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文化产业营销与管理范文

文化产业营销与管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2: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文化产业营销与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文化产业营销与管理

篇1

【关键词】高等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已经成为西方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产业。我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专业人才的缺乏。为了培养合格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必须加快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建设,更快的适应我国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

一、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置背景

文化产业是近几年来我国新兴的一项产业,该产业主要包括:广电影视、演艺娱乐、文化贸易、网络游戏、报业出版等。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综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该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朝阳产业”、“21世纪最后一块暴利蛋糕”。2006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大力提倡并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年6月,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济南举行,国家和地方发展文化产业的呼声日益高涨。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应该越来越迫切,于是更多高校纷纷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该专业成为这几年炙手可热的抢手专业。

二、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2006年博士与硕士研究生招生中,该专业的报名人数远远高于其他专业,成为当之无愧的“热门专业”。然而,令人尴尬的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却十分不乐观,并且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除去考研的部分人外,其他都面临着就业的压力,“文化产业有前途,文化产业最缺人”的说法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其实众多调查显示,文化产业领域是缺乏人才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这个问题值得深刻思考。

首先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它所需要的是既懂文化有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这是业内人士达成共识的看法,事实也是如此。这样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显而易见了,就是培养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又懂得市场经营运作的人才,然而令人沮丧的是,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这一块做得很不到位,主要表现在:

2.1人才培养体系不合理

从目前的文化产业教育层次结构情况看,尚未形成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这种“金字塔”式的人才层次结构,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企业人才当务之急的需求是需要大量的操作型文化产业人才和综合素质强的高级管理型人才。

2.2专业培养定位不明确

文化产业涉及的产业包括:新闻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演出表演团体、表演场所和文化经纪与等。面对这样一种纷繁的文化产业对象,导致许多高校很难对文化产业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有的高校提出以全球化、系统化的理念培养通晓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国际型、复合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而有的高校又旨在培养媒介、会展、娱乐等领域中从事管理、策划、经纪、营销、公关等方面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使得人才培养受到了较大的局限。

2.3师资力量匮乏,教材缺位

师资力量不足成了文化产业专业发展的瓶颈,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原因固然可以推到新兴学科的先天不足身上,但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校、科研机构中的不少专家学者习惯于抱残守缺的心态也有很大关系”。实际上,我国高校原有的师资配备中,文化、艺术、经济、管理、旅游、传媒、信息技术等专业的教师都与文化产业专业相关或相近,如果能彼此之间加强知识的整合与交流,互相吸收对方的专业特长,其知识结构是符合文化产业人才的复合型和实用型要求的,也完全有能力胜任文化产业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但他们或是对新知识缺乏兴趣,或受习惯驱使,依然固守着以前的课题和研究,不愿意转型;而作为新兴专业,又没有多少本专业的师资可引进,特别是教师的实践能力较缺乏。这样,文化产业专业的教学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

教材缺位实质上是与师资匮乏紧密相关的,而文化产业专业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更增加了教材建设的难度。目前文化产业专业教材的状况一是数量少,二是水平参差不齐,真正有水平且能够大规模应用的不多。虽然一些高校也使用一些相关教材,但这些教材大多是从传统的专业和教学模式平移过来的,如“文化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文化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分别是什么,没有说清楚;有些教材严格意义上讲并不符合文化产业专业的实际教学需要。文化产业专业教材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

三、对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3.1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毫无疑问,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的建设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要深层次反映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现状是专业艺术类、行政类出身人员所占比重过大,经营管理类出身人员所占比重过低,因而造成文化产业领域专业化力量有余、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的局面,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部门目前不缺具体的编导制作人员,缺的是既懂文化又懂观众市场,既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又有精深的产业理念的复合型的策划、管理人才。

