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39:2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美术教学;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弘扬;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278-02
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造就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她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提高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素质,推进我国文化发展和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传统美术文化,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青少年一代的精神素质,使他们热爱优秀传统文化、景仰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具有鉴别和创造先进文化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新课程标准对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是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最主要阵地,学生是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最佳主体,教师是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主力军,而教学是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最佳渠道和方式。因此中小学的美术课程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对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和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想法。
一、美术教学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美术活动和美术作品的视觉化与直观性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人类对外界所获得的信息80%以上来自于视觉,而美术活动、美术作品都是视觉化的艺术,对于传统文化而言,绝大部分文化要传承和发展通常先进行视觉化,然后再进行传播。而在进行视觉化的转换过程中,美术活动的介入可以极大地丰富文化视觉,并使得较抽象的文化内涵变得更加具体和易懂。如《三字经》在传承时,用文字进行记载,而早期传承用书法的形式进行记录,现代化的传承进行图书化,加入插图的创作,使之图文并茂,这都需用美术的表现形式,才能使其更易于传播和传承。
美术介入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得传统文化变得更加喜闻乐见,更易于引入专业课堂。比如在上《看花灯》一课时,除了讲述元宵节看花灯习俗的起源和历史传说,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外,还可以从美术的角度去欣赏分析各地区花灯的造型及色彩的特点,引导学生讨论花灯的设计和制作方法,并进行创意设计和工艺制作,这样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形式各异的花灯代表着人们在新年里不同的愿望,学生除了设计传统的兔子灯、荷花灯等,有的还设计了喜洋洋、小熊维尼等可爱的新造型,在材料的选用上,除了运用纸、竹、绸缎等是很常见的传统素材,还融入了塑胶、玻璃纸、皱纹低、铁丝、压克力废弃纸盒、铝罐等各式现代材料,表现出花灯的透光性,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对传统花灯有更进一步理解,同时也让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打下烙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还可以将绘制的花灯布置起来,开展师生共赏花灯猜灯迷系列活动。
二、美术教育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
在传统文化中,唐诗宋词等文学作品与书法、国画等艺术相结合,使得其文化内涵与外在表现形式相得益彰,把先人的文化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二者的结合,更加相互提升文化品位,而美术作品中的诗情画意的源泉来自于传统文化,并使其升华和物化为视觉形象,创造为有中华文化意境的艺术品,文化艺术品的广泛传播和雅俗共赏的特点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创新。如在上《水墨画变体画》一课时,首先学习水墨画的基本知识,然后再带着学生欣赏中国传统的汉代画像石、木版年画以及国内外名作,从中了解名画的创作背景、内涵及绘画方式等,并利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工具和水墨技法,在艺术家的原有作品中加进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画出耳目一新的作品。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学习了传统国画方面的知识,而且让学生学以致用。将名作进行二次创作,既巩固了传统水墨知识,又进行了绘画方法、理念上的创新。
三、美术教学开辟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途径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载体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及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举手投足之间都能感受到先辈们流传下来的经典,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现代人民早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神文明的传承能引领人方向,物质文明的传承能给人以美好的生活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从时间上讲,就是古代的中国文化,止于。从地域范围看,包含着祖国大陆文化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没有固定的地域界限。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感,更加具备深刻的现实性和变异性。它是华夏民族先辈们流传下来的丰富的遗产,影响着每一代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纵观历史,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学、美德、礼仪、民族精神、榜样、诚信、和谐观、负面道德经验等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察觉到了文化的魅力,认为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所以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每一个国人的必修课。文化是名族的血脉,没有文化将如行尸走肉一般,没有灵魂,只有躯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聪明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很多智慧的结晶都孕育在这片繁茂的华夏大地上,才得出这么多优秀的华夏儿女,其内涵不言而喻。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舞蹈
每一种文化都需要载体,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例外,载体的多样性也不容分说,舞蹈就是其中之一,通过这个载体,中学生能从形态上感受到舞蹈的魅力,将好的事物更好的展现到人们面前,让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所以在初中教学中加强舞蹈素质教学,传承传统文化势在必行。首先,要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其次,要正确引导学生对舞蹈中的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让学生对舞蹈产生兴趣,满足心理需求。最后,老师要加强引导,创造条件,在硬件或者软件设施上加大投入,耐心剖析舞蹈的背景意义,现实意义,动作要领,韵律结合等等[1]。
2 初中舞蹈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1 营造浓郁氛围,接受文化洗礼
在初中舞蹈教学中,氛围的营造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初中生都是祖国的花朵,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要是有一个好的氛围,学生就会跃然而起,愈发的对舞蹈产生浓郁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产生兴趣之后,学生就会自主学习,自主感悟,此时老师再融入传统文化的理念,那将会事半功倍。此外,在舞蹈教学的同时多举一些实例,多让学生观看一些美好的舞蹈故事,情境结合,让学生直面感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对先辈们流传下来的东西产生美感与敬畏,在学习到技能的同时还能有效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用多媒体教学先放一段优美的民族舞蹈教学视频,然后让学生写下观后感,从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然后分组讨论学习,交换意见,最后教师再统一的做出指导性意见,介绍民族舞蹈的起源,发展和不同时期的动作要领的演变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文化的气息,接受文化的洗礼。
2.2 组织特色活动,促进和谐发展
初中生正值花季年段,长时间的在课堂上学习文本知识多少有些厌倦,要是能在舞蹈课堂上尽情释放,那将会大大提升学生对舞蹈课的认识,所以在舞蹈的有效课时上组织一些特色的活动很有必要,当前的教育应该是多样化的,全面化的教育,不再是一味汲取文本知识,按部就班的应试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户外活动的机会,多有目的性的组织学生舞蹈文化节,每个班上抽选学生进行专业的舞蹈培训,让这些负责表演的学生做榜样,在表演完的同时解读自己内心的学习感受,对舞蹈的认识,对文化的认识,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的文化底蕴和道德情操。学生舞蹈文化节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做一个道德高尚,品德兼优的人,为弘扬中华文化奠定基础[2]。
2.3 开发校本课程,健全课程体系
在日常的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因此,在传授业绩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首先就要加强备课,考虑到一堂课的教学初衷,应着手现实,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健全课程体系,好的教案可以更好的引领学生朝好的方向发展。当今的舞蹈教学课程过于形式化,在老师和学生的心目中都是一些不纳入大考的副科,这就失去了舞蹈教学的目的及深远意义。舞蹈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没有好的课程体系,学生就无法感知舞蹈艺术的魅力,就没有心思去学习和感知,从而无心学习,也就不能感受到其中美好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舞蹈教师们可以一起商讨舞蹈教学的难易点,把一些不重要的阶段除去,加上一些必备的教学手段,以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的一种方式去教学,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2.4 开展特色教学,感悟传统文化
在有效的课时上积极开展特色教学,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也是一种良好的,能促进学生更好学习的一种手段,文化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只能用心去感受,去领悟,优美的韵律,柔和的线条,细腻的动作,相互交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美,特色教学的开展就是重视舞蹈教学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他们是祖国的期望和未来,责任之重大,任务之艰巨,要是好的传统文化不能在这一代上面得到良好的继承和发展,那祖国的未来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开展特色教学是一个必备的环节。例如:教师们可以组织多个班的学生一起到多媒体教室去上课,然后教师则开始自己表演自己编排好的舞蹈,一段一段的进行,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教学流程进行现场分析,讨论,指出老师的不足或者是错误的地方,让学生以批判的角度来审核,达到换位思考的目的,这样的教学课程,老师和学生都会受益良多,在欣赏的同时感悟传统文化的内涵[3]。
关键词:立德树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
教育是要面向未来的,对于我国的未来,教育将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将立德树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在一起,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具有非常的意义,将会成为21世纪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重点。
1 立德树人理念概述
要立德树人,首先要做的便是要理解什么是德。德,指的是中华传统的伦理、美德。中国人之所以被称之为中国人,是因为我们有我们特殊的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便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财富。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就要让学生认识中华的传统美德,理解中华的传统美德,并对其历史有所了解。
中华传统文化经过漫长的岁月的冲刷,才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模样。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孝的美德使得尧、舜能够以德服人;随后,有着800年历史的周代,也加入了礼乐等新文化;之后的春秋时期是中华传统美德逐渐成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管仲提出了“礼、义、廉、耻”的相关道德,孔子提出了“智、仁、勇”的相关道德,孟子也提出了“仁、义、礼、智”的相关道德,这些道德经过之后的朝代的演变,逐渐完善,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中华传统美德。这5000年所形成的中华传统美德,是无数祖先在自身的实践中总结下的伟大结晶,是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的养分。
立德树人,就是培养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优秀人才,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相关教育。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相关教育,不应该是应景、应付这种类型的教育,因为这种方式的教育是无法培育出具有非常稳定的思想道德素养的学生的,要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要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生活。应该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并做到推陈出新。我国从“八五”开始,便开始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一直到“十一五”这将近20年的时间,我国教育部在全国的10个省市的千余所学校中,进行了相关的教育实验。前十年,教育部对相关学校提出的要求是,对学生进行“八德”的道德教育,包括: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并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实际的生活环境,做出适当的调整,让中华传统美德能够更好的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之后的十年,教育部又将“勤”、“宽”加到了道德教育当中,形成了“十德”,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触中华传统文化。文化是具有潜移默化的神奇功能,经过长时间的连续教育,我们学生会将中华传统美德很好的与自身的行为规范结合在一起,这正是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而这也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崛起、国家的富强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 立德树人理念下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议
