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38:5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业发展策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策略
近年来,我国人口呈现急剧增加的趋势,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供需矛盾逐渐加剧。而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农业是人们在反思、探索和研究了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后,形成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概念。只有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并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让人们更加注重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从而促进农业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一、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一)人口因素
因为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的速度也非常快,这就意味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承受更加庞大的人口压力,甚至一定程度抵消了农村的经济增长。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水平是决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近年来我国的高素质农业劳动者往往都流向了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城市地区,严重影响了其他地区的农业劳动者整体素质。低素质的农业劳动者影响着我国的农业发展模式,目前我国还处于体力型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和粗放农业发展模式,长期保持着低水平的发展态势,势必将影响到我国的整体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因素
我国虽然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在人均资源占有量方面却显得较为匮乏,加上资源的消耗巨大,科学技术水平较低,资源的利用率较低,给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破坏。在森林资源方面,因为长期处于乱砍乱伐和战乱等环境,生态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建国初期我国就已经是一个贫林的国家,而植被的破坏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虽然近年来我国已将水土流失的治理纳为我国重点开发的项目,但从整体情况来看,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
(三)经营因素
农业一直是我国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弱智产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获利较少的现象。近几年我国调整了农业方面的政策措施,但是却并没有跟上生产资料价格的涨幅,加上农业的市场风险较大,农民的负担较重,政策的影响被大大消弱,从而导致了农民获利较低现象长期存在,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自我国农村实行了后,我国农业基本就保持着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经营模式,但在长期的发展中,其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和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冲突和矛盾。
二、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生态农业发展策略
(一)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调整给整体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甚至能够转变农业发展的价值观念,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合理和科学的分析和建议。在适当的条件下不断更新和完善农业经济发展结构,在调整结构的过程中注重多角度的分析,是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经济调整的重要方式。调整农产品的发展结构,重视多产业发展的结合,科学分析市场的变化,才能将农业生产中的资源进行整合,并使农业成为发展的主导性和支柱性产业。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的建设其实就是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协调。在建设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可以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推广和宣传,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做到资源的有效性使用和发挥最大化价值,还可以发展绿色食品,创建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种植的过程中重视起农作物的有效结合和架构布局,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还可以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利用相应的条件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变革。
(三)加强环境保护
资源合理配置和环境保护工作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地方政府可以加大绿化建设,增加绿化种类的多样性和植被的覆盖率,创建绿色森林体系,还可以改善计划、方案的规划,不断完善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益。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因此可以积极利用这一有效资源,加大种植和生产面积,从而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政府在构建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应重视生态环境的变化,通过逐步改善来完善原有的生态结构,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四)加大科研力度
我国的市场发展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国家和政府在制定政策法规时,可以依据现实情况不断修正和调整相关政策条例,并引进高素质的人才,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农业发展环境的监控,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生产和供应体系,保证农业产品的流通,从而提高农业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效益。
三、结语
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的阶段,只有充分认识到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究如何落实生态农业发展策略,才能够使农业的发展可持续化。因此,加大在农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投入,并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和生物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农业发展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世忠.浅谈中原新型农业现代化推广及发展趋势[J].河南农业,2014(11):49-50.
[2]杜江.中国农业增长的环境绩效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11):53-69.
