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08: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急诊医学科和急诊科的区别,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如全球10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上世纪70年代中为5个,现在则有20个)。世界各国对急诊医疗需求持续增加,对急诊科急性疾病的诊治水平期望也越来越高。一些急诊医学发展成熟的国家(如美国)已经实施急诊住院医师培养计划,标志着急诊医学专科医师将成为急诊科提高医疗质量的主力军,而其中的部分急诊专科医师对一些急诊医学亚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中毒学、小儿急诊、灾害医学、运动医学等。虽然国际急诊医学界对急诊医学亚专业并没有被完全认可,但因其前景广阔,且富有挑战性,对年轻医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1994年美国加州LomaLinda大学最早开展国际急诊医学FellowshipTraining项目,此后哈佛大学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等7所大学急诊科相继开展国际急诊医学FellowshipTraining项目,向有志于从事国际急诊医学研究的急诊住院医师提供系统学习和参与国际合作的平台,同时也帮助其他国家培养急诊医学专业的进修医生[1]。在我国尽管存在许多问题和面临诸多困惑,但广大急诊医务工作者对急诊医学的发展充满信心。
100%受调查者对急诊医学发展充满信心,认为这是一个有前途的新兴学科,是反映医院医疗水平和医德医风的窗口。因为: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保健的需求不但要求质量高、服务好,更要求快捷有效的服务。②随着社区医疗制度逐渐完善,很多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医疗机构能得到有效诊治,而危重病复杂疑难病必须送到大中医院就诊急诊科是当然的一线服务者。③现代医学进展使专业分化越来越细,许多专科医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日益专一化,有的仅是某病的专家,而患者是一个整体,且随着寿命延长,老年人常有多种慢性病同时存在,某种慢性病急性发作或在许多慢性病的基础上又得了新的急性病,这时各个系统的疾病相互交叉发生在一个病体上,决非单一专科医生所能解决,这就需要有专门的医生对病人的病理生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期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2]。而这正是急诊科医生应该并有能力完成的。④交通事故伤和急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升高,中毒自杀等事件亦呈渐增趋势,以及地震水火灾建筑物倒塌飞机失事等意外灾害事故都是不可避免的需紧急救助的医疗重任。同时急诊是平时和战时均能应用的学科,这些因素决定了急诊医学是一个前景灿烂的新兴学科。
2急诊医学发展现状
尽管急诊医学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根据各国急诊医疗体系的成熟程度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不发达,发展中和成熟。通过阶段的划分有助于各国认识他们目前所处的阶段,以及今后优先发展的方向。不发达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许多急诊医疗体系不发达的国家(如一些非洲、东南亚和拉美国家)对急诊医疗服务的财政支持也非常匮乏。在这一阶段,急诊医学并不被承认是一门独立的医学专业,在急诊科工作的医生并不都认为他们是急诊医生。也没有全国性的急诊医学组织和住院医师培训项目,缺乏专门的急诊医生,从事急诊科临床工作和日常管理的医师很少受过急诊医学专业培训,急诊医疗系统中的其他元素也不完善,如院前患者运送(患者通常是坐私家车和出租车来急诊看病)。发展中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在这一阶段,″急诊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医学专业,需要相应专科化的医生″这一观念得到国内多数医生和政策制定者的认同,并形成急诊医学专业模式,如建立全国性的急诊医学组织,住院医师培训项目,和专业证书考试。急诊医学学术体系也开始发展,出版急诊医学专业杂志。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急诊的需求迅猛增长,促进了急诊医学的发展。急诊医疗体系和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院前急救人员已经具备基础生命支持等基本技能,几项重要指标(如医院内分诊、加强心脏生命支持、创伤处理等)也有明显提高。大多数急诊科有成熟的急诊管理体系。成熟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在一个成熟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系统发展日趋完善,急诊医学领域得到明显的扩展。急诊医生开始发展急诊医学学术体系,如全国性的数据库,专业杂志和急诊医学亚专业(如院前急救、小儿急诊、中毒学、灾害医学、运动医学等)的研究。急诊医学专科医师资格考试也已完善。这一期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急诊患者的处理(如患者的转运、多发性创伤的处理、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等)和急诊医学管理(如质量控制、同行评议、危险管理、费用-效益分析和促进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更加科学和合理[1]。
