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学与经济政策范文

经济学与经济政策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2:4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学与经济政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学与经济政策

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政策 演化经济学创新 思考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化理论基础

演化经济学是从有限理性的角度思考,根据生物进化的观念来关注经济变迁过程。它的重点基本落在组织层次方面,分析论述的内容是当企业遇到市场环境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及风险,应怎样按照自身的“惯例”来行事,经受住环境的考验与选择。学者们也积极尝试将这一理念放到区域经济发展中。

从演化角度来看,区域间也存在如同市场内的企业一样出现竞争。区域创新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区域竞争力的大小。而影响区域创新力的重要因素就是共同的知识基础与区域内行为人的多样性。区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共同知识基础能为经济行为人的多样性产生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与选择作用。一方面,区域内的经济行为人利用区域中累积的知识可以再相关知识领域增强提供机会。另一方面,区域共享知识基础还能发挥出选择机制的作用,避免引入或创造不符合当地背景的知识内容。

二、区域内的制度环境

(一)区域局部变革

它是经济行为人的搜寻创新和区域环境选择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结果。经济行为人,比如企业遇到各种局部问题或常规问题或局部锁定时,通常就会促使局部变革的发生。这种变革方式从行为主体来讲,大部分属于一种适应行为,可预见性极强,有较强的选择作用。也有助于为政策制订者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

(二)结构变革

即根本性变革,若区域经济陷入困境及锁定状态时,通常会促使和原有的发展轨迹完全脱离,使区域产生根本性变革。该变革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源于区域自身内部;二是由其它多种渠道引进。该变革形式对环境选择影响很小。

三、从演化视角提出的一般区域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尝试提出一些基于演化理论基础上的一般区域政策建议。

首先要不断提升区域共同的知识基础,不断改进区域制度环境。提升区域共同的知识基础,必须通过强化沟通与交流,主要包括区域内经济行为人之间、经济行为人和区域内外部之间等的信息交流、沟通。同时,在此基础上促使各经济行为人加强学习、交流,从而让知识,尤其是默示知识得到有效转移,甚至产生创新。改进区域制度环境的一种有效方式,即确保区域保持开放性。针对流动性资源,例如资本、企业等,实施“退出”机制,确保区域“即使遇到压力集团的抵制,也一定要提供合适的制度,从而形成具有吸引力的区位性要素”。

处理区域内的局部变革问题时,区域政策带有微调的特性。此时,区域政策的基本目标为:进一步促进区域多样性的产生;确保区域选择过程的有效发生;努力排除锁定状态。

区域内的多样性基本依靠创新来激发。因而,要强化区域内的学习能力。比如,政策制订者可加强企业、科研院所、风险资本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从而确保相关知识、信息流动的及时、通畅,进而促使区域学习与创新的产生。

区域内相关创新的发展及扩散均依靠区域内市场以及非市场环境具备的有效选择机制来达到。在此条件下,实施政策微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政策的制订来关注对四周环境的提升,用以弥补环境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由于局部变革与路径依靠有可能引起次优问题,因此,在制订区域政策时,还应注重减小新的区域锁定风险。政策制订者应着重建立“区域层次的冗余”,即区域各组织间松散的联系。而区域层次的冗余极难建立在市场基础上,重点取决于相应的政策。因此,政策制订者要重视区域系统的开放及多样化,主动刺激促进开放性及多样化,避免强大的组织控制区域系统并仅为其再生产服务。

针对根本性变革时,区域政策的目标为重构区域发展路径,建立新的系统,并且防止早期锁定。在这种背景下,相对于局部变革,政策制订者会获得更多的自由与选择。比如,在重构区域经济体系过程中,可选择很多新的技术、制度等,而不必如局部变革一般,只能在原有的路径下发展。区域政策的着力点不仅要提高区域的适应能力,保持多样性,而且要促使区域资源向新的发展机会、新的发展轨迹开放,同时加强区域内各个组织间的新交流与沟通。

下面,我们对比局部变革的区域政策来进一步说明根本性变革的区域政策特点:

1、相对于局部变革,根本性变革极少受到当地实际环境的影响,更偏重于制订普通意义上的政策。局部变革则带有明显的地方特征,大多数会受到专门化知识及技术的影响。2、局部变革通常是在原有系统基础上的微调,区域仍旧护按照原有形态进行发展;根本性变革则是完全脱离已有的发展形势,在组织、技术、制度等方面重新构建。3、局部变革的区域政策的目的在于促使区域内相关要素、组分间的沟通,加强知识、技术方面的交流。根本性变革则重点在于刺激区域内的要素及组分进行新的交流,从而达到创新以及找到新的发展路径的目的。④局部变革政策制订者的自由度有限,必须在原有的技术、知识区域内进行政策制订,因而政策成功率较大。而根本性变革政策制订者的自由度偏大,不过,成功率较小。

参考文献:

篇2

1公共产品与公共卫生

所谓非竞争性(Non-rivalry),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其公共产品的供给边际成本为零或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所谓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即一种物品一旦被提供,没有一个人可以被排除在该物品的消费过程之外,或者不能通过收费和其他机制将其排除在外。在卫生服务领域中存在着大量的公共产品。例如,利用电视开办健康教育节目,这个节目一旦开播,收视区内的全部居民都可以收看并从中受益,而且未付费者收看节目也不影响付费者收看节目;又如,为控制血吸虫病而采取的疫区灭螺措施,这种服务一旦提供,疫区内的居民都降低了血吸虫病的感染几率,而且付费者享受到安全的生活和劳动环境,未付费者也同样可以享受。因此,公共卫生服务如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健康教育、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都属于公共产品范畴。对于这些公共产品,由于未付费者和付费者同样可以消费并获益,所有人都会试图“免费搭车”。既然无论付费与否都可以收看电视健康教育节目,可以避免接触钉螺而减少血吸虫病的感染,那么作为消费者谁还愿意出钱购买这些服务呢?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者提供这类产品将难以获得理想的收益,因为“生产这些物品的收益非常分散,单个企业或消费者不会有经济动力去提供这些服务并试图从中获利”,所以私人不会生产这类公共产品。结果在市场机制下,公共卫生服务会处于极端萎缩状态或根本不会存在。由于公共产品消费人数的增加一般不导致成本的增加,而且一经提供会有众多的人享受,所以从社会角度考虑,公共产品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率;然而,在市场机制下这种具有高经济效率和高公益性的公共产品是没有人愿意提供的。所以在卫生领域中利用市场机制所带来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卫生服务缺乏提供者,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机制在卫生领域中不能实现卫生资源的有效配置。

2准公共产品与基本医疗

准公共产品介于私人物品与公共产品之间。私人物品的特点是竞争性与排他性,“除了直接消费者之外,该物品的生产和消费不对任何其他人产生正的或负的外部效应(或溢出效应),它的一个生产单位,仅对应着一个消费单位,即仅供一个人消费。”由于私人物品的消费可以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因此普通商品的买卖双方可以通过谈判形成双方满意的价格,这就为市场交易提供了可能。基本医疗服务虽然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物品特征,但如果把它看作个人消费品则是错误的。因为基本医疗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存在供方需求诱导,进而会导致市场失灵。医疗服务具有天生的非同质性和供方信息垄断性,医生对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手段的有效性、医疗服务的适度性更为了解;相比之下,患者及其家属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和对疾病的恐惧心理,治疗上一般持服从态度。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供方必然追求利益最大化,兼具服务建议者和提供者双重身份的医生可以方便地实现诱发需求的目标。因此,用市场化的方式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必然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失灵。二是基本医疗被社会公认为人人都应该得到的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人力资本包含健康资本和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健康状况的改善依赖于医疗卫生状况。如果一个国家具有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必然会在整体上提高人力资本的健康状况;反之,不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则会使居民得不到必要的健康保护,从而损害国家的整体健康状况,最终妨碍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政府应优先保障所有居民的基本健康权利,当居民缺乏基本医疗服务的支付能力时,政府就应给予资助。因此,基本医疗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范畴。

3外部性与卫生服务的正外部效应

具有正外部效应的产品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例如,在一个社区范围内一部分人接种了麻疹疫苗,接种者患麻疹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同时社区内非接种者受到传染的机会也会减小,结果接种者受益,未接种者也受益。正外部效应的另一个典型例子是传染病的治疗服务,如果一个人罹患疟疾并就医治疗,那么除了他本人康复外,周围的人由于减少了被传染的可能性也将从中受益。具有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的经济学特点是:直接消费者对消费效益的估计要比其社会效益小得多。这说明在市场机制下,由于个别消费者对消费效益的估计之和小于总的实际效益,消费者对(准)公共产品的需求量小于社会最佳需求量,从而社会对(准)公共产品的需求不足,供给也不足[3]。因此,对于(准)公共产品单靠市场机制不但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反而会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4需求和供给理论与医疗服务价格失灵

医疗需求是人们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对医疗服务的需要,它要求人们有需要的欲望并具有支付能力。只要医疗资源是有限的,供求曲线就会受价格水平的制约。在完全竞争市场模型中,均衡理论是建立在供求双方拥有价格、质量等充分信息、可以做出理性判断的基础之上的。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4个条件:一是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二是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三是行业进退自由,四是供求双方拥有完全的信息[4]。然而,现实生活中医疗服务的市场供给同完全竞争市场模型相差甚远,医院和医生提供的服务具有天然垄断性;同时,医疗服务也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在垄断条件下,垄断方索取的价格超过了生产的边际成本,价格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差距产生了福利损失。如果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适当管制,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垄断造成的福利损失。由于医疗服务在很多情况下充满着不可预见性,要求医生在治疗前先同患者谈判,以形成一个双方可以接受的价格是不现实的。此外,医疗服务存在强烈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通常运用非价格决策规则实施医疗行为。因此,如果医院追求利益最大化,医疗服务的供给者很容易利用垄断性和特殊性来牺牲患者的利益。医疗服务领域存在明显的市场价格机制失灵。

5福利经济学理论与医疗卫生公平性

在经济处于完全竞争、生产者与消费者获得的信息充分且没有外部性的条件下,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平衡达到最佳状态,市场经济就会显示出帕累托效率(Paretoefficiency)。“在这样一个制度中,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是有效率的,没有一个人的境遇可以在不使他人的境遇变得更糟的情况下变得更好”,竞争性的价格机制能使社会资源和技术通过最佳的组合生产出商品或劳务。但是,尽管帕累托效率颇具吸引力,也不能表明应该把它作为伦理标准,它的缺陷就是对公平问题的漠视,未能以是否公平作为效用分配的依据。庇古认为,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任何增加穷人实际收入的绝对份额的因素,只要该因素在任何方面都不会导致国民所得减少,一般来说就会使社会福利增加。”在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原则中,社会公平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医疗保障的完善、社会民生的增进,都属于公平性的实现方式。注重公平同样有利于提高效率,最终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6公共财政理论与市场失灵矫正

公共财政理论是以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为分析问题的出发点,考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以此界定财政的职能范围。市场经济配置社会资源的基本机制是市场机制,但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很多问题只靠市场无法解决,即存在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包括公共产品、外部效应、垄断、信息不充分、市场不完全、偏好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等内容,为克服和纠正这些市场失灵,就必须借助于另一种力量———政府。政府要弥补市场的缺陷,必须支配一定的资源,从而需要运用财政作为直接配置资源的手段介入经济,与市场互补,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失灵原则规定了政府及其财政的各项活动应限定在市场机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领域,以弥补和矫正市场失灵为职责,即提供市场无法足够提供的(准)公共产品、解决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外部性、自然垄断问题以及处理市场难以做到的收入分配公平等事务。这种职能界定避免了财政活动对市场不应有的干预破坏,充分尊重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保证了市场效应的正常发挥。按照公共财政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在医疗卫生领域大量存在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正外部性卫生项目,市场机制在这一领域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只有正确区分医疗卫生的不同项目特性并加以区别对待,才能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7正确认识政府和市场在医改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存货会计政策选择成本流转假设经济后果

