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舞蹈艺术审美特征范文

舞蹈艺术审美特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39:0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舞蹈艺术审美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舞蹈艺术审美特征

篇1

一、舞种

(一)民族民间舞

民族民间舞可细分为民族舞,民间舞。具体来说,民间舞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民间舞的总称,其中具有较高代表性的就是傣族舞、藏族舞、蒙古族舞以及朝鲜舞等,而民族舞则是汉族舞的另一种说法。民间舞主要可以从原生态民间舞和学院派民间舞两种类型对其审美特征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原生态民间舞广泛流传民间,大众能够参与进来,“自娱性”极强。原生态性、民间性、民族性是原生态民间舞较为显著的审美特征,其舞蹈动作不加修饰,有着浓郁民族风情。而学院派民间舞的审美特征则体现出更具表演性的特点。它虽然来源于民间但是却高于民间,肢体语言进行了规范,以表演为目的,表演性十分显著。

(二)芭蕾舞

芭蕾舞最早起源于群众性的广场舞蹈,17世纪在法国宫廷中正式形成。在审美特征上,芭蕾舞显示出了对西方皇家宫廷风格的继承与发展,虽然早期西方芭蕾舞有着很多不同的流派,但是在芭蕾舞中这些流派都对西方皇家的服饰、音乐、题材、内容等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二、舞蹈形式

(一)人体和舞蹈动作

人体天然具有自然美与社会美,作为舞蹈审美的重要载体,人体不仅需要有良好的体态、容貌、健康的肤色等自然美作为支撑,更需要极强的张力,创造力和表现力来展现舞蹈中展现的内心世界。同样的,舞蹈动作作为规范人体动作、动律、造型等的重要代表,要实现其审美意义,就需要满足以下两方面条件。一是规律性。舞蹈来源于生活,而不是艺术家的凭空创造,简洁(干净利落的舞蹈动作)、整齐(富有条理性)、丰满(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往往能够让舞蹈动作更为和谐流畅。二是节奏性。以节律的人体动作来对舞蹈中的情感进行表达是舞蹈的真谛所在,而按一定的节奏进行有规律的动作转换实现舞蹈动作与舞蹈情感的统一是舞蹈审美特征中的关键所在。

(二)舞蹈语言和造型

舞蹈语言是连贯化的舞蹈动作,不仅需要有舞蹈数量的叠加,也需要有质上的变化。而舞蹈动作要成为舞蹈语言需要具备三个条件,首先,舞蹈动作形象要鲜明,便于大众所理解。其次,舞蹈动作要有形式美,体现出舞蹈中的变化。最后,舞蹈需要具有个性特色,感情饱满,和谐流畅。而从舞蹈造型上来看,舞蹈中的姿态、举止动作、队形、路线等共同构成了舞蹈造型,舞蹈作为“动静结合的造型艺术”,通过动来升华舞蹈的情节与主体,通过静来加深观众的记忆与印象。

三、舞蹈过程

(一)编排

舞蹈编排者从生活中获取灵感,产生创作的冲动,并带着这种冲动来对生活进行感悟,并用舞蹈意象的形式实现舞蹈的最终的编排。客观来看,舞蹈编排的核心要素就是生活,生活的感受与体验无疑是舞蹈中的核心所在。作为新时期的舞蹈编排者需要有发现生活,感悟生活的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实现客观事物到主观心像最后到舞蹈动作的转变。同时还需要富有情感,舞蹈编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情感的捕捉和最后情感的凝聚的过程,舞蹈编排者需要投入大量的情感进行创作,既要表达出社会的共性也要表达出创作者的个性。

(二)表演

舞蹈表演需要舞者在舞台上对舞蹈本身进行创造性表现,这就是舞蹈艺术中俗称的“二度创作”性。也就是说,舞者是舞蹈的最终实践者,但是它缺少与编排者共同创作的环节,而要赋予舞蹈灵魂,就需要发挥舞者的主观创造性,综合运用舞蹈的表现技巧、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实现舞蹈内涵与情感的传达。同时,舞蹈表演的主要工具便是人的躯干与四肢与姿态造型等共同形成了舞蹈的动态意象。展现舞蹈意象是舞蹈中重要审美特征之一,需要利用舞蹈表演将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描写表现出的境界与情调进行展现。

(三)欣赏

篇2

关键词:舞蹈艺术;审美特征;技艺欣赏

舞蹈作为人类生命最活跃、最重要、最充分的情绪表现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展现了人类在肢体运动时的艺象美。所谓的艺象美是作品中由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想象或者审美意象整合的多层次总体,也就是西方国家说的艺术本体。舞蹈作为人类生命周期的浓缩,从审美特征来看,它不同于其他艺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分析舞蹈作品的审美特征,在掌握审美特性的同时,对提高欣赏水平和舞蹈审美有很大作用;同时,它也是提高舞蹈欣赏技巧与艺术修养的基础条件。

1中国舞蹈艺术发展与舞蹈审美

舞蹈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从中国舞蹈发展来看,不管历史怎样发展,舞蹈始终都被作为文化现象传承、发展。随着社会进步,它的内容在不断丰富与充实,到了明清时期,它已经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从戏曲中分离出来,逐渐成为凭借身体就能反映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的人文艺术。中国当代舞蹈大多是专业的舞蹈作品,随着舞蹈多元化的推进,舞蹈艺术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不仅从观赏方面,从专业角度来看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还出现了专业的舞蹈培训学校。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舞蹈艺术不仅越来越丰富多彩,同时也推动了文化繁荣的进程。人类作为舞蹈艺术的主体,它不仅表现在舞蹈艺术形式,还包括艺术体操、武术竞技等方面,通过多种形式打造舞蹈美感。人体动作变换作为整个舞台表演的关键,只要赋予了形象特征与社会功能,就会给人类带来不同的感受。通常杂技需要表演者拥有超强的意志与熟练的技巧,再通过高难度动作展现艺术美。而舞蹈不仅是动作与动作的堆砌,同时它还承载着对应的文化精神与动人情感,在世界万物好与坏都表现出来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审美评价,同时这也是震撼心灵的一方面。在舞蹈表演中,它遵循一定的规律,节奏作为舞蹈艺术的关键部分,在造型、节奏的双重润色下会显得更加流畅、自然。另外,舞蹈艺术每次变换都会根据必然性、连接性,在整体感觉的引导下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在这过程中,舞蹈语言让舞蹈形象更加生动,从而也就形成了独特的美感。总体来讲,舞蹈审美与舞蹈本身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在技艺性、抒情性、独创性的影响下更加精密,再综合汇总成舞蹈。而利用审美特征发现舞蹈本质就是考验艺术形式的一种方法。

2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1)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舞蹈是一门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的艺术,社会生活一直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社会多样性、人类生活状态都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且为舞蹈艺术提供了多样的表现形式。在舞蹈操作中,它根据一定的社会现象,展现生活中的美、善、真,在这些现象统一归纳后,再形成优秀的舞蹈作品,用舞蹈艺术独特的魅力激励人、感染人、启发人,不管什么形式的舞蹈,都具有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本质。例如:《洗衣舞》就是一部典型的舞蹈,通过藏族人民传统歌舞,展现出情同手足、军民团结的精神;同时它还将民歌与踢踏舞联系起来,通过对生活小故事美化、提炼、加工形成。它的主要情节是:一群到河边背水的藏族姑娘,遇到了要到河边洗衣服的战士;于是这群姑娘用计策将战士要洗的衣服骗过来,并且洗的干干净净,当这些战士回路,发现这一现象,急中生智帮藏族姑娘挑水的情景。整个舞蹈一直担着水桶往前跑,藏族姑娘拿着喜好的衣服在后面追的活泼、生动的场面结束。这段《洗衣舞》不仅代表了居民日常生活,也有很多感人至深、寓意深远的地方。由于取材新颖、结构简洁、立意深远,从创作到现在一直被广大民众喜爱。这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审美特征赋予了作品独立可行的空间,不管在主题,还是在题材上都展现了与众不同的一面,它要求作者紧紧围绕艺术构思的创新点,而不是一味向观众展现舞蹈形象。因为创新点一直是艺术作品永存的条件,在得到肯定与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舞蹈本质来看,美感主要存在于自主创作中;而所谓的新作品,不仅要在意料之内,更要在情理之中,人类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对创新的物质产生美感。作品主题思想作为整个艺术美感的源泉,创作手法必须真实动人,在艺术创新中进一步演绎作品。如:《荷花舞》作为广受舞蹈家喜爱的作品,之所以获得这样大的成功,主要原因是它为观众带来了美感与新意,在创作初期,舞蹈家受到“莲花灯”的启发,从而在艺术形象上也进一步创造和加工,不管是内质还是形象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观众在欣赏中产生共鸣。

(2)将叙事与抒情完美的结合。古文《毛诗序》曾这样说过“情动于中,行于言,言之不足,古嗟叹,故泳歌,泳歌不足,足之蹈,手之舞也。”这也展示出人在激动时,会情不自禁的跳舞。舞蹈表达情感的特点是神行整合,用体动展现感情,给人直观的形象。由此可见,抒感的最好方式仍是舞蹈,它虽然没有影视作品的台词与客套的语言叙事,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利用对应的场景和音乐叙述事件。在舞蹈艺术形式中,常用比拟、象征的手法,通过优美、无声的肢体语言展现故事情节,表达情感。而观众在舞蹈艺术欣赏中,也通过对表演者舞蹈旋律、舞姿的感悟,充分展现想象力,掌握故事情节,体会舞蹈蕴涵的感情。如:芭蕾舞的代表作《天鹅湖》,在这部作品中,起初王子与天鹅相遇是一段古典的双人芭蕾,通过表演者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极其细腻、巧妙的展现了奥杰塔从提防、恐惧心理到信赖放心的心理转变,最后萌发爱情的转化过程。在这段舞蹈中,没有语言描述与台词,但是却将主人公情感描绘得淋漓尽致。

(3)虚拟象征的审美特征。舞蹈作为生活现象的概括,它不是直观的纪事,而是将虚拟象征作为艺术表现形式,进一步展现审美特征。在舞蹈表演过程中,通过舞蹈人员姿态、身体动作代替语言,从而进一步反映思想情感、展现故事情节。因此,不了解审美特征,就会让刚接触舞蹈的人员展现出“看不懂”的感觉。在舞蹈剧中,通过舞姿与情感动作,用屈指可数的方式展现舞姿。例如:舞蹈家王霞主演的《金山战鼓》,从整体来看,它是一部展现情感的作品,但是也有一些部分是纪事的环节。当表演人员站在鼓上查探军情,不幸中箭时,表演人员用手紧紧的捂着胸口,在鼓面做后桥动作,并且逐步形成拱形,最后从鼓上滚下来。在这段舞蹈设计中,主要以抒情为体裁,在直观纪事的过程中,展现受伤疼痛的场面,再将细节放大,展现人物形象,达到主观纪事、虚拟象征两者结合的效果。

(4)技艺与综合的审美特征。技艺性作为舞蹈艺术完成蜕变的核心因素,舞蹈演绎的内容必须在神话传说与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它的主题心理是完成高难度的技艺。通常,多圈旋转、跳跃都是高难度的动作,在体现技艺性的同时,必须根据舞蹈动作的软软性进行。舞蹈不仅是一种文化形式、一门艺术,更代表着一个民族与国家的特征,所以它具有广阔的演绎范围和创造区域。而舞蹈审美作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过程,如果只依靠审美特征很难完成,所以必须结合多种形式展现艺术美。

3结束语

舞蹈艺术作为一种鲜明的表现形式,它拥有独特的审美特点。在实际生活与学习中,我们必须根据审美特征,从各方面提高艺术修养与舞蹈艺术。

参考文献:

[1] 黄颖.试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欣赏[J].时代文学,2012(15):216217.

[2] 黄涛.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J].科教导刊,2010(8):182,184.

[3] 蔡蕾.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功能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1(8):198199.

