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5:26:0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大学专业特殊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专业认同对于个体的学习动机存在制约或者促进的作用,处于生活中的人们深刻的体会到,当主动自愿的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时,人们就会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所要做的事,而且更能在完成事情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获得完成事情的成就感。在专业认同的学习中也是如此,当个体把专业认同从“要求我选择”转向“我要选择”时,个体在接下来的专业学习中,对所选专业的学习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所以,专业认同度的高低对大学生专业的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
何为“专业认同”?心理学上将专业认同定义为:是个体在与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的接触中,逐渐认可、接受、喜欢所学专业及相关职业,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去学习和探究,依据专业选择职业,并愿意将专业或相关职业作为个人终身发展的目标等一系列认知、情感、动机或行为。而由王顶明[1]等人提出,专业认同是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接受与认可,并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去探索,表现为学习者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特长,在诸多专业中将某一专业视为与自我同一的,而将其他专业视为它者,甚至希望自己成为该专业杰出者的人一样的反应。为此,我们能够看出,专业认同是个体对专业的接受程度的过程,是个体将所感兴趣的领域转化为专业选择上的一种体现。总之,专业认同即个体对所选专业的接受程度。
二、专业认同的理论研究
在心理学范畴中,最早提出认同概念的是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他提出认同就是个体与他人、群体或模仿对象在心理与情感上趋向相同的过程。提出自我认同的概念及角色认同概念的则分别是:新分析精神学派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斯特莱克等。在国外,美国的心理学全书中则把认同理解是主体的一种同化,吸引其他人或事,以完善自身人格的一种过程。[6]当前,心理学认同理论的探究有三种取向:埃里克森定向的自我认同、斯特`莱克定向的角色认同和Tajfel的集体水平定向的认同――即社会同一性。以上三种认同理论在心理学的探讨中渐渐趋向统合。在自我认同理论中,自我同一性被叙述为个体自身的个体感、唯一感、完整感和连续感的一种内在的状态,而且在这种内部状态里,自我的概念发展存在内部的指导和机制,指引个体与社会建立一定的关系。埃里克森觉得,人的自我发展和社会、文化情境都存有相互作用的关系。[6]角色认同理论则是进一步将对自我的概念融合到社会中的互动层面,是个体在社会中对自我角色的确立,它更加强调关系互动中自我的体验与获得。社会认同理论则是把个体的社会角色和个体所在的群体联系起来,在人们获得了个人的社会角色后,就会把自己看做是该群体组织中的一名成员,并且会按照成员或该社会角色的准则作出相应的行为表现。在我国大学生与青少年的研究认同中,埃里克森的自我认同对于大学生的认同状况具有非常良好的解释。但是有关专业认同的探讨则非常的少,大部分都只和职业认同交叉到了一起。但在我国专业认同特别是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不仅仅与他们对学习专业的认同度有关联,而且也和他们对自身是否与该专业的匹配度有一定的关联,甚至与他们将来是否想要从事特殊教育相关事业的社会角色的认同度有关。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中有关“大学生的专业认同”的研究较少,大多数文献是关于“从业者的职业认同”的研究。而对“职业认同”这一概念的讨论,其职业范围也并不广,主要集中在心理咨询师、教师、护理等几个职业领域。在特教领域中比较注重特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如美、英、韩、新加坡等国家通过制定特教教师专业化发展标准,提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法律保障,开展特教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等等对特教支持服务体系进行较大改革,以促进特教事业的发展。
目前国内对于作为学科门类的大学生的专业认同的研究比较少,例如王顶明(2007)对硕士生专业认同的研究;[1]台湾学者李致莹(2006)对职能治疗专业大学生的研究;[2]杨晶(2007)对师范专业大学生的研究;[3]而对于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研究仅有官春兰(2011)等人以两所部属全国重点师范大学为例研究了其专业认同的现状。[4]从以上情况来看,对专业认同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专业认同的特点和现状随着群体的不同存在一定差异,影响专业认同的因素有环境外在的因素和个体内在的因素。
1.评价
从前人的文献中可得知,我国有关专业认同的研究还在不断探索中,当前的专业认同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及模式,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应向以下几个方向对专业认同进行深入的探究:
2.研究对象可以向更宽的领域扩展
研究者们对于特殊教育专业专业认同的研究对象比较局限,大部分都是以部分学校或者城市为研究对象而忽略了其它地区的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状况。如何更加全面的对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进行探讨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3.采用的研究方法可以更多样化
当前的课题研究多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文献综述法及访谈法。其实除了我们惯用的这三种研究方法外,我们还应尝试用其它法,如实验研究法。他不仅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还是建立因果关系的最好方法。
高等院校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残障大学生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对象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特教英语的个性化教学是一种以残障大学生的差异性和个别性为主导的教学策略和设计,更具体地说,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特教对象的残障形式不同,以及特教学生的能力、兴趣、需要等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与方案,采用不同的教学资源、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评价方式进行教学工作,从而使每一个特教学生都能得到合适的教育,取得尽可能大的进步。
1 残障大学生的认知误区
特教英语的个性化教学前提是对残障大学生特殊身体和心理状况的认知和把握。毫无疑问,残障大学生无论在自我的主体性认知还是社会群体的认知都是差别于正常大学生的,无论是社会群体还是残障大学生都认为是有问题、有疾病、有瑕疵,是病态的。这是对残障大学生的认识的问题视角,以此出发关注的是残障大学生消极的一面,师生关系存在着控制和掌握、距离和权力的不平等,并且不断地强化残障的问题,从而掩盖了潜藏在残障学生身上的力量,进而形成一系列对残障大学生及残障大学生应对环境的能力的悲观期望和预测,导致残障学生加深形成消极的自我认同,不利于科学化教学的设计和教学,也达不到教学目的。因此只有转变对残障大学生的认识视角,挖掘、展现、开发他们身上优势的、潜力的一面,才能够实现有针对性的设计教程、组织教学形式、选择教学设备及运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2 优势视角的积极作用
优势视角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工作领域的概念,它颠覆了传统社会工作秉持的问题模式、病态视角、专业主义,强调以正面、积极、优势的视角去看待案主及其处境,挖掘潜藏在案主及环境中的资源和能力,反对将关注焦点聚焦在问题上。
优势视角“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优势视角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力量与资源,并且在困难环境中生存下来的逆抗力,即便是处在困难中倍受压迫和折磨的个体,也具有他们自己以前未曾意识到的、与生俱来的潜在优势。”[1]优势理论论认为,无论任何人都天生具有一种通过利用他们自身的自然资源来改变自身的能力。所以优势视角着重于挖掘人自身的优点,认为人有巨大的潜能与力量,使人们可以去直面不幸,超越自我与环境的限制,从而达到解决自身外在或潜在的问题。在优势视角看来,个体的优势不仅包括个人的品质和美德,如幽默感、关怀心、创造力、洞察力等,还包括个人的技能,如演奏乐器、讲述故事、家具修理、写作等,甚至包括周围的环境和资源。丹尼斯认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都可以视为一种优势”。以优势视角为指导,在残障大学生的英语教学中,意味着教师要最大程度的发现、开发和利用残障大学生的优势和资源,并由此出发因势利导设计教学形式、组织教学方法,培养残障大学生能够习得和运用英语,从而完善人格,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下面该文以听障大学生英语教学为例进行个性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3 个性化教学设计和实践
研究表明,“听障学生与正常学生在大脑中枢神经生理解剖上并无差异,他们同样具有语言发展的物质基础。”[2]根据以上研究结论,绝大多数听障大学生虽然在听力方面存在障碍,构音器官并无障碍,其构音困难源于缺少听觉的充分反馈,但他们并不存在触觉和视觉等感觉通道的缺陷,反而在触感、视感及机械记忆力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按优势视角理论,教师可以在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培养残障大学生通过代偿、代感等手段,深入开发、扩大并积极利用这些潜在优势,通过非听觉通道的反馈不断矫正、巩固,进而构建语音系统,促使听障大学生形成语音意识的。
3.1 重视口语教学在听障大学生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听障大学生在触感、视觉等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和潜力,而语言能力则是他们最具有开发价值和开发潜力的方面,所以口语教学在听障大学生的教学策略中不可或缺。口语教学是手语教学的辅助手段,口语教学目的在于,让听障大学生靠自身条件学习发音、说话,从而建立完整的语音意识,发展自身的语音思维,把“音”与“意”统一起来,具有语言文字能力。听障大学生主要通过代偿来构建自身语音系统构,研究表明无构音器官障碍的听障大学生,实现“音”的困难在于“听”充分反馈的缺乏,但并不存在触觉和视觉等其他感觉通道问题,所以通过通过代偿可以用手感知发音时的声带振动,用视觉认知发音时口型等,这样通过触觉和视觉通道的反馈作用,可以逐步形成、矫正乃至构建语音系统,从而产生语音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在手语的提示和反馈作用下,口语协助发音器官拼读字词,促进语音意识的巩固和发展。学生通过口语和手语配合教学能够加深词汇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依普通话口语表达的节奏,以口语和手语同时进行的方式朗读课文和回答问题(说或读)。在教学实践中,口语教学配合手语教学的个性化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优于单纯的手语教学。
3.2 循序渐进明确手语教学要点
听障大学生观察能力和基于观察而获得的记忆力同正常人相比存在明显优势,开发并运用这一优势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手语“表形”具象化的特点,循序渐进的明确教学要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聋生手势语句成分顺序独特:如宾前谓后、主语位置不定、被修饰词在先、修饰词在后、表数手势放在所计对象之后……等等。”[3]手语的独特性一方面能够使听障大学生在基本交际方面更加方便、快捷和易于表达和理解,但另一方面当手语的这一特点杂糅进正常语言交际时,会出现许多错误,影响交际的正常进行。如听障大学生在英语语法方面掌握句子不完整,很难掌握结构复杂的英文句子,英、汉句子互译时常出现句子成份颠倒、混乱等。因此在英语语法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手语教学。在语法教学中要先教规则的语法,等听障大学生将规则及相关变化运用熟练后再进行非规则语法的讲授与练习;在句法教学中,先明晰通用句型,使用示范句帮助听障大学生深入理解句式类型并彻底掌握后,再从各个方向进行推广;在句子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扩充结构方式的优势,从教相对简单、多用的英文句子,然后对句子的组成部分进行替换和扩充,使学生熟练生巧,最后在这样的基础上教比较复杂的句子;最后还应注意消除听障大学生手语的特点所带给英、汉互译中的不利影响。
3.3 采取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手段
在个性化教学策略中,应更多的运用多媒体相关技术手段,为听障大学生提供激发潜力的环境,从而更大程度的发挥外界环境因素对听障大学生自身潜能的开发作用,进而激发潜能的实现和外化。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有机结合其他教学手段,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才能有效提高听障大学生的教学效果。一是在教学设计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对于用语言不能表达清楚、而又非常重要的知识点,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完成,或者制作相应的课件、直接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回避了繁琐教学语言的重复而无效的使用,使学生利用视觉直观地获得了所学内容的信息,从感性上对新知识有了认识。”[4]二是配有字幕的多媒体播放技术是听障大学生最直接的视觉材料,可以直接表现出那些不方便演示和模拟的动态的视觉材料,从而更加有力的提高学生注意力、有效调动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三是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视觉画面具有“动态”与“静态”的双重特点,能够促使听障大学生直接从感性上感受、认知和接受语言材料,教师可以更加容易地使他们接受语言点障碍的困难,有助于培养听障大学生逐步养成画面―― (英语)语言―― 思维的习惯,提高教学效果;四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培养听障大学生的英语语言意识。听障大学生在英语习得的过程中,作为汉语的母语和英语之间存有的思考到转换的过渡过程,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媒体演示,可以减少学生用汉语思考及转换为英语的时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汉语思维的过渡,在缩短汉语内部言语活动的同时,直接转化为英语中能指和所指的对应关系,有利于锻炼听障大学生的英语语言意识。
3.4 听障大学生的实践考核方式
关键词:特殊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115-02
一、引 言
伴随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成为中国高等院校教育体系中一个复杂而庞大的教育系统,而在这一系统中,存在着一个比较特殊的英语学习群体:音乐、体育和美术这三类特殊的专业的学生。之所以称之为特殊,是因为这些英语学习者的专业技巧性非常强、个性非常突出、专业艺术性非常高,一些学校也把他们称为“艺术专业生”。也有一些高校直接称呼为“特殊专业学生”(比如本文作者所在的高校)。目前,一些高校依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制定”了特殊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经过基础阶段两年的学习后达到三级,在高年级时还应继续努力达到四级”。这一特殊群体的大学英语教学状况,一直受到各方学者的关注,并对其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测试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将通过访问、课堂观察和设计实施问卷调查的手段,概括总结特殊专业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特点,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出发,来讨论和分析当前音体美特殊专业的大学英语教与学现状,找到教学实践环节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具体的问题,进而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信心和优化学习效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学生特点
音体美特殊专业的学生具有一般普通专业学生所不具有的特殊性。通过在课题组所在的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这些特质主要体现在专业特殊性、个性突出和英语基础薄弱三个方面。
首先,音体美专业学生的专业特殊。其专业特殊性体现在音体美的学生必须花大量时间投入文化学习以外的专业技能练习、基本功训练、节目排练、术科训练、外出写生、和各类艺术体育比赛,高强度的训练和密集的实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语语言的学习,也大大削弱了英语学习时间,分散了英语学习的精力。通过问卷调查发现,78%的音体美学生花在英语学习上得课外时间少之又少,只占到学习时间总量的5—15%,对英语的重视度也非常低,不够重视的比例达到了90%之多,几乎没有学生自觉在课外学习英语。
其次,音体美专业学生的个性特别突出。与一般专业的学生相比,音体美特殊专业学生喜爱唱歌跳舞作画,性格比较张扬外向,崇尚个性自由,体现在学校生活中往往不愿意受到约束,课堂自控性相对较差。通过为期一年的课堂观察发现,很多男生(占到80%)非常好动,上课坐不住,表现出上课玩手机、看课外书籍的现象。课堂学习注意力非常集中。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性较低;课外不积极完成作业,只有10%的学生在课外温习和复习过英语课程,5%的学生参加过课外英语学习活动和比赛。70%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存在畏难和厌倦情绪,68%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不同程度地出现出现自暴自弃心态,积极心态的学生只有20%。