2.1 传播经典文化
以文载道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而且所收到的效果是有非常好的。近年来,我国的经典文化开始受到社会各方面的人士的重视,我国逐渐掀起了一股复古风,而经典文化作为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教材,是非常合适的,通过文化教育来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既能学到知识,同时有传承了中华的传统美德,有着一举两得的效果。我国在进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教育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传播经典文化,组织学生学习经典文化的方式来进行,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经典文化,所谓的经典,主要指的是儒家经典。可以将经典文化加入到教育内容中,这点在各年级的课本中就有所体现,并且教育部门已经在内容的安排上做了整体的设计,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主要是让学生接触的是相关的启蒙知识,比如人们所熟知的《三字经》、《弟子规》等,让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一个基础;在小学的高年级以及初中阶段,适当的增加了一些《论语》、《大学》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我国的经典文化;在高中阶段,学生主要学习的“四书”里的内容,因为“四书”的内容相对要难一些,需要一定的基础才能进行学习。这部分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有很多学校在进行相关的教育过程中,存在应景、应付的现象,这样,很难让学生学到经典文化里的知识,也就很难实现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目的。
除了儒家经典,经典文化的教育还包括音乐、舞蹈、绘画以及工艺等等文化教育内容,这些文化教育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帮助其道德成长,所以,各学校应该将经典文化的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育计划中,通过校园文化、学科渗透、师生互动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我国的经典文化,从而更好的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2 传播节日文化
节日,是我国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这里所指的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同时这些节日是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中国传统的节日,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同时在过传统节日时,往往都是全民的文化活动,学校可以将传统节日作为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也可以让家长、社区参与其中,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学校可以在过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春节等等中国传统的节日时,科学、合理的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结合在一起,对节日进行详细的设计,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从而让学生在过节之余,能够更好的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其本身所特有的文化魅力,它能够让学生在其喜欢的环境中,随意的参与文化活动,体味传统节日所带来的浓厚的文化气息,经过不断的潜移默化,将节日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不断的完善。
2.3 传播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主要指的是当地的历史人文资源,而地域文化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学校来进行的,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地点,同样是学生认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起点。而这一点被很多学校忽略了,很多学校在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时,往往只是重视经典文化的教育,并没有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播,这很不利于学生对当地的历史文化的了解与学习,对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各地学校在进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当地的历史人文资源的开发,并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可以通过编写“校本教材”的方式来进行该教育,让学生能够在自己身边的、熟悉的历史环境下,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学生在学习自己身边的历史文化时,往往会比学习其他的历史文化更有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三种文化的传播,对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帮助,为学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的背后,有一个问题是需要我们深思的,那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国人自己的文化正面临着丢失的危险,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更多的人的重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应该将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强化学生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力度。
学校在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时,应该重视学生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从小就接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可能会需要五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需要我们坚持下去,需要更多的教育人员落实这一重要的教育任务,向学生传授具有中国优秀传统美德的道德知识与核心价值观,从而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与道德素质,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能够始终立于世界。从复兴中华民族的角度来看,应该把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任务,放在学生身上,因为学生是我国的希望,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坚实基础,因此让其从小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能够更好的亲近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其进行民族精神的培养,这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如果丧失了这个核心,也就违背了立德树人的原则,也就谈不上学校教育了。我国学校应该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肖键,左雪琳;浅谈“立德树人”理念在青少年德育中的几点看法[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6
[2]王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5
关键字: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 德育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文化多元化和市场化的推进,社会上各类矛盾和不良现象增多,高校德育教育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一些大学生身上出现理想信念模糊、道德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特别是以下三方面亟待解决。
第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有待于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主要指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的态度。它要求人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而当下,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压力下,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家庭责任意识缺乏,个人责任意识弱化。出现了重自我实现轻社会责任,重索取轻奉献,重物质实惠轻精神境界的现象。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因此,高校必须承担起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任,这就需要一种文化的引导,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资源在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后,恰好是我们当今时代呼唤的道德情操,也是引导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道德标准。
第二,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有待强化。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五千年来倡导的传统美德。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理应具备知书达理、待人以礼的基本素养。然而,由于大部分高校尚未构建系统的传承体系,缺乏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校园中不文明现象越来越多。如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社交场合不用敬语雅语、脏话连篇;个人缺少对形象美的正确认识及追求,浓妆艳抹、服饰怪异。这些现象表明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是重建中华礼仪之邦和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需要。
第三,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强化。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础。当前,大学生诚信状况总体良好,但随着造假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出现,大学校园中逐渐出现了诚信意识淡薄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作业抄袭、考试作弊、随意违约、助学贷款不还以及求职简历造假等,这种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因此,高校必须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引导大学生把诚信作为立人处世的内心向往。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意义
(一)激发爱国热情,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独一无二。让当代大学生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和文明会强烈激发他们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尤其是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强烈地体现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优良传统,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优秀传统必能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二)培养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
自强不息,锐意进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居于主流地位的文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经典性地概括了中华民族刚劲强健、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这种刚健笃实、励精图治的精神,体现着强我中华的进取精神,推动着民族自强和创新。当今的大学生群体全部为90后,当他们面对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等各种困难时,容易产生退缩心理,有的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有的想做“啃老族”、不思进取……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观念去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种种挑战,培养他们刻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和勇于挑战的竞争意识,始终保持不屈不挠的信心和斗志,为将来成为社会栋梁之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承的途径
(一)加大课程建设和改革力度,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课程。第一,专门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引导作用发挥到最大。第二,要创新“两课”教学内容和模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第三,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将精心设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融入到生动形象、感受力强的媒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构建文明、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模范引导作用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教育作用,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要想开展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一,任课教师应该定期培训和进修,不断增强自身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了解,以渊博的人文知识折服学生,推动教学效果最大化。第二,任课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具备爱国爱党、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友善等优秀品质,自觉地在言谈举止、性格态度等表象行为层面表现出深厚的文化素养,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者。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组建传统文化类社团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高校各级团组织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引导和帮扶学生组建各种传统文化类学生社团。如国学协会、文学社、书画协会、棋类协会、民族乐器协会、武术协会等,并选派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不定期开展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通过参加活动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今高等教育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高校要在传承、变革和创新中,积极完善传承体系和传承方式,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本文为锦州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成果