一、引言

存货是指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中用于销售的商品及以销售为目的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耗用的原材料和物品。对大多数企业来讲,存货都是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为了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要采用适当的途径、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对存货进行准确地计量。运用不同的存货计量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实现如下目的:确定期间净损益。存货计量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将存货成本与相关的收入相配比,相对较为真实、准确地确定企业每一期间的净损益,作为缴纳所得税及进行相关收益分配的基础,维护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衡量企业存货的价值,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存货的价值一般被假定为拥有某些特定资产企业的价值与不拥有这些特定资产的企业价值的净差额。企业经常重置存货,其价值接近于其重置成本,而那些不持有就会导致产量或销售额下降的存货,其价值可能会高于其重置成本,但有些存货的价值可能又低于其重嚣成本。因此,存货计量的目的就是要使计量的结果能够解释并能准确地确定企业存货的价值,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在于向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具体到存货项目是企业不仅要提供预测企业销售存货可能产生的现金流入量,还要预测重置以后会计期间销售存货所需的现金流出量。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要将存货的成本在已销存货和期末库存存货之间进行分配,本文将比较各种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以便从中选择出最恰当的存货会计政策。

二、成本流动假设与存货会计政策分类

(一)成本流动假设存货成本可分为实际成本与非实际成本,存货成本计量方法也可分为实际成本计量方法与非实际成本计量方法。实际成本计量方法包括具体辨认法、先进先出法(FIFO)、后进先出法(LIFO)、加权平均法等,非实际成本法包括计划成本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毛利率法和售价成本法等。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的期末存货就相当于流入流出相抵后的“池中蓄水”,本期期末存货结转到下期即成为下期的期初存货,下期继续流动;就形成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存货流转。企业要生产经营就要保持一定的存货量,正如利特尔顿在谈到企业经营活动循环时所讲的那样,在某种意义上,会计试图以同样的方式去处理川流不息的企业交易流。企业通常在期初开始时就拥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当期还要再采购或自制一定数量的存货,已有的存货加上可利用的存货就等于公司可以用于对外销售的存货,在某一会计期间,这些存货要么被出售,要么成为企业的期末存货。企业的存货流转包括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两个方面。从理论上讲,存货的成本流转应与其实物流转相一致,即购置存货所确定的成本应随着该项存货的销售而结转。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企业存货的进出数量很大,品种繁多加之存货的单位成本多变,存货的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很少相一致,人们只能按照不同的成本流转顺序确定已销商品和库存商品的成本,这样就产生了存货成本流转假设。

(二)存货会计政策分类在一个会计期间公司往往有多次采购活动,且同一单位存货的采购成本可能各不相同。那么在会计期末,期初存货和本期采购存货的成本哪些应作为期末存货、哪些应作为已销商品的成本,企业会计准则通常允许用几种不同的会计方法确定期末存货和已销商品成本,这些方法产生的期末存货和已销商品成本结果也各不相同。

(1)具体辨认法。该方法是唯一的能使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最接近或相吻合的存货计价方法,便于实现特定成本和特定收入的配比,因而最符合配比原则。但这种方法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该方法所依据的假定是可以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尽可能地划分为若干个存货项目,分别进行配比并计算损益,这种作法符合传统会计的存货成本分配目标。但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存货的种类众多、流动频繁,要具体辨别出各个存货的实物流动和成本流动的成本是高昂的;其次,对于与不同质的许多批次相联系的联合成本,要做到合理、精确地分摊非常困难,同时对分摊标准的确定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再次,这种方法的成本流动假设因客户购买的随机性和管理当局的偏好而变化不定,没有一定的规律性;最后,对于同质而不同价格的存货,管理当局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单位成本,以增加或减少已销商品成本,从而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2)先进先出法。此方法的优点主要有:一是最符合逻辑的存货计价方法。正常情况下企业都想先销售存货中持有时间最长的商品,易于变质和过时的商品更是需要按照先进先出法方式处理。虽然《企业会计准则》并没有要求存货成本流动必须符合商品的实物流动,但该方法的成本流动假设确实与商品的实物流动观念相一致。因此,对于许多种类的存货而言,FIFO法和具体辨认法得出的已销商品成本和期末存货都相同。二是先进先出法较为简便易行,无论是用于期间盘存制抑或是永续盘存制,相比而言都较为省事简便。三是先进先出法较为客观。与其他存货成本流动假设,特别是和LIFO、具体辨认法相比,管理当局不能任意选择存货计价,可以减少操纵存货成本和利润的可能性,从而可以保证存货计价和售价成本计算的系统性和一致性,便于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和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比较。四是在先进先出法中,期末存货成本是基于最近的采购成本。因此,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价值更接近于当前的重置成本,特别是当企业的存货周转较快、期末存货分摊的大部分成本都很接近于近期采购成本。与其他存货计价方法一样,先进先出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该方法把大部分近期成本都分摊给了期末存货,相对而言非当期成本或过期成本都分摊给了已销商品,在物价上涨时会高估企业的当期利润和期末存货价值。当某一会计期间的采购成本或存货数量急剧上升时,用较过时、较低的存货采购成本与相对较高的销售收入进行配比,往往会高估企业的利润和存货价值,造成“虚盈实亏”。用相对较过时、较低的存货采购成本与当前收入相配比得到的利润数形成通货膨胀下的存货持有损益,但持有损益通常是不能进行利润分配的。其次,存货持有损益产生于存货价格上涨期间,是较低的、过时的存货成本和现时存货重置成本之间的差额。当管理者为了掩饰当前存货采购成本增加的事实而提高商品的售价时,因使用FIFO而产生的存货持有损益能招致误导性的利润和现金流量信号。FIFO忽略了存货重置成本的价格较高这一事实,因而这一包含存货“账面利润(即存货持有损益)”的利润数并非真正的可以向股东进行分配

的利润,因而具有一定的欺骗性。最后,先进先出法下的净损益包括正常经营损益和因存货价格变化而产生的持有损益,财务报表无法将两者分开披露,容易误导使用者。

(3)平均成本法。平均成本法是一种较为中庸的存货方法,其优点和缺点与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不同,如该方法确定的已销商品成本和期末存货价值大小处于FIFO和LIFO中间。无论存货采购成本是上升或是下降,平均成本法产生的已销商品成本和期末存货价值都处于FIFO和LIFO之间。然而它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更像FIFO而非LIFO,事实上当存货周转率较快时,平均成本法产生的存货成本如同FIFO一样接近于当前重置成本。平均成本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它的实用性,该方法只在月末计算一次加权平均单价,易于使用,也比较客观。此外,相对而言,平均成本法也不像具体辨认法和uFo那样易于被人为地操纵。即使如此平均成本法仍然还是有缺点的,如该方法既不反映当期收入与成本的配比关系,也不反映按现时成本对资产负债表中存货进行的计价;再如该方法不符合存货的实物流动,而是与之相悖。简均法有时会导致严重的价格偏离,但平均成本法还是以其简便易行而在不少企业中得到推广。

(4)后进先出法。此方法是一种最有争议的存货计价方法,其缺点和优点都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其一,后进先出法用最近的存货成本和销售收入进行配比,能够恰当地反映当期收益。特别是在存货的采购成本持续上升以及存货周转率较慢的会计期间这一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在此方法下已销商品成本并不等于其重置成本,可能只是近似于其重置成本,因此,该方法可使存货的持有损益最小,在存货价格上涨期间使用LIFO报告的净利润可能更接近于可向股东进行利润分配的数量,有利于资本保全。其二,在物价波动不稳定的情况下,LIFO可以人为地平滑利润,避免企业损益的剧烈波动,以提高企业收益预测的可靠性,降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增进人们对企业管理绩效和声誉的信任。其三,该方法因对存货的计价比较稳健,因此计算各项偿债指标比较真实,有利于保护债务契约中债权人的利益,因而受到债权人的欢迎。其四,在存货价格上涨及存货数量并不下降的情况下,LIFO可获得相对较低的报告净利润,并可以通过降低应税利润而永久性地递延所得税。从企业管理当局的立场看,消除通货膨胀的不利影响是LIFO最主要的优点。事实上,在通货膨胀期间,节税利益才是LIFO得到广泛应用的最主要原因。其五,LIFO使企业的净损益比较符合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真实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虚盈实亏现象,有利于企业的再生产,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是会计政策服务于经济政策、服务于政府宏观经济目标的一种体现。其六,IRS的“LIFO遵照规则”要求,为了节税目的采用LIFO法的公司,在其对外财务报告中也必须使用LIFO。尽管它可以通过降低应税所得获得递延纳税的益处,并且使用LIFO也可在公司对外财务报告中较其他成本流动假设降低报告净利润。从(表1)可知,当全世界都普遍采用FIFO和平均成本法在时,美国是唯一的广泛应用LIFO的国家。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有些国家并不允许采用LIFO(如英国和法国);另一方面有些国家允许为会计目的采用LIFO,但不允许为节税目的采用该方法。后者增加了在存货采购成本上涨期间采用LIFO法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节税的可信性。从国际范围内看,值得注意的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已建议为了财务报告目的应取消LIFO,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也取消了该方法。笔者认为,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存在着较大差异,强行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或取消后进先出法都是不足取的,而应由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适合本国企业特点的会计政策,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是否选择后进先出法是企业自己的权利。

三、企业存货会计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当存货的价格在一个会计期间是按同一方向变动时,在以成本为存货计价基础的情况下,上述各存货计价方法对本期净利润和期末存货价值的影响是有差别的。由于“本期可供销售的存货成本=已销商品成本+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因而,存货价格的变动不是影响“已销商品成本”,就是影响“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在有些国家,上述各种成本假设都是公认会计准则所承认的,如果物价水平不变,则不论选择任何一种成本流转假设所得的损益结果都是基本相同的,但上述理论分析都是针对物价水平变动的情况而提出的,因为物价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常态,与企业的现实经营活动实践是一致的,如(表2)所示。因此,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将上述存货会计政策选择产生的经济后果概括为以下方面:

(一)对资产负债表即财务状况的影响 “资产负债表是说明为实现未来成果的现存手段资产”,“负债表的有用性是对当时的可偿付债务的资产、待支付债务或净清偿价值的表述”。在FIFO法下,期末存货按照近期进价计算,比较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重置成本,使资产负债表较为真实合理;在LIFO法下,期末存货是按较早期的采购价格计算的,与资产负债表日的重置成本差别较大,因此LIFO法计算的存货数偏低,即资产负债表中存货的价值被低估。运用这一存货数值计算的相关财务分析比率也受影响,如存货周转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就会被歪曲。亨德里克森提出反对LIFO法观点的理由之一是,“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存货价值是过时的,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反映过去期间存货的价值是毫无意义的。”

