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7:32:5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数字经济新形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我们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也需要进行不断的反思。对于一名青年教师来说,教育反思可以使他们少走弯路,缩短成熟期;对一个“有经验”的教师而言,日积月累的重复的经验可能局限于固定框架中,而将其它新的另类的观点拒之门外。不经常反思的经验是不可靠的,有时一些经验还有害于其自身的成长。
其实,在平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一直在进行教育反思行为,可由于没有系统的归档,随着时间的推移,脑海中的印象逐渐模糊,记录下的资料也慢慢遗失,无法上升成一定的理论或成果,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服务。在困惑之余,笔者充分挖掘现代技术资源,为改变这一现状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基于博客技术的集体反思活动
博客最大的优势是便于交流。通过交流,一个人不再只拥有一个“苹果”;更为重要的是博客提供了一个零技术、零时间、零限制的平台,只要会浏览网页和输入文字,我们就可以建立自己的博客,随时可以在网上参与,并且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
为了交流教学经验,拓宽教师的舞台,网上兴起了教师博客,它是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技术,以文字、多媒体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受、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在传统基于课堂教学的“教堂式教育模式”之外,催生出真正开放的“集市式教育模式”。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开展网络集体反思活动。
1.建立部门列表
为了教师能及时了解各部门的信息,学校可在博客系统专题分类上,建立学校各部门的列表,并有专人负责更新,把一些最新活动消息在博客上。如教科室,先在教科室栏目下建立“最新消息”子栏目,再根据活动名称建立相应子栏目,如“化学案例评比”,教师提交教案时,在系统分类上选择“化学案例评比”,这样教科室可以很方便地查看教师提交情况,还可以在案例下面注上修改意见,其他教师也可以参与发表看法。
2.教学活动交流
首先学校要根据活动安排,在博客系统上建立以活动名称命名的子栏目,这要放在举办部门的系统列表上。活动开展后,要求上公开课的教师及时把教学设计发到网上,没听到课的教师马上就可以在网上看到,并参与评课。当然,听课的教师把自己的现场发言整理后同样要放在网上,上课教师就能采百家之长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
3.撰写教学反思
现在有很多教师撰写教后记,一课一思,直接写在备课本上,但教师有时忙起来就会顾不上写,而且教师之间的想法也不能够共享。有了博客,就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每个人的博客上有一个“日历”,一看这张时间表,想不写也难了,你想看别人教学同样内容的感受,点击鼠标就能看到。
4.各种资料归档
教师经常要上交各种资料,如教师的教育随笔、班主任的工作案例、团队方面资料等,也可以用博客来实现无纸化办公。虽然用其它形式也可以,如论坛、FTP,但博客更容易做到资料的管理。
博客技术为反思活动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网络环境,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可以自由发展的个人空间,也为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的群体空间,教师可以充分体验E-learning的长处,通过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进一步完善传统教学模式,并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建设真正的“以学中心”的网络家园,实现自己的教育目标。
二、基于视频技术的个人反思活动
“思之不缜,行而失当。”反思意识人类早就有之,“反求诸已,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而当今社会反思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何况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不断尝试应用反思,发现问题,消除弊端,得教益,即“借石攻玉”。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与反思。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尤其是进入新课程后,教学中所出现的情况越来越有挑战性、常常出人意料。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录像,即观看自己或其他教师的教学录像带,作以下几方面的反思并作记录,来完成对课堂的回顾、总结、改进和创造的整个过程,从而使自己成长为专家型的教师。
1.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件,而是以一种参考揭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因此,在观看教学录像时,要注意教者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把这些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合理的建议,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2.教学的成功之处
反思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如,巧妙的导入新课,留有悬念的结束语,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及激活学生思维、学生自主评价等),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其中,特别要善于记录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碰撞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反思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当出现了这些意想不到的时,作为教师,就要记录下来加以研究,并以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案例分析技术,开展教科研工作。
3.教学的“败笔”之处
成功的课堂教育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在课后,教师必须审视自己处理不当的环节,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等,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出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动脑筋、想办法,寻找最佳结合点,提出整改措施及教学策略,形成新的教学环节。
4.教学中学生的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教师对这些独到的见解加以赞赏和激励,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感受自尊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因此,在观看录像时,把它们也记录下来,可为今后的教学补充新鲜血液。
5.再教设计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自适应云服务;用户模型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1-0000-02
一、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
