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39: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微观经济学解释,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理论;均衡价格理论;经济增长;生活水平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006-02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个体的行为及运行规律的科学。经济社会个体的总和构成经济总体。因此,由个体的一般规律就有可能得到经济总体的一些规律。
一、微观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分析了市场的需求、供给、供求均衡及供求变化对均衡的影响。
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定理是对于经济社会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呈反向关系。对应需求曲线D为负斜率。供给定理是对于经济社会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呈正向关系。对应供给曲线S为正斜率。当非价格因素变动使需求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反之,向左平移。当非价格因素变动使供给增加时,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反之,向左平移。市场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作用的。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过于求,价格会下降;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供不应求,价格会上升。市场通过价格杠杆作用的调节趋于均衡点E,对应的均衡价格为P0,均衡数量为Q0。如图1所示。
当非价格因素变动使需求或供给变动时,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改变,对应的均衡改变。如消费者收入增加,对于正常品而言,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为D1。均衡点为E1,对应的均衡价格为P1,均衡数量为Q1。如图2所示。再如,生产成本下降,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为S2。均衡点为E2,对应的均衡价格为P2,均衡数量为Q2。如图3所示。
二、微观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对宏观问题的解释
从图2可以看出,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均衡价格由P0上升到P1。由于经济社会大部分商品属于正常品,就经济社会整体而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会不断提高,价格水平也会随之不断提高;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均衡数量由Q0增加到Q1。均衡数量一方面是生产者的供给量,另一方面是消费者的需求量。在这里不考虑新产品的出现和旧产品的退出,只考虑现有产品。供给量增加意味着经济增长,需求量增加意味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所以,消费者收入增加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生活水平,同时伴随价格水平上升。
从图3可以看出,当生产成本下降时,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均衡价格由P0下降到P2,均衡数量由Q0增加到Q2。说明生产成本下降会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生活水平,同时伴随价格水平下降。引起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有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在经济社会中,生产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生产要素的价格却一般是上升的。如果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引起的成本下降高于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引起的成本上升,就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生活水平,同时伴随价格水平下降。
三、由微观经济理论到宏观问题的结论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提高消费者收入或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生活水平。但提高消费者收入会使价格水平上升,削弱人们的实际购买能力;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会使价格水平下降,提高人们的实际购买能力。
现实社会中的许多产品如彩电、冰箱、电脑、汽车等等,由于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成本不断下降。在供给量增加而不断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价格也不断下降。现实生活中,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各种物品的消费数量不断增加,价格水平也随之上升,如奢侈品、食品、旅游产品等。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对策
1引言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和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本校以高鸿业第六版《微观经济学》教材作为授课教材,书中有较多以数学公式和曲线图形,比较抽象难懂,这一现象决定了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效果不好,会使学生在听课的时候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为了提高《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方法,试图用案例讨论式教学让复杂的内容通过在案例中的应用得以生动呈现,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而且也调动了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积极性。案例讨论式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教师筛选过的、符合章节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教学。具体来说案例讨论式教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学生借助典型案例的讨论理解微观经济学知识,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其次,运用所学微观经济学定理和规律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物流专业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通过分组对案例进行讨论增加了同学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的协作能力。但是,微观经济学案例讨论式在教学过程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效果
