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7:33: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生命和非生命的区别,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幅艺术作品会引发不同的解读,一幅完美的艺术作品所传达的信息品类也可能不只一种。牟成老师的画作独树一帜,境界宏远,传达着令人感动的情感、思绪和理想。在这些作品中,笔者感触最深的是一种英雄气概。这种气势和力量汹涌澎湃于景物之中,跃然于纸面之上,扑面而来,让人无法抵挡。
每幅作品,必有雪,必有树。雪,或平铺与地,或斜卧于坡,或堆积于冰面,或渐融于春水,或漫舞空中,或驻足树梢,忽然有风吹来,雪与树同舞,雪就有了生命。坦荡,纯粹,静逸,无言的雪在诉说着千言万语,然而终究无言。无言之言,方见宏阔浩大和纯净。
雪中之树,倔强地生长。不管天地,兀自倔强生长。即使春天来临,即使秋节已至,尽皆淡然。在任何季节、任何环境,生命的力量淋漓尽致地彰显。想起茫茫大漠中的胡杨。想起万丈高崖上的黄山松,更加想起东北家乡茫茫雪地上一排排冲天挺立的白杨,还有冬日里小山坡上那一片依然绿油油的青松。树,是不灭的生命,顽强的生命,利他的生命。雪中之树,与沙漠中的树相比,与山崖上的树相比,哪种树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其实,这几种树的生命力可能无法区别,能够区别的是作品的水准和画者的境界。在牟老师的画中,我们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坚韧、灿烂、深远、还有柔情。雪与树相和,黑白至简的环境更加凸显出树所代表的生命。天地之间,充满着生命的力量。
树非树。想起庄子,《齐物论》有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在庄子看来,生与死没有区别,人与树木没有区别,人与鱼、猴等动物没有区别,万物齐一。在牟老师的画中,树的意象不仅传达着宇宙的沧桑,更加传达着人的英雄之气。树是生命,树也是人。扑面而来的这些树,仿佛是一支极速行进的征战沙场的大军,仿佛一位挺立碉堡之下手举炸药包的盖世英雄,仿佛地震中一位护卫婴孩的母亲,仿佛建筑工地上那位满身泥土却乐观向上的用生命的力量撑起一家生计的刚健父亲,仿佛……。
天地之间,有雪有树。天地之间,充满英雄气概。真实而自由的生命是如此伟大,真实而自由地创作更是无比幸福!
摘 要:发端并繁荣于西方的自尊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虽然己经日益成为中国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并已取得相当丰硕的成果,但由于缺乏对自尊内在本性的反思,自尊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本土文化和人们的现实生活,致使自尊的研究过程及成果仍然外在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没有完整地呈现出自尊对于人生命本质和生活状态的核心作用,更没有建立通过自尊意识的成熟改变人生命质量的现实途径。因此,本文力图采用求“根”问“质”的独特视角,从人的生命性出发来理解自尊的内在规定性及自尊对于人究竟具有什么意义这一问题,把自尊的本质界说为“人通过对象而实现的自我保护的精神欲求”。
关键词:自尊;自我保护;生命需要
人为什么要有自尊,自尊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尊是怎样产生的?笔者认为,只有明确自尊的起源,才能理解自尊的本质及对于人的意义,而只有从人的生命本性出发才能揭示自尊的起源问题。自尊源于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的本质,维护和保存自己。自我保护的形式,从总体说有物的和精神的两种。自尊是自我保护的精神欲求,是人所特有的。因此自尊起源于人保护自我存在的特殊形式,包括自尊的生理机源和心理诉求,生理机体的兴奋和满足状态时自尊存在的物质前提,人独特的心理诉求则形成了自尊内在的人性内涵。
一、 自尊起源的逻辑起点
自尊起源的逻辑起点在于生命的本质,即维护和保存自我,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提出了这样的命题:“每个人自在的事物莫不努力保持其存在”。“一物竭力保持其存在的努力不是别的,即是那物的现实本质”。“竭力保持其存在的努力,并不包含任何确定的时间,而是包含不确定的时间”。被罗素誉为本世纪法国最伟大哲学家的柏格森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认为生命的本质就是“绵延”,“是入侵将来和在前进中扩展的过去的持续推进”,[1]即自我创造。自然科学尤其是生物学等生命科学研究证明,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的本质在于维护和保存自己,达尔文早在1859年就指物种是“通过自然选择或者说生物在求生中适者生存的形式”[2]进化的,不仅各个从简单到复杂物种间的进化是物种延续自身的结果,一个物种的改变都是维持自身存在的智慧。总之,自尊出自于人的生命本性,是维护和保存自我存在的生命欲求。自尊源于人试图保存自我的生命需要,这种需要是包括一切生命在内在的永恒的限制本质。
