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39:2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毕业设计的格式,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小4号宋体,20磅行距)×××××××××××××××××××××××××××××××××××××××××××…………。
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小4号宋体,20磅行距)×××××××××××××××××××××××××××××××××××××××××××…………。
3.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小4号宋体,20磅行距)××××××××××××××××××××××××××××××××××××××××…………。
4.论文提纲 ××××××××(小4号宋体,20磅行距)××××××××××××××××××××××××××××××××××××××××××××××××…………。
指导教师意见: (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 (亲笔签名)
年 月 日
系部审查意见:
系部负责人: (亲笔签名)
--------------------------------------
1、结构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一般由11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中英文),(2)任务书(中文),(3)开题报告(中文),(4)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5)目录(英文),(6)正文(英文),(7)参考文献(中英文),(8) 附录(英文),(9)致谢(英文),(10)文献综述(中文),(11)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
2、各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2.1封面
采用学校教务处统一印制的封面。
2.2任务书
包括:设计(论文)题目、论文的原始数据、设计(论文)内容和要求、主要参考资料、设计(论文)计划进度表等。其中,“检查人签名”一栏和“指导教师批准日期”一栏由教师填写,其余均要求打印。论文题目分别用英文,中文写出。要求醒目,简短,符合论文内容,严格控制在25字(含25)以内,用三号字、加黑、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中文用宋体;任务书封面除题目外,均用三号字、加黑、宋体字;其它页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日期采用阿拉伯数字。
2.3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不少于1500字。要求如下:
课题名称、院系名称、专业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都用中文,四号宋体。
正文用中文撰写,内容包括:课题的意义,所属领域的发展状况,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研究步骤以及参考书目等。采用小四号宋体。
2.4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英文摘要一般在400字以内,但不得少于300字。摘要应简要介绍研究的课题内容、主要结论及创新之处,语言力求精炼。中英文摘要均要有关键词,一般为3—5个。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各关键词之间要有1个空格及分号。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字体为四号小Times New Roman。详见模板一、二。
2.5 目录
“Contents”用三号字、加黑、Times New Roman、居中书写,目录的各层次题目应简明扼要,其中第一层次题目采用小三号Times New Roman加黑,第二层次题目采用四号Times New Roman,第三层次题目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题目和页码间用“……”相连,并标明页码。详见模板三。
2.6 正文
正文一般不少于8000字。正文内容序号采用如下格式:
1(空一格) (小三号、Times New Roman,加黑,左顶格)
1.1(空一格)(四号、Times New Roman,加黑,左顶格)
1.1.1(空一格) (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加黑,左顶格)
正文(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两边对齐)
详见模板四。
2.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中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或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中外文分别排列,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按第一作者姓氏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在姓名后面须标注拼音并加上逗号,外文按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一律放在正文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要求书写参考文献,并按顺序编码制,作者只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英文作者超过3人写“et al”(斜体)。
文后参考文献表的编排格式如下: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b.期刊丈章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写出文献作者。写出文献题名[A1.原文献作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写出文献起止页码.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f.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g.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h.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
文章 期刊
文章 学位
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
详见模板五。
2.8 致谢
另起一页。“Acknowledgements”采用Times New Roman四号字、加黑、居中。内容限1页,采用小四号宋体。内容不宜过于琐碎,简明扼要即可。
2. 9 附录
另起一页。附录的有无根据说明书(设计)情况而定。内容一般包括在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符号说明(含缩写)、计算机程序等。“Appendix” Times New Roman四号字、加黑、居中。
2.10 文献综述
另起一页。用中文书写,资料避免随意选取,内容必须与课题(或专业内容)有联系,紧扣论题。打印采用小四号宋体字。
2.11 外文文献翻译
另起一页。“外文文献翻译”六个字用宋体四号字、加黑、居中。外文资料避免随意选取,内容必须与课题(或专业内容)有联系,严禁抄袭有中文译本的外文资料。英文原文在前,中文译文在后。内容不可少于3000汉字。打印采用小四号宋体或Times New Roman字体。
3 几点具体要求
3.1语言表述
3.1.1 要做到数据可靠、推理严谨、立论确正。论述必须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对同行专业人员已熟知的常识性内容,尽量减少叙述。
3.1.2 论文中如出现一些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术语或概念,需做出解释。
3.2 标题和层次
标题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层次要清楚。
3.3 页眉和页码
3.3.1 页眉从正文开始,一律设为“武汉科技学院20毕业设计(论文)”,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书写。
3.3.2 页码从正文开始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
3.4 图、表、公式
图: a.图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一致。
b.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用五号字Times New Roman。
表: a.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
b.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
c.表序、表名和表内内容一律用五号字Times New Roman.
公式:编号用括号括起来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公式用五号字Times New Roman。
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或连续)编号。如:图2-5,表3-2,公式(5-1)等。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
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提倡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
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制。
3.5 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按①、②、③、④……⑩形式,在文中需要注释处的右上角标出,注释一般排在该页页脚,左对齐。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3.6引文格式
直接引用内容超过40个字, 需另起一段,前后与正文各空一行,左右各缩进4个字符,字号用Times New Roman五号字。另外,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均需要注明出处,采用脚注方式,按1、2、3、4……10的形式,在文中需要注释处的右上角标出,注释一般排在该页页脚,左对齐。脚注内容包括:被引述作者的姓氏、书刊出版的年代、被引述的页码,中间分别用逗号和冒号连接(如:Olsen, 1992:125-163)。
论文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是具有总结性的综合性工程训练,是学生在系统学习机械专业知识及各种训练的基础上,按照规范化的设计程序与方法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研究性学习与工程训练,也是学生一次解决机械专业工程技术问题的具体实践,是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他们的调查研究能力、设计能力、初步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受到设计、生产、管理第一线所必需的岗位能力训练,便于学生向工作岗位过渡。目前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而且牵涉到学生、教师等多个方面。
针对目前高等教育的形式和机械类专业社会需求的状况,指导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来进行。充分发挥好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工作,提高教师的自身业务能力,严把质量关,使学生在本科毕业设计这个过程中,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毕业设计指导过程
在指导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学校规定的各项政策,按照学校颁布的《毕业设计工作规程》和机电工程系制定的《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指导的毕业设计做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推理严密、计算准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语言简练、有一定量的相关资料和图表等。
每年毕业设计开始阶段,都会根据已经确定的毕业设计题目给学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这是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毕业设计工作的依据,也是检查、考核学生毕业设计完成情况与评分的重要依据之一。毕业设计任务书中指定了学生毕业设计题目、设计参数、设计要求、设计时间安排和学生结合本题目需要查询的中外文献,并列出了学校图书馆对应参考书籍的中文图书号,方便学生查阅指定文献。学生进入毕业设计环节后,在第1周安排了完成毕业设计开题工作,规定了他们完成的进度。
设计过程中,对学生情况全面了解,分析了他们的条件与特长,全程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实验等。随时了解学生毕业设计情况,对学生毕业设计中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以身作则,教书育人,重视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期间,要求学生每周至少2次集中,每次需汇报一下具体学习情况,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并进行答疑,认真填写了《毕业设计(论文)检查指导情况记录》。
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认真指导了学生拟定论文写作计划和写作提纲,审阅论文初稿,要求学生严格按《毕业设计(论文)规范要求》正确撰写毕业设计。审核学生毕业设计完成情况,同时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预审,对学生的答辩申请提出意见。答辩前督促并指导学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准备验收、组织预答辩等。
毕业设计完成后,按学校要求撰写了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语,在规定表格中写出技术性评价和学术性评价并签字,向答辩委员会报告学生毕业设计的任务、要求、完成情况、质量及应用价值,指出存在和应注意的问题等,同时根据评分表给出成绩。答辩结束后,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整理并归档。同时对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二、加强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具体做法
由于机械类专业是与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紧密相关的专业。在指导本科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历来重视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立足机械类专业的特点,贯彻“以产品生产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坚持采用校企联合、真题真做、强化过程管理、完善评价体系等方法和手段,严格要求学生的图纸图量和毕业论文的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结合平时的科研实际,将企业需要解决的生产实际问题作为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的选题质量直接影响和关系到今后毕业设计的质量。选题时根据科研项目、实验室的建设、学科发展方向、工业企业生产等多方面科学设计切合学生实际的毕业设计题目,以求达到使学生获得综合训练的目的。另外还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实际,灵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调整确定毕业设计的题目,对于已确定工作去向的学生,尽量帮其选择一个与其将来工作相关的课题;对于考研的学生,帮其选择具有一定理论性的研究型课题,为将来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直接在已签订就业协议的企业完成,让学生在收集资料、解决问题、设计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实际工作的程序,了解企业生产运作等最真实的情况,多积累“实战”经验和技巧,从而解决好学生就业和单位招聘后的后顾之忧。只有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毕业设计对未来工作的帮助,才能使学生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毕业设计中来。如2011年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是“推土机铲臂右支架加工工艺及钻床夹具设计”,该题目结合了抚顺挖掘机厂实际生产的需要,要求该生利用所学的金属工艺学、互换性测量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多门课程的知识,解决工程中推土机右支架的实际加工工艺以及针对其中钻孔的工序设计专门的钻床夹具,为该生毕业后从事机械产品的工艺设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结合学校规定,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各自的毕业设计,做到一人一题
每年指导的毕业设计如果需要合作完成的课题,每个学生必须独立进行某一方面的研究工作,独立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今年指导7名毕业设计,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都不一样,而且每一年的毕业设计题目也不相同,这样避免学生之间互相抄袭和雷同。
(三)全程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并确保充足的指导时间
