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文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39:0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新常态的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篇1

[关键词]经济常态;发展机遇;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8.145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8-0192-01

2014年,首次以新常态来描述中国经济后,经济新常态这个概念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总体向好,但过去30多年经济快速增长积累的风险开始慢慢地凸显和释放,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不断放缓,人们放弃了追求高速的增长,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本质。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并未发生改变,反而会触发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力,使社会民生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1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新常态”本来是一个经济术语,起源于美国,用以描述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过程。后来中国学者用“新常态”来形容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于是“新常态”在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主要有以下3点。

1.1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但经济总量仍相当可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年平均增长率达9.5%,其中,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增长率平均高达11.2%。进入“十二五”以来,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愈发的明显,2011年的经济增长率为9.3%,2012年、2013年均为7.7%,2014年经济增长率下降到7.4%,为1990年来的最低增速,但2014年经济总量达到63万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

1.2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逐年增加,消费成为需求结构的主体。2011年,我国工业占GDP比重为46.8%,第三产业43.1%;到了2014年,工业占GDP比重下降为42.6%,服务业比重却上升到48.2%。服务业总产值不单从比重上超过了工业,而且增长速度上超过了工业,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需求结构上看,投资率明显下降,消费率明显上升,2014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51.2%,成为需求层面上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1.3 中国经济从粗放型增长向创新型驱动转变,经济增长更具有可持续性

基于人们对“碧水蓝天”的渴望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那些依靠资源和环境发展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已不再适应社会的潮流,必将由节能环保、高劳动生产率、高科技创新的企业所替代。

2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为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应努力抓住以下几点机遇。

2.1 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机遇

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和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均逐年增加,成了中国第一大就业体,已经代替制造业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同时,互联网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春天,2014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双十一”交易额达到571.12亿元比2013年的362亿元增长了57.7%。可见,许多新兴产业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中小企业要抓住这个机遇,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

2.2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扩大市场空间的机遇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为54.77%,仍有6亿多人生活在农村,与美国81.28%、日本92.49%的城镇化率相差甚大。根据以往的经验,城镇化每提高1%,可拉动投资增长约3.7%,拉动消费增长约1.8%。所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是巨大的,新型城镇化应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一起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2.3 加快产品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机遇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过去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已不能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一些国外制造业纷纷从中国市场转移,也反过来督促了中国企业提高效率,而提高效率唯一的出路就是充分利用现在的科学技术和“人才红利”,不断改革创新,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增强企业在经济新常态时代下的市场竞争力。

2.4 促进对外出口贸易发展的机遇

进入2014以来,人民币汇率一反前些年来一直稳步升值的趋势,出现了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人民币贬值使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具有优势,竞争力也增强,所以利润率也会上升,这有助于提高中国外贸企业的出口量,缓解多年来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带来的冲击,由拉动外需进而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光远.读懂中国经济新常态[J].商界评论,2014(6).

篇2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土地经营权流转;思路调适

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5)05-0048-06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由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的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表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既蕴含着非短期、非偶然、非临时的新机遇,也面临着突出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必然深入渗透和广泛影响国民经济的各领域、各部门,同样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速度、规模、形式、流向等产生重要影响,并可能产生一些新的值得注意的倾向和问题。目前学术界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基本情况和特征、土地流转的意愿、参与土地流转的行为和动因、土地流转市场、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土地流转绩效及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土地产权制度、粮食安全、劳动力转移、适度规模经营、农民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重要论断提出的时间不长,目前学术界关于新常态下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新特征、新趋势以及需要重视的问题,新常态下有序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新思路和政策举措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而这方面研究无疑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一、新常态下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新特征、新趋势

关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特征,许多学者经过研究认为:总体上表现出流转速度加快、流转类型多样、流转主体多元化、以短期流转为主、由市场决定价格、租金支付方式多样等特点。①郜亮亮借助全国6省1200户在2000年和2009年两轮农地流转的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农地流转的4个特征:区域差异明显、流转多为口头合同、流转多发生在亲属之间、流转合同期限不固定或较短。②截至2013年底,我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达34亿亩,是2008年底的31倍,耕地流转比率达到26%,比2008年提高了171个百分点。新常态下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规模和速度呈加速趋势,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显著特征。

1.土地流转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扩散式加快

许多研究表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经济发达地区、城郊地区由于土地的区位价值高、市场需求大、劳动力非农就业比重高而比不发达地区、边远地区的土地流转程度更高、规模更大。但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由于边远地区、不发达地区农业特色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开发程度低、土地流转价格较低等原因,外来或本地业主流转农地进行规模化发展特色农业的现象大大增加,土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以江苏省为例,虽然仍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苏南地区土地流转比例最高,然而在2000―2012年期间苏北地区的农地流转年增长率(4621%)显著大于苏中地区(2939%)和苏南地区(2108%),而且2008年后苏北地区的农地流转比例已经超过苏中地区。③又如,四川省经济不发达的巴中市2013年农村耕地流转面积达4107万亩,较上年增长106%,耕地流转率达179%。同时,随着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的持续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的区域覆盖面还会更广。

2.土地流转以出租为主的多种方式加快

过去土地流转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转包,新常态下土地流转是出租、转包、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并存,虽然转包仍占很大比重,但出租已经超过转包。四川省2014年土地流转中出租占457%、转包占370%、转让占47%、股份合作占48%、互换占27%。出租这种方式由2010年的384%提高到2014年的457%,已经替代以前的转包位居第一位,这是由于出租这种方式比较简单,交易成本低,利益关系比较直接,土地转出方承担的风险比较小。值得一提的是,土地股份合作目前虽不占主流,但在一些地方已经快速成长。四川省崇州通过“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经营模式,回答了大城市郊区能不能种粮、如何种粮的问题,短短3年多时间规模经营面积由101亩扩大到21万亩,避免了规模经营中容易出现的非农化和非粮化问题。土地股份合作社与一般的土地流转相比,内化了土地集中的成本,既保留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又使农民通过租金、薪金、入股分红等多种形式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推进了农业的规模经营,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3.土地流转向以大户为主的多元化去向加快

过去土地流转主要是发生在农户之间、亲戚之间的自发流转,非正式流转居多。近年来,龙头企业、外来业主、科技创业人员、返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流转土地增多,土地流转的受让主体日益多元化。据统计,四川省2014年土地流转流向农户的占流转总面积的516%、流向龙头企业的占188%、流向农民合作社的占165%;与2010年相比,流向农户的比重降低了75个百分点,流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的比重分别提高了61个和24个百分点。虽然土地流转流向农户的比重下降,但仍占一半以上居主导地位,流转面积2014年则比2010年增加了327%。目前,四川省30亩以上种粮大户增至13391户、养殖大户8532户、家庭农场6267家。全国的情况则是,截至2014年6月,全国农村各类专业大户达到317万户、家庭农场87万个、农民合作社124万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万家。

4.土地流转区域开放性和主体开放性加快

过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范围窄、封闭性强,土地的租赁、承包、转包基本局限在本社区内,受让主体比较单一。在新常态下土地流转的范围已经大为拓展,跨区域突破了行政村界限;转入土地的经营者已经不局限于本村农户,外来业主、个体工商户、龙头企业增多,尤其是城市居民也加入到这个行业流转农民土地。随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各种阻碍土地流转的制度性因素被破除,土地流转的开放性会进一步增强,城里人到农村流转土地的趋势会增强。

5.土地流转以价格攀升的方式加快

过去,农村土地流转的支付水平不足以调动农户出让其承包土地使用权的意愿④,导致农地流转的供给动力机制缺乏,即便是具有农地流转的欲望也难以转变成为现实的农地流转行为。⑤但是,在新常态下,受农民财产意识增强、土地价值预期上升、工商资本流转土地增多、政府规模偏好等影响,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价格在不断攀升。一些地方两三年内土地租金已经翻了一番,土地租金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尤其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主要成本。从对四川种植业家庭农场的调查来看,土地租金占经营总成本的比重高达537%。与土地流转价格过高相伴的另一种现象就是耕地闲置在一些边远地区仍然突出,这些地区农村外出劳动力多,农村老龄化、空心化问题严重,加之区位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信息不灵,导致农民既无力耕种而又很少有外来业主来流转土地的现象。

