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质量文化推广方案范文

质量文化推广方案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2: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质量文化推广方案,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质量文化推广方案

篇1

摘要精益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企业领导意志、管理承诺,质量文化、企业文化和精益管理相融合的一种企业文化。本文重点思考精益质量文化建设中的原则、关键点、难点和实施路径措施等,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实施精益质量文化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精益质量文化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建设重点和实施路径建议

精益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重要内涵,在当前国家要求大力开展以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增进品质的精益管理理念已达成共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在培育和发展企业精益质量文化是未来长期引导以高速动车组、城轨列车、机车、货车以及新产业等以产品和服务为载体的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等企业核心理念和提升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整体国际品牌,使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走向全球、用户认可、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精益质量文化概述

精益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企业领导意志、管理承诺,质量文化、企业文化和精益管理相融合的一种企业文化是以全体员工为主体、以产品和服务为载体,领导推动,制度保障,建立高效的绩效考核和灵活的行为方式的管理理念;是支撑企业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价值,以最集约化的管理投入获得最高质量的产品,从而获得用户的认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文化理念。结合质量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精益管理得出的企业质量文化先进理念模型,如下图1。

图1精益质量文化示意图

(一)精益质量文化现状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以推行精益管理为契机,在质量方面提出了“质量精益求精”愿景,紧扣精益管理,引领精益质量文化的建设。提出了“六精”建设目标,部分子企业已完成精益管理全方位建设。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部分企业在精益生产、精益管理的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已完善,且具备充分条件下,将逐步开展精益质量文化全集团建设。

其中“六精”具体包括:

(1)管理成本精:教育使人知,训练使人会,科学教育培训提高管理水平,精确精减管理、管销成本;

(2)用人用料精:合理安排、统筹人员,减少闲散;用料开源节流,减少物料浪费。

(3)工时效能精:做好PDCA循环,而做到工时缩短的条件下,发挥更大效能

(4)技能品质精:精兵路线,亩提升技术力,生产优质、精致产品

(5)数据进度精:数据衔接(交接)目视化,进度预期可控化

(6)服务管理精:微笑服务,严格管制,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二)精益质量文化建设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精益质量文化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要从对“人性”尊重的角度入手。精益质量文化建设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基础上。

2.客观性原则。精益质量文化建设的施行和考核标准要有客观性。要有施行的基本要求和贯彻的具体办法,在制订质量文化建设工作施行和评价标准要客观地反映事实,必须具备客观公正。

3.科学性原则。精益质量文化建设要符合整个企业管理工作基本要求,要具有科学性,才能更好的有序开展企业精益质量文化的宣贯。

4.以客户为主原则。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国内客户比较单一。在精益质量文化建设中要增加以客户为主的重要原则。在产品和服务中以客户为主的思维可将客户需求、产品质量、企业生产制造水平以及企业整体的品牌提升一定的高度,对客户要求进行精准分析,得到客户认可,才能从订单、产品制造输出到客户整个链条业务端到端的打通。

5.集团企业全体参与持续改进原则。集团型企业精益质量文化建设中要做到全体参与,共同构建的重要原则。目前国内其他大型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质量文化以及精益管理等建设,在具体建设实施从管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维保服务等部分环节,要不断优化改进,做到不同的阶段精益质量文化建设可持续原则。

二、精益质量文化建设关键点

(一)全面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夯实基础

本着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和方法,全面推进精益管理、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夯实企业文化理念建设基础。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以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满意作为目标,健全建立符合战略、高效、持续提升、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是进一步实施开展精益质量文化建设的基础。

(二)坚决实施精益生产,推广精益制造文化

把精益思想和先进的文化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合理运用精益6S管理、QC活动和六西格玛工具和方法,结合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特殊性,全面推进准时化生产、精益设备、标准化作业、精细化加工、精益质量、精益现场、精益成本七大体系建设,为全面推广精益质量文化做好准备。

(三)组建精益质量文化推广团队

精益质量文化团队在建设过程中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打造一支高素质精益人才队伍进行指导和推广,使各层级的员工学习并持续改进精益质量文化实施计划及内容,确保精益质量文化的顺利开展。

(四)健全奖惩机制,形成自上而下良性循环

精益质量文化的建设一是充分信任员工,依靠员工,让文化理念得到广大企业员工的认同,充分激发员工锐意进取的精神。要激励导向,奖惩分明,形成自上而下的良性循环,形成一个能够使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精益价值文化观,激励导向正确,考核奖惩公平公正,才可以使精益质量文化理念得以全面贯通。

三、精益质量文化建设建议

(一)精益质量文化建设基本模型建议

针对以上精益质量文化建设原则和关键点,对未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开展精益质量文化建设,提出建设模型建议,具体如下:

图3 精益质量文化建设建议模型示意图

目前国内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众多,精益质量文化在进行全面精益管理情况下,从客户到企业员工的精益管理,从生产设备到物料、到工艺方法以及生产加工环境、检查检验数据到交检交验交付过程、以及后期的产品质量维护及产品后期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质量过程的精益管理过程都应该纳入到精益质量文化当中,将精益质量文化的理念在企业整个企业文化传达过程中做到标准化,流程化,并不断的持续提升改进,打造出适合本企业的精益质量文化的宣贯和持续改进的文化理念。

(二)精益质量文化实施路径建议

创建良好的精益质量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趋势,也是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品质品牌以及满足客户更多需求的重要保证。通过对精益管理、企业质量文化和精益质量文化的初步认识,得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在实现精益质量文化建设中的路径建议如下:

1.优秀精益质量文化方案借鉴。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精益质量文化实施方案,探讨适合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离散性行业的精益质量文化建设方案,取长补短,精益求精的打造可持续性开展的战略方案。

2.形成企业精益质量文化实施方案。结合企业自身特点,结合产品制造及特殊性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以及企业发展方向,建立健全,完整的企业文化、质量文化以及精益质量文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综合型战略实施方案。并在企业内,行业内进行评估,不断优化,改进实施方案以得到最佳战略实施方案。

3.开展核心部门精益质量文化讲座。通过不断评估改进后的精益质量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在企业内核心部门进行宣传讲座,并在宣传讲座过程中收集可优化部分,不断改进实施方案,达到企业内宣传讲座和企业内人员全参与改进的目的。

4.优化精益质量文化实施方案。对开展讲座之后优化的实施方案,在部分范围内进行初步实施验证,通过验证过程中形成问题,形成可优化项,最终达到全企业,端到端全贯通的可行性实施方案。

5.对形成的精益质量文化集团内宣传。对形成的精益质量文化在集团内大力宣传和推广。并使全部人员得到认可,逐步实施。

6.对管理层精益质量文化进行培训。发挥领导层的作用,从领导层进行培训开始,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精益质量文化培训。期间建立考核和奖励制度,发挥培训高效效果。

7.对基层人员精益质量文化进行培训。培训完成领导层管理层之后,大力培训基层人员,分阶段,分业务,分领域的进行精益质量文化全方位培训,力争做到精益质量文化深入每个员工的思想理念当中。

8.开展全员精益质量文化宣贯。对各业务板块,各员工层级,全集团员工进行全方位的精益质量文化宣贯,全员行动,达到高效、高质、低能耗、低成本的生产制造理念宣贯全面铺开。

9.精益质量文化实施奖惩及管理机制贯穿。在进行精益质量文化实施过程中,在管理机制和实施奖惩方面要贯穿全过程,使实施有方法,建设有标准,奖惩有依据的开展实施,公正、公开、公平的开展全过程,才能得到全部员工的大力支持和认可。