从毕业设计任务书下达开始,明确要求学生每周至少集中两次,每次集中都要求学生汇报每周工作情况,对各设计环节经常督促检查,对学风不正、设计不认真或者经常不到岗的学生,一经发现及时纠正。从根本上杜绝了凭感觉指导,凭经验检查,凭感情给分的行为。对学生毕业设计要严格把关,从论文质量、工作态度、文本格式、图纸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对于达不到要求的毕业设计必须坚决整改,确保质量要求不降低。
(四)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本着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态度,兢兢业业地做好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惑时,耐心的启发和引导;当学生提出问题时,热情地引导学生独立地查阅文献,找到获得解决方案的途径;当学生在寻找解决方案时,主动地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从中找出最佳的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合理安排毕业设计进程,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检查
根据每个学生毕业设计题目的特点,指导学生制定毕业设计的方案和进度计划每周定时、定点检查执行情况,实事求是地做出检查记录,填写检查意见并签字。在方案设计确定以后,定时到毕业设计室进行指导,随时答疑,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返工。设计过程中进行检查,主要检查设计进度和质量,通过强化中间阶段的过程控制来规范整个毕业设计的工作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六)建立学生考勤制度,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设计首先进行自审,然后小组同学之间互校,最后由指导教师审定。只有经过三审并按审查意见修改以后的设计文件才算最后的毕业设计成果。每次指导后填写指导日记,记录指导情况,包括学生提问情况、出勤情况、主要问题分析、指导内容等,为学生的成绩评定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要求学生每天填写毕业设计活动记录,记载出勤情况、日工作记录、完成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等,便于教师的过程管理,加强了对毕业设计的过程控制和监督。明确毕业设计完成的进度和时间安排并加以落实,做到每一位学生有章可询、责任明确,整个设计过程任务清晰、环环相扣、依次进行,确保毕业设计工作的规范和有序。
三、毕业设计改革效果
每年经过精心准备和认真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完成都非常好,缩短了学生就业的适应期,同时扩大了毕业设计的选题范围,达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都满意的效果。在每年指导的学生毕业设计中,都有学生获得优秀成绩。具体改革的教学效果如下:
(一)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一人一题,真题真做,使学生从事毕业设计的责任心大大增强。学生从事毕业设计期间,能够亲身体验到科研工作直接应用效果,能够强烈地体会到企业的科技需求。因而有关毕业设计工作非常认真,毕业设计的质量明显提高。一些学生毕业设计能被应用于企业生产实践和产业化生产。
(二)缩短了学生就业的适应期
由于毕业设计题目多数来源于企业生产,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得到了难得的工程实践以及了解、熟悉和适应企业的机会,使就业后的企业工作适应期大大缩短。
(三)提升了学生综合能力
在毕业设计全过程的训练中,提升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工作责任感和职业操守,以及把握社会需求的能力和适应职业需要的能力,尽快缩短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
(四)丰富了平时课堂讲解的知识
通过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增加了实践知识,在实践经历中为教学提供新颖、鲜活的第一手案例素材,在教学中及时补充企业生产或实践设计等的新科技、新工艺,丰富了实践案例,使得课堂更加生动,知识传授更加有效,教学质量和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毕业设计; 个性化;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工科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质量反映了大学生对所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突出个性化是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从其自身的实际出发,按其发展志向和条件,在满足统一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由自己来决定成材的方式,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创新能力来源于实践,特别是那些能发挥主体的自主能动性的实践活动。主动实践是指让学生尽可能真正作为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对象的确立,方法的制定,方案的设计,问题质疑,分析总结等[1]。在常规教学实践活动中,最能体现这种主动实践精神的是毕业设计。然而,面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学生就业自主化及其逼人的严峻形势,工科毕业设计存在着过分依赖教师指导、设计论文选题及内容与社会需求脱离以及忽视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培养等影响毕业设计质量问题。因此,如何提高毕业设计整体质量,是高校专业教师面临不可回避的课题和重要任务。结合工科路桥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工作, 在突出学生个性化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专业教师充分认识毕业设计对合格人才培养的积极意义
师为教之本。教师自身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教育实现的程度。国内外高校的成功实践证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对确保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高质量和高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因此,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在加强教育观念转变的同时,注意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及生产实际中的实际问题和热点问题,提前设置众多内容不同的专业课题,涉及到工程力学、桥梁及道路设计基本原理、结构加固维修等研究领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优势进行选择,扩大选择范围。积极鼓励学生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认真和学生讨论,对学生的尚不够成熟的想法进行了引导和重建。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帮助其确立一个更合适的课题方向。不断积累开展创新教学工作的经验,充分发挥专业各个方向科学领域研究团队整体作用,有效地建立起一支能力比较强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团队。
二、联系实际,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个性化培养不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受教育者自身的要求。个性化培养要求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引导,对学生的特殊才能给予鼓励和帮助,不要求他们按统一规格模式平均发展。要使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得以充分发挥,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必须坚持辩证的方法,一方面要加强引导,不要抹杀学生个性;另一方面也不能不分良莠,对学生所有个性特征都加以肯定。必须认识到发展个性是一种竞争,而个性化培养则是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最有效的手段[3]。根据个性化培养目标和学生的主动发展要求,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层次性和大多数学生发展的可能性,针对学生自身个性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在某些方面有一定专长或突破的、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使学生的成长更加具有目的性和目标性。具体指导中,把选择相近课题的学生结合为一个小组,要求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讨论时分为组内讨论和组间交流,组内讨论可以使学生对自身课题有更深入了解,从与其他同学的讨论中取长补短、优化自己的论文;组间交流是不同课题的同学相互介绍自己的课题内容,有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能够在融洽无压力的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学到更多的相关专业知识。
三、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4]。培养与提高科学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已是高等学校专业技术教学的核心。因此,毕业设计作为大学教育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其本身的含义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据此,结合课外互动,由指导教师结合自己或参加的科研课题,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研究活动,进行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训练,结合专业方向对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开展调研,同时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文献资料查阅,并根据学生自己个人意愿选题,写出毕业设计(论文)包括选题及其设计(论文)的研究现状、拟研究的主要内容、设计方案和研究路线等内容的开题报告,并分别进行开题答辩,然后由指导教师审题答辩小组进行评议,并根据选题和研究的内容是否具有创新性,而确定其是否可以开题。
四、改革毕业设计模式,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世界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发展,注意改变毕业实习及设计(论文)传统模式,采取统一安排与学生根据就业意向自主安排选择企事业单位相结合的模式,以克服高校内指导教师对实际工程中新兴领域认识得不足及其相关资源的缺陷,从而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毕业设计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学生通过自主就业意向选择并经办理相关手续和批准后,在相关企业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设计 (论文)工作,实现了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零距离接触,并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有效改善学生在毕业设计工作中被动接受自己不感兴趣的课题的现状,最大限度开发了学生潜在创新能力。
五、完善毕业设计(论文)考核评价制度
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科学而又合理的考核评价,对促进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导和激励的作用[5]。根据长期以来探索和实践,在评价标准上,我们制定了涵盖毕业实习表现和毕业设计质量(包括文献综述能力、主题突出、内容充实、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数据可靠、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图表清晰、格式规范、语句通顺)等基本的要求同时,注重对其创新性加大评分和评价的权重,考核评价的方式则按指导教师评审、其他专业教师评审、答辩资格审查、答辩评议的流程进行,最后按指导教师评审和专业教师评审得分计算总成绩。上述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实施,有效体现了对毕业设计考核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同时突出了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创新性要求。
六、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工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工作将面临更多实际问题,其改革势在必行,并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坚持不懈努力进行探索研究与实践,从而不断地加以完善毕业设计(论文)可操作运行机制,使毕业设计 (论文)的教学环节真正成为高等学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陈友华.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7):3-4.
[2] 谢飞鸿.工科毕业设计应突出个性化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理工高教研究,2005(4):115-119.
[3] 张平.理工院校论文写作教学与创造性学习方法培养[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7):26-27.
关键词:毕设;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09-02
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设)作为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学习、了解、掌握科学研究的途径和措施,并且也是学校办学理念及执行力度的集中体现。各高校对毕设环节都非常重视,制订了各种规章制度规范论文环节的选题、指导和答辩,以保障毕业论文的质量。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自建院以来已完成三届毕设工作,参与毕设学生累计为5151人次,选聘指导教师累计510人次。学院及各系部领导对毕设工作高度重视,把它作为学院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在这三年毕设的管理中,学院在学习北科大校本部以及兄弟院校的管理经验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探索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明确定位、树立新观念、合理安排教学
学院实施“应用型”理论教学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致力于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根据这一办学理念,我们明确了毕业论文教学的准确定位,它是面向学生整个大学受教育期间进行的全程性教学,是从根本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以增强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保证毕设的整体质量,学院的毕设工作要求各系抓好毕设工作与专业课教学、课程实践、毕业实习等环节的内在联系,将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放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将课程论文、实习报告、设计(论文)进行一体化指导,通过一点一滴地渗透使学生逐渐掌握毕设的基本常识和研究方法,而不是在全部专业课学习和社会实践完成后,到毕业前最后几个月才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课程安排方面,学院专门开设了《文献检索》、《学术论文写作》作为毕设准备课,旨在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毕设能力训练。
二、领导重视、全院参与、职责明确
我院的毕设工作在主管院长统一领导下,由教务处全面负责组织、管理和运作。各系、专业(教研室)、指导教师分级负责并落实完成。学院领导历来对毕设工作都非常重视,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召开专门会议来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教务处负责制订学院毕设工作进程及管理办法,汇总各系毕设题目和指导教师情况、审核各系的毕设成绩,组织毕设工作的检查、评估和总结,协调解决各系在毕设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工作总结,表彰先进,组织经验交流,以及组织开展毕设工作的教学研究与改革,等等。各系是毕设工作的管理主体单位。各系成立由系主任、专业教研室主任和教师组成的毕设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对毕设工作的运行以及运行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全面负责。由工作小组向各专业(教研室)布置毕设工作任务,审定学生毕设资格,组织审定全系毕设题目及指导教师名单,检查毕设任务书的填写情况,并定期组织检查各专业(教研室)毕设工作进展、质量保障情况。专业教研室负责毕设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负责选派、确定指导教师,分配毕设任务,组织拟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检查毕设的进度和质量,进行毕设工作的总结。我院毕设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对毕设工作的各阶段教学活动全面负责。
