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古代园林特点范文

古代园林特点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39: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古代园林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古代园林特点

篇1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 美学; 现代园林; 设计

1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营造法则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原则主要有:“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山水为主、双重构造;有法无式、重在对比;借景对景、引申空间”,具体到造景手法有:抑景、借景、添景、夹景、框景、对景、漏景等。造园内容包括: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等。故中国园林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法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以小见大、一步一景的艺术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这些方法既可以作为造景手法,也可作为观赏法则。

2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表现形式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中表现出对自然美的一种怡然、闲适的深远情思,中国园林恰是利用了山石、植物、建筑,因地制宜,对大自然之美进行再现,体现了一种怡然、闲适的自然之美。中国园林也追崇“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意境美。而这种意境美是一个最能体现和代表中国艺术精髓的美学范畴。园林中的意境美讲究“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正如宗白华先生在其《美学散步》中谈到:“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这准确地抓住自然美的精华,并加以再现。所以,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精华所在。

3 在继承中发展中国现代园林

3.1 学习中国古典园林“师法自然”的造园思维

中国园林造园手法追求崇尚自然,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恰恰在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中,破坏自然环境是独特的手法,强加线条于其中,大搬西方“一览无遗”的园林风格。其实,现代园林设计应从古典园林的造园观念出发,在提倡生态学、自然学和人类学的基础上建造园林的观念,可以善意地去改变和重塑自然界。设计师要深入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溶于大自然,尊重自然才是园林创作设计的基本法则。另外,在设计时应充分去分析方案实施后是否真正能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存。认真校正园林中的乔、灌、草的植物配比合理性,是否更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园林绿地是否真正能满足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基本生态功能;园林的道路、广场设置是否比例得当,能否兼顾景观与功能使用等等。

3.2 抱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去追求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有“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造园思想和“虽是人为,宛自天开”的美学境界,实际体现的是一种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种思想观念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互渗透、和谐统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日月、山河、森林,无不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也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再次论证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思想的科学性。虽然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以经济发展为背景的,但经济的发展同样影响着环境的发展和变化。正如《淮南子・本经训》上“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的典故,指出发展经济以不能破坏山林、水体等生态环境为前提,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所以,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园林设计中自然之美、艺术之美和道德之美。

3.3 学习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造园意境

篇2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现代园林;融合

我国是园林建造最早的国家,商周时就已经在大规模的修建园林,当时的园林模型被称作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园林的建设特色也在发生着变化,不同地域的造林特点也不同,正是如此,才会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园林特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这一态势也为现代化园林建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促使现代化园林更容易形成自己的特色。基于此,笔者首先分别对我国的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特色以及现代园林的设计特征进行了对比,而后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对于现代园林的影响。

一、对于中国古典园林以及现代园林的特征分析

1.对于我国古典园林建设的特色分析

我国古典园林建设具有诸多的特征,究其根本,无外乎它所涵盖的种类较多,其中不乏私家园林、皇家园林以及寺庙园林等等,这些园林的种类不同,所以所呈现出的特征也不尽相同。

其一,对于皇家园林的特征分析。正所谓皇家园林,从其概念上就已经能体会到它所具备的特征,富丽堂皇、规模宏大、历史特征显著等等,这些皇家园林大多规模庞大,建筑的主体较高,比如,北京的北海公园以及颐和园等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古典园林不仅对施工以及设计的要求和手段较高,同时它们也与其他的园林种类不同,它们还会存在着园中园的现象,同时,园林的建造初期就会明确主题,而后再针对性的运用丰富的建筑对园林进行点缀,丰富园林的形式和内容。

其二,对于寺庙园林的特征分析。寺庙园林与其他的园林种类也不同,它更加针对寺庙或是其他具有的地域而建造,这些园林由于其信仰和理念不同,因此,最终的园林特色也不同,也正是由于它们的种类多样,也对我国古代的园林特色进行了拓展和扩充,丰富了园林的形势,促进了我国园林的发展。

