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命的秘密范文

生命的秘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2: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生命的秘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胡杨,因为长在荒漠,所以一直以来,它是生命不屈的象征。其实胡杨本来并不是为荒漠而生,更不是为了抵制荒漠而生,而是为爱而生,为水而生。胡杨一生追逐着水的足迹,水走到哪里,沙漠河流流向哪里,它就跟随到哪里,它们如一对形影不离的恋人。但是到后来,总是那些沙漠河流首先变迁、改道,总是那些不稳定的水流先遗弃了胡杨。在这个世界上,对水一往情深的不仅仅是胡杨,还有其他的植物、动物,当然还有人类。水是一个被追捧和宠坏了的任性公主,她谁的情都不会领,她从来没有,也不会因为胡杨而改变自己的性情,水只往水能够留存的地方流动。水的存在并不是要让人感动,而要让人追随和迷恋。

在河流消失的地方,绝望的胡杨把自己的根系疯狂地扎向更深的地下,于是就更加牢固地把自己绑缚在大地之上。剩下的日子或生命历程,与其说是一种选择,莫不如说是一种面对和担当。胡杨需要用所有余下的生命独自承受狂沙的肆虐和折磨,需要在干渴中为曾经的滋润慢慢地付出生命的代价。多少个世代之后,当人们在沙漠中看到了那些死去的胡杨的残骸或深埋于沙中的枯根,仍然可以断定,在很久以前,在岁月深处,那里曾有河流过,曾有水存在,那里曾有一段缠绵悱恻的往事发生。

胡杨知道水容易流失,所以对水格外珍惜。胡杨在与水相遇的时候,将水把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充满,像一个恋爱的人让爱把自己充满。在一些最平常的日子里,它们流出了泪水,是因为太多的水分使它们变得脆弱而敏感,很容易被一种情义或机缘所触动,或许,也很容易因为对于前途的担忧或悲观而陷入深深的忧郁。

为了把水留在生命之中,胡杨做过让人类难以置信的努力和改变。且不说叶子的革质化,也不说枝条上遍布绒毛,单说它们奇异的叶片。一想到它们的形态,我的心总会为之一动。如果说奇,当然也有足够的新奇,胡杨幼小时生出的树叶如细细弯弯的柳叶,而长大时又生出了近心形或宽楔形似杨而非杨的宽展叶片,一棵树上竟然出现了不同的叶子,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有几种不同的树长到了一起;但我感慨的却不是这些,而是一种生命形态因为另一种生命形态而近于奇迹的修正或调适。那是一种近似于蝴蝶出蜕一样艰难的脱胎换骨,那是在一个独立的生命里分蘖出另一个并不相同的生命。

但最后的结局到底还是要来的,因为没有什么能够抵挡住大沙漠那永不停息的攻击,没有什么能够禁得住时光那近于永恒的摧残。水的退隐或消失,是一种无法逆转的命里注定,不同的只是早一些或者迟一些。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住横贯时空的流逝。最后,这一段美好和谐的故事终将如人间的任何一个故事一样,变得残缺、破碎和令人叹惋。

这一段生命历程的确令人伤感。水存在于胡杨的生命里,而胡杨却只能够在水的身边生长、甜蜜一定的时日。这是胡杨注定的命运,从这种生物诞生的那天起,它的运程和结局就已经注定。但胡杨,并不感到不公,它们一代代、一茬茬重复着同样的生存过程,重复着同样的生命故事,它们并没有抱怨,并没有流露出懊悔的神情,并没有因为命定的苦难而放弃抗争,而改变不屈不挠的守望。

但最后的光环还是落到了胡杨的身上,并如舞台上的聚光灯一样,久久罩住它们那些闪光的苦难。而那些苦难,以及与苦难相伴一生的光环和品格,却都是来自于对某一种事物的始终如一的执著和依恋。

