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7:33:0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生命有序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目前全国范围内还没有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山东专门出台一部规范行政程序的统一规章,对于规范我省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推动从地方到中央加快行政程序立法,具有重大意义。”山东省政府法制办主任高存山表示。
行政过程必须公开透明
《规定》明确,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行政机关应当将实施行政行为的依据、过程和结果依法公开。
行政过程依法公开,涉及政府哪些行政行为?《规定》从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合同、行政指导等多方面进行了界定,几乎囊括了行政权力运行的各个方面。
高存山介绍,行政决策是行政行为的起点,《规定》对重大行政决策的具体程序作了详细规定,必须经过“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研究”等五个程序。“这表明政府出台重大行政决策,每一个环节都有了法律约束。另外,从行政决策环节就确保公开透明,加强公众参与度,大大加强了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约束力。”
《规定》把行政决策的主体界定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的确定上,山东在立法过程中借鉴了湖南、重庆、江西等地的做法,规定了类事项,其中涉及“确定和调整重要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定价的重要商品、服务价格”等,与民生息息相关。
在重大行政决策形成的五个环节中,对“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环节,《规定》第二十九条、三十六条分别规定,“决策事项承办单位应当对重大行政决策方案进行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未经风险评估的,不得作出决策。”“重大行政决策方案提交政府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讨论前,决策事项承办单位应将该方案交本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并作出决策。”
“红头文件”不再“有始无终”
高存山指出,由于缺乏明确的制定程序,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制定“红头文件”时,经常不顾法定权限和分工,随意扩张本地区、本部门的权限,违法征收财物、摊派费用,争夺收费权、处罚权、许可权,推卸责任和义务,规范性文件打架、冲突、重复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政出多门、政令不一、各行其是,政府管理失去有效控制。
《规定》对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主体、制定内容、制定程序、有效期、监督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成为一项重要的行政法律制度,并推出两大制度创新。高存山说。
一是为控制规范性文件的数量和规范形式,避免规范性文件过多过滥以及公布形式繁杂的问题,实行“三统一”制度,即制定规范性文件实行统一登记、统一编制登记号、统一公布制度。未经统一登记、统一编制登记号、统一公布的规范性文件无效,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二是为改变规范性文件有始无终、只公布不废除的状况,实行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即规范性文件应当载明有效期和施行日期。规范性文件有效期为3年至5年,标注“暂行”、“试行”的,有效期为1年至2年。有效期届满的,规范性文件自动失效。
行政执法应采纳当事人合理意见
“对基本原则的一系列规定中,最大的特点是首次将参与原则作为行政程序的一项基本原则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这是建设参与式行政、合作式行政的有效手段。”高存山表示。
《规定》第一章总则中明确指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提出行政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行政机关应当提供必要条件,采纳其合理意见和建议。”
为纠正重大行政决策听证中出现的听证参加人产生不受公众监督,产生机制不透明、参加人范围不够广泛、身份不详等具体问题,使听证真正成为听取民意、反映民情的渠道,《规定》就听证参加入的确定作出了原则规定:要遵循持不同意见人员比例相当原则,当申请人较多时,要随机抽选而非人为界定。同时,与会人员身份应当向社会公布,禁止暗箱操作。最后,为避免听证结果可有可无,决策事项承办单位要将与会人员意见“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本人认可签字后,决策事项承办单位将其提交给决策者作为重要依据。
此外,在行政执法程序中,《规定》要求对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的事实和证据,行政机关应当进行审查,并采纳其合理意见,不予采纳的,应当说明理由。
行政程序规范的又一样本
分析《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下称《规定》),可以发现其除体现了行政程序的一般性规定以外,有一些创新特点值得关注。
其一,《规定》丰富了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行政程序参与权的内容。在第二章“行政程序主体”中,除了继续保留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救济权这四项程序权利外,还增加规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行政程序申请权。这里关于申请权的规定意义不可小觑,在我看来,申请权是程序启动的一种权利;没有申请权,就不成其为双向互动的权利,也就无法赋予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主动参与的资格。就此意义上而言,《规定》对于程序权利的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是有贡献的。
其二,《规定》强化了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在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第四章“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中,明确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提议制定规范性文件。把“提议权”作为法律制度规定下来,是认识上和制度上的进步。
其三,《规定》确定了行政合同的合同属性。在第六章“特别行为程序”中,规定了自愿订立行政合同。这个规定从法律制度上明确了,行政机关不能强迫人们订立行政合同,必须尊重当事人的意见,否则,就不是合同,而是行政命令了。