三、注重指导教师选聘,充分利用学院资源
根据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指导教师是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系列或研究系列人员。学院的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为了保证毕设的质量,各系充分利用科大资源,聘请了校本部经验丰富的教授参与我院毕设指导工作。我院采取了外聘教师与专职教师协作辅导的团队指导模式。毕设中学生的书写格式等细节问题由专职教师辅导解决,而毕设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则主要由外聘教师来辅导。在这种模式的毕设指导过程中,我院专职教师的毕设指导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保证学生毕设质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院在硬件设施方面拥有大量的基础性保证,为毕设创造了必要而有力的条件。学院一直重视对实验室建设和机房设备的投入;注重图书馆的专业书籍更新,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电子资源。学生和教师对学院的实验室、图书馆、机房等硬件设施水平较为满意。目前,学院有实习基地28个,校外合作单位4个,通过实习基地充分运用以及与校外单位的合作,加强了毕设过程中的实践训练,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有效结合,有利于学生各类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
四、深入研讨、整章建制、完善管理
为使毕设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有效,教务处开展了一项名曰“独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的研究与探索”校内教研项目。项目通过调研目前我院和其他独立学院毕设质量管理工作现状,总结分析了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为如何完善毕设质量保障体系的各项规章制度提出了思考和建议。结合教研项目研究内容,教务处对2009年以来学院、教务处制订的毕设教学管理文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制(修)订了一系列管理文件,内容从毕设学生的资格认定到指导教师的遴选培训;从选题到论文的写作与答辩,对毕设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工作都制订了细则,使毕设管理“事事有法可依、面面有章可循”,力图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切实保障设计(论文)的质量。
五、建设管理队伍、搭建交流平台、增强服务意识
毕设工作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院的毕设教学管理水平,因为这支团队是毕设工作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者,是保证毕设工作顺利进行和取得成功的核心管理人员。学院的毕设管理队伍由教务处教学科主管实践教学的教师和各系教学秘书组成。为更好的服务老师和学生,学院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毕设管理队伍人员建设:
1.加强岗位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毕设工作管理队伍肩负着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职能,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管理工作的成效。学院非常重视他们的培养,不断为其创造培训机会,以增强业务学习和教学管理能力。
2.定期组织学习毕设管理文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教务处定期组织毕设工作管理人员学习毕设管理办法、规章制度,使其了解掌握工作要点,熟悉学院毕设工作管理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审时度势,发挥枢纽和协调作用,保证毕设各环节工作顺利、高效地进行。
3.促进教学秘书之间的交流,总结经验与不足。学院各阶段的毕设工作由教务处组织,通过教学秘书传达到各系,再由系主任安排专业教研室落实。教学秘书作为毕设各项教学活动的实施者、组织者,是师生之间、教师之间以及系和教务处、学院之间教学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容忽视。考虑到其独特的地位,教务处通过经常召开工作会议的方式,积极为各系教学秘书搭建交流平台,一方面,教务处可了解各系毕设工作进展状况,获得毕设工作意见反馈;另一方面,充分的交流,有助于秘书们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4.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服务意识培养。我院通过组织对毕设工作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学习,帮助管理人员树立强烈责任感,认识到毕设教学管理在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在管理过程中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用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观点、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处理问题,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教师服务,保证了毕设工作各个环节良性运转。
通过三年努力,学院拥有了一支素质较高的管理队伍,建立了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并且在不断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下,毕设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有效,毕设工作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作为大学最后一门课程,是对学生四年专业学习的一次系统检验,也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通过对国内大多数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模式的现状调研,归纳、总结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关于毕业设计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工程造价;毕业设计;模式;改革
随着市场的发展,社会对于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突破单纯的造价管理,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是当前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
一、毕业设计的作用与目的
工程造价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专业动手能力。调研显示,大多数高校本科培养计划主要强调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而针对具体的项目进行模拟仿真训练的机会并不多。毕业设计是大学期间的最后一门课程,是以学好《建筑制图》、《建筑施工》、《建筑工程概预算》等课程为前提,检验学生综合能力、专业素养的一种方式。同时,作为学校与市场的过渡,也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现行毕业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盲目,对毕业设计内容认识不足通过对多地高校调研发现,目前包括四川师范大学在内的诸多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主要是由指导教师给出,经教研室审核通过后公布,并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方向进行选题。[1]这种模式虽然能保证毕业设计按部就班的推进,但也有其弊端。首先,教师出题,很难发挥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不思考设计的内容,在选题之初仅靠一时兴趣或对某位指导老师的偏爱进行盲目选题,到后期发现自己无法独立完成再临时调整题目,毕业设计的时间和周期被大打折扣。其次,每一年均需提供至少十个不同的题目及相配套的设计图纸,并保证项目规模、设计深度相当,这对于老师而言也是有难度的。最后,老师出题,学生大多对工程实际情况不甚了解,无法跟进项目,因此缺少实战演练的机会。
(二)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难于管理毕业设计的时间一般是大四第一个学期进行选题、开题,第二个学期全面开展设计工作并进行答辩。对于大多数选择就业的同学而言,这期间正是实习和找工作的关键时刻,因此常常以应付的态度对待毕业设计。[2]另一方面,老师经常在学校无法联系上学生,更谈不上针对毕业设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毕业设计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四川师范大学设计了一套毕业设计网络管理系统,这套系统的设计初衷本是想有效地控制学生按时、按量、保质的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但运行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重视程度并未因此提高,反而是老师成了被督促和监督的对象。与此同时,利用这个网络平台,老师更难见到学生,无法掌握其真实进度及成果的真伪性。
(三)学生自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从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的学生一直没有很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学生的自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大学以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以老师灌输为主,而进入大学后,则更加提倡在老师引导下进行多领域、多方向的自学能力的培养。也许是惯性思维,也可能是目前高校毕业率的控制范围小,毕业很容易,所以无论老师如何强调自学的重要性,学生依然置之不理。这种现象直到四年级依然十分突出。作者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况,设计初稿中工程量计算出现偏差,作者指出问题所在,学生竟让其明示是偏大还是偏小,以及偏差的百分比。目前,在各高校、各专业中这类学生并不少见,当然,这与我国高校“严进宽出”的培养体制密不可分。
(四)学生动手能力差在毕业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大多数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很难将大学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运用到毕业设计上,常常是拿到设计题目无从入手,不知道应该怎样做,应该做些什么,对于设计任务认识不足。第二,学生过分依赖计算机软件,只知道如何将图导入计量软件汇出成果,却不知道这些数据是如何得来的,因此出现漏项或者结论偏差较大时,也不清楚是具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手算能力极差。
(五)指导教师责任心、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除了学生不认真对待外,部分老师也是存在着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而其他组老师若是严格把关,学生便会进行横向对比,经常听到学生抱怨自己的导师过于严格,别组老师如何宽松,而最终认真与不认真、刻苦与不刻苦都会顺利毕业,甚至毕业成绩相当。这种现状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误导,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会让尽职的老师产生负面情绪,甚至质疑自己的工作态度是否符合当前社会的评价标准。如果教师中产生了大量的价值观的自我否定,那么专业发展必然无法有序、良性的运行。
三、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一)选题应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在选题上,除了老师命题的方式外,也可以提倡学生自主命题,让学生利用在外实习的机会,结合自身实践,选择自己可跟踪项目,将实际工程与毕业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其仿真性更高。另一方面,学生自主命题,可有效减少毕业设计的盲从性,在思考题目的过程中,学生也架构出了整个毕业设计的思路与大致内容,使得设计任务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当然,在学生自主命题的过程中,老师的参与性也很重要,需要对题目所涉及的项目规模、类型等给出学生合理的建议,并进行严格把关,保证毕业设计的可行性。
(二)毕业设计模式可多样化目前,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多是以编制工程量清单及计价为主,形式较为单一,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模式的探讨。一方面,可鼓励学生采用论文的形式,抓住专业学习过程中对于造价领域某些方面的认识,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尤其是针对即将进一步深造的同学而言,理论水平的提高与升华也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可构建系统化的毕业设计程序,学生从二年级的《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等课程的学习开始,自己设计建筑方案,并进行结构配型,最终以该设计方案作为毕业选题完成计量计价的设计任务。这种模式虽然周期较长,却能在各个环节得到相关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奠定了更为扎实的基础。整个过程中,毕业设计与课程学习是相辅相成的,而非为了设计而设计。
(三)规范过程管理,提高学生重视程度许多学生对于毕业设计不够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如果只根据最后的成果和答辩表现进行评分,而忽略过程管理,则考核方式过于片面。因此,对于毕业设计的成绩应进行综合评定,由平时成绩、设计成果、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老师通过指导日志,做好平时指导记录,给出合理的平时成绩,做记录可有效反映学生的实际工作量及进度。同时,在开题之初,指导教师应配合学生制定严格的进度计划安排表,其中包括提交初稿、修改稿、定稿的期限,以及每个环节设计成果应达到的标准,要求学生按时按量完成各阶段任务。此外,设计过程中可增加一些监督环节,如中期答辩、预答辩等,通过这样一种监控手段既可以严格控制学生进度,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与老师面对面交流提问的机会。但是,这样的监控不能只成为一种形式,答辩后需要给出一个成绩,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让部分同学推迟毕业答辩,从而引起重视。当然,答辩的方式可灵活多样,比如采用模拟招投标现场的形式,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报价是整个招投标过程中的核心,同时也是对学生一次比较系统的检验。[3]
(四)突破一对一的固定模式,实现导师组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有可能涉及到多方面专业问题,而所谓术业有专攻,老师也是专业领域各有所长。因此,突破一对一的指导模式,以导师组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导师组成员专业涵盖多方向,以组长牵头,进行系统的指导。这种模式中,为了核定工作量,学生应有一位主要负责导师,其他老师均为其副导师。设计过程中的每次讨论、答辩,其他老师均可给出分数,避免了一位老师给成绩而造成的武断。另一方面,导师组也是对指导老师的一种监督,组长可站在全局的高度对老师工作量的真实性进行评价,而以往的模式中,各个指导小组自成一体,小组间没有横向联系,指导老师谁也不清楚谁究竟真正的完成了多少工作,没有量化的评价指标。同时,历年对于指导教师的鉴定和考核,只评价了优秀的、有突出贡献的工作者,却没有建立一整套制度去约束消极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导师组是一项双赢的策略。
(五)设计过程强调手算与电算结合盲目依赖计算机进行设计,使得大多数同学未能真正掌握造价专业的核心理论依据,甚至连结论的准确性都无法评判。面对偏差较大的结论,却不知错在何处、漏在何处。因此,在选题规模上,不鼓励选择规模过大或层数过多的建筑类型,宜选择一些规模、复杂程度适中的建筑,先要求学生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再结合手算进行验证,判断结论的合理性。这种方式,既不脱离市场运营模式和未来发展趋势,又巩固了学生自身理论水平及专业修养,同时手算稿还可作为老师评判成绩的参考依据,正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结束语
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设计,是毕业生走出校门的最后一道“深加工工序”,[4]进行毕业设计模式的思考与改革,严格把控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毕业前再接受一次系统的、全面的训练,是我们教育者应经常反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薇,董家辉.浅析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设计指导[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22(2):146-149.
[2]谢建波,王炳英.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6(4):82-84
[3]唐杰,丁舒媚.基于招投标模拟实训的造价专业毕业设计改革[J].城市建筑,2013(16):267.