因而,将文化产业管理学科方向确定在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之上。在学科建设中要充分体现复合性、应用性,要围绕培养具有纵贯古今的文化视野,具有现代产业意识和经营思路的策划、经营、管理人才这个目标,构建起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发展的科学架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经济学、文化学、管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文化视野和文化素养,具备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能在各类文化企业及政府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事业单位和其他相关企业从事文化经营管理、文化营销与市场拓展、文化项目设计与策划以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3.2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导路径,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首先解决课程体系的问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不能延续旧有的政府公共管理角度下的“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的培养口径和培养模式,在当今文化产业迅速勃兴的时代,要有专业人才培养新的定位。要根据新兴的文化产业领域内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需求,培养既懂文化又懂文化市场,既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又有精深的产业理念的经营型、应用型、复合型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策划方面的人才。根据文化产业的特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要特别强调其复合性与应用性,要符合文化产业实践性的要求,加强应用性的课程、调整理论性过于强的内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可分为三类:

3.2.1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课程,如文化学导论、中国文化简史、西方文化概要、文化人类学导论、文化资源概论、艺术基础、美学概论、宗教文化、民俗学等;这一课程群要为学生奠定文化学方面的坚实基础,使学生明了文化的规律与特质,熟悉文化的过去与未来,并引导学生有效地拓展文化学科方面的学习,形成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3.2.2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如管理学、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营销学、文化市场调查方法、公共部门公共关系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项目策划实务、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一课程群要使学生掌握管理学方面特别是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从事文化产业具体的市场营销、品牌运营、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从理论和实践上做充分的准备。

3.2.3经济学类课程如文化经济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资源概论、文化企业融资与资本运作等;这一课程群要使学生深入认识文化产业的经济学属性,通晓文化产业的运作过程及规律,并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3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过程中,由于所涉及的学科基础广泛而分散,最容易形成各个来源学科各自为政、各门课程之间互不协同的问题,难以形成专业教育的合力。具体表现为三个脱节:几个课程群之间的脱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之间的脱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复合性要通过知识的拓展与融合方能实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文化类课程、经营管理类课程组成,要解决好两个方面课程之间的协调和协同的问题,以形成课程之间的合力。要求担任不同课程的专业教师克服认识上的偏见,明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的中心目标,紧紧围绕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这个核心来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经营型文化管理人才,还要求我们必须解决好第一、第二、三课堂之间的协同配合问题,寻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

3.4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

复合型、应用性是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突出特点,懂经营、善策划,熟谙文化营销与市场拓展,是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设计长项。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还应当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以调研能力、策划能力、宣传推广能力、品牌塑造等方面能力为主线,将相关课程的内容及教学、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实习、文化企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和第二、第三课堂活动中目标明确、任务清晰,真正学有所专、学有所长。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应当更多的体现实践性、操作性的特点,应当使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接触文化产业管理的社会现实。因而,要特别强调实践性的重要意义,要求所开设的课程,特别是专业主干课程增大实践性的内容、增加实践性的教学时间,突出专业调研、文化企业考察等方面的活动内容。

参考文献:

[1]王任,王福鑫.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依据_内容与路径.当代教育论坛.2009年第10期.

[2]孔羽.对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2月.

篇2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 艺术类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074-03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教育部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而开设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专业。2004年,教育部批准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等4所全国重点高校开办此专业。2005年,教育部又批准了中央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高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并招生。此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的大地上生长起来。

目前,我国开办该专业或方向的高校已经有100多所,其中包括综合类大学、财经类大学和艺术类院校。开办高校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三大地区的开办院校所占比率达74%,而西南和西北地区的总和仅为10%,在数量上不足华东地区的1/3。同样,东北地区的数量偏低,只有3所高校。除此之外,在、甘肃、宁夏、海南等省份,尚无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类专业。[1]这种地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自身的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盛,高校依托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容易形成产学一体的教育经济模式。创造力是文化产业的精髓,也是文化产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因此,一个地区人力资源状况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高校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孵化器,加强对该专业课程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纵观全国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有的是按普通类方式招生,有的是按艺术类方式招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招生方式对课程的要求也不同,本文主要从艺术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角度分析其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