中国大陆急诊医学初探。现有急诊科模式:(1)依赖型:只有专职主任,个别固定医师和护士,工作主要依靠各专科医师完成。(2)支援型:有固定的医师和护士,能完成大部分工作,还需各专科经常性的支援。(3)自主型:急诊科有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与各专科只是会诊和协作关系[2]。按照上述分类原则,根据2001年中华医学会对53所医院急诊科进行的调查显示:仅有3个急诊科为自主型,其余多为支援型和依赖型。表明急诊医学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且发展很不平衡。院前急救和医院急诊科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四种:(1)北京模式:急救中心包括院前急救和院内的病房及急诊,其本身也是一个医疗中心,下设急救站,120救护车将患者送到医院或接回急救中心;各医院仅设立急诊科,院前急救均由急救中心负责。但从去年起急救中心已不再设立病房和急诊,仅负责院前急救。(2)上海模式: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统一指挥,根据所在地区医院的急救半径,派救护车送往较近的医院进行抢救。(3)重庆模式:急救中心与医院合二为一,医院急诊科直接承担院前急救任务。(4)广州模式:由急救指挥中心根据医院所在位置由医院直接派救护车进行现场急救。我国大陆急诊医学虽发展时间尚短,但近年来发展较迅速。在院内急诊科的建设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大型医院均建立较合理、规范的急诊科布局,并建立了具有特色的急诊监护病房,在新技术新项目的运用上已有了巨大提高。但就全国急诊医学普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急诊医学尚处于较落后状态,在很多方面须借鉴国外成熟的急诊模式并结合我国国情建立适合自身的急诊医学模式。急诊专科与通科医疗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急诊医疗属于通科医疗,急诊医师必须经过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专业急症医疗训练以及急诊医疗危重症抢救训练,从而对急诊患者进行初步认识、评价,处理及进一步处置安排。而中国急诊医疗(院内急诊)从一开始建立就实行分科急诊。
其原因在于:①先有急诊医师,后有急诊住院医师训练项目;②急诊住院医师训练项目还不规范;③急诊医师缺乏准确定位;④专科化进程迟于西方国家,从而在西方国家医疗专科化趋势逐渐减弱的同时,中国才进入专科化的高峰期。有别于西方国家医院急诊医疗流程我国绝大多数医院的急诊室(科),除抢救患者时急诊医生必须到抢救室工作外,其余均是模仿门诊医疗模式对待急诊患者,即让急诊患者围着急诊医生转。这就造成急诊患者流程与门诊患者流程混淆;在急诊患者中,按病情程度不同来区别配置急诊资源观念淡漠;“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工作理念淡漠;急诊护理与急诊医疗环节脱节。急诊医学住院医师培训项目通科急诊医师培训或是专科急诊医师培训项目决定了急诊医疗专业发展方向。完善的住院医师培养计划建立与实施是形成专业学科的基本条件。没有相当数量经过急诊医疗专业训练的急诊医师,就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急诊医疗学科。建立特色急诊医疗建立通科急诊或事实上已形成的相对通科急诊,不应当拒绝建立自己的专业特色。即便在众多的急诊急症疾病中,选择某些急症或创伤作为发展重点与特色,对于科室与学科发展、一专多能、急症专病管理建设和科研与教学颇为有益。况且特色医疗是一个临床学科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目前激烈的医疗竞争市场中也尤为重要。新技术、新项目在急诊医疗中的运用急诊医疗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其它专业成熟的新技术、新业务项目尚未能在急诊医疗中广泛开展。某些急症处置措施常常落后于其它专科对该急症处置1~2年,甚至更长,从而使急诊患者进入急诊医疗体系后不能获得与这家医院相适应的医疗处置质量。跟踪与引进其它专业新技术、新业务在急诊中的运用是急诊科刻不容缓的任务。急诊病历及其病历资料管理长期以来,国内急诊病历沿用门诊病历管理方式,相当多医院急诊病历随急诊患者在急诊科医疗活动的完成而被患者带走。急诊科乃至医院不能保存急诊病历,从而导致急诊医疗质量评定与监控困难。急诊医疗流行病学、急诊医疗管理与临床研究也缺乏基本临床数据与资料。因此,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急诊病历使用与管理系统实为必要。
急诊护理现行的急诊护理工作主要限于急诊抢救患者、急诊观察患者以及急诊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然而上述急诊患者仅仅是急诊患者中的一部分,大部分急诊患者并没有急诊护士接触,没有护理干涉与评估。整体护理概念在急诊护士中比较模糊,整体护理在急诊科的实践更是滞后。由于急诊护理的滞后状态,直接或间接影响急诊整体医疗质量与服务质量。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急诊一体化医疗体系一体化的急诊医疗体系是包括院前急救中心(站)、医院急诊科和ICU或CCU或专科病房有机地联系起来的一个完整的现代化医疗机构。在院前急救方面,我国各地区普遍还很落后,应借鉴法国、美国的长处,建立有效的急救通讯网络,使得急救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准确的位置。并且要加强院前急救的水平,急诊医师应介入到院前急救中去,尽可能在现场及转运途中平稳患者的病情,使抢救的成功率及速度能得到提高。此外,还应重视院前急救中心与医院急诊室的交流,使得救治过程更顺畅、严密。而医院急诊科的建设应借鉴香港的布局模式,即急诊布局ABC:A区为抢救区,送入A区的患者,不经挂号、分诊,即刻送到抢救室展开抢救;B区为危重病就诊区(分内外科就诊区),主要适用于不易搬动的危重病者;C区主要适用于各种常见病多发病急诊患者即轻型患者就诊。而急诊科医师的培养则应专业化,即培养专业的急诊科医师,而非各专科医师的简单集合。关于急诊科医师的培养则应体现一专多能的特点,即每一名医师除了掌握急诊医学的全面知识,又要在某一专业领域内学有专长。在建设监护病房方面,考虑到我国就医的患者以老年人占多数,而这一部分病人通常患有多科疾病,不能收入专科病房治疗。这就需要急诊科建立一个可以收治此类患者的综合病房及监护病房,并且也可根据本医院的优势建立相应的监护病房。
开展组内考核与组间竞赛活动制订各亚专业组培训计划和建立考核体系,制订亚专业涵盖到的各种培训项目评分标准,包括理论成绩、操作技能,工作职责完成度和患者满意度。开展组内考核、科内考核。各小组成员考核合格后,进行组间轮训,并分批次培训考核全科人员,以点带面促使全科护士共同进步。