(二)对损益表即收益质量的影响在FIFO法下,用早期较低的存货成本与当期的营业收入相配比,就会高估或虚计利润。若以此利润数额计缴所得税、分配股利等,会使企业因难以重置同等数量的存货即企业无法进行实物补偿,使企业无法在原有的规模上持续经营,造成过量分配,不利于资本保全,从而会削弱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相反,在LIFO法下,以最近的存货采购成本与当期的营业收入相配比产生的利润数额,可以恰当地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经营成果,以此利润数额计缴所得税和分配股利就不至于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由此可以看出,各种存货会计政策对损益表影响的主要差别在于时间性,即存货成本在什么时候由资产摊销、转化为费用。在上述存货计价方法中,按稳健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依次是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具体辨认法最接近于真实状况。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FIFO法使存货价值和企业损益达到最高水平,其次是加权平均法和LIFO法;在物价下降时则相反。在物价持续上涨及不动用期初存货的情况下,LIFO法使当期已销商品成本最高,企业的损益降剑最低水平。

(三)对税收成本和现金流量的影响在LIFO法下,由于低估了期末存货成本而多计了已销商品存货成本,就减少了本期应税利润从而也减少了税收成本LIFO因节税而减少了现金流出量,与其他方法相比,增加了当期的现金流量,改善了企业的现金流转状况。从此意义上而言,企业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产生不同的税收负担,相当于企业享受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笔者认为,企业因采用不同存货计价方法对报告收益的影响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影响,并不能反映企业财富的任何变化,所得税支出才是对企业的真正影响。

(四)对经营者业绩及其报酬的影响在每一份重要的收益表后面都有相当数量的利益关系,不少企业的激励机制都是建立对经营者业绩考核基础之上的,而选择何种存货会计政策对企业的经营业绩有显著的影响。一般来讲,FIFO能高估经营者任期内的利润水平,获得较多的短期利益,实现经营者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LIFO则相反。“由于存在可以产生不同结果的代用方法,所以,人们不断尝试不通过实实在在地改善业绩就能获得盈利和增长的办法”。

篇4

关键词:非正规就业;剩余劳动力;预期纯收入;政策含义

中图分类号:F24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043-02

非正规就业,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是非正规部门就业或非正规组织形式就业。从我国的情况来看,非正规就业指的是没有建立正规的劳动关系和没有正规的劳动组织程序的就业。从现象上来看,摆地摊、微型“小企业”、沿街叫卖、人力车夫、修鞋、修配钥匙、搬家、送货等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就业空间十分广阔;从其生存的环境来看,包括非正规部门的雇佣劳动者,小业主等自营劳动者和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雇用者三个基本类型。由于非正规就业自身具有进入障碍小、经营规模小、劳动技能低等特点和扩大就业、减缓贫困、解决城镇失业等外部特征,近几年已为多数国家和地区所重视。从国际经验看,美国目前有27%~40%的就业属于非正规就业;西欧国家的非正规就业人口比重已从80年代的12.4%提高到90年代的15.8%;非洲这一比例为57.2%;拉丁美洲为36.2%;亚太地区为32.8%。可见,非正规就业已成为各个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农民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据统计,2000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1.8亿左右,2005年流动人口达到1.4亿,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到60%左右,而这其中又有80%以非正规就业的形式就业,可见,在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乏力的情况之下,非正规就业的发展与完善为庞大的失业群体提供了较大的就业空间,这对缓解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将从经济理论的角度对非正规就业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和就业难等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1.修正模型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对发展中国家在人口流动的政策制定方面,包括工资、收入、工业化和农村发展等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工具。但由于我国城乡人口流动和就业结构的特殊性,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并未完全反映我国的实际情况。首先,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城市就业存在二元结构,即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并存;其次,进入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部分以非正规就业的形式就业;最后,城乡人口流动不仅取决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更取决于城乡预期纯收入差异。因此,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基础上加以修正,以反映我国城乡人口流动的实际状况。

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迁入城市的动机不仅取决于城乡预期收入的差异,更取决于城乡预期纯收入的差距和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差异和找到工作的概率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越多。这种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而城市预期纯收入取决于城市预期收入与城市预期支出,农村实际纯收入取决于农村实际收入与实际支出。所以,

表示城市预期收入,表示城市预期支出,表示从农村迁入城市的成本。可见,城市预期纯收入主要取决于城市预期收入、预期支出及迁移成本。Wr表示农村实际平均收入,表示农村实际平均支出,即农村实际平均纯收入主要取决于农村实际平均收入与实际平均纯支出。而城市预期收入与支出主要取决于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包括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所以:

Wf表示城市正规部门的工资率,We表示城市非正规就业的工资率,∏表示流动人口正规就业概率, 1―∏表示失业率,即以非正规形式就业的概率。从修正模型可以看出,城乡人口流动的动机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城市正规部门的工资率和非正规就业的工资率;(2)正规部门找到工作的概率和非正规就业的概率;(3)城市的预期收入与支出和农村实际收入与支出;(4)迁移成本。

以上建立的人口流动模型是就一个阶段而言的。事实上,迁移者大多以非正规就业形式或者待业形式存在,以等待正规部门的工作机会。这样为了更加接近现实,该模型应建立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基础上,对其城乡预期纯收入进行贴现,设V(0)代表迁移者计划期内城乡预期纯收入差异的净贴现值,(t)代表城市预期纯收入,Rr (t)代表农村预期纯收入,P(t)表示t时期内在城市就业的概率,n表示计划范围内的时期数,r表示贴现率。

结合前面人口流动模式的分析,该贴现值可进一步表示如下:

在这个贴现值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其大小的不仅是城乡预期纯收入的差距,非正规就业所带来的收入及就业概率(1―∏)也是该贴现值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迁入城市的劳动力的特殊性,非正规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对贴现值的大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非正规就业在人口流动过程中已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不仅是由非正规就业者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更重要的是非正规就业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对解决失业问题特别是农村失业问题或就业不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对解决我国目前的就业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政策含义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当地人口的就业,于是政府往往采取各种限制性措施禁止其在城市就业,但这种做法往往一方面加大了政府的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政策效果也会很有限,不但不利于提高城市就业水平,而且还人为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作为人口众多的中国,就业问题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基本问题。面对中国城乡就业矛盾,根本的办法是改变观念,调整政策,把大力发展城镇非正规就业作为缓解城乡就业矛盾的重要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2.1 非正规就业大大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国内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进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水平、技能等方面的限制,很难进入或者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进入正规部门就业,因此,在未进入正规部门就业期间,非正规就业就成为他们就业的主要形式,这对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和社会稳定起到了双重的作用。

2.2 非正规就业市场的灵活性、多样性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这不仅表现在雇用形式和工资价格制定的灵活性、敏感性上,还表现在对消费市场多样性、个性化需求能够迅速反应,组织批量生产的灵活适应能力上,这种能力为一般劳动力市场增加了弹性,具有创造新的工作岗位的巨大潜能。特别是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非正规就业较低的准入门槛,为低技能群体和不同技能的劳动者在不同部门之间的置换过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缓冲带,避免了大量结构性失业群体的出现。

2.3 非正规就业起着调节就业和收入的双重作用

当经济增长出现低迷或严重危机时,正规就业的工资将下降,就业随之减少,而非正规就业相应上升。例如,1981~1983年巴西经济衰退期间,非正规就业上升了近30%;同时在经济衰退期,非正规就业可以提高一部分人员的收入,从而在宏观上保持一定的有效需求。目前,就业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家庭贫困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除了要健全养老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外,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水平,而非正规就业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

2.4 有利于弥补城市生活服务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相当多的大中城市,原体制下的“配给制”消费品分配系统被取缔,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具有小商品经济特征的“马路市场”和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如上海市75.1%的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主要在社区从事零售配送、文体服务、修理修配、计算机应用服务、小型制造业等职业,不仅推动了居民服务业的发展,还满足了市民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城市生活服务系统的供给真空。

3.结论

通过对非正规就业的经济学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非正规就业对缓解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调整城乡收入差距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我国对非正规就业的重视不够充分,使得它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健全的就业形式,存在诸如劳动雇用关系不规范、劳动条件恶劣、法律不健全、行政部门干预过多等问题,使得非正规就业者在夹缝中生存,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因此,现阶段完善和发展非正规就业成了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在意识方面,我们要正视非正规就业的存在,而不是把他们归于失业或下岗;在经济层面上,尽量减少非正规就业“正规化”的外在成本,加以正规化;在政策层面上,制定与非正规就业相配套的各种法律制度,为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3.

[2]魏杰,刘伟.发展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10.

[3]郭继严,王永锡.中国就业战略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6.

[4]冷熙亮.国外非正规就业动态及其理论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1,(5).

[5]陈淮.非正规就业:战略与决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1,(2).

[6]蔡.非正规就业: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资源作用[J].前线,2005,(5).

[7]孙月平.应用福利经济学[J].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10).

[8]张晓凤.非正规就业――弱势群体就业的有效途径[J].农村经济导刊,2005,(6).

[9]姚裕群.论我国的非正规就业问题[J].人口学刊,2005,(3).

[作者简介]吕文广(1971-

),男,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甘肃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篇5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趋同化差异化竞争特色办学

[作者简介]李斌琴(1980-),女,福建福安人,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卢志成(1979-),男,福建南靖人,嘉应学院体育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体育管理、高等体育教育。(广东梅州514015)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d10xjy02)和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项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基于专业设置模式改革的视角”(项目编号:2010tjk3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008-04

一、高等教育:一个充满竞争的场域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时代,为了生存与发展,任何组织都要面对来自外界的竞争。同样,竞争已成为大学生存和发展的不可回避的问题,诚如加里·贝克尔所说:“无论是推动教育发展,还是促进啤酒生产,我都相信竞争的巨大作用。在高等教育领域,美国世界领先,而这个领域是美国竞争进行得最为激烈的领域。”①在我国,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过去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以政府的调控为主,国家对高等教育大到立法、规划、评价,小至高校的办学目标、培养计划、机构设置、人事安排、专业设置、招生就业等,均通过各种制度予以严格规定。在此背景下,高校依附于政府,并无实际办学自,只需依政府的指令行事,而无须太多考虑外在的社会需要和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之计。因此,大学之间虽存在一定的既得利益冲突与矛盾,但作为资源拥有者与调配者的政府在主观上鲜有让大学进行竞争的意图。作为非完全独立的行为主体,大学也基本上没有竞争的想法和欲望,在计划经济时期大学竞争有意无意被掩盖了。②当下,随着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与优胜劣汰原则被逐渐引入,大学作为独立的法人办学实体已经得到承认及规模扩张后高等教育“买方市场”的逐渐形成,大学也正逐步失去过去政府提供的全面保护,必须走向市场,通过竞争获取资源。竞争既是大学获取“稀缺资源”、战胜对手的手段,也是现在乃至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合理配置“稀缺资源”的重要方式。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是这个竞争大潮中必须参与的一个重要支流。

资料来源:赵应生、洪煜、钟秉林发表在《教育研究》的“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方高校经费保障问题及对策”一文。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竞争中的弱者

