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39:0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智慧高效的课堂教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教学智慧;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9-0182-02
关于教学智慧,《教育大辞典》将其定义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学智慧是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必须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一时处于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的能力[1]。小学英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是靠程序性知识和教学技术就能解决的,它对智慧具有内在的和必然需要[2]。教学智慧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
一、教学设计环节――用教学智慧建构生态课堂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教学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小学英语教师把精力放在研究教材上,放在研究学生上,放在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上,放在构建新的教学结构和模式上,要充分运用教学智慧,变应付性为实用性,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力”,张扬师生个性,从而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巧妙预设,创设情境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它不仅可以学得,更多的是习得。学习英语,就像学习其他知识一样,通过背诵、记忆来掌握,这样的学习困难且容易遗忘;而习得则是在一种环境下,不自觉地融入到学习英语的情境中去,这样的学习轻松且不易忘记。因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需要老师的智慧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真实、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英语。
(二)独具慧眼,挖掘题材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以生为本,遵循“为学而用,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原则。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其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只有学以致用,才能真正发挥学习的价值。虽然现在关于小学英语的书是铺天盖地,其形式也是五彩缤纷,然而其内容却是参差不齐,这不仅需要老师用其智慧的眼光去发现优秀的教材,更需要老师深入挖掘教材,把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动、直观、有趣的环境中学习英语,从而使教学更为有效。
(三)匠心独运,设计练习
小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必须借助作业练习来完成。作业练习是每堂课都是必不可少的,优秀的作业练习能适时地为突破重点、化解难点服务;优秀的作业练习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促进知识的迁移运用;优秀的作业练习也闪烁着教师的智慧光芒,可克服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单向思维、封闭思维的弊端,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多元、主动、创新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实施环节――用教学智慧实现动态生成
教师要在围绕课程目标精心预设教案的基础上,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以及情感的波涛,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处理生成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程,通过实践不断地总结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使智慧回归课堂,真正实现用智慧演绎精彩的课堂生成。
(一)妙手偶得,妙笔生花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都将焦点集中在师生的积极互动以及学生的主动发展上,课堂上有互动、有交往、有对话、有沟通了,课堂形成了教学生命场,它始终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其中不乏一些偶然性的因素。这些因素不是事先布置好的。作为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随时捕捉那些大家所忽略细节,然后加以挖掘利用。比如学生的怪问题、怪动作、怪要求、怪表现等,面对每一个这样的“怪插曲”,教师要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魄,正如马克斯・范梅南讲到的“机智表现为克制,机智表现为对学生的理解,机智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机智表现为潜移默化,机智表现为对情境的自信,机智表现为临场的天赋”等等[2],只有当我们用智慧的眼光去看待课堂上的“小插曲”,我们才能转不利的环境为有利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正视错误,因势利导
“错误”是一笔可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积极思维时闪烁的瞬间火花。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错误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课堂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偏差”、“失误”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有时教学中的一些“失误”反而会给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因此,面对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千万不要轻易放弃,而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所在,巧妙地将其转化为新的课堂教学资源。在这一点上,可以转移话题、转换看问题的视角、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冷处理、让学生歪打正着、对学生的异常言论或动作进行化解、把尴尬事化为善意的笑谈、在发现疏忽或失误后脑筋急转弯等等。