所谓数字图书馆,指的是依托数字化的手段,凭借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以综合档案信息资源为处理对象,对其进行的收集、管理,以实现资源共享为目的的分布式数字系统。数字图书馆具有档案管理信息化、数字化、信息海量化、传递网络化等特点。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流程,是以数字图书馆的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即用户向图书馆提出问题,图书馆工作人员接收问题,归纳分析问题,馆员挑选提取适合的参考源,最后把答案反馈给用户。随着时展的进步,人类迈入了网络时代,数字图书馆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随着数字信息处理量的日益增加,数字图书馆的技术发展如何突破目前的瓶颈?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源互联、资源组合和资源协作?数字图书馆如何实现更为快捷的检索模式如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些都是摆在数字图书馆工作人员面前严峻的课题。研究目前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模式,进而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实现途径,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二、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模式
网络时代背景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呈现出个性化、数字化、共享化等特点,目前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用户中心服务模式
这是一种以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模式,也是当前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流模式。这一模式要求把服务看成是数字图书馆与读者的相互交流的一种活动过程,是一种以信息活动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全程跟踪用户信息活动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该模式的运行过程是:信息用户-服务人员-服务策略与方式-信息服务产品-用户:需求满足与问题解决-反馈至服务人员。
(二)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
满足不同用户更多个性化服务,是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个性化定制服务指的是用户自行筛选定制服务和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定制的内容进一步扩大化,资源、界面、服务都可以参与定制。用户可以根据自身要求选择数据库、搜索引擎以及界面的颜色、布局等。现代个性化定制服务中,用户可以设定邮件提醒,可以设定系统自动将定制信息以邮件方式发送到自己的邮箱,可以在个性化页面中选定本专业的咨询专家, 以便随时获得专家的帮助 [2]。
(三)信息服务模式
信息服务模式要求数字图书馆根据用户的行为分析结果,主动分析用户可能需要的信息和服务。21世纪的今天,仅仅完善数字技术,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检索和个性化的定制是远远不够的,用户不再满足于一堆原始信息的简单得到而是期望获得经过加工、综合后的增值的知识内容与信息产品。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不是简单的文献检索与传递,而是信息服务知识化个性化。
三、未来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发展模式和对策
传统图书馆知识提供方式是把馆藏资源以明确的分类法、标题表以及编目规则加以整理组织,制定相应的馆藏目录,然后放到网上成为在线公共查询目录(OPAC),提供图书的书目描述、藏书地与索书号,让知识用户自行获取感兴趣的资源。从知识用户的角度看,在未来,数字图书馆个性化适应性云服务更能满足用户对知识资源需求的独特性。数字图书馆个性化自适应云服务的关键要素是用户模式。这种模式反映了用户的知识兴趣、获取知识资源的目标与行为。理论上说,得到个体用户知识使用方面的信息越多,数字图书馆个性化自适应云服务越能深入、贴合用户的知识需求。通过自动观测用户使用行为,进行关联性分析,创建知识用户模型,从而数字图书馆可以提供个性化自适应性的云服务。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自适应云服务从知识用户角度出发,提供智能的知识获取方式与路径,从而提高数字资源的可达性。数字图书馆知识用户获取知识资源的行为特征分析使数字图书馆个性化自适应云服务成为可能。通常个体用户在使用数字图书馆时,受其知识背景的影响,会对某些文献或信息具有偏好性。自动学习技术能通过识别规律并加以整合,产生个体用户的知识模型。这种技术从收集用户与数字图书馆交互行为数据开始,分析得出具有一致性的知识获取行为特征,进而对知识用户未来的知识需求进行预测,提高知识用户对数字图书馆的兴趣。
(一)数字图书馆个性化自适应云服务的实现机制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自适应云服务使用自我学习法,可以自动发掘用户在使用数字图书馆的交互信息。知识用户的特征识别帮助图书馆从用户的知识偏好与兴趣出发,提供知识用户潜在的知识需求。
数字图书馆的学习功能有人工干预学习与非人工干预学习两种。人工干预学习是从数字图书馆工作人员预先设定的类别中寻找相应的数据,这种学习通过建立特征描述,可以极大提高数字图书馆个性化自适应云服务的效率。与此相对应的还有非人工干预学习,它不需要预先设定归类,而是从一定的数据集群中寻找具有共同特点的特征。非人工干预学习让数字图书馆具有发现知识用户行为特征的能力。
(二)数字图书馆个性化自适应云服务的用户模型构成维度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自适应云服务用户模型是根据知识用户行为进行特征分析以后,所提取的有关用户与数字图书馆交互使用过程中所体现的特征维度,特征维度可以用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描述:
1.个人信息
主要包括知识用户的性别、年龄、学历、专业背景等。这些信息有助于数字图书馆提供相应知识背景的个性化自适应云服务,从而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
doi:
10.11847/fj.35.6.1
Asset Specificity, Product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he Enterprise Technical Innovation
TIAN Zhi-long, LIU Ch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resource-based view and competition theor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ffect of the asset specificity on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by using the balanced panel data of 269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listed on China’s SMEs’ board from 2010 to 2014.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s that:(1)the asset specificity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2)the product competitive advantage has a complete mediating effect and the enterprise technical innovation has a noticeable moderating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sset specificity and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3)the enterprise technical innovation has also played a noticeable moderating rol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sset specificity and the product competitive advantage; (4)this moderating rol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the product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is study enriche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of the asset specificity on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in theory, and has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enterprises to play the role of asset specificity.