调查方法
1综合能力以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为考核目标,包括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及德、智、勤综合素质评价三大部分,具体考核内容理论方面包括:常用抢救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常规;各种管路的护理及各项辅助检查的目的和临床意义。技能考核内容有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和气管插管术及气管切开的术中配合、洗胃术、呼吸机的使用及参数调节、CPR、简易呼吸器的使用、电除颤、血液灌流术、气囊滞留物清除术、中心静脉压的测量、呼吸末CO2监测等专科技能。德、智、勤综合素质主要从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团队合作意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及应急应变能力、沟通决策能力、学习能力、工作和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考核。
理论考核,采取笔试的形式由护士长统一出题。操作技术考核在组内培训及组间轮训结束后,采取实际操作的方式,随机抽取4项我科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进行考试,作为技术考核成绩。德、智、勤综合素质评价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独立答题、现场交卷、现场核查问卷的方式对建立急诊护理亚专业组模式前后护士的综合素质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分为四个等级,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2患者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由护理部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护士操作技能、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情况、管理能力、护患沟通等,评价等级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亚专业组模式前后均随机调查患者或家属100例,共发出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100%。抢救成功率主要以我科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为对象。通过信息科病案首页采集培训前后抢救患者资料各100例,选择标准为50~60岁突发呼吸心跳停止的男性患者,既往无基础病史,参加抢救的医师均为副主任职称及以上。以抢救成功(即呼吸心跳恢复)为统计指标。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亚专业分组前后护士临床综合能力比较建立护理亚专业分组后护士理论、操作成绩及综合素质高于分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2亚专业分组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经调查,患者满意度由亚专业分组前的87%提高到分组后的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P<0.05)。
3亚专业分组前后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亚专业分组前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9%,分组后抢救成功率为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P<0.05)。3讨论
急诊护理亚专业组发展现状
急诊医学作为一个新兴的临床医学专业,自1979年美国急诊医学正式成为第23个临床医学专业,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建立了临床亚专业,急诊护理学已成为护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专业,成为与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并驾齐驱的二级学科。而与之对应护理亚专业组并未建立。
因急诊医学的发展及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急诊科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期望。在欧美国家,急救护理人员必须通过急救专业技能考核才能上岗操作,我国相当多的综合性医院与国外急诊护理发展有较大差距。为培养急诊专科护士,促进急诊护理专业水平与急诊治疗技术的发展,我国“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正式成立并开班授课,可见中国急诊护理人员正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正逐步与国际专科护士的培训、认证相衔接。这也是促进急诊护理专业水平与急诊治疗技术的发展的可行途径,但实施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各地仍在进行急诊护理模式的探索。
建立急诊护理亚专业组模式的优点
1可促进急诊医学亚专业发展,加快急诊护理学科品牌建设急诊医学是一门跨学科临床医学专业,贯穿于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急危重症监护过程。急诊医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急诊医学模式的变革和学科建设两个方面。院前、院内急救和急危重症监护一体化的模式是现代化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新模式,急诊亚专业建设是新形势下学科建设的重点。临床专科的显著特点是疾病谱、诊断、治疗和护理均有自身的区别于其他专科的特点。现代急诊医学已分化出小儿急诊、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灾难医学、创伤医学、危重病医学、中毒医学等亚专业。不同的亚专业面对的对象也有不同的特点,故诊断、治疗和护理也应该有别于其他专科的特点。因此,为适应急诊亚专业的发展,建立区别于其他专科的一体化模式的急诊护理亚专业队伍可促进急诊亚专业的发展需要,加快急诊护理学科品牌建设。