关键词:高职教育;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6-0066-02
一、高职毕业设计的现状
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到现在尽管历史并不长,但在实际的需求和不断的改革中,已从办学方针、人才培养模式等诸多方面有了基本的共识,也都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做法。但是,不同的院校在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仍有各自特点和差异。其中,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毕业设计环节,各大高校对于毕业设计所呈现的现状和问题,主要存在两种说法:一种是取消说,认为现在的高职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和知识不可能完成论文和毕业设计,而且论文选题经常过于理论化,对高职学生来说本身兴趣不大,因而经常在历届毕业设计中能发现题目相同的毕业论文中有大段的雷同内容,甚至于整篇文章一模一样。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自己去真正地完成论文,所以毕业设计对高职学生来说没有必要也没有效果;另一种是加强说,认为毕业设计是学生学业的综合检验,能体现学生的综合水平,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不仅不能取消,相反要严格规范,针对学生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题,我们应该去改善而不是规避。到目前为止,各院校的实际做法也不尽相同。
二、毕业设计改革方案
笔者根据现实情况,对传统方法进行改革,采取了以实际动手操作加上必需的专业理论,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任务,集动手操作、专业理论和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一体,使学生从理论到技能都有真正的提高。
机械类的专业,如数控加工,以往常规的做法是指导老师给定图样并提出要求,然后围绕图样和要求,进行图样分析、工艺编制、编程、选刀、登记刀具卡片最后写小结,唯独缺失的是实际加工这个环节。对高职学生来说,这恰恰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而笔者加上了必须完成实物加工这一步。
例如,加工某一根凸轮轴,给定学生的任务是完成设计内容:①绘制完整零件图1张;②数控加工进给路线图1张;③数控机床加工工艺卡片(或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1套;④数控加工刀具卡片1张;⑤完成零件加工;⑥编写设计说明书1份。这样,事情就发生了质的变化。首先,学生思想上重视的程度不一样了。他们明白以往的做法是可以“想办法”的,现在明显是不行了。一旦自己重视,事情就有了好的开端;其次,原来的一些概念,学生即使表面上做对了,也不一定有很深刻清晰的印象,如工艺安排、切削用量及刀具选择等,一旦要求加工出实物,这些问题就自然变成了必须掌握的知识,这就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再次,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需要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如表面粗糙度达不到要求、产生了积屑瘤等,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最后,会衍生一些附加问题,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如形位公差的测量方法、相关量具的使用方法等,丰富了学生的操作技能。
笔者在机床结构改进类的毕业设计任务中,同样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制作。其中的一个课题是要求学生根据笔者的思路,给普通的CA6140车床增设中拖板走刀限位装置,以解决初学学生在练习中有时要超程的问题。给定学生的任务是完成以下设计内容:①画出总装图及所有零件图;②选定限位开关;③画出电气原理图;④加工出实物并通过实验;⑤毕业设计说明书1 份。主动选择该题目的学生积极性很高,不仅完全弄懂了车床的电气和机械原理,还想出了非常有创意的点子,既找准了接入限位开关的接线位置,如图1、图2,又合理地安置触动限位开关的挡块位置,经过反复实践和改进,最后终于成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各科专业知识,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实质性突破。总结后的毕业设计内容自然也非常充实,最后该装置还获得了发明专利。
图1 限位开关电气原理图 图2 插入位置电气原理图
三、要注意的问题
1. 给定题目的目标要明确,范围宜小不宜大。目标明确,才能让学生具有可操作性。范围一旦太宽,就会因头绪太多无从下手,无法完成任务。
2. 准备要早。因为涉及加工制作,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做准备。加工过程中,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改进也需要时间。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的毕业设计大都安排在第六学期,而任务书和指导书必须在第五学期下达,以便学生尽早接触任务,提前做好准备。
3. 具体做法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任务各不相同,做法也不一样,不仅不同类型的任务做法各异,就是相同类型的任务也是按各自的工艺加工,真正制造时会出现很多问题,此时一定要和学生针对具体情况作具体改进。比如,中拖板限位装置,在限位开关的形式和接入的位置定好以后,线路走向因受到切屑和冷却液的干涉,改进好多次才找到干扰最小的路径,最终改变了原来的计划,在线路外面增加铜管完成任务。
4. 对指导教师要求更高。常规的专业资料查阅、相关设计计算及任务要求的解读等问题,也许大部分指导教师觉得没有难度,但加工时遇到的问题较多,也比较复。因此,指导教师在原来的基础上,既要具备相关技能,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具体指导。
在学生毕业设计这个教学环节上,对传统的方法进行改进,加入高职学生必须具备的操作技能模块。学生从原来的似懂非懂变为真正掌握,教师在原来“看上去差不多”的学生中,从加工方法、操作技能、分析问题、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等很多方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学生的差异,然后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在这个环节中,可强化专业知识,学生提高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毕业设计;模式改革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为了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一些高职院校不得不缩短甚至放弃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从而学生在校期间最有效的综合性实践环节落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地锻炼与提高。当前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质量令人堪忧,尤其民办高职院校更为突出。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规范毕业设计的教学管理,同时积极开展适合高职各专业自身学科特点的毕业设计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必要性
1.毕业设计是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深化和提高的重要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和从文献、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获取知识的能力。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相关职业技能,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的毕业设计,既是毕业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总结与提升的重要环节,又是毕业生在就业前一次职业锻炼的机会。
2.高职的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观察点,毕业设计(论文)在整个高职教育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每年省教育厅、学校都要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督促、检查与评批。
3.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学生无论是升学、还是工作后职称的评定都需要撰写论文,所以我们必须在学校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基本训练。它有利于毕业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毕业生社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二、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
近年来,每到3~4月份,指导教师就要打电话给学生催交毕业设计(论文)。许多指导教师埋怨现在的学生不够主动,抽一鞭子走一步;学生也抱怨没时间、没精力、没条件、不会做毕业设计。笔者对当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足:
1.时间短,任务重
在高职院校,一般在第六学期开学后确定学生的指导教师,学生真正投入到毕业设计的时间充其量只有2个月的时间,而这时候许多同学都在纷纷找工作或去就业单位顶岗实习,根本不能安心做毕业设计(论文)。要用这二个月的时间确定方案,做出好的毕业设计肯定是一种奢望。
2.老师指导人数多
最近几年来高校大量扩招,师生比不断下降。一般初级职称的指导教师需要带10多个学生,而高级职称的老师可能要带到20人。指导教师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科研任务外,还要指导这么多的学生,也是一个不小的工作量,所以要想指导出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来一定心有余而力不足。
3.选题的质量不高
合适的选题是毕业设计成功的基础,但大多数指导教师给的选题缺乏创新性和现实意义,理论性偏强,结合生产“真题真做”的就更是少之又少。同时毕业设计选题缺少具体的、多样性的参考范本,往往一个题目作几届,多年一贯制。因此这种情况下很难要求学生有积极性和创新性。
4.选题没有针对性
高职学院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与大学本科生比较,学历较低,理论知识较薄,缺乏综合设计能力,但对其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高职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一方面要很好地做到将毕业设计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及岗位需求相结合,涉及的专业知识的范围不能太广,是什么样的专业就应做相应专业的课题。
5.学生对该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根据笔者的经验和调查,大多数的高职学生对毕业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许多学生因找工作根本无心认真对待毕业设计(论文)。由于目前指导教师带的学生多,在选题大方向上可能是一致的,有些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不够,认为只要别的同学能做出来,到最后只要拷贝一下总会能通过。还有如今的网络给查找资料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不少同学认为到网上去搜搜,可能就有现成的。
6.硬件条件缺乏
学校的大规模扩招导致教学资源紧张,当前学校大规模扩招,教育资源并未按相应的比例增加,尤其是毕业设计场地、设备等硬件条件,不能满足扩招的要求,这也是当前学校普遍存在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多数学生自己没有电脑,只能去网吧上机,可网吧没有专业的应用软件。在学校机房上机,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排长队,而且学校机房开放的时间有限。
7.答辩环节尚待改进
毕业答辩现在流于形式,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不太重视,总认为此时不必更不会让学生不能过关。对毕业答辩做的准备工作学生不重视、不明确、不充分。论文自述时条理性不够,回答问题正确率不高,稀里糊涂的就过了关,这给下一届学生重视毕业设计(论文)留下了隐患。
三、高职毕业设计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1.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
通过教育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毕业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更重要的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培养手段。它是进行设计、论文写作的基本功训练,提高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培养方法。
2.毕业设计课题提前发放、时间安排应具有灵活性
现在的毕业设计往往安排在第六学期初进行,而这个时期高职毕业生往往开始忙于找工作,根本安不下心去做毕业设计(论文),所以就造成了一种“时间紧、任务重”的局面,使毕业设计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如何解决好这个矛盾,我们认为主要还是要纠正过去的认识和做法,毕业设计主要是培养能力,因此没有必要一定要在全部课程结束后再进行安排。在学习专业技术上,可以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毕业设计课题可以在第五学期初就确定下来,这样可以让学生有较长时间的收集资料、确定方案,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第五学期学生已学完大部分专业课,剩余少量的专业课正在进行,及时地安排设计任务,利用课余时间提前进入毕业设计的课题。如果在最后一学期前已经实现了师生共同确定的目标,那最后一学期学生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找工作和顶岗实习中去了。而作为学校方面,重要的是要提供充分的条件,对于毕业生,学校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中心和实训工厂应该一直是全日开放的,以便于学生查阅参考资料、进行工艺设计和加工零件。
3.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难易程度要适宜,针对性要强
与本科生相比,由于高职学生原来的学习基础较薄弱,在校学习的时间短,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相对有限,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也显著不同,所以对于高职生毕业设计的要求应不同于本科生。我们应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来确定具体要求,具体表现在论文理论深度、专业知识的广度要求降低,更注重其技能性和实用性的考查。对高职学生的主要要求是,利用毕业设计这个环节,将学到的专业知识理论利用到实践中,学会查找资料,参考别人的文献,但必须将别人的东西彻底消化,再从中提炼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高职的毕业设计(论文)不能等同于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
4.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将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课题
现在大多数单位在与学生确定就业意向后都要求学生能够提前来单位顶岗实习,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实现产学研合作,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校外指导教师。这样可以做到真题真做,把企业的技术改造、设计创新等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作为毕业设计的课题。
5.毕业设计与专业实训相结合,可以做到相得益彰
在学校、系领导的指导下笔者从2008年起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二届毕业生进行了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这个专业的第五学期全部是专业实训,我们在学期开学时就布置好了毕业设计的任务,充分利用专业实训条件,将毕业设计与专业实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毕业设计就是实训的总结和理论上的升华,形式可多种多样,这样的毕业设计(论文)与传统的不尽相同。比如学生拆装发动机实训时,我们让学生把拆装的过程记录下来,然后按照机械装配工艺过程卡的要求进行整理和提高,形成一整套发动机装配的工艺文件,还可以对某总成或零件进行测量、计算,然后用CAD软件绘制出这个总成或零件,最后制定这个总成或零件的工艺过程。学生进行汽车电控系统检测和故障诊断实训时,可以对应写出有关电控系统整个检测过程和故障分析的论文。
6.允许学生自行拟定设计题目,大胆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一些在生产岗位上实习的学生,通过实践对一些技术问题有了新的体会和兴趣,希望能自行拟定设计(论文)题目,我们认为这种要求是合理的。高职毕业生自行拟定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所针对的技术问题会更具体化、更偏重于实际应用和满足生产需要。指导教师应给予肯定,同时帮助他们在理论上进行总结与拓展,鼓励创新意识。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有时会出现新的想法,同时那些自行拟定的设计题目,有时也使指导教师感到意外和惊喜。对此,我们及时与学生沟通,帮助他们认清在专业的范畴内,哪些是积极可行的,哪些是幼稚和暂不可行的。对于那些积极可行的新的想法与做法,一旦在设计(或论文)出现,我们都给予鼓励而不是求全责备。毕竟创新意识是民族进步之魂,是永远值得倡导的。
7.建立新的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价体系,把好答辩关
为了做好高职毕业设计(论文),我们必须与传统的本科毕业设计做切割,根据高职的培养目标建立新的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体系,不能照搬传统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价标准。一份优秀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对高职学生不一定适合,因为高职学生根本做不了,最后对本科的课题高职学生就只能去复制,那样的话起不了任何作用。高职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性可以差一点但实践性必须强。
最后必须把好答辩关,对毕业设计(论文)不能符合质量要求的、自我陈述乱七八糟、答辩一问三不知的学生必须进行再次修改和二次答辩。尽管老师会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但可以保证下一届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视,否则会恶性循环,一届不如一届。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专业认证;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
课题支持: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改项目(湘教通[2015]291)。
Abstract:some problems about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design in mechanical majors in the current were indicated in this paper. And some reform measures to improve graduation design quality were proposed including the selection,implementation and deepening the graduation guidance and other aspects to realiz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gradu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graduation design h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and it has reache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graduation design.
