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服务业经济形势分析范文

服务业经济形势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2:44

服务业经济形势分析

篇1

关键词: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地区差异;中心城市;“三圈经济群”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046-02

一、中心城市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联分析

中心城市的作用表现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或城市群中,具有较集中的资源要素,且能在与其他城市的互动中对各要素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形成范围广、影响大的辐射作用。中心城市按其影响范围大小可分为国家级、区域级和地区级三种。无论哪种级别的中心城市,均在“人口、资源配置、规模经济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这种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正是促使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产业集群的形成使得中心城市产生很多集聚效应。对于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了技术、知识、信息等要素的中心城市有利于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由于现代服务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高技术性及高创新度等特点,在重视其发展过程中,可以为中心城市实现技术创新转化生产力、吸引高知识人才、扩大社会就业、提高城市经济水平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服务业发展更进一步加速了城市内人员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物流等交换,资源要素不断集聚于中心城市,竞争力优势在中心城市更为显现。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助于实现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其第三产业结构层次低,服务业发展仍依赖于消费业,尤其现代服务业发展从全国范围看表现为十分滞后。从省域范围来看,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呈现出空间非均质的特性,核心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边缘区主导的仍为传统服务业”。因此,发展甘肃现代服务业可以考虑以区域内中心城市的发展为基础,从而产生更广泛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实现现代服务业的区域均衡发展。

二、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拟采取多元统计分析中常用的因子分析法来测度,并对甘肃省14个地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地区差异进行聚类分析,目的是将全省现代服务业地区差异进行归类,并据此对各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特点进行分析,为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中心城市提供依据。

根据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点,本文建立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衡量指标,其中选取指标11个,分别是各地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X1)、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X2)、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X3)、现代服务业从业人数(X4)、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X5)、人均GDP(X6)、城市化率(X7)、城镇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X8)、人均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X9)、地方政府人均财政支出(X10)、人均科技投入(人均R&D经费总支出)(X11)。

本文数据来源均来源于2013年《甘肃发展年鉴》。在统计2012年甘肃各地区现代服务业数据时,结合发展年鉴数据实际,将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计算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总值,金融业总值,房地产业总值,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总值,教育总值总和。

(二)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地区差异的因子分析

在对原始数据标准化后进行KMO检验和球形Bartlett检验。本文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578,大于0.5,表明数据可以用于因子分析。球形Bartlett检验可知各变量的独立性假设不成立,表明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通过。

从总方差解释中因子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可知,前4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2.036%(大于85%的标准),说明前4个因子包含了原11个变量的足够信息,因此决定提取4个公共因子。

由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和标准化后的数据,通过公式Fi=∑8 i=1Zscore (xi)Ci可计算各个公共因子得分F1、F2、F3、F4。由于因子得分的协方差阵为单位矩阵,说明提取的4个公因子之间是不相关的。通过公式F=∑3 i=1FiMi,计算得到综合得分及排名。甘肃省14市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综合排名依次为:嘉峪关、兰州、酒泉、金昌、平凉、甘南、白银、庆阳、张掖、天水、陇南、定西、临夏、武威。

(三)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地区归类的系统聚类分析

依据上节中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结果,将甘肃省14市州的各公因子得分(F1、F2、F3、F4)和总水平得分(F)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聚类方法采用组间连接,测量方法采用余弦法,得出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从结果可知,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14个市州可分成四类:第一类所包括的兰州、酒泉均为甘肃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较好的城市。第二类包括嘉峪关、金昌和白银,这三座城市工业化程度较高,具有发展现代服务业良好的基础。第三类包含甘南、张掖、武威,综合排名分列第六、第九和第十四。第四类包括平凉、庆阳、天水、陇南、定西、临夏,因子得分综合排名整体偏后,而且这六市州全部位于甘肃东南部。

三、发挥中心城市集聚效应,构建甘肃现代服务业 “三圈经济群”

依据甘肃现代服务业地区发展差异因子分析结论及聚类分析结果,再结合甘肃区域发展实际情况,本文将甘肃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中心城市确定为三个都市圈,即“兰白都市圈”“天平都市圈”及“酒嘉都市圈”,其他城市分别以地域划分为范畴,与三个都市圈共同形成甘肃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大区域。通过甘肃省三个都市圈中心城市集聚效应的产生,在此基础上构建形成甘肃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三圈经济群”,分别为“兰白现代服务业经济群”“天平现代服务业经济群”“酒嘉现代服务业经济群”。

“兰白现代服务业经济群”包括兰州、白银、武威、定西、临夏、甘南六市州。“兰白都市圈”是2009年甘肃省为实现兰州白银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所提出的重要决策。兰白都市圈在区位协调、经济集聚度及服务业发展关联度等方面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尤其是位于兰州白银之间的兰州新区批准成立后,这种要素配置速率更是明显提高。“兰白都市圈”作为“兰白现代服务业经济群”中心城市,可以充分发挥已有行业优势,如物流、金融、科技、信息、经济等行业中心地位,以及高知识、高技术人才的聚集优势,带动定西、武威、临夏、甘南现代服务业发展。由于兰州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明显(现代服务业从业人数、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人均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而且该经济群内其他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较接近,且水平居中。因此,在“兰白都市圈”辐射带动作用下,该经济群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潜力水平。

“天平现代服务业经济群”包括天水、平凉、庆阳、陇南四市。2012年,平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在全省位列第三,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全省最高,现代服务业人均生产率和人均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均在全省前列。而天水作为甘肃东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在区位优势、交通便利、人才聚集、经济发达、文化传播等方面都位于中心地位。即将竣工的“天平铁路”更是加速天水和平凉形成“天平都市圈”,产生甘肃东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集聚效应。从2012年发展水平来看,陇南、庆阳两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紧跟平凉之后,也位于甘肃现代服务业发展前列。此外,“天平现代服务业经济群”与陕西省宝鸡市、西安市毗邻,这为区域间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很好的区位优势。“关中―天水”区域经济体的形成也必将促进“天平现代服务业经济群”的进一步发展。

“酒嘉现代服务业经济群”包括酒泉、嘉峪关、金昌、张掖四市。“酒嘉都市圈”的形成主要依托酒嘉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其制造业密集,相关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经济流通密切,且具有产业创新的优势。2012年,酒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位列甘肃第二,仅次于省会兰州,其现代服务业人均生产率和人均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方面领先于全省其他市州,而且该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及占GDP比重较大。尽管在2012年数据中显示金昌和嘉峪关两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靠后,但这两座城市工业化程度高,基础设施较完善,具有很好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条件。另外,张掖作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其在旅游业、现代物流业等方面必将发展迅速。通过“酒嘉都市圈”的中心辐射带动作用,以及张掖、金昌良好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条件,再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联作用,该经济群必将具备甘肃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后发优势。

四、思考与建议

甘肃现代服务业发展必须发挥三大都市圈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结合三大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及环境基础,制定地区服务业差异化发展战略,均衡各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全省总体水平。在甘肃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应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和市场运行环境,协调和均衡甘肃现代服务业地区发展。制定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全面布局发展战略,结合各市州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准确定位各市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取得地区协同发展效应。政府还必须通过行政或法律手段,打破部分行业国家垄断的局面,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化进程,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合作环境,推进甘肃现代服务业市场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志平,陈辉,唐珏岚.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途径与策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34.

[2] 刘伯霞.甘肃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对策[J].开发研究,2009,(6):78.

[3] 牛永红.比较分析视角的甘肃现代服务业发展及路径选择[J].发展,2013,(11):70.

篇2

关键词: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服务贸易

一、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于1817年提出了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即使在任何产品生产方面都没有绝对优势,但只要一种产品生产具有相对成本优势,就可以生产该产品。比较优势理论使经济在每个阶段上都能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维持经济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禀赋结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选择产业发展道路时,只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才能最大限度积累资本,实现经济持续增长。迈克尔・波特提出解释国家(的产业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的菱形模型。该模型中的每一个决定因素决定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波特认为:竞争力来源于培养高级要素;竞争力来源于集群;竞争力来源于苛刻的市场需求。金碚(1997)认为:“各国产业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从国际分工的角度看,比较优势具有决定性作用;从产业竞争的角度看,竞争优势又起决定性作用。而在现实中,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实际上共同决定着各国各产业的国际地位及其变化趋势。”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涵义和服务贸易的发展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跨越国界进行的服务交易,可按照部门进行分类,包括: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和其他商业(通信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特许与许可服务、个人、文化与娱乐服务和其他商务服务)。国际服务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15%,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其兴旺发达的程度成为衡量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本文将用测量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两类指标分别对中国服务贸易进行定量分析,说明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劣势。

三、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实证分析

(一)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测量及分析

1、服务贸易出口状况分析。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增长迅速,出口结构变化总体遵循世界变化趋势,即以提供现代服务为主要特色的其他服务已成为服务贸易出口比重最大的贸易门类。中国运输服务出口年均增长率是世界平均的近三倍,旅游服务高于世界4%,其他服务出口年均增长率相当于世界的两倍(见表1)。

2、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分析。显示比较优势由a行业占国家总出口的比重相对于a行业出口在世界总出口中的比重来衡量。如果RCA

3、要素投入类型和比例分析。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是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人力资本在服务贸易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人力资本水平高,服务生产的熟练度强、供给能力大。中国代表高技术人才及专业人才的对外设计咨询人员只占0.56%(见表3)。输出对象主要是亚洲,输往欧洲及北美洲等地区比重较小。这说明中国在国际服务贸易分工中发挥优势的仍是低级要素,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无法在西方国家服务市场占据竞争优势地位,中国处于国际服务贸易分工的低端。

(二)中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测量及分析

1、竞争优势指数(TC指数)分析。TC指数,是指一国某产业或商品进出口差额占该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其值大于0,说明该项服务出口国际竞争力强,且越接近于1则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说明出口国际竞争力弱。从整体看,中国服务贸易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除2005年外,整体TC指数均为负数。从具体行业看,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不平衡。只有旅游TC指数一直为正,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时高时低,不够稳定。金融服务等TC指数均为负数,说明竞争力薄弱。从各行业发展趋势看,信息服务等国际竞争力逐步提高,新兴服务部门的快速增长反映中国服务出口结构正朝优化方向演变。总之,中国现代服务业中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部门尚未形成竞争优势,且传统服务项目中旅游服务部门还未形成稳定的竞争优势。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除了旅游项目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外,运输服务贸易与其他服务贸易均名列倒数第二,这说明中国的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很弱,而其他服务竞争力低下反映了中国高等生产要素的缺乏(见表4)。

2、国际市场占有率(MSI)分析。国际市场占有率即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出口总额占世界市场出口总额的比率,可直接反映一国家(地区)服务贸易整体国际竞争力强弱。MSI值越高,表明该国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从时间序列上观察,中国服务贸易MSI明显处于上升过程,1990-2008年增长了五倍多。世界排名也第26位上升到第5位。这充分反映出中国服务贸易总体上竞争力不断增强(见表5)。与其他国家比较,美国20世纪90年代来一直是世界第一的服务贸易出口国,但其MSI总体呈下降趋势。德国同样呈下降态势。与发达国家相反的是,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的MSI和世界排名都不断提升,竞争力增长显著。但中国服务贸易MSI不足4%,竞争优势不明显,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处于弱势地位。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总体优势比较突出(见表6)。从服务贸易分部门的MSI看,各部门的占有率都有提高。其中旅游服务提升的比例最大,说明中国以资源密集型为基础的旅游服务在国际服务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四、结论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较晚,但其立足自身优势,服务贸易取得较快发展,其出口增长率大大超过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但与世界整体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缺乏竞争优势,服务贸易结构还不合理。世界服务贸易结构已朝技术、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而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集中于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运输业和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旅游业等传统低附加值行业,现代服务业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行业处于相对劣势。

中国应立足比较优势,保持和促进原有优势,同时优化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国内政策可适当向比较优势行业倾斜,通过提高劳务输出素质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维持中国服务贸易持续增长。另外,一国要确定自身的对外贸易优势,还要考虑竞争优势。因此,中国的服务贸易应实现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在保持并提升比较优势的同时,应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等新兴服务产业,通过发展教育积累人力资本等途径,挖掘服务贸易潜在的比较优势并使其转化为竞争优势,创造和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殷凤.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与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7(1).

2、薛荣久.国际贸易[M].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8.

3、魏下海.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经济前沿,2006(7).

4、邱伟强.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现状与对策[J].发展研究,2007(4).

篇3

关键词:衡阳市;服务业;SWOT分析

一、引言

衡阳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生产业,全市服务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近年来,衡阳服务业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强,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为全面加快服务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SWOT分析是在对事物内部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动态的结合分析中确定相应的生存和发展战略的一种决策分析方法,是管理中经常使用的分析工具。它常被用来进行整个行业和市场分析,以便获取相关的市场资讯,为决策提供依据。

对衡阳市服务业进行SWOT分析,实际上是对其产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其拥有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有助于为衡阳服务业发展制定下一步发展战略和政策,有利于促进衡阳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优势分析(Strengths)

(一)经济总量稳步提高,结构逐步优化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及消费结构升级步伐日益加快的大趋势下,衡阳服务业在保持较快发展势头的同时,内部结构也不断优化,服务业结构转换与升级速度加快。近几年,衡阳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不断扩大。2011年,全市服务业(含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04.37亿元,比2010年增长13.2%,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4.8%,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3.4%,拉动经济增长4.7个百分点。服务业仍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生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逐步成为衡阳市服务业乃至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特别是现代物流、科技信息、旅游文化、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业发展迅猛,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衡阳市服务业增长主导力量。2011年,传统服务业完成增加值201.24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33.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1.6%;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29.09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54.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9.0%。基本形成了市场主体多元化、行业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服务业体系。

(二)区位优势突出,交通运输便利

衡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雄居湘南中南部,湘江中游,素有南北要冲,两广咽喉之称。且处于“3+5”城市群的南端,又是港粤北上的门户。打造长株潭城市群,衡阳将成为这个经济走廊和城市群的重要一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衡阳地处湘南腹地,交通极为便利,有京珠、衡枣高速公路、京广高速铁路、107国道等国家交通干线擦城而过,铁路、公路发达,湘江穿过该境,航运畅通。特别是武广高铁的运营,使衡阳经济发展通过“和谐号”动车组步入高速时代。衡阳强力推进“1189”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正在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高速、高铁、高飞时代扑面而来。这种便利的地缘优势,可以使衡阳直接对接我国最发达的两大经济区——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辐射。

(三)历史文化悠久,自然条件优越

衡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湖湘文化的发展地之一。衡阳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在“3+5”城市群中的优势无可比拟,不仅自然风光闻名全国,而凡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丰富,尤以“南岳衡山”为盛。

衡阳资源丰富,物产众多,开发前景诱人,是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之乡”和“鱼米之乡”。目前已发现的各类矿产59种,其中,有48种已探明储藏量,年发电量和粮食产量在“3+5”城市群的区市中居第一位,而旅游资源更是首屈一指,这些资源优势为发展衡阳经济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人力资源丰富,科研实力雄厚

发展服务业,科技是支撑,人才是根本。衡阳市具有良好的科技开发和人力培养的配套基础设施。衡阳是老工业基地,技术资源根基深厚。经过多年的努力,衡阳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成功引进13家世界500强企业,成功对接16家大型央企,如特变电工衡阳分公司、紫光古汉、亚新科、风顺车桥等优秀企业。2011年衡阳召开第五届湘商大会,引进服务项目57个,引资510亿元,其中,引进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豪德现代商业物流中心等重大项目36个,总投资247亿元。

衡阳教育资源在全省仅次于省会长沙,人才资源丰富。市内高校和科研院已在全省排位第二,人才资源优势远在其他城市之上,良好的教育基础和雄厚的科研实力,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专门人才。

三、劣势分析(Weaknesses)

(一)服务业发展环境有待完善

首先,过度的政策保护和条块管制,弱化了竞争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一些评估设计、咨询、培训、技术检测认证机构,仍是行政部门的附属物,而真正以市场化方式成长起来的服务机构,很难公平与之竞争,导致这些领域创新不够,服务质量不高,服务价格居高不下。一些制度创新滞后,加大了服务业发展的难度。

其次,由于金融创新产品有限,信用体系建设滞后,银行对生产服务企业仍存在惧贷、惜贷等现象。同时,生产服务业又以中小企业居多,相当一部分处于创业阶段,一些服务企业往往以无形资产或品牌服务为资本,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较少,在现行金融体制下,融资相对比较困难。

再次,衡阳处于工业化中期初始阶段,产业集聚度不高,布局还相对分散,近几年,衡阳城镇化速度加快,但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和服务业发展需要的现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生产服务业重复投资、盲目建设、粗放经营等问题仍然存在;服务企业自我封闭,甚至不愿参与分工、协作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导致生产服务业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程度难以提高。

(二)服务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相对较低

据统计,2006-2010年全市服务业总量持续平稳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36%左右波动,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这一比例一直在60%至80%之间。美国、韩国、法国等部分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已占到经济总量70%左右,纽约、伦敦等国际化大都市达到85%以上,与之相比,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还偏低。

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734.30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842.93亿元,增长19.2%。服务业增速比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慢1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增速慢6个百分点。与全省兄弟市州相比,衡阳第三产业增加值排全省第3位,增幅排第4位。由此可见,与全省服务业发展水平相比,衡阳市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四、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一)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加强政策引导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党的十七大报告又一次提出了“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我们的服务业比重和水平”。200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2008]11号),从政策的角度提出了诸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在此基础上,湖南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衡阳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政策扶持。衡阳近期筹备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发展服务业,将衡阳建设成为“区域业中心”。

衡阳市服务业将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的总体要求不断发展。以“富民强市”和“四化两型”为目标,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创新机制、优化结构、提升层次、拓宽领域、增强实力,全力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着力提高服务产业的服务功能,推进服务业与一、二产业协调发展,为“十二五”服务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二)服务业全球化提供的国际机遇

目前全球已经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并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改革开放后,随着招商引资规模的日益扩大,衡阳市更加注重引资的质量和效益,不断调整外资投向,使其符合衡阳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中国加入WTO,已逐步度过了过渡期,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大大加快,对外开放程度明显提高,随着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将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新的空间和更为广泛的选择范围,也为内陆城市衡阳吸引外资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渠道。衡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巨大,同时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和区域优势十分明显,对于发展现代物流业及相关服务业具有优势,是外部服务业进入我国中部,特别是湖南地区的理想之地。

五、威胁分析(Threats)

(一)金融危机的影响

2013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全球经济一体化继续深入发展,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世界经济还没有进入稳步增长的良性循环;一些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发挥人力成本低、资源丰富等优势积极抢占国际市场。以上因素,导致全球通胀预期、资产泡沫化、贸易摩擦和汇率相争进一步加剧,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

(二)市场竞争激烈

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市场对外逐步放开,东部沿海省市参与国际分工的力度越来越强。追求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已演变得越来越激烈。沿海省市由于区位优势明显,服务业吸引外资的数量逐渐增加,这对衡阳乃至湖南省发展服务业在吸收外资方面造成很大的威胁。

目前,周边省市也将信息产业、金融产业、商贸业、汽车产业等产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发展。这必然会抢夺衡阳市服务业的市场份额和人才资源,特别是在金融服务、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方面,这对株洲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综合分析判断,尽管衡阳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复杂,但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外部环境总体有利,只要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完全可以推动服务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衡阳市统计局.衡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2.李芝.2011年衡阳市服务业年度发展报告[R].