(三)捕捉异端,点石成金
小学生思维活跃,在回答问题时常常给我们出于意料的答案,然而这些答案却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信息量,这些信息无疑是可贵的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面对这些意料之外的答案时,要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也正体现了教师智慧的灵光。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激发学生的智慧,让师生共同参与问题的探讨,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创造的火花。
三、教学反馈环节――用教学智慧完善课堂教学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反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教学之初,教与学都需要通过回馈式反馈做好教学的各种准备;教学进行之中教与学的双方都须借助于各种反馈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教或学的行为;教学活动结束时,教学双方都要知道有关教或学的结果反馈,从而强化各自适应的行为和巩固成功经验,并使错误的反应得到有效纠正。由此可见,教学智慧在教学反馈环节有着很大的应用空间[3]。
(一)及时反馈,实现高效
课堂教学结构安排,一方面要符合教学规律,另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看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是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就要及时收回学生的信息反馈,小学英语教学要讲讲练练,边讲边练。每一次练习都要及时反馈信息,把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采取合适的方式公开地予以纠正,使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同时调整教学程序,有目的地促进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
(二)全面多元,肯定鼓励
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反馈评价,要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全面的评价。并且多用激励性评价,发挥反馈评价的激励性作用。智慧教学的评价,能充分把握好评价的尺度,肯定和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回答,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自己不急于作出评价,而是让学生们自己评价,并要求师生们一起很乐意地倾听他的心声,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愉快和谐的环境,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双方都得到发展[4]。
(三)智慧反思,追求完善
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方向的、完整有序的复杂信息传递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教师既是教学信息的传输者,又是反馈信息的接受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整个教学系统的控制器。这就要求教师要智慧地反思,依据自身对教学现象和教学理论的感悟,深刻洞察、敏锐机智并高效便捷地应对教学情境,而达成通融共生、自由和美的课堂教学境界。
总结
教育是需要智慧的,智慧地教、智慧地学,教师教得学生更智慧,应该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5]。小学英语教学不是机械的知识授受活动,而是以智慧启迪智慧、以智慧引领知识建构、关照生命成长的过程,小学英语课堂应该是开放、和谐、积极互动的课堂,是学生感知、体验、实践、合作的场所,这样的课堂集统一性、趣味性、启发性、民主性为一体,这样的英语课堂教学必然是高效的。
参考文献:
[1][加]马克斯・范梅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杜萍,田慧生.论教学智慧的内涵、特征与生成要素[J].教育研究,2007,(6).
[3]程广文,宋乃庆.论教学智慧[J].教育研究,2006.9.
[4]邓友超.教师实践智慧及其养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卢红,刘庆昌.论教育智慧[J].山东教育科研,2001,(4).
Teaching Wisdom: A Way to Improve Primary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
RAN Juan
(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关键词]自主 智慧 劳技 实效
[中图分类号] G40-0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79
自主、智慧课堂是根据素质教育要求、新课标理念设置的,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自主、智慧课堂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个性化。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教材特点,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学生在自己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新教材积极建构。第二,民主性。表现在课堂里师生间的交流学习充满民主气息。第三,和谐性。指课堂中教学气氛静而不死、活而有序。第四,思维性。整个课堂环节的设置合理科学,既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第五,有效性。由于师生的个性和智慧得到展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效果是高效的。
一、找准合理性目标,预设自主、智慧课堂
1.在课程标准里找“基点”
《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是我们教学的源头,是方向。课程目标设计分总目标和年段目标,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因此,教师在预设课堂教学目标前一定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中找到本学段的目标“基点”。
