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一年级课外阅读方法范文

一年级课外阅读方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2: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一年级课外阅读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年级课外阅读方法

篇1

【关键词】阅读;小学;氛围

一年级新生如何开展丰富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笔者认为有以下策略。

一、营造氛围——让班级的书香味日益浓郁

读书,长期坚持才能见效。要让每一位教师都能鼓励学生读书,让每一位家长都能支持孩子读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热爱读书,必须重视读书的软、硬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走进班级,耳之所闻,皆为书声;目之所及,尽为书影。

挑选适合阅读的图书,让学生“有米可炊”。开学以后,我马上在征得家长的同意之后,利用班会费,为孩子们购买了第一批图书——64本图文并茂的国际儿童经典绘本故事书。由于我班的孩子都是农村孩子,且外来民工子弟占了多数,由于家庭教育的相对落后,导致这些孩子在上学以前几乎没有过阅读。这样的孩子识字量自然也不大,让他们马上开始读以文字为主的故事书,只会让他们知难而退。而这些绘本,以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为主,辅以简单的文字,即使不识字,看着图片也能猜出个大概来。《走开绿色大怪物》《好饿的毛毛虫》《我爸爸》《是谁嗯嗯在我头上》等一本本有趣的故事书,让孩子们一进教室就能爱上阅读。

一年级的小学生,个子小,注意力不够集中,上完规定的课程,已经很累了,如果再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端正地坐在位置上看书,会徒增他们的疲劳。因此,我特地定做了许多小板凳,放在教室的墙边,在孩子们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之后,就可以拿着书到小板凳上去看看。这样,小小的板凳,成了孩子们阅读课外书的阵地,也成了他们读书的休闲场所。在这里,他们可以独自阅读,也可小声和伙伴交流。

二、读书活动——让学生的阅读兴趣日渐高涨

“读书可贵,更贵在坚持。”如何使学生对阅读保持持久的兴趣,使阅读成为广大农村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习惯,开展多元化的读书活动是最好的手段。在一年的课题实验过程中,我精心设计了各种读书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日渐高涨,很多孩子对书已经是爱不释手,一有时间,哪怕是几分钟的空闲,他们就争着到教室边上的阅读角,津津有味地读起书来。参加各种读书活动,更是成了他们的期待。

1.阅读从倾听开始——大声读给孩子听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让更多的孩子热爱阅读,亲近经典,针对我们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学龄前的阅读历史几乎一片空白的现状,我开展了“大声读给孩子听”的班级读书会活动。

在实验中,我先后为孩子们朗读了《小猪唏哩呼噜》《木偶奇遇记》《长袜子皮皮》《草房子》《笨狼的故事》等大批文学名著,以及《精灵鼠小弟》《猜猜我有多爱你》《好饿的毛毛虫》《南瓜房子》《我爸爸》等六十几本图画绘本。

实验证明,大声读给孩子们听,是最吸引农村小学一年级新生的一种阅读形式,是引领他们亲近书籍的最好方式。在一年级所有的课程中,孩子们最安静的时间就是“大声读”活动时间。哪怕是课余时间,哪怕走廊上到处是隔壁班级学生追逐打闹的声音,我班的孩子依然没有丝毫动摇,仍然用心地听老师读书。用耳朵倾听名著,给予孩子的是最畅快的阅读享受,它没有家长逼迫的痛苦,也没有生字的羁绊,纯粹处于一种放松的愉悦状态中。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读一本,孩子们就会爱一本。有的孩子甚至会要求家长买一本老师已经读过的书,自己再去读第二遍甚至第三遍。

2.让家庭成为读书的港湾——鼓励指导亲子阅读

在我们学校,一年级小学生每天在校的时间不超过7小时,其余时间均在校外。要想提高课外阅读效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鼓励家长进行亲子阅读,我作了如下尝试,颇见成效。

(1)合理引导,形成共识。经过调查,我班学生家长每天坚持读书的几乎没有,和孩子一起阅读的几乎为零。有的家长说,我们每天忙于生计,哪有时间管小孩读书;有的家长认为,把课本上的东西学好了就不错了,没必要读课外书。针对这种情况,我通过召开家长会,每周给家长写公开信等形式,使他们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家校共管的必要性。

(2)教给方法,激发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有不少家长开始支持课外阅读了,可常听家长讲,给孩子买书时不知道买什么好。这时,我通过校讯通的短信平台,介绍怎样选择课外读物,怎样参与孩子的阅读,怎样教育孩子整理书籍、爱惜书籍等知识,使家长帮助孩子做好课外阅读的时间分配;帮助孩子选择好书阅读,选书时做到正确引导和尊重孩子意见相结合;要教给孩子读书的方法,使他们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家长掌握了方法,明白了怎样做以后,指导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了。

参考文献:

[1]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

[2] 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天津教育出版社

[3] 张明红,王雯主编.《蒙氏阅读》.亿童早期教育研究中心开发. 湖北美术出版社

篇2

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其中又明确指出:小学阶段一至二年级学生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这一要求表明在小学低年级养成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是极其重要的。但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这一阶段的课外阅读要求又是极容易忽视的。

1、我所面对的是一年级新生,刚结束幼儿园的生活。我要就我班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作较全面的了解,包括阅读兴趣、阅读对象、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

2、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发现我班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并简单提出对策。

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的内容涉及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阅读对象、课外阅读的习惯;家长的对课外阅读的要求。

三、调查方法与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法、谈话调查法。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工作之余你读书吗?

经常读 有时读 没时间 30.6% 53.4% 16% 这张表表明家长大多数有较好的阅读习惯,重视孩子家庭文化氛围的建设。也许工作繁忙之故所致,有些家庭读书不能形成习惯。

2、你每天和孩子一起读书吗?读多长时间?

调查显示,家长还是比较重视孩子的读书问题。而且大多数家长能按老师要求给孩子有选择的读书。

根据我每天布置,约占98%的家长都能做到一起读,时间30分钟。

3、您孩子喜欢阅读吗?他平时看什么类型的书?