3.张红洁.衡阳市生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2010(11).

篇4

(一)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趋势及对我国电信业的影响

分析影响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对“十二五”期间影响我国电信业发展的各种关键因素及其变化趋势进行预判,评估金融危机等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电信业发展的影响,参考国外电信行业发展情况,评估我国电信行业的总体竞争能力,判研电信行业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

(二)电信业和相关行业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

研究“十二五”期间电信业与软件业、广播电视行业等相关行业之间的融合或相互渗透的可能性、融合程度及发展趋势;研究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趋势,评估行业之间的融合或相互渗透对电信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三)电信业在支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重点研究“十二五”期间电信业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行业自身优势和作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支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问题,评估电信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四)新技术、新形势对市场格局的影响

分析研究以3G及宽带移动为代表的新技术和全业务经营对市场格局的影响及对策。

二、总体框架

(一)发展战略

研究“十二五”期间电信行业的战略定位,以及推进电信行业转型、发展信息服务业、电信业支撑“两化融合”、“三网融合”、完善TD产业链、固网发展演进策略、移动通信总体发展战略、互联网总体发展战略、宽带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提出电信行业适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并保持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发展战略框架。

(二)发展思路

根据对“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电信业自身的发展变化情况的预判,从电信市场、技术、网络、企业管理、监管等多层面、多角度研究保持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思路,研究进一步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思路。

(三)发展目标

根据电信业发展状况和趋势,研究确定“十二五”期间电信行业发展的宏观目标,并对业务发展和网络能力的主要指标进行预测。

(四)指标体系

分析现有指标体系,根据对“十二五”和“十一五”后期的市场变化情况的预判,特别是结合3G和TD业务的发展,研究引入新的指标,完善现有指标体系,实现全面、准确、真实反映电信行业发展情况和电信行业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并进一步研究将关键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中。

(五)实施措施、政策保障

根据现实情况和对“十二五”期间发展目标、发展思路的研究和把握,对实施措施和政策保障进行研究,并研究提出重点建设项目建议以及相应的支持措施。

三、用户和服务

研究“十二五”期间电信用户和服务的发展特点及联系,并提出相应的评估方法。

(一)普遍服务

从国家推进电信普遍服务的角度,分析新时期、新形势下电信普遍服务的服务对象、服务类型、实施办法、推进策略等,研究电信业服务于“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十二五”期间普遍服务阶段性目标、未来发展方向。

(二)消费行为

全面分析我国不同消费群体,包括企业、家庭及个人的电信消费特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收入、支出、技术、业务等影响居民消费心理行为和电信消费决策行为的重点因素。

(三)服务质量

研究分析现有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全业务竞争、3G业务逐渐推广的条件下,电信服务的新特点、新问题、新趋势,保障用户权益。研究提出新形势下的电信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估方法,完善服务规范、标准,明确“十二五”期间服务质量改进的方向。

四、业务

(一)业务发展

根据对“十二五”期间电信行业发展状况的预测和把握,分析业务整体发展情况,对“十二五”期间的市场需求、业务发展形态、发展趋势、生成模式、盈利模式等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重点研究。

(二)典型业务发展研究

“十二五”期间,我国电信业将面临3G业务、移动互联网业务定位、推广和完善产业链等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领域将研究3G业务、移动互联网业务、互联网接入服务、移动电子商务及增值业务等典型业务的发展,并重点研究融合业务的融合路线、融合方式、最先开始融合的业务及衍生出的融合业务产品等方面的问题。

五、技术和网络

(一)技术方面

分析研究各种新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重点研究互联网、传输、无线、核心网、接入网、IT支撑等方面的新技术。

研究三网融合技术,对电信行业如何有效引进三网融合技术进行分析;研究3G和现有网络的互联互通、运营支撑系统等有关新技术。

(二)网络方面

研究下一代网络的总体发展趋势,互联网、移动网、传输网以及宽带网络的发展趋势和网络架构,结合新技术的发展,研究现有网络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策略和技术路线。根据技术发展和业务发展趋势,研究业务支撑网络结构变化和实现目标网络的技术路线,以及业务支撑平台的发展思路。研究我国国际电信业务和网络的发展趋势、研究国际电信出入口等网络设施布局。

六、市场开放和开拓国际市场

(一)国内电信市场开放

根据重组后国内电信市场竞争状况和国内外市场、技术、业务的发展趋势,结合WTO机制,借鉴其它国家市场开放的经验并参考其配套制度,研究我国电信市场开放的总体思路及配套政策制度,并对增值电信业务市场开放对策和措施,VOIP、虚拟运营等业务开放的可行性等问题有针对地开展重点研究。

(二)电信运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电信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可能面临的有利或不利因素,并对提高企业自身素质、优化企业人才、知识、技术储备、开拓国际市场的重点方向和重点领域、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增值电信运营企业、设备制造企业、电信建设企业、咨询企业联合开发国际市场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七、安全与应急

(一)网络与信息安全

分析网络与信息安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评估、研究互联网、3G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网路融合演进和业务创新对信息安全带来的挑战和应对措施。研究互联网、电信网网络和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导向、安全标准体系、主要政策措施等问题,重点关注互联网网络和信息安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网络和信息安全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举措。

(二)应急通信

梳理我国应急通信的现状,借鉴国外应急通信发展的先进管理模式和成熟经验,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应急通信建设的总体构想、体系框架、发展模式等,研究公众通信与应急指挥平台的构建体系和法律定位、针对我国应急通信的资金投入方向、政企职责划分等问题开展重点研究分析。

(三)安全生产

分析我国电信业安全生产事故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完善安全生产事故的上报机制和责任认定制度,制定“十二五”时期的安全生产目标。

八、政策与监管

对现行监管体系、监管政策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调整、完善的建议,以适应电信重组、3G牌照发放、全业务运营等新形势下对行业监管提出新的要求。

(一)监管方面

研究电信行业在新的竞争格局下号码携带、实名制、重组后三大运营企业市场竞争结构、电信资费、互联互通、上下游产业链协调与管理、新形势下有害和不良信息治理、净化网络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的监管措施。

(二)政策方面

分析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是否与“十二五”期间电信行业的发展状况相适应,并提出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电信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的重点方向。对电信行业战略转型、促进新技术研发、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信息化建设、促进TD-SCDMA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加强TD后续建设能力、电信企业走出去战略、鼓励电信企业技术和业务创新、鼓励和引导电信业制订和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合理配置电信资源、网元资源共建共享、新形势下的网间结算问题、完善适合新业务形态的资费政策、进一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电信企业信誉管理机制、加强互联网接入管理等重大政策进行深入探讨。

对促进增值电信企业的发展、活跃增值服务市场、推动“三网融合”等政策法规开展研究。结合“十二五”期间新业务的发展,为制订业务发展指导及监管政策提供建议。

(三)电信行业标准

结合当前电信业发展和自主创新情况,研究电信标准战略和标准体系。结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研究电信业知识产权战略和政策。

九、可持续发展

研究如何促进电信行业可持续、良性发展,并关注电信行业对社会、环境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一)自主创新

结合我国电信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特点,研究企业在自主创新中应采取的措施,提出政府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探索建立保护企业自主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机制。

(二)节能减排

分析电信行业能耗状况,对“十二五”时期电信行业节能减排、加强电信行业污染预防和清洁生等主要问题展开预研,并对节能减排的主要方向、节能目标、电磁辐射污染防治及相关措施等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三)共建共享

分析研究共建共享存在的问题,探讨“十二五”期间共建共享的目标、相关法规制度和配套机制等问题,推进共建共享。

(四)资源有效利用

研究合理分配、充分有效利用电信网码号、互联网域名、IP地址等资源的问题,制订相关资源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和策略。

十、区域发展

结合“十一五”时期国家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对我国区域通信的发展进行研究。

(一)区域通信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

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结合“十二五”期间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通过指标体系对各区域电信业是否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开展研究。

篇5

关键词:KIBS;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一、金融危机下北京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下面运用SWOT对北京市KIBS进行分析:

1.优势。北京的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丰富、密集。KIBS是“将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导入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的飞轮”。根据比较优势原则,KIBS在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丰富的地区优先发展。北京聚集着我国众多的著名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是我国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最为丰富的地区,是全国科技和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地区,是全国科技辐射能力最强的地区,科技人才拥有量及培养力度为全国第一。另一方面,北京的服务业较发达,是我国服务业最为发达的地区。2007年、2008年北京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分别为71%、73.2%,2009年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6.2%。

2.劣势。由于自然资源、环境等约束,北京工业的规模相对较小。而KIBS与制造业具有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KIBS从制造业中实现衍生、分化,依托制造业扩大市场需求。自身制造业规模较小是北京发展生产业最大的劣势,使北京KIBS缺乏一个重要的内生推动力。

3.机遇。我国现阶段面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对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向自主创新性的转变。北京作为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和科技中心,应率先实现这一转变,实现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这将为北京市发展KIBS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北京KIBS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天津滨海新区已被纳入国家战略,成为我国又一个“新特区”。北京作为京津冀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为其KIBS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4.挑战。北京发展KIBS的挑战来自其他城市和区域。从全国范围看,北京KIBS主要面临来自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的竞争。2009年3月25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上海致力于建设我国的金融中心,必将在金融资源和机构上与北京形成争夺。此外,在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领域的吸引外资等方面也会与北京竞争。从全球范围看,随着金融、通信等现代服务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北京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纽约、伦敦、东京以及香港等城市的竞争。

二、金融危机下北京市KIBS的发展对策

1.调整优化经济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优化北京经济产业结构,积极协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建设北京KIBS必须进行的重点工作。只有在地区生产总值逐步增长的前提下,北京KIBS的建设才能有良好的基础、落在实处,才能扩大现代服务业总量、缩小与国际大都市的差距。

2.合理分布产业链中各行业业务。认真研究产业价值链的业务构成,促进各行业的业务细分,增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中相关业务的关联性和功能性,推动产业价值链中相关业务在城市空间上的合理布局。

3.促进各类服务业企业协同发展。由于服务业与制造业、服务业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产业的发展又主要依托集群化。因此,各类服务业企业的发展,要特别注意和强调遵循交叉融合、专业化协同发展的潮流。

4.全力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政府在KIBS里面,应该起到裁判员的作用,其核心问题是转变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第一,打破KIBS中普遍存在的行业垄断和所有制垄断,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有序推进北京KIBS的企业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第二,政府应遵循市场规律对各个行业间的资源配置进行引导,并形成国际化的制度环境。

5.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有效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有序地扩大KIBS对外开放,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吸引外资,以此来增强北京KIBS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扩大开放,加快促进服务业管理体制、企业机制、组织形式以及服务品种的创新。鼓励有条件的现代服务企业特别是大型的KIBS到国外拓展市场业务。

参考文献:

[1]魏 江 胡胜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范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3~34.

[2]颜廷标:服务业发展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28.

[3]邓丽姝:北京发展生产业的SWOT分析和对策建议[J].特区经济2007(9):55,56.

[4]郭馨梅: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5(7):94,95.

篇6

一、黑龙江省近几年服务外包情况发展简析

黑龙江省的服务外包业近几年发展迅速,从2001年,大庆华拓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这第一家服务外包公司在黑龙江省成立以来,此行业就如雨后奇葩竞相成立,且服务外包的范围涉及也日益广泛,从通讯信息到网络游戏、动漫开发,再到石油化工、金融保险等许多领域,特别是在软件外包领域发展更为迅速,我省2007年的软件收入为70.3亿元,同比增长7.9%,这其中2415万美元为软件出口所得,而技术出口服务又在软件出口中占有大部分的份额,与2006年相比,软件出口的增长率达到184%。因此虽然服务外包产业在我省起步较晚,但是取得成绩还是有目共睹的。

第一,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业发展的有力条件。

政策扶持优势。2008年7月和2009年2月,我省哈尔滨和大庆两所城市获得商务部授牌,成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对此给予了大量的支持与鼓励。并且2012年的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强调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重要性,并制定了系列优惠政策对此进行必要的扶持。借以更好的加快本省服务外包业产业结构及组织形式的调整,使其更适应目前的发展形势。

投资环境优势。黑龙江省已连续八年实现GDP的两位位数增长,黑龙江省还致力于高新技术科技园区和产业园区的建设,包括软件产业服务园,信息产业综合园地等一系列园区,目前已有部分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这些使黑龙江有具有承接服务外包的客观条件。

地缘经济优势。黑龙江与俄罗斯5个州(区)相邻,地处我国对俄经贸交易合作的最前沿,并且我们在多方面,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处理与服务、商业流程管理等方面要远远领先俄罗斯的发展水平。因此与其合作,我们占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人才资源优势。截止至2010年统计数据,黑龙江省现有普通高等学校79所,毕业人数为18.1万人。并且建立了专门9所软件学院,作为省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这些人才培养基地为黑龙江本省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并且在依托地缘优势的基础上,本省高效学生除了英语这个第二语言外,对俄、日、韩等这些小语种的学习也有着特有的地域优势,更增强了人才竞争力上的优势。

第二,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业发展的不足与劣势。相比上面的优势因素,黑龙江省在服务外包的发展上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及劣势,主要表现在:起步较晚,发展相对速度较慢;人才流失,缺乏高端力量储备;合作单一,国际市场开发不匀衡;布局分散不成规模,尚未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二、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指标的选取与数据的来源。

根据已研究的文献成果,对服务外包业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种,本文将根据黑龙江省特有的地缘和经济特点将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业影响因素归纳为几下几点。

首先,用服务外包的总收入额表示服务外包的规模,符号上用X0表示。其影响因素分析,分别表示如下:

一是经济发展状况: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能反映出服务外包市场的规模和服务质量的高低,我们用本省近5年的生产总值表示这一指标,符号上用X1表示。

二是服务业水平:黑龙江省近五年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以往研究中得出结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和繁荣程度可以依靠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来体现。而最直接的衡量数据就是第三产的发展水平,表中用X2表示。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黑龙江省近五年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能产生一种联动的效应,基础设施的稳定性,影响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速度,表中用X3表示。

四是高素质劳动力资源:黑龙江省近五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服务外包产业是知识密集性产业,高学历的人才可以反映人力资源的质量,用X4表示。

五是外资活跃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对对外贸易

三、影响因素分析结论及建设性意见

从上面的结果显示,对于黑龙江省服务外包的影响分析,其相关性排列为X3 基础设施建设规模0.931 >X1 经济发展状况0.705>X5对外开放度0.607 > X2 服务业水平0.594>X4高素质劳动力资源0.551> X6劳动力成本0.540

