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范文

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39: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马克思的财富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0-98 -02

一、马克思的财富观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的财富观认为财富是由劳动创造的,财富应由全体劳动者享有。由此可以引出财富的所有制问题,也是劳动与资本的对立问题。这一问题首先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文本中对财富的主体本质以及财富私有制进行了批判。由此,财富问题的探讨便从劳动与资本的对立问题开始,这一起点不是臆想,而是结合资本主义的现实而言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财富观主要表现为对现代形而上学财富观的批判,即以斯密为主要代表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以黑格尔为主要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并以此为几点论述了马克思的财富观。

二、马克思的财富观的内容

马克思的财富观最初起源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主要体现于《资本论》中。马克思从财富的来源、财富的主体和财富的作用对其财富观做了阐述,其实,财富的来源和财富的主体本质是马克思财富观的精髓。

(一)财富的来源

马克思高度评价了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创造财富”的思想,并且充分认识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虽然劳动创造财富,但是人本身的价值无法得到尊重与回报,因此,马克思在肯定“劳动创造财富”的同时,从哲学角度出发,创立并发展了劳动财富观,把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创造财富”的思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并更具现实性与合理性。在阐释劳动财富观时,马克思从正确理解财富的直接来源为开始,把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深刻地揭示了具体劳动创造财富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财富的价值的道理,从而科学地解决了财富的直接来源问题,最终创立了科学的劳动财富观。

(二)财富的主体和主体本质

马克思认为,既然劳动创造财富,找到了财富的来源,那么,财富的主体就应当是创造财富的劳动者。对此,马克思不仅揭示了财富的主体,指出:“财富的本质就在于财富的主体存在”,而且进一步对财富的主体本质进行了推断:“宗教、财富等等不过是人的对象化的异化了的现实, 是客体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了的现实。”。

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居于财富的主体地位,并且不仅分析了财富主体还阐明了财富的主体本质,表明他对于人的因素的重视。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不仅十分关注劳动人民的生存与发展,把劳动者置于财富的主体地位,而且可以表明,马克思在财富观中对“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视和突出,注重人自身的价值和全面发展,努力追求无产阶级与全人类的解放。

(三)财富的作用

在分析了财富的来源和主体之后,马克思对财富的作用做了具体的分析研究,他认为财富具有推动人和生产力发展的双重积极作用。

首先,马克思的财富观认为,财富具有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作用。马克思认为,人类对财富的追求和创造和发挥人自身的生产力是相一致的,劳动创造财富,人类在不断追求、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注重并改善劳动,提高生产力的水平,因此马克思明确指出:“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也就是发展人类天性的财富这种目的本身。”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财富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马克思的财富观认为,财富对人的发展也具有推动作用。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与财富基础息息相关,人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使社会生产力水平得以提升,而且能够推动人的发展。在财富的创造中,人作为一种生产力,自身的潜能也会得到提高与发展,甚至会获得全面发展。

三、马克思的财富观对我国构建科学财富观的启示

马克思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考察财富,认为财富与人的发展具有双重关系:一方面,财富在生活中能够满足人的需要,这也是财富的使用价值的体现;另一方面,财富在被人们占有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也能使人获得满足感,从而不断得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由于人们的学识、经历、环境等条件的限制,不同的人处理在财富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时的关注重心便不相同,因此,不同的人也具有不同的财富观,最为突出的便是两大对立的财富观:“以人为本”的积极财富观和“以物为本”的消极财富观。因此,马克思的劳动财富观和人本财富观便在人们选择财富观时起到了关键的指导作用,对人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对我国构建科学的财富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有利于构建 “以人为本”的积极财富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许多消极的财富观也随之出现,并且不断侵蚀着人们的思想。在当今的社会中,财富往往是人们地位的象征,尤其是随着“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由国富向民富转型的理念,人们对财富的认识和追求的热情有了空前的高涨,甚至为了拥有更多的财富而迷失自己,以至于产生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针对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人们也应当逐渐地反思,财富是什么?财富对人们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样的财富观是科学的财富观?如何才能正确地追求与创造财富?面对存在的消极落后的财富观及其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人们开始正视财富和财富观,并且不断探索科学的财富观,以指导人们科学的创造、追求和使用财富。