二、 人的精神的自身保护
人的生理本能表现了个体自我的保护的心理倾向,但人与其他一切生命的区别在于人的自我保护不仅来源于生命需要,还来源于人特有的精神需要,这种精神需要是由人脑赋予的主观加工意识和能动建构的能力,他使由此获得了人自身的独特性而最终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近代数理科学家帕斯卡尔论证了精神世界所赋予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是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的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3]自尊不是一切生命自我保护的常有方式,它是人所特有的,包括人脑思维的基本成分如认知判断、情感体验和意向调控,反映着个体自我保护的主动性和主观性。精神的自我保护把人同其他维持和延续自我的生命方式最终区别开来,创造着生生不息的社会文化和人类文明,也在社会发展和文化润泽中促进人生命的成长,人因此享受着生命的丰富性并拥有了“万物灵长”的高贵。
三、 产生自尊的两个生命前提
作为人特定的心理现象,自尊并非人自然的产物,只是当人作为人而存在的时候,即只有当人作为关系性存在的时候,人才拥有自尊。人在生命初始是以本能反应外界环境的。在它的世界中没有自己也没有他人,更没有自己与别人的区别,因此也就没有自尊。随着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个体的社会认知能力也开始出现(如依恋等),其最初表现是在意熟悉的人(抚养者,主要是母亲)对自己的态度,并根据环境及人的状况表现自我的情绪体验。对于个人整个生命历程而言,这就是最简单、原始的自我保护,意味着个体自尊的萌生。由此可见,自尊形成于“我”与“非我”意识的建立,即个体能够稳定区别自己与世界的不同,并因这种区别而产生情绪反映和行为变化。一旦个体确证了自己周围世界的不同,人就开始以所有努力企图弥合这种由意识造成的不和谐;然而人只能部分地消除“我”与“非我”的冲突,于是人注定要陷入永不停息的自我确证之中。自我确证的实质是人追问自我存在意义的过程,无论其形式如何,“人是这样的一种动物,他们毕生都在努力使自己相信其存在不是荒谬的”,[4]他们毕生都在确证自我的合理性与价值性。在整个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自尊构成个体人格的核心,是个体生命存在状态的机源。由于自尊的存在,人作为个体其存在才可能具有价值性和意义性,人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自尊的这种特性又源于人另一个生命的前提:只要活着,个体的人总要面临挫折和死亡,任何人都无法逃避。挫折来源于外界,他人他物与自我产生的冲突有时被个体体验为某些特定的伤害,挫折是对个体生命存在的暂时否定;死亡来自个体本身自然,是对每一个个体都必然存在但又不明确何时存在的“永久否定”。挫折和死亡都是对生命的否定,由于不能实现生命的永恒存在,人就只能以自尊的方式保存它自己,这种努力便是它真正的本质,人企图永远保存自己体现了一切生命的本性,它形成了以自我认可为中心的人的整个实践过程和结果,形成了人最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叔本华认为,所有的生命都只能是悲剧的,因为万事万物均受自然法则的支配。自然的法则只是我们在自己的意念冲动中最直接感受的力、物质、残忍、无目的和或多或少的无方向,自然萌发出自身无数个体的显现,随后又不留任何痕迹地将它们重新聚合起来,一切存在者无不归属于这个永恒轮回的过程。(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伯格森:《创造进化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0页。
[2] 威尔・杜兰特:《:探索的思想》,[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当年金老板出于改善伙食的目的通常组织打猎队捕杀野生动物。随着藏羚羊绒纺织品“沙图什”在市场上走俏,有老板将主副业颠倒偷猎藏羚羊才成为不法分子的首选。今天金老板从新疆方向进出马兰山地区,穿越两处藏羚羊主要的活动地点,藏羚羊的栖息地受到破坏。在将设备拉入金场和冻土开化可以动工之间的几个月时间中,金老板同样绝对不会放过获取藏羚羊绒的大好机会。
在这个新的轮回中,过去的手工淘金已经被机械化作业所取代,其对环境的破坏亦是今非昔比。夏勒博士率领的科考队在一处淘金营地发现了遗弃的塑料袋、轮胎、篷布、杂志等垃圾,甚至还有充电器和冰柜的残骸,机械化采金矿在两个山谷中留下数公里长的贫瘠的砾石堆。青海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更为精确的描述是“在宽约六十米的一条河沟中 淘金队伍倾倒的沙土长达五公里。”
