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39: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知识管理的过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知识管理信息化传播共享
敏感企业依赖的不是核心产品,而是核心能力,这是一种能创造未来需求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一种知识,它让企业知道顾客现在的需求是什么,并能使企业站在顾客的立场上看到未来的需求是什么。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利用企业内人员和合作伙伴体系内部的明示的和隐含的知识来获得。许多企业也意识到了知识管理是促使其成长和其反应速度基准不断超出人们最大胆预期的唯一希望,从而使对员工智能的管理迅速成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管理技能。然而对于究竟该如何有效实施知识管理,许多企业并没有做系统的计划和执行。
本文探讨了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从而使企业真正能挖掘、创造、积累和应用特有的知识,使之成为企业不竭动力的源泉。
相信知识管理
在实施知识管理过程中的巨大障碍存在于每个人的思想中,在许多企业的领导内心就不相信真的能够将知识进行收集、储存、分析、传播以便共同使用。其实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抽象,在知识经济时代,几乎所有产业都是建立在知识运用的基础上的。企业中的知识可分为声明性的(关于什么的)、程序性的(知道如何去做)、原因性的(知道为什么)、条件性的(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关系性的(知道与谁有关)等等,这之中包括所谓“明示的知识”和所谓“隐含的知识”。在企业内部,伴随着IT的运用和员工素质的提高,知识不再是一种特权,当员工总能在需要的时间,以需要的形式获得所需内容的信息时,与流程关系最密切的人自己就可以顺利完成流程,这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减少了管理费用。
作为企业领导,不必事必躬亲,他应利用自己的头脑以及所能借用的一切,从而谋万世,谋全局。实现知识管理就相当于组建了企业智能智囊团,无论是对于高层领导的经营决策,对于中层管理的生产运营决策,还是对于普通员工的事务处理决策及作业方法指导,都具有动态实时有效支持。企业领导只有相信知识管理能带来巨大的能量,才会下决心支持企业围绕实现知识管理所做的一切行动,这是关键的第一步。
挖掘身边的专家
企业的员工是企业根据自身需要雇佣的一项重要资源,是企业拥有的最大财富,目前企业对于员工的管理,仍主要局限于规范工作时间、按专业规范工种上,而没有立足于挖掘、管理、利用员工的智慧,这就是工作效率经常难以提高的原因。每一个员工在其处理各种事务的工作过程中,都会用到各种知识,这其中,就包含了员工头脑中潜在的想法、直觉和灵感,针对自己经常面对的问题,他知道为什么会发生,下一步该做什么,然而这些观点却极少公开,无法共享。组织也就无法从整体上了解发生了什么,如何解决。经验只是他们自己最好的老师,不是企业的。每个员工都是自己工作领域中某一方面的专家。
在一个“不确定”是唯一可确定之因素的经济环境中,知识无疑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新的知识既涉及理想,也涉及创意,它们总是来源于个体,企业的力量之源是多数人所掌握的信息。关注企业的员工,挖掘身边的专家是企业实现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挖掘的方式是多样的,比如企业可以对每位员工进行评测,请每位员工把自己所具备的可能对企业创造价值的知识列举出来,然后对这些知识进行加工重组,产生知识资源库,供全体员工共享。具体方法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色进行实施,但重要的一点是企业要营造一种可以使金子发光的氛围。
欢迎知识的传播与共享
当我们已经知道员工就是企业知识的源泉后,下一步就是要设法让将人们头脑中的灵感和知识组织起来,以供安全范围内共享和利用。
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使企业的知识能够在最大范围内最大限度的传播和共享,唯此知识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企业成员都是企业大家庭的支撑一分子,大家只有相互信任,才能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并朝着知识交流和共享的方向螺旋式上升,这是个双赢的过程,使得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二者实现互动促生,这是知识创新永不衰竭的动力和源泉。知识共享可以使企业的每一个新项目的运行都站立在全企业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知识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有利于交流的组织结构和相互信任的文化氛围,使员工之间交流从物理上和心理上都实现畅通无阻,最大限度地使知识在交流过程中得到融合和升华,这也是旧知识得以发展,新知识得以产生的源泉。
魅力型领导建立学习型组织
组织中核心管理人员的水平决定了组织知识管理的水平。作为一个高明的管理者,企业领导应该是知识的推动者,当社会上所有的力量正在促使知识资本更快地流动时,他应该构建一家留得住知识资本的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挑战,员工不会留下。能否通过对知识资源的战略管理而实现企业从无法壮大到不可阻挡的转变,取决于企业领导管理人、工作程序和技术这三者之间关系的水平如何,这也是知识管理的关键所在。魅力型领导就是那种能激发下属积极性的领导,他在知识管理中懂得困难不在于说服人们接受新观念,而在于说服他们摒弃旧观念。
首先,在用人上要做到与时俱进。魅力型领导要学会制造和利用冲突,不能只聘用和奖励自己所欣赏的那一类人,而要设法让具有认知差异的人在一起工作,在工作的冲突中得到创造性思维。
然后,由于知识管理是全员过程,而变革的速度和性质意味着每个人必须参与终身学习,包括领导者自身,所以魅力型领导应该知道,要做到持续改进,必须引入知识管理模式与平台,在企业内部营造出创新的环境,将企业打造成为学习型组织。对于学习型组织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学习型组织在以下方面应该是出类拔萃的:系统地解决问题、采用新的方法进行实验、从他人的经验的优秀实践中学习、在组织中迅速有效地传递知识。
建立学习型组织,要把握以下环节:
鼓励创新。创造适宜条件与环境,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企业知识资源,进行以创新为目的的知识生产,以积累和扩大企业的知识资源。
鼓励交流。在企业内进行知识交流与共享责任的宣传,培养员工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意识。企业知识和个人知识的积累、处理、应用的道理是一样的,需要激发,在交流互动中,知识才会迅速增加。
鼓励执行。一方面,鼓励对于知识传播和共享的执行;另一方面,鼓励知识充分融入产品或服务及其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之中的执行。只有执行了,才有可能有效益。
支持学习。既支持员工的个人学习行为,也要为其创造定期培训的系统学习环境。只有人人都养成了学习的习惯,企业大系统才能具备动态知识更新的特性。
创建知识网络。信息化为知识的提取、整理、记录提供最好的手段,建立知识的共享网络、数据库和知识库,就可以在技术上给知识的共享提供一个支撑平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市场就象自然界一样无情。进行知识管理归根到底要在需求引导下落到实处,执行了才会有效。那些具备了真正知识管理的企业,是具有生命活力,能够进行自我进化的主体,它们欢迎市场竞争,因为竞争会使它们脱颖而出。
参考资料:
1.托马斯.M.科洛波洛斯、卡尔.弗雷保洛著,陈岳、管新潮译,《SMART知识管理》,第1版,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10
2.加内什.纳塔拉詹、桑德拉.谢卡尔著,赵云飞译,《知识管理》[M],第1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1
关键词:知识;知识管理;技术创新过程
企业持续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全过程中,始终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技术创新的必然发展趋势。
一、知识及知识管理
知识是通过学习或经验获得的事实、选择、思想、理论、原理和模型等,知识所构成的框架可以不断的吸收新的经验和信息。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用语言表达清楚,并且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源于个人信仰,洞察力和价值观的长期经验积累或难以言传的技能的提升。知识管理是确定、收集、传播和共享组织中的知识,包括知识的管理和运用知识的管理,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以增强组织的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活动。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研究
(一)技术创新过程
技术创新是把研发技术、研发成果用于商业化的过程,是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的过程。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型经历了技术推动型、需求拉动型和联接模型,分别从研究开发、市场需求及其二者的结合来研究技术创新过程推动力。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
无论哪一种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都是将知识、技能和物质转化成顾客满意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也是知识的产生、交流和应用的进化过程。技术创新的思路形成、技术开发、产品制造和销售的各个环节都有知识的投入和应用,要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管理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
1.获取知识形成具有创意的技术创新思路
技术创新源于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思路是获取了新的市场需求知识和新的技术知识,对刺激技术创新的知识进行识别,提出对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有益的创新观点。获取实用的知识不是广而泛的搜集来自市场和技术的数据,而是要在企业的一定的知识积累基础上才能获取到有意义的知识。技术创新的目的是创新成果商业化,企业根据已有的关于客户消费倾向,潜在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等基础知识上有目标、有选择的获取知识。知识获取的途径知识学习和知识创新。
(1)激发技术创新思路的知识学习
学习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对企业技术知识的转移、交流和使用,以及技术能力的积累与提高具有较大价值。创新思路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性的学习活动,是以一种开放式的思维在企业内外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包括对市场潜在需求的观察和感知,对顾客消费倾向的预测,以及判断技术发展的速度和影响范围等。
(2)激发技术创新思路的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是对企业中积累的、流动的知识进行整合产生原创性知识的过程。企业技术创新思路除了来自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学习之外,还可能是来自企业内部的知识碰撞--知识整合。知识整合是把企业已积累的知识加以规划、整理和重构,创造出满足技术创新要求的新知识。
2.开发与创造的知识激活
企业拥有了技术创新思路之后,需要进行产品技术开发或工艺技术改进,这一环节是把获取的知识进行激活的过程。技术创新过程第一阶段获取的知识不经过知识激活对企业的创新是毫无意义的。知识的激活是通过调整组织内部机制,最大程度的活化附着在员工身上和组织内部的知识资源,使其知识资源通过创新活动转化为外在的技术竞争优势,知识的激活包括知识的应用和知识的重构两个方面。
(1)知识的应用
Demsetz(1991)认为:知识应用就是把各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以获得产品和服务。知识联合包括知识收集和知识转化。知识联合的过程包含了隐性知识显性化和显性知识综合化两个模式的知识转化。隐性知识是存在一员工身上的经验、技能等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述的知识,也存在于组织中的程序和惯例,在开发制造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员工的隐性知识并使其显性化为组织的知识。显性知识综合化是研发人员和制造人员把企业已有的显性知识进行联合,解决创新的知识缺陷问题。
(2)知识的重构
知识的重构是建立在知识应用的基础上的,是一个内部升华过程。知识的重构包括知识的变异、知识的选择和知识的保持。为解决开发制造过程知识缺乏问题,企业个人或群体产生了一系列处于萌芽状态的想法,这是新知识的变异阶段。知识选择是为正确研发和制造出有巨大市场需求的产品,客观、公平、公正对新知识进行筛选。知识的保持方便企业对知识进行评价、分析和处理,否则知识无法应用到技术创新中。
3.客户知识管理
技术创新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实现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这一环节的关键是要做好客户知识管理,为企业下一次创新积累客户知识,客户知识管理包括客户对产品或服务存在缺陷的反馈信息,客户对未来产品或服务的期望,把客户的个人基本信息及反馈意见进行分类、归纳,构建企业客户管理的知识库,方便员工查询,也为企业未来的创新作好知识积累。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如图一所示(附后):
参考文献:
[1]柯平.知识管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7.