6.土地流转向适度规模经营加快

近年来,土地流转以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为主,流转几十亩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较快。据调查统计,目前四川省在规模流转中,流转50―99亩土地的比重最大,增速最快,2014年比重达到231%,增速达到154%,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我国人多地少,地貌类型多样,并且许多地方土地细碎化、小块化十分突出,集中连片几千亩十分困难。在这种现实条件约束下,土地流转的结果是多元化的适度规模经营的形成。

二、新常态下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机遇

及需要重视的问题1.新常态下土地经营权流转面临的机遇

第一,新型城镇化持续发展为土地流转不断提供拉力。劳动力转移和非农收入比例增加是农地流转的主要动因,提供非农就业机会可以促进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⑥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但乡村常住人口仍有6亿多人,尤其是在目前城镇常住人口75亿中,还有2亿多户籍、土地均在农村的“农民工”,我国的城镇化远未完成。在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将稳步推进,尤其是将人口的城镇化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这必然为土地流转不断提供新的拉力。同时,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将在3―5年内完成确权颁证,农民土地财产权益未来受到侵害的可能性因物权保护强化而大为降低,具有稳定就业的外出务工农民可以更放心地流转土地。

第二,农业农村巨大的投资潜力为土地流转提供新的动力。农村不仅具有大量的资源尚未开发,并且还具有良好的景观和生态环境。新常态下消费结构的升级,人们对优质、生态、安全农产品需求的提高和对自然、景观、环境、休闲度假的更高追求,使农村的生态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优势更为凸显,必然为农业和农村发展带来巨大的投资潜力。在此吸引下,不仅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开发建设越来越多,而且市民下乡成为新农人也越来越多。

第三,国家政策仍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为土地流转提供良好的环境。经济新常态下,尽管有许多过剩行业面临调整转型和政府投资减速,但农业和农村仍是国家的重点投资领域,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另一方面,国家扩大“绿箱”支持政策实施规模和范围、调整改进“黄箱”支持政策和更向主产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将为土地流转创造有利条件。

第四,可预期的改革为土地流转提供新的制度基础。近年来,土地产权不清、农村土地缺乏抵押担保权能等制度因素严重阻碍了土地流转。一旦这一关键性制度障碍被突破,将会扩大城市资本下乡的规模,从而提升土地集中水平。已有研究表明,土地确权颁证可以提高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安全性,农地使用权越明确越充分,土地供需双方流转土地后的预期收益越稳定,从而农地需求和供给的意愿也越高。⑦新常态下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已全面展开、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制度逐步建立,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向前迈进,承包地、宅基地退出机制逐步推行,将使阻碍土地流转和城乡要素对流的制度因素被打破,从而为土地流转迎来新的活力。

2.新常态下我国土地经营权流转需重视的问题

对于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学者研究总结出的问题主要有:不尊重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流转程序不规范,市场机制缺乏;农地使用权流转范围狭窄,经济发展好的地区比落后地区流转规模高;土地产权不清;土地流转市场放开后,可能带来农民阶层分化加剧的矛盾及新的土地合作组织监管的风险;土地流转可能导致农地非农化、非粮化,危及粮食安全。在新常态这样一个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土地经营权流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强势群体和工商资本介入与农民长期利益保护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企业交风险金、农民与业主直接交易、保底分红、租金几年一涨等让农民有了多重选择方式,农民利益得到维护,但是,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预、被流转现象仍然存在,有些工商资本经营不善“一走了之”的现象仍有发生。已有研究表明,多数企业的租地经营农业行为只是短期的投机行为,不仅对当前中国农业发展无多大益处,而且未来可能会使中国农业发展出现衰退。⑧经济新常态下,传统产业产能普遍过剩、销售不畅,一些工商企业敏锐观察到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对农产品品质要求不断提高所带来的商机,进入农业和农村领域的势头增加。这些工商资本长时间、大规模直接租赁农地对农民的挤出效应明显,经营不善的风险最后可能还是由农民承担。同时,随着阻碍城乡要素流动的制度逐步被打破,城市各种强势群体可能把农村土地资源作为争夺的重点对象,这在给农民带来先进要素的同时,如果控制不好,也将给农民长期利益保护形成激烈挑战。

第二,片面追求流转规模和速度的倾向。近年来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和速度不断加快,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非理性、非市场的倾向。有的地方盲目定指标、下任务,甚至把土地流转列入目标考核以行政手段强迫农民流转土地,盲目追求土地流转的规模和速度;有的地方把土地流转作为增加乡村收入的手段,与民争利;有的地方为追求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集中连片的规模效应,在土地流转中倾向于把土地转租给企业经营而忽视本地适度规模的专业大户的成长。

第三,近年来我国土地经营权流转加快的同时,虽然非粮化、非农化倾向得到初步遏制,但随着土地规模化流转的比重提高,非粮化、非农化面积增大的风险可能越来越突出。经济新常态下国内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在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与农产品价格“封顶”的“双重挤压”作用下,即便是工商资本、龙头企业、外来业主,如果单纯经营第一产业尤其是粮食生产,也难以获得与二、三产业同等的平均利润,而农地一旦转为非农用途又具有很大的增值空间。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工商资本、业主进入农业,非粮化、非农化的冲动始终存在,如果监管机制失灵,这种冲动将转化为现实行为。

第四,土地流转价格上涨要求与遵守土地流转合同不够的矛盾。近几年来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价格在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和工商资本的助推下不断攀升。未来土地流转的价格还可能受已有价格刚性、当地习惯、农民对土地升值的预期、关键性制度因素突破带来的城市资本下乡规模扩大等影响而继续上涨。土地流转价格的上涨有利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农民土地流转,但是将进一步压缩规模经营主体的收益空间,给粮食规模经营主体成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形成明显制约。土地转入和转出双方通过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确定土地流转价格、期限、用途、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有利于给土地流转双方提供长期稳定的预期。但是,土地流转合同也限制了双方随意更改合同内容的灵活性。对于转出土地的农户来说,具有“想收回土地经营权随时收回”“希望土地租金年年上涨”“不承担经营者任何经营风险”的意愿和动机,因此并不希望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土地流转合同,更意愿口头承诺,给之后的土地流转纠纷埋下了风险。即使是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有的合同还确定了租金每年按一定比例增长,但是土地流转租金的合同价格与市场价格不一致是普遍现象,一旦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不遵守合同的现象就时有发生。2013年全国农经部门受理土地流转纠纷超过7万件,呈逐年上升趋势。

第五,土地利用短期化与环境质量的矛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产出价值,存在短期内利用土地价值的动机和行为。已有实践表明,有些规模化业主对土地短期化利用的现象明显,造成了土地属性变化、耕地质量下降等问题,而这种变化还往往不可逆,一旦破坏要恢复十分困难。新常态下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的比重必将越来越高,土地短期化过度利用的问题将可能更为突出。另外,随着规模化种养殖逐步成为主导模式,因粪便、薄膜、废水、农药残留等造成的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可能更为严峻,如何处理由规模化经营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一个突出挑战。

第六,基础设施建设与土地变化的矛盾。土地规模化流转后,为了发展规模化的特色产业,必然要打破原有的一家一户承包地的界限进行统一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但田间道路、灌溉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占用土地流转户的承包地,而且还要占用未流转农户的承包地。今后农民的土地权属更为明晰,占有农民承包地进行田间道路、灌溉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困难。同时,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方式是以行政村组为单位的,与规模化种植的布局不相协调,土地规模化流转后如何与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有效对接也是个突出问题。

三、新常态下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思路调适

适应新常态下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新特征、新趋势,在推进土地流转宏观思路上必须要做适度的调适,才能使其更为有序和健康,为确保粮食安全、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服务。