10.逐步形成精益质量文化意识和行为。结合国外质量文化发展过程,在全员宣贯精益质量文化之后,要不断的加强全部员工精益质量文化意识,使意识变成行为,为企业品牌建设、能力建设做到实质性的提升。

11.提升精益质量文化内涵及目标。不断提升精益质量文化内涵和目标将使企业发展更加可持续。在实施过程中,以及实施完成后,要持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精益质量文化方案,使精益质量文化的实施适合当前企业的发展,适合企业的可持续经济战略发展需求,并不断修正,避免发展方向走偏造成的负面影响。

12.形成全员精益质量文化行为。形成全员精益质量文化行为是建设精益质量文化的最终目标。要不断的加大文化理念、管理理念以及精益求精的氛围,加大基础层级管理层的人员行为规范,做到精益质量深入人心,形成一种自我行为,企业将会不断壮大,形成有底蕴,有生机和活力的国际化企业。

参考文献:

[1] 赵璇.浅谈企业质量文化建设[J].社科纵横,2016.

[2] 张斌.石油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途径[J].企业文化,2015.

篇2

[关键词]英国;旅游战略;借鉴价值

[中圈分类号]Fs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9―0070―05

英国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也是发展旅游业最早的国家。1840年,托马斯・库克首次组织的火车专列旅游活动,标志着旅游业首先在英国诞生。英国是当今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740多亿英镑的旅游业年产值,占世界旅游收入的5%左右。成功的政府改革和发达经济背景支撑下的旅游产业,不论在开发、管理与服务,还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都走在世界的前列,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笔者得益于在英国学习的4个月良机,考察了城市、乡村和海滨等不同类型的16个大的旅游目的地;详细研究了英国旅游研究的系列成果及网上的大量旅游信息;拜访了20多家旅游信息中心和部分大学的专业研究人员,结合本人16年的旅游工作和管理经验,对比研究了中英旅游业管理与服务战略,认为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本文重点截取英国旅游的“协议化服务与量化管理、市场推广与电子旅游、住宿质量与等级规范、可持续性与绿色旅游”等4个方面,对其发展战略和措施,做法和亮点,予以概略性分析和介绍,以期对我国旅游业改革与发展具有借鉴价值和推动作用。

1 协议化服务与量化管理

1997年的布莱尔政府改革后,大力实行私有化政策,74%的公共服务职能转向了执行机构。为了确保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政府责任单位必须要与机构签订包括数量目标、服务质量、效率目标和财政目标的《公共服务协议》(PSA)。主管旅游产业的文化、媒体与体育部(DCM8)出台的“《2005―2008公共服务协议》技术文本”,提出了5个目标,其中与旅游业有关的是,PSA目标4――经济目标:提高旅游业、创造性和休闲产业的生产力;PSA目标5――效率目标:以提高效率控制支出,DCMS和地方部门在休闲娱乐和文化服务支出的效率结余至少达到2.5%(2005―2008)。这种以委托并签订服务协议的方式进行管理,在我国还是个全新的概念。

1.1 旅游业的范围界定

目标4将旅游业、创造性产业和休闲产业并列为需要提高生产力的部门。但这是不同的产业部门,而后两者中的一部分也是旅游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旅游业”部门是旅游业管理和统计工作的依据,英国《协议》界定的旅游业包括:

旅馆和其他的游客住所

餐馆、咖啡店及其他

酒吧、公共剧场和夜总会

旅行社/旅游商

展览会和游乐园活动

博物馆和保存历史古迹、建筑物

体育活动

所界定的13类创造性产业部门和5类休闲产业部门中,有部分部门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旅游业的范畴,将按一定比例的贡献率纳入到旅游业的统计之中。可见,英国的旅游产业范畴比我国的要更宽更广,按消费额在不同产业中的比例进行的分类统计也更科学。这对我国的旅游产业范围界定和统计工作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1.2 量化的目标管理

经济目标是提高生产力。“提高”指在整体上而言,增长率比服务部门要高。“生产力”以英国国家统计办公室在年度商务调查(ABl)――抽样调查得到的数据,按专业化程序计算的多年平均值来度量。

量度时使用的比率为:总的增加值/员工人数。

其中,“总的增加值”是扣除固定资本花费前生产创造的价值。“员工人数”被界定为在酬薪账册上的全职和兼职的职员,加上资产所有者的人数。因为收集信息有难度,这将不包括那些时常在创造性产业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不属于旅游业的自我雇用者。

量化管理中,机构需上报的年度数据必须包括:反映旅游和休闲产业、创造性产业和服务部门的生产力年度变化的百分比的表格;有助于对比的累积平均值;作为标准格式,以指数形式呈现的数据;以图解式表现趋势变化。其业绩报告集中于年度的指数变化,基数为100。如以2002年的数据为基础,这将会显示出在旅游业、其他的休闲产业(旅游业和休闲娱乐)及创造性产业的发展变化,连同其它服务业的经济数据一起,有助于对比分析。

我国旅游管理中,还没有生产力的变化分析,反映不出劳动生产率。这一点在研究中尚需加强。

2 市场推广与电子旅游

2005年6月的“未来旅游业之今日展望”是英国文化、媒体与体育部专门成立的“旅游业回顾与实施工作组”(TRIG)研究出台的旅游发展战略,为旅游产业及支持它的公共和私营部门组织设定了5个主要的工作领域,而市场推广与电子旅游被列为这些优先项目之首。

在英国国家、区域和地方各层次,改进生产力是旅游政策的核心。旅游部门与DCMS共同的战略政策目标是,旅游营业额由2003年的740亿英镑,增加到2010年的1000亿英镑。这意味着要达到年均增长3.9%。因此,市场推广与电子旅游成为重中之重。

2.1 入境游

2.1.1 网络推广

文化部旅游委员会的主要网站“访问英国”现在有38个语言版本,是英国旅游网络的巨无霸和官方代表。其网络推广的成功经验分为4个方面。一是成为英国在全球推广旅游的载体,在当年获得“世界领先旅游网站”的世界旅游奖励;搜索引擎的市场推广计划创造了150万个额外的网上访问量,产生了超过1.5亿英镑的额外收入;为顾客发送了580万个邮件,获得了47%的开放率和20%的点击率(1T行业平均值是8%)。二是发起了“全球市场分割”。“访问英国”的基础数据中,顾客分割的比率上升了40%,记录的人数一年增加了100万。三是“访问英国”在海外市场活动中,发起招募从事非旅游活动的合作商。包括在西班牙的品牌推广;主要英国书籍的零售业务;在线的主题彩票等。四是通过涉及英国品牌和服务的详细指南工具箱的开发,英国品牌已完成在所有市场的滚动出现;“访问英国”的海外办事处在公共和工作人员区域重塑品牌,提供英国品牌展览资料。通过责任人伙伴关系和部门俱乐部,建立了国际市场伙伴。这种网络推广的成功模式,值得重视、研究和借鉴。

2.1.2 目标市场和商务活动

2004年10月,英国发起了题为“发现”的国际商务旅游活动,吸引了70个顶级海外买家和记者、60个英国供应商,取得了极大成功。研究表明,最大的172个国际会议中有30个在英国举办,占17.4%, 其潜在参会代表的花费,价值约5600万英镑。

