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范文

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2:4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篇1

关键词:纵观;沈从文;人性

一、“生活”与“生命”的二元对立

在沈从文看来,人生表现为“生活”与“生命”的二元对立。所谓“生活”,是指衣、食、男女等人的基本需求。人需要“生活”,但只有“生活”,便与动物无异,是一种生物学上的“退化现象”。人的根本特征全在“生命”,所谓“生命”,则是超越“生活”层面的属于人生高尚理想与情操的活动。按一般的词义理解,生活是指人的一切活动(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局面的)。生命则是有生物存在的所有特征。由于人存在的所有特征,是通过人的一切活动获得显示的,因而,这两个概念是人的存在现象从不同角度的两种表述。沈从文将这两个概念加以分割与组合,形成他的人生观中截然不同的范畴,在“生命”与“生活”的二元对立中,引入了沈从文的人性观。

二、纵观沈从文作品

贯穿于《烛虚》散文中的生命―― 人性的思辨脉动,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的人性观相呼应。《龙朱》、《神巫之爱》、《月下小景》等以南方少数民族习俗为题材的作品,正是沈从文对“生命”――人性原始形态的“假设的有条件的推理”。作品中的男女对爱情的选择,没有现代社会有形秩序与无形观念的束缚,不以“牛羊金银虚名虚事”为条件,反映出人物真挚、热情、智慧、忠诚乃至逾越生死的勇敢,这源于“生命”――人性本来的人格特征,构成男女之间情爱不可缺少的前提。但沈从文作品中表现出的不只是一个原始的“生命”――人性形态的现代生存环境中的自在状态。[1]在他的诸多短篇小说的人物身上展现出来,如《贵生》、《黑猫》、《萧萧》等。一方面,现代生存环境限制着他们的自由,但也无法摆脱对环境的依附;另一方面,缺少现性,保留在他们身上的――对爱的憧憬、渴求、最自由的向往等,也总是原始、野蛮、混沌、粗陋的,种种复杂情绪纠杂在一起。基于对处于自在状态的“生命”――人性的反思,沈从文在《边城》、《长河》中奏响了一曲自为的生命之歌。无论是边城中翠翠对摊送对渡船的选择,还是《长河》中老水手、三黑子身上萌生的正义与邪恶抗衡的勇气及对百姓自己当家作主的民主主义渴望,都显示出与柏子、萧萧辈即相似又大不一样的“生命”――人性内涵。[2]在《过岭者》、《黑夜》、《早上一堆土一个兵》等篇章中,沈从文还从下层士兵身上,发掘着“生命”―― 人性具神性的一面。在小头颅、罗易、老兵等人物身上,集中体现出源于“生命”――人性的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坚强精神以及为阶级、为民族的群体利益而甘愿牺牲自己的价值观。从整体上看,这些作品表现出一种较薄弱的质量,但从思想内涵上看,却是沈从文对“生命”――人性表现形态考量的重要一环。

丰富的社会性永远是人性真正优美健全的必要条件。而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由于当地社会环境无法使当地人充分全面有效地社会化,表现在沈从文作品人物身上的人性是贫困和简陋。沈从文“自以为那就是优美、健康的人性”,似乎导致了沈从文人性探索上的“片面”。[3]诸如《虎雏》、《柏子》、《旅客》、《萧萧》、《会明》、《贵生》中人物身上呈现的人性,其外部表现形态甚至是原始的。然而,这种人性的贫困和简陋,恰恰是沈从文意识到并反思的。《柏子》中他们不曾预料别人怜悯,也不知道可怜自己的画外音,《萧萧》结尾隐含一代又一代重复其悲剧命运的人生描写,《虎雏再遇记》中“我”对虎雏不要用于私斗的劝喻,乃至描写柏子与吊脚楼交往时给出的“丑的” 、“神圣的”形容,均可看出沈从文对人物呈现的人性尚不健全的批判意识。

三、结论

他认为,如果人囿于“生活”,而“生活”的必要条件,又是靠不义的行为或坐享其成维持,就必然导致人性的扭曲。“生命”是人的基本特征,也是人性的主要存在方式。然而,所有的“生命”形态又并非等同一律,而是表现出不同的层次。因而,人性的表现形态也具有不同的层次。“生命”的原始形态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契合”,这种契合并非动物的本能反应,而是不受现代社会存在的秩序和观念的束缚,作为人的应对。但这种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生命”或人性,虽不为人生琐细所激发,无失亦无得。却“其生若浮,其死方休”,虽近生命本来,单调又终若不可忍受。因而,“生命”或人性在第二个层次上,表现为从自在走向自为,即人类个体具有认识的理性,既不在“生活”中迷失自我,又能摆脱对环境的依附,获得人生的独立与自由,进而实现自我价值。但这仍不失生命或人性的最高形式。只有将自我与民族乃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为民族乃至人类的独立、自由与完善而努力,即时刻把自己的一点力量,粘附到民族向上努力中。这才是“生命”――人性的最高形式。到了这个境界,生命便有了神性。

沈从文作品中对至善至美“人性”的探究,是他一生的追求。

参考文献:

篇2

针对近年来书学界出现的关于书法是什么性质的艺术的一些观点,笔者提出如下认识。

一、书法是“形象艺术”或“形象性艺术”错了

这种说法,都是不解书法基本特征也不解艺术何以为艺术的废话。“形象艺术”、“形象性艺术”不仅说书法不合适,说任何艺术品种也不合适。因为艺术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形象创造,以形象反映现实,没有形象创造,不以生动的形象反映现实,就不是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就在于艺术家以其运用的艺术形式,以该形式可运用的手段进行形象创造,于创造成果上展现出来的技能、功力、见识、修养。由于艺术反映现实的方面,运用的手段、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品种。而讲求创造尽可能生动、丰满、有个性面目的形象,则是它们作为艺术存在的共同要求。既然所有的艺术品种都讲求形象创造,就不能以“形象艺术”、“形象性艺术”作为特征来认识哪一艺术品种。称书法为“形象艺术”和“形象性艺术”,既不能表明书法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也不能使书法与别的艺术品种区分开来。

二、书法是“意象艺术”或“意象性艺术”也不妥

因为“意象”一词,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意思。从审美效果上讲它“有意味”是一种用法,把它作为从现实中感受到并凝炼成意念中的未迹化为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也是一种用法。王羲之就艺术形象创造有“意在笔先”的说法,就有意象的意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讲“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章”时,有“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之说,也是这个意思。但是王羲之又有“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等说法,就只是讲书写的审美意味,即笔下写出的既是点画,又还有比点画形质更耐品赏而难以明言的审美意味。唐人张怀讲自己的书法经验时写道:“仆今所制,不师古法,探文墨之妙有,索万物之元精,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虽迹在尘壤,而志出云霄。灵变无常,务动,或若擒虎豹,有强梁孥攫之形;执蛟螭,见蚴Y盘旋之势。探彼意象,入此规模。”是说他并不依照古人既立的法度写字,而是探寻文墨所以形成的奥妙,探索万物所以存在运动、成形取势的基本原理,从大千世界感悟、摄取形体构成规律、生命形象意味,将之置于书写之中,使所成之迹,既在文字规模之中,又有生动的审美效果,这书法形象虽不是客观现实的再现,其构成之理、之法,却全源之于客观现实。简单一句话,讲的只是书者要从客观自然中感悟挥写运动形体构成之理,形成意中之象,而后才能以文字规模化成有形有势的书法之象,而不是说书法是什么“意象”。

不过,成功的书法形象,确有若飞若动种种生动的审美效果,不是具象而有若具象,有人称它为“意味之象”,简称“意象”,也未尝不可。问题在于:这种审美效果并非书法这门艺术所独有。文学作品都是通过文字描写,读者通过阅读才能在脑海中形成的“意象”,其他如写意画、根雕艺术、奇石艺术,包括大量的抽象画、抽象根雕等都会有不是而似、似而不是的审美意味。将这种效果作为艺术特性来界定它们的艺术品种,则太宽泛,一宽泛就没有实际意义了。

三、书法只能是抽象造型艺术

从艺术品种上说,书法只能是抽象造型艺术。一切只以视觉形象展示于人的艺术都是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家具、服饰、印染、日用器皿设计等均属之,戏剧化装表演动作也讲造型设计。书法也是以视觉形象展示的,故也属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分两大类:一类是反映现实具象的,称再现艺术,也称具象造型艺术;一类是不反映现实具象的,称表现艺术,也称抽象造型艺术。具象造型艺术,讲求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真实性、准确性、典型性等等。抽象造型艺术没有这些要求,有些品种却不能不讲求客观现实中所存在的形体构成规律,如整齐、变化、统一、对称、平衡、不对称平衡等规律的运用。这些规律是人从客观自然中感悟、积淀、抽象的,被抽象出以后在具体的艺术品创造中运用。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讲,它们是抽象造型艺术。

在这一点上,书法表现得最为典型。汉文字有一部分是据现实之象创造的,但书写造型却不顾这些而只讲求上述那些形体构成规律的运用和那些规律运用效果给人形成的形式感,这也说明书法只能是抽象造型艺术。

书法虽是以抽象造型进行创造的,但它仍要求创造俨有筋骨血肉的有生命活力的形象。只是其所谓“筋骨血肉”等等,都是意味的显示而不是真实的写照,而其审美意味也正在这里似而不是,激发人的想象,引发人的联想。

这不正可以说明它是意味之象、意象,可称它为意象艺术吗?不行。之所以说不行,一是有类这种意味的艺术品种太多了,不能说明其品种特点;二是这种效果正是它的抽象造型派生的,舍弃它的抽象性而言意象,就是舍本逐末了。认准它是抽象造型艺术,不仅说明了书法的形象特征,而且也能让人知道其形象得以创造之根据、之原理从何而来。没有万象中客观存在之理哪有书写挥运结体之理?没有据自然之抽象,何来自然之理于书写中的运用?

四、称“书法为抽象造型艺术”与绘画上之有“抽象派”毫不相干

有人说:说书法是抽象造型艺术,是对书法艺术的误读。

的确,在俄国人康定斯基以前,世上没有抽象绘画。“抽象派绘画”是他发明的,然而,这“抽象”一词却不是康定斯基发明的,而是人们从哲学用语中借来的。只不过借过来称绘画形象,是说它也有形、有色、有造型,却不是依据客观形象,是说它没有依据客观自然的造型。

书法是不是因为绘画上有了康定斯基的“抽象派”之称,所以人们才把它归类于抽象造型艺术的呢?