2提升急诊护士的综合能力,培养急诊专科护士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窗口,其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直接反映医院整体水平,而如何营造一个优质舒适的就诊环境,让患者得到最优质、高效、便捷的急诊专科服务也日趋成为不断努力的新目标。因此只有通过提高急诊护士的综合能力,培养急诊专科护士才能适应新形式下的医疗发展。而通过各亚专业护理小组的建立,实施组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急诊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集体荣誉感和激发学习热情,进行组内培训和各组间的交流学习及科内的业务学习,开展组内考核和组与组之间的竞赛活动,要求急诊护士不仅要自觉学习相关医学专业知识,而且要学会应用各种紧急救援医疗技术与方法挽救患者的生命,成为合格的急诊护理专科护士。从而以点代面达到全科的共同进步,提升急诊护士综合素质,成为急诊专科护士。表1、2结果显示,经过护理亚专业分组后,护士临床综合能力得分高于分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在此形式下建立护理亚专业组模式,成为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
现代医学不断向纵深迅猛发展,医学专科划分越来越细,已形成了高度专科化的特点;无论是医学研究还是教学,都是以特定疾病而不是以症状为主要对象。然而急诊医学不同于传统学科,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内容。教学医院肩负培养医疗人才及领导医学研究的重要使命[1],如何看待急诊医学的独特性,并贯穿于教学实践之中,是摆在从事急诊医学教学工作者面前亟待探讨的课题。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些有益的思考和实践。
1研究急诊医学教学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急诊医学科作为医院窗口科室,直接关乎现代化城市的形象以及所在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人们对急诊的需求量逐渐放大,对急诊诊疗水平的要求愈来愈高,培养一支未来可能从事急诊医学的卫生人员队伍已是社会需要。鉴于急诊医学是多学科交叉专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精神异常、创伤和中毒以及感染性疾病等复杂性问题,正日益困扰从事急诊医学医、教、研者[2],迫切要求急诊医学教学顺应形势,与时俱进。教学医院理应主动成为急诊医学常态化教学培训机制的排头兵,只有建立这样的机制,才能在所属医院形成一支平急结合、反应迅速的卫生应急队伍,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急诊医学是一个有确定功能定位的临床科室,有确定的生命支持、急病诊治、医患沟通、医学伦理等学科理论,有进行各种脏器功能支持和监护的急诊专科操作。执行着从病人来诊到专科治疗之间的病情判断、疾病分诊、危重抢救、病情观察、确定诊断和初步治疗等系列医疗活动。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凸显对病情判断、危重抢救和病情观察、初步治疗的中心内容。要求教学对象具备鉴别和处理各种疾病和创伤的能力,具有应对大型灾害事件的能力,还要有应对突发传染病的能力。
2对急诊医学教学独特性的思考
2.1急诊医学诊治对象独特急诊医学科作为独立学科,其诸多特点决定了教学有别于传统临床教学。独特性之一是它的整体性。现代医学的分科越来越细,但人毕竟是一个整体。不同的专科以解剖学脏器为划分基础,它们的研究对象是单一的“树木”,而急诊面对的则是“森林”。众多树种和树木聚集在一起时,就发生了超越单种树木自身规律特点以外的新规律和新特点。也即传统专科诊治疾病从脏器深入到器官、组织,再深入到到细胞乃至基因水平,急诊医学则是针对众多脏器和功能的聚集体,需要探索当多种脏器功能聚集体异常时所发生的新现象及规律。
2.2急诊医学的临床切入点独特传统专科通常以解剖学的脏器为基础,侧重病理解剖学,如肿瘤、炎症及栓塞等,治疗因而也相应是切除、引流、抗生素、血管再通。急诊医学是将人的整体活力分解为若干功能组成部分,这些功能部分既可能与解剖学脏器相关,也可能超越解剖学。因为单纯的解剖异常并不直接致命,只有功能衰竭才死人。基于对功能的研究,急诊医学拓展了一系列临床新理论,如大血管内循环的血流动力学理论、大血管内循环与微循环关联的理论、氧输送与组织氧消耗的理论等。
2.3急诊医学的诊治思维独特传统专科临床遇到患者是通常思考有无疾病,发生疾病的可能部位以及性质,至于何种性质疾病?病情严重程度是否危及生命,恰好是急诊医学思考问题的顺序。急诊医学只有采用这样的逆向思维,面对急症病人就诊时所表现出千变万化的面貌,能够迅速识别其中真正危及生命的部分,立即加以干预及抢救。
2.4急诊医学诊治过程紧迫性由于是急危重病,变化快,如能早期控制病情,可能取得较好预后。因此在实践中,急诊医学引入了“时间窗”、以及在时间窗内实行目标治疗的概念。争取在机体发挥代偿的短时间内实施对最不稳定因素的迅速纠正,实现保全生命的目标,为后续专科治疗搭建平台。
3对急诊医学教学现状的思考
3.1急诊科的教学对象目前教学医院急诊医学科教学对象主要为轮转的专科医师、受训的住院医师、各级实习医师以及进修医师。他们教育背景、既往工作或实习的环境不同,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临床技能水平均参差不齐,实习医师和部分研究生虽完成医学基础课,并经历临床见习课程,求新欲望强,动手热情高,自信心强,但缺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训练;与之相反,全科医师和部分研究生具备一定的医学实践经验,但不规范的陋习、对所学医学知识更新的相对滞后,导致在临床工作中往往力不从心。要达到良好的均齐化效果,需设立专职带教老师,并且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也十分重要。
