意强调“物无贵贱” (《庄子・秋水》),主张万物平等和物我平等。这样的观点抛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否定了人类对自然万物的专制权,要求人类秉持“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睨于万物” (《庄子・大宗师》)的态度,崇尚“天人合一”(即自然与人和谐统一) 之美。

认为万物有灵,崇尚宇宙万物的生命勃发之美;认为万物有道,崇尚自然生态的平衡有序之美;认为万物互相联系、浑然一体,主张物我平等、和谐共存,崇尚“天人合一”、“与物为一”的整体浑融之美,这是庄子美学思想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也是我国古代生态美学思想的重要资源。当代人要像庄子那样以平等之心待物,不以高高在上、居高临下之心看待自在之物,不以功利之心、是非之心要求宇宙万物,才能发现它的美和肯定它的美。

【参考文献】

[1]王凯.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徐恒醇.生态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篇9

1.新的管理条例推行后,市场流通渠道呈现多元趋势。传统的预防用生物制品的管理条例规定,预防用生物制品进仅能通过各级防疫中心调配规划,逐层下拨,并通过冷链辅助的形式出现传递至各下级防疫机构。但随着新型管理办法出台实施后,预防用生物制品不仅能够通过上级调拨、转运与使用,同样可以经由各地制药厂商在通过上级审批后,进行合法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制药管理的途径与范围,各类经营方式的交叉同样也导致了供应问题的凸显。负责药品生产经营的厂家有其向各级疾控中心提供生物制品的权利,同时也享有向各级单位供应的准备,因此,便会造成经营范围的交叉。同时,最近几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预防用生物制成品的经营方面,同时涌现了较多的新型制药厂家,部分国外的预防用生物制成品也在迅速进入我国药物市场,预防用生物制品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甚至部分传统的预防用生物制品单位已由原本的事业单位性质转换为私营企业,生物制品生产经营效率的高低对企业生存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导致制药市场竞争激烈,供应渠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2.预防用生物制品在流通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运输保障。通常为了保障预防用生物制品的质量,一般需要匹配对应的运输冷链,解决运输转存等问题,保障各个运输环节的有序性。但依然存在部分单位基于运输成本的考虑,不能做到有效保障运输质量,选择自然运输的方式,对药品的使用质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样存在部分药品经营企业基于对药效与成本两者的考虑,会选择在药物运输过程中配置部分冰袋,但由于在长途运输过程中耗时较长,低温冰袋的作用并不持久,影响了药物储存的效果。另外,在少部分乡镇疾控中心,由于医疗设施并不健全,在预防用生物制品存储方面主要依赖于冰柜等设备,若遭逢长时间停电等情况,则会对药物储存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基于对预防用生物制品的采购、运输成本的考虑,一般生物制品在下拨过程中会保障其运输效果,通常会呈现层层逐级加价的局面,导致价差的产生,激发市场矛盾,使得各级疾病控制中心不得不另辟途径,采取自行采购的计划,导致无规则经营现象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秩序。一方面,运输处理不当会对药品价效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在下拨过程的价差会对生物制品市场的有序发展造成一定的干扰。

二、优化预防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效率的措施

1.规范生物制品的供应渠道。为提高预防用生物制品的管理水平,提升生物制品经营的效率,相关制成品厂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所制定的免疫法规准则,自觉接受免疫机构的监督,确保供应渠道的合法性,保障供应的对口性,确保预防用生物制品能够直接供应于其所负责的疾病防疫中心与卫生院。同时做好销售登记表格,明确生物制品的流向,为后期备查提供根据。严格遵守专供专营的原则,及时购买与补充生物制成品,维持厂家生产稳定性,提高管理的科学性。

2.严格控制预防用生物制品的价格差异。在预防用生物制品进行分级销售的过程中,必须对各省市疾病控制与防疫中心的批发价格实施严格的控制,将接种单位作为让利的主要对象。在必要情况下,国家同时可配合制定相关的宏观调控政策,对预防药品的销售价格做统一规定。针对价格比较稳定的预防用生物制品的推行沿用国家指导价格,并保障生物制品定价的透明度,提高监督的有效性。此外,由于预防用生物制品有其运输的特殊性,因而运输成本费用相较常规药物则会高出较多。因而,在运输方面为控制批发、零售价格的上升,国家同时需要加大对冷链设施建设的投入,强化对基层卫生机构的生物制品运输补贴,尽最大可能控制预防用生物制品价格的无序上涨,保障竞争的公平性,减少了非法经营者的获利空间。

3.相关卫生行政部门需扩大执法力度。为实现对预防用生物制品的整体化监督与管理,相关的行政卫生部门与药品监督部门需提高其配合度,加强其执法力度,保持卫生督查工作开展的稳定性,同时做好经营活动的规划与处理,及时纠正非法经营行为,可配合采取扣押、罚款等处理方案,对于后果较为严重的行为则需参照法律标准进行处理,尽最大可能确保预防用生物制成品供应渠道的有序性,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4.加大对卫生、免疫条例的宣传教育工作。预防免疫接种工作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有着必要的联系,为全面保障民众的生命安全,同时提高预防用生物制品的经营效率,还需加大对卫生及相关免疫条例的宣传教育工作,贯彻国家的相关管理条例,定期组织相关的宣传活动,确保免疫计划的顺利推行。此外,各级相关部门还需加强对卫生制品的管理标准的宣传,是广大社会群众能够明确非法经营的负面影响,并提高经营的自觉性,保障预防用卫生制品经营的有序性。

三、结语

篇10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设计 系统优化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体系封闭,缺乏科学思想;技术至上,忽视情感和目的;对学生关注不够,忽视学生的创新意识;缺乏对教学设计目的性的认识。科学思想指导教学设计,并不是照搬全抄所构建的模式,而是要结合教学实践活动。同时,必须结合当今一些主流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以及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指导思想,有针对性地去借鉴。理论和实践表明,教师在课堂优化设计时应该从整体出发,增进教学活动的效率。因此,在构建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笔者归纳出了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一些原则并提出了一些策略。