Key words:asset specificity; product competitive advantage; enterprise technical innovati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1 引言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企业进行着大量的专用性资产的投资,特别是中小企业更是常常进行这种投资以获得与大企业的合作[1]。研究?Y产专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专用性资产是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考察资源(能力)与绩效的关系是资源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2],但大多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直接考察资源(能力)―绩效间的简单、直接的关系,而完整的分析框架应该是战略资源―战略行为―竞争优势―绩效[3]。现有的关于资产专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的研究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学者们对于资产专用性创造价值的内在机理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和系统[4]。周晓东和项保华[5]指出,竞争优势最终应当体现在为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张敬伟和王迎军[6]主张,在研究竞争优势时,应该以产品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那么产品竞争优势是否会在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绩效间起到中介作用?交易成本理论认为资产专用性会引发机会主义行为。学者们在机会主义的治理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有研究探讨了不同治理机制对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影响[7,8]。除此之外,学者们也研究了企业外部因素如环境动态性、产业技术水平等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8,9] ,但现有研究对企业内部因素关注还不够。Teece[10]指出,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仅来自于企业拥有的独特的资源,也取决于企业配置这些资源的方式。创新是一种对资源进行组合的创造性活动[11],技术创新是企业提升价值的核心战略。一个有趣的研究问题是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否会影响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本文联合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与竞争理论,实证研究资产专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揭示产品竞争优势的中介作用与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为战略资源―战略行为―竞争优势―绩效的分析框架提供了依据,也为更好地理解中小企业专用性资产投资的经济价值及技术创新在发挥这种价值中的重要作用提供指导。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绩效
交易成本理论认为,资产专用性指的是在不牺牲其生产价值的前提下,某项资产能够被重新置于其他用途或是被替代使用者重新调配使用的程度。专用性资产是为了支持某些特定交易进行的投资,一旦形成,就会被锁定在特定的交易关系中,若再做他用,其价值就会贬值[12]。因此在供应商企业的专用性投资做出后,客户企业就有可能把供应商对自己的依赖作为谈判的筹码,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以攫取更大份额的可占用准租。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来抑制机会主义风险。这些机制的形成与运行是需要成本的。因此,资产专用性增加了所有治理形式的交易成本[12],这将会对企业的绩效产生负向的影响。
然而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常常进行着大量的专用性投资,这是因为专用性资产具有价值创造效应。资源基础理论对此进行了很好的解释。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是异质资源与能力的组合,如果企业拥有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就比其他企业更具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使得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容易获得持续的高水平绩效[13]。Williamson[12,14]将资产专用性分为六种类型:位置专用性(site specificity)、实物资产专用性(physical asset specificity)、人力资产专用性(human asset specificity)、专项资产(dedicated assets)、品牌资产(brand name capital)与临时专用性(temporary specificity)。专用性资产是针对用户的特定需求所做的投资,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与不可替代性的特征。如当一家企业选择了某一个专用性的地理位置后,这种位置资源不仅是有价值的,而且是稀缺的,对于竞争对手来说是难以模仿的,因为其他企业不可能或者要付出更大的成本才能获得这种位置优势[15];专用性的人力资产是企业在与特定客户进行交易、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员工的学习与经验的积累逐步建立的,它同样具有较大程度的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与不可替代性。因此,专用性资产构成了企业异质(heterogeneity)?c稳定性(immobility)的资源,使企业获得了独特而又难于模仿的市场竞争优势[9]。专用性投资相比非专用性投资更有效率,可以实现更低的成本和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16];专用性资产投资极大地促进了人才、知识和技术在企业间的传递, 特别是隐性知识更能促进合作双方核心能力及关键资源的积累和增长,有利于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促进合作双方核心能力、关键资源的累积和增长[17]。不少学者发现专用性资产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18],从而加强企业绩效[19]。实际上,交易成本理论在强调资产专用性增加交易成本的同时,也认为专用性资产会带来生产成本的节约以及收入的增加,并指出当增收和(或)节支超过治理成本(交易成本)时,增加资产专用性才是允许的[12]。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 资产专用性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2 产品竞争优势在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1)资产专用性与产品竞争优势
产品竞争的实质是价值竞争[6],产品竞争优势是一种价值优势,是顾客感知到的某些企业提供的比其他企业更加卓越的价值[20]。价值优势可以细分为功能优势、可靠性优势、便利性优势、价格优势等维度[21]。专用性资产使企业以竞争对手不具备的独特的价值创造方式为客户创造价值,从而形成产品竞争优势。如位置专用性可以节约企业与客户的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取得价格上的优势,而且在客户附近设立机构和驻派人员,企业能够对其需求做出更加快速的反应,获得便利优势等;专用设备、工具等实物资产或者专项资产,提升了开发与工艺手段,保证产品质量,可以创造功能优势、可靠性优势等。总之,恰当的专用性资产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形成差异化产品或服务,从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产品市场中获取战略性竞争优势[22]。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 资产专用性对企业的产品竞争优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产品竞争优势与企业绩效
从客户角度看,产品的最基本价值是低价格和差异化。产品的竞争优势体现在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上。差异化的产品可以通过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来锁定客户,提高客户的忠诚度,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企业的市场份额,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另一方面,当客户的忠诚度提高时,其对价格的敏感性降低[23],有利于企业获得价格上的优势。当企业相比于竞争对手有更强的成本优势时,企业可以让客户以较低的代价获得相同的价值,或者以同样的代价获得较大的价值,有利于与客户保持长期的伙伴关系并增加市场份额。同时,成本优势也为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利润空间。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 产品竞争优势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产品竞争优势的中介作用