都市休闲农业是进一步开发农业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使第一产业具备第三产业的性质,提高农业效益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我国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近年来,休闲农业在我国发展迅猛,到2006年,在“中国乡村旅游年”的影响下,全国休闲农业特色农户(农家乐)已发展至150多万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至1200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近300万人,年接待游客7亿人次,年经营收入达900亿元左右。休闲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彰显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这种大背景下,2008年,重庆也启动了“乡村旅游年”,为重庆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渝北区作为重庆主城九区之一,它既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又有众多的人口,连年的经济增长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呈大幅提高,加上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和延长休闲时间等政策的出台,使得人们的休闲旅游娱乐欲望和能力大大增强,可以说孕育着极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如何深刻认识都市休闲农业,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渝北区特有的都市休闲农业资源优势,开发、培育都市休闲农业市场,制定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战略,是当前急需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渝北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有利条件
(一)休闲自然条件舒适
渝北区幅员面积1452平方公里,农作物播种面积达77989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0%,植被种类繁多,山地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水系比较发达,除了被长江、嘉陵江环抱外,还有众多江河支流流经该区,为休闲农业增添了灵气,是度假休闲的最佳场所。渝北区具有冬暖春早、秋短夏长、初夏多雨、无霜期长、湿度大、风力小、云雾多、日照少的气候特点。与主城其他区相比较,渝北区常年平均气温较低,具有优越的气候舒适度。渝北区尤其是其乡村地区空气清新、气温凉爽,是人们休闲的理想之地。较为明显的气候互补为主城区市民休闲度假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该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二)休闲农业资源丰富
渝北区位于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是重庆近郊农业大区,具有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先天优势。渝北区是重庆市较早发展农家乐的地区之一,从1997年至今已有几千余家,形成了以两路鹿山村、玉峰山镇以及统景、张关风景区为代表的农家乐。现在渝北区政府又要高标准规划建设2个旅游特色镇、4个旅游特色村、100家特色农家乐,其中重点打造各具特色的“四朵村花”,即“天然氧吧”玉峰山镇玉峰村、“生态梨园”茨竹镇梨园村、“溶洞风景”洛碛镇老君山村、“绿色乡村”兴隆镇徐堡村。这些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资源为渝北区开展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旅游区位优势明显
渝北区是重庆的北大门,距渝中区仅23公里。它不仅是重庆大都市扩张拓展的重要区域,也是都市休闲农业的主要客源市场。在重庆主城核心区2000多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渝北区占400多平方公里,在主城九区当中名列前茅。渝北区还位于都市发达经济圈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结合部,是重庆“点、圈、线”区域布局中“圈”与“线”联结的重要地域。渝北区也是未来的重庆行政中心,目前已有70多家中央驻渝单位和市级行政机关入驻渝北区。此外,渝北区境内水陆空交通体系完善,不仅为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便利交通,而且其立体的交通优势还可与长江黄金旅游线、乌江画廊等顶级旅游线路合作,联合开发更多休闲产品,开辟更为广阔的休闲市场。
(四)经济基础强劲
近年来,渝北区经济发展迅猛,区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中,已连续四年位居“都市发达经济圈”第一。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46亿元,同比增长23•1%,总量居重庆主城九区第三位,增速居第一位。农业总产值达到18•08亿元,农业增加值为12•66亿元,农业生产投资6522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0•45亿元,增长24•5%,连续六年居全市第一。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区已明显呈现出南、东、北三大片区和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三大片区具体指以发展奶、菜、花“三色农业”为主体的南部片区;以旅游观光业为龙头,以优质柑桔、笋竹、榨菜、蚕桑为支撑,以优质粮油生产为基础的东部片区;以生态农业、优质伏季水果、草食牲畜为主体的北部片区。三大经济带具体指御临河流域的优质柑桔、笋竹经济带;渝邻高速公路渝北段的生态农业经济带;210国道的优质伏季水果经济带。在全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已基本形成了奶、菜、花、果、草食牲畜、旅游观光等六大优势支柱产业,这为渝北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很高的起点,使以后的发展会更快、更顺。