二、对于现代园林的特征分析

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相比较,更多的是针对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建造的园林,进而将这些园林特征予以归纳,最终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园林形式。随着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现代化的园林发展更具自然、社会、科技以及其他艺术的特征,促使现代园林的格局也在不断地发生着转变。对现代化的园林特征予以总结,无外乎两点,其一就是对园林艺术、城市建筑以及城设施等实现了有机的统一,其二则是大多是针对大众的要求来建造的,更加偏向于顾客的需求。这样的形势为现代化园林的建造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对于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我国的古典园林建造特色大多已经被传承下来,它与现代化的园林建造的特色具有一致性,它的创作方式也对当前的园林建造具有重要的助推性作用,在现代化园林建造的过程中,应当将古典园林的建造特色有效地融入,与时代的发展理念相符合,同时也可以将我国的文化精髓进行传承和发扬。

1.精细勘探,细致分析

要想将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和设计特色融入到现代化的园林建造中,首先就是要将勘探落实到实处,只有将勘探环节予以良好的把控,才能使后期的设计和建造尽可能的做到因地制宜,进而形成独特的、适宜的园林建造风格。而且在此过程中,还要注意设计的效率,不可一味的追寻某种设计风格而浪费了园林的诸多的建筑材料和场地,无法将节约型园林设计理念落实到实处。

2.将情寓于景,凸显艺术气息

在进行现代化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要想将古典园林的建造特色实现有效地融入,就要将古典的园林建造的手段和特色予以切实的发掘,不仅如此,还要切实的将其主题内容予以确定,而后分析古典园林建造的表达方式,进而做到将情寓于景,让人们在欣赏现代化园林的过程中,观景生情,达到弘扬古典园林的精髓的目的。

3.应用古典私家园林的特色,拓展F代化的园林特色

私家园林在建筑的过程中,不仅对住宅花园的特色进行了浓缩,同时它的建筑手法也为园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私家园林中,可以体会到它特别的韵味和含义,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修养和文艺,这也体现了古代人们所推崇的“雅”的特色,此外,私家园林还具有另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集“居”和“游”的功能于一体,人们在游览了私家园林的景色之后,将会感受它的别致,并在游玩的过程中,体会到私家园林给人带来的醉人的感受,同时也会被艺术的气息所陶醉和熏染。因此,现代化私家园林建造的过程中,也要将这些古典建筑的特色予以凸显,而后将二者实现切实的结合,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私家园林形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进行现代化园林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要想将园林设计和特色有效地凸显出来,就要不断地汲取古典原料林的建造优势和表达手法,以此为基础,实现现代园林建造的古典化,促使现代化园林建造和古典园林的手法实现有机的统一和融合,不仅促使当前现代化园林建造的发展,同时也会将古典园林建造的精髓切实的弘扬。

参考文献:

[1] 张媛.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禅境的营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创新手法[J].科技与创新,2016,12(5):49.

[2] 谢伟岸.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12,41(20):46-46.

[3] 陈宇,涂钧.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光影分析――以江南园林为例[J].中国园林,2016,32(6):117-122.

篇3

关键词:中外园林史;教学方法;初探

中图分类号:TP31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208-2

《中外园林史》是研究中外园林渊源替嬗、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介绍具有代表性一些国家独特的园林形式以及为现代园林发展与建设提供重要历史借鉴的一门学科,是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这门课对于学生学习了解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的园林特征元素和设计手法,加强学生学习园林文化的综合知识,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水平尤为重要。当前许多园林专业的院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内容多与学时分配少、对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学方法不得当等方面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总结《中外园林史》课程特点、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已期为《中外园林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课程主要特点

1.1 内容涵盖多

这门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四大部分:中国古典园林史、欧洲园林史、西亚园林史和日本园林史。特别是中国古典园林史内容繁多,时间跨度长,从殷、周、秦、汉时期的园林产生开始,历经魏、晋、南北朝转折期,隋、唐全盛期,两宋、元、明、清初成熟时期和清中叶、清末成熟后期。每一历史时期的园林形成均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且各个时期的园林风格类型不尽相同。欧洲园林史内容更是如此,包括了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代表的古代时期园林、中古时期的欧洲园林、勒诺特式时期的欧洲园林、自热风景式园林和西方近代园林。西亚园林史和日本园林史与前两者相比,内容相对少一些。