1.把握好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有序性特点

整体性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系统的优化教学设计首先要选取恰当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逐级展开教学设计,其次还要把握教学进度、教学难度和广度等因素,在此基础上适度地加以组合,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整体控制。如,在进行必修I中相关"蛋白质、糖类、核酸"等高分子化合物时,传统的教学就是逐个逐节从基本单位-聚合方式-空间结构,从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进行。学生在学习时枯燥无味,原因是教师缺乏对知识系统的优化设计。教师应该先给学生引入生物体内高分子化合物的共性,从开始强调"蛋白质、淀粉和核酸等都是由小分子聚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空间结构和生物学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剩余的完全可以交给学生研究讨论,逐级解决,老师只需要每节课给出相应的提纲,在学生出现困难和遗漏时能够"锦上添花"就足够了,即节省了时间又增进了学生的自主与合作。

就教学设计的有序性,如,在"基因表达和中心法则"的讲解时,完全可以设计一个基因,黑板上画出细胞核和细胞质,让学生在"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基础上自行演练基因的表达,体验基因表达的有序性,教师再从参与的细胞结构和载体等方面综合表述。让学生体验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和有序性,实现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

2.把握好教学优化设计的开放性和有机关联性

教学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也要考虑教学环境。生物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坚固的实体,生物教学过程中各要素都是开放的,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应是封闭的和僵化的体系,课堂教学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学生接受知识也是多渠道的。针对不同的课时内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各要素又是相关联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带动学生,学生之间也相互带动相互影响。教师和学生等教学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生物教学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如,针对学习目标,教学设计要监测教学过程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效果。

3.重视教学设计的目的性,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在生物学教学设计全过程中,教学设计的目的性是第一位的,它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定向、定量、定度的作用,即教学设计向哪个方向走,它怎样符合大纲的要求、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能否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设计中关于学生的交流,教师必须抛弃"竞争-淘汰"的观点,让学生在交流中形成正确的"竞争-合作"的循环机制。

4.一些具体的教学优化

(1)优化语言。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求是:具有严密的科学性、鲜明的教育性、丰富的情感性、生动形象,具有节奏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加上巧问巧答,精妙的过渡语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并产生对自己语言优化的渴望和行动。

(2)优化课堂内容,突显重难点。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重构教学内容,使教学重点难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容易让学生实际操作并掌握。

(3)优化教学环境。科学安排时间,努力给学生创造各种宽松时效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课堂和教学资源。

(4)优化教学反馈。教学中可通过课堂后的巩固练习或单元测试来达到教学反馈的目的,教师应注意选用典型的题目、紧扣重难点和考点的适量题目优化教学反馈。

总之,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和总结,发掘生物课程教学的潜在资源,并在实践中完善与应用,实现教学设计优化。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六十四卦;《易经》;耗散结构;阴阳

中图分类号:B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2)04-0056-05

可以说,现代物理学的“耗散结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世界的新视角,因为“耗散结构理论”中的“熵”,构成一种新的世界观。而“熵”概念的建立,是19世纪科学思想的巨大贡献,它使人们的注意力从物质转向物质间关系,改变了经典力学定律建立的一切在时间上都是可逆的、无进化、无历史可言的观念。熵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一次把演化的观点引入物理学,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动态的物理图像。人们对熵概念的广泛应用,则体现了人们试图用尽可能少的综合概念来解释自然界复杂性所作的不懈努力,也表明人们已从量的水平提高到质的层次,从整体方面来认识我们周围的客观世界。”[1]在此,笔者试图从耗散结构的视域来进一步解读《易经》六十四卦,为理解《易经》六十四卦提供一种科学的视域。

耗散结构是一门崭新的科学理论,它是研究耗散结构的性质、形成、稳定和演变规律的科学,是关于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它主要研究一个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讨论自组织的一般基本原理,通过系统内部的机制来研究系统的演化。耗散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开放系统是它形成的前提,同时它也是耗散结构得以维持和生存的基础,因为耗散结构实质上就是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系统,它是通过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来维持其自身的一种动态有序的结构。[2]458-459为了保持和维护这个结构,交换是一刻不能停顿的,一旦把系统孤立起来,使它失去与外界进行交换和协调的条件,它就停止与外界的交换运动,因而这种结构就会很快瓦解。如一个生命体,如果停止了它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新陈代谢就会立刻终止,它就会死亡,所以要使一个系统能够产生和保持耗散结构,必须先为系统创造充分开放的条件,使其成为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因为按照熵的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所有的能量都是从有序状态向无序状态转化的。当熵处于最小值,即能量集中程度最高、有效能量处于最大值时,那么整个系统也处于最有序状态。相反,熵为最大值、有效能量完全耗散的状态,也就是混乱度最大的状态。[3]如果说熵是一种混乱的度量,那么,人在与他的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时,就是不断减少熵值,增加负熵流,从而使自己处于非平衡的有序状态中。

《易经》六十四卦之所以与耗散结构理论相关联,就是因为它们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可以说,《易经》六十四卦是一种精微奥秘的耗散结构,其原因表现为:首先,《易经》六十四卦是一个大系统。阴、阳元素构成了该系统的活的元素,由于它们的不同排列而构成了八卦,由八卦相重而生成六十四卦,这样,阴阳是形成八卦的原因,八卦又是阴阳排列组合的结果。由于八卦是六十四卦生成的原因,那么六十四卦则成为了八卦相重的结果,于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形成阴阳八卦六十四卦这个大系统。