关键词:传承;民族民间音乐;途径关键词:传承
民族民间音乐途径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但是,长期以来,受传播媒体大量充斥着商业文化的影响,我们高中生普遍热衷于国内外通俗音乐,而对格调高雅、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外经典音乐却知之甚少,尤其是对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更是疏远、冷淡,妄自菲薄,因此培养和提高年轻一代的音乐审美与人文素养,热爱祖国传统音乐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为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族民间音乐多姿多彩的艺术魅力,加强学校音乐教育在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作用,真正懂得民族民间音乐独特的艺术价值,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笔者从课堂教学、活动式教学、专题讲座等途径积极探求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积极的审美情感。
一、把课堂教学作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也是传承和传播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载体。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一定要担负起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使命,确保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学课时,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爱好,积极引导学生弘扬民族音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而不能迎合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追捧。在教学多姿多彩的民歌这一单元过程中,笔者设计完成了以下教学内容:草原赞歌———内蒙古长调民歌欣赏;雪域天音———藏族民歌欣赏;黄土地的回响———信天游赏析;多情的山歌———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歌曲鉴赏;乡音乡情———江南吴歌欣赏。通过教学,学生体验了草原游牧文化的结晶———长调,神奇的发声法———呼麦,感受到民间音乐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新课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东方音乐文化奇迹———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时,笔者提出了两个问题:为什么说新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历史的活化石?当代青年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文字图片音像)、互相交流等就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艺术展开研究性学习,课堂上学生的回答让人十分满意。他们查找掌握的资料比我还多,有同学详细介绍维吾尔木卡姆悠久的历史、艺术特征、代表作品等内容,高二(3)班的丁同学说:古维吾尔人崇尚黄道十二宫,于是他们取“十二”为吉祥数,加在木卡姆一词前,称为“十二木卡姆”。寓意在浩瀚的夜空,闪烁着亿万颗星星,其中最耀眼的要数十二个星座。我们应该珍惜十二木卡姆这一伟大的文化遗产,使之成为新时代艺术创作的源泉之一,努力创作新的作品,使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高二(15)班徐同学说:应该大力宣传演出古老的十二木卡姆艺术,使这不朽的音乐走向让更多的人,笔者认为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一定会找到更多的知音。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的评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关注。在介绍编钟这一乐器时,笔者让学生观看了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曾侯乙编钟这期节目片段,使学生了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的曾侯乙编钟的灿烂历史,知道这件地下埋藏两千多年的乐器能演奏现在任何一首歌曲。武汉音乐学院院长童忠良教授在美国讲学时评价:随州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炎黄文化、音乐文化的最高成果;考古学家王振铎老先生赞它是“金声玉振”;民族音乐家程云则以“千古金声留遗响,请君侧耳听楚商”诵之;美国纽约大学麦克伦在美国有影响的《社会生物工程》杂志上撰文称“曾侯乙编钟是古代世界的第八奇观”。因此曾侯乙编钟被世人誉为“国之瑰宝”。总之,在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随着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认识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民族意识也会不断增强,对传统音乐文化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把活动式教学作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主品牌
校园文艺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不仅活跃了课余生活、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而且能够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笔者所在学校的文艺活动,多年来主打民族品牌,突出民乐特色。
(一)校园艺术节重视民族音乐文化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乐的传播,学校特别规定凡是艺术节各项比赛中演唱、演奏民族音乐作品的,成绩可以加0.2分,而且进入决赛的同学一定要演唱演奏一首民歌或民族器乐曲。通过这一举措校园里掀起了学习民乐的热潮,在元旦文艺汇演节目中民乐占60%以上,由此形成了良好的民族音乐文化氛围。
(二)校园拥有一支民乐演奏队伍
通过器乐演奏大赛每年可以发现有民乐演奏特长的学生,在此基础上把这些同学结合在一起,组成民乐社团,双周排练,曲目有经典的民族管弦乐曲,如:《喜洋洋》《花好月圆》《旱天雷》《紫竹调》等,也有改编的民乐作品,如根据《黄河大合唱》主题改编的《黄河随想曲》;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主题联奏等,还有同学熟悉的歌曲改编而成的,如:《走进新时代》《青春舞曲》《弯弯的月亮》《送别》《我的祖国》等。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演奏技能,培养了合作精神,而且还营造了浓厚的民乐气氛,带动更多的同学学习民族乐器,有不少同学是在同学的影响传授下学会了笛子、古筝的演奏。
(三)校园音响系统传播民族音乐
校园广播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以充分利用这一途径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宣传。精心选择有关音乐并提供音响资料,请主持节目的学生在编播中适当解说,如江南名曲;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中国民歌集成等CD。另外为了提高收听率,笔者还把演奏水平较好有一定表现力的同学把自己的“代表作”现场录播,反响很好。
三、把举办专题讲座、现场聆听作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生力军
为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艺术价值的认识,形成正确的情感体验与审美观念,学校特意举办讲座,如“传统与流行的对话———流行歌曲中的民间音调”;“走向世界的民族民间音乐”等。在讲座中,笔者从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欧若拉》《2002年的第一场雪》《好汉歌》《大中国》等入手,分析歌曲中的民间音乐材料,引导学生领悟这些歌曲之所以流行的原因是在创作中吸收了民歌的养分。由此进一步说明民间音乐文化的艺术价值。在走向世界的民族民间音乐中主要介绍国内著名的民族乐团和民族音乐表演艺术家,通过音像资料和中国艺术家在国外演出的实况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在国际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民族音乐。
为普及传统戏曲文化,让学生耳闻目睹戏曲的表演艺术,学校邀请了戏曲专家多次来校现场讲解示范越剧、京剧的著名唱段。专家的精彩的讲解与表演,让学生与传统戏曲零距离接触,深深感染了每位同学,使学生对传统戏曲有了亲近感。通过这种形式的欣赏十分有效地普及了传统文化,深信传统音乐文化的种子一定会在青年一代的心中生根、发芽。实践证明,坚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高中学生是乐于接受、喜欢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当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也势必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加深自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感情,增强了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作者:叶伟庆 单位:浙江省德清县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朱则平,廖应文.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系列重要讲话中,有一个论点尤为引人注目。在谈到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时,他强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纪念孔子诞辰活动上,他又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这些论述对于我们如何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教育理论研究需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我们现在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主要是建立在现代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也就是所谓的教育规律、教育原理。其实,无论是教育学还是心理学,都曾经是哲学的派生,教育学和心理学如果囿于哲学,不可能有今天的学科发展,成长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脱离了孕育它们的哲学、脱离了它们所处的文化,脱离了历史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同样不可能有一条光明的道路。不仅是在中华文明的繁盛时期,就是在近代、现代,包括荣格在内的许多西方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都在从东方的智慧寻求解决各种精神问题、教育问题,特别是育人问题、德育问题的方法。因此,有必要回头去看看我们的先人,有必要回头去品品优秀的传统文化。回归自己的文化传统来汲取思想资源和历史经验,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相反,体现的是我们教育思想的开放性和宽容性。
其次,教育实践推进需要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当前,我们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绝非一朝一夕形成,也非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历经多次改革和治理却难以见到显著的实效,综合改革中对沉疴顽疾的治理需要新的思维、新的智慧。一方面,需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如教育治理体系的构建、多元化办学的实践、特许学校的建设、私立教育的发展经验等;另外一方面,也需要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拓宽思路,特别是当前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学校道德教育中的问题,传统文化中既有很多可以挖掘的资源和素材,也有很多值得继续倡导和发扬的美德,更有许多值得传承的思想和方法。比如,儒家思想注重经世致用,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对今天的学校德育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如,“文道结合,文以载道”“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蒙以养正,以小见大”“潜移暗化,自然似之”“长善救失,防微杜渐”“笃信好学,学志于道”等许多教育思想和方法至今仍然适用。当然,许多传统美德要结合时展赋予新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好,都是一个特别宏大的概念,对于很多从事学校德育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往往因为过于宏观而难以把握,难以在教育实践中找到落脚点和切入点。今年上半年,国家教育部专门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前不久,北京市教委印发了中小学语文、英语、初中科学类学科的《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在强调回归课程标准、突出社会实践的同时,也特别突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些文件的出台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如何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具体指导。
当然,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美德的重要源泉,仅仅只有教学改进是不够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要引导学生从小就循序渐进地阅读一些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慢慢地通过诵读、讲读、导读等方式学一点自己文化的历史;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风俗习惯、节日节庆、神话传说等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味道;要引导学生从一些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礼”和“仪”内涵;要引导学生走进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去切身体验、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等等。
问到今年过年回不回家,于和伟说:“回家,每年过年我都要回家,我有回家过年的情结。像我这样的职业,一年到头都在外面,过年一定要回家,在外面的漂泊感太强,回家才能真正的休息一下。”
只有回老家才像过年
于和伟在老家辽宁抚顺长到二十多岁,之后考上上海戏剧学院而离开家乡,经过多年的奋斗,他已经成为知名演员。但是家、家乡,对他依旧有巨大的吸引力,他表示,年只有在抚顺过,跟家人过,才像过年。记者问他,如果遇上跨春节的剧组,怎么办,他说:“我遇上这种情况,签合同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过年一定要给我放假,至少一定要过年三十。”
年前,母亲要炸馓子、做包子
谈到老家过年的习俗,于和伟的话语中充满感情,“我在东北长大,我们家乡对过年很讲究,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就算过年了,家里要祭灶,腊月二十四,扫屋,我妈在世时,年前,我妈要准备很多东西,要炸一些馓子,做很多包子,贴年画,剪窗花,贴门神,一直忙活到除夕。”