童话故事 漫画等画报 科普类 其他 78.7% 14.8% 6%   有97%的学生喜欢阅读。从这张调查表不难看出,童话故事类和漫画类的书籍最受学生欢迎,而科学类和古诗词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得较少。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每天读书,自主性不大。

4、从上面这张调查表很容易看出,一年级学生的学前识字量程度不一,大部分孩子的识字量有限,阅读速度受到影响,独立阅读的能力欠佳。

5、阅读方法没有得到重视,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随意翻翻过就算了,更多的家长较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缺乏全面提高的素质教育观,少部分家庭中缺乏读书的氛围,未能较好地为子女提供学习的榜样。

五、几点建议

(一)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保证学生的阅读量。

(二)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尤其在小学一年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的责任重大,应想方设法,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当学生出现阅读障碍而引发厌读情绪时,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情感上感染学生,使他们对阅读发生兴趣,逐渐培养起终生受益的阅读习惯。

(三)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本着推荐、自由选择的原则让其广泛阅读。阅读书籍的来源还可以是信息量大而丰富的网络世界。

(四)给予一定的阅读指导。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应让学生树立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观念,要求他们随读随记。

篇3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4―0095―01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想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教师就应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这一切都必须从低年级抓起。下面,笔者就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提高课外阅读能力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在学习活动中,兴趣起着定向和动力的双重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学生兴趣比学习本身更为重要。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 发挥故事魅力,让学生主动阅读。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教师要培养他们从小爱看书的习惯。教师首先要利用每周阅读课的时间,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讲故事。学生看到教师讲得有趣,会无形中受到感染,通过耳濡目染,学生会不自觉地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会自然地去找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这样从听故事、读故事到说故事,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 让产生的悬念,调动学生读书欲望。教师在讲故事时,讲到关键处可戛然而止,在学生期待大结局之时,告诉学生后面的故事更精彩,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让学生主动地去阅读,这种效果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3. 以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人物情感。先给学生推荐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书中描写人物动作、表情的段落,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 如,《西游记》是小学生都感兴趣的读物,教师可以利用队会时间让学生进行表演,通过惟妙惟肖的表演,使学生从中感悟到阅读的乐趣。

二、有针对性地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

图文结合是低年级课外读物的显著特征,但是在安排内容方面,一年级和二年级要有所不同。一年级要选择以图为主的读物,二年级要选择图文并茂的读物。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为例,这篇课文的图画色彩非常鲜艳,画面活泼有趣,文字也很流畅。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先让学生各自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概括出低年级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一般方法:一是读文字,从文字了解书里讲了哪些内容。二是看图画,通过图画帮助学生理解文字的意思,使文字叙述得更加形象、具体。三是看完后,讲讲故事内容或填写填充式读书卡。最后,让学生根据这种方法读《木偶奇遇记》,边读边指导,这样全班学生基本都能掌握这种读书方法。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

小学生情趣不稳定,为激发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与爱好,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笔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成果,并获得成功的喜悦。笔者在班上建立了课外阅读兴趣小组,促进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风气,并利用早读课、语文活动课、队会课等,组织开展“介绍一本好书”、“诗文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读后感》交流会”、“《小作家》擂主大比拼”等活动。这样,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很多学生生怕自己落后于他人,无形中产生了一种竞争意识,从而不自觉地培养了阅读兴趣。

四、注重校本阅读教材的运用

篇4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兴趣;启发和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118-02

课外阅读做为课内阅读的拓展和外延,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只是理解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锻炼学生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方式,还可很好的的培养人文主义情怀。那么,对于小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如何激发起来的呢?

一、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有助于扩展学生思路和观点、促进学生智力开发、对于提升学生的素质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全面的扩大阅读覆盖面,增加有效阅读的质量。”其中还规定了在小学学习阶段要求课外阅读的总量必须达145万字。低年纪的学生需要阅读浅近的童话故事和寓言事例,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大自然和珍爱生命的意识。充分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故事和格言警句等。还要背诵优秀的诗文50篇(段)以上。课外阅读总量不得低于5万字。课程标准还对低年级学生提出了课外阅读的保底量最低限度。可见有效的开展课外阅读也是课标主要要求。小学是课外外阅读是起始阶段,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强烈的阅读兴趣,还帮助他们在他们的语言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儿童早期阅读如果得不到不充分发展,很难弥补后天阅读力的提高。初中学生的思维辨别能力相对较低,再加上那个顽皮的好玩的天性,让他们喜欢课外阅读不是在一夜之间就能成功的事,要让他们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作为教师,应该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二、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

1、营造阅读的环境

众所周知,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充分发挥出起到“润物无声”的奇妙效果。教师应该充分可用的条件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阅读环境氛围包含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为阅读创设良好的外在条件,提供图书阅览室,里面读书,适当的住宿分配桌子,教室墙上贴的迹象,这些迹象随处可见阅读在语言教学材料,如“好读,读好书”,“每个人都有他的大小,但是学习努力工作”,“读卷,比如写作”,等等,很多迹象在学生的视野,经常看到或读到的东西,能激励学生大量的阅读的兴趣。所以软环境是什么?软环境是沟通学生的阅读老师建立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例如,批准的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成绩和肯定。其次,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使学生很容易地读。

2、开展活动提高阅读兴趣

小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容易接受新奇的事物,渴望知道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知道身边的世界,经常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是为什么?根据这一特点,各种丰富多彩的健康有趣的活动来引导孩子们阅读。因此,创建一个活泼、各种活动,可以让学生们享受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的重要性,这些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不仅可以巧妙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强烈欲望,激发阅读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课外阅读的热情:

(1)课前三分钟进行轮流阅读。这不但可以增加词汇量的积累,可以促进学生在课外自觉认真阅读;、

(2)故事的表演。让学生以组为单位选择故事节目,做全体组员共同参与;

(3)举行阅读、讲故事的比赛。通过竞争,在课堂上提高阅读热潮,激起课外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读很多课外阅读。

3、采用简单明了的课外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兴趣培养也探索和掌握课外阅读方法的过程。一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方法尤为重要。虽然课外阅读方法的不同和个性化,但随着老师的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如何有效地引导一年级学生?怎样有效地培养一年级孩子阅读的能力,静静地读,,慢慢的到没有声音只有嘴静静地阅读,在到心读,一步一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不断鼓励的学生,学生间也要相互比较这样会更快学到阅读的技巧。以及培养孩子的习惯阅读时做笔记的行为,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使用物理预测模型为孩子们做示教,俗语说:眼见为实。在演示时,结合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措施,如直线标记不明白的话,如句子和段落,用小圆圈圈标记你最喜欢的词,句子和段落;使用”?“表示有问题或不理解的语句;最后,通过阅读后你知学习到了什么?每当孩子们把一本书过来问我,我只是让他们继续阅读,一遍又一遍地读,真的读不懂时才告诉他们,可以让孩子更深刻的阅读理解‘多读多思“的意义。

4、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阅读习惯的习惯的培养也是阅读教学的任务。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学生喜欢阅读,高效阅读,热爱上阅读。指导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主要从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1)培训与眼睛在阅读的习惯。减少眼球运动,逐步扩大阅读视野,缩短时间看单词和减少回归,它不仅可以提高阅读的准确性,并能提高阅读速度,无声阅读习惯的形成。