自然辩证法的其中一个内容就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但是,我们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和自然协调共处,走可持续发展的路途,这样才能造福子孙后代。在这当中,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一、生态文明和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涵义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较工业文明更先进、更高级、更伟大的文明。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础上,按照人―自然―社会这个复合体运转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良性运行机制以及和谐协调、持续发展、全面繁荣的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形态,其本质特征是自然―人―社会复合体的和谐协调。具体来说,生态文明包括了社会协调及人与自然协调的所有实质,生态文明贯穿于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比如:生态旅游建设、生态环境与保护、生态农业建设、能源和资源的保障、污染控制、循环低碳等方面,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
(二)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内涵
所谓可持续性发展指的就是既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又以不侵害后世人满足需要的本领。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的发展和安居乐业。而作为可持续性发展的其中一个方面的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其含意为:指满足当代人旅游需求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世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的旅游建设。传统旅游业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也在破坏着环境。而在生态文明指导下的旅游业,既满足了人们旅游的需要,又保护了环境。所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根蒂。
二、从政府的角度谈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
通常政府以为其是权力的占有者,条例的制定者。在旅游行业中的表现就是,政府创造条件发展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支持发展旅游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到目前,我国一向倡导“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策略并在当中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随着对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出现了一些具体问题,需要政府作为主导调控进行解决。在建设生态文明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对于发展我国的生态旅游有很大的鞭策作用,而我国的生态旅游的发芽几乎是由政府促成的。政府对生态旅游的治理表现在下述三个地方:
(一)拟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尤其是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方针,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二)找准当地的形象定位,并围绕其主题加以推广。政府必须组织对目的地形象建立有益的推广活动。必须考虑市场需求等问题,杜绝盲目跟风。
(三)为发展生态旅游创造各种条件。增加投入、鼓励外资和社会资本等投入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中,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也可以让本地住户参与到生态旅游建设中,兑现他们的利润分派并让他们参预生态资源保护工作,这样有益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从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及游客的角度谈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主要是指旅行社工作人员、景区工作人员、导游等方面。作为旅游活动的执行方,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直接影响到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的行为。而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并不单单是政府、景区、旅行社等的责任,游客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游客有无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游客环保意识的程度、游客素质的高低,都将直接关系到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亦或是破坏程度。为此,我想旅游活动的执行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以树立游客生态保护意识:
(一)作为旅游活动的组织者、执行者的各级各类从业人员首先自身必须树立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我们可以定期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对旅游业从业人员进行教育,丰富他们的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生态旅游知识。
(二)旅行社在招揽游客的时候要注意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的宣传。比如可以在宣传资料、网页、门市等进行宣传,使游客耳濡目染的接受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的知识。
(三)景区或是旅游目的地在做好宣传的同时,还应多开展一些生态旅游活动,以此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
(四)作为旅游形象大使的导游,他们是和旅游者距离最近、接触最多的人,能够更好的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的精神。导游可以在讲解中向游客灌输生态文明意识,在具体的旅游活动中身体力行的进行示范带头作用,比如,旅游途中不乱丢垃圾,不乱涂乱刻等等方面。
四、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谈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
旅游业本是资源、能源消耗低的产业,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使我国旅游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一大批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旅游有着深刻理解,并且旅游管理水平极高的高素质人才,如何打造这样一支队伍,应该说在学校教育中,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教育途径,培养旅游管理人才:
(一)在人才培养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根据党的十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方针,并结合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应注重生态基本知识的灌输,以及生态文明素养的培养。
