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39: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初中地理的教学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各个学科开始寻找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进行教学,初中地理也不例外。初中地理要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创新,做到教、学、做相融合,让学生的能力得到相应地提升。同时教师也应当与时俱进,积极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把学生培养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创新
作者:邓东然(福建省福安市民族中学)
一、当前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理解能力不够
我们都知道,初中地理的知识通常都很抽象,所以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感觉难以理解,还有一些学生由于没有打好基础,往往难以理解其中的内涵,在面对一些难题时束手无策。又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的讲授,而缺少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因此学生的学习是不顺利的,也是不主动的,这样学习的效果十分不好。
(二)课外实践教育不足
我们都知道,必要的课外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将学习到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灵活运用,是课堂实践的重要补充手段。然而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使得教师对课外实践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很多学校并没有开设地理课外实践的课程。一味的枯燥讲解使学生失去兴趣,从而慢慢丧失了学习地理的热情。
二、初中地理教学创新策略探讨
(一)加强对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视和重新认识
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够新颖,并且许多学校不重视地理的教学活动,还有的学校甚至将地理课让给语数英这三门主课,地理课程的学习课时不够。在这种情况下,会让学生认为初中地理一点也不重要,从而丧失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让学生理解地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还要大量搜集教学内容和素材,让学生重新拾起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二)加强课程导入设计
创新型的地理教学可以采取课程导入环节,让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到课堂上,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常用的课程导入方法有以下几种:诗词朗诵法、视频导入法和音乐导入法等等。例如教师在进行《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教学时,可以在课程开始时,为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一首《乡愁》,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能从中感受到浓浓的感情和台湾人民期盼回归祖国怀抱的强烈情感,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三)爱国主义情感渗透
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同时也要将思想政治当做其中一项教学内容来进行。在进行地理知识讲解时,教师在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贯穿自己浓烈的爱国情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进行讴歌和赞美,描述不同民族的不同的风俗,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比如教师在进行《中国的河流》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同学播放相应的歌颂黄河、长江的歌曲,通过慷慨激昂的歌曲,学生仿佛看到了黄河和长江在自己面前奔腾,从而产生深深的敬畏和热爱的思想感情。
(四)注重组织教学活动
在创新型初中地理教学模式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该注重组织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应该是全体同学都参与到其中来,并经过交流和思考,互助和辩论去掌握基本的知识,并适当地进行拓展。学生们在实践当中获取知识,知识会掌握得更加牢固,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们的地理知识的掌握得更加牢固,也更会将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一定要提前做好计划,要以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为基准,以教材为基础,并且充分结合实际生活。在进行小组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周围进行观察,并适时进行指导和讲解疑问。最后,在活动完成后,教师还要对活动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比如在教《中国的气候》这一节关于气象灾害的内容时,教师安排学生提前对相关的素材进行搜集,然后在课上的时候,让学生分组讨论,随后派一名代表进行总结,最后再进行全班范围内的总结。
三、结束语
初中地理教学的创新之路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及时更新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参考文献:
[1]严青峰.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初探[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7(07).