1 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

“文化产业”一词属于舶来品,国外对其的研究开始于60多年前,但理论构建却相对薄弱。而“文化产业管理”作为一个学科名词在中国的起步较晚,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实践操作的经验都尚浅。就拿该专业在不同院校的学科设置来讲,也是五花八门,有的院校将该专业设置在历史文化学院,有的将该专业设置在经济与管理学院,有的将该专业设置在文化与传媒学院。不同性质的院校对该专业的定位不一致,从而导致在课程设置上差异性较大。

笔者查阅了全国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院校资料,总结出以下三类情况:

1.1财经类大学

例如,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该专业是在原有中文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再加上该专业设置在财经类大学下,因此有较明显的文化与经济的复合体倾向。

中央财经大学于1995年将汉语教研室改建为中文系,后扩展出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学专业及文化产业专业方向,2004年改设“文化与传媒学院”,下设中文系、新闻传播系、文化产业系、艺术教育系和院直属逻辑学教研室,有“出版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传媒经济研究中心”和“现代逻辑研究所”等三个院属研究机构。

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培养具有适应出版、娱乐、报业、旅游、影视、网络等各级各类文化产业需要,能从事文化产业业务设计、项目策划、管理、宣传、市场营销、市场调查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文化政策、管理、策划等有关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其专业课程分为两类:一是公共基础课程类,包括公共关系学、社会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公司财务;二是专业类课程有,包括艺术生产原理、文化学概论、现当代文艺思潮、影视艺术概论、中外美学史、中西文学比较、传播学理论、中国民俗学、文化产业概论、当代文化理论与政策、文化产品市场营销学、公司法与知识产权法、文化行政学、文化广告学、西方美学与艺术、华夏美学与艺术、大众文化与传播、社会心理学、文艺心理学等。

1.2综合性大学

例如,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03年该专业获得国家教育部本科学位资格。该专业设置在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下,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因此无论从人才培养方向还是课程设置来看,都具有明显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倾向。

其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文化产业、中国文化、策划营销等多种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文化艺术、文化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等领域内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政策咨询、开发利用、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从培养目标来看,该专业的毕业生可到文化事业、文化娱乐、文艺展演、新闻出版、影视音像、广告、信息传输、体育、旅游、民族民间手工艺等单位或部门以及党政机关、社科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业从事策划、咨询、开发、经纪、营销、管理、研究、教学等工作,就业面十分宽泛。

该专业主要课程为管理学、经济学原理、民族文化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资源学、传播学、文化经济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社会心理学、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中外文化产业案例等。

篇3

【关键词】西安 文化产业 营销模式

本文为2013年度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西安文化产业营销模式研究”课题成果之一。

西安是世界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是13个王朝的建都之地。西安有着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文化以及地域文化三大优势文化资源,而处在当代经济社会的古城西安,文化产业及其营销模式的发展与东南沿海相比却显滞后。鉴于此,研究西安文化产业营销模式的发展与转变就显得尤为重要。

西安文化产业营销模式的弊端

1.营销观念严重滞后

西安的文化产业营销正处于初步发展探索阶段,目前主要沿用传统常规的营销模式,但这种营销模式与文化产业自身的个性特点不相适应,影响到西安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品与传统产品差异很大,目前就西安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还有许多企业缺乏对文化产品及其营销核心精神的深刻把握,还没有意识到和重视文化产业自身所蕴含的增值性和衍生产品开发等特征,大多数企业将文化产品的营销简单地理解为产品促销。西安文化产业营销模式发展明显缺乏产业意识、资源意识、开发意识和产权保护意识。

2.营销手段落后

西安文化产业对外宣传不足,营销手段不灵活。文化产品要被人识别、被人认可,必须要走出去,这就要求运用多种营销手段,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通过各种交易会、展销会、推介会扩大产品知名度,实现互动发展。在宣传促销方式上,对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利用度不高;信息的网络化程度不高,网络建设不尽完善,与国内外各大网站的对接不够及时;品牌建设和形象包装不鲜明,一些独一无二的资源缺乏相应的营销创意。在营销策略的选择上,普遍偏重于价格策略和促销策略的开发应用,但是对产品策略和渠道策略的巨大作用却普遍缺乏认知。