不是。事实上,认定书法是抽象造型艺术,这一见识,早在唐人张怀的《书议》中就出现了,该文称:“非有独闻之听,独见之明,不可以议无声之音,无形之象。”意思是说:书法不是听觉艺术,没有声音,但是它的挥写运动有乐律般的效果;不是再现艺术,不反映现实之象,但是它的造型结构体现万殊形体结构规律,有俨若某种自然生命形体的效果。这种效果不是以具象再现显示的,而是以抽象的点画结构显示的。

篇3

【关键词】手机应用 审美体验 人机交互 参与要素

近年来,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已逐渐成为中国手机产品消费市场的主流。相对于传统的非智能手机而言,智能手机能向使用者提供的功能已经远远超越了简单的语言沟通的概念范畴,在学习、工作和娱乐等方面提供着越来越丰富的功能支持。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在手机应用的过程中,审美体验已经成为整体应用体验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因此不断提升手机所能提供的这种审美体验的质量已成为当下智能手机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和各手机生产厂商的一个新增竞争领域。为了应对手机应用方面的这种挑战,将手机应用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及其质量,纳入为设计工作中的重要考虑要素,本文力求在对手机应用和手机应用审美体验的概念进行界定后,考察承载手机应用体验的基础参与要素的必要性,最后从构成手机应用体验的客体(手机本身)出发,对手机自身中具有的所有可能对应用审美体验产生承载作用的硬件和基于软硬件的功能要素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分析。

一、手机应用与审美体验

“手机应用”是一个涵盖广义内容的概念范畴,是指在人与手机的互动过程中,人对手机软硬件及其所有功能进行使用与接触的事件。

手机应用在一般的意义上被认为是APP。APP是英文单词Application的缩写,意思就是“(手机的)应用程序”。而手机所有功能的操作基本都要通过“(手机的)应用程序”进行实现,但APP所包含的“手机应用”的含义是最狭义的,主要指向的是“技术和程序”本身。而当今手机应用的范围已经扩大了,特别是“体验感”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被认为是手机应用的主要含义了。这种体验是一种人机交互的体验,在“人”与“机”的交互过程中,能够与“人”产生交互的,不仅有“机”中的APP和APP所能连带控制的“机”的硬件功能,同时,能够与“人”产生交互的还有APP不可控的“机”的硬件部分,比如手机的外部构造。所以才有了前面对“手机应用”的定义。

“审美体验”是一个美学概念,是指人的审美活动的一个阶段。“体验本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命活动,带有“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亲历性含义。体验着就是生活着,就是使自己经历过的生活再经历一遍……体验就是沟通主体与客体、人的内在现实与外在现实的中介。”①“审美体验必须以感受为基础,必须通过感受来实现。但它所感受的,并不是对象的纯粹自在的属性,而是对象所蕴含或体现的人的情感内容和人的生命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主体的精神与对象相交融、相汇流,达到‘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因此,审美体验首先是人的一种基本的生命活动,一种自我肯定的特殊方式。”②

而今天人们观察手机应用的具体情况时,会发现手机的“体验”与“审美体验”的普遍性。比如乘坐地铁时,会发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都在拿着手机划来划去,并沉浸其中。他们也许会把地铁全程的时间都用在与手机的互动上。这是为什么呢?只要稍加思考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如有人是为了玩游戏,有人为了发微博,还有人可能是实在没有其他事情可做,所以才发掘手机所具有的新功能。至于哪个原因才是主要原因,我们不敢妄下判定,当然,占主导的原因可能也不只是一种。但体验感是不会缺少的。而进一步看,还经常会发现有人说:“我这个手机用起来感觉很顺畅”,或者有人说:“我这个手机的界面是三维旋转界面,用起来很酷”等等。用户往往沉浸其中且乐此不疲。这就是用户从不同的角度所得到的审美体验。

因此,“手机应用的审美体验”是指通过人与手机的互动,人对手机所有软硬件及其功能进行操作使用的同时所得到的带有“美”的感受的全部体验过程。

二、研究手机应用审美体验的基础

为了对手机应用审美体验的现象、特征及本质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所有可能参与应用体验的基础构成要素及其基本特征进行彻底的考察,即要搞清楚能使手机应用体验得以成立的促成要素是什么。

从手机应用实践出发,手机的应用体验从根本上说是属于一种人机交互的体验。具体来说,无论是扬声器发出声音、屏幕的画面,还是可以被触碰的按键,它们要么是从物理属性上属于手机的一部分,要么就是基于手机软硬件的配合所能表现出的功能。而手机所有这些物理硬件及功能与人的互动,就是手机应用审美体验得以形成的基础。在手机应用的过程中,人是应用的主体,手机是被应用的内容和客体。对于应用体验,手机和人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手机,人就没有了体验的对象。而如果没有了具有应用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人的参与,则更无从谈起应用和应用的审美体验。因此,对于手机应用的审美体验,我们可以把参与该应用体验的基础性要素概括为手机和人这两大范畴部类。

根据这两大部类自身特点的不同,本文选择了手机部类作为优先考察的对象。其原因主要是基于对此二者的稳定性特征做出的考察:由于电路和芯片等不变的技术实体共同构成手机这一硬件设备,使得手机所能被表现出来的包括声音图像等在内的功能方式是相对稳定的,即手机本身不具有主观性,其所有的功能表现都有稳定的方式和规律可循。与手机相比,人则具有主观性和情感性的本质属性。这使得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都会在审美方式和审美投入程度等方面表现出差异性。打个比方说,我们虽然可能普遍认为一朵花是美的,可如果有一个人正好心情比较郁闷,那他就很可能不会去注意花的美,即便注意到了,与心情愉悦的人相比,去感受这种美的投入程度也会有所不同。而对于针对手机应用体验的研究来说,人的审美差异性就构成了一个相对不稳定的因素。因此,我们在考察工作的一开始,先把表征稳定的参与客体――手机作为考察对象,而暂时排除人的因素,是有必要的。

三、手机承载应用审美体验的基础要素

(一)手机的外观造型与颜色

当你准备接触一部手机,首先映入眼帘和能够让你产生感受的内容,就是手机的外观造型和颜色。对于手机应用的审美体验,通常情况下,手机的外观造型和颜色,会表现出如下基本特征:第一,从视觉感方面传达出具体的机身体积感;第二,具有具体的造型样式;第三,全部外观颜色由具体的一种或者几种色相构成;第四,外观颜色会表现出具体的色调倾向。

(二)可传达具体握感的手机外壳

当我们拿起一部手机的时候,除了会对手机外观和屏幕显示的信息进行视觉上的感知之外,与此同时,还会通过手与手机的接触,产生具体的握机感觉的体验。对于手机应用的整体体验感受来说,这种握感体验无疑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组成部分。因此,手机外壳也属于促成应用体验得以成立的承载要素之一。

对于手机应用的审美体验,通常情况下,对手机外壳会表现出如下基本特征:第一,会向使用者传达出具体的手机体积感;第二,会向使用者传达出具体的温度感;第三,不同的手机外壳会传达出不同的握感舒适度;第四,外壳造型会对使用者的握机方式构成影响。

(三)屏幕界面的可视信息

屏幕界面的可视信息是构成手机应用体验的重要基础性参与要素,可以把其划分为静态可视信息和动态可视信息两部分。静态和动态可视信息又共同包含着如下具体组成要素,即图像、图形和文字。

对于手机应用的审美体验,通常情况下,屏幕的静态与动态可视信息会表现出如下共同的基本特征:第一,表现出具体的亮度;第二,表现出具体的信息内容和信息量感觉;第三,画面内容以一定的效率(敏感度)对用户的操作做出反应变化;第四,静态和动态可视信息中的具体可视图形与图像,总由不同颜色的细分信息,以具体的构图和组织方式组织在一起;第五,其中的文字总表现出具体的字体和字号大小等特征。

动态可视信息又包含着如下具体组成要素:传统的基于线(时间线)性形式的动画元素和基于交互操作产生动态效果的非线性动画元素。对于手机应用的审美体验,通常情况下,屏幕的动态可视信息,会表现出如下特有的基本特征:第一,表现出具体的动画形式;第二,表现出具体的动画节奏;第三,动态内容可以一定的效率(敏感度)对用户的操作做出反应。

(四)声音

无论是用手机播放一段视频,点击屏幕或是按键,还是当屏幕提示某些操作信息时,手机都可能会发出相应的声音。而声音的质量、节奏和与操作过程的同步程度等方面的情况,都会对人们应用手机的体验效果产生客观影响。因此,声音是构成手机应用审美体验的客观承载要素之一。

对于手机应用的审美体验,通常情况下,声音会表现出如下基本特征:第一,通常表现出具体的音量;第二,通常表现出具体的清晰度(声音质量);第三,通常表现出具体的节奏与旋律;第四,通常表现出与使用者的操作进行响应的灵敏度。

(五)可传达出具体触感的屏幕

对智能手机的大部分操作,都要基于可进行交互触摸的屏幕。而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屏幕总会向使用者传达出具体的触感。

对于手机应用的审美体验,通常情况下可传达出具体触感的屏幕,会表现出如下基本特征:第一,通过触摸,屏幕会向使用者传达出具体的温度感;第二,屏幕会传达出具体的质地感,包括触摸质地感和视觉质地感(亚光和亮光);第三,通过滑动接触,屏幕会向使用者传达出具体的摩擦感;第四,屏幕的大小会对使用者的操作体验产生影响;

(六)可传达具体触感的物理按键

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大部分手机,设计有不同数量和功能的物理按键。在对物理按键进行操作应用的时候,必然会让使用者得到具体的触感体验。而这一体验,同样是构成整体应用体验的客观组成部分之一。

对于手机应用的审美体验,通常情况下,可传达出具体触感的物理按键,会表现出如下基本特征:第一,通过触摸,按键会向使用者传达出具体的温度感;第二,按键通常传达出具体的质地感,包括触摸质地感和视觉质地感(亚光和亮光);第三,通过触摸,按键通常向使用者传达出具体的摩擦感;第四,通过手机其他要素对按键操作事件的响情况,会让人感受到具体程度的操作灵敏度。

(七)可接受语音指令的语音输入设备

可接受语音指令的语音输入设备现已成为大部分智能手机所具有的设备。对于这一设备的使用体验,同样是构成手机整体应用体验的组成部分之一。

对于手机应用的审美体验,通常情况下可接受语音指令的语音输入设备,会表现出如下基本特征:第一,其应用过程通常与手机其他要素(比如屏幕可视信息)的响应相链接;第二,通常通过其他承载要素的响应效率,表现出具体的输入灵敏度。

(八)振动

振动是基于手机内部机械部件,使各种手机普遍具备的一种功能。手机的振动通常会作为提示和作为对使用者操作的响应而出现。而使用者通过振动的感受来获得的应用体验,同样是构成手机整体应用体验的组成部分之一。

对于手机应用的审美体验,通常情况下,手机的振动会表现出如下基本特征:第一,通常会传达出具体的振动节奏;第二,通常会传达出具体的振动强度;第三,通常可以让使用者感受到振动的传出位置;第四,通常通过与操作事件或是手机其他要素进行响应的配合,让使用者感受到具体程度的操作灵敏度。

(九)摄像头

摄像头是当下各种手机普遍具备的硬件设备。对于手机应用的审美体验,通常情况下,手机的摄像头会表现出如下基本特征:第一,可以进行静态图像和动态画面的采集;第二,工作时通常伴随有屏幕可视信息的响应;第三,通常通过屏幕,表现出基于分辨率的具体清晰度水平。

本文对手机中所有可能参与构成应用审美体验的硬件及其功能的要素进行了考察与初步分析,下一步将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参与手机应用的审美体验进行细分与深入考察,以获得对手机产品发展趋势的预见并指导手机的设计工作。

注释:

①②王旭晓.美学原理[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2:369-370;371.

参考文献:

[1]王旭晓.美学原理[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2.