2.在单元中找“落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是以专题形式来组织单元的,编者在每个单元伊始都编有一段单元导语,那一段短小精悍的语言引领着学生进入单元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着教师和学生准确把握好每一单元的学习方向。
如苏教版劳动与技术课五年级上册“家政”单元,就要求学生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灶具,学习各种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学会清洗常用的餐具;学做生活的小主人,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实践自主、智慧课堂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亲历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为基本特征,操作性强。学生通过人对物的程序性、技能性运作,通过人与人的互动可以获得丰富的体验,实施操作性学习。《纲要》指出:“劳动与技术课程应贴近现实生活,在学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会制作、创造新生活。”如何让劳动与技术教学走进生活,让劳动与技术课堂更加生活化,既而使劳动与技术教学更高效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运用体验式、参与式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体验中感知,在感知中生成。教师要包容学生解决问题时的错误,悦纳学生实践过程中的失误,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发展性、激励性评价中,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展现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
1.有效讲授
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很好的把握,不仅要做到“当讲则讲”,更要追求“讲就精讲”。比如,教学五年级下册《中国结》一课中的“鞭炮结”内容,教师示范“井字互套”法时,可以用朗朗上口的儿歌指导学生操作:“1压2,2压3,3压4,4穿1。”教师讲解时的儿歌贴近学生生活,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让学生很容易操作。
2.有效示范
教师的讲解示范是劳技课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按步骤进行示范操作,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可以先讲解后示范,也可以先示范后讲解,还可以边示范边讲解。 教师讲解的语言要通俗、精练、准确,既要注意知识的科学性,又要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示范的动作要稍慢、清楚、明示,操作过程要有条理,可见度要高。
(1)教师的示范操作要规范。教师的示范操作常常是学生借以模仿的唯一榜样。只有教师规范化的示范操作,才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劳动技能。
(2)教师的示范要清楚。教师的示范操作只有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才能使学生获得操作过程的清晰表象。要做到这一点,其一是教师的教具要足够大,如果电化教学手段达不到理想效果,可以把教师的教具、范作按比例放大,教具的颜色也要鲜艳、醒目,以利于学生清楚地观察。其二是一些技术上的关键难点,教师示范时一定要慢些,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思考,有时甚至可以重复示范。
3.有效反馈
有效的教学依托有效的反馈,因此反馈要适时、恰当。有效的反馈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有效的反馈能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促进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时捕捉有效反馈。比如,在上《木蜻蜓》一课时,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试飞,教师发现有一位女生的木蜻蜓在上升后出现了摆尾的现象,不一会儿,木蜻蜓就一头栽到地上。对此,教师没有直接说出原因以及改进的方法,而是让学生一起来思考,根据自己的制作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原来是蜻蜓翅膀两侧重量不一造成的。鉴于此,教师激发学生继续思考,还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木蜻蜓飞得更稳、飞得更高,这样学生的探究兴趣就更浓了。
4.有效管理
有效管理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要让学生放开头脑去想,放开手脚去做,但又要有目标、有方向。
三、多元评价促学习,反哺自主、智慧课堂
教学评价主要是指过程性评价。评价应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提倡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评价。
在上《组合笔筒》一课时,在实践过程中,有学生发现剪下来的卡纸废料掉在了地上,他就马上捡了起来。我就立即在全班表扬了他:“你真是个卫生标兵……”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就很少看到地上有纸屑的现象了。
学生完成作品后,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自评,说说自己作品的优点、不足,交流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困难,解决的方法,让自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教育、提高的过程。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从各项具体的要求以及在小组内同学的交流中,统一认识,尽量对作品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评出优秀作品后,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评价的理由,也可以交流自己的制作心得。在评价过程中,应努力使学生感受到活动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评价内容上讲,可以评出“速度之星”“精品之星”“创新之星”“整洁之星”等。劳技课堂中,教师要进行多元评价,在评价中发现学生的优点,使多种评价活动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积极向上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获得激励,得以发展潜能,从而让学生充满自信,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效性;亲和力;反向偏爱;表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有的老师专业知识过硬、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合理,但教学效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尤其近些年随着高学历人才的大量引进,许多硕士生,甚至博士生担任普通中学的老师,这些专业知识深厚的老师和一些本科或专科老师相比并没有展现出明显优势。