1.必须更加注重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核心

30多年前,以为主的农村改革,使土地所有权与承包权经营权进行分离,实现了农业改革发展的第一次飞跃。30多年后稳定土地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推进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是农村土地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是新一轮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核心。我国人多地少、劳动生产率低下和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现实,决定了放活土地经营权,推进“三权分置”的特殊意义和作用。适应农地“三权分置”的新形势,必须抓紧研究探索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在土地流转中的相互权利关系和具体实现形式,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突破口,创新土地经营权多种流转方式,鼓励承包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尤其要支持农民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并以此为载体规模化流转土地;必须深化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制度,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收益评估、登记办证办法及后续流转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积极探索建立抵押资产处置机制,完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保障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功能的完全实现。

2.必须更加注重以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能力为前提

新常态下土地流转规模将会继续加大,非粮化、非农化及大规模流转所带来的土地利用短期化问题和对环境的破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非粮化会加大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压力,非农化会影响农产品有效供给,土地利用短期化一旦使土壤和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恢复将会十分漫长,严重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推进土地流转不仅要显著提高规模经营水平,还必须注意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生态环境保护。在实践中要强化土地流转中的用途管制,增强刚性约束,严禁借土地流转之名在流转农用地上违规搞非农建设,严禁破坏、污染、圈占闲置耕地和损毁农田基础设施,决不容忍在大规模土地流转中对土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要结合土地流转加强土地综合整治,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围绕适度规模经营改造提升基本农田,继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集中连片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采取更为有力的监管手段,配套以环境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地遏制各种规模化经营主体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的行为。

3.必须更加注重以适度规模经营为指向

我国人多地少,地形复杂,农业人口比重仍然较高,就业问题仍然突出。新常态下我国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应符合人多地少、地形多样、土地零散等特点,充分考虑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农业机械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反映土地节约型、劳动节约型等不同农业类型。在实践中要防止土地过度向工商资本大规模集中现象的进一步蔓延,鼓励土地流转在适度的规模经营范围内获得最佳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要根据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地形地貌、不同种养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研究确定不同区域适度规模经营的适宜区间,防止农业企业主导的求大求多的单一规模偏好倾向的不合理发展。调整部分地区对土地流转补贴和政策支持按照以流转主体流转土地面积为依据的计算方式,重点支持在适度规模经营适宜区间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劳动力转出多、区位条件较差、外来业主少的地区,应更加注重对本土化特征突出的适度规模农户给予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以提高适度规模经营的区域覆盖面。

4.必须更加注重以保护农民利益为根本

土地经营权流转是政府、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之间的博弈行为,在这种博弈中农民也是理性经济人,能够做出有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判断。但是,由于农民自身认知水平的局限性、获取信息的有限性、组织力量的单薄性、经济实力的脆弱性,在强大的政府实力和资本实力面前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今后博弈关系将更为复杂,农民利益最容易受到损害。彻底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还有一个过程,家庭经营收入仍占重要地位,土地问题更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土地流转的过程不能演变为对农民土地权益剥夺和排挤的过程。土地流转必须要尊重农民意愿,强化其土地流转的主体地位,没有农户的书面委托,农村基层组织无权以任何方式决定流转农户的承包地,更不能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名义,将整村整组农户承包地集中对外招商经营。坚决防止定任务、下指标、将流转面积和比例纳入绩效考核。支持农户以土地经营权、资金等方式入股农民合作社,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加强合作和联合,推广“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模式。

四、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经济发展新常态必然对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产生重要影响,总体上会呈加速流转、加速形成适度规模经营之势,但是新常态下土地经营权流转需要高度重视强势群体和工商资本介入对农民长期利益保护带来的影响,片面追求土地流转规模和速度的倾向,土地大规模流转产生的非粮化、非农化风险,土地利用短期化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方式与土地变化的矛盾。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土地流转的新趋势,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必须要更加注重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核心、以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能力为前提、以适度规模经营为指向、以高度重视农民利益保护为根本。为此,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加快土地确权登记颁证

地权稳定有利于土地流转。基于目前农民经营权已有相当部分流转的现实,可在严格尊重农民自愿的前提下采取确权确股不确地的方式。针对有些地方农民承包地十分细碎、小块化的情况,在农民自愿协商的基础上可以把确权与承包地互换结合起来进行,经农户协商互换承包地后再确权。为提高确权效率、降低确权成本,应统筹协调开展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三者联动、多权同确、整体推进的方式。要建立农村产权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土地承包与流转管理网络化、信息化。为保证“确实权、颁铁证”的高质量,应加大财政对地方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补助力度。

2.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

适应新常态下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流转的新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农村产权流转市场的发展应突出公益性,鼓励各地探索符合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实际需要的多种市场形式,培育和发展土地流转各种市场中介组织。现阶段应重点依托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网络,建立土地流转监测制度,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政策咨询等服务。要加强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引导承包农户与流入方签订书面流转合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机构要指导流转双方在充分自主协商的基础上,依法建立合理的流转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妥善化解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纠纷。

3.加快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既有利于克服土地流转的非粮化、非农化倾向,又能提高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应重点改变原有的偏向农业企业、偏向低效率普惠式小农户的政策支持方式,今后的政策支持要更加注重精准导向,更多地向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倾斜,对其流转土地给予更直接的租金补贴等政策支持。加大对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建设生产性基础设施的政策扶持力度,对其所需的粮食晾晒、大中型农业机械停放场(库、棚)等项目所需设施农用地的用地指标适当放宽。鼓励由地方整合的涉农资金建设的连片高标准农田优先流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规模经营农户。鼓励抵押方式多样化,破解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的融资瓶颈。加大农业保险多元化力度,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4.强化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

对工商企业流转土地要建立健全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保障金制度,对租地条件、经营范围和违规处罚等作出规定;对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户承包地要有明确的上限控制,对租赁土地企业的农业经营能力、土地用途和风险防范能力等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同时,要支持和规范一批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居住在城市的科技人才、企业家、城市居民、大学生、返乡人员等成为新农人。

篇3

经过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集中表现在: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新常态体现经济工作新特征、反映经济运行新规律,只有主动适应、科学把握、积极作为,才能把握机遇,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适应新常态,首要的是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新常态最表面的特征是经济增速放缓,最根本的变化是增长质量的提升、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发展动力的调整。新常态下,“三期”叠加,经济增长速度必然会呈现一定的下行趋势,结构调整肯定会伴有“阵痛”,前期政策消化注定会付出相应的代价。我们要历史、辩证地看待这些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性变化,增长速度有升有降符合经济规律,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波动,就应保持定力和平常心。要坚决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坚决遏制盲目铺摊子、闷头上项目的粗放式发展方式,真正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适应新常态,根本的是要坚持发展、主动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绝不意味着经济建设不重要了、在发展经济上可以松口气了,更不意味着可以任由经济增长“自由落体”而无所作为。新常态、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虽然增长速度放缓了,但增长的内涵和要求更高了,新常态下的发展必须是以就业充分、效率提高、结构优化为支撑的发展,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是发展水平的飞跃和提升。这种发展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这种飞跃也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主动适应新常态,我们就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决克服“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心理,振奋精神、积极作为,一心一意谋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篇4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0-01

一、新常态的概念与特征

最早在2002年出现“经济新常态”一词,指西方发达国家从经济危机中缓慢恢复的过程。在此后的2014年,主席在“APEC”第22次会议(北京召开)和G20峰会(澳大利亚召开)上,提出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概念,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中国经济新常态”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思想,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新常态,指新的普遍性表现形式,代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经济新常态是说经济的发展从一个旧的状态变化到了一个新的稳定的状态,也即经济从旧常态变为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的形成和发展来自于旧常态,不断地摒弃和继承旧常态的一些特征。因此,分析经济新常态可以先从旧常态入手。

中国经济旧常态表现的特征如下:

(1)经增长迅速,年增长率在10%左右;

(2)经济发展是粗放式发展,依靠资源要素和劳动力投入,环境破坏较为严重;

(3)经济发展依靠投资拉动,消费不足,缺乏平衡;

(4)投资率、储蓄率、杠杆率较高。

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方式将会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结构更加合理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第二产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出口,消费”,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投资和出口这两驾马车,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源要素的投入,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也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同时,经济的发展很大一部分也是依靠出口,利用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也靠外资拉动投资市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所依靠的能源消耗正逐渐下降,科技密集型产业逐渐兴起,我国经济的发展正走向可持续的发展。因此,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需要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需要,经济结构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