篇5

1.城郊学生家里几乎没有藏书。因为城郊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稍有文化的也早已把自己的孩子转校到市区就读了,剩下的一些学生的家长因自身不爱看书,所以家里几乎没有藏书。

2.书籍选择比较杂乱。有些家里虽然有书,但多半是不适合小学生看的书籍,要么都是些农村家长喜欢看的武侠、言情等书,要么就是小孩子没有选择性的自己买的《走迷宫》《喜洋洋与灰太狼》之类的漫画书。

3.在书籍上投入的资金很少。大部分家庭每年投资在买书上的钱屈指可数,有的家庭甚至一年也不买一本书。在他们眼里买书的钱就是浪费,还不如买一斤肉,一壶油划算。

4.看书时间限制。在许多农村家长眼里,看书就是一种浪费时间的方法,他们觉得多做几题数学题,多抄几篇课文比看书要划算得多。

所以,如何指导城郊低段学生的阅读就成为重中之重。笔者就自己新接手的一个城郊班级,从一片空白的课外阅读如何转变为一个爱看书的班级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多管齐下,制订阅读计划,教会方法

(一)动员家长参与

低年级学生有好动的特点,自觉性还没有养成,认识的字还不多,电视往往是他们重要的消遣工具。因为电视图音结合,声情并茂,孩子容易接受,而书本对于他们来说过于单调,就算绘本也毕竟是不会发出声音的。所以,我就在第一次家长会的时候找了一个班级中阅读量比较的多孩子的家长来班中介绍如何亲子阅读的经验。当这个家长生动地讲解了如何在自己家中陪着孩子一起阅读,而孩子通过阅读促使其的语言组织能力,写作水平都提高了一大截时,在座的家长都纷纷说惭愧,表示回去一定要好好帮助孩子养成看书的好习惯。于是我顺水推舟指导家长和孩子们制订阅读计划。通过这次家长会,家长了解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也保证了孩子在家里的阅读时间。

(二)选好阅读书籍

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 。”当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时,他们会读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并和书里的人物同喜同悲。所以选择好的书籍、选择适合的书籍非常重要。

1.教师要选择性地推荐那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优秀读物,选择那些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书籍。一年级学生可以推荐以绘本为主的课外读物,如《贝贝熊》系列丛书、《蚯蚓日记》等;也可以看一些注音读物,如《一年级的小豆豆》、《一年级的小朵朵》……二年级就可以以注音读物为主了,如《长袜子皮皮》、《我和小姐姐克拉拉》、《十万个为什么》注音版;也可以看一些沈石溪和杨红樱系列儿童小说。

2.选择的读物难度要略高于书本,因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所以阅读的书籍可以稍微比书本难度大一点。如学习几首古诗之后,可以让学生去朗诵《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学习了几篇童话过后可以让学生去看《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郑渊沽童话》等等。

(三 )教会阅读好方法

张之洞曾说:“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所以如何教会学生阅读,这显得尤为重要。我觉得阅读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精读法。在阅读《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三字经》《弟子规》这些书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性地教学生精读其中的部分内容,直至会背诵。

2.略读法。如教学生在阅读《一年级小豆豆》《一年级小蜜瓜》之类的书籍时,指导学生只要记住大概内容,能讲清楚故事的大概就可以了。

3.泛读法。对于注音版的,适合一二年级的名著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只要了解大概人物和意思就行了。

二、兴趣引领,激发阅读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有许多孩子读课外书不是因为喜欢读,而是为了完成家长和老师的任务。因此,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十分重要。当孩子们把看书当成比看电视、玩电脑更加有趣的事的时候,老师和家长就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课外阅读了。如何引导学生喜欢看书,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课堂引领,悬念激趣

实践表明,阅读从倾听开始。孩子最初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大多来源于倾听。孩子用倾听的方式开始最初的心灵阅读,构筑自己精神的芳草地。所以,每天的作业整理课时,我经常声情并茂地讲一些有趣的故事,然后在精彩之处戛然而止,接着告诉学生这个故事我是从哪本书上看来的,下面的故事更加精彩有趣,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孩子们就会争着去找这本书看,很容易引起孩子们读书的乐趣。再如讲到某篇课文时,我会讲讲关于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讲一讲有关这个作者的有名的作品,从而激发学生去看这一类的书籍。如上完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这些课文,我就向学生介绍《安徒生童话》;如果课文是节选,就动员他们去看全文。有时也会介绍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间和背景,从而激励学生去了解这一段历史。如学了《三顾茅庐》,我就向学生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文中主要人物的逸事,并让学生课后去查找有关的故事……在每天中午12点的午自修时间我轮流让学生讲一个10分钟左右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是前一天放学前老师没有讲完的故事,也可以是一个新的故事,朗读的人随机抽取。这样,每个孩子势必每天都会精心准备一个故事,并可以认真阅读。

篇6

关键词:低年级 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12-0036-02

作者简介:周素英(1970―),女,江苏海门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江苏海门市包场中心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中心环节,它与语文其他方面的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低年级的教师把关注点集中在了阅读教学上,其真正的关注点是课文的阅读教学,这种阅读教学的依托是课堂教学。其实,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不应仅限于课内,课外的阅读也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那么,如何构建与实施低年级的课外阅读教学呢?笔者结合小学一年级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探索。

一、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课外阅读对于低年级学生非常重要。首先,课外阅读能够大幅度地增加学生的识字量。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大量识记汉字的阶段,课内的阅读量较小,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通过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习得更多的汉字,增加他们的识字量。识字是一个简单却枯燥的学习过程,如果强迫学生去认字,这样的识字方法容易使学生对识字活动产生反感,甚至排斥。通过日常的阅读,学生会慢慢地积累汉字,在不知不觉之中习得许多汉字。课外阅读帮助积累了更多的汉字,学生在课内的阅读也会变得轻松,课内外阅读相辅相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都会有所提高。

其次,课外阅读增知益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认为阅读是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只有扩大阅读的范围并充实阅读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只要学生的智育得到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成绩会自然会得到提高。一年级的学生处于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通过阅读,学生的思维能力、感悟能力也在逐渐提升。

最后,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低年级学生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具有极高的可塑性。小学阶段正是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要注重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价值观培养,这正是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要求的。那么如何“教”给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呢?其实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但需要“教”,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在正面、积极的思想、人物的影响下,自觉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阅读中,要让学生受到正确的价值观的熏陶,受到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感染,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精神境界。