[2] Jesse James Garrett.用户体验要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 Cennydd Bowles ,James Box.潜移默化用户体验设计行动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 Robert Riemann.交互设计精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篇4

关键词:金融创新;问题;发展趋势;探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在对我国金融创新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金融创新的基本特征。

一、我国金融创新的基本特征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吸纳性强、前景广阔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吸纳性强

长期以来,我国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吸收外国成果,以更好的满足现实社会的创新需求。吸纳外国创新成果不仅可以降低创新成本,而且还可以节约创新时间,以快速适应需求。不过在吸纳的过程中,切忌照抄照搬,要严格按照自身实际进行。

2、 前景广阔

虽然目前我国金融创新还处于低水平的发展阶段,尚不具备进行大规模金融创新的条件,但其发展前景还是相当广阔的,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可以说,金融创新工作的开展是必然的,必须从现在起,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为金融创新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我国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我国金融创新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其发展。归结起来,主要有金融创新主动性不够、金融电子化滞后以及金融创新人才缺乏等几个方面。

1、金融创新主动性不够

对于任何企业部门来说,创新就是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市场需求,采用多种手段提高自身产品等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金融机构的创新是被动的,很多创新活动和自身实际出现了脱节现象,这不利于金融创新的推进与快速发展。

2、 金融电子化滞后

这个方面主要是从金融工具角度来说明的。金融创新必须是全方位的创新,作为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金融工具的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金融业的电子化、网络化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除此之外,大多数金融机构目前都还是各自为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3、金融创新人才缺乏

人才的缺乏是影响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金融创新人才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金融学校或学院的稀少、教师素质的普遍低下以及社会各方面的不重视等表现得较为突出。

三、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

既然我国金融创新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那么其未来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拟从微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行业内部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业务范围的扩大以及混业经营趋势的增强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微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

技术进步和应用的高速度使得金融创新也日益朝着虚拟的方向发展。微电子技术与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为金融创新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前提。在此基础上,金融创新不仅会在速度上取得较大跨越,而且在质量上也会获得较大发展。

2、 行业内部竞争的加剧

各个金融机构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肯定会有竞争。为了保持自身竞争优势,金融机构一般会积极推出各种创新业务,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要求,不仅国内的竞争是这样,与国外的竞争也是如此,这样一来,就能有效推动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

3、 金融创新业务范围的扩大

目前,我国金融创新的范围还只是局限于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等几个方面,在以后的发展中,金融创新的业务范围将会不断扩大,覆盖金融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比如,资产证券化就是未来金融创新业务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资产证券化不仅可以推动我国银行业的改革,而且还可以有效改变商业银行资产结构优化过于单一的手段。除此之外,在与国外市场竞争的同时,一些金融衍生工具,如外汇期贷、汇率期权、远期外汇交易等也会随着市场需求而出现。

4、 混业经营趋势的增强

目前,我国实行的仍然是分业经营体制,不过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介入以及国内垄断金融市场局面的打破,这种局面将会得到很大改变。比如,对于国内的一些金融机构来说,通过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部门之间的合作,其合作的方式将会进一步的深化;对于国外的一些外资金融机构而言,其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必须按照中国相关规定进行经营,而其设在本国的母公司则可以实现混业经营。这也是未来我国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结语:

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各个部门与行业必须共同努力,积极推进金融体制、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等各个方面的创新。可以说,金融创新还是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与用武之地的。本文从我国金融创新的基本特征、我国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可以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某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在具体论述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在以后的研究和实践中要加以规避。(作者单位:广西新未来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郭雁,林凡.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分析与思考[J].决策与信息:下旬2009,10(2):157-157.

篇5

【关键词】哲学;唯物辩证法;思考

长时期以来,我们都把辩证法定义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这是恩格斯的定义,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经典定义。其实在经典著作中,关于辩证法还有其它的定义,如:列宁就认为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马克思则认为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我们在学习辩证法的过程中,许多人仅仅是教条地记住了恩格斯的经典定义,也没有去深入了解恩格斯的定义。如何科学地认识,如何运用辩证法的理论去看待现实、指导我们的实践更是值得我们反思。

“辩证法”一词来源于希腊文dialego,本义是“谈话”,是通过谈话、辩论求得真理的艺术,在古希腊哲学那里指的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存在问题。在德国古典哲学那里,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但是这都无疑对的唯物辩证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恩格斯的经典定义上看,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单单看这样的定义可能会产生歧义,自然、社会、思维是三种不同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所得出的普遍规律也只能是三种具体的科学知识,而非哲学。就这一定义来说,辩证法应该是对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思维规律抽象以后说得出的更为普遍的规律的科学。其实对于恩格斯的经典定义,我们还有更多的理论支点需要了解。但是就这个定义本身来说,也没有完全合乎马克思的本来意思。也并没有真正科学地阐明辩证法的本质。

辩证法的这种通常定义,是离开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把辩证法归结为具有最大普适性的理论。割裂了辩证法与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性;而且这一定义也离开了辩证法的批判本质来解释辩证法,这不仅扭曲了辩证法作为哲学理论的反思的特性,而且由此把辩证法当作某些知识的现成结论;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五对范畴”更是成为到处套用的简单公式。

首先,许多人离开哲学的基本问题去理解辩证法的定义,从而把辩证法理论归结为具有最大普适性的理论。这是不合乎恩格斯的本意,也是对恩格斯这一定义的庸俗化认识,也由此造成了对辩证法理论误解的根源。

按我们平常的理解,辩证法是离开哲学“本体论问题”和“认识论问题”这两个问题之外的另一个问题,有这样的解释:与本体论相联系的就是“客观辩证法”,与认识论相联系的就是“主观辩证法”而辩证法自然就被解释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理论。这样的定义也有值得推敲的地方。但是更多的是我们总是把辩证法看成一个单独孤立的理论,孙正聿教授指出:“能否把‘客观辩证法’理解为视为离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关于存在的辩证法?能否把‘主观辩证法’视为离开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关于思维的辩证法?能否把关于普遍规律的学说视为离开思维与存在的关于整个世界的辩证法?”i其实,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谈辩证法时,并没有离开哲学的基本问题而谈辩证法的,他们是从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去定义和解释辩证法理论的。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评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了能动的方面,而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的本身,而旧唯物主义则没有从人的主体方面去理解事物,成为机械唯物主义,辩证法是自我运动和自我认识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的主观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同样的规律,他认为18世纪的唯物主义注重的是“内容”,而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强调了“形式”而忽略了“内容”,他说黑格尔哲学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上采取了头足倒置的形式,但是他却把思维过程同自然过程联系起来了;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思维与存在是有关联的,存在着具有客观意义的概念辩证法和认识辩证法,他进一步指出“辩证法就是认识论”这一命题。

旧唯物主义内容上肯定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思维只是现实世界的直观反映,而近代唯心主义的辩证法从形式中研究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是在思维的自我运动中得出世界的统一性,是在思维对存在决定作用条件下的统一。以上两种片面的发展学说都没有以现实的角度来把握思维与存在的统一。要把发展与统一结合起来也就是把发展与哲学基本问题结合起来,把发展观点与实践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够更科学地把握辩证法的内涵,才能根除对辩证法简单而教条的理解,这样的辩证法才是的辩证法,离开哲学基本问题空泛地谈论辩证法,就会对唯物辩证法产生偏狭的理解。

教科书式的哲学,被强硬地划分为两个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还有四大块——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的僵化体系,各个部分都成为了相对独立的部分。辩证法也被概括为三大规律、五对范畴,分别是统一对立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并把统一对立规律看成是核心规律。五对范畴分别是:现象与本质、可能与现实、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内容与形式,并分析这五对范畴是对立统一关系。试问: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法理论的目的是什么?他们不仅仅是理论家,更重要的是革命家,是用批判的眼光来改造世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ii很多人都认为辩证法就是公式,可以用它来解释某些现象,而我们对辩证法的认识也就停留在此。

要全面了解辩证法,我们还得回顾19世纪的历史,19世纪是自然科学和资本主义发展都得到了较为迅猛的发展,资本家的富足和工人的贫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的理论旨趣还在于改变工人非人的生活状态,以达到人的自由和解放。辩证法理论本身也是批判和革命的,它不应该是约束人、禁锢人的思想的,而本身就是属人的,是人的自由解放的理论。教条式的规定辩证法只会让我们记住了它而丢失它的批判本性。

而我们要真正理解辩证法的批判实质就应该引进实践的观点,哲学的本质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学说,有许多学者也提出实践辩证法就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马克思辩证法的根本使命,既不是用辩证法说明世界是怎么样,也不是用辩证法说明认识的辨证运动能把握自在世界,而是要运用辩证法理论自觉地在实践的过程和实践结果中实现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实现改造世界与人的发展的统一。”iii我觉得从实践出发来定义的辩证法更合乎马克思本人阐发辩证法理论的本来意义。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一切问题都可以得到解释和解决。而实践本身即使革命的和批判性的。

理解实践就是理解人,实践问题根本上展现的就是人的问题,当代哲学更多的是关注人自身的生存、发展的问题。许多的学者把实践作为本体论的概念。实践辩证法进一步引申为生存辩证法,他们认为生存辩证法的真实基础就是人的本源性的生命存在和活动方式即实践活动,也就是说:“辩证法在本质上就是对人的自由生命的自觉的理论表述”iv马克思就是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去追求和创造一个比现存世界更好的人的真正自由、全面的发展的生活,辩证法理论所要表达的就是人的解放和对人的永恒的价值关怀。

哲学教程告诉我们: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这对于我们学习过哲学的人来说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不假思索的加以接受,然而当我们深入进行研究时,觉得这一常识是有待进一步考究的,我们需要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好好反思。

纵观辩证法的发展历史,我们得出了辩证法发展的三个阶段:古希腊的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我们可以得出的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不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而是一切辨证法的共同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科学性、批判性和革命性。古希腊朴素辩证法就是把世界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认为一切东西都是在运动和变化,产生和消失的。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更是把联系和发展作为其基本的观点。恩格斯认为,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在这个体系中,黑格尔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唯物辩证法当然也是把世界看成不断产生和消失的过程。

相对于古希腊朴素的辩证法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科学性、批判性和革命性。科学性表现在:19世纪的自然科学而已从过去收集材料的阶段发展到整理材料的阶段,从实验科学走向理论科学,在认识广度和深度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科学已不再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既成事物,而是当作一个发展的过程,不再用静止、孤立的方法而采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世界;唯物辩证法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的成果,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辩证法与唯物论的结合,既唯物又辩证的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把主客体统一起来了;以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辩证法理论本身也其科学性的又一表现,辩证法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它是随着现实世界的发展而不断在发展的。

唯物辩证法不仅看到了总画面,还看到了各个细节,朴素的辩证法只是在总体上承认,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的变化,在不断地产生和消失,黑格尔的辩证法就其本性来说是革命性的,但却被其体系所窒息。马克思把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而且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马克思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去理解的,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的,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生和消亡的。马克思也正是以此理论来批判现实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为工人阶级的革命和建设提供伟大的理论武器。可以说,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正是哲学的活的灵魂。哲学不是僵硬的教条,而是在批判中不断创新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哲学与时代同进步。

综上所述,我从当前哲学的教科书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定义、体系和特征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可以得出,对于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我们的教科书所阐述的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我们只是教条的接受了这些理论,我们对唯物辩证法没进行更深刻地思考,并没有透彻的了解辩证法,更没有以创新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辩证法,所以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更好更全面地掌握辩证法,从而更好的解释和改造世界。

注释:

i孙正聿.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反思[J].教学与研究,1997(2):6.

ii 马克思恩格斯恩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57.

iii 白钢.当代马克思辩证法研究的三大形态述评[J].社会科学评论,2006(3):125.

iv 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16.

【参考文献】

[1]孙正聿.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反思[J].教学与研究,1997(2).

[2]马克思恩格斯恩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白钢.当代马克思辩证法研究的三大形态述评[J].社会科学评论,2006(3).