(五)发展机遇难得
重庆是全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国家城乡统筹信息化试验区,是内陆首个开放型经济的“试验田”。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等优惠政策渝北均享有。特别是总书记2007年提出的“314”总体部署,将重庆的定位提升为国家战略,使重庆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吸引力大幅提升,成为了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一小时经济圈总体战略、圈内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及渝北区良好的城市综合功能,将显著提升渝北区在全市的战略地位。渝北区占全市主城拓展区面积的17%,空间拓展优势更加凸显。随着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三峡库区产业发展扶持战略,渝北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结构调整都将会得到极大的促进。虽说三峡库区蓄水,水位上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滨水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但与此相关的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会被催生,届时,都市休闲农业可以利用的资源将更加丰富。
三、渝北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不利因素
(一)农村劳动力空心化显著
2007年,渝北区在外务工的农村青壮年已超过1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0%左右。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也主要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农村青壮劳动力空心化和农民老龄化现象明显,这极不利于当地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
(二)休闲项目单一
目前,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是“农家乐”,活动内容大多局限在吃、饮、棋、牌、唱等初级阶段,可观、可游的项目不多,可参与体验的项目更少,文化内涵深的项目几乎没有。此外,由于宣传力度不大,销售渠道不畅,知名度不够,认知范围大多局限在周边地区,都市休闲农业产品未形成品牌,还产生不了品牌效应。
(三)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
渝北区对外交通的通达性在重庆主城区中优势明显,但是涉及到各镇、各村的道路则存在“只通不畅”、“通路不通车”等状况,大多数村级公路不具备开通客运车辆的条件,通畅率仅为5.8%。除城区与几个知名景区外,其他区域尚不具备旅游接待能力,农业产业化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大多也不具备接待过夜游客的能力。(四)城市化所构成的威胁重庆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带动农村发展的同时,也对农业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是城市对郊区农村土地的不断占用,城市强势文化对农村弱势传统民俗文化的冲击与侵扰[1];二是城市发展对景观生态环境的建设性破坏;三是城市工业和生活废污水的增加和未经处理地排放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四、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战略探讨
从上述对渝北区休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的分析来看,渝北区已具备了全面启动休闲农业的内外部条件,但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使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可持续性[2-3]。
(一)阶段性发展战略
在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初期,应实行政府主导发展战略。在这一阶段,完全由政府筹备,并邀请企业参与,使休闲农业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为此,政府首先要成立相应的休闲农业管理委员会,并制定科学的行动以及发展规划,扩大都市休闲农业的影响力,为市场化运作做准备;在成熟阶段,可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战略,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可以优势互补。市场运作战略将是都市休闲农业的最终阶段,在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同时,企业要充分发挥活力与优势,积极参与竞争,不仅节约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增进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的收益[4]。如今的旅游产业已不再是过去的“无烟产业”,因而,在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尽管渝北区休闲农业资源比较丰富,但节假日期间可有效供应的品种还很有限。另外,节日期间景点环境破坏严重,这说明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加强。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配套工程的建设中,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一定要树立大环境意识,走一条长久发展之路。