最后,音体美专业学生英语水平薄弱。整体而言,音体美专业学生大学入学文化成绩要求较低,英语成绩更是偏低,根据调查得出,72%的学生在50-70分之间。英语水平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语法掌握不牢,在写作和口语检测中发现,基本语法的使用完全正确的5%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时态和语态等都存在较多的错误;二是英语词汇量少。根据调查发现,音体美专业的学生入学时其英语词汇量在600个词汇左右,普通高校一般专业新生词汇量通常是在2000个左右;三是听力和口语能力几乎为零。能流利地用英语表达观点和看法的学生几乎没有。
三、学生学习现状
(一)学习动机
特殊专业学生学习目的及学习动机简单,只为通过英语等级考试和英语课程考试。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近85%的学生在大学中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获得英语三级等级证书,从而确保获得大学文凭,有95%的学生认为,拿到了等级证书就不用再去学英语了,还有6%的学生认为拿不到英语等级证书也没有关系。另外,计划从事涉外工作、在外企工作,或出国留学的学生的比率只有2%。总的来说,音体美特殊专业的学生学习动机单一,学习英语的主观性差,学习盲目和被动的情况突出。
(二)学习方法
特殊专业学生学习方法落后,学习方法单一。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在课堂学习上,80%的学生认为上课是老师个人的事情,与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关系,不需要自己积级参与,在课堂上表现为被动地接受学习,习惯接受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老师说什么,就听什么、记什么,惰于思考,惰于参加活动。如果有小组活动,75%的学生互相之间配合非常不默契,沟通互动的情况也较差,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学习几乎为零。在课外学习中,他们主要花大量时间背诵单词也,通过参考译文对照课文进行翻译,或者是单纯地记忆、背诵语法例句和范文,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口语提高上,他们很少花费时间和精力,在使用英语进行口语交谈时,通常是先用汉语思维,然后再译成英语,最后再表达出来。几乎不花时间再英语听力练习上。科学学习方法的缺乏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学习策略
音体美特殊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缺乏具体表现在:学习无计划,不会定向地使用注意力,对学习活动缺乏自我管理,对学习活动的自我监控不够,无法确定学习问题在哪,缺乏自我评估的能力,以及查询和使用语言资源的能力、笔记能力、推断能力、语言建构能力和归纳总结等等能力的缺乏。虽然绝大部分学生希望学好英语,但是自身的努力并不够,学习英语缺乏持久的恒心和毅力,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在调查中发现,80%的学生没有固定的英语学习时间,70%的学生根本不进行课外阅读,认为只要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就可以了,还有3%的学生几乎从来不做英语作业。还有18%的男生认为英语学不好是因为天生的。大部分学生对自己能否学好英语依赖于教师的课堂讲授和课外安排,不会自己主动地去学习,没有学习独立性,停留在中学时代的满堂灌,缺乏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规划和反思。
四、教师授课现状
(一)教学内容
教师在音体美专业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围绕一定的词汇、句法和篇章进行讲解,内容上没有什么趣味性;在课堂设计、教学安排、活动组织上多采取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内容也是以词汇拓展、句型分析、翻译为主打,82%的学生对这些授课内容不感兴趣。51%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的语言教学内容、文化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是语言点的讲授,无法激励学生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内容上的设计缺乏新意是影响学生学习英语主动性的主要因素。
(二)教学策略
教师的教学策略受到教师年龄、职称、教龄的影响,但是音体美专业的英语教师普遍没有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策略,仍沿用传统的教师主讲型、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成因主要在于,一是教师认为学生水平不足以完成一定难度的课堂教学活动;而是一般教师的气质不适用音体美专业学生,很难掌控特殊专业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应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活动设计的趣味性。比如开展英语歌曲欣赏、电影片段赏析、电视节目模仿,还可以设计特殊的与专业相关的音乐家故事赛、奥林匹克运动解说、名画解说比赛、访谈节目主持人比赛,以此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英语实用情境,在用中学。
(三)考核手段
现行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教学考核手段采用传统的期末笔试方式,评价体系存在评价概念狭小、偏重笔试成绩的问题,大学英语的终极评价也是以英语三级或四六级进行评估。课程上采取终结性的评价方式,学生期末考试笔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在60%-70%,平时成绩的比例占到40%-30%,在平时成绩的评价中教师的主观性较强,评分标准不够客观和细化,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教师通常忽略了学生的个人发展,不够重视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变化和成绩进步退步程度。这种考核手段缺乏缺乏反馈和激励功能。
五、结语
针对目前的现实状况和问题,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策略上应有一些创新和改进,主要有以下方法可以借鉴和提供参考:(一)交际性教学策略。在教授和学习英语时要把英语和它所表达的事物直接联系起来,创设情境,以学生为中心,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承担课堂和课外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习得语言能力。(二)趣味性教学。在充满乐趣的游戏和活动中,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读故事学英语法。通过选取与专业相关的故事,拉近和英语的距离,促进理解,享受到英语阅读的乐趣;通过故事的阅读,体味语言的美和创造性,提高英语写作的能力。(四)小组合作教学法。在课堂学习中,班级被划分为几个小组,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一定的教学任务,并分派个不同的小组,由小组完成任务,任务的设计必须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为核心,让学生在生生互动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语感。(五)形成性评价体系。只有在今后的大学音体美英语教学中采用形成性评价体系,才注重学生的平时学习表现,让学生及时得到反馈评价结果,才能以评价促进学习,让评价和考核起到指导和激励作用。 因此,只要教师付出足够的努力和精力,恰当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就可以通过全方位的改进,来提高特殊专业学生的英语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玉玲.体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03).
[2]董焕玲.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思考[J]. 中国音乐,2005(02).
[3]韩宁.艺术专业学生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改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9).
[4]王振平,陈建生.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2005(03).
[5]许利平.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谈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怀化学院学报,2006(06).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临床医学;特色专业;打造
汕头大学医学院是1983年由汕头医学专科院校并入汕头大学而成立的,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并有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权。2002年获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同年该专业获广东省首批名牌专业。在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在李嘉诚先生的直接关注下,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精品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确定“医德医术兼优”的人才培养方向,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构建以系统整合为基础的新课程体系,建设一流的实践教学基地,坚持能力培养贯穿全过程等,打造临床医学特色专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目前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广东省精品课程6门,广东省示范教学实验中心2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该专业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第三批特色专业建设点。
一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 “精品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
首先严格控制招生数(200~220人/年),坚持高起点,高质量,新生录取全部为国家重点分数线以上且为第一志愿,同时每年选拔30名优秀新生组成全英教学实验班,实行滚动式管理;在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突显“精品”教育的内涵,坚持对学生进行精雕细刻,形成医学精品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1]。
2 “医德医术兼优,爱心奉献济世”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汕头大学是国际著名的企业家及公益慈善家李嘉诚先生捐巨资兴办的综合性大学。李嘉诚先生对医学院不仅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给医学院的题词“医德医术兼优,爱心奉献济世”,成为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既掌握扎实的医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又具有较强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具备宽厚的医学人文素养的高素质临床医师。
二 以精品教育为出发点,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专业培养方案
按照国际、国内医学教育标准,以精品教育为出发点,结合国内医学实际需求和医学发展趋势,依托现代教育技术,致力于精雕细琢培养知识、能力、品德俱佳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精心优化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1 基础与临床整合的新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医学院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参照英国威尔斯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的医学教学模式,将以往的“以学科为主”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转变为基础课、临床课和临床实践“系统整合”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模块教学。创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新型医学整合课程体系,为实现人才精细培养奠定了重要基础。
新型医学整合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以器官系统为基础重整教学内容,以新进展更新教学内容,以临床问题带动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社科、基础医学知识的衔接与渗透。
新型医学整合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核心课程占56%,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人文社科课程、系统整合模块、技能模块及临床核心模块5大类;第二部分临床实习占20%;第三部分选修课程占24%,选修课包括社会科学、语言文学、艺术、自然科学、专业选修等5个课程组,选修实践包括预防医学实践和基层临床实习、专科临床实习或回归基础科研训练[2]。
新型医学整合课程体系打破传统老三段教学模式(基础、临床、实习)及学科完整性,体现出基础学科之间、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之间的双向整合与重组,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后期回归基础。
2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法
突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致力于使学生获得主动摄取知识的能力,而创新了一系列教学方法。
积极开发网络教学资源,提供网络学习平台。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医学院非常重视并投资建设教学资源,利用校园网络环境,为师生搭建起教与学的桥梁。“新教学模式网站”、“临床技能中心网站”、“机能学实验教学网站”、“病理学教学网站”、“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网站”等遍布各个学科。网络学习平台方便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及课外知识的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广泛开展基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PBL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要求各门课程采用多种形式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其中以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 - based learning, PBL)的讨论方式为主,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学时数采用PBL教学,而且实施过程要稳步扎实,并认真编写PBL教案、课件等。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可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积极开展远程教育,实现教育国际化和信息化。医学院于1998年建设卫星远程教学系统,师生通过卫星频道和国外、境外大学用英文开展临床病例讨论会(CPC)、医疗研讨会等。2004年又与西澳大学签约,两校通过Internet-Ⅱ同步进行远程教学活动。高年级学生都要参加远程教育会议并热烈发表意见或提问题。用最现代教育技术打破传统课堂的屏障、延伸课堂的涵义、扩大学生的视野。
在临床技能实践课程教学中,采用模拟技术与虚拟技术、标准化病人(SP)及病人,分小组训练与考试,真人实际操作网络教学相结合[3],这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充足的动手训练机会,确保每个学生都掌握基本操作。
在临床核心模块教学中,打破传统的大班授课以及先理论后见习的模式,采用以床边教学、PBL教学、小组讨论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2~3人为一组,每天上午跟着带教教师查房,诊治患者;下午上课,8~10人为一组进行PBL床边教学或小组讨论;晚上自主学习理论知识,教师将理论课教案或课件上网,让学生参考,也可以通过网络师竹探讨问题。教学中以典型病例作为切入口,启发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充分结合起来,分析解决临床问题。
三 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一流实践教学基地
1 创建临床技能中心
医学院2002年在国内率先建设设备一流、功能齐全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该中心实用面积1300平方米,按照“微型医院”的要求设有规范化培训室、标准化诊断室多个、标准病房多个、动物外科手术室、标准手术室、产房及中央监控室,配置各种先进教学模型、电视摄像系统、多媒体及远程教学系统。应用虚拟技术、模拟技术、标准化病人和网络技术等现代教学技术,集内、外、妇、儿、诊断学基础等技能培训为一体,架设医学生早期临床培养的重要桥梁。本中心2006年获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成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 优化基础医学实验室
2000年以来投巨资对形态学、机能学、病原学、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和人体解剖学等实验室进行改造,安装空调机、多媒体,配备先进的教学仪器,成为网络化实验室,并整合成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007年获得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流的环境与设备,为学生实验创造优良的条件,实施开放性管理,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地。
