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发展情况范文

农业发展情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6:0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业发展情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业发展情况

篇1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设施农业上档次、上规模,使其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偏关县重点在平万线和沿黄旅游线集中的3个乡镇连片发展温室大棚,精心打造引领全县农业发展的绿色经济长廊。截至到2009年8月末,全县设施农业已由2005年初的200亩发展到1000亩,温室大棚的数量已达到1000多栋,形成了老营镇绿色蔬菜基地、陈家营乡瓜果基地和天峰坪镇花卉等三大基地,2009年该县又在交通发达的陈家营乡投资800万元新建了蔬菜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全县设施农业逐步向规模效益型拓展。

二、发展设施农业的一些主要做法

1.科学规划,政策扶持。在规划上,严格实行“四统一”、“两结合”,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配套、统一生产品种;实行作物生产外销与内需相结合,产品批发与零售相结合,走“公司+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在政策上,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设施农业的政策措施,凡设施农业达到建设标准的村(组),每栋奖励农户5000元,水电路配套全部由县乡负责解决,有利地促进了全县设施农业的发展。

2.树立样板,典型带动。大力实施“三地”、“四棚”建设,即做到县有示范基地、乡有示范点片、村有示范户棚。示范基地把大棚建设、滴灌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技术人员的培训、病虫害的防治、茬口的安排等各项措施组装配套。示范点片把实用技术、优良品种以及良种良法在点片上配套。充分发挥干部的指挥棚、党员的带动棚、科技人员和科技户的示范棚的“三个示范”作用,切实提高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和技术水平。在一些农民接受程度暂时不高的乡村,通过1~2个示范户的大棚种植和示范,引领带动周围群众,使设施农业的种植技术逐步由点向面上扩展。

3.转变职能,优化服务。该县通过“行政+技术”,即“政技”结合的方式,强化了政府的服务职能建设。一是制定大棚建设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印发不同品种蔬菜的技术操作规程。二是及时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合理安排果菜种植结构。三是统一育苗和技术服务,提高育苗质量和生产水平。四是落实技术人员承包指导大棚生产责任状,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五是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推进设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良种、技术及产后销售服务。

三、设施农业发展成效显著

1.促进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彻底打破了传统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的特点,实现了农业由单一的粮油种植逐步向多样化、高效益转变。

2.拓宽了农民就业门路。设施农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了加工、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解决了全县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拓宽了农民致富门路。据调查,2009年全县有3000多劳动力从事温棚蔬菜生产,有近500名农民参与蔬菜的贩运和销售。

3.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设施农业变一季生产为多季生产,一季增收为多季创收,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特别是随着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农民的增收渠道也随之扩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据测算,当地日光温室亩均纯收益平均达到1.5万—2万元;大中拱棚亩均纯收入平均达到6000—8000元以上。每亩年均纯收入是种植玉米的6倍。设施农业的发展壮大,使群众看到了科技生产力的实效,已成为晋西北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突破口。

四、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设施农业的技术力量薄弱。一是农民自身技术水平普遍低;二是科技人才缺乏,技术服务不到位;三是设施农业科研投入不足,技术创新不够,突出表现为设施农业装备发展滞后,设备比较简易,环境控制能力差,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

2.发展设施农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1)农户资金积累少,财政资金支持不足。多年来,农民自我积累微乎其微,大多数农民维持日常生产仍显得捉襟见肘,对设施农业无力投入,而政府投入又少,难以把蛋糕做大。2008年,偏关县投入财政扶持资金860万元;2009年,投入增加到1000万元,这对于保吃饭的偏关县财政来说,为扶持设施农业的发展,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而对于大规模发展设施农业的资金需求明显不足。同时,政府在对设施农业的投入中,只注重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资金投入,对其衍生的原材料供给、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没有扶持或者甚少扶持,导致投向上对产业链其它环节的盲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展规模、建棚质量和生产效益。

(2)金融业资金支持力度不够。晋西北处于边远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低,发展相对滞后,使得该区域农户和涉农企业贷款风险较高,况且设施农业是一次性投入高,多年受益的项目,与一般支农贷款期限相违背,造成设施农业贷款困难。以偏关县为例,截至2009年9月末,该县设施农业贷款余额仅为470万元。近年来,人民银行虽然提供了多种政策和资金支持,但规模和服务功能还十分有限,信贷投入总量无法满足设施农业规模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3)其他融资方式较少。晋西北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农户和涉农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由于受企业规模、经营业绩等上市条件的限制,涉农企业很难通过股市融资来获取企业发展资金。同时,受本地投资环境的影响,招商引资的力度严重不足,民间投资发展也较为缓慢。融资渠道狭窄严重制约了该区域设施农业的发展。

五、相关建议

1.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一是围绕设施农业工程建设、优良品种选育、土壤及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二是针对设施农业主要是用于瓜菜生产实际情况,强化瓜菜新品种引进和推广工作;三是加大对设施农业的科研投入力度,努力加快自动化、机械化、现代化设施农业建设的步伐。

篇2

─__*市特色农业发展情况__*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__年8月13日)

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农村改革发展30年的实践证明,立足资源、传统和区域优势,着眼市场需求,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业,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战略选择。

一、__*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主要成效

__*是农业大市,农业人口608万人,占总人口的74%,现有耕地782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1.3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十五”以后,我市特色农业得到长足发展,以20__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培育壮大五大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20__年关于实施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工程的两大重大决策部署为主要标志,全市特色农业进入快速发展、全面提升的新阶段。经过积极培植和长期不懈努力,目前全市特色农业发展呈现出区域特色凸显、规模不断膨胀、档次不断提升、信誉度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和“龙头、基地、农户”相互联接的现代特色农业新格局。目前,全市各类规模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发展到2760处,全市初步形成了瓜菜、大蒜圆葱、食用菌、甜叶菊、优质果品、苗木杞柳、速生丰产林、奶肉牛、肉蛋鸭、淡水产品等10大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产品。种植业,以金乡为中心建成130万亩的大蒜基地,以鱼台为中心建成20万亩圆葱基地,以泗水为中心建成15万亩优质西瓜基地,以邹城看庄为主建成10万亩优质土豆基地,以邹城平阳寺和鱼台王鲁为主建成1500万平方米食用菌种植基地,以任城喻屯、金乡胡集、嘉祥金屯为主建成10万亩甜瓜基地,以任城南张为中心建成6.5万亩甜叶菊基地,以曲阜、泗水为中心建成5万亩中药材特色种植基地;养殖业,建成1300余处规模养殖小区,年出栏千头以上的肉牛基地达到103处,万只以上禽类养殖场2570处,千头以上养猪场670处,肉蛋鸭养殖基地年存栏规模1600万只;水产规模养殖基地发展到700余处,面积25万亩;林果业,建成100万亩用材林基地、90万亩干鲜果品基地和40万亩苗木杞柳基地。

综合我市近年来特色农业发展实践,主要有以下5种发展模式和类型。一是依托传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像中华蒜都金乡县,发挥农民群众有着长期种植大蒜的传统习惯和技术优势,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改传统粮棉型单一种植结构为大蒜――棉花――蔬菜多种多收立体种植模式,经过多年持之以恒培育发展,形成了覆盖全县、独具特色、享誉国内外的大蒜产业,带动加工、贮藏、运销和出口创汇,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常年种植面积70万亩,产量80万吨,贮藏加工能力120万吨,年出口创汇2亿美元以上,占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的50%,形成了大蒜产业一县一品发展格局。全县农民收入的80%和财政收入的70%来源于大蒜种植及其相关产业。嘉祥县充分发挥山石资源丰富和加工、雕刻传统技艺优势,围绕山石资源做文章,大力发展山石资源开发、加工、运输和工艺雕刻,目前以纸坊、马集、满硐为主从事开山打石和板材加工的专业村达到50个,专业户达到10000户,板材加工企业296家,山石开采及加工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二是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特色农业。近年来,兖州、邹城分别在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兖州绿源食品公司和山东省重点龙头企业邹城呱呱鸭制品有限公司带动辐射下,肉鸭养殖得到迅速发展,企业通过合同订单收购和系列全程配套服务,带动当地及周边肉鸭养殖专业户5000余户,年出栏肉鸭4500万只,年户均增收5万元。三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泗水县立足山区实际,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土壤、水质和生态环境优良的独特优势,把投资少、适于旱作的早春大中小拱棚西瓜、土豆和耐瘠薄的黄姜等瓜菜种植作为重点,不断加大调整推广力度。目前,全县以优质西瓜、土豆、黄姜为主的标准化瓜菜种植基地发展到30万亩,全县从业农户达到10万户,户均增收近万元。四是创新模式发展特色农业。任城区李营镇苗木基地是在原有一个个废弃沙坑上经过整平改造、综合开发和良种繁育推广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形成当地及周边10万亩、200多个品种高档精品苗木集聚的全国北方最大落叶大乔木繁育基地和集散中心,苗木交易市场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邹城以平阳寺为中心,围绕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目标,加快建设食用菌种植基地,经过连续几年努力,目前全市面积发展到600万平方米,创造1亩棚菌相当于100亩农作物收入的高效种植模式。汶上苑庄、梁山馆驿根据近年来反季节高档设施瓜菜市场需求旺盛、种植效益高的实际,组织引导干部群众大力发展高档设施大棚蔬菜种植,目前两乡镇大棚瓜菜种植面积分别发展到3000亩、20__亩,每个大棚亩平均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五是市场引领发展特色农业。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积极寻求当地资源条件与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结合点,创新思路,开发新兴特色产业,是近年来特色农业发展的一大突出亮点。鱼台、微山瞄准近年来国际市场对柳编工艺品需求增多、效益高的趋势,立足当地水面洼地面积大的优势,在沿湖地带积极引导杞柳种植,目前面积达到6万多亩,仅种植每亩纯收入5000元以上,加上编织加工,收入均有成倍增长。微山、梁山芦笋种植,汶上、曲阜中药材和牛蒡种植等,都是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的新兴产业,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综合产出效益高,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较大的发展潜力。

农业特色产业的培植发展,取得了多方面的综合效应,有力推进了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产品规模基地快速膨胀、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迅速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__年的2973元增加到20__年的5271元,年均递增12.1%,20__年以来连续4年保持了2位数增长。依托特色产业产品规模基地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上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00余家,比20__年增加548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27家、市级216家,分别增加2家、25家、204家;各类龙头企业带动农户95万户,种植基地400万亩,养殖规模1亿头只;全市有55