关键词:农村学校;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实施了多年,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的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地理学科没有纳入中考科目中去,地理学科没有收到应有的重视,一般都只重视语、数、外等学科,导致农村初中学校地理教学方法不当,效果不佳。
一、当前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材处理不到位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根据教学需要做好教材处理是优化教学内容的关键所在。从过来的地理教材处理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一是照本宣科,完全按照教材从头到尾的讲一遍,没有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二是不注重学生对预习内容的准备。在新教材中新增了很多活动题材,需要学生在课前收集信息。但是,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却往往容易被教师忽略,从而就使新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难以达成。三是对教材缺乏正确有效的整合。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地方资源和生活资源等教材之外的资源,导致教学内容单一、枯燥,让学生学起来没有兴趣。很多学生只是应付式地记笔记,或是直接在教材上划横线、斜线,让学生死记硬背,在课后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来达到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方式滞后
一是教学手段落后。在偏远的农村学校,由于教学观念落后,加上地域条件的限制,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因此,这些地区学校所使用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陈旧,主要是粉笔、黑板、教材等,有的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很差,缺乏多媒体教学设备,有甚至连教学模型、挂图都没有。二是教学方式老套,大多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记的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单调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这就既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没有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低下,难以有效地提升地理教学质量。
(三)教学评价不当
一是学校对地理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缺乏规范性。由于地理学科没有纳入初中毕业会考成绩,导致地理教师在教学评价、职称晋级等方面受歧视,难以享受到像语文教师、数学教师一样的公平待遇,严重影响了地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教师对学生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很多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容易忽略学习过程中如帮助和激励学生,一旦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或表现不佳,动不动就横加指责,甚至是采取随意打骂等体罚学生身心的行为。由于教师评价缺乏鼓励性,加上评价方式粗暴,极容易挫伤初中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甚至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结果就会使教学评价的结果适得其反,甚至与教学评价的初衷相距甚远。三是考试评价方式单一。目前主要采用的是书面形式的期末考试和生物实验操作测试,仅仅以一次考试定乾坤。缺乏教学过程的评价体系,没有将学生的平时学习表现作为学生成绩的主要部分,导致地理考试评价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
二、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正确指导地理教学
农村人们的思想保守落后,认为地理只是“副课”。作为农村初中学校地理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地理教学重要性。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地理知识与技能,能够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有效措施。同时,还要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习的实际意义,充分感受到学习地理课程的实用价值,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改变家长及社会对地理学科学习的根本看法。
(二)引入农村资源,创新教学方式
对于教材中的学生活动内容,必须指导学生在课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根据教学需要,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将网络资源或地方地理教学资源有效地引入到教学中来,以增加教学内容,弥补教材资源的不足,拓宽学生视野,激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譬如可以将有趣的地理史料、逸闻趣事和农村丰富的地理资源引入到地理教学中来,让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地理,引导学生用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地理现象。如通过学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让学生充分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对自己所在的家乡的地理情况进行分析,并要求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答常见的地理问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认识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评价方式,提供评价效果
一是提高地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学校对地理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必须与其他科目一视同仁,充分使其享受到公平的待遇,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二是多鼓励,少批评,用积极的评价激励学生。对于学生出现的不足或错误,要多引导、多点拨和多帮助和宽容,而不能够一味地批评指责。同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活动。如组建地理行动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研究所在农村地区的地理问题,以此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三是建议进行改革地理考试。将学生的地理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大块,各占一定的比例分值,狠抓教学过程评价,从而达到提高农村初中地理实效性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即使是农村地区的办学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相对于城区教育而言,发展速度要相对滞后得多。从农村初中的地理教学现状来看,由于受农村地区条件的限制,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我们必须应该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然后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曾学平.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反思[J].中学教学参考,2012,33:94.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中国分类号】G623.45
在初中各个科目当中,各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针对不同特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大不相同。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其本身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地域性、开放性的特点。针对这样的特点,笔者认为在初中地理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必须开发使用一些既符合课堂特点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新型教学方法。而正确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掌握地理学习技能,还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那么,具体的教学方法都有哪些呢?
一、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场景,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鲜明的图片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如临其境。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对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都有益处。例如,在讲巴西时,讲到巴西本国的石油生产量少,便发挥其甘蔗世界产量第一的优势,大量生产以酒精为动力的汽车,这成为巴西的一大特色,此时教师应及时启发学生思考:“我国石油资源也不是很丰富,我国是否能使用甘蔗生产酒精以代替石油?如果不可以,为什么?那我国又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降低石油的消耗?”针对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采用分小组讨论的形式,虽然答案五花八门,但这种形式可以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机会,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启发式的教学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里“悱”意为积极思考后要表达而表达不清,“发”即为启发、引导之意。比如说在学习“工业的分布与发展”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彻底了解工业的一般生产过程,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
师:生产汽车外壳需要什么原料?
生:钢铁。
师:那生产钢铁有需要什么原料呢?
生:铁矿石。
师:那铁矿石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大自然。
师:很好,刚才我们是倒着推的,那现在正着说,工业生产的原材料从哪里来?