四 坚持精品教育,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一贯坚持精品教育,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从控制招生数、保证高起点,到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均注重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对学生精细培养,经过几年探索与实践,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1 实施系统整合模块课程教学,实现基础与临床融合、早期接触临床
(1) 基础与临床融合。新课程体系将医学基础课程及临床相关课程重新整合为人体结构、基础学习、心血管和呼吸、消化与营养、感染与免疫、神经学、肌肉与骨骼,生殖与生长发育、机体平衡、疾病机制、药物治疗、肿瘤学等十二个系统整合模块,各模块对各学科相互内容优化整合、交叉渗透,教学实施中体现基础与临床相互融合。
(2) 早期接触临床。新课程体系将原来内科诊断学基础、外科学总论、妇产科学、儿科学及精神病学等课程基本技能内容整合为最具特色的综合性课程《临床基本技能》,该课程教学安排在第2~6学期,授课时间跨度长,架设起医学生早期进入临床的桥梁,学生早期接受系统的临床技能和思维训练。该课程设计先进,建设成效明显,2005年成为唯一以此命名的国家精品课程。
2 “四个坚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突显能力全面精细培养
(1) 坚持临床能力培养全程不断线。以“《终身学习》、《临床基本技能》、《沟通技能》和《机能学》”等四门技能课程为龙头,以“模拟技术、虚拟技术、网络技术、标准化病人”等四种现代教学手段为依托,以“第7、8、9、10学期”四个学期临床实践为保证,以“实验课考基本操作、技能模块考技能操作、临床实习转科技能考试、毕业技能考试实施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等四种技能考试为手段,全面培养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熟练的临床技能,为开创医学事业打下坚实基本才能[4]。
(2) 坚持英语教学全程培养不断线。医学水平的进步依赖于与其它医学发达国家进行广泛交流,这不但需要扎实专业能力还需要良好英语水平。因此坚持第1学期实施浸入式英语教学完成计划内教学任务,通过面授、网络自学和课外活动等立体化教学模式快速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第2学期实施医学英语教学,帮助学生从公共英语向专业英语过渡;第3~8学期在专业课中实施全英教学和双语教学,培养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第9~10学期通过采用英语临床教学查房等,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同时每年选拔一批优秀学生赴香港、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国家进行教学交流和临床实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3) 坚持人文关爱、医德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医学道德素质是行医之本,因此将医学人文教育内容纳入必修课《健康与社会》,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学生授课,同时借助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将宁养院、医疗扶贫项目建成医学人文培养基地。有目的、有计划安排每位学生参与,让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1~2年级学生参加2~3轮的医疗扶贫活动,3-4年级学生参加宁养义工队参与对绝症病人的临终关怀活动,5年级学生通过参加大学生医德医风宣传队而得到医德教育。
(4) 坚持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设立“大学生科研基金”,对杰出大学生科研项目资助4-8万元/项,一般项目资助0.4-1万元/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训练,学生学到严谨科研方法、态度和思维方式;在机能学、分子生物学课程中开设30%探索性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并制定大学生科研奖励条例,构建起大学生科研平台。
3 引入国际先进评价标准全面评价学生知识、能力和水平
(1) 客观结构化临床多站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2004年以来医学院引入OSCE,对毕业生进行临床技能考核。不断完善发展到现在10个考站(内外科问诊SP、儿科问诊SP、医德与沟通技能、视频纠错、急救技能、辅助检查、妇产科技能、外科技能等8个短站,内外科面试、体格检查等2个长站)。聘请国内著名专家作为考官,全程监控,提高评价力度。
(2) 美国医师执照考试题库。2007年以来医学院引入美国医师执照考试(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USMLE)题库,通过多方测试逐渐投入使用。基础综合考试采用题库第一阶段考试(Step1)题目,临床综合考试采用题库第二阶段考试(Step2)题目,同时各门课程期末考核10~30%题目采用题库中的试题,高标准训练与评价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能力。
五 建设高水平师资与质量监控机制,保障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1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前提与基础,医学院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经多年建设,现已形成一支高学历、高职称、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敬业精神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激励机制,如年薪制、科教奖励条例、优秀创新团队计划和引进人才优惠政策等,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和吸纳广泛人才。目前已通过国际著名杂志《Nature》和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刊登招聘启事,引入大师级学科带头人,引领学科快速发展。同时提高引进外籍教师比例(25%),并有计划分批选派教师出国深造,从而引入先进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手段等。
2 质量监控机制
一流的质量,不仅需要一流教育,更应有一流的保障和监控。建立了医学院、教研室、临床学院三级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成立了医学院教学委员会,宏观指导全院教学工作及质量监控;新教学模式专家委员会,严格审核新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评价实施效果;医学院教学督导组、临床学院教学督导组,具体执行教学督导,对教学秩序、质量进行全程的监控;在实施中督导专家们经常深入课堂、临床科室听课;网络学生评课系统常年开通,学生对所有课程任课教师以及临床见习带教教师进行教学全过程的评价。近三年来定期或随机听课共670门次,网络评课1007门次,结果优秀994门次,占59.24%,良好576门次,占34.33%,授课优良率每学年不断提高[5]。
六 人才培养的成效
围绕未来社会医学生知识、能力、水平、态度的要求,坚持走精品教育之路,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培养优秀的临床医师,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已取得明显效果。
1 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扎实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参加全国执业医师理论考试,2003~2007年通过率均名列全国前列,通过率分别为94.7%、91.61%、93.94%、91.67%、88.19%,在全国排列分别为第15名、第12名、第3名、第4名、第5名,充分体现本专业的教学质量。
2 学生临床基本技能、临床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对2001级、2002级、2003级学生毕业技能考核(OSCE,平均分分别为74.11分、78.16分、78.49分)进行分析,结果为成绩逐年提高,可见本专业临床技能培养不断进步。
3 学生英语水平较高
2004-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四级英语考试取得优异成绩,超过425分均在90%以上,2004级、2005级、2006级、2007级分别为96%、96.1%、92.27%、95.5%,说明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英语能力和水平是较高的。
4 学生综合素质好
大力建设特色专业,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考研率达到27%,本科生一次就业率99.35%,在广东省医学院校名列前茅;学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参加第六、七、八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2项;第七、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分别获二等奖各1项。
5 毕业生社会评价高
为全面了解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的知识、能力与水平,对近三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随机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27所医院,185名毕业生,结果表明,学校办学质量受到好评,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李玉光,廖烈庆,陈俊辉,等.改革创新 努力实施医学”精品”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3):1-2.
[2] 杨棉华.深化教学改革 构建适应现代医学科学观的新型课程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6,(7):30-32.
[3] 许杰州,施楚君,梅维等.临床技能的网络教学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6):3-4.
[4] 杨棉华,何萍,许杰州等.构建全程能力培养体系 全面提高医学生临床能力[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4):
82-84.
[5] 蔡绍先,杨棉华,林若薇等.构建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2):741-742.
Exploit the Advantage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uilding up Distinctive Clinical Education
――with the example of the distinctive clinical education of the Medical College of Shantou University
ZHENG Shao-yanHUANG Dong-yangYANG Mian-huaQIU Xiu-huaLUO Tian-rongGU Jiang
(Medical College of Shantou University, Shantou, Guangdong 515041, China)
【关键词】高等师范特殊教育 发展趋势 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154-02
高等师范的特殊教育和残疾人高等教育共同构成了高等特殊教育的学科体系,其中高等师范特殊教育主要是指为特殊教育学校或者康复机构培养教师和其他与残障人群有关的社会服务人员,是高等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师范院校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师范大学中从事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的二级学院或者系,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等,此类高校作为传统师范类院校,师范类专业有优势,特殊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实力较强。第二种是中等师范特殊教育学校与其他院校合并升格为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如郑州师范学院是在原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成立了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类似的高校还有潍坊学院、乐山师范学院等,这类高校从事特殊教育师资培养较早、师资力量比较强,是当地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首要力量。第三种是由中等特殊师范学校独立升格为高等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如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辽宁特殊教育师范专科学校等,此类高校重视特殊教育专业,以特殊教育为特色,打造特殊教育相关专业方向群。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以及社会需求的增加,很多高校通过申请开设特殊教育专业或者扩大特殊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因此,认真研究高等师范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推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30多年来我国高等师范特殊教育的发展
1.办学规模
1984年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开始招生,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开始招收第一批特殊教育本科生,首批招收15个学生,随后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学院等高校相继开设特殊教育专业。截止到1998年,全国总共建立了35个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7所高等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2所省属师范大学设立了本科和大专层次的特教师资培训部。蒋云尔、李泽慧的统计数据表明:到2007年底,全国涉及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学校共18所,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合计8000多人,远远满足不了特殊教育发展的需求,必须增加支持力度,扩大办学规模,培养更多优秀的特殊教育师资。2008年,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支持和鼓励高等师范学校开办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积极探索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新模式。2014年,中国残联等七部委联合《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随后各个省陆续出台了本省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明确支持本省师范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如《海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明确提出,“在省属师范院校设立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山西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也明确提出,“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力度,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特殊教育专业自2014年起每年招生人数达到200人以上,其他师范类院校和有条件的高校适时增设特殊教育专业,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很多高等院校应国家政策和社会要求开设特殊教育专业,根据已有的资料进行统计,截止到2014年,全国共有25个省(区、市)61所高等院校计划招收特殊教育专业学生7260人,相比于2012年实际招生人数增加77%,办学规模较以往有了很大增加。
2.办学层次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培养主要以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为主,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所培养的特殊教育本科毕业生主要定位于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专业课教师,1997年上海市教委颁布《关于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力争到2002年左右使80%以上的教师达到大学专科毕业程度,10%的教师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程度。随着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特殊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已从20世纪的中等特殊师范教育模式,经由专科特殊教育培养模式向本科特殊师范教育模式转变,比如南京特殊教育中等师范学校,在2002年升格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正式更名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与江苏师范大学合作培养手语翻译研究生,办学水平得到提高。此外,北京师范大学于1993年首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硕士点,随后华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开设特殊教育硕士点,截止到2015年,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知,我国共有15所大学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学术型硕士,特殊教育专业型硕士点也具有了一定的招生规模。培养特殊教育专业的博士始于华东师范大学,根据已有资料查知,到目前为止共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招收特殊教育学专业博士。整体而言,我国高等师范特殊教育由专科层次为主向本科转变,形成了以学士为主,学士、硕士、博士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
3.专业发展