人们在不断积累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应不断积累精神财富,得到自身的解放和发展。马克思的财富观认为,科学的财富观不仅包括劳动创造财富,追求财富的积累和创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财富的主体本质是以人为本,要更加注重人的发展。马克思把人的因素作为财富的价值尺度,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创造财富过程中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也就是说,科学财富观应该是在人与财富的关系中,在追求与占有财富的过程中,要认识到财富的本质,正确合理地创造财富,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地位。因此,面对目前社会上存在的积极落后的财富观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马克思的财富观给我们指引了方向,对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财富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在重视物质财富积累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追求,提升自身的境界,释放自身的潜能,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最终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有利于抵制“以物为本”的消极财富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形成了多元化的趋势,加之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我国实行特殊的经济制度和分配方式等因素导致人们在面对财富问题时,逐渐失去了对获得财富的意义的关心,而更多的在意获取财富的途径与方法,因此出现了“拜金主义”、“金钱财富观”等消极的财富观,人们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忽略了财富的主体本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的财富观对转变当前人们的逐利心理,重新认识财富对于人生的意义,转变人们的“以物为本”的财富观、追求“以人为本”的财富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马克思在研究财富的本质时指出,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才是衡量财富的价值尺度,“以人为本”的财富观才是我们应当树立和推崇的科学财富观。只有认识到财富创造过程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正确认识财富的主体本质和目的,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经济的跨越转型和平稳发展;只有认识到财富创造过程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才能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科学地追求与创造财富,国家也才能更好更公平地进行财富的分配,从而努力实现由国家富强向人民富裕的转型。

(三)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社会发展领域也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财富分配的不合理与盲目追求物质财富积累比较突出。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也影响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加强对财富观的正确理解和完善财富的合理分配政策。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正确理解人的价值和人与社会的关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要义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而财富的创造和人的价值的有机统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断理解并实现财富的创造和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必须正确、全面的理解马克思的财富观,并以此为指导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建立,力求在有效进行社会财富积累的同时真正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努力认识实现财富创造过程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才能科学地追求并享受财富,实现人们的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更好更快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韩庆祥.马克思的财富观及其当代意义[J].哲学研究,2011.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6卷第2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余源培.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J].学术月刊,2002,(11).

[5]汪帮琼.财富的历史性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J].理论界,2004,(04).

[6]卫兴华.关注马克思的财富论[J].人民论坛,2004,(01).

篇2

Abstract This paper holds that today's Marxist philosophy of practice has an important modern humanistic value, which opens a new way of thinking about modern people's understanding and puts forward a new idea of reconstructing the world of life. A New Perspective of Reconstructing Humanistic Spirit.

Key words Marxist philosophy; practice; humanistic value

在物?|世界丰富的今天,在形形的物质至上、金钱至上等种种思潮充斥的今天,人在金钱世界、物质世界面前丧失了自我,甚至于变为了奴隶,如何匡正这一错误的观念,为现代社会重塑现代人文精神价值,成为当今思想界不得不应对的一问题。

本文试从马克思哲学实践观念出发,认为马克思哲学实践观中的“实践的自觉能动性”的观点,有着重要的现代人文价值。本文试从马克思实践观对现代人自我理解提供的新思维方式、重建生活世界提供的新思路以及为现代社会提供人文价值追求的新视角等三方面试对此一一阐述之。

1 实践观念开启了对人自我理解的新思维

西方传统哲学从柏拉图开始到黑格尔发展到巅峰,一直以追寻存在者背后真实的终极存在为哲学的最终目标,并因此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这种传统哲学的思维模式认为人的存在,在于人之先在存在的本质性,人之本质性决定了人的一切,人的发展也受存在者之所以存在的实体的制约。在此意义上,知性化的实体本体论代表着一种从“原则”出发的“教条主义”思维方式。[1]这样的思维模式只看到了人的本质性,结果势必瓦解分裂了人的现实生命,抹杀了人的多样性,导致了对人理解的抽象化。

马克思哲学提出了实践这一划时代的观念,开启了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模式,一种对人现实性理解的新的思维模式。

马克思哲学实践观念认为,实践是一种人自觉能动的创造的目的性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不仅仅创造了人的外部世界即人的对象世界,而且也创造了人改造了人自身,也即是实践不仅仅创造了人的生活资料,也创造了人的生存价值,从此方面来说,实践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规定性,人从事什么样的实践,何种实践方式,也就有什么样的生存特性和生活状态。

从以上理解,可以看出马克思哲学中实践观念为正确真实理解人的生成本原提供了最强有力的基础。因为在马克思哲学实践观念中人为其自身的生存提供了所有的创造物,也可以说人是其自身活动的创造者,同样基于实践观点的这种理解,人不再从先验就存在的实体那里去寻找存在的根据,而是自己创造自己的一切,自己就是自身的创造者。

这种创造了人自身的实践,是一种集各种矛盾为一体的一种人的创造性活动,包括物质和精神、个体和社会、目的和因果、过去和未来等等。在这种种实践中,人通过实践,改造了自然对象客体,使自然对象也即是客体打上了主体的烙印,不再是原来单纯的客体;同时原来在传统哲学思维中属于自然一部分的,在自然界面前被动的人,在经过实践活动,使自然相反变成了从属于人这一主体范畴的客体。故正是实践,改变了自然与人原有的顺序,这与原来传统哲学中实体决定并给出了人及其一切的思维方式大大不同,可以说正是实践观念给出了人,人是把握人自身并给出人未来空间一切的主人。人的这种集种种矛盾为一体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也使人集种种矛盾为一体,使得人具有了鲜活的现实性,而不是原传统哲学中抹杀人的多样性,只从决定人真实存在背后的唯一存在去理解人的单一、抽象的存在,而使其人这一动物即与其他动物一样有着本真的存在,但又有本质的不同,人与自然同时存在,但又高于自然,超越自然,人是自然和其他动物的主宰。