资源基础理论的代表学者Kay[24]认为,当企业将独特的能力(资源)应用于产业或市场中的时候,就变成了竞争优势。张敬伟和王迎军[6]在总结了不同竞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竞争优势分解及分析逻辑。该逻辑认为企业的各种能力(资源)是通过企业提供的产品来创造顾客价值优势进而提升企业的绩效。也就是说资源优势是通过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来提升企业的绩效。依据这一逻辑,专用性资产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会通过提高产品竞争优势来为企业绩效做出贡献。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 产品竞争优势在资产专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即资产专用性通过产品竞争优势来影响企业绩效。
2.3 企业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
(1)技术创新在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技术创新可以降解资产专用性所带来的机会主义风险,从而改善企业绩效。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越强,就越能够对专用性资产进行创造性地利用,其产品的实现难度也就越高,竞争者就更加难以模仿,客户寻求替代者愈发的困难,对企业的依赖性更强。这样就降低了专用性资产遭受的机会主义的风险[7,9],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
资产专用性可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从而促进企业绩效。资产专用性建立了投资方与接受方间的相互依赖性[12],这种依赖性增强了双方的相互信任与合作[15],由此会极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在企业间的传递,有利于技术进步,加快产品开发和创新速度[17]。吴爱华等[25]的研究发现专用性投资有利于合作创新的形成,而合作创新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创新效率[26]。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5 技术创新在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2)技术创新在资产专用性与产品竞争优势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技术创新包括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两种形式。企业通过工艺创新,创造性地开发满足特定客户需求的工艺、设施,可以提高实物资产或专项资产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如前文所述,专用性资产可以促进企业产品开发和创新速度,提高创新效率与绩效,从而提高产品竞争优势。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6 技术创新在资产专用性与产品竞争优势的关系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如图1所示的理论模型。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本文以我国中小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因为这些企业进行了较多的专用性资产的投入。具体来说本研究从2010年12月31日前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制造业公司中剔除以下公司作为研究样本:(1)在2010~2014年5年间对销量前5名客户销售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企业研发费用以及其他财务数据信息披露不全的上市公司;(2)企业在2010~2014这5年间出现过重大重组,如*ST、ST、PT的公司;(3)处于产业链下游行业中的企业。根据证监会的行业分类,这些行业包括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木材家具、医药生物制品行业。因为这些行业中的企业面临的客户主要是渠道中的中间商,其?营所需的专用性投资并不明显[9]。本文从深交所公布的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CSMAR数据库,获得符合条件的269家企业2010~2014年连续5年的1345个平衡面板数据。
3.2 变量的测量
(1)企业绩效。本研究采用企业的盈利能力指标来衡量企业绩效。具体来说,选择上市公司的销售净利率来进行测量,销售净利率为净利润占营销收入的百分比。同时利用总资产报酬率作为稳健性检验的指标,总资产报酬率为利润总额加财务费用占期初与期末资产余额合计平均值的百分比。
(2)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构成复杂,在实证研究中学者们对它的衡量方法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袁琳和赵芳[27]在其研究中采用“公司向前5名客户销售额占公司销售总额的比值”作为在资产专用性上的投资程度的替代变量。在实际操作中,为了保证公司产品销售对象的固定及单一,增强测量的准确性,将样本企业限制在制造业上游行业的上市公司。这种做法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国内其他学者如于茂荐和孙元欣[7~9]所采用。本研究采用以上学者的方法,利用“公司向前5大客户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百分比”来测量企业的资产专用性。在样本选择时去掉了处于产业链下游行业的企业。
(3)产品竞争优势。产品竞争优势是顾客感知到的某些企业提供的比其他企业更加卓越的价值。这些价值具有多个维度,直接对产品竞争优势进行测量是困难的。我们可以注意到,在企业产品销售实践中,当产品本身的竞争优势较弱时,企业往往会通过增加广告、销售人员及采用更优惠的销售政策来扩大销量,这些措施都会带来企业销售费用的增加。因此,企业投入的销售费用越多,表明其产品竞争优势越弱。在现有文献中,郑立东和程小可[28]借鉴Kale和Loon[29]的做法,利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营业收入来近似衡量上市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该值越大,企业的竞争地位越高。这说明销售费用与竞争地位间成反向关系。市场竞争实质是产品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地位越低,说明企业的产品竞争优势越弱。因此,本研究采用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的负值来衡量企业的产品竞争优势。
(4)技术创新。国内外现有文献多以研发投入、研发产出来度量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主要用公司年度研发支出作为测量指标,研发产出主要用专利申请数来表示。张杰等[30]认为在类似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用专利数量作为创新活动的度量指标未必是一个有效的测度方法,使用企业层面的研发投入作为度量指标更具合理性。本研究支持这种观点,用公司年度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来表示企业的技术创新。
(5)控制变量。企业绩效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与多数学者一样,本研究选择公司年龄、公司规模、财务杠杆、运营效率、公司成长性、股权集中度作为控制变量。公司年龄用lnAge来表示。Age=Ti-T0+0.5or1,其中Ti=(2010,2011,2012,2013,2014),T0为公司首次注册年份。注册时间在当年的6月30之日前则加1,之后则加0.5。公司规模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值来表示。财务杠杆用资产负债率来表示。运营效率用总资产周转率来表示。公司成长性用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来表示。股权集中度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来表示。
4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4.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明,各变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资产专用性的平均值为31.28%,我国中小制造业企业的资产专用性较高。相关分析表明,资产专用性与销售净利率正相关,与产品竞争优势正相关,产品竞争优势与销售净利率正相关。各变量间的关系需要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情况下进行精确的验证。虽然大多数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但相关系数不大,都没有超过0.5,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可以同时放在模型中进行回归。
4.2 回归分析
(1)数据的平衡性检验及回归分析模型选择
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首先需要检验数据的平衡性以避免变量不平稳而出现伪回归。本文利用单位根检验方法来检验数据的平衡性。采用LLC检验同质单位根过程,采用 IPS、ADF、PP检验异质单位根过程。所有的变量在四种检验中的检验统计量的伴随概率值(p值)都小于0.01,表明各变量不存在严重的单位根,各变量稳定且存在长期均衡,回归不属于伪回归。
各回归模型需要在混合回归模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间进行选择。首先对各模型进行F检验,判断各模型应选择混合回归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各模型的检验统计量的伴随概率(p值)都小于0.01,因此各模型适合于固定效应模型。然后对各模型进行 Hausman 检验,判断各模型应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各模型检验统计量的伴随概率(p值)都小于0.01,拒绝了原假设,表明随机效应与解释变量无关,各模型应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本研究选择个体固定效应进行回归分析。由于面板数据容易出现异方差与自相关,为了增加模型估计的有效性,本文采用EVIEWS 6.0中的带有怀特异方差调整的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进行回归分析。