我国现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262所,而目前这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趋同,这在其发展定位、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均有体现。如,定位向“985”“211”大学看齐,争当“一流”、争变“研究型”;向多科性、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专业高度雷同等。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趋同的后果就是大家在同一平台内进行同质化竞争,争夺有限的办学资源。而事实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同质化竞争中是没有优势甚至是处于劣势的。因为各级各类高校在高等教育场域中的位置是有高低之分的,高校在高等教育场域中的位置高低既有办学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所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其维持和获取办学资源能力的强弱。我国现有各级各类普通高校2358所,高等教育场域“是一个等级严格的金字塔式的系统,自下而上分别是民办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普通地方专科学校、普通地方本科院校、地方重点高校、百余所211高校、三十余所985大学、8所所谓‘重中之重’的985大学,最后是位于塔尖的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③对处于高等教育场域底部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在获取办学资源方面与处于高等教育场域顶部的高校有较大差异,成为竞争中的弱者,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1.政府经费投入:亲疏有别。当下,我国高办学经费的投入虽然正逐渐走向多元化,但是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依然是主要部分。在教育资源约束的情况下,政府对高校经费的投入依据是其在高等教育场域位置高低,选择“亲疏有别”的重点投入政策。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中央部属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由中央政府负责,地方高校则由地方政府承担。④地方院校受地方政府工作财力不足的制约,经费保障水平与中央部属高校存在较大差距,且二者之间有扩大之势(如右表所示)。除此之外,对处于高等教育金字塔顶部的“211”和“985”工程项目的高校还能从政府获得“超国民”待遇,得到额外巨额资金投入。如,在“985”工程一期项目的“2+7”格局中,定位于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北大和清华,三年时间内从教育部各获得18亿元的投入;其余最初定位“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中国科技大学等7所高校也从教育部和地方政府或者中央部委获得三年10亿元左右的投入。⑤在长期办学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大幅度的经费支持对高校的发展无疑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众多地方高校受经费投入水平的制约,仅能维持基本运转,用于教学和科研的经费严重不足。

2.招生被“忽视”与就业受“歧视”。长期以来形成的高等教育金字塔体系,使得不仅政府根据这个金字塔体系进行教育规划,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社会如家长、考生、用人单位也以此为标准自上而下考量大学的“优劣”。在他们眼中,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北大、清华及其他“985”“211”院校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特殊层次。学生进入这类大学学习,不仅是家长培养子女获得阶段性成功的标志,同时也意味着将来可能比进入处于金字塔底部“一般”院校的学生有更好的出路。因此,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院校自然是考生、家长们报考的首选,而位于底部的地方院校则往往被“忽视”。这也使得一些地方院校开始陷入了“生源危机”,不得不降低投档分数线方能勉强完成招生指标。与此同时,用人单位也依据高校在金字塔体系中的位置高低判别毕业生质量“优劣”,毕业生的“出身”对其就业极为重要,位于金字塔底部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受到歧视现象屡见不鲜,其就业率也明显低于211、985院校。《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年)》的调查显示,2007届、2008届“211”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3%、90%,非“211”院校毕业生则为90%、87%。

3.人才引进:缺乏吸引力。师资力量不足,师资水平不高是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初期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各院校出台了相关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通过提供住房、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安排配偶工作等优惠政策吸引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以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但是,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大多位于地级市,有的甚至是欠发达地区的落后城市。无论是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还是院校的财力、办学条件、学科建设水平、科研基础与氛围、工作环境、发展机会都与一些重点院校存在较大差距,这导致众多高层次人才宁去大城市的专科院校也不愿落户在小城市的地方本科院校。不仅如此,既有的人才亦有可能留不住,或被其他院校挖走,或读博离校。

4.科研竞争:先天不足。由于大多地方院校办学历史较短,特别是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升本之前的专科办学阶段,科研基础条件差、对科研工作不重视,地方院校的科研普遍起步较晚、起点较低。这使其科研竞争力明显落后于“211”“985”大学,突出反映在其承担的课题上。如在2006~2010年公布的“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地方院校承担的数量不到1/4⑥,其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的更少。

三、差异化竞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理性选择

面对在高等教育场域中竞争及其弱势地位,如何突出重围?选择何种发展战略?这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需要作出抉择的问题。在自然界,处于同一生态位的各物种为争夺有限的资源而相互竞争,生态位重叠程度越严重,竞争越激烈。此时,为减缓竞争压力,处于同生态位的物种会选择生态位分离或移动的方式对群落的时间、空间和资源的利用以及相互关系方面,倾向于用相互补充来代替直接竞争,即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使由多个物种组成的生物群落能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

在社会领域,差异化竞争已是经济学、管理学各学派研究的重点内容。这主要源于西方经济学理论提出的伯川德悖论(Bertrand-Paradox),该理论认为两个以上的生产同质产品的厂商,以不变的规模收益生产同类产品,以边际成本销售,会失去获利空间。回避伯川德悖论的最现实和最常见的做法是实现产品差别化。作为企业竞争战略的差异化竞争理论,同样可以应用于教育组织的研究,用来分析院校的发展。高等教育是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又受其制约,而社会发展又是复杂、多样性,其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再加之我国的区域、城乡之间在社会发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高等教育只有多样化、差异化发展,才能灵活应对这一多样化的外部环境。另外,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而言,学生的个人智力水平、学习能力、价值取向、社会观念等亦是多样性的,大学也应差异化发展,以满足社会个体的多样化需求。伯顿·克拉克曾经断言,“实施高等教育的最差的办法就是把所有的鸡蛋都往一个篮子里装——高等教育最忌讳单一的模式”⑦。也正因如此,走差异化竞争道路,已成为当下世界高等教育办学的共识。从本质上讲差异化竞争就是追求独到之处,以特色求发展。⑧潘懋元先生也说过:“每所大学能够生存,能够发展,能够出名,依靠的主要是特色。”虽然,当下对何谓办学特色有不同的理解,但可简单地概括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这应该是对差异化竞争的最好诠释。

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由于在高等教育场域竞争中的弱势地位,更需讲求差异化竞争策略,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来寻求合适的发展空间,强化自身的独特性、稀有性,走出发展初期的向金字塔顶端的院校模仿的泥淖,避免同质化竞争的劣势,形成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比较优势,提高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树立品牌,构建独特的竞争优势。

四、特色办学: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差异化竞争的路径

总的来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办学的“特”,要体现两点:其一,地方性。即面向地方,立足区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即为其使命,脱离了这一点,新建本科院校则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生存和发展之基础。我国地域辽阔,区域间发展极不平衡且各具特色。不同区域在文化积淀、经济发展重点及社会发展战略上的差异,为新建本科院校实现服务社会的理想,形成自身特色创造了有利条件。新建本科院校正可根据自身发展条件,结合区域发展现状,确立服务重点,进而突出特色,最终形成服务地方的特色优势,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其二,独特性。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管在其办学定位,还是专业设置、课题研究、人才培养和师资建设等方面都要和研究型大学、高职等其他类型院校有所区别,为自己争得在竞争中取胜的机会。因此,具体来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既要通过走特色办学之路实现差异化竞争战略,又要做到以下几点:

1.立足区域,科学定位。办学特色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与目标追求过程中形成的。但若无合理目标与科学的定位,不仅难以形成特色,甚至会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大学并无实际办学自,这也导致其“无目标办学”,以致一些院校经过几十年发展仍“原地踏步”。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应立足区域,科学定位:首先是明确自身在高等教育场域中的位置,即学校是一所地方性高校,即使未来办学层次提升,获得硕士点博士点,招生面向扩展,但是社会服务面向与发展空间仍主要是学校所在区域。其次是围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特色办学,强化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重点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科技服务,并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获得地方政府和群众的支持。如广东嘉应学院的办学宗旨是“立足梅州、面向基层、服务广东、辐射全国、延伸海外”,其定位为办出“植根侨乡,服务山区,弘扬客家文化”的特色。基于此定位,嘉应学院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地方的活动,2008~2009年该校受当地兴宁市委、市政府的委托,为其制定《兴宁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最终,研究成果不仅获得兴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还获得了“广东省2008~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以区域社会发展需求为基点打造特色新专业,吸引生源。社会需求是推动大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学专业的设置主要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地方院校的专业设置只有密切联系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迎合地方社会需求方能创出特色。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各地区产业结构、经济基础大相径庭,各有特色,这对地方院校的专业设置自然会有不同的要求。尤其是一些区域的重要产业往往是该区域的特色产业,需要特殊的技术、人才。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充分利用其区域的优势,积极主动搜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信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设置特色专业。如福建龙岩学院根据当地煤炭资源丰富,需要大量研究、开采煤炭的高级专业人才的现状,果断地增设了采矿工程、地质工程、测绘工程本科专业,并与福建省煤监局、省安监局合作办学。龙岩学院为煤炭企业培养定向人才,而企业则为签订定向培养协议的学生提供学费、专业奖学金,并分配工作。这种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很快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成为龙岩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品牌专业。

3.探寻区域特色文化,研究区域特色课题。科学研究是大学的职能之一。受办学条件等限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的机会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院校在科研方面可以无所作为。地方院校完全可面向区域特色文化,以研究区域特色课题作为科研的突破口。一是寻找区域特色文化资源,研究区域特色文化。如广东嘉应学院依托地处客都梅州的区位优势,成立客家研究院,其客家文化研究作为一项特色在海内外均有较大影响,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也因此成为获批准成为“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二是积极利用地缘优势开展特色“产、学、研”课题研究。地方院校对教师科研项目的考核应淡化“级别”,鼓励教师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从事直接为区域经济生产服务的应用型课题研究,将科研拓展至当地企业,形成自己的区域性科研特色,并以此获得地方政府、企业的支持和科研项目与资金,实现院校与区域社会发展的互动。如龙岩学院资源工程学院,成立“南方不稳定煤层开采研究所”,将其打造成校、企联系的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桥梁,对煤炭行业的重大课题展开技术咨询,针对企业对不稳定煤层开采技术迫切需求和所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确立研究课题,为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福建省龙岩市煤炭资源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以此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紧抓煤炭行业特点及专业特色的研究,带动了龙岩学院资源工程学院科研的长足进步。

4.面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为地方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院校特色办学的主要目的,也是其核心竞争力。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课程体系设计突出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系设计是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确定的,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而满足社会需要。为体现人才培养特色,满足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区域社会发展需要;课程体系在内容上应紧密围绕人才培养规格、目标设计,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为框架,构建科学、协调、可操作的课程体系;在形式上应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加大学生自主选课权,以拓宽其视野,培养创新能力,体现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扩大毕业生的就业面。二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筑实践锻炼平台。重理论、轻实践是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对于面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特色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积极寻求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为开展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实践合作平台,满足学生开展社会实践锻炼的需要。如嘉应学院通过建立定向人才培养基地与当地企业长乐烧酒业公司开设“长乐人才培训班”,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梅州分公司开设“移动人才培训班”,整合学校和企业双方优势资源,契合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发展需求,打造实践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平台,为学生开展学习培训、营销实操、企业实践等项目,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其就业能力。

5.分层次、分类别地建设师资队伍。不管是区域特色办学目标的实现,还是特色专业的建设、特色课题的开展及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最后都有赖于师资队伍的质量,归结为师资队伍的建设。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目前在这些方面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是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的人才紧缺,师资队伍结构和人才梯队对特色办学的可持续性和长久性也是个考验;二是教师的实践性和动手能力有待加强,“双师型”教师紧缺,有的老师固守已有的理论研究,不愿拓展在实践能力和应用性方面的研究。因此,为更好地实施特色办学,落实差异化竞争发展策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更应紧紧围绕学科建设需要,以优化结构为目标,有针对性、有重点、分层次、分类别地建设师资队伍。对于前者,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一是引进与培养并举。一方面,建立特色学科带头人引进的保障机制,确保特色学科建设投入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引进外来人才固然重要,但是内部培养也不可少,毕竟现有的教师对于学校的特色办学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有更多的积累与准备。二是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强化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人才梯队建设,把大力培养青年学术骨干、青年学术带头人作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为学校的长远规划做准备。如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施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三年为一周期,并给予相应的专项科研经费,即取得了显著效果。三是做好柔性引人工作。对于学校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不必尽求为我所有,但能为我所用即可。对于后者,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可以将教师下放到企业进行挂职,特别是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如机械工程专业的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引进人才时要加强对其应用性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考核,特别注意教师已有的实践性知识基础和动手能力是否适合相应专业、满足该专业的需求;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可以与地方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和协议,定期聘请企业具有实践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学,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

[注释]

①朱科蓉.竞争——英美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核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88.

