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39: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古代园林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 美学; 现代园林; 设计
1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营造法则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原则主要有:“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山水为主、双重构造;有法无式、重在对比;借景对景、引申空间”,具体到造景手法有:抑景、借景、添景、夹景、框景、对景、漏景等。造园内容包括: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等。故中国园林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法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以小见大、一步一景的艺术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这些方法既可以作为造景手法,也可作为观赏法则。
2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表现形式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中表现出对自然美的一种怡然、闲适的深远情思,中国园林恰是利用了山石、植物、建筑,因地制宜,对大自然之美进行再现,体现了一种怡然、闲适的自然之美。中国园林也追崇“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意境美。而这种意境美是一个最能体现和代表中国艺术精髓的美学范畴。园林中的意境美讲究“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正如宗白华先生在其《美学散步》中谈到:“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这准确地抓住自然美的精华,并加以再现。所以,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精华所在。
3 在继承中发展中国现代园林
3.1 学习中国古典园林“师法自然”的造园思维
中国园林造园手法追求崇尚自然,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恰恰在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中,破坏自然环境是独特的手法,强加线条于其中,大搬西方“一览无遗”的园林风格。其实,现代园林设计应从古典园林的造园观念出发,在提倡生态学、自然学和人类学的基础上建造园林的观念,可以善意地去改变和重塑自然界。设计师要深入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溶于大自然,尊重自然才是园林创作设计的基本法则。另外,在设计时应充分去分析方案实施后是否真正能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存。认真校正园林中的乔、灌、草的植物配比合理性,是否更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园林绿地是否真正能满足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基本生态功能;园林的道路、广场设置是否比例得当,能否兼顾景观与功能使用等等。
3.2 抱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去追求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有“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造园思想和“虽是人为,宛自天开”的美学境界,实际体现的是一种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种思想观念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互渗透、和谐统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日月、山河、森林,无不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也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再次论证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思想的科学性。虽然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以经济发展为背景的,但经济的发展同样影响着环境的发展和变化。正如《淮南子・本经训》上“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的典故,指出发展经济以不能破坏山林、水体等生态环境为前提,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所以,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园林设计中自然之美、艺术之美和道德之美。
3.3 学习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造园意境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现代园林;融合
我国是园林建造最早的国家,商周时就已经在大规模的修建园林,当时的园林模型被称作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园林的建设特色也在发生着变化,不同地域的造林特点也不同,正是如此,才会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园林特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这一态势也为现代化园林建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促使现代化园林更容易形成自己的特色。基于此,笔者首先分别对我国的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特色以及现代园林的设计特征进行了对比,而后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对于现代园林的影响。
一、对于中国古典园林以及现代园林的特征分析
1.对于我国古典园林建设的特色分析
我国古典园林建设具有诸多的特征,究其根本,无外乎它所涵盖的种类较多,其中不乏私家园林、皇家园林以及寺庙园林等等,这些园林的种类不同,所以所呈现出的特征也不尽相同。
其一,对于皇家园林的特征分析。正所谓皇家园林,从其概念上就已经能体会到它所具备的特征,富丽堂皇、规模宏大、历史特征显著等等,这些皇家园林大多规模庞大,建筑的主体较高,比如,北京的北海公园以及颐和园等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古典园林不仅对施工以及设计的要求和手段较高,同时它们也与其他的园林种类不同,它们还会存在着园中园的现象,同时,园林的建造初期就会明确主题,而后再针对性的运用丰富的建筑对园林进行点缀,丰富园林的形式和内容。
其二,对于寺庙园林的特征分析。寺庙园林与其他的园林种类也不同,它更加针对寺庙或是其他具有的地域而建造,这些园林由于其信仰和理念不同,因此,最终的园林特色也不同,也正是由于它们的种类多样,也对我国古代的园林特色进行了拓展和扩充,丰富了园林的形势,促进了我国园林的发展。
二、对于现代园林的特征分析
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相比较,更多的是针对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建造的园林,进而将这些园林特征予以归纳,最终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园林形式。随着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现代化的园林发展更具自然、社会、科技以及其他艺术的特征,促使现代园林的格局也在不断地发生着转变。对现代化的园林特征予以总结,无外乎两点,其一就是对园林艺术、城市建筑以及城设施等实现了有机的统一,其二则是大多是针对大众的要求来建造的,更加偏向于顾客的需求。这样的形势为现代化园林的建造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对于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我国的古典园林建造特色大多已经被传承下来,它与现代化的园林建造的特色具有一致性,它的创作方式也对当前的园林建造具有重要的助推性作用,在现代化园林建造的过程中,应当将古典园林的建造特色有效地融入,与时代的发展理念相符合,同时也可以将我国的文化精髓进行传承和发扬。
1.精细勘探,细致分析
要想将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和设计特色融入到现代化的园林建造中,首先就是要将勘探落实到实处,只有将勘探环节予以良好的把控,才能使后期的设计和建造尽可能的做到因地制宜,进而形成独特的、适宜的园林建造风格。而且在此过程中,还要注意设计的效率,不可一味的追寻某种设计风格而浪费了园林的诸多的建筑材料和场地,无法将节约型园林设计理念落实到实处。
2.将情寓于景,凸显艺术气息
在进行现代化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要想将古典园林的建造特色实现有效地融入,就要将古典的园林建造的手段和特色予以切实的发掘,不仅如此,还要切实的将其主题内容予以确定,而后分析古典园林建造的表达方式,进而做到将情寓于景,让人们在欣赏现代化园林的过程中,观景生情,达到弘扬古典园林的精髓的目的。
3.应用古典私家园林的特色,拓展F代化的园林特色
私家园林在建筑的过程中,不仅对住宅花园的特色进行了浓缩,同时它的建筑手法也为园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私家园林中,可以体会到它特别的韵味和含义,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修养和文艺,这也体现了古代人们所推崇的“雅”的特色,此外,私家园林还具有另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集“居”和“游”的功能于一体,人们在游览了私家园林的景色之后,将会感受它的别致,并在游玩的过程中,体会到私家园林给人带来的醉人的感受,同时也会被艺术的气息所陶醉和熏染。因此,现代化私家园林建造的过程中,也要将这些古典建筑的特色予以凸显,而后将二者实现切实的结合,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私家园林形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进行现代化园林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要想将园林设计和特色有效地凸显出来,就要不断地汲取古典原料林的建造优势和表达手法,以此为基础,实现现代园林建造的古典化,促使现代化园林建造和古典园林的手法实现有机的统一和融合,不仅促使当前现代化园林建造的发展,同时也会将古典园林建造的精髓切实的弘扬。
参考文献:
[1] 张媛.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禅境的营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创新手法[J].科技与创新,2016,12(5):49.
[2] 谢伟岸.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12,41(20):46-46.
[3] 陈宇,涂钧.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光影分析――以江南园林为例[J].中国园林,2016,32(6):117-122.