20世纪80年代,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师资的培养主要由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承担,随着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培养主要由本科、专科层次的院校承担,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盲、聋、培智三类特殊学校,由于专业不细分的缘故,多以综合化的特殊教育通识人才培养模式为主,师范生主要掌握特殊教育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不针对某特定残疾类型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对特殊教育有一个宏观的了解,但是由于泛泛而学的缘故没有一样是精通的,很难满足对某一类残障儿童进行专业性质较深的教学或康复工作。
随着特殊教育对象范围的不断扩大,情绪障碍、自闭症、学习障碍、唐氏综合征、阿斯伯格综合征、注意力缺陷与多动症等新的残疾类型不断出现,他们的教育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另外,从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趋势来看,一部分聋校、盲校、培智学校正从单一型向综合型的特殊教育学校转化,这对特殊教育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掌握某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必须熟悉和了解相关专业的知识,以适应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教学需求。但是整体而言,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仍然按照特殊教育专业大类开设课程,还停留在传统的盲、聋、智障三类残疾儿童上,远远满足不了特殊教育对象扩大的需求,培养出来的特殊教育人才与市场需要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即原有的特殊教育专业已经不能适应特殊教育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当前已经有部分院校在原有特殊教育专业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拓展专业方向和学科领域,发展集特殊教育、心理教育、康复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于一体的多元化专业发展平台,具体而言主要为以下两个方向。
第一,细化特殊教育,培养专业化人才。如毕节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形成了以“服务+实训”为特色的特殊教育发展方向,并逐步形成了以特殊教育专业、康复训练专业、特殊儿童心理咨询与教育专业为核心的专业方向群。重庆师范大学的特殊教育专业分为特殊教育职教师资、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方向。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专业细分为手语翻译、学前教育、学前融合教育等方向。这样细化的结果是培养目标更具有针对性,培养出的人才更具有操作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某一类残障儿童的教育和康复工作。
第二,增设新的方向,培养复合型人才。在“医教结合”“教康结合”等理念的指导下,华东师范大学于2013年开设教育康复学专业,并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合作,本科学生不仅仅要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还要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修满60个学分,学生毕业时既可获得教育学(教育康复专业)的学位证书,还可以获得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康复治疗学的学位证书,很多高校也在特殊教育培养方案中开设康复课程,甚至划分了康复方向,部分师范院校通过申请开设运动康复学专业,为中国特殊教育事业培养人才。兰州城市学院将小学教育课程与特殊教育课程相结合,开设了小学教育(特殊教育方向)。这些复合型专业的开设有助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 分析与展望
通过对我国高等师范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分析得知,高等师范特殊教育办学规模较以往得到增加,办学层次从以中专为主到以专科、本科层次为主转变,高学历人才(硕士、博士层次)培养取得一定成果,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整体而言,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特殊教育专业人才数量仍然有限,远远满足不了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对特殊教育人才的需求,而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则满足不了目前特殊教育事业对于教育与专业化康复以及融合教育发展的综合化需求。同时,高学历人才的培养比起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比如美国一些州甚至要求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甚至包括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要求小学教师的起点学历为大学本科的标准来说,仍然远远满足不了特殊教育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高等师范特殊教育要在整合办学规模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提高办学层次,甚至有条件的高等特殊教育师范院校争取在特殊教育专业硕士层次或者博士层次招生,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高水平专业人才。
关键词:中国; 特殊教育专业;模式
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是我国师资培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特殊教育专业,主要是为了满足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特殊教育师资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在高等院校中开设的以培养具备残疾人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胜任残疾人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还有一种情况,高校设置的特殊教育专业是专门为残疾人所开设的,即我们所说的高等特殊教育,本研究只针对前一种特殊教育专业。
一、中国特殊教育师资的研究情况
国内对于特殊教育师资研究专著至今还没有,多见于论文期刊,通过数据检索与阅读分析,对相关的期刊论文按年代进行了分类,并且根据研究的特点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研究的萌芽时期
通过论文检索与查找,最早的研究始见于1988年,我国著名的特殊教育专家朴永鑫撰写的《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作者不仅回顾了特殊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并且重点论述了在当时的国情下特殊教育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其中的精华部分是提出了“两级培训” :第一级要求培养可以在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班)讲授特殊教育学、特殊心理学和特殊教学法的专业课教师。第二级直接培养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的教师。并且作者在文中详细的论述了两级的培训的具体办法。可以说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提供了第一份中国化的模式。在二十世纪80年代,研究大多不成体系,往往谈的面很广,但是不成体系,朴永鑫的这一研究可以说是当时的代表之作。
(二)研究的深化期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高校增多,国内对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研究开始渐渐地多了起来。研究也出现了新的动态,国内开始关注国外特殊教育专业培养模式。除此之外,还出现了比较研究,像石学云写的《俄罗斯特殊教育于中国特殊教育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同时,由于各个省份开始纷纷在高校中设立特殊教育专业,也有人开始着眼于高校或者地区的调查研究,如《重庆市盲校于聋校师资情况调查》;《上海市师资培训的目标、内容与策略》等。此时,对于特殊教育的研究开始走向多元丰富,其中,关于师资培养模式的论述也开始较多的借鉴其他特殊教育专业较为先进的国家。
(三)研究的专业化时期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特殊教育专业师资的研究也开始逐步走向专业化,这种变化从研究术语上可以看的出。研究依然延续着90年代末的方向,国内特殊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和国外的比较;国外特教师资的发展状况;国内某地区或某城市的专项研究。
2002年邓岳敏发表的《中美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对中美特殊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模式做了比较——中美两种师资培养模式各有利弊。美国这种开放式培养模式.目标多样化、课程设置灵活广泛,学生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学生来源广、出路宽。但是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培养机构过多,易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过于分散,无法有效集中。有时学校之间为了竞争生源而降低人学标准,从而降低了特师生的质量。我国实行封闭式的师资培养模式,目标明确、专业性突出。学生能充分吸收特殊教育教学的有关知识、掌握教学技能,同时有利于培养牢固的特殊教育专业思想。不足之处是,这种培养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学术水平偏低、应变能力差。所以,从总的发展趋势看,封闭式培养的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未来教师培养的需要,应将部分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任务,移交给综合性大学,逐渐向非定向型或混合型过渡”。
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还有2003年丁勇王辉所写的《近年来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研究综述》,在文中,作者将国内的特殊教育的培养模式分为职前培养和在职培养。职前培养作者又根据学历来划分为中等学历培养模式和高等学历培养模式;职后培养分为短期非学历培训;长期函授学历培训。
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教师王雁、顾定倩、陈亚秋共同发表了《对高等师范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的研究》,在他们的论文中,不但对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历史进行了回顾,还提出了我国在师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对培养模式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意见,“积极拓展高等特教师资培养模式,在高校内部走普通师范专业+特殊教育专业的办学道路,与其他专业联合办特殊教育专业,使学生真正做到既懂得教育、心理理论,又能教文化专业课。国外特殊师范教育成功的经验证明,特殊师范教育应培养两种类型的人才:一是复合型人才,二是专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是指先学习一种专业,然后再学习一、两年特殊教育专业具有复合型知识的大学生。这类学生既可以在普通学校,也可在特殊学校教某门文化课。复合型人才所学习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是专门化的,有范围限制,或是学习感官障碍方面的知识,如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方面的知识;或者是学心理发展障碍方面的知识,如智力障碍等。专门型人才是指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然后集中学习有关某一类障碍的特殊教育理论,具有专门化知识的大学生。这类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某一类障碍学生的矫正及康复训练工作,如言语矫正、职业治疗、心理咨询等。” 另外,作者也提出目前,我国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是更大的。“根据我国国情和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培养复合型人才可采取两种方式:一是高等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在现有四年学制内实行与其他学科合作培养的方式,搞“3+1”制。即学生用三年(或两年半)的时间学习非特教类的课程,然后用一年(或一年半)的时间学习特教类专业课程和进行特殊教育方面的专业实习。二是搞“4+2”制,对非特殊教育的师范或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为期两年或一年的特教专业知识培训,使其能获得教育硕士学位,具有在特殊学校任职的更高资格。”
近期的发展研究逐步转向实用,一般是对某个地区或高校的特殊教育培养模式的反思或者探索,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殊学校的调查与思考》;《甘肃省特殊人才的需求与特殊教育专业建设——以兰州城市学院为例》,由于研究对象的明确与所缩小,研究进一步贴近我国的实际状况,研究者根据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状况,提出了最适合当地特殊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为我国的特殊教育专业专业的发展做了最为实际的考虑,同时伴随着国际特殊教育界出现的新理论与思潮,如“回归主流”“全纳教育”“一体化教育”,对特殊教育师资要求也开始变得较高。
三、中国特殊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特点
1.从总体上看,研究发展越来越快,成果也越来越多。
中国特殊教育专业模式的研究从最初的稀少零散,发展到现在研究者众多,成果也日渐丰富,仅仅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这在世界范围上看,也是发展相当迅速的。
2.从研究范围上看,国内的研究者更加重视因地制宜的开展局部性研究。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内的研究,出现了相当多的地域性研究,这些研究对当地的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中国特殊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研究的问题及反思
1.缺乏专著方面的研究,可查的资料基本上都是期刊论文。
目前关于特殊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还没有一本专著出版,更加没有权威性的著作,这样造成大家在学术交流上往往是自说自话,基本定义没有完全搞清楚,非常不利于研究的深入发展。
2.研究多停留在借鉴国外成果或前人的基础上,理论创新缺乏。
我国对特殊教育专业模式的研究至今还没有摆脱国外特殊教育专业模式研究的影响,其中的核心部分像培养综合性人才还是专门型人才,采取的观点和例子还较多的依赖于国外的研究成果。没有立足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
3.研究不成体系,没有将培养模式单独作为研究对象。
特殊教育专业模式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特殊教育质量非常重要,当前我国很多地区高校都在开设这个专业,如何办好这个专业,需要理论上的支撑,所以,需要对模式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形成研究体系。应该把模式的研究从一个整体中独立开,这样便于集中精力解决好模式的研究工作。
五、总结
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社会公平的角度来看,发展我国特殊教育事业是刻不容缓的,作为理论研究一定要先行于实践,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因此,我国特殊教育专业模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抓紧出现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提供可参考的有价值资料。
参考文献
[1]张福娟,马红英,杜晓新.特殊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朴永鑫.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6
[3]顾定倩.中国高等特殊师范教育的发展[J].特殊教育研究, 1992, (3): 46-48.
[4] 刘福泉.试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战略[J].特殊教育研究, 1992, (4): 34-38.
[5] 丁勇等.近年来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3,(4)
[6] .高等师范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J].特殊教育研究,1999,(2).
[7] 杨民.当代日本的特殊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0,31.
[8] 陈琳.发展变革中的俄罗斯特殊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04,88.
[9] 陈织云.广西残疾人特殊义务教育状况调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72
[10]邓月敏.中美特殊教育师资比较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0
[11]刘洋,肖飞.试论我国特殊教育专业中的几个争议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05(5)
[12] 甘昭良.福建省特殊教育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 2004, (4): 74-78.
[13] 申仁洪.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范式转变[J].中国特殊教育, 2004, (4): 64-68.