②别敦荣.我国地方大学的使命与发展战略[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4.

③赵炬明.精英主义与单位制度——对中国大学组织与管理的案例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178.

④纪宝成.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0(10):5.

⑤宋维强,廖媛红.大学竞争的政治学分析:以“985工程”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4(6):27.

⑥孙继英,刘兆文.地方院校的科研竞争力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18):152.

篇6

[关键词]远程教育 基础教育 均衡原理 教育收益

一、远程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相结合

1.概念解析

远程教育是我国20世纪末,从国外引入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通过对远程教育产生和发展背景,以及基础教育在我国发展历程的介绍,来从宏观上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把握。

(1)远程教育产生的背景

远程教育也称为远距离(Distance Learning)教育,是指师生凭借媒体所进行的非面对面的教育。而“现代远程教育”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通常指的是上述远程教育形态中的第三代。换言之,现代远程教育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Internet在远程教育领域的新兴应用。目前,世界各国都积极地研究、应用和发展它的技术,同时希望能够将它应用到各自的学校教育、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中去。

(2)我国中小学教育发展概况

我国的中小学分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三个阶段,共12年。小学有5年制和6年制两种,前者约占小学总数的35%,后者约占65%。初中多数为3年制,极少数为4年制(约有98%的初中生在3年制学校)。小学和初中一共9年,属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学制3年。

自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各级政府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统计,1998年全国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8.9%,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阶段(含普通初中和职业初中)的比例已达94.3%,初中阶段入学率达87.3%。全国90%的人口地区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73%的人口地区普及了初中阶段义务教育,大城市市区和沿海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已开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远程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结合的背景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在实现现代教育的目标上具有独特的作用。我们国家的远程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必要补充,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在为基础教育服务方面,却面临着机遇和巨大的挑战。

(1)现代教育的要求

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教育要不断地走向现代化。建立在现代化科学技术基础上,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能够满足全民学习需要的现代教育,具有教育终身化和教育多样化以及个性化的特征。

(2)我国基础教育不利人群的需求

中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致使中国在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着多种不利人群:首先,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尚有一定的困难。尚未“普九”的地区,多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其经费、师资等办学条件差;已“普九”验收的地区,急需采取有效的巩固措施,防止出现滑坡。其次,在城镇大量流动人口中,学龄儿童的入学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第三,残疾儿童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到学校接受基础教育。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仍有270万儿童没能入学。

二、远程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结合的经济学意义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分配不均衡状态。这种不均衡存在的原因,我们能找到很多。例如,政府投入的不均衡、学校自身发展的不均衡、学生的择校观念,等等。但纠其根本原因,仍旧是个体观念严重,还未形成整体发展的理念。

而经济学中的均衡原理,就是在构建整体利益的最理想效果。一般而言,当系统中的所有作用均被抵消,达到了一种稳定、平衡或者不变的状态时,我们就说这个系统处于均衡状态。类似的,如果我们想找到使商品销售状况达到最佳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时,我们就需要找到这种商品市场中的均衡状态。当商品在均衡状态时所对应的商品价格和数量就是它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例如,我们把教育看作是一种商品,如果一个优质学校有50名教师,而这50名教师产生的优质教育资源最多可以教育2000个学生。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它的均衡数量是50,而均衡价格就是2000。如果学生数量不变,而教师数量再增加就造成了教师资源浪费,如果教师数量不变而学生数量再增加,就会造成教师资源紧张。因此,只有在教师数量为50,学生数量为2000时,我们才能说教师资源做到了最大效率的利用。

从均衡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均衡状态是我们追求的最优状态。但个体最优无法取代社会最优,只有达到社会最优的状态,才能实现教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实际生活中,经济个体都是理性的,他们尽可能实现自身的最优,但就整个社会而言就会存在未被开发的机会。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国家先期对于东部发达地区投入了巨大的教育成本,并得到了当地经济资源丰富的教育收益。这些资源在当地来看,似乎实现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这种利益最大化仅仅是片面的,它只是在为当地的教育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是仅仅这样做,对于东部地区丰富的教育资源的利用显然是不充分的,这也不符合“桌子上不存在现金”的理论。这就要求我们运用更为先进的教育技术,将东部地区丰富的教育资源推向全国,特别是推向中西部教育欠发达地区。这种投入不但可以解决中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短缺问题,也可以防止国家向这些欠教育发达地区的重复投入。这对于解决我国在教育资源投入有限情况下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对未来中小学应用远程教育的一些建议

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对远程教育的投入,可以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经济性的一面。那么,我们在提高未来中小学应用远程教育的使用率上,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对于中西部边缘地区,要加大投入力度

此外,还要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及时对投入远程教育设备后的使用情况进行复查,防止出现某些面子工程。此外,要通过视频课等方式,加强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教育交流,使西部教育工作者切实体会到远程教育方式的优越性,转变其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2.要逐步整合并着力推进网络基础教育的网上共建共享

要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创新,树立各重点中小学的网络教育知名品牌。研究并逐步确认终身教育的法规建设以及远程教育学历的法律地位和社会认知度。

3.国家应加大投入力度

建议国家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开展全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二期工程,要特别研究,加快建设,包括覆盖2亿多流动农民工子弟的远程教育,提升信息化设备和终端,实现“班班通”,努力创建基础教育资源体系,发展教师专业培训体系,构建以县为主,中央、省、市、县四级全国支持服务体系。

四、结束语

我们在投入的过程中不但要重视量的投入,更要重视质的提高。特别是国家重视对中西部加大投入力度的今天,我们更要用最经济的方式来达到最终的目的。而运用远程教育为手段来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对缩小不同地区之间基础教育发展的差距,是具有巨大的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张剑平.现代远程教育及其发展[J].现代信息技术,2000,(5):46.

篇7

【关键词】公共政策参与;参与模式;大学生;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140-02

一、我国公共政策参与的现状

(一)政府逐步放开公共政策参与的空间

与过去政治文化中官民对立的思想不同,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公民参与的重要性日渐凸现。立法层面,《物权法》《婚姻法修正案》等法律法规的出台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政策层面,出租车调价、个人税起征点在确定之前召开听证会,了解公民的意愿;社区层面,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参与式治理”模式已经在部分地区试行。

(二)公民的参与意识日益增强

封建思想遏制了公民主体意识的形成,“权威崇拜”、“与世无争”的政治哲学抹煞了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的推进,更多公民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参与政策制定来维护个人利益,其中以新兴的网络政策参与方式为主。在“南京网络问政平台”和“龙虎网上”发表《南京老城区道路交通的改造方案》和《南京弃婴岛案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在短短10天内就收获3500次的浏览量和近百余名热心网民的回复,也从侧面充分体现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积极性。

二、公共政策参与的模式分析

一般而言,政府主导模式意见易于被政府采纳,而民间主导模式中公众参与意见则较难被采纳。政策执行阶段注重政策的落实情况,制定阶段则更关注利益的分配。因此,根据公共政策参与过程中发起者和参与环节的不同,可划分为四种不同模式。

1.监督式参与模式,由政府发起,在公共政策执行阶段引入公众的监督,从而保证公共政策的顺利执行。其动力在于公众监督是抑制腐败和行政权力滥用的有效手段。

2.咨询式参与模式,由政府发起,在公共政策制定阶段主动获取公众意愿,从而保证公共政策反映公众的现实需求,维护公民利益。其动力在于政府希望提高公民对政策的理解度和接受度,在执行阶段保证政策的顺利实施。

3.申诉式参与模式,由公民发起,在公共政策执行阶段表达自身诉求,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公共政策执行过程。其动力在于公民期望切实保障自身权利、维护自身利益。

4.倡导式参与模式,由公民发起,在公共政策制定阶段表达自身利益和诉求。其动力在于公民期望通过参与政策制定环节,使最终政策反映公民需求与利益。

三、大学生公共政策参与现状

根据研究方向设计问卷,并将数据汇总整理如下:

(一)样本基本情况汇总;研究数据来自南京市内高校大学生问卷填写

调查采取自填式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37份,回收率为96.3%。其中,有效问卷329份,有效率为97.6%。本研究问卷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1.个人基本信息;2.政策参与客观状况;3.政策参与主观状况。

(二)大学生公共政策参与的现状描述;已有研究表明,公民对政府满意度与政策参与行为有着较大影响

本问卷对于政府满意度的考察从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入手。问卷从政治政策、基础设施政策、科技文化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五个方面出发,采取里克特量表形式评测大学生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满意度。数据表示大学生对政治政策满意度最高,标准差最小。对社会政策满意度最低,标准差最大。

(三)大学生公共政策参与行为的差异;接下来我们对于大学生公共政策参与意愿情况进行了宏观分析

从数据不难看出大学生群体对政策参与整体呈现积极态度。

此外,调查中还设计了政策意见反映途径重要性排序问题。多数人表示直接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是最为有效的途径,排在后边依次为在网上发表意见和向媒体反映。众多大学生也表示在网络上发表意见相对其他反映途径相比更加便捷,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成为大学生政策参与的首选途径。

(四)大学生公共政策参与的影响因素

1.学历层次,统计显示,本科生在政策参与途径得分均值为1.74,研究生为2.13;本科生在政策参与现状得分均值为1.16,研究生为1.50。经方差分析,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sig值0.000

2.专业类型,统计显示,自然科学类专业大学生在政策参与途径得分均值为1.23,社会科学类为1.28;自然科学类专业大学生在政策参与现状得分均值为1.76,文科类为1.93。经方差分析,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不同专业类型的大学生,在政策参与途径和政策参与现状上差异不具有显著性(sig值0.216>0.01;sig值0.035>0.01),专业类型不是影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

3.政治面貌,统计显示,大学生党员在政策参与途径得分均值为1.44,非党员得分为1.17;大学生党员在政策参与现状得分均值为2.14,非党员为1.71。经方差分析,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党员与非党员大学生在官方和大众参与途径中的网络政治参与差异显著(sig值0.000

除以上问题,我们还对大学生自我公共政策的认知进行了问题的数据汇总与整理。

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对自我政治认知还是有明确把握。但数据分析也表明,大学生在社会中虽处于较高知识层次上,但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和思想不成熟等原因,导致其在公共政策参与的模式选择上多以监督式参与模式为主。

四、网络政策参与的价值

(一)网络政策参与的自由性优势

网络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渗透和应用适应了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为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生活提供了现实可能。网络与其他传播媒介的主要区别在于传播的普及性。网络的信息言论自由,强化了政策参与自主性,提高公民参与积极性。这将有利于公民政策参与意见的真正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政策参与度。

(二)网络政策参与的低成本优势

参与决策收集信息,提出方案,要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如果参与成本大于预期收益,参与者就会选择退出或不参与。公民参与成本大部分耗费在政策信息获取上,这间接制约了公民政策参与能力。网络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改变了过去单一信息传播渠道,降低了公民获取政策信息成本,进而提高公民政策参与能力。

(三)网络政策参与的平等性优势

传统政策体系中,管理权力由上到下贯彻执行,管理权力上层大、下层小。要想突破层级限制,实现面对面交流,对普通公民来说遥不可及,因此政策参与权利并不被平等的享有。信息网络有着明显不同结构。第一,“网络倾向于水平延伸,而不是纵向发展。”也就是说,网络关系是同等级间的横向联系。第二,在这个网络上的每一个信息点,既可以信息,也能接受信息,因而每一个信息点都是一个信息中心。这种特性可以避免信息的集中控制。网络的平等性优势使得普通民众的参与变成了可能。真正实现了政策参与权利的平等。