其次,《易经》六十四卦是一个开放系统,它的开放性主要来自于“三观”。《周易?系辞》下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者观象于天,俯者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4]298可见,通过“三观”,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来立象作八卦,因而可推知从“三观”来取得八卦的物象,表明了八卦这个系统与自然界是密不可分,从而进一步推出八卦这个系统是不断地跟自然界与社会进行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正是由于自然界与社会是开放的,因而使它自身能够不断地发展变化。自然界与社会自成系统,双方为了生存,保持生态的平衡,两者之间不断地发生交换,双方各自吸取赖以维持和发展的物质、能量与信息。在其过程中,系统内部的熵开始不断地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减少,而负熵随时间增大而增大,使系统内部不断更新,不断地由有序走向新的有序,使系统体总保持一种强大的生命力。正因如此,薛定谔指出生命是靠从周围环境中不断吸收负熵(即增加有序)而生存的。[5]

“三观”以取象作八卦,那么“象”意味着什么呢?《周易?系辞》上曰:“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颐,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4]293所以,此象之象就是像天下之物宜,所得之象,但是,它主要地是效仿天地之变而得到的“动象”,不仅以象反映出天地之动,而且以爻具体地反映这种机制,如果把一个卦象看成一个动态平衡系统,那么爻就既是这个系统的结构要素,又是这个系统的功能要素。六十四卦每卦六爻,按照《易经》说法六爻又分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是处于动态的有机联系中,卦象由“初爻”(或者初九阳爻;或初六,阳爻)到“上爻”(或上爻,阳爻;或上爻,阴爻)的运动是贯通的,不仅贯通象,而且会贯通其它象,这就使一个易象具有系统的开放性。爻在象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非常重大的,它不仅决定象的性质,而且直接就是象的生命,根源就在于爻不是别的,就是“鼓天下而动者”的气的符号化。因此,象与气有机统一。而象“貌似静止”,其实际上,没有相对静止也不可能有物象,象的成立以气的运行的相对静止为条件。但象不能封闭自己,凝固自己,因为作为绝对之运动的“爻”正在象中鼓动而行,并且也是象的生命所在。象中有爻,就会有相对静止中绝对的生命运动和变化会通,于是,象乃成为有着内在生命运动,然而,象从外部进行能量与信息的交换,以致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系统,系统内部动态平衡(有机平衡即能量与信息的平衡而非机械的平衡)源于鼓荡而起中的对立二极(即阳与阴二元素)的对立互补,所谓“刚柔相推”、“阴阳相荡”、“虚实相生”和“有无相生”都是指象之系统内部能量与信息的交流,也指认这个生命系统的开放性。

最后,《易经》六十四卦以“观物”而取象,展现一个整体开放的系统。它以构成整体的部分要素形成的子系统的开放性,塑造和形构系统的整体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蕴涵着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及其之间的相互的交换。人通过“观象”确立思维法则,其思想发展受制自然和社会开放的程度,整个世界面对人而开放,因此,人在参赞自然,建构社会,产生思想的时侯,以事物整体向人显现的本来样子认识事物,在无限的开放视域中阐释事物,“观物”的卦象显现了人在社会和自然中的多样性,也证成人多样生活的可能性,这不仅使人一方面受社会和自然开放程度的影响,同时也为人们突破原有系统僵化提供了动力。我们看到,社会本身自成系统,自然界亦相同,社会与自然界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发展而没有停滞,其根源在于社会与自然的自成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它能够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所以它的发展呈现为这样一种趋势即从简单的低级阶段发展到复杂的高级阶段;从过去一种混沌原始的无序状态发展到一个有序性的状态;从旧的有序不断地向新的有序发展,而形成螺旋式的上升。由于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使得系统内的熵的增加随着系统跟外界交换而减少,而在与外界进行交换时所产生的负熵进入系统体内,注入了系统新鲜的血液,使系统产生一种力(负熵流),使得系统内总熵减小,系统走向有序。然而这种力将推动着系统按其规则运行,不断地使有序走向新的有序。由此可见,作为“观物取象”所形成的六十四卦系统,包含了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这两种系统因为是开放系统而获得生存与发展,而将社会、自然囊括为一身的《易经》六十四卦,同样从整体上也构成一种开放性系统,同时将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易经》六十四卦既然是一个开放系统,这个系统就可以被解析为一种耗散结构,我们便可以从耗散结构的视角来诠释该系统得以维持与存在的状态。如果六十四卦是对自然和社会生命有机体的诠释,那么生物生命体是远离平衡状态的,要研究生命有机体就必须建立非平衡态热力学,也就是说,必须从非平衡系统的熵开始。因为只有系统保持“远离平衡”的条件,才有可能出现,即“非平衡是有序之源”。[2]458(非平衡态是指系统远离平衡态的状态)《周易?系辞》上云:“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4]289从卦象内部来看,虽然外表表现出混沌的状态,但其内部是有序的。所以,它从整体上是一种非平衡态。《易经》六十四卦既然表现为一种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并且使系统处于一种十分不稳定的状态,一旦外界对系统施加足够的影响,系统就有可能通过涨落或者突变进入一个新的稳定的动态中,从而形成新的有序性。实质上这种情况主要是由构成耗散结构理论的第三个条件,即要有涨落的触发,即将促成。比如在《易经》的乾卦卦系中,乾卦作为内卦,而它的外卦的变化是复杂多样的,卦象中的阴与阳相互斗争,一旦与外界进行交换,从卦象上显示,“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4]43这就是说,等到阴阳的调合,欲待天降雨,于是形成一卦,如《需》;或者在与外界交换次数增多时,在卦体内部阳的力量增加,相应阴的力量减弱,于是形成另一卦,如《》;或者在与外界交换中,阴阳势力相当,而形成一卦,如《泰》;但是,一旦八卦一确定,便会形成乾卦系,并会遵循一定的排列规则,自行排列成行,与此同时,除乾卦之外的其它卦系的变化情况也依次展开。

我们看到,八个卦系之间并不是分离的,独立成形的,反而是紧密相连的,每一卦系都内含着一个原始的卦象,八卦中的每卦既是固定的,同时又是流动的。如在乾卦卦系中,作为内卦的乾卦始终不变,而外卦则分别可以是包括自身在内的八卦中任何一卦,这样,作为卦系的主卦乾卦,与作为主卦的外卦的那八个卦,在形成卦系时,既是变化的,同时又是静止的。变化与静止,固定与流动,使系统始终保持着有序,并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交换,而其它卦系的情况基本也是如此。