[4]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篇6

一、自然哲学复兴的背景

然而,随着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科学哲学、自然观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形而上学的幽灵是无法驱除的。在自然科学方面,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而以时空四维连续统以及物质消弭于几何结构的观念代之,量子论在微观领域引入了不确定性和概率,修正了牛顿—拉普拉斯完全决定论的自然观,表明规律在宏观上具有必然性,在微观层次,具有偶然性;热力学引入了物理过程的不可逆性,表明了时间的方向性;系统科学探索复杂性,强调自然界的整体性,反对将整体还原为部分之和,这与牛顿自然观强调自然的简单性,原子构成性形成对照;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论和超循环、混沌学探索从混沌到有序的自组织过程,表明了自然过程的生成性。就自然科学内部重建其形而上学基础而言,生命科学强调层次性,坚持用物理化学的方法研究生命大分子,但反对将有机体还原为纯粹的物理化学过程。生态危机与生态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任一环节的缺失或破坏,都将危及人类自身。传统的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认识模式,在理论上,受到了现代物理学的挑战,现代物理学把人、把观测者引入到认识自然的背景、乃至图景中,而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认识模式在实际中误导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当作其征服和掠夺的对象。从而受到了自然界的报复,人们在痛定思痛后认识到,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有序的思想是一种大智慧,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准则。

在科学哲学的研究中,人们发现科学理论有一个本体论的承诺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表明,我们的自然图景,是作为人的认识又包含了对人的认识,是内在于自然的对自然的认识,是一种本体论的框架又具有认识论的本性、根源和局限性。认识主体由于本身也是客体的一部分,也参与客体的显现,也规定着客体的基本特征,因而与客体本质上不可截然区分。认识的这种人类学特征和内在特征,也决定了传统科学追求终极主体地位和绝对客观性的不可能性。科学哲学作为哲学最首要的任务是,追究科学的存在论基础,科学在近代的支配性,科学的有效性全系于此。对此的遗忘已引起科学整体上的危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国内自然哲学的研究重新热了起来。

二、关于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相对独立而又确定的研究对象,自然哲学当然也不例外,在自然科学昌明的今天,那么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又是什么呢?

吴国盛认为,自然哲学有两种含义,第一,指一门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领域,这个学科是哲学的分支学科,是第二哲学;第二指某种哲学理论形态或哲学思考的某种趋势和倾向,这个意义上的自然哲学不是第二哲学,而是第一哲学,如谢林的自然哲学。他本人主张第一哲学,认为不必以自然科学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为自己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哲学不再是求知的事业,它不再创造关于实在的知识体系,而是透过知识与文明的厚厚积淀层,追寻人类之根、生命之源、宇宙之本。自然哲学不再是关于外在自然的概念体系和知识体系,而是在技术时代意欲追根溯源,正本清源的沉思者的事业。

李章印认为自然哲学的复兴需要转换“范式”——从对象到家园,旧自然哲学,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牛顿的自然哲学,还是黑格尔的自然哲学,都是把自然作为外在的对象来把握,也可以说作为存在者来认识,然而,以存在者为对象的认识早已成为科学的专利,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使得思考存在者的哲学成为多余的了。作为第一哲学的新自然哲学不能象作为第二哲学的旧自然哲学那样,以自然物为对象,也不能把自然本身作为对象。那么,以思考自然本身为己任的自然哲学,怎么能不把自然作为对象呢?哲学不能局限于对象性的科学认识,在对象性思维以外,还有人与自然的另外的关系,在这另外的关系中,人不是作为主体,自然也就不是作为客体,从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不是主客关系或对象性关系。非对象性的关系就是“天人合一”的关系,就是人融入自然之中来领悟自然,就是人把自然作为家园。这种家园是人的寄托和归宿,心灵对这种家园的追寻、认可、领悟和回归就是自然哲学的事情。

胡新和认为新的自然哲学必须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立足于二者互相规定、包容、依赖的关系来构筑自然观念和图景,也必须不仅涵盖人类对自然的理论认识,更关注人类对自然的实践活动,为制定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准则提供框架和背景;在认识上,人类作为自然中的特殊(具有智能)的一员而与之构成对话者的关系,这种对话关系,提供了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种新的视野、新的模式;在实践中,人类与自然则是共生共荣,互相依赖的伙伴和朋友。

三、关于历史上的形而上学理论

张华夏认为历史上的形而上学也即自然哲学,是指研究存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知识领域,根据其所用的表达方式和研究方法的不同,我们大体上可以区分出四种形而上学:(1)模糊形而上学,其特点是用模糊不清的概念和语言来表达本体论的问题,因而它的语言是违反清晰的逻辑语法的。(2)思辨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关于存在的最高概括,严格经验主义的方法失效,此种形而上学强调思维的自由创造与想象。这种想象性的普遍化有经验根据,同时受逻辑一贯和系统协调的约束。(3)分析的形而上学或语言定向的形而上学。由于语言系统本身包含有某种本体论的承诺和本体论的预设,因此,通过语言分析,我们能够得出有关世界的一般性的特征。通过语言分析来研究本体论,我们称作语言定向的形而上学,它是分析哲学的一个新的分支。(4)综合的形而上学。通过概括各门系统科学,建立系统哲学,首先是系统本体论,系统本体论的产生,不是直接思辨的产物,也不是一门自然科学概念的推广,而是通过系统科学找到跨学科的共同语言,来建立描述一般物质、一般系统、一般事物的理论模型,运用这个模型综合各种自然科学描述物质世界的一般特征及其一般进化图式。所以我们可以将这种新的形而上学叫做综合的科学的形而上学。拉兹洛的广义综合进化论和邦格的系统世界观主要属于这种形而上学,是一种更加接近数学自然科学方法的形而上学。

张华夏主张拒斥作为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的思辨的而又模糊的形而上学,赞成思辨的但却清晰的形而上学,赞成分析的以及综合的形而上学,后面三种形而上学的发展和整合,便是当代新形而上学或当代新自然哲学的兴起。

四、国内自然哲学研究中提出的部分理论观点

金吾伦提出了生成哲学。象系统整体论那样的整体论虽然力图摆脱以实体主义为基础的构成论,但仍带有构成论的色彩。系统只是放大了的实体,基础还在要素的分离与结合。整体论不同于构成论的地方只是,前者考虑到了要素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后者忽略或不考虑这些联系与相互作用。但那些要素却是实存的。生成论与此不同,它强调那些要素是生成的,把“生成”概念提到最本质的地位。没有生成就没有要素。其自然科学依据是:(1)宇宙是生成的;(2)粒子也是生成的;(3)定律也有从无到有的过程。生成论的最基本概念是生成,最本质特征是动态性和整体性。这两个基本特征由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1)潜在性;(2)显现性;(3)全域相关性;(4)随机性;(5)自我同一性。生成论认为宇宙及宇宙间的一切都是一个生成过程;这个生成过程是整合的,即从潜存到显现过程中将相关因素都整合在其中,从而生成具有个体性的新事物。生子论是生成论的精髓,生子是生成的因子。它是瞬时持续的,空间是非定域的。生子不是物质,不是能量,不是精神,但它能转化成物质和能量。生子具有自主性和自组织性。这种自主性和自组织性是宇宙自身所具有的,且是演变的。生子与原子的区别在于:(1)原子是实存的,生子则是潜存的;(2)原子是空间上定域的,它在空间中通过某种作用力而运动,生子是非定域的,它能自己运动。(3)原子运动的改变要靠外力,它自己不会发生变化;(4)事物的变化是由组成它们的原子分离和结合的结果;生子自身具有内在的能力,事物的变化是由生子的生成、转化的结果;(5)原子是机械论的,生子是有机性的,由原子构成的是一只机械大钟,生子则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宇宙万物及我们人类自身处在不断的生成,演化过程中,这个生成过程的机制大致为:潜在的道实在具有双重结构,生子就在其中孕育。用物理学语言说,它是对称的,尚未破缺,生子的形成就是生成的开始。生子不是实体,它在时序上先于实体。它可以生成实体。当全局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凝聚”到某一点时,实体生成了,生子就转成实体。

朱葆伟认为20世纪科学中发生的一个根本性变化,是用机体的模型取代机械的模型作为理解和解释世界的基础,并广泛采用了“关系—功能”分析方法。上述变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使得一种广义的“价值”成为把万事万物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组织因素和自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量进入世界科学图景乃至一些学科的基本概念、假设和问题中,这直接影响了哲学价值论的研究。但所有这些不能为价值研究中的自然主义提供充分的支持。有机论科学图景的深刻启发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可以容纳目的性、自主性、能动性、选择、反馈等关于活动的机制和逻辑的启发性概念框架。这一概念框架更为接近人的活动的实际,但不足以完整描述人的活动的实际,借助于它,我们可以更为深入地理解人类实践的机制和逻辑。“可能性空间中的选择”和“反馈”这两个范畴的引入是十分重要的。正是活动和活动结果的相互作用、反馈循环,使得活动系统参与到所在的世界中,通过活动本身不断地为自己开辟新的可能性,也通过反馈—放大机制不断地为自身确立存在的条件和根据。这一活动结构中展示了一种类似于艾根“超循环”的特殊逻辑,也即“活动实践的逻辑”。在这里,活动本身成为实在的要素,成为可能向现实、偶然向必然,以及实然向应然、未来、理想推移、转化的必要环节:对于活动——参与者来说,现实实在不仅是以往活动的结果和制约我们现实选择的可能性空间,而且是要联系于不确定的未来,联系于我们的目的和价值观念才能获得确定的意义;另一方面,未来不是给定的,人的活动、实践参与在现在向未来的推移过程中实在地起着作用,它使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并纳入合乎目的、需要和理解的轨道,理想、价值、规范等也就在此而联系于现实事实,转化为现实事实,这种逻辑的另一个基本内容,是两个在逻辑上相互独立的因素求真和趋善自我确立,又相互生发、催化。

罗嘉昌认为把时间观念放到重要位置上,这是现代文明的显著特征。当代哲学所以对时间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传统的时间和宇宙概念业已受到相对论等现代科学的猛烈冲击;二是急剧的社会变动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使不少哲学家把人的问题,存在的历史真实性问题视为哲学的中心问题。分别受这两方面的影响,当代哲学在时间问题上形成了对立的两派和两种观点:一是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中心的唯科学主义观点;另一种是直觉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和生命哲学等人本主义流派的非理性主义、非科学主义观点。前者认为,关于时间,凡能理解的,都只能从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中去了解;后者则断言,真正的时间是科学所无法了解的。近年来,一些物理学家提出时间可能并不是基本的物理量,而是更基本的量生成的次生量。进而否定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罗嘉昌认为在时间哲学见解中,非理性主义倾向和唯科学主义倾向都是片面的。我们必须越出各个具体学科和领域的界限,走向对时间的整体理解。他主张时间是无限的、客观的,宇宙是开放的。

胡新和认为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特征是:(1)从实体论转向关系论;(2)从基元论转向整体论;(3)从构成论转向生成论;(4)从决定论转向随机性;(5)从可逆性转向不可逆性。自然界的关系特征和整体特征揭示了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本质上相互规定、相互作用的关系,关系者脱离了关系就失去其意义,部分也不可能独立于整体而存在;而自然界的生成性、随机性和不可逆性,则显示出人类在其自身及其他生命过程中非常熟识的特征,揭示了自然界的某种内在统一性。

主要参考文献:

①吴国盛:《自然科学的复兴——一个历史的考察》,《自然哲学》第1辑,1994年。

②李章印:《自然哲学的复兴需要转换范式》,同上。

③吴国盛:《第二种科学哲学》,载《自然哲学》第2辑,1996年。

④张华夏:《旧自然哲学的衰落和新自然哲学的兴起》,载《自然哲学》第1辑,1994年。

⑤金吾伦:《生成哲学导论》,同上。

⑥朱葆伟:《机体与价值》,同上。

篇7

【关键词】档案档案;文化基本特征;建设途径

文化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而且是城市发展的历史标记,而文化对于档案来讲不仅是其价值核心,也是档案存在的重要基础。档案通过反映每一位公民的生活,反映社会的文明程度,而这一切的本质即是文化,因此通过档案文化建设,有利于更好的传承文明,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够更好的加快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昌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档案文化可以说是围绕档案和档案工作而形成的信息资源总和,不仅承载着历史,反映着现实,而且还对未来具有较好的启迪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档案文化的基本特征

1.1客观实在性

档案一词起源于清朝初期,最初的意思与档案学中对档案一词的定义并不相同。在档案学中,将档案定义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历史记录。而文化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点不仅看出档案文化是客观存在的,是对客体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和原样保存,因此客观实在性成为档案文化的最基本特征。

1.2历史真实性

档案文化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重要历史记录,其具有原始凭证价值和历史真实性。部分档案文化产品是在档案原始凭证基础上进行复制、仿制、选编等形成,虽然从表面上看其脱离了原始档案独立存在,但这些档案文化产品作为原始档案的衍生物和派生物,是对原始档案生命周期的延续,与原始档案一样具有较强的历史真实性。

1.3证据权威性

档案是对人类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作为第一手记录材料,其不仅具有较强的证明作用,而且还具有证据的价值。由于档案自身的原始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证据的价值。无论是原始档案还是档案文化产品,由于其证据价值被社会公众广泛认可,因此档案证据权威性特性较为明显。

1.4文化记忆性

首先,档案自身的记忆链条使人类记忆也具备了社会的属性。档案出现后,其通过对生物记忆的基本程序进行复制,并将其的扩展到个人和社会,从而使人类记忆具有较强的社会属性。其次,通过档案所形成的记忆来更好的对历史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社会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解释。档案自身具有的文化记忆性,有效的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管理和控制能力,从而使其在社会知识更新过程中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延续人类文明的传承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2档案文化建设的途径

2.1创新档案文化观念,为公众提供大量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档案作为历史发展的重要记录,将历史痕迹真实的记载下来,无论是个人、社会组织,还是国家机构在从事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形式的、有价值及有意义的社会记忆和历史记录都能够通过档案反映出来,这充分的说明了档案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由于档案真实的记录了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经济和政治等社会活动,这也决定了档案作为历史遗产及特殊文化信息的重要价值。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室作为档案保管的重要场所,可以说是文化的载体,其在档案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档案的各种文化属性也在不断丰富,特别是在当前社会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下,档案的开发利用步伐也在不断加大,档案不仅更好的履行了保存社会记忆的核心责任,而且档案文化信息开发利用的力度也在不断增强。在这种新形势下,档案部门也为广大公众创造出了更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对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充分理解档案文化的职能作用,积极研发多样化的档案文化产品

档案文化的主要职能作用是传承、传世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有价值的资料与信息,在悠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将形成的档案资料完好、真实地保存下来,可作为国家及地区制定合理、正确的重大决策的有力依据,更是文化资源中的珍品。所以,我们应合理、科学地借助这类珍贵资源,借助图书出版、影视拍摄、图片展览等形式,加大档案文化建设力度,通过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与视听设备,为社会各界提供丰富的各类信息,切实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共建,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需求,为广大社会公众创造丰富的档案文化产品与服务。

2.3不断优化与丰富档案的类型

当前,我国档案馆保存的档案种类较为单一,很难满足社会公众及市民多角度、全方位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当实践特点出发,紧紧围绕改善的档案馆藏结构、丰富档案馆藏内容的工作目标,始终能够坚持“体现特色、完善结构、丰富馆藏、整合资源”的基本原则,不断探究加强档案信息建设的有效方案,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思路,借助多种方式,大量收集并整理内容广泛、形式丰富、种类多样的能反映社会历史及文化特色的各种档案信息,不断增加馆藏档案的厚度,实现丰富档案资源结构、体现地方特色的目标。

3结语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档案作为真实的记录及重要的历史见证,能够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各项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档案文化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当前大力建设文化的新形势下,加快对档案文化建设的探索力度,因势利导,不断对档案工作进行创新,从而创造出更丰富的档案文化产品,为广大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档案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英玮,陆红.关于社会转型期我国档案文化建设与发展问题的思考[J].中国档案,2011.

[2]郑金月.文化自觉视野下的档案文化建设[J].档案学研究,2011.

篇8

【关键词】中小型 水利工程 质量管理 体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当前的物质需求越来越大,而水利工程作为一项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因此,工程的质量需要有绝对的保障,质量已然成为社会大众最为关注的各项工程的焦点。因此,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当前形势下,人们对于数量也是有很高的要求的,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确实存在着一些单纯的追求数量而忽视了质量的现象,特别是中小型水利工程,其管理人员的质量效果意识差,影响了整个工程的施工和进展,同时增大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一、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基本特征

一般来说,存在问题比较多的就是中小型水利工程,因此需要讨论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基本特征。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基本特征是:工程量小、投资少、技术匮乏、专业人才不足、整体的规范管理意识差。

众所周知,中小型水利工程普遍规模小,多数隶属于小2甚至更低级的工程级别。因此在投资方面,相对来说就会比大型工程要少得多,国家的补助也是十分有限的,因为资金不足,技术含量和专业的技能人才的任用方面就相对苛刻。最重要的是,因为整体的工程量比较小,因此,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比较换乱,监控和反馈工作也不到位,整个工程采取简单施工、操作、安装,按部就班走完每一个程序,结束工程。

二、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而这些问题主要有一下几个因素控制:

(一)工作人员、管理者自身的因素。

工程的主体就是人,而施工对象是水利工程设施。因此,具有主动性的人的因素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影响很大。这种影响一方面是来自于管理者、决策者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态度、质量意识等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就是指承包机构包括承担项目的施工单位、勘测和监督单位、工程设计和咨询服务单位等方面的原因。这些个人、组织和机构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决策者的)、态度以及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等都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可以说,人的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最主要的因素。

(二)投资方面的因素。

主要包括资金因素和技术因素。工程质量的好坏除了与工作人员的能力有关,还与保障工程完成所必须的技术和资金因素有关。特别是当前形势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工程建设着实需要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来保障整个工程的实施,特别需要具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然而,当前的问题是,中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少,技术投入也不足,因此,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进展。水利工程对于技术的要求很高,从图纸设计、工程设计、选取材料,重难点问题的解决,突发问题的应对以及采取的施工方法等,都需要有一大批理论知识扎实而且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来保障实施。

(三)管理方面的因素。

最主要的就是管理者的组织和决定。无论是技术决策还是管理决策,都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管理者,也需要随时应对这方面的挑战,而一旦做出错误的决定,管理的困难自不必说,甚至最终影响工程的成果。工程施工需要按照设计、施工、监督等一系列流程进行的,这需要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系统的组织协调,保障施工有条不紊。因此,管理混乱将直接影响着工程能否最终按时完成,因此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应对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制度、法规。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的因素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制度法规不健全,没有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其次就是人的思想意识不足。因此,需要有强而有力的制度法规来不断提高人们的质量管理意识,大小适宜,按规矩办,特别是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法令、条规进行施工,做到井井有条,主次分明。这样,在决策和组织管理上,就会有一个清晰地思路,按照规定进行施工,可以严保质量关。

(二)加大投入。

这方面,需要工程所在地政府的支持,但同时也是承包单位自身的不断完善,工程的目的在于服务于人民,豆腐渣工程不仅不能为人民服务,而且危害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就要建好,就需要加大投入,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支持,高薪聘请专业的设计师、技师,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当然,也需要支持技术创新,培养专业人才,为社会作贡献。同时资金不足时,可以申请政府补贴,请求政府的支援,从而建成完善设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三)完善体系,加强监督管理。

当前形势下,任何一个工程都需要及时的监督管理,一方面有利于节约资源,最大限度的节省资金,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缩小危害的范围,同时,监督体系也是保障工程进展实施的有效手段,而及时的反馈也是促进工程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经之路。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水利工程已然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不可分割了,然而,目前,由于资金、技术不足,人才的素质没有达到最高标准,因此,中小型水利工程依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多年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的具体原因,归纳总结方法,为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体制的改革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熊亮.浅析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分析和探讨[J]. 科技创业家,2013,24.

篇9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 生态系统 特征 运行原则

教育生态学认为,大学英语课堂是一个由自然系统、社会系统、政策系统、心理情感系统等构成的半自然、半人工的复合生态系统,拥有生态系统所属的基本特征。建构一个高效的大学英语课堂,就是要建立一个相对优化、相对理想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解决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理解并遵循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以此科学合理地实践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特征

按照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我们所要构建的相对优化、相对理想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必然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和教学系统的特殊属性,这主要体现在整体性、多样性、动态平衡性、开放性和协同变化性五个方面。

1.整体性

生态学认为生态系统的形成基于各因子(因素)在发展和变化时产生的普遍的、非线性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正是这些普遍的、非线性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共同作用,使得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相对的整体性和组织性。生态因子不可能完全脱离其所处的某一系统而独立存在,否则它就成了另一个独立系统。就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而言,这个系统包括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课堂的物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课堂的社会环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课堂的心理环境(教师的心理和学生的心理),以及其他的作用因子(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策略),所有这些因子在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都是为了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必须说明的是,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并不是所有因子功能的叠加,物质流、知能流和能量流在教学个体、群体和系统内的转换、输入和输出,实现各因子功能的协调,取长补短,因此,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远大于所有单个因子功能的总和。

2.多样性

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的因子具有多样性,比如主体因子中的学生,他们个性特征鲜明,文化背景、学习风格和动机差异性大,就像是自然生物界中的不同物种共存于英语教学生态系统中,彼此交融,相互影响,他们认知、思维、语言能力方面的差异性即多样性成为彼此间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驱动力。

3.动态平衡性

所谓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各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系统的自组织而实现的一种相互适应、相互补偿、相互协调的平衡状态。一个运转良好的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可以以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稳定状态,教学主体和各个生态因子在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规范作用下各司其职,维持课堂生态系统的稳定。知能和信息在各教学因子间转换和循环,各教学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制约使得教学生态系统大致处于平衡状态,教学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但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英语课堂系统中的各个因子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所以课堂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换言之,系统的某些部分会出现不平衡。要解决这些问题,既要通过系统的自调自控实现,又要通过外部力量对系统的调整和改革进行,从而使系统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稳定状态,则系统结构更加合理,能够发挥更高效的功能和取得更好的效益,所以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处于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

4.开放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具有对外部系统的接受和交换能力,即与外部系统进行持续的信息传输、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进而维持演替发展。系统要稳定有序的运行,其动力不仅来自系统本身,还来自系统以外。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因素(教师和学生)都是生命个体,生命个体的必须不断变化和发展,这既来自生命个体内部的力量,又来自于生命个体所在系统提供其发展动力。要同时获取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动力,必然要求生命个体所在的系统是开放的。英语课堂生态系统需要来自外界的支持,比如科学的英语教学目标、适宜的教学环境、先进教学辅助设备、不断更新的信息等,通过教学过程的转化,这些动力和支持将被转化成为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变化又将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方法等产生影响。

5.协同变化性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共生共存,这就是事物的相关性或称协变性,也是事物的固有特性之一。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生共处的协变性在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生态课堂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个因子的变化导致另一个因子发生协同变化。总体而言,教师采用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对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发展学生认知能力起到不同的作用。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变化反过来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而教师的教学理念又会影响教师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选择。

二、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运行原则

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要实现科学优化运行必须充分体现整体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动态平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协同变化性原则。