在青海地图中,金场几百亩的作业面积,也许只是若干个针眼大小,但一个保持独立生态系统的可可西里,是青海,甚至是整个中国极其珍贵的自然遗产,我们应该全面禁止保护区内的一切开发活动。保持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的“无人化”不仅是国际环保界的共识,也是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核心区,即使因为科研需要必须进入,也必须经过相关部门事先审核。对于可可西里这样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来说,批准权掌握在国家林业局手中。
时至今日,青海官方没有对外公布非法采金对可可西里造成的影响而来自国际野生生物学会的乔治・夏勒博士・恐怕是第一个目睹非法淘金破坏力的外国人。用夏勒博士助手康蔼黎今年7月致函国家林业局的话来说:“如果开矿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所谓‘保护区’将名存实亡。”
在关心可可西里的人看来,自从扎巴多杰离世,野牦牛队解散,简单的,以暴制暴的狂热执法方式已经被时代抛弃。可是一个新的时代并没有因此而开启,“恢复可可西里的宁静”,仍然是一个尚待实现的目标。
户外犀牛曰:目前对金老板的处理,并未上升到刑事案件的高度。如果仅仅是进行经济处罚,这和变相缴纳“资源费”有什么区别?长此以往,可可西里岂不是变成有钱人的乐土?当地只罚款、不没收的处罚方式,无疑是在纵容可可西里的非法淘金行为。
是生存,还是死亡
金牙素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包括自助AA或付费服务等形式的各种户外探险运动,全国意外致死人数约为九人。
由此可见,户外探险运动自始至今重复着这样一条普遍规律:参与伤亡再参与再伤亡,循环持续。面对看起来让旁观者感到非常恐怖的循环复始的伤亡探险活动,户外运动爱好者应该以怎么样的一种态度去面对?是脱离、逃避或是继续?
从生命的生理规律而言,生命的结局是死亡别无选择,区别仅在于是自然还是意外死亡:从生命的社会规律而言,生命的死亡是人类社会的功能代谢不可避免区别仅在于是自身导致还是他人造成,从生命的道德观来说活着和死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是否有其道德价值――自由、责任、正义;从生命的世俗观来讲,好死不如歹活,过一天算一天,而从生命的自由观而论生命是否由自我把握,为自愿而生,为己愿而亡,生死由己。
户外探险运动是一个为追求自由、自主、自然、享受快乐、欢娱和满足求知欲而产生的人类较高级的生命体验活动。它从一开始就完全有别于只为自我生存基本需要的生活活动,如饮食、劳动、居住、生殖等。这样一个定位,意味着这一生命体验活动有两个很现实的标志:很自我很危险。
很自我的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自我喜爱、自我作主、自我判断、自我准备、自我完成、自我避险、自我承受体验风险。因此虽然很喜欢帮助他人或者很愿意他人帮助自己,但必须首先应该从指导思想到具体行为上尽量做到完全自我自助。
很危险的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不小心很容易发生危险、小心很难避免危险、用心也很难完全排除危险。因此虽然不愿意自己出现危险不希望他人遭遇危险,但必须首先掌握与你参与的活动种类和等级相适应的户外知识和技能,获得支撑自我判断自我完成自我避险的基本能力。“安全第一”在户外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自觉能动的行为。
“探险不是冒险”这句常见于事故发生后的口头禅其实是一句行外人说的外行话。客观地说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没有冒险性的探险活动,因为完全无险的未知陌生自然环境从来就未曾有过,既然自我选择了探索未知或陌生的自然场所或现象,自然包含了意料未及的风险。明知可能潜在危险仍然试图探究其中就存在冒险意识。只有当自身具备了判断危险应对危险避免危险的基本知识和相应技能,户外探险就成为了一件理智有度快乐安全的冒险活动反之就是一次盲目无度危险的冒险活动。
户外犀牛曰:户外探险就如同身临沟壑深潭,准确判断潭深水情,充分运动后沿边涉泳或者自携充气泅具涉渡,虽涉险但不盲目。而不究潭深水情冒然鱼跃投潭泅渡,就属于盲目冒险,危害极大。
扛大箱 游世界
糊
最近视点:
留学英国的中国青年朱兆瑞,花费3305.27美元周游了四大洲共28个国家和地区,历时77天。他还根据自身经历写成了《3000美金,我周游了世界》和《我如何获得40国签证》两书,在“驴友”中一举成名。日前,朱兆瑞带着11名情有环游世界梦想的中国游客,再次开始了历时25天的廉价环球自助之旅,把脚印留在了8个国家。不过,参与者对这次世界环游毁誉参半。朱兆瑞说“以后我绝对不会再组织类似的活动了!一个人走世界很简单,一堆人走世界很复杂。”
户外探险观察员评论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这包括、政治倾向、处世风格。民主社会的基本原则就是尊重每一个人的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和自主承担。但教育是一项价值引导的工作,每一位老师,不管他称职还是不称职,都希望他的学生成为他所希望成为的人。我希望我的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是这样一类人:他除了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之外,还能够对超越个人和个人所归属的小团体的私利的公共事务予以真诚的关注。知识分子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士大夫,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书人;既不是“一言可以兴邦”的谋士,也不是百无一用的书生。他们是关照着脚下的路并时常仰望天空的人,是可以运用自己的智识和良知增进社会整体福利的人。