二、正确选定课外阅读的内容

首先,低年级学生应以阅读绘本为主。绘本以色彩丰富的图画呈现,文字比较少,所以对于作者的要求更高,绘本的文字都是经过推敲、锤炼的,而且每一个故事背后都蕴含着深刻寓意,目的在于启发孩子们思考图画背后的内容。阅读这样的读物,有利于学生阅读感悟力的培养。另外,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倘若一开始就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扼杀了,学生怎能对课内阅读教学产生兴趣?绘本有丰富的图画、精简的文字、有趣的故事情节,都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绘本可以作为低年级学生阅读的主要书籍类型。绘本的阅读,应以精读为主,阅读时要“熟读精思”,教师要引导学生不只停留于图画的表象上,而应该学会思考图画所隐藏的含义。绘本的阅读不应以数量取胜,而是要力争理解每一本看过的绘本,日积月累,学生阅读时理解力、感悟力便会有很大提升。

其次,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学生必读的课外书。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具有“泛灵性”,他们常常会赋予一些无生命的物体以生命,甚至是感情或意志,而童话故事最显著的特征便是用丰富的想象力,赋予物体以人的感情,所以童话故事更贴近低年级学生的内心,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主要体裁,古今中外,童话故事数量颇丰,倘若本本阅读、篇篇浏览,是不太现实的。因此,童话故事的阅读应以泛读为主。例如,闻名世界的《安徒生童话》出自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手,安徒生后期的作品多以批判现实为主,在幻想出来的世界中裸地批判现实中的人与事。像安徒生的第二类作品,并不适合低年级的孩子阅读,教师应该挑选他的前期作品,这一类作品富有诗意,在字里行间体现了温暖的人道主义,洋溢着幽默欢快的情感,能让低年级的学生阅读时感到快乐,受到优秀道德的濡染,比如《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等。

最后,中国古代的经典诗文也是课外阅读的重要内容。近几年的“国学热”,表明现今的人们开始关注国学,开始重新审视国学的重要性。国学著作的范围宽广,低年级的学生应如何取舍呢?笔者认为低年级的学生可先从儒家经典入手,如《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著作,多是寄深刻见解于古朴简洁的语言之中,既有对学习方法的归纳,也有对道德品行的规劝。当然,低年级学生理解古代诗文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初始阶段应以诵读为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过程中,并不要求学生将每一个字词都弄懂,只要求学生坚持每天诵读,特别经典的篇目可要求背诵。就小学一年级而言,如《大学》里的经典名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再如“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等,句意明白晓畅,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样的句子就可要求学生背诵。

三、阅读应从文本走向实践

阅读,不应仅只注重文本阅读,还应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是否学到了某种能力,某种可以迁移到其他方面的能力。倘若阅读只是教会学生文本的内容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情感,那么这样的阅读教学只完成了一部分使命。如何让学生把通过阅读课文所习得的阅读能力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去,这是所有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而这正是文本到实践的“华丽转身”。作为语文老师,笔者每天都会固定地布置一项作业,那就是让学生在家阅读半小时,每节语文课会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按学号顺序,请学生上台来讲一讲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发现、所得,形式可以多样,可以讲一个故事,背诵一首古诗,或者诵读一两句经典名句。通过这一个环节,学生慢慢地爱上了阅读,也爱交流分享他们阅读的方法和内容。新《课标》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只有做到这一点,课外阅读才算是真正完成了。

课外阅读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能陶冶其性情,使其获得知识和能力。因此,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注重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其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赵明福,张荣辉.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篇7

一、注重家校沟通,让课外阅读回归家庭

1.定期开家长会。从孩子进入小学的一年半来,为了让孩子们一开始就能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我们定期召开家长会。一年级上半学期家长会主题是《培养良好习惯 收获精彩人生》,让家长初步了解亲子阅读的意义和家庭的做法。一年级下半学期家长会主题是《绘本――儿童阅读的形象代言人》,让家长明白:绘本以其图画的直观性和文字的形象性,最能征服孩子的心,也最容易让孩子引起阅读的兴趣。如果孩子还没有阅读的习惯,就让孩子从阅读绘本开始吧。一进入二年级,孩子的阅读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我们又召开了《阅读,为家庭教育点亮一盏明灯》的家长会,让家长进一步强化家庭阅读的意识,了解家庭阅读的方法。从几次开家长会的效果来看,成效非常显著。孩子们书包里总有课外书,上课时总有恰当的成语冒出,下课了也总在一起讨论书中的人物……所有这些,与家长的背后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2.充分利用班级网站、班级QQ群、飞信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及时沟通。班级网站、班级QQ群、飞信这些现代化的沟通方式,为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老师可以为困惑的家长指点迷津,为松懈的家长加油鼓劲,为优秀的家长树立典型;家长又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互相取长补短,不断改进自己的指导方法。

二、形成指导策略,填补家庭阅读的盲点

很多家长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可是对于如何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又十分困惑。为了解决家长家庭教育指导中的茫然、无序的状态,我们研究、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策略。

1.听――让孩子爱上阅读。儿童的阅读是从听别人读书开始

的。孩子并不是一开始就有阅读的热情和习惯的,而是在家长有意无意的阅读和说话中爱上听读的。当家长给孩子读书的时候,家长就采用朗读这一形式为孩子做了最有效的广告,让孩子就和书产生了一种愉悦的联结关系,他的耳朵里会有文字的发音,脑袋里会有形象的图画。这些都会像蓄水池一样储存在记忆里,当家长读得足够多的时候,这个蓄水池就会溢出水来,逐渐将听懂的词转换成说出来的词和写出来的词。所以,听力的进步是有助于阅读理解力的进步,家长应该坚持读书给孩子听。

2.选――为孩子选择适合的书。低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适宜从简单的趣味性配图注音读物开始,从单幅图一句话到多幅图一段文,逐步发展到二年级时的每天一则小故事。阅读的内容以童话、儿歌、民谣及浅湿的配图寓言为主。篇幅力求短小精焊、朗朗上口。画面的设计要求鲜艳、漂亮、直观。并且不要局限在某一类上,应该以孩子的阅读兴趣为基础,选择面广一些。我们学校旁边就是常州图书馆,这为孩子们选择课外读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家长可以经常带着孩子去图书馆借书、看书,让孩子感受阅读的氛围,交流读书的心得,并养成爱惜图书、定时阅读的习惯。

3.读――大声读出来。课外阅读能力的养成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低年级孩子刚刚掌握汉语拼音这个“拐棍”,很多字都要通过这个“拐棍”读出来,往往读错、读破。让孩子大声读出来,既可以让家长判断孩子读得是否正确,又可以延长低年级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这对于孩子朗读能力的培养、自信心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

4.说――体会思考的乐趣。良好的阅读交流实践能让孩子体会到阅读的情趣,体验到思考后的愉悦,激发孩子更大的阅读兴趣,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新一轮的阅读活动中去。家长可以让孩子介绍自己阅读的内容,也可以介绍自己阅读的收获;还可以针对阅读的内容发表议论,交流阅读的感受;甚至干脆把自己认为精彩的部分大声读给家长听。多种形式的阅读交流活动,既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还能不断融洽着亲子关系,让读书成为家庭生活的一种乐趣。