“访问英国”聚焦于新的发展中的市场。其中,真理瞬间(MomentsofTruth)研究美国市场满意和忠诚的动因;肋骨项目(Project Costa)在评估西班牙的移民英国市场机会;购物帮助旅游业界更好地了解游客的体验;已开展的更宽泛的中心活动项目,涉及短暂停留、主要停留地、青年旅游、同性恋者和豪华旅游者。2004年度目标活动拥有可靠的服务记录:“访问英国”发起的对所有中心协调的活动的投资中,城市短暂停留活动的回报最为有效;孤独之星(LonelyPlanet)举办的青年活动,在产业中的回报占绝对优势;2005年2月的《如此英国》(So British)杂志第一版,就以美国市场为目标,通过美国杂志网络、机场候机室、商务舱,发行了18.5万份,吸引了36家广告合作商。

2.2 国内游推广:从“享受英格兰”到“生活方式”

英国发起的“享受英格兰”活动,使人们把可能的国内度假变成了必然。评估研究表明,大约150万英国人在英格兰度假或短期停留,总体产生的额外花费超过1.55亿英镑,对投入的回报率是21:1。

“享受英格兰”活动在2005年度转向新的模型,550万人选择获取更多关于短期停留的信息。“生活方式”活动继续放大了主要信息,巩固了活动。通过全面的消费者调查,英国人“生活方式”活动的主要选择是:户外英格兰、水边英格兰、品味英格兰、城市文化和追求休闲。

2.3 新模式:核心和附加值服务

2005年3月,“旅游业回顾与实施工作组”的负责人理查德(Richard Cabom)与苏格兰、威尔士的旅游部长签署了新模式方案,从4月1日起执行新的海外市场计划。访问苏格兰、威尔士旅游局、英格兰市场部和访问伦敦等每一个合作者,都在利用“访问英国”服务的核心和附加值,规划在优先市场与“访问英国”的海外办事处共同的行动计划。

2.4  电子旅游与信息服务

2004年,英国政府著名的格绍(Gershon)报告一效率评估,提出了创建联系不同部门的电子政府计划,开始建设全国联网的电子政府。旅游系统的电子业务运作和信息服务走在了世界前列。

2.4.1 电子旅游网络:国家旅游产品数据库

2004年初,“访问英国”接管了“英格兰网络(www.visitscotland.com)”平台的所有权和相关服务后,与研发机构和区域服务合作伙伴的代表们负责方案的战略方向。目前,技术开发已趋于完成,协同能力的网关设定为,由住宿、交易和活动的数据(目的地管理和国家服务提供者系统)转向国家旅游产品数据库。“数据管理申请”允许直接截取区域和目的地的信息,无需进入“目的地管理系统”。在2005年4月份开始,允许在线查询旅游产品和价格,通过目的地管理或国家服务提供者系统来预订。这样,英国的电子旅游网络已经形成,而我国全国一体化的电子旅游服务尚遥遥无期。

2.4.2 自由信息服务

英国旅游系统有着非常完善的电子化政务公开和旅游信息服务功能,这是我们国内所无法比拟的。完善的自由信息法案,及时的信息方案,高效的自由信息服务,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2005年1月1日起,英国全面实施的自由信息法案(FOI),代替了1997年出台的进入政府信息的密码操作方法。根据法案,公共权威部门对在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要及时提供所需要的数据。个人向公共权威部门申请的信息与其年代无关。法案要求,每个公共权威部门要有计划,确定本部门要的信息;表明或将信息的等级;方式;信息是否收费。方案要求个人使用时容易进入信息通道,无需特定的请求。在申请者对信息请求的回应感觉不满时,他们可以找内务检查部门;如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则可以向信息委员们投诉。

信息方案提供的信息包括部门组织方式的细节、其内在程序、提供的服务、连同关于部长或资深官员的主要演讲等政策方面的资讯。除了现有的网站内容外,能够提供若干格式的方案,包括盲人用点字法、可携式电子文件、大的打印拷贝等,而且在较小的范围可提供其他的语言版本。

为了使准备的计划更容易进入,文化部将信息分为若干的级别,包括业务管理、员工指南、部门操作、沟通、国会、立法框架、投诉和反馈、相关的方案等。每一个信息都有项目名称、描述、费用和使用办法。这使得各种信息都可以全民共享,自由使用。

2.4.3 宣传品递送服务

英国旅游网站上提供完善的旅游宣传品递送服务,这项服务在我国同样是空白。如打开伍斯特郡的旅游网站,首页上就有“宣传册请求”(BrochureRequest)栏,你只需要填写一份设计好的电子表格,网上发送后就会收到相关地方寄来的宣传册。表格内容分为3部分:一是你的个人信息和通讯地址;二是你对伍斯特郡下属6个市区、镇需要信息的地域选择及信息内容,如伍斯特郡能提供的宣传品信息包括住宿、景点、活动、遗产、花园、水域、团体导游、会议等8个方面,将根据你的选择要求提供资料;三是一份简单的游客问卷调查。伍斯特郡的网站链接了各市区的网站,这样你发出信息请求后,各地同时会收到信息,并按要求分别在最快时间内寄送资料给你。这种服务方式在全英国范围内已全面普及。

2.5 旅游信息中心

英国的旅游信息中心为最典型的为公众和游客提供服务的公共机构,对市场推广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我国的主要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几乎见不到旅游信息中心,最常见的也只是在机场、车站、码头可买到一张旅游交通图而已。开发较成熟的旅游景区多建立了游客中心,但游客到景区后可以亲自参观或参与活动,游客中心只是锦上添花,作用并不是很大。真正最实用的是,游客到达某一个陌生地后,首先能在旅游信息中心获得基本的旅游信息,这对以背包散客为主体市场的旅游目的地至关重要。与中国完全不同的是,英国有800多个旅游信息中心(Touristlnformation Centre),向游客免费提供地方景点、活动、住宿的信息和建议。发达的旅游信息服务值得我们学习。

英国的城市一般都不大,中小型城市一般都有一两个旅游信息中心,大城市的信息中心则多一些。乡村、海滨、大型旅游公园也都有旅游信息中心。旅游信息中心多位于游客集中的目的地区域中心,或距离机场、车站、码头不远的地方,游客下车后步行不远,就能很容易找到。不管是城市,还是乡镇,都有完善的交通标识,有斜体字“i”标记的路标标明旅游信息中心的方位。

旅游信息中心为政府旅游服务的机构,从事旅游咨询服务;免费提供至少上百种旅游单页或折页信息,内容涉及旅游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包。凡是游客需要的各种信息和当地的各种活动 信息,都有免费提供。宣传单页整齐摆放在资料架上,一般都统一尺寸规格,便于游客携带。这为我国宣传品制作的标准化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3 住宿质量与等级规范

为了改进旅游业内部的质量标准,特别是全英国范围内的住宿等级标准,文化部旅游委员会成立了质量检查小组(QRG),与TRIG合署工作。QRG归访问英格兰、访问英国、威尔士旅游局、汽车协会(AA)和皇家汽车俱乐部(RAC)的质量标准职业化机构领导,也得到了研发机构、地方政府、区域旅游委员会、威尔士旅游同盟、鲍勃科顿英国接待业协会高级代表的支持。