关键词:中外园林史;教学方法;初探
中图分类号:TP31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208-2
《中外园林史》是研究中外园林渊源替嬗、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介绍具有代表性一些国家独特的园林形式以及为现代园林发展与建设提供重要历史借鉴的一门学科,是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这门课对于学生学习了解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的园林特征元素和设计手法,加强学生学习园林文化的综合知识,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水平尤为重要。当前许多园林专业的院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内容多与学时分配少、对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学方法不得当等方面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总结《中外园林史》课程特点、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已期为《中外园林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课程主要特点
1.1 内容涵盖多
这门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四大部分:中国古典园林史、欧洲园林史、西亚园林史和日本园林史。特别是中国古典园林史内容繁多,时间跨度长,从殷、周、秦、汉时期的园林产生开始,历经魏、晋、南北朝转折期,隋、唐全盛期,两宋、元、明、清初成熟时期和清中叶、清末成熟后期。每一历史时期的园林形成均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且各个时期的园林风格类型不尽相同。欧洲园林史内容更是如此,包括了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代表的古代时期园林、中古时期的欧洲园林、勒诺特式时期的欧洲园林、自热风景式园林和西方近代园林。西亚园林史和日本园林史与前两者相比,内容相对少一些。
1.2 学科综合性强
它是高等院校园林专业的主要基本理论课程之一,属专业基础课,综合性很强,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与之有联系的学科也较多,如历史学、美学、建筑学、园艺学、植物学、生态学、自然地理学等。中国古代的造园艺术,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民族色彩,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既有它形成的历史条件和自热环境,同时也受到古代自热美学、绘画、文学艺术的影响。就单个内容知识点而言,如构成中国古典园林组成的要素:叠山、理水、植物、建筑,这四种造园要素是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的,与之相关联的有三门学科。而构成日本古园林的造园要素却不同了,分别由石组、石灯笼、洗手钵、水潭、植物等组成,其园林要素集中表现和反映庭园内涵和精神境界。
1.3 知识点琐碎
该课程需了解掌握的内容较多,知识点琐碎且相对单调。如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寺观园林,标志着中国园林体系得以全面形成。在以后各朝代中,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这三种类型的园林,它们形成社会历史背景、不同类型与政治经济以及历史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点非常繁琐,且课程所介绍的多数园林实例和作品目前已无法考究,大都已经不存在了,留下的记录只是相关史料当中的零星记载或残缺的平面图,缺少详实的具体图片资料,学生单凭想象理解较为抽象。如唐长安城中史称“三大内”之一的东内大明宫是三大内中规模较大,建筑最豪华的皇家园林宫殿,贞观八年营建,如今只有农田遗址,蓬莱山早因挖土破坏,仅存部分土山。
2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多与学时分配少的矛盾
随着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及各学科的渗透,使中外园林史这门课涉及面极广的基础学科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与此同时,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又增设了许多新的专业课程,但教学计划和学生总的学习年限及总的学时量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同时由于过多的强调专业实践,这就使像中外园林史这样的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时数不得不大幅度缩减。多数本科院校的园林专业的课时量在32-36学时之间,高职高专院校甚至更少。受到课时量的限制, 有的只讲授中国古典园林史,国外园林史和近现代园林史讲授的很少或干脆舍弃不讲。
2.2 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教师和学生对这门课的整个教学体系及重要性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认为这门课对园林设计和工程实践指导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特别对于高中学理科而考入理工类院校园林专业的学生,本身对历史缺乏学习的兴趣,更何况这门专业基础课和中外历史发展联系比较紧密,学生常常陷于被动的学习之中, 也容易造成学习兴趣下降, 记忆疲劳。部分院校受专业教学计划、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和学生认为这门课不像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测量学、园林制图等其他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那样容易教学和实习。
2.3 教学方法不得当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进一步发展,逐步打破和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讲台的教学方式。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图片和小段影片的形式把一些史料上的记载、各种史书上绘制的图示和一些中外园林史上著名的园林实例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然而,过多的依赖多媒体教学却造成了课堂中师生的交流互动减少、课堂单调、学生视觉疲倦、教学效果下降等矛盾。另外,教师在上课时多数按照时间顺序整理一个园林发展的基本框架, 讲授各时期和国家的园林特点和类型, 缺乏与强调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学侧重点。
3 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关键词:环境美学;山水艺术;信仰;文化使命
中图分类号:B83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4-0095-04
长期以来,对中国古代的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山水城市等艺术形式,人们很少从环境美学角度研究其性质与意义。有关环境艺术的研究成果广泛涉及传统山水园林、山水城市范畴,但普遍重功能设计视角、轻艺术美学视角。有些人注意到山水诗、山水画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联,却主要是从现代环境设计如何借鉴传统审美文化这一思路人手,并未充分意识到山水画、山水诗,其实与山水园林、山水城市一样,都是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环境艺术的基本形态。事实上,中国传统山水艺术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基本信念,传递了人与自然之间互动审美、互动实践的丰富文化信息。如山水诗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心灵对话,展示了人与自然相互融入的诗意境界。传统山水画大多描画人置身自然环境、其乐融融的场景,对现代园林与城市环境美学建设有重要意义。古代山水园林与山水城市模式更是从物质形态上承载了中国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栖居理想。阿诺德·伯林特在讨论环境美的问题时,将环境看成是与人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审美对象,是“被体验的自然、人们生活其间的自然”,并且能够“满足我们的感知活动并让我们产生回应”。根据这一界定,中国传统山水艺术就是环境艺术的经典化身,它既蕴含人文环境,也蕴含物态环境,是从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层面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诗意栖居的环境审美理想。从文化根底上说,这种环境审美及其栖居理想能够在千百年历史中一以贯之地坚持下来,传承至今,得益于其中所蕴含的信仰精神。
一、信仰维度与传统山水艺术研究的现代性
自古及今,信仰总是以多元化的方式存在于习俗、神话、祭祀、宗教、哲学、艺术等领域。而对中国传统艺术与信仰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中国学者早有研究和认识。宗白华认为艺术是一种技术,但它是介于哲学与宗教之间的东西,在理智上是对宇宙的了解方式,在情感上则是对宇宙的信仰方式,因而古代器皿在技术、艺术、宗教、政治、经济实用上往往是不可分的。陶思炎认为,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的“纸马自唐代在中国出现以来,伴随着宗教民俗而广为流布,成为各地民间信仰活动中最常见的俗信物品”,它是“集宗教、艺术、民俗于一体”的民俗艺术,有深厚的“信仰背景”,是“信仰表达的载体,其应用属宗教民俗现象”。吴祖鲲认为传统年画就是一种民间信仰的承载方式,值得保护和发掘。
基于艺术与信仰的关系来理解中国传统山水艺术的内在品质,学术界也有研究。如陶文鹏认为,意境是王维山水诗的灵魂,其《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云:“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诗以蝉声、水声等音响素材表现秋暮久雨新晴的典型特征,体现了诗人处理自然音响素材的高超艺术功力,而且诗中声音、形象与色彩具有和谐的情调,展现了久雨乍晴之后山水情景交融的意境。陶文鹏分析认为,王维山水诗的意境表现力与其崇奉南宗禅理紧密相关,意在将山水林泉当做求得净心、悟解禅理的精神乐园。王国璎在《中国山水诗研究》中专章探讨“长生”(或“永生”)信念与魏晋时代山水诗发展的关系,认为对永生的信念引发了咏仙诗,进而引发咏山水之诗,最终诞生“山水诗”。
然而,从信仰维度解读中国传统山水艺术的基本特质,还有若干问题值得深入细致研究。
