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基因治疗的策略范文

基因治疗的策略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39: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基因治疗的策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基因治疗的策略

篇1

【关键词】 治疗策略;不孕诊断;输卵管因素

从社会现状来看,不孕不育的人群逐年增长,引起了相关专家与学者的高度重视。从各种研究表明,女性不孕和输卵管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大约占据不孕总数的20%到40%。而输卵管疾病游离不定,可能在近端也可能在远端,还有可能是整个输卵管[1]。因此,必须要根据实况选择合理诊断方法,确切抓住输卵管导致不孕的病因,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出治疗策略。1 诊断输卵管因素不孕

如今对于诊断输卵管因素的技术比较多,比如HSG(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腹腔镜、输卵管镜等,每种诊断方式有其自身的特征,也有其不足之处。本文针对几个常用方式进行阐述。

1.1 HSG 目前,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被临床上普遍使用,并显示出较多优点,比如不需要麻醉,速度较快,而且还存在潜在治疗作用。采取这种方式一是具有通液之效,同时采用油性造影介质,就能够有效的防止盆腔巨噬细胞吞噬。HSG极易诊断出特征性输卵管的疾患,比如解解性的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等,而且HSG还能够分期诊断输卵管的疾患,观察输卵管的黏膜皱褶图像来判断日后妊娠预后指标[2]。但是HSG也并不是就完美无缺,对于输卵管阻塞造成各个部分之间阻力及痉挛等,采用HSG就不太合适。

1.2 输卵管镜 这种方法是对输卵管疾患进行诊断的内窥镜;做腹腔镜的时候,大都是把输卵管镜直接从伞柄去,以此来观察观察输卵管的壶腹部上黏膜情况。虽然附件炎所造成的粘连和输卵管黏膜损伤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可是输卵管的黏膜损伤能够造成不孕[3]。有一些病患者采用了分解腹腔镜粘连,确实能够恢复输卵管解剖结构,也对拾卵有利,但是一旦损伤了输卵管的黏膜就会影响到腹腔镜治疗效果。从临床使用输卵管镜来看,对输卵管黏膜进行正常粘连分解以及输卵管的造口术,它们的累积妊娠率为71%与64%[4],并且损伤了输卵管黏膜者没有1例出现妊娠。

1.3 输卵管通水 这种又叫输卵管通液,整个过程都要凭借医生手动操作,这样导致主观性较强,误诊率也比较大,几乎达到了50%以上。由此这种误诊率较高,故此不主张使用,在检验输卵管的修复整形效果时比较适合使用。

1.4 超声检查 这种检查方式分为了普通的超声检查与超声下通液,普通检查功能较小,仅仅能够检查出输卵管中是否有积水,但是超声下通液比较容易受到肠道内的气体等各种因素影响,必然造成气体变化[5],因此临床上误诊率就比较高,而且还会威胁到患者生命,这种方式在临床上使用不多。

对于上面几种诊断方式,目前使用做多的就是经过X线的HSG。这种方法比较清楚观察出子宫腔位置、大小、形状以及输卵管形态,能够有效的看出输卵管、子宫内膜以及盆腔中结核病变的情况。从使用中可以看出,HSG诊断输乱管异常具备较高准确性、较小的风险及低廉费用。2 治疗输卵管因素不孕

治疗输卵管因素不孕,不能过一概而论,而是要依据病患者的类型与程度。选择治疗的方法上也必然要多想到其他因素,比如患者卵巢的储备功能、年龄以及男方因素及患者经济状态,之后综合结合制定治疗方案。总体来看,治疗输卵管因素不孕有如下几种方法。

2.1 宫腔镜下的输卵管插管通液术 这种方法是如今治疗输卵管近端发生阻塞有效方案之一,其主要的治疗优点有如下几个方面[6]:①能够直观、准确的观察出子宫内部的病变;②能够便利的疏通输卵管的近端粘连;③采用这种方案能够准确的诊断出近端输卵管的梗阻,而且极易到达间质部,而宫腔镜就能够弥补这一个缺陷。