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并不一定就是知识分子。要成为知识分子,首先得具备一个学者的素养,这包括问题意识、文献意识和方法论意识。至于对本专业领域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积累的必要性就更不用说了。中国传统读书人比较强调博学,而不大重视创新,问题意识和方法论意识明显不足,这是中国近代以来文化落后的一个原因。
作为知识分子并不一定要具有圣贤人格,但知识分子有区别于社会其他群体的显著特征,用萨义德的话说,就是“能够面对强权说出真理”。所以,知识分子区别于非知识分子的地方就在于他的学术节操。他自觉地拒绝充当任何利益集团的“会说话”的工具,他唯一服从的只有真理和内在的良知,从而彰显其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
这并不是说知识分子没有自己的私利,也不是要知识分子彻底放弃个人私利,而只是说知识分子要有自觉的社会担当,要自觉地去守护社会的核心价值。这就难免在我们的内心产生冲突,承受这种冲突所带来的痛苦,这也许是作为知识分子应付出的一种代价。在一次次的冲突中,我们有可能更真切地认清我们的使命与责任,不断地提升着生命的境界,并有可能最终达到至善。
追求生命的意义是知识分子的重要特征。在我看来,人的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在多大的范围内、多大的程度上给人以积极的影响。这其中有三个变量:影响人群的广度、对人影响的深度和对人影响的积极程度。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就是这三者的乘积。而生命的意义是我们对于生命价值的内心体认。一个追求生命意义的人才可能是一个有生命境界的人。
茫茫人海中,按其生命境界可分为三类人:一类是为生计而奔忙的人;一类是摆脱了生存危机,甚至可以说生活富足,但在为种种欲望的满足而苦心钻营的人;一类是为自我实现而不懈地努力的人,这类人当然也是衣食无忧的。硕士、博士倘能就业,生计当是不成问题。那究竟你是成为第二类人还是第三类人,就取决于你个人的自我求取了。中国传统的士大夫也是讲自我修养和崇高人格的,如孟子讲“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但他们的终极目标是“内圣外王”。所以,在我看来,中国古代的人格理想,一是要求过高,二是目标过大,动辄就是“治国平天下”。这与我们今天讲的知识分子的公共精神和自我实现是大有区别的。
在全球化的时代,在民主越来越成为势不可挡的世界潮流的今天,“全球视野,本土意识,批判精神,民间立场”日益成为知识分子的学术取向。而这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有良好的愿望就可以确立的,它需要伴随学识的积累和生命境界的提升。
有道是:“计利当计天下利,成名应成万世名”。这话当然也有要求过高、目标过大之嫌,但与大家共勉,我一时想不出更好的表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吧。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这是一个再朴素不过的道理了。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每个人都只能在种种内在与外在的局限中做一点有缺憾的事情,能够有所执着、有所追求就好。愿这三年的学习生活真正有助于大家学问和生命的成长,在成为知识分子的人生历程中迈出坚实的步伐。希望和大家共同探索,共同成长。
“教师的专业幸福”区别于“教师的幸福”。教师的幸福是把教师作为一个具体而完整的人来看的,包括教师作为一般人的幸福,作为一种职业的幸福和教育活动主体的幸福,这种幸福是完整的,它涉及教师的全部生活和生命活动。教师的专业幸福是一种教育幸福,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的状态。按照一种“词典式顺序”,这种幸福必须排列在教师作为“人”的幸福和“职业”幸福之后,在满足前两者的基础上,才会有教师的专业幸福。如果前两者得不到满足,保障不了基本生存需要,教师的专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或者只能是宗教般的“虚幻幸福”。
幸福是一种令人满意的生活。满意是动态的,今日的满意会变成明日的不满意,从而又生出新的满意。因此,“真正的好生活应该是一种越来越好的生活,真正的幸福应该还原为生活得更好”。[1]教师的专业幸福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好生活,这种好生活就是“教育生命的一种诗意栖居”,使教师在教育中过一种“生活的状态”,体现到生命的自尊、自由、自觉、灵性和创造,教师专业幸福的特点主要体现为精神性、内生性、关系性与理解性、创造性。