这是为什么呢?经过调查,教学成绩不出色或课堂实效性差的老师大多与学生的亲和力不强。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这个舞台?从表面看是个教学经验和教学技术熟练程度的问题,但离开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否则课堂教学就会成为一潭死水,毫无活力,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日本一家报刊曾对千名学生进行调查,有52%的学生希望教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而喜欢知识渊博型的教师只占31.1%。亲其师,则信其道。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需赢得学生的心,提高老师的亲和力。
亲和力与教师先天的性格、秉性有关,也与教师后天的“亲和动机”有关。在这里重点探讨怎样爱学生才能有意识地提高教师的亲和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亲和力就是“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是教师发自内心地对学生的热爱。爱学生是教师基本的职业要求,也是教师履行好职责的前提。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爱每一个学生不是毫无原则、毫无方法地对待所有学生。这其中也要讲究方法、策略,要智慧地去爱学生。
一、反向偏爱
在我们的学校里,总会有一些学习上有困难或行为上有偏差的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这样的同学虽然只是少部分,但恰恰是这部分学生他们的学习状态会对课堂气氛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对学习又没有足够的兴趣,那么这些学生要么无精打采,要么东张西望,甚至当堂大睡或干扰教师授课。采取批评教育往往收效甚微,放任不管又影响课堂教学,很多老师对这样的学生都很头疼。但如果老师能给这些学困生一些“反向偏爱”,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在学习《细胞增殖有丝分裂》这部分内容时,因为课件图片较多,班里有一名出名的“瞌睡虫”也多看了两眼屏幕。刚一下课,我便走到他身边悄悄地说:“刚才我发现你对这部分内容掌握得很快”,他的眼睛一亮(老师刚才竟然注意到了我),“下一节课我想找一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模式图,你能画出来吗?”(有点难,但好好准备一下,应该可以)“没问题!”他点头道。下一节课,我刚一提哪位同学能到黑板上画出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模式图,他就高高地举起了手,而且非常快速地画了出来。因为难度较大,其他的同学都大吃一惊。在同学们惊奇、赞叹的目光中他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我马上说:“画得太棒了,这部分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你刚学习就掌握得这么好,说明你的智力水平可真不低呀!”他听后笑了,眼睛闪闪发光,认真听完了整节课,我又及时给他以肯定。一节课、两节课……慢慢地,他越来越喜欢学生物,成绩也越来越好。
现实生活中,教师往往过于宠爱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冷落那些学习上落后或有这样、那样毛病的学生。我们如果能把更多的爱分给更需要爱的学生,这样的爱将会更有意义。
二、要爱学生先注意表情
爱学生要发自内心,但却不能藏在心底。经常听到有老师抱怨自己都是为了学生好,结果学生不领情。当你用厌恶的表情对学生说“我是为你好”,他会相信吗?当你用冷漠的眼神注视学生时,他能感受到你的关心吗?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冷面孔,无论他怎样表达对学生的热爱,恐怕也没有可信度。相反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对立、疏远等负面情绪及不合作态度,阻碍教学的有效开展。
微笑是最能体现教师亲和力的表情。微笑具有极大的暗示性和感召作用,能表现教师的友好态度,缩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课堂上教师的微笑能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积极响应,主动思考,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严厉的教师可能能顺利完成知识的传授,但学生是否真正接受就是另一回事了。当学生走神时,一个略带恼意的表情,当与学生想到一起时的一笑,当学生回答错误时一个鼓励安慰的眼神,都能给师生带来心意相通的意境,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境界,学生学习起来自然会心情愉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雪莱说过: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形成学生对老师的良好态度定势,当这种情感通过教育的技巧“投射”到学生心灵中去,被学生理解时,便会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体会一:要注重阅读指导,提升理解能力
课本是学生学习、阅读的根本,是考试题目答案的依据。高中政治教材中又选用了大量的文字材料,有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像很复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培养学生阅读课本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从中理解课本知识内容所在,全面地让学生加以理解,从而迅速、准确地掌握知识。
如高一政治第一课的重点名词“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1)主干成分:“商品是劳动产品”。简单地说,商品就是劳动产品。这种“化繁为简”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商品”这个经济学名词概念的要义。(2)第一修饰词:“交换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也就是说,商品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只有那些“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商品”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内涵。
