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商管理相关知识范文

工商管理相关知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39: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工商管理相关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工商管理相关知识

篇1

一、辖区市场经营秩序的现状及特点

随着辖区经济实力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场经营秩序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和特点。

(一)经营户数量增长速度较快。近年来,开发区建设日新月异,失地人员大量涌现,利用安置补贴从事经营活动的人数较多。加上去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出现了“毕业找工作难、自主创业多;外出打工难,回家做生意多”的社会现象。据统计,辖区新增个体工商户*家,新增个体工商户*家,增长*%;前*个月新增个体工商户*家,较去年同期增长*%。

(二)无照经营户所占比重较大。辖区经营户*家,排查登记无照经营*户,占总数的*%。

1.涉及前置许可的无照经营较为突出。在登记无照经营户中,涉及食品、餐饮、洗浴、旅馆等重点监管行业的*户,占无照经营户的*%。

2.以住房作为经营场所的无照经营较为突出。土地被开发后,政府以统建房的形式对失地农民进行安置。由于普遍门市租金较高,部分居民就利用自家房屋作为经营场所,从事经营活动。根据《物权法》规定,经营者须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才能办理营业执照,因此容易遇到困难。其数量为*户,占无照经营户的*%。

3.超范围经营的变相无照经营行为较为突出。超范围经营行为也集中在需办理前置审批许可的经营项目上。其数量本文来自红盾文苑网站约占合法经营户的*%。

4.转让频繁造成无照经营较为突出。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频繁的相互转让店铺在一些区域十分普遍。一旦店铺转让后,原来所有的许可证和执照全部作废,都必须重新办理,经营户担心经营时间不长,而无意办理营业执照。属此类情况的有*户,占无照经营户的*%。

(三)工商执法监管难度较大。辖区地处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多,居民多为农转非人员、低保户或失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清楚不了解。而且原有土地被政府征用后,由于补贴、赔偿等问题与政府相关部门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因此,工商人员按照职责在当地执法时,容易遭到当时群众的阻挠或对抗,一旦处理不好,容易引发群众性事件,因此该辖区市场经营环境整顿规范起来难度较大。*年*月,在区创建全国卫生城区期间,街道、市政、卫生、工商等部门对山庄市场进行了联合执法,遭到无照经营户百般阻挠,为了避免引发恶性事件,执法人员只有主动撤离,但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严肃性受到极大损害。

二、规范城区市场经营秩序的阻力和难点

城区大量的无照经营行为不仅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危害合法经营者权益,造成不公平竞争,而且是不法经营者投机诈骗,走私贩私、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三无”食品的温床,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影响城市整体形象。无照经营现象屡禁不止,原因是多方本文来自红盾文苑网站面的,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工商执法规范的问题,主要还存在以下阻力和难点。

(一)前置门槛高,无法办理许可证。大多数难度较大的无照经营行为都涉及前置许可。以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为例,经营户要办理需提交身份证明、生产经营场所使用权证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名通知、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平面图、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合格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等十余种材料,但部分经营者因为各种原因,提交不了相关材料,只好放弃或者拖延办理,成为高危无照经营户。

(二)前置费用高,经营成本增加。以从事餐饮的经营户办理卫生许可证为例,办理前须先办健康证,要到卫生防疫部门进行体检,现在最低为*元,包括*元体检费、*元证件工本费,餐饮从业人数一般在两到三人,所有费用高达三、四百元,这对生意本来就本小利薄的经营户来说,根本无法也不愿承担办证费用。另外,部分经营户还反映卫生许可证办理的时间过长,申报后须卫生部门进行场地勘察,拿证至少要等一个月,甚至是半年,经营者只好无照就进行经营活动。

(三)文化程度低,办证手续繁琐。城区主要居民多为农转非人员、低保户、下岗失业或外来流动人员。以辖区宝圣南路市场片区为例,该片区登记存活的个体工商户共*户,其中经营者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名,仅占*%,而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名,占*%,可见经营者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素质参差不齐。但在办理经营许可和执照时,前后要填写十多张不同形式、内容的表单,对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的经营户来讲填写十分吃力。就拿最简单的年度验照申请表来说,收集的有效信息不多,但本文来自红盾文苑网站填写内容却多达十多项,经营户普遍反映较大。因此,现场验照时多由工作人员填写,不仅增加了工作强度,而且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四)管理部门多,难以形成合力。部门管理重叠、职不清、责不明是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的最大阻力。行政许可审批上各自为政,效率不高。前置许可制度对把好市场准入关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各职能部门之间,程序不能统一、信息无法同享,增加了群众办事成本,降低了政府办事效率。执法监管上重叠交叉,相互等靠。目前,重点高危行业经营都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职能部门审批,各行政职能部门可按照相关法规赋予的职责对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经营户予以查处。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成了“查处问题相互等靠,发生问题相互推诿”、“齐抓难共管”。

三、规范城区市场经营秩序的几点建议

规范城区市场经营秩序,减少违法经营行为,降低无照经营率,关键应从“降低门槛、减少费用、简化手续、共享信息、协同监管”五方面入手:

(一)降低门槛。本着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鼓励、引导、规范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出发,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框架下,研究制定切合实际政策标准,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引导规范经营主体健康发展。从调研情况看,一些小的食品加工点或销售点,只要达到卫生标准,就不应在经营场所面积和性质上有硬性规定。

(二)减少费用。应充分考虑中低阶层群众经济承受能力,在前置许可、准入条件和收费标准上必须区别对待,对失地人员、失业人员、残疾人员和低保困难家庭应予以减免。特别是办理健康证的体检费用,政府应适当予以补贴,从而减少经营户办证成本,充分调动经营者办证积极性。

(三)简化手续。针对个体经本文来自红盾文苑网站营者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各职能部门在办理证照时,应尽量简化程序,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点,开设个体服务窗口,由经营户提交的材料应少而精,不应多而全。对于门市转让中的证照问题,应在双方协商一致、承接方达到准入标准的前提下,可以简化为变更手续,不需要重新办理执照。在年检验照收集信息时应尽量减少填写内容,提高办事效率。

篇2

【关键词】盈余管理;管理当局;委托-;治理结构

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及我国商品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产品营销面临更大的压力,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为了实现其经济和政治目的,通过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粉饰其会计报表的现象越来越多。那么什么是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动因是什么以及我们应采取什么对策。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美国会计学会前会长凯瑟琳・雪柏(Katheri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获得私利,从而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会计报表过程的一种管理行为,是一种广义上的“披露管理”(Disclosure Management)的概念。当前,盈余管理一般被认为是为了局部利益或某些人的利益,而有目的干预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这样无疑会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表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即上市公司的人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等来实现盈余管理。尽管在一个足够长的时间内通过盈余管理并不能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盈利,仅改变其在各个会计期间的分布,但却损害了国家、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

任何一项政策的采纳与使用,都有其一定的动因,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也不例外,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委托―关系假设。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分离而产生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由于所有者追求的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而经营者追求的是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使得委托―双方的目标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差异,甚至在某些时候相反,而这种目标不一致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现实中,委托―人之间的利益鸿沟虽不能完全彻底消除,但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缩小这一鸿沟。按照契约理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契约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报酬契约。报酬作为委托人对人劳动的补偿,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激励约束手段,理论上应当将其与人的努力程度联系在一起,而且这种联系越密切激励效果越明显,当企业经营效果不佳时,人便会通过盈余管理的手段使企业利润达到业绩考核目标,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其表现为企业管理者报酬的增加、在职消费层次的提高以及社会地位的提升等。(2)政治成本假设。政治成本假设是指当企业盈利能力比较强时,它就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宣传,比如税务部门可能会对其征收更多的税金,社会公益部门可能要求其提供更多的赞助,环保部门可能对其进行更高标准的环保要求,同行可能提高对其商业秘密的窃取程度,社区可能以水污染、噪音污染等而对其进行索赔,地方政府可能采取行政干预的方式迫使其去兼并亏损企业,结果使其背上沉重的负担。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可能引发权之争,进而威胁人的职位。因此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政治成本,企业管理当局就会选择那些能够平滑利润的会计方法来进行盈余管理。(3)债务契约假设。债务契约假设就是指在构成企业的契约关系中,债权人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在同企业签定契约时,往往会制定一些限制性条款,比如对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主营业务利润比率等规定一个下限,股利发放率等规定一个上限,由于企业违约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并且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获得债权人的后续支持,所以当企业发现其会计报表已显示违反了规定条款时,便对盈余进行管理以达到债权人的要求范围之内,从而减少违约的可能性。(4)资本市场假设。企业管理当局通过盈余管理可以呈现一个稳定的每股盈利额,以此来刺激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股票的需求,抬高股票价格,从而在急需追加资本时创造出一个有利于股票发行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环境。如果企业利润忽高忽低,通过股票市场向社会公众传递一个企业经营不稳的信号,供应商不敢同企业做赊销生意,甚至催要欠款,银行不敢向企业提供融资,优秀人员不愿意到企业工作,并且当企业需要资金时,无法达到上市、配股、增资扩股及发行债券的资格条件。因此,企业管理当局有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5)地方政府财政补贴假设。由于争取发行上市指标的难度大,“壳资源”依然稀缺,地方政府作为本地上市公司的行政领导和直接或间接的所有者,不愿其失去宝贵的上市资格,当企业经营不善出现无法配股或面临摘牌的状态时,地方政府常常采取种种借口,比如支农补贴,储备补贴、贡献补贴等来给上市公司注资,使其达到配股或免遭摘牌的资格条件。这显然是上市公司利用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所进行的盈余管理。(6)《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本身的缺陷假设。会计准则制度制定人员为了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异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在制定准则制度时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由企业会计人员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而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比如“八项”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估计等。然而,企业会计人员将准则制度的弹性空间作为企业利润调节的“蓄水池”即企业不需要利润时多计提减值准备减少利润,需要利润时冲销计提的减值准备增加利润,这显然是违背了准则制定人员原有的目的而为了上市公司自身的利益所进行的盈余管理。

三、遏止盈余管理的几点建议

人都是理性的,采用盈余管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人的理,我们不能将盈余管理所产生的严重经济后果一味地推向人。尽管盈余管理影响的是会计报表中的盈利,而不是企业的实际盈利,这实质上背离了中立性原则,损害了委托人、债权人、社会公众、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可能引发资本市场的混乱和社会诚信危机。因此必须加以遏止,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和完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同时促使会计报表重心的转移。笔者认为,盈余管理之所以需要加以遏止是因为盈余管理所涉及的决不仅仅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也暴露出我国为确保会计信息客观性所作出的制度安排(如企业会计准则中八项减值准备计提制度,注册会计师的行业自律机制等)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比如当前应计制会计中的预计、摊销等都很容易被利用作盈余管理。准则制定应采用规则导向的准则制定模式,明确界定某些准则的操作弹性空间,比如对“八项”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计提比例、冲销时间、冲销比例等会计处理的专业判断范围和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的变更选择权作出必要的限制,以降低上市公司利用准则制度来盈余管理的空间。同时,将会计报表重心由当前的利润表转向资产负债表,不要仅仅关注账面利润,更要关注资产的质量,这不仅关系到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遏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本措施。