2.1案例讨论式教学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教师确定讨论案例:寻找知识点案例,例如消费者选择行为分析,结合“受欢迎的自助餐”的现象和“互联网对消费者影响及其给消费者选择带来哪些好处?”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与学生讨论上述案例对消费者和生产者有哪些影响。第二,确定讨论形式。首先进行课堂讨论时,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6人进行分组讨论,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讨论问题打印在A4纸张上在上课的时候分发给每组,在纸上写组长和组员姓名,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用。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中间来回走动,启发诱导学生运用理论进行思考,简单解答学生问的问题,但是不要细讲,让其自己讨论。第三,小组展开讨论。首先每组讨论在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点的基础上对讨论的案例题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其次根据需要(笔者讲授班级人数均在100人以上),抽取3~6组组长或组员进行汇报发言,每组进行讨论的时间为10~15分钟,回答时间大约4分钟,在此期间其他组可以与之互动。第四,老师根据学生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和点评:小组分组讨论结束后,笔者对学生的整体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对同学们新颖的观点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对错误的观点予以引导,还要对学生的疑问做解答,最后以每组作业的形式上交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标准。
2.2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
学生在学习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利用其原理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和现实经济问题。目前教师授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不仅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而且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采用案例讨论式教学模式一方面打破了现在课堂师生互动较少的被动局面,这种方法可以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讨论中并且积极发言;另一方面,通过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教师还能够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且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知识的兴趣。
3提高《微观经济学》案例讨论式教学效果的对策
3.1根据所授的知识和教学经验选择案例
案例的选择不仅要具备问题性,而且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以期能激起学生讨论问题的热情和兴趣,并让学生在看到问题后,能够主动的思考,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在讲授微观经济学的课堂中选用的案例要贴近现实生活。比如在讲授机会成本的概念时,让学生知道在他们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如大学毕业时面临就业时在“自己创业”和“就业”这两种选择时从经济学理论“机会成本”的角度做出决定,才能做出选择。要取得良好的案例讨论式教学效果所选的案例要根据教师的目标来设计,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考虑案例有多个解决方案。学生能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探究辩论,从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确保案例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3.2要充分调动学生讨论案例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在笔者教授物流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总结的心得体会,案例讨论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是以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为主,相互探讨和交流。那么学生的参与程度高低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在案例讨论时有的学生难以进入状态,有的学生不善于表达有“搭便车”的成分,有的学生主动积极思考和讨论,有的同学无所事事,只是观望与等待,或者在讨论过程中会出现冷场的场面。因此教师在讨论时的驾驭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的讨论气氛。比如,讨论:(1)什么是谷贱伤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2)谷贱伤农的不利影响有哪些?(3)如何克服“谷贱伤农”现象。这要求同学们对弹性理论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运用到实际中。因此,设计的问题应为结构良好的问题及热点问题,同时,在讨论中设置抢答环节,对能够不在教师指定回答,能够主动抢答的小组在平时成绩核定上给予加分,这样会更能激发同学们讨论的积极性,此时自然就会形成激烈的讨论场面,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3微观经济学成绩的评定方式和考试内容应进行改革
微观经济学是管理学院物流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能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本校的微观经济学最终成绩评定是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因此在最终成绩的评定上,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比重,增加日常案例讨论成绩的比重,比如各占50%等等。还有期末考试试卷也要进行改革,试卷中不能只考理论知识,如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等,要增加案例分析试题,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此部分应该作为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改革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案例讨论的积极性,有助于案例老师教学的顺利开展,并达到案例讨论式教学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8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六版[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美)曼昆著.梁小民,梁砾,译.经济学原理(第七版)微观经济学分册[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关键词:业主委员会;公共选择;制度变迁;委托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4-0180-02