1.2 学科综合性强

它是高等院校园林专业的主要基本理论课程之一,属专业基础课,综合性很强,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与之有联系的学科也较多,如历史学、美学、建筑学、园艺学、植物学、生态学、自然地理学等。中国古代的造园艺术,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民族色彩,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既有它形成的历史条件和自热环境,同时也受到古代自热美学、绘画、文学艺术的影响。就单个内容知识点而言,如构成中国古典园林组成的要素:叠山、理水、植物、建筑,这四种造园要素是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的,与之相关联的有三门学科。而构成日本古园林的造园要素却不同了,分别由石组、石灯笼、洗手钵、水潭、植物等组成,其园林要素集中表现和反映庭园内涵和精神境界。

1.3 知识点琐碎

该课程需了解掌握的内容较多,知识点琐碎且相对单调。如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寺观园林,标志着中国园林体系得以全面形成。在以后各朝代中,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这三种类型的园林,它们形成社会历史背景、不同类型与政治经济以及历史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点非常繁琐,且课程所介绍的多数园林实例和作品目前已无法考究,大都已经不存在了,留下的记录只是相关史料当中的零星记载或残缺的平面图,缺少详实的具体图片资料,学生单凭想象理解较为抽象。如唐长安城中史称“三大内”之一的东内大明宫是三大内中规模较大,建筑最豪华的皇家园林宫殿,贞观八年营建,如今只有农田遗址,蓬莱山早因挖土破坏,仅存部分土山。

2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多与学时分配少的矛盾

随着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及各学科的渗透,使中外园林史这门课涉及面极广的基础学科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与此同时,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又增设了许多新的专业课程,但教学计划和学生总的学习年限及总的学时量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同时由于过多的强调专业实践,这就使像中外园林史这样的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时数不得不大幅度缩减。多数本科院校的园林专业的课时量在32-36学时之间,高职高专院校甚至更少。受到课时量的限制, 有的只讲授中国古典园林史,国外园林史和近现代园林史讲授的很少或干脆舍弃不讲。

2.2 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教师和学生对这门课的整个教学体系及重要性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认为这门课对园林设计和工程实践指导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特别对于高中学理科而考入理工类院校园林专业的学生,本身对历史缺乏学习的兴趣,更何况这门专业基础课和中外历史发展联系比较紧密,学生常常陷于被动的学习之中, 也容易造成学习兴趣下降, 记忆疲劳。部分院校受专业教学计划、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和学生认为这门课不像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测量学、园林制图等其他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那样容易教学和实习。

2.3 教学方法不得当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进一步发展,逐步打破和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讲台的教学方式。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图片和小段影片的形式把一些史料上的记载、各种史书上绘制的图示和一些中外园林史上著名的园林实例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然而,过多的依赖多媒体教学却造成了课堂中师生的交流互动减少、课堂单调、学生视觉疲倦、教学效果下降等矛盾。另外,教师在上课时多数按照时间顺序整理一个园林发展的基本框架, 讲授各时期和国家的园林特点和类型, 缺乏与强调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学侧重点。

3 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篇4

关键词:环境美学;山水艺术;信仰;文化使命

中图分类号:B83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4-0095-04

长期以来,对中国古代的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山水城市等艺术形式,人们很少从环境美学角度研究其性质与意义。有关环境艺术的研究成果广泛涉及传统山水园林、山水城市范畴,但普遍重功能设计视角、轻艺术美学视角。有些人注意到山水诗、山水画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联,却主要是从现代环境设计如何借鉴传统审美文化这一思路人手,并未充分意识到山水画、山水诗,其实与山水园林、山水城市一样,都是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环境艺术的基本形态。事实上,中国传统山水艺术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基本信念,传递了人与自然之间互动审美、互动实践的丰富文化信息。如山水诗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心灵对话,展示了人与自然相互融入的诗意境界。传统山水画大多描画人置身自然环境、其乐融融的场景,对现代园林与城市环境美学建设有重要意义。古代山水园林与山水城市模式更是从物质形态上承载了中国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栖居理想。阿诺德·伯林特在讨论环境美的问题时,将环境看成是与人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审美对象,是“被体验的自然、人们生活其间的自然”,并且能够“满足我们的感知活动并让我们产生回应”。根据这一界定,中国传统山水艺术就是环境艺术的经典化身,它既蕴含人文环境,也蕴含物态环境,是从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层面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诗意栖居的环境审美理想。从文化根底上说,这种环境审美及其栖居理想能够在千百年历史中一以贯之地坚持下来,传承至今,得益于其中所蕴含的信仰精神。