体会二:要重视自主学习,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标的课堂教学中,倡导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其共同目标是把时间和能力还给学生。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如在高中的《经济常识》“市场经济的缺陷”教学中,由于学生年纪比较大,很多问题学生都会自主分析,老师可以列举身边的经济现象,如“药厂假药事件”,通过真实的、惨痛的教训,首先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1.你认为造成惨重后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造成这样的结局,根本原因是什么? 3.我们该怎样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这样从时事热点的直观中感知到了问题的缘由,然后通过师生、生生合作对话,探究出了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措施。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许多知识在学生合作对话、相互交流中完成,让学生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的知识比较全面的理解。
体会三:要联系时事热点,强化政治理论
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如何让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的概念、原理、理论体系?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为时事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要联系时事热点,列举现实事例显得尤其重要。只有让学生回到生活实践中去,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让学生关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社会热点透视”“实话实说”等节目,对当今社会热点、现实困惑,进行相关理论分析。比如,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 年12 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 个百分点。这样一则重要的经济新闻,既可由政治教师介绍给高中生,也可由学生自行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渠道去搜集,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从中进行深入分析,可以联系课本经济常识中的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及投资与消费等知识作出自己的分析。学生对此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有的查阅资料,有的咨询老师,最后形成下列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提供哪些启示?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盘活了内容,又训练了学生透视政治、经济现象的能力。
体会四:关注习题讲评,把握解题实效
教师课堂教学为了完善知识结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习题讲评是必不可少的。在习题讲评中,教师不能简单地校对答案或纠正错误,而应从方法步骤着眼,从解题思路入手,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弄清要求和条件及其关系,从而理会解题的关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案。
例(2008全国文综卷I38)材料一: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30多个国家由此发生民众的抗议和骚乱,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抢购大米等食物的风潮,粮食危机有向世界蔓延之势。
材料二: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政府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储备充足。
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完全由课堂之外的力量所导致的。例如,正在上体育课时,头顶上忽然飞来一架低空飞行的飞机,飞机的轰鸣声严重干扰课堂的正常教学;另一种突发事件是生成性的事件,即由于教师的某些教学行为所导致或所诱发的突发性事件。此案例中学生华的行为表现就属于此类型,因为张老师作为华的任课教师,他应该对华的性格和学习表现有所了解,因此在处理方式和方法上应该注意避免激化矛盾。
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会对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的应对行为直接关乎课堂的效率。不当的处理往往会扩大事态,浪费教学时间,导致教学效率的降低甚至产生负效益,例如,此案例中的张老师如果没有冷静、机智的处理,很可能会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演变成双方的对抗行为。这样很可能使现场的其他学生沦为“看客”,从而产生不良的教育效果。幸运的是,案例中的张老师冷静、机智地化解了矛盾,学生华没有因自己的不当行为而招致有损身心健康的不当的对待,其他学生也没有因事件双方的“纠缠”而损失学习时间。
从积极的角度看,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很可能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成性的教育教学资源,机智、恰当的处理和利用则可以创生出课堂的活力,演绎出教学的精彩,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曾听过一位查老师执教的《认识厘米》的课,课中查老师要求孩子们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同学们都安静地按要求进行着。突然有一位学生大声说:“老师,我的尺子前面断了一截,不好量。”查老师既没有训斥他不守纪律,也没有责怪他没有准备好直尺,而是把怎么用断尺子测量长度的新问题交给了大家共同研究。结果是:同学们不仅学到了测量长度的常规方法――用“0”刻度对齐物体一端的测量方法,而且掌握了非常规测量方法――不用“0”刻度作起点的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恰当处理课堂突发事件需要教师具有教学的智慧,这种智慧是教师专业成熟的标志。它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同时保持现场的机警状态,一旦出现突发事件,他能敏锐地感受到事件所蕴藏着的教育教学资源,果断地判断,迅速地应对。这种教学的智慧不仅来源于教师的学识,更来自于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
(作者系江苏教育学院附小校长,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