3.2急诊医学教学的阻力就诊患者轻重缓急不同,临床表现各异,诊断鉴别诊断困难,有时甚至需要先行抢救,再酌情设法明确诊断,所谓先“射击”,后“瞄准”。不仅要求带教老师学科相关理论基础好,而且临床诊治及综合判断能力强。
3.3急诊医学的教学及人文关怀急诊患者大多由于罹患病症的痛苦而表现出恐惧、紧张、焦虑甚至精神明显异常,陪同的亲友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急躁甚至言行失控,对待这样的特殊教学氛围,如何既做好教学,又充分将人文关怀不着痕迹地渗透至教学当中,是培养合格的从业人员重要环节。将重视急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尤为重要[4]。
3.4急诊科的床边教学利用教学医院病源丰富,病种复杂的教学优势,让学员调动自己的眼、耳、手、鼻,通过视、触、闻亲身感受有意义的临床表现,获得书本以外的亲历经验。教师教学过程重视床边教学,不只是引导学员看,还要引导他们亲自操作,言传身教。
3.5急诊科的“反馈”教学由于经急诊医学科初步鉴诊和稳定性处理,不少患者随即被收入专科予进一步目标性诊治,如何印证初步诊断及处理的正确性,同时加强教学效果,需要引导学员到所收治的专科随访病人,不断勘误,加深印象。
3.6模型以及计算机作为教学工具急救技能培训是急诊医学教学的重轴戏。理论及技能教学相结合,二者不可偏废,但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中的难题日益突显:一是急救技能多为救命技术,无法在患者身体上实施的;二是由于急诊医学临床教学病例一般多为急危重症患者,在临床中没有时间和机会应用于教学;三是急诊病人具有特殊性,在最短时间内需要进行抢救生命的处理。近年来我院逐步使用了急诊医学临床技能模拟训练装置,如模拟气道管理技术训练、急救技术训练、创伤学技能训练、血管穿刺技术训练等功能单位。更好地对各层次学员进行相关训练,尤其夯实对抢救生命的心肺复苏技能及相关技能的教学。#p#分页标题#e#
4教学医院急诊医学教学实践
4.1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教学急诊医学跨学科的专业特点,决定了需要及时准确并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专业要求则将更为突出。提倡向学生灌输换一个视角;换一种思维,具体体现为:诊疗活动围绕急危重症,以临床表现为切入点,以病理生理为主线,以胸痛这一急诊常见症状为例,冠心病、肺栓塞、胃食管反流病、肋骨骨折和惊恐发作都可能造成胸痛,却分属心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胸外科和心理医学五个专科,如不引导教学对象从病史,尤其是症状和体征着手,则不但浪费医疗资源,增加患者负担,更可能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面对急症患者,常要求采用独特的反向思维,即该患者目前有提示危及生命的变化吗?可能的病因有哪些?可能的病灶等等。概括起来即是快速鉴别诊断,快速评估伤(病)情,快速干预,快速支持,为后续治疗成功赢得时机。
4.2强化技能操作讲解及实地练习对急诊医学临床技能培训的目的在于强化他们的诊疗技术和操作的规范性,熟练程度和应变能力。做到理论及技能教学相结合,两者不可偏废,我们主要应用三种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一是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的人员,担任专项操作的指导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主要教学对象为完成阶段培训医师以及轮转住院医师;二是跟随教学秘书及科室住院总医师,随时得到一对一的操作指导,主要针对实习医师;三是依据培训大纲要求,培训或轮转医师对自己所管辖的患者、手术、技术操作的数量做好相应记录和登记,最后交医院教学主管部门进行量化审核。这三种模式使不同层次医师均能得到最直观、最简便、最快速的技能培养。
4.3建全教学保障与考量体系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考试、考核来度量教学对象的临床理论和技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对象,采取有区分的考量方式,对于我院对无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用标准化多站式考试,对有资证的医师则直接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考试。建立健全保障体系是急诊医学教学和培训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5],为此近年来医院制定了一系列以培养住院医师临床能力为核心的制度,如:《住院医师“三基”培训及考核方法》、《住院医师轮转培养方案》、《住院医师晋升、任聘有关规定》等,力求以制度确保急诊医学专科培训、教学工作保质保量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急诊抢救室;简单临床评分系统;χ2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SCS scoring system in emergency departmentREN Yi, SHAO Dan—bing, LIU Hong—mei, ZHANG Wei, XU Bao—hua, TANG Wen—jie, QIAN Jian, YANG Zhi—zhou, SUN Bao—di, SUN Lin, NIE Shi—nan. Emergency Department, Nanjing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Military Command, Nanjing 210002,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NIE Shi—nan , Email: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the simple clinical score(SCS)in Emergency Department. Methods A total of 655 patients with critically illness