一是充分理解传统信仰在山水艺术发展史上占有的精神文化地位。中国古代山水园林的兴起与发展,就同古人认识自然、信仰山水的思想观念紧密相关。陈望衡在《环境美学》一书中谈到中西园林的哲学基础时,认为欧洲园林受哲学思想影响较为明显,而中国园林更加自觉地强调居住性,有意打破园林的文化符号程式。这一评价可能忽略了传统信仰在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中的核心地位与价值。明末园艺家计成主张园林“先乎取景,妙在朝南”,实现“寻幽”的精神功能,其中的“南”、“幽”并非单纯的地理方位或园艺设计概念,而是蕴含着深刻的信仰,通向园林的精神归宿价值,类似《圣经》所描述的伊甸园指向“天国”,也类似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追寻的“理想国”。正是深蕴其中的精神信仰,对理想家园的梦想与祈盼,让人们对自然山水产生了强烈的精神信念与情感依赖,锻造了中国传统山水园林模式及其美学品格。从这个意义上讲,信仰是解读传统山水园林特点的逻辑前提,而居住性则是园林艺术服务世俗生存需要而必然形成的结果。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而且,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要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
一般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所谓曲折而自由的布局,是同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园林惯用的几何形图案的布局相对而言的。这种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在面积较小的江南私家园林,表现得尤其突出。它们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讲的就是这种手法。例如,苏州多数园林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游客的视线,使人们一进园门只是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几经曲折才能见到园内山池亭阁的全貌。以布局紧凑、变化多端、有移步换景之妙为特点的苏州留园,在园门入口处就先用漏窗,来强调园内的幽深曲折。至于园内的对景,也不象西方庭园的轴线对景方式,而是随着曲折的平面,移步换景,依次展开。有的则在走廊两侧墙上开若干个形状优美的窗孔和洞门,人们行经其间,它就象取景框一样,把园内的景物象一幅幅风景画那样映入优美的窗孔和洞门。
至于划分景区和空间的手法,则是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景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主要特色的重点景区。例如,苏州最大的园林拙政园,全园包括中、西、东三个部分,其中中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同时,水的面积约占全园五分之三,亭榭楼阁,大半临水,造型轻盈活泼,并尽量四面透空,以便尽收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园内的空间处理,妙于利用山、池、树木、亭、榭,少用围墙。故园内空间处处沟通,互相穿插,形成丰富的层次。再如北京的颐和园,它的规模很大,全园面积约3.4平方公里,它可以分成许多个景区,其中有些景区还形成大园中包小园,如谐趣园。但在这许多景区中,昆明湖与万寿山则是它的精华所在。正是这些重点的景区构成了这些园林的主要特色。各个园林不论其大小,只要主要景区很有特色,即使其它方面略有欠缺,也仍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至于“借景”这种艺术手法,更是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这种手法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运用得非常普遍,而且具有很高的成就。例如,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建园历史最早的沧浪亭,它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善于借景。因为园门外有一泓清水绕园而过,该园就在这一面不建界墙,而以有漏窗的复廊对外,巧妙地把河水之景“借”入园内。再如北京的颐和园,为了“借”附近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的景,除了在名为“湖山真意”处充分发挥借景手法的艺术效果外,在其它方面也作了精心的设计。如颐和园的西堤一带,除了用六座形式不同的桥点景外,没有高大的建筑屏挡视线。昆明湖的南北长度也正适合将园内看得见的西山群峰全部倒映湖中。同时,两堤的桃柳,恰到好处地遮挡了围墙,园内园外的界限无形之中消失了。西山的峰峦、两堤的烟柳、玉泉山的塔影,都自然地结合成一体,成为园中的景色,园的空间范围无形中扩大了,景物也更加丰富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以万寿山佛香阁为近景、两堤和玉泉山为中景、西山群峰为远景的锦绣湖山诗境画卷。
中国古典园林的这种借景手法,在《园冶》一书中,总结为五种方法,即“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上面提到的一些实例,主要属于借园外之景,是“远借”。所谓“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主要是指园林之内的借景。所谓“邻借”是指园内距离不远的景物,彼此对景,互相衬托,互相呼应。如颐和园中“知春亭”附近的亭、桥、柳、石等互相因借,显得协调而优美。“仰借”一般是指园林中的碧空白云、或明月繁星等天象。不过,象仰望山峰、瀑布、以及苍松劲柏、宏伟壮丽的建筑也可称为仰借。如进入北京北海公园的正门,抬头即可仰望出类独秀的白塔;“俯借”则是指如凭栏望湖光倒影、临轩观池鱼游跃等;“应时而借”是指善于利用一年四季或一月之间不同的时辰景色的变化――如春天的花草、夏日的树荫、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雪景、早晨的朝霞旭日、傍晚的夕阳余晖……等等,都可应时而借。如苏州的以精巧幽深见长的网师园,园中的重要景区“殿春m”就是根据宋人芍药诗里的两句“多谢化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借春末的芍药花来造景的。
第三,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
以常见的亭、廊、桥为例,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是独具匠心的。如亭,不仅是造型非常丰富多彩,而且它在园林中间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如苏州西园的湖心亭、拙政园别有洞天半亭、北京北海公园的五龙亭。再如加廊,它在园林中间既是引导游客游览的路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如当人们漫步在北京颐和园的长廊之中,便可饱览昆明湖的美丽景色;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苏州怡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墙上的形式各异的漏窗(又称“花窗”或“花墙洞”),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景中有景,小中见大,变化无穷,这种漏窗在江南古典园林中运用极广,这是古代建筑匠师们的一个杰出创造。因为本来比较单调枯燥的墙面,经过漏窗的装饰,不仅增添了丰富的变化,那一个个各不相同的漏窗图案在墙面上成为一幅幅精美的装饰纹样,而且通过巧妙地运用一个“漏”字,使园林景色更为生动、灵巧,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苏州的西园、狮子林的漏窗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至于中国园林中的桥,则更是以其丰富多姿的形式,在世界建筑艺术上大放异彩。最突出的例子是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玉带桥。它们各以其生动别致的造型,把颐和园的景色装点得更加动人。此外,江苏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苏州拙政园的廊桥则又是另一种风格,成为这些园林中最引人注目的园景之一。
中国古典园林特征/建筑思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关键词:园林景观;中国式园林;人文性
在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中,对于景观与园林的区分并不明显,往往在园林的设计建造过程中,将景观与园林结合起来创作,或者说在园林的设计中将一些景观元素以及理念融入其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式园林风格。
1.以小见大,虚实相生
中国式园林多小巧精致、造型独特、旖旎风光,善于用小景物来表现大的景观,也善于用大的园林来展现小的景致。置身其中,万山千水皆在俯仰之间;驻足停顿,鸟兽虫鱼尽显和谐之美。它并不追求景观带给人现实直观的感受,而是讲求在合理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最大程度地扩充园林容量。不管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像颐和园用人造景观来展现自然山水的和谐之美,万寿山中忽现谐趣园一座,游客在游园赏景闲暇之时,看见这静中动景,无不让人心生愉悦。
这种追求以小见大、虚实相生的造园特点,也是造成中国式园林“园林景观为一体”的原因之一。因为自然之景并没有很明显的层次与结构,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美的向往。这就需要对自然景物进行雕刻或者搭建新的建筑进行再创造,以达到人们的审美需求,甚至需要借用其它地方的景观、花卉、植物,来达到整个园林的整体美与局部美的结合。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体现园林美感,造园人会将自己喜爱的名山大川加以小化模仿,并与亭台楼阁相结合,造成一种虚实相生的效果。
2.意境悠扬,凸显人文
中国式园林就像一幅古典山水画,意境悠扬,体现了造园人对于人文精神的追求。不像西方园林景观那样,是用来服务大众,美化普通人的生活环境,中国绝大多数的园林景观都是文人雅士、达官贵人出资建造,供自己欣赏游玩,而这些所谓文人墨客的士大夫阶层,多属于纵情享乐、寄情山水之辈。这些人对于园林建造的要求极高,既要能够体现自然之美,又要在不破坏自然之景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满足自身对于山水景致布局结构的要求,以及对于景物所表达的艺术美感、人文精神的追求。大量使用一些具有丰富内涵的景观来对园林进行布局,像梅、兰、竹、菊等,将这些花卉巧妙地运用到园林建筑中去,使得园林与自然风景相互协调。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中国文人有一种托物言志的情怀,在他们眼中花草树木都具备一种人文情怀,都是可以用来寄托情感,表达理想的。所以说意境悠扬,人文性十足是“景观园林为一体”的中国式园林的又一特点。
与此同时,中国文人对于园林所要传达的意境与人文情怀也是造成“园林景观为一体”的中国式园林的原因之一。与西方园林不同的是,中国园林不太讲求均衡、对称、几何图形之美,更注重园林景观所传达的内涵,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像苏州拙政园,很多水域都种满了荷花,因为王献臣想追求一种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这样的追求,非单独的园林或者自然景观所能承载,要求在园林的设计中既要将小桥流水、古藤老树包含进去,又要有古道人家、西风瘦马的意境,将园林的自然和谐之美与景观的人造艺术之美相融合,传递出丰富的人文气息。
3.哲理丰富,巧夺天工