2.2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 将腹腔镜与宫腔镜有机联合手术,就能够有效的降低了输卵管阻塞误诊率,而且采用腹腔镜能够修复整形输卵管四周组织扭曲与粘连,顺利的恢复输卵管的拾卵功能与通常度,依据许多文献报道中显示,这二者联合之后附件粘连分离、单纯盆腔粘连之后妊娠率居然达到了50%以上[7]。但是这二者联合手术也存在缺陷,那就是不能对黏膜的皱褶、纤毛受损度进行正确评估,而且花费极高,为患者及家属带来了较大经济压力。

2.3 介入性的输卵管再通术(FTR) FTR在诊断与治疗输卵管的阻塞上具有双重作用。因为这种技术诊断的准确率、再通率高,且操作极其简单,这就成为了面前临床比较常用的治疗技术。FTR能够借助导丝之推力与导丝本身对阻塞输卵管的近端粘连进行分离[8],能够得到再次观察、造影输卵管的机会,为制定科学治疗策略提供了依据。

2.4 联合中药治疗 目前,比较常用治疗策略就是把输卵管疏通之后,要防止再出现粘连就采用联合中药治疗。上面依据阐述了各种手术疏通输卵管的利弊,为了巩固手术疗效,就要在手术之后使用口服中药进行辅助[9]。10天作为一个疗程,经期时就要停用,连续使用2到3个疗程。

总之,如今诊断输卵管因素不孕方法比较多,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也只有恰当的治疗策略才能取得明显疗效。而且从输卵管因素不孕治疗策略上可以看出,使用手术疏通输卵管之后再联合中药治疗具备较好的效果,必然将被临床多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健,樊祥松.三种输卵管疏通治疗后发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志,2008,19(3):169.

[2] 封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30.

[3] Tvarijonaviciene E,Nadisausalpingography in the diaginfertile patients [J].Medicine,44(6):43.

[4] Jose-Miller AB,Boyden JW,Fren KA.Infertility[J].Am Fam Physician,2007,75(6):849.

[5] Rama Raju GA,Shashi Kumet.Assessment of uterine cavireproduction p rogramme anoutcome[J].Arch Gynecol Obst,274(3):160.

[6] 胡小良,徐宏里.生育镜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12):841.

[7] 王海燕,乔杰,李蓉,等.腹腔镜下治疗输卵管粘连及远端梗阻的临床结[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7(3):221.

篇2

治疗原则 控制感染;清洁局部,祛除脓痂,使外耳道干燥。

急性期

全身治疗 可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服用止痛剂。

局部治疗

外耳道肿胀渗液较甚者,可用5%~8%醋酸铝纱条敷塞外耳道,并嘱患者每隔3~4小时自行滴入上述药液,每天更换纱条,有收敛消炎作用,可促使干燥。或用2%~5%硝酸银液涂布。或选用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合剂、糊剂或霜剂局部应用。

每次换药时彻底清除外耳道脓液及脱落上皮,但禁止在局部作过多过重的机械性摩擦,以免损伤外耳道皮肤。

可加用小功率超短波治疗。机制:①改善局部微循环及淋巴循环,使病变部位的白细胞和抗体增加,炎性反应迅速局限化,病理产物、细菌毒素得以清除;②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抑制自由基产生,激活机体应激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力;③促进炎性反应组织中钙离子增加,钾离子减少,降低组织兴奋性,炎性渗出液减少;④扩张微循环,有利于炎性渗出液的重吸收;⑤使局部环境改变,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等,而使炎性反应好转。

慢性期

局部治疗

局部应用抗生素(如多黏菌素、新霉素等)与激素类(如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合剂、霜剂、粉剂等换药、涂敷或吹入。