[2]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评价的重要依据。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与世界接轨的程度也越来越深入。面对当前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逐渐转变的现状,人们已经意识到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应该认识到加强自身的知识管理能力是保证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长足发展的必要保证,因此将知识管理引入到机械制造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针对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知识管理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机械制造;知识管理;建议;趋势
科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并且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得工业经济逐渐向知识经济转变。与此同时,企业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战略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现代制造企业来说,多数都是对物资资本高度依赖并且自动化程度也比较高,因此在这种形式下这些企业既迎来了机遇同时又面临着挑战。知识是科技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科技又是企业综合实力的标志。因此,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变成了知识之间的竞争,企业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管理能力,将知识管理引入到机械制造中来,帮助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1知识管理的简介
知识管理的定义是比较广泛的,不同的学者和组织对于其定义和看法也都各不相同,分析其中的共同点可以总结出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知识管理是指各个企业之间在市场中进行竞争的同时,竞争的激烈程度日益增加,并且市场环境的变化是非连续性的,在这种条件下根据组织的适应性、竞争力以及生存等方面综合起来,进行有机的结合,这种措施就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在其当前所提供的并且现有的框架下,企业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组织将一切活动都看成是与知识相关的活动,将所有过程也都看做是知识管理的过程。知识管理的本质就是将当前信息技术所能够提供的数据和信息能力以及人类本身的发明创造能力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在知识管理中关于知识的创造、共享、更新等内容是组织得以生存的依靠,同时也是组织参与市场竞争的重点内容。
2机械制造过程中知识管理的现状
在我国实际的工程制造领域中,知识密集型的机械制造过程中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程度不够深入,管理模式不够完善。而机械制造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关于知识管理的思想和模式发展都不够成熟。在我国,关于知识型制造企业的概念首次被提出是南京理工大学的相关研究者,最初知识型制造企业是以原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为基础逐渐发展而来的。在管理过程中的主要思想就是以人为本,资本、资源就是知识,创新是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就是依靠不断的创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企业自身获取更多的利益,在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在不断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因此,知识密集型企业对于知识管理的手段越来越重视,尽管思想上得到了重视,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实际经验,所以针对一些较为复杂问题的分析和了解的程度依旧不够深入,知识管理长时间停留在知识共享和重要的技术方面,不能够真正地满足机械制造过程的需求。
3机械制造过程中知识管理的建议
3.1机械制造过程中现有技术与知识管理中EPR系统的融合。
EPR是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它的实现是以MRPI软件系统为基础的,其主要内容是企业供需链的管理,并且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再融合当前的先进管理思想与办法。融合知识管理中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可以做到对企业所有环节的运行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另外,反馈系统是任何一个系统都必须具备的,人们通过反馈系统可以间接得知系统在运行时存在以及出现的问题,之后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以便系统正常运行。因此,融合知识管理中的EPR系统也不例外,应该对企业的整体资源都进行规划和控制,使企业的物质流、资金流等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同时也作为反馈系统使企业向着一体化、区域同步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企业的生产活动更加具有灵活性,对于企业业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既做到了降低生产的成本又使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得到了提高,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有优势,增强了综合实力。
3.2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现有技术与知识管理中的SPC系统融合。
SPC是统计过程控制的简称,是一种借助于数据统计方式进行过程控制的一种工具。在实际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企业为了区分生产过程中的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一般会采用SPC技术对产品的质量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区分两者之后,针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处理,并且为了确保制造过程的正常运行,即保证制造过程的稳定性,在进行预警处理之后还应该提醒技术人员采取异常消除处理,以提高工作效率。统计过程控制需要在确定多个步骤之后才能继续进行,其中重要的步骤有被测量、数据采集、描绘控制图、过程分析等,其中以被测量的确定最为严格和复杂,必须建立在大量数据知识的基础上。
3.3实现知识共享功能。
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在企业内部根据其自身的情况建立与一个方便交流的组织结构,营造一个有利于交流的文化氛围,这样一来可以使员工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同时也增加了员工之间交流的机会,在不断的交流过程中知识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升华与融合,对于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的员工来说,自身的知识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此外,还有助于彼此之间进行工作经验的交流,增强集体凝聚力。知识共享的概念就是将每一个新的项目的运行都建立在全公司的经验和知识基础之上,利用知识共享的理念使公司内部所有员工的知识水平都逐渐得到提高,日积月累之后会使员工的整体智商与素质都有相应的提高。
3.4知识创新功能。
对于任何事物来说如果总是一成不变,则随着社会的发展最终会被淘汰,关于知识的创新也是一样。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知识创新,在不断的创新与实践过程中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知识只有应用于实践之中才会彰显出它的作用。对于一个优秀的组织来说,应该具备在充分利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出新知识的能力,并且对于自身的知识系统应该不断地更新。经过长期的经验可以得出,对知识的创新能力与对知识的更新能力是一个组织可以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当今这个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就是知识的竞争,应该使员工更加快速地学习,进而使企业步入一种知识创新的新境界。
4结论
通过文中对知识管理的介绍可以得知,科学技术已经深入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知识是科学技术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当今社会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必须做好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知识管理。针对机械制造过程中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例如:当前机械制造过程中现有技术与知识管理中EPR系统的融合、机械制造过程中现有技术与知识管理中SPC系统的融合等措施。
参考文献
[1]吴一鸣,陈向东,王秀凤.现代制造业知识管理模式分析—以模具行业技术创新为例[J].科学技术管理,2011,16(10):168-171.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 知识管理 耦合关系
[分类号]F204 G350
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对产业发展、区域经济乃至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目前,发达国家60%-80%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取得实效,而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15%,其中固然有体制、机制等原因,但转化过程本身缺乏知识要素的投入与管理也是其重要原因,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亟待引入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实质上是知识的流动过程。在科技成果通过应用研究一中间试验一小批试制一批生产的环节,向商业化、产业化的转化过程中,相伴而生的是原理知识、工艺知识、管理知识、实践知识、市场知识等多元化知识的耦合。知识管理使知识流与科技成果转化有机结合,有效促进成果转化各阶段知识流的运动,实现知识的转移、转化、持续积累与增值。因此,本文对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为推动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应用与推广,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与效益提供理论指导及决策借鉴。
1、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耦合的内涵与特征
1.1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界定
科技成果转化是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经过后续试验、开发、研制、应用、推广等一系列转化活动,形成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直至实现商业化、产业化而获得预期收益的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一系列技术性、管理性及商务性的活动,从而实现科技成果从科研领域向生产领域最终到市场领域的转移,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与系统性特征。
1.2 知识管理的功能界定
知识管理是以组织战略为导向,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与人力资源等职能管理耦合协同,通过内外部知识的学习、共享、整合与创新,使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变为组织可运用的知识资源,引导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产品等创新成果的产出,从而提高组织绩效的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知识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配置组织知识资源,使知识按照组织的战略目标进行组合、优化和运营,通过核心层面的知识对接、学习、共享、整合、创新等知识管理功能,促进知识向核心竞争力的转化。
1.3 两者耦合的内涵
物理学中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致联合起来的现象”称之为耦合。本文将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的耦合界定为: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两个运行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部多要素之间存在内在的本质联系,由此形成新的系统功能并协同作用于系统目标的非线性相互关系。这种耦合不是静态的交叉重叠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演变的关系,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发挥相得益彰的作用,从而实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2、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耦合的特征
2.1 耦合的战略性
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包括战略层次和职能层次两个层面。两者相权,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战略层次的知识管理,即根据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战略制定知识管理战略。两者耦合的战略性,在理念上体现为明确知识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资源,是决定科技成果转化成败的战略要素。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引入知识管理,实质上是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战略性的强化,即从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战略资源进行总体谋划的高度进行管理,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的变革。
2.2 耦合的嵌入性
知识管理不是孤立的一项管理职能,它必须与其他管理职能相融合,在与各项管理职能的耦合中发挥作用。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嵌入性,一方面表现为知识管理嵌入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及对接、试验、试制、商业化、产业化的全过程;另一方面,知识管理的嵌入,是对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的变革,它使科技成果转化管理进入更高层次,即从把握知识运行规律性的高度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独辟蹊径。
2.3 耦合的多元性
一方面,体现为多元管理要素耦合,源于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是以人才、技术、媒体为载体,要实现此过程的知识管理,必然与人力资本管理、技术开发管理、信息技术平台构建、媒体网络建设等多种管理要素相耦合;另一方面,体现为多元行为主体耦合,成果供给方、需求方、资本投入者以及实施其组合的组织者,是成果转化中最主要的知识资源运营主体,通过知识资源配置彼此磨合达到默契和协同。不同转化过程所要求的知识资源要素以及行为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是不同的,但最终都取决于技术知识、市场知识和资本运营知识的组合。
2.4 耦合的社会网络性
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是一个开放系统,它跨越组织边界,向国内外开放,彰显知识消费的社会网络特性,通过网络的互通力、同步力、集聚力,放大知识消费效益。互通力彰显网络知识消费的弥漫性,同步力彰显网络知识消费的极小时差,集聚力彰显网络知识消费节点的无限性。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和信息互联网络,极大地扩大了知识的消费空间,它适应科技成果转化知识需求的多样性、时效性、复杂性特征,使科技成果转化知识需求的现实空间与社会网络空间的知识资源有效耦合,这也是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耦合的重要使命。
2.5 耦合的“软管理”特性
所谓“软管理”是相对“硬管理”而言的:在管理理念上,表现区别于“硬管理”的科技成果转化“以物为本”的管理理念,而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者组织上,表现区别于“硬管理”的科技成果转化以科层制为主的组织结构,而确定以网络化为主的组织结构;在管理对象上,表现区别于“硬管理”的科技成果转化以物资资本运营为主的管理,而确定以智力资本运营为主的管理;在环境适应性上,集中表现为管理柔性,即不仅具备完成使命的功能,能够以较低的资源投入取得预期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而且要具有对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功能强、低投入、敏捷性是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的“软管理”的重要特征。3成果转化目标与核心知识创造的耦合