%农户和53%农产品生产基地纳入产业化经营。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全市规划建设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50处,市级农牧渔三大检测中心加快建设,即将投入使用,全市农产品“三品”认证达到489个、面积250.4万亩。二、加快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推进措施

围绕加快推进全市优势特色农业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连续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和配套政策。

(一)抓规划布局,明确特色农业发展的任务目标。着眼推进特色农业发展,重点围绕畜禽、瓜菜、林果、优质专用粮棉油和农村劳务五大产业体系建设,20__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培育壮大五大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济发〔20__〕21号),明确了全市特色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规划布局、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并配套制定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方案》和《考核奖惩办法》,把特色产业发展的任务目标细化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和相关责任部门。20__年初,在认真总结前3年特色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全市新农村建设实际,又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工程的意见》(济农发〔20__〕4号),确定“十一五”期间,全市重点培植发展大蒜圆葱、肉蛋鸭、奶肉牛、瓜菜、食用菌、苗木杞柳、优质果品、淡水产品、甜叶菊、速生丰产林等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并明确了大蒜圆葱、精细瓜菜、经济林、速生丰产林、水产养殖五个百万亩种养基地建设和微山湖域水产品养殖、东部山区与中西部优质果品种植、南部与西部大蒜圆葱种植、中南部肉蛋鸭饲养、西北和东部奶肉牛饲养、中西部精细瓜菜种植六大特色农业生产区的规划布局和发展目标。

(二)抓政策配套,形成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持体系。一是财政扶持政策。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对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政策的基础上,20__年以来,市财政每年列支4000万元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其中20__万元用于与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农业配套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担保组织奖励和相关认证奖励,20__万元用于特色农业规模基地奖补。二是金融支持政策。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积极引导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涉农金融机构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发展特色农业的信贷投入,连续7年信贷支农资金都在60亿元以上。

(三)抓示范引导,培育特色农业发展的先进典型。为引导和促进特色农业发展,近年来先后总结推广了金乡大蒜、微山渔湖产品、嘉祥和梁山小尾寒羊、任城李营苗木和喻屯甜瓜、兖州肉鸭、邹城食用菌、泗水优质西瓜等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类型的特色农业典型,并通过新闻媒介、现场会议、农业产业化简报、新农村建设简报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推广。

(四)抓配套服务,构筑特色农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围绕影响和制约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从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入手,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一是产前信息服务。加快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网络终端向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村、专业户延伸,及时向农民和农业龙头企业传递特色农产品市场需求和政策扶持信息。二是产中技术服务。围绕特色农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指导,特别是围绕种养业基地项目建设,市政府20__年制定了《关于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工作的意见》(济政发〔20__〕19号),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以技术服务为切入点,深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全市有1800名农业科技人员与1485处种养基地实现有效对接。三是产后营销服务。充分发挥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市场开拓方面的独特优势,从重点产业和产品入手,大力发展合同订单农业和产业化经营,有效解决特色农产品的销售问题。20__年、20__年连续成功举办两届市农博会,有力促进了我市与上海等城市农产品产销对接,提高了我市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

五是抓督导考核,完善特色农业发展的推进机制。围绕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在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季节,市里向各县市区派出督导组,加强对各地特色农业发展的督促、指导;实行特色农业发展调度制度,定期调度通报各地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和进度;实行严格考核奖惩制度,把特色农业发展纳入农村产业体系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考核内容,年终按照考核结果兑现奖惩。20__年至20__年,连续3年对县市区特色农业发展进行考核和表彰奖励,颁发奖金480万元,20__年结合新农村建设奖励150万元。

三、当前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下步发展思路和重点

我市特色农业发展呈现强劲发展势头,但发展中也面临着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农村合作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待提升、农村土地流转瓶颈制约亟待破解、扶持政策需要进一步强化等方面的问题。为加快推进我市特色农业发展,切实发挥其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总体想法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升级转化趋势,立足充分发挥我市农业传统、资源和区位优势,以扩张生产基地规模为基础,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为载体,以龙头企业带动完善利益联接机制为纽带,以培育品牌开拓市场为手段,尽快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着重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一是突出生产基地建设,提高特色农业聚集度和规模化程度。继续深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围绕全市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按照“五个百万亩规模种养基地”和“六大农业生产专业区”规划布局,实行重大项目建设立项制,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加快膨胀生产基地规模,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迅速提升特色农业产业聚集度和规模化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二是突出科技创新,提高特色农业附加值和档次水平。以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围绕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经营,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普及,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特色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档次水平。

三是突出品牌培育,提高特色农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围绕特色农业发展,积极开展农业“三品”认证和地方名优品牌申报认证,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搞好品牌开发培育和宣传推介,提高我市特色农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

篇3

1庄浪县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

1.1设施园艺、蔬菜、果园等方面

我县是农业大县,耕地面积达91万亩。通过全面调查,截止目前,我县的设施蔬菜种植面积12.9万亩,设施马铃薯种植面积53万亩,设施果园种植面积65万亩,温室875万平方米。设施农业机耕面积61万亩,机播设施面积31万亩,机收设施面积22万亩。设施园艺、果园等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5%。从全市范围来看,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且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乡镇设施农业发展缓慢。

1.2设施养殖

设施养殖以自动化养殖设施、饲料配送、喂料、防疫、畜禽粪污处理等设备为主。设施养殖方面截止2018年底,全县养牛6.5万头,羊1.9万只,猪12万头,鸡180万只,全县养殖业设备重点以饲料草加工设备为主,如揉丝机、饲料混合机、饲料粉碎机等。经调查,全县拥有饲料粉碎机、铡草机、揉丝机等饲料草加工机械设备5421台(件),大中型设施畜牧收获机械17台,其他机械打捆机5台,送料机12台,清粪机30台,挤奶机8台,喂料机10台,粪污固液分离机21台。设施养殖机械化水平达27.55%。从全市范围来看,机械化水平较低。

2我县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设施农业机械化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与我县农业整体发展要求仍有较大差距,除设施耕整地、设施养殖等方面机械化发展较好外,设施蔬菜、设施果园、设施花卉发展缓慢,应在农机农艺融合的基础上,在各设施农业主要环节开展农机具技术攻关,适度提高先进、适用农机具的推广、补贴力度,强力提升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具体问题如下:1)全县当前设施园艺机械化率仅达35%,且不同设施、不同环节上分布不平衡。耕整地、饲料草加工设备使用频繁,机械利用率高,设备饱和,种、收、防疫、喂料、田间管理、畜禽污水处理机械装备从基础层面升级任务迫切。2)装备补贴机具所占比例低,补贴范围狭窄。《2018-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中,仅列了部分机具,比如果园开沟机、粪便处理机械等品种单一,补贴范围、对象、有效性仍急需统筹改进。3)设施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目前,我县设施农业经营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专门用于设施农业的机械化设备不多,造成农民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大,设施效益发挥不够充分。4)设备产业化有待新的探索。设施园艺装备与传统农机具相比,产品和技术较为新颖,标准缺口大,比如果圃设备,现在的鉴定服务水平无法满足鉴定实际的需要;设施畜牧业粪污分离和处理设备品种单一,设备处理简单粗放,空气、水源污染严重,造成了产业发展的排他性。5)扶持政策单一。十以来,国家继续实行强农、惠农、富农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但由于我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整地机械趋于饱和,惠农政策取得的成效越来越小,造成农机购置补贴资源闲置和浪费,一些使用者手中的机具,不在农机购置补贴目录范围内,一些目录范围内的机具,得不到补贴对象很好的利用,尽管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适时征求市县农机部门的意见建议,但仍然存在机具市场化和补贴范围不相符情况。这方面期待新的畜牧、养殖、果园等方面的政策出台。

篇4

农村区域最大、农村人口最多,4个城区中。目前全区仍有100多平方公里的农村区域和近10万农民,全市城区农村面积和农业人口第一大区。近年来,坚持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为统揽,加快推进农村经济融入乡村经济,农村形态转化为城市形态,广大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

取得明显效果:一是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区域延伸,村村通”工程基本完成,农村平安饮用水工程快速推进,农业生产区域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现代农业基础格局。

二是生态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胜利举办秋色旅游节、葡萄节和龙虾美食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全省创响旅游农业品牌。全面开展绿化大会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日趋良好。镇先后荣获“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首批农家乐示范点”生态建设示范点”环境优美乡”等称号。

三是新农村建设全省领先。徽派风格、现代水乡、生态果园、都市农庄”新农村建设彰显特色,等10个村被评为省、市示范点,镇荣获“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称号。开展以“清洁家园、绿化乡村”专项行动,实施文明乡村建设四年规划,村容村貌显著改善。

四是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加快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形成葡萄、蔬菜、瓜果、苗木、花卉、龙虾等六大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农业规范化工程,全区主要农产品均被认定为国家或省级无公害农产品。

坚持以项目开发推动结构调整,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但对照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区都市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差别和不足,主要表示在农业发展正处于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的转型期,方式上存在着粗放农业与精致农业共存的现状,区域上存在着点线基地现代农业与区域激进农业反差的矛盾;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组织化程度较低、基础设施单薄、水环境污染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需求;农民市民化转型进程相对缓慢与乡村化进程快速推进的矛盾日显突出。

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构建与现代化大城市相适应的都市农业产业体系和新型城乡关系,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下一步重点实施6大工程:

一、实施生态建设工程

适应大城市建设对环境容量的高标准要求,把都市农业作为现代化大城市的生态板块,加快建设以湖区文化为特色的生态服务高地,努力把包河建设成为中国最美的湖区。继续深入开展“绿化大会战”,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彰显“滨水生态、绿色氧吧、城市花园”的特色与亮点。加强区域内水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入河流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加大治污力度,强化重点污染企业治理,做到达标排放;推进十五里河沿岸的人工湿地和生物净化设施建设,逐步在集中居住点推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强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狠抓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争创国家、省级农业标准化品牌,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引导城乡广大群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培育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

二、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南部农村区域延伸,加快农村电网、供水管网、信息网络、商业网点建设,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加强农村公路与城市道路对接,加快推进村庄内部主次干道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形成结构合理、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以土地整理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万亩防洪达标工程、大小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抓手,推进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供排水、防洪防涝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继续实施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加快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彻底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三、实施村庄整治工程

