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自主生命科学范文

自主生命科学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2: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自主生命科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自主生命科学

篇1

小学语文生命课堂“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实施是以小学生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感受、欣赏、评价的学习体验中感悟文本,品味语言,习得方法,自能读书。

一、预习检测,明确目标落实“基于生命,顺应生命,成就生命”生命课堂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生命课堂“自主―互助”教学模式本着尊重学生认知,从学生预学开始,指导学生掌握预习方法,自主预习新知。课堂上教师对学生预学内容检测,准确把握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兴趣取向、学习态度等,及时调整教师预设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什么、怎么学,再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主要是体现学生预学在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1.课前预习。在课前有目的地指导预习方法,引导学生按要求完成预习任务。

2.预学检测。课中,结合本课预设的学习目标有选择检测,了解学情。

3.明确目标。依学情适当调整学习目标。

二、巧设情境,自主学习

在预学检测的基础上,梳理提炼出本节课完成的学习任务,巧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披文入境,通过朗读、默读,批划思考标注,引导学生自主解疑。这一环节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体现个体先学,自主生疑,合作答疑,发挥兵教兵的作用。

1.提出自主学习要求。依据年段不同可酌情运用大屏幕展示自主学习要求,引导学生明确学什么,采用什么方式,怎么学。这同时也是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

篇2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证明脱离儿童经验的教学不能激发儿童内在原始的兴趣。我认为预习是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的提前进行接触与熟悉,通过主动广泛猎取“杂书”,建立相关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当今科学知识突飞猛进,知识不断增长,知识陈旧率不断提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现在这个阶段学校教育的重要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自学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无论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还是从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角度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长远价值。对小学生来说,预习的现实意义表现在:有助于扫除听课时的障碍、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助于探究意识、创新能力的提高。但许多学生却对预习课文不感兴趣,老师检查预习的方法单一,常规化,激不起学生的自学欲望。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激励学生:

一、鼓励学生多渠道猎取知识

教师在前一天或是前几天就布置好将要学习的课文,给足时间让学生去寻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如学习五年级第五单元课文《完璧归赵》《草船借箭》等具有不同历史时代的故事时,因里面涉及众多有个性代表人物时,预习中所涉及的知识就比较广泛,包括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以及课文中重要的人、事、物等内容,那就要鼓励学生多方面多渠道去获取知识。可通过课外书籍中查找相关资料,上网中去搜索,看影片,有条件的可请有学问的人讲相关故事等等。这样学习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此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课外摘抄本,把有关内容分类摘抄下来,这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并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步理解课文,完成预习任务。

二、让学生多方位呈现知识

每篇课文不是单一检查汇报生字读音、课文朗读等情况,老师机械地问学生读懂了什么问题等,而是要耐心等待学生的发现。希望通过读的形式来汇报的就让他读。让他读在脸上,读到心里,读出情感来。如《再见了亲人》读出难分难舍的深情厚谊。也有的学生希望将自己从课外学来的故事讲一讲,表演欲强一点的几个学生合作改成课本剧演一演,议一议。不少学生在“预习”课文中涉及了文章的重难点,提出了理解课文的关键性问题,包含着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这时教师则可围绕重点板书,确定语言文字训练点,精心设计训练,把预习重点贯穿于课堂教学,使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语言训练相结合,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获得良好的整体效益。例如,《草船借箭》一文,在已经有了相应“预习”后指出:弄清“神机妙算”这个词语的意思,把课文中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画下来。这也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围绕这一预习重点,教师可以提前设计以下训练:草船借箭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请找出课文中的一个重点词语回答。初步理解“神机妙算”的意思。讨论:周瑜为什么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在借箭过程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试举例说明。至此师生共同归纳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表现:知人心,识天文,晓地理。周瑜的慨叹,反衬出诸葛亮过人的才干。这样设计训练,把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贯穿于课堂前后,使学生始终处于主体的位置上,这是他们自己积极主动地探究效果的呈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也相应增强了。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落实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三、多层次评价学生

实践证明,积极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内驱力,提升学习语文的幸福感。低、中年级学生可以给每个学生一棵成长树,看谁发现得多,知道得多,就能让他的果树结出很多果子来。小朋友每习得一个知识点就给他结一个果子。一个星期下来积累评比。激励效果显示:上课发言的人数、次数增多,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和老师亲近多了。对中差学生要求则要低一点,爱的天平要向那些胆小怯懦的、不敢表演的学生倾斜。教师常要投以关注的目光,让他们亮亮相。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共同探讨问题,让他们从压抑、被动的状态中走出来。一个好老师是“会引导、会发现、会赞美、会改变学生的老师”只有让每一个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自己在班上和老师心目中的价值,他才会是幸福的,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篇3

1优化课堂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科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需要优化课堂设计,对教学的内容和环节进行精心处理,在问题设置上尽量地新颖一些.在正式开课前,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在高中物理理论知识中,有一大部分都是我们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常识,学生对于这种贴近生活常识的提问会更加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生活常识的好奇,加深对所学知识产生具象化的理解与记忆.

例如在教学必修一第2章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就可以在讲课前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问题1:大家怎么理解自由落体运动?通过这个问题的导入,教师可以及时地发现学生思维中存在的误区,然后对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加以改进和调整.这个问题的环节控制在3~5分钟.问题2:为什么物体从高处落下都是竖直落下的,为什么没有向上或向左?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多一些的思考、讨论时间.经过课前提问这个环节后,教师开始讲解理论知识,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针对某些学生之前的思维误区加以详细地解释和说明.

上述案例,教师采用问题设疑引导,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生活中的物理常识作为问题设置的依据,比如学生都知道物体是从上到下竖直落到地上的,但学生可能从来没有想过是为什么.教师把这个问题带到课堂上,提高了学生主体参与的动力.

2明确学习目的,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富有生命力的高中物理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去打造,教师起着引导的作用.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教材为依托,通过积极地引导,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使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要学到什么样的程度才会自主地设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班上学生整体的情况,适当地增加或减少教学内容,并将某一个知识点作为重点在课堂上讲解.

比如在必修一第4章牛顿第三定律的学习中,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物体与物体之间是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课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参与到实践中.本次实验的道具有磁铁、圆板.首先将两块磁铁分别放在两个圆板上,然后通过改变磁铁的S极和N极或数量来研究两边磁铁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当磁铁A的S极与磁铁B的N极接触时,两块磁铁会相互吸引,反之两块磁铁的同一级接触时则会相互排斥.在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增加磁体的数量或圆板的数量来观察两边圆板上磁铁的吸引和排斥情况.本次实验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准备足够数量的道具,方便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来理解这堂课的重点.

3开展合作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还需要从学生的智力和接受能力出发,选择适当的自主方式和合作内容,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一个团结合作的班级中,学生会为了团体的利益不断地去提升自己,以身作则为班级做贡献,学习比较主动的学生也是其他学生的榜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同样需要教师有效地去引导学生,进行沟通和协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为此,教师开展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小组讨论、小组竞赛、小组游戏等.

比如在必修一第三章力的合成与分解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可以按照座位分布,将全班同学分为8-9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派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开展讨论活动.小组讨论的内容是:探讨和分析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物理运动中涉及到的力的合成和分解,并且需要在纸上简单地画出来.教师事先可以为学生举例:在拔河比赛中,力的合成有拉力和摩擦力,一方获胜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摩擦力而不是双方的拉力.讨论结束后,各小组长把本小组讨论的结果和思考的过程分享给其他同学.教师最后对每小组的讨论结果做出评价和分析,比如有小组讨论的是汽车运动中的力,该组学生讨论的结果是有摩擦力、车向前的动力,教师在评价中,可以拓展到汽车运动中还会受到空气的阻力.

通过合作学习,给学生一起思考和提问的机会,有些思维比较开阔的学生,在小组中可以带动其他学生思考,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学生可以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好的学习方法,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显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使用,让学生尽情享受到自主合作的愉悦.