(二)经济发展将处于中高速增长阶段

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变为中高速或者中速增长。从2012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有所下降,2012年首次跌破8%,稳定在7.5%左右,近两年来,经济增长速度逐渐下降,到2015年达到了6.9%。这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纵观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发现,当经济总量提高到一定水平,经济增速放缓是一个必经的阶段。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保持平稳,国内经济形势仍然良好,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要经历的转型期。

(三)经济发展依靠创新驱动

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从原来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产能过剩严重的情况下,传统旧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必须放弃原来通过规模扩张获取效益的发展模式,转而通过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经济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以创新驱动经济的发展,摈弃原来旧的落后的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也是经济新常态最核心的内涵。

二、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问题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条件下,我国长期积累的发展问题较为明显,长期粗放式经济带来的弊端不断地暴露出来,生态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雾霾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全国性的问题,环境治理已经刻不容缓,这是中国经济发展面对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同时,随着国际上一些国家经济的萎靡,国际市场持续萎缩,缺乏动力,而我国长期以来依靠对外出口发展经济,尤其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出口贸易是它们的经济发展支柱,所以经济发展压力仍然很大。而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也较为严重,我国制造业升级的整体形势不够乐观,仍然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与调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支持经济的转型发展。

三、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

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要依赖政府的宏观指导,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来保障经济的合理运行。但也应把握政策指导的力度,过度的政府调控会干扰市场的配置,导致市场秩序的紊乱。

(一)提供优质的创新环境

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创新,通过创新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使原来的依靠资源投入、劳动力投入的粗放式的经济发展转变为依靠科技投入的发展方式。

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引导市场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政策,保护创新;同时,也可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力度,鼓励创新;对创新型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保障创新企业的利润回报。

(二)增强消费拉动力

在以往的经济发展中,我国经济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和出口拉动,而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要想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要依靠消费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需要考虑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增加消费,一方面是增加居民收入,另一方面是鼓励居民消费。为此,政府可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居民的收入,从而使他们有钱可花,有收入去消费。同时,还应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降低人们因为未来不确定性而不愿消费的顾忌,从而增强消费。

(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也不断兴起,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态势出现在大众面前,信息与互联网经济不同于实物经济,是介于连接实物经济和非实物经济之间的一种经济,它有包括生产、存储和传播信息资源等物质基础,是一种新型的经济驱动源泉。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关的信息市场、信息需求、信息消费拉动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具有创新性和很强的关联带动性,并且有着无限的增长潜力,因此,今后的中国经济必须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经济,实现更高效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新常态的概念曾在国际上流行。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直到近几年有所缓解后,有的学者认为经历危机的国家永远不能回到危机前的状态了,危机中的低增长、高失业、企业利润缩减等现象将成为常态,据此提出新常态的概念。这个概念表述的内容有些冰冷,可几年来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却印证了这个判断。我国已是高度开放的经济,国际经济的变化既深且广地影响到我国。但我国又有着自己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西方国家经济的新常态不同于我国经济的新常态,要重视其影响,又不要简单类比。

要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理解新常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高增长,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奇迹。这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经济非常落后的基础上,急起直追的伟大成果。现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当然还要努力发展,但要兼顾到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也要更加关注民生,努力满足群众物质文化健康多方面需求。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正在探索继往开来的新路。对于增长速度既积极进取,又适度控制,更加重视创新推动,更加重视调整产业结构、分配结构,更加重视环境保护,更加重视民生。人们从现实的经济运行和社会氛围里明显感到这些经济的新常态特征,感受到社会的进步、稳定与祥和。

新常态不是简单否定过去,过去的时代背景、发展条件和工作任务不同,有些发展方式虽不完美,却也是当时较佳的选择。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发展的基础、条件、任务都有了变化,时移势易,就应该顺势应变,改革创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新常态也是一个新的哲学范畴,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事物是不断发展的,经历了重大、剧烈的变动之后,往往出现不同以往的新特征,并且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经济发展是如此,国家、社会发展的很多领域也是如此,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甚至个人,都会有新的发展阶段。新常态的思维方式可用于广泛领域,但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还是用来观察国家发展大势,把握大局,在大局中有所作为。

怎样认识和对待新常态,考验着我们的战略思维能力和应对能力。在新常态下工作,有很多新问题需要认识、研究和解决,更加需要努力奋斗,需要锐意创新!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而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是应对的基础。

平常心,要镇定从容。在战略思考和把握大局上,看问题要理智,既不受激情所干扰,也不因面临危机而惊慌。环境有了变化,新的矛盾产生,翻老黄历不灵,用老办法不再管用,判断事物不如原来清晰明白,有人就惊慌失措,紧张万分,感到天快塌下来了;也有人喜欢发“警世之言”,把前景说得一片灰暗,领导干部听了这类论调要分析,不要轻易跟着喊狼来了。

平常心,看问题要全面。今年上半年全国经济增速7.4%,属多年来较低的数字。但看发展不能光看总量的增长,更要看增长的质量,看资源的有效利用,看环境保护的进步,看民生的实惠,看持续发展的潜力。

篇6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公路交通专业;大学生就业

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新常态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突出,“就业难”已经成为困扰政府、高校和学生的社会问题。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处在转型期,需要大学生及时调整以适应新特征和新形势,同时政府和高校也要制定新对策促进大学生就业。

1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经济新常态体现在一个“新”字,我国目前由过去的一种经济状态向新的经济常态转型,这个过程是处于由调整转型到持续稳定的时期,而这种状态的转变也是我国经济不断优化、转型和调整的过程。经济新常态主要特征体现在:首先,经济发展的增速方面,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过去超过10%的高速增长转为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总量以每年超过10%的增长速度,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我国也付出环境污染的代价。其次,经济发展的方式方面,从追求规模和速度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率,经济增长是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优化的动态调整过程。一方面,我国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教育和医疗等民生行业投入不足。再次,经济发展的结构方面,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结构的主体,消费逐步成为需求结构的主体,从增量扩能转为调存优增,调整生产资源的产业配置。最后,经济发展的动力方面,从过去的驱动向新引擎转变,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经济新常态下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结合经济新常态的几个特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动力转变,分析经济新常态对就业市场产生的影响。

2.1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用人单位人才需求降低,就业岗位数量会缩减。当经济增长速度高速发展,企业会采用扩能增产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GDP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企业规模和效益的扩大,同时使得企业用人需求增加,新增岗位数量也会相应增加,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会使得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变化。

2.2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动力转变,带来大学生就业结构的调整。过去第二产业占支柱,产业结构优化会带来传统行业的调整,使得该行业学生预期就业岗位不足,结构性失业。公路交通专业属于土木工程,毕业生主要是进入工程建设企业,例如中交、中建、中铁等国企施工单位,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公路交通属于第二产业,同时很大程度上依靠国家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学生的就业。

2.3经济新常态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新的机遇。经济新常态下加速了企业的优胜略汰,也对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业生要懂得经济新常态的影响趋势,更好地选择发展前景好的行业领域或就业单位。

3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公路交通专业学生就业的对策

3.1政府要强化主体责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发展经济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一方面,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落实好毕业生落户等政策,支持和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到基层、中西部地区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毕业生开展创新创业,要加大政策优惠力度和资金的支持,鼓励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

3.2高校办学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根据国家战略发展和建设的需要,了解社会需求,确定合适的专业设置和优化的教学内容等,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例如长安大学根据“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施工企业“走出去”的需求,成立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国际班)和交通工程(国际班)两个专业,以传统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为基础,开设一些国际化特色课程,教学上通过英语强化和双语教学,让学生具备双语环境下的交流能力,并配备有国际化师资建设等创新教育方式,为中国大型企业培养既懂专业又懂英语,掌握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熟悉国际工程项目所必须的专业素养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3.3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经济新常态下,公路交通专业的大学生们要认清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方面要在大学期间要扎实学习好专业知识和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去用人单位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主动适应新环境和新要求。

参考文献:

[1]蔺思涛.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与就业创新[J].中州学刊,2015.2.