(二)市场开发战略
1.目标市场战略
针对我国城市居民正处于旅游消费初期阶段,消费标准还不高,因人口众多,消费总量仍然很大的特点,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目标市场战略应立足于主城区的城市旅游消费者,同时争取周边地区以及外地的城市消费者,采取差异性营销策略,开发以中、高档为主的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5]。
2.营销策略[6]
第一,全方位进行渝北区域形象传播。区域营销的复杂性和区域形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多主体参与渝北区形象推广传播战略的必要性,这就要求在形象推广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当地居民务必要紧密配合。另外,从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主体的自身利益出发,也需要在地方营销管理和区域战略形象管理中建立合作关系。
第二,应用多种媒体进行区域形象传播。可以借助一些大规模的公众活动(如重大的体育赛事、国际国内重要会议、博览会、民间节庆活动等)所具有的间接广告公关效果,提升渝北区的知名度。
第三,实施强势营销策略,对重点区域形象进行提升和推广。针对渝北区地域较广阔,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且人口呈大范围分散、小范围集中的特点,其区域营销和形象推广必须采取“重点突出、强势优先、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策略。从战略地位、资源特征、交通条件、市场潜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对放牛坪所属的北部片区、统景所属的东部片区等中心地带进行重点包装和推广。
(三)精品发展战略
渝北区农业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供开发的景点也很多。但是由于前面所论及的诸多不利因素,并没有太大的知名度。因此,应针对资源优势,突出重点,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刀刃上,打造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精品,塑造渝北区休闲旅游的全新形象。相观研究认为,近城观光休闲农业地可形成两个密集带:第一密集带为10~49km,第二密集带为60~89km。而渝北区恰好可形成这样两个密集带:其一为放牛坪所属的北部片区一带;其二为统景、印盒所属的东部片区一带。可根据这两带具有的丰富的物种资源,不同的经济资源条件,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休闲活动,充分挖掘区域潜力。重点建设白云山—多宝湖山水探奇休闲区、兴隆—茨竹山地农业体验区、卫星湖—华蓥山湖光山色休闲区、两岔湖—团丘湖滨湖农家休闲区、大盛湖—老君山渔家生活体验区、草坪—统景—印盒观光农业与养生休闲区、石船—张关—龙兴田园休闲观光度假区、石坪—玉峰山温泉与山地运动康体区、回兴农业科技园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区九个休闲区。逐步形成以民俗体验游、野外生存体验游、动物亲近体验游为主的生活体验系列、各种农园、果园、花园的观光游览系列、休闲度假系列、康体保健系列以及休学度假系列等旅游产品[7]。
(四)科技化战略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渝北区实施休闲农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来看,必须考虑加大科技投入。不仅仅是因为科技能提高农业的产量,还在于高科技的农业作业也是吸引游客眼球的亮点。坚持“科技兴旅”的方针,将高科技和普通科技共同融入到农业和旅游业的各个层面,一起为休闲农业服务;提高全民的大旅游意识,特别是领导和企业员工的“科技兴旅”意识;成立旅游发展的专家智囊团,为提高休闲农业的科技水平尽力;实行休闲农业管理的现代化和电脑化;加强环境保护和整治技术;加快旅游信息化进程,健全区内的旅游信息系统,在各集散地设立旅游信息服务中心[4]。
(五)多渠道筹集资金战略
资金瓶颈是制约渝北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渝北区政府应按照市场经济导向的原则,拓宽筹集休闲农业发展资金的渠道,采用政府对休闲农业导向性投入和社会资金多元化投入相结合的模式,积极鼓励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组织参与休闲农业项目的开发、建设以及其他相关休闲农业业务的经营活动,为渝北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稳定而充足的资金。在具体措施上,一方面,政府可通过制定一系列发展旅游的特殊优惠政策,通过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与个人一起参与,自力更生和利用外资一起上,通过独资、合资、股份制等形式,吸引中外投资者共同参与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开发建设;另一方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相关企业的改革,通过优势互补与市场化运作,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和整体素质。同时,对重点片区以及重点休闲区的企业进行整合包装上市,组建大型的旅游企业集团,壮大产业规模,带动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六)经营管理战略