(二)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具有生态观念的高素质旅游业管理人员,因此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中应开设诸如《生态旅游》、《旅游景区的开发与保护》等课程,既和专业相关,又符合生态文明建设。
(三)在实践环节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旅游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到景区进行实地模拟导游实践。在实践环节中就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进去。开展以生态文明、生态旅游为主题的活动,增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四)培养教师的生态观念。学校可以对教师进行生态文明知识培训,丰富教师的生态文明理论知识水平。同时,可以让教师到生态旅游示范点挂职锻炼,以提高教师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水平,更新教学理念。我深信,只有教师自身的素养提高了,才能言传身教的影响学生,为生态文明、生态旅游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五、以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具体做法
在生态文明建设指导下,正迅速发展的一种旅游模式就是生态旅游,与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生态旅游品味更高,更加突出自然本色,具有更长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只有生态旅游才能真正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协调,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做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更新观念,营造生态文明的旅游业发展环境
生态文明要求公众具备较高的环保意识,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开发、建设、保护、发展四者的关系,因此对旅游业的管理者、执行人、游客和其他人员需要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教育。有针对性的对旅游行业从业者进行培训,建造一支生态意识强、环保意识强的从业人员队伍,提高从业者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旅游者文明旅游、低碳旅游、爱护环境,建立生态文明的旅游环境。
(二)产业结构创新,提高生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生态文明建设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当今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生态旅游产业,有助于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同时,也能增强地区综合实力。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所形成的竞争力强的生态旅游产业有利于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大创新力度,要注重建立品牌、整合相应的旅游资源,提高生态旅游产业竞争力。
(三)制度创新,建立跨区域的生态旅游产业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因此,政府在当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政府的作用在于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和促进市场更为有效的运作。所以我们需要建立相关的产业协调机构,统筹规划、管理该区域的旅游产业,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轻松的氛围。[5]同时,不应只局限于某个区域,应该把资源有效整合,建立跨区域的生态旅游产业机制。
六、结语
关键词:教材之序;结构之序;行为之序;思维之序
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体现在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上,同时这种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这实质是一种“序”的体现,它具有普适意义,也是一种基本的认识论和世界观。科学是认识自然最有效的途径,同时科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有序性原理作为系统论的主要原理,认为系统的整体性的本质在于系统的有序性。因此科学也应是有序的,从感性具体到理性抽象,从结构之序到思维之序,而且各种有序方式之间具有渐进性。
教材作为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了解教材的体系结构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初中科学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根本依据,指出初中科学课程是以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为基础的、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综合课程。教材体系是在先设立一级主题和二级主题,在二级主题下面设章和节,因此教材体系也应是一个有序的体系。
一、章间的“序”
显然章间的“序”很容易寻到,这由教材的体系安排所决定的,上则提及二级主题下的章的确定,因此同主题之下的章是通过二级主题将他们整合成一个有序体系。
例如,一级主题《存在的自然》之下二级主题《相互作用》就包括了《生活中的水》《地球的外衣――大气》《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电路探密》,既然其主题词是“相互作用”,那么各章内容也就隐含了各种相互作用:人与环境、动物与环境以及电荷之间。
然而又因为科学包括不同的内容体系,因此在不同主题之下但同一内容体系中的章也有一定的“序”,其“序”主要体现在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差异上。
又如,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观察生物》和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生物与环境》就是生命科学范畴下的生物结构层次,就学生认知水平而言:《观察生物》是属于具体的,单主体即生物个体而进行的研究,而《生物与环境》不仅涉及两个主体,而且就生物而言,重点偏向对生物群体的研究,从种群到群落再到生态系统,显然知识更难、研究范畴更高,这也是一种“序”。
章下设节,章的有序性要通过节来体现,因此节间“序”的存在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二、节间的“序”
纵观初中教材的体系,章节名称选择上一部分采用的单主体章节名,还有一部分章节的名称选择是双主体结构,在双主体结构的章节中,节间的过渡是教材体系有序性的关键体现,甚至有些节间过渡单纯,从独立节而言是并列式的,可如是建立一种序。
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三章从第四节《动能和势能》过渡到第五节《物体的内能》,首先画出摆锤摆动示意图,学生回顾上节动能和势能的知识,然后设问如果有阻力,机械能减少了变成了内能,那怎样感知内能的存在?