3.营销技术程度含量偏低

现代文化产品开发与营销的核心就是要充分利用知识、人力、资金等现代信息化元素,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开发出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竞争力强的高端优质文化产品,进而获得可观的产业利润。文化传播在前媒介时代是一个发展非常缓慢与艰难的过程,个体的人是最主要甚至是当时唯一的传播媒体,在这种传播状态之下,严重缺少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流,致使文化交流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西安目前的文化产业营销手段相对单一,科技含量低,系统性不强。

西安文化产业营销模式的转变与建构

1.营销观念从满足需求向引导需求转变

文化产品的营销不同于传统应用产品的营销,在进行文化产业营销时,商户一定要树立实现从传统的“寻找需求——满足需求”到向客户“创造需求——引导需求”的新型营销模式转变。当代西安文化产业应围绕如何满足市场精神消费来主动运作市场,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力争把握市场精神需求发展趋势,进而引导消费者的需求倾向,同时积极主动地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营销服务。

2.营销传播从整合营销向创意营销转变

整合营销是以企业由内向外的战略为基础,以整合企业内外部的资源为手段,以消费者为中心而进行重组的一种企业行为,它是一种适用于所有企业信息传播及内部沟通的管理体制。因此,整合营销是文化产业营销的最基本方式,但并无创意与特色。创意营销与其他营销模式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将创意理念贯穿于产品的研发、生产、推介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避免了传统模式中生产与营销脱节的弊病。其核心是通过对产品内容和形式的创意策划,提高产品对用户的吸引力,让用户感到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创意营销往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调研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充分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形成丰富、特色的核心内容,具有独创的创意元素和价值元素,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多层次需求。创意营销目的是占据市场,它通过对销售渠道、手段和销售策略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影响力,进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营销产品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传统营销形式指公司通过同一种产品或服务,向消费者传播同一种信息,以吸引目标消费者来购买,从而实现产品的规模市场价值。这种销售存在产品单一但同时风险极大的弊端。如从保健品开始形成一个新兴产业起,主流的保健品品牌采用的大都是此种营销模式。但在文化产业中,产品自身及其营销模式的个性化、特色化,就迫使西安文化产业的市场营销模式要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4.营销利润从短时性向持续性转变

回顾普通商品品牌的培育,企业普遍采用了各种广告和强硬推广式的营销策略,这种营销方式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提高产品知名度,促进产品销售量的迅速提升,但从长远发展看,企业采取这种营销模式付出巨大销售成本的同时,往往摆脱不了销售量快速下降的趋势。因此,这种营销模式只能短期宣传,短期获利。而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给消费者的物质消费不满足于一次性感官享受,更主要是消费后的情感体验等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因此在品牌营销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消费者追求高品质精神生活的心理特点,使得文化产品的营销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蔡尚伟,温洪泉等.文化产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周民良.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我国制造业竞争力[J].中国经贸导刊,2009,3.

作者单位:孙 静 西安文理学院 陕西西安

篇4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转型与结构调整

韩国政府在1999年2月《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与文化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有关的产业,具体包含的种类包括:影视、广播、音像、游戏、动画、卡通形象、演出、文物、美术、广告、出版印刷、创意性设计、传统工艺品、传统服装、传统食品、多媒体影像软件、网络以及与其相关的产业等,以及根据国家总统令指定的产业。①韩国统计厅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主要包括:出版印刷、音像、游戏、电影、广播、演出及其他文化产业(建筑、摄影、创意性设计、广告、新闻、图书馆、博物馆、工艺品及民族服装、艺术文化教育等)。②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国际贸易的转折点,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渐发展成熟。