全面启动文明乡村建设四年规划,深入开展以“清洁家园、绿化乡村”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实施“六清理三绿化”活动,切实改变中远郊腹地农村、城郊结合部和城中村“脏乱差”面貌,力争通过2年时间的努力,全区所有行政村都建成文明乡村,实现“沟渠净化、道路硬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墙面美化、卫生洁化”的目标,村庄环境长效管理的工作机制得到有效完善,形成环境整洁、秩序井然、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村居新面貌。

四、实施农业园区工程

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园区化,不断提高农村产业发展的集聚度,逐步形成集群化、特色化、生态化的农村产业发展新格局。在产业发展上,加快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以发展设施农业为重点,推进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等农业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加快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比较效益。在发展方式上,以引导农民流转土地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发展重点上,重点抓好东以及大等4个功能开发,根据各个的产业特色,东着力打造“后花园”和“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园”;结合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绿色设施园艺种植业和高端服务业;以绿色港湾公园建设为龙头,建设集人居、度假、游憩于一体的生态水岸公园。义城镇大以万亩速生林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林种林养经济,着力建设市民休闲度假的天然氧吧。

五、实施旅游营销工程

从营销包河的战略高度,深度挖掘区域农业旅游文化资源,打响“春色旅游节、葡萄节和龙虾美食文化节”三大节庆旅游品牌。突出城市居民需求,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做文章,进一步完善旅游景点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注重开发农业休闲娱乐、观光垂钓、采摘体验等旅游产品,延伸开发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和礼品,丰富提升乡村旅游的内涵和品位。突出宣传、营销包河,通过旅游节庆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游客走进,感受包河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和强势崛起的发展潜力。

篇5

作为市场经济的高级发展形式,证券市场浓缩和凝聚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机制、核心要素和基本价值观念,它应该而且可以为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筹资与投资功能筹资与投资是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企业通过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能够迅速地把分散在社会上的闲散货币集中起来,形成巨额的、可供长期使用的资本,用于生产和经营,从而开辟了不同于间接融资(银行贷款)的直接融资渠道。同时,这些股票、证券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直接投资工具。这一功能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在于:改变社会资金配置方式,开辟农业直接融资渠道,有利于克服农业发展的资金制约。

(二)转制与监督功能

证券市场还具有促使公司转换经营机制的功能。证券市场对经营主体有一定的要求,公司要成为上市公司,必须先改制成为股份公司,按照股份公司的机制来运作。企业要在证券市场发行证券,也要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要有良好的业绩。这就使企业时时处在各方面的监督和影响之中。这些监督包括:①股东的干预。股东作为投资者必然关心企业的经营和前途,并且通过授权关系或“用脚投票”实施他们的权力。②股价升跌的压力。企业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股价,股价提高,对公司是一种激励;经营不善产生的价格下跌可能导致外部接管,在这种制约下,管理层不得不认真地为公司服务,股东的权益因此得到相应的保护。③社会的监督,特别是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交易所的监督和制约,所有这些制约,促使上市公司形成健全的内部运作机制。

这一功能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在于:(1)有助于促进农业企业的机制转换,培育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重要作用要求它具有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优越的组织形式。相比而言,上市公司具有体制上的优势。对照上市公司的要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培育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2)启发和影响各类农业经营组织的企业化转变。证券市场不仅培育农业大中型上市公司,而且以它的标准、效率启发和影响着各类农业经济组织。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企业经营方式有较高的效率,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方式逐步向面向市场的农业企业经营方式转变;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者逐步向具有市场意识、投资意识、管理意识的农业企业家转变。

(三)资源配置与结构调整功能

证券市场的流动性特征会引导资金流向效益好且有发展潜力的部门或企业,从而发挥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功能。在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缺乏一个引导资源尤其是资金流通与配置的市场机制。证券市场恰好提供了这样一种机制:在证券市场上,资金在利益的引导下流向效益好的行业、企业,抛弃收益率低、缺乏增长潜力的证券,从而实现包括资金在内的资源的合理配置。

这一功能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在于:(1)消除行业壁垒,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要进入证券市场,要在证券市场不被冷落,必须先要成为能够赢利的行业,成为比较效益较高的产业。在过去农工商脱节、销分离和农业劳动力过多的情况下,农业部门仅限于原料性初级产品生产,加工和运销环节的增值流向了工业和贸易部门。然而,在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条件下,农业的比较效益和市场地位可以大大提高。资源配置功能促使农业必须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增强赢利能力。(2)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遏制和克服重复建设。农业部门的经营性资产中,存在不少重复建设项目,造成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重复建设是计划经济和部门分割的必然产物。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导致重复建设的旧体制还会发生作用。利用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可以有效地遏制和克服重复建设的弊端。这是因为,首先资本的趋利动机会冲破农业经营管理中的部门分割,促进资源的自由合理流动;其次,证券市场大范围的兼并收购、资产重组和产权交易,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四)分散风险功能

证券市场通过提供各种不同性质、不同期限、不同风险和收益的证券,既给投资者和融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融资渠道,同时也提供了分散风险的渠道。首先,融资方通过发行证券筹集资金,实际上将其风险部分地转移和分散给投资者。上市公司的股东越多,单个股东所承担的经营风险就越小。其次,投资方可以根据不同偏好,通过买卖证券和建立投资组合来转移和降低风险。证券市场的流动性特征解决了投资者难以变现的后顾之忧,证券市场的出现,为各种长短期资金相互转化和横向资金融通提供了媒介和场所。人们可以用现金购买有价证券,把消费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人们也可以卖出有价证券,将其变为现实购买力,以解决即期支付的需要。这一功能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在于:农业生产的根本特征决定了它所特有的生产周期长、存在自然灾害等风险。证券市场的分散风险功能有利于化解农业企业的风险压力,有利于农业的长期发展。

(五)社会功能

对于转轨时期的中国,证券市场还有其超越经济领域的社会功能。首先,证券市场的出现加速了中国经济转轨和社会现代化的发育过程,广泛而深入地传播了市场经济的基础知识和价值观念。其次,证券市场成为联系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与公民切身利益的纽带,起到了社会凝聚作用。证券市场是政治、经济的“晴雨表”。国际形势、国家政局、体制改革、经济增长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等,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业绩和投资者的投资收。81.证券市场与中国农业发展益,也都会在证券市场中得到反映。证券市场的走势,投资者的心态、倾向也会反馈到国家有关部门,从而影响有关决策。同时,从自身利益出发,企业、投资者必然对国家政治生活、经济形势、企业经营状况保持高度的关切,并且成为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增长的坚定支持者。

这一功能对农业发展的意义在于:(1)有利于加强政府和公众对农业的关注。在证券市场上,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每天会吸引千家万户的注意,投资者会因此而更加关注农业政策、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证券机构更会认真研究农业方面的信息,关注农业企业的经济活动。而这些信号会反馈到决策层,从而影响有关政策的制定和决策的实施执行。(2)促进农业部门经营观念的创新。证券市场浓缩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元素。农业与证券市场的联连,带来了经营观念的变化。例如,从只重视产品经营到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并重;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到既追求利润最大化,也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从只重视土地、农具等有形生产要素,到重视股票、债券等无形生产要素等。这是经营观念、思维方式的重大进步和创新。综上所述,证券市场为农业注入了多种现代生产要素,农业需要证券市场。同时,证券市场也需要农业的参与。农业对证券市场的重要性在于:①没有农业的参与,证券市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将大为降低,证券市场的重要性将大打折扣;②农业所形成的食物与纤维系统是世界最大的产业部门,没有它们参与,证券市场是不完整的;③农产品市场是永不衰落的市场,农业为证券投资者提供了适宜长线投资的工具,有利于减少证券市场中的短线投机行为。

二、农业利用证券市场的途径

(一)农业利用股票市场的途径

股票市场是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主体。在债券、基金等证券品种尚未充分发育的情况下,股票市

场率先支撑起中国的证券市场。目前,我国农业对证券市场的利用主要是通过股票市场进行的。至1999年底,共有57家农业概念的股份公司上市发行股票,其主营业务和资金投向涵盖农产品加工、畜牧饲料、种植、种子、渔业、水产养殖、林业、农产品流通、化肥、农用机械等领域,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

农业利用股票市场的步骤是:1.农业企业化。农业企业化的含义是:加快推动各种资源向农业产业化转移,对各种商品化农业的经营性资产实行企业化管理,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规范企业组织形式。企业化是农业企业进入股票市场的前提。农业经营性资产必须经过企业制改组,才具备进入股票市场的条件。

2.农业企业股份化。农业企业股份化是指农业企业建立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为农业进入股票市场奠定微观基础。农业企业股份化过程表现为多种形式,例如,农户联合兴办股份化的企业;对乡村集体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农户取得股东资格;农户以其交售的农产品或服务参股龙头企业,作为优先股东,分享企业利益,不参与管理;专业合作社参股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进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农业产业化链条不同环节的企业间相互持股,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必须指出的是,农业企业化过程是一个多样化的过程,是一个多种模式并存的过程。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原因,我国农业经营必然存在多种组织形式,农业企业也会表现为不同形态。这种多元化的组织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都会存留下去。

3.农业股份公司证券化。(1)扶持现有农业股份公司上市。在农业企业股份化的基础上,扶持和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股份公司进入国内外股票市场发行股票,走上资本经营的“快车道”。通过股票市场的筹资功能,募集资金迅速扩张企业规模,取得规模效益;通过股票市场的转制功能,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管理水平;通过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断培育优质资产,改良弱质资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并运用并购、重组等资本经营手段,走集团化、规模化发展道路;通过股市的巨大影响,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的知名度,扩大企业的无形资产,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让全社会了解、关心、支持农业产业化,让农业上市公司成为产业化经营的有力的龙头。

(2)组建新的农业股份公司并促使其上市。新组建的股份公司可侧重发展3种类型:一是大型。主要是原来国家部委直属的大型农贸加工、流通、进出口企业,经改组上市。二是精品型。选择若干著名的农业精品如砀山梨、涪陵榨菜等,组建农业精品股份公司上市。三是高科技型。把我国农业高科技成果、农科基地组成高科技农业股份公司,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的科技含量。