篇3

关键词:审美特征;审美意蕴;情感性;象征性;节奏性;动作性

舞蹈与其它艺术形式有所不同,它的显著特征是:舞蹈以人体动作为手段,借助节奏、表情等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以此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其物质手段是不断运动着的人体,而不是空间幻觉视像或画面上的人体,因此,舞蹈艺术具有一些自身特有的审美特征,同时舞蹈审美意蕴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思想内涵,要达到这种境界作品才易于被观众接受和欢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抒情性、象征性

艺术都有很强的抒情性,但舞蹈艺术的抒情性是最为强烈和突出的,有人甚至认为它就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只是它的情感表达有不同的方式:舞蹈受人体动作的限制,它不能以语言的形式诉说,不宜直接摹拟生活中的情节。在这种情况下,人体可以通过有韵律的肢体动作,甚至是带有感情的动作表现高度概括化的精神面貌,抒发内心的情感。

古人对舞蹈的抒情性早就有所研究。“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是成语“手舞足蹈”的来历。从这几句话来看,古人把舞蹈看作是抒发感情的最高形式。从表演的形式来说,舞蹈往往采用象征、比拟的手法,通过优美的人体动作抒发感情,让观众从中去体味这种感情,而不是靠台词、靠讲述复杂曲折的故事去感染观众。

舞蹈没有台词,一般只有音乐和场景的烘托和配合。这是舞蹈感情的表现受到~定的制约,但这样的也促使舞蹈寻找更加适合的表达手段,因此有了更加广阔、独特的表达感情的方式,或许比其他艺术形式更加突出明显。情绪舞的感情之强就不用说了,情节舞虽以情节为重,但本质仍然是强烈的抒情性。舞蹈《天鹅湖》第二幕中王子与天鹅初次相遇时的~大段古典双人舞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舞蹈动作细腻地表现了奥杰塔从恐惧、提防、抵御到放心、信赖,继而萌发爱情、腼腆含蓄的复杂感情变化过程,其感染力非常强烈,称得上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舞蹈主要不是再现生活,而是抒发感情,舞蹈的目的就是抒情。舞蹈的抒情是有一定难度的,通过舞蹈与戏剧相对比来看,虽然同样以人体动作为传达手段,但戏剧中有对白等表现手段,可以直接通过对话来说明人物和地点的名字:而舞蹈主要让观赏者从人体的舞姿、旋律中感觉和联想情节和故事,这就要求舞蹈动作要有强烈的情感性在里面。戏剧人物动作强调摹拟生活,要求服从于一定人物性格和规定情景,而舞蹈则更强调形体美,所服从的主要是情感方面的规律。舞蹈中的动作,于现实中的动作是由区别的,舞蹈艺术既要考虑动作的逼真性,更要注意动作的美观性。现实生活中的动作虽然也可以表达情感,但视觉不会非常强烈。在舞蹈中,因为没有语言的辅助,一切都得靠动作来表现,这就需要对生活中的动作进行形象的提炼,使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出舞蹈所表现出来的感情,也正是如此,舞蹈的抒情性才会变得那么强烈和明显。当然,抒发感情的舞蹈和生活,两者也不是完全分开的,只是反映生活不应理解为机械摹拟生活。总之,舞蹈是用人体为表演的物质手段,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连续运动队的优美的形体动作,即用经过提炼、组合和美化了得人体动作来抒发感情、反映生活队的艺术。

舞蹈是用人体的动作姿态来代替日常生活的言谈话语,通过舞蹈者的肢体动作完成人物活动、性格的刻画。它不同于文字、声乐等可以用语言直接表达,舞蹈是没有台词的。只能把有声的东西,变为无声的情感交流。因此,这就存在一种转化,都必须彻底地转化为舞蹈特有的语言:“它的空间是造型的;时间是音乐的;主题是幻想的;动作是象征的。”造转化的过程中,舞蹈的动作等都带有了一层象征意义,不是直接表达出来的。因此,舞蹈具有象征性和虚拟性。在现实生活中,少女不会踮起脚尖走路,小伙子也不会托举动作抒发倾慕之情。但是在舞蹈艺术上不但被承认,而且被认为是美的象征,可以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舞蹈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照搬照抄。因此可见,舞蹈这些特殊的语言都有其象征的意义,因此,欣赏舞蹈不要苛求与现实的相同,而要发挥想象,明白舞蹈语言的特殊含义。

舞蹈与体操和杂技不同,体操和杂技展示的人体的各种技能和技巧,包含的感情因素很少,它所现实的就是实实在在的人体技巧。而舞蹈艺术就不同了,它把人体美只是作为一种媒介和手段,目的在于表达人们的一种思想感情,反映一定的主题,舞蹈者的动作不是单纯的炫耀技巧。在舞蹈中,任何姿势都有象征的意义,它们可以被有意识的控制,通过这些姿势我们才能看懂舞蹈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舞蹈的姿势是从现实生活中不断提炼、升华而来的,是经过漫长的艺术实践,逐步摆脱了个别“具象”的东西,而抽象升华为“程式”“类型化动作”,从而被广泛运用于与原来具象内容相差甚远的方面、领域,例如用来表现人的内在情感。舞蹈的发展离不开生活,只有深入生活中,才会被广大观众接受、理解,舞蹈的存在才更有意义。

至于那些通俗的民间游乐活动与节目集会上,人们常戴着各种假面具尽情歌舞。从面具上可以区分出老、幼、男、女,以及哭、乐、悲、愁等形色各异的人物。这种舞蹈将虚拟与象征的审美特征融于一个整体之中,增加了直观的审美效果,让观众更加直接地看清了舞蹈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这几种不同艺术形式的对照,我们更可以看出舞蹈艺术的象征性和虚拟性。绘画雕塑都是以实际存在的物象来表达思想内涵的,它有实在的造型存在,杂技武术只是单纯的动作技能,它没有虚拟性。舞蹈就不同了,它实际存在的身体只是一个中介,所显现的动作并不是它要达到的目的,重点在于它通过动作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也正是从这几点上,我们可以得出舞蹈具有象征性的结论。

二、节奏性、动作性

舞蹈和音乐都有节奏性,但音乐是听觉艺术,所以其节奏性是非直观的,舞蹈艺术是人体艺术,主要通过动作来表情达意,所以其节奏是直观明显的。人体动作的快慢、强弱等就形成了舞蹈的多种节奏。

别林斯基曾把古典芭蕾舞比喻为从台座走下来的活的雕像。从舞蹈艺术塑造优美的艺术造型来看,这个比喻是颇为贴切的。舞蹈者把自己各种高超的技能凝聚成各种身体语言,这些形态各不相同的动作都带有明显的韵律美,使舞蹈就有了节奏的美,给观者以很强视觉冲击。舞蹈的律动是人体动作得以表现的组织形式。它的基础是节奏,当严格意义的音乐尚未出现时,节奏就已经存在并和舞蹈结合在一起。例如,单纯的拍、敲就已具备了节奏的意义、舞蹈中的节奏、音乐等因素结合在一起,推使舞蹈向更加高级的境界发展。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舞蹈艺术者的探

究,舞蹈艺术必会更加丰富多彩。

由于舞蹈艺术的节奏性是人体的韵律,所以,表现出来的这些节奏性和动作都是带有感情的,也就是人内在的感情和思想促使了这些动作的安排,在舞蹈艺术中,自然产生了各种丰富的肢体语言,使观者在欣赏时领悟到舞蹈者的思想。当然,这种带有感情的节奏和动作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只有如此,才能被广大观众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只有如此,才能被广大观众接受。如果缺少了感情,舞蹈也就显得毫无意义了。

舞蹈也可以说是动作的艺术,舞蹈通过人体的动作或说是节奏来表现内在的情感,情感以动作作为依托,如果能将动作与情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那就是成功的舞蹈艺术。舞蹈要表达喜怒哀乐,还是要塑造人物形象都要以动作为依托,展现在观众眼前。不管是民族舞还是现代舞,离开了动作也就不能称之为舞蹈了。

当然,中西方的舞蹈动作节奏是不尽相同的。西方古典舞蹈的动作多是呈放射性的,尽情地舞动身躯,似乎想摆脱地球的引力,最突出的代表就是芭蕾。最为典型的芭蕾绷起足尖的站立,形成舞蹈家向上升腾、放射的效果。芭蕾舞侧重于下肢的动作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跳跃。在跳跃中,人体向外拓展,动作优美。在中国的舞蹈中,就少有这种表现形式。中国的舞蹈,包括日本、印度、朝鲜等东方舞蹈,特别是民族舞蹈是另一种造型风格。舞蹈者是站在地面上的,其动作比较含蓄。一般来说,很少把脚高抬,他们沿着一定的几何图形,缓慢地移动脚步。与西方舞蹈不同,臂和手的动作千变万化,而且极为重视,双臂一般都围绕着身体运动,像舞蹈《千手观音》主要是运用手臂的多种变化来完成的。此外,在我国的古典舞姿中,手腕与脚腕大都是弯曲,极少有绷直的现象。这样,就不能形成类似芭蕾一样大的放射状。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艺术也出现了不断渗透的趋势。西方舞蹈大量传入我国,丰富了我国舞蹈的表现形式。西方也吸收了东方舞蹈的一些因素。形成了现代的中西方舞蹈相互渗透、相互吸取对方精华的趋势。今天的中国舞坛上“开、绷、立、直”的形态原则在蔓延着,趋向于放射、外拓的姿态不断地出现在中国古典舞蹈中。这种相互学习会促使舞蹈艺术不在拘泥于原有的艺术形式,从而有一个新的突破。

三、题材、动作、情感在舞蹈审美意蕴中的重要作用

舞蹈的题材选择常常融入“时代精神”,所谓的“时代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催人奋进的、能鼓舞人们斗志的精神。这种精神能使人进发无穷的力量,能激发人的创造力,能使人深切的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从而对生活充满希望。“时代精神”不是某些人追求的所谓“时尚”,在当前的一些创作作品中,有一些人追求的“时尚”背离时代,远离生活,表现他们自身的与时代极不合拍的精神和内心世界,这是我们应该坚持摒弃的。优秀的舞蹈作品能给人以振奋,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们从这种艺术美的享受中,领悟一种精神情操的美,是人们对生活、对社会产生一种深切的爱,那么动作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语言,在舞蹈意象的特定情境中,构成动作的姿态、节奏、速度、空间走向、动作力度,在音乐、舞美等多种手段的配合下,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展示无数复杂的心境和情感冲突,使舞蹈艺术在连绵不断的起伏跌宕中展示内容,创造各具特色、生动鲜明的舞蹈意象,具有造型美、流动美、情感美的巨大欣赏价值。如《春蚕》根据唐朝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名句,把春蚕、蜡炬的献身精神体现了出来。编导着重塑造和体现春蚕的心灵美,突出了春蚕造福人类的品格。在艺术手段的运用上,设计了一片硕大透明的桑叶,叶子背后是充满曲线美的“春蚕”(演员)。通过演员优美的双臂动作和手中飘渺的纱巾,表现春蚕吐丝作茧自缚的过程,展示“丝方尽,情不断”的意境,并从中给观众以春蚕丝尽至死无憾的深刻思想内涵。这个作品表现的是春蚕,实际歌颂的、给人的启示是献身精神。

舞蹈动作要求以简代繁,讲究生动传神,强调通过外在形象的塑造传达出内在的神韵,抒发主体的胸臆情怀。从整体追求上看,含蓄蕴藉、追求神似,注重当众展现人物的灵魂和情感,注重整体效果的传神写意。虚拟的动作表演重在动作的高度美化和感情的充分抒发,创造出剧情需要的舞台环境和氛围,使舞蹈表演更加自由,拓宽表现生活的领域,超越有限的“实境”,营构无限的“虚境”,创造出一种超脱、空灵、古朴、高雅的审美境界。表现手法的突出特点是夸张、变形,追求超乎常形之上的艺术真实,旨在调动观众的想象,共同完成审美意象的创造,因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篇4

关键词:敦煌舞蹈;造型艺术;审美特征;《闻法飞天》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123-01