五、结论与未来的展望

通过数据整理和汇总不难看出大学生对公共政策参与热情度很高,但多数情况不知从何下手,但新兴网络的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与途径。但网络的自由与无序,再加上其潜在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也加大了决策风险性。我们更应理性看待网络政策参与时代的到来。通过分析,得出三点结论:

1.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在两种参与途径中表现出较大差异,大众参与途径的参与积极性明显高于官方参与途径。在大众网络参与方式中,网络论坛和社交网站参与相对于政府公开网站更受到大学生的青睐;领导信箱相对于政民互动平台和法律政策民意征集活动的参与度较低。

2.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不积极的最主要原因有所不同,担心意见被屏蔽和审查是阻碍大学生在大众参与途径中政治参与的主要原因,而担心意见无法传递给政府是阻碍大学生在官方参与途径中政治参与的主要原因。

3.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受到若干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从客观方面看,在网络政治参与途径上,男性大学生比女性大学生更积极、研究生比本科生更积极、大学生党员比非党员更积极,而专业类型没有显著性影响,不是影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从主观方面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效能感、网络政治参与责任意识、网络政治参与兴趣和网络政治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都呈现一定正相关关系,说明现实社会中政治参与态度与参与行为的正相关性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同样得到体现。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公民政策参与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公民政策参与有利于实现公共政策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有利于实现和扩大公共政策的合法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网络政策参与的出现,为公民政策参与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不同以往的政府主导政策参与模式,新兴网络问政的出现,丰富了申诉式参与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倡导式参与模式。公民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阶段通过网络积极表达自身诉求,维护自身利益。本文从公共政策参与过程中发起者和参与环节的不同,突出了两者对于当代大学生公共政策参与的重要影响。强调了网络政策参与的重要地位,同时也给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好的政府一方面会注重引导公民监督意识的养成,这样才能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保证民主意见反馈渠道的畅通,加强网络问政平台的建设,有效确保决策的民主性。此外,在网络政策参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境,还需政府设立相应的制度进行必要的管理与引导,以促进其健康、有序、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琦.公共政策参与的模式及原则分析[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12(5).

[2]杨博,姜庆志,曹海洋,郭随磊.公民网络政策参与的理性思考[J].社科纵横,2009,31(2).

篇8

【关键词】模拟情境 感受生活 学到知识 提高能力

“假如我们乘着时间隧道来到唐朝,我们将怎样生活呢?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手工业者,甚至是商人或者官吏、皇帝等等,要求是要符合唐代经济生活的实际……。”对于“生产决定消费”的部分内容,以前,我往往以讲授为主,把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呈现给学生,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课堂气氛显得十分僵化,学生学习效果也很不理想。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尝试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模拟了这样的一个动画情境。我先让学生分别上台扮演角色,再讨论唐代能否像我们一样生活。整整一节课,由于模拟了政治情境,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了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使学生身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效课堂教学的时间几乎是整整一节课呢。

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缺乏学习政治的热情,从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对政治的兴趣要比对卡通片的兴趣淡得多,加上受高考制度的影响,教师在上课时往往去掉了许多精彩内容,因而是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多媒体情境教学则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并认为这是教学中的“金科玉律”。虽然这种论述未免有绝对化之嫌,但的确也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

一个好的情境设置,能激发学生在政治课堂中的创新力。那么什么是好的情境呢?我认为一定得基于生活,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我们当老师的要协助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而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也正是新课程的重要特征。哥德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如果把政治课比作树,那么,社会生活便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水分。脱离社会生活的政治课理论教学是空洞的、苍白无力的,只有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政治课才会生命之树常青。新课标明确地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因此利用多媒体去超越知识符号的课堂,构建生活的课堂,放飞学生的心灵,并使之穿梭于生活世界和理性世界之间,是对教师的课堂艺术的时代要求。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展现情境既给学生“导流”,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又给学生“开源”,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政治课是一门来源于社会生活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作为政治教师,应努力拉近教材中的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因此教学中要突出实践性,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大多数学生社会经验少,亲身参与实践的机会也不多,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建议提出的许多活动性建议应尽可能安排在教学内容中,我们当老师的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情境,感受生活,学到知识,锻炼能力。

例如:我在讲“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一框之前对学生进行了初步调查:你知道怎样存款、取款吗?你知道存款有哪些形式吗?大多数都是父母去办这些事情,学生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去做这些。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了一个银行储蓄存款的情境短片,让学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初步了解银行的一般性知识,然后我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去演:①如何存款?②如何挂失?③银行储蓄的种类及特点;④如何计算利息?除银行以外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存钱?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欲望。发言的同学则更是认真和专业,这比我空洞的讲授理论的效果要收效百倍。

篇9

[Abstract] Personnel system, teaching consciousness, human resources allocation and other factors put influences on the teaching performance of physician who undertake medical,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asks simultaneously. The involvement of the accreditation of clinical education offers clear solutions of how to change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physicians pay more attention to medical and scientific researches rather than teaching. Reviewing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with the Accreditation as the reference, this paper, as a reference for decision-making, offers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eachers' enthusiasm. The government should balance the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and medical resources properly to ensure the grass-root level enjoys the necessary clin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The universities should integrate basic and clinical courses with organ-system as the main thread. The clinical colleges should optimize the payment system and appoint full-time clinical teachers. Clinical teach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eaching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with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ethod and and strengthen formative assessment of students, students should be educated for better self-learning capacity as well as humanity and quality culture.

[Key words] Accreditation of clinical medical education; Teaching hospital; Physician; Teaching enthusiasm

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须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此举意味着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的衔接更加紧密,教学医院作为实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场所,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任务更加艰巨。教学医院的临床医师肩负医疗、教学、科研三重任务[2],因教学意识、人力资源配置等因素,“重医疗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严重,教学质量难以保障。为适应国家医教协同发展的需要,亟需解决临床医师教学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为提升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驾护航。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3]指出,公立医院要强化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的岗位聘用、职称晋升、个人薪酬挂钩。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竞相迸发出应有的活力,是公立医院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个动因[4]。承担教学任务的公立医院,挖掘激发临床医师教学积极性的因素,为公立医院绩效改革提供有力参考。

总之,为顺应国家医教协同政策及公立医院改革需要,加强教学医院临床医师教学积极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临床医师教学积极性影响因素分析

Schormair等[5]早在1994年对德国临床医师的教学动机总结如下:①临床医师的教学积极性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密不可分;②在成为大学教师的职业选择和社会化的进程中,教学积极性不高、科研能力强的人反而受到青睐;③临床医师的教学付出不能得到充足的回报;④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低,降低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师得不到有效的反馈也是影响教学积极性的因素;⑤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充足的反馈与专业的评价,学生考试采用统一的终结性评价,缺乏形成性评价导致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全面掌握;⑥医学教育的大众化和专业化阻碍了师生间的关系,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使得师生关系疏远;⑦医学课程门类众多且分散,被划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临床前、临床课程及实践学习彼此割裂;⑧临床教师医疗、科研及行政事务繁忙,使得对教学的投入大大减少;⑨联邦医师执照法规限制了教师采用更加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⑩临床医师的岗位胜任力和应承担的义务有待完善。

1.2 国内临床医师教学积极性影响因素分析

王凯旋等[6]认为军队教学医院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人事制度、人力资源、教学意识等因素制约。施建辉等[7]提出“一院多校”合作、政策导向偏移、学校过度扩招及个人利益驱使影响了临床教师教学积极性。丁俐文[8]指出教学思想意识和教育观念、心理需求、教学工作量、经济收入等为教学积极性的影响因素。国内鲜有人结合临床医学教育实施现状分析影响临床医师教学积极性的因素。

2 医学教育认证背景下的临床医师教学积极性的影响因素

专业认证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一个评估的过程,通过评估来检查学校开设的专业教学计划或者专业是否符合预设的合格标准[9]。《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10]指出,2020年完成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首轮认证工作,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医学教育实质等效的医学专业认证制度。目前全国已有45所高校接受了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本文参照《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和28所已认证高校自评报告及专家反馈报告,从专业认证的视角重新审视影响临床医师教学积极性的因素,作为目前国内已有研究的有益补充,为提升临床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2.1 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采用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11]。这种以学科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存在基础与临床脱节、理论与实践割裂、教学内容交叉重复等问题。在临床课程学习阶段,同一学科知识点分散,由众多教师讲授,知识的碎片化使得教师不能系统地传授知识,且未及时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无法检测学生是否掌握其所授知识。教师无法基于知识与学生建立持续的沟通与反馈联系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意识和教学积极性。

2.2 教学方法落后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途径、手段、工具等相互联系的方式[12]。该授课方式通常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和教学积极性。

2.3 学生成绩评定有待优化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要求医学院校必须建立学生学业成绩全过程评定体系,包括形成性和终结性评定,且宜淡化终结性评价,强化形成性评价。目前临床课程考试多采用期末考试这一终结性评价来监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学者对835名医学生的调查统计得出78.9%的医学生在临床课程学习过程中,有“前紧后松,应付考试”情况[13]。可见采用终结性评价,既难以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利于师生间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反馈渠道。现有的学生成绩评定方式的弊端,影响了教师投身教学研究、更新教学内容、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积极性。

2.4 教师绩效评价有待改进

教学医院人事部门对临床科室的绩效评价,往往重医疗和科研指标,对临床教学工作没有建立独立的绩效评价体系,临床医师的教学工作普遍存在“有绩无效”的现象。绩效评价与教学工作利益关联不大,影响了临床医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此外,大多数教学医院未设置专职临床教师,由临床医师兼任,医生往往认为治病救人是本职,教书育人是“副业”,教学缺乏热情。

3 政策建议

3.1 政府方面

科学规划区域卫生教育资源,引导临床教学资源下沉。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医院导致大学将三级以上综合医院作为其教学医院首选。临床实习阶段的学生大量涌向大医院加重了临床医师的负担,影响其教学积极性。教育与卫生主管部门应协同加强对大学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宏观调控,确保区域卫生资源合理分配,减少“一院多校”合作现象,同时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保证其满足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的实训条件,引导临床教学资源向基层分流,减轻大型综合医院临床医师负担。

3.2 学校方面

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基础-临床课程整合。1952年美国西储大学医学院提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学习(organ-system based learning,OBL)模式”,按器官系统、形态与功能重新组合课程,以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使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14]。为适应国际医学教育趋势,广州市某医科大学于2014年启动了实施“基础―临床全面融通”的医学课程整合教学综合改革,该校基础医学院、第一、第二、第三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单位总计173名教师投身到课程整合中。整合后的课程由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14个模块组成,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减少了学科间的重复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整合课程的开展迫使教师不断优化知识体系,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能力提升。

3.3 教学医院方面

3.3.1 改革医院绩效薪酬分配 新形势下教学医院为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亟需从战略角度重新认识医教研三者关系,从顶层设计上解决重医疗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改革绩效薪酬分配制度,建立教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绩效薪酬分配体系中明确医教研三者权重,实行多劳多酬、优劳优酬为有效解决途径之一。

3.3.2 设立阶段性专职教师 专职教学人员由科室临床医师轮换担任,任职期间阶段性脱产从事临床教学工作,确保在不影响临床医疗工作的情况下,有效兼顾教学工作,其收入应不低于科室同职称其他医务人员收入。通过配备专职教学人员,理清医疗、教学工作,减轻其他临床医师工作负担,保障临床教学质量。