贯穿QRG工作始终的观点是,满足提升住宿质量等级的需要,使顾客更易于理解和使用。英国有千差万别的住宿条件,有设在华贵住宅和城堡中精致而豪华的宾馆;有私人家庭中提供“床位十早餐”(B&B)的旅店;还有乡村的农舍。全国还没有旅馆设施和食宿质量的必须标准。汽车协会和皇家汽车俱乐部按一项简单的方案,将旅馆划分为一星(良好)到五星(豪华)5个级别;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的旅游委员会则以皇冠为标志,将旅馆设施和服务分为5个等级,对部分B&B旅店也实行了定级;此外还以“通过”、“表扬”和“大力表扬”为标准,评定环境与质量。

到2008年,全英国将完成住宿设施的适当的外观标志性陈列,并完成检查和提升工作。在整个工作中,QRG寻求提高质量标准,以满足顾客期望值提升的要求,应对海外市场竞争。这一根本性改进工作是作为整体上设施的全面提升和各个方面达到标准的需要,而不是仅包括一两个方面。

TRIG成员签署了其他一些至关重要的革新项目,包括对新加入旅游行业者的奖励,以吸引那些传统上自认为游离于高质量的旅游企业网络之外的小企业;把所谓的“预算性宾馆”(经济型)列入新的至关重要的接待设施名录;把星级选择作为质量级别的唯一标准;坚持把以酒店业务作为主业的企业定为“酒店”,而不是定为“床位+早餐”的旅店提供者或自助餐饮的接待设施。QRG已完成所有接待设施名录新标准的基础研究,全英国将采用单一的对食宿接待设施的评估和定级标准。

对比中国的酒店管理情况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的住宿接待设施和英国一样,条件千差万别。除星级酒店外,其他的所有住宿设施都游离于旅游系统的管理之外,既没有纳入标准化管理,又没有纳入旅游统计,非常不符合旅游的实际情况。英国以提升产品质量为目标,正在致力于协商一致的统一等级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这一点也值得我们借鉴。

4 可持续性与绿色旅游

英国为加强协调,改进旅游目的地管理组织和管理绩效的评估工作,推行了《通用实践指南》、《最佳实践论坛》和操作层次的网络《目的地管理手册》。全国性可持续战略方案的进一步工作,按两个层次来实施:一个是“垫脚石方案”;另一个是以现有的绿色旅游业方案为基础的“完全信赖结构”。

4.1 绿色旅游业方案

几年前,苏格兰就有国家的生态标签――绿色旅游业方案(GTBS),由英国绿色业务公司代表“访问苏格兰”操作业务。然而,在英格兰还没有单一的国家可持续/绿色旅游业方案。有愈来愈多的英国公司在参与支持系列可持续旅游业活动。苏格兰的绿色旅游业方案自2001开始就自我融资。威尔士旅游委员会最近决定,将在威尔士发展绿色旅游业方案。欧盟的生态标签委员会于2003年,在旅游接待设施服务中,引入了“欧盟之花”的标记。食品和农村事务部管理这一项目,就如何在英国运作的细节上与绿色旅游业方案合作。

4.2 可持续性方案

英国旅游业在促进可持续性进程中致力于3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在目的地层次,地方性达到游客、产业、社区和环境需求之间的平衡;二是将可持续过程与区域和全国范围内的提升质量和效果相联系;三是创造一个包罗万象的国家可持续性方案和网络以支持这一进程,这也将为进一步的市场开拓和英格兰网络(ICT)发展提供紧密的合作方式。

在目的地层次,将开展自我评估、参与“垫脚石方案”,并开展完全信赖的绿色旅游业方案。这应该与区域相连接,然后进入“访问英国”的全国质量方案。专门的工作室研究“垫脚石方案”的标准,与全国所有的旅游委员会紧密合作。新的绿色旅游业方案和“垫脚石方案”将率先在足以带动可持续性旅游业议程发展的区域开展。

4.3 目的地网络――可持续的《目的地管理手册》

英国全面推行的《目的地管理手册》,旨在以规范化标准推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通用实践指南》和案例研究的可持续性网络,再版并开发《目的地管理手册》,支持并推广具有全国一致性和地方灵活性的方式。据估计,有2600多家机构参与这一领域,参与思考、行动或投资,也将在质量、市场和英格兰网络方面予以联合。

5 结语

英国作为旅游大国,在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和管理、服务措施方面,都走在世界的前列。许多好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详细研究并借鉴。本文研究推出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也只是最主要的概略性观点,还需要进一步详细引进其具体实施办法并加以对比研究和运用。

第一,英国政府改革后的公共服务,以《公共服务协议》形式提供服务,并进行量化管理,使旅游工作更加务实,目标清晰。界定的旅游概念和统计范畴的细化,对加强旅游产业队伍建设、提升旅游产业的经济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英国确定的入境游和国内游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市场推广和电子旅游为重点。特别是发达的电子旅游数据库、网上推广活动和自由信息服务,标志着旅游业已进入一个较高层次,值得借鉴。

第三,英国和我国在住宿方面的现状有很多相似性,但英国以提升生产力为目标,正在制定、推行全国统一的住宿设施标准化管理,改进住宿质量,不仅使全国的管理统一于一个标准,也使旅游住宿业的产业化管理归于一统。这方面亟需引进与借鉴。

篇3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品牌;品牌建设

1建筑施工企业品牌建设现状

一个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来自于其良好的产品质量和善后服务。品牌也是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长期积累后得到的自然结果。良好的品牌会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企业的绩效,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有影响力的建筑施工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通过建造各类建筑产品,特别是一些大型、超大型的标志性重大工程等,在社会上逐步积累了企业的知名度,形成良好的对外辐射力,企业形象不断提升,形成了建筑施工企业特有的品牌。品牌一般由其价值观、管理体系、创意传播三部分构成。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将企业品牌对外主动宣传推介的企业还不多,更多企业的口碑只是在行业内。口碑是企业品牌价值观的一种表现方式,完美演绎企业品牌价值观的建筑施工企业当下甚少。

1.1建筑施工企业的品牌内涵

主要包含品牌类型和品牌识别。

1.1.1品牌类型

当前国内市场上建筑施工企业的品牌类型相对单一,特别是在大型国有控股的企业中,基本上都是企业本身的名称,很少有产品的品牌,或某个体系的品牌。尤其是由历史产生的各序列编号公司,其序列编号多少反映出企业的过往:或是部队转制,或是计划列出的。少量的民营企业抓住市场机遇,成立了相应的一些品牌企业。目前在市场上常见的是有企业名称的品牌,如“上海建工SCG”;或是企业名称与子公司联合的品牌,如“上海建工一建集团”等。后者在市场上更易被接纳的是其简称“上海一建”。

1.1.2品牌识别

品牌识别是对品牌类型进行区分后,所反映出的对企业独特标志的认知。社会各届可以通过建筑施工企业完成的产品,来达到对该企业品牌的认可。特别是标志性建筑、精品建筑及品牌员工的出现,是对建筑企业品牌识别的主要渠道。品牌识别有时也是对专业化的识别,如:对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市场识别结果可能是“上海一建”居领先地位,这是在成功建成若干超高层建筑后市场对“上海一建”品牌的认可。