一、敦煌舞的起源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古代舞蹈姿态,就是敦煌舞蹈的源头。敦煌舞蹈属于对整个敦煌莫高窟内壁画舞姿进行提炼和发展的结果。以“敦煌”进行舞蹈命名,表明了舞蹈是根据敦煌莫高窟内大量的舞蹈姿态进行研究并与现代舞蹈艺术相结合的方式产生的。我国舞蹈工作者,对敦煌壁画艺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创造性的获得了敦煌壁舞蹈中“腾踏旋转”、“弹指移项”、“扬眉动”、“扭胯蹶臂”等动人舞姿,并通过与现代舞蹈的融合,创造出敦煌舞这一种新的舞种。

二、敦煌舞的重要性

敦煌舞在探寻并重现中国古典舞蹈的时候,不一定非要选择从戏曲、武术、民间舞蹈等方面进行探寻,还可以利用莫高窟内十分丰富的壁画、雕塑,文物、文献等。敦煌舞的出现,综合了壁画中存在的各种舞姿,提炼出具有创新意义的动作并形成体系,推动敦煌舞蹈的进步。

三、敦煌舞的发展

戴爱莲先生《飞天》《丝路花雨》作为我国首部直接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内容的民族舞蹈,一经上演,便获得巨大成功,开启了敦煌舞借鉴敦煌壁画与创新结合的时代。

四、敦煌艺术特征的分析

(一)敦煌艺术的丰富象征性内涵

在敦煌艺术中,丰富的象征性内涵可谓是最为突出的审美特征。在敦煌艺术图案设计中,出现了单纯整一却又复杂规整的现象,包含着丰富的内涵,特别是宗教的内涵十分的鲜明。在研究敦煌艺术的时候,需要将敦煌艺术的内涵作为出发点去分析敦煌艺术的魅力。

(二)敦煌艺术中结合了简约美与繁复美

无论是敦煌壁画,还是敦煌塑像,都可以发现众多的敦煌艺术品的原型是提取于生活之中,通过简约与抽象的艺术手法,依靠一定的形式美方式,勾勒出繁复装饰图案。这点在敦煌壁画中人物的造型上可以很鲜明的体现出来。如在北朝壁画中出现的纹饰忍冬纹,其造型设计自由活泼,变化多姿,简洁朴实,并通过忍冬纹组成单叶波状、四叶边琐样式等,叶状上结构脉络完整而清晰,做到了简约美与繁复美的结合。

(三)敦煌艺术中蕴含音乐美

敦煌雕塑或壁画中,都可以看出一些关于韵律的音乐美之处。表达着艺术家的丰富精神世界。其中壁画中的图案装饰最可以体现音乐美,如忍冬纹修长舒展的枝叶,随风飘动的云纹,仿佛燃烧跳动的火纹,还有长袖飘然,舞动长天的飞天,自由的状态,舒展的情怀,洒脱的张扬,让整个的艺术具有着深深的音乐美的存在,让人感觉到了律动。

(四)敦煌艺术融合了人间美与天国美

敦煌艺术,是包含着浓重宗教色彩的艺术。在敦煌艺术进行创造神或佛世界的同时,还将人的因素融入到其中,做到了人间美与天国美的融合,营造了人神共存的意境。由于敦煌艺术受佛教文化影响很大,其壁画或雕塑美术艺术方面,都可以看出世俗观念与佛教观念的融合,如莲荷纹在佛教之中代表着净土,蕴含了清净的意义。

五、敦煌舞蹈《闻法飞天》审美趋向分析

(一)敦煌舞蹈《闻法飞天》中存在的内在美

在敦煌舞蹈《闻法飞天》表现形式中,选择由三人化为一体,表现出一种神仙的意境,隐隐中透出大道无形,若隐若现,让观众在虚实之中,感受《闻法飞天》独特的内涵魅力。

(二)敦煌舞蹈《闻法飞天》中存在的形式美

在敦煌舞蹈《闻法飞天》中,选择长绸作为艺术表达的道具,可谓是《闻法飞天》中最具灵魂感的道具,与舞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这种方式取材于敦煌壁画中的长袖善舞,通过这种抛收动作,将观众引入虚幻而飘渺的意境之中。

(三)敦煌舞蹈《闻法飞天》存在的风格美

在敦煌舞蹈《闻法飞天》也充分的利用S型体态来完善整体舞蹈的风格。S型曲线的营造,需要舞者将自身的气、力连贯于一体,使之看起来十分的娇媚动人且不失流畅感,有些S型曲线更是表达出了西域之中飞天的活跃之感,豪放而干脆,让人感觉刚柔并济、紧慢相宜的风格之美。

(四)敦煌舞蹈《闻法飞天》存在的手势美

在敦煌舞蹈《闻法飞天》中,手势的运用,让众多的观众惊讶不已。《闻法飞天》中手势是根据佛的手印演化而来,寓意与佛祖想通,不同的手势,表达着不同的含义及内涵。如六壁风动的目的是拯救世人,消灾并祈福的含义。

六、结语

本文对敦煌舞蹈《闻法飞天》的造型艺术审美特征进行了探讨,希望敦煌舞蹈可以在敦煌艺术的基础上,可以获得更巨大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经典作品并流传于世。

篇5

关键词:舞蹈艺术;审美内容;特征;完美结合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的舞蹈文化都是按照各民族不同的审美习惯、审美经验和审美理想,按照民族认同的“美的规律”“美的法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而流传至今的世界的舞蹈艺术。而各个民族的舞蹈文化都是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经过千百年的继承、发展和积淀所创造出来的舞蹈文化的结晶。在文化人类学研究中,有学者毫不夸张地说:“只要你跳个舞给我看,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民族的人。”因为这些学者可以清醒地认识到,研究舞蹈文化就是在认识人类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应当意识到“人体”自身的美的时候就必然会选择自身为“第一审美对象”,必然会顺其自然地选择自身作为抒发生命情感的载体。

舞蹈艺术作为一种文化也是许多原始民族的“文化焦点”,直到今天,许多民族还保留着自己的特色鲜明的舞蹈文化传统,甚至有的舞蹈文化还作为国家象征而得到推崇。因此可以说,不了解舞蹈文化,就不能说完全了解舞蹈这个世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们今天所言的历史是经过考证、经过修辞的文字的历史。舞蹈文化是一条奔腾的历史长河,是舞蹈审美的观照物,而舞蹈审美则是一簇燃烧的求索之火,透射着舞蹈文化的真谛。

1.肢体语言美

舞蹈是身体艺术的极致,舞蹈通过肢体动作将人物的感情、性格特征、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的意境创造表达出来。“肢体动作”是舞蹈的“语言”。身体语言在自然表达中逐步丰富,身体因之获得了强大的表现力。一般来说,作为舞蹈艺术之物质媒介的舞蹈演员,都有着漂亮的容貌,婀娜的身姿。也就是说,构成舞蹈的美的物质媒体——人,本身就是美的。舞蹈动作作为人体的艺术表现,更有着特殊的、独特的形式美感和艺术表现功能,有着一种艺术魅力和感染力。许多世界文学名著或其他一些语言作品被改编成舞蹈、舞剧,或是人们用舞蹈、舞剧来表现某一题材内容时,表演者用动作表情表现故事情境,常常会产生一种其他某些艺术难以达到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生活中任何一种素材,无论是静态的花草、树木、桌椅,或是动态的谈话、爬梯、等待,甚至是抽象概念的空间、速度、力量、平衡等,也尽可以用表情性动作、表意性动作、装饰性动作去表现,从而产生特殊的审美效果。世界各民族的舞蹈,经过历史的沉淀形成了各自永恒而独特的魅力。芭蕾舞以“开、绷、直、立”为美,中国古典舞则以“拧、倾、圆、曲”为美,各民族民间的舞蹈的呈现,更是纷彩绚丽、千姿百态的美!

2.强烈的抒情性

舞蹈善于用肢体动作抒发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人的精神面貌。强烈的抒情性是舞蹈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也是舞蹈表达强烈情感的直接形式。《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德国艺术史家恩斯特·格罗塞说:“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可见舞蹈艺术是情感表达的极致。这种动态艺术所显示的生命之美,比静态的造型艺术和抽象的语言艺术及空灵的音乐艺术更有力度。任何一种情感的存在必然有其社会根源,情感是一种个人与社会互相交汇的产物,也是个人社会交际在个人意识空间的映射,人们很容易通过情感产生共鸣。舞蹈以其特有的表现手段,通过肢体语言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来深刻反映人的内心世界。舞蹈形象是人类情操的高度升华,它以鲜明的美感和强烈的抒情性深深感动着人们。舞蹈以情感为动力,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为物质材料,以外化的人的思想与情感作为美学特征。舞蹈家将客观生活的情感融合在肢体语言中,通过艺术表演将情感表达给观众以引起观众的共鸣。肢体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所以,身体是艺术表现的最直接的媒介,身体艺术是最具直接感染力的艺术,而舞蹈是身体艺术的精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它可以把感情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可以激起人类的情感或是唤起人类在情感上的共鸣。而这种情感,也正是人们在精神生活中需要和渴求的。

3.舞蹈艺术编排的独创性

舞蹈的独创性是舞蹈的生命源泉。创新意识对于舞蹈艺术而言,犹如阳光、空气和水之于生命。舞蹈文化包括舞蹈审美的发展,是以创新意识为根本动力的。创新是形成舞蹈审美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纵观舞蹈发展的历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舞蹈都是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程式化、格律化的长期稳定,甚至是停滞状态下开始寻求新的创作观念,寻求全方位的探索,获得长足的进步的。而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也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提高,当那些陈旧的主题和内容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时,就需要有一些“精品”应运而生。所谓“精品”正是要靠创造性的劳动来打造。纵观古今中外优秀的舞蹈作品,几乎都具有创新的艺术风格。今天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在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迅速提高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在精品工程实施的五年里,相继涌现出了大批彰显国家艺术水准的舞蹈作品。

总之,舞蹈是包罗万象的艺术。鉴于舞蹈文化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在其传承中也一定给舞蹈艺术带来综合性的审美特征。舞蹈有着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和魅力。同时,舞蹈又与其他各门类艺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舞台表演以“舞”为中心,而音乐、美术、戏剧、文学、武术等都可以成为舞蹈的辅助手段。舞蹈精彩绝伦、音乐动听感人、舞美神奇变幻、道具造型逼真、剧情扣人心弦、内涵丰富雅致,舞蹈也可以气势恢宏博大、多位一体,这正迎合了当代人的审美品位,铸造了独特的舞台魅力。但是,舞蹈的综合性也存在着一定弊端,在多位一体的交融中,如果出现配合不当,也很容易使整个作品受损,成为各种门类艺术的拼盘。只有避免这些问题,循着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其他艺术门类中碰触灵感、汲取营养,但又不让其他因素在作品表现中喧宾夺主,让舞蹈和音乐、美术、戏剧、文学等姊妹艺术结合得丝丝入扣,才能将舞蹈艺术丰富的审美内容和特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舞蹈文化和舞蹈审美机制应该相互作用、相互交织,这样才能创造出美妙的作品,才能使观众闯入玄妙的、美的舞蹈世界。

参考文献:

[1]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

[2]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5.

[3]瓦尔特·索雷尔著.欧建平译.西方舞蹈文化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10.

[4]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主编.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4.