韩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市场推动,更有国家战略推动,还有两者共同发力。经过四任总统(金泳三、金大中、卢武铉、李明博)和文化产业界人士20多年的不懈努力,以及一贯的文化产业促进政策和国家文化发展大战略的实施,韩国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占有率从不到1%上升到2011年的5%。而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韩国电影业,也从好莱坞的拥趸演化为亚洲瞩目的“韩流”产业的象征。总之,韩国文化产业国际贸易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团聚合、航空母舰式的发展路径,呈现出了全球化、高新技术化、集群化等新的发展趋势。

韩国文化国际贸易的特征

1.强调产品适用性,引导企业加强调研,开发适销对路产品。韩国政府通过驻外领事馆的大力协助,在文化产品输出重要国家的大城市设立驻外文化院、文化研究机构。除掉政府官方协调驻外机构,很多韩国大型跨国文化企业也通过在当地国设立办事处以及企业网络等多种手段,加强调研,针对不同地区国家民众的消费习惯和特点,开发不同产品。

2.通过举办和参加国际性展销洽谈活动来开拓国际市场。很多韩国大型文化企业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商业展会,展示文化产品的科技性和创新性,促进跨国文化贸易合作。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时空进度大大缩小。在这种状态下,通过会展、洽谈会等国际贸易载体形式,推介产品,已成为韩国文化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经验。

3.采取规模化经营,集中力量开发特色名牌产品。韩国跨国文化企业一般源自于传统大型跨国企业,在吸收欧美发达国家文化企业发展经验后,大多采取规模化经营,集中力量开发属于企业自己的特色名牌产品。例如,CJ是韩国较具代表性的食品关联企业,其主营业务是食品生产与加工,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它开始进军作为业务多元化一环的文化娱乐产业。目前,CJ集团的海外销售总额占全部销售额的15.5%,进军海外国家数为10个。

4.采取多种手段为文化企业走出去提供资金支持。例如,1999年1月韩国广播文化交流财团设立“影像制品出口支援中心”,为每年生产1000部以上出口影像制品提供资金支持;2002年文化产业振兴院选定10个出口唱片项目,各支持3000万韩元制作费和2500万韩元外文版制作费。此外,韩国政府还设立奖励制度。2002年国家新设“出口奖”,由文化观光部和文化产业振兴院从过去一年的出口产品和单位中评选出10个奖项。

5.充分利用全媒体的高效作用,构筑海外营销网络体系。紧紧抓住新媒体快速便捷的特点,构筑海外营销网络体系,在重点出口地区设立“站点”积极开展跨国生产合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快速传播,韩国文化“走出去”的依赖途径发生变化,有逐步向互联网等全媒体方向发展的趋势。韩国文化企业通过先进的网络、外国商,开发商直销、合作经销等多种手段,逐步构建起国际营销网,加强市场动作。

韩国文化国际贸易对我国的启示

韩国文化国际贸易的经验表明,文化要想“走出去”,不仅仅是政府走出去,人员走出去,更重要的是文化产业走出去,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走出去。我国文化和韩国文化同处于儒家文化圈范围之内,双方在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国际贸易战略等诸多方面有相似性,因而分析韩国文化国际贸易过程中有价值的经验,有助于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1.进一步精确和细化国家层面的文化国际贸易战略。我国文化产业要想更有效、有序、持久地“走出去”,就应制定实施文化国际贸易的大战略,建立推动文化国际贸易的长效机制。韩国文化产业和实施文化国际贸易的基本国家战略是:集中力量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文化产品;重点培育战略性文化产业。我国对于文化产业和文化国际贸易的发展定位、规划方向和具体重点等已越来越清晰,但是要进一步发挥战略层面,尤其是国家战略层面对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国际贸易的重大推动作用,目前我国的文化战略布局依然需要进一步精确和细化。