4理论联系实际,构建生活化物理课堂

高中的物理知识,大部分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和感受到的,这些物理知识也被我们称为常识.有些好奇心比较强的学生会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产生疑问,物理课堂正好可以为学生提供解决生活疑问的机会.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把生活带进物理学习中,能够让学生快速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物理知识,让学生在生活中,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在必修一第3章摩擦力的学习中,就可以很好地打造生活化的物理课堂.在讲课前,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摩擦现象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比如:推超市购物车时会有摩擦力、挪凳子或桌子也有摩擦力、汽车刹车产生的痕迹也是因为摩擦力等.通过举例让学生的思维融入到生活实际中,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就会根据教师的引导,考虑其他常见的摩擦力现象.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的过程就会引发很多疑问,比如为什么推重物前进时,会感到很吃力,人体行走和跑步前进时的摩擦力有什么区别等.

学生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将生活实际带入到课堂中,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也会跟随老师一起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让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

5维护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引起学生心理情绪的转变,学生心情舒畅,自然而然地就会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对课堂观察发现,经常有教师提问后,学生没有任何反应的现象,甚至有些学生被叫起来回答问题后,还会对老师产生厌烦的情绪,这些现象在高中课堂上已经不足为奇,而在高中物理课上更是常见.因此教师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去改善课堂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个好的氛围.

首先教师的讲课一定要富有真情实感,比如在讲课前可以多关心学生,多理解高中生的压力,一句“天气转凉,大家注意添加衣服,不要感冒了”,遇到月考时,教师在讲课前可以通过传授一些做题的技巧和方法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遇到课程安排在下午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唱首歌来打起精神等.这种来自于教师的真诚理解和帮助能够创造一个有人情味的课堂环境,进而学生也会更加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其次,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语言的应用,尽量以鼓励性语言为主.比如学生在回答:物体为什么会竖直向下运动时,教师可以说些类似于“没关系,大胆地说”、“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这种鼓励的话,让学生自信地说出自己的理解.

篇4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我们要让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轻松起来。因此教师主要着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想象驰骋,感悟激荡,思路纵横,乃至异想天开,自然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引发创造的潜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大胆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发言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同时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有了求知的心理,就自然地迸发出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应平等对话,共同思索讨论。所以教师积极创造让学生生疑、质疑的条件,营造自主探究的氛围,让学生有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气氛宽松、和谐、学生身心解放,无拘无束,无心理负担,就能乐于求知,寻根问底,学习就能浮再表面,而肝形成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与感受。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尊重学生,承认学生尊严和人格平等,要会包容学生的错误,会分享学生一丁点进步的成功者或即将成功者,从而产生坚定的信心。只有这样,民主、平等、宽松、和谐、良好的氛围才能逐渐形成,使学生激发出无限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学习主支参与度,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动”起来,积极主动参与语文自主性学习。

三、指导学习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篇5

关键词:自主学习; 课堂特点;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083-001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应该把激发学生的深层学习动机、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觉地利用环境因素等作为努力追求的方向,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一、自主性学习课堂的特点

1.针对性

由于学生在知识、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必须根据自主学习中学生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因人因时而异。那么,如何做到针对性呢?首先,必须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检查。其次,在针对学生问题进行教学时,要继续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努力达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理想效果。

2.活动性

活动性强调的是学生作为主体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形成一个平等、和谐、热烈的气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学习,注重过程与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努力做到所有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3.开放性

自主学习式的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对目标、方法、过程、教材、学生等实行全方位的开放,使课堂充满着智慧的挑战,显露出生机。

4.生成性

生成性是自主性课堂教学最根本的属性,每节课都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同时也要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课堂教学应成为对生长、成长中的人整个生命的成全,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每一节课都是不可复制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二、自主性课堂教学的策略

1.引导学生自定学习目标

目标具有导学、导教、导评的功能。目标设置对自主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在引导学生自定学习目标过程中,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1.1目标要根据课文内容或导学内容制定。对于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科内容、不同学习基础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1.2目标可以根据课后思考练习制定。语文教材中的课后思考题对课文学习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目标制定时紧扣思考题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1.3目标是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的。问题的解决往往是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直接原因,因而要引导学生把疑难问题列入学习目标,引导他们自已去深入探究。

1.4目标的制定要分阶段和分层次。按照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制定的目标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逐步达到。

2.培养学生的自我有效感

自我有效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组织和执行某种特定行为的判断,即信心,首先要多作肯定性评价;其次在班级布置适当的真理启示语;最后多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

3.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知识

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

3.1激活内容,引导理解。如教学《沙漠之舟》这篇课文,要使学生体会到骆驼不怕困难的精神,首先应让学生感受到沙漠环境的恶劣。引导学生理解这一难点时,教师一方面可以展示有关沙漠的图片或图像,另一方面也可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知识。

3.2激活感情,引导体会。在遇有相似题材的课文时,我们可以有意激活学生头脑中积淀的情感,把每篇课文所展示的内容连成一幅幅广阔的画面,那么学生就容易进入情境,自觉地感悟体会。

3.3激活方法,引导应用。语文教材的编写呈现循环往复上升的趋势,教材中记事、写人、写景、古诗词等方面的文章在各册教材中都有编排,教学时注意激发学生已有的学习方法和知识体验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4.重视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4.1教法服从学法。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始终把学生放在主置上,教师的一切行为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方法。

4.2练习扣住学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设计多种变式练习,促进学生将习得的策略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4.3学法要有个性。教师在传授学习方法时要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方法,要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5.鼓励学生学会寻求帮助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利用环境因素来帮助自己学习。

5.1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如教《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我们就可向学生介绍勇保江堤的感人事迹,洪水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长江发洪水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等资料。这些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主题,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5.2引导学生主动寻找资料。开始时,教师可以把寻找有关资料作为一项作业布置给学生。如学习《莫泊桑拜师》一课时,让学生查有关莫泊桑和福楼拜的资料;学《白鹭》时,让学生查找有关白鹭生活习性的资料;学《糜鹿》一课时,让还学生查找有关糜鹿外形、生活习惯、产地、历史等资料。对于能寻找资料的同学给予及时的肯定,时间一长绝大部分学生会把它当一项工作自觉完成。

篇6

关键词 专科学校 学生名字 教学行为 教学效果

在当今时代,教育对于知识的传承、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发挥着巨大的甚至是决定性作用,而高等教育在其中充当着不可忽视的角色。我们也清晰地意识到,高等专科学校教育质量提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①而教学活动中一个小小的细节——记住学生的名字对教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个人的名字都是自己最熟悉最亲切的一个符号,如果自己的名字时常以“正面的”、“积极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的面前,对自己产生勇气,树立信心,激发潜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②

1 高职专科生特点分析

当前,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工作高效率,生活快节奏,就业难度的增加早已经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了,而社会上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高学历的盲目追逐,就更使得很大部分高职专科学生清楚地感觉到自己在“先天”上的不足,从而对未来的就业以及将来的人生感到迷茫、困惑甚至是恐惧。③高职专科生重要的一个心理障碍“自卑”及在社会中处于不为重视的阶层,由此产生厌学情绪,成绩不如人意,聘用单位不满意。如此恶性循环,越使得高专生自暴自弃,而教师则认为高专生难教。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得出一点启示,用心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对其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 当前高职教育中对待学生名字的现状

在高职教学课时安排中,以普通课如传染病护理为例,一个班一周就只有两节。老师课时较多的,一周有24节课,要记住大多数学生的名字谈何容易。正因为这个困难,我们的老师通常以班级多、学生多为借口而放弃了这份细节的关爱。《美国优秀教师行为守则26条》第一条:“记住学生的姓名”。可以想见国外对学生名字的重视程度。即便老师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备课、讲课更是各显神通、异彩纷呈,而恰恰在与学生的沟通上做得不够。一个学期下来,都不知道是自己教过的学生,更别说叫出学生的名字来,那又如何谈得上与学生的心灵交融呢?没有师生间感情的共鸣,即使是备得再好的课,上课也很难有活性。