从上面的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所分析的几个因素与对黑龙江省服务外包的发展都有相关的影响,其中基础设施的影响是最大的,而经济发展状况及对外开放程度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鉴于这种形式,在促进我省服务外包业综合发展中,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要统一认识、更新观念,注重基础设施筹建。

从上面的统计分析中,我们知道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中,基础设施的配套是否健全,是关键因素。因素要大力发展黑龙江省的服务外包产业,各级政府部门必须统一认识、更新观念,注重服务外包配套基础设施的筹建。将服务外包列入重点发展产业,从全省的经济大局出发,规划省内的产业园区,并且积极用政策扶持龙头产业,创造自己的品牌效应,将这些产业园区规模发展,以产生产业凝聚效应。

二要完善政策法规,为服务外包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良好的政策环境是服务外包业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因此,政府应该出台系列有效政策,为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出台扶持服务外包的文件,并给与其在税收、海关、工商等方面享有一定的优惠,并且要根据此行业的特殊性,出台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政策,并设立专门的投诉举报中心,建立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为服务外包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保护及支持。

三要发展培训、引进人才,增加高尖端人才储备。

篇7

关键词:普利斯、SWOT分析、战略选择

1993年济南市自来水公司与香港东山工程公司合资建厂,是专业从事桶装、瓶装饮用水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有:5加仑桶装天然矿泉水、天然泉水、纯净水,3加仑桶装天然矿泉水,1500ml瓶装饮用纯净水,540ml瓶装饮用软矿泉水、纯净水,350ml瓶装饮用软矿泉水。现在,普利思已成长为济南市饮用水第一品牌,被济南市指定为“济南市市水”。普利思整体运作模式以“简练、集约”为主,营销环节以配送和返利为主,生产环节实行高度自动化与少人化管理,普利思桶装水运营模式:精练、有效。

1.普利斯矿泉水的SWOT分析

作为分析企业战略环境的方法之一,SWOT分析法可以说是一种最常用的企业内外环境战略因素的综合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将对企业的经营及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内部战略要素中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以及外部环境要素中的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列在一张十字形图表中加以对比,分析企业的现行战略、企业具体的实力和缺陷以及提出新的战略应在何种程度上对所识别的环境变化做出反应及对策的方案。[5]

1.1机会

随着济南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人们对健康、方便的生活理念的进一步认知,饮用桶装水和瓶装水的消费者将会越来越多。普利斯桶装和瓶装矿泉水、纯净水正符合人们这一愿望。全运会是更多的人了解了济南并促进了济南的经济发展给济南市的人民带来新的健康观念,同时全运会也促进了济南的旅游业给普利斯带来了新的需求。济南经济的发展给普利斯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机遇。

全国性品牌进入济南市场使得济南一些小的水厂承受不住激烈的竞争而退出市场或者在济南地区寻求合作伙伴。这对普利斯来说,来自低端市场的竞争有所减少并且可以通过并购等手段扩大企业规模。[2]

1.2威胁

首先,济南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来说缓慢,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不高。公司将需要与全国性品牌和几家较大规模的地方企业一起瓜分济南地区并不太大的桶和瓶装水市场。其次,行业的较高利润必然驱动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一市场,企业间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价格战仍不可避免。最后,市场上假冒伪劣的桶和瓶装水也将会影响人们对普利斯桶和瓶装装水的选择,很可能出现“劣品驱良品”现象。

1.3优势

一是服务牌,指密布全市大街小巷、实现“供货零中断、服务零距离”的配送网络。普利思拥有省内首家年话务量达28万次的饮用水专业服务呼叫中心,拥有省内最早建立的饮水机专业维修与清洗服务中心;拥有近700名形象统一、服务规范的省内最大的专业化配送队伍;拥有遍布泉城的300多个普利思服务水站。普利思服务年上门回访量近3万次,训练有素的售后服务队伍,健全的无忧服务保障体系,真正实现了服务零距离。

二是管理牌,普利思始终坚持的“价值为本、质量至上、诚信经营、科学管理”的经营理念和规范严谨的质量保证体系。不懈努力、持续改善有效地促进了普利思以质量为灵魂的核心竞争力的初步形成。“质量”和“诚信”是普利思成长壮大的强势基因!在济南市场已摸爬滚打10余年,普利思在济南市场的操作是成功的,在消费者当中的信誉和口啤也是好的,70%的饮用水市场份额足以说明普利思的客户基础是相当牢固的。[1]

1.4劣势

一是娃哈哈、农夫山泉、青岛啤酒、崂山矿泉水等全国性品牌的进入,与普利思展开了争夺济南高端客户群的拉锯战,而普利思的市外市场却寥寥无几,更不用说省外市场的开拓了。

二是由于普利思走的是高品质,中高价位,故而其占据的主要是中高端市场,在济南,仍然存在200多家小水厂,这些作坊式的小水厂鱼目混珠,他们以低价切入,封杀了普利思向低端客户渗透的利润空间。

综上,通过对普利斯桶装水公司的优势、劣势与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总结为如下图:

机会O 威胁T

总体市场需求的增长 市场分额往知名品牌集中 济南小企业寻求合作伙伴 全国性品牌的介入 地方性品牌的价格战 消费者对价格的态度

优势

S 技术先进 SO战略:普利斯利用自己的优势紧紧抓住济南市场,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开发令顾客满意的产品。并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品牌,通过兼并等手段进一步寻求发展扩大生产规模。 ST战略:发展连锁专卖水

站分销网络建设,通过加盟的方式,减少配水站的返利成本,容易维护普利斯的品牌形象。

服务周到

管理完善

劣势

W 济南市场竞争激烈外部市场尚未开拓 WO战略:普利斯应根据水质特点对公司产品做出的质量定位广告,逐渐完善自己的市场运作经验,开发研究中端产品。 WT战略:放弃开发外地市场。加强与产品包装上游企业的合作,争取到拥有生产包装产品的企业,利用相关企业的优势,降低产品的包装材料的成本。

尚未占据中低端市场

缺乏市场运作经验

2.结论

为实现公司的企业发展的定位及放弃省外市场紧紧抓住济南市场,顺应市场的现阶段的新的状况,企业在此阶段的打破现有生产销售量徘徊不前的瓶颈,可以采取以下的战略措施:

(l)通过购并小的桶装水生产企业,以降低产品销售成本,使得销售渠道内化,短期内部扩张客户资源。济南区域市场中很多小型企业因为经营状况不佳造成负债经营,甚至面临着破产的危险,通过选择普利斯可以购并那些因为经营原因造成亏损的企业并通过改造,将能够有效的扩大企业的产能。[3]

(2)能够对现有的生产规模,及厂房扩建,或者对购并企业的生产线改造,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利用普利斯矿泉水有限公司区域分布的特点分别在各水厂新建厂房,将发挥成本优势,迅速扩大产能并根据水质特点对公司产品做出的质量定位广告,逐渐完善自己的市场运作经验,开发研究中端产品。

(3)加强与产品包装上游企业的合作,争取到拥有生产包装产品的企业,利用相关企业的优势,降低产品的包装材料的成本。

(4)对于生产饮用机的企业之间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

总的来说普利斯的发展的目标不是仅仅限于自力更生的阶段,而应该将企业向大型企业的方向去努力,同时能够形成网络互补的企业结构,使得企业处在中心,而上游的包装企业,饮水机生产企业,及下游的销售加盟队伍紧紧围绕的网状团体结构。只有这样形成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

参考文献:

[1]2007年、2008年《中国矿泉水市场现状监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王向明.当代世界软饮料发展趋势福建经纺,2003.9

[3]田廷山.国内外矿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分析.北京市矿协专业委员会年会上的报告,1999年.

篇8

2012年2月,科技部发布的《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提出科技服务业是基于信息网络、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技术和分析方法,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和支撑的产业,重点领域主要包括研发设计、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创业服务、科技金融、科技咨询五大细分领域。科技服务业产业链较长,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家与人民的长期利益,而科技服务的价值体现具有滞后性,使人们对服务价值的认同缺乏即时感;科技服务活动的条件差异性很大,科学试验的工具、仪器设备的研制与使用本身就是创新活动,与生产线和生产设备有本质区别,形成与一般生产活动性质不同的劳动方式、不同社会分工。如图1,科技服务业产业链中,上游的研究与发展活动形成的科技成果经过技术转移和推广,在专业技术服务和综合技术服务支持下,达到产业化科技服务业的结果。

从全球科技服务业发展历程来看,根据经济和技术发展历程中的服务需求,可划分为科技服务机构出现、科技服务机构大量涌现、科技服务业态形成、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四个阶段。第一,科技服务机构(19世纪中期—20世纪30、40年代),19世纪中期诞生了科技服务,最早的科技服务组织形态主要是资讯类机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工业发展迅速同时带动了一些新兴的组织形态;20世纪20、30年代,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咨询行业获得了发展,出现了研发服务、天使投资等科技服务机构。第二,科技服务机构大量涌现(20世纪4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以原子能和电子信息技术发明与应用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也进一步掀起了科技服务机构快速发展,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加重要,科技服务机构主要是以政府创办为主并兼有部分民间组织。第三,科技服务业态形成(20世纪80年代—20世纪末),科技创新需求的多样化,不断细分了创新服务链条,一批市场化的科技服务机构快速出现,科技服务以政府推动为主转向依靠市场化发展,科技服务业态形成。第四,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21世纪以来)移动互联网浪潮兴起,创业服务快速发展,生物医药行业兴起促使高端服务业逐渐取代传统服务业,新型业态不断涌现,科技服务业成为具有较大规模的重点行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带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在我国,科技服务业还是一个年轻的产业,我国科技服务业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逐步推进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兴起而产生和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服务业内容不断丰富,服务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与此同时,科技服务业内部不断产生新的分支,专业化和社会化分工不断深化,新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推动了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和国家整体竞争力。但总体来看,我国科技服务业在发展速度、规模和结构上仍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2014年8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的战略举措,释放了科技服务业提速发展的重要信号。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中国推动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从以往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阶段,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将是解决产能过剩等产业机构问题、细化服务分工、加快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重要举措。国务院五项扶持举措背后传递出中国加快服务业发展,尤其是高附加值服务业发展的积极信号。

当前,科技服务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中具有高附加值的重要产业,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纵观国内外文献,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服务业的内特征及分类、发展能力及水平评价、发展与产业升级耦合机制、发展模式及路径、政策支持体系等相关方面展开。在国外,与科技服务业相对应的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国外学界对科技服务业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科技中介服务业和科技产业领域,如技术创新、经济增长与科技产业集聚的关系以及科技产业集聚的产业政策和实证方面;在国内,科技服务业的研究大多集中理论层面,定性分析较多,定量分析甚少,大多研究主要集中在整体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测度和空间演化方面,如区域科技服务业能力评价、运行机理、部分地区科技服务业空间分布,对科技服务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较少。

因此,在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对我国迎接创新转型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态势下,揭示科技服务业发展及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掌握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律,不仅可以丰富产业经济中产业布局的相关理论,探究科技服务业的地理分布,探索空间演化特征,认识演化机理,为我国及各地区科技服务业提供对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决策参考。

二、国内外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国外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当前,发达国家形成了良好的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结构合理的科技服务体系。

第一,科技服务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起步于19世纪,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增值高、消耗少的新型高端服务业态,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社会发展。以美国为例,美国科技服务业增长速度远高于美国经济2%左右的平均速度,如图2所示,2012年美国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为11922.9亿美元,占GDP为7.6%,比2000年增长了80%,年均增长率为5%,远高于信息服务业占比(4.4%),是第三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同时,美国科技服务业吸引了大量的高端人才。

第二,由政府主导向市场驱动转变。20世纪90年代前的科技服务机构都是由政府出资或主导设立,以非营利性为主,1993年美国开始出现市场化机制运行的高科技孵化器,随后在市场环境下催生的科技服务机构大量涌现。2000年后,科技创新的市场环境滋生新的服务模式和盈利模式,新的科技服务机构应运而生,如专利运营公司、创业媒体等,在市场化环境驱动下催生新的服务模式和差异化发展路径,如以色列的“玛雅孵化器”等。

第三,科技服务业新兴业态持续涌现。发达国家和地区拥有丰厚的科技创新资源,技术进步和变革促进了各创新要素的重组和对接,更容易产生新的服务业态模式。近年来,国外领先出现了HackerDojo、CitizenSpace等创业咖啡。这些模式在我国也得到了发展,如2009年以来在国外率先出现众筹的天使投资模式等,产生了Kickstarter等著名机构。2011年我国也出现了点名时间、天使汇等大众筹资平台,如表1所示,国外新兴业态机构和设立时间表。

第四,创新全球化带动科技服务全球化。在经济、科技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大部分发达国家正采取各项措施推进创新全球化,具体包括创新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创新活动的全球化、创业活动的全球化和创新服务的全球化。伴随创新的全球化进程,科技服务由于巨大影响力,在各细分领域服务对象和分布均朝向全球化方向迈进。

(二)国内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服务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力地促进了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从科技人力资源从相对稀缺的国家,逐步成为科技人力资源大国。

第一,我国科技服务业规模小、增速快、前景光明。我国科技服务业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相对较小,据最新数据显示,如图3,2012年我国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为8241.1亿元,占GDP的15.9%,近年来呈快速增长态势,发展势头良好,20082012年我国科技服务业平均增速达20%,伴随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科技服务业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第二,科技服务业发展主要集中在创新资源密集区。我国科技服务业首先是在北京和上海等创新资源密集地区发展起来的,如北京2012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为1268.4亿元,占全市GDP为7.1%,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远超其他地区;其次是上海市,2012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为503.8亿元,明显高于除北京的其他地区;此外如杭州、青岛、苏州等,如图4所示。

第三,从高度集中向多点分布发展。科技服务业呈现出从高度集中化向多地特色发展的趋势,呈现区域发展的差异化。近年来,深圳、青岛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迅猛,2009-2012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发展空间广阔;南京、宁波、东莞根据自身特色,针对不同领域出台优惠政策,制定发展目标。

(三)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趋势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分支,科技服务业是以技术和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产业,其服务手段是技术和知识,服务对象是社会各行业。未来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趋势呈现出如下趋势和特征:一是科技服务业成为创新资源的重要配置者。全球技术创新与产业组织变革推动科技服务业成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以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广泛渗透和应用,正在颠覆传统产业组织形式和创新模式,加速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以全新方式配置技术、资本、产业要素的科技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二是科技服务机构呈“开放-外向”趋势。伴随科技服务链条的不断完善,服务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以单个企业内部创新的封闭式创新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发展形势,大企业开放服务平台、中小企业组成联盟等联合创新模式成为主流。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更清楚其发展定位和战略,积极融入产业生态圈,通过各种方式压缩式、集成式结合,以小规模和小空间聚大资源。三是服务模式走向“集成商+专业机构”模式。科技服务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推进,哪个环节都需要为企业提供集成化的高效服务,服务模式呈现出集成商加专业机构的趋势,前端由集成商为企业提供集成化的服务资源,后期通过集成商的推荐帮助,企业与专业的科技服务机构分别对接、得到全方位服务。四是协同化和网络化发展。伴随科技服务业自身的发展壮大,产业恶业面临多层次、虚拟化和网络化发展的态势,其在产业上的地位由原来取决于技术产品的竞争力,现在源于对创新资源的系统配置能力;同时城市、区域和国际化的科技服务网络已经出现,科技服务网络化作为虚拟的科技服务形式,消除了时间、空间的客观因素的障碍,提高了创新要素与行为主体的效益和竞争水平。

对于我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当前我国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远低于同期美国科技服务业占GDP的比。未来我国科技服务业将进入快速扩张的发展阶段,科技服务业是积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支撑,国家各级层面都提出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未来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机构的升级,科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将持续提高,伴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规模经济、知识溢出和政府行为的加强,都会对我国科技服务业集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科技服务业是新兴产业,在技术集约化背景下,技术由制造业向服务业集中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科技服务业发展将不断催生新的业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丰厚科技创新资源,技术变革促进了创新要素的重组和对接,更容易产生新的服务业态和模式。跨国企业为降低成本,一部分业务外包造就了研发外包、生物CRO、检测服务等专业领域的市场空间。

在此发展背景下,科技服务业的专业化和集成化并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科技服务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第三方趋势越来越明显。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新材料领域,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等服务环节出现了一大批专业的新型研发组织和机构,通过整合行业资源、构建专业服务团队,提供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另一方面,集成化服务模式是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形态。当前我国科技服务向整个“创新链”拓展,从技术咨询、技术转移、信息服务等单一服务发展到技术熟化、创新创业等综合性服务。一部分综合实力较强的科技服务机构围绕产业集群开展研发外包、产品设计、技术交易、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综合服务,为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提供了集成化的“一站式服务”。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是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科技服务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极大地拓展了科技服务机构的服务半径。科技服务机构将一部分通用型服务模块化并在线上提供服务,深度个性化服务则在线下解决,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群体需要。利用互联网开展服务,成为科技服务机构的必然选择,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相结合成为未来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集聚发展是国内外科技服务业发展趋势之一,我们也必须把握住这个大趋势,深入研究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态势以及影响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以为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寻求更好的对策。