1.2建筑施工企业的品牌形象

建筑施工企业的品牌形象,是由社会各界逐步认可,并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被反复强调的一种标志。早期施工企业的品牌形象(其实还谈不上品牌形象),是“苦”、“土”,这反映了建筑施工企业以往技术低下、劳动力技能一般,管理水平不高等的真实状况。反观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建筑业就已达到当时世界的颠峰水平,纽约帝国大厦、芝加哥西而斯大厦等百层以上建筑傲视群雄,使建筑业成为美国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发展到今日,随着一大批超高难度建筑的完成,其品牌形象也得以完美树立。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的品牌形象由全体员工在各个历史时期共同塑造:(1)超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在超高、超深建筑上的作为,对施工工期的掌控,高难技术的攻关与应用,发展到现在的工业化装配的运用、BIM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集成、数字化应用,通过施工技术获取额外超值利润的能力等。(2)超强的过程管控能力。在实施总承包、总集成管理的过程中,体现优秀的过程管理,包括大质量管理、精品创建能力、绿色施工的能力等。(3)卓越的服务能力。充分体现施工企业满足客户心理需求并超越期望、连续赢得业主口碑与后续项目的能力。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蕴涵着提升客户投资价值的能力,这其中也包含了设计能力、优化能力、降本能力、综合能力,以及有灵魂的创意及新颖工艺过程。(4)社会责任承担能力。作为大型的施工企业,尤其在抗震救灾、抗台风、支援落后地区等方面,有担当、有作为、有贡献,是赢得社会认可的极佳途径。(5)媒体关系。大型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善于与各类媒体打交道,利用媒体的介质来宣传自己的理念,赢得品牌声誉。有些企业还会树立公益广告来推进自己的品牌形象。(6)员工成长及员工精神面貌。如果说企业标志、围墙、标语的张贴是硬件,那么员工着装与精神面貌则是软件。有远见、有抱负的建筑施工企业都会有员工的培养方案,让员工成为企业品牌的无声代言人。

2品牌战略的研究

品牌,会给建筑企业带来很多正面效应:方便客户辨识不同竞争力的企业、吸引目标客户;品牌是具有知识产权的,为品牌使用者带来便利和效应;品牌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击溃竞争对手,可以影响业主的行为等。品牌战略,是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赢得客户的主动行为。品牌战略一般可简化为四方面,即品牌定位、品牌聚焦、品牌竞争、品牌传播。

2.1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建筑施工企业告诉社会、业主:本企业是怎样的企业,有什么核心竞争力,与其他企业比较,优势在哪里;它的项目管控能力、服务质量、低成本消化能力、为业主创造价值的能力如何等。即让业主在决策时能够基于对某施工企业品牌的考虑,特别是对质量、价格的感知度。一个建筑施工企业有清晰的品牌定位,利于企业在建筑市场上突显,能让客户群和潜在客户群快速地在众多的竞争企业中找到自己,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

2.2品牌聚焦

品牌聚焦,是建筑施工企业出于战略竞争的需要而考虑拥有的品牌数量。一个企业,可以有自己企业名称的品牌,也应考虑在某一个或几个专有市场上拥有品牌。如某建筑企业可以聚焦超高层建筑的总承包管理,在超高层建筑上培育品牌;也可以聚焦超高难度施工工艺的范畴,如多曲面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形成自己的市场品牌。可以说,品牌聚焦也是市场细分的竞争需要和竞争结果。

2.3品牌竞争

当一个品牌诞生后,在市场上不可避免与行业内其他品牌开展公开或不公开的竞争。一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品牌,要亮出自己的旗帜,祭出自己的法宝,及与其他品牌的区别。这与自己的定位和追求有密切关系。作为客户,关心的是某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品牌与其他品牌的区分和差别。故两个不同品牌之间必然产生竞争,其竞争的激烈程度与该品牌的培育过程、发育程度有关。现在市场上同质的品牌很多,品牌带有地域名称的,往往会与该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程度相关联。如“上海一建”与“广西一建”,会让人很自然地想到两个不同的地域,由此对员工的素养、管理的层级、技术的含量等会出现不同的联想。另外,“上海一建”与“上海四建”有何区别?各自的优势是价格?技术?还是服务?再如“上海建工”与“中建”各公司,除了央企与地方的标识,还有什么区别?是产品的区别、承建高度与难度的区别,还是人脉资源、工艺技术的不同?品牌标识的不清晰,使激烈的竞争在所难免。一个好的品牌标识,应让人过目不忘,富有内涵(包括视觉和文字形象),适应跨区域、跨文化,适应当代需要,并受法律保护的。

2.4品牌传播

一个品牌的传播渠道不同,其传播效果各异。目前建筑市场上的品牌传播大多是被动型的,其主要传播的渠道为:有业主口口相传,那是施工企业赢得的口碑;有媒体公关报道,包括随有关人员出访、大型活动揭幕、大型赛事、突发事件的处置与应对等,那是临时的传播;有建筑企业利益相关方的传播,包括自己员工的评价、社会反馈、供应商与合作伙伴的评价等;有劳务作业方的感受,如开展劳务基地建设、海外基地建设、员工评级(技工评级)等获得传播。

3品牌建设的建议

一个建筑企业的品牌建设,可以分品牌内核建设、品牌建设、品牌联想建设三部分。品牌内核建设是建筑企业品牌建设的核心,失去内核,或内核欠佳,那么该企业品牌是注定要失败的;品牌是附着在企业身上的,是为提高内核质量而产生的相关工作;品牌联想是该品牌的附加值。

3.1品牌内核建设

品牌内核建设中最重要的是产品质量。因产品质量过硬而深得客户信赖,就可以成为精品,铸就名牌。在商品市场上,只要产品质量优良,处于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就有机会拓展利润和发展空间。无论什么商品,一旦成为名牌即身价倍增。很多企业之所以底气不足,是因为没有创出品牌,更没有拥有名牌。要千方百计去提高产品与服务的内在品质,经过时间的检验和发酵,就能创出自己的品牌。另外,建筑企业可以抓住很多契机,在重大项目上拿到国家级或省部级的科技进步奖、各类专利的实施、行业标准的编写等,都是增强品牌内核的重要途径。在品牌内核建设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建筑企业要成为施工技术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过去建筑企业向客户提供实物产品,是把知识作为后台,让知识凝固在产品之中销售给客户。“向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是让知识走向前台,通过提供为客户解决特定问题的知识,即解决方案,把所需要的实物产品整合到知识体系之中,使实物产品成为实施解决方案的物质条件。该解决方案包含3个层次:第1层是最外层,为解决方案的品牌标识;第2层是知识层,提出解决某个领域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设计方案、相应软件、管理方案、给客户带来的利益等;第3层是产品包,是各类产品的整合,或者说是各类专业的集成。

3.2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往往是建筑企业在社会上逐步扩大自己影响力的过程,市场占有率是品牌建设的主要渠道。另外,通过承担社会责任等方式,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品牌建设是服务于品牌内核的重要措施。建筑企业一般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式来开展品牌建设工作:建立企业大学(学院),让员工的智力、能力、智慧、素养等得到提升,并与企业的品牌文化相一致;建立劳务培训实习学校,提升劳务作业层的职业技能;与名校等合作,建立企业的智囊团,使企业品牌在高端产生影响力;建立研发基地,志在长远,保持品牌的生命力;建立客户联盟与论坛,如技术论坛、管理创新论坛、与业主共同承担社会责任论坛等,树立品牌的形象;借助体育交流(可与业主共同开展)、重大体育赛事、知名公益性活动、广泛信息交流渠道等,拓展品牌的建设空间。