在于和伟对于春节的回忆中,有着浓浓的对母亲的思念,“我3岁没有了父亲,小时候我对于春节的印象,很多是通过母亲本文由收集整理的行为交代出来。”
过年有盼头。心气儿才高
春节还有一个月,于和伟的母亲已经开始为春节做准备,“给我们做新衣服,那时候还要先量衣服再做,我记得还有那种对襟的衣服。衣服做好了之后,有一次试穿,看台适不台适,试穿之后,新衣服妈妈就收好了,那时候我天天盼望快过年有新衣服穿了。过年那天,我穿上新衣服,新袜子,非常的高兴。”
新衣服,好吃的,都是于和伟小时候对于年的回忆,“那时候吃饺子是大事,元旦包饺子,小年包饺子,除夕夜里包饺子,想起来都觉得香。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吃顿饺子很容易了。我觉得那时候过年有盼头,盼新衣服,盼吃饺子,因为有盼头有期望,心气儿才高。”
“姑爷节”要吃小鸡炖蘑菇
母亲在时。过年回家陪母亲是于和伟最大的事。如今母亲去世了,于和伟这几年仍然年年回家,“全家只有我—个人在外,所以还是要赶回去的。”于和伟在家中排行老9,家中还有姐姐哥哥,“我们春节时仍然聚在一起。”
每年初二的时候,于和伟要在家里大摆宴席,迎接远道而来的姑爷们。他说:“我们家姐姐多,所以初二都是姐姐带着姑爷来我们家过。我喜欢热闹,希望亲朋好友都一起过来聚会。”
对于“姑爷节”这一传统节日,于和伟侃侃而谈:“‘姑爷节’盛行于北方。我听一些天津朋友谈起过,这一天街头里巷人流如织,饭馆酒店棚棚爆满,还有像烙糖画、抖空竹、沏茶汤之类的民俗活动,特别有气氛。在东北也是这样,这里有句俗话‘姑爷领进门,小鸡吓掉魂’,说的是新姑爷进到丈母娘家,老丈母娘是一定要用小鸡炖蘑菇来招待的。所以新姑爷进了丈母娘家大门,小鸡就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就要被与蘑菇炖在一起,作为美味奉献给新姑爷了,很有意思。”
关键词:传统文化;全球化;现代性;价值认同;身份建构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对其进行学理界定是困难的,中西文化莫不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因其概念的模糊性与多义性而难以把握。在全球化语境中,信息传播、知识更新、观念更迭、学术研究推进和人文观念变迁等已经成为时代主流,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时代和文化传统,犹如我们不能选择我的出身一样,文化构成和时展置于我们于无形之中。如果说准确把握文化的本质是一项棘手的事项,那么对文化进行分层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论者将传统文化归为以求善为目标的伦理型文化,有的论者以民族的文化心理素质作为解析传统文化特征的基本内核,有的论者把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视为伦理审美型或伦理的人文主义。”[1]传统文化、现代性文化、后现代性文化、亚文化、主流文化、大众文化、高雅文化、民间文化、草根文化等不同修饰词对应着文化审视的不同价值取向。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知识信息化等可以事实描述或数据流通的方式衡量或实证,文化的全球化则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难以控制的。这里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与文化全球化相对应的民族国家的疆土文化的安全性问题。这里说的疆土文化就是以国家疆域为主要单位和界限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就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当然,重视传统文化的安全性在当今时代不能说不重要,保护传统文化不被外来文化所侵蚀、淹没、篡改是文化研究者必须加以侧重的重要维度,而不同文化间的传播、认同与融合则是时展之势,以不加甄别一味地排斥外来文化的方式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不是明智之举。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因其具备优秀的传承因素才得以传承下来,这里不是自说自话、玩弄文字游戏,而是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创造、筛选、传播下来的符合人类文明精神的文化构成。悬空地谈论优秀传统文化并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文化是以人为主体的,按照的观点,文化起源于人类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不断建构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所谓的文化传统。所以,在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我们一定要密切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人的行为、思想、精神、审美等共同生成了文化,所以优秀的文化传统一定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把握。
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文化传承的必然选择。当今社会,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上,出现了严重错位,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渠道层面遇到了严重的阻碍,当下人们对自身文化认同出现了断层。
以后,外来文化以压倒之势快速涌入中国,以古希腊文明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和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文化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发生剧烈碰撞,国人在面临群族和国家受到外来力量的武力镇压、物质掠夺、精神文化置入等不同层面的生存危机,一些仁人志士开始寻求救亡图存和保卫文化传承的合理性方案。准确地说,以后,外来文化真正的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西方文明,人们从开始学习“器物”、效仿“制度”一直到推介“文化”,无论是的“以美育代宗教”思想,还是的以中国文化适应西方话语的片面性文化导向,都可以说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态度上一个质的转变。特别是五四以后,以“民主”和“科学”为主要旗帜的外来文化引介直接把中国传统文化彻底否定,“打倒孔家店”、“白话文”运动等是推动力外来文化的置入,同时也给予中国传统文化致命一击,所以说,在评价的历史意义时,运动式的文化革新对中国传统文化戕害是不能被忽略的。
五四是中国人当下的文化断层的直接原因,国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知识储备现状令人堪忧。当代大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停留在初高中的历史课本的介绍中;对古诗文的理解也仅仅止步于语文课本的选编片段,在计算机高度普及的今天,键盘代替了笔头,提笔忘字成为普遍现象,繁体字对当代人来说越来越陌生。重拾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就是把传统文化转换成易于当下人接受的方式。梳理当代文化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从上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直到如今,跌宕起伏、不断的传统文化热、国学热,都是中国社会如何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现代化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表现。”[2]所以说,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换,提升人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化解国人传统文化缺失的危机性焦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承续是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传统文化出现断层已然成为客观事实,我们不必为此过于悲观,因为,文化传承不同于其他器物和制度的延存,文化的传承是有“先天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并没有出现断裂,文化的统一性和原初性仍旧存在,所以,人为的原因造成了文化断层,同样也可通过人为的干预对文化传统进行承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是有条件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需要进行现代性的变革。对现代人而言,过去形成的文化皆可称之为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而传统文化又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一般而言,按照时间划分,传统文化大致分为先秦时期已经形成的纯文化和近现代以来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以后形成的“古典远缘杂种文化”。[3]这两种文化并不是时间区隔的不同,而是文化表达方式有着巨大的差异。于是乎,我们在承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一定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中西文化共生交融而成的“杂种文化”一定意义上并不需要现代性转换,这种文化距离当今并不遥远,理解与接受起来并不困难,重要的是,该文化带有现代性文化的因子,或者是,其本身就是现代性文化,所以不需要刻意去变革。如果一概而论不加区别地转换,可能造成文化理解与吸收层面的困惑,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播。
反过来,真正需要现代性转换的是产生于中国的纯文化,这类文化经历了文化断层之后在现代社会很难被理解和接纳,所以,我们应该筛选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对之进行现代性的改造与变通,使之更好的融入现代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换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消费社会”、“读图时代”、“信息社会”等都是对全球化时代的不同定义,所以,在对传统与现代两个层面的文化对接时一定要注重文化语境,文化语境决定着采取的措施。当然,这里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定位优秀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放置在一个合适的位置是关乎传统文化能否有效传播的重要方面。
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不是一个功利性的承续过程,而是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对文化进步而做出的内在式的推动。文化自觉是传统文化能够被当代人们是否有效吸收最有效的检验衡量方式之一,一个人对待文化态度不是依靠文化获取某种功利性的自我满足,而是把文化作为自身价值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传统文化,并不是增加聊天时建构自我身份的筹码,也不是在演讲或集会时引经据典而提升所谓的文化内涵,而是让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身份存在,对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是一个社会个体的社会属性是否健全的衡量标尺。
文化的承续与教育紧密关联。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育理性的个体,而理性的个体对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又规制着教育的成败。在当下的教育体制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授已经被严重边缘化,中小学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比重虽然很大,但在一切都为了考试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仅仅体现在能否得高分的简单层面,并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地详细地吸收。在高等教育层面,传统文化的传授更加不尽人意。高等学校的专业划分是造成传统文化不能高校有效传播的主要障碍,理工医科的学生迫于繁重的学业压力根本没有时间浏览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占据了他们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即便是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也存在着隔行如隔山的尴尬现实,研究现当代文学的同学不知晓古代文学的基础知识,研究历史的同学研究视域过于狭隘,而不能很好的统筹中国古代文化,如果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史”和“诗”是不分家的话,文学专业和历史专业的同学应该共同学习一些入门性的传统文化知识。可是,在当下的高等教育中,中文教育和历史教育是分在不同的院系,学生无法共享原本是同一性的文化研究资源。
传统文化的承续要借助现代传播媒介。电影电视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而影视的表现内容却不受时空的限制。功夫片和武侠片是中国电影最为成熟的类型,也是深受国际社会关注的片种。武侠电影中的侠客形象不同于好莱坞电影中的个人英雄。好莱坞电影中的个人英雄大多数是杜撰出来的,片子的很长篇幅要对英雄人物进行身份建构,成熟的人物通过牺牲自我,战胜困难,拯救人类,英雄人物所面对的困难主要是外族或外星球的入侵而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威胁,同时还有人类依靠科技进步造出来的为人类服务但失去控制的机器或者怪物。好莱坞类型片中英雄建构多依靠大量计算机技术合成特效的堆砌,对于故事本身却没有很好的挖掘,叙事较为淡薄。不同于好莱坞电影中的拯救世界的英雄人物,中国武侠电影中的人物都在历史上有迹可循。无论是历史上的帝王将相为疆土南北征战,还是近现代仁人志士率众抵抗外来族群侵略,都是能在史书或传奇故事中找到人物原型;王朝更迭、历史典故、科技发明、文艺创作、城市建筑、名川大山和近现代革命等都是可以影像的形式书写。武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作品中大量的打斗片段是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表达的有效方式。中国的京剧、昆曲、大熊猫、民风民俗等意向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影视作品中的现代化表达不能缺少这样的因素。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利用现代视听手段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绝佳案例。饮食文化可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疆域宽广的中国大地因其地域文化、民族风情、饮食偏好的迥异存在着不同饮食次文化,通过央视这一国际级媒体的深入采集,各地的美食不仅让国外的观众对中国的如此丰富的饮食样式充满期待,也让中国本土没有品尝过甚至没有见过如此美食的食客赞叹不已。那么,传统文化的承续就是通过一个个典型的案例不断地向前推进的,当然,想当然地以口号的形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不见得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反而可能因为宣教意味过浓而遭到人们的抵制。所以,以适洽的方式通过能够被当代人接受的渠道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时要着重注意的。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当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续工作做的不是很到位,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长期处在被忽视的尴尬地位,以至于,国外的文化机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素材创作的文化产品来推销自己的价值观。美国好莱坞制作的《功夫熊猫》已经推出两集,两部动画片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的电影市场中攫取了高额票房,受到了全球的关注。抛开票房数字不谈,就好莱坞以中国故事置入美国价值观的方式推销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做法要引起中国文化研究者的重视。“功夫”和“熊猫”这两个意向都是中国所特有的,好莱坞拿过来并没有把二者按照中国本土的形象进行建构,而是在影像叙事的背后撑起美国当代价值观,推崇个人价值的个体英雄在影片中得到了全方位的体现。我们不得不深思,中国的传统文化被改造成西方价值观的载体,且不说价值观的对与错的问题,我们是否要反思一下中国影视工作者为什么没有开发自己手边的优秀文化资源并对其推而广之呢?