然而有些节间当多节整体去考虑就成为一种递进式节间有序性的体现,还以上述例中的章节为例:
纵观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动能和势能》到第八节《核能的利用》教材体系:
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认识论角度而言,人们接触和使用能量是纳肀叩幕械能着手,再到热能,进入近代社会的电能以及现代社会的核能,而且其能量使用的转变也是文明进步的一种体现。
从产生机理角度而言,显然机械能是因为机械运动而产生的,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在远古时代就被人们所关注和利用,而热能从其使用来说也在远古已经有了,然而它的产生原理是微观粒子的热运动,显然到了微观的层面,但这些微观粒子只是无规则的运动,那么微观粒子的规则运动呢?自然就是电流形成的原因即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导致了电能的产生,尽管这一能量已进入了微观的视野,但还未进入更小的层次,即原子内部的原子核层面,到了这一层面就是核能产生的原因,于是自然就出来了核能的利用。
因此,在考虑教材的每个节间势必有“序”可寻,换言之节间教材体系是有序的。然而,初中科学教学是以节为单位展开的,单从节间“序”的客观存在分析还不足以将其转化为教学行为之序,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思维之序,因此作为构成节的片段间的“序”就成为有效处理教材的关键。
三、片段间的“序”
片段是教材体系的最小构成单位,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就教学主体学生和教师而言,有效教学行为都是围绕这些片段的有序递进而展开的,因此其“序”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教学的效益,同时也使学生在教学交互过程中,通过知识习得过程的内化,可以将其转化为习得过程中的“序”。有序性原理也指出系统的有序性是系统整体性的内在本质,有序应表现为系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的结构之序到高级的思维之序的进化。
1.结构之序
结构之序作为最低层次的“序”,它的存在是高级“序”的物质基础,因此在教材编制的过程中,对于每节内容的一些片段也有序可寻的,这基本上隐藏在显性体系之下。
例如,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从“杆影的变化”到“地球公转”片段间存在这样的“序”:以杆影长度的日变化引入,提出太阳高度角与长度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得出是地球的自转引起的太阳高度角变化,既衔接了上面的内容,也为下面内容的展开作了铺垫,接着提到了同一时刻,纬度不同,正午的影子长度不同,接着讲到了杆影长度的季节变化也与太阳高度角有关,那是地球的公转引起的,因此教材接下来安排的内容为地球的公转。
初中科学教学单靠这种结构之序还不足以实现科学教学的目的,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寻找行为之序去实践这种序也就成为有序性提升的重要之处。
2.行为之序
教材片段的结构之序决定了一节课的教学行为应该是有序的,教学行为并不是简单的教学形式、手段或方法的构成体,而是一个包括教和学两个维度在内的结构复杂的、内容丰富的目的,如教学语言就是行为主体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重要行为。同时科学认识过程尽管是多元的,但科学的认识都起源于问题,这是毋庸置疑的。这就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问题的有效设置作为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就成为打开学生思维,将学生引入教学情景片段的关键所在,换言之就是在教学过程的每个片段之处设置有效问题之序是教学过程行为有序的重要体现。
单个问题往往还不足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往往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有序设置来提升教学的效益。
例如,在九下第三章第四节《动能和势能》中片段处理过程中就设置一系列问题“序”:
动能片段:(教师拿出铁球)静止在手中,有动能吗?
怎样使它有动能?让它运动起来?
怎样证明它有动能?
为了研究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则要控制变量,那变量有哪些?
又该如何较易控制呢?
小球运动了,又怎么知道初速度是否一样呢?
有什么办法能使不同的实验过程知道动能控制速度一样呢?(展示图1)
动能大小怎么反应?
动能过渡到重力势能片段:(重新展示图1),斜面的坡度继续加大,竖直位置时,小球掉下,将处于低部的物块砸中,如果物块较软,会怎么样?
砸了一个坑,说明了什么?
为了使砸中的效果更容易观察和记录,应该让物块被什么取代?
过渡到弹性势能片段:
刚才实验中的沙子或者橡皮泥发生的形变是非弹性形变,若换成弹性形变,情况又会这样呢?
可以拿哪些物体替换?
当小球接触下面物体时会怎么样?
说明了什么?