在中国,业主委员会执行业主大会的决定,担负了解业主动态信息、代表业主与物业服务公司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并监督协助合同的执行等重任,因此及时成立业主委员会,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的职能对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实践中业主委员会成立难,运行效率低下,缺乏有效监督等。文中对这些问题进行经济学解释,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业主委员会产生的机理
中国《物权法》赋予业主物业管理权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业主对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处置权和独立的物业管理权。但在使用管理过程中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可能损害其他业主的利益,如家庭娱乐时音响过大妨碍邻里休息等,这是经济学上典型的负外部性。二是业主享有的共有部分具有公共物品的基本属性。但某些业主的过度消费会造成拥挤现象的发生,即“公地悲剧”。因此,须借助一定的约束或制度使上述两方面的外部成本内部化。
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专有权和共有权使得单个业主利益和全体业主的共同利益冲突,业主从自身利益的出发,公共选择成为必然之路。公共选择遵循一致性原则,但事无巨细都诉诸业主大会的全体业主投票则造成交易成本过高。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公共选择的“代议制”民主形式成为一个群体决策的有效机制,即通过大家的商议产生某些规则,进而产生出代表公共利益和议事决策的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
二、关于业主委员会的经济学解释
由于业主委员会本身的制度等原因造成实践中业主委员会成立难、运行难和监督难等。
1.业主委员会成立难。业主委员会由业主经过业主大会投票选举产生,但业主的小区自治管理观念淡薄、参与民主决策意识不够,致使业主委员会不能及时成立甚至难以成立。这可解释如下:一是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搭便车困境”。公共产品本身的特性,特别是对公共产品享用上的非排他性,自然会使得不为公共产品作出贡献的人也将获得公共产品。这就是所谓的“搭便车困境”,人们总是愿意搭别人的便车而不愿意别人搭自己的便车。有的业主寄希望于其他业主去操办业主委员会的事宜,自己则搭便车,因而其参与业主委员会选举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经济学家诺思认为,制度变迁存在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踏上某一路径,它将沿既定方向发展并在发展中自我强化。长期传统的福利式房屋管理使得有些业主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即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加上业主需要支付物业管理费,与旧制度比较显性的交易成本提高,强化了业主对原有管理模式的认同和对新制度的抵触。
业主委员会成立难,除了业主自身的内部原因外,还受到与利益相关者紧密联系的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 诺斯按照市场是否透明和完全竞争性,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为路径依赖I和路径依赖Ⅱ。路径依赖I是基于完全竞争市场,制度变迁的轨迹将是有效性的。路径依赖Ⅱ是基于市场不完全竞争,信息反馈不完全,交易成本增加,行动主体根据不完全信息所建立的主观模型是不完全的,多种多样的,且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在现存制度下的既得利益集团,这一集团会反对彻底偏离该制度的变迁,他们力求维持现有制度,并使这种无效的制度变迁轨迹持续下去。业主委员会难以成立的外部原因正是因为路径Ⅱ的现实存在。一方面,前期物业服务公司通常与开发商具有隶属关系或同属于一家集团公司;业主与物业服务公司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物业管理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另一方面,开发商和物业服务公司牵头成立业主委员会只有投入没有回报,反而对自己形成新的制约。
2.业主委员会运行难。目前业主委员会委员由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业主担任,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与充足的经费来源。实际往往造成业主委员会运行困难,形同虚设。业主委员会运行难的原因可用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来解释。
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证明:由于普遍存在的搭便车现象,对大家有好处的集体行动不会自然产生。其产生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一是组成集体的人数足够少;二是存在着某种迫使或诱使个人努力为集体行动做出贡献的激励机制,即所谓“选择性刺激”。人数少一方面意味着单人的影响力将会相对提高,另一方面还意味着由个人行动向集体行动过渡的成本大大降低。但小区的规模化建设和经营使得第一个条件无法满足。至于“选择性刺激”,则是指对个人的奖励与惩罚都要有针对性,以期吸引或强迫个人为集体利益作贡献。要解决业主委员会运行难的问题,关键要满足第二个条件,即建立行之有效的刺激机制。
3.业主委员会监督难。在物业管理实践中,对业主委员会的监督难以落到实处,主要原因是在信息不对称下,委托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没有有效减少委托损失。
物业管理形成委托链如下:业主(使用人)―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企业员工(或相关专业服务公司)。
人行使权时必须遵循维护被人的最大利益和权利不得滥用的两大原则。但委托理论从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出发,委托人与人都追求自身利益而非他人利益的最大化,二者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如果业主委员会委员的个人利益与全体业主的共同利益不完全一致,而全体业主又不能充分监督和了解业主委员会委员的工作情况,就可能发生委托问题,也就是业主委员会委员可能将个人意愿强加于全体业主,损害全体业主的共同利益。
在委托关系中,对人进行监督或激励的原动力来自初始委托人对产权利益的追求,它包括对物业管理质量、水平以及产生收益方面的追求等。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构成的利益共同体中,成员越多,规模越大,每个委托人分享的份额就越小,产权主体“搭便车”的倾向就越严重,产生对人的监督不足现象。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委托人无法充分了解和监管人的行为。业主委员会努力水平的无形性、非标准性和差异性导致测度的困难和准确评价的困难,业主只能观测到结果,而不能直接观测到业主委员会成员的行动本身和自然状态本身,监督难度加大。