各卦系之间之所以紧密相连,主要是由于原始八卦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缘故,更主要的是乾,它是万物产生的根源。由于乾坤(阴阳)的存在,万物才得以产生,而万物的存在,通过现象具体地从卦中产生出来,于是便使各卦系之间形成一种协同作用,从而使系统由混乱无序变为井然有序,所以我们可以把各卦系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作用看作成为有序的动力。

我们从《易经》的卦象研究显示,《易经》卦象通过阴阳的“交感”作用使系统处于开放的变化当中。如“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6]71“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6]75“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6]140“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6]216而卦象内部也是通过阴阳“交感”处于变化运动中,并且卦象之间也如此,如“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阳卦多阴,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6]288-289其实,整个卦象构成的《易经》六十四卦系统在卦象的运动变化的推动下同样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如“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6]252“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6]255“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6]272这就是说,阴阳“交感”不仅使子系统而且使整个大系统处于开放状态,万物正是在这样的开放系统之中生生不息的发展变化着,而生命也是在这样的开放系统中获得了自身生存发展的动力。

如果我们透过耗散结构,可以发现在《易经》六十四卦象之中,自然生命与外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过程中,始终却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这表明“自然生命系统的势增所表达的是生命创造力和自主活力不断增加的过程,是生命系统对物质、能量和信息(知识)不断聚集发展的过程,而生命结构的秩序是来自于生命基因的导演,但生命时间周期演化的过程控制(作为有机生命仍然存在基因的直接有道控制表达) 则是来自于自然生命演化之道的控制。而生命系统的熵增则是表现为生命创造力衰减或自主活力衰减,是生命系统对物质、能量和信息(知识)转化机能下降及不断损耗散失的过程,而生命结构机能的弱化则也是来自于生命基因的导演,但生命时间周期演化的过程控制(作为有机生命仍然存在基因的直接有道控制表达)则是来自于自然生命演化之道的控制。”[7]当负熵流增加的时候,系统就不断自我更新,不断走向有序状,从而保持系统的稳定发展。

《易经》六十四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原因主要在于易系统能够不断地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通过“观物取象”中的“象”的途径,将其外界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纳入自己系统,这就注入《易经》六十四卦一种活的生命力。但是在《易经》六十四卦中,易系统在与外界进行交换时,我们可以把那种对内部构成和运行起阻塞和窒息卦的因素,称作为一种熵,而把促进其形成和运行的因素被称作负熵。在《易经》六十四卦中,“剥卦”五阴在下,一阳在上,柔变刚,转到“复卦”一阳在下,五阴在上,内为震卦外为坤卦,“刚反,动而以顺行”,从“复卦”一爻阳发展到“乾卦”六爻为阳,阳极至而生阴。“卦”五阳一阴,“决也,刚决柔也。”转到“卦”一阴五阳,“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8]从“娠卦”一爻阴逐渐发展到“坤卦”六爻阴。这样,我们可以把“复卦”到“乾卦”中的阳因素增长看作是负熵,而把阴因素的减少看作是熵,从复卦到乾卦这一系统中由于阳的增长,负熵就随之增长,并在增长的过程中抵消了阴的因素的增长,使其减弱。当熵随之减弱,使得这一系统在不断地更新中,走向了新的稳定和有序,而在“卦”到“坤卦”的变化中,阳却被看作是一种熵,在这一系统中,它们在与外界交换是由于本身的阳刚之气过盛,过刚而易脆,所以就需要阴气来调合,这样,阴的因素就成了一种负熵,它的增加使卦体内阳因素减弱,以致达到中和,从而使本系统保持有序和稳定。

由此看来,熵与负熵是相对的,它们两者相互依存,正如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既对立又统一,所以,整个六十四卦遵循着各自运行的规律,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交换,使自身始终保持有序,始终运行,正如《序卦传》说:“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4]339比如人体内的阴阳二气,当阴气偏盛时,则阳气制约阴气,将系统拉回到最佳状态,当系统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状态时,阴阳二气保持系统平衡。但是,如果物质的运动状态相对于系统最佳状态的偏离超过了维护系统稳定的阈值,则系统就处于一种亚稳定状态。这就是说,阴阳二气即是物质运动状态或成份的多少对系统最佳自稳态的正负偏离。如果偏离在阈值范围内则构成正气,若偏离超过了阈值则构成邪气,邪气对系统有破坏作用;孤阴、孤阳则是统的彻底破坏。[9]其实,我们从熵与负熵、阴和阳的辩证关系来看,它们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协同、相互转化决定着世事万物的发生、发展与演化。

《易经》六十四卦的运行是有序的,因为六十四卦处于一种非平衡态中。“非平衡态是有序之源”,所以,六十四卦依靠卦系各自相互协调。八个卦系在不断地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在维持和发展自身的有序性时,同时也维持和发展了整个六十四卦的有序运动,如“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4]而“太极”指天地未分,浑沌的状态,这种状态只是呈现出一种表面现象,但是它的内部是:“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周易?序卦》曰:“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4]338-339这样,六十四卦是从原始浑沌走向井然有序,并从有序走向新的有序,六十四卦的卦与卦之间的这种关系,并不是胡乱拼凑在一起的,而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有序系统,它们是有自身的规律,并按照规律运行的。

耗散结构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使系统内的各个要素之间产生协调和相干效应,从而使系统从混乱状态转向有序状态。而《易经》六十四卦正是以非线性的作用为其动力来运行,而这种非线性作用是指各卦系之间相互作用,其最终归宿是阴阳相互作用,使得它成为有序运动的动力因素,与此同时,它也使《易经》六十四卦不断地发展更新,不断地吐故纳新,保持一种活的有机体,并给有机体内不断地输入新的血液(即负熵流)。这样,使得六十四卦能够保持一种稳固有序和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易经》六十四卦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是处于开放状态之中的,构成这个系统的子系统之间的交换给整个系统提供了活力,它们也同样获得了应该具有的功能和称谓,整体系统为子系统的有效运行创造了良好条件,子系统的有效协调,使得整体系统的功能在开放状态中实现了应该具有的效能。这就是说,整体系统只有通过子系统的交换,进一步展现它自身的无限开放性,换言之,子系统的开放性是基于整体系统的无限开放性而言的,没有系统整体开放性,子系统的自组织形成是无法形成的,这便证成整体系统与子系统在结构上和功能上是内在必然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参考文献

[1] 薛凤家. 熵概念的建立和发展[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3:102.