尽管问题的设置其行为主体是教师,但由于教学过程的交互性,问题的提出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有序思考,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使学生形成对问题的一定思考力,逐步在知识习得过程中形成思维之序。
3.思维之序
思维是高级的心理活动过程,如果将科学教学比拟成一棵树,那知识就是叶子,方法就是树枝,而思维则成为了涞闹鞲珊褪鞲,因此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中科学教学的最终归宿。如何让学生形成有序的思维方式也就成为教学的关键。根据有序化的进程,思维之序是行为之序的更高层次,同时也为行为之序提供了方向。因此,在教材片段中渗透着思维的传递,逻辑思维作为最重要思维方式之一,其“序”的存在也就成为教材中“序”的最终诉求,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通过实例说明几类逻辑思维在教材片段中的渗透。
(1)比较和类比思维
之所以将比较和类比思维放在一起,是因为这两类思维均具有两种或以上的研究对象,同时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很相似。
纵观初中科学教材,有些片段的安排就渗透着比较和类比思维。比较思维强调的是对两种研究对象的比较与分析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前提是人们对两种研究对象均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而类比则不同,它是通过对已知研究对象(比体)的分析通过结构或性质相似性推断出未知研究对象(本体)的性质或功能。
例如,在八下第二章第二节的《光合作用》中设置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片段就渗透着比较思维,学生在学习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后已经对其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教材通过表格的形式,经过不同角度的比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两个重要的概念,同时也建立在比较中“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模式。
再如,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物质的构成》中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片段就用到了类比思维:本体是酒精和水分子,而比体是黄豆和芝麻,两者就学生当时的认知水平而言有很多性质是相似的,如外形(性质A),物质的构成(性质B)等,黄豆和芝麻在混合的过程中体积减少(性质C),而水和酒精混合体积的减少(性质C),可观察到黄豆和芝麻在混合的过程中体积减少的原因是它们之间有间隙(性质D)。即比体和本体均具有性质A、B、C,而比体还具有性质D,于是本体也具有性质D,即分子之间存在间隙。这是一种性质类比。相比于比较思维,类比更注重“异中求同”。
(2)溯因思维
溯因思维是一种根据某现象的特征推测该现象产生原因的信息加工思维方式。在科学研究中对于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某些现象――常见于宇观世界的研究常用到此类思维,在初中科学中主要是指地球空间科学的宇宙认知相关片段。
例如,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宇宙的起源》中提及的宇宙大爆炸论应用的就是溯因思维,哈勃的发现即所有星系都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是客观的事实,通过对这些多方面现象的特征推测,追溯宇宙起源可能起源于大爆炸,建立大爆炸理论。
当然,在教学中利用气球进行模拟的实验是为了使学生建立一种形象的概念。
(3)归纳和演绎思维
归纳思维是将若干个别性知识上升到一般性认识的思维过程,它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它的扩展性和概括性就决定了它的重要作用。演绎思维则是由一般性知识过渡到特殊性知识的思维,由于其必然性加之科学研究过程中对于理论的深化,同时可以作为解释和推测某些理论的作用,因此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归纳和演绎思维作为两种最重要的逻辑思维,在理论构建的过程中时常被用到,由于这两种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互逆性,而且有相互的渗透,所以在不同的教材片段中这两种思维常被一起涉及。
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一章《探索酸的性质》和《探索碱的性质》的通性片段就分别渗透了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
在《探索酸的性质》中酸的通性片段,教材通过一系列针对盐酸的实验设置了三个活动,包括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什么颜色,再滴加盐酸,颜色的变化、鸡蛋壳中加盐酸的活动以及盐酸除铁锈的实验,得出个别性结论:盐酸能与许多物质反应。而后设置活动将硫酸滴到锌、氧化铁、氢氧化铜等物质中,然后利用不完全归纳得出酸的通性。
而在《探索碱的性质》中碱的通性片段则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首先是通过一系列氢氧化钠的实验直接得出碱的通性,当然可以被认为是归纳思维,但却在碱的个性中最后片段提到氢氧化钙的相关实验,这就是一种演绎思维,是通过之前建立的通性这一一般性知识上升到氢氧化钙通性这一特殊性知识的方式。当然,由于思维常具有交叉性,因此就这两节而言又渗入了比较思维。
思维的多样性决定了思维的复杂性,笔者通过上述论述只是思维的冰山一角,意在其一抛砖引玉,说明思维有序可寻,其二在于提示隐藏在教材片段表象背后值得去思考的本质内涵。
总之,世界是有序的,不论是物质世界还是意识世界,而且这种“序”的方式也随着对象的改变而不断提升,科学教材作为世界的一部分,它也是有序的,结构之序的客观存在为行为之序提供物质的基础,更使思维之序成为一种可能。鉴于思维方式形成的长期性,有序思维的形成并不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从最基本的“序”出发,将初中科学视为一个系统,深刻体会有序性原理,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才能实现初中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从一定角度提升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清时.义务教育课程科学教科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2.义务教育课程科学教学参考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3.张大松.科学思维方法论导论.科学出版社,2008.