最后,效率的好坏与委托活动中的中间环节的多少有关。每经过一个中间层,初始委托人的监督管理积极性就递减一次。在缺乏约束机制下存在道德风险且有传导效应,可能导致下一级委托链中委托人的监督失效,甚至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公司成为利益集合体或物业管理服务公司向业主委员会寻租。
三、完善业主委员会制度的建议
分析了业主委员会的形成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后,就可依据上述理论进行相关的制度建设,建议如下:
1.业主委员会成立的制度化建议。严格业主委员会选举程序,充分考虑业主意愿,制定业主委员会候选人产生办法、投票原则、选举费用、选举程序(投票、主持、无记名投票原则、投票内容、委托投票、投票统计、投票效力、投票结果宣布)、对选举过程的监督程序、罢免和补选、破坏选举的法律责任、选举后的资格变更、终止、换届改选等一整套选举细则。
2.业主委员会运行的制度化建议。建立规范的薪酬体系,实现义务和利益的统一。业主委员会的活动费用由全体业主共同分摊,具体数额和计划由业主大会审议决定并在选举业主委员会时就写入业主公约。
建立健全业主委员会工作制度,对业主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做详细的规定,包括:业主委员会会议制度,主要是业主委员会委员集中讨论近期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管理日常作的会议;联席会议制度,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建立由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业主委员会的定期工作报告制度;对于一定时期内业主委员会的工作情况、财务管理情况和物业管理的实施情况要向全体业主通报,接受业主的质询,及时了解业主、物业使用人的意见和建议;建立业主委员会接待制度,接受业主的咨询、投诉和监督,协调业主之间及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关系。
3.业主委员会监督的制度化建议。第一,设立业主监督委员会。业主监督委员会由业主大会选举产生,有权列席业主委员会会议,履行业主大会对业主委员会的监督职能。第二,建立举报、投诉制度,业主享有检举权、质询权。第三,组织开展业主委员会述职评议活动。在开展述职评议活动时,监督委员会成员、业主、居委会、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等多方参与并对业主委员会及其委员的工作作出评述,如果不满意评议达到一定比例,业主委员会或委员应主动辞职或被罢免。第四,强化业主委员会及其委员的法律责任。完善立法,强化业主委员会及其委员的法律责任,规定业主委员会及其委员越权、渎职、情形下的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总之,业主委员会制度设计需要业主、业主委员会委员、物业服务企业以及政府各有关部门同心协力,在实践中探索、设计出一套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业主委员会制度。
参考文献:
[1]刘晓霞.基于经济学视角的业主委员会困境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4).
[2]余永定,张宇燕,郑秉文.西方经济学:第3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李玉连,朱宪辰.业主自治的本质与实现的制度经济学分析[Z].华东经济管理,2006,(6).
[4]杨爱兵.业委会生存处境的法社会学分析――从一则案例说起[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5]赵志勇,刘华香.新制度经济学基本理念探析[J].环渤海经济望,2009,(6).
[6]张民一,石素芳.业主委员会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房地产,2009,(3).
首先,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主要以定量分析为主,并结合定性分析,其理论的得出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变化较多,学生理解起来不太容易。其次,在很多经济学理论的求证中,往往是大量使用数学知识推导得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掌握这些也有一定的难度。再次,微观经济学课程中使用大量的图形来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过程,很多图形比较相似,学生不容易牢固掌握。
二、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本科阶段的微观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切合实际的案例比较少
微观经济学是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上,吸收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及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以及其他理论逐步建立起来的。教材中主要也采取西方国家的经济案列,缺少对于亚洲特别是我国当前热点和焦点问题的案例(如土地价格、房地产行业问题等)。这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案例的理解有距离感,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不够深入,很难运用所学理论解释现实经济问题。
(二)课时相较与内容偏少
从教学时间的安排来看,相对于这一课程的特点、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48学时较为紧张。学生往往要在一堂课掌握近一章的内容。即使课前进行了预习,学生完全吸收课堂内容难度也较大。这就导致前一章内容还未掌握好,教师已进入下一章赶教学进度。由于课程内容的连贯性,学生往往陷入囫囵吞枣的恶性循环,教学和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由于教学教过的评估方式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这就决定了学生以书本为主、教师以应试为主,从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作为解释现实问题的经济理论,其初衷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服务的。因此,对于理论的学习并不仅仅是弄懂数学公式的推导,或是概念的死记硬背,更重要的在于学会应用已掌握的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并尝试给出解决途径和方法。
三、微观经济学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结合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以上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提高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质量。
(一)精心设计课堂内容
由于微观经济学内容庞杂,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包括如何引入话题、如何突出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学生提出问题等。遵循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实践的原则,让学生既能紧扣课本地掌握重点知识点,又能从抽象理论中体会其真正含义。讲课过程中,以价格决定机制为主线,让各章内容贯穿于这一体系当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中始终有一条明确的主线。