2.加大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力度,改革会计师事务所机构体制。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个人素质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经济警察”的职能,要求注册会计师全面、客观、及时地披露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同时,对会计师事务所体制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比如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作出限制,即将审计业务与咨询业务分开,提高其独立性;实行审计单位轮换制度和注册会计师轮审制度,以避免发生如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长期为安然公司出具虚假报告欺骗社会公众的悲剧重演;将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改制为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让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无限责任,使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不愿、不敢出具虚假审计报告,从而将盈余管理压缩在最小范围内。因此,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是治理盈余管理的必要条件。

3.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完善相关规范。对人的业绩评价,不能仅单一采用利润总额作为业绩考核指标,还要参考采用EVA(经济增加值)、REVA(修订经济增加值)、BSC(平衡计分卡)等工具指标来评价人业绩;对是否允许上市公司增发股票或配售股票等方面,不应只单一考核净资产收益率这一容易操纵的指标,而应该建立多指标考核体系进行检验,比如可以增加(上市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收入总额)比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和主营业务利润在净利润中的比重等指标进行综合考察,目的是保证前一次募集资金投向与公司主营业务有关,并促使再融资的资金投向公司的主营业务。同时,为了防止某些上市公司“让我一次亏个够”、“大额计提大额转回减值准备”的做法,也应改变将连续三年亏损作为终止上市公司挂牌交易的唯一条件,可以考虑采用“累积亏损”、“净资产亏损率”作为退市和摘牌的标准,从根本上遏止这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

4.建立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公司中,所有者和经营者责、权、利的界定以及他们之间关系和相应的制度安排被称为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层经理人员组成,通过有效的权利分配,权利制衡和信息披露等机制,能迫使上市公司管理层客观、公正地信息,达到均衡信息分布,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约束信息不对称现象。建立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是优化股权结构,建立有效的独立董事制度:(1)就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而言,关键应当由市场引导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降低持股比例,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国有股减持,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允许和引导基金、保险、养老金机构持股,与国有股减持同步推进,以彻底改变“一股独大”的局面,国家应从政策上鼓动股权结构的分散化,积极推动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促进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形成;(2)就建立有效的独立董事制度而言,应当建立一种合理的独立董事选择机制,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和“懂事”。同时,把独立董事的监督与监事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分工明确、各有侧重,特别是独立董事要对董事会提交股东大会讨论的事项出具独立专家意见,真正发挥独立董事的独立监督作用。

5.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地方政府补贴行为。制定法律法规规范政府补贴行为并且对地方政府补贴收入的会计处理作出详细的规定。比如上市公司应将补贴收入作为公司的资本公积,而不作为公司的当期收入计入本期利润,同时还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补贴原因、补贴金额、补贴时间等,以防止一些上市公司鱼目混珠,利用补贴来进行盈余管理。此外,还要不断加强证券市场透明度,充分发挥市场自身盈余管理的约束力。

参 考 文 献

[1]董望,陈汉文.内部控制、应计质量与盈余反应[J].审计研究

2011(4):68~78

[2]方红星,金玉娜.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J].会计研究.2011(8):53~61

[3]王跃堂,周 雪.长期资产减值:公允价值的体现还是盈余管理行为

篇3

采取索证索票的方式,审验食品生产者或者供货者的经营资格,验明食品合格证明和食品标识。

一、严格实行岗位质量规范和质量责任,由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真正做到制度、人员、工作三落实;

二、建立食品来源的索证要票登记台帐,载明进货食品名称、规格、批号、数量、产地、厂名、厂址等事项。

三、索要厂家或供货商的合法主体资质证照(有效复印件),以及有关商品质量要求的有效准入认证、协议认证、授权证明文件等“证、照、票、卡”有效原件、复印件;

四、建档保存好向供货商索要的下列有效资料:1、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商标注册证及相关证明文件、专卖(直销、专营等)授权证明文件(专卖许可证):2、商品质量的合格证明或法定检验、检疫、检测机构的检验、检疫、检测、鉴定报告;3、商品的信誉卡等;4、商品的发票、发货单、提货单、收据等进货凭证,以备查验;

五、对照进货手续核实购进的食品,通过目测和外观标识查验方式,查验所进货物包装上的标识是否真实,有没有产品合格证明,产品的安全期、使用期是否失效等,有问题的需再检验上柜的,必须进行自检,或送法定机构检验,待检验结果出具后,合格的上市,不合格的报工商管理部门进行追查,或退货补办相关商品的再入市手续。

购销台帐制度

一、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建立健全购销台帐;

二、根据本食品店规模、经营情况,用纸质登记档案或电脑档案,建立食品购销登记台账;

三、如实记录每种食品进货时间、来源、名称、规格、数量等内容;从事批发业务的,还要记录销售的食品名称、流向、时间、规格、数量等内容;

四、涉及人民群众人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点药品、食品,根据有关法规规定需进行商品备案的,必需建立重点食品备案制度,按要求向工商等执法部门进行备案;

五、以月为单位进行登记,每年装订成册,台账至少保管两年以上,以备查验。

质量承诺制度

采取质量先行负责、“三包”等方式,落实质量承诺责任。

一、有专职部门或人员负责;

二、建立销货记录台账,主动自觉向消费者开具销货发票(凭证),注明经营者的名称、摊位、联系电话,销售食品的品种、数量、价格、销售日期等,以便发生商品投诉时能够予以核实;

三、在销售场所醒目位置标注保证商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造成消费者损害的进行先行赔付等内容;

四、不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广告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减轻、免除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承担的责任;

五、严把食品质量关,对食品售后服务及“三包”负责任;

六、销售食品已进行索证要票,质量有保证,若有问题,愿承担相关责任;

七、即时受理解决食品消费申(投)诉。

协议准入制度

一、准入协议必须符合国家、政府法定规范;

二、严格审查供货方的资质条件,建立供货方档案(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食品检验合格证等);

三、依照《合同法》及国家、政府有关法规与供货方签定《食品安全责任书》,明确协议双方责任;

四、严把食品进货关,索取相关协议准入食品质量证明的有效证明材料,手续齐全,方可准入,如鲜猪肉“场厂挂钩”的“三证两票”,蔬菜“场地挂钩”的农残检测证明、无公害及绿色食品认证等相关证明材料;

五、经自检或相关部门检验,确认供货方商品有质量问题的,停止销售和协议准入,并按责任书及相关法规追究协议准入供货方的责任;

市场开办者食品质量责任制度

一、对入场经营者的资格进行审查,明确和落实入场经营者的食品质量管理责任;

二、配合工商管理部门督促市场内的经营者建立健全食品质量责任制度,建立食品销售台帐制度,严格落实食品质量责任制;

三、严格实行岗位质量规范和质量责任,真正做到制度、人员、工作三落实;

四、保证市场食品经营者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持证亮照,遵守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原则,对其销售的商品质量及其所广告的真实、合法,承担相关责任;

五、利用市场检测设备,对上市的的生鲜等食品按规定进行抽检;

六、协助工商等有关食品职能管理部门作好食品安全的宣传、管理等工作。

食品质量自检制度

指定专人负责食品质量的自检自查;

二、按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查验和检测,检验准确,公示结果及时;

三、完善检测条件,加强入市自检,对鲜猪肉每日查验“一猪一票”,对蔬菜进行每日抽查五个品种的农残检测,加强强制QS认证食品的查验;

四、查验所进货物包装上的标识是否真实,有没有产品合格证明,产品的安全期、使用期是否失效等;

五、查验有问题或需再检验上柜的,必须进行自检,或送法定机构检验,待检验结果出具后,合格的上市,不合格的报工商管理部门进行追查,或退货补办相关商品的再入市手续。

食品退市制度

一、经进货检查验收,发现外包装破损的包装食品,作下柜退市处理;

二、发现标识不符,进货手续不齐全的食品,当即下柜,要求供货方在限期提供

相关手续,在期限内能够提供相关手续的方可上柜销售,限期内不能提供手续的转为退市处理;

三、对自行检查超过保质期、保存期的食品作下柜、退市处理并对下柜、退市商品的处理情况作记录;

四、对检测出有质量问题的食品和行政监管机关公布的不合格食品,及时停止销售,积极配合工商等相关部门处理;

篇4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利益相关者;关系

一、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分析

上市作为国家的主要经济主体,其利益相关者重多,利益索取的图径、目的不同,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不同。本文阐述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监管部门、债权人、经营者等。

从股东个人角度来看,会计信息披露对其利益主要产生两个影响。首先,会计信息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降低委托-成本,提高公司治理绩效,从而有利于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其次,由于股票价格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会计信息有助于推动股票市场遵循价值规律良性运作,减少市场泡沫成分,因此会计信息直接影响公司股票价格涨跌,进而影响股东投资利益。表面上看,这两者之间并无矛盾,但会计信息一旦披露出了“利坏”消息,情况就有所不同了。一方面,这种信息肯定改善了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使股东得以更多了解其人的经营情况,但另一方面,“利坏”的信息一经披露,必然会很快反映在股价上,使股价下跌,从而使股东立即蒙受损失。因此可以看出,会计信息披露实际上既有利于股东的长期利益的增加,但又存在着压低股价损害股东当前利益的可能。会计信息的披露将股东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置于了相互矛盾的境地。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不仅依赖于会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规范,还有赖于强有力的政府监督规范。然而,监管的同时也不乏疏漏之处。上市公司为其自身利益,仍然胆大妄为。因此,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府监管,充分发挥监管在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中的积极作用,对于改变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有着重要意义。

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债权人治理机制。债权人治理机制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分别在事前、事中及事后债权作用的全过程中对会计信息质量发挥有利的保障作用。

(一)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事前监督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上,首先债权人可以起到监督会计信息披露的作用。一旦负债融资形成,当公司需要再融资或其财务状况及经营活动出现债务契约中所规定的限制情况时,债权人便有权力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审查,强制其披露相关财务信息。

(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事中激励根据债权人治理机制的激励作用,负债融资通过增加经理人员相对持股份额激励经理人员努力工作,进而降低成本,对公司平时的管理决策产生制约作用。

(三)对公司信息质量的事后约束当企业违反契约或资不抵债时,债权人可以通过处理抵押资产和迫使企业破产等制约性方式行使权力,获得企业的控制权。债权人拥有控制权转移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经理人的会计信息舞弊行为。

经营者作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直接提供者,有其两面性,一方面,由于个人利益与公司业绩相挂钩,使其在一定条件下提供虚假信息。另一方面,受到来自会计师事务所、证监会、有关政府部门的监管,制约其违规行为。管理者的报酬通常通过经营者的业绩指标制定的,这样做的目的,有助于经营者尽心尽力的为企业创造效益。但,另一方面,由于会计信息的不对称,经营者可以不通过努力工作而仅仅通过粉饰财务报表来获取利益。因此,对经营者的监督越有效,就越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管机制,防范会计信息生产者的违规行为

1.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消除经营者的违规动机。发展、完善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建立一套科学的经理选择和评价体系,形成高效的经理人才竞争机制,可以减弱甚至消除“内部人控制”,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减少会计信息生产者的违规机会。在建立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要具有前瞻性,要统观时间与空间全局,通过营造有利的内部控制环境,建立有效的会计系统和各种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控制程序,辅之以一定的控制手段如组织结构控制、授权批准控制、预算控制、实物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等,并将这些控制手段揉入到建立的各种经营管理的具体制度中。