Keywrods: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mechanical majors;graduation paper; reform and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本科毕业设计是学生大学期间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化、升华和拓展的非常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承担着由学校模式向社会模式转换的桥梁作用[1]。根据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颁布的修订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的规定,在课程体系一项别加强了对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的要求。通过对目前我校机械类毕业设计的调研,要使学生将过去3.5年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起来完成毕业设计,并体现出学生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2],从毕业设计的的选题开始到毕业答辩的各个环节,都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一、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校对于毕业论文的组织管理制度已经比较完善,如要求二级单位成立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对选题、指导与中期检查、论文抽检、评阅答辩等方面均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但由于学科差异、教学管理工作繁忙、教学一线老师工作量大等多方面的原因,二级单位组织实施毕业设计存在一定的困难,难以形成有效的机制将工作执行到位。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的本科毕业设计当前存在以下几点主要问题:
(一)毕业设计的有效时间缩短,毕业设计期间,学生面临找工作,参加各种招聘会和面试,此外有相当多的学生需要准备研究生考试的复试等一系列非常耗时、费力的问题。因此,实际的毕业设计时间相对与教学大纲规定的时间大打折扣;
(二)毕业设计选题有重复,2013届选题重复人数达32人,重复率达13.7%,2014届选题重复人数达18人,重复率达8.2%,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一人一题;
(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建模软件应用不熟练,学生毕业设计说明书和图纸质量不高,抄袭现象时有发生,答辩成绩不甚理想,无法对专业认证标准中提出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等方面的达成度提供有利证据。
上述几个问题,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学生对待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与指导教师平时疏于管理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与当前的大环境也有关系。针对我校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结合2015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探索了一些实实在在提高机械类毕业设计质量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二、改革内容及对策
(一)研究由企I导师参与选题、指导和评价等毕业设计各环节的专门机制。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中,有四处提到了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本科教学的要求,其中两处与毕业设计有关,其中一处在通用标准之课程体系,具体规定如下: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至少占总学分的20%)。应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应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毕业设计的指导和考核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另一处在机械类专业补充标准中,其对毕业设计的指导有详细的规定:指导应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指导,支持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
据此,学院聘请了15名企业专家作为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被聘指导老师来自于10多家企业,主要分布在长株潭地区,企业专家都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同时在所在企业有一定的职务。企业专家的主要工作为:①作为第二导师(学院指导老师为第一导师)指导10%左右的学生完成毕业设计;②作为企业联系人,协调学生毕业实习现场参观等事宜;③作为专家参加毕业设计中期检查,答辩等环节,并对毕业设计工作改进提供建议。
(二)严格选题,突出培养目标的指导作用,落实以工程设计为主的指导思想。在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中,有两处对毕业设计的选题提出了要求,其中1处在通用标准“课程体系”中,具体规定如下:“毕业设计选题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处在机械类专业补充标准中,其对毕业设计的选题做个更加详细的强调:“选题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工程设计为主,源于实际工程问题的占一定比例,一人一题”。
据此在选题环节,召开小范围的讨论和会议,对每位指导老师制定的毕业设计任务书进行讨论和完善,严格要求指导老师所出题目不能与近三年毕业设计题目一致,至少设计参数不能相同,以确保该题目适于培养目标的达成。
(三)落实毕业实习指导环节,规范实习程序,为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提供支撑。根据本科毕业生的培养方案和专业认证的要求,毕业实习环节是毕业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毕业实习,学生可以对选题建立更加直观的认识,以确保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毕业实习由指导老师按照选题带学生去企业或实验室完成相关的认知、现场讲解、甚至拆装操作等,指导老师应提交实习记录及效果分析。可以采取多位指导老师名下学生集中实习的方式,也可以单独带学生实习,实习地点由指导老师指定。
(四)深化毕业设计指导环节,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和创新能力。根据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要求,对照专业认证的毕业设计方面的标准,我院机械类毕业设计尚有差距,鉴于本院毕业学生数量大,而指导老师相对较少且大部分本科毕业指导老师同时也是硕士生导师,尝试由该指导老师和其硕士生和指导的本科毕业生组成团队,建立两周一次的工作汇报,所有学生参加汇报和讨论,指导老师把关和指出问题,具体修改和完善由硕士生和毕业生单独沟通完成。这样通过面对面讨论,学生收获很大并且迸发创新思维,能够在毕业设计进程中更好地把控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尝试集中毕业设计组织工作,完善中期检查与论文制度,减少学生的侥幸投机心理。以前的毕业设计一直是分散状态,学生在宿舍完成毕业设计,设计效果不佳;目前我院各专业也在执行中期检查与论文制度,但对于中期检查结果没有具体的处理办法,因此对学生形成不了实际约束,需要完善中期检查制度。论文抽检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为此,学院安排专用的毕业设计教室,在规定的时间段,要求所有学生在教室集中设计;中期检查进行匿名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毕业设计总人数的40%,成立多个小组对毕业设计进展进行中期评价。
(六)在评阅、答辩与成绩评定过程中,引入企业专家和其他高校专家参与,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针对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不高,图纸质量不高,设计说明书拷贝痕迹较重的问题,引入外单位评价机制,凡不通过者,一律延期毕业。以此进一步督促指导老师和学生,切实执行学校的相关规定,重视行文的基本规范,引用文献资料、注释、表格、中英文摘要等内容的规范性。
三、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大学期间由学生转换到工作岗位的最后一个实践教W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其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强力驱动下,通过近两年的持续改革和实践,我院对毕业设计进行了过程跟踪和全程管理,不断贯彻既定的改革内容,使毕业设计的质量稳步提高,同时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顺利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一个学期的毕业设计,学生的专业知识进一步巩固,所学专业得到了一次完整的思维训练,普遍反映收获很大,同时更加融洽了师生关系,培养了师生感情。
参考文献:
[1]王智明.工科院校机械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J].高教论坛,2012,(2),64-66.
[2]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修订版)[M],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2015.3.