(2)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绩效:产品竞争优势的中介效应检验
本文依据 Baron和Kenny[31]提出的检验中介作用的方法并按照温忠麟等[32]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来考察产品竞争优势在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绩效间是否具有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中的模型1 是企业绩效对控制变量的回归。控制变量中公司年龄、财务杠杆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公司规模、运营效率、公司成长性、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资产专用性,回归结果表明在控制了相关变量后,资产专用性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016,p
(3)资产专用性、产品竞争优势与企业绩效: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检验
本研究利用自变量与调节变量的交互项来检验调节效应。表1中的模型7表明,因变量为企业绩效时,资产专用性与技术创新的乘积项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β=0.003,p
在假?O4和假设6得到验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本文还试图检验技术创新是否为有中介的调节变量。温忠麟等[33]提出了对“有中介的调节变量”进行检验的步骤,即“先检验调节效应,再检验中介效应”。表1中的模型7与9检验了两个调节效应,我们再考察资产专用性、技术创新及两者的交互项在加入产品竞争优势后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表1中的模型10的结果显示,产品竞争优势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β=0.530,p0.5),这说明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完全通过产品竞争优势这个中介变量起作用。综上所述,技术创新是有中介的调节变量,即技术创新在资产专用性与产品竞争优势的关系中发挥了调节作用,而且这种调节作用会进一步通过产品竞争优势的中介效应来影响企业绩效。
4.3 稳健性检验
为检验结果是否可靠,我们做了如下的稳健性检验。
(1)更换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企业绩效会受到其衡量指标的影响。销售净利率是从企业生产经营的角度衡量企业获利能力,而总资产报酬率则全面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得水平。本研究选择总资产报酬率代替销售净利率衡量企业绩效来检验本研究的稳健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的假设同样是成立的。
(2)重新选择样本进行检验。2011与2012年中小企业板增加了新的上市公司,我们重新选择2012年12月31日前中小企业板上市的符合本研究要求的486家公司在2012~2014年3年间的1458个平衡面板数据重做上述回归模型,本研究的假设也得到了检验。
限于篇幅,稳健性检验的回归分析结果本文从略。
5 结论与启示
考察资源(能力)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是战略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及竞争理论相结合的视角,利用我国中小企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2014年间的269家企业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资产专用性、产品竞争优势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企业技术创新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增强资产专用性有利于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这表明在中小上市企业的资产专用性对企业绩效的双重效应中,“价值创造” 效应超越了“交易成本损失绩效”效应。这可能是中小企业在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时(后),建立了恰当的治理机制,从而促进了企业绩效的提升[7,8]。特别是在供应链管理背景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更倾向于采用非正式的关系机制来代替高成本的正式机制[34],利用信任、承诺、信息交流等关系规则来实现对专用性资产的治理,降低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并且通过合作来进行价值共创,发挥专用性资产的资源优势,提升双方的经济效益。同时中小企业板上市的企业大都是一些高成长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技术投入往往较高,而在技术投入高的产业里,增加专用性投资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9]。因此,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嵌入到下游企业的供应链中,进行专用性资产的投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与发展。
(2)产品竞争优势在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中起到了完全的中介作用,即资产专用性是通过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优势来增强企业绩效的。本研究从专用性资产这一独特资源视角,实证了战略资源―战略行为―竞争优势―绩效的分析框架[3]以及张敬伟和王迎军[6]提出的能力(资源)优势―价值优势―绩效优势的竞争优势逻辑链,打开了资产专用性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黑箱”。这也启示企业在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后,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响应客户的需求,将企业内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上的产品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
(3)在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企业技术创新发挥了正向的调节作用。资产专用性是否能提高企业绩效,关键在于其所带来的“价值创造”与“交易成本损失绩效”两种效应的比较。企业在投入一定的专用性资产后,同时加强技术创新,更有利于促进下游客户的合作,降低交易成本,并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于茂荐和孙元欣[9]研究了产业技术投入在专用性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认为在技术投入高的产业里,增加?S眯酝蹲视欣?于提升企业绩效;而在技术投入低的产业中,增加专用性投资则不利于企业绩效。本文深化了他们的研究,即将调节变量从中观层次的产业技术投入深入到微观层次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结果对于企业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即使企业处于技术投入水平高的产业,在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后,也不能被主导顾客及其所处的价值网络锁定而坐享其成,要通过技术创新来整合专用性资产,进行价值创新,进一步创造性地获取专用性资产带来的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融资一直是制约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作为资产证券化方式之一的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已逐步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点之一。目前,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初步具备了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基本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供给充足。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以及版权,对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来说,科学技术专利的研究开发已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以获取技术优势与高额回报。近几年来,随着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涌现,知识产权发展迅速,数量上已有相当积累,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我国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保护范围的扩大和保护技术的成熟,知识产权交易日益活跃,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得以形成和体现。所以,从基础资产供给的持续性和充足性角度看,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是可行的。