3 记住学生名字的重要性

3.1 学生自豪感油然而生,让学生感到自己被重视和尊重

名字,是父母惠赐的第二重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名字不仅仅是个代号,它带着父母对孩子的美好期望与祝愿,将伴随人的一生,是十分重要的。有位学者说过,巧妙地记住一个陌生人的名字,就是对他(她)最起码的尊重。记住学生名字,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如果你忘记了学生的名字,当你跟人提到他时,在你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名字而已,而并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记住学生的名字,就为学生的发展增添了助推剂。

3.2 教师责任感加强,提高教学效果

名字是教师走向学生心灵世界的第一串钥匙。美国德克萨斯州布朗斯维尔学区的新教师入职培训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教师要进行入职宣誓:教师要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如果一个教师有事业心、责任心和爱心,经常与学生交流,你不可能记不住学生的名字。记住学生的名字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素质,教师叫得出全班学生的名字,既是理念问题,也是行动策略。教师多与学生对话,而教育也正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达成自己的目标。

3.3 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良好的教育效果来自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才信其道,师生之间大量的接触才是教育效果的基本保(下转第221页)(上接第213页)障。教育是一项无比精细的工作,也确实是需要小心翼翼、深思熟虑、无微不至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学生到新的学习环境,最迫切的愿望莫过于老师能认识自己,记住自己的名字。作为老师,要有效地开展班级工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可以从记住学生的名字开始。

4 记住学生名字的策略

4.1 班主任

(1)利用学生档案:资料上面有每个学生的照片,采用层层筛选法来记名字。几轮下来,只要看着学生的照片就能叫出所有学生的名字了。见面之前,先记住新生的名字,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这样做,那些鲜活、独立、个性强的学生对老师产生好感和崇拜。为后来班级管理打好基础,因为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没事就把学生的档案拿过来看:看学生长什么样,叫什么名字,来自哪里的,家中状况如何等等。看得多了,脑海中就有了大概的印象。至于个别生疏的学生,多用点心也就记住了。

(2)利用点名册:笔者的经验认为点名册上有学生来源地区及民族,对记住学生名字有帮助。可以在讲桌上放一份,这就意味着你可以快速地查阅学生的名字,并且班主任可以把点名册多复印几份,让每个任课教师人手一份。

(3)其他:利用课余时间多交流,和学生促膝谈心,不但使班主任尽快知道学生名字,而且可以加深师生感情,利于班级管理。利用各种课外活动多接触,了解学生名字的同时可以增加班级凝聚力。各种名字记忆法:如谐音法、联想法、追溯法等。

4.2 任课教师

(1)课堂记忆策略:上课选择提问方式既可认识学生的名字,又可为本门课程平时成绩找依据。在前几周发作业本时,可以先叫学生姓名,然后给他们作业本。让学生坐在固定座位上,以留下深刻的形象印象。如果你不能读准点名册上一些姓名的发音,在第一次上前先查字典,以免产生尴尬。

篇7

关键词:“做中学”; 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生命; 快乐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114-001

一、结缘

“奇思妙想”科技活动一直是我校的一大特色,开展七八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省、市教育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江苏省首届教育成果奖评比中获得省二等奖,这也是我县在本次评比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奖项。2009年4月,我校参加了省教研室在南京举办的“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试验研讨会。经过几天的培训,我们惊喜地发现“做中学”的理念——“听了会忘记,看了会记住,做了才会学。”正是我们所苦苦思索、苦苦寻觅的。它与我们先前7年多的课题研究“奇思妙想,发明创造”的思路正好不谋而合。

二、融进

在原先“奇思妙想”已经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我大胆地将“做中学”项目融进了我校的校本课程,引领我校的科学教育走进了一片全新的领域。

1.用徽章激趣

“做中学”强调让孩子在既动脑又动手中乐于学习科学;强调激发孩子在探究中的主动性;强调让孩子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学习,而不是盲目地操作;强调让孩子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包括学科学的学习方法;强调对学生科学自主能力的培养,而不以特定知识的掌握为主要目标;强调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生命成长的过程,而不过分关注探究的结果。这些理念如何才能深入教师心扉?通过徽章设计竞赛不愧是一个好办法。活动中,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涌现了许多优秀作品。我们还将这些优秀作品展示给学生选拔,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最后确定了右上图的徽章样式,并将这一徽章制成奖章,用于奖励那些在“做中学”科学活动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经过前一阶段的实践发现,学生对“做中学”科技活动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

2.让石头说话

为了更简明扼要地让老师和学生理解和领会“做中学”的理念,我又将徽章图案和体现“做中学”理念的一句名言“听了会忘记,看了会记住,做了才会学”刻在中心路边绿化带内的景石上,让来来往往的学生和老师时时都能聆听石头的述说,体会“做中学”理念的真谛。

3.请墙壁展示

如何让“做中学”的内涵、目标、措施和具体的实施办法融入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实践?为此,我又将“做中学”科学教育实施项目简介、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学生以前在科学活动中取得的成绩、获取的奖状、优秀学生的照片制成画匾悬挂在室外墙壁上。通过这些环境的创设,让学校的校园有了一种浓浓的“做中学”研究氛围,促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自觉和不自觉地融入到对“做中学”理念的感悟之中,同时也使学生的科学生命得以无声的滋润。

三、践行

在全校实施“做中学”科技月主题活动,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起“做中学”实践研究工作,慢慢摸索“做中学”实施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1.模式引领

我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总结出了各个级部的教学模式,使参与实验的教师在很短的时间很快掌握“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2.点面相和

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科技教育的主人,成为科技教育最大的受益人,就要充分让学生人人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去经历科学探究的历程,充分享受活动带给他们的乐趣。为此,我要求每班组建了科技研究小组,选一名班级研究组长作为科技活动的点,每周按时参与学校每周一的科技研究活动,将每个月的科技主题活动内容、方法、要求传达到班级小组,从而带动全班学生人人参与到活动中来,全面推动科技活动的生动活泼地开展,让学生的科学生命有了一个自由开放的生长空间。

3.基地建设

为了进一步升华科技活动的境界,让学生在自主的科学探究园地快乐的成长,我校高度重视科学课程基地的建设,不仅在硬件设施上加大投入,而且十分重视软设施的完善,“陈吉余少年科学院”的成立,为学校营造了一股浓浓的科学探究气息。2011年,我校成功被确立为连云港市首批课程基地。

四、成长

篇8

与高考物理不同,自主招生考试的命题无考试大纲、无考试范围,为了防止针对自主招生复习的应试教育,避免“高分低能”,自主招生物理试题显得“变化多端”。总的来看,近年来尤其2012年自主招生物理试题的命题原则:不以超出中学高考大纲的知识为主要考查目标,即“立足高考”;但试题更侧重能力的考查,无基础题,大部分试题在物理思维能力、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超过了高考要求,总体难度的定位介于高考试题和竞赛的初赛试题之间,即“高于高考”.

1 试题的题型、试卷的结构

2012年“华约”物理试题难度、题型、题量与2011年相比变化不太大,客观题7道,主观题4道(实验题、推理论证题、计算题).其中力学部分主要考查了关联加速度、质心运动、振动、波的干涉,其中有一道由俄罗斯竞赛题改编的有关流体力学中伯努里方程应用的超纲题,也是该试卷中唯一与竞赛有关的试题;电磁学部分共两题,其中一道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的压轴题,难度与物理竞赛初赛压轴题相当,涉嫌超纲;热学模块、光学(光的干涉公式)模块部分的考查也有所涉及.

2011年“北约”试题与2010年相比变化较大,物理分值100分.虽无明显超纲题,也没有热学模块的试题,但试卷整体难度较2010年明显加大.由于能力要求较高的动量和能量综合、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复杂运动考查较多,且试题情景设置新颖,通过变换设问角度,全方位考查了考生对物理过程的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因此考生得分情况不是很理想.