篇6

舞蹈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有着明显的不同,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总的来说,舞蹈艺术是一门视觉艺术,以人们的肢体语言为主要的表现手段,从审美特征来看与舞蹈的审美特征也不同于其它艺术形式,我们通过对一些经典的舞蹈艺术作品进行审美特征分析,掌握其主要的审美特征,对于提高我们对舞蹈的审美和欣赏水平很有帮助,同时,也是提高我们对舞蹈作品的欣赏技巧和自身艺术修养的必要前提。

一、舞蹈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概述

舞蹈作为一门舞台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就中国舞蹈的发展来看,自远古时代最原始的舞蹈开始一直到现在,不管历史如何发展,舞蹈艺术始终是一种主要的文化现象,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精髓得到继承,内涵在不断充实和丰富,到了我国明清时期,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开始从戏曲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直接凭借表演者的人体身段表现现实生活、反映人们精神情感的艺术形式。中国当代的舞蹈大多是一些专业性的舞蹈作品,特别是随着中国文化多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舞蹈艺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不管是专业性还是观赏性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出现了专业性的舞蹈教育机构。在历经了几千年的漫长发展历程中,中国的舞蹈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不断演变,舞蹈艺术在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带动了我国社会文化领域的繁荣。

二、舞蹈艺术审美特征分析

不管是中国舞蹈,还是西方舞蹈,虽然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在表现形式上不断更替,但是,舞蹈艺术的主要特征始终是舞蹈艺术的灵魂,在舞蹈创作、舞蹈表演和舞蹈欣赏方面始终要以舞蹈艺术的特征为前提。总体上来看,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舞蹈具有源于生活而又超脱生活的审美特征

舞蹈这门艺术始终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社会生活始终是舞蹈第一性的客观存在。人们的生活状况,社会的复杂多样性,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并为舞蹈艺术提供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在舞蹈的创作过程中,就是要依据一定的社会现象,发现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真、善、美,在对这些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以后,高度概括地熔炼成优秀的舞蹈作品,以舞蹈这门艺术的独特魅力感染人、激励人和启发人。不管什么形式的舞蹈,均具备来源于生活而超脱生活的显著审美特征。例如:《洗衣舞》就是一部来源于生活的典型舞蹈,是通过藏族人民传统的歌舞形式表现军民团结、情同手足的舞蹈,它将藏族的踢踏舞和民歌融合在一起,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小故事的提炼、美化和加工而创作出来的。其情节是:有一群要到河边背水的藏族姑娘,碰巧遇到了一位来河边为战士们洗衣服的战士,他们采用“调虎离山”的策略把那位战士将要洗的衣服骗过来,在欢快、喜悦的歌声中他们帮助这名战士将要洗的衣服洗的干干净净。当这名战士转身回来以后,发现了这一情景,感觉姑娘们帮他洗了衣服,因此,也急中生智帮姑娘们跳水,整个舞蹈在担着水桶在前面跑,藏族姑娘拿着洗好的衣服在后面追这种生动、活泼的状况下圆满结束。《洗衣舞》这段舞蹈取材于具有代表性的日常生活,但是却寓意深远、感人至深。因为其取材比较新颖,结构非常简洁,立意比较深远,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典型的艺术特色同在,因此,这一舞蹈自创作至今20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舞蹈具有拙叙事而善抒情的审美特征

《毛诗序》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说明人在非常激动,内心情感用语言以致唱歌都难以充分表达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手舞足蹈来抒发。舞蹈表达感情的特点是形神结合,以体动表达感情,给人以生动的直观形象。由此可见抒发感情最佳的方式莫过于舞蹈。舞蹈这种艺术形式既没有像影视作品那样的台词,也没有配套的语言来直接叙事,在通常情况下就是配备音乐和场景来烘托气氛,配合舞者的表演。在舞蹈的艺术形式方面,通常采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通过无声的、优美的肢体动作表述故事情节、抒发各种感情。观众对舞蹈艺术的欣赏过程中,通过对表演者的舞姿和舞蹈旋律的感悟,充分发挥想象力,了解故事情节,体味舞蹈中所蕴含的强烈感情。我们一提起来芭蕾舞,就会想到芭蕾舞中的典型代表作———《天鹅湖》。在这部舞蹈作品当中,有一段所表达的故事情节是:王子与天鹅初次相遇时的舞蹈,是一大段古典双人芭蕾舞,这一段舞蹈就是通过表演者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巧妙、细腻地表达了奥杰塔从一开始恐惧、提防的心理转变为放心、信赖的心理,进而萌发了爱情的感情变化过程。这里没有语言的描述,没有一句台词,但是,把主人公的情感表达的非常到位。

(三)舞蹈具有虚拟象征为主的审美特征

舞蹈是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高度概括,但并不是直观的纪事,因此虚拟象征就成为这种艺术的主要表演手法,这也是舞蹈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是通过舞蹈者的人体动作、姿态来代替言谈话语反映故事情节、表达思想情感的,因此,在不了解舞蹈审美特征,或者初接触舞蹈的人往往会有“看不懂”的感觉。在舞蹈剧中,通常是用情感统率动作和舞姿,用简洁明了、屈指可数的直观纪事来辅助舞情的发展过程的。如我国著名的舞蹈家王霞所表演的《金山战鼓》,从整体来看,这也是一部用来抒感的舞蹈,但是其中也有一小部分纪事的舞蹈:当表演者站在鼓上向远处了望敌阵情况的时候不慎中箭,表演者用手紧紧捂着伤口,慢慢开始在鼓面上做后桥动作,使自己的身体成为一个拱形,最后,用手撑在鼓的边缘从鼓上翻滚下来。在这段以抒情为主的舞蹈中设计这样一段纪事的舞蹈,就是要以直观纪事表现舞剧中梁红玉这个人物在受伤以后疼痛万分的情况下,把这个细节放大以便更好地刻画这个人物的形象。进而达到以虚拟象征为主、直观纪事为辅,二者巧妙结合的目的。

三、舞蹈艺术欣赏分析

基于以上对舞蹈艺术审美特征的分析,我们知道舞蹈艺术并不是像电影一样,谁都可以看懂的,谁都能够欣赏得了的,特别是舞蹈艺术具有采用虚拟象征手法表现复杂故事情节、抒发丰富思想情感的特征,为欣赏者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因此,要想很好地欣赏舞蹈,领会舞蹈的深刻内涵,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感悟能力,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舞蹈欣赏层次。

(一)欣赏者舞蹈艺术修养分析

并不是只有演员才需要艺术修养,对于欣赏舞蹈的人来说,也需要有一定的舞蹈艺术修养,因为,我们在观赏舞蹈的时候,会产生富含主观特点的思维活动,如果在没有一点艺术修养的情况下,所谓的舞蹈欣赏就是在感受氛围,就是在打热闹。我们在欣赏舞蹈的时候,本身就应该掌握一定的舞蹈专业知识,特别是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比如:舞蹈的艺术特征、表现手法以及其它一些专业的理论知识,只有在掌握了舞蹈剧中常用的虚拟、抒情、夸张等手法,才能将舞蹈剧中的“形、神、劲、律”结合起来,使他们成为一个整体,然后,经过自己的抽象思维和大胆想象,才能真正从舞蹈艺术中欣赏到舞蹈艺术的精髓,体会到舞蹈艺术给我们带了的美的享受。

(二)欣赏者对舞蹈艺术的感悟能力分析

舞蹈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除了能够让人们在欣赏的时候获得赏心悦目的直观感官体验外,还要让人们在观看的时候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能够感悟到舞蹈所要表达的主题与内涵,如果欣赏者不具备一定的感悟能力,就很难真正感悟到舞蹈的艺术魅力。如欣赏舞蹈《黄土黄》这一舞蹈剧的时候,不仅要欣赏表面上的灯光效果、服装艺术、肢体语言、音乐旋律等,还要能够围绕“对祖国母亲的深爱”这个主题进行深层次的思维活动,领悟到“无论世事怎样变迁,不变的是对黄土地的眷恋”这样的深刻内涵。特别是当演员通过肢体语言表达扒黄土、捧黄土、看黄土、亲黄土的时候,能够领会到这些肢体语言的背后所蕴含的“永无宁日的黄河水,生生不息的黄土娃”这样的精神实质。

(三)舞蹈欣赏层次分析

我们对于舞蹈艺术的欣赏是有一定层次的,不同的人层次不同,一个人的不同时期也可能具备不同层次的舞蹈欣赏水平。欣赏者的欣赏层次从低到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直观欣赏层次。处于这一层次的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观察演员的表现力、表演技巧、演员的形体和服装等一些表层的感官体验上面。二是看懂情节、体会情感阶段。处于这个层次的欣赏者可以通过观察表演者的肢体动作,了解到舞蹈剧的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过程,但是,还不能够深刻领会舞蹈的主题和所蕴含的深层次情感。三是感悟舞蹈层次。处于这个层次的欣赏者可以让自己的情思随着舞情层层展开、步步深入,能够通过观看舞蹈剧,正确整合接收到的各种信息,从舞蹈表演者美的动作、美的姿态以及美的线条中领会深层次的思想实质,让舞蹈的精神内涵在直观的、表层的感官享受层面上得到升华,真正体会到舞蹈给我们的身心带来的美的享受。因此,我们在欣赏舞蹈的时候,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随着自己欣赏水平的提高,逐步体会到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

篇7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蹈;表演;审美特点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66-01

我国有着辉煌的舞蹈历史和文化,在舞蹈大家庭中,古典舞蹈独具韵味和特点,一直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古典舞蹈不仅汲取了我国的戏曲文化,同时也融入了西方芭蕾舞的特征。在具体表演时,古典舞蹈呈现出形神具备、身心并用的显著特征,逐步形成了气质、形象和意境兼具的表现形式,充分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

一、中国古典舞蹈概述

在我国传统艺术文化发展的历程中,民间舞蹈特有的艺术特征是其他舞蹈成长和发展的基石,并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一些新的创新元素不断融入,有效整合、重组和加工各个部分的艺术特征,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古典舞蹈。中国古典舞蹈是我国古代舞蹈的总称,在成长的历程中,创新了戏剧舞蹈文化,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说,中国古典舞蹈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一直以来,中国古典舞蹈重视神态、情感和舞蹈动作的协调,以刚柔兼具的艺术特征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古典舞蹈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我国艺术文化的典型代表,有着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和独特的感召力。

二、中国古典舞蹈表演中的审美特点

(一)“圆”与“倾”融汇。“圆”是我国文化的一种象征,直观地体现着人们的生活理念和价值观念,在古时期,人们通常把“圆”视为固定的规律,普遍觉得“圆”是神圣的,是不容侵犯的,象征着吉祥、美好和幸福,因此,逐步形成了以“圆”为基础的思想价值理念。在中国古典舞的表演中,演员是按照肢体的舞动而展现出不一样的“圆”,重复着“圆”的运行轨迹,可以说这是思维理念的一种转换,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例如,在古典舞的表演中,身体所有环节的活动处都需要展现出“圆”形,足部在踝关节区域做出勾的姿势,肩关节要给予上臂一定的力量,促使其做出摇臂的动作。“倾”是动静转换的一种趋势,重视的是刚柔兼具,古典舞蹈表演时的全部动作要具有内在的规律和归类,例如缓急和刚柔等。

(二)意境和教化的和谐统一。纵观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以强大的包容性和特有的魅力得到世人的叹,意境和教化在中国古典舞蹈表演中的体现,提升了艺术魅力。人们在观赏中国古典舞时,注重领悟古典舞蹈自身传递出的意境,针对舞蹈气氛的影响研究超出舞蹈自身的艺术价值。与此同时,古典舞蹈表演还有着教化的作用,这也是古时期教学人员和皇帝实施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中国古典舞蹈的诸多动作是由宫廷舞蹈发展而来的,舞蹈用具的应用更是增添了古典舞蹈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袖舞和剑舞,舞蹈用具在古典舞表演中的应用,极大地烘托了古典舞表演的气氛。中国古典舞蹈在表演时注重情感和肢体动作和谐统一,促进意境和教化的和谐,使人们能够在欣赏中国古典舞蹈表演的过程中领悟其蕴含的传统文化,推动舞蹈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三)中国古典舞蹈的“身韵美”。所谓身韵,即是身法和韵律的总称。身法,通俗地讲,即是表演时的肢体工作,属于外部技法,而韵律则是艺术的内涵神采,身法和韵律的融合,充分展现了我国古典舞蹈的风格和审美特征。身韵的基本动作要素是“形、神、劲、律”,彰显了身韵的核心内涵。形神兼具、身心并用、内外和谐统一是我国古典舞蹈的最大特征和艺术灵魂。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创编人员充分利用古典舞蹈的动作形态对其内在的动律逐步形成支配,准确把握古典舞蹈的灵魂,充分展现其精髓,为古典舞的创新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突破了题材和戏剧风格的约束。这样的发展态势,不仅仅拓宽了人们的审美境界,也推动了新时代古典舞蹈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在古典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创编人员可以根据舞台的具体情况,在古典舞蹈中融入身韵元素,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因此,在我国古典舞蹈的创编过程中,促使时代的审美情趣和古典舞蹈身韵充分融合,充分显现古典舞蹈“古舞新韵”的特征,为观众塑造出新的审美形态。