关键词:应用化学;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
作者简介:陈婷婷(1980-),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江苏 南通 226019)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通大学2011年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1B3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162-02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育阶段历时最长、层次最高、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毕业离校前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一次全面的培养和提升。[1]因此,毕业设计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高校的教育质量。近年来,高校合并导致高等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和办学种类的日益多样化。随着国家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质量工程”等项目的具体实施,各大高校的各个专业都在探索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毕业设计作为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重要模块之一,传统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需求。随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项目的推进,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是目前高校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改革和创新当前毕业设计模式已势在必行。
一、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
目前,普通高校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历时十八周左右。随着高校扩招,生源质量下降,各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学习内容广、深度浅等问题。加上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就业率”作为高校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安排在最后一学期的毕业设计存在“走过场”和教学质量滑坡的趋势。更有甚者,近年来不断出现了因毕业设计成绩不合格而无法毕业的学生,为教学、就业、招生等工作埋下了隐患。
经过调查发现毕业设计存在以下几个问题:[2-4]一是选题缺乏吸引力,变相重复使用;与科研、实际生产联系不紧密。二是由于学生人数众多、经费有限等原因,指导教师无心、无力对每位学生进行有效、到位的指导。三是学生迫于就业等压力,忙于考研、面试等,投入时间和精力不够,在毕业设计时敷衍了事。四是毕业设计过程缺乏强有力的质量保障机制,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监控不到位,时有抄袭现象发生。五是毕业设计原有模式固定不变,缺乏灵活机动性,束缚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改革旨在全面提高本科毕业设计环节教学质量,在选题、管理和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对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改革措施
1.结合实际,调整毕业设计的专业培养目标
应用化学专业主要是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化学及相关的科研、开发及管理等工作的人才。南通大学所在地化学相关经济比较发达,这方面所需人才较多。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设计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指导下独立或合作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另外,针对化学类企、事业单位的普遍情况,学校在最后的教学环节中应加强引导学生适应环境,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在能力上和心理上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2.优化选题
(1)加强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指导教师设计选题时应充分考虑专业的培养方向、学生的学识水平、工作量的大小和难易程度,根据专业特点将当前新技术、新方法融入毕业设计中,提高和扩展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加强与科研、生产结合。高校教师普遍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较高,教师业务素质及科研能力较强,拥有学科群体,普遍主持或参与国家等各级横、纵向科研项目,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毕业设计平台。设计选题时应充分把握、发挥和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将其转化并加以充分利用在本科毕业设计的课题选取以及过程指导中,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5]这些产、学、研结合的课题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会贯通,激发学生参与实际设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3.规范管理毕业设计过程
规范毕业设计的指导与管理工作,健全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建立有效的毕业设计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
(1)结合社会需求,修订专业培养计划,调整毕业设计的教学目标,加强和完善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设计相关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考核方法、评价标准等。
(2)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对毕业设计进行全程跟踪监控,责任落实到人。教学和学生工作部门要通力协作,各管理口子层层把关,督促学生确保其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的实际工作中。
(3)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前、中、后”期三个阶段的检查工作,结合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抽查整改效果。学生毕业设计的实际完成情况要纳入指导教师的工作考核,促使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
(4)严格规范毕业设计答辩与成绩评定工作,组织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工作,实行奖励机制,对于未达到要求者延期甚至取消其答辩资格。
4.改革创新毕业设计模式
改革和创新毕业设计模式,要着重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切实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1)改革课堂教学,提前进入毕业设计环节。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把传统一学期的毕业设计,扩展到几个学期来完成。通过调整教学计划,将传统最后一学期开始的毕业设计提前。学生一边进行基础课的学习,一边有意识的为毕业设计做准备,毕业设计工作融汇贯穿于理论与实践的交替学习中。这样拉长了毕业设计时间,解决了学生做课题时间不足、资源有限、就业压力大等实际问题,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创造了良好条件。
(2)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可以将应用化学、化工工艺、高分子材料、环境工程等专业的教师组织起来,整合成为一支跨专业、跨学科的指导教师队伍,广泛征题进行合作指导,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能够进行跨专业选题和跨学科毕业设计。[6]
(3)改革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模式,分阶段考核。毕业设计进行前,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选题,制订任务书和计划书,检查落实各项准备工作,考核占比10%。在毕业设计进行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定期进行现场指导和答疑,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视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成绩占比30%。毕业设计完成后,指导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撰写和修改毕业论文,指导学生做好答辩准备,作出成绩评定,占比50%。最后由督导组根据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整个完成情况打分,占比10%。多层次的评价可使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目标更加明确。
(4)改革学校培养模式,校企联合培养。通过学生自己联系、导师推荐、学校安排等方式,学生深入到科研与生产的第一线。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真实的工程环境,学习新技术、新装备,参与研发工作。以企业问题做毕业设计,学生由学校教师和接收单位导师共同监督与指导,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操作技能,全方位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真正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
(5)产、学、研结合指导毕业设计。产、学、研结合指导毕业设计,形成了稳定的毕业设计基地,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学校有计划地将企业难题纳入到专业研究课题中,并分解为子课题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现场兼职教师,学生直接为企业解决生产难题,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增进了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了解,为学生就业拓宽了渠道,体现了双向选择的和谐完美统一。
三、结语
通过对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设计模式,改变了传统模式对学生的束缚,提高了学生毕业设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毕业设计与科研课题、企业技术攻关项目等结合,将就业与毕业设计二者有机融合,把二者统一起来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规范各个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毕业设计质量,实现了良好的就业。高质量的毕业设计和良好的就业互相支持,摸索出了一条校企合作的新路,建立了稳定的毕业设计基地,凝练和优化了科研方向,扩大了产、学、研合作途径,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就业率。
参考文献:
[1]李继芳.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与提高质量的探索[J].基础理论研讨,2006,(3):204-205.
[2]王海宾,陈丽珍,谭迎新.化工类专业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0,(2):57-60.
[3]赵书阁.改进高校毕业设计教学工作的对策[J].教学研究,2002,
(3):103-105.
[4]张洪春.高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对策[J].科技资讯,2006,(18):135-136.
关键词: 高职高专电力类专业 毕业设计 职业能力 顶岗实习
引言
高职高专的教育理念是突出职业特点,培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设计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综合实践教学课程,是检验大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的毕业设计模式问题诸多,未能达到该环节的教学目的,因此我们进行了改革尝试,对毕业设计的开展形式、选题和过程管理等环节进行了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1.传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快速发展,就是因为强调技术应用而非学科体系,但在毕业设计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上,沿袭本科教育的模式,显然不太合理,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传统毕业设计教学整个过程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要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难度较大,为了确保毕业设计能按时按量地完成,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方案往往要划框框定调子,学生基本上按照教师的设计意图去实践,引领学生按毕业设计程序亦步亦趋地走过场。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题目虽然进行了审核,但类型繁重,毕业设计的难度、深度要求因人而异,因此不同课题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相差甚远,多数学生实践动手机会较少。
1.2学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
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时间通常为6-8周,这个时间段找工作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有的学生找到了工作,单位要求其上班,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今天,学校不能不让学生去就业。而没有找到单位的学生忙于参加各种招聘会和面试,或者准备专升本,个别学生为了将精力放在专升本考试或逃避毕业设计,开个假就业证明去单位实习,因此,大部分学生投入和时间和精力不足,很难在正常情况下按时完成。
2.改革措施
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的“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从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类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实践:
2.1改变毕业设计环节的开展形式
传统的毕业设计是所有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课程范围内进行选题,然后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这有悖于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规定。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安全要求非常高,无法满足全部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半年。因此,提出改革原毕业设计环节的开展形式,部分学生参加校外顶岗实习,部分学生参加校内顶岗实习――职业能力综合训练。
参加校外顶岗实习的学生需要持顶岗实习邀请函(需盖有公司公章或人力资源部专用章),根据要求填写毕业生校外顶岗实习审批表,并办理相关手续。外出顶岗实习期间,要求学生每周填写顶岗实习情况汇报表,并定期与学校的管理教师联系,管理教师有明确的职责。顶岗实习结束后需要提交毕业生顶岗实习周报表、顶岗实习报告、顶岗实习报告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表、顶岗实习鉴定表等纸质材料,装订成册,并进行答辩。
因条件受限未外出顶岗实习学生参加校内安排的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场所进行校内顶岗实习――职业能力综合训练教学环节。职业能力综合训练是学生校内顶岗实习的主要任务,是依托学校现有实践条件进行的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仿真、技能训练。
2.2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参加校外顶岗实习的学生到用人单位后,用人单位会根据需要将学生安排在某一工作岗位,根据学生返校后反馈的信息,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普遍得到锻炼和提高。下面详细介绍职业能力综合训练环节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是如何得以保障的,从而适应电力发展步伐。
职业能力综合训练流程:教师确定题目――学生选题――过程指导――答辩和成绩评定。题目均为专业面对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综合训练,例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专业,专业定位的职业岗位有继电保护工、二次线安装工、变电站值班员等,那么所开设的课题题目为《继电保护工职业能力综合训练》等。课题由指导教师提出,并拟定职业能力综合训练任务书,然后由系(部)教学委员会审定、批准,最后分专业、按题目类型报教务处审核。课题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理论:本课题所对应的职业工种技能鉴定高级工理论知识范围,要求学生在相应的时间内学习、巩固、深化相关学科知识;二是技能训练:本课题所对应的职业工种技能鉴定高级工应掌握的职业技能范围,若内容过多或不具备实践条件,选择典型职业工作任务进行训练(不少于4个),教师布置典型工作任务,学生根据教师下达任务,自己提出工作方案,教师对学生方案和训练进行评价指导,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职业能力综合训练过程分为理论辅导和技能训练两部分,理论辅导结束教师要组织考核,以试卷形式进行,已经持有对应工种技能鉴定中级工证书的学生可以免考理论考核;技能训练要求每周进行考核,考核方式由教师自定。整个训练过程的详细情况记录在“学生职业能力综合训练记录本”中,该记录本由封面、考勤登记表、成绩登记表和技能训练情况登记表组成。例如,成绩登记表和每周技能训练情况登记表分别如下表1和表2所示。
职业能力综合训练的最终成绩由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职业能力综合训练报告成绩及答辩成绩四部分共同构成。
职业能力综合训练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训练,包括对工作任务的理解、工作方案的制订、工作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工作技能的训练、工作结果的判定等,该环节要求学生按照岗位工作要求,逐步达到独立开展工作的程度,为下一步进入工作岗位起到良好的过渡作用。
职业能力综合训练的主体是学生,发挥他们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迎难而上的精神,注重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结语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类专业毕业设计形式、选题和过程管理等环节的改革实践尝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学生而言,无论是参加校外顶岗实习,还是校内的职业能力综合训练,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兰蔚,李晓东.高职高专电力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职业技术教育,2005.