篇7

一、 新常态下,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指出,全面认识和把握新常态,须要从时间和空间大角度审视我国发展。 “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尽管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

从国际看,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总体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局,我国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

从国内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增长速度不可避免换挡的同时,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持续转换,改革开放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良好发展态势可以保持。这些大趋势,决定了我国发展战略机遇期的现实性和必然性。

战略机遇期内涵已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破坏了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新的自主增长动力没有形成,世界经济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力减弱,我们必须更多依靠内生动力实现发展。全球需求增长和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我们必须更多依靠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

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发达国家推进高起点“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我国要素成本快速提高,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的经贸规则制定处在激烈的利益博弈之中,我们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保护和扩大我国发展利益。

二、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经济增速要从高速向中高速增长平稳过渡。经济增速的减缓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呈现出增速减缓、市场需求减少的显著特征,我国的外部需求出现常态性萎缩。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条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我国的经济增长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传统人口红利在逐步减少。我国过度依靠投资和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使得能源、资源、环境的制约影响越来越明显,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加大,长期的高速增长难以为继,经济增速呈现出逐步回稳态势。随着我国消费需求由模仿型排浪式特征向个性化多样化特征转变、出口由单纯的低成本快速扩张向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并重转变、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由传统人口红利优势向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优势转变,要求我们主动地降低发展速度,适应经济转型的要求。

第二,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方式转变是基于新常态下发展环境、发展目标、发展理念等做出的科学判断。指出:“我们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经济增长要避免只顾短期发展,要求关注长远发展,经济发展与经济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同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相统一,追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主要体现为用较少的要素投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产出较多的产品,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体现为科技含量的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增加、产业层次的提升;体现为以比较充分的就业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资源配置效率为支撑。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新常态下,我们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协同发展,让百姓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第三,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依靠政策刺激、高能耗等方式取得的高速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也超出了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并导致产能过剩和库存大量增加。解决经济中的深层次和中长期问题,让中国经济走得更好更稳更远,必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存量,做优增量。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努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力度,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和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微观活力,优化要素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第四,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形势带来的新挑战,须要寻求新的增长动力。随着劳动力、资源、土地等价格上扬,过去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把发展动力转换到创新驱动上来,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逐步发生转换,产业结构由中低端水平向中高端水平转换,经济发展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通过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将逐步转换增长动力,逐渐转入创新驱动型的新常态经济。

三、认识“新常态”要克服三种倾向。指出,在认识新常态上,要准确把握内涵,注意克服三种倾向:

第一,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不能当作一个简单的事件看待。经济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中国过去30年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现在转为中高速增长,这是客观的必然的趋势性现象。有人问,新常态是好状态还是坏状态?这种问法是不科学的。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并没有好坏之分,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

第二,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新常态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不要滥用新常态概念。当前,社会上出现了新常态的解读被引申化、扩大化的现象,搞出一大堆“新常态”,什么文化新常态、旅游新常态、城市管理新常态等,甚至把一些不好的现象都归入新常态。本来新常态的提出是特色鲜明地描述经济发展的概念,这样一来其本义和特色就被淡化了。因此,对于新常态的认识要放到特定的语境中去理解,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随意引申。

篇8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企业工商管理;路径

1经济新常态特征及机遇

经济新常态包含经济可持续稳增长,在经济结构方面要求不断优化,鼓励从要素、投资要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增长方面强调从高速调整为中高速增长,因为任何一种经济的发展,都存在其一定的客观规律,经历高速增长后势必会放缓,不可能一直处于高速度的运转。然而,在实际的调查中显示,即便放缓,其速度还是比较可观的。如今,在国家的战略与政策中,无论在哪一方面都要求多元化发展,鼓励过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降低对国外的依赖。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的同时,还结合政府政策的深入推进,使得全国市场被再次激发,企业新增数量、速度都呈上升趋势增长。

2简述企业工商管理

企业工商管理是在市场经济多元发展的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对企业进行管理、谋划等,进而帮助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其中包含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在经济运营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参与的市场分析、管理等工作都是复合型人才。在这类人才的作用下,不断完善企业工商管理,优化其内外部管控,强化其资源配置的基础上,调整其经营结构,提升企业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中的稳定、有序发展。

3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开展工商管理的重要性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诸多企业未能很好的抓住其特征预见未来,正确规划,导致竞争力下降的同时,失去竞争优势。归根结底,主要是对经济新常态的了解不够深入,对其发展情况未能很好把握,导致失去最佳发展时机。经济新常态背景中,要求企业多元化的投资、不断优化结构调整等,对企业内部做出新的战略部署、调整、改变,使得企业经济市场越发成熟、壮大,并且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融合。企业如何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中稳定持续发展,就要在企业内外部推广企业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为企业规划、谋略,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控制。工商管理在企业内部的顺利实施,贯穿着整个企业发展的始终,里面所包含的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科研管理、监督管理等,对于这发面的工作专业人士都是企业的人才,也是提升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所在,如果将其运用而生,便可以帮助企业顺应社会潮流,迎合、拓展市场,更好地预见未来更多的问题、机遇、风险、挑战等,进而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实现更多的价值。

4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实施企业工商管理的路径

4.1增强企业工商管理意识

一个企业要想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中适应市场竞争环境,并站稳脚跟,长期立足于不败,就要对内部增强其企业工商管理意识,有一个争取的认识与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正确谋利,帮助企业稳定发展,并预见未来所要面临的各种问题、挑战、风险等,进而找准方向,对其做出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帮助企业在经济新常态环境背景中稳固、长久、健康发展。具体到实践当中,就是要充分发挥工商管理职能,并将其发挥到极致。对于陈旧、传统的制度、体系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进行改革、优化,取其精华,采用科学、可行、有效地方法对企业进行规划,具体到企业发展的任何一个步骤、细节等都要进行具体分析、操作。总之提升其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强化企业发展。

4.2构建、完善工商管理体系,以创新为中心

任何企业要想长久健康发展,就要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日新月异的持续发展,而这已经成为现如今所要考虑、钻研的重点问题。科技创新。企业要想长久稳定发展,其产品是关键,那么,产品如何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符合市场需求,就要在产品上不断创新,而创新的前提是必须依靠科技,只有依靠科技不断区研发新产品,才能提升产品质量,稳固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也就是说,企业在产品的生产环节,无论是新产品的研发,还是对生产的服务、销售等环节都要进行创新。因此,企业要构建科技创新体制,在工商管理的作用下,需求企业发展。人才创新。人才创新在企业中也是不容忽视的,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也是关键性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一,要正确用人,改变传统、陈旧的思想观念,真正把有工作能力,为企业创造利益的有用人才进行合理运用,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第二,构建人才管理模式。实行公平竞争、公开招聘的方法,通过笔试、面试等方式招聘各类人才,对于招聘的人才要根据合同进行管理,奖罚分明,激发员工潜能,促进企业发展。第三,企业应该定期或者有组织的对员工进行培训、学习。这方面,企业应该为员工不断地创造学习环境,提供学习机会,鼓励员工多接触管理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打造、培养成复合型有用人才,为企业规划筹谋,推动企业发展。营销创新。如今,企业经济发展已经与国际市场接轨,并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那么,采用有效地营销策略手段就是最佳的方式。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自身条件等调整营销策略,不断适应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企业市场竞争,在国内乃至国外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

5结束语

如今,我国企业经济发展要想稳定、长久,就要根据现如今的经济新常态特征对企业内外部实行管理等制度进行分析、谋划,而运用工商管理最为企业稳定发展的最佳路径,既要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根据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进行有效规划,进而帮助企业壮大、长久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智勇.公共管理视域下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若干思考[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3.

[2]李红喜.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的作用分析[J].科学导报,2014.