3.3品牌的联想

品牌的联想,是建筑企业赋予一个品牌的附加值。建筑企业通过对自身品牌的建设,不论投入多少,都会让客户产生品牌的联想。最重要的是能让客户产生积极的、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良好结果。因此,建筑企业要关注自己所施工生产产品的品牌,每一个建筑产品的生成,都是一件事关品牌生命、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事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关注对企业自身品牌的作用,多增加高附加值影响力,防止对建筑企业品牌的损坏。一旦发生质量事故等对单一品牌的严重影响事件,要有及时的危机处理手段,在第一时间消除可能产生的不良品牌联想。

4品牌的推广

品牌推广是建筑企业向社会、客户推荐自己的主动行为,要致力于吸引专门的客户群,培育品牌文化,保护已有品牌的含金量,拓展品牌推广的影响范围。

4.1培育忠诚客户群

每一个建筑企业都要思考自己的客户群体是哪些,要着重培育自己的忠诚客户群,这些客户是企业腾飞的重要力量。在培育忠诚客户群的过程中,要加强品牌联想的扶持与创新,让客户由品牌联想到“精品、超高、优质服务”等符号,使自己成为客户选择时的第一印象。要加强与文化挂钩,如由“上海建工”这个名称,员工、客户等都会联想到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故事。建立内部标准,给自己的建筑产品下定义、下标准,提示客户自己使用什么样的队伍,采用什么样的材料、应用什么样的标准,便会铸就什么品质。要赋予品牌以精神,让业主认知品牌所蕴涵的意义、象征、个性、情感、品位,培育品牌人物和产品。

4.2培育品牌文化

构筑一个成功的品牌与构建一个精美的建筑是相通的。把品牌比喻成一个建筑,就先要打好品牌的基础,那是一个建筑企业的文化,是灵魂。一个缺少先进企业文化的品牌是很难有长久发展的。要为建筑企业的品牌文化装上腾飞的引擎,就要高度重视企业的科技应用与整体管理水平。没有科技含量的企业,是谈不上品牌发展的。还要重视品牌的倍增效应,通过设立建筑博物馆等方式来驱动品牌的超值使用,以助推企业获得更多收益。互联网时代建筑品牌文化的推广,还应注意利用互联网的社交媒体,要有开放、透明、合作的态度来建立良好的口碑。国外有“12581”的说法,即1个满意的老顾客,可以影响25个顾客,诱发8个潜在消费者产生购买动机,其中至少1个人产生购买行为。相反,1个不满意的顾客会打消25个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口碑是费用最低、感染力最强、传播速度最快的推广方式,是品牌文化推介的重要载体。互联网时代的传播速率将大大超过传统媒体的传播速度,志向高远的企业应利用互联网来成功培育自己的品牌文化。

4.3保护已有品牌的含金量

每一个品牌的诞生、培育、发展过程都来之不易,因此保护好已有品牌的含金量是项重要工作。要树立品牌资产的概念,珍惜品牌的点滴积累。要通过合法的途径保护好专项品牌。建筑企业还可以借助业主及政府有关部门等渠道,来进一步巩固品牌的地位。建筑企业还可以细分市场,占领专门领域,使品牌的含金量继续扩大。要保护好已有品牌的含金量,建筑企业要主动出击,可以联合政府有关部门、所在地区的行业协会等,研究制定各类施工生产、服务品牌标准的话语权,并对自己的品牌有专门保护措施。要逐步建立品牌资源数据库,为建筑市场提供优质服务。在品牌的推广过程中,注重品牌文化的宣传、战略品牌合作,不断提升自有品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要建立和完善品牌呵护机制,逐步培养培育品牌体验活动,对品牌的发展有具体实施,加强与高端品牌的合作等,使已有品牌的含金量不断增加。

4.4品牌推广的效用

篇4

全国质量月活动方案一

为深入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推进建设质量强国,按照《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的部署,质检总局拟于2016年9月联合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等单位共同开展全国“质量月”活动。有关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加强政策引导,把提升质量作为推动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努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浓厚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大力建设质量强国,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二、活动主题

提升供给质量,建设质量强国。

三、活动重点

(一)开展质量和品牌提升活动,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以空气净化器、电饭煲、智能马桶盖、智能手机、儿童玩具、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厨具、家具等10类消费品为重点,开展消费品质量提升攻坚战,打造高品质的消费品品牌。推广精益制造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解决一批困扰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行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形成促进质量提升的内在压力和外在动力。深入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计划,开展消费品质量提升、出口商品质量提升、服务业质量提升等质量提升专项行动。

(二)开展质量整治活动,解决群众关心的重大质量问题。综合运用监督抽查、执法打假、集中整治、缺陷产品召回等手段,保持质量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切实维护群众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集中力量推进消费品安全标准“筑篱”专项行动,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的风险监测、监督抽查和联动处置。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产品和重要领域,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严查彻办大案要案,在全国“质量月”期间着力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关心的质量问题。

(三)开展质量宣传活动,树立崇尚质量的价值导向。加大质量宣传力度,传播质量故事,唱响质量声音,弘扬追求卓越、崇尚质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移动客户端等新兴媒体促进全国“质量月”活动信息的广泛交流和及时宣传。传播和推广先进的质量理念和管理方法,提升全社会质量意识。加强中国创造、中国质量对内对外宣传,推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集中公布一批守信企业和严重失信企业名单,曝光一批质量问题和重大违法案件,一系列社会关注的重要质量信息。

(四)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增强全民质量意识。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技术比武、QC小组等群众性质量活动,在基层普及质量知识,提升质量意识,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开展质量创新活力,激发群众质量创新热情,分享和推广一批质量创新成果。加强质量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质量素质和技能,造就一批质量意识强、具有质量技能的工人队伍。

(五)培育工匠精神,提高全社会质量素养。实施质量素养提升工程,开展质量素养提升活动。动员全社会向质量技术能手、顶尖工匠学习,弘扬追求卓越的质量精神和文化。引导广大企业持续改进、追求卓越、打造精品。着力提高一线工人的质量责任意识和精益求精的质量素养,完善鼓励一线工人追求质量的制度和措施2016年全国质量月活动实施方案策划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基层创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

四、活动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质量月”活动组织领导。各主办部门、各地、各行业要高度重视、认真谋划,结合自身实际,明确活动目标、制定工作方案、细化责任分工。为各项活动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经费支持,确保全国“质量月”活动顺利开展。加强沟通合作、部门联合,形成合力,全方位、多角度开展“质量月”活动。

(二)进一步提高“质量月”活动参与程度。要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全国“质量月”活动的“主力军”作用,中央企业要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企业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中小企业要有针对性的开展“质量月”活动,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要动员行业协会广泛开展全国“质量月”活动,提升全行业质量、诚信水平。广大城市和园区要结合发展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使全国“质量月”活动更加深入人心。

(三)进一步提升“质量月”活动实效。要创新形式,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质量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利用全国“质量月”活动平台,集中力量开展攻关,在重点质量问题上实现突破,增强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要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全国“质量月”宣传活动,扩大“质量月”活动影响,打造“质量月”活动品牌。

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共同开展好全国“质量月”活动。适时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把工作落到实处。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对组织得力、成效显著的单位予以表扬。各地质检部门要将活动总结、有关图片及视频及时报送总局。

全国质量月活动方案二

根据《阳泉市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的精神,结合阳泉实际,特制定我局2016年“质量月”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加强政策引导,把提升质量作为推动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努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浓厚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大力建设质量强市,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二、活动主题