一、信仰维度与传统山水艺术研究的现代性

自古及今,信仰总是以多元化的方式存在于习俗、神话、祭祀、宗教、哲学、艺术等领域。而对中国传统艺术与信仰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中国学者早有研究和认识。宗白华认为艺术是一种技术,但它是介于哲学与宗教之间的东西,在理智上是对宇宙的了解方式,在情感上则是对宇宙的信仰方式,因而古代器皿在技术、艺术、宗教、政治、经济实用上往往是不可分的。陶思炎认为,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的“纸马自唐代在中国出现以来,伴随着宗教民俗而广为流布,成为各地民间信仰活动中最常见的俗信物品”,它是“集宗教、艺术、民俗于一体”的民俗艺术,有深厚的“信仰背景”,是“信仰表达的载体,其应用属宗教民俗现象”。吴祖鲲认为传统年画就是一种民间信仰的承载方式,值得保护和发掘。

基于艺术与信仰的关系来理解中国传统山水艺术的内在品质,学术界也有研究。如陶文鹏认为,意境是王维山水诗的灵魂,其《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云:“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诗以蝉声、水声等音响素材表现秋暮久雨新晴的典型特征,体现了诗人处理自然音响素材的高超艺术功力,而且诗中声音、形象与色彩具有和谐的情调,展现了久雨乍晴之后山水情景交融的意境。陶文鹏分析认为,王维山水诗的意境表现力与其崇奉南宗禅理紧密相关,意在将山水林泉当做求得净心、悟解禅理的精神乐园。王国璎在《中国山水诗研究》中专章探讨“长生”(或“永生”)信念与魏晋时代山水诗发展的关系,认为对永生的信念引发了咏仙诗,进而引发咏山水之诗,最终诞生“山水诗”。

然而,从信仰维度解读中国传统山水艺术的基本特质,还有若干问题值得深入细致研究。

一是充分理解传统信仰在山水艺术发展史上占有的精神文化地位。中国古代山水园林的兴起与发展,就同古人认识自然、信仰山水的思想观念紧密相关。陈望衡在《环境美学》一书中谈到中西园林的哲学基础时,认为欧洲园林受哲学思想影响较为明显,而中国园林更加自觉地强调居住性,有意打破园林的文化符号程式。这一评价可能忽略了传统信仰在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中的核心地位与价值。明末园艺家计成主张园林“先乎取景,妙在朝南”,实现“寻幽”的精神功能,其中的“南”、“幽”并非单纯的地理方位或园艺设计概念,而是蕴含着深刻的信仰,通向园林的精神归宿价值,类似《圣经》所描述的伊甸园指向“天国”,也类似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追寻的“理想国”。正是深蕴其中的精神信仰,对理想家园的梦想与祈盼,让人们对自然山水产生了强烈的精神信念与情感依赖,锻造了中国传统山水园林模式及其美学品格。从这个意义上讲,信仰是解读传统山水园林特点的逻辑前提,而居住性则是园林艺术服务世俗生存需要而必然形成的结果。

篇5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而且,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要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

一般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所谓曲折而自由的布局,是同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园林惯用的几何形图案的布局相对而言的。这种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在面积较小的江南私家园林,表现得尤其突出。它们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讲的就是这种手法。例如,苏州多数园林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游客的视线,使人们一进园门只是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几经曲折才能见到园内山池亭阁的全貌。以布局紧凑、变化多端、有移步换景之妙为特点的苏州留园,在园门入口处就先用漏窗,来强调园内的幽深曲折。至于园内的对景,也不象西方庭园的轴线对景方式,而是随着曲折的平面,移步换景,依次展开。有的则在走廊两侧墙上开若干个形状优美的窗孔和洞门,人们行经其间,它就象取景框一样,把园内的景物象一幅幅风景画那样映入优美的窗孔和洞门。