篇9

【关键词】 新常态 新挑战 新机遇 新作为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提出并多次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论述。这一论述高瞻远瞩、寓意深刻,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性新特征作出的科学论断。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概括了新常态九大特征,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新常态”意味着发展的机遇与新的增长,也意味着经济发展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与挑战。我国经济发展能否在新常态下实现新的目标,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问题。

适应新常态,必须正确认识新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目前已开始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正从规模粗放型增长转向质量集约型增长,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一时期既充满新机遇,也充满新挑战。现在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这既需要政策调整,更需要全面深化改革。高投入、高产出、高污染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这不仅需要时间成本,而且需要巨大的物质成本。改革进入攻坚期,必须通过改革化解经济中的结构性矛盾,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等推动经济高效增长,这需要下更大气力和决心。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要有清醒认识,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戒除焦虑心理和烦躁情绪,保持战略上的定力和发展的平常心态,聚焦发展问题,认真练好内功,为推进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适应新常态,必须努力把握新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别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市场竞争、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九个方面,对我国经济新常态作了全面、系统和准确的概括。可以说,这九种特征反映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全貌,也是新常态面临的重要机遇。目前,经济增长虽然下行压力很大,但仍然处在中高速增长阶段。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不仅会创造出更多、更新的市场需求,还会带来更全面、更深刻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需求结构再平衡,为我国经济提供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结构调整、转变方式、创新驱动都孕育着新的机遇。从区域发展来看,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回旋空间较大。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进,必将助推新一轮经济发展。因此,我们要辩证看待新常态,把压力变动力,把潜力变活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适应新常态,必须创新发展新思维。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追求高速增长;习惯于高投入、高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能源消耗严重,资源消耗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习惯于政府主导方式,依靠政府短期政策红利,依靠政府吃小灶、开绿灯,依靠政府大包大揽。要适应发展新常态,必须从传统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在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方式上尽快加以调整。要从盲目追求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从注重要素投入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含量,推动经济由数量发展转向质量发展;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适应新常态,必须实现改革新突破。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亟待突破,包括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解决市场秩序不规范、规则不统一、竞争不充分的问题;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同时引导、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问题;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促进财权事权合理划分问题。这些都关系到能否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适应新常态,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在各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将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适应新常态,必须乘势而上有新作为。无论是应对挑战还是用好机遇,无论是深化改革还是创新驱动,根本问题还是靠实干。事业是干出来的,等靠要不行,不作为、慢作为更不行。适应新常态,必须乘势而上,引领新常态,敢于担当,有新作为,有大作为。适应新常态,需要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主动作为的工作状态,需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的改革勇气。当前,要坚决破除畏难情绪,破除观望心态,破除一切不适应新常态的思想意识,对一些不作为、慢作为和懒作为现象,要敢于问责。否则,改革畏首畏尾,发展瞻前顾后,必然影响经济发展既定目标和长远目标的顺利实现。

适应新常态,赢得新发展,任重道远,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国家行政学院范迪军和深圳龙岗行政学院杨刚勇同志合作汇编的《中国经济新常态案例选编》,是以实际行动响应关于发展新常态重要论述的成果。书中的案例主要从全国行政学院系统征集和遴选,许多案例来自基层一线,体现了改革探索的精神,是适应新常态的生动写照,希望这些案例能够为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篇10

关键词:新常态;公共管理;困境;出路

新常态经济形式一经提出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公共管理工作主要研究对象为社会公共事务,其中包含社会资源、社会问题等多个内容。公共项目主要是按照政府部门所制定的政策,采取的相对应行为规范。社会问题实际上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文化、基础设施、交通等,这些内容都属于公共管理范围之内。

一、新常态发展和理论内涵

新常态实际上是借助全面变革形式,突破传统思想观念及模式,构建全新思想观念及模式,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新常态是一种经济术语,第一次出现在2002年美国主流媒体中。我国在对新常态理念研究内,首先也是按照国际经济态势研究,逐渐赋予中国经济本土化内涵。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具有四个特征,分别为低经济增长、高通货膨胀、公平收入划分、平衡经济结构。笔者在对新常态理念在国内外历程梳理之后,发现新常态理论内涵已经初步成型。新常态有效与社会发展规律相吻合,将经济建设转变为常态化,通过有效规范手段,构建社会经济发展途径,指导不同领域界定自身角色,进一步保证问题决策选择科学合理。

二、新常态背景下公共管理的现状和困境

(一)中国文化发展现状及困境

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显著的两个特征分别为,博大精深及源远流长,但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设内,文化发展速度要远远滞后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同时由于受到外部文化因素影响,部分传统文化逐渐丧失。

(二)中国公共服务发展现状及困境

我国公共服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为人才就业、电子政务及社会农村服务。公共服务政策在落实过程中,主要具有三方面优势:首先,政府优惠政策制定之后,可以有效缓解社会大众就业压力;其次,政府在制定电子化政策,可以显著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最后,公共服务政策在制定之后,公民生活水平可以显著提升。但是就现阶段我国社会整体发展情况来说,城乡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人才就业难度较高,百姓疾病治疗难度较高,这些公共服务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三)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困境

在社会经济新常态整体环境背景之下,中国经济发展也逐渐表现出新常态特征。就以金融经济层面来说,金融体系市场化建设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构建中国特色金融制度。除此之外,金融市场在快速发展建设中,市场内主体范围逐渐拓宽,金融市场逐渐向多层次方向转变。

三、规范公共管理措施

(一)推动中国文化新常态发展

推动中国文化新常态发展,实际上也就是提升文化软实力,构建中国特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经济全球化发展建设历程中,我国在弘扬传承传统文化情况之下,也应该借鉴西方文化内精髓,去除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的糟粕,积极创新文化,推动我国文化多样化及多元化建设。积极提倡文化创新建设,提升对中国文化软实力重视程度,构建具有重要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推动社会公共服务新常态建设

现阶段,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较大,人才就业难度较高,医疗资源紧张,公共服务电子化发展进程缓慢,这些问题都在约束社会公共服务新常态发展。想要推动社会公共服务新常态发展,就必须提升社会公共顾问质量,解决公民在就业及就医方面存在的生活问题,减少公民生活中存在的基础常见问题,进而提升公民的生活水平,最大程度缩短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推动社会经济新常态发展

要推动中国社会经济长久稳定发展,就必须推动社会经济建设,构建多样化金融市场体系,减少社会经济出现动荡问题。提升金融监管制度管理水平,为金融体制建设提供公平公正投资环境,真正做到诚实守信,提升金融市场资源分配合理性,保证收支相平衡,让价格适中处于稳定状态下,积极转变社会资金流动困难问题,有效降低市场经济运营风险。

四、结论

想要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就必须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规范社会秩序,构建多元化金融市场体系,真正做到公正公平及诚实守信,为公共管理提供良好外部环境。我国公共服务管理在新常态发展建设中,在政治、经济、公共服务、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金融体系监管强度,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发展战略,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更多优惠政策,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构建中国特色主义文化社会。

参考文献

[1]戴逸君.新常态下的上海自贸区公共管理困境与出路探析[J].经贸实践,2015,14:20.

篇11

关键词:审计;全覆盖;新常态;基层审计

2013年10月,总理在第26次常务会议上正式提出审计全覆盖理念。随后,《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审计部门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审计全覆盖的提出适应了当前建设更高监督水平的新需求,旨在实现对审计对象的全方位监督覆盖,做到不存在审计盲区和死角,极大地增加了审计工作的强度。2014年5月,指出,中国经济正呈现结构优化升级、增长速度放缓、创新驱动增长的新常态。审计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监督机制,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廉洁行政、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面对新常态、新发展、新需求,审计工作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使命。而基层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前沿阵地,对国家经济监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在新常态下实现基层审计监督全覆盖成为焦点问题。

一、新常态下的审计特征

为保障新常态下经济稳定发展,新阶段审计工作呈现以下特征:

以“资金+权力+政策”为审计内容。《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对发挥审计促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明确指出“持续组织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强调政策作为审计工作重点内容的重要性。

以审计全覆盖为目标。审计目标从选择性执法扩大到实现审计全覆盖。审计机关要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要把各地区、各部门贯彻中央政策措施和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作为一项日常工作。

以保障和监督为职能。新常态下,审计不仅要发现问题、揭示问题,还要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挖掘,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完善制度、防范风险的建议,从而提高经济社会运行的质量,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

以大兵团作战为方式。随着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篮子,中国经济市场开放程度加大,经济市场化趋势明显,不同经济职能部门早已不是单独行使职责。审计作为一个大系统,应更多注重整体功能的发挥,注重大兵团作战,强化“一盘棋”意识和“大格局”思维。