生:自然界。
师:生产产品就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加工,至于加工的次数是根据产品的需要决定的,例如生产汽车外壳需要几次加工?
生:两次,加工再加工。
师:很好,那谁能告诉我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生:从自然界获取原材料,对其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在这一问一答中,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的思维被充分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充分感受到了参与的价值,从而在参与中增强了学习的责任感,由主动学习到学会学习,学习能力大大提高。
三、兴趣教学的培养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地理课堂教学中,兴趣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据心理专家研究,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给人的思维提供强大的学习动力。在教学中,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在分享经验和知识的同时,也彼此交流着情感、体验与想法,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师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讲授的主体,师生对整个教学过程要合理地控制。兴趣的培养就意味着要求大家集体参与,平等对话。
四、语言的幽默性
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由此可见幽默是教师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艺术。它将在教学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幽默的特征之一就是趣味性,这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教师巧妙的使用幽默的语言,就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枯燥无味的学习变成一种精神享受;另一方面能消除教学疲劳,由于大多数地理课都安排在下午,学生出现疲劳现象是很正常的,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如果能恰当的使用幽默则能消除疲劳,使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始终处于一种精神振奋的状态;三是能活跃课堂气氛,可以给紧张、沉闷、呆板的课堂注入兴奋剂,形成宽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四是能和谐师生关系,用幽默引起的笑声能填平师生之间地位的差距,缩短师生之间心理上的距离,消除师生之间感情上的隔膜,建立起亲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五是能深化知识理解,法国演讲家雷曼麦有句至理名言:“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的提出更容易让人接受”。所以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像地理这样一种小学科教师来说,幽默的语言简直就是吸引学生的一块磁石。整堂课可能就因为你的几句幽默的言语,使得一些昏昏欲睡的孩子精神抖擞,使得准备做小动作的同学集中精力来学习,使得那些不喜欢地理的同学可能由于你精美的语言而喜欢上了地理,进而变得兴趣盎然。
五、课堂作业的灵活性
一堂完整的地理课往往都会包括5~10分钟的课堂练习时间,这样有利于学生及时消化所学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同样也很注重课堂练习的时间,但慢慢就发现学生在集中精力听完老师讲课后再要他集中精力做练习就很难了。初中生毕竟还是孩子,很难一堂课下来还有兴趣做练习,除个别学习主动的学生还坚持外,大部分学生已心不在焉了,少数学生很有可能已经开始“活动”了,这样在课堂练习的这一环节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很难了。针对这一情况,我尝试改变传统的课堂练习方法,采取更为灵活的方法。比如采取教师提问学生抢答或者学生以组为单位互相提问的游戏方法来进行,最后评出冠军组予以表扬。一般初中生的荣誉感比较强,都会很积极的参与到其中来。因此,游戏活动都比较容易开展。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学生不仅能及时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而且大大提高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每节课都很期待最后5分钟的抢答时间到来。可见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对每一个环节选取合适的方法对整堂课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结束语
教学方法有很多,这里只列举了几种,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传统的教学方法固然实用,但也需要不断充实、更新,因此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地理 地理能力 教学方法
地理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为了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联系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紧紧围绕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系统化的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地理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采取人机互动型的地理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人机互动的优势,积极开展初中地理教学。和师生交互相比,人机之间的交互作用更为显著,它可以刺激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快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快捷地获取多种多样的地理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从以知识点为立足点过渡到以地理信息为立足点。比如,在地理教学中可以运用计算机,设计成能满足学生地理学习需求的“机器教师”,学生可以独立地选择所需的学习内容,进行时差换算、判断气候类型等运算和操作;也可以演示太阳系中的各种组成天体,雨带移动和运动气流等;也可以和学生彼此提问,检查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人机互动教学可以为我们提供实用精简的教学内容,展示出具体的地理知识脉络和地理现象的变化过程,充分激发了初中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教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时,我在期末复习时便采取了人机互动的复习方式。