(二)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期和成熟期风险相对较低。按照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要经历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企业在各阶段的特点不一样,所采取的融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融资方式(具体见图1)。
表1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可选择融资方式
因为与种子期、初创期相比,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创业风险、技术风险较小,技术相对成熟,知识的预期收益逐渐明晰,甚至趋于稳定,己经具备相当的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基础,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采用知识产权证券化方式融资。
(三)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实践基础已具备。从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看,已有的资产证券化实践为实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如2005年8月,中金公司推出“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计划”,募集资金93.6亿元;2006年8月,中信证券推出“江苏吴中集团bt项目回购款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募集资金16.58亿元;2006年9月,大连万达集团联合迈格里银行发行“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募集资金11.52亿元,成为首单内地房地产证券化产品;2006年10月,深圳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推出“南光股份格兰云天大酒店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资金0. 8亿元,成为2006年8月15日银监会下发65号文后的第一只准证券化信托产品。这些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问世为我国投资银行大规模地有序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了宝贵经验,有利于推动与资产证券化相关的税制、监管和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参与者、投资者和监管者对资产证券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为我国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途径
以1997年美国pullman group以david bowie所出版唱片特许使用权为支持发行证券融资获得成功为标志,知识产权证券化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地获得较快发展。但到目前,我国在知识产权证券化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缺少明显成功的案例。基于国外经验和我国社会信用基础薄弱、资本市场还不很成熟的现状,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应采用政府主导型模式,利用政府政策支持增强投资者信心。如美国早期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也是采用政府主导型模式,由政府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提供信用支持,为解决住房金融问题,推动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笔者认为,可以由政府出资组建特殊目的公司,采购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以拓展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具体可采用以下知识产权证券化操作流程(见图2):
图1知识产权证券化交易流程
(一)知识产权出售阶段。即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又称原始权益人,将知识产权未来一定期限的许可使用收费权通过契约的形式出售给专司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特殊目的公司,形成知识产权的真实出售。知识产权的所有者通过产权出售获得融资,特殊目的公司通过真实购买知识产权获得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二)建立知识产权资产池阶段。首先,特殊目的公司根据中小型高新技术的融资需求确定证券化目标;然后,对其所拥有的能够产生未来现金流的知识产权进行清理、估算,根据证券化目标以及知识产权的期限、行业等特征确定证券化的知识产权范围;最后,将拟证券化的知识产权的风险与收益进行结构性重组,构造资产池,实现风险对冲,降低知识产权的总体风险水平。
(三)信用评级和增级阶段。为保证所发行证券达到投资者要求的信用级别,证券发行前应由特殊目的公司聘请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信用评级机构对知识产权进行内部信用评级,并根据内部信用评级结果和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采用破产隔离、划分优先证券和次级证券、金融担保等信用增级技术,提高证券的信用级别,保证发行成功。
(四)发行评级与证券销售阶段。特殊目的公司对证券进行信用增级后,应聘请信用评级机构对知识产权证券进行正式的发行评级,并将评级结果向投资者公布,由证券承销商负责向投资者销售知识产权证券。证券承销商处将证券发行收入划转给特殊目的公司后,特殊目的公司再按合同约定划转给企业,实现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目标。
(五)资产管理阶段。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应指定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或亲自对知识产权资产池进行管理,负责收取、记录由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收入,并将这些收入全部存入托管银行的收款专用账户,专门用于对特殊目的公司和投资者的付费和还本付息。
(六)付费阶段。这是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最后阶段,由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按照合同规定的期限,将存放在托管银行的资金转入投资者账户和各中介机构账户,偿还投资者本息,向各机构支付中介费用,最后的剩余部分则全部归企业所有。
三、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政策建议
2006年,我国开始大力推动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关于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等,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推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为知识产权证券化奠定了基础。为了加快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推行速度,还应对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还缺乏对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相关法律支持,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在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的法律障碍,如在知识产权转让过程中,知识产权的抵押、定价、转让、合同变更等缺乏法律依据;我国法律法规对机构投资者的准入资格和投资方向界定严格,阻碍了对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投资;由于《企业法》和《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的限制,特殊目的公司不能以发行证券的收入购买基础资产,知识产权难以实现“真实出售”。国外在知识资产证券化初期也与我国一样,存在种种法律障碍,如日本的相关法律禁止以专利作为信托对象,不允许以专利这类知识资产为依托发行证券。但自2000年以来,日本相继修改了《证券法》、《破产法》、《资产证券化法》、《信托业法》等一系列与专利资产证券化相关的法律,为专利资产证券化的顺利实施清除了法律障碍,极大地促进了专利资产证券化的顺利实施。为促进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发展,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适时修改相关融资程序、资产抵押、投资主体方面的规定。
关键词:上市公司 环境信息披露 经济后果 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106-03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完善的环境信息披露是公司融资的基石,也是投资者以及债权人进行决策的重要参考。
由于目前环境信息并不是国家强制披露的财务信息,而是自愿性的非财务信息,有关这类披露非财务信息的研究相对来说较少,而研究环境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方面的研究更少。本文通过考研国内外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以及对债务期限的影响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梳理,做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对环境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主要是基于公司融资的角度,本节从环境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关系以及环境信息披露与债务期限结构的关系两个方面来进行文献梳理。