3.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减少会计信息非故意失真。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责任者,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和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在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以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二)完善现行会计规范体系,增强会计准则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1.完善会计法规体系,正确处理各项具体规范的关系。完善与发展会计准则,一方面必须有与之配套协调的法规体系作为支撑,另一方面必须理清各种法规之间的关系,明确会计准则与其他经济法规的关系。

2.加快具体准则出台步伐,减少实务中的真空地带。

3.正确对待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化进程。

(三)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增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1.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注会行业目前总体执业质量不高,行业自律性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加强注会行业监管,制止弄虚作假仍是行业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中心任务。

2.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一是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机制。上市公司应由审计委员会行使委托和批准解聘审计机构、审查审计工作的职权,以增强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二是改变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业务涉足过深的现状。

3.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制建设。

三、结语

为了尽可能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广大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以及其他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必须建立企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监督治理机制,以确保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能得到公平的实现。

篇5

一、项目商务策划

项目商务策划是施工阶段商务管理的核心,具有重要指导性。商务策划要覆盖项目的全过程,要精细缜密,编制商务策划建立完成成本预算书的基础上,根据工期计划与成本预算书编制分包工程及材料招标计划,依据合同条款编制资金回收计划,熟解合同,找出合同漏洞及偏差,分析项目风险点。难点。亏损点,与现场施工条件,与施工技术与标准相结合拟定相关对策。依据合同约定。工期要求编制结算计划。

二、项目商务管理与控制

没有任何一个工程项目是完全相同的,同样对于每一个工程项目的管理也应该制定不同的方法,就商务管理而言,方法可以有千万种,但是理念却是统一的,那就是开源节流,如何做到开源节流需具备以下几点:

1、全员参与

团队的力量是最大的,项目的商务管理不仅仅是项目经理及项目商务经理的范畴,而是由每一个项目部成员共同完成的。并要求团队成员有成本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各专业工程师是现场施工监控第一人,要及时准确的反映现场施工情况,如图纸错误、变更返工情况等要第一时间反馈给技术负责人及商务人员,并配合技术指导现场施工,配合商务人员收集现场签证资料等。

2、优化施工方案

(1)在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要注重降低成本,制定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例如在进行基础施工过程中,机械的选用合理性。井点设置以及基坑支护方案确定等等均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成本。(2)构建完善的工程质量保障体系,依照响应的施工工艺程序,提高施工工序安排合理性,以此显著降低返工率及资源浪费,如部分过梁及下挂板是否与主体一起浇筑,二次构造采用预留钢筋等都对工程成本有影响。每个项目均必须要构建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可以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在各个工序中均必须要专门派遣质检员进行质量检测,以此强化工序施工质量监督。

3、材料、设备的采购与管理

在整个工程造价中,材料费占总造价的60〜70%,因此也就是整个工程成本控制的重点,在材料计算。采购。使用。领用、监督以及回收等各个环节必须要加强管理,制定相应的环节责任制,真正将责任落实到人。在材料采购之前其进行材料及设备投标报价以及成本控制价对比,根据预算工程量计划采购,考虑市场价格变动趋势对其影响,经多家对比合理选择有实力的供应商,不能一律选择低价中标,要考察供应商的资金实力,货源渠道,材料质量及规格等,在验收环节要严格按样板质量及规格尺寸验收,并做好现场储存。领用及使用要有记录跟踪。

4、合格的专业分包及劳务班组配置

目前施工现场以班组承包方式较多,但是因为各个劳动力来源具有差异,以此技术水平差异也比较大,施工企业则需要对劳动力进行合理的筛选,以此显著提高施工质量。在各个工作作业中可以选择技术熟练的人员组成相应的班组承包制,这样不但有助于显著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工期,节约成本。

5、工期、质量、商务与技术结合成本管控

(1)工程提前或者拖后均会提高整个工程施工成本。所以在实际施工中,项目负责人进行工期安排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认识到工期和成本的辨证统一关系,确保整个工程能够均衡有节奏施工,在对施工资源合理有效使用基础上,保证工期,降低成本。

(2)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优化施工工艺,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投入,如地下室底板设计回填石子,无纺布上做砼保护层,现场将回填石子加高,减少保护层厚度,从材料单价上节约成本等,如构造柱。圈过梁设计基本都是C20砼设计,施工时增加设计变更调整砼标号变成C20细石砼,既可以便于现场浇筑又可以提高外观质量等。

6、各类商务资料管理

在施工企业管理中,合同管理是其重要组成内容,同时也是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尤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要求项目商务人员熟解合同,找出合同漏洞及监控施工过程中合同履约情况。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着手:

(1)在合同签订前加强管理。随着我国工程施工领域的的法律法规逐渐得到完善,比如《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的出台,就针对合同管理和工程招投标规定了具体的要求。所以,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签订前必须仔细阅读合同文本,全面掌握施工合同律法知识,并且要认真的阅读合同条款的每项内容,结合当事人的自身情况和项目的特点,对合同的质量要求。计量标准。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作出具体明确的解释,防止日后出现歧义。于此同时,合同的条款要用词严谨,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不能贸然的签立合同,以免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给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

(2)在招标阶段严审企业资质。合同双方能否在施工阶段顺利的履行合同,坚持合同审查制度是最有效的措施。合同审查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具备合同签订条件与否,合同内容符合法规与否,工程等级和技术要求具体详细与否,合同的条款用词恰当与否,简洁明了等,于此同时,还应该对投标单位的注册资金。主体资格。财务报表。企业荣誉。设备和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核,以此确保投标单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篇6

【关键词】融资结构;公司治理;股权融资;债权融资

一、概述

《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统计年鉴2009卷》披露各类证券成交总额441874.67亿元,同比增加62.55%。其中,股票成交总额346511.91亿元,占证券成交总额的78.41%;债券成交39806.34亿元,占证券成交总额的9.01%;基金成交6549.06亿元,占证券成交总额的1.48%;权证成交49007.36亿元,占证券成交总额的11.09%。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统计年鉴中也出现了相似的情况,为了有效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应该运用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的相关关系,通过改善融资结构来解决公司治理问题,并通治理结构的规范运行来促进良好融资结构的形成。

二、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融资结构表面上是资金关系,但实质上,由于各种资金来源主体都要求主张自身的权益,即融资方式的选取直接影响公司相关经济主体的利益和行为,因此,融资结构相应地便成为各种资金背后的产权主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某种利益格局。而从前文对公司治理的涵义分析中可以看出,公司治理正是为解决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而存在的。张维迎认为,融资结构是公司治理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融资结构。因此,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有重大影响。

(一)债务融资对公司治理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1.债务人监督

通过债务契约中附加的的约束条款,限制经理人的行为。如:公司向银行借债时,银行要求公司定期提供财务报表,监督公司财务状况,以确保公司能够按期还款。

2.自由现金流效应

不同期限的债务对公司治理结构起到的作用不同。短期债务可以减少管理者所控制的自由现金流量。短期债务融资有利于削减公司自由现金流量,通过破产的可能性,限制管理者利用公司自由现金流从事私人利益的行为。长期债权可以阻止管理者进行利己的非盈利投资,特别是对自由现金流充裕的公司,有效防止管理者的无效率扩张。

(二)股权融资对公司治理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1.股权融资的成本

在现代公司中,经理人持有公司股份是很少的,有的经理人甚至不持有公司股份。因为经理人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经理人不能从其提高企业利润的活动中获得全部的好处,也就是说经理人只有部分剩余索取权,但却要承担从事这些活动的全部成本,那么经理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就可能不完全一致。

2.股权流动性与股票市场外部治理

市场经济中,充分竞争的金融市场会改善公司治理。股票市场在公司治理中主要有两个作用:首先是提供客观反映和准确评价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和经营者努力程度的财务信息,通过股票价格变动给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施加压力,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其次是公司股票能在完善的股票市场方便地进行转移,所有者可以采用“用脚投票”的方式,去约束和限制经理人。股权具有充分的流动性是股票市场发挥其外部治理效应的前提,股权流动性越高,股票价洛越能准确地反映公司业绩,更客观的评价经理人的经营能力和努力水平。因此,增强股权流动性有利于改进公司治理。

3.股东性质

不同类型股东持股的目的和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大相径庭,他们的行为将影响公司治理行为。在我国,股东主要由个人股、法人股、国家股和外资股构成。我国上市公司中只有极少数的外资股东,且外资股东所占比例小。个人股参与公司治理的能力较弱,对公司治理影响很小;法人股有较强的公司治理能力,对公司治理产生较大影响;在我国,国家股在股权结构中比例很大,持股目的主要是为了调节和控制国民经济运行。国家股的不可自由流通,决定了其只能采取“用手投票”的方式参与公司治理。

(三)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共同作用下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公司治理的首要问题是控制权。关于控制权,我国学者张维迎(1996)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企业控制权的分布状况;令X为企业总收入,A为应当支付给工人的工资,B为对债权人本金及利息的支付,C为股东所要求的利润。控制权的分布分为以下情况:当X≥A+B时,控制权掌握在股东手中;当X≥A十B十C时,在经理人掌握着控制权;当A≤X

三、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对融资结构的影响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系列管理和控制体系。治理结构规定了每个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并规定了公司事务决策所应遵循的制度。治理结构影响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类型,并进一步决定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不同的治理结构会导致上市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分布状况各不相同。占有控制权的经理人会运用自己的权力影响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以维护其所代表的利益方。国内关于治理结构对融资结构的影响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内部治理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影响

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包括股权集中度、独立董事,管理层持股、总经理任期、领导权结构、董事会规模、机构投资者等。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形成对于改善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高层管理人员对融资结构的影响取决于自身利益,这种自身利益主要来源于在职消费和股权激励。经理人拥有公司股权或股票期权意味着他们与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设经理人的股权融资金额为i,其他股东的股权融资金额为j,则股权融资总额为i+j,经理人所占的比例为i/(i+j),假设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金额为c,资产收益率为x,,债务利率为y(x、y均为百分比,x>y),经理的股权收益率为G,则

G=i/(i+j)*[(i+j)x+c*(x-y)]

即G=i*x+(x-y)*c*i/(i+j)。

则c增加及j减少的双重作用可以较大地增加经理的股权收益。经理人倾向于发行债务或回购股份。

除了能获得股权收益外,经理还享有大量的在职消费。在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情况下,在债权人与高管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时,还存在道德风险(如:在职消费),高管倾向于进行投资更高风险的项目,因为经理人和股东等高层管理人员只承担有限责任,若投资成功,大部分收益归自己;投资失败,高管只承担有限责任,大部分损失归债权人。

(二)外部治理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影响

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结构主要包括债权人市场、控制权市场、经理人市场等。外部治理结构影响公司的筹资进而影响公司融资结构。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融资结构有重大影响。所有者与经理人扮演的公司治理角色不同,这会产生利益分歧。不同的公司治理行为会导致不同的融资结构。应改进治理结构,进而形成较好的融资结构。

四、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的改进建议

在上市公司一定的公司治理结构条件下上市公司中各利益主体的博弈会形成经理层决策的纳什均衡,我们应利用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间存在的互动关系,去尽可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一)发展债券市场,改善融资结构

通过债务融资,可改变上市公司单一股权融资的状况。企业债券一般要求对社会公众发行,不但要求固定利息,而且必须按时还本付息。因此,在融资结构中一定比例的企业债券,可以形成对经理层的有效监督,是实现最佳资本结构的有效途径之一。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有利影响如下:减少政府干预,促进债券市场化;积极培育中介机构,改进债券信用评级制度;大力增强企业债券流动性;有利于消除本文中上市公司“轻债务重股权”的股权融资偏好问题。