同时,必须结合当今一些主流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以及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指导思想,有针对性地去借鉴。理论和实践表明,教师在课堂优化设计时应该从整体出发,增进教学活动的效率。因此,在构建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笔者归纳出了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一些原则并提出了一些策略。
1.把握好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有序性特点
整体性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系统的优化教学设计首先要选取恰当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逐级展开教学设计,其次还要把握教学进度、教学难度和广度等因素,在此基础上适度地加以组合,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整体控制。
就教学设计的有序性,如,在"基因表达和中心法则"的讲解时,完全可以设计一个基因,黑板上画出细胞核和细胞质,让学生在"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基础上自行演练基因的表达,体验基因表达的有序性,教师再从参与的细胞结构和载体等方面综合表述。让学生体验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和有序性,实现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
2.把握好教学优化设计的开放性和有机关联性
教学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也要考虑教学环境。生物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坚固的实体,生物教学过程中各要素都是开放的,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应是封闭的和僵化的体系,课堂教学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学生接受知识也是多渠道的。针对不同的课时内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各要素又是相关联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带动学生,学生之间也相互带动相互影响。教师和学生等教学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生物教学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3.重视教学设计的目的性,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在生物学教学设计全过程中,教学设计的目的性是第一位的,它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定向、定量、定度的作用,即教学设计向哪个方向走,它怎样符合大纲的要求、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能否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一些具体的教学优化
(1)优化语言。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求是:具有严密的科学性、鲜明的教育性、丰富的情感性、生动形象,具有节奏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加上巧问巧答,精妙的过渡语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并产生对自己语言优化的渴望和行动。
摘 要:系统思维是以系统论为指导的思维模式。而系统论虽然产生于当代西方社会,但其思想在我国古已有之,并影响着中医理论的发展方向。从系统论的4个基本原理(整体性原理、联系性原理、动态性原理、有序性原理)入手,分析系统思维在《黄帝内经》中的具体体现,从而说明古人研究中医之时已经运用系统思维,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很大成就。研究此,旨在探索古人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并希望能为今天中医的研究提供一点思维方式上的启示。
关键词:思维方式;系统论;黄帝内经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3-0487-03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Systematic Thinking in 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
DING Bao-gang, MENG Qing-ga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Systematic thinking is a thinking style that 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ystem theory. Although system theory is originated in modern west society, its ideology had existed in China in ancient times and affected the direction of the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ystematic thinking in 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 from the angle of system theory's four basic principles, which are holism principle, relativity principle, dynamic principle and orderliness principle. Then it shows that the ancients applied systematic thinking to stud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nd accomplished lots achievements.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thinking style of the ancients in studying TCM and give some inspiration to thinking style in TCM study.省略。
思维方式是人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所形成的认识事物、研究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是该历史时期人们相对稳定的思维格局或思维定势,影响和导引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1]。系统思维主要以系统论为理论指导,对事物进行分析研究。而系统论作为一种研究系统特性和规律的科学理论,虽然产生于当代西方社会,但其思想在我国古已有之,并且早已被应用于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如农业、军事、政治、医学等。中医学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毫不例外地采用了具有系统论思想的思维方式。基于此,自古至今中医学的理论处处渗透着系统思维的内涵。明确提出中医的思维方式是系统思维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他在1980年给卫生部中医司吕炳奎司长的一封信中提到:“人体科学一定要有系统观,而这就是中医的观点”[2]。纵观历代中医著作,系统思维犹如一树奇葩,早已贯穿于中医发展的始终。