2.解放思想观念,树立市场导向性的文化产业意识。韩国文化产业和文化国际贸易在起始阶段也注重政府的力量和作用,但随着文化企业总体实力的提升,尤其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自卢武铉政府开始,韩国政府采取参与但不干预的政策,提出让文化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尽量避免政府的行政干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体制已让位于市场经济体制,同样我国文化体制也经历了多次改革,由过去单纯的福利型文化事业变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个方面:文化事业由于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得以廓清,其公益性更加突出,除自身需要不断增强活力外,政府和社会不断加大在资金方面的投入,使其公益属性更加明显;而文化产业则主要体现经济属性,政府应通过市场的无形之手,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来调整实现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化配置。③

3.通过整合政府管理机构,更好地发挥政府管理和协调职能。韩国的政府职能部门始终按照文化产业的发展变化作出相应调整,在宏观调控、投资引导、政策出台、产业分析等多个方面与产业保持密切同步,有效推动了产业的发展。我国也应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党委领导有力、政府管理有效、调控适度、运行有序,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宏观管理体制;要继续改革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文化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文化产业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不直接干预微观文化活动和企业。把管理重心放在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上,管导向、管原则、管规划、管布局、管市场、管秩序,管住方向,管活机制,管好质量,管出效益。韩国政府单独设立了文化发展振兴院,能够很好地统筹协调各方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企业“走出去”。

4.遵循国际惯例,构筑海外网络营销体系,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文化产业要“走出去”,必须逐步树立“国际营销、全球营销”的概念。“走出去”的文化企业应当认清自身发展所处的阶段,从企业发展的纵向思考海外拓展的定位。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特点,积极适应海外市场的特色。要选择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商业流通模式,构筑高效的营销网络企业,还应关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把握各种有利时机。韩国在构建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韩国文化产业的不同领域,拥有种类齐全的行业协会或组织。行业协会一方面延伸了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对行业提出指导和管理;另一方面也展开行业自律,并及时把产业界的信息及时反馈给政府部门。由此,行业协会成了韩国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中承上启下的重要桥梁,发挥了政府或者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我国政府也应注重行业协会的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在文化企业国际贸易过程中穿针引线的特殊作用。我国也可以充分发挥驻外机构的信息提供职能,为文化企业决策创造更完备的信息环境。此外,韩国在文化国际贸易过程中,尤为注重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很多韩国文化产品切入了国家意义的形象内容。我国在大力推动文化产品出口时,也应注重产品的内容,切实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同时,要实现文化产业“走出去”,在培育一批大型的外向型文化产业集团的同时,要加强调研,制定符合国际文化贸易规则的激励政策,实现我国文化产业与国际贸易规则的接轨。④

5.进行科学的市场定位,生产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降低文化折扣度。韩国文化企业国际贸易尤为注重当地市场受众群体的消费习惯和文化特色,生产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国外很多国家的经验表明,一个产品要想获得当地民众的欢迎,必须实施本土战略。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企业国际贸易的一个显著特点表现为文化生产、消费、传播的硬件和技术快速发展,包括数字电视、宽带网络、数字化电影院等大批的硬件设施建设,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技术水平上都与世界先进国家同步甚至处于领先地位。但文化产业在内容提供上要注重同步提升,尤其是要鼓励对原创性作品的开发。否则,容易造成文化产业的“空洞化”现象,给大量国外文化产品的输入以可乘之机。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2012年度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中国影视动画产业转型升级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号:2012年度第21号】

注释:

①张隽:《探析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及启示》,《当代韩国》,2009年夏季号

②永春:《韩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和措施(上) 》,《中国文化报》,2003年8月15日

③陈少峰:《创新模式以硬实力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理论导报》,2010年第12期

篇5

(一)以市场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1]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建设的思路。我们经过几年的专业建设探索和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得出了此结论:培养目标必须和市场结合,市场需求就是培养目标的导向。偏离了市场需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就难以找到工作。专业的名称虽然是“文化产业管理”,但从学生的就业情况看,大多数学生从事的都是基础性的具体工作,一毕业就从事管理岗位工作的很少。刚毕业的学生缺乏管理经验,因此也就难以从事管理工作。相反,很多学生从事的是房地产、影院、电脑、电视机等的营销工作。学生就业不只限于文化管理部门,而应有多种选择。根据这些信息,改革课程设置,就应该不局限于管理范畴,应该管理与经营并重。加强市场营销课的建设,特别是老师在讲课时,不能只讲授与文化市场有关的营销,而应扩大到整个市场营销,包括案例、市场调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懂普通营销,就业时扩大就业范围。