(二)加强债权人保护,提高债务融资比例

企业破产中债权人和债务人的权利义务严重失衡,存在债务人恶意破产,蓄意逃避银行和其他债权人债务的行为。在破产过程中债务人故意抽逃企业资产,损害债权人利益。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限制了债权人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大,阻碍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因此,在《破产法》中加强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力度,完善有关法律制度,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法律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这样有利于促进债券市场发展,提高债务融资比例,改善融资结构。

(三)构建有效制衡的股权融资结构,保护中小股东

吴敬琏提出,改进中国公司治理要解决“一股独大”的股权问题,使多元持股制的优越性得以发挥。多元化持股有利于增进股东相互间的制衡与监督,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限制大股东过分偏好股权融资。也同样有利于消除上市公司“轻债务重股权”的问题。

(四)加大投资者保护,改善公司治理状况

在公司治理中,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分配是由契约规定的。只有建立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制度和规则并严格遵守,才能使充分保护所有者权益。所以,完善《公司法》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与公司实际相符合的公司章程才能使所有者和经理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受到法律保护.所有者与经理人之间的关系法律化、制度化会进一步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并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五)建立经理人市场竞争机制,完善治理结构

应当在人才市场中建立经理人市场,用真实、详尽的信息和适当的指标体系来评价经理人的经营业绩,实现经理层聘任双向选择制,减少经理层的行政干扰,建立受法律保护的委托关系,造就一支职业化的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以解决治理结构问题。

(六)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制衡管理层

该制度是为了解决公众公司在股权十分分散的情况下,出现小股东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态度冷漠和普遍搭便车的现象,公司被无人监管的内部人控制谋取非法利益的问题,而对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结果。引进外部独立董事,保持董事会对经营者的独立性,明确界定董事会与管理层的职权,在管理层与董事会之间维持一种制衡关系就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五、结论

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公司融资结构不仅影响公司的资本成本和企业价值,而且影响公司治理结构。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是股份公司走向市场化所遇到的普遍问题。合理的融资结构有利于改进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对经理人形成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融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从而产生了公司治理功能的衰退和治理机制的失效,而公司治理功能的衰退和治理机制的失效又进一步导致融资结构的扭曲。融资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一系列治理问题的产生,阻碍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与运营。同时,上市公司良好的治理结构又会促进合理融资结构的形成。应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实际,更好地引导我国上市公司形成良好的融资结构,改善公司治理,形成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的良性循环,提升我国上市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沈艺峰,肖珉,林涛.投资者保护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J].经济研究,2009(7).

[2]何德旭,张雪兰.利益相关者治理与银行业的社会责任[J].金融研究,2009(8).

[3]李维安,唐跃军.大股东对治理机制的选择偏好研究[J].金融研究,2009(6).

[4]王满四,邵国良.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机制的公司治理效应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7(2).

篇7

新会计准则的施行是我国会计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公允价值计量是本次准则修改中的重点,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有17项准则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使得公允价值的应用,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

【关键词】

不确定性;公允价值;净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42条把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该定义和国际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大体一致。从公允价值定义可以看出,要保证估计的价值是公平的,就必须假定交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一是公平交易(非不平等交易);二是熟悉情况(非不熟悉情况);三是自愿让渡(非强制转让);四是持续经营(非破产清算)。在满足上述条件下的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价值自然就是“公允价值”。

1 公允价值不确定性的表现

1.1 公允价值的获取存在一定的难度

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的资产种类繁多,并处于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市场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辨认,不存在活跃市场交易价格的判断难度较大等问题难以解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大致的估计或采取近似价值的操作,在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容易形成操纵利润的嫌疑。另一方面,对公允价值进行判断的主要形式——现值技术的运用,因不同投资者之间,投资者与管理当局之间对投资的期望报酬率不可能完全统一,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这同样导致在具体的技术操作上难度较大,加之无论是贴现率的选择还是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均离不开对未来事项和不确定性的主观判断,以上这些主观判断因素的存在,在增加公允价值的不确定性的同时无疑也大大增加了企业会计人员“捕获”公允价值的难度。

1.2 对公允价值审慎使用缺乏必要的解释和沟通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时,更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做了审慎的改进,严格规范了运用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即公允价值应当能够可靠计量。基本准则强调“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之所以要强调只有在能够可靠计量条件下才可确认,无非是说明公允价值的使用是有条件的,这一原则在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易、债务重组等具体会计准则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1.3 可操作性问题

比较国内外对于公允价值的研究,其对公允价值操作应用方面主要涉及的问题是两个:一个是范围问题,主要回答哪些经济事项需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另一个是方法问题,主要回答如何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前一个问题,我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已经做了明确的规定,不需赘言,但是对于后一个问题,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却说明得十分有限,这样的现象,最容易产生的后果是,会计人员虽然知道哪些具体业务需要进行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如何对其进行计量,却显得办法不多,或者干脆无所适从。因此,我国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相关指引内容的缺失,可能会成为阻碍公允价值计量合理有效运用的关键因素。

2 不确定性下公允价值对上市管理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是本次准则修改中的重点,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有17项准则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下面就我在校期间学过的比较熟悉的几项准则中不确定性下的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给予分析。

2.1 在《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中的表现与分析

(1)初始成本确认——以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当投资成本大于取得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视同购买被投资单位商誉,不调整投资成本;当投资成本小于取得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投资成本。

(2)投资收益确认——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3)将初始投资成本差额计入商誉或当期损益存在被上市公司滥用的可能性。由于在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过程中,需要较多的职业判断,计算也较为复杂,投资企业可以通过对多个单项资产公允价值的误判来影响总体净资产的数额,从而影响初始投资成本差额的数额和方向。投资借差计入当期损益,而投资贷差计入商誉且不摊销,会使部分上市公司通过收购高投资差额子公司来调节当期利润。此外,投资收益的确认会因为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难以取得或对其公允价值的误判而容易被人为管理。

2.2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的表现与分析

(1)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和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企业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在商业实质判断问题上,准则要求关注交易各方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3)由于对商业实质的判断是基于“未来现金流量”的,上市公司可能会为了达到确认损益的目的而人为安排不必要的交易。对于未来现金流量的计算,不同的人通过不同的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所以具有商业实质的条件很容易被利用。对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否可靠地计量以及其金额如何确定也有一定的难度,这就为利益主体确认损益提供了便利。由于准则对关联方之间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未予以明确规范,因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更容易被利益群体操纵。

2.3 在《债务重组》准则中的表现与分析

(1)在采用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和将债务转为资本的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分别按照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债权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对于债务人来说,在再融资和以非经常性损益为目标上的盈余管理空间不大;但对于债权人来说,由于在以资产或股权清偿债务方式进行债务重组时,抵债资产公允价值直接影响到债权人资产入账价值及债务重组损失的金额,所以存在一定的盈余管理空间。具体来说,若高估抵债资产公允价值,则会低估债权人当期债务重组损失;若低估抵债资产公允价值,则会高估债权人当期债务重组损失,同时高估未来资产价值实现当期的盈余。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未来期间实现的资产价值计入经常性损益,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存货的变现等,而当期债务重组损失计入经常性损益。

因此,上市公司存在通过调节抵债资产公允价值的高低,在不同损失金额、不同损失确认期间、经常性损益与非经常性损益之间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2.4 在《企业合并》准则中的表现与分析

(1)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对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计量进行复核,经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2)通过调节支付对价资产以及被购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来操纵利润。通过重估支付对价资产的价值,购买企业可以直接将其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调节利润。另外,也可以利用大幅度压低购入资产的重估价值,比如低估被购买方的资产、高估其负债,这样就可以为合并后创造盈利空间。例如,将低估的存货在后期高价卖出,立即就可以实现经营收益。同时,高估和低估后产生的巨额价差可以作为商誉入账。按准则规定,商誉不需要摊销,只要求定期进行减值测试,这样合并中产生的虚资产就不会给企业带来折旧或摊销的压力。

(3)通过确认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来调节利润。我们需要关注被购买方对无形资产确认的公允性,如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的确认等。通过调节被购买方无形资产确认的金额,从而影响商誉的确认。此外,对于被购买方或有负债的确认也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此类负债转回可以增加以后年度的利润,将成为上市公司并购中操纵利润的又一个工具。

公允价值只有不断的完善和修正才能充分发挥公允价值的优势,并将使我国的会计计量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计量理论及技术的日臻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实务中运用将会逐步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王婷婷,《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第06期

篇8

各工商所(队)、局机关各科(室):

为加强外部监督,提高行政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准,推进“两建一创”活动深入开展。根据xx市工商局的要求,今年分局邀请xx市人大对工商行政执法开展定向视察,这对工商部门来说是一次重要的社会链接,对于人大代表以及人民群众认识工商、了解工商、理解工商,推动工商工作将起到很好的作用。为扎扎实实地开展此项工作,分局决定,建立接受人大定向视察工商有关工作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年度工作报告制度。每年年底向人大定向视察组汇报全年工作情况及下一年工作思路,听取意见建议。

二、检查、考核制度。不定期组织人员,对人大定向视察中发现的问题和反馈意见建议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并把检查结果列入单位责任目标考核。

三、上门走访制度。局领导不定期上门走访联系所所在地的人大定向视察组成员,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联系人大定向视察工作的局领导和联系人,每季度上门走访一次人大定向视察组组长,汇报近期重点工作,交流有关信息,听取意见建议;各工商所所长,每二月上门走访一次所在地的人大定向视察组成员,汇报有关工作,听取意见建议。版权所有

四、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于本单位、本地发生的重大事件、突发性事件在及时向上级工商机关、当地党委、政府报告的同时,即时向人大定向视察组报告,尽早沟通,争取主动。

五、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将分局开展的重点工作、活动的小结以及一些文件资料寄送给定向视察组成员。

六、网上联系制度。利用xx政务网络平台,采取电子邮件的形式,即时将分局开展的有关重点工作、重要活动和人大定向视察组提出的涉及全局性工作和局重点工作的意见建议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情况,反馈给定向视察组。

篇9

第二,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声誉的影响因素。一是声誉系统。声誉系统的效率越高,其传递的声誉信息越有效。若一个交易主体可以给予的信赖方面的有效性越高,那么声誉就可以为主体带来更多的收益,这也会激励潜在的交易主体更加积极的去建立和维护自己的声誉。二是声誉环境。从经济学角度看,良好的声誉能给声誉主体带来长期利益的最大化。声誉主体的声誉状况会受到取得声誉环境状况的影响,如人们比较关注企业的声誉状况,且对其良好行为非常认可和赞同,那么企业可以较为容易的取得较高的声誉;反之,企业就要付出较大的努力才能去的声誉。这种良好的声誉环境会产生所谓的内部激励。内部激励不同于外部激励,外部激励仅仅是为了得到相应的报酬而被动地完成指定任务;而内部激励则是出于内心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其最大可能的发挥了声誉主体的个人能力,在工作中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三是市场总体中可信赖主体的比例。它对声誉租金的大小有重要影响。根据获取声誉难度的大小,声誉系统可以分为严格和宽松。总体可信赖主体比例较低时,在宽松的声誉系统中,由于声誉的取得十分容易,所以有的声誉主体相对于没有声誉的优势不是特别明显,声誉租金很低。相反,在严格的声誉系统中,如果获取剩余的难度较大,将只有极少部分个体能取得声誉,这时声誉主体可获得相对高的声誉租金。总体可信赖主体比例较高时,在严格的声誉系统中,如果取得声誉的难度较大,将会有小部分个体获得声誉;反之,在宽松的声誉系统中,如果获取声誉的难度较小,那么将有大部分个体获得声誉。