关键词:以人为本 复合型人才 全纳教育
一、中国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高等特殊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1987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吉林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创立了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开创了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先河。相继成立的还有天津理工学院聋人工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等。目前,我国高等特殊教育主要的招生对象是听障学生、视障学生、肢体残疾学生,开设的专业主要有国画专业、油画专业、设计专业、针灸推拿专业、音乐表演专业、音乐学专业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立了高等特殊教育的基本模式,具备了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培养了大量特殊教育领域的优秀人才。其中,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针灸推拿学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特殊教育研究所被评为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聋人美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立了“国家视障高等教育资源中心”和“国际聋人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同时,也应看到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对高等特殊教育的认识不足。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办高等特殊教育仅仅依靠教育部门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让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企业及知名人士等形成一种合力。其次,高等特殊教育办学条件还需改善。高等特殊教育较普通高等教育投资成本高,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高等特殊教育与西方高等特殊教育的办学条件存在一定差距。又如特殊群体是少数群体,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又很少有企业研发特殊教育的实验设备。即使政府出资从国外采购了部分特殊教育的实验设备,如盲文刻字机、点显器、凸图机等设备,但凭一次的政府采购,没有售后,还是不能满足需要。最后,从事高等特殊教育的教师收入不高,缺少进修学习的机会。从事高等特殊教育的教师付出的辛苦比普通教师要多,但在收入上并没有体现出相应的报酬。
二、加强高等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不断加强高等特殊教育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特殊学生更是需要教师的特殊关爱,作为一名人民的高等特殊教育教师要衷心地热爱国家、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特殊教育工作中。
第二,不断提高高等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的全面发展。以往的灌输式教育和照本宣科已被时代所淘汰。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过程,高等特殊教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与时俱进,钻研本专业,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此外,高等特殊教育教师需要学习特殊教育学、特殊教育心理学等科目,了解特殊学生,掌握特殊教育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作为美术教师要掌握手语,能与听障学生正常交流;中医教师学会使用盲文,达到无障碍教育的目的。
第三,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高校教师肩负着教学与科研双从任务,有的个别教师还担当着行政职务,这些也都关系到教师自身的个人利益。我们应清楚地看到专职教师应以教学为主,不能误人子弟。在教学评价中不仅要依赖教学督导组的力量,更多地要以来学生和教师群体,将教学过程评价与教学结果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真实、客观、全面。
第四,建立合理的人才引进与流动机制。如果把学校视为一个系统,那么学校这个系统应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在学校内部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开展教师技能大赛,作为量化教师的一个标准,鼓励教师的进修学习及与各高校间的合作交流。如本校教师不能满足学科发展的要求,根据需要,可适当地引进人才或高薪聘请人才。
三、全纳教育是未来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
特殊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特殊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并为社会尽特殊群体的一份力量。但以往的高等特殊教育经验告诉人们,硬件再硬,软件再好,特殊学生走出学校,还是不能完全适应主流社会,有的甚至逃避。全纳教育又称融合式教育,是一种没有差别、没有歧视的教育,是在特殊教育的基础上,在一定的范围内,让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我国的全纳教育起步较晚,还处于探索阶段。2004年,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在香港盲人辅导会的资助下,成立了中国内地的第一个国家级高等视障资源中心,正式启动了全纳教育。根据我国的国情,全纳教育应首先分别建立视障资源中心和听障资源中心,为特殊学生提供无障碍学习的平台。其次,从特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合作办学的模式,开设适合特殊学生学习的专业。最后,在全纳教育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管理机制,使全纳教育有效地运作起来。
参考文献:
[1]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特殊教育.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5.1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杨兆山 姚俊.教育学原理.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一)在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中,学生的学科知识准备与实践能力不足
尽管特殊教育的对象是低能或者低智力的儿童,但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使得特殊教育实则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它不是普通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简单化,它虽然需要关于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更需要很多有别于普通教育的独特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关于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知识、对于特殊儿童诊断和评估以及行为改变和矫正的知识。我国的一线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主要靠师范院校,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主要靠的是高等师范大学或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系)以及专门的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前者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特殊教育专业,后者如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我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师范院校)。高等师范大学或者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注重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所培养的学生具备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但由于他们进入大学以来直接进入的是特殊教育专业,没有具体的学科知识储备,导致毕业以后较难有针对性地胜任特殊教育学校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而且这部分学生显现出实践能力不强的特点。专门的特殊教育学院虽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关于各类残障儿童教育和康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但目前我国专门的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只有一所,其学制为三年,在三年的时间里既要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学习各类残障儿童教育和康复的知识,并要参加教育见习与实习,且学生是专科层次的,因此,不管是知识的掌握还是技能的掌握都略显粗略,对于很多特殊教育和康复的技术方法有时会显现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因此,对于这一类学校,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是非常主要的发展之路,即提高生源的素质、增加在校的时间,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此外,专门的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毕业的学生同样存在学科知识准备不足的特点,毕业后也较难有针对性地胜任特殊教育学校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同时,不管是哪一类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方式,在课程设置这一问题上,相对于国外许多国家来说,对于特殊教育法律法规一类课程的设置历来是一个薄弱环节,特殊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对有关特教工作的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比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了解,也须对这一领域的法律法规比较熟悉,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一职业立足法律法规保护和限定的范围内。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许多国家叠加式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即要求从事各种特殊教育的教师都须受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在已经具有教师资格的基础上接受特殊教育的专业培训,且更注重实践培训和实践锻炼。虽然目前我国不能实现向这一模式的转变,但可以借鉴其合理之处,如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单位在课程设置上可采取学科专业课程+师范类课程+特殊教育专业的模式。
(二)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脱节
在特教师资职后的培训方面,虽然各级教育部门每年都会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教师的培训,但教师进行培训的机会仍然很少,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在培训的内容、方式上也存在诸多不足,如很多培训都不是真正与实际需要相结合的培训,有些培训缺乏一定的连续性,没有一个系统和整体的规划,导致很多次培训的内容是交叉重复的或者在同一次培训中,不同培训者的授课内容存在交叉之处,也使得应该培训的内容存在许多空白领域;此外,许多培训并不能与受训者的职前培养进行对接。这体现出我国重视教师的职前培养而忽视其职后培训的特点,没有真正体现出教师教育的特点,即不仅注重职前的培养同样注重职后的培训,而且将职前的培养同职后的培训紧密结合,实现对接。虽然我国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人群较大,但由于很多特教工作者都没有经过专门的特殊教育专业培养,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因此,探索适合我国的多样化的、多层次的、快捷方便的、经济显得非常重要,以下方式可供借鉴。各级教育部门可采取交互培训的模式对所管辖范围内的教师进行培训,即在某些方面较为优秀的特殊教育学校对其他学校进行培训,起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效果。各级教育部门在委托师范院校或者教育科研部门对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的时候还可以突破以前系统知识讲授式的培训模式,采用研究型的培训模式,如帮助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关于实际问题的行动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研究能力。各级培训部门进行的培训应该分层次进行,如骨干教师的培训、新教师的培训,且培训者在内容的设计上应该真正体现针对性,培训者受训结束后应该再对其所在学校未受训者进行培训。特殊教育学校本身还可以采用校本培训模式,发挥本校内部培训的积极作用,既不受时间和经费的制约,又可以提高实效。
特殊教育的外部支持体系不够健全
上述提到,我国特殊教育教师接受进修和培训的机会非常少,究其原因,经费是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我国的特殊教育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经费来源比较单一。在国外有些国家,如美国,美国教育部下设的特殊教育办公室可以帮助或资助有志于成为特教教师的学生完成学业,特殊教育的经费不仅有来自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拨款,还有较多是来自私人团体的支持。经费来源的多样化就能为教师的进修培训提供保障,而且他们还对参加进修培训的教师提供额外的补贴,这样便可留住优秀的特殊教育师资。
来自教师个人的因素对于教师专业化的影响
一、特殊教育的对象
一般地说,特殊儿童都是特殊教育的对象。特殊儿童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狭义的特殊儿童指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的儿童,也称身心障碍儿童或残疾儿童,如视觉障碍、弱智和肢体残疾儿童等。广义的特殊儿童除残疾儿童外,还包括超常儿童等。②但事实上,特殊教育实施对象因地区的情况而异。一般地说,教育越是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特殊教育实践的范围也越广,它包含的特殊儿童的类别也越多。
台湾实施广义的以特殊教育儿童为对象的特殊教育,包括身心障碍和资赋优异两大类。③身心障碍包括:智能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严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多重障碍、自闭症、发展迟缓和其他显著障碍共12种;资赋优异包括:一般智能、学术性向、艺术才能、创造力、领导才能和其他特殊才能6种。
大陆近十几年来主要是以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弱智儿童等残疾儿童为主的特殊教育。2006年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时规定为六类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语言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实际在调查和统计中又增加了综合残疾(多种残疾)。根据调查数据推算,大陆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各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重分别是:视力残疾1233万人,占14.86%;听力残疾2004万人,占24.16%;言语残疾127万人,占1.53%;肢体残疾2412万人,占29.07%;智力残疾554万人,占6.68%;精神残疾614万人,占7.40%;多重残疾1352万人,占16.30%。
通过对两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的比较,残疾人口总量增加,残疾人比例上升,残疾类别结构变动。但在实践操作中,大陆对各类发展异常儿童的区分比较模糊,仅有少数高校招收个别残疾类型学生。面对诸多类型的残疾儿童,仅实施以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弱智儿童等残疾儿童为主的特殊教育,其他各类儿童更多地被纳入到普通教育系统内,没有接受特殊教育。
二、特殊教育的教育体系
对于特殊儿童的安置,两岸有很大的相似性,主要是特殊学校、普通学校中的特殊班及普通班,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又有一些区别。
台湾专设的特殊学校,分为启明(收盲生)、启聪(收聋生)、启智(收智力不足学生)、仁爱(收肢体残障学生)四类。目前,台湾各类特殊学校有24所, 2000个特教班,共约4万人接受特殊教育。其程度可分为幼稚部(3-5岁)、小学部(6-12岁)、初中部(13-15岁)、高职部(16-18岁)四个阶段。有启智、启聪、启学、启健、启仁等班;还设有辅导资赋优异和才艺优异的资优、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班。
大陆特殊教育发展较晚,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机构数量有限,各机构和系统之间的关系还要调整。但目前,大陆已把特殊教育列入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少特殊教育学校开办了职业高中或中专班,普通高中班,10余所高校建立了特殊教育学院和专门招收残疾人的专业、班级,从服务的对象和所负担的任务上,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残疾儿童的学前特殊教育:主要面向3至7岁的残疾儿童,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担负促进残疾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补偿其缺陷,准备进入小学的任务。
2、残疾儿童的初等特殊教育:面向学龄的残疾儿童(年龄各地不全相同,有的地区从6、7岁开始招收,有的大于7岁)。担负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特殊教育较发达地区可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和进行一定劳动教育的任务,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建设者。
3、中等文化和专业的特殊教育:面向受过基础特殊教育的残疾学生。任务是进一步提高文化科学知识,为升学做准备,或学习一门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达到专业等级水平。
4、高等教育:面向具有高中水平或同等学力的残疾青年,进行国家规定的大学专科或本科的教育,以至研究生教育。
三、特殊教育的法律保障
“特殊教育法”是台湾一部有关特殊教育的专门法,这足以体现台湾对特殊教育的重视,其规划了特殊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自1984年颁布“特殊教育法”后,特殊教育从过去点的实验变成全面性的推广,有84%的身心障碍和资质优异的特殊儿童进入了普通学校学习,其余的进入特殊学校和特殊机构。
从台湾“特殊教育法”来看,台湾特殊教育朝着一个长度、宽度和高度的三度空间在发展。长度是特殊教育向下延伸至三岁,向上可以进入大学学习;宽度是特殊学生的入学率逐渐提高,特殊教育的类别和程度有所增加;高度是特殊教育的质量有所提升,为特殊学生提供合适的个别教学计划和教学服务。
大陆特殊教育的法律的较大发展主要在改革开放后的近20年。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法律体系包括:第一层次,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1982)第45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这是大陆发展残疾人特殊教育事业的基本法律依据;第二层次,《义务教育法》(1986)和《残疾人保障法》(1990);第三层次,《残疾人教育条例》,对特殊教育的各个方面作了原则而又细致的规定;第四层次,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和教育部门制定的具体规定和地方法规。
但总体上,大陆的特殊教育立法比台湾起步要晚,而且至今还不健全,特殊教育法律体系本身还有许多重要的方面需要加以完善。首先,在现存的特殊教育法规体系中缺乏核心的特殊教育法,也就是说,从法律的整体系统来看,大陆还缺乏一部较为权威的至少应该与《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具有同等效力的特殊教育法。其次,现有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原则和制度不能满足“特殊”教育本身的需要,致使残疾儿童接受适当教育的权利没有得到保障。再次,现行的特殊教育法律有些条款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没有规定明确的法律问责制,导致了对特殊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到位。如:1990年12月2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就已提到了要积极发展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1994年8月23日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中又规定了学前残疾儿童的教育方式、教育机构、支持保障系统等。但由于法律法规执行、监管不到位,致使大陆目前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发展非常薄弱。以经济、文化和教育比较发达的北京市为例,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北京市7岁以下的残疾儿童仅有160名接受到学前机构的教育,而此部分儿童不到学前残疾儿童总数的10%。⑥因此,大陆要借鉴台湾的成功经验,通过立法, 对特殊教育的资源配置、教学管理、经费保障、教师队伍建设等作出具体的规定,加强普法执法,迅速提高我国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切实解决当前现实中最紧迫也是最棘手的难题。
四、从事特殊教育的资格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师资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台湾重视特殊教育师资的正规化与专业化, 于1975 年颁布了“特殊学校教师登记办法”。该办法规定了从事智能不足、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言语障碍、肢体障碍、性格或行为异常、学习障碍和资赋优异等类教育的教师的登记资格。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资格采取双重资格认定,除了特殊教育系所毕业者以外,均要求须具有普通教育教师资格者再修特殊教育16个学分,并对三种级别的学校教师有不同的要求。对高职部特殊教育教师的要求较高,一般要求至少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特殊学校教师登记办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应是岛内外大学或独立学院特殊教育系毕业者;第二款规定:应是岛内外师范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或研究所本科系,或相关科系,或有学士以上学历者。对于仅有大专文凭的教师,该办法规定至少要在高级中学有3 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且成绩优良者。对于中学教师部的资格,台湾规定,获得高职部教师资格的教师,可以在中学部任教而不必重新登记,因为中学教师的资格要求水平较高职部低些。台湾对小学教师登记资格有些特殊,不但允许本科学士水平的教师,还允许在普通小学或幼稚园教师在修习特殊教育科目后可以担任小学教师。
随着台湾特殊教育的发展,目前台湾各类特殊教育师资培育制度也竞相出现:(1)短期特殊教育师资培育制度。为了推行特殊教育计划,针对实际参加工作的教师施予短期的,大约一年或半年,乃至更短时间的特殊教育师资的专业教育;(2)特殊教育师资正式专业教育制度。主要是由师范或教育院校的有关系组作较长更具系统性的专业课程以培育师资的制度,目前有两种系统:师范专科学校的系统和师范或教育学院的系统。⑦这保障了特殊教育师资的质量,提高了特殊教育教学水平。
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大陆也陆续建立了一些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对特教师资进行长期、短期培训,但发展较快的地方只是少数。如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大陆在1994年《残疾人教育条例》第37条作出过明确规定,但缺乏措施来保障落实,这一制度只是在经济发达的上海率先得到了实施。可是在其他省市,这一制度并未得到普及,一些特殊学校由于师资不足而不得不聘请没有资格证书的老师。因此,除部分特殊教育教师来自中等特殊师范学校或高等学校的特殊教育专业之外,大部分来自普通教育系统,基本没接受过特殊教育理论训练,对教师的培训更多地停留在传帮带阶段,即老教师带新教师。使得特教学校师资严重老化,素质不高,专业知识缺乏。目前大陆仅有4所高等师范院校设有特殊教育本科专业(每年毕业生总数不到50人)、两所大专层次特教专业(每年培训30人左右)、34所中等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机构(每年毕业生不到400人),算下来,大陆每年培养的中、高等特殊教育师资不足500人。据统计,到2000年,在3.1万专业教师中仅有3%的人是特殊教育专业毕业,获得了完全资格认证。到目前为止,仅有1.1%的具有特殊教育大专以上学历,27.6%具有特殊教育中师学历,17.7%的教师经过半年以上的短期培训。⑧特殊教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严重制约了大陆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五、台湾特殊教育的启示
通过对台湾和大陆特殊教育以上四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 台湾的特殊教育对大陆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价值和启示。
1、完善的特殊教育体系。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特殊教育本身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对特殊教育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大陆的特殊教育体系处于初步形成阶段, 教育目标定位尚未具体化。因此,有必要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建立纵向通达、自成体系、横向与普通教育相沟通的特殊教育体系,即纵向上使特殊教育在各个学历层次开展,横向上使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成为可以互相交叉的立交桥体系,使特殊教育体系逐步完善。
2、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目前大陆特殊教育师资队伍比较的薄弱,严重影响了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针对此现状,一方面要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基地的建设,在重点建设好特殊教育师范院校的基础上,要在一部分有条件的普通院校增设特殊教育专业,增加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数量,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另一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特殊教育学校应采用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在职教育的岗位培训,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也可以像台湾地区那样,经过特殊教育培训后上岗。
3、建立健全政策、法规。政策和法规是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进步,特殊教育立法的社会基础条件将逐步成熟。保障公民受教育机会均等是《义务教育法》的重要原则。“人人共享,普遍受益”是教育公平的基本宗旨,也已成为各国或地区教育制度、法律和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受教育权利更是被视为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吸取和借鉴台湾先进的特殊教育理念,与时俱进,逐步完善内地特殊教育的法律体系。通过法律法规来促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以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保障特教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质量。重点通过法律来解决特殊教育学校数量明显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真正达到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目标。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注释:
①朴永馨:《特殊教育辞典》,华夏出版社,1996年。
②汤盛钦:《特殊教育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③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中心编印:《特殊教育季刊》,1997年63期。
④李惜雯等:《中国残疾人口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0。
⑤《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及其回答》,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2006年12月1日。
⑥张毅、陈亚秋等:《北京特殊儿童学前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11月。
1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
所谓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指的是在特定教学领域中的从合格到优秀的特殊教育教师所应该具备的基本专业标准体系。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必须具有自己的专业标准并且对专业发展有自主权,才能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然而,这一标准的模糊或缺失必然导致特教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的迷失。对这一标准的研究,归根结底是为特殊教育专业发展模式教师服务的,而标准的制定最终目的又回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上来,这一良性循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就是特教教师专业标准。目前,学术界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标准的讨论还存在诸多分歧,比如:对特殊教育标准是采用一般标准还是特殊标准?对特教教师是采用统一标准还是采用分类标准?对从事特殊教育教师是强调准入标准还是职后标准?