教师的专业幸福是一种精神幸福。教育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是师生生命的交流、沟通和影响。不仅教育过程本身是精神性的,教育的结果也是精神性的,表现为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以及身心健康发展。教师作为学生精神生命的缔造者,其幸福建立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上,从而使自己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这恐怕是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其“乐”的主要原因。
教师的专业幸福是一种内生性的幸福。幸福之所以被作为人的终极目标,就是因为人是意义性存在,对意义的追求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也是幸福区别于快乐的重要原因。人的幸福的动力在于人有精神追求和内在发展的需要,这种幸福就是一种内生性幸福或内源性幸福。有时候,没有物质生活的满足,只有精神和信仰的追求,如信仰宗教,也可以使人获得虚幻的幸福。虽然教师的幸福是一种全面真实的幸福,不过教师的专业幸福作为一种精神性幸福,源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追求。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当一个人以内在的价值和自主选择的方式来追求目标并达到可行程度时,一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就会增加。相反,一个人饱食终日、无所追求、碌碌无为,感受到的不是幸福,而是厌倦、无聊、空虚。
教师的专业幸福是一种关系性的幸福。教育劳动的成果必须建立在交流之上,必须通过对方才能肯定自身,这种幸福具有主体间的关系性。教师幸福的关系性,一方面说明了教师的幸福不是单方面的,它离不开学生的幸福。师生之间通过文化交往,从而相互欣赏,体验到一种友爱、仁慈、宽容的幸福。同时,学生的成功是教师劳动的产品,教师面对这种劳动产品,体验到一种结果的幸福。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教师的幸福也是双面的,既有奉献学生的幸福,也有收获自己的幸福。以往的研究多认为,教师的幸福是为他的、给予的、奉献的而不是索取的,并以“春蚕”、“红烛”、“人梯”等比喻教师的伟大。如果只是这样,就容易把教师的幸福工具化,丧失了教师应有的内在生命价值的重要一维。教师的幸福还表现在创造性的教育劳动也为教师带来了内在的尊严和欢乐,实现了教师的自我发展。教师不是“牺牲者”,教师的幸福不只是奉献,教师也是教育活动的“赢利者”,教师的幸福也在于他生命的自我发展。
教师的专业幸福是一种理解性的幸福。教师幸福的理解性是教师幸福的精神性与关系性的自然延伸。教师的精神幸福只有在师生关系中获得,而师生之间的关系,超越了单纯的认知关系和情感的关系,它所投入的是全部的人格因素,是完整的人与人之间的双向理解。“在理解中,主体之间相互开放,是两个心灵的实实在在的相遇,在相遇中发生碰撞也发生融合,在碰撞中融合”[2]。教师的精神幸福不仅在理解中生成,也是一种理解性幸福。大批在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他们只所以没有放弃,可能仅仅因为学生的一个问候、一句感谢、一个拥抱、一个深深的鞠躬,而被感动,在理解中他们获得了丰裕的精神幸福。一个得不到理解的教师,纵然有丰厚的物质待遇,也难以体现做教师的乐趣。
教师的专业幸福是一种创造性的幸福。创造性幸福,是具有创造性的或有所创造的生活的幸福,也就是取得了创造性成就的幸福。与创造性幸福相对的是非创造性幸福,也称为消费性幸福,它以消费别人的创造成果而获得的幸福。[3]表面看来,教师讲授的内容是别人的创造成果,教师并没有创造新的精神成果,教师的幸福只能是一种消费性幸福,不具有创造性。固然,在这个意义上,教师的幸福具有一定的消费性,但从根本上看,这种理解的偏颇是把教师定位为一个“知识的传递者”,而不是一个“精神生命的缔造者”。从前者到后者,教师从关注“知识”到关注“生命”,教师的劳动是以知识而孕育鲜活的灵性生命,因生命的差异,而使教师的劳动无论在课程内容的重组,还是在教育过程的动态生成上,都必须表现出创造性。成功的教育是教师为每个学生精心打造的“艺术品”,它饱含着教师无限的创造。教师的创造性幸福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体现。
当然,如果没有满足前提的职业幸福,如经济待遇的提高,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等,不可能有专业的追求和专业的幸福。从整体上来说,随着教师待遇的逐步提高,达到一定的临界值后,教师的幸福就逐步转化为专业幸福,经济待遇和工作条件已不是影响教师幸福的主要因素,专业幸福的影响因素成为主要的问题。
注释:
[1]江畅.幸福之路[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23.
[2]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