篇2

伍秋月回到家中,匆匆洗漱完便睡了,她随手把水晶球放在了桌上。

半夜,她被一道刺眼的白光惊醒了,定眼一看,水晶球在不断的转动,光芒在不断的扩大。她惊呆了,以为自己遇到了鬼,眼睛瞪得大大的,目不转睛地望着水晶球;嘴形成了大大的“O”字型,过了很久才合上。她慢慢地走下了床,伸手去摸水晶球,神奇的时刻发生了——水晶球后面的墙上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粉红色的城堡可爱却不失庄重,不华丽却让人向往;大门前是用墙砖砌筑成的小桥,小桥下的水潺潺的流动着,不像大海那样豪迈;小桥延伸到城堡对面的城镇,城镇上的人还在不停的走动,蝴蝶还在不停的飞舞。伍秋月更加奇怪了:“这幅画上的小溪,村民,蝴蝶都还在动,这是为什么?”她伸过手去抚摸,却被莫名其妙的吸了进去。

可眼前的景象却让她吃了一惊——眼前的城堡破烂不堪,满是蜘蛛网;小桥上的砖不是缺了一块就是坏了一角,看起来像要断开的样子;桥下的小溪水不再流动,全部干涸了;城镇的房子全都如城堡一样破烂,屋中什么东西也没有;树木也是光秃秃的一片;这里,死气沉沉的一片,不如画中那样生机勃勃。她慢慢的走动着,心中画满了无数的问号,这一切让她对这里充满了疑惑。

她沿着小路静静地走着,走到尽头,看见一个精灵卷缩在角落边,身体不停地颤抖像是很冷的样子。精灵发现了她,兴奋地走到她的面前说:“一年多了,我终于又有伙伴了,太好了!”“啊,噢对了!请问这里发生了是么事?为何如此的荒凉?”“唉!说来也奇怪,我是这里的保护神,维护着这里的和平,在一年前,我们在一起过新年,可晚会还没结束,一阵大风刮过来,把春之使者赶走了,所以人们都离开了,只有我留了下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听说是主人的心情发生了变化!”“主人?这里的主人是谁啊?”“主人就是一个叫伍秋月的女孩。”“伍秋月?”她把眼睛睁得圆圆的一动不动的望着精灵!

伍秋月就这样僵持了半个小时……

篇3

选择权是与生俱来的,正如先天禀赋。然而后天努力可以弥补禀赋不足,选择权却不可以弥补更不可更新。也许,一个人生死之路途中选择的一切,都不足以改变带有强权色彩的宿命,但仍可以减轻岁月流逝中一些悲伤的符咒的影响力。从这种意义上说,选择成就了人生。

选择了某个目标,且一如既往地去追求,无论目标高尚或卑微,都值得称道。因为生命的密码太纷繁复杂,面对选择,面对各种诱惑,没有足够的勇气是不可能按下某个选择的按键的。而有些勇气,便有成为英雄的可能。

我对自己说,选择了一个可以获得的目标,必然失去了一个可以获得其它的权利。然而,正确衡量的能力便是在选择中体现的。优秀的人:你会被充实丰富的人生选择进并不厚的名册!

篇4

X和Y

是如此不同

众所周知,人体的细胞内有23对共46条染色体,染色体上分布了庞大的遗传信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基因,这些基因决定了人类后代的遗传和人体的设计蓝图。其实,在19世纪人们就已经知道人类的遗传是通过染色体来进行的,但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搞清人体究竟有多少条染色体,甚至到了20世纪60年代,一些学校的教科书上还写着“男性47条,女性48条”。1956年,美籍华人科学家蒋有兴和瑞典籍生物学家莱温以有力的研究证明,男女同样都具有46条染色体,男女性别的差异仅在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组合不同,结束了长久以来的争论。

比较男女的染色体会发现,男人和女人有44条染色体是完全相同的,这些染色体被称为“常染色体”,共有22种不同类型,每两条配成一对。而剩下的两条染色体,男女的组合方式差别很大,女性的两条染色体全部是X染色体,像常染色体那样配成一对,而男性却只有一条X染色体,与之配对的是女性没有的Y染色体。1963年,科学家们统一了染色体的命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常染色体编号为1~22号,而性染色体自成体系。

性染色体中X染色体比较大,仅比7号常规染色体小一点,而Y染色体却非常小,比常规染色体21号或22号还要小一些,长度仅为X染色体的1/3。性染色体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揭示。现已查明,男女都具备的X染色体上包含有1098个基因,而只有男性才具有的Y染色体上只包含有78个基因。虽然男性Y染色体上只有这么少的基因,但这些基因是完全不同于X染色体上的,等于男性比女性多出78个基因。