1.1资格准入式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
这个标准亦被美国全国师范教育鉴定委员会采用,主要是针对职前教师。它从师德、知识结构和教学技能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此共同促进特教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技能増长。这一标准既强调教师应具有共同的核心性知识与技能,同时强调从事特殊教学工作应掌握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实现了一般要求与个别要求的结合。
我国特教师资的专业化水平不高,一些发达地区如上海市实行了“特殊教育资格证书”制度,涉及盲校、聋校、弱智学校、工读学校四类教师。此制度从具有师德修养,熟悉特殊教育法规、具有依法执教的自觉性,掌握特殊教育学、特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基本教育教学技能四个方面提出知识与技能的要求14。从这些要求来看,基本具备对特教教师的素质要求,但在促进特殊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国内尚未制定出一套特殊教师专业标准,也使得我们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课程设置、培训模式等方面缺乏相应的行动指南。
1.2资格准入与资格等级结合式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
我国台湾地区一日本一韩国等实行资格准入与资格等级结合式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这种制度体现了学历要求与特殊教育的专业要求相结合,不仅面向职前学生的培养,也可面向在职教师的培训,从而达成了职前与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体化。如日本将教师资格分为专项证书、一级证书、二级证书三级。韩国制定的《教师资格标准》对特殊学校的教师、校长和校监的资格分别作了规定15。这类制度把教师的基本资格要求与从事特教工作的专门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在提高教师基本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但这类制度制定起来工作量很大,有时很难做到面面俱至到实施起来也容易受到各种阻力的影响。
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教师进修制度等方面还很不规范,一些地方的特殊教育教师根本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而经过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又有一些不能补充到特教师资队伍中去,这造成了师资的缺乏和资源的浪费。我国虽然在1995年公布《教师资格条例》开始实施资格证还必须具有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但我国还缺乏真正、严格执行教师认证和聘任的社会机制,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师工作绩效考评制度,所以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资格制度、教师准入制还有较大距离。
随着时代的变化,要求教师需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技能。我们应该吸取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特殊教育理念,尽快通过实施教师资格证和教师准入制度。实行教师资格重新认定和定期考试、考核制度,逐步完善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和教师准入制度,以此推动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保证教师队伍质量不滑坡。
通过教师准入制度和教师资格证任职资格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増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促使基层教师队伍的质量得到大幅提高。但仅仅有从教的资格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能够成为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因此,通过教师培训与教师的进修活动相结合,使教师获得任教资格以后,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这就需要以特殊教育教师的准入制度和资格制度来保证基层教师队伍的质量,再通过建立教师进修制度和晋级制度,从而促使特教教师实现可持续的专业化发展。
1.3细化的教师专业资格制度
澳大利亚从事各种特殊教育的教师须受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除获得教师合格证外,还要通过相应机构的选拔与考核161。这一标准根据对象的不同,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有所差异,其特点表现在重视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的同时,把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技能上,重视特殊教育教师职业技能,比如聋校、盲校的教师分别进行手工艺、盲人手工艺、针刺技术等职业技能课的考试。除此以外,还重视依据特殊教育教师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强调教师须具有耐心、具有工作实践经验。总的来看,其主要优势在于从对特殊教育教师共同标准(经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强调不同特殊教育领域(祎度)上对特殊教师的标准要求,这更具有针对性和适切性。
我国特殊教育师资过去包括中等师范和高等师范两个层次。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师己经不存在了,传统的三级师范教育正在向二级师范过渡,而以大专和本科为主。从事特殊儿童教育的师资,首先要达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大学本科、专科学历或同等学历,还要具备相应的特殊教育理论和技能。
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分类的专业标准,以此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2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指的是与特定目标相符合的特殊教育专业发展的基本形式,是专业发展目标、专业发展内容、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专业发展评价一体化的表现形式。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针对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而言的,归纳起来主要有职前与职后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
2.1职前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近年来,美国关于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最大的亮点是大学与学区合作伙伴的建构模式,作为一种新的专业发展模式,其目的在于提高新教师的各种技能、能力,更好地适应班级教学|71。这些专业发展模式旨在建构为特殊教育职前教师提供入门指导。它通过制订教师入门指导计划来实施,其重点放在提高教师教学实践,培养反思型教师,能够关注所有学生的文化、社会以及家庭背景差异的多样性181。这种计划的创新之处在于强调大学与中小学之间建立专业发展学校。有专家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一种培养教师的新型方式,这将会得到实践的证明。
我国特教师资的培养大多通过中等、高等学校来培养。这种培养模式的优点是侧重于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和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顺利进入教学实践环节。学生的专业思想比较巩固,较快进入临床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长于设计并完成单科课堂教学,具有学科教学能力。缺点是教育活动比较封闭,知识范围较窄,学术水平较低,适应能力较差。
近年来,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也在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纵观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定向与非定向特教师资培养模式走向融合是教师教育是吸取了两种特教师资培养模式的长处,不但注重普通教育知识及能力的培养,而且重视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发展,人才培养的方向更明确、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特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2职后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当今世界各国纷纷采用多种多样的模式和途径对特教教师进行在职培训,以此促进其专业发展,培训呈现出培育机构的多元化、开放化的特征。综观历史,各个国家的各种机构如大学、师范院校、特殊教育师范院校、特殊学校以及一些民间特殊教育专业团体纷纷采用短期非学历培训形式对特教师资进行培训。美国特殊教育教师任职资格标准规定:特殊教育教师每年最少要参加25小时的有关其专业领域的继续教育,以对知识进行周期性的更新110。马庆发认为,这种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更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除了上述模式以外,特教教师在职培训还出现一些新的模式,如美国校本培训模式、英国的特殊学校与大学的合作培训模式、德国的网络培训模式等等1111。
现阶段,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师资中经过系统特殊教育专业培训的比例很小,绝大部分教师来自普通师范院校,他们缺乏有关的特殊教育理论,也缺乏特殊教育的实践经验,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可以胜任特殊教育工作1121。我们初步形成了特殊教育校本培训的基本模式1131,通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基本功和论文方面的学习和培训,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自学和拜师相结合的方式,把教师培养成懂理论、重实践、有能力、会科研的科研型特教教师。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帮助刚刚走出师范院校的学生完成角色转换,促进其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好尽快胜任特殊教育工作。在构建此类教师培训体系中,必须将任职资格制度、进修制度和晋级制度统筹考虑。除此之外,我国华东师范大学于1997年开始试行长期函授学历培训模式,为上海市培训专升本的在职特教师资。这种模式是针对因学历低而不能适应时展的特教教师,以此来提升他(她)们的理论知识,从而改变其教学理念,提高其研究、应用能力。
与国外相比,我国在促进特教师资专业发展上所采用的培育模式上还存在着不足: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脱离;职前培养缺乏操作性;职后培训缺乏连续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研究性和专业性不能很好适应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我国特教师功经验,开拓多途径的专业发展模式,如:职前和职后一体化培训、校本培训、网络培训、特殊教育学校与大学的合作培训以及自我培训等模式。
3启示
3.1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
特殊教育是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因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比普通教师有着更强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就需要制订切合实际的专业认证。专业认证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前提是需要制订专业标准。首先,从纵向上,制订准入标准和职后标准,把好特教教师的入职关和做好他们的职后专业发展。其次,从横向上,要求他们不仅要具有教师的基本素质,还要具有专门的资格标准(教师资格证书+特殊教育资格证书)。
职业道德和责任感、特殊教育理论专业知识、特殊教育教学技能。还要具备从事特殊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爱心、事业心。在此基础上,尝试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制订不同类型特教教师的专业标准(如聋童教师专业标准、弱智儿童教师专业标准),这将是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所在。
3.2构建“叠加法”职后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既包括职前教师的培养模式,也包括职后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它是职前与职后的一体化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己初步形成了高等师范和中等师范(正在逐步取消)这两个层次的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训体系,而特殊教育教师职后专业发展模式却一直是困扰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难题。随着社会变迁和特殊教育的发展,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在观念、体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与时展不同步的地方,并由此产生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今,教育界存在这样观点:我们只需要一种教师,没有必要把教师细分为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教师。基于这样的观点,我们应采用何种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才能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呢?