三、结论

总而言之,中国古典舞蹈是我国舞蹈文化发展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古典舞蹈所传达的文化气息和精神主旨是其审美特征的关键。中国古典舞蹈有着“圆”与“倾”融汇、意境和教化的和谐统一以及“身韵美”的审美特征,并注重新元素的融入,促使了古典舞蹈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篇8

关键词:藏族舞蹈 审美特征 继承和发展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样,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伴随着藏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论依据的艺术形式之一。在西藏历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仅配有文字记录的“舞谱”,还用“线”记录着“舞曲”;“卡尔”舞蹈的音乐“藏文古谱”流传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传唱着众多的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在众多舞蹈论述中,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M],中册290页(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关于“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之一”这一论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态的“精彩工艺”。恰恰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审美对象的表现手段论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证明了当时舞蹈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识高度。同时“舞蹈艺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Z],第130页,木刻板(藏文)。)中简洁透彻地阐明舞蹈是用人体的“形”,动作语言的“声”、舞动的“情”表现生活和情感。如:“优美、英姿、丑态”都借助人的各种生动的形态来表现;又如同说话一样用人体把“凶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样用人体把“悲悯、愤怒、和善”等内心情感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从以上“舞蹈艺技九”的观点中不难看出舞蹈以升华到艺术高度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形、声、情”和谐运用到舞蹈中,更进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学特色。同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种类繁多的藏族民间舞蹈,也由起初的简单模仿、无意识的自娱性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门艺术。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认为西藏古代的“舞蹈艺技九”是古印度“乐舞论”中婆罗多牟尼论述的,与藏族舞蹈无关。对此,经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考证,在藏族历史上,人们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不少相关的艺术理论和技法。“波罗多牟尼在论述‘拉斯’时只提出了八种,后经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种。这九种‘拉斯’主要作为卡达卡利舞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训练之用”(注:于海燕:《东方舞苑花絮》[M],第180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这与藏文古籍“舞蹈艺技九”中论述的内容相重合的只小胺攮、恐怖、英武”三种,其余六种则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没有提到“形、声、情”和谐运用于舞蹈艺术中的观点。这就有力地证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来文化时非常重视与本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以民族审美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之为‘美感’”(注:王朝闻:《美学概论》[M],第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着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同时还包含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的特殊的审美心理现象。

如前所述,藏民族在历史上已形成了比较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体系,但这一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舞蹈理论与舞蹈美学有着紧密联系,但又不能等同看待。舞蹈理论是解决什么是舞蹈,怎样舞蹈的问题,而舞蹈美学则解决舞蹈的身韵、姿态、动作、节奏和如何表达情感、体会美感的问题。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方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以上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

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注:《智者入门》[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一书中把“舞蹈艺技九”变成为“诗歌写作九”,要求诗歌写作者用诗写出舞蹈者的身姿、韵律和丰富情感。同样,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时表现诗情画意,融诗舞于一体,有歌就有舞,以词带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谣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无边无际舞”,要跳“高山不可动摇的舞”,跳起来的“卓舞的节奏快如夜空的闪电”。这就像萨班·贡嗄坚参的书中所述(注:萨典·贡嗄坚赞:《乐论》[M],第10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人们梳妆打扮,人们歌舞欢畅,那里没有悲伤,神圣的音乐至高无上”。这就是藏民族对歌舞的共同审美意识的体现,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还与地域、时间、年龄、男女等不同对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泼有力、热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浓厚的纯农区和城镇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潇洒,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灵巧、多变,充分展现着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区的舞蹈,有着典雅稳健的舞步、优美自如的舞姿,充分体现着古象雄文化的韵味;而藏东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犷、豪放潇洒、矫健雄姿,充分展现着康巴人的气质特征。

关于藏族舞蹈的形态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记载外,在民间歌谣中也有许多记述。如《中国歌谣集——西藏卷“打开歌门”》章节中就记录了大量的传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如:林芝地区果谐“祝歌舞者门面三层高”中唱到:

胸部是锅庄的仓库,今日要打开仓库门;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摇摆处,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盖是锅庄的风轮,今日我要转动转动;

双脚是锅庄的滚球,今日我要滚一滚它。

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中册,第292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对舞蹈者的形态要求有:

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要妖娆。

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

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

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

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壮。

……

从以上舞蹈时对人体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难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一致,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舞蹈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动作非常丰富,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舞蹈者,对于“妖娆”的腰、“摇摆”的腰运用的非常讲究。不管是以脚的点子为主的“堆谐”,还是讲究线条富有动感的“谐”,腰部轻软摇摆,在似动非动中给人以充分展现人体的线条美。女子的腰部动作在“热巴舞”和牧区“果卓”中表现得非常丰富。她们的各种翻身动作,侧腰、下后腰动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状态。“妖娆”的腰部动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个审美特征。另外,在民谣和古籍中,认为“膝窝”、“膝盖”是“最灵处”,“要颤动”并被形容为“风轮”、“轮子”。藏族众多舞蹈的“膝盖”动作的确是一个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动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感的表现手法之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第131页,木刻板。)“歌舞剧(戏)是:往事如同语言一样,用形态表达各种语言的歌舞剧,它主要靠舞蹈者手、头的各种变化,如卷羊毛时手的动作反复多次后形成优美、迷人的舞”,可见,双手的动作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除灵活多变外,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要有层次地旋转,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我们在观看藏族不同风格的舞蹈时会发现其双手的动作是非常丰富的,极富有活力。双手动作在藏舞包括藏戏舞蹈中已经演化成千姿百态的舞蹈语汇,如藏戏舞蹈中的手势与戏剧语汇融为一体成为藏戏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同样,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势动作来展示内容;热巴舞中的“颤肩舞”;果谐中的双手前后甩动和胸前划摆,至于“手镯舞”中海螺手镯舞的手势动作就更加丰富。藏戏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势动作直接反映生活,随着剧情、节奏的变化,手势动作也跟着变化,双手始终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舞动,并为升华情感需要而创新、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谣和古籍中还提到“双脚是锅庄的滚球”、“双脚是舞轮”、“脚下没有刺”、“脚步脚尖要灵活”,脚是舞蹈跳动、踏节的关键。要求舞者的脚像“轮子”、“滚球”般灵活多变,如果说手势动作是“噶尔”歌舞,脚部动作则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时要如同“脚下无刺”,踏着强有力的节奏舞起来。藏族舞蹈的双脚动作灵活轻巧,节奏鲜明,脚步热烈而整齐,如,踢踏舞步活泼、清爽,踏出的节奏热烈、坚强有力而轻重分明;果谐舞步是典型的集体舞步,舞蹈充满了劳动气息,在粗犷昂扬的歌声中步伐整齐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亚巴舞”步,虽没有音乐,但音乐产生在双脚有力的跺踏声中,一种振天的声响回荡在舞场上空。此外,民谣和古籍中还谈到头部动作,“头是舞的摇晃处”、“做右手势动作和向右行进时头向左看,左动作要反

姿,做下面动作时向前看”。从中不难看出不少藏舞的规范程度和形体和谐运用的美学特征。藏舞中的头部动作也是非常丰富的,有绕头舞、甩头鞭舞、前后甩动舞、左右甩动舞等,这些都是舞蹈内容与形体变化紧密结合具有独特头部动作的舞蹈。

以上分别针对舞蹈者各种形体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运用作了简要论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谣和古籍中的论述也较多,如女性“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如身上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从背影看好像没有臂部,从前面看好像无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壮”。这些形体要求在当时可能属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愿望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先人们讲究匀称的美学思想。形体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那么怎样的形体才算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谣中反映出来的舞者的形体要求就体现着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样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

除了以上舞蹈形态动作的审美特征外,用“比喻”的手法来创作舞蹈也是藏族舞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藏文舞谱”(注:《康嗄尔新旧卡羌姆原词告示》[Z],第169页,手写本(藏文)。)就有一条用“比喻”的方法创造舞姿的论述,认为用“比喻”的方法可以丰富人的想象,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如“雄狮抖搂绿鬃在火中燃烧”,“大鹏展翅飞翔”(注:《中国歌谣集——西藏卷》[C]“打开歌门”章节,第8页,1989年。)。正如昌都果卓中所唱: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fw789.com。“虽不是鹿生的小鹿,要学会鹿卧地的美姿;虽不是鹰生的小鹰,要学会鹰展翅飞翔;虽不是鱼生的小鱼,要学会水中鱼尾闪耀;虽不是狮生的小狮,要学会雄狮的骄姿”。还有日喀则歌谣中“央扎姆拉,这舞叫左右舞,左右兔子蹦,左右狐狸藏,左右狼爬行”。舞姿中还有众多例举,如“走马步”、“野马跑”、“鱼穿梭”、“雀开屏”等等。目前藏族舞蹈中动作名称沿用动物姿态的比较多,但完全模仿动物姿态而保留的比较少,这是因为动作向更加舞蹈化方面发展的原故。总之,“比喻”的手法丰富了藏族的舞蹈,从而形成了丰富多采的藏族舞蹈语言。

篇9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样,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伴随着藏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论依据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历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仅配有文字记录的“舞谱”,还用“线”记录着“舞曲”;“卡尔”舞蹈的音乐“藏文古谱”流传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传唱着众多的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在众多舞蹈论述中,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M],中册290页(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关于“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之一”这一论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态的“精彩工艺”。恰恰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审美对象的表现手段论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证明了当时舞蹈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识高度。同时“舞蹈艺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Z],第130页,木刻板(藏文)。)中简洁透彻地阐明舞蹈是用人体的“形”,动作语言的“声”、舞动的“情”表现生活和情感。如:“优美、英姿、丑态”都借助人的各种生动的形态来表现;又如同说话一样用人体把“凶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样用人体把“悲悯、愤怒、和善”等内心情感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从以上“舞蹈艺技九”的观点中不难看出舞蹈以升华到艺术高度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形、声、情”和谐运用到舞蹈中,更进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学特色。同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种类繁多的藏族民间舞蹈,也由起初的简单模仿、无意识的自娱性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门艺术。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认为古代的“舞蹈艺技九”是古印度“乐舞论”中婆罗多牟尼论述的,与藏族舞蹈无关。对此,经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考证,在藏族历史上,人们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不少相关的艺术理论和技法。“波罗多牟尼在论述‘拉斯’时只提出了八种,后经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种。这九种‘拉斯’主要作为卡达卡利舞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训练之用”(注:于海燕:《东方舞苑花絮》[M],第180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这与藏文古籍“舞蹈艺技九”中论述的内容相重合的只有“愤怒、恐怖、英武”三种,其余六种则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没有提到“形、声、情”和谐运用于舞蹈艺术中的观点。这就有力地证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来文化时非常重视与本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以民族审美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之为‘美感’”(注:王朝闻:《美学概论》[M],第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着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同时还包含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的特殊的审美心理现象。