(一)国外对环境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关系的研究综述
国外对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起源于信息披露的研究。Healy和PalePu(2001)研究认为,信息披露会引起资本市场效应,并会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从大量的效应中解析出三种效应与后果:首先会带来股票流动性的提高,其次引起公司资本成本的降低,最后是财务分析师对企业跟踪度的增加。以下将从信息披露对权益资本成本影响的角度展开文献综述。
1.基于股票流动性视角。在投资决策的过程中,信息量的大小与透明度高低,是决定证券市场上股票流动性的重要因素。
Amihud和Mendelson(1986)通过研究,股票市场上的价格都是通过竞价来实现,投资者就是在瞬间即逝的价格中快速反应并作出决策,但往往股票竞价的差额较高时,投资者会有一个诉求:那就是要求公司对高出的交易成本作出补偿。这样通过大量地研究实例,得出一个结论:高竞价差额股票的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相对较高。
Diamond和Verrecchia(1991)认为模型实证更有利于求证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程度在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持续存在,投资者对资本市场“进入度”及股票流动性的增加,只有通过信息披露来实现。
Healy,Hutton和Palepu(1999)研究了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和资本市场流动性的关系,他们选取了97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增加自愿性信息的披露,公司的股价就会出现增高的趋势,研究结论认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的披露质量越高,股票的流动性就会越强。
Heflin,Shaw和Wild(2001)也对“交易与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样本公司进行了实例检验与研究。这类研究成果的精确性取决于样本数的大小,Heflin,Shaw和Wild从1988年到1989年内选取了303家样本,所以从样本量上保证了研究的需要。其研究的结果与Diamond和Verrecchia早在1991年的模型研究完全一致:高质量的信息披露能够有效解决交易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2.基于资本成本降低的视角。由于信息披露质量会影响信息需求者与提供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投资者的风险预期,所以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资本成本的关系是近年国外研究中的重点领域之一。
Barry和Brown(1984)研究认为,对于信息披露较少的股票,投资者会预测其的预期报酬的风险较大,投资者会要求较高投资报酬率,相应地,权益资本成本也会升高。
Botosan(1997)开创了对信息披露质量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的先河,她以美国1990年122家的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用年报中自愿性披露的数量来构建信息披露指数,研究公司的信息披露指数越高,其权益资本成本就越低;在2002年,Botasan又考察了披露水平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发现信息披露质量上升1单位,其权益资本成本就减少9个百分点。
Hail(2002)进一步对Botosan(1997)的研究进行了延伸与发展,那就是研寻出“信息披露指数与信息披露水平”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称作“指数―水平”研究。Hail将“自主披露较多而强制披露较少”的所谓“自愿性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信息披露质量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Clarkson,Fang和Richardson(2010)研究指向是向美国环保部报告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污染行业公司,这也开创了从一个单项指标的角度(即污染排放物)来对污染行业公司的“自愿性环境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及公司价值”的关系进行的研究。该项研究发现:在控制了由二氧化硫排放量衡量的公司环境表现这一变量后,自愿性环境信息披露并不对权益资本成本以及公司价值产生影响,而环境表现变量与权益资本成本显著正相关。
Dhaliwal,Li和Yang(2011)对“自愿性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切度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他们对196家美国样本公司进行了跟踪与分析,找到了“权益资本成本与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意愿性”之间的关联性,发现二者之间成正相关;反之亦然,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意愿性越高越有利于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
(二)国外对环境信息披露与债务期限结构关系的研究综述
在金融市场,商业银行利率及借款期限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风险等级,很多因素会影响商业银行决定一个企业债务期限的长短,对于重污染行业的企业,银行更加注重对其环境风险的考虑,这是绿色信贷的需求。然而,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授信评估时的依据又是企业披露的财务、非财务相关信息,所以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决定了银行对评估风险的大小。
Watts和Zimmerman(1986)对银企间的债务合同进行了研究。他们通过对大量债务合同中的限制性条款进行梳理,找到了限制性条款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对应性。发现: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合同中限制性条款越少。
Diamond(199l)对“信息披露―信息不对称―风险程度―债务期限结构”四者之间的联系与相关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前两者成正相关,后两者成负相关。即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越高,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度就降低;与此同时,银行对企业违约风险的预期就会减小,相应的债务期限也会大大延长。反之,银行只能采用制定限制性条款的方式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Chung,Ghicas和Pastena(1993)做了信贷决策与“准则资产”关系性研究。金融机构会依据什么来对求贷企业授信额度?他们通过对石化行业储量研究认为,银行授予企业的最高授信额度与新准则下确认的资产规模相关,他们认为新准则更具有信贷决策的有用性。
Bharath和Sunder(2008)研究借款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在债务契约中的作用,以美国1988年至2003年间上市公司的借款合同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会计信息质量较高,公司的借款利率较低、期限越长。
综合上述,由于国外资本市场建立较早,且资本市场较为发达,外国学者对环境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的研究较为系统和全面。他们不仅研究了信息披露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也较早地着手研究环境信息披露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相对于国外文献而言,国内关于环境信息披露经济后果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大部分研究集中在信息披露对经济后果的研究,下面本文将从环境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关系以及环境信息披露与债务期限结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国内对环境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关系的研究综述
1.基于股票流动性视角。董锋和韩立岩(2006)以深圳A股市场为研究对象,对市场透明度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透明度与市场流动性成正比,也就是说提高合理的透明度,可以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同时能够降低股票市场的波动性,交易成本也会明显下降。由于提高了市场信息传递的效率,股票市场的整体质量得以改善。
张程睿和王华(2007)也对市场信息透明度与股票流动性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采取了多层样本进行分析,资料来源于在深交所上市的考评不及格与优秀的公司,还有沪深违规信息披露公司以及配对公司。通过公司信息透明度对投资者交易行为以及相应的市场效应的研究,发现透明度较低以及信息不对称导致某些信息知情者诈取中小投资者利益,阻碍了资本市场股票的流动性。