积极治疗感染病灶,如化脓性中耳炎。

因本病导致外耳道狭窄及闭锁而影响耵聍排除及听力者,可在炎症痊愈后行外耳道成形术。

全身治疗 加强全身某些有关疾病的诊治,如贫血、维生素缺乏症、内分泌紊乱、糖尿病。全身辅以维生素A治疗,并注意排除药物过敏因素。

外耳道真菌病

治疗原发病 积极治疗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肢体癣病等。目前,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常合并感染,特别是真菌感染,且易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因此,应建议中老年外耳道真菌病患者进行常规空腹血糖及尿糖检查。在内科系统治疗、控制血糖的同时,局部抗真菌治疗。

局部治疗

消毒生理盐水清洗真菌团块及痂皮,干棉签拭干,局部涂擦达克灵霜或霉克软膏或制霉菌素软膏、溶液或1%两性霉素B软膏等抗真菌药物。如鼓膜有穿孔,注意勿将药物误涂至鼓膜黏膜上。

正确使用抗生素、激素,应认识到局部使用抗生素亦可使局部微生物环境平衡破坏而导致真菌感染。

外耳道皮肤肿胀,渗液时,于清除耵聍残屑及痂皮后,可向外耳道内置入5%醋酸铅溶液的小棉条1根,每天更换1~2次。

保持外耳道皮肤干燥。

戒除挖耳习惯。

全身治疗

重症者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

外耳湿疹

防治湿疹的注意事项 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克服挖耳道的不良习惯,保持皮肤干净,忌搔抓,局部忌用肥皂或热水清洗,急性、亚急性期间暂缓预防接种。治疗要及时并要持之以恒。

局部治疗依“湿以湿治、干以干治”的原则。

干燥无渗出液者:涂用1%~2%龙胆紫糊、10%氧化锌软膏、白降汞软膏、抗生素可的松软膏等,保护创面,以便结痂脱落愈合。干痂较多时,应用3%双氧水液清洗。皮肤增厚者可试用3%水杨酸软膏,或用局部浅层X线照射。

渗出液较少者:涂擦2%龙胆紫液,干燥后涂龙胆紫糊或氧化锌糊剂。

渗出液较多者:用3%双氧水液或炉甘石洗剂清洗渗出液及痂皮,再用3%硼酸溶液或5%醋酸铝溶液湿敷。

可给予波长650 nm半导体激光耳腔内照射,输出功率20 mW,10分/次,伴有感染者辅以小功率超短波治疗,5~10次为1个疗程。波长650 nm,输出功率20 mW的半导体激光属于低强度激光照射治疗。近年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其生物学作用主要有消炎止痛、加速溃疡和伤口愈合等,有临床报告显示照射具有脱敏,使局部渗出减少、干燥、止痛、止痒、消肿作用,对治疗皮肤湿疹有良好的疗效。耳道内病变位置较为深在,采用耳腔内照射疗法,光线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调节局部免疫系统功能,加快病变修复过程,从而达到消炎、消肿、止痛、止痒的目的。耳腔内低强度激光照射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超短波疗法电极范围覆盖耳道及整个耳郭,透热作用较深,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对于感染性病变具有明显抗炎作用。与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应用,起到了表面组织及深部组织治疗互补的作用,较之单一疗法的治疗疗效更为明显。

全身治疗①继发感染时,全身和局部应用抗生素。②服用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或克敏能、地塞米松等。③渗液特别多时,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并补充维生素C。

真菌性中耳炎

全身用药依据药敏结果选择伊曲康唑、盐酸特比萘芬、酮康唑、氟康唑等广谱抗真菌药物口服,对于两性霉素、制菌霉素等不良反应较大的药物要慎用。氟康唑是临床最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不良反应小、易吸收和能溶入血脑屏障等优点。

局部清理及用药

局部清理分泌物。首先,在诊断上有助于了解病变是否延及鼓膜或鼓膜有无穿孔,从而决定治疗原则;其次,清理分泌物可有效减少真菌的菌丝及孢子,利于药物吸收。用3%的过氧化氢清洗外耳道分泌物能起到协同治疗的作用。