性染色体

如何塑造男女

就算是在顶尖的试管婴儿专家眼中,人类的生殖系统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生命的诞生、成长过程充满着极其精微的调控程序,许多秘密处于待解之中。

通常认为,生命是和卵子的甜蜜结合而造就,在这个过程中,卵子和各提供了22条常染色体和1条性染色体。女性细胞里的性染色体是XX,通常减数分裂制造出来的卵子的性染色体应该都是X染色体;而男人就不同了,其产生的半数是X染色体,半数是Y染色体。所以,显而易见,真正决定生男生女的是男人提供的,与卵子无关。曾经看过一部讽刺重男轻女观念的电影,里面女主角说的话蛮有科学道理:生男生女是老爷们儿的事!在事实面前,那些总怪自己媳妇儿生不出男娃的丈夫应该清醒一下了。

受精后7周,胎儿的外生殖器还无法分辨,胎儿此时可以说是没有性别的。8周后,具有Y染色体的胎儿开始发育出,而不具有Y染色体的胎儿在12周开始发育出卵巢。Y染色体在生殖系统的发育中起了怎样的作用,科学家们开始并不知道。起初,一些专家注意到有一类很少见的病人,他们具有XX性染色体,但生殖器却是男性的。经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这类病人所具有的X染色体发生了异常,其上附着有Y染色体末端附近的那一小段。这个发现提示人们,决定发育的基因极可能位于Y染色体的末端附近。英国的古德费罗德博士等人经过不懈努力,在Y染色体的末端附近找到了一个基因片段,并将它命名为“SRY”基因,意即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段。1991年,英国的洛威尔巴奇等人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将SRY基因段移植到雌性老鼠的受精卵内,结果那只老鼠体内长出了。这项研究轰动一时,也说明了正是Y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了胎儿发育成男性。

的作用不只是产生,还产生对男性身体发育起重要作用的雄激素。分泌的雄激素作用在胎儿的外分,可以促使男性的生长发育,不仅如此,雄激素还会随着血液分布到全身,促进男人肌肉增多,肌纤维变粗壮,也促使喉结、声带、体毛的发育。然而,一些人检查性染色体呈现XY型,机能也算正常,但外生殖器却表现为女性的,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研究发现,这是因为雄激素没有正常发挥作用,这种疾病被称为“雄激素不应症”。进一步研究发现,雄激素之所以“不作为”,原因在于X染色体上所包含的AR基因出了问题,而AR基因就是产生雄激素受体的基因。雄激素在到达身体各个细胞后,并不是立即就产生效应,而是等待AR基因产生雄激素受体后,它和受体结合,才能发挥生物学的效应。AR基因有问题的人,根本制造不出雄激素受体,导致男性外生殖器无法正常发育。

Y染色体

让男人“很受伤”

流行病学观察发现,男性患神经精神方面的疾病明显高于女性,像老年痴呆、脑血管意外、自闭症等,男性的发病率可达到女性的1.5~5倍。这种发病率的差异固然与不良生活习惯、原发疾病有一定关系,但与男女两性基因的差异也不无关系。较近的研究表明,X染色体上集中了大量同认知能力有关的基因,其中和自闭症相关的基因就有17个之多。神经细胞传递信息是靠一种叫做“突触”的结构来实现的,突触的正常发育要靠这些决定认知的基因相互协同的作用,如有一个基因出现异常,就会影响突触的正常生长,从而使人易出现神经精神疾患。作为女性而言,她们有两条X染色体,当其中一条出现了问题,还有一条作为后备,遗憾的是男性就没有这样的后备了,唯一的一条X染色体所包含的基因一时出现异常,其不良后果马上就会显现出来。

男性的脆弱不只是体现在上述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免不了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和病毒,而人体有一个系统可以将这些入侵的“敌人”识别,并动员各种细胞与之决战,将这些“敌人”或排出体外,或在体内围歼,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免疫系统”。到目前为止,人类所知道的13个保证免疫系统正常发挥作用的基因,全都是X染色体上的基因。这其中有一些基因是绝对不可缺失的,否则便会导致完全失去免疫能力的遗传病。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唯一的一条X染色体一旦出了毛病,马上就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出问题的几率相对减半,而且一条出问题,另一条可作为后备支援,所以男人较女人更易失去免疫能力。