如前所述,藏民族在历史上已形成了比较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体系,但这一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舞蹈理论与舞蹈美学有着紧密联系,但又不能等同看待。舞蹈理论是解决什么是舞蹈,怎样舞蹈的问题,而舞蹈美学则解决舞蹈的身韵、姿态、动作、节奏和如何表达情感、体会美感的问题。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方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以上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注:《智者入门》[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一书中把“舞蹈艺技九”变成为“诗歌写作九”,要求诗歌写作者用诗写出舞蹈者的身姿、韵律和丰富情感。同样,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时表现诗情画意,融诗舞于一体,有歌就有舞,以词带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谣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无边无际舞”,要跳“高山不可动摇的舞”,跳起来的“卓舞的节奏快如夜空的闪电”。这就像萨班·贡嗄坚参的书中所述(注:萨典·贡嗄坚赞:《乐论》[M],第10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人们梳妆打扮,人们歌舞欢畅,那里没有悲伤,神圣的音乐至高无上”。这就是藏民族对歌舞的共同审美意识的体现,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还与地域、时间、年龄、男女等不同对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泼有力、热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浓厚的纯农区和城镇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潇洒,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灵巧、多变,充分展现着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区的舞蹈,有着典雅稳健的舞步、优美自如的舞姿,充分体现着古象雄文化的韵味;而藏东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犷、豪放潇洒、矫健雄姿,充分展现着康巴人的气质特征。

关于藏族舞蹈的形态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记载外,在民间歌谣中也有许多记述。如《中国歌谣集——卷“打开歌门”》章节中就记录了大量的传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如:林芝地区果谐“祝歌舞者门面三层高”中唱到:

胸部是锅庄的仓库,今日要打开仓库门;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摇摆处,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盖是锅庄的风轮,今日我要转动转动;

双脚是锅庄的滚球,今日我要滚一滚它。

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中册,第292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对舞蹈者的形态要求有:

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要妖娆。

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

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

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

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壮。

……

从以上舞蹈时对人体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难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一致,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舞蹈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动作非常丰富,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舞蹈者,对于“妖娆”的腰、“摇摆”的腰运用的非常讲究。不管是以脚的点子为主的“堆谐”,还是讲究线条富有动感的“谐”,腰部轻软摇摆,在似动非动中给人以充分展现人体的线条美。女子的腰部动作在“热巴舞”和牧区“果卓”中表现得非常丰富。她们的各种翻身动作,侧腰、下后腰动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状态。“妖娆”的腰部动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个审美特征。另外,在民谣和古籍中,认为“膝窝”、“膝盖”是“最灵处”,“要颤动”并被形容为“风轮”、“轮子”。藏族众多舞蹈的“膝盖”动作的确是一个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动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感的表现手法之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第131页,木刻板。)“歌舞剧(戏)是:往事如同语言一样,用形态表达各种语言的歌舞剧,它主要靠舞蹈者手、头的各种变化,如卷羊毛时手的动作反复多次后形成优美、迷人的舞”,可见,双手的动作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除灵活多变外,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要有层次地旋转,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我们在观看藏族不同风格的舞蹈时会发现其双手的动作是非常丰富的,极富有活力。双手动作在藏舞包括藏戏舞蹈中已经演化成千姿百态的舞蹈语汇,如藏戏舞蹈中的手势与戏剧语汇融为一体成为藏戏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同样,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势动作来展示内容;热巴舞中的“颤肩舞”;果谐中的双手前后甩动和胸前划摆,至于“手镯舞”中海螺手镯舞的手势动作就更加丰富。藏戏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势动作直接反映生活,随着剧情、节奏的变化,手势动作也跟着变化,双手始终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舞动,并为升华情感需要而创新、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谣和古籍中还提到“双脚是锅庄的滚球”、“双脚是舞轮”、“脚下没有刺”、“脚步脚尖要灵活”,脚是舞蹈跳动、踏节的关键。要求舞者的脚像“轮子”、“滚球”般灵活多变,如果说手势动作是“噶尔”歌舞,脚部动作则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时要如同“脚下无刺”,踏着强有力的节奏舞起来。藏族舞蹈的双脚动作灵活轻巧,节奏鲜明,脚步热烈而整齐,如,踢踏舞步活泼、清爽,踏出的节奏热烈、坚强有力而轻重分明;果谐舞步是典型的集体舞步,舞蹈充满了劳动气息,在粗犷昂扬的歌声中步伐整齐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亚巴舞”步,虽没有音乐,但音乐产生在双脚有力的跺踏声中,一种振天的声响回荡在舞场上空。此外,民谣和古籍中还谈到头部动作,“头是舞的摇晃处”、“做右手势动作和向右行进时头向左看,左动作要反姿,做下面动作时向前看”。从中不难看出不少藏舞的规范程度和形体和谐运用的美学特征。藏舞中的头部动作也是非常丰富的,有绕头舞、甩头鞭舞、前后甩动舞、左右甩动舞等,这些都是舞蹈内容与形体变化紧密结合具有独特头部动作的舞蹈。

以上分别针对舞蹈者各种形体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运用作了简要论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谣和古籍中的论述也较多,如女性“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如身上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从背影看好像没有臂部,从前面看好像无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壮”。这些形体要求在当时可能属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愿望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先人们讲究匀称的美学思想。形体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那么怎样的形体才算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谣中反映出来的舞者的形体要求就体现着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样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

除了以上舞蹈形态动作的审美特征外,用“比喻”的手法来创作舞蹈也是藏族舞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藏文舞谱”(注:《康嗄尔新旧卡羌姆原词告示》[Z],第169页,手写本(藏文)。)就有一条用“比喻”的方法创造舞姿的论述,认为用“比喻”的方法可以丰富人的想象,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如“雄狮抖搂绿鬃在火中燃烧”,“大鹏展翅飞翔”(注:《中国歌谣集——卷》[C]“打开歌门”章节,第8页,1989年。)。正如昌都果卓中所唱:“虽不是鹿生的小鹿,要学会鹿卧地的美姿;虽不是鹰生的小鹰,要学会鹰展翅飞翔;虽不是鱼生的小鱼,要学会水中鱼尾闪耀;虽不是狮生的小狮,要学会雄狮的骄姿”。还有日喀则歌谣中“央扎姆拉,这舞叫左右舞,左右兔子蹦,左右狐狸藏,左右狼爬行”。舞姿中还有众多例举,如“走马步”、“野马跑”、“鱼穿梭”、“雀开屏”等等。目前藏族舞蹈中动作名称沿用动物姿态的比较多,但完全模仿动物姿态而保留的比较少,这是因为动作向更加舞蹈化方面发展的原故。总之,“比喻”的手法丰富了藏族的舞蹈,从而形成了丰富多采的藏族舞蹈语言。

篇10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样,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伴随着藏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论依据的艺术形式之一。在西藏历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仅配有文字记录的“舞谱”,还用“线”记录着“舞曲”;“卡尔”舞蹈的音乐“藏文古谱”流传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传唱着众多的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在众多舞蹈论述中,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M],中册290页(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关于“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之一”这一论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态的“精彩工艺”。恰恰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审美对象的表现手段论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证明了当时舞蹈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识高度。同时“舞蹈艺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Z],第130页,木刻板(藏文)。)中简洁透彻地阐明舞蹈是用人体的“形”,动作语言的“声”、舞动的“情”表现生活和情感。如:“优美、英姿、丑态”都借助人的各种生动的形态来表现;又如同说话一样用人体把“凶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样用人体把“悲悯、愤怒、和善”等内心情感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从以上“舞蹈艺技九”的观点中不难看出舞蹈以升华到艺术高度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形、声、情”和谐运用到舞蹈中,更进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学特色。同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种类繁多的藏族民间舞蹈,也由起初的简单模仿、无意识的自娱性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门艺术。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认为西藏古代的“舞蹈艺技九”是古印度“乐舞论”中婆罗多牟尼论述的,与藏族舞蹈无关。对此,经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考证,在藏族历史上,人们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不少相关的艺术理论和技法。“波罗多牟尼在论述‘拉斯’时只提出了八种,后经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种。这九种‘拉斯’主要作为卡达卡利舞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训练之用”(注:于海燕:《东方舞苑花絮》[M],第180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这与藏文古籍“舞蹈艺技九”中论述的内容相重合的只有“愤怒、恐怖、英武”三种,其余六种则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没有提到“形、声、情”和谐运用于舞蹈艺术中的观点。这就有力地证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来文化时非常重视与本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以民族审美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之为‘美感’”(注:王朝闻:《美学概论》[M],第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着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同时还包含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的特殊的审美心理现象。

如前所述,藏民族在历史上已形成了比较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体系,但这一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舞蹈理论与舞蹈美学有着紧密联系,但又不能等同看待。舞蹈理论是解决什么是舞蹈,怎样舞蹈的问题,而舞蹈美学则解决舞蹈的身韵、姿态、动作、节奏和如何表达情感、体会美感的问题。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方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以上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注:《智者入门》[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一书中把“舞蹈艺技九”变成为“诗歌写作九”,要求诗歌写作者用诗写出舞蹈者的身姿、韵律和丰富情感。同样,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时表现诗情画意,融诗舞于一体,有歌就有舞,以词带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谣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无边无际舞”,要跳“高山不可动摇的舞”,跳起来的“卓舞的节奏快如夜空的闪电”。这就像萨班·贡嗄坚参的书中所述(注:萨典·贡嗄坚赞:《乐论》[M],第10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人们梳妆打扮,人们歌舞欢畅,那里没有悲伤,神圣的音乐至高无上”。这就是藏民族对歌舞的共同审美意识的体现,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还与地域、时间、年龄、男女等不同对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泼有力、热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浓厚的纯农区和城镇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潇洒,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灵巧、多变,充分展现着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区的舞蹈,有着典雅稳健的舞步、优美自如的舞姿,充分体现着古象雄文化的韵味;而藏东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犷、豪放潇洒、矫健雄姿,充分展现着康巴人的气质特征。

关于藏族舞蹈的形态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记载外,在民间歌谣中也有许多记述。如《中国歌谣集——西藏卷“打开歌门”》章节中就记录了大量的传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如:林芝地区果谐“祝歌舞者门面三层高”中唱到:

胸部是锅庄的仓库,今日要打开仓库门;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摇摆处,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盖是锅庄的风轮,今日我要转动转动;

双脚是锅庄的滚球,今日我要滚一滚它。

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中册,第292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对舞蹈者的形态要求有:

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要妖娆。

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

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

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

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壮。

……

从以上舞蹈时对人体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难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一致,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舞蹈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动作非常丰富,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舞蹈者,对于“妖娆”的腰、“摇摆”的腰运用的非常讲究。不管是以脚的点子为主的“堆谐”,还是讲究线条富有动感的“谐”,腰部轻软摇摆,在似动非动中给人以充分展现人体的线条美。女子的腰部动作在“热巴舞”和牧区“果卓”中表现得非常丰富。她们的各种翻身动作,侧腰、下后腰动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状态。“妖娆”的腰部动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个审美特征。另外,在民谣和古籍中,认为“膝窝”、“膝盖”是“最灵处”,“要颤动”并被形容为“风轮”、“轮子”。藏族众多舞蹈的“膝盖”动作的确是一个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动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感的表现手法之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第131页,木刻板。)“歌舞剧(戏)是:往事如同语言一样,用形态表达各种语言的歌舞剧,它主要靠舞蹈者手、头的各种变化,如卷羊毛时手的动作反复多次后形成优美、迷人的舞”,可见,双手的动作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除灵活多变外,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要有层次地旋转,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我们在观看藏族不同风格的舞蹈时会发现其双手的动作是非常丰富的,极富有活力。双手动作在藏舞包括藏戏舞蹈中已经演化成千姿百态的舞蹈语汇,如藏戏舞蹈中的手势与戏剧语汇融为一体成为藏戏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同样,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势动作来展示内容;热巴舞中的“颤肩舞”;果谐中的双手前后甩动和胸前划摆,至于“手镯舞”中海螺手镯舞的手势动作就更加丰富。藏戏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势动作直接反映生活,随着剧情、节奏的变化,手势动作也跟着变化,双手始终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舞动,并为升华情感需要而创新、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谣和古籍中还提到“双脚是锅庄的滚球”、“双脚是舞轮”、“脚下没有刺”、“脚步脚尖要灵活”,脚是舞蹈跳动、踏节的关键。要求舞者的脚像“轮子”、“滚球”般灵活多变,如果说手势动作是“噶尔”歌舞,脚部动作则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时要如同“脚下无刺”,踏着强有力的节奏舞起来。藏族舞蹈的双脚动作灵活轻巧,节奏鲜明,脚步热烈而整齐,如,踢踏舞步活泼、清爽,踏出的节奏热烈、坚强有力而轻重分明;果谐舞步是典型的集体舞步,舞蹈充满了劳动气息,在粗犷昂扬的歌声中步伐整齐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亚巴舞”步,虽没有音乐,但音乐产生在双脚有力的跺踏声中,一种振天的声响回荡在舞场上空。此外,民谣和古籍中还谈到头部动作,“头是舞的摇晃处”、“做右手势动作和向右行进时头向左看,左动作要反姿,做下面动作时向前看”。从中不难看出不少藏舞的规范程度和形体和谐运用的美学特征。藏舞中的头部动作也是非常丰富的,有绕头舞、甩头鞭舞、前后甩动舞、左右甩动舞等,这些都是舞蹈内容与形体变化紧密结合具有独特头部动作的舞蹈。