1 系统论的基本原理
系统论作为系统思维的理论模式,其基本原理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整体性原理、联系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和有序性原理。分而言之,其主要内涵可简单概括为:①整体性原理指的是系统的整体属性不是各部分属性的简单加和,而是大于各部分属性之和,并且具有各部分所不具备的某些属性,这是系统内各个部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②联系性原理主要是指系统内部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特性,它揭示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内在原因;③动态性原理指的是系统在内外条件的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趋向并保持在特定的目标值上,揭示了开放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走向并保持一种稳定目标的特性规律;④有序性原理指出有序化是系统自组织和进化的内在本质[3],体现了开放系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自我调节,进而保持和恢复平衡状态的特性。系统论的这4条原理各有特点,又彼此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系统所具有的基本特性。
2 系统思维在中医研究中的体现
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利用中医为人们解除病痛折磨的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又一部辉煌的著作。这些传世经典,不仅凝聚着他们一生行医中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也渗透着他们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推本溯源,《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作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中医理论奠基之作,是历代医家研究中医的必读之书,书中不仅汇聚着《内经》以前古人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亦是《内经》之后医者研究中医的理论源泉和思维方式之典范,故研究《内经》,可窥历代医家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
2.1 研究对象 古人研究生命规律,除了研究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精神情志等的内在变化规律外,还站在天人合一的高度,认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而且“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把人看成自然变化的产物,认为外界的一切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相应的影响,故同时还研究与人体息息相关的环境、时间等的变化,比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气候变化、节气变更等等。因此纵观《内经》全文,可以看出古人把研究对象定格为一个内有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精神情志等相互作用,外有地理环境、社会变迁、时间推移等相互影响这样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复杂生命系统,而研究这样的一个复杂系统,必须要有相应的思维方式来支撑,而系统思维就是其中之一。
2.2 研究内容 《内经》包含的内容涉及哲学、生理学、病理学、心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物候学等多学科知识,其内容可谓包罗万象。而这些复杂的内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交叉,共同构成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庞大系统。通过对具体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古人已经运用了系统思维,对人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与联系性: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系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各个部分的相互作用而发挥出各部分不具有的整体功能,比如在生理状态下,五脏系统中的心系统是由心脏、经脉、气血津液等的有机组合及其他脏腑的配合才发挥出其主血脉和主神志的作用,这些作用是部分所不具有的;二是人体是形神的统一体,形与神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灵枢・天年》:“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指出人是形神的统一体,有形无神或有神无形都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病理状态下,神的变化可影响形体的状态和功能,如《素问・疏五过论》:“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以及《素问・举痛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飧泄,故气上矣。”分别讲了神志的异常变化可以消耗精气,损伤形体或使气机逆乱;同样形体的变化也可影响神的状态,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指出气血是神的物质基础。《素问・调经论》:“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说明气血的充足与否会产生不同的情志变化趋向。而人体的这种整体性离不开联系性的作用,同样联系性也离不开整体性的配合,故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挥出各自相应的功能和系统的整体功能。
(2)人与环境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人作为大自然中的一份子,与其他万物一起共同构成大自然这个整体。大自然的各种变化(包括时间和空间),必然会影响作为大自然一部分的人类的状态。在构成大自然的各个要素中,对人的生存具有最直接影响的是其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由于人无时无刻不在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交换,因而人体自身状态的发展势必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影响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这也就是古人所讲的“天人相应”。人体运行自身这个小系统同时,又与周围环境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大系统。《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描述了各个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体质,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的多发病和治疗方法,说明自然环境对人体的生理状态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人又是社会中的人,故人又与社会环境构成一个整体,人的生存状态与社会发展的各种状况紧密相连。社会的安定与动乱、富裕与贫穷等状况以及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等等都会对人体造成影响,比如《素问・疏五过论》:“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就讲了作为社会因素之一的地位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中医大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在诊治疾病时,应该本着整体和联系的观点“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