(二)丰富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点,对教材进行梳理、归纳,通过动画、短片、图片等形式引入课程改革内容,并通过课件的制作使学生清晰微观经济学理论脉络、重点概念、定理等内容,加强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往往节省了大量的画图时间,且能够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变量的变化过程及相互间的影响,教会学生如何看图、看表。其次,加强课堂互动。微观经济学课程本就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从提出和分析现实经济中的焦点、热点问题入手,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信息双向交流过程,能够将枯燥的理论讲解转化为活跃的理论讨论,并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1学习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微观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经管类专业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即为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如果微观经济学基础不扎实,后续学习难度加大。此外,在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学好微观经济学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因此,为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本文结合微观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探索教学新路径。
2注意数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奇妙关系
数学在微观经济学中得到大量的应用,而且具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例如:
2.1函数
在数学上,函数就是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经济学之中,大量的经济学概念之间是一种函数关系。有供给函数、需求函数、效用函数、生产函数、成本函数,等等。
2.2导数
自从边际革命兴起之后,边际分析方法在微观经济学中大行其道。微观经济学中存在大量的边际概念,如边际效用、边际产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等。它们既有一个定义的公式,同时也有一个导数的公式在大量的计算题中得到应用。边际概念和总量概念还存在这样一个规律性的关系:当边际量大于0时,总量递增;当边际量小于0时,总量递减;当边际量等于0时,总量取得极大值。例如,边际效用与总效用、边际产量与总产量以及边际收益与总收益都是这样。
2.3斜率
供求曲线的斜率关系到供求弹性的大小;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关系到两种商品替代程度的大小;等产量曲线的斜率关系到两种生产要素替代比例的大小。序数效用论中消费者均衡、生产者均衡、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等的均衡条件都是两条线的斜率相等。除此之外,微观经济学中大量的图形都和数学具有惟妙惟肖的关系。
3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大班教学降低教学质量。笔者所在的学校,由于年轻老师外出读书、进修以及专业教师结构问题,该门课程长期采取大班教学模式,学生人数往往超过100人,课堂教学秩序难以高效控制,学生提问的机会较少,教师与每个学生沟通的时间极为有限,师生互动难以开启。其次,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热衷于记结论和做作业,但是很难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经济现象,难以做到“学以致用”。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说过,“经济学不是教条,而是一种思维技巧和心灵的容器,帮助人们从纷乱复杂的现象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凯恩斯的话表明,我们教出来的学生,不应该是只会死记硬背和做题的学生,教师应该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最后,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满堂灌”的现象,部分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方式比较落后。还有部分年轻老师,受过正统的经济学训练,有较深厚的经济学功底,但是经济学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推导,将经济学完全模型化、图像化和数学化,虽然逻辑性很强,但是学生接受效率很低。学生往往热衷于老师的定性分析,当涉及到较为复杂的经济模型时,学生感觉枯燥乏味,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
4改进微观经济学教学的一些建议
4.1选择合适的教材与合理的考试方式
鉴于国内经济学教学的情况,对经济类学生选用的课堂教材外,可以选一些国外经典教材作为辅助读物,如曼昆《经济学原理》、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等,并注意考察学生辅助教材的阅读情况。在考试方面,并将小论文写作体现在平时成绩中。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减轻期末考试的压力,不再通过死记硬背而完成期末考试。同时对期末考试的内容进行调整,注重考评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计算能力,期末考试试题中,减少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加大案例分析的分值和计算题的分值。经过几个学期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行之有效,较好地发挥了考试的导向作用、教育作用和反馈作用。
4.2强调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想
实际上,大部分经济现象即使不用数学也能讲清楚它的因果关系,但是数学有它的好处,因为数学是最严谨的一种形式逻辑,尤其有不少人在运用语言时逻辑容易不严谨,但通常为了严谨性可能失去一些有用性。过度强调数学工具会使学生产生误解,把经济分析的方法误认为目的,却忽略了更重要的经济学思想。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经济学思想的培养,从日常生活中寻求经济规律,使经济学理论可以为日常生活决策提供参考。
4.3案例教学要体现互动性
针对微观经济学理论较多且较为抽象,老师在讲授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践,多运用生活中的案例来讨论、解释微观经济理论,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果能让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分析,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笔者在讲授垄断市场的价格歧视时,让学生自己来举例,学生举出了电影票价在周一至周日价格不同,且每天不同时间段票价也不相同的案例,教师再通过引导,来分析垄断市场进行实行歧视性价格的条件和利润等,就可以让学生深刻的理解价格歧视理论。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