其实,特殊教育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特殊学科,需要很多有别于普通教育的独到的专业知识和5技能,需要对特殊教育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充分了解。目前,由于还没有建立健全的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即使是国家己经实行多年的6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对特殊教育教师也没有专门的培训,他们的培训只能通过学校教师的常规培训来领取合格证书。这部分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提高,主要是通过自学和老教师传帮带的方式来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特殊教育师资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积极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行之有效的职后专业发展模式就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指的是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使自己具有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的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化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样,特殊教育的教师专业化是改善目前我国特殊教育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的有效保障。
1994年,我国颁布《中华人名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其中第三十七条就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残疾人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制定”,这一提法实际上是赋予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法律地位。但实际上至今为止,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并不高。以下将从特殊教育的教师资格制度、培养与培养模式、外部支持体系以及教师个人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师资格制度的不完善与教师专业标准的缺失
美国是世界上特殊教育发展较完善的国家之一,它实行的资格准入式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在美国,对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条件有专门的规定,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提出一名特教教师应“至少获得学士学位;掌握共同的核心性知识和技能;在特定异常领域或年龄组中从事特殊教学工作的应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至少当一年的辅导教师;每年最少要参加25小时的有关其专业领域的继续教育”。从这一要求可以看得出,一方面,在美国担任特殊教育教师不但有学历的要求,而且还有对实践即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的要求,另一方面,特殊教育教师不但要精通自己所从事领域里的相关知识,而且要有熟练的技能。
美国在标准中还提到特殊教育教师应具备特定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即如果他们服务的对象是视障、智障、听障、自闭症等类别的特殊需要者,还需要拥有这些领域的专业证书,如聋教育教师要懂“与聋人的交流与沟通技巧”,智力障碍教育教师要懂“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完全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而且这些证书还有五年有效期限的限制,五年后需符合一定的条件(如修满规定学分的课程)才能换新证书,这样不但规范了特教教师从业的资格程序,而且也保证了教师队伍的质量。
相比较而言,虽然我国1994年颁布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三十六条里就明确指出“从第三十六条从事残疾人教育的教师,应当热爱残疾人教育事业,具有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关心残疾学生,并掌握残疾人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这一提法略显笼统,操作性不强。这就导致了我国关于特殊教育教师的资格认证体系不够完善,比如没有统一的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除个别省份外,如上海,基本上没有专门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这不仅造成了教师队伍在学历、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参差不齐,而且高等师范院校在培养特殊教育的师资时也会无据可依,他们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也产生了在一定的随意性。因此,建立和完善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资格证书制度已是势在必行。
二、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中,学生的学科知识准备与实践能力不足
尽管特殊教育的对象是低能或者低智力的儿童,但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使得特殊教育实则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它不是普通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简单化,它虽然需要关于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更需要很多有别于普通教育的独特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关于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知识、对于特殊儿童诊断和评估以及行为改变和矫正的知识。
我国的一线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主要靠师范院校,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主要靠的是高等师范大学或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系)以及专门的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前者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特殊教育专业,后者如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我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师范院校)。
高等师范大学或者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注重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所培养的学生具备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但由于他们进入大学以来直接进入的是特殊教育专业,没有具体的学科知识储备,导致毕业以后较难有针对性地胜任特殊教育学校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而且这部分学生显现出实践能力不强的特点。
专门的特殊教育学院虽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关于各类残障儿童教育和康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但目前我国专门的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只有一所,其学制为三年,在三年的时间里既要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学习各类残障儿童教育和康复的知识,并要参加教育见习与实习,且学生是专科层次的,因此,不管是知识的掌握还是技能的掌握都略显粗略,对于很多特殊教育和康复的技术方法有时会显现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因此,对于这一类学校,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是非常主要的发展之路,即提高生源的素质、增加在校的时间,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此外,专门的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毕业的学生同样存在学科知识准备不足的特点,毕业后也较难有针对性地胜任特殊教育学校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
同时,不管是哪一类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方式,在课程设置这一问题上,相对于国外许多国家来说,对于特殊教育法律法规一类课程的设置历来是一个薄弱环节,特殊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对有关特教工作的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比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了解,也须对这一领域的法律法规比较熟悉,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一职业立足法律法规保护和限定的范围内。
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许多国家叠加式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即要求从事各种特殊教育的教师都须受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在已经具有教师资格的基础上接受特殊教育的专业培训,且更注重实践培训和实践锻炼。虽然目前我国不能实现向这一模式的转变,但可以借鉴其合理之处,如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单位在课程设置上可采取学科专业课程+师范类课程+特殊教育专业的模式。
(二)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脱节
在特教师资职后的培训方面,虽然各级教育部门每年都会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教师的培训,但教师进行培训的机会仍然很少,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在培训的内容、方式上也存在诸多不足,如很多培训都不是真正与实际需要相结合的培训,有些培训缺乏一定的连续性,没有一个系统和整体的规划,导致很多次培训的内容是交叉重复的或者在同一次培训中,不同培训者的授课内容存在交叉之处,也使得应该培训的内容存在许多空白领域;此外,许多培训并不能与受训者的职前培养进行对接。这体现出我国重视教师的职前培养而忽视其职后培训的特点,没有真正体现出教师教育的特点,即不仅注重职前的培养同样注重职后的培训,而且将职前的培养同职后的培训紧密结合,实现对接。
虽然我国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人群较大,但由于很多特教工作者都没有经过专门的特殊教育专业培养,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因此,探索适合我国的多样化的、多层次的、快捷方便的、经济实效的教师职后培训模式就显得非常重要,以下方式可供借鉴。
各级教育部门可采取交互培训的模式对所管辖范围内的教师进行培训,即在某些方面较为优秀的特殊教育学校对其他学校进行培训,起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效果。
各级教育部门在委托师范院校或者教育科研部门对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的时候还可以突破以前系统知识讲授式的培训模式,采用研究型的培训模式,如帮助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关于实际问题的行动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研究能力。
各级培训部门进行的培训应该分层次进行,如骨干教师的培训、新教师的培训,且培训者在内容的设计上应该真正体现针对性,培训者受训结束后应该再对其所在学校未受训者进行培训。
特殊教育学校本身还可以采用校本培训模式,发挥本校内部培训的积极作用,既不受时间和经费的制约,又可以提高实效。
三、特殊教育的外部支持体系不够健全
上述提到,我国特殊教育教师接受进修和培训的机会非常少,究其原因,经费是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我国的特殊教育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经费来源比较单一。在国外有些国家,如美国,美国教育部下设的特殊教育办公室可以帮助或资助有志于成为特教教师的学生完成学业,特殊教育的经费不仅有来自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拨款,还有较多是来自私人团体的支持。经费来源的多样化就能为教师的进修培训提供保障,而且他们还对参加进修培训的教师提供额外的补贴,这样便可留住优秀的特殊教育师资。
四、来自教师个人的因素对于教师专业化的影响
由于特殊教育对象的特别性,教师的生活环境也会对其专业成长产生影响,如社会上许多人对于这一职业存在一定的偏见,同时由于特殊儿童的教育艰辛而效果不明显,致使许多教师较难通过这一职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满足感、认同感,同时,教师的自我期待和效能感也下降。
另一方面,特殊教育教师承受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如家长对教师有着过高的期望、特殊儿童的不良行为管理和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康复需要较多的时间,而同时教师的工作条件和收入又不是很高,这些因素都会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产生影响而无暇顾及个人的专业成长。
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可能就会显示出低于其他教师群体的特点,如敏感、焦虑,这些实际都从根本上影响了教育者本身的成长。
此外,由于我国的特殊教育师资在数量上也是严重不足的,有许多都是从普通学校借调过来的,这些教师本身在特殊教育领域的知识就比较薄弱,因此,人员队伍的来源问题也是制约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陈小饮,申仁洪.试述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2]甘开鹏,郑秀娟.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1)
[3]顾定倩,钱丽霞.美国特殊教育教师的任职资格及对我们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1999,(4)
[4]王玲凤.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J].中国特殊教育.2010,(1)
1高等特殊教育概念的界定
目前国内对高等特殊教育尚未达成一致的理解。一部分人认为,高等特殊教育即残疾人高等教育,是指中等教育阶段以上的特殊教育。它是特殊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除为少数天才少年在一些高等院校开设专门的班级(如一些大学中的少年班)外,多指为有视、听、肢体等方面残疾青年举办的高等专业教育;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是根据残疾人身心特性和需要,建立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专业教育,以培养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高层次的专门人才。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残疾人高等教育仅仅是高等特殊教育的一个方面,高等特殊教育还应该包括另一个方面,即“为残疾人培养教师的高等特殊教师教育或为残疾人培养其他服务人员(如听力语言康复师、物理治疗师、手语翻译等)的高等教育”。高等师范的特殊教育专业和残疾人高等教育共同构成了高等特殊教育的学科体系。对高等特殊教育内涵理解的不一致将导致与之相关的研究范围(主要是研究对象)的不一致。
2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中国高等特殊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成立的山东滨州医学院医疗二系开了我国最早招收残疾大学生的先河。1978年成立的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则是我国第一所高等特殊教育学院,1987年北京大学首次招收了21名肢残生。截止到2004年我国共有各类残疾人高等院校(系)9所,大部分普通高校都有残疾学生在读。可以这样认为,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努力下,我国的高等特殊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以下就高等特殊教育安置形式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一简述。
2.1安置形式
目前我国基本上采取四种安置形式:普通高校建立特殊教育学院或开设系和专业;普通高校招收残疾青年与健全大学生共同学习(即随班就读)一些独立设置的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采取与成人高校合作办学的方式举办一些专业的大专班招收残疾青年;自学考试、函大、夜大、电大、业余大学和职工大学尤其是现代网络技术等各种形式的非正规的高等教育。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残疾人高等特殊教育己初步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院(系)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的发展格局。目前特殊教育学院(系)共有9所,他们在管理体制、办学规模与层次、招生对象上都各不相同。
2.2法律法规
高等特殊教育近几年的发展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密不可分,因此有必要对相关的法律条文作一回顾。1985年国家教委等部门发出的《关于做好高等学校招收残疾青年和毕业分配工作的通知》指出,各高等学校应从残疾考生实际出发……,在全部考生德智体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应仅因残疾而不予录取。教育部和卫生部于当年修改了体检标准,放宽了对残疾考生的限制。1989年,国务院转发了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其中规定:高等院校、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招收残疾学生的有关规定16。1990年和1994年国家分别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国家兴办高级中等以上特殊教育学校对需要通过特殊教育方式接受高等教育的残疾人提供必要的条件”等16。同时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还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1988年国家开始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计划》(1988—1992)从1991年开始,每隔五年制定《中国残疾人事业计划纲要〉>(“八五”、“九五”、“十五”)其中对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招生工作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3专业建构与课程设置
各高等特殊教育院校(系)的专业是根据残疾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活动而开设的,是围绕残疾学生的自身特点直接为将来的职业做准备的。从全国看,本科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装设计及工艺、艺术设计、针灸推拿学、音乐学、绘画学等;专科的有装潢广告设计、办公自动化、园林、中医按摩、钢琴调律、计算机应用与信息、音乐表演等。具体到每一类型的残疾学生,情况又有不同。针对视觉障碍学生设置的专业以触摸为主,主要是实践性较强的按摩、器乐等;针对听觉障碍学生设置的专业是以实际动手操作为主的艺术设计、美术学、计算机应用、园林设计等;目前对肢体残疾学生设置的专业主要集中在会计学、企业管理等。此外,近几年还开设了与残疾人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特殊教育专业171。另外,向友余等人的体育、美术、计算机、家政、园林等都是适合残疾大学生的专业,只是学生更强调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教师主要考虑的是适合学生自身能力和社会需求。
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课程从宏观上看,包括四个方面,即思想品德、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技能和身心康复。虽然总体上与普通大学生在内容和要求上基本一致,但具体到不同类型的残疾学生也是有差异的。为弥补自身的生理障碍,不同类型的残疾学生还需要开设特定的缺陷补偿课或训练课。
4高等特殊教育教学
4.1学科教学
教学是高等特殊教育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也就集中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上。在该领域特殊教育因材施教的原则体现得最明显,对每一类残疾大学生所实施的教学差别极大。张书珍等人在介绍发展性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理论对聋人工科学生教学的四点启示,对聋生的教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童志国论述了聋人高等教育中教学语言的运用101;候灵至介绍了如何对聋生进行语言课堂教学,即要综合运用多种感观、多种形式,尤其强调“精讲多练”;刘洪波等人提出了对各艺术专业聋生开设的《平面构成》这一课程的较为可行的教学方法,以使学生掌握平面设计的思维与技法。长春大学的很多学者主要研究盲人大学生的教学问题,他们探讨了在进行盲生中医教学改革时的一些尝试,包括让盲生早期接触临床、充实教学内容等;也有不少是对推拿课程学习、中医诊断教学、医学教学新模式以及医学理论课教学方法所进行的探讨。
另外,音体美的教学也是一大方面。董亮等人着重论述了对残疾学生开展体育活动进行层次分组教学的方法;—部分人认为在美术教学中尤其要强调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和专业手语的统一;也有人关注的是美术教学中艺术设计基础课的教学以及如何通过教学来提高聋生的审美情趣与综合素质。
4.2信息化教育
近年来,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普及迅速,己深入到了高等特殊教育院校的教学和研究中,因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多。