科技成果转化的目标指向是实现科技成果的首次商品化,进而实现市场化、产业化,竞争优势是成果转化最终立足于产业和市场的根本,是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的最终标志。而竞争优势的源泉是其拥有的资源,特别是知识资源。但并非所有知识资源都能带来竞争优势,只有那些有价值的、稀有的、难以模仿的、不可代替的特质核心知识资源,才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3.1 基于目标贡献率的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分类
从知识特质性和对转化目标的贡献角度分析,将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分为三类:一般知识、特有知识和特有核心知识,其知识特质性依次增强,被竞争对手模仿的难度依次加大,对组织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性依次增强,如图1所示:
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知识,是在知识创新基础上凝结于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的市场竞争优势之中的核心资产。与一般知识相比,核心知识隐性程度更高,更难通过显性化手段加以分离、沉淀,能够创造出核心价值,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不仅要保持科技成果组织的特有核心知识,还应扩大其增量。因此,集聚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知识资源,创建形成竞争优势所必须的核心竞争力,是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的战略目标导向。
3.2 核心知识创造与转化过程的耦合
核心知识创造,是通过科技劳动者的劳动特别是脑力劳动,对其所拥有的知识资源(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整合和创新,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与组织物质资本和结构资本相结合,进而产生创新行为,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能力,并在转化实践中不断提炼、升华,通过知识积累、集聚与集中,在知识创新的基础上凝结,持续嵌入科技成果商业化、产业化过程而形成的。从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视角考察,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核心知识积累、集聚、集中和创新,从而升华、凝聚成为构成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资源的过程,核心知识的形成贯穿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
4、基于成果转化要素的三维耦合模型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是科技劳动者运用科技劳动工具,作用于科技成果转化对象,使科技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产业的一系列过程的集合,亦即科技劳动者、科技劳动工具、科技成果转化对象三要素结合的作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知识既嵌入三要素的内部,构成三要素的核心资源,又是三要素耦合作用的结果,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知识。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要素与知识的关系分析,可以揭示在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耦合于三要素之中,体现为人力资本知识维、成果转化对象知识维、成果转化劳动工具知识维。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要素的耦合,同时是三维知识的耦合,可用成果转化知识要素三维耦合结构模型表示,如图2所示:
4.1 人力资本知识维
即科技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集合构成的维度,或以隐性知识形态存在于科技劳动者的头脑之中;或以显性知识形态存在于科技劳动者所能够调用的文献资料和信息系统中;或以结构资本知识存在于组织之中而能够为人力资本所运用。
4.2 成果转化对象知识维
即科技成果转化对象的知识形态,或以显性知识形态存在于鉴定成果、专利及与成果直接相关的技术文献、论文、专著等资料中;或以隐性知识形态存在于技术秘密、技术诀窍等专有技术中,包括成果源知识、小试中试知识、工艺设备知识、市场运行与融资知识等。
4.3 成果转化劳动工具知识维
或以隐性知识形态存在于仪器、设备、信息系统硬件和软件等工具之中;或以显性知识形态存在于技术装备设计、图纸、说明书等文献资料之中。科技成果转化劳动工具知识及信息要素知识的优化配置,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知识保障。
5、成果转化过程与知识管理功能的耦合
5.1 单项知识管理功能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的耦合
从知识管理单项功能发挥作用的视角,表现为知识管理单项功能要素(知识对接、学习、共享、整合、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的耦合。例如知识共享:成果对接阶段,表现为转让方与受让方对成果源知识的共享;小量试制阶段,表现为原理知识、功能结构知识与样品制造知识的共享;小批生产阶段,表现为样品功能结构知识与产品小批生产工艺知识的共享;批量生产阶段,表现为质量、成本、效益等产品综合素质知识与工艺和管理知识的共享;产业化阶段,表现为商业化、市场化运作知识的共享等。单项知识管理功能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的耦合,通过连续耦合和断续耦合两种形式的结合实现,连续耦合是指单项知识管理功能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的耦合,断续耦合是指单项知识管理功能与科技成果转化各阶段的耦合。
5.2 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与知识管理全功能的耦合
从知识管理全部功能总体发挥作用的视角,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与知识管理全功能要素的耦合。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包括转化方提供科技成果源、转化对接、小量试制、小批生产、批量生产直至实现产业化。知识管理的全功能包括知识对接、学习、共享、整合与创新。全过程、全功能耦合的形式下,知识管理功能贯穿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面知识支持,并从中凝练核心知识,为科技成果最终实现产业化形成核心竞争力而集聚核心知识资源。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与知识管理全功能的耦合(见图3)。
[关键词]知识管理过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09-0144-03
[作者简介]陈红梅(1981-),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教授, 博士,研究方向:管理学、技术经济学、企业经营模拟对抗。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国家发展和企业运行的关键性战略资源,由此产生了知识管理的需求。知识管理的理念最早产生于企业,提出之后受到广泛认同,各个领域都争相学习。在知识管理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步开始探索把知识管理思想应用到教育领域,2002年美国成立的全美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研究协会(ISKME)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虽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教育领域是知识传递的重要组成部门,教育部门是知识创造、获取、应用和创新的平台,其整个运行过程与知识密不可分。教育部门的主要责任一方面是对现有知识的传播,另一方面是不断创新,开拓新的知识领域,实现知识的增值和完善。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几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要真正实现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重大突破,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专业定位模糊、办学方针不明确,未树立起高素质人才培养观;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趋同,与职业需求差距大;专业发展缓慢、教学和实践脱节;学生适应性差,缺乏专业实践与开拓创新能力。
在这种形势下,在知识管理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利于丰富工商管理学科教育理论内容;有利于学科管理和发展;有利于教师的作用和潜能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的实践、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各类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营造一种合作、开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形成知识共享与创新的学科文化与价值观念,形成专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专业向学习型组织转化,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知识管理过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知识管理是各类组织运行和管理过程中主动实施的一种策略,通过知识的搜集整理实现知识的有序化、规范化,通过合适的途径把系统的知识传递给有需要的主体,实现资源共享,并应用到具体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价值,并在整个知识管理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不断创新。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将知识管理划分为知识的获取与创造、知识的组织与存储、知识的传递与共享、知识的应用与创新四个基本过程。
为了设计出符合专业实际和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需要进行专业调研,对专业进行准确定位,分析岗位和专业能力体系,进而设计课程结构,明确针对不同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最后对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之后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在此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和相关理论,基于知识管理过程设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设计思路见图1。
把知识管理思想应用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过程中,根据专业需求和人才定位,通过教师团队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既实现了对显性知识的传播和学习,又实现了对教师隐性知识的分享和累积,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隐性知识进行搜集和存储,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库和学习方法;重视对教师的知识管理,鼓励学生培养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在知识管理的四个基本过程的基础上,在知识管理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一)基于知识获取与创造的专业能力分析
知识的获取与创造是知识管理的第一阶段,是知识管理的基础,也是专业能力分析的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专业能力分析,分析在当前的形势下对工商管理类人才能力的需求,准确地进行专业定位。当前对工商管理类人才能力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见表1)。
另一方面,在专业能力体系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知识的获取与创造,掌握专业教育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并不断对现有的知识进行创造和更新。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主要有两类:一是来源于理论、书本或文献的经过系统归纳和整理的规范化的显性知识;二是专业人士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积累的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个人经验的隐性知识,具有个异性、随意性和模糊性的特征。如何把这部分知识归纳概括出来,并进行系统化阐述是知识获取的难点之一,通过对这两类知识的获取和创新逐步建立起高质量的专业知识库,以供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之用,在后续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逐步丰富和完善专业知识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培养学生的知识获取和创新能力。
(二)基于知识组织与存储的课程结构设计
在知识获取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各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分析与系统化,建立数据仓库和知识仓库,以助于对知识进行保存、检索以及重复利用。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过程中,在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知识组织与存储的思想指导课程结构体系的设计,满足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需求。
课程模块的设计过程就是对知识的系统化组织和存储过程,根据知识管理理论以及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内在目标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包含以下几个模块:1.素质课程模块。通过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两类课程向学生传授通识性的知识,致力于提高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2.专业知识课程模块。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围绕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学习、工作和创新能力。3.岗位能力课程模块。通过实训和实践课程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再应用到实训和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把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科研设想在实验室中进行开发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4.拓展性课程模块。通过选修课程、参加课外的实践课程以及一些职业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三)基于知识传递与共享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
结合专业特点,在知识的组织与存储的基础上设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教学活动是基于特定目标开展的知识整合和传递的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根据知识的特征和性质有差别地进行知识的整合和传递。结合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课程类型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整体教学活动中,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体验、交流、解读、反思等教学手段,针对不同的课程模块进行具体的教学方式的选择(见表2)。
根据专业需求和专业知识的性质,针对不同的课程模块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对各种教学手段进行综合运用,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共享,培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
(四)基于知识应用与创新的教学效果评价