4%硼酸酒精滴耳液滴耳。酒精本身有抗真菌和收敛作用,而硼酸有抑制真菌作用,但对鼓膜有穿孔的乳突根治术后的患者有明显的致痛、致眩晕作用,故该类患者应避免使用。有湿疹史者应用酒精类制剂亦可刺激其发作,故也应避免使用。

氟康唑注射液外用,无刺激性,可用于鼓膜穿孔者,并可防治鼓室内的真菌感染。国外有文献报道对鼓膜有穿孔的耳真菌病,建议用0.5%的咪康唑溶液,其机制相同。

环吡酮胺软膏、咪康唑软膏、盐酸特比萘芬软膏涂擦鼓膜表面。文献报道,唑类抗真菌药物局部应用具有药性温和、作用强、疗效快、疗程短及反应轻的优点。

篇3

关键词:硝苯地平;不良反应;牙龈增生

目前钙离子通道拮抗剂作为治疗高血压、缓解心绞痛的常用药,以其价格低廉、疗效显著及相对安全,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心动过速、颜面潮红、外周水肿、充血性心衰等,而近年来一些少见不良反应,尤其是该类药物导致牙龈增生的报道相继出现,逐渐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1]。研究发现,在钙离子拮抗剂中,硝苯地平所致牙龈增生最为常见。本文就临床观察到的1例服用硝苯地平后出现牙龈增生的病例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3月接收1例服用硝苯地平患者出现牙龋增生者作为调查对象,冯某,男,44岁,高血压病10余年,最高血压170/120 mmHg,服用硝苯地平10 mg,1次/ d 3年余,查体:一般情况可,血压110/90 mmHg,心率70次/min,双侧牙龈增生,心肺腹查体阴性,双下肢对称性指凹性水肿。诊断: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钙离子拮抗剂所致双下肢水肿及牙龈增生,见图1。

图1 牙龈增生

1.2方法 停用硝苯地平,更换降压药为替米沙坦40 mg Qd美托洛尔23.75 mg Qd及短期应用利尿剂。

2 讨论

硝苯地平引起牙龈增生的发病率,国外文献报道为14%~83%,国内有文献报道为20.8%,通常表现为牙龈边缘和牙龈增生,质地坚韧、略有弹性,无痛,一般不出血,但多数患者会伴有牙龈炎症,出现牙龈出血、松软和颜色的改变[2]。

目前,硝苯地平致牙龈增生发病的分子及细胞学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主要与胶原代谢紊乱、激素、炎症与免疫反应等有关,且其发病可能与多种易感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个体易感性、用药剂量、疗程、菌斑指数及牙龈炎症、性别、年龄等,其中研究发现,不同人群对硝苯地平的反应不同,发生牙龈增生亦因人而异,即可能分为硝苯地平牙龈敏感型及硝苯地平牙龈耐受型,且用药剂量越大、用药疗程越长,其发生率越高,病变越重。亦有研究发现,口腔卫生条件差、菌斑指数高可加重牙龈炎症,是引起牙龈增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一般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大致为女性的3倍,考虑可能与硝苯地平阻止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外钙离子堆积,刺激局部雄性激素的代谢,从而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或使胶原酶释放减少有关,另有研究提示其发病率与年龄呈负相关,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降低[3-6]。

药物性牙龈增生的治疗,首先是停用可能有影响的药物,最好更换为其他类型降压药,大多数患者停药后数月内可自行缓解,对血压控制不好,无法停药的患者,最好采用联合用药,减少单药用药剂量,也能一定程度减少其发病率。对于一些中重度牙龈增生,还可就诊于口腔科,行牙周治疗,如菌斑控制、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对于严重牙龈增生的患者还可行手术切除,然而该治疗仅为短暂缓解,术后复发率高,尤其是对于未停药、口腔卫生条件差或缺乏口腔护理的患者,因此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行专业的口腔清洁、控制牙菌斑亦为重要的治疗方案[7-10]。

综上,药物性牙龈增生不仅影响咀嚼功能,同时会影响美观、加重牙龈炎症、产生口腔异味等,也有研究发现牙周疾病的慢性感染过程能够影响心血管系统,最终将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高血压与冠心病的治疗,故这一问题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寻找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Ilgenli T,Atilla G,Baylas H.Effectiveness of periodont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drug induced gingival overgrowth.Long―term results[J]. J Periodontol,1999,70:967-972.