三、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态势分析

(一)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态势分析

国际上对于产业集聚程度的测算指标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区位熵以及集中率;第二阶段包括MS指数和地理集中指数;第三阶段是产业的共同集中指数。结合对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分析,选取前三者指标较为合适。基于可获得性数据,本文选取的数据为1995-2013年,来自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年鉴》等。同时,将中国划分为东部、东北、中部、西北、西南地区。

(1)空间基尼系数,地区i的空间基尼系数用Gi为i地区的空间基尼系数,SPi、SP、Xi、X分别为地区i科技服务业就业数、全国科技服务业就业总人数、地区i的就业人数、全国就业人员数。

根据上述公式,结果如表2,多数区域空间基尼系数大于零且存在空间集聚态势,东中部地区的空间基尼系数大于东北、西北、西南地区,与现实中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符合,因而东中部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现象更显著;由图5所示,更进一步证明了东中部地区集聚态势与现实科技服务业发展吻合,而东部、东北地区整体上呈现出先减小、再趋于平稳的发展态势,集聚现象趋于平稳,中部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发展态势,与近年来中部地区在国家的大发展战略中不断加强科技发展有关,如中部地区近年来新科技市场将携手产业研发机构、企业、大专院校,打造新科技市场智库功能,未来为中部地区提供科技、资金规划和技术支撑;西北与西南地区的空间集聚程度趋于平稳,但集聚度不高。

(2)行业集中度数,分别为科技服务业规模最大的前n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科技服务就业人数最多的前n个省市人员数之和。根据公式计算1995-2013年的全国科技服务市场集中度(n=2,3,4,…,10),计算结果如表3、图6所示。

从表3和图6可以看出,分别从中国科技服务业行业集中度CR2、CR10可知,前者都大于18,后者都大于48,表明中国科技服务业存在较明显的集聚现象,整体上集聚度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态势,但总体上呈现出区域平稳的特点;1995-2013年间,科技服务业集聚值呈现出增幅态势,表明科技服务业集聚程度有不断加深的发展趋势,对比五大地区之间的空间基尼系数,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区域内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现象更为突出。

(3)区位熵,LQi=[SPi/SP]/[Xi/X],其中,地区i区位熵用LQi表示,i为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全国31个省市科技服务业的区位熵,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为更明晰表明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的空间分布状况,也为与上述研究年份一致,选取1995、2000、2005、2013年的区位熵,更好地描述中国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状态分布图,如图7所示。

综合表4和图7,1995-2013年期间,科技服务业区位熵分值大多在0-3之间,中国科技服务业区位熵都大于1小于2的有天津、四川、甘肃、青海,大于2的有北京、上海、陕西,表明北京、上海、陕西的科技服务业集聚最为突出,表明这些城市的科技服务业专业化水平较高,科技服务业发展具有优势;而天津等的集聚水平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相对比较优势,有待于进一步发展;1995年科技服务业区位熵低于0.8的省市有14个,2013年科技服务业区位熵低于0.8的省市有10个,少了安徽、内蒙古、河北、黑龙江、新疆,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大部分地区科技服务业整体集聚水平较低。

(二)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全局与局部模式分析

为测度我国科技服务业水平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程度,我们运用全局Moran-I指数来计算我国区域科技服务业的空间相关性,并绘制Moran指数散点图,Moran-I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为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Wij为空间权重矩阵;Moran范围为(-1~+1),当值大于0时,空间目标间存在正空间自相关,指数值增大时,空间目标相关度越高,反之亦然,值为0时,空间目标间呈现随机独立的分布模式。

空间统计分析,用一阶空间邻接矩阵,计算中国科技服务业全局自相关Moran’SI指数及检验值,检验表明,1995年后的Moran’sI值为正,且在0.2501-0.3012间变动,表明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具有相似的地区集聚分布态势,各年份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相异时期内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中国科技服务业表现出空间集聚性和正向的空间相关性。由图8所示,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趋势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继而平稳,后又增大的变化趋势。1995—2002年集聚度减弱,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相邻地区由于受科技服务业水平的减弱而使与较远区域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机会相对平等;2002—2005年集聚度呈上升发展态势,表明局部出现了快速集聚现象;2005—2008年集聚度趋于均衡;2008—2013年集聚度呈现平稳增长趋势。整体上表明中国科技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现象明显,但发展并不平衡,呈现出异质性特点,如1995—1999年、2005—2013年这两个阶段集聚度强烈。

在此基础上,分析局部自相关,发掘区域对象间可能存在的局部显著性关联,以及空间目标间的空间依赖性随位置变化度。

为观测值与均Zi=(Xi-X),Zj=(Xj-X)为观测值与均值间偏差,Ii为Zi与观测目标i观测值加权平均乘积。

从局部相关性分析,Moran散点图可将各省市科技服务业水平分为HH、LH、LL和HL四个空间关联模式,如图9所示。1995、2013年位于第一、三象限的省市个数分别为26、20个,1995、2013年位于第一象限的省市分别有9、4个,位于第三象限的省市分别有17、17个,表明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的相邻省市间集中性更高,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的省市的集中性呈先减弱后增强、总体上平稳的趋势。

通过局部自相关分析,可生成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局部LISA图,进一步对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模式进行空间演变分析,如图10,“高—高”集聚模式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中部地区,这些地区大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达地区;“低—低”集聚模式的省市大多集中在西部地区,地区内省市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地区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省市;“高—低”、“低—高”集聚模式具有扩散态势,前者主要包括四川等,后者主要包括山西等,这一方面表明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个省市的科技服务业发展对周边地区基友集聚及扩散效应,发展科技服务业对现代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东部集聚度高于中西部,这与现实中的经济水平发展呈现出相关关系,经济发展与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具有密切关系。

为更好地了解中国各个时间段内科技服务业的局部空间集聚特性,我们根据局部自相关分析结果总结出1995—2013年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模式,如表5所示。从以上计算得到的结果,分析如下:

(1)“高—高”集聚模式的省市逐渐减少。1995年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山东、河南、湖北、陕西和吉林9个省市,2000年包括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河南、湖北、陕西7个省市,2005年包括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河南、陕西6个省市,2013年包括北京、上海、江苏、河南4个省市,这说明考察期内中国科技服务业“高—高”集聚模式的地区有所减少,且主要集中于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中部地区部分省份。

(2)“低—低”集聚模式的省市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1995-2013考察期内,西部地区没有出现“高—高”集聚模式的省市,且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市均表现出“低—低”集聚的模式,同时,中部地区也一直有“低—低”集聚模式的省市,这表明考察期内西部地区、中部地区部分省份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均较低,不同省市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

(3)“高—低”、“低—高”集聚模式地区有向周边蔓延的趋势。考察期内,一直出现“高—低”集聚模式的省份包括辽宁和四川,且随着时间推移,出现这种集聚模式的省份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同时,一直出现“低—高”集聚模式的省份也由河北、山西等省份逐渐蔓延至天津、安徽、重庆等地区。

(4)东部地区集聚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从分析结果不难看出,东部地区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程度总体上要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部分省份的集聚程度较高,西部地区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程度最低。

四、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机理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多数的服务行业本身就具有类似集聚经济的特征,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与集聚也是密不可分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由于科技服务业的生产和消费具有密不可分性、不能实物化、不可储存性等特点,科技服务业相比与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特征更为显著。因此,在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中,必然存在着空间溢出效应以及空间依赖性。通过对科技服务业发展与集聚空间演化机理的理论分析,总结出对科技服务业发展有显著影响的因素。

中国与西方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动因具有差异性。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推动了西方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推动。因此,政府在建设和发展科技服务体系中承担重要作用。但是,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离国际水平有一定差距,需要分析推动及制约科技服务业的动力机制,更好地促进发展。

科技服务业产生的动力机制是推动科技产生、发展等动力演化的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作用机理的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按照系统动力学理论,科技服务业发展中,会有一系列因素影响其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及集聚也是由多种动因交织发展、演变的产物,在不同阶段发展的条件和背景下,不同因素推动,有内生和外生机制。从空间演化机理的本质上分析,科技服务业发展是在演化过程中由不同的主导因素形成,有可能逐渐演化成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现象。因而,从科技服务业的动态性考究,才能揭示科技服务业空间发展演化机理的动态特征。

1.外部因素对科技服务业发展及集聚演化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外部动力在科技服务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市场需求是科技服务业及集聚发展的外部动力,政府环境等有效促进了科技服务业及集聚的发展是外部的重要力量。一是城市服务经济的发展。城市由于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较强的科研机构、丰富的人力资源、便利的区位条件、能级水平、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的机会等优势,都会成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首选地。尤其是在国际化或区域化程度较高的大城市,各方面会拥有更大的优势,如集聚的功能、科技服务的功能、创新的功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功能等主要是通过科技服务业来实现的。科技服务业高度集聚于国际化或区域化的大城市,更集中于具有国际化或区域化城市的中心区域。一方面,中心城市具有辐射扩散的功能;另一方面,积极促进了现代化国际性或区域性大都市的产业结构。科技服务业不仅高度集中在国际化都市、大城市,而且一般是集聚在这些国际化或区域化都市、大城市的金融中心和商业中心,它要求城市的服务业非常发达。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更是城市服务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二是市场需求拉力。一方面,在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时,需要外部的科技、资金、人力、市场等要素作为条件支撑。当然,这些创新主体也可以以自身的努力,找寻需要的条件和因素,得到内外部发展的支持,但这需要花费一个较长的时间和阶段,需要具有系统复杂的一个过程,也需要花费较大的费用等。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行业之间、部门之间与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越来越细,会拥有越来越多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市场条件的作用和机制下,创新企业的科技成果,面临和缺乏实践应用问题,需要广泛的市场需求信息,要么需要中介去寻求,要么自己去寻求所求信息,这都需要花费时间、人力、物质等条件,在市场的条件下进行交易和扩散。由此,为了节省寻求需要信息的成本、便捷性等,技术的供需双方都需要科技中介作为支撑,需要以科技中介为组织的交流平台、市场化的网络,从中得到信息、技术、资金、经验等一些供需双方所需。三是规划、扶持及行业协会。在科技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规划、扶持以及行业协会是不可忽视的外在因素。因为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财政支持政策和措施以及行业协会服务平台的建设往往为科技服务业的形成和发展构建了初始条件。首先,政府加强立法,保护产权,为科技服务业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提升科技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其次,政府设立科技服务产业园区,引入科技服务企业与机构,提供基础、配套设施等,并提供财政补贴、税收等相关优惠,重点扶持科技服务骨干企业,建立专项资金支持,为科技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再次,政府加大研发经费支出,积极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设立研发机构,进行技术研发开发,加快和转化科技成果,为科技服务业发展培育良好的技术环境;最后,行业协会对科技服务业的作用,从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来看,行业协会的作用日渐突出,可以规范市场秩序、协助制定政府政策,建立服务平台,提供专业化的咨询服务,进行行业培训,引导行业发展,为科技服务业提供高端化人才。

2.内生机制是科技服务业发展及其集聚演化的内在推动力,存在于科技服务业组织内部,如竞争与协作、规模经济、知识溢出等。一是分工和协作。相比其他生产模式,科技服务业发展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最基本的来源是生产效率,体现生产效率的最基本方面是分工和合作的协调机制。专业分工可积极促使科技服务业生产效率提高,一是分工促进和提高了生产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和程度,提高专业化程度,不仅可以使企业速度掌握生产知识和技能,节约相应的时间,使更充裕的时间用于生产,降低生产活动所需要的成本,也可以使企业从长时间的生产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二是分工简化了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降低了劳动力技能复杂度,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因而,就生产工艺、生产技能、产成品方面,社会分工的发展壮大不断促使发展并提高了专业化程度,在市场发展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在不断增强市场需求多样化条件下,一个独立的、单个企业不可能涵盖整个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基于社会分工的加强,这些因素逐渐促使企业具有越来越密切的合作关系,随着分工与协作的发展深入,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会更加活跃和频繁,在生产活动中,交易成本也逐渐成为企业重要的成本,分工协作也可以节约成本。在空间布局上,企业分布与成本也有一定关系,企业布局越分散、距离越远,更容易提高交易成本。因此,科技服务业发展及空间上的聚集,在集聚区内,会降低交易成本。因而,正是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的深化,增强了生产能力,提高了运行效率,降低了交易费用,促进了科技服务业集聚。二是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常对于科技服务业不断发展而产生的集聚现象,对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分析,集聚区内的基础设施、交通网络及通信等公共服务产品的投入,具有不可分性,充分表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与科技服务业集聚区规模也具有关系,但随着科技服务业集聚区规模的增加,降低了公共物品平均成本。因此,在集聚区内,科技服务企业可共享基础设施、公共资源、公共物品等,节约了基础设施、信息、交易等方面的成本和费用,并产生了规模经济效应。此外,从劳动力需求分析,科技服务业发展不断产生的集聚现象,积极带动了地方区域劳动力市场的规模效应,逐渐发展和形成了区域劳动力市场,有利于科技服务人才的流动,有利于吸引自由劳动力,也有利于劳动力流出,逐渐形成大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不仅为集聚区内的企业提供了广泛的、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提供了劳动力的工资支持,也降低了企业的搜寻等相关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人力资本流动成本,在区域内更加容易实现人才的流动和集聚,更便于企业吸收高素质的人才,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三是知识溢出。科技服务业发展逐渐演变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其动力机制是相互关联的有机体,创新是科技服务业发展及集聚的动力核心,一是在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区内,会产生技术、知识、信息等因素的积累效应,加速了要素和资源的高速流动;二是集群内新企业的产生、发展与成长,优化了资源配置;当科技服务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获取、创新和应用成为企业下一步提升的关键性因素。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与集聚区逐渐形成了一种创新网络,在集聚区内,企业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相互支撑以及通过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沟通和交流,逐渐形成和建立了集体学习机制,尤其是在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方面的外溢,激发了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发展和应用,在知识溢出的网络中,不同的服务企业可从中获益,从而促进了创新。随着科技服务业发展及集聚现象的产生,集聚内部的创新功能也越加明显,创新对科技服务业集聚的持续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二)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空间计量分析

近年来,科技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并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解析国内外相关文献,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既要以产业经济学理论、科技创新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又要结合中国转型期的国情,内外因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促进或阻碍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的影响。本文以行业协会、政府理性规划为基本假设前提,在此前提下构建完整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以期更好、更准确地反映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诸多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出影响因素变量与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动态关系并加以检验。结合上述机理分析,在这个概念模型里,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行为因素、知识溢出因素、交易费用因素、科技实力因素和规模经济因素作为六个主要因素制约并影响中国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发展,通过影响内部或外部环境推动或阻碍中国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发展。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在各个变量作用下形成一个综合整体,如图11所示。

基于上节构建的概念模型,构建模型如下:

其中,Y为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X1为各省域的人均GDP;X2为政府支出占GDP的比;X3为R&D经费支出;X4为科技成果登记数;X5为技术市场成交额;X6为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X7为人力资本;X8为第三产业总值占GDP的比。

从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及集聚内涵出发,在充分考虑数据的可得性的前提下,研究年份固定在1995-2013年,主要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2014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6-2014年)、《各省统计年鉴》(2014)等。实证研究主要借助于Arcviews3.3和Geoda0.9.1等软件。

空间权重矩阵是空间统计计量模型的关键,也是地区间空间影响方式的体现。目前,空间权重矩阵的基本形式有的只考虑地理相邻信息,即“地理”空间权重矩阵(W),也有的考虑了涉及经济差距的空间权重矩阵的扩展形式,即“经济”空间权重矩阵(WE)。“地理”空间权重矩阵(W)最常用的是简单二分权重矩阵,遵循的判定规则是Rook相邻规则,即两个地区拥有共同边界则视为相邻。本文选用的是“地理”空间权重矩阵(W),利用ArcGIS9.3软件生成。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有多种,根据本文需要,选用空间计量模型纳入了空间效应的空间滞后模型(SLM)与空间误差模型(SEM)两种,如前理论所述,然后利用逐步回归法剔除不显著的变量,进行空间依赖性检验,从分析结果可知,Moran’sI指数的P值为0.0002285,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表明经典回归误差的空间依赖性(相关性)明显。LM(error)的P值约为0.0264170,统计显著;LM(lag)的P值约为0.0295321,统计显著;且LM(error)比LM(lag)在统计上更显著,因而断定空间误差模型(SEM)是恰当模型。进一步分析空间误差模型的拟合优度R2最大,自然对数似然函数值LogL最大,似然比率值LR最大,赤池信息准则AIC以及施瓦茨准则SC最小,说明了三个模型中空间误差模型是最优的,故应选择此模型。

在上述确定了空间误差模型为适当模型后,以科技服务业集聚度(区位熵)及其影响因素对1995、2013年的数据分别进行回归,如表6、表7所示。

如上实证分析可知:

第一,政府行为经历了很强显著(p值<0.01)———一般性显著(p值<0.10)的过程。期初,政府行为在科技服务业发展集聚中显得尤为重要,对政府政策和制度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当科技服务企业及其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政府需要遵循科技服务业的市场规律,需要通过引导科技服务业获取健康有序发展,如在服务体系、生态环境、行业监管、风险控制等方面集中资源,充当好服务角色,并不会过多和直接在市场中干预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也是在当期验证中对科技服务业集聚成因成一般性显著的原因。此外,政府政策对不同区域科技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政府政策在东部地区作用力最强,其次分别为中部和西部地区,差异性也会影响信息流动在区域间的差异,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政策对各个区域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但其作用力大小并不一致,导致区域科技服务业集聚的差异性。

第二,规模经济经历了较强显著(p值<0.05)———很强显著(p值<0.01)的过程。1995和2013年的规模经济系数分别呈上升态势,显示了规模经济在科技服务业集聚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原因,一些省域或城市成为科技服务业发展支点并逐渐发展成为增长极,职能层次较高、规模较大、强度较强,凭借极化效应引致更大规模资金流入,大量机构集聚该地区,促使科技服务机构通过扩大规模经济效应来保持竞争,通过发挥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范围经济优势、区域创新环境弥漫的“产业空气”,使集聚规模不断扩张,体现出“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的加强过程。

第三,人力资本经历了很强显著(p值<0.01)———不显著(p值>0.10)的过程。期初大量人力资本被引进并积累在科技服务业集聚区,表现了明显的比较优势,良好宽松的创业环境有利于新大量人才,增强了集聚内部专门化程度,伴随着分工深化,集聚了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科技服务企业,逐渐形成专门的劳动力市场,在市场中拥有丰富的就业信息,减小了人才搜寻的密度和广度,搜寻成本降低,更是吸引了各类人才的集聚,促使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呈现强劲的势头,表明人才在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中的显著作用。异质型人力资本是边际报酬递增的根源,人力资本形态的转换实际上是异质人力资本不断对同质人力资本进行更新的过程。当区域人力资本积累达到一定规模程度后,一方面,向四周扩散;另一方面,又会在更高形态、较优的结构上进行量的积累,发展一定规模后,向更高层次扩散。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不同层级的人力资本组合结构,但人力资本对科技服务业集聚的促进作用不是立即显现的,仍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来吸收和消化,故而导致当期人力资本水平对当期科技服务业集聚的作用不显著。也说明伴随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需要更高端的专业化、国际化的人才,引进或发展与发挥需要一个过程。

第四,经济总量经历了很强显著(p值<0.01)———较强显著(p值<0.05)的过程。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差异性,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或城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态势比较好,集聚度也较高。一定程度上,科技服务业机构的数量、规模、类型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有密切关系,如西部一些省市科技服务业数量少,规模小,同质化现象严重,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影响了科技服务业集聚。随着本区域科技服务业组织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为科技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活力,以经济为依托,具备了科技服务业发展实力后,逐渐显示出对基础设施、科技服务等更高的要求和需求,对经济依赖性没有期初那么强烈,其表现为没有那么显著。

第五,科技水平经历了很强显著(p值<0.01)———很强显著(p值<0.01)的过程,可以看出,科技水平是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因素,说明在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初期,显示出科技水平与实力支持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强大力量。在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不断壮大时期,已成为城市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建设大项目等对传统科技服务机构与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影响和导致构建了现代科技服务体系,更有利于推进科技服务业集聚。

第六,知识溢出经历了不显著(p值>0.10)———很强显著(p值<0.01)的过程。知识溢出是知识的再造,与经济增长有密切的联系,是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不竭的驱动力。知识溢出受空间距离、市场结构、接受能力、社会网络等影响。期初,知识溢出对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并不显著,因为社会网络、市场结构等还不甚成熟,一些省域创新水平尺度不高,信息传播技术落后,加之空间距离差异,市场结构的异质性,科技服务业相关机构接受能力有限,对科技服务业集聚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知识溢出是造成集聚效应的动力之一。由于知识应用具有规模经济,随着时间推移和信息技术发展,科技服务业的信息化、网络化趋势日益显著,在相邻区域内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实现了资源共享。知识的迅速扩散又影响和提高了以集聚为基础的科技服务业效率,对科技服务业集聚产生了积极影响。

五、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对策

面对国际激烈的竞争,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新常态经济发展背景下,加之中国政府对经济和科技采取的发展方式和措施在形成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过程中也充满了独特性。目前,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集聚建设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够,经济基础是科技服务业集聚形成和发展的内因;二是区域间分割的局限性,科技服务业集聚与扩散能力与相邻腹地有紧密的经济联系,没有广阔的科技经济腹地和一体化的区域经济支持,科技服务业集聚与辐射功能会受到限制,由于我国现存经济条件的约束和市场体系发育的不成熟,个人和科技服务机构活动多局限在本地区,要素未能按照收益最大化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加之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影响科技服务业集聚的健康发展。三是科技服务业市场体系成熟度不够,在科技主体方面,科技服务业集聚度还不够;在科技服务业创新方面,科技工具的种类、规模还远远不够;在科技服务业机构运行机制方面,治理结构尚不完善,离国际化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四是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够突出,以政府推进模式形成和发展的科技服务业集聚是国家或地区有意而为的结果,彰显了政府扶持的作用,但总体看,在区域科技服务业集聚形成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还不够突出。

集聚的发展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科技服务业的竞争力,但是我国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程度仍不高。因此,需采取措施提高我国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程度,促进我国整体及各省市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

第一,提升政府扶持力度。一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产权,创新是科技服务业集聚的动力核心,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提升科技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专业化程度,产生品牌效应,吸引其他企业进入,提高科技服务业集聚程度。二是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府应选择和重点扶持一部分科技服务骨干企业,建立专项资金支持其发展,降低科技服务企业运营成本,扩大规模,逐渐形成规模经济。三是建立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政府应设立科技服务产业园区,提供完善的基础和配套设施,以各种方式引入科技服务企业与机构,加强技术、资源的交流与合作,共享互补共生,产生集聚效应,提升本地区科技服务业的竞争力。四是增强科技研发经费支出,积极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研发机构进行技术创新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知识溢出效应,以共享区域内科技服务企业。

第二,发挥各地优势,制定差别化的科技服务政策。我国区域发展具有差异性,东部地区科研、教育、人才、基础设施等具有优势。因此,东部地区一些城市在在发展科技服务业时,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科研机构或院所为基础,培养高端科技人才,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构建产学研联盟;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中西部地区的大部分省市在经济、人才、教育、科研等相对落后,但科技服务业发展潜力和空间较大,需要发挥西部特色优势,一是做好和对接好相关城市规划,以科技服务业为城市及产业园区的规划的主要推动力,率先发展科技服务业;二是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

第三,注重空间效应,加强相邻省域的科技服务业合作,积极促进科技服务业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目前,中国省域间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具有正的溢出效应,各省域应强化相邻省域间的区域科技服务业合作,摒弃各种人为造成的相邻省域间的障碍。通过区域科技服务业的合作,在更大范围内积极促进科技服务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科技服务业市场的一体化,做大科技服务业总量,降低交易成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通过加强区域间科技服务业的合作,打破区域间行政区划的局限,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业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第四,加强高端科技服务业人才的吸引和培养。掌握现代科技服务业运作知识的高端科技服务业人才是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支撑点之一。今后科技服务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重点是高端的管理和专业人才。一是创造良好的引才环境,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海归人员及有国际科技服务业经历的高级专家;二是建立有效的培训措施,开设高级科技服务业人才培训班,培养一批精通国际惯例、熟悉国际科技服务业规则的国际型人才;三是西部地区应加强科技服务业高端人才培养,强化与东部与中西部人才的交流和互动;四是为科技服务业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如户籍、养老保险保障体系,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篇9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以山东省生产业为研究对象,借鉴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利用统计分析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山东省生产业总体发展状况,及其与其它产业的融合程度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加快发展山东生产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产业 统计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 发展对策

山东省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不断增创发展的新优势”。发展生产业能够降低社会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产生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在“转调创”背景下,研究加快生产业发展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产业内涵与外延界定

(一)生产业的内涵

在经济学领域最先指出生产业现象的是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根据亚当·斯密的理论,生产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分工不断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对于生产业提出了定义,综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从总体上讲,生产业是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沈家文,2012)。

(二)生产业的外延

根据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内涵界定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在综合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本文生产业统计的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以下研究中的对比分析,都以该范围统计的有关数据为基础。

山东省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山东省生产业规模分析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山东省生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生产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3308.7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784.77亿元,增长了2.26倍,年均增长率21.77%,如表1所示。生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由2005年的17.87%增加到2011年的23.77%;生产业占服务业的比例由2005年的55.85%增加到2011年的62.09%。生产业在服务业和GDP中所占比重均呈现逐步增长趋势,如表2所示。山东省生产业占据服务业主体,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

(二)山东省生产业结构分析

从2005年到2011年的统计数据看,山东省生产业各行业中,传统生产业,如批发和零售业占生产业增加值的比重2005年为41.93%,2011年为50.07%,呈不断提高态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生产业增加值的比重2005年为29.28%,2011年为21.59 %,呈不断下降趋势,两者占生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基本稳定在70%以上,这说明目前山东省传统生产业占据主要地位。而现代生产业增加值较小,例如2011年,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增加值只占生产业增加值的2.95%。技术含量较高的生产业从绝对数和相对数两方面来看都比较低(见表3)。山东省生产业中,传统产业占据主要地位,现代生产业发展水平低。

山东省生产业与产业总体的服务融合程度分析

(一)生产业与产业总体的服务融合分析

山东省第一、二、三产业的生产投入率分别为3.61%、6.04%、10.61%,服务投入率分别为 4.39%、7.74%、17.91%(见表4)。第一产业的服务投入率最低,服务业的服务投入率最高,这说明服务业自我增强效应较强。第一和第二产业通过投入产出关联与服务业的融合互动程度不高,生产业促进第一、第二产业发展和升级作用的实现基础不足(邓丽姝,2013)。

(二)三次产业的服务投入结构分析

在三次产业的服务投入结构中,生产投入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总服务投入的比重分别为82.2%、78.1%、59.2%,生产业是产业服务化发展的主体。山东第一产业消耗使用最多的服务行业是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占第一产业总服务投入的32.0%和30.1%。第二产业消耗使用最多的服务行业也是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和零售业。由此可见,山东省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仍然停留在依靠流通服务业的传统阶段。需要注意的是,综合技术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在第三产业中消耗使用很低,在服务业的投入结构中占比很小,发展水平较低,这从根本上影响山东省生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见表5)。

加快山东省生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深化对生产业的认识

当前,正在发生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变化,正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严峻局面,应立足于新的发展阶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生产业的认识和领导能力,正确认识发展生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加强对生产业发展特征和规律的认识,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认真研究生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视生产业的新业态,推出针对性强、有实效的支持政策,促进生产业加快发展。

(二)全面发展和重点突破有机结合

生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兴产业,它与国民经济各个生产部门密切相关,其快速、健康、有序发展,是整体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山东省生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应采取全面发展和重点突破有机结合的总体发展战略,在均衡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局部突破,率先升级(郭向阳,2012)。技术、知识、及人力资本等含量高的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服务业发展的水平和档次,新兴服务业及其技术、知识等含量过低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技术水平等会形成很大的障碍。因此,要以信息服务领域、研发设计服务领域、科技创新相关业务服务领域为重点(王新新,2012),采取相应的措施,推进生产业的发展。

(三)构建有利于产业融合的机制以促进各产业与生产业互动发展

产业融合发展是社会生产力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趋势。从三次产业的服务投入率来看,第三产业的服务投入率最高,但第一、第二产业经由生产投入而与第三产业的联系程度较低,三次产业之间互相促进、联动发展的效应并不显著。生产业对产业融合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导致整个经济的运行难以获得协调发展的条件,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陈宪,2010)。由于服务业具有较强的自我强化效应,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有利于产业融合的机制和环境,促进产业融合。在产业融合基础上形成的新的服务行业,缩短产业结构升级的周期,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持续繁荣。

(四)加快改革创新并提高生产业国际化水平

从全球生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看,创新成为生产业发展的重要源泉;由于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和经济全球化发展,使生产业的国际化进程加快。生产业不仅技术创新走在前面,在管理方法、经营方式、业务流程、外部协作等方面的创新也引领着世界潮流。因此应进行生产业的全面创新。通过扩大利用外资的投资领域、推动走出去对外投资、大力推动发展服务外包等国际化发展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在服务种类、服务质量、服务创新、服务管理等多个方面跟上世界的步伐(杨玉英,2010)。

参考文献

1.邓丽姝.生产业主导的产业融合—基于北京市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3)

2.郭向阳.广东生产业发展研究.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12

3.王新新.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生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2(4)

篇10

关键词:区位选择;流通组织成本;诱导变迁;生产服务性流通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localization, organizational cost of circul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tion

for manufacturing

zhao xian1,gao hong-ying2

(1.school of economics, beijing wuzi university, beijing 101149,china;

2.institute of circulation economy, beijing wuzi university, beijing 101149,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research about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which identifies the iceberg trade cost as a crucial variabl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mechanism by which manufacturing agglomeration reduces organizational cost of circulation, and the circular cumulative causation between manufacturing agglomeration and circulation for manufacturing. further, we show the trend to integrate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upgrade global value chain and unify circul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tion for manufacturing,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policies.

key words:localization; organizational cost of circulation; induced innovation; circulation for manufacturing

一、引言

早在古典经济学时期,分工就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一方面,“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列宁,1984),分工推动了分工主体之间商品流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流通发展也影响到分工的发生,“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到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斯密,1972)。从社会再生产的视角,马克思对生产与流通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生产在物质基础、产业性质和结构规模等方面对流通具有决定作用;流通是生产的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媒介,对生产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中,关于生产对流通产业组织性质的影响,“生产方式的总的性质决定这两种流通,而更直接地决定商品流通”(马克思、恩格斯,1995)。上述论断是本文分析的理论基础。

一般来说流通往往表现为商品的空间转移,空间距离以及相应的流通成本是影响流通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生产服务性流通产业,其发展更是明显受到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影响。然而,由于经济学对产业空间分布认识的限制,从产业分布视角对生产服务性流通的研究长期受到忽视。

本文结合新经济地理学区位选择理论,阐述制造业集聚与生产服务性流通发展的互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生产服务性流通的发展趋势。余下部分结构如下:第二部分阐述流通对产业分布的影响;第三部分在制造业集聚影响生产服务性流通组织成本的分析基础上,阐述制造业集聚与生产服务性流通之间的循环累积关系;在第四部分,我们从循环累积的视角分析生产服务性流通产业的发展趋势;文章最后部分是评述性结论。

二、流通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古典区位理论对流通成本影响产业分布进行过开创性的分析。屠能(thunen)在《孤立国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注意到运输成本对于商品最终销售价格的影响,将农业区位论与运输成本相结合提出了著名的“屠能圈”理论。在空间区位均质的假设下,考虑到城市的农产品价格包含运输成本,距离城市愈近,则农产品运费愈少,于是,农业围绕中心城市而呈现出同心环带状分布的特征。屠能圈的分析模型不仅应用于农业生产布局的分析,同样适用于工业布局问题的分析。屠能的分析表明空间距离以及相应的运输成本变化,对于产业空间分布、内部结构、组织形式以及市场模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古典区位理论基础上,马歇尔(1890)着重强调流通发展对于制造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指出制造业空间接近有利于降低生产要素相互提供和产成品销售中的流通成本。然而,在此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流通成本与产业分布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被忽略了。值得庆幸的是“历经一代人的忽略,最近几年又掀起了对区域经济研究的广泛兴趣。经济学家们的兴趣已经都从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方面转向区域模型和区域数据”(krugman,1992,p1)。新地理经济学逐渐掀起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革命的第四次浪潮,从商品空间转移成本的视角分析产业分布问题。

克鲁格曼(1991)将“冰山”成本①概念(萨缪尔森,1954)引入了d-s模型,模型化了流通成本对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如果某些要素可以跨区域流动,经济活动中集中力量对这些要素的压力将因要素移动而得以减缓。要素移动使得要素供给具有充分的弹性,以至于跨区域的工业规模的较小的差异能够不断累积。即使各个区域在起初是完全相同的,也会出现内生的差别以至于产生工业化的核心和未工业化的周围。伴随着流通成本的降低,生产和贸易活动必然表现出空间集聚的趋势。

在流通成本影响产业分布的研究中,新经济地理学注意到中间产品流通与最终产品流通作用的差异性。krugman和venables(1995)在区分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需求的前提下,从厂商之间中间产品投入—产出联系(input-output linkages)的视角,构建一个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以分析流通成本对于厂商分布的影响。在单位商品“冰山成本”一定的假设下,中间产品的价格指数效应(包含流通成本)产生“前向联系”,从而促使下游企业向上游企业较集中的区域集聚。这样,下游企业能够通过减少中间产品流通成本以降低生产成本,并且中间产品的价格指数效应有助于提高中间产品的多样性和可替代性,从而提高了下游产业的市场控制能力。同样,“后向联系”使得上游厂商也将选择下游厂商集中的区域进行生产,以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venables(1996)进一步分析了中间产品流通成本的动态变化对于产业分布的影响: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程度增加,总体流通成本的下降,厂商分布表现出动态趋势。首先,空间集聚并且经济结构和收入水平分化;进一步,产业开始空间分化并且经济发展趋同。puga 和venables(1996)发现了制造业扩散过程中存在扩散顺序差异,劳动密集程度相对较高的产业具有首先转移的趋势。