(3)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随着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深化,农村资产得以量化,产权得以清晰,非上市的股份制公司和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股权可以通过证券化,在产权交易市场流通转让。目前,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亟待建立。一个规范化的、有约束力的产权交易市场有利于盘活农业经营性资产,有效节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复建设,为大范围的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创造条件,使股票市场与产权市场、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实现有效联连,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效率和规模。

(二)农业利用债券市场的途径

中国债券市场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规模和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股市,更不能和银行信贷相提并论。中国企业对债券市场的参与程度是很低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至今为止还未有一家农业企业发行公司债券。我国应重视和加强对债券工具的运用。

农业利用债券市场的主要方式有3种:①发行公司债券。②发行经营型的基础设施如路、桥、水库等项目债券。③政府发行农业专项债券。目前,可供农业产业化选择的债券类型主要是企业债券和可转换债券。

1.企业债券及发行。企业债券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无论从筹资者角度还是从投资者角度分析,企业债券有其独特的吸引力。从筹资者的角度来看,发行企业债券综合成本低于发行股票。这是因为:①通过债券融资,债务的利息计入成本,有冲减税基的作用;而在股票融资中,存在着公司法人和股东双重纳税的问题。②通过债券融资,公司可以更多地利用外部资金扩大公司规模,增加公司股东的利润;而在股票融资中,发行股票固然增加了运用的资金,但同时也增加了公司利润的分配基数。③通过债券融资,公司原有管理机构基本不受影响;而通过股票融资,公司的管理结构可能因新股东的进入而受影响。从投资者的角度分析,投资债券可以规避因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出现的投资风险。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信息是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但信息是稀缺的。在股权投资情况下,由于存在着委托—关系,道德风险随时可能发生。而债券投资则减少了道德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降低了监督成本。这就使债券能够得到投资者的偏爱。

2.可转换公司债券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兼具债券和股票的特性,含有以下三个特点:①债券性。与其他债券一样,可转换债券也有规定的利率和期限。投资者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收取本金和利息。②股权性。可转换债券在转换成股票之前是纯粹的债券,但在转换成股票之后,原证券持有人就由债权人变成了公司股东,可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红利分配。③可转换性。可转换性是可转换债券的重要标志,债券持有者可以按约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成股票。转股权是投资者享有的、一般债券所没有的选择权。可转换债券在发行时就明确约定,债券持有者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股票。如果债券持有者不想转换,则可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可转换债券的投资者还享有将债券回售给发行人的权利。一些可转换债券附有回售条款,当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持续低于转股价(即按约定可转换债券转换成股票的价格)达到一定幅度时,债券持有人可以把债券按约定条件回售给债券发行人。另外,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人拥有强制赎回债券的权利。一些可转换债券在发行时附有强制赎回条款,规定在一定时期内,若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高于转股价一定幅度并持续一段时间时,发行人可按约定条件强制赎回债券。由于可转换债券附有一般债券所没有的选择权,因此,可转换债券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公司债券利率,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有助于降低筹资成本。但可转换债券在一定条件下可转换成公司股票,因而会影响到公司的所有权。

(三)农业利用基金市场的途径

产业投资基金是一个与证券投资基金相对应的概念,是以个别产业为投资对象的投资基金。这类基金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对某种特定产业有兴趣的投资者,通过发行基金受益券募集资金,交由专家组成的投资管理机构运作,以支持这些产业发展。其投资目标既追求长期资本利润,也注重当期收入,是一种典型的成长及收入型投资基金。我国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是按有关法规设立的投融资金融工具。其经营宗旨是,在严格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和证券市场规则的前提下,以市场、收益为投资导向,募集的资金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具有市场潜力的项目进行股权等形式的投资,促进目标企业和项目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经营,提高目标企业的效益,并给投资者以丰厚的投资回报。

1.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定位。我国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应该是一组基金,既有国家级的农业发展基金,又有各地的农业发展基金;既有纵向按行

业如畜牧、渔业、林业等划分的投资基金,也有横向按地区划分的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还有两者结合的投资于特定地区的特定产业的投资基金。资金来源既可以是中国境内的机构或自然人,也可以是境外的机构或自然人,还可以境内境外同时募集。既有境内基金,也有境外基金,还有中外合资合作基金。既有上市基金,还有非上市基金。只有这样的基金结构,才能适应中国各地的差异,才能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才能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并有利于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

2.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方式。在目前我国的经济、金融背景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方式以封闭式为宜。这是因为:①目前中国投资基金所依托的证券市场不成熟,市场波动大,投机气氛浓厚;投资者不够成熟,其投资行为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在这种背景下发展开放式基金,证券市场的波动、社会形势的变化,都会导致投资者冲动性撤资行为,从而影响基金的正常运作。②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是农业,农业生产周期长,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而不是随时可以抽走的游资。设立开放式的投资基金,会造成资金的不稳定。③我国目前缺乏开放式基金的运作经验与人力资源,在此情况下设立开放基金,具有很大的经营风险。为适应农业投资对资金相对稳定性的需要,农业投资基金在发展初期应选择封闭式设立。但是应该看到,开放式基金现已成为世界投资基金的主流。世界基金业的发展规律是从封闭式基金走向开放式基金,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开放式基金已占压倒多数。在基金发展初期以封闭式为主有其客观必然性,因为它的操作与管理比较简单,风险与压力较小。但从制度优化的角度而言,需要逐步走向开放式基金。

3.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类型的选择。按组织形态划分,基金可分为契约型和公司型两个类别。它们的区别在于:①法律地位不同。公司型投资基金是依据《公司法》而成立,具有法人资格;契约型投资基金是依据信托契约组建的,不具备法人资格。②发行的凭证不同。公司型投资基金是通过发行普通股票筹集资金,普通股票的持有者即为股东;契约型投资基金是通过发行受益凭证筹集资金,受益凭证的持有者为受益人。③有关当事人不同。组建公司型投资基金通常有4个当事人:基金公司发起人、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承销人;组建契约型投资基金通常只有3个当事人:基金发起人、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从投资者的角度看,这两种方式没有太大的区别。从基金运作的角度看这两种类型各有利弊。从投资农业的角度看,选择契约型基金较为适宜。首先,契约型基金设立、运作、解散比较灵活,便于操作,投资者不需要组成一个法人实体,只要向基金管理公司买入收益凭证后,即成为该基金的受益人。其次,在基金业发展初期,契约型基金有利于减少管理摩擦,突出专家理财、专业管理。由于契约型基金是一种“虚拟法人”,基金的运作主要由有经验的专家进行;而公司型基金是独立法人,容易干涉基金管理人的经营,出现管理上的摩擦。最后,契约型基金能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契约型基金是一种信托基金,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尤其是能够使不同基金份额的持有人享有同等权利。

4.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管理模式。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经营管理的关键取决于基金管理公司。基金运作的特点是通过管理公司的专业运作,保障受益人的投资回报。选择基金管理公司有两种方式:一是为设立新基金而成立一家管理公司,将基金交给它管理;二是在基金设立后交由已有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国内已设立的投资基金和早期的基金基本都采取第一种方式。这样做表面的理由是我国基金管理公司少,缺乏相关管理经验,其本质的原因是缺乏社会分工的观念,视基金为自己的资产,不容他人染指。第二种方式乃是以后的发展方向。随着基金业的发展,由一家管理公司管理多个基金的局面将会出现。这有利于管理公司积累更多的专业经验,节约基金管理成本;同时,还可以避免基金的发起人又是基金管理公司发起人,不利于维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缺陷。农业基金管理公司应熟悉农业经济、农业科技、农村社会,拥有农业经济专家、企业管理专家、金融分析专家和资本运营专家等人力资源。它的设立,一是通过新设立的途径,二是选择具有运作农业基金条件的已有基金管理公司,三是引进中外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农业在发达国家已成为盈利行业,国外不乏投资农业的成功经验,引进中外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基金的运用绩效,而且有利于提高基金管理水平。如前所述,我国农业产业基金可以是一组基金,但农业基金的管理则应该相对集中。经过市场的检验,经过投资者的筛选,最后形成一两家具有权威性的农业基金管理公司。

三、发展农业证券市场的有关政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农业产业化的推动,各行业利润率逐渐趋于平均,农业领域的现代企业制度正在形成和确立,政府对农业企业上市实行重点倾斜的政策,农业利用证券市场的渠道基本畅通,所以,农业企业利用证券市场融资的步伐不断加快。截止到1999年底,农业上市公司通过新股上市、配股等方式在证券市场募集资金近200亿元,相当于1998年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22%.发展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当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培育更多的证券市场主体

首先,培育更多符合条件的从事农业经营的企业上市,提高其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其次,培育更多熟悉农业的投资人,鼓励居民、企业、保险基金、养老基金、共同基金等社会法人机构参与投资农业企业。最后,培育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发挥其资金雄厚、专家理财的优势,使投资主体多样化。

(二)发展和规范证券市场客体

首先,扩充市场容量,丰富融资品种,以适应和满足不同的投资偏好,例如推出股票期权、股票指数期货等。其次,积极发展项目融资、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以及抵押债券融资。再次,在适当时候,开放国有股、法人股上市,逐步加大国有和集体资产上市流通的力度。最后,参照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增加新的融资工具。

(三)建立多样化的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融资并非仅限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基金市场,还应该包括产权交易市场和其它货币金融市场。可以建立规范化的产权交易市场,通过企业的并购、重组,生产资料交易进行融资。另外,民间自发的小型金融机构、社会集资这类原始形态的金融市场经整顿、规范也可成为资本市场的一部分。

(四)努力开拓海外融资市场,稳健地推进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首先,我国农业企业可以创造条件赴国际证券市场发行股票或债券。其次,可与境外资金共同设立中外合资的农业发展基金。再次,允许外商投资农业企业在国内与国外上市发行股票。最后,在加强监管、控制风险和逐步实现金融开放的前提下,允许国际资本有步骤地并以适当方式进入国内证券市场,让外资投资中国农业股票,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篇6