关键词:就业为导向;高职;化工设备专业;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9-0037-02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众多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不但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技能有巩固检验作用,而且是培养学生综合技能、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有力渠道,同时也是拉近学生与就业环境之间的距离、实现学生身份转变的有效途径。
改革的背景与思路
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校扩招、就业压力、学风浮躁、高职教育发展不够成熟等多方面的原因,高职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1)毕业设计选题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内容轻技能、重理论;(2)选题与工作岗位偏差大,有的甚至无关联;(3)具有实际工程经验及企业经历的指导教师偏少;(4)没有充分发挥毕业设计研究成果的可用价值。
毕业生就业难 学生就业是高校当前的热点、难点工作,工科类专业毕业生找工作难是很普遍的现象,尤其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使他们更难以就业。另外,企业所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紧缺,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应聘大学生或专业水平过低,或所学专业与企业需求不一致,难以达成协议。因此,学生如何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找到合适的岗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高校发展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
化工设备与机械行业的特点 化工机械制造行业是个特殊的机械制造业。化工机械制造厂所生产的产品均是一些非标产品,因此,对于任何一台产品,必须有配套的设计图纸、工艺、检验等技术文件。生产压力容器的厂家必须持有相应的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设计单位必须有相对应类别的压力容器设计许可证。任何一个环节均需有一定数量的工程技术人员。这些岗位所要求的人员必须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知识,又有一定工程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约有三分之二的化工机械专业毕业生的去向为此类制造厂,因此,如何让毕业生尽快地适应这些岗位,是需要高职院校认真思索和解决的问题。
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是毕业设计环节人才培养的一种探索,我校实施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后,提升了整体毕业设计水平,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强了学生就业能力。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还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但有助于学生能更快更好地就业,同时,毕业设计成果又可运用到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帮助学生就业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毕业设计选题题库系统设计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以往毕业设计选题陈旧,理论性题目偏多,综合训练题目偏少,选题缺乏多样性,题目深度不够,致使学生训练不足。据此,我校化工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首先从选题着手,开发建立了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毕业设计选题题库系统。系统中所有的课题均以学生所学课程知识和技能为出发点,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应用并进一步提升训练,以综合实践教学目的为基本要求,题目贴合工作岗位,具有实际应用意义。对学生而言,是有能力完成的;对企业而言,是有利用价值的。指导教师通过大量的实践和专业岗位调研,设计、收集、整理出具有明确工程背景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课题,组建了题库系统。课题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各类非标设备的设计(包括选材、结构设计及强度设计)、基于Excel的化工设备零部件强度系统设计、基于Excel的标准零部件查询系统设计、化工设备及零部件制造工艺(包括焊接工艺)编制、钣金件放样系统设计、非标设备报价系统设计等,根据学生的实习岗位和兴趣,实现毕业设计课题的双向选择。
优化毕业设计过程 我校化工机械专业教师大都来自企业,有着数十年的企业工作经历,在企业中从事过压力容器设计工作,持有全国压力容器设计审核资质。在学校完成常规教学工作的同时,业余时间还可承担一些项目、设备的设计科研工作。因此,在辅导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具有绝对的优势。对于已落实工作单位的学生,指导教师要求他们必须选择与工作岗位相关的课题,这样对学生而言,学习与就业融合在一起,完成毕业设计不再是负担,而是就业前的上岗培训和试工考核。毕业设计过程相当于某一阶段的工作总结,或是对以后工作内容的预习,指导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他们完成毕业设计,同时也可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对于尚未落实工作的学生,要求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指导教师向他们提供大量的参考资料,包括教师自己的科研成果、收集整理的一些案例,同时督促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学生的一些实践能力如AutoCAD绘图、零件强度计算、正确运用法规规范及技术标准、软件编程等能力会得到锻炼提高,从而为顺利就业打下基础。指导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课题,制定了不同的毕业设计指导过程记录,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压力容器设计类课题的指导记录表如表1所示。通过整个过程的指导,学生对于设计一台压力容器的整个过程有所了解,也经历了选材、强度计算、使用SW6软件、绘图、压力容器分类等过程,基本可以“零距离”就业,从事简单压力容器的设计工作。
推广毕业设计成果 指导教师应对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阅读文献、专业译文、毕业设计报告(论文)、中期检查内容、教师指导纪录、毕业设计答辩等环节进行规范管理,这样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化工机械专业每届均有大量的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可将这些优秀毕业设计进行整理、修改、充实、归类,并向企业推广,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毕业设计的作者会因此而受企业欢迎,这样的毕业设计可在企业与学生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使学生顺利地就业。如我校2010届机电074班4位学生合作完成了管法兰查询系统设计。该设计以HG/T20592~20635-2009《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为基本数据库,充分利用了Excel中函数功能强大的特点,将管法兰标准中繁冗的表格、数据、图形转换成简单清晰的查询界面,实现了钢制管法兰的实时查询。整个系统包括法兰的公称压力等级对照查询,各种型式的法兰、垫片尺寸查询,密封面尺寸及紧固件查询等。有了这样的查询系统,压力容器、管道等专业技术人员能快捷、准确地查找到法兰系统各个零件的结构尺寸,可大大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在毕业设计中,这4位学生的AutoCAD绘图能力、查询标准能力、Excel编程能力均得到了提高,以该毕业设计为桥梁,他们都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而且在工作岗位上干得也非常出色。
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成果
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改革是我们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几年来我校化工机械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均达100%,有时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有的企业在学生尚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学习的时候就提前跟他们签订就业意向,甚至有的企业要求个别学生从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始,每周六、周日去企业上班,帮助企业绘制设备图或编制制造工艺。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为一年后的就业打下了基础。在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的6个专业中,化工机械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得优率最高。
毕业设计环节教学改革的困难与展望
我校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实施两年以来,在改革研究与实践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也有过一些疑惑。改革确实能够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并得到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好评。但学校增加了办学难度,对教师而言,无论是教学难度、教学工作时间还是对教师本人的要求都提高了。如果将这样的改革推广到其他专业,则遇到的问题会更多,如顶岗实习单位落实困难,“双师型”教师不足,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学成本增加等等。虽然改革困难重重,但实践证明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并明显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毕业设计既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条件,又成为学生就业的桥梁。我们深深地感到,这样的改革是社会的需要,是职业教育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克服一切困难,将这样的改革坚持不懈地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周玉泉.高职院校毕业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工作机制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1(3).
[2]王梦文.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2).
[3]李玉香.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环节教育研究与实践[J].前沿,2009(12).
[4]张平亮,何永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实践与探索[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
[5]洪彤彤.高职学生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8(5).
【关键词】就业导向 毕业设计 校企合作 工程监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23-02
一、校企合作在工程监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中运用的源动力
(一)建筑市场飞速发展及其对工程监理人才高素质的要求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使专业知识强、经验丰富、技术能力高成为建筑业工程监理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当前建筑人才市场极其紧缺的是经学校培养后可以快速上岗的毕业生,即应用型人才,不需要经企业再进一步培训方能上岗的毕业生。工程监理工作重视实务能力及实践技术水平,所以,以校企合作促进工程监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的工作事不宜迟。
(二)现有的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和毕业生之间不存在直接性联系
当前,多数高职学校忽视了毕业设计(论文)的有效完成与学生就业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价值,仅仅将其设置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学生由此比较被动,继而处于学完学校课程,应付好考试以获取毕业证的目标状态里。所以,就出现了学校不断申述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作用,而学生则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再者因为时间上和实习工作发生冲突,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选题过于陈旧、抄袭现象时有发生及理论与实际价值不足等等。
二、工程监理专业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校企合作的应用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校联合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 并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作为校外指导教师。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要求设计分阶段、分步骤进行。
(一)毕业设计的前段
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每周对校外指导教师进行一次小组阶段情况汇报,对校内指导教师集中一定时间对阶段所出现的问题加以研究探讨,然后校内校外的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相互交流并及时处理。
(二)毕业设计的后段
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集中两周时间返校一次,进行毕业设计的修改工作及完善工作,加强知识理论的连贯性以及综合应用能力;最后一周,由教师对设计成果进行交叉批阅,并与校外指导教师一起完成对学生的公开答辩活动,最终的成绩以学生的阶段成绩、最后成果以及用人单位的意见进行综合评定。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成效
(一)题源多种多样,改善了以往多人一题的状况
在以往进行的毕业设计题目中,往往是教师给出一个大题目,更改设计条件得到小题目,划分给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通常按照相同结构布置,固定设计模板,机械地代入数据进行计算。这样容易导致学生采用统一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或计算,也会因此出现同样的错误。校企合作后设计题目由企业负责,采用已经完成的工程项目或正在建工程项目为题,充分保证了学生设计题目来源的可行性和真实性,有效激发了学生独立解读建筑图纸和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热情。
(二)强化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学生通过对企业实例工程项目的监理,跟随工程进度深入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在实践中得到了工作内容和方法上的训练,实现了项目团队分工合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显著增强。在企业里,学生能接触大量的工程实际,高级监理工程师人员在项目监理方面好的做法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思路,这些经验和方法从生产实践中总结而来,切实可行,是书本上很难全面解释,更是学校导师无法给予学生的实践财富。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勇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真正得到了监理工程师素质培养。
(三)整合优化校内外教师资源,保证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更好地服务于地方
建设发展校外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做法,既能弥补高校教师理论有余,实践不足的遗憾,又能避免企业仅凭经验而不考虑其原理的盲目做法,对学生起到了双向补充的作用。同时,通过学生的纽带作用,还可更好地发现和避免工程建设上的失误,增强双方专家的沟通,搭建学科研究平台,共同探讨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形成产学研密切结合的科技攻关课题,进一步强化高校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功能。
四、深层挖掘校企合作的潜力的几点建议
(一)企业的利益不容忽视,进一步提高合作层次
现阶段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多是学校主动,企业相对被动。发生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校方思考的角度比较主观,急于求成,忽视了企业的立场及利益。因此,在双方达成合作的过程中,积极探求与企业利益有关的联结点,深层挖掘毕业设计(论文)中校企合作的潜力,保证实现校企双赢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合作层次:首先,打破工程监理毕业设计(论文)中单个项目的合作模式,达成项目组的合作模式;其次,打破与单个企业的合作模式,达成企业群的合作模式;最后,打破单一化毕业设计(论文)的合作模式,达成学生就业、企业发展的双赢合作模式。
(二)积极创新校企管理制度,以促进合作顺利进行
校方要积极打破陈旧传统的管理方式,使校企合作管理模式向制度化及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根据各专业不同的特点,进一步创新管理制度,构建一系列工程监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中校企合作的管理体系,并进行逐步完善,从而使工程监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中校企合作得以有效顺利进行。
(三)政府部门应对校企合作模式予以足够重视
目前,针对高职学校学生的就业率、就业效应、就业量,政府部门应引起足够重视,重视程度应提升至社会稳定因素的高度,为学校和企业提供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以实现长久合作的目标。涉及到高职学生就业的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环节时,政府可利用自身优势,组织举办校企合作方面的经验讨论活动,且指派专门人员进行这种活动的宣传发动、予以专业性的指导,构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同时大力扶持,逐步健全奖励机制,对校企合作过程中成效显著的企业予以充分的肯定及奖励,并为企业提供一定优惠政策,推动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五、结语
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工程监理毕业设计,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具有实际价值与作用的实战演练。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一种新型模式,是为建筑工程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的手段,是提升工程监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技术能力重要的前提条件,效能优良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减少就业上岗培训时间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张荣华,项东升.校企合作培养化工人才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140―141.
[2]李继睿,李玉珍,肖怀秋.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广东化工,2009,36(05):229-232.