知识管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并需要对知识应用和创新之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即对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实施之后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结合知识管理过程和知识管理的目的,建立能够反映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的考核机制。首先,改革传统的考试制度,注重对过程的考核,侧重对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其次,建立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打破传统的教师和学校作为主要考核主体的评价机制,引入企业、行业协会和专业技能鉴定机构等评价主体。企业提出人才要求,教师和学校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并进行过程考核。企业提供实践机会,与学校共同完成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考核,由行业协会和专业技能鉴定机构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资质进行考核和鉴定,为企业选用人才提供参考。
三、结论
在知识管理过程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知识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和实施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基于知识管理的过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和实施,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和专业的要求,不断地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动态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工商管理类人才。
[参考文献]
[1]苗雨君,陈红梅,齐秀辉.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2):71-72.
[2]黄嘉涛,张德鹏,韩小花.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J].科技与管理,2011(9):102-105.
[3]张旭翔,施泽波,丁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设计研究――知识管理的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629):44-48.
一、知识管理的本质
在过去的30年里,有关企业的竞争力问题有两种主要观点:一种强调市场的占有,另一种强调核心能力或卓越资源。第一种观点强调要抓住市场机会,创造竞争优势;第二种观点关注保持竞争力所需要的有价值资源(如能力、知识和技能等),这种强调由内而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理念就是知识管理。
今天,在知识密集型企业和处于迅速变化的商业中,知识管理越来越受欢迎。知识管理是指把观念转化为知识以及把知识转化为附加的价值。[1](P36~38)可以说,知识管理是指以知识为中心,而且知识被有意识地改变、创造、传播和贮存的所有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当需要时,把适当的知识引入到适当的地方并使其发挥作用。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个人和组织发现、分享和使用信息,提升知识创造,掌握革新和创造力。
按照知识管理的理念,研究智力资本比阅读当前季报对未来更有价值。它是对公司根基的研究,是对隐性的动态因素的衡量。正是这些因素支撑着公司的实体,因为资本以六种形式存在于组织中。
1.人力资本,即基础教育、个人技能和其他个体特征的综合。后者包括团队工作能力、和他人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在相同思维模式下的协调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另一方面,它们影响公司文化和公司哲学。它们是真正无形的,因为公司无法拥有人力资本。雇主可以支付职业培训的费用,但当员工离开公司的时候,知识也随他们而去。
2.结构资本,即硬件、软件、数据库、组织结构和知识产权。它们是有效利用人力资本的有形结果,多数可被拥有和交易。
3.顾客资本,即客户和他们的消费习惯。自然,公司无法脱离顾客而生存。顾客也是商品,因为越来越多的公司不是因为卓越的技术而是因为其市场覆盖率而被收购。最自然的原因来自著名的经验理论,“获得一位新顾客比留住一位老顾客贵六倍。”
4.组织资本,即竞争力的内部来源。在当今世界,要将奇思妙想和聪明才智转化为卓越的产品和服务,资金几乎不是障碍。贪心的国际资金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创造利润的良机。拥有妙计的人很快就左右逢源。因此,至关重要的是,管理部门要有不断更新的能力,要领导团队创新。
5.程序资本,即内部过程的有效性。程序即组织内部的任何流动,广义是指组织中的事项是如何完成的。也可以是外部活动,比如,每年同客户和供应商的价格谈判,处理投诉、融资、协调公共关系的方式等。
6.创新资本,即系统的自我更新能力。创新增长型公司的典范具有如下特征:(1)公司致力于成为绝对最好的一个。他们愿意改进整体结构,积极地甚至雄心勃勃地持续更新增长的动力。(2)他们有迅速改进的能力。(3)成绩优异的公司中,员工动力十足。这动力不只是成功的结果,而且是成功的内在因素。(4)他们都规划了增长曲线,制定战略方针时高瞻远瞩而非被动响应,从而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游刃有余。在他们刚刚进入市场的10年或者15年,很少有公司达到快速的收入增长。
可见,知识管理涉及更多有关知识方面的活动,而智力资本主要报告并测评这些活动。JohanRoos有独到的论述:知识管理通常与核心能力、学习型组织以及知识创造过程相联系;而智力资本的概念更吸引经理们,因为它能被直接应用并且在一开始就能运用于商业策略。今天许多成功的公司都应用智力资本参与竞争。竞争的关键并不是这个公司有什么,而是这个公司能做什么。作为一个策略性工具,知识管理能帮助各种组织处理和利用员工的技术和信息,从而建立公司的堡垒以迎接市场的挑战。[2]
二、提升组织创造力的方式
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提升组织的创造力。知识型的组织是由人、人的能力和人际关系组成的有生命的机体。加上创造力,就组成了创新的配方。创造力是最变化多端的元素而且掩着神秘的面纱。它是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以全新的方式结合已知的事实,或者为老问题提供新答案。其实智商水平相当的人拥有同样的创造力,只是有些人太懒惰,有些人的创造力得不到鼓舞,因此以下两点尤为重要。
(一)激发员工的能力
能力是诸多特征的综合,比如基础教育、职业培训、经验和内驱力。基础教育至关重要,它是未来行为和态度的基础。职业培训能使人们适应工作环境,学会使用仪器设备和了解后勤状况。
同时经验也是能力的重要方面。有些人认为经验仿佛是无所不在的障碍。长期的经验会带给人保守和不愿适应变化的印象。但对知识经济来说,只有后者才是缺点。深思熟虑的保守堪称美德。在财务方面的谨慎或者对公司价值的尊重时常被理解为保守,其实它们并不算成功的障碍。另外,有经验的人比无经验的人更少犯错误。
内驱力是能力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使是最有技术和经验的员工,如果内驱力不足或者根本没有内驱力,他也将一事无成。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也能让机器运转,可是一旦涉及到改革和创新,这些员工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更严重的是,低落的情绪很容易传播、污染组织的气氛。在关于内驱力的研究中,当研究者询问员工什么使他们最受激励时,答案往往另人费解。根据这些研究,能激发员工的事情依次排列如下:有趣的工作、默契的搭档、美好的前景、有效的职业培训,虽然工资排在第11位,但是提供这个答案的人会因为多赚50块钱下个月就跳槽。事实就是谁也不能激发别人,雇主唯一能做的是保持积极的氛围以利员工自我激发。
(二)分享内隐知识
知识可分为三种,即外显知识(ExplicitKnowl edge)、内隐知识(TacitKnowledge)和新知识,这是现代知识管理的核心发现之一。外显知识不需要进一步解释就能被轻松理解。它的接收者可将这种知识加入自己的经验背景,不用任何特殊辅助即可应用。内隐知识是所有不能被书面化或者不能仅用言语解释的知识。在拥有共同语言和文字的条件下,某人拥有并能够使用的信息和技能,无法轻而易举地传授给他人,这就是内隐知识。传递内隐知识同样障碍重重。最常见的困难如下:有经验的雇员不愿意和他人分享内隐知识;没有分享内隐知识的体系;缺少时间或者环境不断变化。
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在数家国际组织内深入研究。[3](P99~127)他们将发现总结为知识创新螺旋,就像四个轮片的飞轮。在第一阶段,人们分享彼此的内隐知识。这个过程叫做社会化。它可能是交换信息和经验最普通的方式。然而,要在整个组织传播内隐知识,社会化是一个较慢的方法。为了将信息传递到内部圈子之外需要第二阶段,它叫做外部化,老员工把他们的知识与不在同一组的同事分享。经验和内隐知识被蕴藏在逸闻趣事和比喻模型中,这种形态的知识容易理解而且能很快地在较大的人群中流通。第三阶段叫做组合,内隐知识将与现存的外显知识结合,它发生在日常工作和正式会议上。这是组织有机层面通过讨论制造新信息的典型方法。组织由此获得了新知识,而这些知识很快只属于少数人。显形的知识又以隐性的形式存在,这叫做内部化阶段。
据估计,超过80%的信息都是内隐的。因此,只有小部分能被记录或者以简易的方式传递,可谓冰山一角。为数众多的作家和知识管理专家很容易陷入困境,不知道怎样才能挖掘出组织的所有内隐知识,传播给每位成员。在任何公共讨论平台都显而易见:如果没有引导和控制,讨论会从一个主题跨越到另一个主题,留下大量的观点、玩笑和古怪的想法,谁都无法从中受益。另外的障碍是,每个人所拥有的知识都比他在组织中用到的多。因此,他们的信息中只有小部分能够使用。
除了上面提到的显性的和内隐的知识外,还有第三类,即新知识。正如英特尔资深专家吉恩所说:“英特尔的最主要任务不是分享现有信息而是创造新知识。”然而,新知识的创造是知识管理中最艰苦卓绝的部分,因为这需要深刻理解现代组织的动态环境。
三、成功知识管理模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类组织纷纷意识到,只有通过智力资本才能获得持续的财富和发展。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廉价劳动力和价格合理的资本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是多数组织都可以获得的。在不久以后,这些因素将不再是创造财富的主要源泉。但是仍有很多组织对此视而不见。人们更倾向于直线思维:如果业务畅通无阻,那么增长一定会永远持续下去,只需要一些小改进或者根本无须改进。
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不可能建造一个合适的知识管理结构,所以知识管理总是一个与高层管理者息息相关的论题。新的管理方法当然可以从组织的基层启动,但是如果没有来自董事会和首席执行官的支持,新方法注定会失败。
知识管理还面临三种困境。首先,当前这一代管理者多数是技术专家,他们难免把组织看成机械系统,把雇员看成机器的延伸或者机器的替代物。要转变这种态度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容易。例如很多公司在入口大厅处张贴着巨大的条幅,上面赫然写着“员工是我们最有价值的资产”,可是这些多数出于形式主义,因为只有季度利润才至关重要。第二,很多管理者无法说服投资人,使他们相信未来的利润取决于今天的行为,短期的收益可能导致长期的亏损。第三,有时候高层管理者实在太忙了,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新兴而复杂的管理概念。因此成功的知识管理必定包含以下要素:
论文摘要:探讨了知识管理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演化阶段,阐述了市场和技术这两个重要因素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在企业生产中,市场和技术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动力所在。市场和技术实质就是说明企业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的基本问题。知识管理的发展演化也是围绕着市场和技术展开的。知识管理的演化过程经历了产品导向、市场导向和知识导向3个阶段。
0 引言
企业是独立的经济组织,但是这种独立性,并不意味着企业是独立发展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企业生产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社会生活中,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会产生某种物质的需求,然后希望拥有这样的产品满足需求。于是企业生产产品以满足人们的需求。首先,企业要明确生产什么产品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其次,企业要考虑采用何种方法来生产产品。这两个问题,一个是生产什么,一个是怎样生产,实际上就是企业需要面对的两个重要方面:市场和技术。企业生产发展的动力,来自市场和技术这两个因素。因此,在生产过程中,知识管理的基本问题就是市场和技术。知识管理的发展也围绕着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展开。
1 知识管理的演化过程
知识管理的演化在企业生产中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知识在企业生产中也是从无到有的。实际上,从企业作为经济单位产生开始,知识就已存在于企业中,知识始终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厂。知识管理所做的只是:将企业中隐藏的知识发掘出来,将知识的影响从隐蔽转向明显,将企业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企业主动去寻求知识,通过知识管理使知识在企业中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从简单到复杂,从发现到应用,知识管理在企业生产中逐步发挥作用。知识管理的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以一个典型的生产导向为目标。第一个阶段是产品导向的萌芽期,第二个阶段是市场导向的发展期,第三个阶段是知识导向的成熟期。从图1可以看出,3个阶段呈阶梯状逐级上升,后一个阶段都以前一个阶段为基础,后一个阶段是前一个阶段的深化发展。
上面是对企业生产中知识管理演化阶段的分析,以下将讨论经知识管理发展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市场和技术。
2 市场因素
市场是影响企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企业生产是与市场需求密不可分的。企业在生产前,首先要明确战略定位,即明确市场的何种需求是企业能够满足的,企业应该向市场提供怎样的产品。战略定位是企业生产的目标。
在经济学中,市场的平衡状态恰好是企业的供给和市场的需求达到均衡。但这样的平衡是一个理想状态,实际上,在多数情况下,市场并不总是均衡的。但是,只要获得完备的市场信息,企业就可以朝平衡状态移动。这个移动的过程,就是不断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管理促使移动过程顺利进行。
市场需求拉动企业生产,同时企业管理理论也在生产实践中适时地完善。如汽车制造业,在20世纪初,汽车的生产方式是单件小批量,成本高,生产率低。高成本加上低下的生产率,使市场上的汽车售价偏高,影响了汽车的进一步普及。市场对汽车的要求是廉价而批量,这就要求生产汽车必须满足低成本高效率。美国的福特发明了流水线生产方式,将机器和操作人员按详细规划的作业顺序排列。
在移动流水装配线上,生产一辆汽车的时间大为缩短,生产成本降低了,产量也提高了。流水线生产方式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拉开了现代大生产的序幕。流水线作为新的生产方式,推动了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市场需求更为复杂苛刻,在市场上,随着汽车产量的提高,对于汽车的需求不仅是数量上的,汽车的性能、质量、价格、交货期等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目标从产量开始拓展到更多领域。日本丰田公司采用准时化生产(JIT)方式,能够在需要的时间,按照顾客的需要,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这一生产方式很快就使丰田汽车在市场上获得优势。市场对汽车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企业的生产就要作出相应的反应。只有紧跟市场变化,企业才不至于被市场淘汰。而企业的生产变化会带来相应的生产理论的发展。
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的行为表现,其实就是销售活动。传统方式的企业生产,对销售产生作用,这就是所谓的产品导向,也就是生产决定销售。在知识管理中,市场因素逐渐得到重视,销售对生产也产生反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导向,也就是销售影响生产。在企业生产中运用知识管理,将传统方式倒过来,通过逆向思维,大胆地创新,触击到问题的本质核心。生产的目标,表象上是产品,而实质上是要使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也就是说,生产的目标是生产能够销售的产品,而不单纯只是生产产品。只有考虑市场因素的生产,才是更接近生产本质的生产。
市场需求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即交换场所的需求。知识管理下的企业生产,可以拓展带来商业利益的领域。如原只从事甲领域生产的企业,在知识管理的作用下,生产可以拓展到乙领域,即生产中的潜力得到激发。另外一种潜力激发的表现是对时间的挖掘。在知识管理的成熟阶段,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仅满足当前的需要,更有为未来的需求所准备的潜在价值。即产品在满足即时可用的基础上,附加知识价值,在未来发挥潜力。市场对知识管理的要求,既有来自领域空间的需求,也有来自时间的要求。在空间上,知识管理尽可能地发掘创造价值的领域;在时间上,知识管理尽可能地使产品在未来发挥更多的潜在价值。
在企业生产中,市场因素有着重要的影响。生产中的知识管理,市场也起到重要作用。市场需求引导着企业应用知识管理寻求解决方案,从而完善生产中的知识管理。
3 技术因素
技术也是影响企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知识管理中,技术的应用更是促进了知识管理的发展。