中国式园林的设计建造深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像儒学讲求的仁义,道家所讲求的天人合一,佛家所讲求的无为超脱,对于中国式园林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总的表现就可以用“哲理丰富,巧夺天工”来描述。所谓“哲理丰富”是指中国式园林讲求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顺应自然之道,尊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并不刻意为了美的体验去破坏这些美丽、和谐,生机盎然的景致,尽可能地将自然景物纳入到园林建造中来。而“巧夺天工”就成为这种哲理指导下的结果,为了使园林更适合人欣赏,就难免会加入一些人工景观来丰富园林的层次结构,线条美感。通过景物之间的对比、主次景的衬托,色彩的搭配来丰富园林的美学特性,这些单纯没有深刻内涵的景致被运用到园林设计中,整体看上去就像未经雕琢的自然之境,“虽为人作,宛如天工”。这种丰富的哲理也是“园林景观为一体”的中国式园林的特点。
而这种天人合一,巧夺天工的艺术追求,也是造成中国式园林“园林景观为一体”的原因之一。中华民族优秀的古代哲学影响了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文人雅士,而这些丰富的哲学内涵也深深被中国造园人所吸收。园林不仅要满足人的审美需求,更要让景观与人和谐自然的相处,需要自然景致与居住环境巧妙结合,这也是中国式园林的精髓。
1、园林建筑特点
(1)占地规模
宏大封建帝王凭借其政治特权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建造的皇家园林其规模远非私家园林所能望尘莫及的,历朝历代的皇家园林无不具有这个特点,先秦两汉时期的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林苑地跨长安成及周边五县境,纵横300余里,隋唐的芳华苑﹑禁苑,周长100多公里,西至孝水,北背邙阜,南拒非山。中有翠微宫﹑积翠池等。北宋的华阳宫,周长约6里,面积约为750亩。元明时期的太液池,占地面积为1500亩,承德建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颐和园,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293公顷)。显而易见,园林建筑规模大小,基本上是一个朝代的见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朝代国力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朝代的历史文化和国力的兴衰。
(2)皇权至上
在几千年的漫长封建社会里,帝王君临天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与此相对,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园林建筑也不能例外,墙壁上的浮雕,栏杆上的石雕,门前的佛像、石人、兽等,、雕梁画栋、色彩浓艳,不但构成建筑各部分美的装饰。显示了它的权贵地位,显示了皇权的威严和神圣。
(3)气势宏伟
富丽承德避暑山庄风格独特,布局严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山庄与天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青砖灰瓦的楼宇和城墙、原木本色门窗、栏杆,淡雅庄重,简朴适度,充分体现了其雍容华贵的色彩和宏伟气势。
(4)吸取园林淡雅
朴素建筑风格南方私家园林建筑布局精巧,色调素雅,灵活多样,厅堂随宜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榭廊槛,宛转其间,蕴涵诗情画意的文人气息.清新洒脱,在后来的园林建筑中都借鉴了南方私家园林的这些特点,比如,圆明园的四宜书屋仿照杭州湾畔海宁一陈姓隅园改建,避暑山庄的烟雨楼是仿浙江嘉兴南湖(鸳鸯湖)之烟雨楼而建的。这些足以说明我国古代园林建筑摹拟江南蕴含诗情画意的文人园林特点,促成了南北方的园林建筑艺术的融合,使其我国古代在园林建筑的建造技艺上达到了前所未见的广度和深度。
2、建筑风格
北方园林建筑的主要代表有承德的避暑山庄,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这些建筑大多营造于优美的自然的山水中,力求与基址的地形、地势、地貌结合,其面积在园林中所占的比例都教低,建筑的空间结构上多采用内外结合的处理方法,使得建筑与自然景观高度融合,这些园林建筑尺度基本上不很高大,基本与一般民居相似。屋顶一般采用用布瓦元宝脊式卷棚顶,斗拱的尺度较小,屋顶形式出檐深度较少,造型各不相同;勾头采用用兰花图案;院墙、宫墙依地势起伏,墙体厚重,用不规则的虎皮石砌筑或白粉墙,隔扇、挂落、栏杆等各种不装折,图案造型丰富、严谨,这些都体现了北方园林建筑庄重沉稳的特征。建筑的内、外空间界限分明,室内空间处理灵活多变,常用碧纱橱、屏风、集锦槅子划分几个大小不一、结构富有变化的空间,使得建筑在内外空间上产生迂回、含蓄的意境。注重用色彩和装饰物对建筑构件的外在表现,例如石狮、华表等,并以此标示等级与功能的差异。与北方皇家园林建筑的不同的是,江南私家园林建筑多处于城市中或者近郊市井之地,周围一般没有开阔的视野,多是以凿池筑山为主的自然式风景山水园林,占地面积规模较小,在有限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进行主观创造,多追求空间艺术的变化,清高风雅,淡素脱俗,满足人们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主要的功能。建筑外观和细部装饰,线条跷曲,玲珑剔透。空间开阔通透,内外相互穿插渗透,景中套景,层次变化十分丰富。建筑结构上一般用穿斗式木构件,或穿斗式与抬梁式的混合结构。厅堂内部根据使用功能不同,用罩、隔扇、屏风等自由分割。房屋外部的木构部分用褐、黑、墨绿等颜色,与白墙、灰瓦相结合,色彩素雅明净,极易与自然的山、水、树木等协调,给人以幽雅宁静的感觉,在心理上减弱了酷热导致的不适。
二、结语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等。说明文中,只使用一种说明方法的很少,往往综合使用多种说明方法。这样能提高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
下面就来谈谈《苏州园林》是如何综合使用多种说明方法的。
一、多处比较,突出特征
在介绍苏州园林布局的时候,作者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苏州园林跟古代的宫殿、一般住房进行比较,一个绝不讲究对称,一个讲究对称,“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样一比较,苏州园林不对称的布局特点就更加鲜明了。文中介绍园林中的花草树木,“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既是比喻,又是跟外国花园相比较,写出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特有风格。在介绍苏州园林建筑物的色彩的时候,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突出了苏州园林色彩的清淡。在多重比较中凸显了苏州园林各个方面的鲜明特色,让人印象深刻。
二、妙打比方,增强情趣
在布局构思时,作者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整个苏州园林比喻成一幅完美的图画,从而让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产生“人在画中游”的审美错觉。在介绍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时,作者又用图案画和美术作比喻,强调苏州园林在布局上所追求的是自然之趣:虽为人工建造,却尽量任其自然,不露斧凿的痕迹。这又提醒读者应如何进一步欣赏苏州园林,欣赏“这本画册”。
三、恰当引用,丰富内涵
在写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观赏池沼里养的金鱼或各色鲤鱼时,作者引用了《汉乐府・江南》里的诗句:“鱼戏莲叶间”。短短五个字便勾勒出一幅富有情趣的图画,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四、善于分类,条理清晰
作者还使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使得宏大的苏州园林的每个景点都有条不紊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在总述园林特色的7段(3~9段)文字中,分别从建筑布局、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花墙和廊子、角落、门窗、颜色等方面介绍了各个景点,使我们对苏州园林的全貌有了完整具体的印象,为我们提供了鉴赏苏州园林的角度和线索。
【延伸练习】
1.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窗在园林中的妙用,主要通过漏窗和空窗来体现其“借景”功能。开在园墙上的漏窗,又称花窗,多用砖瓦空砌而成。框中构图,形式多样,千变万化。图案内容多为花鸟、山水或几何图形。它本身是景,又可窗内窗外双向“借景”,极尽“漏”之能事。不装窗扇的窗称为空窗。空窗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扇形、葫芦形等多种形式,在大面积白粉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典雅优美。空窗本身不作景象,只在组景中起景框作用,窗的后面多置石峰,植竹丛、芭蕉之类,形成一幅幅小品图画,正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所说:“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未设之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
关键词:道教;永乐宫;建筑形制;艺术特色;建筑装饰;园林特点
中图分类号:TU98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6)07-0083-03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源于民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初期,道教的传教场所只是洞、堂、舍、石屋等民间建筑,经魏、晋、南北朝的改造,接受儒家思想和佛教教义,转变为皇家道教之后,才有了建造宫观之待遇;唐、宋、金、元得到充分发展,宫观的建设也达到极限。永乐宫便是在道教得势的元朝所建造的一所气势恢弘的道观,较之宫殿式的建筑虽然缺少了几分皇家灵气,但却添加了不少生活气氛。
一、永乐宫总体建筑概述
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是为了纪念八仙之一的吕纯阳而建造的。吕纯阳,名岩,字洞宾,相传吕洞宾弃儒归隐,修道成仙,自号“纯阳之子”或“回道人”。他是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的道门导师,被全真教派奉为五祖之一,出生在山西省永济县永乐镇。
吕洞宾死后,人们把他的故居改建为吕公祠,金末又改建为道观。元太宗三年(公元1244)道观被野火烧毁。此时,正是道教文化传播得势之时,外加师祖吕洞宾倍受尊崇,所以元太宗四年(公元1245年),敕令“升观为宫,进真人号曰天尊”,并派全真教邱处机的门人潘德衡主持在其旧址上重建。从元宗二年(公元1247年)动工,到元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完成三清殿、纯阳殿的壁画为止,用时长达110年之久。永乐宫与天长观、终南山重阳宫构成了全真教的三大“祖庭”,同享盛名。据永乐宫中碑刻和殿壁题记所示,历代都对其有所修葺,明代的洪武、嘉靖、崇祯,清代的康熙、乾隆、嘉庆和光绪等皇有所不同的建筑活动。