一、毕业设计改革的必要性
(一) 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毕业设计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实践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是达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毕业设计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国家政策的诉求
教育部、省教育厅高度重视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工作,充分肯定毕业设计在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所发挥的作用,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要求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要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湖南省教育厅自2014年开始将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工作列入重点工作,逐步建立健全毕业设计抽查制度,并指导高职学院发挥毕业设计在推进产教融合中的作用。
(三)学校提升的需求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湖南省唯一的一所独立设置的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是全国百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学院之一,是湖南省卓越高职院校在建院校。学校开设有刺绣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39个专业(方向),对艺术设计类学生来说,毕业设计可能会是他们“一生中最用心的创作”。帮助学生成就毕业设计,不仅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检验学习成果的需要,更是学校“创建卓越高校、争创双一流”发展战略的需求。
(四)学生发展的呼唤
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充分运用大学所学的基础、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专门产品等,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独立的工作能力。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忽视学生能力发展,毕业设计选题与实践脱节、管理松散、指导教师少指导、团队合作较少、设计成果流于形式等各种问题凸显,学生通过毕业设计无法提升综合能力,无法为今后的就业创业打下基础,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毕业设计改革的主要举措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认真领会国家毕业设计工作精神,做好毕业设计顶层设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将企业真实项目导入毕业设计,企业技术骨干全过程参与毕业设计的每一环节,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毕业设计管理机制。
(一)顶层设计校企共谋
根据省教育厅每年的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设计抽查通知文件的要求,结合学校与专业实际,制定《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毕业设计工作方案》、《毕业设计优秀作品、优秀指导教师评选办法》等文件,建立毕业设计学校、院系、专业三级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组织召开毕业设计专题会议,下达毕业设计工作总体要求。各院系根据学校要求,将毕业设计作为必修课列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邀请合作企业来校,共同研讨将行业企业标准融入毕业设计课程标准,从源头上保证毕业设计的真实性有效性。各专业工学结合部周密部署毕业设计工作进度,确定毕业设计选题、任务书,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教学团队校企共建
学校聘请合作企业内工作经验丰富的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组建双导师教学团队。双导师教学团队针对专业人才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发展状况,开展专项调研,动态更新专业相关岗位职业技能、素质等要求,明确毕业设计教学任务与要求。企业导师偏重艺术实践指导,校内导师偏重理论研究指导,双导师根据研究方向与侧重点不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指导,充分发挥高校导师在理论知识规范管理方面的优势,以及企业导师在工程实践经验方面的优势,形成理论实践并重的“双指导”教学模式,确保学生能够高质量的完成毕业设计。
(三)毕业选题校企共设
建立健全毕业设计主题题库,完善毕业设计选题动态调整机制,每年更新30%左右的选题。在选题中突出校企合作的优势,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精诚合作,以企业为主导,引入企业项目作为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校内导师对项目进行审核、把关,衡量学生能力能否适应项目难度,并把意见反馈给企业。企业导师根据意见对项目要求?M行修改,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定毕业设计题目。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确定毕业设计选题,不仅解决了校内导师自拟选题与工程实践需求脱节的问题,而且克服了企业导师缺乏教学经验、选题难易程度及工作量难以把握等问题,同时还提升了高校导师自身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四)过程管理校企共抓
调整传统教学模式的毕业设计过程,充分体现“毕业设计+项目+工地”实践教学模式。明确毕业设计前、中、后三阶段的工作任务,详细安排毕业设计过程,双导师分别设置相应的与企业项目、工地结合的教学流程节点。学校与行业专家、合作企业领导和技术骨干等组成毕业设计检查小组,开展毕业设计中期检查,实地检查各院系实训场所,考察各院系毕业设计进度。企业导师根据考察情况,结合行业企业需求,深入实训场所就地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组织召开毕业设计工作汇报会,围绕提升毕业设计质量,就毕业设计开展情况、遇到的困难以及采取的解决办法等问题进行研讨。
(五)作品质量校企共评
依照毕业设计考核评价标准,构建学生互评、企业评价、院系评价的立体评价模式,全程监控开题审查、中期检查、验收成果三大环节,规范答辩程序,科学评定成绩。学校每年举办“5.23”毕业设计开放展示周,展出学生毕业设计作品,接受政府、行业企业、学生家长的评价,改变了毕业设计单纯为设计作品提供展示平台的传统模式,使其成为学生就业创业、校企合作交流、办学成果展示、多方动态评价的综合平台,形成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大众四方联动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机制,评价主体多元化,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校企共同搭建学生就业平台,挑选毕业设计表现优异、综合素质能力较高的学生入企,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
三、毕业设计改革的启示
校企融合是促进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的需要,是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也是调动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实现校企双赢的必然要求。
从学生角度来说,校企融合机制下的毕业设计,教学过程即生产过程,学生作品即产品,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一体化、校内学习与企业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清晰准确的定位,明确未来的职场发展方向,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Jiang Xiaolin; Zhao Jinxian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arbin 150027,China)
摘要: 毕业设计是工科专业最重要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结合导师制进行本科毕业设计,指导导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相关课题让学生完成,充分发挥指导导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为更好的开展毕业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
Abstract: Graduation project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ep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teaching for engineering major. Combined with tutorial system, the graduation project is carried out. Tutors work out relative subjects and make students complete them combing with students' actual situation, which fully plays the role of tutors and students and better carries out graduation project.
关键词: 导师制 毕业设计 双向选择
Key words: tutorial system;graduation project;two-way selection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248-02
0引言
毕业设计对于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本科毕业生运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设计,以此来锻炼和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毕业设计是本科生在进入工作岗位或再深造前的一次重要的实践尝试,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更好的开展毕业设计环节,也是各高校一直以来探讨的一个话题。
很多本科院校都在进行崭新的毕业设计环节的改革,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行本科院校导师制人才培养,在黑龙江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针对学生实际,提出来的一种解决更好开展毕业设计的方法,通过近两年的实施,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导师制,就是在实行班级班主任制和年级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卓越的老师担任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和学生实行双向选择,指导教师的工作除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就业辅导等的教学活动方式,还得完成学生专业辅导、实践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导师制人才培养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从学生的要求、导师制指导方式、导师工作的考核和激励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对于导师制培养方案,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展开。
1.1 明确目标实行导师制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加强个性化教育和主体性教育。我校正处于由单纯“教学型”大学向“教学服务型”大学转型期,增加了服务性,这就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同时为了提升学生能力,学校也进行了创新性教学改革,各个二级学院先后开展各方面教学改革试点。我校目前还有部分专科专业,专科的培养目标主要在于培养操作型技术人才。导师制培养正迎合了当前学校发展趋势。
1.2 双向选择挑选资深教授组成学生学习指导委员会,学生在学习期问可以得到他们的全程指导。这种在双向选择基础上建立的导师制师生关系,更方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协调师生关系。
1.3 明确职责导师的职责根据各高校特点可以制定相应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导教师要全面负责对各自的指导对象进行政治思想和心理方面的指导;二是中学阶段的学习方法在大学学习不适用,对新生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三是对各自的指导对象进行选课、选专业以及学习内容等的指导。结合黑龙江科技学院实际,导师职责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低年级阶段,即大学本科一二年级,在这一时期导师职责主要是对学生思想和心理疏导,指导大学入学阶段学习和生活;同时负责介绍学科和专业介绍,让学生明确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第二阶段,学生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和锻炼,掌握了专业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在这一阶段,导师除指导好学生学习、生活外,应加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学术和科技咨询活动。让学生扩大视野,活跃创新思维。
2结合导师制完成毕业设计
在导师制模式下,由于在大一阶段,导师就带着自己的学生进行学习,所以,师生之间非常熟悉,导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针对性的布置毕业设计题目,这对于学生更好更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导师制进行毕业设计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进行。
2.1 严格选题,注重学生的主体与导师的主导作用有机地结合在整个环节中强调导师与学生创新的双主体性及有机结合,重视共同创新。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导师根据学生特点、专业方向、社会发展、企业需求及创新人材培养的需要,制定毕业设计选题。对拟定的毕业设计题目,通过专家组严格审核,包括设计题目的实用性、工作量的饱满度、题目的难易程度等。如果选题太难、要求过高,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如果选题过于简单,达不到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题目确定后,导师再根据自己所带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实施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指导、引导学生学习、应用及创新知识。在毕业设计期间,学生要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导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同时学生要在导师布置的内容外,结合所学创新内容,解决生产及科研中遇到的问题,体现所学知识能灵活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设计中,要把学生的学和用的主体作用与导师的主导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师生各有创新工作的侧重点,使师生在整个创新教学活动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相提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2.2 加强过程指导,注重毕业设计过程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中明确任务同时,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学生通过前期搜集资料,明确毕业设计重点、难点以及涉及的有关知识。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应该学会如何把搜集的资料经过整理、提取,形成可以利用的知识,获取设计前期准备工作的能力,明确设计目标与方向。要时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导向作用,二者之间的互动在毕业设计中十分重要。设计过程要让学生真正学会开展科研工作的方法和步骤,为以后更好的从事好自己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才是毕业设计的真正意义。设计过程中,要良好的实现导师与学生沟通,指导教师要处理好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分歧,保证毕业设汁教学的顺利完成。毕业环节中,导师应该指导学生 “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同时要注意在指导过程中,要重在讲解设计思路和方法,多和学生进行沟通。良好的互动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完成课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的方法,通过毕业设计环节,增强师生关系。毕业设计环节学生普遍反映压力较大,导师的关心和良好的沟通将是学生更好更快完成毕业设计的最大动力。
2.3 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提高学生论文撰写能力在导师制模式下进行毕业设计,导师一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要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常用仪器设备和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要告诉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二要重视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遇到复杂问题能如何进行分解简化的方法,能够多角度、多层次考虑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的内因和外因,能够把握问题的主次关系。
同时,毕业设计最后环节,是将整个毕业设计通过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指导教师应督促学生练习科技论文写作,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技能。在平时学生与指导导师汇报工作进度、开题或阶段总结时,指导导师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有条理、有逻辑的思维,内容取舍等能力,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为毕业设计论到重点突出、严格规范奠定基础。
3导师制下开展毕业设计多种形式
3.1 结合专业课开展项目化教学,开展毕业设计改革传统的工科学生毕业设计,大多是闭门造车,很少联系实际,更多的是模拟仿真来完成的。这种传统的毕业设计形式背离了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严重脱离企业和社会需要,造成了供需脱轨社会问题。“项目化教学”是指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对于前沿科技、可拓展的知识点,导师给出立项的形式来加以突破,立项内容可以作为毕业设计选题的内容,对于较大的知识点,可以采用构建课题组,成立项目团队形式来完成,将参与的学生按进行分组,组内学生分配不同任务,通过完成设计,真正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项目化教学,可以在学生接触专业课后加以展开,包括“专业兴趣培养一专业基础奠定一专业技能训练一专业课题引导一专业项目设计、开发”等系列环节,从中让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技能、掌握技术、拓展素质、提升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出贴近行业需求、角色定位明确、职业适应期短、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3.2 结合产学研合作,开展毕业设计改革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日益获得了社会、高校乃至学生等方方面面的认可。当前国内大多数的高校与众多企事业和科研单位均建立有不同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产学研合作教育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实践教学改革为主题,注重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创新素质、专业素养的培养,对推动政府、社会、企业、高等学校共同协作进行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使培养的学生与企业有效结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产学研合作的毕业设计改革,是指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培养合作协议,共建教学与培养基地,学生的毕业设计在基地完成,指导教师由导师与企事业单位专家组成,共同为学生制定毕业设计研究方向。学生在基地实习期间,一方面要结合专业进行实习,最重要的是要参加和承担自己课题研究工作,并形成毕业设计。学生们从中不仅得到了专业化、规范化锻炼,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还丰富了专业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论
毕业设计是高等工科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科类专业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学生通过这个环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培养创新精神。抓好设计环节,无疑是极为重要的。结合导师制进行本科毕业设计,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寓学于研,充分发挥指导导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这为了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继芳.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与提高质量的探索[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5,(B):24-25.
[2]龚方红,汤正华,蒋必彪.试论工程教育中的本科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6,(4):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