在合肥4个城区中,包河区农村区域最大、农村人口最多,目前全区仍有100多平方公里的农村区域和近10万农民,是全市城区农村面积和农业人口第一大区。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为统揽,加快推进农村经济融入城市经济,农村形态转化为城市形态,广大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区域延伸,“村村通”工程基本完成,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快速推进,农业生产区域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基础格局。二是生态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春色滨湖旅游节、大圩葡萄节和龙虾美食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在全省创响旅游农业品牌。全面开展绿化大会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日趋良好。大圩镇先后荣获“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安徽省首批农家乐示范点”、“安徽省生态建设示范点”、“安徽省环境优美乡”等称号。三是新农村建设全省领先。“徽派风格、现代水乡、生态果园、都市农庄”的新农村建设彰显特色,沈福、磨滩、董城等10个村被评为省、市示范点,大圩镇荣获“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称号。开展以“清洁家园、绿化乡村”专项行动,实施文明乡村建设四年规划,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四是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加快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形成葡萄、蔬菜、瓜果、苗木、花卉、龙虾等六大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全区主要农产品均被认定为国家或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坚持以项目开发推动结构调整,大圩土地整理、牛角大圩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但对照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我区都市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业发展正处于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的转型期,方式上存在着粗放农业与精致农业共存的现状,区域上存在着点线基地现代农业与区域传统农业反差的矛盾;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组织化程度较低、基础设施薄弱、水环境污染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需求;农民市民化转型进程相对缓慢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矛盾日显突出。

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构建与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相适应的都市农业产业体系和新型城乡关系,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下一步重点实施6大工程:

一、实施生态建设工程

适应滨湖大城市建设对环境容量的高标准要求,把都市农业作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生态板块,加快建设以湖区文化为特色的生态服务高地,努力把包河建设成为中国最美的湖区。继续深入开展“绿化大会战”,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彰显包河区“滨水生态、绿色氧吧、城市花园”的特色与亮点。加强区域内水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入巢湖河流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加大治污力度,强化重点污染企业治理,做到达标排放;推进十五里河、塘西河、巢湖沿岸的人工湿地和生物净化设施建设,逐步在集中居住点推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强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狠抓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争创国家、省级农业标准化品牌,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引导城乡广大群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培育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

二、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南部农村区域延伸,加快农村电网、供水管网、信息网络、商业网点建设,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加强农村公路与城市道路对接,加快推进村庄内部主次干道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形成结构合理、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以大圩土地整理项目、牛角大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万亩大圩防洪达标工程、大小张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抓手,推进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供排水、防洪防涝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继续实施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加快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彻底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三、实施村庄整治工程

全面启动文明乡村建设四年规划,深入开展以“清洁家园、绿化乡村”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实施“六清理三绿化”活动,切实改变中远郊腹地农村、城郊结合部和城中村“脏乱差”面貌,力争通过2年时间的努力,全区所有行政村都建成文明乡村,实现“沟渠净化、道路硬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墙面美化、卫生洁化”的目标,村庄环境长效管理的工作机制得到有效完善,形成环境整洁、秩序井然、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村居新面貌。

四、实施农业园区工程

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园区化,不断提高农村产业发展的集聚度,逐步形成集群化、特色化、生态化的农村产业发展新格局。在产业发展上,加快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以发展设施农业为重点,推进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等农业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加快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比较效益。在发展方式上,以引导农民流转土地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发展重点上,重点抓好东大圩、牛角大圩、马圩以及大张圩等4个圩区功能开发,根据各个圩区的产业特色,东大圩着力打造“滨湖后花园”和“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园”;牛角大圩结合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绿色设施园艺种植业和高端服务业;马圩以绿色港湾公园建设为龙头,建设集人居、度假、游憩于一体的生态水岸公园。义城镇大张圩以万亩速生林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林种林养经济,着力建设市民休闲度假的天然氧吧。

五、实施旅游营销工程

从营销包河的战略高度,深度挖掘区域农业旅游文化资源,打响“春色滨湖旅游节、大圩葡萄节和龙虾美食文化节”三大节庆旅游品牌。突出城市居民需求,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做文章,进一步完善旅游景点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注重开发农业休闲娱乐、观光垂钓、采摘体验等旅游产品,延伸开发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和礼品,丰富提升乡村旅游的内涵和品位。突出宣传滨湖、营销包河,通过旅游节庆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游客走进滨湖,感受包河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和强势崛起的发展潜力。

篇7

**市位于**省中部,地处鲁中山地与鲁北平原交接地带,交通方便,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是典型的工业城市,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医药和建材生产基地。辖五区三县和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总面积5938平方公里,人口420万,其中农业人口140万。耕地总面积238万亩,其中粮田185万亩,农业在全市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农业产值仅占全市gdp总量的3.8%,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465元。**农业特色鲜明,区域优势明显,地形南高北低,由南向北,土地资源自然条件逐渐好转,耕地递增,林地递减,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土地资源破坏及功能退化严重,加上组群式城市的发展,非农业建设用地量较大,土地资源的紧缺。

二、主要措施

(一)以高效利用禽畜粪便资源为纽带的沼气工程能源生态模式

1. 以“猪沼果” 山地果园生态模式和“猪沼菜”为主的庭院生态模式

沂源县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山地果园“猪沼果”和庭院“一池三改”、“四位一体”和“猪沼菜”生态模式生态模式。在山地果园重点推广了“猪沼果”生态模式,创建了“猪沼果”生态能源示范区,建成独具特色的“猪沼果五个一”工程,即:一个果园,一座房,一池沼气,一栏猪,配套一座风力扬水机。以户为单元,以山地果园和庭院为依托,建设沼气池、猪圈及厕所,开展“沼液、沼气和沼肥”的综合利用。现已建成“猪沼果”模式6000多个。

在农户庭院重点建设“猪沼菜”生态模式,猪沼菜”1200多个。其中还有“一池三改”生态模式,建成示范户 2800多户。全县已建成沼气池8500个,发展“千池乡”7个,建成“百池村”70个,生态示范村56个,实现了能流和物流的良性循环,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2. 猪-沼-电生态模式

**大有良种猪繁育有限公司运行猪厂粪污处理,日处理养殖场粪便约20t、废水80m3/d。日产沼气1000m3的usr(1000m3)反应器1座,年发电量49.5万kwh。生产期内年均销售收入57.09万元,年均总成本17.77万元,利润39.32万元。

3. 畜-沼-粮生态模式

高青县唐坊镇农户以粮食和秸秆喂猪、牛和鸡,而猪、牛和鸡粪进入沼气池发酵后变成肥料用来种粮,而产生的沼气用于取暖、照明,沼渣可作饲料添加剂,沼液又可喷施农田作物,防病虫,形成多元化农业生产良性循环模式。“畜—沼—粮”这一生态农业模式不仅改变了农民家庭生活方式,通过改厨、改厕、改圈,使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达到了农民增收、净化环境、节能减排的目的。目前唐坊镇已有36个村普及了这一模式。

(二)以农作物秸秆资源高效利用为主的资源循环利用生态模式

1.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该技术可有效提高大棚瓜菜增产幅度20-30%,每亩降低生产成本1500-2500元。目前临淄区有80%的蔬菜大棚推广应用了生物反应堆技术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该区政府XX年秸秆反应堆技术每亩大棚补助900元,XX年提高到每亩大棚补助1000元。

2. 秸秆养藕 周村萌山湖荷花生态园,利用作物秸秆和发酵菌产生二氧化碳作为气肥,为藕提供营养并增加其产量,亩增效益30-50%,该区已推广1500亩,辐射带动周边地区XX亩。

3. 淄川区胶王路沿线有关乡镇玉米秸秆还田、青贮或固化等技术。

三、当前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1. 种植业产量较高与效益较低的矛盾比较突出。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但种植业生产效益较低。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化肥农药浪费现象较重;农业可持续生产能力下降。

2. 扶持力度偏小,缺少资金,覆盖面小。根据立地条件及经济负担能力,目前沼气项目的覆盖面仍然偏小,高青县是山区县,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一池三改”建设难度大、成本高,项目资金明显不足,影响了农村户用沼气的发展和农业节能工作的更好开展,沼气用户仅占可发展规模的1/4,许多积极性高的村和户因受经济能力所限无法铺工建设,建设户用沼气并配套太阳能的户更是寥寥无几。

3. 产业化经营滞后,后续服务跟不上。目前,沼气产业还处在初级阶段,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及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农村沼气正处在兴起阶段,还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从建设使用管理后续服务的产业链条,而且农村能源产品市场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许多产品的质量不过关,这无疑加大了建设成本。影响了沼气产业发展。受服务经费缺乏、运作方式不成熟等原因限制,农村沼气的后续管理和服务还跟不上沼气产业迅猛发展的步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沼气产业的发展。

4. 种植业分散与规模化养殖业环节联系不畅。以家庭为单位的种植业经营模式与日趋规模化的养殖业环节联系不畅,以农作物秸秆为例,一家一户的作物秸秆集中起来,为规模化养殖提供饲草饲料困难较大,原因如下:一是秸秆密度较轻,储运难度大。二是秸秆价格较低,不能引发农民的销售积极性。三是秸秆收获时,也是三秋大忙时,农民无暇销售作物秸秆。四是秸秆收获季节性强,受贮存条件的限制,规模化养殖场不能贮存足够的秸秆。五是养殖废弃物未能充分资源化利用,降低了效益,造成了污染环境。

四、建议

1. 抓政策推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引导机制。转变发展理念,把推进农业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工作重中之重,研究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采取有利于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取向。要立足于大农业范畴,种、养、加相结合,统筹规划。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详尽和可行的循环农业发展规划。

2. 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培养典型,建立集“种、养、加为一体,农牧结合”的生态农业园区,创品牌,为群众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引好路,踩好点,助推农村经济上档次,上台阶。沼能、太阳能、风能等农村新能源是建设循环农业、节约型社会的有效载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3. 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升农业循环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抓新技术推广应用,高标准及高起点建设,抓技术培训,确保建设质量。各级政府应加强循环农业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及推广,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人员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建立起促进循环农业高新技术、增效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考核体系,让科技人才及其先进科技成果扎根于广大农村,使农民真正掌握农业科技,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循环农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集中培训主要是组织各乡镇技术人员学习相关理论,总结交流经验,分散培训主要是在施工现场边施工、边讲解、手把手的传教。通过选派村技术员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技术培训,加强对建设质量的督促与检查来保证使用安全和建设的高质量和高标准。