篇8

   

小学生调查报告1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勤于阅读、书香四溢的民族是兴盛的、充满创造力的;而一个漠视阅读、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停滞的、前途可悲的。语文阅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却是无限的。

 

课外阅读为人的素养尤其是文化素养的培养供给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小学生六年时光只读十二本教材,阅读量至少、阅读面之窄令人着实不安。单靠一本语文教材是学不好语文的,单靠课堂四十五分钟也是学不好语文的,没有课外丰富的阅读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本事和人文素养必将落空。

 

教学应立足于课内,引向课外。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密切结合,到达丰富教学资料,扩大学生阅读量,运用在课内阅读学到的方法,养成自觉、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扩展,作为学生自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资料,它对学生自身本事的培养和学校教育的拓宽都具有重要作用。

 

为此,我于x年6月年在西安市莲湖区机场小学三年级作了一项关于课外阅读情景的问卷调查,又召集了部分学生进行座谈,旨在经过这一扇窗口了解本地区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更有效地展开供给一些依据和参考。

 

这次调查我从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兴趣、时量、资料、习惯、方式方法入手,共发出98份份调查问卷,全部为有效问卷。

 

一、目前环境下小学生课外阅读乐观的方面: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尽管目前小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很大,可是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还有着比较正确的看法,主观认识的端正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供给了可行性。具体结果如下:

 

1、阅读目的较正确

 

在所调查的小学生中,75。5 %的学生认为阅读对自我的成长有很大帮忙;23。5 %的学生选择一般;没有一名学生认为阅读对自我的成长没有帮忙或有负面影响。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74。5 %中生认为读课外书籍主要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自我的语文本事; 1。0%的学生认为读课外书籍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完 成教师的任务,看一些书籍;还有9。2%的学生认为看课外书籍纯粹是为了消遣,15。3%的学生完全出于兴趣。

 

2、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浓厚

 

28。6%的学生对课外阅读很感兴趣,60。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强烈,有11。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弱,对读课外书一点也没兴趣的学生没有。

 

45。9%的学生利用午休、放学后等这些边边角角的时光,阅读课外书籍。25。5%的学生充分利用周六和周日休息时光读书。21。4的学生是在放长假期间进行课外阅读,7。15%的学生随时都在读书。

 

3、阅读资料较为广泛

 

从调查显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种类繁多,有中外名著类、小说类、科幻小说、自然科学类、童话寓言、卡通漫画以及学习辅导资料等。多数学生兼爱几种,这反映了小学生的多方面了解社会的要求,学生们经过阅读这些读物,关注自然科学,了解科技发展等,对于他们的智慧、情操、审美趣味等的培养无疑是极大的帮忙的。

 

4、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态度正确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很支持的占77。6%;有时赞成有时反对的的占18。4%;家长不闻不问的占3。1%;反对的仅占到1。0%。家长虽然态度正确,但对课外阅读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怎样保证课外阅读的高质量、高效率等方面,还缺少实践。

 

二、目前环境下的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阅读量减少

 

阅读量的减少主要表现为阅读时光量偏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减负”措施后学生休闲时光增加,但用于阅读课外书刊的时光偏少,这是阅读时光的相对减少。学生除上学、做作业、做家务、休息时光外,平时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光在1-3小时(周六、周日倍增),但经常阅读书刊的学生1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为16。3%;半小时到一小时的的学生有70。4%;13。3 %的学生达不到半小时阅读,有4。1%的学生几乎不阅读课外书。

 

 

小学生调查报告2

 

早饭其实很简单:一杯牛奶、几片面包、几片水果??。这样,就能让你一上午不忍饥挨饿、疲惫不堪,可是,在我们班上,有许多同学的早餐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例如:有一些家长是由于工作太忙或其它的原因,不能为自我的孩子做早饭;有的家长则是天天给自我的孩子做早餐。对此,我对几位同学的家长进行了询问,家长对关于孩子的早餐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如下:(一)、做的家长的看法:

 

1、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应当多补充一些营养,所以,早餐是必须要吃的。

 

2、如果不吃早餐,上午,孩子就会感到很疲惫。我有的时候早上起晚了,吃不饱,一上午都会感到很饿,感到很乏力。

 

(二)、不做的家长的看法:

 

1、大多数家长持漠不关心、满不在乎的态度。觉得早餐是很微不足道的,吃不吃无所谓。

 

2、一小部分家长提出应当关心,可是,由于种种其它的原因而疏忽了这一环节。

 

3、还有的家长提出要立刻改善。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不吃早餐的人占少数,那么——你就错了。

 

经过调查,在我们五年级(5)班上,一共有33名同学,有一部分的人的早餐不够科学。其中,吃的一共有16人,在家或在小摊上吃的各有8人,吃的均以包子面包、牛奶、鸡蛋为主。不吃的有17人。具体情景如下:

 

由此可见,在众多的同学当中,不吃早饭的竟然占到了全班的多一半!这是家长偶然的一次忘了吗?根本不是,那是家长压根儿就没有在意这件事情。而在吃早饭的同学中,在小摊上吃得又占到了一半。大家要明白,小摊上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极其不卫生的,吃了对人体不但没有好处,还会造成危害。日复一日地吃,一不留神恐怕就会染上疾病。

 

据资料显示:按照我国学生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基本要求,一般早餐食谱中的各种营养素含量应占全天供给量的30%左右。而我们(青少年)此刻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所以,早餐必须要吃一些有营养的食品。

 

按照“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这样的基本原则,我们应当做到尽可能使营养早餐到达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的要求。

 

经日本专家研究发现:如果平均下来,一餐约占三分之一的热量。早餐是高热量的,在吃完之后,燃烧脂肪的速度就会降低,再配合低热量的午、晚餐,脂肪就不容易囤积。而早餐不吃或吃得太简单的人,根本无法供给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精神也会比较差;等到午、晚餐的时光,脂肪消耗的本差,而又吃进高热量的食物,结果是吃进的热量比消耗的热量多。早饭是人们在午前进行活动、提高效率的重要能源。如果没有吃好早饭,摄取的营养不够充分,就会使人无精打采,注意力难以集中。

 

此外,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家必须要都吃早餐。营养早餐中应当由粥面类、面点类、冷菜类这三部分组成,在餐后加一、二份瓜果以补充一些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

 

最终,我祝全天下所有的小朋友们都能够幸福、欢乐、健康地成长!