1.充分体现整体性原则

强调整体性,关键在于要使组成系统的各因子在有规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整体发挥作用。教师存在于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引导学生学习以提高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学生存在于大学英语课堂,其主要功能是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另外,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存在也无不是旨在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所有这些因子都应当科学、合理、有序地组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以发挥其整体的最大功能。

2.充分体现多样性原则

大学英语生态系统中学生、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强化了教学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系统更加稳定,更有动力。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整体性原则强调综合、全面发展,突出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具体到每个学生,就应使学生有多种自主的选择,确定自我发展的方向。大学英语课堂中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些策略和方法的内涵及具体操作形式也都各不相同,但在具体的某个阶段或者环节,由于它们最具有合理性,最能反映出外语教学的某些规律,因此也最能解决某些教学实际问题。

3.充分体现动态平衡性原则

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首先取决于它的自组织能力,这种自组织能力能有效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也就是教学系统短期震荡和无序状态后又能恢复平衡的原因。但有的教学问题,甚至是大学英语培养目标的调整,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等,都会对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产生冲击,这就要求教师和学校对教学过程进行关注、支持和监控,当这个教学系统的运行出现波动和异常时,要及时进行干预和给予必要的支持,随着各项措施和操作办法的逐步到位,随着出现的问题逐一解决,整个课堂教学系统又会趋向平衡。

4.充分体现开放性原则

充分体现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指充分尊重教学理念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手段的开放性,教师教学的开放性、学生学习的开放性、教学空间和时间的开放性等。比如就教学内容而言,教材不应局限于教科书,师生都是教学资源的使用者、开发者与创造者;就教学手段而言,既可以是课堂上的讲授和演练,又可以是课外自主学习和社会实践:教师和学生之间就师生关系而言,这种开放既是人际间的多维互动与交流,更是信息的开放与沟通。

5.充分体现协同变化性原则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适应、协调和合作的过程。教学顺利的课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的发展情况,以及学生的总体学习风格等适时调整教学方法、选用适宜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而学生也会积极适应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课堂中的协变性表现在教师和学生间的情绪变化上,学生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情感,在积极的课堂情感环境下,学生的主动参与会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没有热情,漠视教学,教师的情绪也会受到打击。

篇10

关键词 实践 经验 经验主义 关系

中图分类号:G80 - 05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出发对实践作出了科学的规定,提出实践是主体的对象性活动。我们不能把人类的一切活动同哲学意义上的“实践”混为一谈,在哲学意义上,实践只能是主题的对象性活动。

一、 马克思实践观的内容

(一)“实践”的发展。

实践的观点源起于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具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关于德性、知识方面的实践,另一方面指的是日常生活实践。康德试图克服人和环境的僵硬对立,把两者统一起来。可是,他认为,人的活动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人同外部世界的结合,只限于精神加给客观世界的各种形式的先验范畴,显然,这并不能克服认识和行动上的二元论。他提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区分,认为前者解决认识问题,它只管现象界。后者说明行为问题,行为来自意志,意志发自心灵,心灵属于本体界。现象界遵守“自然律”,本体界遵守“自由律”,两个世界分别服从两种规律,彼此互不涉及,结果导致“理论”与“实践”的对立。

康德把“实践”局限于道德行为范围之内,又把道德准则看成是理性的“绝对命令”,是先验的和普遍有效的。由于他割裂了“现象”和“本体”,从而他的“实践”也不能成为理性通往现实的桥梁。所谓“实践理性”只是一种“应当”和“信仰”,最终导向道德神学。尽管如此,康德颂扬主体性原则,力图使主客观统一起来,并把社会和自然界看作是向着自由发展的有机体。这些思想间接促成实践观的产生。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都只是片面的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实践内涵的一个方面,马克思则再次将两个内容合二为一,形成了自己的实践观,既包含生产实践也包含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从理论来源上看,实践观的创立离不开黑格尔、费尔巴哈、卢梭、康德、歌德、费希特等前人的思想。

(二)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实践的一般本质―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二是实践的特殊本质: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实践是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运动形式。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四)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实践有三种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实践的要素、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的;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种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也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实践包括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也就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社会关系实践,是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精神文化创造实践,首先包括科学实验,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专门为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活动。此外,艺术和教育活动也属于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为直接目的的精神文化创造实践。

二、 经验的基本内容

作为一个认识论的概念,经验一词主要指与理性认识相区别的一个认识阶段、认识形式,即感性认识。理性主义者将人们对有关事物的见解区分为一般的、易犯错误的信念和永久的、已被证实了的真理性知识,并在其中划出一条深深的鸿沟。他们声称,感觉经验只能产生关于表象世界的意见,由于表象可能使人受到蒙蔽,所以这种得之于观察的经验是不可靠的,无法被确认为知识。鉴于此,理性主义者主张全面放弃感觉,而专注于从理性中寻觅真正的知识。还有一些理性主义者认为,许多知识是生而具有的;学习的实质,就在于通过理性能力对内部潜在的内容作出重新发现。他们指出,在这样一个先验的知识概念系统中,短促和随机的临时性经验必然找不到它的位置。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经验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所谓直接经验是指学生经过亲身实践获取的知识,所谓间接经验是指学生通过学习他人的认知而获得的知识。的哲学观认为:一切知识归根结底都来源于实践,间接经验是从直接经验转化而来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指出:学生的知识经验发展的进程是从积累直接经验开始的,然后通过学习间接经验和交往使直接经验的意义得以拓展和丰富。我国杰出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强调:学生从亲身实践中获取的直接经验是其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的基础,只有将学生的实践体验与对间接经验的学习结合起来,才能够使学生掌握知识真理。

(二)经验的特征。

杜威将经验的“正统观点”归纳为五条:第一,经验主要与认识相关;第二,经验具有主观性;第三,经验仅与过去相联系;第四,经验与联系和连续性无关;第五,经验与思想和推论无涉。

(三)经验主义。

人们凭借一些经验处理事情时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经验主义认为人类知识起源于感觉,并以感觉的领会为基础。经验主义诞生于古希腊,纵观经验主义的发展历史,基本上可以区分为两类学派:温和的经验主义与激进的经验主义。前者认为,所有的意识观念均来源于知觉,但同时也承认意识的机能(诸如记忆、想象和语言的官能)是内在的能力。相比之下,后者的观点则更为激进,公开宣称不仅意念的内容,而且意念的整个过程都不可能存在内部能力,而只能是习得的。

我们要尽量避免犯经验主义错误,在办事时我们借鉴经验是必须的,但是如果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的损失,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主观主义,不要武断,不要盲目。凡事不可轻易下结论。要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要注意,说过:“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遵循马克思的实事求是”。

三、实践与经验的关系

实践是经验产生的客观基础。经验源于实践,是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实践是经验的土壤,没有实践,经验就失去了来源,要想获得经验只有亲身参加实践,参加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才能认识事物从而获得经验。没有实践,客观事物和认识主体就不能发生任何关系,因而也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经验就更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篇11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联系;方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41-01

未来提高生物课的教学质量,培育大批高素质科技人才,近年来的高考说明明确指出:X学科在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方面,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科知识与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所谓联系的方法,就是在讲解某一知识点时,将与此知识点相关联的知识结合起来探讨或讲解,从而使学生能纵向或横向掌握学科内或学科间的有关内容,并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实际相联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1.注重"学科内知识联系",引导学生学会知识体系的整体化构建,促进他们站在现代科学的制高点上审视自己的学习

生物单科或理科综合试题中,往往一题涉及多个生物知识点,因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尤其是复习时,将学科内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讲解。学科内联系可分为两个方面:

1.1高中知识间的联系。高中生物侧重生命本质的探究,编排上也横向地以生命的基本特征为线索展开论述,比较抽象、微观,学生也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高中生物的有关知识,在讲授高中生物的有关章节时,应适当补充介绍初中生物的相关知识。例如"植物的个体发育"一节的重点和难点是:被子植物的胚和胚乳是如何发育的,与被子植物个体的发育有何联系?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点,就要向学生补充介绍初中课本中被子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有关内容,比如花的结构、双受精现象、果实及种子的结构等。

1.2章节内或章节间内容的联系。生命的基本特征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学科内综合所涉及的知识点往往涉及章节内或多个章节间的内容。例如:"细胞"一章中,细胞的各部分结构皆由一定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组成,如线粒体由蛋白质、脂类、少量的DNA和RNA组成。相应的结构具有相应的功能,如细胞分裂中,需要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和各种酶,需要线粒体供能,高尔基体与植物的新细胞壁形成有关,动物细胞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等。

章节间的联系也是普遍存在的。如若给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黄圆)授以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绿皱)的花粉,请推测子代果皮(或果肉)、种皮、胚和胚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就牵涉到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 "遗传和变异"的内容。学生只有清楚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才能顺利解题。教师在讲植物的个体发育中,应向学生交代果实中除胚和胚乳是由含父本的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发育,其余皆由母本直接发育。两个极核的基因组成相同,因为其同卵细胞等都是由同一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若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遵循自由组合规律,运用棋盘格解题即可。因此,以上例题答案为果皮和种皮是YyRr(同母本),胚为YyRr(黄圆)、Yyrr(黄皱)、yyRr(绿圆)、和 yyrr(绿皱),理论上其胚乳的基因型为YYyRRr、 YYyrrr 、yyyRRr 和yyyrrr,但豌豆胚乳在发育过程中已被子叶吸收。若讨论相应结构中染色体(或染色体组)的数目时方法亦如此。讲新陈代谢应与细胞的结构功能相联系,光合作用应与呼吸作用相联系,减数分裂应与有丝分裂相联系。

2.要注重生物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深刻理解学科的意义,增强学习内驱动力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它的变化发展与现代物理、化学等的发展息息相关。我们在教学中应适时向学生补充介绍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2.1与物理学科的联系。细胞和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都需要能量,我们可将生物体内能量的贮存、释放、转移和利用与物理的做功相联系。如,某运动员体重70Kg,起跑后用1s跑了1m远,能量全部来自体内葡萄糖的有氧呼吸,求该运动过程中运动员所消耗的葡萄糖。首先,要用物理学知识算出此过程消耗多少能量,再根据1mol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有1255KJ转移至ATP中直接用于运动,计算出消耗的葡萄糖的量,最后换算成质量。

2.2与化学学科的联系。"生化一家"此话一点也不为过,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且在无机界都可找到。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而新陈代谢中包含了大量的生化反应。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及相关量的计算,如何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中元素的来源去向及DNA的复制,某些实验题中所用的化学试剂及作用等。

2.3与数学学科的联系。生物和物理、化学统属理科,也就会有计算题。如:在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的情况下,给出氨基酸的数目、肽链数及所构成的蛋白质分子量中的任何两者,即可计算另一量与肽键数。尤其在解遗传题时,数学的概率定律更得到了广泛而充分的应用。

3.要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科技素质

学习生物不能仅停留在字面理解上,而要紧密联系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社会生产、人类生活,懂得其存在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如明白了生物学上的遗传规律,可指导农业上的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农民经常中耕松土,不仅可锄草,还增强土壤透气性,有利于根细胞的呼吸,从而使进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对植物生长有益。教师要及时向学生介绍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成果,要将相关信息与学生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评论和解释。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容及研究现状,目前炒得较热的基因工程和克隆等。