第三,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声誉机制构建的建议。一是保证经理人具有长远预期,是高管人员声誉机制形成和发挥作用的基础。这是因为只有对未来有长远预期的高管人员才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注重自己的声誉,且声誉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高管预期到博弈能够长期重复进行下去且未来长期收益巨大,为了获取长期收益,他们就会重视自己的职业声誉,激励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克服“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二是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营造一个歧视机会主义行为的社会环境。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加大高管人员的声誉惩罚成本,可以对高管产生威慑作用,从而促进高管自我声誉的建设和维护,从而进一步减少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机会主义与声誉是相对应的,没有机会主义也就没有声誉。机会主义倾向是经理人的本能,而声誉则是提倡克服这种本能,这就必须对此本能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道德谴责和社会歧视。因此,提倡歧视机会主义行为,大力营造一个对机会主义行为实施社会歧视的舆论环境,这样才能保证高管人员声誉机制的建立和发挥作用。三是提高上市公司声誉系统的效率,完善高管人员的声誉传播渠道。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声誉体现了其以往的业绩,也是对高管们拥有的创新能力、开拓能力和敬业精神等的一种证明。但声誉只有通过完备的渠道进行传播才能对高管们产生有效的激励,否则错误的声誉信息会导致激励机制的扭曲。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就是要求每一位高管建立起全面、真实、连续、公开的业绩档案记录、信用记录。证券监管部门可以为所有在职的高管建立一个公开的数据库,使得相关利益人可以自由地获取他们的个人信息和对公司决策的观点,对那些有“偷懒”行为的高管予以公布。因此,声誉系统效率的提高会引起声誉租金的大幅上涨,从而促进企业对声誉建设的重视程度。

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应用影响及启示

邓凤兰

篇10

关键词:创业板上市公司 高管离职 影响因素

一、引言

创业板市场自2009年10月开市以来,高管离职的热潮不断高涨。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的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离职公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共有459位高管离职。公司上市时间不长,高管们便迫不及待纷纷离职,其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根据学术界对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离职原因的已有结论可知,高管之所以纷纷离职,原因之一是受到创业板市场高估的首发市盈率影响,高管们抵挡不了售股套现的诱惑,以离职为借口从而实现巨额的套现。另外,也有部分高管因为不看好公司成长而选择离职,或是高管自身的原因选择不再担任公司的管理人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离职现象越来越普遍,政府监管部门应采取哪些措施,值得理论与实务界进一步研究。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从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看,创业板高管离职的动机主要分为快速套现、高管对公司成长不看好以及高管自身的个性化原因三个方面。本文将具体展开以上三个方面,对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离职的因素做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一:高管薪酬与高管离职负相关。

根据委托理论的核心观点,在委托关系中,如果人付出的努力和获得的结果不能匹配,则人将产生不满的情绪。如果创业板高管认为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也可能直接导致他们不满而离职。因此,本文假设高管薪酬越高,高管离职率越低。

假设二:高管持股比例与高管离职正相关。

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离职之所以愈演愈烈,和该板块限售股解禁的规定有着一定的内在关系,也就是说高管离职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将持有股票“套现”从而获取巨额利益。由此,本文假设高管持股比例与高管离职正相关,高管持股比例越大,其离职的可能性就越大。

假设三:公司成长性与高管离职负相关。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管大部分都是公司的创始人或者核心技术人员,他们对公司的了解胜过其他利益相关者。从长远看,如果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看好公司的成长,他们就不会放弃对公司的管理。所以,本文假设公司成长性与高管离职负相关。

假设四:公司经营业绩与高管离职负相关。

公司经营业绩的好坏与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公司的经营状况良好,业绩蒸蒸日上,高管们的努力就会得到股东的肯定,由此而来的成就感将使得他们更有信心管理公司。也就是说,公司经营业绩越好,高管离职的可能性越小。

假设五:公司规模与高管离职负相关。

一般情况下,资产的规模大小反映了企业的复杂程度和控制资源的能力。充分的资金来源对于高成长性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十分关键,也有助于公司规模的扩大。而对于高管来说,规模越大的企业,给高管带来的机会和利益就越多。也就是说高管离职的机会成本更大,更不可能离职。

假设六:公司成立年限与高管离职率负相关。

成立年限长的企业,经过不同时期市场的风浪,适应力和生命力都更强。此外,成立年限长的企业相比于刚成立不久的企业而言,企业制度更加完善,人力资源的流动也更趋于稳定,更能够吸引人才。

假设七:高管年龄与高管离职负相关。

从高管自身的原因看,年龄也可能是影响高管离职的因素之一。年龄越大的高管,越能够把持住巨大的利益诱惑,不会轻易因为“售股套现”等原因而做出离职决定。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为了保证研究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本文将2009年首批在创业板上市的36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选取了样本公司2010年至2013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并以取平均数的方法作为最终的研究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数据来源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公布的离职公告,以及国泰安CSMAR数据库、巨潮网(http://.cn/)所提供的上市公司年报信息、财务指标等。

(二)模型选取与变量定义。

1.模型选取。本文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确定各因素对高管离职的影响。逐步回归是线性回归的一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引入每一个解释变量进行逐个检验,当后引入的变量使得原引入变量变得不再显著时,就将前引入变量剔除。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既无显著的解释变量进入回归方程,也无不显著变量从回归方程中剔除为止,从而得到最优的回归方程。本文建立的模型如下:

Turnover=α+β1 Salary+β2 Share+β3 Growth+β4 ROE+β5 Size+β6 Year+β7 Age+ε

该模型表示的是被解释变量高管离职率与解释变量、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ε为方程的随机误差项。

2.变量定义。根据假设,本文选取的变量如表1所示。

(1)被解释变量。本文从公司层面出发,研究创业板高管离职的影响因素,被解释变量设定为高管离职率,高管离职率诠释了2010年至2013年,样本上市公司发生离职的高管人数占全体高管人数的平均值。用高管离职率作为本文的解释变量,是因为该指标能够很好地反映各影响因素对高管离职的影响,因素影响越显著,离职率越大。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的界定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总工程师等参与公司管理决策的高级管理人员,不包括监事、独立董事、职工代表。

(2)解释变量。本文选取了高管薪酬、高管持股比例以及公司成长性这三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分析其对创业板高管离职是否有显著影响。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在回归之前,首先对样本整体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出所有样本变量的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等数据。

由表2可知,首先,从高管持股比例的情况看,最大值为0.59,最小值为0。可见在样本企业中,有的企业不愿意让高管持有股份,而有的企业高管的持股比例很高。在高管持股方面,各公司的差异较大。其次,绝对指标公司成立年限的最小值为3.49,最大值是17.16,均值是7.38,反映了样本上市公司的成立时间并不长,属于比较年轻的企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再次,由于进入描述性统计的数据是2010年至2013年间样本公司4年的平均情况,因此,以4年平均情况为前提,一方面,上述指标中的相对指标――高管离职率、成长性、公司经营业绩的标准差都较小,小于0.32,这说明数据间的差异较小,避免了数据差异大的影响,有利于进行回归分析;另一方面,将其中差异较大的数字平均化,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局限性所在。最后,被解释变量高管离职率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0.15,这样的数据并没有全面地体现出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离职情况的严重性。但从高管离职的绝对值看,4年间36家样本上市公司高管离职的总人数就达到52人,创业板高管的离职情况并无减退之势。

(二)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是运用相关系数对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程度数值化的过程,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上页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与被解释变量高管离职率Pearson简单显著线性相关的解释变量有高管薪酬、公司成长性、公司经营业绩、公司规模、公司成立年限以及高管年龄。其中,高管离职公司成长性在0.01的水平上显著,与高管薪酬、公司成立年限在0.05的水平上显著。所有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基本都小于0.5,可见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对回归分析影响不大。

(三)回归分析。

1.模型汇总。表4为逐步回归分析中两个模型的回归拟合情况。其中模型2的R2为28.5%,大于模型1的17.1%,说明模型2的解释变量能够解释高管离职率28.5%的变异性,选择模型2更为准确。需要指出的是,28.5%的解释力反映出高管薪酬、高管持股比例、公司成长性等因素对高管离职率的解释力有局限,鉴于创业板市场还不成熟,影响高管离职的因素错综复杂,即使考虑公司经营业绩、规模、成立时间等因素,高管薪酬、高管持股比例、公司成长性等因素对高管离职率出现拟合度不高的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Durbin-Watson值为2.063,非常接近2,说明误差项是独立的,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2.方差分析。通过方差分析,可以实现对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表5 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模型2的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概率值为0.004,小于0.05,拒绝原假设,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

3.排除变量。如表6所示,通过逐步回归分析之后,模型2剔除了不符合显著性水平的因子,最终剩下公司成长性和公司规模两个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高管离职具有显著相关性。两个变量公司成长性、公司规模的容忍度都为0.830,方差膨胀因子VIF也都为1.205。通常情况下,当容忍度大于0.1、方差因子小于10时,则说明该变量和别的变量之间存在的多重共线性在允许的范围内,即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有且只有2个变量系数通过了T统计检验,这两个变量分别为公司成长性与公司规模。其中,公司成长性的Beta值为0.566,是正数,与高管离职率正相关;公司规模的Beta值为-0.371,与高管离职率负相关。

综上所述,得到最终的回归方程为:

Turnover=0.047+0.021Growth-0.014Size

五、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离职的影响因素,得出如下结论:

(一)公司成长性与高管离职正相关。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公司成长性与高管离职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成长性每增加1个单位,高管离职率将增加2.1%。这与本文的研究假设相反。原因可能在于:本文的公司成长性采用营业收入增长率进行衡量,该指标数值越大,公司的盈利能力就越强,股票的投资回报率也越高,因此,创业板高管可能因此而选择股票具有较大价值的时期将其卖出套现。

(二)公司规模与高管离职负相关。公司规模反映了公司生存能力的顽强程度,资产规模越大,实力越强。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而言,较大规模企业相对于规模小的企业,更能拥有一个稳定和规范的发展环境,职业发展平台更广阔。因此,高管们更不愿意离开这样的企业。

(三)高管薪酬与高管离职无显著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高管薪酬与高管离职率无显著相关关系,此结论与假设不一致。其中的原因可能在于,高管薪酬虽然是高管离职的机会成本,但高管可能更看重公司所能提供的发展机会,相对于发展机会来说,薪酬显得更不重要。

(四)高管持股比例与高管离职无显著关系。根据实证结果可以判断,高管持股比例并不直接影响高管离职。但这并不意味着“售股套现”原因与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离职无关,只是证明了高管的持股比例不作为高管考虑辞职的关键原因。

(五)公司经营业绩、公司成立年限、高管年龄与高管离职率无显著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控制变量公司经营业绩、公司成立年限、高管年龄与高管离职率无显著关系。原因可能在于这些因素并不能成为创业板高管离职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胡建平.高管辞职套现的分析与防范[J].现代管理科学,2008,(8):85-86.