4. 加强农村能源用产品的科研及市场规范力度。进一步加强秸秆和农村废弃物等综合利用新技术的研发,积极探索秸秆和农村废弃物等综合利用的新路子,设立专项资金,增加投入力度,构建促进秸秆和农村废弃物等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

5. 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发展循环农业,必须坚持“分阶段、分层次、分产业带”建设的规划原则。一是分阶段建设的原则。可考虑将循环农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动员与组织阶段、规划实施阶段和完善深化三个发展阶段来分步实施,逐步推进。二是分层次建设的原则。由于各地区地貌复杂,丘陵、平原并存,农业资源分布差异很大,因此各区域根据农业发展的整体布局与资源特点等,可考虑在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三个层面上建设循环农业。按照此原则,能够探索出最能够发挥各地区域优势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三是分产业带建设的原则。建设循环农业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以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推进循环农业建设,把各不同地区的循环农业推向健康轨道。

篇8

潍坊市农产品资源丰富,田园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优越的地理条件,形成了发展休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紧紧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休闲农业建设。

1.努力建设适应环境发展要求的休闲农业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农业为核心,以建设“高效农业,精品旅游”为目标,以倡导健康休闲、回归自然、崇尚生态为理念,按照“突出生态、保护为主、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旅游综合开发为手段,将地域特色形成的产业品牌与旅游文化相结合,充分满足游客物质与文化需求,将各园区打造成为集参观、饮食、游玩、购物、休闲为一体的高品质,多功能的休闲文化综合旅游园区,以此辐射带动周边沿线各景点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市休闲农业的全面发展。

2.抢抓机遇,实现休闲农业新突破

近年来,我市统筹发展文化和旅游资源,以依托潍坊对接青岛为主攻方向,以构建青岛一潍坊一泰安一曲阜四点一线旅游格局为切入点,将我市的昌邑市绿博园、潍坊金宝乐园、青州花卉展、寿光蔬菜博览会等带动示范性强的现代农业项目示范点纳入到跨越齐鲁东西的点线旅游发展模式中。在这种大背景下,有地方特色产业做支撑的各地休闲农业功能更加凸显,通过一系列绿色产业品牌、生态文化和旅游品牌等荣誉的获得,使我市成为辐射江北、影响全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大市。

3.休闲农业发展初见成效

休闲农业不仅是农业结构调整新的重要切入点,同时也成为了新农村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如寿光市通过每年菜博会的带动,目前休闲农业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6家,500万元以上的有7家。这7家企业全部为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l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截至2011年,我市已发展休闲农业园区50个,休闲农庄128个,农家乐962个,从业人员327567人,其中农民工达133872人,年营业收入39.8亿元,实现利润2.2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发展休闲农业尚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

农业旅游开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这是当前严重制约农业旅游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市目前发展休闲旅游农业,资金投入渠道比较单一,休闲旅游农业企业大都是由民间资本投入,政府在财政上缺乏大力支持,影响了企业发展。许多休闲农业企业融资困难,无法加大投入,难以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农村水、电、路、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相对薄弱,也影响休闲农庄的接待能力。

2.区域统筹规划不太完善,整体档次不够高

一是缺乏区域统筹规划,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尽合理,一些地方重复建设现象比较突出,分布零散,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二是建设档次不高。大部分休闲农庄设施简陋、项目雷同、活动单一、服务水平较低,还停留在钓鱼、打牌、吃土菜这一层次上,缺乏更有观赏性、体验性的旅游项目。

3.从业人员缺乏必要培训,素质亟待提高

大多数员工没有接受规范的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原来多是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的农民,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和经验。

三、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坚持科学规划

各地要加强对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统筹规划,使休闲旅游农业规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去,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发展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城市旅游规划等相衔接,确保规划的整体性、前瞻性和延续性。同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理念贯穿于规划始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尽量避免原本是城市的一些生活垃圾、环境压力转嫁到农村,影响农村的生态安全。

2.坚持突出特色

要指导和帮助经营者牢固树立“民俗文化就是资源,特色品牌就是客源”的理念,将富有农业特色休闲项目引入农庄企业,打造特色招牌。休闲农业园区建设要充分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等资源,开发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将农业生产、生活、生态进行有机融合,将现代农业、科普教育,以及环保、农事体验于一体。

3.坚持加大投入

要积极探索,逐步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机制。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大力鼓励广大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股份合作的方式,参与休闲农业的发展。要高度重视休闲农业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业、旅游企业投资开发休闲农业项目,发展休闲农业配套产业。

4.坚持提升品牌

要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质量。加强对休闲旅游农业质量的控制,制定完善休闲旅游农业相关行业标准和运行规则,努力构建完善的服务质量保证体系;要积极培育和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及中介服务组织,不断完善行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机制;要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尤其对于上餐桌的食品,管理部门和企业自身一定要强化监督管理,确保休闲旅游农业企业的产品和餐桌上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篇9

2012年,临夏县在红台、井沟、榆林等10个旱作区乡镇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8.5569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6.96%,其中秋膜1.105万亩,完成集中连片示范面积5.1万亩,占推广总面积的63.86%,建立高标准示范点36个,其中万亩以上示范点2个,5000亩以上示范点5个,2000亩以上的示范点3个,1000亩以上的示范点12个,500亩以上示范点16个。

二、临夏县旱作农业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㈠农业基础较差,抗灾能力弱

临夏县旱用农业区旱作地面积大,干旱多灾,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集雨节水灌溉等配套设施少,土壤瘠薄,低产田面积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发展后劲不足。

㈡地膜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补贴比例小

一是农户对新技术推广工作积极响应,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二是由于山旱区自然地亩与公尺地亩有一定的差距,实际地亩大于公尺地亩数。三是经过开荒兴修梯田及部分小流域河道破坏使水位下降,旱作耕地面积增加。四是县财政对农户地膜补贴比例小,农户自筹投资比例比较大。农民收入水平低,自投能力有限。

㈢农业现代化速度慢

一是秋季膜和顶凌覆膜期间,劳动力严重不足。二是由于旱作粮食生产效益较低,人工起垄腹膜进展慢,并且劳动者整体素质较低,对新型农机具、农技技术的应用率不高。三是机械化程度不高,新型机具少,导致部分农户对旱作农业新技术的优势体现的不明显。

㈣农作物秸秆资源浪费严重

临夏县冬小麦种植面积每年14.66万亩左右,年产秸秆4.3万吨左右;玉米种植面积14.6万亩左右,年产玉米秸秆36.5万吨左右,仅这两大作物年产秸秆40万吨左右。其中只有30%秸秆用于饲料,70%被焚烧,造成农作物秸秆资源严重浪费。㈤农业技术推广任务重临夏县旱作农区,大部分属于山区高原地带,耕地大多属于梯田或山地,技术推广人员工作量大面广,人员少,技术力量单薄,并且缺乏有效的财力和人力保障,影响着技术推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临夏县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

㈠增加技术推广扶持力度

加大对抗旱技术、新材料、新机具及推广工作的资金扶持力度,采取国家、省、县三级联动的推广机制,按3∶1∶1的比例投入。以形成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综合抗旱技术体系。一是加大地膜的补贴比例,达到省、州、县补贴1∶1的比例。二是加大良种补贴,提高补贴标准。三是对农户机械耕作费用给予适当补助。四是根据实际情况给每个乡镇增加技术推广人员,并给予交通补助。五是对推广工作中成绩突出,工作扎实的技术推广人员,树立典型,表彰奖励,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㈡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力度

一是加大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把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一膜两用、穴播小麦、马铃薯腹膜种植等新技术作为旱农区当前最先进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来推广。二是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加强抗旱新品种的选育、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增加抗旱品质资源。三是加强对新型农机具的引进、开发、研究,提高老式农机具的综合配套使用率。四是扶持测土施肥技术和培肥地力技术。合理轮作、增施有机肥等提高耕地地力,培肥地力。五是推广深松耕技术,以达到加深耕层,疏松土壤,增加孔隙,增强雨水入渗速度和数量。

㈢进一步加强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

根据临夏县旱作农业生态区域类型,集中力量,加强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开展旱作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的引进、开发、研究,为旱作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储备,示范带动旱作农业的全面发展。

㈣成立机械化服务队

篇10

农业现状及特征

南召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北缘。全县辖16个乡镇、340个行政村、64万人,总面积2 933平方公里,山区和丘陵面积占96.6%,常用耕地40万亩。基本格局是“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是河南省3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5个深山县和7个库区重淹没县之一。

贫困山区的显著特征是地域偏僻,耕地资源奇缺,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产受地理地质气候的影响十分突出。农业生产的效率相对较低。广种薄收,靠天吃饭是南召县农民群众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模式。国家提出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战略方针,为贫困地区搭出了一条通往现代化的道路。这是农民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是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强劲持续发展的不可缺的要件。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广大农户则是这一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依托力量。然而,据调查统计,大部分农户的“经营理念”还是“庄稼活不用学,别人咋干咱咋干”。

现代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县、乡财政困难,村组没有集体收入,多数农民还不富裕,制约着水利、科技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也影响着一些公共服务的开展。过去建的一些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新的设施增加很少,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很少且呈减少趋势,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靠天气。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病虫害测报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环境监测等科技服务设施都十分薄弱,不能有效地开展服务。

2.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生产经营粗放,制约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通过对各乡镇中的20多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发现40岁以上的男女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人数比例竟然达到40%以上。并且大部分青壮年多以外出务工为主要生活来源。在广大农村,留在家里的人多为儿童、妇女和老弱病残。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装备难以推广,大部分耕作等生产作业靠人力,种子多乱杂,施肥不讲方法。

3.农业生产化程度低。实际上是组织化程度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及农户“重生产、轻销售”的观念和做法制约着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缺乏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农业生产和市场联系不密切,农民得不到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不知道该种什么、养什么,种出来的产品只能在农贸市场和地摊上销售,由于生产是盲目的,产品能不能卖出好价钱,甚至能不能卖出去,都只能碰运气。

4.农业科技的推广体系薄弱,农产品质量下降。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农、林、蚕、牧、水等推广站合并为农业中心,合并以后,人员少、懂业务技术的更少,工作经费短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不能有效地开展。农药、激素、化肥等化学物质的不合理使用,许多农产品质量下降、口味差、营养下降,甚至有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

5.农业生产效益低。尽管近年来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农业效益有所提高,农民得到了很大实惠,但与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产业相比,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仍然较低。