永乐宫从所处地形地势看,建立在一条长500米的纵轴上,依序布列:宫门、龙虎殿(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五座建筑。从龙虎殿至重阳殿的三进院落、三座殿堂,由宽阔的甬路相连。三座大殿前,均设有宽广的月台,加上各殿的立面造型、屋顶装修、色彩纹饰,显得特别庄严肃穆,创造出道教敬神、建醮的清虚境界。“……当其时名挂天府,奉敕建宫,鲁班匠手,道子画工,殿阁巍巍,按天上之九星而罗列;道院森森,照地下之八卦而排成……”可见永乐宫依道教义理、象征而布列。
原永乐宫位于山西省永济县永乐镇,规模为南北434米,东西宽200米,连同周围绿林地带,共占地约200亩,分东、中、西三个院落,其中中院为主体建筑。后来,因三门峡水利工程,永乐宫处于淹没区内,所以从1959年起,历经六年,将永乐宫全部迁移到芮城县城北。
二、永乐宫建筑各部分浅析
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整座宫殿为木构架结构,规模宏伟,布局疏朗,殿阁巍峨,气势壮观。粗大的斗拱层层叠叠地交叉着,四周的装饰不多,比起明、清两代的建筑,显得较为简洁、明朗。
永乐宫内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着宫门、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五处建筑物。(见图1)永乐宫的整体布局方式与一般寺庙完全不同,它打破了传统习惯,与皇宫的建制很相近,殿与殿之间用宽阔的甬道相连,两侧不设廊庑或配殿,四周砌筑围墙两道,显示出道教的神圣与威严。可见当时的全真教的宫观建筑已有一道特殊的营造制度,是按照道教的象征意义而设计的,其目的可能是为了表示对所供奉神灵的尊重,同时宫殿建筑的特殊性也能显示出道教地位的高贵。
宫门是永乐宫中唯一的清代建筑,其它建筑物都为元代所建,宫门前的台阶也为永乐宫主体建筑中唯一的台阶。整座宫门面宽五间,由四根柱子并排撑起,柱子上方为单檐结构。宫门内两旁为碑廊,陈列着历代碑刻。
无极门(见图2、图3、图4)
宫门内院有宽阔的甬道直通无极门。无极门又称“龙虎殿”,是永乐宫原有的宫门。面宽五间(20.68米),进深两间六椽(9.60米),单檐庑殿顶。十四根露明柱均用素复盆柱础,无雕刻装饰。从工艺手法上看,建筑构件多用圆木做成,断面无一定比例,肥瘦不一,加工粗糙,仍沿用唐宋以来“草袱的制作手法”。砖砌台基高1.80米,下出2.29米,台面收分10厘米,富有稳定感。屋顶正脊两端各有龙形鸱吻,高约2米,怒目卷尾,姿态威猛,具有较高的雕刻水平。门内当中悬匾额一方,榜书“无极之门”四个大字,为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所制。整座建筑造型古朴大方,梁架简洁,但在建筑结构上有一些大胆创新。
三清殿(见图4、图5)
三清殿又名“无极殿”,为永乐宫的主殿,整座建筑屹立于2.4米高的台基上。殿前设大月台,宽15.6米,深12.15米,月台两侧各设朵台一个,上下各设踏道四条。殿前台基,月台两侧,全用姜磋坡道而不设台阶。其目的有二:一是体现道教中“人皆平等,无等级分化”的思想,二是为了表现对殿宇中供奉的老子(即三清)的尊重。相传老子一气化三清:玉清,上清,太清,也就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灵宝天尊。
大殿面宽七间(34米),进深四间(21米)。殿内为了扩大空间采用减柱法、移柱法,后半部不用柱子,两稍间及前桷的柱子也减去不用,并且在殿内中央后部形成一组内圈柱,三面砌三面墙,以设神台及三清像。
屋脊用黄、绿、蓝三彩琉璃镶边。两只高达三米的大龙吻,连为一体构成一条盘旋的巨龙,红泥胎,蓝釉使整条巨龙生动,活泼又有威猛之感,并配以龙王、雨师、流云等雕饰题材,为元以后的龙吻形象的发展开创了先锋。四檐角各有神雕一塑,瞠目张望,威猛庄严。这种琉璃屋脊装饰物,耐高温,硬度强,不易风化、磨损;釉色艳丽,耐腐蚀,经得起日晒,风吹,雨淋。
殿内的斗心扇形墙外壁和殿内四壁保存着大型壁画,共计403.34平方米,画面高4.26米,全长94.68米,共画天神289身。壁画内容为《朝元图》,是大型仪仗朝拜阵容。三清殿壁画有世界艺术瑰宝――东方画廊的美称,它与三清殿的建筑特点一同构成元朝艺术史上的奇葩。
三清殿的藻井(见图6)
藻井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在室内运用的一种木构穹顶。三清殿内部的藻井造型独特,构造精美,堪称一绝。它是利用斗拱托举,内收的效果,从井口的三十六朵七铺作斗拱逐渐上收,共三层,斗拱八藻井内三十二朵,呈圆顶形十二朵,共用木制斗拱八十朵,井口的天花板处绘有以龙为主题的圆光。藻井的制作工艺极为精巧,做工细致,图案装饰性强,藻井的绘画色调鲜明,线条流畅,这些都是当时彩画艺人的精心杰作,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纯阳殿(见图7)
纯阳殿又名混成殿,或称吕祖殿,殿内供奉道教祖师吕洞宾,它的地位仅次于三清殿。前有月台,中间以甬道与三清殿相连。面宽五间(20.35米),进深三间八椽(14.35米),单檐 歇山顶。殿内仅有四根柱子支撑,大梁跨越四面,所以殿内较空旷。纯阳殿木架结构较为简洁,使殿宇给人一种自然,淳朴之感。
纯阳殿内壁画有203平方米,主体分布在东、西、北三面墙上,描绘的是吕洞宾从降生于世间到仕途得道、云游人间、度化世人等传说故事。画名为《纯阳帝君神游显化之图》,共绘组画52幅,以连环画形式向众人讲述吕洞宾的生平。
重阳殿(见图8)
重阳殿又名七真殿,或称袭明殿,因供奉全真教师祖王重阳和他的七个弟子而得名。位于三清殿,纯阳殿以北是永乐宫中规模最小的,面宽五间(17.46米),进深四间六椽(10.86米),单檐歇山顶,殿内四根柱子分布于稍间,承托整个殿宇。屋顶用瓦条垒脊,轮廓秀美。梁架的结构简单,处理手法灵活,用料比较经济。殿内两山和后檐墙上绘有王重阳传教组画49幅。总计150平方米。
三、从永乐宫建筑看元朝建筑特点
(1)元代木架结构方面保存着唐宋以来的传统,而另一方面又继承着金的传统,并且在结构上作了一些创新。元代许多殿宇的柱子排列灵活,往往与屋架做不对称的联系,这就出现了元代木构殿宇的一种独创风格,即“大额式”。在殿宇中表现出前檐大额法、后檐大额法、前内大额法、后内大额法,这样做达到了扩大殿宇内空间的作用,同时产生了减柱、移柱的方法,使殿宇显得庄严,肃静。
(2)永乐宫主要建筑物都位于一条中轴线上,这是根据宗教建筑的功能要求设计的。但从中不难看出中国古建筑多为对称的,都有一个贯穿于中心地对称轴,这也许是源于中国人喜爱好事成双,所以在建造房屋时,总要将房屋左右前后建造的完全一样,甚至小饰品都要一边一个。
(3)永乐宫每座殿宇都筑有高大的台基,一条笔直的甬道连贯成一气,周围布置以参天古柏,颇有“道观森森,殿阁巍巍”的肃穆气氛。由此可见,元代道教建筑已有一套特殊的营造方式。
(4)元代时的建筑物已有一些纯粹的装饰性构件。建筑不仅仅是满足人们需要,更多的是要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如,永乐宫各个殿宇屋脊上的彩釉装饰,就是一种建筑中的纯粹的装饰物,它并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美观。
中国古代建筑从原始社会起,一脉相承,以木架结构为主要结构方式,并创造了与这种结构相适应的各种建筑外观。建筑物虽都为木架构造,但自从阶级出现后,不同等级的建筑物其结构有很大分歧。如,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任何一个朝代,由于等级制度的关系,只能在宫殿、寺庙及一些重要建筑物上才允许在柱头和内外檐的枋上安装斗拱。永乐宫的建筑也不例外,其设计者虽不在宫殿中建造台阶,似乎想传达道教中人人平等的思想,但从永乐宫整体建筑中仍然存在阶级思想。如,在空间感的处理上,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间的距离逐渐缩短及殿宇的规模逐渐缩小;建筑材料的应用、花纹图案的雕刻精细程度各有所不同,都显示出因供奉的主人公地位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别。
四、永乐宫园林区位的艺术特色
古代希腊雅典卫城的设计,借用山地的复杂变化,巧妙的布局了一个以神庙为主题的自然活泼的整体环境。雅典卫城固然雄伟秀美,中国的方位布局文化又何尝不博大精深?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国古典园林,本于自然和精炼,典型地再现了自然界山水风景之美;同时又高于自然,讲究诗画的情趣和意境的蕴涵,力求自然美和建筑美的融糅谐调,体现了一种“天人谐和”的哲理。道家建筑园林应定位于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之间,它没有私家园林的内向、亲切和小巧,也没有皇家园林的富丽奢华,但它确是精致的,充斥着浓郁的宗教气息,又不乏基本的人文关怀。
永乐宫处于“山川蕴秀,土膏林郁”之地,面临黄河,背倚中条山,气候良好,背风向阳,气流通畅,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造就了神奇幽静的神仙气氛。
关键词:古典园林;造景要素;美学;意境
1 引言
中国古典园林构建,主要是在模拟自然山水基础上辅以建筑和植物,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体现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意境。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对各种造景要素的艺术化处理,充分体现出造园者文学艺术修养和哲学思想的至高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是具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功能的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环境,园林中“景”的灵魂是山石、水体、植物、建筑等造景要素的有机结合。
2 多姿多彩的建筑
园林建筑作为一种人文景观,具有错落有致、迂回曲折之特点,使得园林景中有景、园中有园,扩大和丰富了园林空间。园林建筑主要包括廊、亭、堂、榭,阁等基木类型。廊是有覆盖的通道,狭长而通畅,弯曲而空透,可达到“引人入胜”、“步移景异”的效果;亭主要用来休息观景,兼做景点,由此可以欣赏到外界空间中的自然景物;堂可用于会客、宴请,也可以用作观戏或用作书房,往往成封闭院落布局;榭常在水面和花畔建造,藉以成景。园林中的榭小巧玲珑,精致开敞,近可观鱼,远可眺望,是游览线中最佳景点;阁形体空透,是园林中最高的建筑,可供游人登高望景。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类型多样,园林建筑空间也非常丰富。在布局上,由于受我国儒家、道家美学思想的影响,园林建筑大多呈现出严格对称的结构美和迂回曲折、趣味盎然的自然美两种形式。儒家讲中庸和谐,常用轴线引导和左右对称方法求得整体统一。如避暑山庄荟萃了我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巧妙借用自然美以开拓环境美,给人以雄浑磅礴,自然天成,野趣横生的艺术感受。道家主张返璞归真,任其自然,其建筑无论在情趣上或构图上都表现出曲折多变与自由灵活。如苏州园林的雅致、婉约、内敛就深受道家美学思想影响。表现在造型上,园林建筑房顶多采用举折和房面起翘、出翘,如苏州拙政园的塔影楼造型如鸟翼舒展,飘逸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的曲线生动流丽。游廊特别是高低起伏的爬山廊、波形廊,蜿蜒无穷,如长虹卧堤景色宜人。
3 巧夺天工的置石叠山
中国古典园林是“山水园林”的典范,堆山叠石在我国的传统造园艺术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山石赋予园林景观深层涵义。