篇12

中国哲学所蕴涵的“文化生态模式”为人们反省全球范围内环境与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总体性思考的角度。“文化生态模式”是指维护文化生态生存、绵延的根本律则与运行机理。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 基本的世界图式可名之为“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图式。在这一图式中,天地万物通过被生命化而统合为紧密相连的一体;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既内在于自然,又有着自己的特殊使命。立足于这一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表现出了和谐性、平衡性与稳态性等颇为独异的理论特质。与现代西方以强调人和自然的二元对立为基本特征的世界图式、以通过对自然的征服和占有而求得人类社会不断“增长”为基本理论特质的文化生态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近年来,与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与生态危机的深入反省密切相关,中国哲学的“生态意蕴”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深入讨论这一问题,应当从中国哲学所蕴涵的“文化生态模式”的角度加强总体性的思考。这里所谓“文化生态”,是指由构成文化系统的诸内、外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关系。“文化生态模式”则是指维护文化生态生存、绵延的根本律则与运行机理。

由于人是以类的方式存在于宇宙之中的社会动物,一个文化系统的文化生态必然涉及到人与终极实在、人与自然宇宙、个人与他人以及人之身心之间的关系。正是这些方面构成了特定文化系统的基本存在形态,亦即文化生态模式的基本“世界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基本的世界图式可名之为“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图式。

在这一图式中,天地万物通过被生命化而统合为紧密相连的一体。中国哲学看待天地宇宙以及万物的基本范式就是“生命典范”的,即自觉地把天地宇宙以及万物均看作是类人的存在、有生命的存在。这在作为中国哲学之思想源头的《周易》哲学中即已奠定了基本精神方向。正是借助于生命典范,《周易》建构起了一个涵容天地人“三材”、足以“曲成万物”、“范围天地”而又以“道”一以贯之的机体网络系统。沿着《周易》哲学所开辟的基本精神方向,以儒家和道家为主体的中国哲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以生命典范贯通天地万物的世界图式,从而形成了“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论”。在这一世界图式中,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既各自构成相对独立的系统,又共同构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它们之中莫不包含了某种内在的生命力量亦即“道”或“天道”。“道”或“天道”构成了万物的存在根源,同时也是贯通万物的内在本性。以生命体存在的万物统领于“道”或“天道”,共同构成了充满生机的大化流行。

在这一图式中,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既内在于自然,又有着自己的特殊使命。它强调,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人是内在于而非外在于天地万物的。《周易》哲学从两方面突显了天地万物对人的内在性。其一,天地万物构成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存在前提。《序卦》明确指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这显然是把天地万物的存在看作是人、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其二,天地宇宙亦是人的价值之源,人之所以为人所应具的德性是“法天效地”的结果。这从《系辞》“生生之谓易”与“天地之大德曰生”的论断中即可清楚地见出:“生”不仅是天地之基本的存在形态,而且更是天地之最高德性,正是天地宇宙所昭示的“大德”为人类提供了价值的源头。由此,《周易》开启了后儒以“生”释“仁”,将人之本质属性与天地之德相联系,以为之确立形上根据的基本精神方向。与此同时,人作为大宇长宙中唯一具有灵明者,又不是完全类同于其他万物的存在,而是具有一种特殊使命,即只有通过人的存在而不仅更为充分地实现天地之道,而且使之发扬光大。《中庸》所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所言明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人虽有着与其他万物不同的特殊使命,但归根结底依然是为了实现天地万物自身本有的内在价值。

立足于“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的世界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表现出了和谐性、平衡性与稳态性等颇为独异的理论特质。

追求和谐是中国哲学中包括《周易》哲学、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共同具有的价值取向。即以儒家而言,对普遍和谐的追求自孔子起就已奠定了基本精神方向。原始儒家的这一理论意向经后儒的不断发明推广而成为儒家基本的价值取向之一。《中庸》指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明确地表示,建立在“中”这一天下之大本基础上的“和”是天下之达道,人能够达致天下之达道,则可以使天地万物达到各安其所、物各付物的理想境界。在儒家哲学中“和谐”与“生生”又是紧密相连的。扩而大之,亦可以说,“生生”与“和谐”的一体,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价值理想。

所谓平衡性,即将万物走向和谐看作是一个趋向于生机平衡即事物的构成要素之间和谐共处、共生并形成相对稳定、协调之均势的过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就世间万物的基本存在要素而言,它们均是由既相区别又相渗透从而形成相对稳定均势的两方面即阴阳构成的。在中国哲学家看来,天地宇宙、万事万物无一不是阴阳二气的产物。阴阳二气又是互相渗透的。阴阳互渗互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需、调协而生化万物,成为中国哲学世界图式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本身即是相互渗透的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被看作是天地万物得以存在的一个基本前提。其二,就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来看,亦体现为阴阳之间在相互对待的平衡中通过此消彼长的不平衡而走向新的平衡的过程。换言之,亦即将事物的变化发展看作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国哲学的这一理论特质在作为理解天地宇宙之基本观念框架的“阴阳五行”论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其三,就对事物发展趋势的价值取向来看,中国哲学特别注重“中”,即构成事物的诸要素均合理合度的状态。《周易》开启了中国哲学“尚中”的价值取向,在日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庸”、“中道”、“中和”、“中行”等学说和理念。如果说中国哲学中的“中和”理念是以中求和的话,那么,“中庸”则至少包含了为人处世以“适度”(无过无不及)为原则、通过各种不同因素的差异互补来寻求整体上的和谐统一(和而不同)、随时而中(时中)等方面的基本内容。这其中所追求的,不仅是有机的平衡,而且是动态的平衡。

篇13

其实,每个活动都是教师价值观的体现。我们可以从这个活动中解读出教师独特的设计思路:在对树叶的科学探究中注入人文情怀,让小小的树叶充分体现一种生命的力量。就这个活动而言,它所蕴含的人文情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每一片树叶都是有生命的

活动前,孩子们观察过幼儿园银杏树的变化,活动中观察的每一片树叶都是他们亲手捡起的“朋友”。因为是朋友,所以要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给它画一张像,赋予它一种身份,因而观察记录单就变身为“小树叶的身份证”。孩子们在给小树叶起名时,用自己能想到的各种词语进行表征,有的迫不及待地告诉旁边的同伴和教师:“我的小树叶叫小乖乖。”“我的叫点点。”……在他们纯真的心灵里,一片片看似静止的树叶都是灵动的生命,是他们真正的朋友。

在观察活动中,有时我们更多地会把一株植物、一个动物当成“物”,我们会去关注它们的形态、结构、功能,也习惯于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句式概括总结它们的不同特征,却从未想过用心去端详和刻画一片叶子,去发现它不同寻常的美。因此,这个活动的价值在于体现一种生命的力量,哪怕是一片微小的落叶也应得到尊重,引导孩子们热爱生命和关爱生命的情感教育在活动中自然地渗透。而这种情感教育和科学探究是相辅相成的,幼儿珍视手中的树叶,也使得他们的观察更细致、更深刻,更富有人文情怀。

二、每一片树叶都是有特点的

这个活动给人最直接的感受是,使人不由自主地想起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著名诗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哪怕再微小、简单的生命,一旦将它放大,你就会发现它是那么独特。教师问孩子:“你的银杏树叶是什么样的,和别人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好奇:孩子会有怎样的发现?教师引导孩子用铅笔在叶子描画它的轮廓,再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表现它的特征。我们担心:一支普通的铅笔怎么表现叶子的色彩变化和细部特征?

当教师用投影展示一幅幅充满个性的叶子画像时,当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叶子朋友的特征时,我们被折服了,更被感动了。“我的叶子的叶柄有点长,叶子的上面有一个深色的圆点,上面有点黄,下面又变绿了……”当一个孩子指着自己画的叶子娓娓道来时,我们惊叹于他的洞察力。再看一张张叶子的“身份证”,有的像写意画,简单的几笔勾画出叶子特有的纹路;有的像工笔画,每一个细节甚至叶子颜色的深浅变化都用线条来表现。这时,我们不由得感叹:每一片树叶都是有特点的,每一个孩子的表达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儿童真的有一百种语言。

在结束自主观察和表达的环节后,教师提出问题:“两个小朋友的叶子一样吗?”她继而引导幼儿发现这些虽然都是同一棵银杏树上的叶子,但都是不一样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又引导幼儿玩起“小树叶捉迷藏”的游戏,幼儿相互交换“小树叶身份证”,根据记录单在小组内寻找相对应的银杏树叶。这一过程也培养了幼儿细致观察、逆向思维、向同伴求证的能力。

活动开始,幼儿通过看、摸、闻多种感官感知银杏树叶的基本特征,接着自主发现每一片树叶的特点,自然而然地感知事物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是非常深奥的哲学道理,但孩子们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建构起了对世界的有意义的理解。

三、每一片树叶都是有故事的

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说过:“这个世界的脾气特别古怪,我们必须凝视它,它才有可能把大门打开,让我们看到里面的风景;如果我们不去凝视它,它的大门永远是紧闭的,我们什么也看不见。”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去久久地凝视一片叶子,去发现隐藏在叶子里面的独特风景,去领略每一片叶子的生命故事。

篇14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程;“稳态与环境”模块;知识结构;科学方法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为《标准》)在课程结构上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其中包括设置了“稳态与环境”这个必修模块。对这种新颖的设计,有许多教师不理解,也有一些教师从科学性和合理性方面提出了质疑。本文就此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生物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建构

1959年,布鲁纳(Jerome S.Bruner)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他的结构主义课程的思想,他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自此以后,课程内容要结构化,成为课程专家的普遍追求。

(一)生物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高中生物课程以生命的基本特征来组织内容,这也是传统的普通生物学的学科结构。但是,我们现在必须考虑两个问题。一是现代课程论认为课程体系要反映学科体系,但不等同于学科体系。它除了考虑学科体系,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社会需求。生物学科的内容包括由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组成的理论体系,及其隐含的学科思想和方法。因此,生物课程的内容既可以根据知识理论体系建构,也可以根据学科思想和方法建构,两者各有其合理性。二是20世纪后半期发生的“生物学革命”,使生物学的“范式”发生了改变。库恩(T.S.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说:“科学革命以后,教科书和它们提出的历史传统必须重写。”例如,已故陈阅增先生主编的《普通生物学》,就打破了传统的普通生物学学科体系,根据当代生命科学从微观到宏观的发展,“按生命的主要结构层次,从低层到高层安排。”[1]

(二)构建生物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思路

课程内容结构体系构建的依据,是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学方面的关系。逻辑关系指学科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心理学方面的关系指按照编者所理解的学生认识发展,把课程内容加以组织的关系。对科学课程而言,一般的倾向是在高年级采取逻辑结构的体系,在低年级以心理学结构的体系为主。我国的课程向来关注知识体系,构建高中生物课程的思路,按我国的国情只能取前者。

按逻辑关系构建课程体系,又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例如,1.可以按形式逻辑的方法,将若干科学事实或概念作为逻辑起点,通过演绎推理构建一个公理化的体系。这种方法在物理、化学中用得较多,对生物课程,《标准》首次将概念列入了课程目标,《标准》中“遗传与进化”模块的内容,也主要以类似的方法构建;但由于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生命现象的不确定性,以形式逻辑构建知识体系只能适用于生物科学的少数领域。2.进化论无疑是生命科学中最大的一个统一理论,研究生物进化的机制不仅要追溯漫长的生命历史,覆盖各种生物进化现象,并与生命起源承接,还要能对现今全部的生命现象给出说明。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曾在普通高中开设“达尔文主义基础”课程,希望以进化论为框架构建生物课程体系;但由于进化论远未成熟,结果使生物课程受哲学的支配而走上非科学的道路。3.当代生物学的发展,形成了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对生命的本质,生物学界长期存在活力论和还原论之争。20世纪30年代后,科学界对生命的本质提出了新的认识,就是机体系统论。1952年,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L.V.Bartalanffy)出版了英文版的《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提出了机体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整体原理(组织原理)、动态原理、自主原理。这些原理表明:生物有机体是一个独特的组织系统,其个别部分和个别事件受整体条件的制约,遵循系统规律;生命有机体结构产生于连续流动的过程,具有调整和适应能力;生命有机体是一个具有自主活动能力的系统。[2]1968年,贝塔朗菲又在此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写成《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应用》,创立了系统论,生物学也由此发展出“系统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利用系统概念、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来理解生物学知识,重新整合原有的生物科学知识体系。这已成为“生物学革命”的内容之一,国际上称为“利用系统方法进行生物学革命”。“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知识结构就是以系统生物学的思想构建的。