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1.大力培育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培养农村急需的实用型人才,本着“需要什么,培养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培养一批懂生产、懂市场的社会主义新农民,一方面是“请进来”,可以根据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聘请省、市有关专家深入到村组,针对生产实际举办讲座,不断更新农民的知识,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另一方面是“送出去”,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有专长、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到农业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并参加培训,学习外地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不断提高实用型人才的自身素质,培训农业生产急需的实用人才队伍。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近几年,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惠顾下,虽然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所增加,包括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人畜饮水工程等方面对农业有了较大改善,但是相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深山区来说,仍然存在很大不足,需着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现状,使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挖掘潜力、拓宽增收渠道、提高收益、增加收入。

篇11

关键词:村镇银行;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一、村镇银行基本情况

1.公司治理状况

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股东大会有12名大股东及一名内部职工代表共同组成;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薪酬管理委员会;监事会由3名成员组成、设一名监事长,两名监事独立履职;高级管理层由5名人员构成、其中行长一名,行长主管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经营战略规划的具体实施;副行长3名,一名主管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信贷业务工作,一名主管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营业业务工作,一名主管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内审合规、风险管控工作,监事长一名,监管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内部运营工作。内设职能部门4个,分别为内审合规部、综合管理部、业务管理部、营业部。

2.内控状况

为加强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内部控制,健全内部审计体系,2013年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根据上级监管部门要求设立了由高级管理层直接负责的内审合规部,并配备了相应的内审员。其部门职责是依据国家的经济法令、法规、金融方针、政策和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准绳,对全行内控制度建设的建立和执行、业务办理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监督和客观评价。

内审合规部坚持以业务经营为中心,以督促政策和制度落实为目的,以防控风险为重点。2014年针对对公核算业务、储蓄柜面业务、账务核对业务、结算账户管理及反洗钱工作、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信贷档案管理共计6个方面开展了内部审计。提高了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能力,有效促进了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的稳健发展。

3.经营指标情况

(1)贷款情况

截止2014年12月31日,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37%,完成年初计划的105.23%。累计发放贷款同比增长0.31%,其中涉农贷款余额占比86%。累计收回贷款同比增长13.16%。

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全行正常类贷款占比98.5%;关注类贷款占比1.05%;次级类贷款占比0.45%;不良贷款率为0.45%。

(2)存款情况

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全行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33,632万元,增长21%,完成计划的104%。其中储蓄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40,109万元,增长28%;对公存款余额比年初下降6,477万元,下降59%。储蓄存款占比97.7%,对公存款占比2.3%。

(3)中间业务、同业业务和票据业务完成情况

截止2014年12月31日,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18.2万元,减幅84.45%;同业存款余额较上年同期增加7,871.58万元,增幅34.96%。

2014年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未开展票据业务。

4.年度经营目标完成情况

(1)存款指标。截止2014年12月31日,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各项存款余额增长21%,完成计划的104%。

(2)贷款指标。截止2014年12月31日,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贷款余额增长20.37%,完成年初计划的105.23%。

(3)利润指标。2014年,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完成净利润计划的102%。

(4)利息回收率指标。2014年,全行贷款利息收入完成计划的100.74%。

(5)贷款回收率指标。贷款回收率为97.4%,比去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

(6)不良贷款指标。按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标准划分,不良贷款率为0.45%。

(7)营业网点布局指标。2014年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新增设支行,完成营业网点计划。

(8)“四防一保”工作情况。2014年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四防一保”工作全年安全无事故,完成计划指标。

5.经营方式及金融产品,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情况

(1)金融产品

2014年,面对整体经济增长缓慢的局面,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合理高效运用资金,并强化了信贷审慎经营管理,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促进了信贷业务的健康、稳步发展。一是发挥产品创新优势,不断做大信贷规模。2014年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惠农直通车”、“企得利”、“商易通”、“宅易通”业务品种开展良好。“办事效率高、法人机构地位优势突出、担保方式灵活多样、提供免评估、免公证贷款”已成为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信贷业务的标志性特点,在广大客户中深得好评。2014年,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累计为737户企业及个人提供信贷服务,共发放“惠农直通车”贷款45,464万元、“企得利”贷款29,614万元、“商易通”贷款22,099万元、“宅易通”贷款9,181万元。二是及时调整信贷政策,让利惠及广大客户。2014年,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从自身实际经营出发,根据市场利率水平变化、业务发展需求和同业竞争策略导向,综合考虑资金成本、风险、利润等因素,对贷款利率水平进行了2次灵活调整。根据不同客户对象、贷款品种、贷款方式、贷款期限、风险种类等,在进行成本、风险、收益等精细化核算的基础上实行差别化利率定价。对涉农贷款利率给予适当优惠,对其他贷款利率相应下调上浮幅度,切实体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

(2)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情况

①高度重视。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牢固树立保护银行业消费者权益的观念,认真学习银监会有关文件要求,挤出时间进行“发生紧急情况妥善处理客户投诉”演练,增强了依法合规经营意识,逐步建立健全了银行业消费者保护机制。顺利完成消费者投诉统计工作之后,尚未发生客户投诉事件。

②完善机制。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总结过去的经验和管理制度,明确客户投诉处理工作流程及时限,严格按照银监会有关客户投诉处理时限的要求,着力提升营业网点现场投诉处理能力和畅通客户投诉的受理渠道,建立专门的投诉部门和管理人员,如有客户投诉电话,负责及时的处理并上报到主管行长。明确首问负责制,要求各网点及相关人员及时妥善解决客户投诉事项。

③加强沟通。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保持与银行监管主管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加强客户投诉源头治理,深入分析客户投诉热点问题,有针对性予以改进有关银行业消费者保护机制。

6.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潜在风险

2014年,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各项经营指标和经营效益取得较高水平。但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存款结构不合理

2014年末,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储蓄存款占比97.65%,对公存款占比2.35%。由于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的银行卡及网上银行支付结算渠道欠缺,使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对公存款一直在低位徘徊,存款结构严重失衡,低成本资金占比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的经营效益。2014年9月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新系统正式上线,银行卡也在申请中,2015年随着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银行卡上线,支付结算渠道日益畅通,存款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也有所改善。

(2)传统业务模式仍占主导地位

银行卡及网上银行业务没有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业务发展,不能带动相关的中间业务收益,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开展,将带动相关的中间业务发展。

(3)利差空间缩小,经营压力增大

随着央行存款利率一定空间的浮动和贷款利率的放开,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目前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的存贷款利差空间比前几年明显缩窄,经营压力有所增大。

二、村镇银行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1.增强对粮食主产县和粮食生产企业的支持

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经过了五年多的发展历程,扶持了多家涉农企业,其中××粮食有限责任公司是该行在粮食生产领域的重点支持对象。××粮食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粮食收购、烘干、存储、销售等,注册资本人民币1000万元。2014年初,××粮食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综合多方面的信息资料认为2014年玉米将有一个较大的上涨空间,并且通过反复测算,计划收购玉米7,000吨,需流动资金约800万元,但该公司自有资金无法满足生产所需,故向该行申请抵押担保贷款300万元。

2.增强对当地特色农业的支持

苗木花卉产业带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辽北某地区富饶的沃土打造出了“全国第六,东北第一”的美誉。

××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是该项产业中的佼佼者,合作社法定代表人看好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大力研发新型嫁接苗木品种,但培育要求条件比较高,需要建设近40个高科技无公害绿色大棚和购进相应的附属设备,培养观赏性价值更高的苗木。但因在资金运转方面出现一定的困难,于2014年9月向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提出贷款申请,该行在得知该情况后,行领导立即组织开展调研活动,积极的调配资金。相关人员快速、有效、合理地展开贷前调查、审查和审批等环节,决定向该企业发放贷款100万元,用于其承建高科技大棚,培育优良苗木花卉品种所需资金。

3.增强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支持

农业科技的研发是我国大力提倡的重点产业项目,可以说科技力量融入的多少是决定百姓能否快速奔上富强之路的法宝,粮食亩均产量若能得到提高,便可使农民种植粮食的信心大大增强。对此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同样给予资金支持,以××农资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该公司通过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综合多方面科技信息,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一批产量高、质量佳的农资产品,适合推广使用,通过反复测算,仍缺少资金300万元,此时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伸出了援助之手,为其发放300万元贷款,不仅农民种上了高产的种子,企业也得到了市场的开拓,使银、企、农三方共赢。

4.增强对农业市场体系的支持

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本着“抓小不放大”的原则展开市场营销,在“视小为宝”的基础上对形成规模的龙头企业给予资金投入。

地区苗木花卉产业的发源地,连带周边乡镇附应形成了苗木花卉产业专业生产区,该区域多以小规模分散式农户经营为主,几乎家家包地,户户种苗,形成了供、产、销一条龙的苗木商业经济网,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的加入弥补经济网络中各个环节连锁效应点的缺失,挪走“产”前的“绊脚石”,运来支撑循环的“经济点”,将经济点融入到经济网中形成供、贷、产、销四位一体的商业运作模式,对农业市场体系的调节起到了“经济杠杆”的作用。

5.支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

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也是市场经济改革推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对××干果加工厂的资金支持正是这一产业发展的体现。××干果加工厂经营范围及方式为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生产、销售等。因近几年国家对农村二、三产业的大力扶植,使很多农村中小型企事业得到了优厚的经济保障,××干果加工厂的经营者看好了这一前景,决定扩大生产规模,故向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申请贷款75万元。

篇12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以建设世界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展生态建设的国际都市。它在国家经济管理、科技创新、信息交流、休闲旅游等方面有着先天的巨大优势。这也为北京的农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平台和发展机遇。“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农业基础性、融合性、创意功能,为世界城市提供生态宜居环境,保障世界城市高端服务需求。发展都市型农业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休闲”需要,提供“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更重要的是它对北京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的研究是通过总结目前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项目,重点从环境保护方面研究其发展建设中的经验,对北京都市型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本论文采取实地调查与政策分析、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都市型农业的发展特点、运行机制和如何最大化的发挥环境保护功能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