首先山石具有自然的品格,但凡名山胜景,莫不以山为灵,借石增趣。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千奇百怪,令人赞绝。石的自然属性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广泛运用,叠石为山,邻水置石,水石结合,自然之意顿生;其次山石具有文化品格,自古以来人们与山水泉石相依相伴,把对山水泉石美的欣赏与人们的精神生活联系起来,借以开启心灵窗户,净化灵魂;再次,山石还富有哲学寓意,我国古典园林特别注重寓情于景、寓意于物。在“天人合一”的观念和“道法自然”的崇尚自然之美的哲学思想指导下,模山范水是中国古典园林造景的最大艺术特色。对自然界中真山形态特征和规律进行把握,胸中存有从自然界真山之美中提炼而来的真意真趣,按照石材的纹理去堆叠出合乎真山结构与脉络的假山,将来自于不同自然山体的美集中表现出来,构造出“浑然天成”的假山艺术品,让人生出“一峰则太华千寻”的审美意境。
4 宛自天开的理水
水体景观被称为我国传统园林中的血液和灵魂,具有其它山石、建筑、花木等形象固定的景观所没有的特殊魅力。园林建造有水则全园生动,无水则难以成园。园林里的水体景观以其多姿形态、悦耳声音、斑斓色彩展现出大自然的崇高与优美,激起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吟诗作画。著名诗人杜甫写道“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近代著名学者陈从周也说“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古代园林,特别是大型皇家园林之水,多直接利用大自然的江河湖海或泉池,也有借用地下水形成的池沼水。
园林理水秉承“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美学理论的园林景观艺术,不是对自然水体进行简单的浓缩,而是通过掌握自然水体的形态规律,顺合其本性去表现其意趣和精髓。自然界的各种水体景观在园林艺术中都有体现,池塘、湖泊、山溪涧谷、瀑布、渊潭、清泉等应有尽有。为了在园林环境中表现水的这一审美意象,园林中的水面总是被渲染得曲折无尽,让人有烟波浩淼之感。园林中的水体水面有聚有散,力求曲折自然,岸有山石树木掩映,迂回曲折之间影射清旷深远意境。人们观赏时有无尽的曲折幽深之感。
5 风姿绰约的花木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深受历代山水诗、山水画、哲学思想乃至生活习性的影响。在选择植物上十分注重“品格”,形式上注重色、香、韵,意境上注重深远、含蓄、内秀。如拙政园的枫杨、狮子林的古柏,都是一园之胜;竹因有“未曾出土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的品格,被喻为有气节的君子,因此在私家园林中随处可见;许多文人和士大夫往往自比凌霜怒放的秋菊、生于幽谷的芝兰,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他们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寄托于自然环境中。
植物是园林中具有生命力的要素,随着植物物候的变化其色彩与形态表现各异,从而引起园林风景的季节变化。古典园林中非常注重植物四季变化,如扬州个园利用不同季节的观赏植物,配以四季假山,构成具有季相变化的时序景观。春梅翠竹,配以笋石,寓意春景;夏种槐树、广玉兰,配以太湖石构成夏景;秋栽枫树,配以黄石构成秋景;冬植腊梅,南天竹配以雪石构成冬景。在咫尺庭院中创造了四季变化的景观序列,表达了“春山淡怡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静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诗情画意。
花木衬托山水和建筑,使景观更加生动,层次更加丰富,轮廓更加鲜明。园林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等结合丰富了建筑色彩与艺术构图,协调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园林植物与水体结合丰富了水景,为水景增添了内容。杭州的“曲院风荷”,以荷花为主景体现“接天连日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突出了夏景;园林植物与山体结合,在保护山体的同时,给山体披上了充满生机的外衣;园林植物与园路结合构建了具有特色的园路景观,创造出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意境。
6 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的要素与理念,多层次体现出自然式山水式景观格局,这种带有诗情画意般厚重色彩的园林特色直接受到中国传统艺术和哲学等影响,也反映了当时的文人思想和价值取向,表达了人们在特定历史时期对自然、社会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 刘晓惠.文心画境一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关键词:苏州园林意境自然缩景园林本意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1中国园林文化
1.1中式园林特色
中国是世界三大园林发源地之一,园林文化历史悠久,形象典雅而精致,中国园林的最大特色在于其造园手法,“虽由人做,宛自天开”,与大自然交融的同时,也体现了浓郁的人文修养。“园”,游息之所也;“林”,树木丛生者。“园林”二字,将山水花木、文化意境、亭台楼阁收容于一体。
中国园林,多运用借景与对景,讲究“步移景异”,对景物的安排、游赏的位置进行巧妙设计,这是区别与西方园林的最主要特征。
1.2中国传统文化意境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同时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灵魂。意与境乃虚实相生,意胜的“有我之境”注重以我观物、得意忘象,这构成了园林文化的主观色彩;境胜的“无我之境”则为以物观物、畅神怡情,在营造中运用技艺发挥景物。园林中的意境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是造园者赋予园林景观的诗情画意、名士大雅及民俗风情。游园观景,游人触景生情,这不仅源于景致本身,更与游赏者本身的情致、修养紧密相连。
2苏州园林特色
苏州沉淀了厚重的吴文化底蕴,园林建筑在此间应运而生,形成苏州独有的人文特色。此地既有烟波浩淼的气韵,又有小桥流水的诗意;明丽如春暖花开,空灵似湖光山色。苏州的地灵化生出才俊雅士的人杰,人们在此地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缩景为手法开垦园地,辟造出其独特的古典园林景观。
2.1苏州园林中自然景观的运用
白居易的《草堂记》有言:“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其表现自然美的主旨,主张因地制宜、相地合宜,利用地势特点进行营造。
通过对《园冶》的解读,总结出各地形地势的治理方法:山林地,最具变化妙趣,可夺天然之工进行凿水、开麓、建筑;城市地,应寻僻静之地,隐于市井,曲径通幽;村庄地,可经营田园生活,柴门篱落,畎亩桑田;郊野地,应利用平坦山地,聚林、通源,颇具野趣;傍宅地,运用宅边或后院的空隙葺园,用以迎客、护宅;江湖地,可建水榭、亭台于滨岸,赏烟水云山。
就技法来说,“借景”使得自然景观与园林景观相互渗透。将园外美景进行裁选,收纳到园林中来,这称为远借;用一处景致映衬另一处景致,这称为互借。
2.2苏州园林的造园技艺
缩景造园是一种小中见大的营造手法。苏州园林通过营造技艺承载天然之景与人工之趣,营造建筑、叠山选石、栽种植被、整治水系、布置园路,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虚实交错的景观艺术效果。
(1)营造建筑。
园林中的建筑分为门楼、堂、斋、室、房、馆、楼、台、阁、亭、榭、轩、廊等,有大者壮观,有小筑别致,依其形态气韵进行营造。
层阁重楼高耸云霄,磅礴气势给人带来震撼;奇亭巧榭傍水而筑,秀致安静,为人提供休憩之所;长廊在于曲直高低,制造纵向的视觉变化;小屋围墙在于虚实隐现,注重建筑与自然内外渗透。
(2)掇山选石。
掇山,即开凿岩、峦、洞、穴、壑。一方面,山岩远近不一,形成其虚与实的景观变幻;另一方面,自成蹊径,以不同角度为人们呈现步移景异、柳暗花明的视觉感受,时而开朗时而隐蔽。
选石,须费人工造就奇石,层叠堆砌,拙精各异,自成一片小景。
(3)栽植花木。
植被按景观用途有园景树、庭荫树、花果灌木之分,按观赏效果有赏花、赏叶、赏果之分。
造四时之景,应注重植被的色彩搭配、高低错落,考虑气象的季节转换、晴雨变化。春有紫藤似雾,桃花如霞,青青翠竹,飘飘白絮;秋有金桂飘香,银杏飞黄,落梧纷纷,硕实累累;夏有石榴绯红,芙蓉连碧;冬有梅香隐雪,青松傲霜。
(4)通源理水。
正所谓“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多半时候,造园者往往将水与山石结合起来。静水之秀,有的布置山石,注水成小池;有的是在池上理山,成一片微型的湖光山色。动水之灵,有的在石上凿眼,泉流过隙;有的将山石做成上大下小,水幕飞落,便是一川小小瀑布。
另外,水系也可独自作为一个单元。既可做成小池、深潭,憩于亭台,静赏鲤鱼游莲、清水涵月;也可塑造水平如镜的湖景,于水榭感受湖风轻拂,坐一叶渔舟,看荷花映天,山色空。
(5)辟径铺路。
苏州园林中的园路布置很有讲究,厅堂大厅中铺地运用磨砖,小径弯路多用乱石,庭院中多用连叠的鹅石拼造花纹。
2.3苏州园林的人文感受
苏州园林是姑苏历史文化的产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园林景致丰富,每个点看到的都是不同的画面;同时人们在游憩中,又会因各自的性情、经历而有所不同的见解,这使得景观带给人们的意境美更加瞬息万变。另外,园景寄托了美好的寓意,也包含精深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宝贵的实物资料。
3对苏州园林的分析及感受
3.1苏州园林实例分析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为苏州四大园林,共同构成苏州园林的古韵沉淀,又各有其特色,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的园林建筑艺术风格。
(1)沧浪亭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造园艺术。以山林为核心,全园以葱翠竹景为特色。全园漏窗图案花纹无一类同,五百名贤祠中嵌594幅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人物平雕石像,体现其构作之精巧、文明之沉厚。全园布局自然和谐, 手法得宜。
(2)“狮子林”,顾名思义,园内石峰多状如狮子。掇山奇绝精巧,逐水静而生动;凿池回环曲折,倒映廊柱飞檐;楼台错落有致,隐现于山林。林间奇狮之态壮观,使得整个园林主题明确,景深丰富,颇具古韵之真趣。
(3)拙政园整体特色是以水为主。静水如清池,闲雅而旷远;动水如泉流,蜿蜒而深幽。以窗为主体的建筑,在环境中主动消退,与景观相融;从屋内透过格子窗,可观四时景致疏朗。整个园林似浮于水面,宁静淡雅,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
(4)留园经时代更迭,于今日已呈富丽堂皇之态。“建筑”是留园的一大亮点,结构式样为清代风格,在景观中虚实交融,疏密错落,别具一格,收放自如。其建筑数量在苏州园林内为最多,营造手法也最为精湛。整个园景明媚如画,精妙绝伦。
3.2园林的本意
在当下,封存身体、放松精神、训练感觉,这是园林的本意。生活于现代都市,我们也可以将园林的造园手法和意趣用于我们的生活、构筑当中。
园林堪称是一种虚拟艺术,其意境给人带来一种发现生活的新鲜感,为居住者或观赏者创造嬉戏、游憩的意趣,为日常枯燥的生活注入一股清新之流,使人身心得到放松和活跃。这种异质文化用于现实中,即打破因循守旧的都市格局,卸下条条框框的门和非承重墙,从按部就班的生存模式中解放出来。
大隐于市,将这样的意境带入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设计构筑当中,使人培养出高雅的生活情趣和独到的审美品位。在静谧中沉思,在游嬉中领略,得到意识情感上的满足感,为自己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构造一个相平衡、相融通的桥梁。
参考文献
[1]计成.园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2]白居易.庐山草堂记「M].