当企业明确战略定位,明确生产什么产品后,就要考虑如何生产产品。企业需要考虑采用怎样的生产组织形式和技术手段制造产品,实现战略目标。技术是推动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产中的技术包含两个方面: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制造技术是操作型的.是直接制造产品的技术手段。管理技术是理念型的,是生产组织形式的安排布置。制造技术着眼于操作上的微观层面的改进,管理技术着眼于理念上的宏观层面的变革。这两种技术都是生产中所需要的。如在福特汽车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中,机器和操作人员有条不紊地依照作业顺序排列。生产呈流水线不间断,需要两个前提条件来保证:零件是标准的,能够互换;生产线按节拍生产,节拍时间顺序可以计划安排。第一个条件需要制造技术来支持。当时工作母机的加工精度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能够使加工的零件在一定的允许误差范围内,因而可以实现互换。第二个条件需要管理技术来满足。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提出的工作定额、标准化等等,都为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提供了理论支持。在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支持下,流水线生产方式在实践中得以完善。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共同推动着生产方式的发展。
从企业生产的变化方向也可以看出技术的重要影响。如图2所示,A,B,C三幅小图分别表现了企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图中以小方块表示企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或实力,小方块的组合表示企业生产的发展。
A图表示横向一体化的发展,以一个小方块代表企业的基本要素,企业的发展是横向的扩大。横向一体化表示企业扩展已有的类似资源,如机器、厂房、人员等。在企业出现初期,其规模制约着生产。在产品导向下,能够生产越多的产品就越有收益。因此,企业规模更大,有更多的机器、厂房、人员,就可以有更多的产量,获取更大的收益。在横向一体化发展中,将小企业发展成大企业,就是将小企业的机器、厂房等资源进行复制和增加,这是一种在生产发展初期见效最快,也最容易实现的方式。企业横向一体化的增长方向,表现企业的发展思路仍是在一个传统的旧框架内,只是规模上稍有变化。
B图表示纵向一体化的发展,小方块表示企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是纵向累加的,即企业的生产分别向供货商和经销商两个方向延伸,将企业的生产在纵向上扩展。企业不能只关注生产,不能为生产而生产,只有将眼光向生产前后的两个方向扩展,生产才能更符合市场的实际。纵向一体化也是市场导向的选择。企业仅靠增加机器,扩大产量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更不能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如果生产与供货和经销两个方面结合,生产的产品将更有市场竞争力。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发展,表明企业开始打破传统的框架,向更接近市场竞争本质的方向转变。
C图表示综合整体的发展,小方块代表企业的实力,这些小方块聚集在一起,产生合力,共同推动企业发展。综合整体发展,就是企业充分挖掘内外部资源,整合资源,并有效利用资源。这个资源就包括知识资源。整合资源就是产生技术的合力,或者是利用技术的力量使资源在最佳的情况下得到利用。这一发展过程,就是知识管理的过程。企业的产量、规模等数量上的优势,所产生的量的变化已达到了一定的阂值,难以再有较大的变化。因而企业的转变需要在质的变化下达到更高的层次。这个质的变化需要依靠技术来实现。无论是制造技术还是管理技术,在企业中所产生的转变都是创新。技术在创新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知识管理下,企业生产中的技术能够产生合力,推动企业生产发展。
从横向一体化到纵向一体化,再到综合整体的发展,是一个典型的企业发展历程。当一个小企业试图发展时,一般就会考虑购买更多的机器设备,增加产量。企业规模在复制相似的资源的横向一体化过程中扩大。当企业的规模已经足够大时,企业就希望将供货和经销的流程也考虑到企业内部来,企业就开始了纵向一体化的发展。当企业在横向和纵向上都已达到一定的规模时,企业的发展就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转折。企业挖掘内外部资源,利用技术力量,产生创新,使企业发生质的变化。企业的质变来自知识管理。
生产的发展,在经历横向和纵向之后,走向了凭借技术创新的知识管理道路。从生产发展的历程来看,技术在生产中的推动作用有两个层次:被动和主动。被动是指技术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是由客观环境所促使的。当企业在横向和纵向方面都已获得发展,需要寻找新的方向时,企业才会开始关注技术的力量。企业在横向和纵向发展过程中,对于技术也有认识,但是这种认识没有在综合整体中深刻,技术的作用也不明显。技术在被动中被推向企业的中心舞台后,发展中的技术就逐渐主动地对企业产生作用了。知识管理正是技术主动改变企业的表现。
从技术被动地改变企业,到技术主动地改变企业,是一个转变。即使在企业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发展中,企业也有主动应用技术的行为,但是,毕竟在横向和纵向的发展中,企业的核心发展力量并不在技术上。技术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是在综合整体发展阶段。此时,知识管理也由于技术作用的凸显而逐渐成熟。
从企业应用知识推动生产的意义上来说,以技术为核心的综合整体发展也就是知识管理下的发展,企业生产最终走向知识管理。从上面的分析可见,知识管理是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技术在其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企业在生产中从被动应用技术到主动应用技术时,就表明知识管理在企业生产中出现了。在主动应用技术的层次上,企业开始进行寻找、发现、筛选、获取等一系列知识活动。在这些知识活动中,知识管理理论也得到了完善。
知识管理,从狭义上理解,就是技术的应用,而从广义上理解,技术只是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在知识管理中,除了技术的使用外,还有关于人和组织的问题。但在企业生产中,人和组织也不是关注的重点,这些是人力资源范畴的问题。因此,企业生产关注的重点就是生产方式、生产过程。从狭义上来说,企业生产中的知识管理,技术是最重要的因素。对于知识管理,技术提供支持,提供基础。没有技术基础,知识管理就只能停留在理念的层面,而不能付诸实践。
技术对企业生产产生了推动作用。在知识管理中,技术同样也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技术为知识管理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如桌面视频会议就以良好的模拟面对面交流的功能,使知识能够在不同地域范围内得到实时的共享。知识管理下的生产流程,也需要信息技术来维护和改进。尤其是大型的跨国公司,其业务分布在不同的区域,更需要技术来支持流程的统一。
4 结论
知识管理在企业生产中的演化经历了产品导向、市场导向和知识导向3个阶段。从产品导向的萌芽时期,到市场导向的发展阶段,直至知识导向的成熟阶段,体现的是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从企业内部到企业外部,从当前到未来,知识管理分别在空间和时间上延伸。
市场是企业生产中的重要因素,市场也对知识管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市场需求推动知识管理积极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21世纪的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对企业来说,知识已经变得比金融资源、市场地位、技术或其他资产更为重要,企业的知识创新、知识整合和保护能力以及知识共享程度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从有形资源的管理和生产能力的管理过渡到人才技能和知识运用的管理,这些变化导致了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这一新的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
另一方面,伴随着改革进程的持续深入和全球化浪潮对中国经济日益加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踏上了国际化的征途,众多研究显示,企业不断发展,在国外建立据点进行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在知识经济扑面而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中国企业如何在急速变化、不确定性和风险增加的环境中开拓创新,获取竞争优势,从而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答案是首先要学习。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尤其是知识管理,国际化经营企业若能成功导入知识管理,必定能为企业带来相当大的利益。在此背景下,探讨中国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与其国际化程度的关系,从而通过提高企业管理知识的能力来提高企业国际化竞争力,已经成为政府、企业界和理论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2研究设计
2.1研究假设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识到知识管理能力(knowledge management capability)对企业取得知识管理成功的重要性,不同的知识管理能力构成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企业要想把握知识管理的重点和方向必然要对其进行具体的划分。企业知识整合能力是对企业获取的知识进行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转化为对企业有用的知识的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基于知识获取的速度(Grant,1996)[2],企业必须能敏锐地识别市场的变化,合理协调和整合内外部的资源,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刘玉明,2007)[3],从而提高国际化经营程度。因此提出假设H1:
假设H1:企业知识整合能力与企业国际化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知识整合能力越强,则企业国际化程度越高。
知识的共享、经验技能和失败教训的共享,是企业组织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知识共享可以使个人的能力、知识转化为企业集体的组织能力和知识(Appleyard,1996) [4]。通过在供应链上协调企业内外的知识源(如供应商、制造商和客户等),企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获得更多的盈利(Kogut and Zander,1992)[5],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要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离不开知识共享能力的提高,因此提出假设H2:
假设H2:企业知识共享能力与企业国际化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知识共享能力越强,则企业国际化程度越高。
如果知识是用于产生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则企业为了维持其竞争优势,对知识的保护更是至关重要的任务(Porter Liebskind,1996)[6]。知识保护能力,比如私人占有知识的能力(Conner&Prahalad,1996)[7],为企业提供了竞争优势,它相应的积极影响了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程度。因此提出研究假设H3:
假设H3:企业知识保护能力与企业国际化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知识保护能力越强,则企业国际化程度越高。
在知识管理的所有工作中,知识的创新是最难以把握的,因为创新意味着要培育知识而不是简单地知识(Kogut and Zander,1992)[5],知识创新实现了知识在量上的增加和在质上的改善(王广宇,2004)[8],是知识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企业越来越重视对知识的创新能力,因此提出研究假设H4:
假设H4:企业知识创新能力与企业国际化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知识创新能力越强,则企业国际化程度越高。
2.2变量定义及度量
被解释变量为企业国际化程度,即企业的经营要素(产品、资本、人员等)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选取企业国外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国外雇员数占总雇员数的比重、国外投资额占投资总额的比重、企业参与国际经营所跨国家数占全球国家总数的比重及企业拥有国外分支机构的多寡来加以衡量。其中,前三项指标反映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深度,后两项指标反映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广度。
解释变量为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四个维度,包括知识整合、共享、保护和创新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的测量从知识的内外部获取、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能力几个方面来衡量;知识共享能力从企业人员间知识分享程度、知识在各领域的流通程度及抵抗知识冗余程度几个方面来衡量;知识保护能力的衡量从企业所采取的知识保护技术、知识保护政策制定以及对员工的知识保护宣传程度几方面进行;知识创新能力从企业是否具备重视知识推陈出新和新知识研发的文化氛围以及各项技术管理规范机制的制定情况来衡量。
变量采用7级李克特(Liken-type )度量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每个问题的题项从1到7打分,以便于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调查问卷主要采取实地调研和当场发放问卷并当场回收的方式,为确保问卷的科学合理性,发放问卷前进行了预调研。首先在学校范围内向相关教授、博士和MBA 学员进行访谈,提出修改意见;随后借助导师及个人关系深入样本企业对拟填写问卷类型人员进行访谈,根据被调查者意见修改完善问卷内容。
2.3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为确保数据获取的可靠性和实地调研的可行性将样本企业定为湖南长株潭地区涉及进出口业务的制造企业,基于该地区样本分布特点将样本企业结构定为长沙50家,株洲和湘潭各25家。
数据收集以实地调研为主,与相同研究方向的同学组成调研小组,将调查问卷合并后实地走访发放。各地调研都通过企业和政府两条渠道进行:企业方面由导师联系身为样本企业高管的MBA学员或博士填写本企业情况,再由该高管协助联系本地区其它样本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填写问卷;政府方面主要联系各市经委主管人员或市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人员,在其告知各工业园区或经济开发区企业高管后由调研小组实地发放调查问卷。由于实地调研人力、物力和时间等原因的限制,收集到的样本数量与理论要求有一定距离,作者又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发放问卷以便获得数据。网络收集主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传送给作者在样本企业工作的联系人,并委托他们进一步发送给更多的相关企业,同时还将问卷以电邮方式进行群发,以便进一步扩大数据来源。调查问卷由样本企业总经理办公室(或综合管理办公室)、市场部(或进出口部)、财务部等不同部门中高层管理人员填写,每个企业发放两到三份问卷,共发放300份,最后回收有效问卷为124份。
表1调查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注: (1)问卷回收率=问卷回收数量/问卷发放数量
(2)有效问卷率=有效问卷数量/回收问卷数量
3实证结果及分析
根据研究假设针对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中知识整合能力、共享能力、保护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系,建立如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GJHCD=β0+β1ZSZH+β2ZSGX+β3ZSBH+β4ZSCX+ε…(1-1)
试中:GJHCD代表企业国际化经营程度,ZSZH代表企业知识整合能力,ZSGX代表企业知识共享能力,ZSBH代表知识保护能力,ZSCX代表知识创新能力;β0,β1,…β4为回归系数,表示知识管理能力每变动一个单位引起的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平均变动量;ε为误差项,反映未列入方程式的其他各因素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
表2企业国际化程度对知识管理能力四因子的回归结果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得到的假设检验结果如表2。根据多重共线性检查指标容限度(tolerance)和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简标为VIF)来看,回归方程不存在较强的多重共线性问题。由表得到的回归模型如下:
GJHCD=0.285ZSZH-0.285ZSGX+0.115ZSBH+0.328ZSCX…(1-2)
可以看出,企业知识整合能力(ZSZH)的回归系数为正(B=0.285),且在0.018的水平上显著,因此假设H1成立;企业知识创新能力(ZSCX)的回归系数为正(B=0.328),且在0.007的水平上显著,因此假设H4成立。
企业知识保护能力(ZSBH)的回归系数为正(B=0.115),但在0.326的水平上并不显著,因此假设H3勉强成立,说明湖南长株潭制造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对知识的保护能力有待加强,没有针对知识保护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技术支持,员工对保护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企业知识共享能力(ZSGX)的回归系数为负(B=-0.285),且在0.017的水平上显著,这与前面假设相反,即企业知识共享能力与企业国际化程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假设H2没有通过验证。可能的原因是:被调查企业多集中在以工程机械、交通运输设备、电子通讯等湖南制造业优势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上,而这类企业往往比较注重新技术的研发和新知识的创造,对个人、部门和企业之间的知识分享及流动重视不够,此外,样本容量的限制和填写偏差等原因也可能导致实证结果的误差。