    1.2 国内外都市型农业中环境保护研究综述

    1.2.1 国外都市型农业中环境保护研究综述

    荷兰是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以首都阿姆斯特丹为首的几大城市借助于发达的设施农业,集约生产经营花卉、蔬菜及奶类制品,不仅满足本国的需求,还以优异的产品质量,成为了出口创汇的主要产业。该国所兴建的现代化温室设施占全世界温室面积 1/4。年生产鲜切花,盆花能够占国际花卉市场总贸易量的 60%,也是世界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全国农业出口总值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厉为民在《从荷兰看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中研究发现荷兰的都市农业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具有国际化、专业化、优质化和高新技术等特征,其发展目标不再是追求产量,而十分强调农业与环境、自然的协调发展,重视农业的社会责任,这就为荷兰形成“绿色生产力”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28]。德国的都市农业以“市民农园”和林业为主要代表,强调的是“生活”和“社会”功能。政府提供城市或周边地区的公有土地出租给市民。租赁者自行决定如何经营,如种花,种菜,栽树等,形成了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一体的经营方向,让市民享受耕种、体验田园生活以及接近大自然的乐趣。德国是一个非常重视环境保护的国家,该国有许多工业城市,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政府在城市及周边大量植树造林,因此这些城市又有着“森林城市”之称(邢可霞等,2007)。新加坡的都市型农业是典型的高科技、高产值的都市农业。一是由国家投资开发建设现代化集约的农业科技园,通过招标的方式出租给经营人进行管理经营;二是发展农业生物科技园,主要进行新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三是依靠兴建水产养殖中心和养殖研究所发展海水养殖业,总量上基本保证自给。新加坡的园林绿化是城市发展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个城市仿佛置身在一个美丽的花园中,其间绿地、花草随处可见,公园、街道宽敞整洁,其园林艺术水平非常之高(甘庆华,2007)。

    ……………

    第二章 都市型农业的概念、内涵及特征

    2.1 都市型农业的概念、内涵

    2.1.1 概念

    都市型农业一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时,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快,农业与其他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农业的生产活动是以城市的需求为中心,集中体现了“依托城市,又服务于城市”的理念。当前的都市型农业所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承载了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是市场化、科技化、集约化、产业化、信息化和人文化的新型农业, 是现代化农业在大城市地区的具体表现。目前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大城市的农业都逐步确立起走都市型农业发展之路。都市型农业可以根据地域特点,不仅可以提供新鲜、优质且符合当地市民需求的农副产品,还可以通过农业科技示范园、观光农园、绿色生态村等形式,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农业实践,农业文化展示,农业科普教育的基地,为市民提供农作物种植及采摘、休闲观光等体验农耕乐趣的场所。

    ………..

篇13

一、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总体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区农业农村经济总体发展较好,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以2014年为例,各项农业工作指标均顺利完成,蔬菜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面积达到18.6万亩,产值突破9.3亿元,标准园建设成效显著,建成千亩蔬菜标准园7个;农村沼气建设指标全部完成,新建沼气池300个;惠农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大,共落实农机具、良种、沼气、一事一议、设施蔬菜等方面的补贴资金1600余万元;农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测土配方施肥、植物检疫、病虫防治、农民培训、农业执法、种子管理等方面工作成效明显;新增专业合作社8家,土地流转面积突破8000亩,“三资”管理趋于规范,所有村街全部建立了财富积累机制。农业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建设和谐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资金不足。发展现代农业各方面的要求比较高高,从生产设施建设到栽培管理都较以往更加严格,为此,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而据我们调查虽然近两年各级对农业有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但仍不能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农村信用社、农行等金融部门不愿发放小额贷款,更加加剧了资金瓶颈问题,制约了农业产业发展。

(2)组织化程度不强。当前农民进入市场很不顺利,原因之一是组织化程度低。针对目前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现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最好办法是通过合作社组织农民。但就目前全区的实际情况看,各类合作社数量虽比较多,但真正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并不多,没有具备一定实力的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很难将农民有效组织起来,抱团发展。

(3)品牌效应不太明显。以蔬菜为例目前,虽然我区已经注册了“营绿”、“碧缘”、“乾绿”等蔬菜品牌,但在开拓蔬菜销售市场方面都处于各自为政、各找出路的局面,没有拧成一股绳,创立代表本区域蔬菜特色的大品牌,致使蔬菜产品知名度不高,品牌效应不明显。

(4)技术服务不能及时跟进。专业农技人员缺乏,基层农技推广组织不健全是我们的现状。所有技术服务工作全部由农业技术综合股一个部门承担,业务上不堪重负,乡镇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完全处于“真空”状态,有名无实。区农业局现有工作人员中,非农专业人员多,涉农技术人员少;工人多,干部少;初级及中级职称人员多,高级职称人员少。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全面的技术服务,对服务的水平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的技术服务队伍现状严重阻碍了农业向前发展。

2、发展对策

(1)拓宽融资渠道。建议政府在加大农业发展扶持力度的同时,积极组织建立产业发展融资平台,适当地为融资提供担保,协调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合作社及农户的关系,使二者之间建立起合作互信关系,提高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政策吸引,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全方位、多角度的拓宽融资渠道。

(2)加大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建议制定专项的扶持政策,对发展有机蔬菜产业的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予以扶持,使其运作更加规范,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其中。

(3)培树“广科源”蔬菜大品牌。建议对现有的蔬菜品牌资源加以整合,聚零为整,抱团发展,逐步培育并树立在京津市场叫得响的,能反映有机蔬菜发展特征的大品牌,进一步提高我区蔬菜的知名度。

(4)建立健全农技服务体系。建议区政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技服务体系,重点是加强乡镇农技服务队伍建设,落实人员编制,给予经费保障,使空转的乡镇一级农技服务机构真正运转起来。在确定人员编制中,重点向农业系统予以倾斜,落实高层次人才待遇,引进和吸收一批具有高级职称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扎根,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农村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农民负担监管还存在一些间接收费问题。一是少数部门仍然违规向村集体收取资料费、培训费、学习考察费等费用;二是村街报刊超限额,存在报刊订阅向村街摊派,部门刊物过多过滥等问题。在今后的监管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工作力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减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列入专项治理的重点内容,属于哪个部门,由哪个部门负责治理,没有文件依据收费的要坚决不能再收。明确要求乡镇各部门确需向农民或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收费的,需要经过区减负办审核备案,以防止乱收费行为的发生;村街订阅报刊应坚持自愿的原则,不能强行摊派。报刊征订要严格按照省规定的标准执行;三是加大农民负担的执法检查力度,督促减负工作的更好开展,查漏补缺,确保今后农民负担执法检查中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2、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问题突出。一是村民实际筹资比较困难,部分村街存在集体垫资现象,把应发给村民的福利代替筹资。二是由于申报程序比较繁琐,部分村街申报项目的积极性不高。三是上级资金拨付迟缓,造成报帐不及时,影响下一年度项目申报。四是未将筹劳纳入奖补范围,奖补数额小,难以满足村街公益事业建设的实际需求。今后我们将尽量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重点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3、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够规范。一是管理体制不畅。各乡镇(办事处)农村集体“三资”委托服务中心具体负责业务的是乡镇财政所长,长期以来财政部门执行的业务处理程序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处理程序,与农经部门的业务处理程序有很大的差别,实际工作中很难贯彻落实农经部门的政策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二是村街各项财务监管制度很难落到实处。从调研中发现有的村街民主理财小组难以真正发挥监管职能,对村集体的财务收支活动的监管流于形式;有的村街大额开支没有履行民主议定程序;有的村民代表不是村民大会选举产生,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调研中还发现有的乡镇“三资”服务中心对于村街财务审批手续把关不严,收入不及时入帐。村委会开支严重铺张浪费,个别部门违规向村街收费等现象。在今后“三资”管理中,一是要继续加强财务制度建设,规范财务管理程序;二是规范农村集体财务收支审批程序;三是切实履行民主决策程序,实行民主理财。

篇14

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渝南黔北,距重庆主城68公里,幅员面积566平方公里,辖8镇2街,57个行政村、507个合作社,总人口27万,其中:农业人口近13万人。万盛矿产、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黑山谷5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转型发展试点区”。

二、农业农村发展情况

(一)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情况

万盛经开区体制调整后,通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270元,增长14%。

一是及时编制发展规划。启动《万盛农业农村经济“十二五”规划》,启动了万盛现代农业园区及黑山精品农业示范园、青年生态农业观光园、青山湖高效农业园、台湾生态农业观光园、衡秋农业生态园“一区五园”的规划编制工作;二是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三是品牌创建实现跨越;四是农业基础不断夯实;五是惠民政策有效落实;六是造林绿化深入推进。

(二)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

第一,启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品牌创建工作;第二,抓好农业项目和加大农业投入;第三,建设三个水库;第四,推进四大产业。第五,打造五个园区:一是精心打造黑山精品农业示范园,二是强化建设青山湖高效农业园,三是启动实施青年生态农业观光园,四是加快推动台湾生态农业观光园,五是提质升档衡秋农业生态园;第六,保障六项民生。一是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二是改善农民出行条件。三是改善农民用水条件。四是改善农民创业就业条件。五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条件。六是改善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条件。

万东镇镇情简介 黄昌银

万东镇位于东南部,地处万盛经济开发区中心城区,是典型的城乡结合、地矿共存的镇。全镇幅员面积60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和7个居委会,常住人口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万人。

万东镇境域环绕万盛城区,基础设施较完善,配套齐全,三万南铁路贯通全境。产业集聚初具规模,新型建材、医药化工、机械加工、商贸流通竞相发展。都市农业加快推进,有全市唯一的国家级水保科技示范园、区级生态农业园等两大农业园区和五和黄花梨、五里香猪、新田奶牛等特色农业产业。境内有较为丰富的煤炭、石灰石、石英砂、页岩粘土等矿藏资源。

2012年,全镇经济总量完成15亿元,同比增长16%,非公经济实现总产值19.6亿元,同比增长52%,财政收入实现11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8791元。

万东五和梨园

万东镇五和梨园从1993年开始栽植,经过20年的不断发展,面积从当初品种单一的150亩黄花梨到目前的6000亩综合水果种植园,其中黄花梨5000亩,杨梅500亩、核桃200亩、桃子100亩、李子100亩、樱桃100亩。1993年五和村是万东镇的贫困村,人均纯收入只有650元,现在以梨园为依托,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农家乐25家,初步形成了“赏花、采果、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能力50万人次,2012年人均纯收入达87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