 

 

 

小学生调查报告3

 

调查目的:

 

了解小学生关于识兴趣、本事的现状,并能针对这种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识兴趣和水平。

 

调查方法

 

对一、二年级学生进行小学生识兴趣、习惯和本事等方面调查问卷。

 

调查实施

 

(一)调查资料:

 

(1)小学生对识的基本态度。从动机、兴趣、技能等多个方面了解小学生对待识的基本态度和本事掌握状况。

 

(2)构成这种态度和本事的原因。根据调查反映情景进行研究、思考、分析,找出构成种种态度的原因。

 

(3)对现状的看法和提议。小结调查及分析状况,并依据此提出看法和提议,期望能够消除学生不认真的态度,提高本事。

 

(二)调查对象:一、二年级学生

 

(三)调查时光:x。5。 6——x。5。10

 

(三)调查方式:采用问卷、座谈、听课、看作业。调查中,发放、回收问卷80份,浏览教学作业50余本,听识课6节,就不一样对象召开座谈会3次。基本情景如下。

 

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对待识的态度。

 

表现一:消极、厌恶的态度。问卷显示,厌恶识的约68%。

 

表现二:进取、喜欢的态度。问卷显示,愿意主动识的约21%。

 

表现三:无所谓的态度。问卷显示,为识而识的约11%。

 

经过调查和填写调查问卷的结果发现一年级学生识的兴趣比较浓厚,也愿意经过多种方式自主识,且形式多种多样。二年级学生相对来说就比较被动,为了识而识,兴趣明显下降,有些学生甚至出现了厌恶的情绪。在一年级预习课文时,能进取主动的预习生,方法多样,识记的效果也十分明显,但到了二年级由于识兴趣下降,识方法越来越单一,识本事也随之下降。相对于一年级时,识量有所降低。

 

表现为:

 

类型

 

识兴趣、方法

 

所占比率

 

自主识型

 

能自主运用多种方法

 

5%

 

天天雷同型

 

每一天采用相同的方法

 

35%

 

照猫画虎型

 

仿照其他同学的完成

 

36%

 

随意编造型

 

不查典,进行胡编乱造。

 

24%

 

由上表能够看出,学生中为完成作业而完成占得比率较大,基本已经处于被动的识状态。

 

综上所是述,缺乏主动,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活力,缺乏创新意识是小学生的主要表现。这些消极心理,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识的进取性和创造性。

 

二、消极心态之成因的分析

 

对消极心态的成因,在做了调查研究后,综合如下:

 

(一) 识教学方法的机械单一

 

在识教学中,一些教师把正确默写出生新词作为检测识效果的最终目标,所以将抄写、组词、默写等单一性的练习作为复习巩固的主要形式。教材中虽然有看图拼音识、在看图学句中识、归类识、随课文识等形式,可是师采用“集中识”的形式较多,而很少采用随课文分散识,即结合讲读课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教学生。识原则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降低了学生识的兴趣,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识过程使学习生时显得枯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也不够透彻,不仅仅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是造成学生运用词本事弱的一个根本原因。

 

(二)学生识本事的培养欠缺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独立识的方法不多,本事不强,识的方法不够多样,学生思维只局限在几种简单的识方法,比如:加部首、去部首、换部首,学生学习生的方法比较单一。

 

(三)教师教学理念的缺乏

 

有些教师对教学理念的学习和认识不够深入,导致教学效果不梦想。《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要认识常用汉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小学低年级语文,按目前小学教学大纲要求:一年级掌握455个生。到二年级,增加到1108个生,小学五年总识量为2615个。这样的安排便于学生尽快尽多地识,为进行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供给必要的条件。然而,目前识教学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要求学生花费很多时光进行机械的抄写,少则一行,多则十遍几十遍,由于学生只是一味的抄写,在这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导致练习实效差。有些教师期望经过抄写让学生记,但往往学生在枯燥的抄写过程中容易产生烦躁的情绪而写错,这些是教师应当在抄写前必须进行的指导。

 

调查后记及提议

 

篇9

㈠调查目的

⒈全面地了解本校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了解学生阅读的特点,包括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习惯、⒉根据阅读现状调查分析其产生原因。

⒊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创造良好的条件。

㈢调查方法

⒉个别谈话。这是本调查采用的补充手段,针对某些尚需进一步了解与研究的问题有选择地与有关学生谈话,以获取典型案例或验证某种调查结果。

㈣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柯桥小学1—6年级部分学生。

㈤调查步骤

⒈问卷调查。

⒉分析汇总调查结果。

⒊分年级个别谈话。

⒋分析结果,编写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人数

年级一个小时以上半小时左右 0小时

一年级10%

20%

70%

二年级20%

35%

45%

三年级35%

45%

20%

四年级40%

50%

10%

五年级55%

45%

六年级30%

70%

篇10

《语文课标》对小学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并乐于与人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低年级学生自觉地去进行课外阅读呢?本文通过“渲染环境――萌生学生阅读幼芽”“以身示范――激起学生模仿欲望”“海绵挤水――保证学生阅读时间”“针对需求――保障学生阅读书源”“积累表达――评价学生阅读成效”等五方面入手,旨在培养他们爱读书的习惯。那么如何让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探索:

一、渲染环境――萌生学生阅读幼芽

儿童步入小学,就意味着从现实的双向对话进入一个较多的与文字符号单向独白的神奇世界。从此,阅读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实现这一跨越的成效如何,必将对他们日后的阅读,包括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是,一年级的学生年幼无知,思维能力相对低下,再加上贪玩好动,对读书不可能顷刻间就“如饥似渴”,必须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兴趣。

在我校的图书角,有这么一句话:爱读书的孩子最美丽。其实,我是想告诉我的孩子们:书是最美丽的,它是人类最忠实、友好的朋友,只要与她为伴,那么你也会变得更美丽。 平时只要有空,或是课余,我都会做这么一件事:在投影上把我最新挑选的绘本故事带介绍给孩子们,和他们一起欣赏精美的图画,阅读生动的文字。意犹未尽时,他们会央求你:“老师,再让我们看一会吧,就两页,行吗?”这时的我会尽可能的满足他们,同时鼓励他们自己去书店挑选最爱的书,阅读完后可像老师一样把它介绍给伙伴们。

二、以身示范――激起学生模仿欲望

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对读书要有较大兴趣,给学生以表率作用,产生强大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我班的图书角,里面大部分的书都是儿童读物,但有一小部分书是我的。阅读时间,我和孩子们一样,挑选好我想读的书,便“迫不及待”地进入我的阅读时光。在我的“表率”下,孩子们也受到感染,纷纷拿起书本看起来。每天晨读,教师也一定要率先朗读,非常投入地读,让自己的阅读作用产生“阅读情感场”,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读书“磁场”的吸引力,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读书的队伍中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的“潜移默化”至关重要。