新经济地理学揭示了流通影响产业分布的作用机制:(1)流通成本通过价格指数效应而影响制造业空间分布;(2)生产服务性流通成本对于制造业价值链集聚具有重要影响;(3)流通和制造业集聚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效应。

三、流通组织成本与循环累积

生产服务性流通成本在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中往往被假定为外生变量(以保证模型的可分析性),这与生产服务性流通发展现实并不吻合。相对于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这种简化都是某种意义的退步。例如马歇尔(1890)就充分注意到制造业空间集聚对于生产服务性流通产业等“辅助行业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以辅助性工业为例,马歇尔论证了包括生产服务性流通业在内的辅助行业之所以能够在制造业集聚区域内快速发展的比较优势,“辅助工业从事于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小的部门,为许多邻近的工业进行工作,这些辅助工业就能不断地使用具有高度专门性质的机械,虽然这种机械的原价也许很高,折旧率也许很大,但也能够本”(马歇尔,1890)。

商品组织功能是生产服务性流通的重要功能。制造业集聚区内产业众多,具有复杂的上—下游产业链。相关厂商之间复杂的供给—需求关联,凸显了生产服务性流通业的商品组织功能。在图1中,i0为不考虑制造业集聚的生产服务性流通可能曲线,它是一系列无弹性的等流通能力曲线的包络线,越往右表示流通的商品组织越有效率。ab为不考虑制造业集聚的流通产业的商品组织和交通运输投入的相对价格比。在非集聚状态下,ab与i0上的等流通能力曲线i0相切,决定了生产服务性流通业的商品组织供给b0以及交通运输能力a0。但是,商品组织的供给b0无法满足制造业集聚区的需求,短期内流通产业只能应用i0右边的等流通能力曲线i’组织流通。显然,这时的均衡点偏离了流通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点,这将诱导新的流通组织形式出现。例如生产服务性流通可能曲线变为i1,在不增加制造业流通成本支出的前提下,提高流通业的商品组织能力。这一过程必然表现为流通产业的商品组织和交通运输的相对价格比的改变,约束线由ab转变为ac。

当然,制造业集聚与生产服务性流通发展之间的循环累积也不是无限制的:一方面,在拥挤效应、非贸易品效应以及工资差异等因素的作用下,制造业集聚的“离心力”将逐渐抵消价格效应导致的“向心力”;另一方面,生产服务性流通业规模过大而导致的规模不经济将直接降低价格效应,从而阻碍制造业的进一步集聚趋势。

四、生产服务性流通发展

上述产业之间的循环累积在流通产业发展实践中对于生产服务性流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可以概括为:流通业与制造业不断融合,日益成为产业发展的先导力量;在制造业集聚与全球价值链的整合及升级过程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通过规模经济整合市场,促进流通的一体化进程。

(一)制造业集聚与产销融合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企业组织的边界取决于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组织协调成本的对比均衡,如果市场流通协调资源的成本高于企业内部组织协调成本,则企业将扩大规模;反之亦然。在制造业集聚与生产服务性流通的循环累积发展中,得益于流通的商品组织成本下降,制造业的一些企业内部组织协调功能逐渐转变为流通市场完成,这推动了生产服务性流通业与制造业的相互交融渗透。

在制造业集聚区域内部,考虑到制造企业的数量较多,相互之间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这凸显了生产服务性流通业在产销融合中的地位。就产业价值链而言,流通业地位增强表现为下游企业整合上游企业的趋势。价值链的业务流程逐渐由“研发制造销售(顾客)”向“研发,围绕销售(顾客)从事研发;制造,围绕销售(顾客)从事制造;服务,围绕销售(顾客)从事服务”转变(李海舰,2003)。

特别是虚拟产业集聚的出现对流通业发展和产销融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虚拟产业集聚是产业集群的网络形式,其通过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管理而实现相互关联(陈剑峰、唐振鹏,2002),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产销融合进程。例如浙江服装相关产业集聚在资源优势减弱的情况下,建立大范围的营销网络,以销售组织生产进而构建虚拟制造基地,有效地降低了整个价值链的流通成本,增强了浙江服装业的竞争优势。

(二)全球价值链整合与生产服务性流通

伴随着国际竞争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竞争主体逐渐由单个企业竞争向价值链竞争转变。作为价值链上节点,制造业集聚与全球价值链的整合对生产服务性流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贴牌生产(oem)阶段,oem厂商与品牌厂商之间的生产性服务流通联系,是oem厂商以及整个价值链竞争优势的组成部分。例如在莆田制鞋产业集聚与品牌厂商的产业关联中,产性服务流通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原始设计商(odm)阶段,生产服务性流通的发展是制造业集聚升级的先导力量。在台湾pc产业从oem向odm的升级中,本地企业与外国跨国公司签订全球物流协议,并成为全球物流的组成部分,对于产业集聚的升级产生重要影响(chikashi kishioto,2004)。在自有品牌生产商(obm)阶段,自有品牌生产商的上游产业供应链建设以及营销网络完善更是具有决定性意义。

在我国现阶段,制造业集聚仍然以服装业及其他纤维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以及一定程度的机械电子制造业为主。这些行业所属的全球价值链为采购驱动型(buyer driven)价值链(gereffi,1999),其特点见表1。

考虑到生产服务性流通在采购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现阶段有必要大力发展立足于制造业集聚的生产服务性流通,降低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流通成本,并注重通过流通创新促进制造业集聚在全球价值量中的地位提升。

(三)生产服务性流通一体化

我国的流通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流通空间分割和流通要素分离的特征(李海舰,2003),并造成一些长期的结构性问题:(1)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省、市、县)贸易壁垒层出不穷;(2)由于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差异,城乡流通表现出明显的分割,城乡流通一体化滞后;(3)由于计划经济行业管理的烙印,不同行业之间存在部门保护主义和行业进入限制。上述市场结构性问题,人为地增加了流通成本,限制了生产服务性流通的一体化发展。

制造业集聚有利于促进生产服务性流通一体化发展,具有打破市场结构性的先导作用。首先,制造业集聚具有一定中介性质的组织协调功能(williamson,1988),有利于避免行业或所有制之间的分割;其次,制造业集聚意味着相关厂商的供需加总,较大的供需规模扩大了厂商在制度变迁中的影响力,推动有利于流通一体化的制度变迁(humphrey和schmitz,2001);再次,制造业集聚形成较稳定的农业相关产业的价值链,“集聚+农户”的农产品价值链能够有效地降低了城乡之间的生产服务性流通成本。

当然,我们的分析也表明制造业集聚与生产服务性流通之间的循环累积具有加剧我国业已存在的工业化区域不平衡发展的趋势,对此应该给予充分重视。

五、评述性结论

制造业集聚与流通发展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古老的经济学话题。新经济地理学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视角,论证了流通成本对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影响,以及流通成本降低的制造业集聚效应。但是,为了模型化分析的简便,新经济地理学应用“冰山”成本的概念对流通成本进行了外生化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空间理论的解释能力。

本文分析了制造业集聚对生产服务性流通降低商品组织成本的诱导作用,对流通成本进行了内生化处理。考虑到商品组织成本的双向作用,制造业集聚与生产服务性流通之间必然存在循环累积因果(ccc)。循环累积的自我强化进程,进一步影响到生产服务性流通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本文分析的政策含义如下:(1)制造业集聚与生产服务性流通的相互关联,需要相关政策相互协调,具有内在一致性;(2)立足于工业化和制造业集聚的产销融合、价值链整合升级和流通一体化是生产服务性流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政策的着力方向;(3)我国幅员辽阔,工业化区域不均衡明显,生产服务性流通必然表现出不平衡发展的趋势,有必要进行合理的流通发展规划以避免过度不平衡的出现。

注释:

① 克鲁格曼模型中没有设计一个流通部门,而是借鉴萨缪尔森(1954)的处理方法,应用“冰山”成本描述商品空间转移所造成的部分价值损失。在本文的第三部分,本文将注意到流通部门在商品空间转移中的重要作用,注重论述产业空间分化中的流通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 chikashi kishioto. clustering and upgrading in global value chains: the taiwanese personal computer industry[j].hubert schmitz. local enterprises in the global economy issues of governance and upgrading,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04.

[2] gereffi, g.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hai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48(1):37-70.

[3] humphrey, j. and schmitz, h. how does insert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 industrial clusters?[j].research paper,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university of sussex, brighton, 2001.

[4] 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3):483-499.

[5] krugman, p. a dynamic spatial model[j].in nber working paper,1992, # 4219.

[6] krugman, p. and venables, a. j.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equality of nation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5,cx(4):857-880

[7] puga, d. and venables, a. j. the spread of industry:spatial agglomera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1996,10(4):440-464.

[8] venables, a. j. equilibrium locations of vertically linked industries[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96, 37(2):341-359.

[9] 陈剑峰, 唐振鹏.国外产业集聚研究宗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8).

篇11

这是数据杂志北京部分读者对统计媒体服务企业的一次专项活动的评价。

“五一”前夕,数据杂志社组织100多家企业近200人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专项服务活动――“2009数据・统计分析报告会”。活动着眼企业读者现实所需,以企业统计分析为主题,先后请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副总队长邢志宏和北京市发改委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投资消费研究部主任刘秀如,分别就北京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和如何进行统计分析写作作精彩报告,并就读者关心的问题进行面对面沟通与互动,报告会引起读者的浓厚兴趣和广泛认可。

■ 缘起

多年以来,充分利用《数据》平台,加强与读者沟通与互动,努力为企业、为读者提供服务,是数据杂志社的一贯宗旨。2007年11月,数据杂志社以“政府统计服务与企业信息需求”为主题,举办了“2007・数据论坛”,200余家企业老总、企业分管统计工作领导和企业统计工作者参加论坛。2008年12月,数据杂志社组织召开了“2008数据・企业读者座谈会”,燕山石化、中粮集团等30多家企业代表围绕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加强统计信息服务、改进统计行政执法等热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背景,北京企业受到的影响程度有多大;在扩内需、保增长要求下,企业如何发展,前景如何?及时提供有质量、有份量的企业统计分析报告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企业领导对企业统计工作者的殷切希望和期待。许多企业统计工作者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纷纷向本刊反映提升统计分析能力的愿望及相关需求。

“数据杂志是企业统计人的家园,企业统计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责任。”数据杂志社副总编云霞介绍,数据杂志社自2009年年初就开始筹办“2009数据・统计分析报告会”,邀请统计分析的行家里手,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就统计分析报告写作作专题讲座准备,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回报广大读者的支持和帮助。

■ 主讲

“统计分析写作是统计人的看家本领”。主持人数据杂志社总编张雪原一语道出了报告会的主旨和要义。在听众们的热切期待和掌声中,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副总队长邢志宏首先开讲。邢志宏结合一季度北京经济状况及发展走势,分别以饼图、柱状图、曲线图等专业图表作演示,从统计视角揭秘“数据背后的故事”。

邢志宏介绍,从近10年来的季度统计数据看,北京经济曾出现过两次低谷,分别在1997年的一季度和2002年的一季度,经济增长分别为7.5%和7.3%。今年一季度,北京经济增长6.1%,可以说近10年来是国际经济形势对北京经济冲击最大的一次。

邢志宏表示,从目前的情况分析,北京经济已出现企稳迹象。一季度,北京经济增长速度为6.1%,好于预期。从数据上看,虽然1至2月经济形势还非常严峻,但3月已有回暖迹象。工业方面,降幅已在放缓;服务业的14个业态中,有13个业态出现增长;财政收入3月份出现6.9%的增长。此外,从就业形势的稳定、消费者和企业家信心指数的提升以及旅游业降幅的缩小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北京经济最坏的时刻很可能已经过去。但是否就此判断北京经济已出现拐点,关键还要看第二季度数据。如果二季度启动内需的作用不足以弥补外需不足带来的影响,全市经济仍会处于低谷状态。所以,现在关键是落实内需的一揽子计划,巩固内需的基础。

“一季度北京房地产交易增长81.1%的回暖势头备受关注。一季度商品房交易量大增属于“乍暖还寒”,投资性消费需求尚未进场,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期。”北京市发发委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投资消费研究部主任刘秀如以北京市房地产形势分析为例进行了她的统计分析写作的报告。

刘秀如指出,“房地产产业政策效应较为迟滞,针对单一调控目标密集使用‘组合拳’,容易造成市场周期调整步伐过快。如果从U形发展转变为V形反弹,对北京房地产产业的健康和北京经济长远发展都不利。”刘秀如认为,北京房地产调整包括房屋质量与综合配套水平提升、住宅产业化、开发模式革新等诸多方面,需要较长时间完成盘整。

刘秀如结合房地产形势指出,统计分析要本着客观、中立的态度,做一个理性的第三方;要尽可能预测客观走势,兼顾政府、开发商、消费者、公众等群体的态度;要以政府统计数据为基本依据,以建委数据、中介机构等调查数据为补充数据,从总体上考量房地产态势。

■ 共鸣

时钟已过10点,报告会后半场进入互动。丰台区统计局靳立华、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统计负责人王永梅、北京同仁堂连锁药店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黄丽萍等分别就统计分析报告的数据运用、出现统计口径不一致如何解决、执行新会计报表后与统计数据的衔接等问题与台上嘉宾进行了对话交流。

如一石激起万千涟漪,互动像开启了思维的闸门,许多企业读者把在基层难以解答的问题一个个抛向嘉宾,请求解答。报告会到了预定时间,但听众仍然意犹未尽。接下来,以企业统计分析为主题的相关问题又一次次地通过《数据》平台,在读者、编者、作者或专家中传递着、交流着、探索着,认识越来越一致,写法越来越清晰。

坚持以数据为支撑,分析为前提,在拥有详实数据和精到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分析报告。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战略投资部孟佳致函本刊:“我以为,一些企业统计的参谋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原因在于不能运用手头现有数据写出内容详实的分析报告;有些则是统计数据分析的层面有局限性,不能及时从领导关心的角度提供急需的分析;有的是对企业所处行业的全面数据掌握不充分,因此,分析缺乏力度,说话没有底气。”孟佳强调统计分析报告要坚持数据为支撑,分析为前提。

篇12

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893660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Cir.cn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2016年版中国职业中介服务行业深度调研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 1893660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 ¥6750 元 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Email: kf@Cir.cn

网上阅读: cir.cn/R_ITTongXun/60/ZhiYeZhongJieFuWuShiChangQianJingFe

nXiYuCe.html

温馨提示: 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职业中介服务机构是人力资源市场的载体,职业中介服务对促进劳动力供求均衡、减少劳动力市场摩擦、降低劳动力交易成本方面、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的公共就业服务更能起到提高人力资源市场的透明度、保持人力资源市场的公平、帮助就业困难群体避免陷入不利地位的特殊作用。综观世界各国,职业中介服务在促进劳动者就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年版中国职业中介服务行业深度调研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显示,中国在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职业中介服务逐步建立和发展完善。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职业中介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职业中介机构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中国政府提供的法律和政策环境。2002年以来,在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鼓励各类职业中介机构发展,提供就业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清理整顿,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行为和职业中介机构侵犯求职者权益的行为。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将民办职业中介机构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力量,鼓励其发展,组织其参与对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工作,并给予政策支持。

中国通过职业中介服务实现就业的人数在整个就业市场中所占比重较高,基本上占50%左右,有的地方更高。这说明,中国职业中介在促进劳动者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后中国政府仍将大力鼓励发展私营职业中介机构,这是促进和保障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提高市场效率的重要方面。

《2016年版中国职业中介服务行业深度调研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在多年职业中介服务行业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职业中介服务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资深研究团队对职业中介服务市场资讯进行整理分析,并依托国家权威数据资源和长期市场监测的数据库,对职业中介服务行业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分析。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年版中国职业中介服务行业深度调研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可以帮助投资者准确把握职业中介服务行业的市场现状,为投资者进行投资作出职业中介服务行业前景预判,挖掘职业中介服务行业投资价值,同时提出职业中介服务行业投资策略、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 正文目录

第一章 职业中介服务产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 中介服务业的概念与构成 一、中介服务业的概念 二、中介服务业的构成

第二节 职业中介服务的定义及范围 一、职业中介服务的定义 二、职业中介服务的范围

第三节 职业中介服务与就业服务的区别 一、行为主体不同 二、作用对象不同 三、目的取向不同 四、服务性质不同 五、实施方式不同 六、关系构成不同

第二章 2014-2016年世界职业中介服务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 2014-2016年美国职业中介服务发展概况 一、公众职业服务机构