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同时提出了“结构强化聋人网络教育”模式。在网络技术的教学应用中,尤其是在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教学的优势都很值得研究;有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在补偿聋哑学生生理缺陷、掌握物理知识、提高物理学习兴趣等方面都优于传统教学。关于远程教育也是信息化教育中相当重要的一方面。多媒体远程教学系统的建设、流媒体技术及其在聋人远程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聋人远程教育的评估等是该领域研究的中心问题。
5职业教育与就业
残疾大学生通过教育顺利实现就业不仅是其实现自立之根本,也是他们真正融入社会的表现。因此职业教育与就业问题在高等特殊教育中就显得相当重要。
曲学利认为,面向残疾人的职业教育更能体现教育对残疾人弱势群体的重大作用,因此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途径。与之相似,张文京也认为我国的残疾人高等教育主要是职业技术教育。基于相似的理解于桂霞主张在聋人高职教育的培养上要突出职业性和技术性,同时培养其合作、创新、坚强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许家成认为,在残疾人职业教育中存在两种模式,即准备式职业教育与支持式职业教育,分别与庇护性就业和支持性就业相配合,两者在内涵、与课程的关系以及实践方式上都是截然不同的。
关于残疾人就业,有研究表明2000年和2003年残疾人的就业率分别为80.7%和83.7%。而且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存在以下特点:①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层次和质量明显比非大学生残疾人高;②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差距较大,就业的专业对口率较低;③社会扶助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效应明显,但社会歧视依然存在;④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处于矛盾之中122。张宁生从就业准备与就业指导两个方面较为详细地加以论述。前者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途径做好知识、技能和心理三个方面的准备;后者是指通过职业诊断、传导职业知识、介绍就业政策与现状、指导就业选择等来帮助残疾大学生顺利合适地就业。
6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只有短短20年的时间,其中的方方面面都存在不少问题。
6.1整体规划
高等特殊教育整体的规划和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缺乏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和统一的宏观指导与管理,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师生比、办学规模、资金、调节、教学要求、专业设置等方面的具体标准和国家应配套的特殊教育政策并没有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去考虑制定。而发展高等特殊教育的关键之一就在于政府,他们应将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纳入国家整个教育发展的体系中,设立专门机构,统一领导,从全局和长远来加以统筹规划;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调节理顺高等特殊教育规划发展与管理机制。
具体在法律法规上,现行的这一套体系不仅数量少,而且多数是以通知或意见的形式下发的,不具约束力,条款规定的内容也较粗糙,操作性差。因此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在残疾人高等教育立法上的经验,健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实施细则,加强残疾人本身参与立法的力度等。
另外,高等特殊教育的经费来源和资金投入也是个棘手的问题。刘中立等认为,解决办学经费问题,首先必须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其次要开辟多种渠道来筹措,可以依靠社会各界和国内外有识之士的捐资赞助,推进收费入学制度,利用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等。
6.2专业调整与课程设置
专业设置传统、单一、不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由此也带来了课程设置上的诸多不适之处,这是当前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适应残疾学生全面发展和院校自身发展的要求,高等特殊教育必须进行专业调整和课程改革。
在特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上,应该遵循几个原则: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厚基础宽口径、适应性强等。可以拓宽专业口径,改革教学内容,増设新专业;也可以借鉴美日办学模式,使专业调整不仅适应残疾人需求,也适应市场及其未来的需求。
6.3就业
在适应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原先的庇护性的就业政策己逐渐失效,残疾大学生由于自身障碍、社会的偏见、严峻的就业形式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双向择业”的就业机制等在就业时面临许多问题:残疾人就业与国内就业总体水侧较大差距,就业质量不高;残疾人就业的社会环境亟须改善;残疾人整体素质和就业3能力迫切需要提高,特别是残疾人就业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完善等。
鉴于此,可以从政府、学校、社会、企业和个人等角度出发,努力实现残疾大学生的就业。首先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实行残疾人就业的倾斜政策;拓宽福利企业的各项优惠待遇,建立残疾人就业的对口服务机构,疏通残疾人的就业渠道。其次社会也要以更积极的态度来接纳残疾人,关心帮助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给残疾人大学生就业以行政援助、法律援助、经济援助、道义援助和舆论援助。再者残疾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和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逐步转变就业观念,考虑多种就业形式。
6.4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教师就必须在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上具备相应的素质。然而当前高等特殊教育教师却面临一系列的困境:专业课与特殊教育教法结合困难,研究能力欠缺等;同时现有的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也存在不少问题:绝大多数任课教师未受过特殊教育专业训练,培训课程体系不完善,组织管理不规范等。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当前高等特殊教育的迫切任务之一。对此,张宁生等提出了实践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基本策略,包括培训目标与对象、培训内容(即课程体系)培训方式与途径、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极富针对性和建设性,对各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师资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6.5理论研究
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结构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在一定的人本特教环境场里面发挥的。高校特殊专业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方面的素养。进一步分解为特教情感态度价值观,特教过程、方法和能力,特殊教育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很显然可以看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实施都是与上面的四个要素密切联系的。情意使高校特殊教育教师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上;专业理念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指明方向,明确这样教的原因;而专业技能则是让高校特教专业教师懂得怎样去教。整个系统的功能发挥的大小,都是由这四个要素决定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实现是其教师素养结构系统功能发挥的作用。要发挥系统的功能,一方面要求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知识、专业理念要素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要求各个主要要素的子要素在层次上平衡发展。形成专业情意是动力,理念的转变是关键,专业知识的构建是基础,能力的不断发展完善是核心。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结构系统在日益多变复杂的人本特教环境下必须不断变化以适应自身的发展,最终实现结构系统动能的最大化。
二、高校特教专业教师素养结构新视角
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突出的是特殊教育的本质问题,突出了将特殊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和建构特殊教育课程,突出了特殊教育的特点,使得特殊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在特殊教育的基础上统一[2]。也就可以认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应该具备特殊教育素养和教育素养(见图2)。从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字面意思看,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首先是教师,所以其应该具备一般教师最基本的素养;然而,作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求其具备特殊教育的基本素养。从教育素养和特殊教育素养两个层次去建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系统,是一个比较新的视角。
三、特殊教育专业知识
(一)特殊教育专业理论知识。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所具备的特殊教育知识,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特殊教育领域的知识,而是跨学科的综合性的通识知识体系。即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目前已经开设的传统关于特殊教育的通识课程主要有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研究方法、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特殊教育基本理论等,这些是作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的通识课程。但由于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的教师是面对有特殊需要的群体,所以作为一线特教教师培养人的高校教师除了具备上述基本知识外,必须建构一个完整的跨学科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一方面要了解不同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相关理论;另一方面还要对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打破原有的学科知识结构,不断吸收新的知识。这样才能既考虑特殊教育学科自身的逻辑化知识,又能与多学科建立横向的综合化知识结构,丰富和完善已有的通识知识体系。这种有机联系的立体化交叉建构的特殊教育通识知识体系才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必备的知识,也是适应新时代对特殊教育要求的基本保证。
(二)特殊儿童知识。特殊儿童是特殊教育的对象,作为特殊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而作为一线教师的培养者,高校教师就应该具备更广泛的关于特殊儿童的知识。除了一些基本的特殊儿童知识,特殊儿童的环境与适应知识,特殊儿童相关的法律知识,特殊儿童一般心理特点等知识外,还应该具备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基本知识,如传统的盲、聋、哑儿童的基本知识,现在社会新型的智力障碍、自闭症等孩子方面知识。具体来说,盲童的盲文;聋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手语知识[3];自闭症、智力障碍、脑瘫孩子的康复知识等。只有充分地掌握特殊儿童的相关知识,才能有效地培养职前特殊教育教师,使这些教师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快速地进入角色。
(三)特殊教育方法论知识。高校特殊教育方法论一直以来主要借鉴的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为特殊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手段、方法和工具。在特殊教育研究方法的体系中,既有定性层面的研究方法,又有定量的研究方法。我国传统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很重视定性的研究方法,尤其是个案法、观察法和田野法的广泛运用,主要停留在哲学层面的研究,这是其主要的优点,也是其主要的突出缺点,缺乏切实可靠的定量研究。一般的个案法、观察法可以有效地搜集第一手的材料,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方法,但是其不能代替特殊教育中的定量研究。高校特殊教育的一般研究方法主要是定量和定性研究两类。作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应该掌握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个案法、访谈法、调查法。利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搜集事实材料和相应的数据。从思辨的角度主要是演绎、归纳、分析、综合等[8]方法,其主要是处理已经搜集的感性材料,将这些感性材料进行梳理,使其上升为理性材料。特殊教育方法是特殊教育知识和能力的中介桥梁,将其纳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特殊教育史知识。特殊教育史记录了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其向我们展示了特殊教育的产生、发展和规律,这些内容对我们的特殊教育学习活动有重大的意义。特殊教育史为人们提供各种有效的经验,指引着人们的实践活动,也可以有效地激励人们不断地探索追求真知。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一方面应该掌握广泛的特殊教育史料,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地将这些历史资料运用到特殊教育实践中,产生积极的意义。特殊教育史的主要意义在于,其一方面为特殊教育课程增加人文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特殊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其历史文化,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积极性;此外,特殊教育中有了特殊教育史,学生就更能有效地把握特殊教育的本质,懂得特殊教育究竟是什么,特殊教育知识是怎样产生的,特殊教育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的作用,特殊教育和特殊教育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目前,高校特殊教育专业也十分重视特殊教育史的教育。高校特殊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特殊教育史能为特殊教育学科课提供重要的历史背景、原理、概念和现实的来源等,显示出特殊教育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正、发展的过程,是特殊教育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特殊教育史相关内容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既要有西方的,也要有中国的,同时要筛选一些对培养学生的特殊教育素养有重要现实价值的史料。内容可以有多种呈现形式,在特殊教育教学中,可以把这些史料作为新知识的背景材料,或者单独的作为一门学科进行教学。
四、特殊教育能力
(一)特殊教育教学能力。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应该具备必要的教学能力。其必须具备特殊教育教材的剖析、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与反思、个别化教学方案设计能力。首先是教材剖析能力,由于相当一部分的教学材料都是针对普通教育的。所以在对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培养上要对已有的教材进行整合、开发。其次是教学设计能力,其主要是对教学过程、步骤等的具体规划能力。在高校特殊教育中主要体现为根据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是整个设计的核心,也是关系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素养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所以高校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具备教学设计能力;再次是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好的教学需要有效的教学评价和反思。所谓教学评价是指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教学反思则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情况的评价,这对刚入职不久的教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快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最后是个别化教学方案设计能力,在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教学中不能忽视对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个别化教育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所以作为培养者也应该具备制定个别教学计划的能力。具体要求培养学生了解特殊需要儿童的现实状况的能力,培训学生具备制定年度或短期目标的能力,然后是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服务的能力,以及特殊需要孩子的个别化服务的起止日期和整个过程测量标准的制定能力。[4]特殊教育教学能力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能力。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应该具备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能力。“诊断”一词属于医学用语,意为“了解病情后对病人的病症及其发展状况作出判断”。教育诊断则是指分析判断影响儿童学习结果的生理、心理或者行为表现及其原因,以便为教学计划的制定及辅导治疗提供依据。诊断包括身体状况的一般诊断,也包括心理诊断。[5]在对身体进行诊断时,主要考察特殊儿童的体重、身高、呼吸和脉搏、血压、感觉和神经系统;对心理方面的诊断主要涉及人格测验、能力测验、智力测验等方面。一般而言,针对特殊儿童的诊断主要从认知、语言、智力、情绪、社会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等方面进行。不同的测验都有可靠的测量工具和专业人员进行测验。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才能有效的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诊断评估,才能为他们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和辅导治疗。所以为了培养出能适应社会需要,作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就应该具备对特殊儿童的诊断和评估能力,这也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对高校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的探讨 绥化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培养的思考 对特殊教育办学的启示与思考 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新近变化与趋势 美俄两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及对我国的启示 新疆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现状调查 特殊教育管理中师资专业化培养 论均衡发展下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 对特殊教育语文教学的思考 高等特殊教育视角下音乐治疗师资培养实践教学的探索 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目标及规格的探讨 普通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试析对特殊教育语文教学方式的认识与思考 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襄阳地区特殊教育师资共享的问题与对策 新疆特殊教育师资岗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特殊教育师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幼儿特殊教育师资问题的研究综述 特殊教育与公民精神培养 对特殊教育类专业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5]王湛.努力实现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新发展./info/6245.htm,2006-10-26.
[6]张韦韦.关爱特殊人群: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教育与职业,2007,7:84.
[7]根据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系统的资料整理得出的数据:.
[8]考各学校网站后整理而成.
[9]在这个表格中“招收残疾生”或是“招收听障生”是指该校所设置的特殊教育专业招收残疾生入学,而不是指只有这些高校允许残疾生入学。例如,我国有以专门招收残疾生的各大高等院校(绝大多数为职业、专科类),同时普通高等院校也允许残疾生入学。文中的意思是残疾人也成为特殊教育师资力量来源之一.
[10]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专业介绍网页
/rcpy/jiaokeyuan.htm.
[11]汪海萍.普通师范院校特殊教育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 中国特殊教育,2006,12:13-16.
[12]刘春玲,江琴娣.特殊教育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