接着上述追问,我们需要考虑怎样以更加合理科学有效方式挖掘、推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问题。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我们对待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秉持的态度。在科学研究、技术制造等很多层面我们的确落后于西方,可无限丰富的文化资源宝库是我们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固然有封建、保守、僵化的成分,但我们不能因为文化存在某些不足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彻底否定。文化的自信是发自内心的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价值认同;文化自觉是指文化构成了个体存在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言行举止渗透着传统文化的气息,个体是文化的外化的方式。
全球化时代交流与对话是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多元文化的共存是时代的主流,在信息共享更加便捷的当下,文化的全球化流动是主要趋势,也只有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置于全球文化圈之中,文化的融合才能成为可能,文化融合的过程正是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方式。“作为一个客观历史进程的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我们只有积极适应在这个客观进程中世界文化交流、合作、交锋更加频繁的新趋势,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4]才能全方位的在文化融合中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然,有人会提到,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交融,会不会危害中国的文化安全问题。文化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文化的根基是一个民族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后盾,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在一定意义上不亚于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有时候,文化安全是不易觉察的,所以说,这类担忧并不是说没有道理。那么另外一个问题是,文化交流不同于政治和经济交流,文化资源的共享是无形的,归根结底是信息的流动与观念的传播,所以说文化也只有在与世界范围内其他文化进行交流时,才会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犹如张祥龙教授所言,我们要“联合世界上一切以平等态度待我之文化与思想,尤其是当代西方思想中出现的后现代潮流中的方法上的佼佼者,相互对话,或许能在未来产生某种新的文化形态,从根本上改善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处境。”[5]一味地讨论什么是世界什么是民族的文化,有时不具有说服力。对于文化的安全性与全球性,我们持有的基本态度就是“吸取西方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 也向西方宣介了中国文化, 其中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6]所以在文化的共生存在样态的前提下,保持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充分地与其他文化交流。
互联网与其说是一种媒介,不如说是一种个体表达自我的方式。个体通过互联网表达自己的偏好、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审美理念等,网络成为个体建构自我的方式,所以,在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个体表达时,互联网在当下社会起着不可或缺的纽带作用。国家、社会、个体都要通过互联网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不同的侧面进行表达。
从文化这个抽象而多义的概念中把中国传统文化抽离出来之后,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转换,这里的转换不是本源的改变,而是存在形态的现代性表达。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筛选,把近现代一些中西文化交融而产生的文化,我们可以直接拿来进行现代化的传播,而一些距当今文化形态较远的文化样式,我们要使用现代性的表达方式进行承续与发扬。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当今,我们应该对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持乐观态度,文化有时代性和地域性,同时文化也有生长性和自我表达性,所以,我们在固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根基的同时,应该积极强化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的力度和幅度,搭建全球范围内文化交流的平台,在文化多样态的存在中,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参考文献]
[1]王国炎,汤忠钢.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J].江西社会科学,2003(4):48.
[2]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2013(11):35.
[3]王一川.通向后古典远缘杂种文化――中国现代性文化传统探讨[J].中华文化论坛,2007(4):79-89.
[4]孙文顺,张长江.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9(10):246.
[5]张祥龙.全球化的文化本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濒危求生[J].南开学报,2002(5):3.
关键词:承德市 市风 儒家思想 改善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3-0044-03
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承德市将自身定位于北京的后花园、水资源涵养功能区。同时,承德市提出一带三区建设,即建设滦河72公里城市发展带、承德机场临空经济产业区、双峰寺水库皇家康B休闲区和大黑山国际滑雪度假区,以旅游产业为重点的发展方向已逐步形成。建设旅游城市不仅需要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更需要亲和向善的人文环境。市风、民风建设将成为承德市未来发展的重点环节。思想指导我们走过革命、改革、发展,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建设,起到关键作用。但两千多年的儒家传统思想已经深深扎根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思想中,赋予儒家传统思想现代性内涵,运用儒家传统优秀思想建设市风,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承德市市风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市民待人冷漠
主要表现在个别市民对待旅游者态度冷漠,服务意识淡。熟人之间还会热情相待,对陌生人则缺乏和善的态度;目前承德市游客主要来源于周边地区,自驾游居多,这种市风给游客留下的印象可想而知。旅游者不过是城市的过客,生活在其中的市民也许觉得自己已经习惯于此,可是只有改变这种待客之道,才能让游客感受到承德的舒适。
2.养老方式落后,城市压力大
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是每个城市都面临的突出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将给城市建设带来巨大压力。尤其对于承德市来说,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城市化逐步推进,大批老年人落户城市。虽然老年人随着条件的改善、子女在城市工作等原因大批迁入城市,但也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加之现代社会大多数家庭面临四二一的养老格局。双方老人过分依赖子女,没有自己的生活;子女既要工作、抚养孩子,还要照顾老人,生活压力倍增。稍有不慎,还会产生家庭矛盾,不利于彼此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之所以有如此矛盾,笔者认为现在的城市建设中,养老习惯仍是封建社会的、孤立的家庭式养老。
3.文明程度有待提高
承德古称“热河”。直到雍正皇帝登基10年之后,说到“承受先祖德泽”才有了承德这个称谓。现代赋予其寓意为:“承传文明、德行天下”。无论古代的意义还是今天的寓意,都体现着承德重“德”的优秀传统。但在今天尊德崇礼的风气已经鲜见。
4.诚信缺失问题凸显
商业的发展使诚信问题凸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旅游服务中的诚信问题也逐渐进入人们的眼帘。旅行社低于成本经营,以虚假广告招徕游客,导游擅自增减旅游项目、索要小费等; 旅行社间款项纠纷引发甩团、扣团、自费项目强制化、强迫购物公开化; 宾馆饭店存在“拉大旗作虎皮”现象,造成等级不达标、接待人员服务态度差等诸多问题屡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据笔者观察,仅以避暑山庄周围流动商家而言,外地游客买水果500克20元,本地居民直接降至500克10元,再讲价,则可8元。不公平交易也是诚信问题的表现。虽然现在全国各旅游景点或多或少都存在宰客现象,但改变现状,优化旅游环境,则可向循环产业更近一步。这些现象的出现不利于公民业余生活的丰富,不利于城市发展,不利于社会经济的进步。
二、儒家优秀思想对承德市市风建设的理论贡献
1.仁者爱人,培养市民友善之心
儒家“友善”,主要是指内善外友,而友善的根本思想乃是仁爱思想,即“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恶人者,人恒恶之”。承德市发展旅游产业,不仅要注重自然环境的优化,更要注重人文环境的提升。近些年,旅游产业蓬勃兴起,各地都积极把握旅游业带给当地的发展机遇。承德市旅游资源丰富,既有享誉中外的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又有各县区市的秀美自然风光。这些优质旅游资源已形成承德市天然的广告效应。但能否让游客流连忘返、故地重游、乐于宣传,主要还是人文环境的吸引。随着旅游市场监管力度的提升,各地恶意欺诈游客事件被屡屡披露,人文环境已成为人们选择出行地的主要考虑因素。游客到达一地,能否有宾至如归的感觉,首先取决于当地居民的态度或者说友善度。初到一地,运输业从业者的态度,酒店接待者的态度,餐厅服务人员的态度,等等,直接从事旅游相关产业人员的友善度,会给游客留下不同的游玩感受。但是城市中不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普通市民的亲和度,则会给游客留下城市的整体印象。儒家仁爱思想,培养市民仁爱、友善,一方面可以提高旅游产业相关人员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也能从根本上改善承德市市风。友善、互爱为我市打造一流旅游城市奠定人文基础。同时,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友善的氛围中,市民的仁爱之心也会在城市中不断扩散,让市民之间和谐相处,为市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氛围进一步融洽提供文化条件。
2.孝悌之道,坦然面对老龄化社会
现代式养老,尤其对于城市,最突出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吃穿问题,而是老年人心理需求的满足,即儒家提倡的“敬老”。老年人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出现一种奇怪现象,子女不工作在家啃老,老人还很高兴,因为有人陪伴。可是长此下去,社会的发展将面临社会建设后继无人的问题,年轻人将成为堕落的一代。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商家,看准老人精神空虚,又手有余钱的状况,开展各种会议式营销,把假药、假保险、假投资等推销给老人,骗取老人养老钱。这些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不能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城市建设。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全社会建立起养老机制,统筹考虑老龄化问题,每个市民都心中有老、敬老,将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入则孝,出也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不仅提倡家庭内部的孝,同时讲在家孝敬父母,在外把所有老人都当做自己的父母,推己及人地关心社会上的每位老人,要人民把对自己父母的孝,扩大到社会中,在全社会建立起孝、敬的风尚,让老人有自己的生活、娱乐空间,老有所为。使老年人在哪都能感受到温暖和被尊重。这也可以为年轻人提供稳定的家庭基础,让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踏实工作,推动社会建设。此外,要在全市逐步培育“敬老”精神。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针对孝的内涵和今天社会的现实状况,全社会敬老已成为孝的首要部分。
3.尊德崇礼,款待八方来客
儒家“德”的思想内涵丰富、精深。而今天我们的城市市风建设则主要集于市民公德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这两点主要体现在“礼”上。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儒家思想重礼。当然,后期儒家重礼的思想大肆发展,有重形式不重实质、铺张浪费的趋势。今天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本质,对市民进行礼貌教育。首先,在家有家风。家庭教育,尤其道德、礼貌教育是最基本的,它天然的具有亲密性和影响力,最容易被人接受。对于青年一代的教育,家庭承担着主要责任。因此,家有家风,让孩子从小重视公德的培养、礼貌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加之,家庭其他成员之间互相影响,一个讲卫生的家庭成员一定会使家庭整体环境整洁;一个有礼貌的女主人一定会提高家庭整体素质;一个热情的男主人一定不会营造出冷漠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的每个细节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其他人。因此,家风是培养公德、养成礼貌的主阵地。“食不言寝不语”,“食于有丧人家未尝饱也”,“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儒家的这些行为规范应该重新成为我们的家规。其次,单位有风气。同事与同事之间,办事人员对外,都应礼貌相对。朱熹把学习分为两个等级,第一等是小学,第二等是大学。朱熹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古人无论年龄大小,皆从小学学起。洒扫应对就是“礼”的体现,同时也是工作中必备的素质。我们的城市面貌,市民满意度,很大程度上通过办公人员的礼节体现出来。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儒家提倡谦让有礼,即使必须要竞争,也要互相作揖,礼貌相对。现在的公职人员也应借鉴儒家传统,礼貌互待,礼貌办公。再次,市风不容丢。我国出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把明礼放在其中,说明国民礼貌问题已引起我国政府重视。承德市市风建设最突出的表现就在于市民的礼貌程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面貌有了明显改善。但一些问题仍很突出。比如: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讲乘车秩序;随地乱丢乱弃;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先学会做人,品德好了,行有余力,才可以学习文化知识。儒家重视公德建设,把公德建设放在学习文化知识之前。现在市民知识水平提高,但公德心却在减弱。市民对自己的家园缺少责任感和公德心,城市就缺少温度,不仅对旅游城市发展不利,也让市民生活在其中幸福感的降低。
4.诚信为本,建设城市新风尚
孟子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诚信自古以来就受到高度重视。笔者认为承德市旅游产业的持续、向好发展的关键是诚信经营。打造旅游城市,不能做一锤子买卖,要立足长远,走循环发展之路。最近热播的《人民的名义》中达康书记说:“再穷,不要借钱去消费;再难,不要说话不算数;欠钱,一定拼命挣钱来还;还不上,要打电话让人知道你没忘;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永远不要丢掉别人对你的信任;别人信任你,是你在别人心目中存在的价值;人生路很长,自己别把路走窄了,把人做好了,什么都会有的,永远不要透支身边的人对你的信任,失去诚信等于终生破产。”我想城市建设和做人一样,都需要把诚信放在首位。中国历史上的大商,如晋商,乔家,等等,之所以能青史留名,首先就是诚信经营。承德市市风建设过程中也要以史为鉴,以人为镜,完善诚信体系,注重诚信城市建设。
三、弘扬儒家优秀思想,改善城市风气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仅靠法律约束,只能治标。儒家优秀思想需要现代人的传承和发展,把儒家思想进行现代化阐释,大力宣传,对市民进行道德教化,使其心中做出改变,才是城市发展的根本路径。
1.深入学校教育,从学生抓起
社会、国家未来的发展决定于今日的下一代。城市的风气的培树最终要依靠今日学生素质的提高。目前,我国十分重视传统文化,对儒家思想的学习越来越受到各学校重视,一些学校把传统文化作为课程,对学生开展教育。因此,儒家思想的宣传主阵地应放在学校。基础教育时期是学生性格、习惯养成阶段。注重儒家基本礼仪养成。《三字经》中尊亲、敬长、好学、礼让;《弟子规》中孝、悌、谨、信、仁的思想应从小植根于每个孩子心中,心中有标尺,行为自然有底线。在中小学开展读经典、学经典活动,让经典常驻心中。大学时期是人格养成阶段,需要深入领会儒家经典中的精神,举一反三运用到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这个阶段仅读经典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思想发展的需要。可以开展儒家讲座、研讨、实践等活动,邀请儒学学者到校讲座,组织学生就某一社会问题在儒家思想角度展开讨论,在思想激荡中找到正确的价值观。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复古活动。例如,有些学校给学生举办加冠礼,通过这种仪式,让学生感受到成人的责任和礼貌的重要性。这些儒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儒家思想的魅力,并把这些思想运用到人生的各个阶段。下一代心中有道德,才能把社会风气带到向好的方向上。
2.利用单位大舞台,规范职工行为