2 考查的知识点范围

自主招生考试是面向全国的招生考试.毫无疑问,考查的知识点不会受各省单独命题的高考考试说明的限制,比高考的知识点多,类似于八十年代的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甲种本)的要求.自主招生考试选拔的是尖子生,试题显得“活”,甚至有点“怪”.与高考相比的拓展及超过高考要求的知识点有:

力学模块:力矩的平衡、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问题、惯性力、关联加速度、动量定理、引力势能、动量守恒、动量与能量的综合.

电学模块:电场中的导体,点电荷的电势公式、恒定电流中网络电路,动生、感生电动势、电磁感应中简单的含源电路的计算.

热学模块:热力学定律、物态变化、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克拉帕龙气态方程、道尔顿分压定律.

光学和近代物理模块:光电效应、原子的跃迁、原子核反应和动量守恒定律综合、光的反射、折射定律、光的干涉的定量计算.

实验模块:由于题量限制等原因,自主招生考试物理实验考查相对高考偏少,试题基本不受高考大纲的限制,没有课本上现成的实验,大多是电学方面实验题.

3 试题考查的物理方法

与高考相比自主招生试题更注重多种能力的考查,更注重物理思维方法及技巧的考查,试题将贴近高中物理的有关竞赛内容和高考考查内容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尤其在运用等效法、图象法、极限法、微元法、递推法处理物理问题方面的考查明显比高考多、比高考难,彰显了自主招生试题的选拔功能.

二、自主招生考试物理备考策略

备考复习十分紧张。所以,要讲究复习策略,力求取得最佳复习效果。尤其在审题环节,应通过粗读与细读,慢读与快读,分句与分段读结合的方法,训练阅读语速,提高题意理解的反应速度。

1、要有明确的定位

如果准备参加复旦“千分考”,考生应该通过看(电视、报刊杂志、学科教材)、听(媒体广播、专题讲座)、练(归纳信息、分析问题、形成观点)等多种途径,关注国际国内发生的有重大影响力的事件,了解科技发展前沿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现代化进程的贡献。要有广泛的人文、自然科学信息储备,对某一领域有特别兴趣,形成科学的清晰逻辑推理分析过程,对问题有深层次的剖析。尽量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时代脉搏了如指掌,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倘若加入清华,交大自主招考行列的,应该侧重学科知识的“查漏补缺”,就是补教材中暂缺、超出考纲的一些知识。从公布的2012年自主招生考试题来看,下面一些知识必须及时补上,譬如: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类平抛情景);洛伦兹力;用DIS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人造地球卫星;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电容器及含电容电路;交流电、变压器;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玻尔理论及氢原子的能级;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学生实验)等,都是学生很少接触甚至没有接触过。所以,必须集中时间,适当“充电”。

2、要抓重点和薄弱环节

重点抓高考复习之外的内容,因为这部分知识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是陌生的。可以通过以旧促新,以新带旧的渗透式复习方法进行。譬如:复习“洛仑兹力”时,在理解什么是洛仑兹力,大小计算和方向的判断,联系匀速圆周运动知识和数学圆的知识共同渐进。复习“交 变电流和变压器”时与正(余)弦函数知识联系,突出交流电的平均值、瞬时值概念,和电功、电功率、远距离输电联系起来。复习“光的全反射”,从初中光的反射、折射知识入手,理解全反射产生的条件及其在医疗(胃窥镜)无线电通讯(光导纤维)技术上的广泛应用。复习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可联系动能、机械能守恒定律等。这样,既巩固高考的复习要求,又理解掌握自主招生新知识点,做到高考与自主考复习两不误。

3、狠抓阅读理解防止偏差

考生往往对物理情境试题,新信息试题的阅读出现障碍,导致题意理解有误或发生偏差,解题半途而废或者出现差错是司空见惯的。所以,注意寻觅一些文字叙述较多,题意层次表述得丰富的题,通过粗读与细读,慢读与快读,分句与分段读结合的方法,训练阅读语速,提高题意理解的反应速度。当然,语言表达能力、流畅的文字描述能力,都是需要复习的重点。

4、把握好复习的难度

篇9

关键词:通识教育;生命科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3-129-03

Discussion on the Necessity and Method of Setting up the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of Life Science in the Univers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hu Jun et al.

(The Center of Scientific Research,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efei 230038,China)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ife science has played a huge role in promoting the progress of the whole societ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lan of university,life science courses have been the core courses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the more and more univers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teaching meaning,the teaching mode,teaching methods,content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of life science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we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which was expected to provides educational reference for this kind of course carried out in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General education;Life science;Teaching reform

早在20世纪,日本学者伊东光就预言:“生命科学会在20世纪90年代取得创造性的突破,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如今,这个预言在生命科学的高速发展下成为现实,生命科学代表了现代科学发展的最前沿。新世纪以来,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人类未来的生活与生命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必须掌握一定的现代生物学基础知识。因此,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剑桥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早在20世纪80年代纷纷开设了生物类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全校必修课[1]。在国内,随着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对非生物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生命科学类课程,而且随着通识教育重要性逐渐受到国内高校认可,部分高校已将此类课程列为面向全校的通识教育课。

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课程内容丰富,集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于一体,是一门以拓展知识层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的课程。安徽中医药大学在肯定和借鉴当今世界先进的通识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和师资,致力于培养掌握医药类专业深厚基础、具备相关的实践和临床经验、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医药类专业人才。对这些学生开设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不仅仅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专业基础,而且对他们进一步理解社会问题和现象奠定了知识基础和智力保证,尤其在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素养,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升整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 开设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意义

通识教育源于西方,是一种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其本质是对本科生进行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素质教育,使他们了解不同经典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思考和沟通,对社会现象和问题做出正确、恰当的判断。换言之,通识教育是针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是一种大学的理念,是整个高等教育办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对人文传统和自由的继承[2]。高等教育的宗旨是“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现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应该是以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培养一个宽基础、宽口径、高情商、高素质的现代公民为目的。在这样的前提下,笔者认为开设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人类自我的认识高度 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完成,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人类第一次从分子水平上认识自我,对于由“A、T、C、G”4个字母组成的无字天书的海量信息的理解,对人类基因组中冗余序列的功能的判断等等问题的思考和甄别,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对人类自我的认识高度,进一步拓展了人类在认识自我上的思维空间。

1.2 有利于提升对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的理解和尊重 作为医药类高校,提高学生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理解,对生命的尊重,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巩固专业思想,提升专业技能,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

1.3 有利于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生命现象的本质探索 应该清楚地看到,目前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问题,如粮食短缺、疾病危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生态失衡和大量物种灭绝等问题,而解决这一系列重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命科学的发展,对这些问题的深度理解和对其本质的把握都需要大学生具备相应的生命科学知识和基础[3]。开设生命科学通识教育课程,将一些最新的生命科学理论和进展引入课堂,使学生了解本世纪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以便在专业学习中发现学科之间的交叉点,拓展学生的知识领面,既是完善自我知识结构,认识自然科学核心内容的需要,也是培养既了解生命科学又具备其他专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2 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这类通识教育课程的重点不在于具体传授了多少专业知识观点和内容,而是要传授给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方式。因此,要想吸引学生选修此课程,就必须从讲授内容和讲授方法2个方面下功夫,力求内容新颖,方法得当,通俗易懂,在授课时尽可能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深入浅出,从大学生关注的问题入手去介绍以上所述内容中的最新成果和进展,这样学生才更易于接受和理解[4]。