当然,Y染色体也不是那么“没用”。人类个体的身高相差很大,但总体来讲,成年男性的身高比女性要高一些,平均要高10厘米以上,原因何在呢?现代医学认为,人的身高跟遗传、营养、运动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身高遗传不是单基因遗传,而是多对基因共同起作用,即多基因遗传。究竟是哪些基因控制身高的遗传,目前还没完全搞清楚。观察发现,前面提到的“雄激素不应症”患者具有XY染色体,其最后身高比具有XX染色体的正常女性要高约9厘米,由此推断性染色体Y上可能存在一个控制男性最后身高的生长基因,不过,其具体作用方式目前还不是很清楚。

日本儿童行为发育专家绪方勤博士认为,类似的生长基因不只是存在于Y染色体上,有一种具有增加身高的SHOX基因在X和Y染色体中都存在。有一些女性只具有一条XX染色体,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特纳综合征,相比正常女性而言,她们缺少一条X染色体,也就意味着两个SHOX基因缺少了一个,因此她们最终的身材都很矮小。目前已经知道,SHOX基因会对骨骼中的软骨细胞施加影响,是保证身体长高、骨骼伸长不可缺少的一种基因。骨骼伸长必须有软骨细胞的增殖,SHOX基因大概就是在引导软骨细胞的增殖上具有某种重要作用。

篇5

6亿多年前“寒武纪生命大爆炸”还没有出现,地球上的生命只不过是一些肉眼根本看不清、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分辨的微生物。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现在35亿年前,在漫漫的地球早期演化史中,有很多亿年,生命只是一些单细胞,多少年不变。大概到了18、19亿年前,地球的大气中开始出现了氧气,这时除了有原始的原核细胞,又开始进化出了真核细胞,这是一种需氧代谢的细胞,比原核细胞复杂得多了,它具备了出现多细胞生物和雌雄分化的可能。

张教授是将磷矿岩中的多细胞化石与某些现代红藻的有性生殖结构加以比较得出结论的。以我们这些外行人的眼光来看,原核细胞也好,真核细胞也好,不过是些针尖大的小点点,似乎没什么区别。但是对于生命进化来说,那是一次了不起的革命。因为原核细胞的繁殖是靠自身的分裂,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十六……而真核细胞出现了有性繁殖,繁殖率大大提高,一对细胞一次甚至可以繁殖出成千上万的后代。有性繁殖的另一大特点是使得物种遗传的变异量大大增加。举例来说,如果原核细胞在遗传时有10个位点上发生突变,那么它就会出现10加1共11种变异;而有性繁殖时如果有10个位点上出现突变,它就会有3的10次方这么多的变异,大概是5千多种。有性繁殖大量繁殖后代,比如一条鱼会生几十万几百万个鱼籽,但只有不足百分之一的活下来,剩下的都成了其它生物的食物,这就造成了生物食物链的形成;而遗传变异量的大大增加,则为我们这个星球带来了如此煌煌大观的万千生物世界。张教授说,所以,我推断有性繁殖的出现应该是后来的“寒武纪生命大爆炸”高等动植物突然大量出现的一个诱因。

生命自从有了雌雄分化,就有了它的大量繁殖,就有了它的种类爆炸,它的进化步伐大大加速。后来过了很久很久,才有了男人女人间的爱情,有了父母之爱和亲子之情,有了由此产生的古今中外的灿烂文化……当6亿多年前的小小细胞在进行自己的化分化合时,它们怎么会想到将来会有这样了不起的结果?

我问张教授:原始的细胞为什么要出现雌雄变化呢?是什么在推动这种变化出现?

张教授说:你问得很关键,这就是一个谜。因为对于细胞个体来说,出现雌雄变化,进行有性繁殖,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生物在进行有性繁殖前,必要先生出雄性或雌性的单细胞,由这两种细胞进行。这时候,细胞对环境的适应值就要下降50%。相比原核细胞的无性繁殖(它光是自己分裂就行了),有性繁殖是件非常麻烦的事。但是,生命的进化还是不可逆转地朝着这个方向走过来了。这是为什么呢?动力是什么?这是当前许多科学家都在热心探讨的问题。或许我觉得可以这样解释:前面我们说过有性繁殖对于整个种群的种种好处,所以,尽管对于生物个体有性繁殖是件有代价的事,但它却对整个种群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