三、海绵挤水――保证学生阅读时间

在小学语文课时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怎样抽出时间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如每节课前的两分钟可进行古诗、三字经、美文等的诵读;每周用一节课进行阅读交流、好书推介等活动;精心备好每周一节阅读课,教会孩子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兴趣。一年级孩子进入入学准备期,我就常常跟他们说这么一句话“时间就像海绵,只要去挤,总能挤出来的,而我们,就要做快乐的小海绵,挤出时间进入我们的阅读时光。”我要求学生一年级时每天不少于15分钟、二年级不少于25分钟的课外阅读时间,假期周末也不间断。

四、针对需求――保障学生阅读书源

我校广开书源,建立了“三级”书库,以保障学生有书可读。一是用好学校大书库,确保学校图书室定时向学生开放,满足学生借阅图书的需要;二是建立家庭小书库,引导学生节约零用钱,用好“压岁钱”,购买一些课外读物;三是充实班级小书库,就是鼓励学生把自己在家看过的书带到班级,让大家传看。我们把班级小书库也叫做“图书小超市”,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保证书籍“源源不断”,学校还提倡同学之间、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

五、积累表达――评价学生阅读成效

1.关注课堂表达,肯定学生的阅读成效。阅读是输入,而表达是输出。评价学生阅读成效最常见、方便的做法莫过于课堂中学生表达的关注。有效的课外阅读定能促进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广度,理解深度。

篇11

关键词 阅读兴趣 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0121-02

荀子《劝学篇》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课外阅读也一样,低年级儿童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良好阅读素养的起步阶段,如果抓住这个最佳时段,培养学生从小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低年段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下面就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点滴收获。

一、营造阅读氛围,让学生想读

作家肖复兴说:“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第一步,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起到了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作用。

1.良好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尤为重要。父母是孩子阅读路上的第一引路人,父母的陪伴更是孩子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的保障。为了让家长们科学地、有效地营造家庭阅读氛围,我充分利用“中国儿童阅读提升计划”课题组的资源,让班上的家长加入该课题的QQ群,从而让家长们在专家的引领下科学地引导孩子在家进行课外阅读。

2.良好班级阅读氛围的营造。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会给儿童带来阅读的激情,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

创设班级书吧。在一年级入学不久,我就动员学生们把自己最喜欢的书,登记标签,放在班级书吧里,课下传阅,使学生的课外书籍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有书可看,拓宽学生的书源。书吧的书目随着年级的升高不断地以旧换新,让学生们有层次地进行阅读,提升课外阅读的高度。

保证每天匀称的阅读节奏。如何让低年段的学生从自发到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每天要有匀称的阅读节奏才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校,我充分利用晨读20分钟和午读10分钟,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们进行课外阅读,让孩子们爱上阅读。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根据低年段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点燃思维的火花。如家长进课堂活动,《弟子规》讲故事比赛,经典诗文朗诵比赛、儿童诗创作等多样化的活动,促使学生好读书,读好书。

二、选择适当的读物,让学生爱读

适读性、可读性的书就是适合低年段学生读的书。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去选择那些积极的思想健康的读物来阅读,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或推荐优秀的少儿读物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指导,使其配合老师,教会孩子选择读物。

1.根据低年段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为他们选择所喜好的读物。这期间,孩子对动物世界的故事书、童话、寓言、卡通等图文并茂、篇幅短小、趣味性强、通俗易懂的书籍十分感兴趣,教师便应及时为孩子推荐,提供这类读物,以满足其阅读的欲望。

2.推荐读物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比如一年级的学生由读图到读绘本,老师要有针对性地推荐比较有代表性的读物让学生对比读,《不一样的爸爸》和《我的爸爸叫多尼》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形成合力。到了二年级,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系列阅读,如《十四只老鼠》系列,让学生读完整套书籍,学生就会对故事情节及语言表达有较深刻的印象,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语言表达。

3.适当推荐有时代特色的畅销课外读物,扩大阅读面。这就要求家校形成合力,定期到图书馆翻一翻或每3周一次“滚雪球”的搜网,将搜集到的阅读书目分享到QQ群里共享,扩大阅读面。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会读

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低年级儿童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如果抓住开读的最佳时段,培养学生从小爱读书的好习惯,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调动学生的感官,协调配合集中注意力。比如一年级上学期,老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姿势。与此同时,我注意训练学生指读的阅读习惯,我们也经常通过玩这个“嘴巴、眼睛跟手走”的游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到了二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能独立阅读短小的文章了,我就注意训练他们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养成边默读边动脑的好习惯。

篇12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阅读技巧

新课标对第一学段小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再纵观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也都对小学生的阅读量提出要求,要求学生在小学生每年要阅读若干本图书,像美国、日本等国家,都要求学生年阅读量为三、四十本。可以说,阅读浪潮已经席卷全球。课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不知道阅读量的大小决定他们各方面的素养,大部分学生缺少主动阅读的意识,况且他们的识字量小,再加上电视中生动有趣的动画,充满趣味的电脑游戏的冲击,导致孩子们无心阅读。所以没有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而如何让他们达到课标要求?这是我们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师最为困惑的事,也是最棘手的事。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粗浅做法,谈谈怎样引导低年级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一、故事引导,激发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领悟到课外阅读的乐趣,他们才会十分自觉第开展课外阅读,并乐在其中。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可每天在上课时拿出五分钟时间给孩子们读故事或大屏幕出示看绘本。生动、有趣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开动脑筋,创设阅读空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阅读也是如此。在一个具有浓厚书香味的环境中,学生的“读欲”更容易被激起。你读,我读,自然他也会不由自主地加入这读的行列。因此,我们可以从学习环境入手,如把教室环境布置得富有书香气;建立班级图书箱,及时更换其中的图书;组建阅读合作会,由兴趣相投的三四人组成读写组、读画组或读演组等一起进行阅读活动。

三、家校合力,营造读书氛围。

文学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且光依靠学校这点时间可以说远远达不到我们的阅读要求。所以,我们要借助家长的力量。可是,现在好多家长不能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更别谈阅读的方法。为了转变家长的观念,首先在接新一年级的学期初就要召开家长会,会上不但要让家长认识到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且使家长们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且为家长支招――怎样陪孩子阅读,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家长们意识到一年级是孩子的关键期,孩子在这一时期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这一时期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就会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努力营造家庭阅读氛围,最大限度地为孩子阅读提高良好的环境,孩子在家庭中的阅读有了保障。