关键词 设计艺术 园林景观人性化人文化传承
每个社会阶段的文化与艺术特征,都是当时社会生产力与发展状况的真实写照,可以反映出某一阶段的社会发展水平。在中国现状的社会环境里,景观,特别是生态景观这一话题在解决了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以后,才真正为大众所重视,独立为一个专业的领域,为人民大众所共享。因此,园林景观的发展水平,也正折射着人类文明演化的进程。
一、人性化设计
(一)“人性化设计”之涵义
人性化设计是使设计产品与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因素相适应。以求得人与环境的协调和匹配,从而使使用主体与被使用客体之间的界面趋于淡化,使生活的内在感情趋于悦乐和提升。具体到园林景观,则体现于景观的整体感觉须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舒适心理,各个细节需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符合人们的身体尺度,并使人产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反映。
(二)“人性化设计”之于具体生活水平的体现
园林景观设计领域,人性化设计则体现于各个实在的元素。一草一木,一桌一椅,细微之处皆体现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1.景观气氛的合适烘托
从某种意义上讲,园林景观处于建筑客体与人群主体之间,是联系建筑与人群之间的情感纽带,也通过一系列景观元素体现居住者的文化品味与生活层次。如古代私家园林,必尽显其私密性与独享情趣。因此,在划分区域或造景上面产生很多曲折、细腻的手法,崇尚诗意造园,整体感觉有水墨画的淡雅格调。
而与之相反的公共园林,其主要目的是为满足社会公益生态环保与公共休憩需要,服务对象是社会人群的极大多数,所以其定位也是面向大众的层次。因此需极力展示其公共性能和共享性能,本身的设计出发点即是让人来去自如,对参与人群的层次却不做具体要求。只有社会生产力越发达,公共设施的发展层次才越高。
现代居住小区园林,则融合了私家园林与公共园林的双重功能,既要有强大的兼容性,以供不同层面人群的聚散,又需要动静分开,满足不同年龄层人群的个人需要。因此而有了适合人流聚集的会所,有了功能明确的儿童乐园和老年人活动中心,等等。所以,居住小区相对而言属于一个消费层面集中同时兼容性强的人群聚集区域,最能体现社会大众层面的生活水平。
2.景观功能的合理运用
园林艺术的美感表达,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景观的表现形式。而景观功能的合理与否,则直接决定了主题园林的成功与否。以园林景观中最为普遍的休闲座椅为论,80年代以前,休闲座椅只作为临时座靠的功能性设施,反映的也是当时社会满足温饱就好的社会愿望。80年代以后,随着人性化要求逐步形成,休闲座椅也日益演化,完善着其做为功能性与观赏性的双重使命。在满足视觉美感的基础上赋予其合理的座靠使用功能,使得美学价值与使用功能得到完美结合。
3.景观环境对人群心理的调节
人群的心理情绪受天气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良好的景观环境的创造,改善自然环境的同时亦调节人群心理状况的舒适度。因此,只有当我们的社会文明足够发展,属于多维空间概念的景观设计主题趋向于健康、文明的方向的时候,才能为人居环境起到积极的促进性作用。
二、人文化设计
(一)“ 陆化设计”之概念
较之于人性化设计,人文化设计更强调设计理念的运用。强调文化底蕴和文学元素的参与与表现。通过文化符号在设计中的合理运用,充分展示环境的文化品位和历史的传承发展。
(二)“人文化设计”之于具象化设计对象的揉和
1.园林景观水系
水系景观是造园手法里一个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人类自古择水而居,现代人群也正慢慢意识到:真正高品质的生活,在于融入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在于具有历史底蕴的人文气息。中国传统的水景“曲水流觞”,在现代园林里出现,现代材料融合传统风骨,自是一番闲情风月。
2、园林绿化的安排
绿化具有调节光、温度、湿度,改善气候,美化环境,消除身心疲惫,有益居者身心健康的功能。住宅小区的绿化设计,应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同时充分考虑绿化的系统性、空间组合的多样性,从而获得多维的景观效应。公共景观体系,则应该以营造有利于发展人际往来的自由生长的树木为主。
3、园林小品的点缀
在这充满复古气息的时代里,现代的工艺,现代的设计思维,结合民族的、传统的表现符号,在一处处让人赏心悦目的园艺小品里,得到最完美的体现。
4 园林铺地的表现形式
现代园林里,朴实无华的青石板路,以简单几何形体自然重复的青砖地面,从来都是设计者与使用者的最爱。原本,过分的修饰从来都只是暂时的,只有那些立足于最本质的根本功能,才是不断被需要的对象。
5.园林特征的地域性
不同的地域拥有不同的地方文化特色,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或风土人情,园林特征所体现出来的特点也具有不同气息。多水的南方园林,体现的是丰富的水系文化;而干燥的北方,应该多采用色彩较鲜艳的玻璃钢材质等。
三、人文化与人性化设计相融合体现社会阶段特征
做为社会进步元素里面的一部分,一个成功的园林案例可以存在的最根本理由是它的功能性,在满足功能性的要求以后又具有体现历史文化的时代特征,那么它就具有了传承的价值。因此,成功的设计艺术,必须是文化性与功能性的完美统一,其设计理念也必须是可生长的。
参考文献
[1]刘庭风著.中国古园林之旅冲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5.