学校教育是儒家思想宣传的主阵地、市风改善的源泉。单位规范则是市风面貌改善的有效组成部分。在公务员队伍中进行儒家道德教育。公务员不仅是政府、城市形象的影响者,还是城市形象的展示者。公务员的道德主要包括公平与效率;秩序与礼貌;自律与他律等。子曰:“政者,正也。”强调公务员要为政以德,在今日社会中,要注重效率与公平兼顾,而且还要注重对外来办事人员的文明礼貌。现在门难进,脸难看,已经成为公务员留给人们的普遍印象,但实质上,公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儒家讲:“一日三省吾身”“君子慎独”,这些都要求为政者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把正确的行为规范内化于心。在公务员队伍中开展儒家思想宣传,督促其读儒学、学儒学、用儒学,树立为政为民、民之父母的责任意识。此外,还要做到规章制度上墙,文明礼貌入心。按照单位实际情况,把儒家经典中的规范做成规章制度,悬挂于办公楼的醒目位置,时刻提醒办公人员,同时也能使外来办事人员形成监督。据笔者不完全调查,承德市目前没有行政机关建立起整套的行为规范,这就造成个别公务员纪律散漫、效率低下、态度恶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在公务员队伍中加强道德教育,对承德市市风建设起到引领作用。
3.加强宣传,提升市民素质
市民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于长期、一贯的教育。应把儒家道德教育作为长期、惯性宣鳌T谌社会开展儒家道德宣传、儒家实践活动体验,表彰道德楷模等活动。利用儒家学会等组织,定期进行道德宣传、礼貌引导。在少年宫、老年大学等地开办儒学道德讲堂,对市民免费开放。在城市广场等人员密集地开展一些学礼、守礼活动,提供免费小礼物,提高市民参与度。此外,可以把孔子诞辰9月28日定为城市儒学学习日,连上“十一”小长假,开展儒学系列活动,既丰富了市民假期生活,又可以提高市民素质。
4.规范商业活动,协调利义关系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等学校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大学校园为主要区域,以学生、教师为主要群体,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为主要内容,以多学科、多领域的文化交流及其特有的生活内涵为基本形式,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文化形式,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基本形态。[1(]P3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大学校园文化只有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才能蓬勃发展。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此,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和创新基地,应当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作用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她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许多辉映万古的优秀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思想、文字、语言、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如在思想教育方面,以公正无私、诚实笃信、孝顺父母、尊师重道、精忠报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见义勇为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能为高校校园文化在思想教育方面的建设提供指引并提供大量的教育素材;在文学教育方面,楚词汉赋、魏晋文学、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能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浓厚的文化气息,滋养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开阔学生视野;在美学教育方面,传统绘画、中国刺绣、剪纸等文化艺术,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活力与美感,提升师生审美的能力,为师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导向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最深层次的目标是确定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即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这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正义、仁爱、守信、求大同、厚德载物等思想,是炎黄子孙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大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并对其进行合理吸收、发展和创新。[2]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群体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力军。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内的大学生和教师为主要群体,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他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力军,而广大的大学生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都将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持续力和未来前进的方向。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文化传承的自觉性,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和宣传。
高校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挖掘和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利于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也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和宣传。如很多高校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古为鉴,推崇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环境设计、基础设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合,以物言志;校园人际关系建设推崇仁爱精神、和谐原则,致力建设和谐人际关系;高校主导组建的学生社团、开展的校园活动等等,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积极作用。
3.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序传播。
环境是无声而又时时显效的特殊课堂,是一种影响人、塑造人的综合教育力量。校园环境作为高校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师生在校园中体验、感受着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又在不知不觉中熏陶、感化着师生,使他们逐渐形成特有的思维模式、心理定式、生活哲学和处事方法。这都十分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1.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体系。
校园环境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园环境提升工程,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具有重大意义。一要构建和完善师生具有优秀传统文化色彩的校园空间环境,在尊重校园现有空间环境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如利用教室、学生公寓、实验室、运动场等相关区域以及校内楼房、道路、广场等地的布置装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二要构建和完善师生学习交流的空间,方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探讨。
2.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管理服务体系。
高校管理服务体系是高校校园文化工作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它体现了高校管理者的价值趋向和信仰追求,对高校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的管理服务体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得以传承的有利保障。应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理念融入到高校的管理服务体系中,并通过学校管理服务工作进行充分展现,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有效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目标。
3.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平台体系。
文化的传播与继承离不开特定的传播平台。首先,高校要充分发挥传统传播平台的作用。如可以在校广播电台开设宣传传统文化的节目,如传统艺术赏析、美文诵读等等,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在校内刊物开辟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专栏,通过学生征文、摄影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参与度;在宣传栏定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宣传,增强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其次,高校要大力运用网络交流平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学生重要的交流和学习平台。因此,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探索利用网站、微信、微博、QQ等网络手段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利用多媒体平台,拓宽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渠道,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网络氛围。
4.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高校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结合起来;二要积极开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使之成为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三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学科专业建设和研究,为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其次,校园活动的开展应积极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一是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与中华传统活动相关的表演、展览、推广等校园活动,如中华传统文学艺术、中华传统美术艺术、中华传统体育等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二是鼓励学生组建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学生社团,如武术协会、书法协会、绘画协会、舞蹈社等等,并在政策、经费上给予学生社团大力的支持,依托学生社团,多渠道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真正乐于参与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中来。再次,要构建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体系。如开展校史教育,系统展现并反映学校的历史传统,加深学生对学校的了解,也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挥当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学生定期参观学习,并开展当地重大历史事件、文化名人的纪念活动、研讨活动;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知礼、明礼、行礼的文明习惯;开展“亲情校园”建设,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等开展“感恩行、献爱心”活动等,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更深入地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促使他们主动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参考文献:
[1]姚海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088年,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诞生之时,把培养职场人士作为其功能,在此后长达700多年的时间里,“人才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首要功能。到19世纪德国洪堡大学时,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学开始具有第二大功能“科学研究”。20世纪30年代,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又提出将“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新功能。至此,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作为现代大学的三大功能稳固下来,大学从社会边缘进入社会中心。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世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一体化浪潮,人类经济生活的趋同使得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愈发重要。大学除具有传统的三大使命之外,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其又一重要职能。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校长伯代尔教授认为:“21世纪的大学不仅要担负起保护知识的重任,也要担负起保护文化遗产和向人们解释不断增加的含混意识的责任。”[1]英国牛津大学校长鲁卡斯教授认为,大学具有传播知识、促进文化交流的功能,“大学的首要功能是保持那些国家特有的文化,并促进其在与其他文化相碰撞中或是相互理解中的有效结合。”[2]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认为:“守护、传承、创新软实力(文化)已是大学必须承担的新功能……这个功能实现得如何,不仅决定着大学的水平与质量,也决定着她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3]这样的认识不仅在教育领域渐成共识,而且从国家社会发展的长远来看,有识之士对其认识也已达到了新的高度。正如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指出的: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因此,传承创新文化是社会赋予大学的光荣使命,更是当代大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过程中,大学也应发挥积极作用。
二、大学教育内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内涵
一般而言,大学教育包括专业基础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两大部分,专业基础教育重在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人文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责任意识、创新精神,从而实现塑造完善人格的目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其核心内涵是对于人的塑造、伦理道德的强调以及社会的维系,特别是对于文化传承的主体———人的教化、规范成为其本质要求之一。从这点来看,大学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教化所追求的目标是相互统一的,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互融性。
1.德育是优秀传统文化伦理道德观念的当代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德”的内涵与功能、特点与表现,以及人在追求实现高尚“德性”的路径方面均有着大量的阐述。《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确“德”在文化教育体系中的第一性,要求个体彰显美好的品德,进而推己及人,普及天下,实现真正的亲善,最后达到至善的境界。由此,足见道德教育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德是传统文化存在发展的重要根基。紧接着又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项实现“至德”的具体步骤,同时也是对“德”的八种层次划分。这八个层次前后紧密联系,意义顺承递进,为我们勾勒出了儒家弟子修身养性,完善自身道德,实现自我价值的完美途径[4]。孔子“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曾子“吾日三省乎吾身”;孟子“我善养吾浩然正气”等,都是要求人时刻审视自己,用浩然正气荡涤灵魂。传统文化中德育思想对于个体品德的塑造意义在当前大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现实体现,德育教育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着眼点是基于当代社会发展实际而提出,其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人格品质、责任意识、诚信守纪的现代大学生。从其要求出发,我们能从中国传统德育观念中找到阐发原点。如我们在教育中对于社会交往中讲求诚信的鼓励,对于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追求等,都是当代大学德育的应有之义。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当代德育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具时代特征。因此,大学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在当代的重要传承形式,传统文化也为今天的德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