3.4 教师方面

3.4.1 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不是指教师与学生角色、身份、地位的高低之分,而是指教学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的转变[15]。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包括床旁教学、小班教学、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BL)等。广州市某医科大学先后派出124名教师赴台湾中山医学大学进行PBL专题培训,邀请台湾阳明大学来校开设PBL工作坊,培训了60名PBL骨干教师;在全校发动教师参与PBL案例撰写,择优遴选了40个PBL典型案例开展教学,教学效果良好。PBL教学方法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同时对指导教师提出更高更远的要求,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16]。

3.4.2 注重教学意识的养成及教学能力提升 临床医师在日常诊疗过程中要注重培养教学意识,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以教学规范临床诊疗行为,通过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连贯和构建,实现自我的再教育,进一步夯实临床医疗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自己。通过参加教学学术会议、师资培训班等形式系统学习教育学理论与方法,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临床教学岗位胜任力,保障临床教学质量。

3.4.3 学生成绩评定强化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于1967年由美国评价学家思克里芬最先提出,是指为使活动效果达到最好而修正其运行轨道所做的评价[17]。该模式伴随着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广泛运用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近年来逐渐在我国高校进行推广和运用[18]。广州市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自主研发了临床轮转培训管理系统,内含实习评价支持系统,基于档案袋学习法理论,分解量化实习任务,学生根据实习任务要求和进度主动填写实习完成结果和实习手册,采用迷你临床评价量表(Mini-CEX)和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考核(DOPS)开展学生与实习科室及临床带教间的相互评价。教师向学生进行学习反馈的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反思、提高教学专业水平的过程[19],该医院临床医师主动向教务管理部门查询学生反向评价(学生对教师)结果就是有力的证明。

3.5 学生方面

3.5.1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医院的学员包括实习生、研究生、进修生和培训医师等,学生人数多、层次广,需要各类学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开展自我学习,自主制订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积极组成自主学习团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查阅资料,主动思考和研究问题,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3.5.2 强化人文素质培育 强化人文医学教育,有利于医学生从事工作岗位后树立牢固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20],兼顾“医生”和“教师”双重使命。医学生在医学课程学习及实习过程中,要积极自修人文医学课程,加强人文医学实践,如开展临终关怀、敬老院看望老人、参加社区义诊等,逐步增强其人文情怀。

篇10

关键词:医学生;就业;竞争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医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医院招不到人才,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的两难局面。对于医学生而言,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能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理想的工作岗位,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当前,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比较低,具体体现在:医学理论功底不扎实、临床实践技能不强、人文素养薄弱、求职能力欠缺等方面。

一、医学毕业生就业总体状况

随着1999年以来的高校持续扩招,大学生就业也由过去的“精英就业”转变为“大众化就业”,2004年是医学类专业本科生扩招后毕业的第一年,之后医学生以大致20%~30%的速度递增。医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密集期。据福瑞医生网统计,2009年毕业生数量将达到108万人左右。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不久前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也显示,所有学科大类中,医学类学生就业率排在末位,其就业率在该省已经连续两年倒数第一。

有关资料分析,2004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对医学毕业生的需求情况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呈上升趋势,本科生基本持平但略有下降,专科生则下降明显。从福瑞医生网的注册用户来看,研究生以上占39%,并且多数医院目前想要研究生,至于本科生,只有一些麻醉、影像、检验等医技方面的可以接收,其余的除非特别优秀,否则基本上很难被接受。大多数医疗单位在招聘时,都希望招到有执业医师资格、有工作经验的人才,这给医学类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又增加了难度。

二、医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仅是高校内部支撑力、生存力和发展力的一种体现,其竞争力水平和内在各项要素的组合也直接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医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由就业核心竞争力、就业态度、就业环境等构成。

1.就业核心竞争力。医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临床技能、综合能力等。目前医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医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普遍存在“死记硬背”的现象,只掌握书本知识,不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活学活用”到实践中来,不能根据医学发展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同时,一些医学院校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经验不足,导致很多毕业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达不到职业要求。

2.就业态度。就业态度主要是指医学生的求职期望、求职努力以及面试技巧等。尽管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竞争异常激烈,但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仍居高不下。医学生大都青睐于大型综合医院,不愿意去基层医院,有些甚至连县级医院都不愿意去。受专业知识学习的影响和限制,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欠缺,使得大部分医学生在面试技巧和面试策略上明显弱于其他专业学生,很多医学毕业生具备很好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但往往由于面试不能通过而失去就业机会。

3.就业环境。就业环境主要包括市场供需和家庭、社会条件等。目前医疗行业的供需不平衡主要表现为结构的不平衡。最突出的是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与实际就业人群的特征存在较大的差距,用人单位青睐学历和临床实践经验,比如获得临床执业资格。本科生学历不是很高,并且绝大部分都没有获得医师资格证,存在就业瓶颈。此外,目前我国公平、公正、合理的人事制度和“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人才市场机制还不够健全,家庭背景及社会关系在就业中的影响较为明显,许多单位在用人过程中“照顾关系”“任人为亲”的现象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提升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实现途径

要实现毕业生的合理充分就业,除了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发展、分析和预测职业发展前景、提高大学生的择业技巧和技能外,最重要的是如何培育就业竞争力。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知识更新,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得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适应环境等基础性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高校应加强对社会需求的预测,以就业为导向改革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对于医学生而言,要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适当调整理论课与实际操作课的时间比例等。

2.加强素质教育,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要通过各级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比如,临床技能竞赛、法医推理竞赛、门诊小品赛等。通过各类社会实践,引导学生积极着眼于社会需求,加强和社会的互动,增加对社会的了解,明确于社会的需求,在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的同时,加强对文字、表达、管理、实践等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提高综合能力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基层医院其实也是可以有所大为的,有很大的个人发展空间。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要积极推动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业,进而提供更多的就业空间。

3.完善就业市场,提供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目前我国毕业生的就业市场还不够完善和成熟,“一个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还未形成;大学生就业市场必需的信息体系和服务体系还未建立;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等”。此外,就业过程中的地域、学校、专业、性别歧视依然存在,家庭地位、社会关系等影响着就业的公平性,人为地造成了就业困难。这些现象的存在是与市场为主导的就业方式不相称的,这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势必影响毕业生健康就业心理的形成,导致就业中不良现象恶性循环。为此,全社会在努力构建一个完善的就业市场的同时,应通过公开、公平等手段弱化外部环境竞争力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参考文献

[1]张艳清,杜长林,张旭平.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探索[J].医学与哲学,2008,(1):65.

[2]楼锡锦,周树红,吴玉丽.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7).

篇11

【关键词】 血氨浓度;酶法;误差;因素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70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44-01

人体内血氨含量极微。体内氨是蛋白质代谢过程中通过氨基酸脱氨基形成,大部分在肝脏内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血液中氨的来源主要有三:①氨基酸脱氨基生成的氨;②由肠管吸收的氨,其中包括食物蛋白质在大肠内经腐败作用生成的氨和尿素通过肠肝循环在肠管中生成的氨;③肾生成的氨,谷氨酰胺在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分解生成的氨。氨在体内能迅速地代谢而不致堆积。在正常情况下,氨的主要去路是在肝脏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此外,脑和肾脏等器官的氨与谷氨酸作用生成谷氨酰胺后被运输到肝脏,在肝脏转变为尿素或其他含氮化合物后由肾脏排出体外,或形成铵盐随尿排出,是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氨对人体有毒,能影响神经细胞的新陈代谢,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有潜在的毒副作用。血氨的来源增加和去路减少,都会引起血氨增高。肝是清除体内氨的主要器官,因此血氨测定对肝性脑病,肝硬化末期肝昏迷,肝衰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血氨症在饮食蛋白过多摄入时也有发现。影响血氨测定的因素有很多,为了能够给临床提供真实可靠的检验数据,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敏锐的思维,认真、慎重对待每一份标本,现将多年来本人在从事氨测定方面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1月至6月住院处65例各种肝病和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氨标本,经统计其中49例血氨浓度在正常范围内,16例结果异常,血氨浓度>55.3umol/L,对结果异常的标本进行复查并分析原因。

1.2 测定方法

1.2.1 试剂来源 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①试剂R1主要成分:三乙醇胺缓冲液、α-酮戊二酸、NADH。

②R2试剂:谷氨酸脱氢酶。

③校准品:硫酸铵。

1.2.2 反应原理 酶法血清中氨在过量α-酮戊二酸、NADH和足量谷氨酸脱氨酶(GLDH)作用下,使NADH转化为NAD+,吸光度下降速率与氨的浓度成正比,在340nm处连续监测吸光度的变化率。

α-酮戊二酸+NH4+ +NADH GLDH谷氨酸+NAD+ +H2O

1.2.3 检测仪器 法国BASIC半自动生化仪。

1.2.4 参考值 男:14.7-55.3umol/L;女:11.2-48.2umol/L。

1.2.5 临床意义 正常情况下,氨在肝脏中转变为尿素。重症肝病时尿素生成的功能低下,门静脉和侧支循环增加,先天性鸟氨酸循环有关酶缺乏,使血氨增高。血氨的测定主要用于肝昏迷时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消化道出血时,肠道内含氮的物质增高,经细菌或酶的作用会产生大量氨,肾功不全患者由于尿素排出减少使血氨增高。

1.3 标本来源 标本全部来自住院处各种肝病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集静脉血2ml,用EDTA抗凝,密封后立即送检。

2 结 果

16例血氨浓度异常的标本经重复测定,其中9例检测值存在误差而被及时纠正。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为标本留取与收集错误、严重溶血标本、严重乳糜标本、严重黄疸标本未经稀释处理而直接测定。

篇12

关键词 美国 中小学 道德教育 政策背景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1美国中小学教育对传统道德教育急切渴求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各界人士对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问责要求越来越迫切。从本质上讲,问责是一种要求,要求中小学提供清楚的证据,证明他们为提高学生的道德教育作出的努力,从而使政府和公众了解中小学道德教育现状和取得的进步。然而事实证明美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并不健全。早在2300年前亚里士多德下了个定论:明确引导孩子们怎样成为有道德的人是必要的。人是需要教化的。亚里士多德培育有道德的孩子的原则在大部分西方国家是没有受到过质疑的,即使是当今关于亚里士多德教学方法也代表着培养孩子常识观念。但是在18世纪,亚里士多德的智慧直接受到启蒙哲学家卢梭自然教育理论的挑战。卢梭认为社会化将孩子美的天性泯灭,未教化乃使孩子自然善意优雅。此后一直沿用了卢梭的孩子自然属性理论,而把亚里士多德的道德需教化的思想抛在道德教育之外。

直至1999年4月,哥伦比亚高中(第七中学)发生了一起残忍的枪杀案,此悲剧给众人带来的不安可想而知。作案的是两个十五六岁的出自完整家庭并不贫穷的少年。这事件的发生,引发人们的深思。在这样的年龄阶段,来自完整家庭,并且是家庭条件并不差的环境的青少年为何在校园中对无辜人群做出类似于屠杀的事件?人们不断发问为什么是美国人?为什么是这个时候在这里发生?卢梭价值自由的教育方式和理想化烂漫主义教育对美国正在文明化的粗野少年是一个失败的教育形式。校园枪击事件等类似此种暴力行为不断发生,使人们不得不关心校园道德风气,对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90年代开始直至今日大多数家长、教师、社区领导一再鼓励和支持传统的道德教育。由此人们急切的心声将传统道德教育喊回学校道德教育中。