篇11

(一)样本的选取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现行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现行准则实施以后,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来操纵利润越来越难。为分析资产减值现行规定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选取沪、深两市的42家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分析。虽然选取的样本数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不足10%,但这42家样本是从各行业挑选出来的,其资产总额及营业利润在所在行业均占有较高的比例,所以所选取的样本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见表1)。选取的样本数据均来源于巨潮资讯网公布的2004年至2006年年报。

(二)样本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及转回情况分析具体分析见表2、表3、表4、表5。

从表2可以看出,坏账准备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总额中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存货跌价准备,再次是长期投资跌价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短期投资、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的减值计提比例较少。按现行资产减值会计有关规定,可转回减值准备的计提金额平均为61595,56万元,占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总额的75,72%。

从表3可以看出,坏账准备的转回在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总额中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存货跌价准备,再次是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短期投资、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的减值准备转回金额及比例都很少。按照减值会计现行规定,可转回减值准备的金额平均为68416,54万元,占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总额的86,00%。

从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可以看出,2005年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基本高于2004年,而2006年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基本都低于2005年。2004年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高于2005年,说明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推行确实起到了夯实企业资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但是,2006年现行会计准则的出台,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从2007年开始,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将无法转回,并且短期资产的减值准备转回也规定了严格的转回条件,所以企业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行为必定非常谨慎,能少提则少提。

从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可以看出,2006年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环比发展速度基本上都在100%以上,说明2006年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基本上高于2005年。主要是因为2006年是上市公司转回以前年度资产减值准备的最后一年,上市公司在过去年度通过种种理由计提的资产减值如果不及时转回,将彻底成为沉没成本。因此,上市公司抓住最后一次机会,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将以前的资产减值予以转回。

(三)样本数据分析第一,从表2、表3可以看出,坏账准备及存货跌价准备三年平均计提和转回的比例分别为75,72%和86,00%。这说明现行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规定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上市公司仍然可以利用坏账准备及存货跌价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第二,从表4可看出,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基本上呈先升后将的趋势,说明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第三,从表5可看出,2006年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基本高于2005年,说明2006年是历年资产减值冲回的最后期限,那些在以前年度通过计提减值准备“雪藏”利润,或需要并可以通过转回来满足某些经济指标要求的公司,有可能在此期间将减值准备集中冲回,否则2007年后这些可能冲回的利润将再也没有机会浮出水面。 通过上述分析可看出,资产减值现行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但是资产减值会计规定不能完全控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二、资产减值规定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上市公司仍可通过流动资产减值的转回操纵利润普华永道的某注册会计师认为,目前上市公司常利用流动性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转回操纵利润,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转回操纵利润的相对较少。现行会计准则在有关流动性资产的计提转回方面与原有的规定并没有多大变化,因此,现行会计准则并不能堵住上市公司利用流动资产的计提转回操纵利润的漏洞。

据统计,截至2006年6月30日,1334家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总额为2543.623亿元。其中,坏账准备为1900.006亿元,占计提总额的74.70%;存货跌价准备为179,668亿元,占计提总额的7.06%;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为170.049亿元,占比6.69%;现行准则禁止转回的三项资产减值准备为271,846亿元,占计提总额的10.69%。在2006年上半年共计186.327亿元的各项减值准备转回总额中,坏账准备转回为119.546亿元,占转回总额的64.16%;存货跌价准备转回为34.125亿元,占转回总额的18.13%;三项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为11.979亿元,占转回总额的6.43%。这些数据说明,上市公司仍可利用流动资产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操纵盈余。

(二)可收回金额的确认和计量难度比较大在判断资产是否计提减值准备时,只要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就确认资产减值。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取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但是。公允价值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判断都比较困难,所以合理确定可收回金额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公允价值确定难度大。公允价值的确定有三种方式,在选择时存在先后顺序。确定公允价值的第二种和第三种方式不易在我国现阶段使用。因为第二种方式对完善的活跃市场要求很高,我国现在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很多资产市场还没达到完善的程度,市场上的价格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所以,不能认定为公允价值。第三种方式中“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以参考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或者结果进行估计”,现行会计准则中列举了可供参考的方法,但是在无法得知类似交易信息的情况下,还需要其他方法协助。这些都给公允价值的应用带来困难,也给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提供操纵空间。

其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难度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受未来各年现金流量、折现率和期限的影响。未来各年现金流量估计要求技术水平比较高,操作难度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所采用的折现率是指企业在购置或者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在确定折现率时,如何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的风险,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难度。

(三)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实施困难现行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与国际准则趋同。但就我国的企业管理现状和上市公司的监管机制看,资产组要在我国企业中实施难度非常大。一是我国目前的管理水平还达不到使用资产组的要求。在使用资产组时,需要与之适应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水平,但是我国

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编制长期现金流量预算的惯例,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对现金流量的测算缺乏经验。二是资产组的划分缺乏明确的标准。资产组划分方法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资产减值准备应否计提及计提多少等问题,客观上可能使企业随意扩大或缩小资产组来调节利润。

(四)商誉减值测试困难商誉的减值测试要结合所属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将蕴含大量的操作问题。如何认定所属的资产组、是否会产生商誉错误地分配给过小的资产组或者过大的资产组等都包含了太多的主观判断因素,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也缺乏判断标准,这将是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灰色地带。

三、改进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完善的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是有效实现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重要途径。因为资产减值的计提是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而公允价值的本质基于市场价值的判断,凡偏离市场价值的判断都不公允。为了合理确定市场价格,判断各项资产是否应该计提减值准备,必须规范和健全我国现实的市场环境。为此,国家应逐步建立起各行业市场价格信息系统,建立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市场报价系统,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定期公布有关资产的信息资料,真正使评估价值接近市场价值,以减少资产减值会计中的主观因素,为计提减值准备的可操作性、客观性、公正性提供直接依据。

(二)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作用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计量比较复杂,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因此,资产减值问题审计中,应由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扎实、职业经验较为丰富的注册会计师来实施,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当注册会计师依据审计证据所估计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列示有差异时,应判断差异是否合理。如认为不合理,应提请被审计单位予以调整;若被审计单位不调整,注册会计师应视重要程度,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意见;当注册会计师无法判断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合理,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样,可以引起会计报表信息使用者的注意,有效遏制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操纵盈余。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不仅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而且还应具有综合分析和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人员的综合分析和职业判断能力决定了资产减值确认和计量的准确性。而我国目前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偏低,职业判断能力不强。因此,有关部门应通过岗位继续教育等方式来加强对会计人员在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方面的业务能力培训;同时,应注重对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使会计人员在判断和表达经济业务时,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

(四)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目前,一些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的主要原因是对企业会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小,企业违规违法成本低。此外,企业会计数据失真问题的日益严重与法律责任的威慑效果低下有着极大关系。我国应对发现的会计造假等问题加大处罚力度。对于会计造假的法律主体,不仅要明确法律责任,还应提高法律责任的威慑程度。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打击会计造假等行为,维护公众利益。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电子商务知识管理管理战略

今天,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它们的关键资产和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是它们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组织的知识。数字革命不仅改变了企业搜集、储存和处理消费者行为信息的方式,改变了商家制定价格、促销或分销产品的方法,而且提高了它们管理知识的能力。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使企业积累大量消费者的数据和信息,拥有和逐步搜集消费者的特征和其购买方式的信息对提高企业的营销能力是非常有益的。随着因特网的不断发展和电子商务企业的出现,知识管理的实践和研究正变得越来越重要,除了电子商务企业,传统企业也正在网上建立它们的电子商务平台。在电子商务时代,许多正在改进和变化的商务活动要求有效地创造、组织、检索、交流、共享和利用知识的新形式。尽管电子商务发展很快,但许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把知识管理作为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和提高竞争能力的经营管理战略。本文想就此进行一点有益的探讨。

1.电子商务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选择

Nonaka(1994)根据知识的表达形式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正式和规范的、客观有形的、可以清晰地表述、完整地向他人传递的知识,通常以语言、文字、事实、数据、图像等有形结构的形式存储,表现为著作、文件、计算机程序、专利、数据库、产品说明书以及计算公式、方程等。而隐性知识则是指复杂的、隐含的、高度个体化、难以形式化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主观知识,通常以个人经验、印象、感悟、团队的默契、技术诀窍、组织文化、风俗等形式存在,难以用文字、语言、数据、图像等形式加以表达。从知识的编码格式化角度看,可以把知识分为可编码和不可编码的知识。显性知识可编码,隐性知识不可编码。由于知识只有被编码格式化后才能方便地为他人所共享,因此企业必须尽可能地实现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然而,这种转化过程并非容易。知识的客观成分被认为主要对过程发生影响,而主观成分则对创新发生影响。

Watts(1992)认为知识管理存在紧密和松散两个方面,就象洛克(Lockean)/莱布尼兹(Leibnitzian)和黑格尔(Hegelian)/康德(Kantian)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哲学流派的观点;或者用阴阳比喻来描述知识管理的两个方面,因为二者对促进知识管理的发展是必需的,而阴阳法则是中国思想真正的根。紧密的这一面是建立在洛克)/莱布尼兹哲学的基础上,它实质上为知识管理提供了信息处理方面,支持知识管理的客观观点。相反,松散的这一面提供了在黑格尔/康德的哲学观点中的敏捷和柔性,承认含义分歧的重要性,它实质上支持知识管理的主观观点。对知识管理系统的根本挑战是它们支持知识管理的两个方面:紧密/松散或客观的/主观的观点。

一个700多家美国公司的调查显示,组织知识的主要部分(隐性知识)驻留在雇员的头脑中,仅仅只有一小部分(显性知识)是共享的形式。针对知识的两种形式和不同的企业对知识管理的不同需求,知识管理战略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但从大的方面来讲,知识管理有两种战略模式,即编码化的知识管理战略和个人化的知识管理战略。编码化的知识管理模式将知识编码、贮存在数据库中,公司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调用。此方式强调信息技术的投资,首先要求开发能迅速收集、传播知识的管理信息系统,然后通过这些知识的重复利用获得收益。编码管理模式旨在节约顾客收集知识的时间,减少顾客享用知识的成本,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因而规模经济效应显著,对生产标准化或成熟产品的企业知识管理较为有利。例如,戴尔公司虽然消耗巨资开发了容有4万种(竞争对手为100种)组装技术的知识管理系统,但公司的销量十分大(如1997年为1100万台),这意味着平均每种组合方式1年内使用了275次,很显然,每使用一次分摊到的成本几乎是微不足道的。1999年,该公司销售收入为411.9亿美元,近年来该公司利润每年都在以83%的速度增长。个人化的知识管理模式中,知识与其所有者没有分离,知识所有者的知识通过直接的人员交流得到传播和分享,此方式强调人力资源的投资,需要大量引进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积极花费巨资鼓励他们直接与公司其他人员和顾客进行交流,以便传播他们的知识,这种知识相对社会总需求而言是极为稀缺的。因此,个人化管理模式为这些顾客享用社会稀缺资源提供了机会,同时也满足了一部分个性化顾客的心理需求。个人化知识管理战略主要针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有利于企业知识创新,特别适合于个性化定制型、产品换代周期短、知识含量高的知识型企业。这一点在麦肯锡公司可以看得很清楚。麦肯锡公司经常帮助顾客进行业务的区域拓展和国际拓展。为了论证拓展方案的可行性,麦肯锡请到的都是一流的专家、学者。这些人主要包括:经验丰富的生产线拓展专家;对相关行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非常熟悉,并富有远见的资深人士;对拓展地文化、风俗、价值观念有深刻把握的人文学家;熟谙当地法律法规的律师;世界一流的区域经济学家等。