首先,我结合教材的重难点知识设计了一系列问题以及相应答案,如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特点等类似的问题。接着,我让学生依次在计算机上作答,若学生回答正确,计算机则会显示一个大大的笑脸并发出欢呼声;若学生回答错误,计算机则会显示一个难过脸并发出“继续加油哦”这样的鼓励性话语。例如,其中一道题目是这样的:美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有位学生的回答是“纽约”,计算机做出了相应显示,同时弹出正确答案,并告诉学生纽约是美国最繁华的城市,但不是首都。显然,在人机互动的过程中,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同时我观察到,相对于师生互动而言,人机互动似乎更能激发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瞬间提高,地理教学的课堂质量也获得了提升。
二、创设教学意境,优化教学环节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创设合理的空间意境,以便于学生深化对地理理论和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师生共同提升空间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以及立体认知水平,促进地理教学效果稳步提升。详细地讲,教师应指引学生充分利用教室、肢体、桌椅等要素,有效地创设经纬网、大气环流以及天体等多种空间意境,如教师可指引学生利用教室中的横排、竖排桌椅,分e模拟纬度线和经度线。
例如,我在教《地形和地势》一课时,让学生借助桌椅还原中国地貌。首先,我借助中国地图讲解了中国的各大山脉以及相应的平原、高原、丘陵等地貌,然后让学生将桌椅依照中国地图排列出几大重要山脉,如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等。接着,我让学生扮演各大平原、高原,如学生甲扮演四川高原,学生乙扮演云贵高原等,让学生凭借自己对我之前所讲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分别找到相应的位置。一开始,学生茫然不知所措,于是我便给予提示,在我的指引下,学生逐渐找到了相应位置,并排列好。最后,整个中国的地貌轮廓都被描述出来了。显然,在这个情境模拟过程中,学生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抽象的地形与地势,还强化巩固了曾学过的地理知识,一举两得。
借助身边事物,模拟地理学中的诸多地理意境,将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具体、生动的形象,既可以对教师讲解以及学生的主观理解提供良好的辅助,又能强化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优化地理教学气氛,从而渐进式地促进地理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开展课外活动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能设计出富有教育性、创造性以及实践性的地理问题,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具有充分思考、勤于探究、敏于实践、善于创造的鲜明特征,这种教学模式旨在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稳步提升。眼下,初中地理课程的活动教学以教材中的相关活动模块为载体,在最新人教版的初中地理教材七八册中设置了诸多活动模块(相关活动框题下的重点有学生操作的实践与理论问题)。它要求地理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材中关于活动建议的详细要求,依照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条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再加以灵活运用,选用其中相关活动,而不必受制于具体活动的约束。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及想象力,从相关活动建议获得相应的启发,拓展活动的设计思路,按照活动的具体需要,组织更好更多的地理课外活动。例如,地图与地球中提出的一项活动建议是:以沙土、泡沫和塑料等为原料,制作相关的地形模型。教师可以指引学生用塑泥来制作等高线、等压线等地理模型。更应注意就地取材、易于制作,如此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在教学《地球的运动》一课时,我结合本课知识点开展了课外小活动。首先给每一个学生发了一个小地球仪。接着在教学完理论知识之后,让学生在课后运用自己手上的地球仪模仿地球运动,并自主探究“为什么地球仪上的地球是倾斜的”。如此一来,学生便可以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并养成一定的自主探究习惯,这不仅能有效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
四、运用引趣教学
引趣教学是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与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地理教学的具体内容,设置丰富多彩的趣味性地理问题,以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灵活地选用这种教学方式的具体形式,按照新课的具体内容,编造或者转述与内容相关的、生动简短的地理小故事,在此基础上及时导入新课内容,这就是故事引趣教学法。
此外,它也涵盖了诗歌、谜语、时事、实验等多种引趣法。其主要目标是更好地丰富地理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地理知识、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例如,在讲解《陆地和海洋》一课时,会涉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有趣故事,教师可以播放相关视频,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合理把握新课内容中的难点与重点,设计多个妙趣横生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当成地理教学的引子,以充分激发学生学好地理的强烈欲望,让他们带着任务和好奇心去听课。