提升供给质量,建设质量强市。

三、活动时间

2016年9月1日至9月30日

四、活动内容

(一)举办阳泉市2016年“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暨第二届质量论坛。9月1日,由质量科牵头,县区质监局配合,联合市政府相关部门,在泉美映像酒店,召开阳泉市2016年“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暨第二届质量论坛,启动全市2016年质量月活动,对获得全市首届优秀“企业首席质量官”的人员进行表彰;全市首届优秀“企业首席质量官”代表和全市获得2016年全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优秀QC小组和质量信得过班组代表交流发言,进一步推动我市重点企业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等群众性的质量管理工作。

牵头单位:质量科

配合单位:各县(区)局(分局)

完成时间:2016年9月1日

(二)开展重点企业信用报告活动。在建材、农资等涉及民生的重点企业中,选择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编写企业信用报告,利用企业网站、报纸、电视等媒体,或以召开新闻会的形式向社会进行。推动企业进一步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牵头单位:质量科

配合单位:各县(区)局(分局)

完成时间:9月30日前

(三)开展质量安全知识“六进”活动。深入企业、街道社区、学校、乡镇、农村和机关,散发宣传资料,讲授质量安全常识,提高全社会的质量安全意识。(平定深入乡镇、盂县深入农村、郊区深入企业、城区深入社区、矿区深入学校、开发区深入机关)

牵头单位:各县(区)局(分局)

完成时间:2016年9月30日前

(四)集中开展质量整治活动。

一是开展在用电梯的专项整治。对在用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进行安全技术评估,对于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主要零部件进行更换,保障电梯的安全使用。结合“中秋”、“国庆”两节特点,组织对购物中心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和大型游乐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存在的隐患,确保特种设备安全。

牵头单位:市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

配合单位:市特检所、各县(区)局(分局)

完成时间:2016年9月30日前

全国质量月活动方案三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把提升质量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在全社会努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浓厚氛围,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二、活动主题

提升供给质量 建设质量强国

三、活动重点

(一)开展质量品牌提升活动,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以空气净化器、电饭煲、智能马桶盖、智能手机、儿童纸尿裤、儿童玩具、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厨具、床上用品、家具等10类消费品为重点,开展消费品质量提升攻坚战,打造高品质的消费品品牌。推广精益制造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解决一批困扰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行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形成促进质量品牌提升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深入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计划,开展消费品、出口商品、服务业等质量品牌提升专项行动。

(二)开展质量整治活动,解决群众关心的重大质量问题。综合运用监督抽查、执法打假、集中整治、缺陷产品召回等手段,保持质量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切实维护群众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集中力量推进消费品安全标准“筑篱”专项行动,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监督抽查和联动处置。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产品和重要领域,严厉打击质量违法犯罪行为,严查彻办大案要案,在全国“质量月”期间着力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关心的质量问题。

(三)开展质量宣传活动,树立崇尚质量的价值导向。加大质量宣传力度,传播质量故事,唱响质量声音,弘扬追求卓越、崇尚质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移动客户端等新兴媒体,运用微信、微博等形式,促进全国“质量月”活动信息的广泛交流和及时宣传。开展中国质量奖获奖组织经验和个人事迹交流活动,提升全社会质量意识。加强中国质量对内对外宣传,推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加大社会信用宣传,大力倡导诚信兴商。集中公布一批守信企业和严重失信企业名单,曝光一批质量问题和重大违法案件,一批社会关注的质量信息。

(四)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培育工匠精神。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技术比武等群众性质量活动,在基层普及质量知识、提升质量意识,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开展质量创新活动,激发群众质量创新热情,分享和推广一批质量创新成果。实施质量素养提升工程,开展质量素养提升活动。加强质量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基层人员质量素质和技能。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基层创造,崇尚工匠精神的价值导向。

四、活动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质量月”活动组织领导。各地、各行业要高度重视、认真谋划,结合自身实际,明确活动目标、制定工作方案、细化责任分工。要为各项活动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经费支持,确保“质量月”活动顺利开展。要加强沟通合作、形成合力,全方位、多角度开展“质量月”活动。

(二)进一步提高“质量月”活动参与程度。要充分发挥企业作为“质量月”活动的主力军作用,中央企业要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企业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中小企业要有针对性的开展“质量月”活动,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要动员行业协会广泛开展“质量月”活动,提升全行业质量、诚信水平。广大城市和园区要结合发展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使“质量月”活动更加深入人心。

(三)进一步确保“质量月”活动实效。要创新形式,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质量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利用“质量月”活动平台,集中力量开展攻关,在重点质量问题上实现突破,增强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2016年全国质量月活动实施方案2016年全国质量月活动实施方案。要大力开展“质量月”宣传活动,扩大“质量月”活动影响,打造“质量月”活动品牌。

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共同开展好“质量月”活动。适时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把工作落到实处。

“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城市要结合创建工作开展“质量月”活动,要以城市政府名义专门制定“质量月”活动方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并将活动方案通过省质量兴(强)省领导小组报质检总局。

中国质量奖获奖企业要结合企业实际制定“质量月”活动方案,发挥标杆引领作用,带动和引导行业上下游、同行业企业等广泛开展“质量月”活动。

各地质检部门要统一使用全国“质量月”活动标识,发放、张贴全国“质量月”活动海报,播放“质量月”活动公益广告,广泛宣传“质量月”活动。要动员全社会提升质量意识,树立质量发展理念。要发动地方各级各部门共同参与、互相支持“质量月”活动。要利用“质量月”平台,切实开展中国质量奖和省市质量奖获奖组织质量管理模式方法的推广。要推动获奖企业对口帮扶小微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要推动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宣传以质量提升促进效益提高的成效。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对组织得力、成效显著的单位予以表扬,要将活动总结、有关图片及视频及时报送质检总局。

 

全国质量月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1.2016年质量月活动方案范本

2.2015最新的质量月活动方案

3.2014年质量月活动方案

4.2015年全国“质量月”活动方案【39个部门】

篇5

1戏剧文化产业项目开发

戏剧文化市场是连接戏剧文化生产与戏剧文化消费的纽带,无论是发展戏剧文化生产,还是扩大文化消费,都能促使文化市场的扩展。所以,戏剧文化企业积极开发戏剧文化产业项目,既有利于戏剧文化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能增加戏剧文化市场的有效供给,从而满足戏剧文化消费者不断增长和变化着的需求。

1.1戏剧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类型

戏剧文化产业开发项目按是否具有创新性划分,可以分为产业创新项目和产业推广项目两大类。

1.1.1戏剧产业创新项目产业创新项目是指文化企业运用艺术创作、科学普及、技术发明、表现形式等手段生产出具有一定思想内容的戏剧产品。产业创新项目包括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两大类:①内容创新,即创造性生产具有一定思想内容,通过某种载体形式表现出来或进行传播的戏剧产品。②形式创新,即应用现代化的艺术手段、大众传播技术生产出来新的戏剧产品,以及利用特定地域的人文资源编排出来新的戏剧剧目。

1.1.2戏剧产业推广项目戏剧产业推广项目是指戏剧文化企业安排生产本地市场或本国演出市场短缺或紧缺的、具有市场推广价值和发展前景的优秀剧目。

1.2戏剧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方式

戏剧文化企业产业项目的开发方式,主要有以下六种方式:

1.2.1独立开发戏剧表演团体可以通过自己的创作与艺术实力来完成新作品的构思、排练和演出过程。独立开发方式可使得企业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并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但是,独立开发需要企业拥有雄厚的财力和人才资源,并且开发新作品的周期较长。