四、好书推荐,让阅读有标可寻。

通过家校合力,孩子对阅读有了兴趣。可是,现在图书市场也是良莠不齐,盗版、乱写滥画的图书也很多。而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较低,识字也较少,以注音童话、寓言为主。当学生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时,他会读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和书里的人物同喜同悲。当学生读自己不喜欢读的书时,会感到枯燥无味,不知所云,反而课外阅读的兴趣降低。因而教师推荐好书就是此时首当其冲的事了。我们可以从绘本开始。好的绘本,不仅绘画精美,构图、色彩能使阅读者在视觉上引起愉悦,而且每张图画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能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将其语言、情感、思想,毫不保留的传递给孩子,孩子无形中能体验阅读的兴趣。而绘本的题材又是多种多样的,有讲友情的、讲亲情的、讲勇敢的、讲生命尊严的、讲自然和环境的……我们可以给孩子们推荐:《小猪变形记》《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心树》《我有友情要出租》……当孩子们专心致志地读着图文并茂的绘本时,他们其实已经迈上了课外阅读的第一步,阅读那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但由于绘本的价格相对较高,此时,我们还可以向孩子们推荐科普读物,如:《宇宙有多大》《奇异的植物》《可爱的动物》等等,鼓励他们探寻世界的奥秘。也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推荐读物,儿童天性喜欢快乐和游戏,儿歌、猜谜、脑筋急转弯是他们的最爱,《伊索寓言》和妙语连珠的《阿凡提的故事》也应不失时机捧出。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老师适时地引导、推荐好书,家长和孩子就不会盲从地去书市选择,而是家长买书有了方向,孩子读书有了目标。

五、展示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任何人都希望对自己的作为有所认可,小学生也是如此。他们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在实践中,我采用“识字袋”的方式,记录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小小的袋中有学生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有老师奖的读书星……同时,我们要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如利用早读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等形式。及时给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

六、课外阅读,让学生永葆热情。

篇13

一、读写结合,教给写作方法

从一年级开始,阅读和习作同时起步。一年级从写句子开始逐步到写一段话,可以先用拼音或拼音加汉字写;二年级逐步从汉字加拼音写过渡到用汉字写;三年级以后进行习作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习作方法。如在学习了《自己做》一课后,我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在家干过什么,你还能干什么,再把自己说的写下来。

可以用汉字加拼音的方法写一句话。如在学习完一些课文后, 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学生,把这些小故事或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事物物用文字写下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把自己身边的小故事告诉大家并写下来。学生只要写出来就要找出几点优点进行表扬。

二、加强课外阅读,精心组织活动

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视野,还能提高阅读和习作能力。

对于低年级学生更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为学生选好读物。低年级学生从开学就为他们设立图书角,介绍好的图书给他们看。可以让他们看一些图文并茂的儿歌、童话故事。学完拼音后,给他们介绍带有拼音的图书,要求边看图边读汉字。

三、摘录妙词佳句

在大量的阅读中,要求学生把优美的词句摘抄出来,在学习、交谈、习作中运用,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在每节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念自己所摘抄的词语,增加大家词汇的积累。

四、组织读书会

组织讲故事、朗诵、日记等比赛活动,学生为表现自己,必定积极行动起来,积极阅读并认真习作。

五、每日一练,坚持写好日记

篇14

关键词:班级文化;良好氛围;和谐;安全;书香

班级文化亦即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是班级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在班代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作为班主任必须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进行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我是怎样营造“和、安、书”的班级文化呢?下面我根据多年带班的经验对班上的文化一一解读,供同仁分享。

一、“和”的文化

和谐的心理环境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一年级小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团体,他们刚刚离开幼儿园,踏入学校,正在经历着人生的第一次重要洗礼。对学校、老师、同学都感到陌生,对一切都充满新鲜感,对学校、对老师和同学也很好奇。

我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了消除一年级学生对老师和同学的害怕感、陌生感。我是这样做的:第一次见面,首先,师生互相自我介绍,然后我对学生说:“郭老师,认识你们非常高兴,看!你们多可爱!以后我们可以做好朋友,一起快乐地学习、生活,做游戏。在学校里,你们有什么困难可以找我这个大朋友来帮忙,或者找你的小伙伴(同学)来帮忙;在座的同学都是你的好朋友,好帮手。因为同学是兄弟姐妹,会互相帮助。最后,我把我们是兄弟姐妹,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生活更愉快!”这句话写在黑板上,学生跟我读两遍,这时,我观察到学生担心的神情没有了。

二、“安”的文化

作为班主任的我,时刻把学校安全事故的预防放在首位,常抓“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安全教育的方法上,不宜一味说教,容易引起学生反感,甚至听而不闻。安全教育的形式要求多样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乐于接受,及时讲述校级发生的安全事情和电视新闻报道校园的安全事件,讲故事等形式,让学生明白安全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有了安全,才能快乐地学习、生活。我还运用班级文化的熏陶,让墙壁“说话”,在班级的墙壁上写着:时时、处处、事事注意安全,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三、“书”的文化

近几年,我校一直评为建设书香校园,倡导书香班级。语文课上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身为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的我深知:阅读是提升国民素质,提高语文修养的重要举措,也是校园以及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我也希望用读好书影响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对书的热爱。

(一)坚持每天给孩子们听故事

有许多学生自己不喜欢读书,却非常喜欢听别人读书。听着听着,学生也会越来越喜欢书籍。阅读从倾听开始,孩子最初的阅读兴趣来源于倾听。经常给孩子读书,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和兴趣。一年级的时候,每天早餐的时候,成了孩子们最企盼的时间,听故事的时间到了。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我不失时机和他们聊起对故事的感受。有时到精彩处,我则卖个关子,(等明天再讲)让他们自己去猜测故事该如何发展,让想象自由想象。有的家长也反映孩子做完家庭作业,喜欢看课外书了,有的孩子则在不知不觉中懂得了许多知识。

(二)贴读书名言

学生每天一走进教室都会面对雪白的墙壁。如何让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说好话”,也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细节。于是我把读书的名人名言贴在教室空白的墙壁上。如:“书香伴童年,智慧享一生”“书籍的家园,知识的海洋”“书是甜的,爱看书的孩子是最美的”等等。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置身于浓浓的阅读氛围中。这些名人名言成了不会说话的老师,时时提醒孩子们要重视阅读。试想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学生耳闻目染又怎能无动于衷呢?

(三)充分利用班级“阅读天地”,构建班级图书库

一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开家长会,我重点讲述了课外阅读对孩子学习、发展的重要性。分数赢得一时,阅读赢得一世。举了几个成功的事例,家长纷纷要求我给他们推荐一些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籍。我趁热打铁,建议家长自行购买――小学各学段阅读书目。

(四)携手家庭,还孩子一个明朗的阅读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