(3)人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性:大自然的昼夜更替和四季轮回,产生了万物的寤寐与生长化收藏。人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其生理和病理状态亦必受此影响而产生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由盛转衰的变化趋势和随着昼夜四季的更替而呈现盛衰的交替变化两方面。首先,人体会随自身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由盛转衰的生理状态,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讲了男子从八岁到八八,女子从七岁到七七,精气的盛衰变化及其对人生殖功能的影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讲:“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指出了人在四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各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衰老状况。其次,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还受时间变化的影响。大到一年四季,小到一日的每个时辰,人体的状态都是不一样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讲了四季变化的特点及人们养生方式的变化,旨在使人体顺应四时变化而调节身心,以达到健身防病的最佳状态。《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盛,日中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讲了一日之中阳气的盛衰变化与昼夜晨昏的变化相应,人体的生理状态亦随之而变,反之则会产生疾病。《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则讲了在疾病状态下,随着一日之中阳气的不同盛衰变化,出现了正邪之间的胜负变化,故人体的状态亦随之而变。由上可见,人体每一时刻的状态都有变化,都在随着昼夜更替、四季轮回及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出不同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体现了人体状态的动态变化性。
(4)人体状态的有序性:大自然的阴阳晦明和五运六气等的变化,使得整个大自然处于一种有序状态,而人作为大自然的一份子,其生理状态势必亦受这些变化的影响,从而使得人体处于一种与大自然同频共振的有序状态。如《灵枢・口问》:“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讲了人随昼夜更替而处于睡眠与清醒的有序状态;《素问・六微旨大论》:“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亢则害,承乃制。”人与自然相应,运气的变化必然影响人体的状态,使人体与自然一样皆有生有克,这样方能保持人体功能活动的最佳状态。另外,人体状态的有序性还受自身系统的调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体先天具有维持有序性的机制,主要表现在通过阴阳的对立制约和五行的生克制化来维持人体各种功能的动态有序性。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指出了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关系,并以此来维持人体的平衡状态,同时在该篇中也指出:“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指出了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人体的五脏、五体、五志等皆与之相应,并依此维系人体脏腑、情志等的平衡性;二是通过各种后天的调节方法,或自身精神的调节,或外界药物等的干涉,调动人体的自愈机制,使人体保持健康有序状态或使之从疾病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即从无序到有序,从阴阳失调到阴平阳秘的状态转变,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恬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以及《灵枢・本藏》:“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都说明保持精神的安静与调和,可以使人体正气充足、脏腑安宁,从而保持一种阴平阳秘的有序状态;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指出在疾病状态下,可根据疾病不同的发病阶段和部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使人体恢复健康有序状态。因此,人体无论是随自然变化的自动调节,还是借助于后天各种方法的配合调节,都揭示了人体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趋于有序性的特性。
3 系统思维是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之一
由上分析可见,《内经》从把研究对象设定为人体这一复杂生命系统,到对具体的内在变化及其与外界之间的相互联系等生命规律的描述,都渗透着系统思维的内涵,反映了古人早已运用系统思维来研究中医,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说明系统思维适合中医自身发展的需求。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曾说:“生命是宏观的,但20世纪的文明是微观的。用微观层次的规律不能解释宏观现象。两个层次之间的差异是由自组织机制造成的”[4]。指出了微观层次的规律不适合宏观现象的研究,而中医则偏重于对宏观现象的研究,故研究中医须用宏观层次的规律,而系统思维就属于思维方式上的宏观层次。我国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说过:“中医与西医一样,正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前进。但中医药学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走按照自身发展规律的道路”[5]。指出了在中西医的现代化进程中,研究中医必须走自己的路,而系统思维就是在思维层面上研究中医的道路。因此,无论是古人运用这种思维方式研究中医所取得的成就,还是近现代著名专家、学者的远见卓识,都证实了系统思维在研究中医中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综上所述,系统思维是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东海,林少健,李勇.从东西方文化差异谈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6):417-418.
[2] 吕炳奎.对当前中医工作中几个问题的看法[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4):1.
[3] 祝世讷,陈少宗.中医系统论与系统工程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