根据安徽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情况和知识基础,把学生分为医药类、文史类两大类别,根据不同类别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医药类学生教学内容选择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交叉意识,重点讲述生命科学的一些新成就和新进展,以及生命科学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如基因编辑技术、干细胞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生态系统的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基因治疗、动物克隆、生物芯片、生物信息学、生物材料与仿生学、生物技术与人类未来等,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初步能运用生物学知识去认识生命、了解生命,同时争取对学生跨学科创新思维起到一定的科学启迪作用,对社会上的一些热点生物学问题有个清晰的认识;对于文史类学生,教学内容选择上注重安排生物学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及生物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密切关系,如生命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营养与健康、社会生物学与繁殖对策、人类遗传学与优生、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命伦理及社会决策等,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知识,认识人类自身;了解现代生命科学的新发展及其与人文科学交叉的趋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科学观,增强社会公民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

3 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及考核方法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认为,第一,课堂教学尽可能采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技术,灵活、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录像、动画,使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更易于学生认识、理解和接受;第二,在教学中积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来,以传统的授课方式中学生被动接收知识改变为启发式教学风格,以学生主动整理归纳、主动学习为特点,重视对小组讨论的及时总结和点评,如目前关于转基因问题的讨论等;第三,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生物学知识的自主性探究,例如,安徽中医药大学特意规定至少要保证在整个学时的15%的时间给学生作为自主学习的课时,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主动搜集、整理资料,自主探究掌握知识,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对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轮廓,为进一步听讲学习打下了基础;第四,考虑到生命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加深对讲授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增强实践环节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课堂讲授快结束时,可以安排学生参观校园的药用植物标本馆,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资源,组织学生到安徽中医药大学的校办制药企业、合肥当地的食品加工企业、生物技术研发企业参观一些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使学生对涉及的生产过程有个形象具体的感性认识[5]。

课程考核方面,要改变“一张试卷决定成绩”的方式,考核时机灵活多样,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应采取多种考核方式以检测和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尽可能采取开卷考试、写小论文、生活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查,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生物学综合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每次上课都要有相应的小组讨论的形式以及全班同学参与的课堂讨论,这样可以根据同学的表现,及时给予平时成绩来提供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也给平时积极上课,参与讨论的同学获得较好的成绩提供了公平和可能[6]。总之,课程考核系统要贴近学生,做到公平公正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最终达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命科学领域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样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哈里・李维斯.21世纪的挑战:大学的使命、通识教育与师资的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7,3A(5):1-7.

[2]杨叔子,余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6):1-7.

[3]李曼丽.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制度的构建反思:1995-2005[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86-99.

[4]张建斌,马凯,李利军,等.非生物专业“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1):104-108.

[5]王国强,吴敏,丁鸣.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0):116-119.

篇10

[关键词]地方院校 生命科学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多层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063-03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跨越式发展满足了提升国家人力资本总量、综合国力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根据马丁·特罗(Martin Trow)的理论,毛入学率高于15%将标志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1]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3% [2],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此进程中面临着教学资源紧张、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就业压力激增等巨大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不少学者进行了思考,从宏观面梳理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关系,提出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轮子,应同时并存,协调发展,并探讨针对大众化教育阶段如何实施精英教育以及如何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等问题,[3][4]但是针对不同专业类别,需要有针对性地更新教育理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应对大众化进程中的各种挑战。

一、我国高校生命科学人才培养现状简析

当今世界人口、环境、粮食、资源、健康等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态势和巨大应用潜力呼唤着创新型生命科学人才的培养。[5][6]国内研究型大学为贯彻、落实《国家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充分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优势,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理科基础学科领域拔尖创新型人才,推出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对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与创新,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清华大学提出教学安排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 培养创新进取的科学精神为宗旨进行教学改革, 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 的跨世纪创新人才。[7]北京大学的教学改革理念与思路是以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将教学体系及内容与生命学科的高速发展同步,通过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培养拔尖人才。[8]南开大学专门成立生物伯苓班,在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中取得了较好效果。[9]北京理工大学构建了“多层次、贯通式”的生命科学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取得较好成效。[10]

地方院校与研究型重点院校相比,在生源、师资、科研资源等方面均有明显差距,因此地方性综合型大学的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需要依据自身办学条件、学科发展水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发展定位,确立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其教育质量,走特色化发展之路。面对新形势,地方性院校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已有一些创新性探索,一些院校开始探索与企业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到就业全面合作的新型校企共育人才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举措,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11] [12] [13] [14]

二、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

(一)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办学现状

深圳大学是一所教学与科研并重发展的地方性综合型大学,地处深圳市,肩负着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发展重任。深圳大学同样存在高校大众化进程中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其中教学硬件资源紧张、师资问题随着政府投入以及人才引进力度的加大已有所缓解。目前亟待解决的是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就业压力剧增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以生命科学学院的生源为例,近三年录取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近200分,这为因材施教提出极高要求。深圳大学生命科学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与深圳市日益重视生物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存,因此必须重新审视并适当改革创新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深圳大学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办学基于国际、国内、地方等背景和条件,经过多年的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确定了分层次、国际化、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结合模式,以兼顾不同基础、不同兴趣、不同天赋的学生能够分别得到适当的培养和提升的同时,进一步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要求。

(二)构建系统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深圳大学对实验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与实践,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实践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层层递进的5个层次的训练,即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或创业训练、研究训练及专业实训。

其中专业实训、实习已形成由如下4个方面组成的体系:

(1) 教学实验中心生物技术实训实验室:学生学习发酵工程、产物分离纯化等实验技术,每年约承担30名学生进场实训。

(2) 基于学院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微生物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及蛋白组学等平台)的实训,每年每个平台平均承担8-10名学生进场实训。

(3) 校外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维护好2-3个野外实习签约基地的联系,建立长期性相对稳定并有所轮换的实习基地建设方式。

(4) 校外企业、检测机构、科研院所实习基地: 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强化与企业、检测机构、科研院所的联系,尤其是增加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并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目前,与我院签订联合培养企业、检测机构、研究所等已经超过20家,尚需完善管理机制,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使学院与已经签订联合培养协议的企业之间保持良性互动,既利于相关企业定期挑选适量的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训,又利于企业人员来校使用相关仪器设备等。

(三)建成依托实践教学体系的分层次、国际化、创新型的生命科学人才培养模式

兼顾大众化背景下的研究创新型人才与应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因材施教,设立创新实验班和创业实验班,分别培养研究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创新创业型人才。

对于创新实验班的学生:注重开拓国际视野、强化理论基础、提高研究能力、培养创新素质,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厚基础,学研结合,拓宽专业口径。在理论课及实验课中增加双语(英汉)教学。实验课除了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外,增设《创新实验》课程,以科研小课题的形式开设,从实验设计到最后的论文撰写都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使学生能够获得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将创新实验项目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申报各种类型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项目,比如实验室与设备部设立的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教务处组织申报的广东省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验项目以及校团委组织的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等。最后,学院建立毕业论文的双向选择机制,使创新实验班的学生与承担科研项目多的老师优先进行双向选择,科研任务重的老师获得较优秀的学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而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可以更早进入科研实验室,使科研素养和研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鼓励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在校内科研平成专业实习,毕业论文选题偏向理论研究,毕业去向以从事技术研发或攻读研究生为主。

对于创业实验班的学生: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理论基础够用,注重创业素质培养,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在学习中以应用知识为主,学以致用,专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为辅。增加开设《创业训练》课程,以产品研发的形式开设,以老师的应用型科研课题或学生自主创新思路为基础,采用聚徒式教学模式,学生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各个环节均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如果某项目产品研发顺利,且市场前景较好,则推荐该项目进入深圳大学学生创业产业园进行项目的产业化孵化。创业实验班的学生主要到校外企业的生产一线进行专业实习,毕业论文选题偏向实践应用研究,毕业后能够胜任技术应用类工作或自主创业。

对于非实验班的学生:由于成绩中等偏差,学习积极性不够高,所以非实验班的学生多数只需完成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专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实验、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实验过程中每个环节对他们的严格要求,使他们逐渐养成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的良好习惯以及增强做人做事的责任心。