有这些人的深思远虑、周密论证,显然极大地减少了拓展方案的风险。当然,这两种战略并不是不相容的,必要时,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分阶段或者对企业不同方面同时实施不同的管理战略。对具体企业来讲,知识管理战略在电子商务企业中又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本文研究的知识管理战略有3种表现形式,即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战略联盟的知识管理,具体企业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某些战略进行实施。

2.电子商务企业的知识管理战略的表现形式

2.1人力资源管理

人既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又是知识的载体。正如日本著名学者所说:“只有人类才能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无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多大,它们终究不过是人类的一种工具。”所以说人是根本,对人管理的好坏将决定知识管理的成败。而人力资源管理正是这样一种现代管理思想,它不同于传统的人事管理,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将人看作最重要的资源,认为“人才决定企业的前途”。其管理模式为“以事就人”,人为主、事为辅,旨在人适其所、人尽其才,使组织的成长配合个人能力的发展,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有机统一。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本,激发了人的潜能与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知识的共享、交流、应用及创新,所以说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与关键。

根据知识管理的要求,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从两方面着手:

a.重视对企业员工的精神激励,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力和责任,充分发挥员工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企业中大力推行团队精神,鼓励员工的开放与合作意识,企业员工通过知识的交流、转化、共享和创新而达到相互信任,每个员工都有义务推进企业知识库机制的良好运转,并享受在传播、获取、创造、应用新知识中得到的快乐;必须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营造一种敬业、进取和宽容的合作氛围,强调人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人的能动性,使每个员工都有一种归属感、成就感,并把自己的个人利益融入到集体利益之中,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例如,本田公司为了解决项目开发中碰到的难题,创立了一种“头脑风暴营地会议”的方法,在工作场所以外的度假胜地召开各种非正式会议,一边饮酒享受美味佳肴,一边讨论开发中碰到的难题。与会者本着“批评要比提一项建设性意见容易十倍”的原则,使大家的思维集中到同一方向上,集思广益。这种讨论会实际上是一种机制,它不仅是开创了一个对话场所,也是与会者分享经验、促进相互信赖的过程。与会者通过分享经验以及亲身体验,不仅加深了友谊,也形成了统一的认识。

b.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广泛吸纳各类精英;创造员工终生学习和终生培训的良好氛围,将学习转化为企业的日常行为,由主动学习代替被动学习、组织学习代替个人学习、系统学习代替零星式学习,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五项修炼”,促使企业成长为学习型组织。例如:IBM每年为内部员工在培训方面的投入多达20亿美元以上,不仅创建了各类培训学院,还建立了网上大学,采取“自助餐式培训”的方式,为员工的自选培训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由此造就了众多优秀人才;摩托罗拉公司创造了自己具有创新意义的培训模式,建立个人培训账户,从工资总额中提取2.5%的资金用于培训,每年用于员工的教育培训费用超过10亿美元,专款专用;西门子公司把培训看作是竞争的要素之一,它在国内外共拥有600多个培训中心,开设了50余种专业培训,每年参加各种定期和不定期培训的员工多达15万人。有资料表明:在全球500强企业中,50%以上都是学习型的企业;美国排名前25位的企业,80%是学习型组织;全世界排名前10位的企业,100%是学习型组织。我国的海尔、联想、宝钢、小天鹅等知名企业也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建立学习型组织。可以说,重视员工的学习培训,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正是这些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

2.2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战略,旨在通过获取和转移客户需求、偏爱和业务情况等动态知识,预测客户行为,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促进销售,并且把组织知识瞄准客户的问题。这种战略承认了我们能从客户那里学到知识,而且理解他们的需求越透彻,解决他们的问题也就越有效。

客户的购买过程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问题认识、信息收集、可选方案评估、购买决策、购买行动、购买后行为。购买行动只是整个购买过程中的一部分,如果企业想要使客户实施其购买行动,就必须要把其他几个部分解决好。客户在采取购买行动前往往要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货比三家”,在整个因特网上搜寻产品信息、比较价格,借助搜索服务尽量有效地搜寻信息,以低代价获得尽可能全面的信息。实际上在电子商务中,不仅买方可以通过完整信息获得收益,而卖方同样也可获得收益。电子传输通常会留下客户需求或偏好的记录,通过提炼的需求信息可减少因需求不确定性带来的浪费,同时也可以增加产品的多样性,客户因此得到满足他们口味的定制化产品。这会使客户获得他们愿意支付的价格,从而增强销售商的市场控制力。

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商业贸易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在传统贸易方式中,了解商品价格、质量甚至商店的地点都是需要成本的,买卖双方只能获得有限的需求和产品质量信息。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可以使买卖双方都变得信息灵通。例如,克卡夫通用食品公司是一个从事奶制品和食品加工的公司,他们开发了一个软件系统,通过对零售商传输过来的数据分析,不仅可分析得出什么样的商品畅销,什么商品滞销,而且还可以改进销售方法,形成新的销售系统。该公司还开发了一个营销程序,通过对用户反馈回来的信息分析,向超市及时而准确地提出优化商品结构和促销的建议。

由此可见,企业全面地、实时地收集和积累这些动态知识是企业成功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也不能忽视客户的姓名、年龄、住所、生日等静态知识,同时要把分散在企业各个部门的客户知识进行统一管理,在企业全范围内共享,就能够为全面了解和分析客户知识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2.3战略联盟的知识管理

商务实体在进行商务活动时都需要与其他商务实体发生各种各样的关联,产生价值链和供应链;而战略联盟则为各商务实体之间的价值交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交流和合作手段,实现企业网络中的客户、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等组织信息/知识资源共享和综合的目标,改变商品、服务、资金和知识的价值,增进和提高合作伙伴的反应能力、创新能力、员工技能和企业效率,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

首先,通过战略联盟,共同开拓和培育市场,在更具活力的市场上分得自己的利益,丰富企业信息和知识,为客户提供超越服务范围的相关知识服务,并在现有知识的运用中创造新的价值。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先后与美国美洲银行、渣打银行、美国道富银行等国外银行,与深发展、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内金融机构,确定了战略合作伙伴或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这有利于工行向合作伙伴学习新的专业能力,与之优势互补,创造新的交叉知识,从战略上创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表现在企业之间商务交流的效率上。在传统模式下,供应商选择、原料采购、商务谈判等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往往由于信息不充分导致成本的增加。战略联盟能够帮助企业在一个更宽阔的范围、与更多的商务对象、以更高的效率完成更多的工作,加快商务流程的运转。例如,2000年2月,世界汽车产业的三巨头———福特、通用和戴姆勒·克莱斯勒达成协议,共同组建汽车工业电子商务平台,它具备电子采购、财务服务、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诸多功能,共享三大公司拥有的部分知识资源和物质资源。这说明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的商务活动,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和知识优势,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愈加突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要求;与此同时,原竞争对手可联合分享共同产业和知识资源,创造更多的商务机会,实现更高的社会和经济利益目标。

参考文献

1.Nonaka,anizationScience,1994;(1)

2.N.Wickramasinghe,G.L.Mills.IntegratingE-commerceandKnowledgeManagement-WhatDoestheKaiserExperienceReallyTellUs.InternationalJournalof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s,2002;(3)

3.张苏.美国企业的两种知识管理模式.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2)

4.Schulz,Martin;Jobe,LloydA.CodificationandTacitnessasKnowledgeManagementStrategies:AnEmpiricalExploration.JournalofHigh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2001;(1)

5.魏刚.浅谈知识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北方经贸,2001;(7)

篇13

    一、股权分置改革对财务管理环境的影响

    (一)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上市公司有两种治理模式,第一种是股东治理模式,它是通过经理报酬(激励机制),董事会制度(约束机制),股东大会,用脚投票(引发并购和接管)以及社会约束力量这五道防线来实现公司治理的。第二种是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我国上市公司大多采用第一种模式。公司治理结构是处理公司中的各种合约,协调和规范公司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在这种制度安排中,股权结构是基础,在相当程度上起较大作用。在股权分置情况下,由于股权估值方式的不同,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经常发生冲突。当上市公司的业绩、品牌、核心竞争力等不能成为公司的市场价值和充分地成为非流通股股东的财富时,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取向与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取向不一致,非流通股股东的行为就有可能发生扭曲,导致上市公司无法形成良好的治理结构。在股权分置改革以后,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形成公司治理的共同利益基础。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基金、券商和QFII (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 等机构投资者将更多地参与公司治理,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另外,股改后,上市公司更能通过股票价格这一综合指标来评价管理层的工作,也更容易实施期权等激励兼容的、长效的激励方式。

    (二)有利于证券市场资本配置功能的发挥

    证券市场的功能是资源配置。这种资本配置功能的实现需要最基本的假设条件:股价能够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即未来收益的现值)。股权分置的情况下,大股东与小股东利益的分置决定着股价被严重扭曲,本来具有预测价值的利润与股票价格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的全流通有助于公司的股价充分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公司管理层都会将关注点放在公司价值的提升和公司股价的维护上。在股改方案中,非流通股股东大多采用送股或缩股的方式,这将使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下降,有助于改善“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机构投资者坚持价值投资理念,日益重视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在同股同权同价的证券市场上更能够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价值发现能力,促使公司股价向公司价值回归,从而有助于摆脱证券市场上价值歪曲的被动局面。

    (三)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并购扩张将成为上市公司增长的重要方式

    公司的成长除了自我积累之外,通过并购进行扩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式。在股权分置问题解决之后,上市公司可以向被收购方定向增发流通股作为支付方式。这种并购扩张的支付方式有利于创造出收购方和被收购方双赢的局面。对于收购方而言,并购只支付股权而不需要动用现金,充分利用了资本市场和金融工具来实现快速扩张。对于被并购方而言,获得了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不仅资产的流动性大大提高,而且可以分享并购创造的价值和上市公司进一步成长的收益。因此,利用资本市场和现代金融工具进行的并购扩张将成为上市公司增长的重要方式。

    二、股权分置改革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财务管理的目标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由于股权被人为割开,股东相应也分为两大阵营。这两大阵营的股东在利益追求、关注焦点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见下表),他们的矛盾也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股价不对非流通身份的控股股东构成约束,再加上以往剥离上市、分拆上市遗留的历史问题,上市公司财务运作的目标实际上是控股股东利益最大化。由于控股股东控制着财务决策权,这种财务目标下的财务运作产生的后果是:对于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存在利益矛盾的决策事项,以牺牲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为代价;对于非流通股股东、内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的决策事项,则以牺牲非控股的非流通股股东利益为代价。证券市场曾出现的通过利润操纵甚至财务欺诈获取配股资格、以牺牲股价为代价获取资金就是明显的佐证。

    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司治理的利益基础一致化以及证券市场资本配置功能的正常发挥,必将使财务管理的目标从控制股东利益最大化转变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对于全流通的上市公司而言,企业价值最直接的衡量标准是股票价格,股价成为企业价值的指示计。随着全流通局面的形成和市场监管效率的提高,股价的信息含量将不断提高,它不仅包括有关企业以往盈利能力和盈利构成的信息,还包括未来盈利潜力、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等方面的信息。股价高低表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信心以及未来盈利预期;而对公司管理层而言,股价高低反映公司投资决策以及日常管理中资源配置和运用的效率,并影响未来融资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利润仅仅是影响股票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公司股价是包括利润在内的多种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企业价值最大化不再只强调企业当前的微观经济利益,更注重微观经济利益与宏观经济利益的协调一致。