2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对政策迫切需求

2.1将道德教育内容整合到学校教育中

为了保障中小学学校道德教育顺利健全地发展,联邦政府出台了有关道德教育的方针政策,还有具有权威性的团队也参与到道德教育体系的改进和完善中,如监督与课程开发协会专家组(An ASCD panel),在《学校生活中的道德教育》(Moral education in the Life of the School)一文中督促学校联合家长、大众媒体和社区规定并教授类似公正、利他主义、勤奋和尊重人格尊严的核心美德。文中还强调了 “学校不能忽视道德教育,它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学校还应该教学生不同的基本的道德资源包括宗教”,还有“我们要托付学校建立和传达清晰寄予老师和督导以及管理者把自己当做道德教育者”、“道德教育可以是我们国家的活的遗产的一部分”等几个问题,旨在督促学校道德教育在遵循国家发展和青少年成长规律的前提下,突出道德教育文化化与生活化的基本特征。20世纪末在各种有权威的专家组和协会积极参与和互动下,道德教育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动力,也给21世纪学校道德教育在校园中的顺利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中小学道德教育。“田纳西州山谷一神派普救说教会”(Tennessee valley Unitarian Universalist church)2008年秋制订的《青少年儿童宗教教育计划》( Children and youth Religious Education Program)宣称以“培养负责、积极参与、关心世界,致力于终生进步和精神认识,关注社会、环境和世界问题的公民”为使命的教学计划,在周日的上午,通过讲故事、唱歌、游戏、手工艺、服务等形式,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与年龄相称的如关爱、诚实、关心自我与他人、宗教知识和仪式、社区历史等主题的教育。将道德教育内容和条例融入现实与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好地完善道德教育。在教育教学体系中完成了道德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2001年乔治W・布什政府签署的联邦法律――《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 Act)关于将世俗化的品格教育整合到学校教程和教学方法中。立法提到关怀、公民美德和公民权利、公正和公平、尊重、责任、信用、给予的素质。立法要求学校不仅在学生的学术表现上而且要在他们的品德上有所作为。美国道德教育协会(The Association for Moral Education, AME)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成立于1976年,其使命是为那些对于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道德方面感兴趣的专业人员提供一个跨学科的论坛。协会致力于促进交流、合作、培训、课程设置以及将道德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的研究。

2.2为学校道德教育提供资金保障

21世纪以来,为帮助学校改善道德教育现状,美国联邦政府主要是通过拨款方式来加强对州教育局的调控。联邦政府对州的资助,都是有其特定的项目和要求。如具有代表性的《1994年提高美国学校法案》,该法案每年给州教育机构批准每年总共10个基金用以实施和设计品格教育项目。项目由在美国教育部的安全和无毒学校赞助支持。此项目在确保了学校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001年1月小布什公布了名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蓝图,其中提到支持品格教育,增加对各州和学区用于品格教育拨款的经费,以培训教师学会各种品格养成课程和活动引入课堂。美国开展新品格教育运动以来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延续至今。例如,1987 年美国全国学校联合会向美国教育部提出“在公立学校塑造品格”的计划,1989 年布什总统亲自启动志愿者服务行动,第二年2 月他又签署了为 K -12的“国家和社会服务行动”( National Community Service Act) 提供基金的议案,1993年 3 月克林顿总统签署为“国家和社会真诚服务行动”( National and ational ServiceTrust Act) 提供基金的法律等等。

3小结

美国推进中小学道德教育对于维护美国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道德教育是一种必要的政策工具或战略措施,它要达到以下两个目的:

3.1通过道德教育政策引导重塑中小学道德

道德教育政策是道德教育走进教学的坚强后盾,是道德教育在教学中顺利进行的保障。首先,因为政策的引导将道德教育内容很好地整合到教学;其次,有了政策的干预使道德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形式更加多样;最后,有道德教育政策的支持使得学校本位的道德教育成为可能。

3.2道德教育政策促进中小学学生全面发展

“少年强则国强”,国家的命运和希望寄托在青少年身上,美国政府希望通过在中小学中实施健全的道德教育,让美国青少年自觉自然地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提升自己的内涵,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特别是“9.11”后,美国政府认真反思其对道德教育政策。

综上,中小学道德教育政策是美国政府实施道德教育的工具,其目的是通过对青少年各方面素质培养、提升科技和教育竞争力,实现美国综合国力永保前位,维护其国家的安定和谐以及领导地位。

参考文献

[1] 秦玉友.教育发展浪潮与中国教育政策的多层设计[J].教育政策与法律,2012(5).

[2] 陈平.美国道德教育发展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姚锐.新千年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向及其政策背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

篇13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33-01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即《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具有时代感,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实际密切联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思考、领悟、评价、体验和锻炼,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运用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而运用问题创设的情境具有启发性、敏感性、主动性、发散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索、思维习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好的问题创设情境,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心存疑问、渴望答案的求知情境中学习。

二、设计探究活动创设探究情境

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前,应先运用探究法给学生创设必要的情境,给他们制造心理上的悬念,使学生产生向往、探索的欲望,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从而让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在探索中,知道了怎样层层分析问题,又怎样去解决问题,体会了研究的方法。在探索过程中掌握知识,能知其所以然,能体验到成功感。如:学生对《生活与哲学》中“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很难理解,教学时就可用探究法设置这样的情境:张三向李四借钱并立了字据。一日,李四向张三要钱,张三振振有词地说,事物是运动变化的,此时的我已不再是原来的我了,我没欠你的钱,李四气得打了他一顿。二人闹到县衙,县官问张三:欠债还钱,乃天经地义,你为什么借钱不还?张三把他的理由又陈述了一遍。县官听了觉得有理,又问李四,为什么要打人?李四说,事物是运动变化的,此时的我已不是打他时候的我了,我没打他!县官只好不了了之。

活动探究1:同学们,你们能断这个案子吗?案例中张三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

活动探究2:请结合案例和教材,列表比较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活动探究3:生活中有哪些体现或违背运动与静止关系的事例、故事或谚语?

三、借助多媒体运用多种形象手段创设形象情境

运用网络或多媒体手段能节约时间,增加教学容量,还可利用诗歌、音乐、寓言、成语、小故事、录像、图片、漫画、视频、动画等形式来创设情境,全面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1)运用诗歌创设情境

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诗境不出于理外,哲理自存于诗中。诗歌在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更能让人从中感悟到颇多的社会、人生哲理。运用诗歌创设情境,有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形成活泼、生动的教学气氛;有助于学生对哲学观点作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进行渗透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升华学生情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如:在讲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可用多媒体展示一首“动字歌”:

人生在于悟动,生命在于运动,

机缘在于活动,创业在于行动,

开发在于优动,改革在于巧动,

致富在于勤动,衰败在于懒动,

创新在于主动,挨打在于被动,

灾祸在于盲动,罪过在于乱动,

离心在于私动,无为在于不动。

在讲“联系的普遍性”时,可用多媒体展示中华民国时期爱国将领冯玉祥的诗《鸟爱巢》:

鸟爱巢, 不爱树,

树一倒, 没住处,

看你糊涂不糊涂。

人爱家, 不爱国,

国如亡, 家无着,

看你怎样去生活。

(2)运用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可以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运用音乐创设情境的关键在于选取的乐曲与教材在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比如在讲“矛盾普遍性”时,可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篱笆·女人和狗》导入新课;在讲“矛盾特殊性”时,可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导入新课;在讲“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时,可播放歌曲《雾里看花》导入新课;在讲“量变与质变”时,可播放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导入新课,等等。

(3)运用成语典故创设情境

我国汉语中的成语典故源远流长,语言简练,含义精辟,熔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炉,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成语典故创设情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培养情感、开发非智力因素,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如《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在讲解“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由于构成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时,可用成语“田忌赛马”来创设情境;在讲解“想问题、办事情应从实际出发,而不应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时,可用“按图索骥”来创设情境,等等。

结语

情境教学法作为《生活与哲学》教学的重要方法,能极大地培养学生对哲学课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融洽师生感情,促进师生情感交流;能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哲学课堂教学效益,情境教学法也是哲学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同类学校的《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篇14

众所周知,网络文化的兴起不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更促进了全世界各个领域的发展。但网络文化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利益,因网络的开放性和复杂性,形成的网络环境复杂,大学生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难免会受到一些极端思想以及不同思想观的影响,从而影响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成为了很多高校的工作重点,本文就网络文化背景的特点展开分析,就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改善措施。

二、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特征

网络的出现是近代史上人类重大的技术跨越,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而且自身也呈现出一些特点。网络文化的全方位使得网络成为一把双刃剑,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网络文化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就技术方面来讲,网络具有很强的虚拟性、交互性和共享性,是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催生出的文化。而从精神特征方面来看,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多元化和自由性,体现的是文化的价值取向与目标。

而大学生思想课程的开设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是一个国家或者政党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因大学生思想教育具有较强的阶级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属于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包括教师、学生、教育媒介以及教育环境等多个系统。不仅如此,因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得网络环境逐渐变得多样化、复杂化,再加上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高校开展的大学生思想课程更应该保证多元化、长期性和系统性,以保障思想教育发挥效果。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网络文化给传统教育带来的冲击

就我国高等院校的所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而言,主要目的就是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并带领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正确的处理与自己意识不同形态的东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网络的这种自由性、交互性以及虚拟性使得信息不受限制。而正是这样的改变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学生从网络环境中获取的信息远远比传统的书本知识要多得多,也正是因这种超乎想象的资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多样化的素材。最终使得传统教育模式的大大降低。

2、多样化的思想教育形式开展

目前,传统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课程主要还是通过听思想教育课、读报、出画报等方式来进行,有的则通过开展一些课堂演讲、座谈活动、讨论等方式来进行。这些传统的思想教育活动主要通过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想要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然而,因缺乏一定的情感互动、针对性较强,思想教育空间会受到限制,且教育对象有限,很多学生对其兴趣度低。随着网络化的引入,网络环境丰富多彩,这些都足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网络文化思想教育课程,充分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形式,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发挥作用。

3、对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人的因素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关键,在实际的思想教育工作中,不仅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网络平台,更要求相关教育管理者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信息操作技能。就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情况来看,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人员多是老一辈的职工,他们虽然有着较高的从业经验与道德素质,但对于校园信息网络平台不是很了解,对于一些全新的技术和平台掌握不足,且创造力与想象力都不如年轻人。而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在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领导性,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网络化以及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

四、加强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具体对策

1、转变观念,创新思想教育模式

大学生思想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和依据,在教育目标中,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认知、对道德修养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的强化等方面能力提高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实际能力,不仅仅是思想教育的功能,还是教育内容的体现。因此,教育内容应该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创新教育方法,让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进行,进而才能更容易被学生内化,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另外一方面则要注重创新实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等技术,充分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与让学生走向社会,在实践活动中自我认识到良好道德行为的重要作用。

2、加强网络应用的引导,创设良好环境

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在教育内容体系上还没有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教育内容在不同程度上与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相脱离,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过于理想化,其时代感和稳定性还有待提高,缺乏层次性等,这些都让学生接受思想教育内容的程度有所降低。因此需要加强各方面教育力量的引导、组织和协调,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与此同时,网络技术的引入,使得大学生思想教育更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更能吸引学生,逐渐改善学生对思想教育的认识,进而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接受和学习教育内容。

3、建设和高素质的思想教育队伍

在网络文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时效性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关注的焦点,良好的、高素质的大学生思想教育队伍不仅仅是促进思想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更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我们要聘请拥有较高专业技能、清楚网络文化的利弊,有着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充实思政教育队伍。另一方面,我们还应针对学校现有的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水平进行培养,通过开展讲座、业务培训等活动,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建设高素质的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全面促进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