[2] 王雨田.控制论 信息论 系统科学与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3] 霍华德,里夫金.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9.

[4] 李学勤.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 林德宏.科学思想史[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40.

[6] 孔颖达.周易正义[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

[7] 李玉山.熵的本质与宇宙生命创造演化[N].科学时报,2008-03-14:2.

篇12

一、进一步提高人民监督员表决意见的刚性

在我国。有关人民监督员立法出台以前。人民监督员的表决意见不能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检察机关的内部程序将其表决意见转化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决定。其实,这种转化就是审查和确认,无论设置多少审查和复核环节都无助于改变人民监督员表决意见的性质。增设审查环节必然削弱人民监督员表决意见的刚性。降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实效。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减少对人民监督员表决意见的再议环节。通过检察长和上级检察院两种主体的确认,赋予人民监督员表决意见以间接的法律效力。

有两个具体方案,可以择其一,也可并行。方案一:对于人民监督员以三分之二以上绝对多数票通过的第一次表决意见,检察长应当确认,并指令有关部门执行,无需提交检察委员会决定。方案二:对于人民监督员的第二次表决意见,如无特殊情况,上级检察机关应当批准。

对于方案二。有两点需要加以限制:一是第二次表决意见监督的范围应当限于检察委员会作出的维持撤销案件或不的决定。维持逮捕决定的决定属于积极的检察权,其后有审判机关的裁决来监督和制约,不必过度加强人民监督员表决意见的效力。二是第二次表决意见的形成程序应当是,再次召集人民监督员会议,经过进一步了解情况和独立评议之后进行表决。如果表决意见仍为应当立案侦查或的,检察长可以要求上一级检察机关复核。上一级检察机关应当及时复核,如无特殊情况,应当批准人民监督员的表决意见。检察长在上级检察机关批准后,应当指令有关部门立案侦查或提起公诉。从而使人民监督员的表决意见具有较强的约束力。这项措施减少了原来由上级检察院裁决的程序,通过检察长指令的确认使其获得了法律效力,大大地加强了人民监督员表决意见的刚性。

上述两个方案加强了人民监督员监督的效力,对其合理性的质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人民监督员监督的效力是否过强,客观上形成了人民监督员表决意见具有决定性意义。这并不构成危害或对检察权的实质性威胁,因为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是有限的,而且有后续的审判程序来裁决,不会造成严重的消极后果。二是关于错案责任问题。如果最终证明人民监督员的表决意见是错误的,电是可以容忍的,既不必追究人民监督员的责任。也不必追究检察长的责任。我们可以预测,由此引起错案的概率是很低的,不会对检察工作造成明显的影响。相对于通过提高人民监督员表决意见的刚性带来的实效,这属于正当程序的必要代价。

效率是社会制度生命力的基础。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实效关系到该项制度的生死存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在未来的试点工作中,这个问题也将日益突出,我们要认真对待人民监督员制度运行的投入与产出比例问题,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二、合理地界定人民监督员监督的范围

加强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实效并不等于简单地扩大其监督范围。相反地。我们必须把人民监督员监督的范围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使其在特定范围内发挥重大或决定性的作用,这是提高人民监督员制度效率的关键。笔者认为,人民监督员监督的范围应当限定在事实判断方面,使其避免就专业性较强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判断。

以往。我国实行的陪审员制度受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陪审制度和前苏联的陪审制度的影响较大,在制度设计上使陪审员与审判员享有平等的权力,共同就案件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作出判断,没有合理界定陪审员的裁决范围,在实践中反而损害了陪审制度的效果,削弱了陪审制度的基础,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名存实亡。为什么国外的陪审员制度和陪审团制度与其审判制度和检察制度比较融洽。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其关键在于其陪审员或陪审团与法官和检察官的分工比较合理。来自大众的陪审员只就事实作出判断。而受过专业训练的法官和检察官负责作出法律判断。这样,既把陪审员或陪审团的权力限定在其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又确立了陪审员或陪审团在其法定的审议范围内的决定权,从而形成了比较有效的与法官和检察官分权的机制。

在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建设中,我们要汲取国内外的经验教训,自觉地把人民监督员的判断权限定在案件的事实判断方面,唯如此,才能进一步加强和保证人民监督员监督的刚性和实效。

三、试点工作应做到有序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试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检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并通过不同方案的对比分析,为国家立法选择最佳的方案。提供丰富的实证材料。创造有利条件。但是,大范围的试点必须强调统一部署,防止各种偏差对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消极影响。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在大范围试点工作中强调有序性、统一性。在小范围内有计划、有指导地进行一些变通试验,以保证试点工作的多样性。

目前试行的人民监督员制度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论证的,是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可行性较强的模式,可以在大范围内试行,基本没有风险。但是,这种模式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即它是由检察机关主导的社会监督机制。缺乏独立性和中立性。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未来发展和有关立法势必逐步克服这方面的局限性。换句话说,未来立法要建立的人民监督员制度可能是一种与现行模式有很大差别的模式。为了促进国家有关立法,并为其提供丰富的实践材料和多种可选择的模式,我们在人民监督员选拔程序上可以设计几种模式,分别在不同的范围内试点。