(四) 建立企业人员与校友的讲座机制

邀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资深研发人员为新生开设讲座,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了解和认同感;邀请在不同工作岗位的校友为毕业班学生开设讲座,加强励志教育与“挫商”教育(旨在提高学生对于挫折的适应与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与了解社会现实,毕业后更容易融入社会。

(五)教学改革初见成效

当前,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现代大学教育尤其是理工类专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而构建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生命科学专业人才,要求给学生一个科学的知识结构,让毕业生都具有生命科学的综合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改革就不能停留在单门实验课程的改革上,而是要从一个专业、一个学科的角度,研究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建立完善的、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成分层次、国际化、创新型的生命科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相对应的富有特色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兼顾了不同基础、不同兴趣、不同天赋的学生能够分别得到适当的培养和提升。

自创新实验班开设三年来,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性实验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本科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实验资助项目2项,获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资助项目12项,获深圳大学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130项;本科学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共1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近五年本科生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专利2项;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活动,获总决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获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决赛各类奖项19项,占深圳大学在该类活动中获奖总数的70%。

已启动两年的产学研办学模式,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同学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并邀请了多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资深研究人员来校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取得良好效果,使学生对深圳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有的同学在实习结束就获签就业协议,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得以改善,专业对口就业比例明显提升。

三、结语

本文介绍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取得的一定科学认知和阶段性成果,创新实验班开设三年来实践教学效果明显,产学研办学模式使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毕业就业率有了明显提高。创业实验班近期才开设,效果有待考察。对于非实验班的学生,要重点培养他们形成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的良好习惯以及增强做人做事的责任心,以利于他们毕业后即便不从事生命科学相关工作,也能够成为上手快、易转型的大学毕业生。最后,希望本教学改革探索能为地方性教学、科研并重发展的综合性大学生命科学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一定参考,请各位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 参 考 文 献 ]

[1] Burrage, M.(ed.) Martin Trow: Twentieth-Century Higher Education: Elite to Mass to Universal [M]. Baltimore :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10:64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7年度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教育部网站,2008(5).

[3] 刘志刚.大众化教育、精英教育与研究型大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6(5):4-6.

[4] 张新厂,钟珊珊,管兆勇.大众化阶段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J].江苏高教,2008(5):77-78.

[5] 许智宏.生命科学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C].高校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报告论坛文集,2006:7-12.

[6] 谢旭辉,胡忠.21世纪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6(1):46-49.

[7] 屠萍官,张荣庆,王喜忠.研究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1):1-4.

[8] 许崇任,郝福英.生物科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C].高校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报告论坛文集,2006:125-128.

[9] 刘巍,刘方,卜文俊等.生命科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实验实践能力培养的初步探索[J].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2(1): 40-42.

[10] 孙智杰, 李勤, 邓玉林. 构建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体系与创新人才培养[J].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 2012.

[11] 张秉钊.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05(4):72-74.

[12] 周爱莲.面向企业一线需求,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7-58.

篇11

身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生命园,在十年历练的基础上放眼未来,提出要向世界生物产业创新中心迈进。

十年磨一剑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于2000年由北京市政府批准建园,并于2001年3月全面开始园区建设,目标是以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发以及产业化重大项目为依托,建成集生命科学研发中试、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企业孵化、产业聚集、风险投资、国际合作、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

生命园规划占地总面积为249公顷。一期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项目用地130公顷,定位于生物技术的研发、中试与生产,二期为中关村国际生命医疗园,规划用地面积119公顷,定位于医疗服务产业。

经过十年积累,生命园成为生物产业专业园区的品牌已经建立,强大的产业聚集效应和整体竞争优势逐步显现,吸引了一批国际国内著名生物医药以及生物农业、生物环保领域的企业入驻。

截至2010年6月,入驻生命园的各类单位已达85家,至今,生命园已聚集了7家国家级研究机构、1家医疗机构、21家国际国内著名企业研发生产中心、12家生物医药服务外包企业、40余家中小型创新科技企业。目前园区内工作人员已近6000人。

谈及生命园十年发展历程,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总经理郭利感慨良多:“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在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入园企业的不懈努力下,已经从默默无闻发展到名声鹊起,园区建设已经由一片荒芜到如今生机勃勃。过去的十年,生命园走过了艰难的历程,今天已经站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上。”

生命园十年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用几组数据来说明。

截至2009年底,生命园工业总产值21.3亿元,同比增长24.6%;总收入31.96亿元,同比增长41%;利润总额5.5亿元,同比增长323%;进出口总额3997.7万美元,同比增长139%;研发投入4.4亿元,同比增长175%。园区以研发创新为主,整体经济总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此外,园区在自主创新方面的爆发力逐步显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园区共有在研的国际国内开发项目146项,在国际著名刊物上66篇,园区内企业拥有600余项各种专利,自主知识产权技术167项,承担国家863、973和国家自然基金委等项目25项。这种创新能力优势正逐步向产业化优势方向转化,一批创新成果正逐步进入产业化阶段,一些尖端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出口到美国等发达国家。

2009年,园区专利申请85项,其中发明专利70项,授权专利143项,授权发明专利111项,有效专利170项,注册商标59项。2009年发表科技论文27篇,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10项,再次创下新高。

从人才聚集效益上看,生命科学园共聚集了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占园区从业人口的万分之五,400多个博士,占园区从业人口的7,3%,硕士1700余人,占园区从业人口的14%,作为专业化园区来讲,生命园聚集人才的数量和水准与目前国内领先的生物产业基地上海张江科技园区不相上下。

郭利认为,上述数据是生命园十年所取得成绩的最好注释,“经历了十年发展,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已经发展成为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专业园区,形成了高端成果的研发基地,并成为国内外高端人才的聚集地。”

依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对生物产业的领域划分,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生物产业领域涵盖了生物医药制造业和医疗器械产业、生物技术服务业、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生物保健品、医疗健康六大特色产业,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从上游研发到产业化到终端医疗市场的一个完整产业链条,并不断向下游产业链延伸。

在源头创新上,生命园汇集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家顶尖研究机构,以及由北京市与国家有关部委合作共建的国际一流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在产业化资源上,汇集了国家爱滋病检验试剂生产示范基地、扬子江集团、江中制药、迈瑞医疗、博晖创新、华邦制药颖泰嘉和等国内知名企业,吸引了美国健赞、瑞士先正达研发生产中心、诺和诺德(中国)研发中心、日本TAKARA、德国贺利氏等著名跨国公司;在研发外包方面,发起组建生命园研发外包联盟,包括协和洛奇临床检测中心、863实验动物基地、PPD保诺、丹麦CCBR临床和基础试验中心等12家企业,系统建设包括药物化学研发、药物安全研发、临床试验研发等外包服务技术平台;在医疗终端市场方面,北大国际医院在为生物医药研发产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临床和市场资源的同时,将大大改善首都北部地区的医疗条件;生物农业方面,国际种业巨头瑞士先正达和国内种业三强之一的奥瑞金成为园区的龙头企业;生物环保方面,引进了污水资源化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处于世界前三强的碧水源科技公司;北京市药品检验所的入园为园区专业化产业支撑要素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高端项目的引进,使园区聚集了以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博士、中国科学院贺福初院士、中国工程院程京院士、韩庚辰博士、王保平博士等领军人物和一批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队伍。

2006年10月,生命园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北京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命科学园成为产业基地的研发核心区,初步形成了从源头创新到临床科研、从现代制造到终端用户的较为完整的生物技术产业链条和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环境,成为具有国内顶尖水准的高端生物技术产业化研发资源最密集的专业园区。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员张燕友认为:“经过十年发展,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已经发展成为北京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创新中心。”