巫升柱(2007)通过对自愿披露水平与股票流动性之间关系的研究,得出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的结论:从静态上,股票流动性与自愿披露水平正相关,也就是说,公司自愿披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股票流动性的强弱;从动态上,自愿披露水平的正向变动具有流动性信息含量,而没有负向变动。
2.基于资本成本降低的视角。信息不对称是在信息需求者与提供者之间产生的,而这种不对称程度则取决于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与好坏。最终会影响投资者的风险预期,导致资本成本的降低。
汪炜、蒋高峰(2004)在国内较早地进行了相关研究。其研究的样本来自2002年前在沪上市的516家公司。研究者将公司规模与财务风险等作为控制变量,运用股利折现模型,通过求算出各样本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然后来检验其与公司自愿披露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提高信息披露水平能够降低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
于富生和张敏(2007)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债务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采取了深市A股部分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其研究发现: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公司的债务成本越低,而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
晏艳阳、刘和彭敏(2008)认为股权融资成本会受到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他们通过复杂的“独立混合横截面和分年度多元回归”这二种研究方法进行实证(深交所2002―2005年相关数据),发现提高历史性信息披露质量对降低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且风险较大、垄断性较强的行业更愿意进行信息披露。
支晓强和何天芮(2010)的研究更具有代表性。这种研究是通过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对信息披露质量“强制性”与“自愿性”的衡量,来验证上一年度的披露水平对本年度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公司的债务成本越低,也就是说两者成负相关关系。研究还发现检验强制性信息披露质量及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对权益资本成本的综合影响,要优于检验它们各自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孟晓俊、肖作平和曲佳莉(2010)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平衡性研究,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资本成本的影响从以下两个方面发生效应与作用:(1)通过“信息披露――降低信息不对称――降低资本成本”的作用方式,但这种作用的效果最终取决于企业的道德风险即企业的诚实度;(2)反向作用,即资本成本也会反过来影响企业责任信息为何披露和披露到什么水平。
刘江宏(2011)对“环境信息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进行了检验性研究。他通过对三年上市公司年报(2006―2009)中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实证,求证在“绿色证券”的金融背景下,作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环保核查时的制度对“环境信息与权益资本成本”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研究发现:年报中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权益资本成本显著负相关;再融资环保核查制度能显著影响二者的关系。
张淑惠、史玄玄和文雷(2011)又在“公司自愿性环境信息披露”方面进行了“价值”关系研究,即研究“披露质量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公司价值(资本成本与未来的现金流量)的评判与估测,在这里已经与自愿性环境信息披露紧密相关。他们选取了多达647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价值之间成正相关,即提高公司环境信息的披露水平与质量,可以提高企业价值,但对企业资本成本降低则并不明显。
(二)国内对环境信息披露与债务期限关系的研究综述
国内研究大多集中在2007年后且均是信息披露与债务期限的关系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有:
廖秀梅(2007)分别研究了2001和2004年的样本企业的银行短期借款合同,研究结果发现提高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可以降低银行进行信贷决策时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放贷。
陆建桥等(2009)通过对长期资产减值信息的研究发现,在银行做出信贷决策时,长期资产减值信息被银行接受,且长期资产减值企业的数量与银行的借款总量呈反比关系。
李志军和王善平(2011)以2002年至2010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展开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与贷款规模呈正比,表明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对于企业进行信贷是利好的消息,披露质量越高,企业得到的贷款规模越大,期限也越长,且可以得到更多的贷款利率优惠。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通过对前两节关于国内外环境信息披露经济后果研究文献的梳理,对于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现状有了较为初步的认识。
上述关于环境信息披露经济后果研究文献表明,目前国外学者对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比较深入,研究的角度广泛,而且环境信息披露属于信息披露的一部分,随着学术界对环境信息的关注,环境信息披露已经是学术界的研究重点。
国内学者对于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大部分的研究重点在环境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上,关于环境信息披露与债务期限结构关系的研究成果较少,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引起了相关学者以及监管部门的关注,但是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所以从权益资本成本和债务期限结构两个角度来研究环境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Botosan,C.A.Disclosure Level and the Cost of Equity Capital [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7,72(3):323-350
[2] Botosan,C.A.and Plumlee,M.A Re-Examination of Disclosure Level nd the Expected Cost of Equity Capital[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2,40:21-40
[3] Hail,L.The impact of voluntary corporate disclosures on the ex-ante cost of capital for Swiss firms [J].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2002,11(4):741-773
[4] Dhaliwal,D.Li,O.Z.Tsang,A.Yang,Y.G.Voluntary Non-Financial Disclosure and the Cost of Equity Capital: The Cas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ing [J].The Accouniing Review,2011,86(1):59 -100
[5] Clarkson,R.M.Fang,X.H.Li,Y.Richardson,G.The Relevance of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 For Investors and of the Stakeholder Groups:Which Audience Are Firms Speaking To[R].Working Paper,2010,Avaliable at:http://business.uts.edu
[6] Bhushan,R.Firm charaeteristics and analyst following[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es,1989(11):255-274
[7] 董锋,韩立岩.中国股市透明度提高对市场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6(5):87-96
[8] 曾颖,陆正飞.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J].经济研究,2006(2):69-91
[9] 于富生,张敏.信息披露质量与债务成本―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9):93-96
[10] 张淑惠,史玄玄,文雷.环境信息披露能提升企业价值吗?――来自中国沪市的经验证据[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6):16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