2 实践提供了重建“现实生活世界”的新思路

在西方传统哲学视域中,一直以来哲学都是将世界作为客观对象去思考,因而形成了这种固定的对象性思维,这种对象性的思维方式在整个哲学史和人类的科学发展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遗忘。因此,现代哲学史上“重返生活世界”是现代哲人的广大呼声,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对这一领域有着更为合理和深沉的思考。

首先,马克思实践观所关注的研究领域是人类生活实践和人类文化。这也与哲学的一个重要传统分不开的,哲学的重要传统即是历史生活本文和文化本文的紧密结合,如马克思哲学的重要著作之一《资本论》,即是马克思在对他所生活之前的历史生活文本的深刻剖析。再如马克思哲学另一重要著述《德意志意识形态》,则是对“文化文本”所做的权威性批判。并且,历史生活文本剖析和文化文本批判在其著作中均不是彼此隔离,单独使用的,而是相互交织和交相呼应的。因此,正是马克思哲学把人类生活实践和人类文化作为其哲学理论的关注主题,才使得马克思哲学获得了存在和发展的生机。

其次,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开辟了新的对生活世界的综合研究方式。之所以称这种研究方式是综合的,因为它既非单一抽象的理性思辩,也非唯一片面的经验分析,而是此两者的结合。这种综合的研究方式是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把握,而人类的现实生活世界把人类实践活动特征、属人世界诸存在精细的事实描述和结构分析是其重要内容。并且这种综合的研究方式也一定是开放的,因为人类历史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丰富流动的,这种不断发展变化和丰富流动性要求理论必须与现实社会生活实际、与现实文化各部门加强对话与交流,由此才能不断校正和深化自身的理论内涵。故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点把现实生活世界作为哲学世界,意味着哲学不再是神秘的,独立于生活世界之外的,而是从属于现实生活世界和人类实践。从这个意义上,“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也即是我们说哲学也不再是单单追求对世界的解释,而是对生活世界的改造。

3 实践观念提供了人文精神重建的新视角

当代哲学在对传统哲学的激烈反叛中,充满了怀疑、敌视与嘲弄,其后果是直接造成了人文精神在哲学中的丧失。因此,直面人文精神的危机,重构人文精神,是当代哲学中不可回避的主题。马克思哲学提出了实践观点,并把实践活动作为人最基本的价值创造活动。为当代人文精神的重建提供了新的视角。

首先,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点把内在的精神追求规定为人文精神的价值理想。一直以来,传统哲学以超验实体为终极支撑,追求对极端超越的绝对化价值理想追求,这种绝对化的价值理想追求是一种外在于人的精神追求。马克思实践观点与此不同,马克思实践观点从生活实践出发,认为人自身就是创造者,人需要价值追求,但自身的价值理想追求已不再需要与外在超越实体做支撑,甚至不再需要与这个实体相关,而是认为人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树立对生活世界的自觉理解,并在对有关生活现实的批判中,就可以树立其真实的价值理想。因人的本性就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这意味着,人首先是一种“自由”的存在,他具有永远不断超越束缚,追求自身幸福、创造自身价值的一种“自由精神”。由此,与此不同,正像“人则通过实践活动把生命变成了“自我?定”的自由存在,使生命摆脱了自然的绝对控制和主宰,可以说,“人就是那个其行为无限‘面向世界’未知者”。[3]由此可见,在这一点上,哲学的实践观念,与其他哲学观念对人文危机的消解不同,是深扎于现实生活世界中,遵循现实生活世界自身的顺序,在批判中发现新,在批判和改变中,去树立真实的人的价值理想。

再次,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点中抽象原则与刻板教条被消解,实现了人生丰富具体的多维度回归,实现了对人生多元开放精神的追求。马克思哲学实践观念认为,人的现实生活生存总是处在特殊的、特定的历史生活条件之下的,不存在超历史的限制,人、人的实践活动目标以及人生道路都是多样性的,不能把人、人的实践活动目标以及人生道路统一在唯一一个模式下,人生的境况也不是仅仅只有一种改变的方式,人的生活也未必只有一种状态,而是人存在的矛盾的多样性决定人生未来的多样性的可能,因为,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活动。因此,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观点的提出,从而使马克思哲学与以往任何一种刻板和机械的决定论不同,它不再是以往绝对一元化的固定思维方式,可以说,马克思哲学实践观念下的哲学,真正体现了哲学对真实无伪的人的现实生活境界的精神追求。