[关键词]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对策
在我国,高校科技成果是科技成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校不同于一般的专业研究所等,其科研成果在转化过程中有许多不同之处。我国的高等院校是科研成果的主要来源,却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中并不处于有利地位,由于好的科研成果得不到有效转化,造成了人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同时,高校教职工的创新积极性也受到了打击,不利于我国科技创新和科技的发展,因此,很必要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策进行研究[1][2][3]。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间试验商品化产业化)都存在着知识的流动,知识流动的速度和效率决定着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知识管理是对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流动进行管理的有效工具[4],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对策:
一、加深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流动的认识
高校科技成果不是静止不动的科研报告、论文、样品和样机,而是动态的知识,这样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也就转变成在既定制度、合理利益分配下,加速知识流动和知识共享创新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按照转化过程中知识流动的运行规律进行管理,在管理理念上由传统的过程管理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管理转变,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管理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耦合。
首先,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等国家科技成果管理部门要在宏观层面逐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管理的耦合。从国家的战略需求出发,打破部门界限,积极的推进科技成果、知识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在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中开展知识管理,并且积极促进在重大工程项目中形成的知识以产业化的形式向全社会扩散。其次,在中观层次上,省市一级的科技成果管理部门要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稳步推进本地区高校重点科技成果的知识管理,鼓励高校培养一批既懂科技成果管理又懂知识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本地区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应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提供指导。最后,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政府、所在行业建立的中介服务机构,拓展知识源,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综合运用知识识别、知识学习、知识共享,以及知识创新等知识管理技术,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的效益。
二、增强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的作用
1.构建有利于高校知识共享与创新的组织文化
在科技成果转化组织中,组织文化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表现在激发创新思维、提高教职工的凝聚力,协调教职工的工作关系等方面。
高校的领导者必须明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一般的生产组织不同,在科技成果转化组织中,领导者不能仅仅把教职工视作实现目的的工具,而应该将其视为最宝贵的财富,要重视对人才实施知识管理。制度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将制度建设和以人为本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知识共享与创新。
教职工认同的组织文化是加快组织发展的动力之源。如果教职工都认同创新文化,就会增加知识共享与创新的行为;反过来,教职工知识共享与创新的行为也会促进组织创新文化的建设。领导者要密切关注教职工的教学、科研和生活,善于发现教职工的文化创造和创新,让教职工将教职工把个人利益和团队利益统一起来,将创新文化建设看成是自身修养的提高。以为教职工服务为中心,让教职工感觉到随着创新文化建设的进行,工作环境越来越宽松,同事越来越友善;工作也不再是一种负担,还能不断找到创新的新思路。组织文化建设和教职工共享与创新行为的互动会有效促进高校知识共享与创新的组织文化建设[5]。
2.重视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
知识学习是指科技成果受让方获取那些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但是本身又不掌握的知识的过程,知识学习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习型组织建设是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的有效手段。
(1) 鼓励教职工不断的学习和自我超越:组织学习和个人学习是辩证统一的,组织整体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就根植于个别教职工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之中,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要想不断的保持整个创新团队的活力,必须鼓励教职工不断的自我超越和学习。
(2) 建立良好的心智模式:良好的心智模式可以促进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反之则会对人们认识世界的行为起阻碍作用。因此应该鼓励教职工建立宽容、开放的心智模式。
(3) 建立共同愿景: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必须在充分分析和汇总各种情报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战略目标,为科技成果转化人员制定一个共同的创新目标和方向,这样才能将不同专业或同一专业不同特长的人才凝聚在一起,为了达成共同愿景而不懈努力。
(4)鼓励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最基本的学习形式,也是最难实现的一种学习形式。不仅要在形式上重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团队学习,更要将其落到实处,切实采取有效的手段来保障团队学习的实施。此外应对团队学习进行规划,使每个人明确个人学习在整个团队中的位置,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学习能力来促进团队学习。
(5)建立系统思考方式: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学习过程中,不能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陷入对局部的个别问题的探索,忽略了科技成果在整体上的经济可行性和功能可行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顺利进行尤为不利。因此,科技成果转化人员必须学会系统的思考方式,明白科技成果转化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一个理论问题,而是寻求一种经济、有效的方式将科技成果成功推向市场。
3.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和一般企业的激励机制有很大不同。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由于工作的创新性及结果的不可预见性,采取灵活、多变的激励方式是非常必要且有效的:
(1) 现金激励:是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学习与共享中最常用的激励手段,也是最容易采用的一种激励手段。当前在很多高校中,现金激励一般包括四个部分: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以及其他奖励。本文认为要适当的采用现金激励,在使用现金激励时,坚持现金激励的采用不以降低教职工的基本收入为代价,在保证教职工基本收入的基础上,本着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重点激励愿意共享自己的知识并且创新成果突出的教职工和团队。
(2) 产权、股权、期权激励: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体系中除了传统的方法外,还可以采取股权、期权等全方位的激励机制,为不同偏好,不同贡献的教职工提供不同的激励。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骨干知识创新人员,可以拿出一部分股权奖励给他们,使骨干知识创新人员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对于那些成功实现重大突破性知识创新的人员可以给予一定的股份期权的奖励,即在科技成果成功实现转化后,这些教职工可以以优惠的价格购买一定份额的股份或直接得到股份奖励。这种奖励既可以促使这些教职工积极将自己的知识创新实现在产品上,同时可以激励更多的教职工积极参与到知识创新中去。
(3)精神激励: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认为,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当一个人的工作得到全社会的认可时,所激发出来的工作热忱是任何物质奖励所无法达到的。让那些拥有强烈事业心的教职工来承担更多责任,他们会以自己的事业心为驱动力来圆满完成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共享与创新,以得到事业心的最大实现。
三、提高企业对高校科技成果的消化和吸附能力
企业必须有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更好的消化和吸收高校科技成果。高校由于自身所处的环境及科研的特点,有时科研成果难免会带有一定的普适性,不太切合企业实际情况,或难以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要,这时就要求企业发挥自主创新能力,把企业的现实情况跟高校提供的科技成果进行结合,对其进行二次改造,以便更好地将科技成果在生产领域转化为企业所需的产品。
高校科技成果只有物化为产业技术装备才能真正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整合与创新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通过特定的工具和手段来实施。产业技术装备及其管理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有关该项科技成果的知识积累。只有那些能够在产业技术装备中不断引进最新科技成果的企业,才能更好的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因此,必须提高产业技术装备及其管理水平,以破除在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产业化阶段的工艺、技术装备知识的约束。
四、统筹规划各转化组织,构建网络化组织
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体系需要不断的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网络化的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体系,可以显著的增强体系对知识资源的控制力。可以从战略联盟和虚拟组织的角度来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网络化组织。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战略联盟是对知识创新的一种制度安排,通过战略联盟这种制度安排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参与者(包括科技成果研发主体、科技成果转化实施主体以及中介组织等)之间建立良好的知识信息联系。此外战略联盟这种制度安排可以防止科技成果转化参与者之间知识流动的中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识别与深度开发知识学习与共享知识整合与创新的知识循环。虚拟组织是一种临时性的网络结构,具有动态,协作性和共享性的特点,既能够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体系内的知识整合,还可以明显的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体系的运行成本。
战略联盟和虚拟组织在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体系网络化方面各有优点。战略联盟的优点在于它的制度安排,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各主体之间的密切合作。虚拟组织的优点在于它的灵活性,可以将那些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所必需控制成本又太高的知识,以虚拟组织的方式获得知识的使用权。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因时制宜的选用适当的方式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体系的网络化。
五、加强中介服务和信息化平台建设
5.1 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建设
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的技术咨询服务可以大幅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但是科技水平不高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咨询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必须严格技术咨询机构资格审查制度,将提供技术服务和其他配套服务的机构分开,提高我国技术服务机构的专业性。此外还需加强技术咨询机构的人才建设,提高咨询机构自身的技术水平。
在我国,高校是国有单位,严格的行政管理和工作制度使得有些人的智慧不能有效的发挥。政府应该鼓励高校依靠自身的智力资源优势,单独成立或相互联合建立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咨询服务机构。
5.2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现代社会中,知识传播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和现代化,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平台就是目前理想的知识传播工具。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平台是一个为科技成果转化转让方、科技成果受让方以及参与者提供信息的服务平台。高等学校的科技成果门类繁多,从基础性研究到应用性研究,信息量大,同时还要兼顾技术秘密,这就要求在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平台中要注重知识的识别和知识源的搜索,从而提高知识供求双方的交流效率。
六、结论
我国的高等院校是科研成果的主要来源,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间试验商品化产业化)都存在着知识的流动,知识流动的速度和效率决定着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提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有助于更有效地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知识管理,建立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的对策主要包括:加深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流动的认识;增强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的作用;提高企业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消化和吸附能力;统筹规划和构建网络化组织;以及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中介和信息化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1]俞芬飞. 发展高校科技中介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管理研究, 2007(12):143-145
[2]周玉玲.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及对策. 江苏高教,2007(2):137-138
[3]李澎,吕杰,王世富. 浅谈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科技与管理,2008(1):101-103
[关键词]隐性知识管理;实践教学;个案研究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这种培养既包括理论层面,也包括实践层面。”“2004年中央16号文件颁布后,实践教学开-始在高校推行开来。”关于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也日趋频繁。本文以隐性知识管理为视角,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探讨高校文科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的薄弱点。
一、知识管理视角下“实践教学”的构成要素
人才培养既是一种“教育过程”也是一种“培养结构”。翟安英等认为人才培养过程中,既遵循一定的规范,也体现着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构建起来的人才培养结构和策略体系,是对人才培养的一种总体性表现”。