例如,在讲解“大陆漂移说”内容时,教师应先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1)虽然南极大陆极其寒冷,但为什么却发现了那些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会产生的面积巨大的煤层?(2)虽然干燥炎热的非洲距离赤道非常近,但为什么人们在这些地方却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对学生而言,为了第一时间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就会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思考,这样才能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五、结语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稳步推行新课改,广大初中地理教师应坚持科学的教学态度,在地理教学中合理掌握系统化的地理知识,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交流与互动,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其地理知识,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循序渐进地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初中地理 教学方法
一、根据地理学习的特点,多引导学生读图、用图、绘图
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所以教师应重视对地理图像的运用,通过阅读、合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同时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读图: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训练学生运用地图获取所需的地理信息,便于让学生直观地学习知识,降低难度,让学生更易掌握读图、用图的技能,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用图:引导学生读图不是说顺手拈来,越多越好,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认真考虑怎么使用地图才以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有效的用图不仅能降低学习难度,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如在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变迁”一节的教学中,P35图“大陆的漂移”一共包括三幅图,分别展现了2亿年前、6500万年前及现在的海陆分布情况。我让学生在第三幅图(目前的海陆分布)中填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并据此依次填写6500万年前海陆分布图、2亿年前海陆分布图,提示学生会在填图时发现一些问题。这时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2亿年前地球上仅有的那个大洋是太平洋,太平洋的面积会越来越小的结论。同时他们会好奇地发现亚欧大陆在两亿年前有两部分,这两部分是由于大陆漂移而组成了一整块。此时教师再进一步追问:小的哪一块是现在的哪里?这样不仅与之后的板块运动学说联系起来,让学生主动探究青藏高原的形成原因,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绘图:在教学中让学生绘制简化图,有利于学生对图的记忆和知识点的掌握。
例如在七年级地理上册“七大洲和四大洋”一节的教学中,考虑到让学生同时记住它们的名称、分布和形状不太容易,而这一内容又是以后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基础知识,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知识点,所以我采用了首先读图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然后让学生绘制简单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并填图的方法。这样首先通过读图进行观察比较,再通过绘图加强学生理解和记忆,让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及形状。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1、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有效地进行启发式教学。
例如在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一节的教学中,我以复习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学生在回答地图有哪三个基本要素这一问题时,没有出现我预想的正确答案,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回答“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指向标、图例”,这是他们从教材13页地图中得到的答案,这时候如果我简单地作一个纠正的话可能会让学生不解,于是,我让他们自己从教材的文字叙述中获取正确答案,再提问“指向标是属于哪一个要素的内容?”这样既能让学生理解又可加深印象。
在面对这种难度的知识点学习时,一般情况下学生不可能一步到位地得出正确答案,这时,如果老师直接说出正确答案教学效率不一定高,而且长此以往还会让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所以,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我采用教师引导,让学生自我纠正、自我评价的办法解决问题。在不断的追问过程中,不仅可以将学生引导到一定高度,而且还拓展了教师思维,提高应急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教材前后内容的联系,让地理知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置有效提问。
地理学科的知识点不是零散的、相对独立的关系,这些知识其实都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教师要擅于寻找这种联系,在教学中体现这种联系,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3、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切入。
在地图上判别方向的三种定位法中,按难易程度排列的话依次是: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我的教学内容也按照这一顺序进行安排。在学习经纬网定向法时,先让学生熟悉并总结在方格状经纬网上判断方向的办法,然后再展示圆弧形经纬网,最后展示以南北极为中心的圆弧形经纬网。这样一来由浅入深,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结合乡土地理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一方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势和地形》一节中学习五种地形时,在学生读图后提问:在这五种地形中,哪一种地形是贵州没有的呢?学生经过思考一般都可准确回答贵州没有平原,这时就可以将其余四种地形与实际相联系进一步追问,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贵阳市就是在云贵高原上的一个小盆地内,而贵阳到安顺一带分布着大面积的丘陵,贵州省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形就是山地,从而让学生掌握这五种地形的特征及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