篇3

关键词:实践 直观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总之,《提纲》在哲学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中心思想就是阐明了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标志着哲学同旧哲学决裂,由此一种崭新的哲学体系在科学实践观上建立起来。当然,这种认识定格在一定的时空、一定的认识基础条件上,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费尔巴哈在哲学上,特别是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构唯物主义哲学上的突出贡献。况且,马克思哲学成果是建立在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之上,之上在某种程度上发展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从某种角度、某种程度上说没有费尔巴哈也就没有哲学。

篇4

关键词:实践直观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篇5

【关键词】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

一、提纲的中心内容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哲学诞生的重要标志,在哲学发展史上居于重要地位。恩格斯称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论述的中心内容是实践问题,马克思完成了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或者说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就是科学的实践观,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实践观的内涵,运用科学实践观揭示了唯物史观一系列的基本观点。这些都标志着哲学与旧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彻底决裂,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建立起了一种崭新的哲学体系框架。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释的实践观

第一,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思想的局限性。他指出“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在此,马克思明确的揭示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旧唯物主义由于割裂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不到实践对人的认识的作用,必然对事物的认识只是直观的、相似的反映,而不能把事物看作是被人们改造过的对象,没有看到实践在认识事物,检验理论上的作用。因而,它不能说明理论的本质。马克思将实践引入认识论,并表明了这样一个基本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理论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证明、区别真伪。因此马克思的结论是:“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第二,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注意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旧唯物主义由于割裂社会生活与实践的关系,必然看不到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然对社会的认识,只是一种纯客观的、经验的直观,而未把人类社会看作是实践活动的过程,没有看到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而,它不能认识社会的本质。马克思通过将实践引入社会生活领域表明了这样一个基本观点,既生产实践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首先,社会的起源,基础是物质实践。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也创造社会,没有物质生产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其次,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是实践,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它制约着人类的其他活动,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科学、艺术都是这样。再次,社会规律的形成离不开实践。自然规律、社会规律都具有客观必然性,但各有特点,社会规律离不开人的参与既人的各种实践活动,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也离不开人的实践。

第三,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无。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旧唯物主义由于割裂了人与实践的关系,必然看不到实践对人的本质的作用。必然对人的人是只是一种抽象的生物学的理解,而未把人看作是实践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的产物,没有看到实践对人的本质的作用,因而不能说明人的本质。马克思通过将实践引入人的问题,表明了这样的一个基本观点:人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生存、发展,才能证明、实现其本质。首先,人的实践活动,是对象化的社会活动。人要生存,就必须时时刻刻从事实践活动,人作为主体,是能动的社会存在物。社会活动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必然表现为作为活动主体的人与他人形成的各种关系。因此,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只能从其对象化的社会活动,也就是实践中寻求。其次,人是实践内容,是多样化的社会活动。人的实践活动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教育、文化活动一集一切生活活动等。这样多样性活动的总体结果,表现为个人与他人的各种关系,既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外化了的人的本质的全部内容。最后,对人的本质及其人性的考察,必须置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社会实践中。

第四,实践是历史的本质。马克思指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旧唯物主义由于割裂了人类历史与实践的关系,必然看不到实践对人类历史的作用,总是用抽象的人性论、人到注意去说明社会历史,因而不能说明人类历史的本质。马克思通过将实践引入历史表明了,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一部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历史,没有物质生产实践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历史及其发展。马克思划时代的贡献就在于他跳出了抽象人性论的理论陷阱,从历史的实践出发,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认为两者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达到了辩证的统一。正是实践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实现了由低到高的发展,从而构成了人类历史。

总之,《提纲》在哲学的行程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中心思想就是阐明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标志着哲学同旧哲学的决裂,一种崭新的哲学体系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建立了起来。

三、马克思实践观确立的意义

综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可以看出,马克思以实践的观点贯穿全文,从实践角度说明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和人,也就是说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运用与认识论、自然观和社会生活,第一次全面地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和抽象的人本主义,简要地阐发了新世界观包括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和核心观点,奠定了新世界的理论基础。同时,马克思还说明了哲学的性质和功能,初步赋予新世界观以实践性特征。让我们更加去了解了实践的含义,更好的去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实践是我们理解哲学体系的金钥匙,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工具和手段。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意义。如果不从主体实践活动的视野出发,不运用实践思维方式,就不能正确地理解哲学中的自然、社会规律和人的本质,所以把握实践的内涵不但是我们不断深入解读的需要同事也是基于现实的需要。从现实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更离不开马克思实践理论的指导。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关注的是“改造”而不是“解释”,所以社会注意国家要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我们每个人立足人类现实生活,从实践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亲身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现代化事业的建设队伍中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