以智慧审计为工作模式。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审计工作量也将越来越大。以往传统的审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监察需求。为提高审计能力,加快审计信息化,审计工作模式向智慧审计发展,信息化技术应用和大数据分析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新常态下基层审计面临的问题

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赋予了审计新的使命,对审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实现基层审计监督全覆盖,更好地发挥审计职能,我们需要对基层审计的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充分了解新常态下基层审计面临的问题。

1.审计资源不足

审计资源不足是基层审计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审计人员力量缺乏,素质参差不齐。新常态下,政策审计内容多、涵盖范围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保证审计工作的持续开展。然而,目前各级基层审计机关均存在人员少任务重的突出矛盾,大部分审计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导致审计工作质量难以提升。同时,随着审计监督和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展,审计工作愈来愈复杂,对审计人员的知识要求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审计机关工作人员有90%是财会专业出身,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复合型人才。

2.信息传递受阻

政策跟踪审计数据大部分分散于各个政府职能部门,这些职能部门之间没有有效的数据分享渠道,有的甚至出现信息不兼容情况。这直接导致审计人员难以从中获得全面的审计数据,更无法精确估计审计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同时,基层审计机关都是按行业分类设置审计业务科室,各科室之间缺乏沟通,相关行业间的信息不流通造成审计成果利用率低,增加了大量的重复工作,造成不必要的审计成本。削弱了应有的团队优势,审计无法达到预期的有效性。

3.审计监督重复交叉

审计监督重复是指上级审计机关计划审计项目与下级审计机关计划审计项目存在重复性。对于同一个审计事项,上、下级审计机关在相同时期或者间隔较短期间内重复进行调查。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被审单位带来了人力、物力的重复支出的成本。

4.方法存在滞后性

目前,基层审计工作的开展采用的方法依旧是根据审计人员收集的资料和证据为依据来判断。但是,这些资料并不全面,无法反应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从而很大程度上减低了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而且,政策跟踪审计关注的通常是国家层面的政策措施,影响范围广,涉及层次深。因此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全局化、系统化的审计意识。显然,还停留于账务化的审计方法无法适应政策跟踪审计的要求,导致审计工作被动。

三、新常态下实现基层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工作建议

根据以上对基层审计现状的梳理,结合新常态下审计工作的特征,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增强审计力量

审计领域范围广,涉及各行各业,审计机关的人力资源相对有限。因此,为确保审计质量,增强审计力量势在必行,一方面,直接增强审计力量,面对审计人手不足的情况,可以适当增加编制,中办国办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指出,建立审计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审计专业类公务员和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务序列,确保审计队伍专业化水平,推进审计职业化,同时,针对基层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业务重、规模小的基层审计机关的编制,并适当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参与审计工作,同时严格管理,奖惩分明,健全审计职业岗位责任追究机制。

2.审计全面覆盖,但需突出重点

审计长刘家义提出“全面覆盖要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因此在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同时,也要注意突出审计重点。全面覆盖,就是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都要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突出重点,就是对审计对象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及其所在部门或单位的工作性质、经济活动的规模、掌握资金量大小等,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应着重分析审计对象的性质特征,对审计风险进行预估判断,重点实施。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问题进行全面了解,做到有重点的审计全覆盖。

3.加强信息化建设

推广数字化审计方式,构建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平台,是审计监督全覆盖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需要。审计工作中数据库的建立可以减少审计工作人员的信息收集时间,减少审计程序的重复性。通过对审计数据库的建设,最终达到事先对数据规范管理和高效利用的目的。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发现问题、避免问题,真正发挥审计的保障和监督职能。

篇12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挑战;措施

经济发展事关一国国力,经济发展强大稳定,则国力强盛,反之则国力衰弱。所以,发展经济是我国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在2014年5月,在考察河南的过程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必须增强经济建设发展的自信心,并从当前经济发展所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着手,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所以,必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保持清晰的认知,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并且贯彻执行。

一、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所谓“新常态”,其既表现出了“新”,又表现出了“常”,即经济发展面临全新的趋势,并将持续这一趋势。根据大多分经济学家的观点看,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表现出了以下几个十分显著的特征。一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将逐步回落趋稳,前几年两位数的增长趋势将成为过去式,到2020年为止,我国的经济增速将回落至7.5%,并且将保持在7.5%左右。二是将会逐步减少宏观政策对经济的调控,只要经济的增长速度能够保持在7.2%及以上,将不会采取非常规的刺激措施,尽量保证经济发展符合市场规律。三是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经济增长点将逐步发生改变,民间投资将逐步增加,和政府投资持平,甚至是超过政府投资。国内消费不断上扬,超过贸易出口成为决定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四是工业化进一步深化转型,加强对服务业的倾斜和扶持,优化整体经济结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符合经济的发展规律。五是经济增长将逐步摆脱货币推动的形式,对房地产等存在经济泡沫的行业予以控制,降低各类经济风险的滋生和萌芽。

整体上来说,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内容包含了以下几个放米娜。首先,经济增速逐步回落,市场就业持续偏紧将成为常态。在经济模式和结构不断调整,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形式更加深入,我国经济发展必将受到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影响,整体出现回落趋稳的状况。同时,我国行业的变化调整,也将逐步优化市场就业情况,导致就业偏紧。其次,物价不断抬升,通胀压力进一步放大将成为常态。随着经济发展,物价的提升水平逐渐明显,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更加明显,对社会造成更大的经济压力。再次,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阵痛相生相伴成为常态。在优化经济结构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对应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和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将长时间的共存。最后是风险明显化将成为常态,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不同行业之间的交互将会更深,风险的相互影响将会更加明显。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临的挑战

随着各种新情况逐步成为常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表现出各种挑战,这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大的要求和挑战。不论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还是经济增速回落趋稳,遭遇的经济挑战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财政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以及转化,是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经济发展所表现出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房地产、融资平台以及影子银行等方面。虽然这些行业从表面上看属于不同的领域,但是其存在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这就导致不同行业之间的风险产生了共性,最终可能交织产生一个风险循环,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负面阻碍。

其次,非贸易部门的效率是“新常态”下值得关注的重点,尤其是以服务业为主的各类非贸易部门,资源配置欠妥、管控不到位等问题甚为突出,这就给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如果这些问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纠正,就难以实现非贸易部门整体效率的提升,进而拖慢经济发展的速度,还会削弱经济发展的动力。

最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不断对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保持其发展的活力。但是,在诸多领域出现产能过剩以及高风险等问题之后,给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开拓形成了难于预估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等经济发展新理念得到广泛共识之后,传统经济行业如何发展已经成为重点问题。

三、“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国家层面

经济发展的好坏和国家层面的政策具有直接的关联,具体说来可以从三个方面加强相关工作。

第一,对融资平台加强监管和分类清理,并且构建完善的行业制度对其进行合理的惩处。对具有地方债发行能力的地区而言,国家应该加强相应的监管工作,并且落实相关政策的执行,避免地方债出现违约的情况,确保社会稳定。对不具备这一能力的地区,应该对其及时进行处理和清除,避免对地区经济稳定形成打击。

第二,创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打破垄断对经济发展的限制。比如可以加快基础产业的革新和转型,并且将某些领域放宽准入标准,引入更多的民间资本,给经济市场注入更多的活力。

第三,以服务行业作为经济改革发展的核心,加快对内和对外开放,在医疗、文化、教育以及体育等方面深化开放,加大对国内民间资本的支持,尤其是在外资和国内资本之间,应该优先对国内资本予以考虑,巩固国内资本的发展。

(二)企业层面

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其实经济发展的关键,想要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发展高速高效,需要企业从三个层面加强相关工作。

首先,增强人力资本的累积。21世纪是人才的时代,人才对于企业而言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还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基础。因此,我国需要逐步放开生育政策,避免对公民的正常剩余权利构成侵犯。与此同时加大教育、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投入,实现累积人力资本的目的。

其次,深化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和实施,加强对民企进入垄断行业支持,并对竞争机制进行调整,给民企创造一个更加公平良性的竞争环境,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再次,必须加强科技投入,逐步实现科技大国的转型。摒弃传统的依靠人力维持经济增长的落后形式,逐步转型为依靠科技创收和发展的经济模式。

最后,在企业进行改革和转型的过程中,政府必须给予足够的支撑,不仅要在制度政策上体现出对企业改革转型的支持和引导作用,还需对企业的改革转型进行全面管控,最大程度避免风险的出现,确保经济发展稳定快速。

(三)政策方面

政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大要素,每一个政策不仅代表了国家意志,还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现状。所以,在政策上必须正视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对“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实行转换,使其符合当前经济增速回落的客观情况。其次,在宏观政策中需要加强对定力的强调,并且加重底线管理,以便能够应对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最后,宏观调控工具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创新,结合经济“新常态”创新出更加符合实情的调控工具,提升宏观调控的力度。

结束语:

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势以及相关工作,因此,必须对“新常态”的特征和内容形成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挑战进行辨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健康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陈莹莹.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观点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4,66:38-45.