以上分别针对舞蹈者各种形体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运用作了简要论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谣和古籍中的论述也较多,如女性“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如身上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从背影看好像没有臂部,从前面看好像无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壮”。这些形体要求在当时可能属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愿望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先人们讲究匀称的美学思想。形体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那么怎样的形体才算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谣中反映出来的舞者的形体要求就体现着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样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

除了以上舞蹈形态动作的审美特征外,用“比喻”的手法来创作舞蹈也是藏族舞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藏文舞谱”(注:《康嗄尔新旧卡羌姆原词告示》[Z],第169页,手写本(藏文)。)就有一条用“比喻”的方法创造舞姿的论述,认为用“比喻”的方法可以丰富人的想象,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如“雄狮抖搂绿鬃在火中燃烧”,“大鹏展翅飞翔”(注:《中国歌谣集——西藏卷》[C]“打开歌门”章节,第8页,1989年。)。正如昌都果卓中所唱:“虽不是鹿生的小鹿,要学会鹿卧地的美姿;虽不是鹰生的小鹰,要学会鹰展翅飞翔;虽不是鱼生的小鱼,要学会水中鱼尾闪耀;虽不是狮生的小狮,要学会雄狮的骄姿”。还有日喀则歌谣中“央扎姆拉,这舞叫左右舞,左右兔子蹦,左右狐狸藏,左右狼爬行”。舞姿中还有众多例举,如“走马步”、“野马跑”、“鱼穿梭”、“雀开屏”等等。目前藏族舞蹈中动作名称沿用动物姿态的比较多,但完全模仿动物姿态而保留的比较少,这是因为动作向更加舞蹈化方面发展的原故。总之,“比喻”的手法丰富了藏族的舞蹈,从而形成了丰富多采的藏族舞蹈语言。

篇11

关键词:敦煌舞 三道弯 审美 敦煌壁画

一、敦煌舞审美概述

敦煌舞舞姿的审美标准讲究头、肩、胸、胯、膝、踝的“三道弯”扭动,也称“S”形。这种出肋、出胯、移腰、曲膝、勾脚的舞姿以西凉乐为基础,来源于敦煌壁画上呈现的舞蹈姿态。在历史的长河中,敦煌舞受到儒家传统文化、佛教文化和道家的幻化无为的思想的不断侵染,也融合了传统的中国艺术审美中对意象的塑造思想,并且保留了其创设之初的浪漫气息。敦煌舞继承了中国唐代宫廷乐舞的传统,吸收借鉴西域各民族舞蹈舞姿,是多方艺术和审美观点的集合,形成了曲中求圆的审美特征。

二、敦煌舞“三道弯”的审美内涵

敦煌舞中的“三道弯”的内涵基因深受历史文化的影响。敦煌壁画唐代经变图中有不少歌伎乐舞形象,其舞蹈造型多呈现为头、肩、胸、胯、膝、足相应的意象异向拧扭,即S形。敦煌舞中的“三道弯”的审美内涵正是依据这种历史文化的审美原则发展而来,并把“三道弯”统一于对称、和谐的审美内涵中,最终形成了敦煌舞独特的风格特征。例如,舞剧《丝路花雨》里有一个典型舞姿“反弹琵琶”,就是取自敦煌壁画舞姿素材,是三道弯之体态的生动展现。敦煌舞的“三道弯”要求舞者身体的各个部分的动作往来交织,形成一个一个的三道弯。肋、胯和膝共同构成身躯S形的三道弯,乃至多道弯的体态。敦煌舞舞姿中还有柔和、直角等态势不同的曲线,柔和的小曲线,直角的三位体式曲线,S型大曲线等,共同构成了敦煌舞美妙柔和的风格特征。

三、敦煌舞“三道弯”的审美特征

在千变万化的敦煌舞动作中最显著的特征是“三道弯”。敦煌舞上肢、下肢都是“三道弯”,舞姿造型要讲“三道弯”,人体运动的轨迹也要体现在不断变化交织的“三道弯”的轮廓之中。“三道弯”的艺术风格特征既包括外层的外化形式,也包含着内层次的审美原则,外化形式是以内层次的审美原则为依托,并由此形成对称的舞姿造型,使外化与内涵相统一,是构成敦煌舞风格特征的核心。

(一)形体的艺术美

敦煌舞在形体上最大的特征是对“圆”和“曲”的追求,形成独特的艺术美。敦煌舞与中国古典舞“圆”的审美特征完全不同。舞蹈学者在进行敦煌舞创作时,将敦煌壁画“S”形的基本形态进行了保留,并将头、胸、胯、膝、踝构成屈、曲的形态;同时融汇儒道的传统文化,将其韵律、线条、结构和走向的棱和角,转变为柔、软、弧,“曲中求圆”。敦煌舞如行云流水般展现人的形体的艺术,将平和之气隐于“韵”和“势”中。

(二)形象的意象美

舞蹈是肢体语言艺术,外在形态包括“形”和“象”。意象是升华和凝练的艺术,作为舞蹈的外部形式,“象”是在“形”的基础上形成的,直接给予观众视觉的立体感知。换句话说,舞蹈艺术外部的形象特征,离不开肢体语言、动作造型的具象性。敦煌舞蹈非常重视“意象”,有着独特的舞蹈语汇和审美特征。敦煌舞的每一个舞姿造型,每一件服装道具,每一个场景布置都凝练着盛唐风光、佛教艺术和浪漫气息,展示着唐代乐舞妖娆迷人的风采。

(三)虚实结合的艺术

舞蹈的意境不仅展现一种情景交融的场景,更可以触发观众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所以实境和虚境组成了意境,即虚实相生成意境。实境是指舞蹈艺术家通过对生活进行提炼,呈现在观众面前某一特定舞姿造型;而虚境是指舞者通过舞姿传递给观众的某种思想和情绪,引起观众联想和想象的意象。实境是虚境的先决条件,虚境是实境的升华,舞蹈就是虚实结合的完美产物。敦煌舞就是这样,虚实相承,在圆与曲的转换中,在中和之气内,完成着虚与实的转化,一时柔弱无骨,行云流水,一时又宛若蛟龙,气息万钧。

综上所述,敦煌舞的动作以“三道弯”为动作核心,并在“三道弯”的基础上发展和变化而来。敦煌舞充分运用人体的线条、节奏、律动,曲中求圆,灵活多变,形神兼备。敦煌舞注重意象的塑造,往往气涌韵随,以舞传情,以情感人,而又虚实相生,意境幽美,又侵染着无尽的浪漫气息,这些审美特征使之具有强烈的曲线美感和勃勃生机,因而独具艺术风韵。

参考文献:

[1]成葆.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弘扬[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

[2]高技.李雏.中西舞蹈比较研究[M].裕台公司中华印刷厂,1983.

[3]金秋.古丝绸之路乐舞文化交流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篇12

关键词:白族舞蹈;审美特征;研究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166-01

云南大理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其在保留浓郁南方地貌风情的同时,众多的民间艺术精华也闪现出别具魅力的艺术审美风采。白族舞蹈是云南大理文化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白族舞蹈的审美属性,对研究我国民间舞蹈及少数民族舞蹈历史演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白族舞蹈基本概述

白族舞蹈历史悠久,其在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都有详细的史料记载。白族舞蹈与其他少数民族相似,主要承载及记录了白族这一少数民族在形成及发展中所积淀的历史文化内容及民族审美趋向。白族舞蹈的形式及内容丰富多样,据统计,现已收集而来的白族舞蹈即有74种,其中,较有代表性,流传最为广泛的白族舞蹈是“霸王鞭舞”,其在白族的各类民俗活动及歌会演出中都极为常见①。如将白族舞蹈进行细分,有借助道具的“执树舞”、“霸王鞭舞”、“八角鼓”、“双飞燕”等;有用于宗教祭祀的“八宝花舞”、“羊皮鼓舞”、“踏丧歌舞”;有民间娱乐的“打呀撒塞”及“里格高”;有“百鸟朝凤”、“龙狮舞”、“鹤鹿同春”、“仙鹤舞”等模仿动物鸟兽的舞蹈等。可以说,白族舞蹈内容及形式多,各类舞蹈各具艺术魅力。

二、白族舞蹈审美特征探析

(一)白族舞蹈的动作特点

白族舞蹈的动作及演出套路较为灵活,在动作的完成上主要借助于道具加以辅助,较常采用的道具有扇子、八角鼓、草帽及霸王鞭等②。在舞蹈过程中通过运用自身体态的灵活性及轻盈性,采用手、腿、肩的甩臂、翻扭身、摆胯、跳跃等动作变化,来表达其内心的感情。由于八角鼓、霸王鞭、双飞燕舞蹈道具本身兼具了乐器属性,白族舞蹈在动作上带有极强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在动作的重复频率上,有“八下”、“十二下”、“十六下”等多个套路,通过使用舞蹈道具轻击身体的臂、胸、膝、腿及地面,配合跳跃、队列行进、身体颤动及下蹲等舞蹈动作,使白族舞蹈既具有活泼轻快的特征,又给人一种刚劲健美的感受。在舞蹈的层次顺序上,白族舞蹈一般遵循单人舞―双人对舞―多人舞或集体舞这一节奏及层次,所采用的舞蹈队形有对舞时的“双采花”,“二龙吐水”、多人舞时的“五梅花”、集体舞时的“一条街”等。

(二)白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分析

白族舞蹈从历史起源来看,其受到少数民族的游牧及狩猎活动影响,带有极强的节奏性及韵律性,可从中感受出白族先民早期狩猎后的喜悦及满足。而白族民族娱乐中的“里格高”这一舞蹈,融合了走、唱、舞三种形式,并将唱作为主要情感宣泄手段,在舞蹈动作上较为舒缓,呈现出一种抒情性较强的艺术风韵及审美特点。而“打呀撒塞”在动作上较为古朴简单,带有早期白族原始舞蹈的特征,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淳朴自然的审美感受。

与上述两类白族民间舞蹈形式相比,“百鸟朝凤”、“龙狮舞”、“鹤鹿同春”等模仿动物鸟兽的白族舞蹈较常在白族的传统节日及民俗节日中演出,如白族火把节、石宝山歌会等。白族的“仙鹤舞”或者“耍白鹤”,是一种以模仿动物鸟兽为主的舞蹈形式,其在表演中可以采用鹤,狮同舞,也可以采用“仙鹤”与“寿星”共同表演的方式进行,如舞蹈中涉及到猴、鹿、鹤、寿星等多种要素,则可称之为“鹤鹿同春”。这类舞蹈主要是通过模仿动物鸟兽,传达白族人民祈福平安的诉求,带有较强的意向指向性,其在舞蹈特征上主要体现出一种轻松愉悦,活泼俏皮的审美感受③。

“八宝花舞”、“羊皮鼓舞”、“踏丧歌舞”是白族用于宗教祭祀场合的歌舞形式,该类舞蹈的缘起主要基于白族人民对本主、佛教、道教的尊崇,是一种民族意识形态的寄托。以白族舞蹈中的“踏丧歌舞”为例,其在白族语言中称之为“搭高锅”,经过汉译后可称为“围棺舞”或“丧葬舞”,在这类歌舞的舞蹈中,舞者通过手牵手围圈的形式将棺材围拢,然后舞者沿着逆时针方向舞动身体,以为死者祈祷,为生者传达孝道思想。在这类歌舞中,舞蹈气氛较为悲壮,仪式感强烈,表现出一种忧伤情绪,其舞蹈的节奏以中速为主,给观者带来一种肃穆凝重的审美感知。

三、结语

白族舞蹈源远流长,是白族这一少数民族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艺术精华和瑰宝,白族舞蹈尽管在内容及形式上较为多样,但在舞蹈的根基上又带有一脉相承的特点。从白族舞蹈的历史起源及舞蹈的演出形式及内容中可以看出,白族舞蹈中既带有较为丰厚的人文色彩,又体现出独特的舞蹈审美特征,其历史及艺术价值极高。

注释:

①蒋云华,谢莉鸣.浅析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以大理地区白族舞蹈为例[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07):102-103.