从知识管理视角看,实践教学研究不能局限于高等职业教育。现有研究更多关注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典型的著作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和《高职专业实践教学及其管理概论》。从现有研究来看,很多研究者将视角集中于实践教学各层面和方面的归纳和概括,忽视了对实践教学构成要素的思考。从知识管理的视角看,史班德(Spender T.)将知识分成外显与内隐两类,分析层次分成个人与群体,由此建立一个组织的知识资源矩阵,即个人外显知识、个人内隐知识、组织(社会)外显知识和组织(社会)内隐知识。这四类知识中,在校本科生难以获得组织内隐知识和个人内隐知识。对于高校本科生培养而言,理论教学是培养学生组织外显知识和个人外显知识,而实践教学是针对组织内隐知识和个人内隐知识,而且这种组织主要是指高校之外的组织。
笔者曾经撰文指出“当前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对于本科专业学生而言,要从大一到大四,将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主线,让学生学会认知、做事、共同生活和生存,而且这种学会要将重点置于社会组织中。”因此实践教学的培养,大致可从三个方面,即课堂教学中的课程实践、课外分阶段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相应的薄弱点。
二、隐性知识管理视角下本科专业课堂教学中的课程实践
内蒙古某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年招生规模40人左右,已有6届本科毕业生。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紧紧围绕应用型、管理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突出了实践教学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学分安排等方面都予以倾斜,使得各种实践环节占教学比例近乎一半,然而该专业实践教学工作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虽然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实践上已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要求非基础课的实践环节所占教学比例不得低于该课程三分之一学时,然而纵观其所有课程实践环节,在42门专业课中,实践教学学时为244学时,仅占总学时的12.87%。如果分别考察专业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眭选修课三大类课程。11门专业必修课的实践教学学时共110,占该类课程总学时的15.28%;类似地,15门限制性选修课的比例为14.95%;16门任意性选修课仅占7.67%。不难想象,所谓“非基础课的实践环节所占教学比例不得低于该课程三分之一学时”只能是靠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其实践能力培养效果很难控制。
三、隐性知识管理视角下本科专业的课外分阶段实践
“学会共同生活”既属于组织内隐知识,也属于个人内隐知识。目前该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外分阶段实践主要有大一年级的社会调查,大三阶段的专业见习和大四阶段的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的组织、规模、涉及面均要逊于专业见习,因此这里重点分析后者的效果。为了保证调查的有效性,笔者对该刚完成专业见习的两个班级发放了63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7份,有88%的同学认为专业见习是有必要的。针对“本次见体满意度”的统计显示,68%的同学认为“本次见习要优于旅游参观”。虽然大多数同学对于见习工作安排本身是认可的,但在具体的效果认同上,观点出现了差异。
首先,对于“本次见习的内容与所学专业的符合程度”,只有25%的同学认为“符合”,而剩下75%中,有18%认为“不符合”,大多数同学认为“基本符合”。其次,从专业技能提升方面看,只有44%的同学赞同专业技能得到明显提升,而56%的同学没有感觉到明显的技能提升。由此看来,此种专业见习在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与班级活动也差不多。再者,从增强就业信心来看,仅有37%的同学赞同通过本次见习增强了就业信心,而有31%的同学认为就业信心受到了打击;易言之,本次专业见习并未让大多数同学增强就业信心。
此外,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但针对“此次见习是否能够充分利用您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一问,高达72%的同学赞同“仅能用上一点”。类似地,针对本次见习与在校期间“所学的课程的符合度”,大多数(51%)同学认为“基本符合”,认为不符合的竟然也有37%。
不难看出,虽然学生认可专业见习工作本身,但是对于专业见习的效果和目标实现上却并不认同,见习内容与所学专业不符,对于学生专业技能提升作用不大,就业信心不但鲜有提升,还受到打击。专业见习应该继续做下去,但从见习的行业、岗位及形式上要有所改进。
四、隐性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管理
毕业论文写作也包含很多的隐性知识。撰写毕业论文,需要完成为选题寻求答案等一系列工作,包含了很多个人内隐知识甚至M织内隐知识。从最理想的层面分析,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既能让学生“学会认知”,也能让学生“学会做事”。从查找资料、撰写综述,到搜集资料、展开写作,每个环节学生都会在解决问题中学到很多知识。内蒙古某大学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的论文选题、综述、写作等方面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这既有教师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方面的原因。
从教师方面看:首先,指导教师数量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论文指导的质量。论文指导及其耗费心血,但很多时候,该大学每名指导教师每学年不得不指导十几名学生,四届本科生累计共有数十人。因此,想要人人都能保证质量,显然是欺人之谈;其次,个别指导教师的水平不足,制约了学生论文质量的提高。一些学生在论文选题和撰写过程中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再者,管理制度的约束力过低,难免会有指导教师不重视。如果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甚至放任自流,学生再不积极主动,论文的规范都很难保证,更不用说水平提升。
从学生方面看:一是平时训练的不足。很多学生在大三之前都意识不到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到了大四突然面临到公务员考试、就业面试、考研复习等多重客观压力,分身乏术,难以应付。二是学生间的基本素质差别较大。虽然大多数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阅读和写作基础,但个别学生阅读面较窄,不知道如何查阅论文,基本的写作表达都成问题,更不用谈研究、分析和论证能力提升。
一、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础是确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项目责任成本
工程中标后,企业应立即组织项目评估部门和项目部的有关人员对项目进行总体评估,测算并确定项目的责任成本、上交费用和目标利润指标。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责任成本的编制依据。包括:①招投标文件;②企业与业主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③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或现场实际工程量;④施工组织设计;⑤材料市场调查价或业主供应价,经过分析测算的企业内部机械台班单价和工日单价;⑥企业内部适用施工定额、间接费取费率。
2.测算项目责任成本。根据工程量清单和分析确定的工料机单价及工程队间接费取费率,按照预算定额工作内容规定的工程细目分别编制责任成本预算单价,划分工、料、机、间接费费用项目,测算单项工程责任成本;根据施工组织方案、工期、项目部编制定员、项目合同价等情况,测算项目施工调迁费、临时设施费、项目部间接费、项目息工期间职工工资、项目应缴税费和预计发生的其他费用。
3.根据上述资料确定项目责任成本,依据合同价,确定项目上交费用和利润指标。
4.项目部根据可控性原则,对责任成本进行层层分解。
二、保证目标成本实现的关键是过程控制管理
责任成本管理的关键是抓好成本形成过程的控制。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和监督各项成本支出,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使成本支出始终置于受控状态,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一)抓好四项费用的过程控制
1.人工费控制:实行责任成本人工费与成本节超相结合的双控办法,建立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激励机制,增强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实施成本否决,实现责任成本目标,增加职工收入。
2.材料费控制:材料费一般占工程直接费的60%,是项目责任成本控制的关键,必须加强材料的计划、采购、验收、领用、消耗等各环节的管理。①深入了解市场行情,制定最佳采购计划。②对用量大、规格单一的大宗物资实行招标采购,集中供应。③对砂、石等材料实行限价限量采购。④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就地开采,自行组织生产,降低材料成本。⑤实行限额发料、配比领料制度。⑥加强对分包工程材料的管理,严禁只供不管。⑦加强材料核算,定期清查盘点。
3.机械使用费的控制:①严格控制新购设备。②对现有设备勤维护、勤保养,提高设备的出勤率、完好率和利用率。③实行单机单车核算。④对大中修设备进行技术评估监控,控制修理费用开支。⑤定期检查折旧费计提情况,防止不提或少提折旧,造成虚盈实亏。
4.间接费控制: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部,严格定编、定岗、定员,减少管理服务人员费用开支;对办公费、通讯费、差旅费等实行指标控制,无法进行指标控制的费用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
(二)加强分包队和分包工程的管理
分包队是弥补施工企业资源不足,实现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补充力量。选好用好分包队,充分发挥其“招之即来,完工即退,灵活机动”的优势,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分包工程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合同规定,严格禁止工程转包和非法分包。使用分包队必须严格坚持“先签合同后施工”的原则,并按合同价的一定比例收取履约保证金。严格按合同约定和工程进度计价,按计价和合同分阶段拨款,严禁超计价拨款。施工企业对分包队伍的管理要和内部队伍一样对待,严禁以包代管,包而不管,预防发生质量事故。
(三)完善计价办法,及时进行验工计价、工程决算和内部审计
项目部应建立健全验工计价管理办法。对分包队计价必须实行技术、质检、计划、物资及项目经理签批制度,防止出现质量不合格、错算、超计价现象。项目部应与分包单位签订单价承包合同,一般不得签订总价合同,并且不得突破上级核定的责任成本单价。建立健全计价台账,以分包队实际完成工程量按期计价。调增责任成本单价必须报上级审批,项目部无权私自调整。不论业主是否计价,项目部必须按月对施工队计价;工程完工后,不论业主是否搞决算,项目部必须立即对施工队进行决算。企业审计部门及时对完工项目进行竣工审计,对业主拖延搞决算的项目,可采取决算前和决算后二次审计办法。工程决算审计后,未经上级批准,项目部不得私自增加施工队计价,否则按超拨款处理。通过此种办法,可加强内部控制,及时扎住成本开支出口,堵塞漏洞,防止开支混乱。
(四)加强科技攻关,向科技要效益
施工企业依靠内部挖潜降耗增效的空间越来越小,只有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吸引科技人才,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通过加强与科研院所联系,共享科技资源,科学制定施工方案,优化施工工艺,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降低工程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在过程控制中定期进行考核分析,实施奖罚兑现,是实现目标成本的保障
1.建立责任成本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责任成本管理办法的制定和责任成本的测算、确定、核算、控制、考核和分析工作,为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2.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实施成本否决,及时兑现奖罚。责任成本管理的经典之处就是实施成本否决,将责任成本与职工个人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节约有奖,超支受罚,以增强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提高降耗增效的自觉性。
关键词:水闸;工程施工;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一.我国是农业大国,水闸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引水和排涝建筑物,直接关系到地区农业生产情况,也关系到地方经济的稳步发展,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水闸一般由上游链接段、下游链接段以及闸室这三部分组成,水闸关闭可以起到拦洪、抬高水位的作用,进而便可满足工程上游用水或者通航要求,而若开启水闸则可以起到泄洪、冲沙、排涝等作用,还可以根据下游用水需求调节水的流量[1]。正因为水闸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保证水闸施工的质量,这就需要将优质的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谨慎对待。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实施水闸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水闸工程施工前的质量管理要点
与其他建筑工程一样,水闸工程在施工前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首先是要
对工程的施工企业所提交的施工管理制度、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以及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和方案等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其能够符合水闸工程的要求。其次是需要工人员进行把关,对技术人员要提出明确的素质要求,确保施工人员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工程任务[2]。第三是要对工程设计图进行审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经验丰富的人员参与会审,对设计中不利于施工管理的地方要及时指出并商议解决办法,这样才能做到未雨绸缪。第四是要在施工前制定出详细的施工管理制度,以《水闸施工规范》为施工要求,以便对具体施工过程进行指导和协调;第五是要成立水闸工程管理小组,根据工程的特点,将工程细分为施工组、技术组、物资组等等,分配好小组成员,做到各司其职,落实各项工作的责任人。
二、水闸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要点
进入实质的施工过程后,需要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层层把关,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工程质量。水闸工程质量控制总的原则是:控制所用材料的质量以及强度、注意混凝土等配料的配比管理、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做好主要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做好工程质检以及验收工作。
(1)水闸基坑土方开挖以及施工降水管理。
在水闸工程中,地基选择是极为重要的,在对地基进行测试之后才可进行开挖。开挖土方应该分层分段地进行,按照一定的次序依次进行,绝不允许超挖或者欠挖。同时要做好施工降水工作,在进行无砂混凝土的管井降水时应该在工程底板旁边增加轻型的井点降水[3],这样可以保证底板的土层承载力相同,从而实现沉降均匀,此外这样处理还可以保证在进行底板施工时能够处于无水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在轻型井点拆除之后,应该封闭井孔,之后还要用C20混凝土进行封底处理。
(2)水闸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理。
考虑到原材料的质量将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以及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管理时首先需要对原材料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相关的质量控制人员则需要随时掌握混凝土含量的变化规律,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除了原材料的质量需要严格控制之外,混凝土的配合比也是一个关键环节,应该委托有资质的专门试验室提供准确的配合比,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利用各种方法测出混凝土中砂子和石头的含水率,不断地调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率。在按照工地临时试验室提供的配料单进行混凝土拌制时要严格地控制各种原材料的使用量,不可避免地出现偏差时必须将偏差控制在必要的范围之内,而混凝土拌合的时间也需要满足行业内的规范和要求。