篇13

关键词: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电气工程延伸性范围越来越广,人们对于电器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电气安装施工愈加重要。基于电器结构特点,电气安装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如果没有处理好,很容易威胁到安装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电气安装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结合不同电器特点,采用合适的安装施工技术,对接好各个环节。对于电气安装方面的知识要积极去学习,掌握更全面和先进的知识,自身的技能水平也要进一步提升,从整体角度出发,做好各个环节的电气安装工作,合理利用安装施工技术。在具有安装过程中,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注重细节方面的处理工作,避免出现安装失误的情况,保障电气安装质量[1]。

1电气安装施工准备阶段

1.1制定可行性方案

电气安装施工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规模大小受基建工程规模影响,安装施工之前,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协调工作,结合生产特点和施工要求规划详细的安装施工方案。要对工程进行整体分析,明确各个电气安装节点,落实对应的操作,不同电气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不同,比如生产线和电气安装施工的连接关系,都是需要全面考虑到的。电气安装施工之前,需要与基建单位做好相关协调工作,对要注意的地方进行详细说明,还有就是电气安装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影响和施工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对于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做好不同方案的规划工作,这样在电气安装过程中出现问题,也可以第一时间结合方案内容采取措施进行解决,确保问题不会严重化。方案制度需要经过层层审核,施工计划要保障其可行性,确保电气安装施工各个环节有序开展;

1.2加强图纸设计和审核力度

电气安装施工要结合基建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控,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图纸设计方面的内容,施工技术的应用在图纸设计中详细体现出来。施工图纸设计的合理性关系着电气安装施工的有序性和安全性,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结合施工图纸,电气安装人员可以更好的开展工作。电气工程安装施工中,要严格把控图纸设计内容,反复审查图纸设计的合理性,结合机电设备的使用特点合理规划安装位置,使电气安装符合机电设备运行要求。图纸设计要确保整体的严谨性,在图纸设计上面要标注相关注意事项,借助图纸设计内容进行调控,将电气安装转化为具体的过程。对于电气设备安装进行有序的调控,明确不同电气设备安装技术要点,使电气设备之间有序对接,安装完成之后能够稳定运行[2]。

2电气安装施工阶段

2.1施工材料控制

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电气设备越来越多样化,组成电气设备的材料也越来越复杂,材料对于电气工程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因为材料的多样性,有些生产厂家为了经济效益,会从材料方面入手,选用一些技术标准不合格的材料,材料性能不达标,导致电气设备运行很容易出现问题,不利于电气工程稳定性。基于这种情况,材料采购的时候,要注重材料质量的把控,一般是选择有生产资质的厂家,同时要对材料的性能指标进行检测,确保符合标准,包括了机电设备和线路材料,这些都对电气工程运行稳定性有着延伸性影响。如果材料的性能指标不符合标准,电气安装完成之后,或者安装过程中,就会存在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埋下安全隐患。重视基础处理工作,对于基础电气元件要严格把控,包括电源开关或者插座等,电气线路衔接的时候,线路分化明确,不要出现私拉乱接的情况[3]。

2.2构建完善的电气安装施工制度

对于电气安装施工来说,要注意的地方比较多,涉及的操作环节也多,任何一个部分出现问题,都会造成延伸性影响。要想有效规避这些电气安装问题,关键在于电气安装制度的构建,制度构建完成之后,电气安装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就会有意识的去做好安装工作,知道应该怎么做,同时又能确保自身的施工安全。完善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激励施工人员,规范化操作施工,避免人为操作失误的情况。电气安装施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特点,安装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比较多,因为安装施工比较复杂,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难免会出现一些不稳定情况,需要加强制度的落实,严格按照制度标准进行施工;

2.3质量管理

电气安装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电气安装质量对于人们正常生活和企业工作开展都有较大的影响。电气安装施工管理人员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协调工作,电气安装过程中,不同的电气设备涉及的安装技术不同,电气安装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调整工作。作为电气施工人员,要明确技术方面的要求。电气安装比较其他安装类别相比更为特殊,需要注意的地方更多,对于一些特殊的岗位,必须要求电气安装人员持证上岗,加强对电气人员的培训,让他们能够掌握专业的技术和理论知识,能够灵活处理各种突况。不同工程规模的电气安装情况不同,要注意的地方也不同,需要注重细节方面的安装处理工作,结合系统工程进行调控,加强工程整体质量监督。

3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行的加快,建筑工程规模日益扩大化,电气工程安装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电气安装好坏,对于电气设备运行稳定性有着较大的影响。在电气安装施工过程中,牵涉的施工技术比较多,需要做好整体性的协调工作,加强技术管理,重视各个阶段的对接工作,制定完善的安装施工制度,规范操作标准,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保障电气安装施工安全性和有序性。

参考文献

[1]刘玉娟,李佳琪,刘东海.浅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6):54.

[2]张德发,王伟,露布.关于加强电气安装工程技术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2):215.

篇14

关键词:家庭;后家庭时代;复杂适应系统

中图分类号:K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4)01-0164-05

家庭,人们公认的一种日常生活模式,所有人也都曾为之大唱颂歌,主流社会学理论也曾视之为一个国家和社会运转良好的关键。但在20世纪60-70年代,随着解放运动和女权运动的兴起,家庭似乎成为反抗传统社会结构的主要斗争场域,一场“关于家庭的战争”即“家庭的未来是否会终结”由此爆发。在后现代社会中,“谁或什么构成家庭?哪些形式的关系算作家庭?家庭的运作如何是正常的?家庭系统如何应对日益增长的社会风险?”如此之类的问题已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辩。