篇13

关键词:花腰彝 龙舞文化 审美

作为彝族的支系,花腰彝族在全世界只有大概三万多人左右,主要聚集在云南石屏的龙武、龙朋和哨冲三个乡镇以及峨山县的小街镇,有着悠久以及灿烂的历史文化,花腰彝族的龙舞通过动律以及舞姿还有表演形式多方面,展现了该民族的独特的舞蹈魅力,具有鲜明审美特征。

一、花腰彝龙舞艺术形式介绍

花腰彝族的人是极其崇拜龙的,其舞龙以及祭龙的活动是非常神秘并且充满了民族特色。相传这一舞蹈主要是祭祀一位叫阿倮的,传说中的民族英雄,相传他是能够征服自然以及邪恶的龙人。通过祭龙活动,可以保佑村民一年都会幸福安康,收成也会风调雨顺。

祭龙的形式主要分为两种,在彝语中分别称为是“米夏好”另一种是“德佩好”,“米夏好”是每年都会举行一次,不同村寨举行时间也不一样,通常都是在正二三月左右举行祭祀活动,“德佩好”是要十二年才会举行一次,一定要在马年的马月以及马日,左北冲以及坡龙山脚还有水瓜冲上几个寨子一同联合举行。[1]

花腰彝族在舞龙过程中是有雄雌之分的,女子舞的是青龙也就是雌龙,男子舞的是黄龙也就是雄龙;两条龙一起舞蹈的时候,雌龙要先舞。彝族人民认为世间所有事物都是有雌雄之分,雌雄相戏才会使得万物得以繁衍生息。

二、花腰彝龙舞的审美特征

1.舞蹈本来就是一种用以抒感的艺术形式,在花腰彝龙舞过程中对情感性的表达就是其重要的审美特征。

花腰彝龙舞是花腰彝人民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舞龙过程中,通过奔放热情音乐的配合,以及自然姿态的变动,将深刻的民族崇拜情感在舞龙过程中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同时花腰彝舞龙也是极具力量的一种民族表演形式,其表演过程中多变快速的节奏,是对奔放以及热情民族情感的传达方式。

2.象征性也是花腰彝龙舞的一种审美特征。通过舞龙的形式象征着花腰彝人民对龙的民族崇拜。

通过舞龙上下翻滚欢快的动作,以及表演过程中欢快的节奏,象征着花腰彝族人民多姿多彩的日常生活。在这些舞蹈表现形式之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舞龙时的风格以及韵律也有着比较鲜明的民族特征。

3.在花腰彝龙舞过程中对花腰彝民族服饰的欣赏以及其歌舞表演形式,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审美特征之一。

在整个舞龙过程中,花腰彝族人都会穿着比较传统的服装,这些服装都是非常有民族特性的,所有人的会系一条花腰带,这也是为什么这以民族会被称为花腰的原因之一。花腰服饰主要是有头帕还有大襟裳等多种服饰配饰,在花腰彝族的服饰上绣有很多的团,据说所有的图案都相应的讲述了相应的历史故事,就有比较高的文化审美特征,以及欣赏价值。

4.花腰彝族龙舞鲜明的特色以及独特风格的形成也是源于当地热情好客的民族特性,这种热情的民族特性也是对花腰彝舞龙一种重要的审美特征。

通常都是在节日的时候,通过组织舞龙表演,带动人民的热情的气氛,在舞龙过程中将花腰彝人民热情奔放,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充分的展现出来。

5.花腰姑娘也是花腰彝族龙舞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

花腰姑娘舞龙,有独到之处,龙头一动,虎虎生风,才见姑娘倒地平舞,翻起千层浪花。又见长龙破空而出,荡起万朵祥云。七彩长龙在她们手里时而上下翻滚,时而蜿蜒漫游,时而冲天而起,时而盘旋长啸……在红土高原南部逶迤的山间,有一群漂亮的彝族舞龙姑娘。平时,她们和村里人一样干农活,碰到什么节庆,她们就会组织起一支女子舞龙队,和男人一样舞起长龙,给人们带来欢乐。她们把龙舞得虎虎生风,从云南省石屏县舞向昆明,又从昆明舞到北京。

三、花腰彝舞龙中蕴含的民族文化

花腰彝龙舞作为一种比较传统以及原生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彝族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舞龙是对其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形式,其舞蹈的过程以及整个运行过程,都是与其内在价值以及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舞龙最重要的功能性就是其内在生存的动力。

文化是通过民族以及人类所创作的,不同的民族在不同时期以及环境下,对社会以及自然都会有着各不相同的文化认识的。对于花腰彝族来说,舞龙文化就是其独具的民族特征,每隔十二年才举行一次的“德佩好”,所有村落的人欢聚在一起,随着舞龙活动的进行,大家一起欢歌跳舞,通过这样的形式促进人民之间的感情,加强花腰彝人民的民族凝聚力以及民族自豪感。[2]

花腰彝舞龙活动过程中,是有很多节奏以及动作的,这需要舞者要有比较好的记忆力,在舞龙过程中,有很多繁杂的动作,比如在其舞龙过程中有一种称为是“凤舞龙”的舞种,表演过程中要将锣鼓作为音乐的节奏,通过各种动作相互结合。舞龙的过程也是需要舞蹈者有非常坚强的意志力的,在舞蹈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翻滚以及跳跃的动作的练习,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更好的掌握这些动作。在进行训练的时候,需要舞者克服比较大的身体障碍,从而发挥最好的水平,这也是民族的文化所在。

更主要的民族文化内涵所在就是表演过程中舞者的创造性的表现,在表演过程中要不断的将舞蹈形式进行创新,基于在原有的动作基础上,让舞龙过程变得更有民族特性,各有艺术性的感知力。受现代文社会商业化影响,舞龙越来越被世人所接受,但是很多年轻人却更多的崇尚时尚,忽略了最本真的传统文化。随着外界世界改变,如何抵挡住外界的诱惑,将文化传承下去,在很多时候,这种文化的传承都是受到不同生存环境以及文化背景所制约的,民族如果不能将自己的文化传承下去也就将失去其民族的个性了。因此有效的将花腰彝族的舞龙文化传承下去,也是对花腰彝龙舞审美特征的一种欣赏。[3]

结语:

花腰彝龙舞是花腰彝族人民传达情感的古老的艺术形式,通过舞龙的过程,将其民族特有奔放热情的民族气节充分展现出来,花腰彝龙舞的审美特征与其从远古时代就开始劳动斗争的民族特征是密不可分的。通过舞蹈的形式将花腰彝族历史进程通过欢快的舞龙的形式展现出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人们可以从中享受到审美的。

参考文献:

[1]陆定福,吴雪梅.从表演艺术的发展看花腰彝文化的主体性[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07).

篇14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基本内涵;练习技巧;审美体现

1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舞泛指是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并成为当时时代典范的舞蹈与现代社会人们所创造出的蕴含丰富古朴典雅韵味与风格的古舞。究其根源而言,中国古典舞是中国几千年来舞蹈传统的复兴。是古代舞蹈和戏曲舞蹈的一次复苏,关系到中国几千年来沉淀的中华文化的流传与延续。凭借历史悠久,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古典舞融合了许多戏剧院武术中的造型与动作。尤其重视在舞蹈表演中突出呼吸的配合与眼睛的作用,搭配独特的东方式的造型与刚柔并济的韵律感。舞台效果异彩纷,呈给观众呈现出一种独有的韵味与美感。让观众置身于演员构造的舞蹈意境中如痴如醉,不能自拔。中国古典舞讲究身法,身韵和技巧,其中,身法指的是舞姿和舞蹈演员的动作,身韵指的是中国古典舞的内涵,不同的舞蹈具有不同的韵味。即使搭配动作都能传递出不同的舞蹈韵味。舞蹈技巧则关乎基础舞蹈训练步骤与注意事项。中国古典舞紧扣舞蹈者的神韵,传递舞蹈的灵魂,强调形神兼备,身心互融,内外统一。此外,舞蹈服装一般呈现古色古香的气息,在音乐选择的范畴中,一般采用中国独有的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古筝等所演奏的乐曲。因此,中国古典舞呈现出极具代表性与典范性的民族审美风格与鲜明的艺术技巧。

2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功”中体现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功”具有两层含义,首先即是“基本”,基本内容主要包含舞者在舞蹈基本动作的训练过程中身体形态问题与训练者的舞姿动作表现的位置与舞蹈者们具体的“起,行,止”的运行路线。其次,中国古典舞的另一层含义,即是“功”,“功”主要指的是舞蹈表演者的身体柔韧程度、灵活矫健的控制力度,使舞者保持平衡的、稳定的或者具有爆发性的内在的身体力量。除此之外,功还指基于身体柔韧度与身体力量所开展的跳跃,旋转,翻腾等技术技巧,搭配其特有的民族韵律,综合体现在此基础之上的民族舞蹈风格特色。中国古典舞通过舞者身体的姿势转换给观众呈现出一种视觉上的审美享受。通过行走与站立所综合汇集而成的身体姿态,在站立时讲究子午相,收腹的时候讲究背形神扬,行如风,站如松,这种站立时的身体姿态的规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含蓄性文化的隐性体现,要求对舞者在静态造型时保持端庄,稳重,且神韵相宜的面部姿态。而舞者在表演时身体重心支撑方式是需要通过身体舞动来作为辅助的,在舞者舞动的过程中,要求身体重心的支撑形式必须是前移。使得位置与支撑点能够移到前脚掌上。从而实现正确身体形态的展现方式。此外,在基本功的训练中,要将翻身,旋转,跳跃的技术与舞者行走,站立,跑动的动作相契合,也必须使身体的重心的支撑方式表现为前置,这样的舞者姿势从不同的角度与风格,所显现出。舞者身姿的曼妙与轻盈。

3 中国古典舞蹈技巧中蕴含韵律的审美体现

舞者在古典舞基本训练中将身体的柔韧程度与灵活敏捷的身体力量相结合。能充分展示舞蹈技巧中的风格特征。而不可忽视的是贯穿于其中的舞蹈韵律给古典舞的基础技巧训练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韵律给了舞蹈基本的艺术生命力。中国古典舞舞动时的审美特性曾经被称之为行云流水,龙飞凤舞。其蕴含中华传y音乐文化独特的线条美与基础主干动作将人的体态,动作与音乐节奏实现的完美结合。因此,中国古典舞在基础训练过程中不仅是一种技能技巧的训练提升,更是艺术审美性的掌握与体现。如著名的“拧倾仰俯、闪转腾挪”舞姿动作下的审美特征,已经成为中国古典舞的一个重要技巧,同时蕴含了古典舞的民族风情和动态规律特征,彰显了中国古典舞在基础训练方面的规范性与审美性。

总而言之,中国古典舞以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舞蹈技巧搭配中国特有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古典韵味,从而使得中国古典舞在基础练习技巧方面充分彰显了其内在的审美特性。身姿美、动作美、韵律美的结合使得中国古典舞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地位。

参考文献:

[1] 熊佳泰.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教材与教法(中专)[M].上海:上海普乐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