admitted from July 1, 2011 through August 31, 2011 were enrolle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CS in emergency rescue room by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S and outcome of patient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ach factor of SCS and the risk of death.Results The higher SCS, the higher hazard ratio for death. Differences in the hazard ratio for death among groups with different scores of SCS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 P
【Key words】Emergency department;Simple clinical score(SCS);A chi—square test; Binary classification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云集,病情瞬息万变,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如何能够在早期识别意外发生的“预警信号”[1],对死亡风险较高的患者进行早期临床干预,以阻止病情恶化[2],是急诊科医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简单临床评分(simple clinical score,SCS)是由爱尔兰学者Kellett和Deane[3]于2006年首次提出的,仅在急诊患者中应用的一种预测病情预后的指标。该评分系统通过年龄、收缩压、体温等14项临床中简单、易得的指标评分,得出SCS评分,从而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它的优点在于:参数易获得性、资料采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在评估预后时不受疾病诊断的影响。该评分系统在国内急诊科目前尚未普遍应用,文献也鲜有报道。考虑到国内外患者的个体差异,疾病谱的地区差异,本研究对2011年7—8月南京总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收治的655例危重症患者,按SCS评分系统搜集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患者SCS评分,将患者危险程度分为5组[3],比较各组死亡危险率,并且将每项评分标准与患者预后进行分析,从而探讨SCS评分系统在国内急诊抢救室的使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南京总医院急诊抢救室于2011年7月1日至8月31日收治的978例急危重症患者,排除小于14岁患者、非危重症病例、抢救室滞留小于2 h病例及院外死亡病例,入选患者655例。其中男性434例,女性221例;最小14岁,最大95岁。
1.2 方法
采集患者进入抢救室后第一个24 h内的各项指标,并根据SCS评分标准得出评分。将每位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脉搏、体温、呼吸频率、外周经皮脉搏氧饱和度、呼吸困难、心电图异常、糖尿病、非中毒性昏迷或药物过量、精神异常(没有以下情况:昏迷、中毒或药物过量、年龄大于50岁)、新出现的卒中、需要家庭护理和原有疾病需要部分时间卧床在家,这14项指标,根据SCS评分标准评分,见表1。所有患者追踪观察到出院,记录在医院救治期间的病死率,对病情恶化预后差且要求自动出院患者视为死亡病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性资料给出各类别的例数及相应的百分比,用χ2检验来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别。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来评价SCS评分中各项指标与患者病死率的相关性。以 P
2 结果
2.1 不同SCS评分等级的死亡情况
进入研究的655例患者中,全组SCS评分最低0分,最高22分。0~3分为非常低危,4~5分为低危,6~7分为中度危险,8~11分为高危,12分以上为极高危[3]。SCS评分分布情况及各组病死率见表2。
2.2 SCS中各指标不同类别死亡情况
研究发现,“年龄、脉搏、收缩压、呼吸频率、脉氧、呼吸困难、心电图异常、糖尿病、昏迷、精神异常、新出现的卒中、原有慢性病需要部分时间卧床在家”这12项指标,在各组间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2.3 SCS中各指标与死亡关系的多因素分析
为了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将各指标的结果进行量化,其中前六项按分值量化,后八项按“是=1,否=0” 量化。与患者预后关系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4。
统计结果显示,年龄 OR =1.031,糖尿病 OR =1.152,昏迷 OR =1.412,脉搏 OR =1.010,收缩压 OR =1.006,呼吸频率 OR =1.039,说明高龄、糖尿病、昏迷、脉搏增快、收缩压低、呼吸急促的患者死亡的可能性较其他患者显著增高,是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3 讨论