[2]Barak S,Engelberg IS,Hiss J.Gingival hyperplasia caused by nifedipine.Histopathologic findings[J]. J Periodontol,1987,58:639-642.

[3]Fattore L,Stablein M,Bredfeldt G,et al.Gingival hyperplasia:a side effect of nifedipine and diltiazem[J]. Spec Care Dent,1991,11:107C109.

[4]徐莉,李伟力.硝苯吡啶与牙龈增生关系的临床研究[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7,29(2):180-182.

5.Eslami M,Baghaii F,Jalayer Nadery N.An Investigation on gingival hyperplasia induced by nifedipine[J]. J Dent(Tehran),2004:1:33-37.

[6]Handajani J1,Santoso AL,Haniastuti T,et al.Effect of nifedipine on the expression of bcl-2 protein in rat gingiva[J]. Clin Oral Investig,2003,7(1):56-58.

[7]Lu H-K,Chou H-P,Li C-L,et al.Stimulation of Cells Derived from Nifedipine-induced Gingival Overgrowth with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Lipopolysaccharide,and Interleukin-1β[J]. J Dent Res,2007,86:1100-1104.

[8]Sooriyamoorthy M,Gower DB,Eley BM.Androgen metabolism in gingival hyperplasia induced by nifedipine and cyclosporin[J]. J Periodont Res,1990,25(1):25-30.

篇4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院内介入治疗延迟;原因;护理策略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为因为长时间严重的心肌缺血造成心肌的急性坏死。死亡率极高,达到30%~45%。典型的临床症状为长时间剧烈的胸骨后异常疼痛、急性的循环功能受阻、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发热、白细胞含量的升高以及血清心肌酶的活性升高,常常危机到生命安全。随着治疗技术水平的持续上升,AMI的病死率也在有所下降。对于AMI的治疗手法是再灌注心肌治疗,有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其中介入治疗是首选方式。美国心脏病学会提出,门-首次球囊扩张(door-to-balloon,DTB)时间--患者从进医院到接受介入治疗的时间应当在90 min内。据调查,DTB时间如果延迟30 min,患者的死亡率就会上升7.5%。治疗越及时,存活率就越高。对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中接收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接受调查的对象为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性127例,女性73例,年龄41~83岁,平均年龄为54.3岁,梗死处于前壁的有50例,前间壁45例,广泛前壁48例,下壁57例。接受调查的患者都满足以下AMI诊断法则中的要求(不少于两条):①有与缺血性胸痛有关的病史;②检查的心电图发生变化;③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追踪物含量水平发生动态变化。

1.2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统计患者在院内介入治疗时有无延迟以及时间延迟的原因。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

2结果

接受调查的200例患者中有102例患者发生院内介入治疗的延迟,延迟率高达51%,而在进一步调查当中,发现院外延迟时间、年龄阶段、性别、AMI疑似患者的急救流程繁琐程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急性心肌梗死院内介入治疗的延迟,见表1。

实验数据表明,随着院外延迟的时间增加,院内介入治疗发生延迟的患者例数越多,年里>65岁的患者发生院外延迟的人数比年龄

3护理策略

为了尽量减少AMI患者的院外延迟时间,护理措施的合适实施是关键。

3.1健康教育 因为心血管疾病是慢性病,所以应该将健康教育从院内扩展到院外,让患者以及他们的家属熟悉此病的发病特点以及典型症状。

3.2急诊患者的类别 我国很多医院接待的急诊患者数量很多,如果不加以分类,区别对待,就会造成急诊室拥堵。应当把急诊患者分成紧急区、诊查区以及等候诊查区,这样让患者按照缓急次序就诊,让病情最危机的AMI患者及时得到治疗。