2.爱国主义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观念的升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更多表现为一种“家国”观念,即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建立在一种道德基础上。传统文化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千年历史。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历史人物表现出的高度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正如季羡林在《沧桑阅尽话爱国》一文中所说:“中华文化的精髓何在?我自己的看法是有两点:一个是爱国主义,一个是讲骨气、讲气节,这两点别国不能说没有,但是中国最为突出,历史也最长。”[5]今天,爱国主义鲜明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传统文化“家国”观念在当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一种传承和升华。对于教育来讲,爱国教育既要具有传统爱国主义的精神品质,更要充满对于国家民族发展复兴的坚强信念,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是当代大学爱国主义教育新的发展。
3.创新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进取、与时俱进精神的时代凝练。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从未中断、传承至今的文明成果,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中蕴含着一种积极进取、与时俱进、自我创新的精神。《周易》的“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表明天地万物此消彼长,与时俱进的道理。《礼记》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说:“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些都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创新思维。翻开历史,从经济、政治再到科学领域,改革创新的故事层出不穷:秦国商鞅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改革,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四大发明等等不胜枚举。到了近代,康有为将创新观点发挥到极致,他说:“夫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物之理也。法既积之,弊必丛生,故无有百年不变之法也。”[6]历史上无数次的政治改革、经济成就、科技发明,就是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的结果。发展至今,创新依然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主题,创新始终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创新已成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大学创新教育就是要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创新思想的同时,进一步结合时代要求,不断拓展视野,在学习继承中学会创立新知、与时俱进,培养出符合社会和时代需要的新型创新人才。
三、大学教育形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环境。应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渗透于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强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1.打造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精品课程。一方面,目前的“两课”教学中要尽可能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寻求基本原理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另一方面,调整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在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并作为必修的通识课程,使传统文化传承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山东大学从2001年起就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中华民族精神概论》课程,并规定为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拓展了以基本原理等为主体的传统公共基础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传承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益尝试。
2.搭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高校要充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播,如举办“国学大讲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与师生交流,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礼仪、传习传统技艺等活动,增强师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此外,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组织学生对文物古迹、风俗习惯、民间文化传承人进行调查采访,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3.营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氛围。注重校园景观对传统文化氛围的渲染作用,如建设文化长廊、主题雕塑、民俗风物展等,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景观。同时,加强身边典型的发掘、培育和宣传,通过评选“大学生自强之星”“感动校园人物”树立师生身边的榜样,挖掘先进人物身上展现出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激发师生践行传统文化的热情,在校园中形成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场域和氛围。
四、大学教育主体: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jhlt.net.cn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11-12D121)
作者简介:史铁杰(1967―),安徽阜南人,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余妍霞(1979―),女,安徽舒城人,安徽师范大学宣传部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传统文化及其教育价值解读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解读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事实上很难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多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都是以一种描述性的方式来进行陈述,如: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体上是指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所形成积累起来流传下来的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及整个社会的相对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的总称。[1]有学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归纳为以下12个方面:天人和谐、道法自然、以民为本、忧患意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实守信、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2]也有研究者从个体与社会等层面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概括为“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天人合一、惠鲜鳏寡、仁者爱人、互助相扶的价值实践”[3]
事实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分析与解读,在这些解读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较为统一的观念。从时间范畴上说,多数人认为传统文化是一种古典文化体系,从时间上界定为清晚期之前;从性质上说,传统文化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是根植于本民族土壤中的具有稳定性价值承载,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从具体内容上说,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了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以及佛教文化;从外在表现上说,包括了体现政治伦理的价值观念,以建筑、艺术为载体的物质形态以及反映民俗、风尚的动态体现。
(二)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分析
从以上传统文化的理念来看,不论对于社会发展还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传统文化都有其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传统文化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坚守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并且势必还会将这种具有规训与引导意义的价值体系延续下去。近些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中就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再次强调教育内容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使学生具有“人文素养”并“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党的十更是把传统文化上升到体系的高度,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而,必须强化传统文化在学校中的传承与传播,真正通过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师生中的重要作用。
二、当前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现状
(一)对于当前高校传统文化传承的调查
1.调查的研究预设
理论上来说,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高等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应当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那么这一重要性如何能够有效地转化为现实性,这其中有两个方面至关重要:一是学生的认同程度,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内化与否,从而影响传统文化传承的信度问题;二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与方式,这会影响到传统文化传承的效度问题。我们围绕这两个方面自制了调查问卷,从学生的态度情感、接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方式与效果等方面来收集信息,以作出客观的分析与判断。
2.调查对象的选择
由于师范院校培养对象与培养目标的特殊要求,关注传统文化在师范院校的传承情况更具有其特定的研究价值,因而本次调查选取安徽某师范院校的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同时选取了少量其他综合类院校的学生,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6份,有效回收率94.7%。
(二)当前高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
1.从认知层面来看,当前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着较为积极的态度
当前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在社会意义方面总体上持肯定的态度。54.5%以上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当今社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32.4%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只有10%左右的学生不认可传统文化对于当今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另外,有66%的学生认为当前传统文化正在发挥着作用,其中19.2%的学生认为当前传统文化的力量很强大。而在对传统文化的后继发展的认识上,有83.3%的人认为大学期间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仅有2.8%的人认为没有必要。从弘扬传统文化层面,大部分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有继续发展的必要。
对于传统文化价值引领作用较为认可。在调查中就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四分之三以上的学生认为二者是一脉相承、有内在关联。同时,对于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22.7%的人选择了对于个人修养的意义,是所有选项中选择人数最多的。再从对于传统节日的认识来看,75.8%的学生认为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日对于思想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反仅有6.6%的学生持反对意见。由此说明对于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大学生在认识上还是给予了肯定。
2.从实施效果层面看,传统文化传承的效果一般
从调查结果的统计情况来看,学生总体上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不理想,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表示不了解或是仅仅粗略听说,表示非常了解的只有5.4%。这说明在高校中的传统文化传承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从不同学生的认识差异情况来看,学校的传统文化影响作用并不明显。从性别对比看,在调查中男生表示对于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了解的人数占到其总数的58%,而女生的这一比例只有33%。从专业对比来看,文史类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占55%,而理工类这一比例只占37%。
3.从途径上看,传统文化缺乏有效的传承方式
从学生所获得的传统文化影响途径来看,主要来自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如对于仁、义、孝、忠等传统美德的认识与情感,44%的学生表示是自小耳濡目染形成的,另有45.9%的学生表示是在课外书中了解的。在问及学生“主要通过怎样的媒介接触到传统文化”时,有22.9%的学生回答是电视,有20.4%的学生回答是互联网,只有约18%的学生是通过书籍接受到传统文化。而对于从学校教育中所获得的传统文化影响,64.1%的学生表示很少。
学校对于传统文化传承没有有效的途径。从较为正式的课程角度来看,在统计中有51.4%的学生表示在大学没有开设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从学校的组织与活动开展情况来看,仅有9.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校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社团组织,相反一半以上的学生明确表示所在学校没有类似组织。从相关活动的开展与参与情况来看,仅15%的学生表示参与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自己甚至从来没听说过有这样的活动。
三、促进传统文化在高校中有效传承的思考
1.在观念层面对于传统文化要能够积极认同
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主体的文化认同,即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当前高校中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首先存在着在思想上重视不够的问题。从学校方面看,缺少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总体规划,诸如课程的开设、内容的选择、活动的开展等。从学生方面来看,表现在没有积极主动地去拓展获取传统文化信息的渠道,满足于被动、消极而零散的获取有限的传统文化内容,并且对于所获得的有限内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从当前学界的研究来看,诸多研究者都指出传统文化的传承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认识问题,这种认识首先是准确的定位,正确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其次是科学的评价,包括评价传统文化内容自身的现实意义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状况。就当前来说,研究者较为多数的评价意见指出当前的传统文化正在日益“式微”[4];批判的继承,这也是在践行教育的创造与更新文化的功能。
具体来说,从学校方面必须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传承对于人才培养及培育过程的重要意义,在目标预设时将传统文化提升到与学校正式课程内容同等重要的地位,将传统文化与各学科内容之间有机整合。
2.在行为层面以多元、立体的方式践行传统文化