关键词:苏州园林;城市山林;绿化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8-0051-02
1 苏州园林造景中山、水的结合
1.1 山、水结合的景观层次
苏州园林素有“城市山林”的美誉。现代都市人既要享受城市文明,又留恋湖山之趣,“城市山林”正好统一了这个矛盾。在园林的象征方面,假山有特殊的地位。假山不但丰富了园林的景观,增加了景观层次,产生了空间感,而且由于遮挡或掩蔽了一部分原应在视觉之中的景物,因之更增加了园林的深幽气息。但明代以前,人们更多注重的是山的意境美和居、息、游、养的气氛,是和“仁者乐山”的比德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只是到了明代,建造假山时才开始着意于山体形态的多变,更多地把山作为纯观赏对象而追求新奇的形式效果。由假山的假景引出观赏者的真情,经过观赏者审美判断后的假山就变成了真山。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遵守一些基本法则,不同的景致如峰、岩、峦、洞、穴、涧、壑、坡、矶、瀑,园山、楼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各有形式章法,不能混同。除此以外,特别忌讳毫无章法地使用大量的名贵山石。
1.2 沧浪亭园林中山、水的应用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之一。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沧浪亭三面皆水,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沧浪亭的水就像它的灵魂一样,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山下的复廊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景通内外,复廊外侧是园外的水面,有小亭观鱼处和厅屋面水轩,可俯览园外水景。沧浪亭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园门北向而开,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环园南去。而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黄石,土石相间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藤蔓垂挂于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
2 苏州园林中的水元素
苏州园林最美之处是水,水是江南园林之魂。水总是占据园子的中心地带,亭台楼阁依水而建,灵石桥梁亦依水而造。有了水,园林就有了活力,仿佛水是园林血液;有了水,山石草木都有了影子,太阳有了反光,仿佛水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周围的一切,使园林的空间感、层次感更加强烈。
水,无论在古代园林还是现代园林中,水通过其自身的运动和变化起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水体的变化,既可以创造园林意境,又可以提高造园的艺术水平。园以水活,无水不成园水赋予园林以生机和活力。水也因此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创造了中国园林的雏形。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的审美功能代替了单纯的原始虚妄崇拜。自魏晋以来,老庄的追求精神超越的审美哲学一直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意识。这种流行于历代文人中的隐逸、休闲、寄情山水之间的审美思潮,深深地影响着江南私家园林的审美原则。苏州园林的设计是这种理想境界的集中体现,而其中尤以水环境的巧妙设计而为世人瞩目赞叹。
江南的园林建筑大多临水而筑,自然观念在园林中处处尽显。在空间上采用自山布局的形式,依地势借助亭台回廊的穿插、草木花石的虚实相间,表达一种“虽山人作,宛自天开”(计成《园冶》)的创作思想。这种对“城市山林”理想境界的追求,造就了江南园林独特的审美观。苏州园林因水而活,因水而美。“无水不园”,是中国古代文人和造园行家对其园林特色和构园方式的一种形象化概括。这一特点的形成,与古人的“智者乐水”,水有灵气,水喻财源,以及因水而活的审美趣味和思想观念息息相关。水景的表现形态是对自然的模仿,往往以斑驳交错的天然山石为其驳岸,如同山涧溪流;也往往与其周围空间互相呼应,迂回曲折、时宽时窄的流泾形态,一步一景、步步为景的审美情趣,水渗透于各个空间,就水而言,是刚柔并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的园林审美文化。
3 苏州园林中的石头景观
石有瘦、透、漏、皱、丑诸貌,可以表达人格意义上的阳刚之气和阴柔之韵。正因如此,奇山怪石成为中国园林有的艺术符号,造园者善于运用这些符号来创造优美的景致,形成深远的意境。园林离不开假山,而假山离不开石头,选用何种石头大有讲究。石头的形体虽然千奇百怪,但都是由于风吹浪激、日晒雨淋,历经多年而缓慢形成的,是大自然的精心杰作。因此,中国人总是把“石”与“古”联系在一起。此外,文震亨在《长物志•水石》中也说:“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这一园林美学名言概括了这样一种园林审美现象,即人们面对奇石名品,往往会萌发怀古之思: 想到它形成的自然史,想到它和历史上某一名人的关系,由石上的古题刻而感叹沉思,这就是“石令人古”的审美体验。品石,是伴随着叠石而兴起的一种文化现象。无论是单枚点缀,还是成组列布,当时各园均以太湖石为第一品,因为其体态丰富多姿,体形又高大,有所谓瘦、透、漏、皱的特点,既可远观,又能近赏,是适于点布的理想石品。太湖石在园林上的凹凸和纹理,也就是计成《园冶》中所说“文理纵横,笼络起隐”。对石来说,“皱”的功能是破囫囵之体,去平面之态,使其立面显隐起伏、纹理丰富。这样,石头的受光面就富于变化,色调就不显呆板,从而使人感到耐看。
4 苏州园林中的植物造景
4.1 造景植物的选择
“绿”,是植物的统称,包括植物的单体美和群体美。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无论是植物单独布置,还是与其他元素相搭配都能很好的形成景色,且构景灵活,自然多变。植物的花色、叶色、枝干色彩丰富,不同的植物色泽不同,同一植物在不同的季节、年龄又表现出不同的景观特色。因此,植物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园林色彩,点缀园林空间。然而竹类植物是园林造景中重要的观赏植物。
绿化环境,陶冶情操。竹子生长快、繁殖容易,一次造林、经营合理,可供持久利用。竹林绿化能给污浊的空气以清新,消减喧哗的噪音,清除城市“三废”,给人口稠密、建筑密集的城市带来新鲜、清静和富有生命力的环境。优美的环境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竹子与园林山石配合,可形成写意山水式的组合景观,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造景手法,即充满诗情画意的竹石小品。竹子与建筑配合,除一般植物那样对建筑物起软化、平衡、遮隐等作用外,常形成画境式景观,如古典范式中的“移竹当窗”和“粉墙竹影”等。
4.2 植物造景的运用
植物因其具有生命力且不断变化营造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植物中乔、灌、地被因其高低差异而形成高低起伏的变化,改变地形,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植物还可以用来软化建筑、美化风景构图,起到加强和山水气韵的作用。“山得草木而华、水得草木而秀、建筑得草木而媚”阐述了植物必不可缺的地位。
有人说,园林是未完成的艺术,游赏者的加入使其艺术性得以完成和实现,这种说法其实深得园林鉴赏之精髓。在这里,观赏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自然美景与人文精神合为一处。一山一石,一花一木,由于有了人的精神属性而具有了较高的审美主观艺术趣味。
参考文献:
关键词:含蓄之美;意境;山水园
1 中国古典园林之含蓄美
中国人与所处自然环境的紧密结合,表现出一种弹性。这既出于情感,又出于一种与现实保持距离并对其进行反思的美学思考。二十四诗品中《雄浑》格,“远引若至,临之已非”,从远处招引它,它好像来到了你的面前;等你走近去看,它已不是原来的它,又是一番模样。一种美的境界,置于眉睫之前,近看十分清楚,但失去了因朦胧而可用想象去填补的余地;从远处观望,景色因有烟雾的笼罩,似雾里看花,朦胧不清,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去补充,去丰富,因而看到的是不同于近看的另一番景象,在朦胧中展示空间和力量的无限,正所谓“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中国古典园林与诗词,绘画的关系极其密切,不免受到它们的影响。传统的造园艺术也往往认为露刚浅而藏则深,为忌浅露而求得意境之深邃,则每每采用欲显而隐或欲露而藏的手法把某些精彩的景观或藏于偏僻幽深之处,或隐于山石、树梢之间。总之,古典园林,不论其规模大小,都极力避免开门见山、一览无余,并总是千方百计把“景”部分遮挡起来,而使其忽隐忽现,若有若无。
2 中国古典园林含蓄美的营造手法
2.1 景色的无限——隔断与框景
2.1.1 隔断。宗白华说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无缘,自成境界,风风雨雨也是造成间隔化的条件。董其昌曾说:“摊烛下作画,正如隔帘看月,隔水看花!”他们懂得“隔”字在美感上的重要。
追求意的幽雅和境的深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庭院深深几时许?”的诗句所描绘的正是诗人对这种意境发自内心的一种感受。
空间的渗透和层次变化主要通过对空间的分隔与联系的关系处理所造成的。例如一个大的空间,如果不加以分隔,就不会有层次的变化,但是完全隔绝也不会有渗透现象的发生,只有在分隔之后又使之有适当的连通,才能使人的视线从一个空间穿透至另一个空间,从而使两个空间互相渗透,从而显现出空间的层次变化。这与西方的“流动空间”十分相似,在处理空间分隔与联系的具体手法方面,更是如出一辙。
园林中的廊不仅可用来连接各单体建筑,而且还可以用它来分隔空间并使其两侧的景物相互渗透来丰富空间的层次变化。
2.1.2 框景。江南园林,特别是苏州一带的私家园林,常借大量设置完全透空的门洞、窗口而使被分隔的空间互相连通、渗透,其效果十分卓著。例如留固的鹤所,呈敞厅(廊)的形式,它的东部临五峰仙馆前院,由于在此一侧的墙面上开了若干个巨大的、完全透空的窗洞,从而使被分隔的内、外空间有一定的连通关系。致使处在敞厅之内的人可以透过各个窗洞看到另外一个空间内的景物,这就是借空间的渗进而获得了层次变化与深度感的一个佳例。过了鹤所向左至园的东部景区,空间的层次变化就更加丰富了。这里,借粉墙把空间分隔成若干小院,并在墙上开了许多门洞、窗口,人的视线可以穿透一重又一重的门洞、窗口而自一个空间看到一连串的空间,从而使若干个空间互相渗透,于是便产生极其深远,乃至不可穷尽的感觉。如若连续地设置一列窗口,其动观的效果则更加有趣。
2.2 优雅的过渡——灰空间
中国文化的多层次、复合性、博采众长的文化特性,以及人们包容善变的性格和复杂矛盾的心理情节反映到空间形态上,表现出空间的界定模糊、功能复合多义的特征。这种空间的特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半室内、半室外、半封闭、半开敞、半私密、半公共的中介空间,使室内外空间流动连贯成为自然有机的和谐整体。在园林中,灰空间拥有了更广泛的涵义,从广义上讲,灰空间是在一定维度上有遮挡、有围合,但又不完全围闭、也不完全开敞的空间,上升到内涵上灰空间则是人类活动的一个包容性区域,一个融入了人的情感与意志的场所。
同时人们在从“绝对空间”进入到模糊空间时可以在心理上感受到空间转变的刺激,享受在“绝对空间”中感受不到的心灵与空间的对话,使我们在心理上产生一个转换的过渡,产生一种驱使内外空间交融的意向,有“动”、“静”并存而有序,“内”、“外”交融而和谐的特点。另外,这类模糊空间的存在使室内的空间环境随着室外自然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对调节人们的心理状态也有一定的作用。
3 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营造手法,“藏与露”,“引导与暗示”,“疏与密”,“起伏与层次”等各种具有哲学辩证意味的手法,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意境——含蓄美。这种运用在中国园林中手法具有古代中国人特有的园林审美观,应该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