二、职业中介机构 三、猎头机构 四、咨询职业服务机构 五、其它

第二节 2014-2016年欧洲私营职业中介机构发展概况 一、松绑后的蓬勃发展 二、举足轻重的劳务派遣业务 三、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竞争与合作 四、私营职业中介机构的自律

第三节 2014-2016年欧洲对私营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 一、英国情况 二、荷兰情况 三、其他欧洲国家情况

第四节 从Manpower公司看欧洲私营职业中介机构的作用和特点 一、劳务派遣服务 二、职业培训和求职者测评 三、与政府合作开展公益性就业服务

第五节 2014-2016年欧洲私营职业中介机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一、积极引导我国私营职业中介机构健康发展 二、在公益性服务中发挥私营职业中介机构的作用 三、结合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确立劳务派遣管理框架 四、借鉴欧洲新经验为制定就业促进法配套法规提供参考 第三章 2014-2016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发展经济及社会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4-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GDP分析

二、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三、城镇人员从业状况 四、存贷款利率变化 五、财政收支状况

第二节 2014-2016年中国就业形势分析 一、2016年中国总体就业状况 二、2016年初中国就业形势严峻 三、2016年中国就业计划指标情况

四、2016年中国就业完成计划指标的政策措施

第三节 2014-2016年金融危机下中国就业形势变化及未来展望 一、金融危机的经济冲击 二、对中国的就业影响 三、未来就业形势展望 四、政策执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 2014-2016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4-2016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政策法规环境概况 一、我国政府立法促进职业中介机构规范发展 二、政策支持带来职业中介服务健康发展 三、政府鼓励发展私营职业中介机构 四、我国职业中介市场之门向外资开启

第二节 2014-2016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相关政策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二、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

三、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设立管理暂行规定 四、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试行)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有关职业中介政策的解读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人力资源市场的职责 二、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 三、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 四、职业中介机构不得从事的行为

第五章 2014-2016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运行形势分析 第一节 2014-2016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发展概况 一、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与市场经济建设共舞 二、中国积极推进职业中介服务发展

三、2016年职业中介开创“租赁”生产线新模式 四、2016年初我国职业中介市场开始火热 第二节 2014-2016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发展特点 一、职业中介在解决就业矛盾中逐步发展完善 二、形成以公共就业服务占主导民办中介为补充的格局 三、职业中介服务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发展变化 四、民办中介发展迅速并在发展中引导其不断规范 第三节 2014-2016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国职业中介服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二、中国职业中介规范发展仍然面临挑战 三、信用差阻碍我国职业中介发展 四、规范发展职业中介服务的措施

第六章 2014-2016年中国职业中介产业运行运行动态分析

第一节 2014-2016年中国民办职业中介发展的巨大贡献 一、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信息桥梁 二、促进就业与发展经济良性互动 三、促进就业服务整体质量的提高 四、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

第二节 2014-2016年中国职业中介机构的行业自律及实践思考 一、行业共同价值观是建立行业自律的基础 二、行业自律要体现在每一个服务环节 上

三、从业者的共同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有利于行业自律的形成 四、以共同价值观建立行业自律要坚持不懈 第三节 2014-2016年中国职业中介市场供需情况分析 第七章 2014-2016年中国职业中介重点省市运行格局分析 第一节 江苏省

一、江苏职业中介在就业服务中的作用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二、江苏省职业中介服务发展现状分析 三、无锡市大力培育发展职业中介机构

四、2016年苏州率先出台政策管理民办职业中介机构 五、2016年徐州市大力整顿职业中介市场 第二节 浙江省

一、浙江省职业中介机构的发展现状综述 二、宁波加快职业中介服务业发展步伐 三、杭州职业中介机构面临的挑战及投资策略 四、江山市鼓励职业中介机构服务经济发展 第三节 广东省

一、深圳职业中介荐失业人员就业可获补贴 二、广州大力清理整顿职业中介机构市场

三、2016年广东进一步发挥职业中介促进就业的基础作用 第四节 福建省

一、厦门职业中介服务市场全面放开 二、厦门职业中介首现连锁模式

三、晋江市加强对民办职业中介机构的规范管理 四、2016年福建开展清理整顿职业中介市场秩序 第五节 安徽省

一、安徽省职业中介机构发展的政策和法律状况 二、2016年亳州大力规范职业中介机构市场发展 三、2016年春节 后合肥职介市场用工热提前到来 四、滁城个体职业中介机构资质参差不齐亟需规范 第六节 湖北省

一、湖北职业中介服务机构的基本现状 二、湖北职业中介服务事业发展的总体态势 三、湖北职业中介服务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促进湖北职业中介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第七节 其它

一、2016年北京依法整顿职业中介服务市场 二、上海创建规范和谐的职业中介市场的对策 三、2016年日照市首批民办“放心职介”产生 第八章 2014-2016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优势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大连锦绣职业中介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企业服务项目 三、企业会员 四、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二节 昆山诚达职业中介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企业销售网络 三、企业成功合作案例分析 四、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三节 智联招聘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智联招聘用户注册分析 三、智联招聘竞争优势分析 四、智联招聘最新统计 第四节 英才网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英才网竞争优势分析

三、徐州英才网网站流量统计报表以及同行业网站对比 第五节 51job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网站当月收录查询情况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第六节 上海利松劳务服务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企业合作单位

三、企业服务项目分析

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第七节 苏州新桥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企业服务分析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第八节 苏州市博信人力资源开发服务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博信合作客户分析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第九章 2016-2020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第一节 2016-2020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前景分析

一、未来职业趋势分析

二、职业中介走向规范化

三、服务发展趋势

第二节 2016-2020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市场预测分析

一、服务项目发展预测分析

二、职业中介服务价格预测分析

三、职业中介服务用户需求预测分析

第三节 2016-2020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盈利预测分析

第十章 2016-2020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

第一节 2016-2020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投资环境分析

第二节 2016-2020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职业中介服务投资吸引力分析

二、职业中介服务投资热点分析

第三节 2016-2020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投资前景分析

一、市场竞争风险分析

二、政策风险分析

三、进入退出风险分析

四、资金风险分析

第四节 专家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 2000-2016年江苏省职业中介机构规模表

图表 2000-2016年江苏省职业中介机构规模图

图表 1999-2016年江苏省职业中介服务企业提供求职登记数量及中介成功总人次

图表 2000-2016年江苏省职业中介和劳务服务对经济的贡献日趋凸现

图表 2004-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04-2016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图表 2016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图表 2004-2016年我国国家外汇储备

图表 2004-2016年我国税收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04-2016年我国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04-2016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04-2016年我国建筑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04-201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年我国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图表 2016年我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图表 2004-201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年我国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年我国主要商品进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年我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04-2016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年我国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年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年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年我国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04-2016年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04-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04-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六大数字透视2016年中国经济走势

图表 人民币升值对服装纺织产品出口的影响

图表 金融危机下多管齐下化解城镇就业压力

图表 大连锦绣职业中介有限公司服务项目

图表 大连锦绣职业中介有限公司会员

图表 昆山诚达职业中介有限公司销售网络

图表 智联招聘最新统计

图表 徐州英才网网站流量统计报表以及同行业网站对比

图表 网站当月收录查询情况

图表 上海利松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服务项目分析

图表 州新桥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服务分析

图表 苏州市博信人力资源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客户分析

图表 2016-2020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市场预测分析

图表 2016-2020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产业盈利预测分析

略„„

篇13

[关键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SWOT分析;战略组合;模式创新

发达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教兴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村科技服务在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农业内涵的不断延伸和外延的拓展,农业结构的深化调整、农业产业方式的不断更新,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必须加强其体系建设的模式创新。本文运用SWOT理论分别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状及其备选战略组合进行分析与选择,进而就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一、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分析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由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机构或实体及其相关的基础设施、政策支撑环境等构成的系统,它包括农村科技服务主体(组织)、受体(农民或农户)、中介以及服务的方式、方法。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是指在涉农的相关领域,在政府、农户、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各类主体之间发挥联结、沟通、协调作用,面向“三农”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科技服务的组织、机构或社会化服务实体。[1]

SWOT分析是西方国家广为应用的一种战略选择方法,是目前战略管理与规划领域广泛使用的分析工具。是指企业在选择发展战略时,应对企业自身的优势和缺陷,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从而对被选战略方案进行系统的评价。目前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资源开发、企业管理、金融投资、市场营销等领域。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也可以借用这种分析方法。SWOT四个字母分别代表四个英文单词,其中“S”代表Strengths,指自身的优势;“W”代表Weakness,指自身的缺陷;“O”代表Opportunities,指面临的外部机遇;“T”代表Threats,指面临的挑战或威胁。[2]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现从SWOT理论的四个维度,就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展开分析。

1.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分析

(1)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整体框架初步形成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整体框架初步形成。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经历了从建国初期单一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到目前各种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形成,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的组织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由政府直接领导到农民自发组织的合作社再到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使得农村科技服务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充分满足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促进了科技成果在供需双方之间的转化。

(2)农业科技成果为农村科技服务提供了源泉

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973计划等科技计划的支撑及有关部门、地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重大进展。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3],培育了一批高产、优质、抗逆性的动植物新品种,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农业科技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有机结合,提高农业技术系统的有效性,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3)拥有一支热爱农村科技服务的队伍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全国有近82万科技人员常年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各地共举办各类科技讲座近70万次;举办各类科技(科普)展53.8万次;开展各类科技咨询服务活动239.6万次,发放各类科技资料4.2亿份,参与科技咨询活动的科技人员近千万人次。[4]如此壮大的农村科技服务队伍,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的坚实力量。

(4)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成为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

要使科学技术真正应用于田间地头,就需要充分利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这个平台将深奥的科学理论和技术,转换成9亿农民能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接受并运用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成为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

2.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W分析

(1)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影响农村科技推广进展

我国绝大多数文盲和半文盲集中在农村。虽然农村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冲击,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很多年富力强、有文化、有见识的农村“精英”大量流失,农村“空巢”化趋势明显。农村辍学率居高不下,形成新一代文盲,文化素质整体低下。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计算,全国16岁至59岁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的人数比例是7.3%,而农民同龄人中的文盲半文盲的人数比例高达12.5%。目前,农民中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比例不到30%,高中以上更少,小学文化水平40%以上。[5]从以上数字不难看出,低素质人口群主要集中在农村,传统耕作观念和种植习惯根深蒂固,市场化观念淡薄,大部分农民对现代化科学技术和耕作方式吸收转化能力差,造成农村科技推广进展缓慢。

(2)农技服务机构设置单一不能满足农村技术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目前政府农技机构一般是在县和乡镇设几个站所,在村设农技员,农业新技术大部分通过该体制逐级推广。这种整齐划一的机构设置,在如今农村种养结构趋向复杂化,技术、品种更新周期缩短,生产规模大小悬殊的情况下,已不能满足农村技术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3)农技服务经费不足制约和影响了农技推广的力度和质量

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 0.5%左右,但我国不足0.2%,每个推广人员平均占有经费大约只有1400元~2000元。[6]推广经费的捉襟见肘使许多推广机构尤其是县、乡两级连人员工资都不能保障。资金的不足制约了推广的力度,也影响了推广的质量。

(4)服务方式滞后已无力应对服务需求的动态化

现有农技推广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调研报告报道,全国农技推广人员中具有与所从事的推广活动相关的专业学历的不到55%,接近一半的推广人员没有受过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的正式教育。[7]且基层农技队伍大多已多年未得到补充和更新,知识结构老化,掌握的技术十分有限而形成农技服务方式滞后,无力应付当前品种结构复杂、服务需求多样、新品种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局面。

3.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O分析

(1)经济全球化推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随着农业比较效益的提高和乡镇企业改制转制工作的完成,外资对中国农业投资的兴趣越来越大,外资的介入将有助提升农业的层次。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或制定优惠政策,创造条件,鼓励农业企业、教育和科研机构同国外或国际组织进行合作,积极争取对方的经济资助。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国际市场的融合与接轨,从而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带来良好机遇

加入世贸组织对于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来说,无疑是一次十分良好的机会。按照世贸组织透明度原则,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可以尽快获得各种需要的信息资料,及时引进先进的设备、高科技和管理经验,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取长补短、加速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带来良好机遇。

(3)信息化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条件

信息化是当代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的充分和畅通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我国已确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农业信息化是推进市场化农业最基本的手段,充分掌握信息资源并有效加以利用,能够引导农民生产经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能够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实施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调控;能够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有力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能够通过国内与国外的互联互通,推动农业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优化配置中得到提升。

(4)国家政策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保障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速农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部于2003年8月11日下发通知决定依托国家星火计划,实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星火专项行动。2005年中央1号文件把“加快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为第十二条单独列出,明确提出“要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的要求,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力度”。强调“对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各级财政要在经费上予以保证”。要求“有关部门要抓紧提出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8]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订中,把与“三农”问题相关的科技工作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所有这些都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4.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T分析

(1)经济与科技全球化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影响

经济与科技全球化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进程,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发展。同时,我国也面临农业技术人才流失的挑战。一方面,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究和开发机构,利用优厚待遇吸引和使用中国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导致了本土大批农业科技人才流失。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长期以来所积累下来的大量原创性的科研成果,没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和保护。这给跨国公司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就有可能轻而易举地将这些农业科研成果占为已有,甚至抢先获得技术专利。这将导致我国大量农业原创技术的流失,从而对我专利权的拥有及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2)加入世贸组织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影响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我国农技推广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市场经济模式,并逐步与国际接轨。虽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具体承诺没有直接涉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内容,但与农业相关的承诺(如扩大市场准入、取消出口补贴、执行规范的动植物检疫措施、开放服务贸易等)均会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

二、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战略组合分析

SWOT分析这一战略选择方法,将外部机会与企业内部优势和弱点进行了匹配,形成可行的备选战略。SWOT的备选战略组合有四种:优势——机会(SO)战略 ,弱点——机会(WO)战略,优势——威胁(ST)战略,弱点——威胁(WT)战略。优势——机会(SO)战略:是一种发挥企业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是一种理想的战略模式。弱点——机会(WO)战略: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使企业改劣势而获取优势的战略。优势——威胁(ST)战略:是指企业利用自身优势,规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的影响。弱点——威胁(WT)战略:是一种旨在减少内部弱点,规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战略。考察其中任何一种战略都是将现有优势发挥到极至,将所有弱势减少到最低,充分利用外部有利环境,规避不利条件,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通过对目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自身的优劣及所处环境带来的机遇与威胁的分析,我们认为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必须进行模式创新。充分利用外部机遇,发挥体系自身优势,规避外部威胁,减少自身不足。

1.优化战略组合,扬长避短,作出合理选择

目前,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具有的优势是受众人数多,对科技的潜在需求大,这为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主体组织多样化,并形成多种科技推广服务的新模式,这为体系的发展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基础;传播媒介增多,为科技传播的渠道畅通提供了客观条件。况且正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初创时期,出台的一些相关的政策也给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是,这些优势条件都是潜在的,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由此而造成了诸如农民对科技的现实需求少、主客体之间没有形成合力、媒介多但利用少等缺点。也正因为这样,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给予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的机遇和提供的潜在外资、丰富经验、技术和信息资源没有被我国好好利用,反而成为冲击国内市场和阻碍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的不利条件。显然,一切优化要从练好“内功”开始,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发挥和加强自身优势,回避和改变自身弱势的战略才是目前需要的选择。目前外部环境的威胁还没有达到需要防御的阶段,所以弱点——威胁(WT)战略这种旨在减少内部弱点,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技术还不是最佳选择。而优势——机会(SO)战略、弱点——机会(WO)战略、优势——威胁(ST)战略三者之间优化组合的战略,将会是适合现实的选择。

2.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势——机会(SO)战略组合

SO战略组合,是一种发挥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是一种理想的战略模式。通过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分析可知,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框架已初步形成;农业科技取得了重大进展,富裕的农业科技成果为农村科技服务提供了源泉;拥有一支规模壮大的农村科技服务队伍,构成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坚实力量。这些都是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内部优势。

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O分析表明,经济全球化是推动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巨大动力,外资对中国农业的投资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业的层次,有利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国际市场的融合与接轨。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速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带来良好机遇;信息化为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条件;国家十分重视农业科技工作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这就为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所有这些都是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难得的、良好的外部机遇。

3.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弱点——机会(WO)战略组合

WO战略组合,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使其改变劣势而获取优势的战略。通过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W分析,我们了解到我国现有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着一些弱点、不足和缺陷。

结合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O分析可以发现,现有的一些外部机会正好可以弥补其内部弱点。例如,随着经济全球化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外资对中国农业投资的兴趣越来越大,同时,政府也设立专门机构或鼓励各行业部门加强同国外或国际组织进行合作,积极争取对方的经济资助,以克服其内部资金不足的弱点。加入世贸后,按照世贸组织透明度原则,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可以尽快地获得各种需要的信息资料,及时引进先进的设备、高科技和管理经验,这正好可以弥补其内部农技服务方式滞后的缺陷。信息化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条件,只要坚持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农业,用充分的信息资源服务农业,用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就可以规避农技服务机构设置单一的内在不足,以满足农村科技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国家的系列重农政策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制度和经费上的保障,加之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加入世贸等外部机会,可以为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强化市场观念、提高对现代科技的吸收转化能力带来积极影响,从而弥补其“农民整体素质偏低造成农村科技推广进展缓慢”的内部不足。