从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来看,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的方式,不自觉的、被动接受,缺乏有效的传统文化传承形式与载体,因而,在促进高校传统文化传承中具体的行为举措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方面,有研究者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提出创造让人感受“天人合一”的学校自然环境、加强伦理规范的社会舆论环境建设以及提升学校文化的价值引导力等途径以实现学校的文化传承。[5]在此我们将传统文化的践行从内容和途径两个方面相结合,建构一个多元、立体的传承模式。
首先,从内容上来说,传统文化传承一是要全面客观的进行传统文化的内容选择,将具有代表意义的传统文化呈现给学生,这其中包括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价值观,民族性文化传统,特色化文化艺术等。二是要在批判与扬弃的基础上选择经典性的传统文化著作,并以中肯的态度指导学生去学习、理解。正如有学者指出,但凡一个大国、一个强国,都具有能在世界上足以称道的本国文化,这是一种真正的本国特色的非物质力量[6]。三是将传统文化与当前的思想价值观相对比融合,即将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以与时俱进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从而有效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意义。
其次,从途径上来说,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是要形成一个立体层次,包括以学校网站为代表的校园网络媒体,以校报、校刊、宣传栏、社团期刊为代表的平面媒体的文化传播,也包含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中的文化内涵,课程选择、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解读,再到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评价中的传统文化意义显现等,从而形成一个由外到内的学校立体传承体系。
再者,整合社会的媒体资源,积极利用诸如广播、电台、电视台及书籍、报刊中涉及传统文化的栏目或相关内容,使学校内部小环境与外部大环境形成合力,从而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在生活与学习中理解与践行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取向。
3.在制度层面要给予传统文化传承以有效保障
从调查中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在制度层面没有发现有效的保障机制,也就是说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否没有在制度层面体现,在实施层面更是没有明确的指导、激励与制约,因而传统文化传承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或形式上,而无法真正落实。因此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
具体来说,这种制度体系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在课程与教学层面,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建设中都要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诸如以学分选修的形式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常规课程体系中去;二是在学生活动层面,将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开展及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纳入到对学生工作管理考评制度体系中;三是在学校管理层面,从学校的宏观办学思想,到对学院及部门的管理要求,再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都将传统文化传承在观念上、在措施上体现出来。如此,不论是宏观的方向指引还是微观的具体操作,都能建构起一个立体的,以规范、激励等方式保障传统文化有效传承的完整体系。
4.在社会层面要创造传统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
高校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高校自身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行为措施,还需要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社会各方面都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重视既包括政策层面的激励与引导,也包括物质层面的支撑。
在政策层面应通过制定相应的评价考核机制,激励与引导高校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比如把校园文化建设、教育质量评估、专业与课程建设等方面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实施情况作为评价高校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学校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学生;传统文化;传承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并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那么特定时期的文化就可以看作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是历史时期各族人民长期实践中表现出的智慧和结晶。了解文化,有助于我们认清过去的历史,有助于我们认清现在的国情;传承文化,促使我们谨记各族人民的智慧和结晶,促使我们在新形式下,认清现实,继续保持优良的传统作风。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危机感,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间文化当中立于不败之地,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的文化类型是很多的,有的禁不住历史磨练,转瞬即逝,被人们所遗忘,没有很好的传承下来;有的在历史的岁月中,历经沧桑,传承了下来,被后人所弘扬,那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指后者。
2学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起的作用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校园文化发展和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加强对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中国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清楚,清醒的认识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通过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和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美和博大精深;通过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深刻领悟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当中是佼佼者,对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当中的地位具有促进作用。只有学生认识、感受、领悟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会有意识的弘扬和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为其传播提供正能量。
3当前的潮流文化严重影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导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对当前的潮流文化的认可度逐渐提高,并疯狂追逐,其中不缺乏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对学生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对于传统文化,由于它反映的是一段特定历史时期的缩影,体现的是静态性,没有节奏感,与现代化的大环境,大场合不太协调,不能够体现出潮流和时髦,显得有点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所以被很多学生慢慢的遗忘。举个例子: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学生对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样的传统节日重视程度逐渐下降,但是像圣诞节、情人节等这样的洋节学生们记得清清楚楚,过的也比较隆重;还有国家将传统节日法定化也充分证明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慢慢淡化。
4学校等教育机构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低
学校是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培育学生健康成长的场所,但是在当前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学校的重心发生倾斜,注重知识的讲授、淡化精神内涵的阐释。学校在一学期或者一年来举行各种文化活动当中,真正体现传统文化的活动很少,即便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已经大大折扣了,但是融合有现代元素的活动却非常多,如现代舞蹈,唱流行歌,健美操等文化活动;除此之外,文化活动类型单一且活动次数少,像下象棋,打乒乓球,踢毽子等这样的文化活动也是很少见的,没有出现在学校的正式的活动当中,学校怕活动多了,影响学习,影响成绩,所以坐板凳和玩耍成了学生学校里面常见的运动。
5家庭的传统教育对学生影响是杯水车薪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社会潮流文化的影响,家庭传统教育也在慢慢发生着变化,孩子受到家庭传统文化的熏陶逐渐淡化,尤其是孩子被送到学校后,学生和父母见面的机会大大减少,导致这种家庭的传统文化教育加速被弱化,加上父母认识上存在的偏差,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担推到学校,学生从此在家庭传统教育这一块出现了短板,导致现在的学生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缺乏最起码的生活技能与劳动习惯,这种现象的发生,家长不但不加以引导,反而更加袒护孩子的这种行为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成本的提高和工作的繁忙,在农村,父母外出务工,出现留守家庭,隔断了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也就隔断了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在城里,父母工作繁忙,忽略了对学生的家庭传统文化教育。随着社会节奏感的加快,父母离异现象增加和单亲家庭的增多,给这部分孩子在心灵上造成家庭传统文化教育缺失。所以,随着社会步伐加快,潮流文化的波及,再加上父母对传统文化认识出现偏差,当前家庭传统文化教育正在逐渐被淡化甚至丧失。总之,在全球思想潮流的抨击下、教育机构的重视程度低和家庭教育的滞后,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逐渐被淡漠甚至遗忘,对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起到了弱化功效。所以,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当前面临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
[2]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国学教育;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改革创新
1引言
二十世纪初期,“国学文化”以及“国学教育”逐渐成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当时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都相继创办了国学院,并开展系统化的国学教育。当时就有梁启超、吴宓、梁漱溟、王国维等著名的国学大师。改革开放以后,国学传统文化又被重新发现,国学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也被重新评估。在教育领域,国学文化都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近年来,教育改革越来约深入到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探索国学教育新模式也具有非常现实的教育意义。
2国学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之根
一种文化要想能够长久发展,就必须有扎实的根基,如果文化没有根基,那么就如同木之无本,水之无源。木之无本,则必成枯木,水之无源,则必成死水。朱熹也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为了回到过去,回到古代的生活,而是为了在新的时代里创造更好的生活,创造更高的文明。中华文明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夯实中华文明的根基。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国学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国学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在国学教育中,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国学教育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提升国学教育的感染力。国学教育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长远的意义,对于塑造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文化涵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国学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依托
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学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体系的土壤为依托,以中国历代文明体系为基础的优秀文化资源。国学文化资源与我们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当前,我们正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遥相呼应的。例如,“爱国、民主、文明、和谐”其实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相得益彰,《大学》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孔子有“君子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等理念,这些都是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文化联系的。
4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完美人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也塑造一方人的品格。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塑造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品格。在进行国学传统教育时,我们要鉴别传统文化的优劣。在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例如,“三从四德”、“愚忠”、“愚孝”的观念,这些糟粕都要被阻绝在国学教育内。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则要大力弘扬,积极探索其文化价值。例如,“仁义礼智信”“爱国精神”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则要结合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要求,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国学教育的体系中,增强国学教育的引导性,塑造人们的优良品格。此外,我们也要探索国学教育的新形式,开展丰富的国学教育,建立完善的国学教育模式。例如,在基础教育阶段,将优秀的国学经典读本纳入到必读文本中,引导学生从小就接触优秀的国学文化,从国学经典中学习优良的文化和精神。同时,还可以挖掘国学文化的广泛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学文化学习活动,如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国学故事会等。在各个阶段的教育体系中都要重视国学教育意义,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5结语
综上所述,国学教育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丰富传统文化的内容,完善传统文化体系具有现实的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学教育有机融合,改革国学教育的基本形式,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和发展性。弘扬国学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认识到国学教育的具体内涵,以国学文化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正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念和精神理念。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国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国学教育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运用多元开放的教育形式,开展多种国学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探索,培养文化涵养,在文化传承中进行文化创新。
参考文献:
[1]杨维杰,李昳华.把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以普洱市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6,(08):117-118.
[2]袁建琼.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