1.2.2联合开发戏剧表演团体可以与拥有雄厚财力或人才资源的单位乃至个人联合开发新剧目。该方式可以发挥联营各方的优势,促使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效整合,从而大大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

1.2.3委托开发戏剧表演团体可将筹备排演的新作品项目中剧本创作、艺术创作、舞美设计阶段的任务,委托给具有一专业资质的单位或个人来完成。委托开发方式可使企业相对缩短新作品的开发周期并确保新作品的开发质量,有利于扩大新作品市场的吸引力和上座量。

1.2.4购买版权戏剧表演团体可以通过转让或许可形式取得最新作品或海外作品的复制、改编、表演等方式的使用权。购买作品版权方式可使企业及时取得内容产品的生产要素,迅速将新作品推向市场。

1.2.5引进技术戏剧表演团体应该密切关注富于时代气息艺术形式的最新动态,积极引进新的艺术元素、新的艺术手法,创作出新形式的艺术品。

1.3戏剧产品的开发程序

戏剧产品的开发程序,一般分为确定开发目标、收集作品创意、筛选优化创意、评估开发剧目、制定开发计划、实施开发方案六个步骤。

1.3.1确定开发目标戏剧表演团体惟有积极采取作品创新和市场扩展活动,才能够使自己在日趋激烈的演出市场竞争环境中处于优势地位。戏剧表演团体必须立足于在本行业及相关行业领域内寻求市场扩展机会,把握戏剧作品特性及其发展趋势,了解观众需求品味及其变化动向,从中发现并确定戏曲作品开发的目标。

1.3.2收集作品创意确定作品开发目标之后,就需要收集有关作品方面的创意。所谓创意,就是开发作品的设想和构思,它既包括新作品创意,也包括引进作品创意。创意信息来源主要有以下渠道:①观众。观众需求是寻求创意的基本源泉,因为只有适合观众需要的新作品才会有市场。从顾客那里获取创意的最佳方法,就是调查和收集观众对现有作品的印象和意见;②专家学者。在知识经济时代专家学者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成果迅速升值,并且成为创意的重要源泉。他们能对文化产品的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局部改进、引进改良等提供最有价值的创意,所以咨询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是非常必要的;③竞争对手。分析同业以及关联竞争者作品的成功和失败之处,往往可以发现新的创意。戏剧表演团体必须随时注意同业以及关联竞争者开发的新作品,了解其作品的演出市场情况以及观众对他们的反映和评价;④推销人员。他们经常与观众打交道,最了解观众的需求欲望和观赏动机,也最清楚竞争对手的作品优势。所以,从他们那里获得的作品创意往往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⑤演出市场调查公司。戏剧表演团体可以委托演出市场调查公司对观众需求偏好的发展趋势进行专题调研。此外,还可以通过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大众传媒等渠道收集有价值的作品创意。

1.3.3筛选优化创意戏剧表演团体应在所收集的足够多的创意基础上进行筛选、归类和整合优化。首先将不可行或可行性低的创意予以淘汰;其次将可行性较高、方案相近的创意进行归类;再次将若干类创意方案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形成若干个具有可操作性的作品排演项目方案。

1.3.4评佑开发项目经过整合优化创意后形成的若干排演项目,首先要对它们各自方案的优劣与利弊进行对比分析,其次要结合团体自身的演员实力和经济条件进行综合评估。因为最佳的排演项目,并不一定就是团体首选的项目。

1.3.5制定排演计划排演计划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阐述排演目标一诸如选择作品内容、形式剧目、剧种成本预算、售票价格、售票规模、目标利润等;第二,阐述作品排演组织措施,诸如编剧创作、舞美设计,演员与管理人员配备,资金和服装道具等;第三,阐述作品上演方案等。

1.3.6实施排演方案在新作品排演阶段,戏剧表演团体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确保开发任务的顺利进行和按期完成。在新作品试演阶段,团体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如果条件允许,团体应该根据反馈信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新作品的品质;如果试演证明新作品是成功的,团体可以组织大规模择时上演。新作品上演后,团体还需要慎重做出以下几方面的决策:新作品的上演地区、目标观众、作品定位以及具体的商业演出策略。

2戏剧文化消费群体培育

戏剧文化市场的规模不仅取决于戏剧文化产品供给的规模,而且取决于戏剧文化消费群体的总体数量和整体素质两个关键性因素。由于人类生活具有物质消费有限性与精神消费无限性的特点,提高全民戏剧文化素质,强化戏剧文化消费群体的培育,就成为开发戏剧文化市场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

2.1戏剧文化消费群体的素质

戏剧文化消费群体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戏剧文化素质两个方面。前者决定着戏剧文化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后者决定着戏剧文化消费者的需求水平。

2.1.1文化消费者的身体素质戏剧文化消费者的身体素质属于人的先天性素质,是指人们为消费文化产品而具备正常的视觉、听觉以及神经反应机能。视觉、听觉是人们能够观赏戏剧的先决条件;神经反应机能是人们能够产生喜、怒、哀、乐等情感反应以及获取、占有等心理欲望的先决条件。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人们正常的戏剧文化消费起码应该具备上述三项生理素质。

2.1.2戏剧文化消费者的戏剧文化素质戏剧文化消费者的戏剧文化素质属于人的后天性素质,是指人们为欣赏戏剧文化产品及欣赏戏剧所具备的一定的社会交流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即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以及戏剧专业知识。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戏剧文化素质客观上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直接影响到戏剧文化产品的社会需求总量。戏剧文化消费者的戏剧文化素质愈高,对戏剧文化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也就愈高。

2.2全民戏剧文化素质的培育

普及戏剧文化消费知识、提高全民戏剧文化素质,是培育戏剧文化消费群体的关键所在。例如,中央电视台开办的“跟我学唱戏”栏目有力促进了年轻一代的戏剧文化艺术修养的提高。近些年来,各地文化馆站、文化艺术学校兴办不同年龄和层次的戏曲演唱培训班,推动全民戏剧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些事例充分说明,重视全民戏剧文化素质的培育,必将促使我国戏剧文化消费群体的日趋扩大、文化消费社会需求总量的不断增长。

全民戏剧文化素质的培育主要有以下四条途径:

2.2.1基拙教育基础教育主要是指幼儿教育和少儿教育,包括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等教学形式。我国现阶段,少儿教育属于国家法定义务教育的范畴。而就目前学校艺术教育方面依然是一个薄弱环节,一些学校由于艺术师资不足,更重要是为了片面追求文化课的分数,艺术课形同虚设,在中小学开设戏剧艺术教育更是稀少。由此可见,幼儿戏剧教育和少儿戏剧教育在戏剧文化产业中蕴含巨大的商机,同时又是培育全民戏剧文化素质的主要途径。我国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目标特别是提高艺术素质依然任重而道远。

2.2.2戏剧艺术培训戏剧艺术技能培训包括语言、形体、表演、唱腔、戏剧艺术理论等专业素质的培养与训练,主要采取培训班、俱乐部、家教等教学方式。戏剧艺术技能培训与基础教育一样,既是戏剧文化产业中蕴含着巨大商机的服务项目,又是培育全民戏剧艺术素质的重要途径。

2.2.3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也是培育未成年人文化素质的主要途径。家庭教育涉及语言文字、思维逻辑、价值观念、道德情操、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多样性、传承性、非规范性等特点。家庭教育水平受到家庭骨干成员自身文化素质的直接影响和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