3.3提升护士分诊的质量 护士在分诊的时候应当进行准确的筛选诊查,这样可以为后续的环节提供保障,为患者的护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4优化AMI疑似患者的急救流程 研究表明,减少院内介入治疗延迟时间的主要方法就是加强各个部门的合作,将AMI患者的急救流程结合起来,让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及时跟上,减少衔接的时间,要求每一位人员都能够在接到通知的30 min当中到达岗位,并能够及时开展各项任务,以便为患者的治疗做好前期准备。

4结论

在发达国家,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关键病因。本组实验结果表明,急性心肌梗死院内介入治疗的延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患者的院外延迟时间、年龄阶段、性别、AMI疑似患者的急救流程繁琐程度都影响了AMI患者的及时治疗,应当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改进护理措施、完善急救流程、加强各部门合作、推广新急救流程,以减少延迟时间[1-5]。

参考文献:

[1]雷轶芳.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1(02): 2347-2349.

[2]刘增霞,任蔚虹,来鸣,等.急性心肌梗死院内介入治疗延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10(2):109-111.

[3]刘守斌.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现状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13(31):50.

篇5

【关键词】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预后、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004-01

在临床医学中心肌梗死非为几种类型,其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属非ST段抬高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该种心肌梗死的预后效果非常差,患有这类心肌梗死的患者属于高危患者,其死亡率以及再入院治疗率,远远高于ST段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和入院再治疗率。本文针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预后的相关因素,以及有效治疗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在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进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13岁,均符合心肌梗死的标准。将6个月预后随访作为观察组,将2年预后随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采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药物进行治疗,所有患者没有药物禁忌,加用受体阻滞剂和血管扩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辅助治疗,PCI患者在手术前采用氯吡格雷。

对所有患者的入院治疗情况、病史、体格检查、各项辅助检查以及治疗措施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对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1.3随访记录: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主要终点事件、联合终点事件,将观察组的6个月预后作为近期预后,对照组的2年预后为远期预后。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患者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预后影响因素,才有Cox生存模型进行分析研究,以HR值和95%CI作为相关标准,以P

2 结果

2.1患者的基本情况:参与6个月随访的患者有8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为68±10岁。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有69例,有35例患者采用早期保守治疗,45例患者是入院进行各项相关检查并根据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其中有40例患者是PCI。参与2年随访的患者有57例,男性34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为70±11岁。阿司匹林使用者46例,有43例患者采用早期保守治疗,14例患者入院治疗,进行各项相关检查,根据病情进行相关的手术治疗。其中PCI患者有29例。

2.2随访中的心血管事件情况:6个月随访中有20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主要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17例,联合终点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3例。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当前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该类型的疾病根据病因、病情将其非为不同的等级,心肌梗死这种疾病的死亡率非常高,而且预后效果差,其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非常高,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死亡率为25.0%,对照组死亡率为40.35%,死亡人数为20例和23例。

根据表三中的数据,可以知道影响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阿司匹林、早期PCI。在分析影响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后,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制定治疗策略,有效的降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死亡率[1]。当前影响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有很多,采用危险因素评估系统进行危险因素评估之后,再采用危险因素等级评估系统,对危险因素进行等级评估。

在本次研究中近期预后和远期预后的死亡率都非常的高,影响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表三中的几项,在这几项影响因素中,年龄是一项独立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预后危险因素,而阿司匹林的使用是保护因素。在心血管事件中,心力衰竭的重要的危险因素,而且心力衰竭的预测值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患者病程延长的过程中,患者肾功能不全的预测值也随呈现增加的趋势[2]。

对患者进行早期PCI策略和保守治疗策略相比,患者的心肌梗死死亡率有所下降。在众多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预后影响因素中,临床治疗主要针对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心脏功能,虽然这种治疗策略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综上所述进行早期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预后,影响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预后的主要因素为年龄、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阿司匹林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