至于划分景区和空间的手法,则是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景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主要特色的重点景区。例如,苏州最大的园林拙政园,全园包括中、西、东三个部分,其中中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同时,水的面积约占全园五分之三,亭榭楼阁,大半临水,造型轻盈活泼,并尽量四面透空,以便尽收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园内的空间处理,妙于利用山、池、树木、亭、榭,少用围墙。故园内空间处处沟通,互相穿插,形成丰富的层次。再如北京的颐和园,它的规模很大,全园面积约3.4平方公里,它可以分成许多个景区,其中有些景区还形成大园中包小园,如谐趣园。但在这许多景区中,昆明湖与万寿山则是它的精华所在。正是这些重点的景区构成了这些园林的主要特色。各个园林不论其大小,只要主要景区很有特色,即使其它方面略有欠缺,也仍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至于“借景”这种艺术手法,更是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这种手法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运用得非常普遍,而且具有很高的成就。例如,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建园历史最早的沧浪亭,它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善于借景。因为园门外有一泓清水绕园而过,该园就在这一面不建界墙,而以有漏窗的复廊对外,巧妙地把河水之景“借”入园内。再如北京的颐和园,为了“借”附近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的景,除了在名为“湖山真意”处充分发挥借景手法的艺术效果外,在其它方面也作了精心的设计。如颐和园的西堤一带,除了用六座形式不同的桥点景外,没有高大的建筑屏挡视线。昆明湖的南北长度也正适合将园内看得见的西山群峰全部倒映湖中。同时,两堤的桃柳,恰到好处地遮挡了围墙,园内园外的界限无形之中消失了。西山的峰峦、两堤的烟柳、玉泉山的塔影,都自然地结合成一体,成为园中的景色,园的空间范围无形中扩大了,景物也更加丰富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以万寿山佛香阁为近景、两堤和玉泉山为中景、西山群峰为远景的锦绣湖山诗境画卷。

中国古典园林的这种借景手法,在《园冶》一书中,总结为五种方法,即“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上面提到的一些实例,主要属于借园外之景,是“远借”。所谓“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主要是指园林之内的借景。所谓“邻借”是指园内距离不远的景物,彼此对景,互相衬托,互相呼应。如颐和园中“知春亭”附近的亭、桥、柳、石等互相因借,显得协调而优美。“仰借”一般是指园林中的碧空白云、或明月繁星等天象。不过,象仰望山峰、瀑布、以及苍松劲柏、宏伟壮丽的建筑也可称为仰借。如进入北京北海公园的正门,抬头即可仰望出类独秀的白塔;“俯借”则是指如凭栏望湖光倒影、临轩观池鱼游跃等;“应时而借”是指善于利用一年四季或一月之间不同的时辰景色的变化――如春天的花草、夏日的树荫、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雪景、早晨的朝霞旭日、傍晚的夕阳余晖……等等,都可应时而借。如苏州的以精巧幽深见长的网师园,园中的重要景区“殿春m”就是根据宋人芍药诗里的两句“多谢化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借春末的芍药花来造景的。

第三,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

以常见的亭、廊、桥为例,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是独具匠心的。如亭,不仅是造型非常丰富多彩,而且它在园林中间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如苏州西园的湖心亭、拙政园别有洞天半亭、北京北海公园的五龙亭。再如加廊,它在园林中间既是引导游客游览的路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如当人们漫步在北京颐和园的长廊之中,便可饱览昆明湖的美丽景色;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苏州怡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墙上的形式各异的漏窗(又称“花窗”或“花墙洞”),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景中有景,小中见大,变化无穷,这种漏窗在江南古典园林中运用极广,这是古代建筑匠师们的一个杰出创造。因为本来比较单调枯燥的墙面,经过漏窗的装饰,不仅增添了丰富的变化,那一个个各不相同的漏窗图案在墙面上成为一幅幅精美的装饰纹样,而且通过巧妙地运用一个“漏”字,使园林景色更为生动、灵巧,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苏州的西园、狮子林的漏窗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至于中国园林中的桥,则更是以其丰富多姿的形式,在世界建筑艺术上大放异彩。最突出的例子是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玉带桥。它们各以其生动别致的造型,把颐和园的景色装点得更加动人。此外,江苏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苏州拙政园的廊桥则又是另一种风格,成为这些园林中最引人注目的园景之一。

中国古典园林特征/建筑思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