一、后家庭时代的家庭:对家庭未来发展预测的反思

在工业社会中,家庭是一个基于需求和团结的力量而结合在一起的需要共同体,但在后现代社会中,个人设计生活的逻辑正成为构建家庭的核心原则,家庭越来越变成一种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联合体,确切地说,是一种个体问的选择性亲密关系的结合,即个体把自己的兴趣、利益、经验和打算等纳入家庭。近些年来,由该原则组成的家庭新形式不断发展和增长,这些新形式包括“独自生活、非婚同居、婚后无子再婚、与配偶分开居住、同关系等有别于传统家庭生活模式的各种形式”。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认为,这些在生活中呈现的复杂家庭组合形式实质上就是“后家庭时代的家庭”,或者说,我们正处于“后现代的家庭”中。

后现代家庭生活的各种案例表明,由个人设计生活逻辑的原则组成的家庭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强调义务和持久,家庭关系出现了松动和多元,而由此引发的家庭变迁及家庭问题不禁让我们深思:家庭何去何从?于是,出现了对未来家庭的各种预测,主要的观点概括起来有四种:一是家庭消亡论。菲迪南德・伦德伯格说:“家庭已接近完全消亡的时候。”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写道:“社会的基本建筑构件正在从家庭转变为单独的个人。”这些学者从未来社会人们基本的生活实体不再是家庭而是个人出发,由此判断家庭正在走向毁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嬗变,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浪潮的冲击、家庭传统功能的外化、现代科技对人类生殖的挑战、全球化及社会流动频繁对家庭纽带作用的削弱都是该论点的证据。二是家庭振兴论。一些学者认为,与农业生产劳动相联系,人们生活在极其稳定的自给自足的大家庭中,家庭是组织社会劳动的基本单位,大家庭因其有效地承担生产、生育和抚养、消费、娱乐、赡养等功能而维护了社会的均衡运行。进入工业社会后,家庭不再是组织物质生产的基本单位,家庭规模变小,结构趋于简单,传统的家庭分工模式是男主外、女主内。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工作岗位,传统分工模式发生改变,差异性增大。到了“后工业社会”,与“智能环境”中的“家庭工业”相联系,人们生活在“电子家庭”中,工作地点转移到家庭,夫妻儿女在一起工作,“重新突出家庭作为社会中心的作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依据计算机控制、远距离监测等科学技术发展使家庭办公成为可能的事实,从避免交通压力和能源危机、人们对传统的生活方式的渴望,做出了家庭的作用和功能会被强化的乐观预测。三是家庭趋同论。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古德在1965年出版的《世界革命和家庭规模》一书中认为,虽然各个国家工业化的起点不同、发展速度和路径不同,但是受工业化的影响,家庭都会朝着“某种类型的婚姻制度”发展,表现在结婚年龄的提高、离婚率上升、家庭核心化和家庭功能弱化等方面。这种发展趋势与工业化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是符合工业化发展需要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依据各个国家现代化的相同性做出家庭趋同论的判断。四是家庭多元论。由于传统家庭满足不了现代人的需要,而个体主义的表达需要被强化,于是家庭将不再是单一的模式,独身、无子女、同居、离婚、再婚、群居、同性恋等形形的家庭将同时存在,人们将不再生活在同一种家庭模式中。

家庭消亡论、家庭振兴论和家庭趋同论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家庭未来发展做了单一方向的预测,或消亡,或振兴,或与工业发展趋同一致。虽然有各自的道理,但都是依据经典科学的简化范式做出的推论。上述观点都从社会的某一或某些因素对家庭的影响推论出家庭的普遍性发展趋势,无视其偶然性和特殊性。只看到了社会因素对家庭的作用,忽视了家庭对社会的影响及家庭的能动性,是机械决定论思维。家庭多元论观点是对家庭的系统分析,注重家庭系统作为部分受整体社会大系统影响而呈现多样性的分析,但没有注意到家庭的自组织性与能动性。实际上,家庭不仅受社会多元因素的影响,家庭自身也是活的主体,家庭中的人更是能动的主体,他们参与家庭的构建。所以,总体看来,四种观点由于受经典科学简单范式的影响,忽视了家庭系统内各种因素以及家庭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的因果性、相互反馈、干扰、协同作用、重新定义以及自身的内外因果性等,其研究都有斗定的缺陷。

二、家庭复杂适应系统分析

从家庭自身的发展来看,如同人的生命发展一样,有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但发展的轨迹各有不同。杜瓦尔(E.M.Duvall)将家庭生命周期归纳为相互联接的八个阶段,即:①新婚阶段(没有孩子);②育儿期(从1个孩子出生到该孩子2.5岁);③学龄前期(从第1个子女2.5岁到该子女6岁);④学龄期(从第1个子女6岁到该子女13岁);⑤青少年时期(从第1个子女13岁到该子女20岁);⑥空巢期(从第1个子女到最后1个子女陆续离家);⑦中年父母期(空巢到退休);⑧老年家庭成员(退休到双亲死亡)。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如果说杜瓦尔的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是对传统家庭普遍特征的概括,那么现代家庭的特殊性早已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单身家庭无法纳入杜瓦尔家庭生命周期的任何一个阶段。在美国,单身家庭现在占全部家庭的1/4。在法国,巴黎大区单身家庭占了近1/3,外省的单身家庭也在1/4左右。在英国,单身家庭在20世纪末达到了31%。中国单人户家庭在三次人口普查中也已占到7%左右。未婚单亲家庭和同性恋家庭更无法纳入杜瓦尔家庭生命周期的任何一个阶段。丁克家庭永远停留在杜瓦尔家庭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一个子女长大离开家庭外出读书或工作,意味着父母身边无子女,家庭的空巢期提前。离婚率的上升使许多家庭中断了既有家庭的生命历程,或重新开始家庭的生命周期,或出现其他多样化的选择。上述现象说明,家庭按照确定生命轨迹发展的可能性在减小,家庭产生、发展、终结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家庭作为复杂系统在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变得更为复杂。