将迎来爆发增长的黄金期

有专家预测,生物产业是21世纪全球重要的主导产业,将以每3年增加5倍的速度发展。

从生物技术当前已经形成的产业领域可以看出,生物技术产业已基本形成了包括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工业生物技术产业等几个产业群。在生物医药领域,2009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金额增长7.0%,达到8370亿美元。在生物农业领域,1996-2007年转基因作物累计种植面积第一次达到6.9亿公顷,以67倍的速度空前增长。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全球工业生物技术发展

方兴未艾,已大规模应用于化学品生产。

虽然生物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尚属起步阶段,但近年来其发展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2009年,我国生物产业全年实现总产值110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5%以上,这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所不多见的。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产业发展。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会议认为,必须抓住世界生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我国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和生物环保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生物产业。《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生物产业已步入快速发展期。

国务院《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之后。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又明确提出要将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成具有战略意义的支柱产业。2009年11月,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北京市调整振兴生物和医药产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配套措施及跨越式发展方案目前正在讨论阶段,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已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前十年的发展,为生命园打下了良好基础。后五年,乃至后十年,生命园将进入一个爆发性增长阶段,有专家预计,生物医药产业的爆发点是今后8-10年,这也与生命园对未来的预测大致吻合。

“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一个增长极的爆发阶段,生命园将紧紧抓住机遇,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郭利希望,在未来五到十年内,“至少在北京市,生命园能够站到生物医药产业最高端的战略台阶上。”

生命园目前的产值约为20亿元,预计到“十二五”末,园区产值将达到200亿元,2020年,预计达到500亿。

要扎扎实实地完成这一增长和跨越,除了坚持走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道路之外,郭利认为还要从两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加强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力度,二是提升园区国际化水平。

“大家都知道搞研发对头,但往往搞不下去,其中很大原因就在于更关注GDP。”郭利认为,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过程比一般高新技术产业更加漫长,迅速产生效益不太现实,但又不能不重视产业化。特别是北京市,拥有国内一流的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更适合搞研发,但又不能无视税收。

“需要有更好的政策来解决这一矛盾。”郭利建议,应在研发企业和地区之间达成一种类似于技术转让费的协议形式,既给不适合在本地大规模生产的企业放行,又能在企业落户当地上税,还可以通过技术转让费,鼓励研发企业的积极性,从而使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研究工作能有一个基本的良性循环。

“必须要迈出这一步,否则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动力、研发动力将消失。”郭利说。

目前,生命园正在开展国际化合作基地的建设。国际化以“引进来”为主,先期主要引进在行业内具有国际化背景和丰富经验的中介机构,通过其成熟的国外网络,为未来生命园引入更多国际知名生物医药企业做铺垫。因此在短期内,生命园国际企业业的入园数量将会有一个集中增长。

另外在生命园三期扩区的规划中,也特别规划出国际总部功能区,为国际大公司进驻预留一定的空间资源,希望更多的国际生物医药企业能在生命园迅速落地生根。

从国内外专业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成熟园区若达到自我平衡点,至少需要的空间范围是8-10平方公里,其中,2-3平方公里摘研发创新,3-4平方公里做产业化转移,1-2平方公里提供公共配套。由此来看,为实现园区未来的爆发式增长,生命园在发展空间上至少还面临着3-4平方公里的拓展需求。

2009年3月,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和中关村成立20周年的特殊时刻,中关村确定了新的战略定位,将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一部分,作为北京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命科学园提出,要打造成世界生物产业的创新中心,成为首都北部地区新的增长极,并为中国生物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中关村发展集团董事长于军谈到:“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园地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域,位于北京即将着力发展的北部核心地带,此次中关村发展集团成立,重组中关村各分园及专业园区,也把生命园纳入到中关村发展的大战略当中,因此,生命园将在中关村未来的发展中迎来更大的机遇,承担更重要的发展使命。生命园应当在物理空间、创新成果、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金树东也对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发展寄予了厚望:“在北京新一轮的城市发展战略中,昌平区处于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这一重点发展区域,迎来了大投入、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应当抓住机遇,努力打造成为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

篇12

1.信息蕴涵在试题中的文字中

2.信息蕴涵在图解、表格中

图表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直观化,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起到语言文字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3.信息蕴涵在社会科技热点中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但只是要求对“重大”进展予以“关注”。至于什么是重大进展,没有明确界定,但至少应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全社会都能加以关注的内容,同时又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又与中学教材内容有联系的内容。

因此,“获取信息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考生通过对题干的阅读,迅速且准确地获取与试题问题相关信息的能力。需要考生从试题给出的文字、图表中捕获与解决问题相关的有效信息,然后与所学知识相结合,从而解决相关问题。

历年来的高考大纲(理综生物)的能力要求第三部分都是“获取信息的能力”,老教材要求:(1)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

新课程要求(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1.从传播媒体中自主获取生物学科的前沿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外各种媒体关注生命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的报道,来了解生命科学的新进展。如报刊、杂志以及互联网、电视节目、广播新闻、图书馆、新华书店等。

2.从生活实际中自主获取生物学科的日常知识

生命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接触到,只是有的学生视而不见,没有给予它们更多的关注。在教学中,我鼓励同学关心生活、关心身边小事,善于发现问题并予以重视,尝试把生产生活实际与教材中生命科学知识相联系,从中获取相应信息。

3.从社会热点中自主获取生物科学的相应知识

生命学科不仅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联系,还与许多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根据知识点,有机地与相关社会热点、事件相联系,拓展知识,使学生对某一热点问题有较全面的认识,从而获取生物科学的相应知识。

4.尝试改编、整理或命制生物学情景习(考)题

生物学情景题是指以一些经典实验或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命制而成的试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甚至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实践成效:

1.增强了学生课外获取信息的意识

许多学生从原来只看课外传播媒体中的文体新闻、娱乐节目到现在有意识的关注生命科学的报道和资料,有的同学说:现在看报纸、杂志、上网、陪父母逛超市买东西,都要留意有关生命学科的相关知识,产品介绍、说明、成分。这说明学生已有意识开始关注获取课外的信息。

2.增强了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健康、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篇13

关键词 生命科学馆;核心能力;多媒体教室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6-0068-02

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已由防病治病为主逐步向以维护和增进健康、提高人类生命质量为主转变。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适应医学教学模式的转变进行思考和付出实践是其重要职责。医学院校建立生命科学馆,展出基础医学形态教学的人体正常和病理标本,这一融生命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基础医学教学基地,对推动医学教学改革,服务社会实施健康教育,以及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1 医学院校建立生命科学馆的意义

大学的校魂是人文教育。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激发学习热情的最好方式。生命科学馆通过展出人体解剖标本、病理标本、组胚、病原学标本,打破传统基础医学各学科界限,实现基础医学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形式的创新。多学科标本、视频和电子书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同一场馆体现,多元化、综合化体现人体结构和功能由正常到病变的演变,实现基础医学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形式的创新。

生命科学馆的建设和应用研究,有助于塑造医学生职业发展应具有的良好职业素养和健全人格,自觉遵守从医职业道德。生命科学馆将基础医学知识交叉整合、融多学科为一体,形成基础医学形态教学的公共平台,通过开放式学习和一系列实践教学的改革举措,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高质量的医学行业人才。同时,生命科学馆实行对社会开放,有助于提高广大民众的身心素质,服务于健康城市建设,可以获得更广泛的社会效益。

2 生命科学馆对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作用

生命科学馆搭建了基础医学形态教学平台,实现了基础医学教学内容的整合,基础医学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整合,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命科学馆的建设对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作用 生命科学馆的建设包括场馆的设计、多媒体教室和科学馆视频、电子书等基础医学资源库的建设,其中可以组织学生查阅大量与展馆内容相关医学基础知识,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与生命科学馆设计目标相契合的各展区展板的内涵建设,有助于发现学生的知识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展馆的标本其中一部分是校内教师组织学生成立解剖兴趣小组来自行制作完成的,其过程可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也都得到同步提升和锻炼,并增强爱惜生命和献身医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生命科学馆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及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作用 生命科学馆的应用必然带来学生开放式学习、第二课堂活动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1)在解剖学、病理学等实践课和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直接可以进入科学馆,在同一场馆学生可以将正常人体的结构和病理异常的大体结构进行比对,通过纵向思维,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基础医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髓。2)促进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手段的改革。引进的开放式解剖学辅助教学系统,微电脑人体大、小循环演示仪,生理机能测试系统,LED医学健康教育视频等,可以给予学生对于人体结构和功能直观立体的学习感受,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3)教师在授课中设立疾病与人体结构、致病因素的各种问题,采用PBL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学生通过对场馆展出内容的认真学习和领会,得出问题的答案。