(二)教学模式创新1.采用“2+2”创新教学模式。“2+2”创新教学模式是我们专业试验园区的实验项目,本模式指的是学生在入学的前两年学习基础课程,后两年根据其爱好和特长分小班、分方向授课,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细分,学习专业课程。所设的专业方向有:影视经营与销售方向、编辑出版方向、广告策划与文案方向等。分方向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更细致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个专业方向的理论知识,具备相关的专业实践能力,就业时就可以找到对口的工作单位。2.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培养模式。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属于“管理学”学科。为了让学生具备更多的能力,我们正在尝试采用主修辅制、双学位制培养模式。学生可以选修学校其他的专业课程,通过系统学习,取得其他专业文凭,学生取得双学位,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没有实行双学位制的学校,可以采用辅修课程的办法,让学生辅修有关专业,通过系统学习,拿到结业证书,这样也有利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3.采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充分运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思路,建立数量充足的优质实习基地,聘请实习基地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学生的实习分为见习与毕业实习两种类型。每个学期学生到实习基地见习一段时间,熟悉企业环境,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锻炼自己的能力。毕业实习时间相对长些,半年或一年。毕业实习,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实现专业教学和产业建设互动,实现教学与就业的有效链接。4.教学方法与考试模式的改革。打破教师一言堂式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自主学习法等方式授课,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考试形式不局限于试卷考试,如写作课能考查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以让学生发表文章作为考核成绩;策划课可让学生写出具体的策划方案等;摄影课让学生交自己的摄影作品;影视制作课让学生拍摄短片;市场营销课的考试可采用教师出题目,学生进行市场调查,撰写研究报告的形式。总之,就是通过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体现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较完善的课程体系[2]为了使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我们对课程设置运用了课程包的形式。根据文化产业专业培养目标,具体的课程设置可以分为4个课程包:1.文化基础课程包。这一课程包的课程主要是文化基础课,通过基础课的学习,让学生形成宽广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素养。如:中国文化史、外国文化史、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民俗文化、文化资源学等。2.经济、管理类课程包。这包括管理类课程及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这一课程包的主要课程是让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尤其是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学生将来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品牌运营、广告营销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如:管理学、文化产业管理概论、文化经济学、文化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教程、会展产业概论等。3.传播、策划类课程包。这一课程包的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传播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学会宣传、写作;掌握策划原理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实用的工具与技巧,提升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制定市场策划方案的能力。如:传播学概论、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广告策划与文案、创意思维、应用写作等。4.技术类课程包。这一课程包的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技能,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还有专业技能,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的要求。如摄影摄像、网页设计与制作、影视后期制作等。学校课程的设置是有限的,对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知识,可以用讲座、学术报告等形式介绍给学生,以拓宽学生知识面,不断吸收新东西。

二、建立健全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实习基地是加强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主要加强了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一)建立完善校内实验室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我们建立了校内实验教学基地传播学院苹果机房,购置了数十台苹果电脑,配有播音、录像设备。学生利用实验室进行网页制作等课程的学习。不断完善了实验实训的管理工作,实验、实习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有专人负责管理。

(二)建立完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建成的校外实习基地有:世界之花文化传播公司、济南新世纪电影院线、鲁信影城、百丽宫影城、中国美术馆、山东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北京铁路博物馆、长城国际广告公司山东分公司、山东教育台等。每一届专业学生都要进行为期半年的毕业实习。学生在实习中吃苦耐劳、遵守纪律、工作扎实,以良好的表现赢得了实习单位的好评。实习成绩好的学生直接与实习单位签订了就业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