4.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势——机会(ST)战略组合

ST战略组合,是指利用自身的内部优势,规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T分析,使我们了解到目前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外部环境的威胁还没有达到需要防御的阶段,但的确存在潜在的危机和负面影响。结合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分析不难发现,现有的一些内部优势,只要利用得当,完全可以规避或减轻这些外部潜在威胁造成的负面影响。譬如,我国现有近83万热爱农村科技服务的科技人员常年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如此庞大的农村科技服务队伍已成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坚实力量,只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内部优势完全可以减轻“农业科技人才面临流失”的外部威胁。我国农业科技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农业科技成果丰硕,一批动植物新品种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重大农业新技术、新物资以及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等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与产业化开发,伸延了农业产业链,推动了农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增强了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这种自身的内部优势可以有效地规避或减轻“国外农资大量涌入”、“农产品进口激增、出口困难”,而影响“农民增收及农产品加工等相关行业”的潜在威胁。我国现有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整体框架已初步形成,使得农村科技服务可以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充分满足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促进科技成果在供需双方之间的转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成为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这些自身优势可以促使我国长期以来所积累的大量原创性农业科研成果得到有效利用,并在利用中得到有效保护;加之相关立法和保护机制的建立健全,就可以很好地规避或减轻“导致我国大量农业原创技术流失”的潜在威胁。

三、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模式创新

通过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战略组合选择思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目前情况下,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应本着利益最大化原则,选择SO、WO、ST战略组合中最适合的一个、两个或多个混合战略组合。因此,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模式必须围绕这种战略组合选择进行建构,整合现有的各种资源,建立多方参与的新型高效的农业服务体系。

1.创新农村科技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需求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多元化投入,可以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优势,发挥各地政府、龙头企业、农业高科技企业、示范园区和专业示范户以及各类科教单位、各行业协会、学术团体的作用。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承担任务明确、经费落实的公益性科教服务工作,提供社会共享的持续动态的技术示范培训及信息等任务。公益性农技推广人员积极性的调动和相应的管理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经营性作为市场行为也有政府的规范和导向问题,它的动力机制来自于赢利,但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让经营性农技推广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我们可以吸收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鼓励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个人向农村科技推广事业提供资助,对提供资助者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以充分调动企业和个人赞助和支持农村科技推广事业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还可采用发行福利彩票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鼓励引导社会化多元化农技推广方式

在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推广作用的同时,应积极探索和引导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创新机制,特别是在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郊区和特色商品基地集中地区,更应注重培植经营性的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支持发展以农业科研、教育部门为主体的推广方式,鼓励采用成果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开发、科技示范等形式,努力将科研成果产业化。鼓励和扶持以农村合作组织、农业技术协会为中心的推广方式。农业技术协会是农民在参与市场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经营组织,它适应众多农户的技术要求。积极鼓励和支持从事农业科技服务和经营的公司、企业、社团组织或机构,参与农村科技推广与普及,从而逐步在我国农村地区建立起新型的充满活力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3.引导产学研相结合,完善农村农业教育培训体系

政府应出台农业院校服务于“三农”的一系列导向性措施,继续推进各类农业科研机构转制,以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等为依托,创办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组织,参与农村科技服务;改革现行的农业教育、科研与推广相互分离的体制,鼓励农业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服务工作;鼓励成立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创新农业教育投资体制,扩大农业教育的规模,集中社会资源,构筑多元化的农业教育体系,完善农民培训体系。[9]多层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突破点。重视和加强基层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为基层科技人员提供进修、培训、外出考察的学习机会,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技术需要。

4.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为农村科技服务搭建良好运作平台

按照形势发展的要求,应充分发挥现代通讯网络的作用。建设统一、有效、向全社会开放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信息传播系统。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电视广播频道、互联网站、专业服务热线电话,因时因地因需常年提供社会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信息服务。建立农业资源、生态、灾害等动态监测和预警预报信息系统;研发针对性强的农业专家系统,完善农业信息资源库;积极拓宽信息渠道,为农业管理部门、农产品生产经营部门和农民提供农业政策、价格、供求、防虫等信息。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强农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使农业信息系统成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及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

5.建立农技特派员制度,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到人

推广农业科技、农村政策和农业信息入户工作,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真正解决农村技术政策和信息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和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这种制度以整合资源和创新机制为突破口,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第一线,面向基层、面向农户传播技术,指导生产,解决疑难问题,架起科技人员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建立农业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渠道,形成农村政策全面落实和农业信息快速传递的长效机制。[10]

6.营造创新环境,从制度上激励农村科技人员创新

增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教兴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主线和根本途径。结合农村实际,我们必须建立包括精神理念、制度规范和物质载体等多角度的农业创新文化和环境。以尊重农技人员的人格和劳动成果为基准,完善农业技术职务体系,拓展科技研究人员的发展空间,提高技术人员薪资待遇,建立具有社会竞争力的行业科技人才薪酬体系。要以人为本,为技术人员的研究活动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条件,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从制度上激发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调动农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必须认真落实鼓励科技人员的政策措施,对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对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科技人员给予重用。

7.倡导模仿创新,促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快速发展

促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就要提倡模仿创新。所谓模仿创新,是通过投入一定研究开发力量,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者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对率先者的技术进行深入改进、完善,强调有所创新,因而模仿创新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一种渐进性的创新行为。[11]引入他人技术后,经过消化吸收,不仅达到被模仿者的技术水平,而且通过创新,超过原来的技术水平。模仿创新优势在于可节约大量研发时间、人力费用。我们要充分借鉴他国成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与做法,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

8.以农民为中心,实行“从下到上”的科技推广模式

我国传统的农技推广方式是从上到下的“贯彻”式推广,这种方式在计划经济时代为我国农业的发展,特别是提高大面积农作物产量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种推广方式往往忽视了农民的实际需求,甚至脱离实际,难以被农民接受。这不仅难以实现推广的目标,还损害了政府在农民中的威信。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最终价值体现在农民素质提高、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推广课题的设定不能脱离农民的实际状态和农民自身的愿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应该重视掌握农民心态和愿望,按照农民意愿开展推广活动,即“从下到上”的工作方式。在推广的“Plan-Do-see-Check”(“计划-实施-评价-反馈”)循环过程中,首先根据农民需求,设定推广课题,制定推广计划,按计划进行实施,然后进行评价,再将评价结果反馈到下一推广计划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推广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科研部门反馈,以得到及时研究解决。形成以服务对象——农民为中心的推广、科研紧密协作的推广体系。避免科研、推广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推广工作效率和科技成果的应用率。

五、结语

在农业这个大系统中,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在调整农业发展模式,科学规划农业发展方向,合理使用农业资源,整合相关技术服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着巨大力量。我国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在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我国目前已经形成的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模式多样化、服务内容复杂化、服务对象分散化的农村科技服务现状,如何协调众多农村科技服务主体、采用不同策略扶持不同的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建立一个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当前农村科技事业面临的首要任务。通过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SWOT分析,一方面利用外部机遇,发挥体系自身优势;另一方面要避开和减少内部弱点及外部威胁,最终实现模式创新。从而为解决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制度保障。

篇14

关键词:城市商业网点 区县级商业网点 规划编制 对比

制定和实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是构建一个地区商业发展框架的主要手段,也是促进城市商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近些年,我国商务部积极推动地级以上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取得较快进展。截至2007年3月,全国38个重点城市已全部编制完成商业网点规划,241个地级城市中已有180 个城市编制完成商业网点规划,总编制完成率达78.1%。科学合理的城市商业规划,对保障公平的竞争秩序,创建布局合理、业态丰富的购物和消费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将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先导作用。

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趋势和特点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商业空间网络整体框架建设、商业行业结构优化体系建设、政府规制政策体系建设和城市商业网点选址的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我国城市商业网点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许多城市已经制定的商业网点规划,体现出规划制定者更能够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统筹考虑地区经济的协调与发展,同时,逐渐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一是布局趋向合理化,逐渐形成以传统的繁华区或商业街为中心向外辐射,即同心圆向外扩张的模式;二是组织形式的创新,多种业态形式的商业设施,连锁经营比例不断上升,物流业加速整合;三是服务人本化,坚持先进市场设计理念与本土消费习惯相结合,立足实际,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利民便民,充分体现为人服务的功能;四是法制化建设进程加快,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通过推动商贸流通体系的发展来促进商业的快速发展 ;五是信息化助动,网络化运行,规模化发展,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对传统商业加以改造,大幅度提高商业服务质量和效率;六是在商业领域融入了环保意识,注意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七是强化了区域协调意识,既注意到了城市内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也考虑了市外尤其是周边地区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从实际出发,从全局着眼,统筹规划;八是体现了适度超前意识,在把握城市经济和消费发展趋势的同时,借鉴国内外商贸业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在网点分布、业态设置、购物环境等方面适度超前,留有发展空间。

根据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的要求,目前已经完成了所有36个大中城市的商业网点规划,249个地级城市已基本编制完成,369个县级市的商业网点规划工作从2008年起,已在全国正式启动。

我国区县级商业网点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中城市商业网点的规划建设的同时,许多地方却忽视了区县商业网点的建设。

区县经济是城市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服务于城市但又依托于城市,是连接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区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区县社会经济发展平台之一的商业服务业对促进和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从根本上缓解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大中城市的商业网点建设正在逐步趋于成熟,许多城市正在致力于把大中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做精、做深、做出特色。但是,在做好大中城市规划的同时,不能忽视区县商业网点规划在全局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面对诸多机遇与挑战,区县需要针对区县域内的城乡商业及现代服务业体系结构、商业及现代服务业业态形式进行深入的剖析,制订出延伸至各个乡镇的区县商贸及现代服务业的布局规划及其发展对策,以促进区县商业及现代服务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区县级的商业网点布局与大中城市相比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国家高度关注“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区县商业不仅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枢纽,还是服务于地区产业结构甚至是深度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在规划水平较高的前提下,甚至会成为再造地区产业布局、带动区县经济增长的“龙头”,因此,应当将科学制定区县商业网点布局规划作为区县经济发展的一个契机而给予高度重视。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与区县级商业网点规划对比

(一)规划原则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原则:以人为本,远近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改造与新建相统筹的原则;大型商业设施建设与中小商店生存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的调控功能与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相结合的原则;技术进步的原则。

区县级商业网点规划原则。区县商业网点的布局,不仅是一定区域内的商业店铺如何摆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此规划布局同时基本决定了一个区域内第三产业发展的结构和态势,因此,要把商业网点规划的重要性上升到重构区县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布局的高度来认识。制定规划的基本原则有:

第一,通过制订区县商业网点规划,实现商业网点合理布局,为城乡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以人为本、利民便民的要求。

第二,要以区县城乡总体规划为指导,结合其它各层面规划,立足于区县整个城乡的发展,统筹考虑,兼顾地方特色。

第三,区县商业网点规划是立足于将区县建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面向依托的大中城市,服务城市。围绕区县自己的发展战略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结合区县城乡总体规划,按照构筑集散型、功能型、服务型现代城乡一体化商业服务业总体要求,引导和促进商业及服务业的城乡一体化、现代化进程,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促进市场繁荣,方便城乡人民生活,完善和优化城乡现代商业及服务业载体网络和市场体系,推进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四,区县商业网点布局在把握城市经济和消费发展趋势的同时,要放眼长远,以满足消费需求和引导消费趋势为目标,在网点数量、规模、档次等方面适度超前,留有发展空间,不断完善功能,提升商业网点功能。区县网点布局要在把握城市化发展趋势的同时,根据小城镇建设的要求配置商业及服务业设施。县级以下的乡镇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统筹镇商业及服务业网点建设,为小城镇建设留有余地。

第五,要注意把握区县商业网点规划与大中城市网点规划侧重点的区别,在区县规划中,要同时兼顾满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商业服务需求。

(二)规划内容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内容。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主要包括城市商业中心的规划布局、区域商业中心的规划布局、社区商业的规划布局、商业街的规划布局、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划布局、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的规划布局、其他商品交易市场的规划布局、物流基地的规划布局、城郊商业的规划布局、其他类型商业网点的规划布局等方面内容。

区县级商业网点规划的内容。区县商业网点规划应当涵盖区县商业发展规划与布局和区县服务业规划。区县商业发展规划与布局包括县域商业中心、大型零售百货、超市、专卖店、批发交易市场、特色商业街、社区(乡镇)便民商业中心等。区县现代服务业规划包括县域商贸中心、宾馆、饭店、大型休闲娱乐、旅游、金融、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等服务业,以及其他现代服务业。

(三)技术路线

1.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技术路线。首先进行基础调查。以研究商业发展现状,为编制规划过程中目标的确定、战略的选择以及布局的优化提供基础支撑为目的,主要调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商业网点的位置、规模、经营情况等,以及由这些网点所组成的商业功能区(如商业街、商业中心区)。收集城市总体规划及必要的专项规划、最近的五年发展规划、第三产业/服务业规划、城市统计年鉴、商业普查数据、商业在建拟建项目、政府工作报告、商业发展历史资料、当地民俗特点与文化景观类资料、有关商业发展的设想等相关资料。

进一步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商业发展环境分析、商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商业发展环境分析,主要包括:

区位分析。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区域位置、交通环境等情况分析;经济区位:通过区域城市的对比分析,确定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制定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交通分析。内部交通:城市用地与内部交通的关联;外部交通:对外经济联系。

经济分析。对人口结构、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生活指标分析。

产业分析。产业发展特点,研究主要产业(特色)与商业网点建设的关联性。

商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主要包括 :

总量分析。网点总量、面积总量(已建、在建、拟建)、就业总量。

结构分析。行业结构(购物、餐饮、娱乐等)、业态结构、规模结构。

布局分析。网点分布、功能区分布。

经济表现分析。人均销售额、地均销售额、经济贡献。

发展趋势分析。通过问卷对居民收入情况、消费结构、消费倾向等进行分析,作为确定商业网点规模、布局的重要支撑。

根据分析研究,制定出适合城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2.区县商业网点规划的技术路线。区县商业网点规划的总体思路是以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规划建设为基本框架,考虑不同乡镇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充分利用各乡镇自身的资源、产业、交通、区位等优势,打造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业态齐全、便民利民、服务地区经济,符合现代商业流通规律和服务业发展规律的城乡一体化商业服务业平台。

结合笔者制定若干区县商业网点规划所采用的技术路线(见图1),区县商业网点规划可以分为如下程序:

首先,要对区县以及其属下的各个乡镇地的商业及服务业现状进行彻底详细的调查,分别计算出规划区域近年实现的三产增加值、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社会消费品的零售额、以及按照行业分类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其他行业的零售额,作为网点规划的基础资料。

其次,对于属于商业核心地区的商业及服务业,要采用逐户普查的方式,逐一调查其业态类型、载体面积、经营状况等;对于大型自然村的商业及服务业,进行重点抽查。此外,还要考察集贸市场的交易状况、市场规模、交通、配套设施、卫生环境及组织管理情况,将具有农村特色的集市贸易、农村传统商业形式纳入调查范围。

再次,依据区县城乡总体规划和商业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未来商业及现代服务业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和建设规模做出统筹设计,制定出符合区县经济发展的区县商业网点规划。

结论

本文所研究的区县商业网点主要是指一般发展水平区县的商业网点规划,不包括目前我国部分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经济总量逼近大中城市的区县。在做规划时,一般将区县商业网点划分为四级,即县城级商业中心、重点镇级商业中心、一般镇级商业中心和中心村及以下商业网点,每一级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和服务需求来设计。县城级商业中心发展方针遵循提高功能档次、引进新型业态、引领消费趋势、 加大连锁经营份额、挖掘地区优势的原则,主要面向本县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商业业态齐全,在中档为主的基础上向多层次发展;重点镇级商业中心遵循强化主体地位、贴近人民生活、加强连锁店份额,主要为居民提供基本的服务公建设施;一般镇级商业中心是指为本镇范围内的常住人口提供基本商业设施的商业集中地区,由综合食品店、百货店、餐饮和集贸市场构成的综合购物中心,以及由小副食、小食品、小百货和早点部组成的若干综合便民店,形成大集中小分散的居民购物网络。

总之,制定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至关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区县级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工作,要使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和区县级商业网点规划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区县商业网点规划是通过科学的规划手段,深化城乡商业流通领域的改革,统筹、优化城乡商业及服务业一体化网络格局,使区县商业网点布局具有超前性、合理性和可实施性,形成重点突破与均衡发展相协调的商业格局。在规划中要突出“新建”与“改造”、“ 重点乡镇”与“一般乡镇”、“城市”与“区县”、“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合理的规划,形成等级分明、分工合理的城乡一体化商业网点体系。以高水平的商业及服务业设施体系为载体,促进以商业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强城乡的经济实力,提高农民的收入,突破“三农”问题的“瓶颈”,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提升城乡商业文化的内涵,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萍.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理论框架的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