[2] 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01:15-20.

篇13

关键词:新常态;房地产市场;去存量;调结构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8%左右的增长速度,甚至在2007年还出现过14%的增速,从2013年开始告别8%时代,逐步回稳,2014年GDP增速为7.4%,创下1990年来的新低,2015年经济增速继续放缓,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经济增长6.9%,这样的增速既符合预期也顺应经济运行规律,与2014年提出的“新常态”局面中的稳增速相吻合。在由高速增长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时期,房地产市场也在经历着转折性的变化。海南作为海岛经济,房地产市场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几十年的时间,海南房地产市场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发展历程,以一种“旧常态”的发展模式运行着:以“短缺”为特征的成长期(1985年—1991年)、以“膨胀”为特征的炒作期(1992年—1993年)、以“观望”为特征的迷惘期(1994年—1998年)、以“调整”为特征的置换期(1999年—2001年)、以“处置”为特征的归位期(2002年—2006年)、以“转型”为特征的复苏期(2007年—2008年)、以“井喷”为特征的狂热期(2009年—2011年)、以“回稳”为特征的转型期(2012年—2015年)。

一、“新常态”下海南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

2013年以前的房地产市场一直“高烧不退”,2014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整体回归理性,房价涨幅趋缓。2015年全国楼市城市分化加剧,一线城市均价上涨5.17%,二线城市下跌0.75%,三线城市下跌1.25%。在去库存压力下,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滑,增速放缓,出现了软着陆。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出现了创新性的房地产销售市场,与过去单一的销售模式形成鲜明的对比,销售市场更加立体化、外扩化、多渠道化。与经济新常态的“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四大特征相吻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海南房地产市场阶段性特征突出,仍处于调整期。

1、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

2015年,海南房地产开发投资逐月加速提高,三个季度完成总投资额1227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在全国来看名列第一。从结构来看,2015年前三个季度住宅投资占房地产总投资额的比重超过70%,同比增长18%,办公楼投资同比增长109%,其他各项投资都有所增长。

2、房屋施工面积方面

2015年,前三季度总房屋施工面积月度之间变化幅度不大,新开工面积逐月提升。前三季度,海南省房屋施工面积为55875.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3%,新开工面积4982.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7%。

3、房屋销售方面

海南房地产企业采取“政府主导,媒体承办宣传,行业主办承办”的思路,在东北、河南等地组织房地产销售活动,前三季度销售总面积为3238.09万平方米,同比增加5.5%。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房地产市场经过2014年负增长后有所反弹,并逐月出现增长态势,回归到常态,海南房地产市场所谓的“常态”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表现,具体表现在:其一,发展潜力方面。海南岛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唯一的热带雨林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凭借资源优势和气候优势,赢得了内陆居民的赞赏,被称之为中国地区的“后花园”,吸引广大游客把海南岛作为度假、休闲和养老的“第二”、“第三”居住地,海南房地产市场一直被广泛看好,升值潜力巨大。其二,房价收入方面。纵观海南房地产市场,价格具有反季节性,5月份-9月份相对于10月份-次年4月份价格偏低,是由候鸟现象所决定的。从“房价收入比”这一经济学指标看,海南整个市场全年平均房价相对于居民收入还是偏高。由表一可以看出海南2010年-2014年房价收入比均在15倍以上,甚至高于20倍,远远超出3—6倍合理区间范围。家庭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夫妇二人)。其三,投入使用方面。海南房地产市场以岛外市场为主的资源导向型和以“第二居所”为使用特征的投资投机行为,长期恶性循环发展导致目前海南岛高空置率的局面。

二、“新常态”下海南房地产市场面临的问题

1、房地产去库存压力仍然较大

2015年海南省房地产开发竣工规模不断加快,前三季度房屋新开工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米,与上年同期竣工缓慢的态势形成鲜明的对比,增长了15.7%,同时销售市场平淡,7月份,海南房地产销售面积537万平方米,而截止7月底,海南商品房待销售面积1200万平方米,以这样的速度推算,在不考虑新增房源基础上,海南需接近一年半的时间才能消化掉库存量,在供给增加,需求减少的大环境下去库存压力仍然增大。

2、有效需求不足,售后闲置严重

“投机性高、空置率高、风险性大”一直是海南房地产市场体现的特征,即“两高一大”。长期以来,由于海南岛环境气候导致的冬季候鸟人群的出现,进而出现了候鸟型房地产,主要以投机、投资为目的,整个海南岛多数小区变成了“黑楼”或“空城”、“死城”,三亚地区尤为严重,空置率高达80%以上,扭曲了房屋本来的使用价值,变成了投机价值和投资价值,此举行为也是致使海南岛房价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空城化”和“空心化”影响了房地产的健康发展,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3、产品结构不合理

2014年全省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占商品房新开工面积的比例76%,商业营业用房开工面积占新开工面积的比例15%。商品房住宅项目占比还是过大,集旅游、娱乐、休闲、健康、医疗、酒店、生活为一体的经营性房地产规模偏小,结构失衡,产品过于单一。

三、“新常态”下海南房地产市场展望

提出的中国经济“新常态”具体体现在“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四大特征。海南在过去旧常态发展下,出现很多矛盾和问题,在“新常态”特征基础上,海南房地产市场应合理回归。

1、去存量

当前海南房地产市场有回暖的趋势,但是在高库存的现状下,土地审批方面,据统计,2014年海南闲置土地总面积超过13.9万亩地。大量闲置土地造成资源浪费,如何科学地利用土地获得最大效益和如何加强和完善土地审批和监管制度显得至关重要。建议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市场手段、行政手段控制土地的供应,土地开发务必与市场接轨,严格控制尚未开发土地私下交易,坚决杜绝供地的非透明化、不公开化。可以定期通过网络、宣传栏等途径传播土地交易信息,保证土地信息对称化,保障民众的知情权。

2、调结构

海南“两高一大”现实背景下,优化完善房地产产业结构势在必行。可以从几方面入手:

第一,将民生保障性住房与高端旅游房产分成两个层次,“分层次、抓重点、惠民生”。在严格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积极发展经营性房地产,从粗放型开发逐步过渡到可持续开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走精品化开发道路,积极开展与休闲度假、康体娱乐等相结合产业,比如度假村、风情小镇、娱乐会所等,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房地产产品体系。

第二,纠正海南一直存在的土地资源导向的外向型房地产开发,加强指导各市县,减少商品房的开发比重,引导已经出让项目开发建设可持续经营项目。

第三,变固定性为流动性,引导鼓励发展具有投资收益、休闲度假等功能的家庭式旅馆、酒店式公寓或者产权式酒店类似的经营性地产。

参考文献:

[1]席枫,孙钰,刘双良.“新常态”下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态势及对策分析[J].观察思考,2015,(1).

[2]张齐武.新常态下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策略研究[J].建筑经济,2015,(5).

[3]吴敬琏.新常态需要新心态新作为[N].北京日报,2014-12-8.

篇1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和引领新常态。会议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九大方面,全面阐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九大趋势性变化。总体来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就是经济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略为调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目标,亦符合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特征,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以及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与质量。

本次会议还提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说明对外投资战略亦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不仅可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寻找出路,亦可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及对外经济与金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