    三、股权分置改革对筹资、投资及股利分配三大财务政策的影响

    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控制股东在明显的圈钱动机驱使下,为达到增发、配股或保牌的目的,财务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利润操纵和短期化行为。对于业绩平平的公司来说,这种现象更严重。在股权分置下,将净资产收益率作为配股、增发的考核指标的情况下,这种财务行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随着全流通局面的形成和市场监管效率的提高,股价的信息含量将不断提高,股价成为企业价值的指示计。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在投资项目选择、融资方式、股利政策制定等方面的财务决策必须充分考虑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强调规模、盈利、风险三者的均衡,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公司价值。

    (一)股权分置改革对筹资政策的影响

    股权分置下,上市公司一味追求筹资规模,形成了独特的股权筹资偏好,并且很多上市公司在IPO 或再筹资前往往大肆编造盈利前景十分美好的“项目”,在筹资以后频频改变募集资金用途,以致被冠以“圈钱”的恶名,加上控股股东利用关联交易等手段非法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十分严重,导致上市公司经常“现金短缺”、业绩滑坡。这种现象严重地违背了“以投定筹”这一财务管理基本原则,这种筹资规模“多多益善”的偏好完全是非理性的。

    之所以出现以上情况,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从技术层面看,有关实证研究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筹资偏好根源于股权筹资成本低廉(约2%左右),低于银行借款(5%以上),并且只是一种软约束;从制度层面看,股权筹资偏好仍然根源于股权分置情况下非流通股的收益来源。有研究认为,非流通股收益来源于4 个方面:高溢价发行收益(指IPO 或增发股份)、控制权私有收益(如关联交易、以劣质资产充好认购股份、以股抵债等)、认配权收益(配售股份是以非现金资产认配)、转让收益(场外大宗协议或拍卖转让)。各种再筹资方式对非流通股收益率最高的是增发,约为72%,其次是发行可转换债券,再次是配股,其收益率也可达到28%至33%。这就可以说明上市公司筹资行为在规模和结构上的非理性偏好根源于股权分置。

    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司筹集资金会慎重地选择高溢价的再筹资,因为股改后,制度收益没有了,他们无法利用发行股票或者配股进行圈钱了。他们会根据公司的利益更多选择债券筹资,因为它的成本比起股票要小得多,而且银行的资源有限并且都是中短期的,用它增加财务杠杆不会满足公司的战略需要,所以股改后,债券筹资会成为主流。

    (二)股权分置改革对投资政策的影响

    股权分置下,非流通股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增发、配售股份时的净资产增值,所以他们对于公司是否真的赚了钱并不十分关心,而是关心上市公司是否达到再筹资资格,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是否足够高。在我国,由于特殊的管理体制,股票供给少于需求,致使市盈率偏高(约为20 倍)。控股股东热衷于抬高股票市价以获得净资产增值的收益。公司管理层的投资决策会倾向大股东的关联交易也就是大股东控制的公司或行业,这样会使上市公司的资金投入范围过宽,而且投资的目的不是求收益而是求得个人的业绩。股改后,非流通股东的制度收益不复存在,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公司的资金会投向高收益的项目,会更注意公司业绩的提升。

    (三)股权分置改革对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

篇14

关键词:高管持股;公司绩效;股权分置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5.5文献标识码:B

一、引言

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其对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的积极影响为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带来美好前景。但股权分置改革是否能迅速提高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和公司治理的水平,健全实施股权激励的环境,有待实践数据证明。股权分置改革如何影响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怎样抑制负面影响、规范股权激励制度,这些问题非常值得关注。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本文的样本选取对象是2005年12月31日前(含31日)全面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并复牌上市交易的公司2004年和2006两年的年报数据。剔除了只发行B股的公司、2004年首次发行上市的公司、在2004年和2006年被ST和*ST的公司、金融和房地产行业的公司,以及2004年和2006两年中高管无持股的公司。最终选择了共计121家公司2004年和2006年的年报数据进行研究。

(二)实证分析前提假设。乔志城等(2007)认为,在股权分置改革后被稀释的股份通常是国有股,而何凡(2007)发现,国有上市公司之间公司绩效的差异大于非国有上市公司之间公司绩效的差异。国有股缺乏实际意义上的所有者,国有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所有者缺位的程度就越严重。而且由于政府是国有股的所有者,出于自身政治经济利益的考虑,对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并不一定完全出于最大化上市公司价值的目的。

乔志城等(2007)还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股权的集中度,使一些上市公司失去绝对控股股东。股权分置改革的直接目的之一就是实现上市公司股份在股票市场上全面流通,那么必然提高了股份的流动性。李维安等(2006)发现,当第一大股东并未绝对控制上市公司,大股东之间存在制衡关系时,高管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可以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王克敏(2004)提出当不存在接管市场或接管市场不发达时,管理者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其行为偏离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可能性较大。关于外部接管市场的强度,李善民等(2003)证实了两个假设:一是股权分散假设。股权的分散程度与公司被接管的可能性成正比。二是股份流动性假设,认为股份流动性越大的公司越容易发生控制权转移。

杜海鸥(2007)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后会使“一股独大”格局有所改变,形成多个非控股大股东相互制衡的局面。宋敏等(2004)发现,非控股大股东对管理层有显著的监控和制衡作用。非控股大股东持有较多的股份,一方面可以承受参与监督管理的成本;另一方面有参与监督管理的强烈动机和机会,而没有能力去攫取小股东的利益。

罗建华(2007)认为,股权分置改革通过统一股东目标增强了企业的成长性。周建波和孙菊生(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成长性较高的上市公司,公司业绩的提高与经营者因股权激励增加的持股数显著正相关,成长性好的上市公司,股价上升空间较大,高管更有动力去提高公司绩效。

综上所述,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效果的提高,因此得出假设1和假设2:H1股权分置改革后,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正相关性比股权分置改革前更显著;H2股权分置改革后,高管持股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正相关性比股权分置改革前更显著。

(三)方法设计及模型选择

1、高管持股水平的测度(SMSH):(1)高管持股比例TSS=高管的持股总量(TS) /公司总股本(SIZE);(2)高管持股集中度AS=高管持股比例(TTS)/持股高管人数(NS)。

2、公司绩效的测度(CP):(1)资产运营能力:资产周转率(ATR);(2)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LTAR);(3)盈利能力:每股收益(EPS);(4)发展能力:总资产增长率(GRA)。

3、控制变量的测度:(1)公司规模:年末上市公司总股本(SIZE);(2)行业(INDU):按深沪两交易所的分类标准分类,设置虚拟变量X1…Xi-1;(3)资产结构: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IA)。

4、模型构造。在以上变量测度的基础上,为了检验在前面所提出的研究假设,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由于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的目的是为了比较研究高管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之间关系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变化,故将高管持股水平SMSH作为自变量,公司绩效CP作为因变量,公司规模SIZE、行业INDU和资产结构IA作为控制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CP=α01+α11SMSH+α21SIZE+α31INDU+α41IA+ε

将四个公司绩效变量和两个高管持股变量分别代入回归方程,按照不同年度分组对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分别进行统计F检验和T检验。

三、实证研究

(一)描述性统计。从表1中可以看到,相对于2004年,2006年高管持股比例和高管持股集中度的平均值都有所下降。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高管倾向于减少持有本公司股份,并且高管持股更分散。(表1)

(二)假设分析

1、假设H1分析。从表2的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到,在2004年,高管持股比例与资产运营能力、盈利能力等两组自变量与因变量都通过了F检验和T检验,并且在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而2006年无自变量与因变量通过T检验。这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前,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正相关性比股权分置改革后更显著。与本文假设H1相悖。(表2)

因为根据新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高管每年最多能套现25%的股票,而且一旦他们辞职,相关法律规定对其不再具有约束力;并且2006年中国股票市场开始进入牛市,股价快速上涨。一边是辛苦工作所得十几万或几十万的年薪,一边是短时间内可以轻松兑现的少则千万、多则上亿元的现金收入,面对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的待遇诱惑,高管们的短期行为也许在所难免,为了使套现收益最大化,上市公司高管对股价的关心程度会超过对业绩的关心程度。使得高管们倾向于将精力投入到如何操纵股价、套现获利,而不是加强经营管理。

2、假设H2分析。从表3的检验结果中看到,在2004年持股集中度与盈利能力这组自变量与因变量通过了F检验和T检验,并且在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而在2006年,持股集中度与盈利能力这组自变量与因变量也通过了F检验和T检验,但是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这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前持股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正相关性比股权分置改革后更显著。与本文假设H2相悖。(表3)

主要原因是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国有股比例下降,有绝对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减少,股权分散度提高,所有者缺位更严重。这种情况下,高管持股集中度越高,内部人控制的可能性就越大。当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产生冲突时,高管实施或合谋自利行为侵蚀上市公司利益的风险越大。

综上所述,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的水平和效果变差,原因是股权分置改革不能简单的等同于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也不可能迅速优化治理结构,而且如果不能真正解决资本市场不完善、内部人控制和道德风险问题,股权激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对策建议

(一)加快建立健全资本市场

1、加强市场监督,减少操纵市场的行为。减少行政部门对股市的过多干预,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约束和制衡机制的作用,使股价尽可能真实、全面地反映我国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高管的业绩;加大对证券炒作行为的防范和打击力度,使资本市场能真实反映企业的业绩状况。

2、建立客观有效的市场评价机制和严格的信息披露机制,消除信息不对称。制定全面反映上市公司业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代替单一的财务指标,作为评价股票市场的一种有效补充;对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信息范围和质量进行更严格的要求,根据准确的信息对高管进行奖惩,发挥股权激励机制对高管行为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对独立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等制定更为严格的规则。

(二)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

1、营造职业经理人市场竞争环境。上市公司经理人要通过各种公开的选拔机制来竞争管理岗位,经理人的价值要由市场确定,鼓励和规范各人才中介组织参与对企业形象、职业经理人价值的评估。这样,一方面会使这些高级职业人才之间展开竞争,通过市场筛选出真正优秀的经理人才;另一方面借助市场机制对经理人进行约束,从而影响到他的职业声誉,进而影响身价和下一次就业。使经理人员采用不恰当的内部人行为谋求自身利益的成本大大提高,迫使他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重新调整行为。

2、健全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在本着客观、公正和可操作性的指标设定原则下,评价指标体系应尽量全面。一方面评价指标体系除包括体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外,还要考虑一些非财务指标;另一方面对高管的绩效考核指标与标准应该反映企业长期发展的业绩诉求。

(三)加强上市公司法制建设,保证高管与股东的长期利益一致

1、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依法建立健全法律监督体系,发挥各直接利益团体对上市公司经营的监督功能,让更多的人来监督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依法执行法律程序,建立起一种具有直接利益关系的有效监督体制,形成一种有效的制衡机制。

2、查处高管成员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完善和加强对高管成员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加大违规责任和成本,使高管更加廉洁自律。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乔志城,刘丹.股权分置改革与公司治理――二阶委托框架的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07.2.

[2]何凡.经营者股权激励绩效的比较研究――基于国有和非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