随着急救医学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对急诊医疗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大量患者涌入急诊科,“急诊科拥挤”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5—6]。急诊医学疾病谱非常广泛,病情复杂多变。在我国,受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大量非急诊患者到急诊科就诊,占据大量急诊资源,增加了急诊工作的复杂性[7]。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对急诊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已有相关的急诊分诊系统,但是其等级判断缺乏客观及量化的标准[8]。传统意义上的内外科分诊制度难以科学和充分的利用医生资源[9]。因此,简单、易行、客观合理的急诊评分系统对于急诊科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目前,危重症严重程度评价系统已广泛被国内外的急危重症专业医师接受并采用,成为危重症医师临床工作中的一个常用工具,便于优化急诊流程,合理协调各种救援力量,使救援效果达到最优化[10]。
简单临床评分(SCS)内容简单,搜集方便,可在急诊系统中快速进行分析,孟新科[11]认为,SCS评分能够快速、准确地区分患者是否会立即死亡的高危险性和低危险性,以及30 d内是否死亡的危险性,因此,可以用来对急诊患者的预后做一个前瞻性分析。本研究显示,SCS评分与患者病死率的对比关系与Kellett和Deane[3]的研究的不同分组间病死率相符合,可作为急诊危重患者预后分级的指标,提示医护人员对不同危险等级的患者尽早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统计发现,年龄、糖尿病、昏迷、脉搏、收缩压、呼吸频率,这6项与患者病死率相关性尤为明显,说明这些因素对危重患者的预后影响较为突出,在急诊工作中,当发现这些因素评分较高时,应当优先采取干预措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预后,挽救患者生命。
当然,SCS评分系统也有一定局限性。笔者也在研究中发现,即使是评分较低的患者,也存在个别死亡病例,例如:“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破裂”等病例,患者随时可能出现猝死,但早期评估的SCS评分均较低,不能在早期根据评分进行预警。这提示,很多危重患者在发病初期,因评估指标大体正常,评分较低,若完全按照SCS评分分诊,可能将危重患者误判断为病情较轻的患者,从而导致延误病情,甚而可能因此产生医疗纠纷。与此同时,由于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均衡,各地疾病谱及人种差异,SCS评分系统的每一项指标在不同地域将会出现不同的权重及相关系数。
综上所述,SCS评分适用于急诊科抢救室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分析,提示医护人员发现潜在风险病例,早期对不同危险程度患者区别进行干预,指导抢救,有利于改善急危重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从而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也有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急诊医疗工作流程,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并进行医疗质量监控[9]。但它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改,笔者也将对此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Goldhill DR, Worthington L, Mulcahy A, et al. The patient—at—risk team: identifying and managing seriously ill ward patients[J]. Anaesthesia,1999,54(9): 853—60.
[2]陈锐, 黄英华, 杨进, 等.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院前急救综合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2): 1318—1319.
[3]Kellett J, Deane B. The simple clinical score predicts mortality for 30 days after admission to an acute medical unit[J]. QJM,2006,99(11): 771—781.
[4]Kellett J, Rasool S. The prediction of the in—hospital mortality of acutely ill medical patients by electrocardiogram (ECG) dispersion mapping compared with established risk factors and predictive scores——A pilot study[J]. Eur J Intern Med,2011,22(4): 394—398.
[5]于学忠, 徐腾达. 急诊系统会崩溃吗?[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10): 1013.
[6]王肖, 徐腾达, 尹文, 等. 急诊拥挤度评估与预报[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 20(10): 1023—1026.
[7]许宝华, 杨国斌, 孙海晨,等. 再造新型急诊医疗服务流程的研究和实践[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19(12): 1110—1112.
[8]孙红, 绳宇, 周文华. 急诊分诊标准探讨[J]. 护理研究,2007,21(10): 2709—2710.
[9]王与荣, 孙海晨, 申萍. 南京总医院急诊运行模式与安全管理的做法[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9,22(5): 522—524.
[10]Baker MS. Creating order from chaos: part Ⅱ: tactical planning for mass casualty and disaster response at definitive care facilities[J]. Mil Med,2007,172(3): 237—43.
[11]孟新科. 急危重症评分——评价、预测、处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0—42.