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前,必须要保证仓内没有杂物,而是用的模板、钢筋以及预埋件都需要符合相应的规范。这些准备工作还需要有现场的监理进行验收,合格后才可进行实质的浇筑工作。而浇筑则需要按照一定的厚度、方向以及顺序进行,对于浇筑间歇时间也需要控制好,一般来说,上下层混凝土的间歇时间不可以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进行振捣工作时需要快插慢拔,而插点最好要均匀排列,按照顺序逐点进行,中间不可有遗漏,这样才可以保证混凝土做到均匀振实。而在具体的浇筑工作中,应该随时检查模板、钢筋等工具的稳固情况,如果发现变形、漏浆等情况应该及时地进行校正处理。
(3)水闸工程中金属结构工程的质量管理要点。
金属结构工程包括钢闸门的制作与安装,门槽预埋件的制作与安装这两个部分。钢闸门的制作材料必须有厂家的质量保证单,在进行制作前应该随机地抽取一些样品进行试验,确保质量无问题方可投入使用。同时,为了控制钢闸门在焊接时出现的变形,需要按照工艺实现制定的次序进行焊接,当然还需要在特定的平台上面制作靠模并安装墙面支撑。在焊接完成之后还要使用水平仪进行检测,以保证其偏差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4]。
门槽预埋件的制作与安装施工需要注意的是主要是预埋件主轨不锈钢的工作面加工,其表面的粗糙度应该达到6UM。具体的工程需要严格地按照设计图纸以及相关规定执行。另外,闸门槽构件上的不锈钢接头都需要使用不锈铜焊条来完成焊接工作,在焊接过程中需要随时关注变形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进行矫正。
三、水闸施工后质量管理要点
在各项工作完成之后,工程的质量管理主要是要进行质量检查、工程评定与验收。虽然有《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作为具体的评定标准,但是管理单位应该更为细致地完成这项工作。其中整个项目的关键工程以及一些隐蔽工程应该在施工单位确定合格后再委托监理单位或者施工设计单位组成联合评定小组,共同完成其质量的检测和评定。对于已经完成的单元工程和分部工程质量,应该进行后续的观察与检查,并注意收集水闸运行的情况,进行及时并细致的记录。同时还需要对各类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并按照相应的规定归档,以便各类相关人员进行检查和验收。
关键词:质量管理;项目成本
1.质量目标的确立原则
一个项目的工程质量目标,不仅取决于工程承包合同对业主的承诺,还取决于施工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和阶段性战略目标,以及市场竞争的需要,所以每个项目开工前都要根据公司的整体质量规划目标,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市场环境和竞争需要制定项目的实质质量目标。然后将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各区域、各层次、乃至分项工程和工序。
2.以质量为核心结合预算,合理组织施工、确定施工工艺、选定材料、设备
质量目标确定后,就要以拟定的质量目标为核心组织施工,确定先进合理的工艺。工艺先进性、合理性主要表现在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规范的基础上,要技术成熟、创新领先、易操作、质量可靠、安全性强、节省工料投入、劳动强度低;合理的选用材料、设备的材质和类型。合理性主要表现在材质能满足实现质量目标要求、符合规范规定、能满足设计要求、使用要求和安全性,同时要与预算相结合,对价格和总量进行控制。
3.正确处理好质量与进度、成本控制的关系
在“慢工出巧匠”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传统观念中,如果质量目标定的高、创建质量或安全文明施工奖项就一定要有很大的投入,一切都要使用新的东西,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其实从国家和行业设立奖项的初衷来看,并不提倡高质量就要高投入,而是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责任心、精心操作、细心指导、严格管理、不断创新、持续改进,在同样投入条件下创造出精品工程,当然精品工程不会给你偷工减料的机会,作为现代建筑企业,在市场化时代不应该也不可能通过通过偷工减料的手段来维持企业的生存。质量好了不一定就会进度慢,随着国家普遍对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日趋提高、管理手段不断完善,作为施工企业应该通过不断改进工艺、采用新技术、加强对操作者的技术培训、采用先进的激励机制来挖掘每个操作者的潜力、提高劳动效率,通过严格的自检制度来提高一次性验收合格率、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来保证进度的有序进行和成本的有效控制才是唯一的出路。
4.质量预控
“质量是生命”已成为所有同仁乃至所有行业的共识,控制好了质量就能延续企业生命,而质量预控是整个质量管理环节中的首要一步。要想做好质量预控工作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质量标准要明确:有了明确地质量标准,操作者和质量管理者才有了一个统一地、明确地尺度,才能一步到位,不至于出现返工现象。曾有一个项目在装修阶段的内墙粉刷过程中按照一般的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技术管理人员也没有提出任何质量要求和问题,就这样按照施工人员的意志全部完成,到验收时甲方提出要全部达到“优良”标准,结果造成全面返工,再次投入使用的工料增加了一倍还多,人工和材料损失达到几十万元。
4.2编制质量管理规划:质量目标制定后,如何实现质量目标才是质量管理的核心也时项目管理的重点、难点,这就要求各阶层人员在本职岗位上编制质量管理的规划,即自己应该做什么工作,各项工作该怎样做、怎样开展,做到什么程度,要求被管理层做哪些、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希望上级管理层提供什么条件、帮助和支持,质量规划要报到上级、发到下级,各级按照各级的管理规划去落实,质量就会处于受控状态。
4.3设置质量控制重点:工程的每一部位、每一分项都很重要,都要有质量保证,但是,因不同的工程使用功能的不同,所处的环境和位置不同,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就要把涉及安全性和影响使用功能的内容作为重要控制点,并制定出具体的要求和措施(如:全数检查、现场全程监督、增加检查频次、加强工序交接验收等),确保重要部位重点监控做到胸有成竹。
4.4样板领路:大面积施工前,先按照拟定的方案和工艺做样板间或样板件,这样能检验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同时能检验出达到的质量效果。要想起到样板的作用,不仅要对完成的整体样板进行验收、总结。在样板制作的过程中要对样板的每一道工序进行过程监督,这样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彻底排除隐患,因为质量问题不仅仅是尺寸和外观偏差的问题,更严重的隐患在于过程中的各道工序是否可靠。比如内墙釉面砖的粘贴,外观检查可能都符合规范要求,如果粘贴前未经过充分湿润,在验收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而在使用一年以后就会出现大面积空鼓脱落。
4.5建立检查验收制度:管理的过程就是查漏补缺的过程,就是要预测风险、规避风险、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制约人的懒惰和随意性,给人的行为进行正确指导和引导、告诫或惩戒不良行为和后果,所以要建立健全各项检查、验收制度来保证各项管理规划的实施,最终实现质量目标。
4.6过程控制和验收: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精髓就是过程控制,就是由传统的检查结果转变为管理过程,通过对过程的有效控制来实现期望的结果,也就是说只要过程不出偏差,结果就不会错,所以质量管理的主要精力都要放在过程检查和过程验收上,这里的过程检查和验收的含义是对于一个整体项目按照分部、分项和工序层层分解为若干个过程,而每个过程的检查和验收内容要涉及到“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而每个层次的过程控制和验收,都要按照“P、D、C、A”系统进行循环,这样才能达到持续改进、逐步提高,实现最终的质量目标。
5.施工质量与保修投入的关系
由于目前我国建筑企业整体质量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监理业务水平和素质也是参差不齐,质量监督部门对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工作就更多的在于满足形式的要求,所以,总会把许多质量问题遗留到竣工后的业主使用过程中。但是,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建筑产品就像普通商品一样,涉及到每一个业主的切身利益,业主也不会包容我们的建筑产品有任何瑕疵,所以,蒙混过关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一去不复返。目前,住宅分户验收制度的出台就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这就要求施工企业的质量观念必须由满工转变为满足终端业主的要求,加强自律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出路,只有一次性保证工程质量才会减少保修期内的维修投入,才有希望在保修期过后收回该属于企业利润的保修金,才不至于拿出本该属于企业利润的资金为业主进行房屋修复和损失赔偿。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建筑市场不断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通常来说,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的竞争中分一杯羹,建立自己的信誉,保持长久的经营,就必须提供一个高质量、短工期、低成本,安全性高的建筑物。建筑工程的整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的,从立项、规划、设计、审核,工程正式施工,以及竣工验收到资料整理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加强管理,不能出新任何环节的纰漏。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环节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工程的进度。在施工过程中,任何的违规操作,操作失误,都会给工程留下安全隐患,制约工程的进展。因而,施工单位必须加大对施工管理的重视,加强对建筑施工管理的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尽可能的提高施工单位的的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与经济社会效益,帮助企业在市场中进一度扩大市场份额。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探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控制。
1 进度控制
1.1 制订合理有效的进度计划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之前,建筑工程的甲方乙方必须就工程工期签订合同,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资金的流动情况,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施工进程,以便实现对工程施工进度的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进度计划的制定,要综合考虑建筑工程的各项潜在因素,确保进度计划具有有效的预见性与前瞻性,保障工程的进度计划在不断变化的施工环境中仍旧具有引导作用。在制定完进度计划,还要采取统筹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每一个过程的合理性,然后根据分析研究绘制网络图, 找出计划中的重要工序和路线。然后不断的优化这些重点的工序和路线,最终选择最有效最合理的工期计划。
1.2 加强对进度计划的审批力度
在建筑工程正式施工之前,相关责任人员要统筹规划,对工程项目的进度目标制定一个整体性的安排,即制订计划一个项目的工程进度。进度计划一方面能够明确每一个工程项目的目标,另一方面还能对工程的施工进程实施动态管理。一般情况下,监理工程师并不负责制定进度计划,但是会辅助业主编制控制性施工进度计划,并对业主制定的进度计划进行严格的审批,审核其是否合理规范。
1.3 对进度实施动态监控
对进度进行动态监管是指不影响工程整体进度基础上,修改和调整工程中的单个项目的进度计划。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的复杂性,其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对此,要充分研究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的修改调整进度计划。在采购施工材料方面,根据施工的所需材料的质量、规格和数量,材料的供应情况及时的调整施工的进度。
1.4 加强对进度有效监控的力度
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的有效监控,随着掌握工程的整个进展情况。进度监控主要的方法是审查项目的实际施工进展情况,然后比较实际值与计划值的差距。此外,管理人员要记录施工前的准备进度,明确实际施工进度和计划进度,对各方的关系进行合理的调节,以便应对工程中随时出现的问题提供,保证工程施工按照计划进行,实现进度控制目标。
2 质量控制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对各环节的质量进行有效严格的控制,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的质量控制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经理部在验收工程过程,要详细的参考工程计划质量标准,制订严格的质量验收要求。并且在验收竣工的建筑工程项目时,制定的质量标准要比国家的验收标准高,避免工程存在安全隐患,防止返工。 (2)严格控制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根据国家标准和设计和施工现场的要求选择恰当的材料。 (3)对工程的主体进行施工过程,需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最大程度的保障主体结构的质量,避免主体结构的施工不合理,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4)在工程的装饰上,要充分考虑每一个细,尽可能避免质量通病。在保障部位装饰质量的前提下还要不断的改进创新,从而使装饰具有独特性。
3 成本控制
控制项目成本是建筑工程的施工控制中尤为重要的部分。有效的控制项目成本确保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各项费用都在预计成本的范围内浮动,从而实现工程成本目标。项目经理人作为首要责任人,要严格控制项目成本,在进行项目投标之前,和预算员讨论研究制合理的投标书。控制项目工程的成本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控制项目施工的材料成本:在项目施工时,必须制定严格的材料使用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材料管理制度。对于那些消耗较大的施工辅助材料可以通过包干制度降低成本。(2)控制施工人工费用: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工程项目的工程量大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而一些工程的施工量小,会导致人员废置,因而要合理的制定和控制施工人员数量。加强对施工人员数量的有效控制,对成本控制能够间接的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3)减少各种浪费现象:在进行项目工程施工过程,管理者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指导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设计、合同进行规范施工。通过加强质量控制,降低返工,进而降低工程的造价。
4 安全控制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也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内容。具体措施如下:
4.1 落实安全责任制
企业法人和项目经理是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必须对项目工程的安全付责任。在实施项目工程之前,工程责任人都要签工程施工安全责任书,避免出现事故后,无法追溯责任人,出现逃避责任的现象。鉴定责任书之后,相关的责任人就必须都安全负责,严加控制,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4.2 安装安全设施,配备安全员
为保证施工安全,在施工现场必须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并安装必要的安全设施。在施工现场,缺少配套的安全设施,一旦出现施工安全事故,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配备专门负责安全的的人员,管理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发生。
4.3 加强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
在工程施工之前,要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班组要重视安全交底工作, 详细的记录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此外,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也要组织定期的安全培训,并在施工现场挂安全条幅,以便施工工人时刻警惕安全问题,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涉及到的内容方方面面,综合管理难度很大,因而必须分别从各方面加强控制,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实际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可以从进度、成本,质量及安全等方面进行控制,制定严格的管理控制制度,落实责任制度,实现对工程的综合控制。
参考文献
[1] 沈佳成.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4)
[2] 赵冠.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控制探讨[J].新建设:现代物业.2012(1):80-81
[3] 张吉全.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对质量控制的探究与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1)
[4] 陈敏俊.目标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途径研究[J].硅谷.2009.(06):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