学生在一系列教学改革中,思维思考能力、自我学习与解决问题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同一场景下,实现医学基础知识的对接,打破传统基础医学学科界限,凝练核心课程中的关键知识,将其融会贯通,集科学性、艺术性、思想性和人文性于一体,为学习者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提供有力支撑。

实现医学基础形态课程教学和职业素质教育共融 生命科学馆将生命的结构和生命的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在了解生命和探究生命之中,进行生命价值的讨论和思考,拓展了医学基础教育实践基地的内涵。1)生命科学馆实现了人文知识转化为内在的人文精神,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医学知识教育与医学伦理教育的结合。2)“医乃仁术”是从医人员医学求善的人格典范。生命科学馆中人体结构的展示和教育,使学生更加深刻领悟医学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教育引导学生将医学从善的人文价值体现在“以患者为中心”的信念中。通过人生命价值的至上性教育,引导学生选择医学事业就意味着必须有责任、义务、奉献和担当。3)在生命科学馆中各种疾病小常识穿插其中的展示,无不蕴含设计者关于“诠释生命、了解医学、维护健康”核心思想的表述,使人们了解生命的真谛,知道医学的奥秘和掌握健康维系的方法。并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融合美学、人文和基础核心课程,利用丰富的实体标本、文字材料和电子资料,揭示人类健康和疾病两种状态下生命活动的本质规律,力求让学习者在身临其境中体会人类生命之奥秘,感受生命之珍贵,理解医学在维护人类健康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生命科学馆的建设将医学基础形态教学与生命教育两者融为一体,在传授医学知识的基础上涵养了精神,使学生在学习生命的本质之时,升华为生命意义的领悟,热爱生命、珍视生命、尊重生命并爱护生命。同时,对学生进行医护人员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这样的教育会对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

在健康教育服务社会中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 围绕健康城市这一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生命科学馆特有的丰富内容决定了其具有服务社会、提高全民科普和健康教育知识的重要作用。利用电子触摸屏内的各学科知识链接,不同层次的参观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在感性认识的背后寻找更深奥的理性认识的答案,让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群都可以找到他们需要的人体的奥秘及健康知识。科学馆建成后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宣讲团和志愿者服务小组,利用课余时间为社会各界人士进行展馆的解说和简单的咨询活动,以使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抗压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3 关键问题

1)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能否达到很好的统一,满足开放式教学和对社会公众开放的需要,真正使学生的思考、创新和学习能力提升,有助于促进社会民众的身心健康和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的需求。

2)如何融入生命的教育,从了解生命的本质到提升、明晰生命的价值,形成独具特色的基础医学实践教学基地。

生命科学馆的建设,从多方面、多角度为实现医学院校培养技能型医学人才的目标,教育广大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媛媛,李超彦,李占生.人体生命科学馆的建立和开放[J].卫生职业教育,2011(13):116-117.

[2]周红,令狐彩桃,曾柱,等.生命科学馆的医学人文价值调查分析[J].医学人文教育,2012(5):59-60.

[3]刘湛,牛家锋,李松奇,张从海.人体生命科学馆建设初探[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1(4):81-82.

[4]李逸凡.认清职能提高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7(21):43-44.

[5]陈园.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及其途径[J].企业导报,2011(11):210-211.

篇14

关键词:生命科学;生活;学习;教育

传统教育,教学与生活常常是脱节的,教师和学生都捧着书本和习题,使得教师感到枯燥,学生感到乏味。这让学生很无奈,也让教师感到惶恐。有人曾这样说传统教育:“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真正的知识,仅仅是其离开学校后最终剩下的可怜的一丁点。”这就是传统教育的悲哀。

新课程告诉我们,要关注生活。生命科学,更要关注生活。这就要求教师研读课本的时候,更要研读厚重的生活,把生活和生命科学联系起来。用生活引导学生学习生物学,让生物学指导学生学会生活,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很有用的。我们要给学生真正的教育,让学生学到终身受益的知识。

在此,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浅谈如何让生活使生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一、生物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关注生命科学的新动态,积累生活素材,并教会学生如何在生活中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是源头活水。我通过传播媒体、生活实际、社会热点、实践活动、学校的宣传、参加各种培训等不同渠道,来学习和探索,使自己不断进步。并且不断从电视、网络、书本上学习养生的知识,并把自己的学习途径也告诉学生。

二、让生活融入学习过程

学生在来到学校之前,他们已经拥有大量的日常生活经验,并且随着学生的成长,他的生活经验不断的丰富,基于这些经验,学生才能够通过各种活动将生活和知识联系起来。从现实生活出发,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1.从生活实际中获取生命学科常识

教学中,把生活实际中的生命科学常识细化到教学各环节的知识点中,引导学生获取相应信息。在讲解《组成生命的化学元素》时,引导学生关注食品、保健品(如,钙片、锌剂、铁剂、加碘盐等)的说明书或广告,从中了解人体所需的元素,了解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在讲解《组成生物体中的化合物》时,让学生观看各种果汁、维生素类营养品、药店中各种维生素类药剂等,了解维生素的种类及作用;引导学生关注与酶有关的日常生活用品,观察加酶洗衣粉的使用说明,了解酶的特性;从酸奶、黄豆中,让学生了解人体肠道内存在的有益菌群。

2.从社会热点中获取生命科学知识

生命学科不仅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联系,还与许多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根据知识点,有机地与相关社会热点、事件相联系,拓展知识,使学生对某一热点问题有较全面的认识。下面在高中生命科学的内容中,选取有代表性的知识点、与之相关的社会热点、社会事件结合部分,如下所示:

细菌

i炭疽杆菌与美国9.11事件后的炭疽病联系

ii与学生饮用课间奶中毒事件联系

病毒

i艾滋病毒与12月1日世界艾滋病的主题活动相联系

ii甲肝病毒与1988年上海爆发的甲肝病联系

DNA、基因

i DNA与今年DNA发现50周年这一纪念活动的联系

ii基因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联系、与我国已经研究出水稻基因联系

iii免疫与非典型肺炎联系

神经系统

i与脑科学发展的联系

ii与6月26日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活动联系

三、用生命科学知识指导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养成良好的习惯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生命科学知识渗透到了社会生产、生活的许多领域,将生物科学知识加以运用和延伸,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1.生命科学知识指导生活

有些知识看似不起眼,却大有用途。天气温暖的时候,早晨剩下的饭菜如果想等到晚上再吃,在没有冰箱的情况下,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杀死期中的细菌,以防变质;如果误吞了金属物,可以吃些纤维类的食物,纤维会将消化道内的金属层层包裹,从而顺利排出。

2.生命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困惑

很多学生不理解,新疆的哈密瓜为什么那么有名,那么香甜,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后,稍微点拨一下,学生就会明白,新疆哈密地区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积累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所以一天中积累的糖分多,瓜果自然很甜。

3.生命科学知识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好习惯会让人受益一生,但靠说教培养他们的习惯容易适得其反。利用知识进行无形的教育是很好的办法。

例如,学习“食物的营养成分”时,可以引导学生不偏食,保证营养的均衡,不然会发育不良;讲解“免疫调节――艾滋病”时,学生会学会保护自己,洁身自好。

生活实际与学科学习紧密联系,不仅仅限于生物学科。每一个基础学科都是生活精华的体现。生活和学科学习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