二、“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知识结构

(一)关于稳态、调节和环境

稳态的概念最初来自生理学。生理学把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叫做稳态。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一方面是代谢过程使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遭到破坏,另一方面是通过调节使平衡恢复。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不断受到破坏而又同时得到恢复的过程中得以维持和进行。后来,稳态的概念逐步扩展,它不仅被用来说明内环境理化特性的动态平衡,而且人们发现细胞、群落和生态系统在没有受到激烈的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时,也都处于类似的状态,都可以用稳态这个概念来说明它们相对稳定状态的维持和调节。

稳态调节的概念原来也来自个体水平的生理学,例如,哺乳动物体内的温度、渗透压、pH以及各种电解质和营养物的浓度都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这是在其自身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下,随时进行反馈调节而实现的。生态系统虽然没有与此类似的调节机制,但也具有一定的抵御环境压力、保持平衡状态的能力。特别是成熟的生态系统,每年的能量收支大致相等,营养物质循环近于“封闭式”,流失极少,系统能相当长久地保持一定的外观和结构,这些都是稳态调节的结果。

(二)“稳态与环境”模块概念体系的建立

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都是一个知识系统。从一般形式上看,都是由科学事实、基本概念、特定方法、相应理论以及应用范例等构成的。以生命的基本特征为框架来整理和概括生物科学事实,虽然容易被理解,而且从科学发展过程来看,分门别类地划分和组织材料,确实是一切科学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但是科学事实本身和若干科学事实的简单堆砌毕竟还不等于科学。事实只有以系统的概括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成为概念和规律的根据和验证时,才能够变成科学知识的组成部分。

以这样的观点来看《标准》中“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内容,“3.1植物的激素调节”和“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两个单元,提供的是经过整理的科学事实,它们是建立科学理论的基础和前提。在后续单元中,“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和“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点,提出了“稳态”的概念;“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等知识点,提出了“调节”和“环境”的概念。科学概念是由大量科学事实和经验材料经过理性加工和提炼而形成的,科学概念一旦获得,就会使人们的认识发生飞跃,使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理论化。然而,概念虽然重要,但仅有概念还不能形成科学理论,概念只是理论的逻辑起点。在稳态、调节和环境概念的后面,还有一个更核心的概念,就是“系统”。因为稳态是系统的状态,调节是系统的行为,环境是系统的存在。这样,“稳态与环境”模块就以“系统”这个本体论概念作为核心概念,以“稳态”“环境”和“调节”三个科学通用概念把生物个体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的要素、行为、稳定和发展等问题统一起来,并以“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阐明群落的演替”“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等作为这个理论体系的应用范例。

需要明确的是,这个概念体系是隐性而不是显性的,是运用系统生物学的思想建立的。教材如何编写,教学如何进行,则需按具体情况而定。

三、“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科学方法

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除了科学事实、基本概念、相应理论和应用范例,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特定方法。“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科学方法,主要是系统分析方法以及以模型和数学方法为主的逻辑方法。

(一)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

《标准》在“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前言中指出:“本模块选取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与稳态的知识、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运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3]这就明确提出了“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现代生物学的分析性研究已深入到分子、量子水平,但为了揭示生命运动的奥秘,还必须从生命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从它们和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来了解整体,这就需要进行系统分析。系统分析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综合实践能力。例如,植树造林是中央的号召,但西北一些地区年降水量很小,蒸发量很大,其地下水主要靠地表下的渗透作用(如熔化的雪水)。在这些地区植树,地下水会因树木的蒸腾作用而过量散失,导致水位下降甚至枯竭。于是近年来中央指示这样的地区要多种草。然而,在我国的中、东部地区,却出现了砍树种草的热潮。殊不知在高温多雨地区,树的生态效益要远远超过草。结果,一些城市政府部门又不得不规定绿化至少要有多少比例的乔木和灌木。导致这些失误的原因就在于缺乏系统分析的思想。

转贴于 现代系统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基于数学工具进行的,高中生物学教育一般只能做定性分析。如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所要求的“学会从系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具体说,就是运用系统的概念和系统分析的思想,一方面对生命系统的要素、结构、边界、环境、性能等系统的基本特征做分析,另一方面对系统的状态及其调控做分析。以生态系统为例,其要素指组成成分,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结构包括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边界指系统的范围,生态系统是模糊集合,其边界是一个模糊概念,根据研究的需要划定;环境指一个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条件,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共同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性能指系统整体的特性和功能,系统的整体特性表现为该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区别,系统的功能则反映了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程度,或系统获取输入、予以变换而产生输出的能力。以上这些方面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至于系统的状态,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系统,系统的稳态就是生态平衡状态。每个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其稳态,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状态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它的生产量,包括输入、输出、净生产量和效率。类似的分析在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均可进行。“稳态与环境”模块中的“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阐明群落的演替”“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注全球性环境问题”等知识点,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稳态的维持”“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调查或探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等活动建议,都需要渗透和利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教学。

(二)数学和模型方法的运用

20世纪30年代,贝塔朗菲在提出机体系统论概念的同时,主张用数学和模型方法研究生命现象。

1.模型方法

《标准》依据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将模型和模型方法列入了课程目标。所谓“模型”,是指模拟原型(所要研究的系统的结构形态或运动形态)的形式。它不再包括原型的全部特征,但能描述原型的本质特征。[4]模型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逻辑方法的一种特有形式。模型一般可分为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两大类,通常说的模型即指物理模型。物理模型可以模拟客观事物的某些功能和性质,它包括物质模型和思想模型两类。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经常使用的物质模型有实物模型如生物体结构的模式标本,模拟模型如细胞结构模型、各种组织器官的立体结构模型等。思想模型是物质模型在思维中的引申,根据构建模型的思想方法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形象化方法(或称为意象思维方法)构建的具象模型,它是人们在思维中通过对生物原型的简化和纯化而构思出来的。具象模型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特征,如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生物膜液态镶嵌模型等。它能使研究对象直观化,既可以促进研究,又可以简略描述研究成果,使之便于理解和传播。另一类是以理想化方法(或称抽象思维方法)构建的模型,是人们抽象出生物原型某些方面的本质属性而构思出来的,例如呼吸作用过程图解、光合作用过程图解等过程理想模型,食物链和食物网等系统理想模型。这类模型使研究对象简化,在科学研究中用于计算推导,引申观察和实验的结论等方面。

在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模型方法被广泛运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成功就是一个范例。在生物科学学习中,模型提供观念和印象。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识经验既包括概念系统,又包括表象。前者有概念、原理、规律、理论,后者的成分包含观念和印象。当代不少学者都主张把表象看做一种符号要素,与语言等其他符号要素一样具有抽象、概括、组合和再组合的功能,因而能构成思维的操作。所以模型提供的观念和印象,不仅是学生进一步获取系统知识的条件,而且是学生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模型和科学事实、概念、原理、理论并列为科学主题的重点,并将构建、修改、分析、评价模型作为高中学生的基本科学探究能力。

“稳态与环境”模块中有两个活动建议:“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和“设计并制作生态瓶”,都是运用模型的探究。例如,“设计并制作生态瓶”制作的是一个活体实物模型,运用这个模型进行的是对生态系统运行的模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对某些自然现象进行直接实验,这时就要人为地创造一定的条件和因素,在模拟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利用活体实物模型进行的模拟实验,在生命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为变量较多,而且变量之间的关系,除因果决定性因素,还存在许多非因果决定性的因素,所以需要做系统分析。就本案例来说,一方面需要对生态瓶的组成成分、结构、环境、性能等做分析,另一方面需要对系统的能量转换和物质流动状态及其调控做分析。这对学生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无疑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但也正因为生命系统的复杂,所以活体生物模型与实际事物相比,存在较大差异。这是需要讲清楚的。

2.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指运用数学语言表述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并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判断和预测的方法。目前,数学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医生做手术之前都可以先进行数学模拟以预知各种方案可能出现的后果,再依据个人的经验来选择手术方案。数学方法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标准》对数学方法的使用,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定义概念。概念有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之分,具体概念指能通过直接观察获得的概念,即实物概念,例如细胞、组织等结构概念,呼吸、遗传等生理活动概念;抽象概念不能通过观察习得,只能通过下定义才能习得,例如呼吸作用、新陈代谢等概念。在抽象概念中,有一类是用数学式来定义的。这类定量的概念以数学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为研究工作提供一种简明精确的形式语言,具有重要的科学认识论价值和方法论价值。“稳态与环境”模块没有明确要求用数学式定义概念,但“列举种群的特征”这个知识点,如果涉及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那就是用数学式定义的概念。

(2)对生命现象的空间关系和数量关系进行描述、分析和计算。例如,以条形图、曲线图、统计图等来表现某一生命现象的统计数字大小及其变化,这在生物课程中已广泛应用。

(3)统计方法的运用。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的方法。统计性规律在生物界广泛存在,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大数过程的规律性,即大量随机事件所组成的系统的规律性,如遗传性状传递过程中的规律。这类问题可用描述统计方法解决。另一类是某些生命系统行为的规律性,例如,生态系统中某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生灭过程、生物个体生态寿命的预期分析等,它们是不同条件下生命系统某种行为潜在可能性的数量估计,而不是实际存在的状况。这类问题可用选取统计方法解决。描述统计方法和选取统计方法,《标准》都已引入。描述统计方法主要是对观察、实验的原始材料进行整理、分类、分析等统计加工,得到统计事实。孟德尔正是使用描述统计方法对豌豆杂交实验结果进行定量观察和数据分析,才发现了遗传性状的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选取统计方法又称统计推理,是从样本到总体的推理。例如,对种群数量、密度的研究,要完全获得某自然种群总体的状态、特性和变化规律的信息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实际上也无必要,所以往往根据由样本(样方)所获得的统计事实来推断总体。“稳态与环境”模块中有两个活动建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和“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前者是用描述统计方法表达大数过程的规律性,后者是用选取统计方法进行从样本到总体的推理。

(4)用数学模型来表现生物学现象、特征和状况。生物数学模型有两类:一类为确定性模型,它用数学方法描述和研究必然性现象,例如某生物个体的生长曲线、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数量变化曲线等;另一类为随机模型,它用概率论和统计方法描述和研究随机现象。例如,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没有确定性,有多种可能的结果,究竟出现什么结果是偶然的、随机的,但当种群由大量个体组成,并能随机繁殖传代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又表现出统计规律性。1908年,哈迪和温伯格用遗传平衡定律(Hardy.Weinberg定律)对此进行了描述,这个随机性的数学模型为种群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对数学模型,“稳态与环境”模块中安排了一个要求:“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根据以上对“稳态与环境”模块知识结构和科学方法的分析,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当然,随之而来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问题,仍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参考文献

[1]陈阅增,等.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8.

[2]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M].吴晓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