(收稿日期:2012—06—23)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2.09.022
基金项目:人才培养“122工程”项目基金(JQZD 200905);南京总医院青年基金(2011030)
作者单位:210002 南京,南京总医院急救医学科,南京大学医学院
通信作者:聂时南,Email:
急危重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病证,离开急诊医学将标志着医学的萎缩。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急诊处理特点。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缓慢,严重阻碍了中医急诊的发展,建国后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医急诊学的建设非常重视,形成专门的急症协作组。强调中医院的急诊科(室)建设。并对急诊科(室)所备中药有了规定,这大大推动了中医急诊学的发展,同时,随着现代急诊医学的迅猛发展,我们也应看到,由于中医学自身体系的特点,中医急诊学的发展还很不完善,有待于进一步从各个方面进行提高。下面就几个中医急诊学有关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供学者参考。
一、“中医急诊学”的概念
严格来讲,中医学无“急诊医学”的学科名称,但中医学有“急救”的概念,“急诊”和“急救”具有相同的部分,也具有不同的含义,急救强调的是“救”,急诊强调的是“诊断和救治”其中心是诊断和鉴别诊断,也就是说急诊的关键问题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诊断明确,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正确的救治,否则,只能是临时的对症处理,这只是急诊的一部分内容,不能代表急诊的全部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采用“急诊”这一概念是比较合理的,中医急诊学是在现代急诊医学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的学科,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各科急危重病的诊断、救治、救护的古老而新兴学科。
“急诊”、“急救”、“急症”三者之间在概念上即有关系又有区别,“急诊”是用最短的时间明确诊断,进行抢救治疗患者;“急救”是指运用各种方法抢救急危重病患者;“急症”是指各种急危重病出现危及生命的各种临床表现。“急诊”的概念比较广泛,涵盖了“急救”和“急症”的内容,“急诊”的对象是“急症”,“急诊”的方法是“急救”。“急诊”是纲,“急救”、“急症”是目。“急诊医学“、“急救灾害医学”、“急症医学”、“中医急诊学”是几个不同的概念,在学科形成和内涵方面各有偏重,急诊医学研究的内容重点首先是急危重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学的内容,其次是急危重病的抢救治疗学。急救灾害医学研究的范围关键是急救方法,急救途径等;急症医学研究的内容是以症状为中心的急危重症的急救方法。中医急诊学的中心在“中医学”的概念上,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急诊的一门学科。
二、加强“中医急诊病机学及辨证体系”的研究
中医急诊学的形成的标志是急危重病具有自身的疾病演变特点和规律,具有独特的病机演变特点,与中医学其他学科一样也具有自身独立的病机演变特点和辨证规律。我们认为中医急诊的发病的关键病机是“正气虚于一时,邪气暴盛而突发”。强调了“虚实发病观点”在急诊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从病机演变来看,急危重病辨证的关键在于“虚实”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不同的疾病状态在某中诱因作用下的突然失衡;因此,在急诊辨证体系方面我们认为应该重视八纲辨证的研究,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三纲”辨证体系,即“虚、实、虚实夹杂”形成三纲鼎立。这样即有利于教学,更有利于临床掌握,简便使用。在此基础上根据临床经验深入探讨研究,逐步形成中医急诊学的病机学特点和辨证体系。
三、,视古代急救的继承及吸取现代中医急诊的科学成果
从《黄帝内经》到现在,中医学一直都在探讨中医急诊的诊治,可以说中医学每一次的飞跃,都是以中医急诊为突破口的,如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研究的就是急危重病,不仅提出了著名的六经辨证,而且对疑难危重症也有静僻的认识。但是后世许多经验多散在各医书中,缺少系统的整理。一些以急症命名的古籍,就是强调“急救”处理,如《备急千金方》等。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针对某一种病的专书,其详述该急症处理更加详尽,如《急救喉诊要法》、《急救霍乱方》等,不仅有针对某一种病的医书,而有针对某一种病的医书,如《急救小儿推拿秘传手法》、《喉症救危秘宝》等。有些医书所述经验虽然珍贵,但是由于流传不广,所以读到此书的人并不多,因此使得较为成熟的经验得不到继承。由此可见,整理和发掘中医古代急症医学宝贵的经验是我们继承和发展中医急诊学的基础和前提。
中医急诊学在解放后,尤其是近二十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与现代科学技术引人中医学不无密切关系。中医制剂学的发展为中医急症医学的发展起了助推作用。中药注射剂、喷雾剂、口服液及滴丸剂的出现,使得中医在处理急症时有更多的方法选择。而且现代中医制剂的疗效也大大提高,为争取时间提供了物质基础。在治疗学方面,中西医结合的长足发展,如著名的急救医学专家王今达教授在感染性MODS的治疗方面提出了“菌毒并治”学说,运用“活血化疲”的方法治疗“DIC”等,著名的中医急诊学专家任继学教授、孙塑伦教授在急性脑出血的抢救上提出了“破血化痕、醒神开窍”的治疗方法,经过国家“八五”攻关的研究,证明了该治疗方法不仅能够加快血中的吸收,更重要的是能够保护神经细胞,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祛邪扶正”的治疗思想。这些理论不仅发展了中医学的治疗概念,对中医急诊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诊断学方面现代科技的应用也使得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人一步。对过去不能用望、闻、问、切诊断手段探及的领域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而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预后奠定了基础。如当心绞痛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发作时,心电图检查就将其与“胃院痛”中胃及十二指肠疾病中分离出来,从而使治疗更有针对性,避免了误诊误治。合理的吸收和引进现代医学的诊断手段是今后中医急诊学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
四、关于保持中医特色与适应新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