从家庭与社会的关系来分析,家庭处于复杂社会系统中。农业社会是简单的社会,它在一切方面都表现得比较简单。与农业社会相比较,工业社会由于人口以及商品和资本的流动而变得复杂起来,因而可以把工业社会称作为“低度复杂社会”,在走向后工业社会的过程中,秩序、可预测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都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风险。复杂社会中,人的利益实现并不仅仅依赖于交换和协作,即使社会表现出了空前的繁荣,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在这种繁荣中获益。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条件下,许多因素都会影响着个人的幸福和福利,社会越是复杂,这种情况表现的就越是突出,人们选择家庭的方式也就会多种多样。

虽然人类社会存在着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序列,但是在同一地域,社会发展序列也并非确定与清晰,我们在许多城市都可以看到多种社会并存的局面:大城市的“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中呈现的是后工业社会的景象:计算机、网络、软件、基因、生物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白领、CEO;大城市里及许多中小城市同样能够看到工业革命的景象:灰色基调的环境、轰鸣的机器、废气废物的排放;出了城市到了广袤的农村,则可以看到农业社会的景象: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耕种很小的一块土地,自给自足。即便是在农村,也未必只有农业社会景象,同样会看到工厂企业,农村人的身份未必都是农民,有大批劳动力外出打工参与工业文明的创造;在城市,也未必所有的人都有市民身份,其中不少来自农村的打工者、城市的边缘有“城中村”、郊区的农民因征地拆迁处于农民向市民的过渡状态。

如果说从农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有序性,那么不同社会的同时存在反映出发展的无序性,社会发展是有序性与无序性的结合,致使社会发展有多种可能性。社会对家庭的影响也呈现出复杂性:有些对家庭有决定性影响的社会因素已经起了很大变化,而家庭则刚刚开始变化或尚未相应地发生变化;有些对家庭有决定影响的社会因素刚刚开始变化,尚未引起家庭变化,但是随着这些因素的进一步变化最终会引起家庭的变化;还有一些决定家庭制度的社会因素尚未变化,但是将来会发生变化,等到它们发生变化时,必将影响到家庭制度的变化;还有一些社会的、自然的现象,今天人们并不认为它们会影响家庭的变化,但是它们正在或在将来可能转化为影响家庭发展的因素。

处于社会发展多重可能性及多种影响因素之中的家庭自身也是有序性与无序性的结合。虽然有学者预测,家庭的有序性发展是从大家庭到小家庭再到电子家庭。事实上,家庭发展的无序性并不比家庭的有序性表现得弱,当我们看到我国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而出现家庭规模变小和家庭结构变简单(即家庭核心化)的同时,家庭结构较为复杂的直系家庭却同时增长。2000年人口普查时,我国三代直系家庭较1982年增加了8.39%,四代直系家庭增加了37.93%。三代隔代直系家庭和四代隔代直系家庭分别提高了241.51%和106.90%。可以说,这是家庭适应复杂环境系统所做出的反映。核心家庭因其结构、人际关系简单,便于职业流动和地域流动,在与工业制度相切合而受到人们喜爱的同时,直系家庭同样因其具有整合资源或满足照顾孩子、赡养老人的需求等特点在众多家庭中比例不断上升。流动使农民工的家庭呈现出分化的趋势,有些是单身子女外出和兄弟姐妹外出,有些是丈夫或夫妻外出,有些是父母外出,还有些是全家外出,分化是家庭适应社会变迁所做出的选择,分化必然带来家庭结构与功能的调整与重构。电子计算机、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人们在家庭中办公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另一方面也使许多家庭成员在不同地域工作而靠网络实现情感沟通与连接。托夫勒认为电子家庭能“改善家庭的内部关系”,“能提供内部的体验,使夫妇彼此再次对话,使夫妻关系随着共同劳动由‘冷’变‘热’,它也给爱情赋以新的定义,由此而产生‘丰富爱情’(Love Plus)的新观念”。其实,托夫勒没有看到另外一种景象,生活在电子家庭中的成员虽然人在家庭,却在通过互联网与家庭之外的人员频繁沟通、互相倾诉,甚至在虚拟空间中谈情说爱、建立“婚姻”,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反而变得稀少。家庭内和家庭外的界限不再清晰,变得越来越模糊。家庭之外的因素无时不在地影响着家庭,包括必然的事件和偶然的事件,家庭自身也不是被动的客体,并无处不在地作用于社会。

正是基于家庭与环境之间主动的、反复的交互作用以及家庭中的能动主体――个人的选择,家庭才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及多样的关系模式和互动方式:从规模上看,有大家庭、小家庭和单身家庭;从成员配偶的人数和对数来看,有母系家庭、父系家庭、平系家庭和双系家庭等;从家庭事务的权力决定来看,有父权家庭、母权家庭和平权家庭;从家庭居住地来看,有从妻居家庭、从夫居家庭、单居制家庭;从家庭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来看,有核心家庭、直系家庭、复合家庭、单人家庭、残缺家庭、其他家庭。就单个家庭来分析,不仅因生命周期不同,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还表现为不同的成员关系,形成夫妻、亲子、兄弟姐妹等子系统,而且因家庭成员年龄、经济收入等因素的变化在子系统中形成不同的关系模式。就拿夫妻系统来讲,在结构功能主义代表人物塔尔科特・帕森斯看来,丈夫一父亲和妻子一母亲这两种角色是男人和女人的天性决定的;男性角色的工具性和女性角色的表意性在家庭内部设定了一条固定不变的分界线。实际上,这条界线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对于中国绝大多数夫妇共同工作、共同养家的家庭来说这个界限就是模糊且变化的。假如过去丈夫是家庭资源的主要获取者,而现在已变成了妻子是家庭资源的主要资源获取者,则夫妻双方的角色地位肯定会发生变化,不管其成员在角色变化中是否充满挣扎与痛苦。反之亦是如此。再拿亲子关系来讲,不仅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具有轮回的特征,而且因文化环境不同、父母的职业地位不同、人们对亲子关系的认知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关系模式,父母对子女行为的监督方式、专横程度、感情支持程度、准许(子女独立)的程度、交流方式都不同。总之,家庭在适应复杂系统的过程中创造着复杂性。

三、家庭意义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