针对国家农业局下设休闲农业司的这一政策,应尽快建立起休闲农业区行政管理的复合管理战略模式。行政管理的复合管理模式是近年各地旅游景区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的成功实践。在这一模式中,休闲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发权与保护权对外统一、对内分离。休闲区管理机构既是休闲区所有权代表,又是休闲区经营主体;既负责休闲区资源开发,又负责休闲区资源与环境保护。但在休闲区内部,管理职能与经营职能、开发职能与保护职能由不同的部门或机构承担。其管理机构都与当地旅游局合并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在承担休闲区的经营管理职责时,还负责管理当地旅游业,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负有重要责任。旅游休闲区实行非企业型管理,经营主体是休闲区管理机构;但同时,休闲区管理机构与当地旅游局合并,使得休闲区管理机构不但要负责景区的经营管理,还具有当地旅游市场管理的行政职责[8]。同时,应设立专门的休闲农业协会,把休闲农业发展的各领域推向市场,实行“谁投资、谁受益”。渝北区是重庆市的农业大区,政府可从税收和土地审批角度给予开发者优惠与限制,激励有条件的地方走休闲农业产业化道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都市农庄是昆明建设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载体。2012年昆明市特别提出要用建设都市农庄的方式,示范和带动发展一大批休闲农业,并在政策、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每年安排1500亩建设用地指标,专项用于保障都市农庄配套设施建设需求。笔者通过搜集和整理,选取6个首获权益证的都市农庄,进行分析比较(如表1),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从区位来看,以上农庄多分布在中郊和远郊地区;(2)从主题特色来看,以上农庄多为生态农业示范、观光农业旅游、绿色食品生产、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等几种类型;(3)从投资和经营主体来看,经营方式以企业自主经营为主;(4)从组织形式来看,以上农庄多为在农业科技园区的基础上通过强化观光、旅游、教育功能发展起来的园区型和由企业负责经营管理的企业型。昆明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且旅游业发达,为发展观光农业提供了广阔的潜在市场。
但是,昆明都市农庄尚处于探索阶段,从目前来看,存在以下问题。(1)借都市农庄之名、行地产项目之实。某些开发商利用政府给予都市农庄建设用地和资金上的支持,将其规划建设成地产类项目,偏离了都市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就业机会。(2)缺乏宏观规划及技术标准支撑。整体规划、全面布局对于都市农庄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昆明都市农庄的规划设计尚没有纳入到城市规划体系中,相应的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仍不够完善。(3)用地和景观规划合理性不足,对生态环境安全重视不够。规划中应确保农庄景观的原始性和生态性,配套服务设施用地应尽量利用荒地、低丘缓坡、废弃工矿用地。(4)投资和经营主体单一。目前昆明都市农庄的经营模式多为政府投资和企业自主经营,还可增加农户自主经营和社区集体经营等类型。
二、台湾休闲农业的类型及成功经验
台湾休闲农业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主要类型如表2。台湾休闲农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仅限于果园采摘、购买农产品等简单的经营模式。1994-1999年,农政部门修订了《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确保了休闲农业在台湾的顺利发展。2001-2004年,台湾开始推动“一乡一农业园区”的计划,休闲农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随着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以“生产、生活、生态”相结合的经营模式被广泛推广,农庄的管理也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台湾休闲农业的成功经验主要有:(1)主题特色鲜明。农场经营者善于挖掘优势资源,营造农场特色。(2)健全的法规。依据农政部门制定的《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保证了休闲农业的有序发展。(3)政策的大力支持。经政府部门核准的休闲农场在经营上享受优惠政策,其建设的专项经费由政府拨出。(4)科学的规划布局。台湾从省一级到市、县、区、乡镇,都有一个近、中、远期的规划,层层指导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获取最大利润。(5)与协会组织的合作。台湾休闲农业协会,提供经营技术服务、实务训练及学习机会,使休闲农业走向专业化,并协助反映农业问题与农民诉求,增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6)成熟的规划管理运作。台湾休闲农业的经营主体大多运用现代化经营管理方法,比如网络营销,使游客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
三、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对昆明都市农庄的启示
第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特色是都市农庄健康发展的前提,在农庄建设前期,应全面分析现状条件,依据农业生产资源、乡村聚落资源、民俗文化资源、休闲娱乐设施及服务资源等各类资源所占主导地位,以及项目经营管理模式来决定都市农庄的主题特色。
第二,制定法规政策,加强科学管理。台湾有关休闲农业的法规有《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休闲农场经营计划审查作业要点》、《非都市土地申请作休闲农业设施所需用地变更编定审查作业要点》、《休闲农业区划定审查作业要点》、《休闲农场专案辅导实施作业规定》等。这些条文明确规定了审批过程的程序、审核的标准,既保证了企业的依法经营,又限制了部分人借办都市农庄之名进行圈地和违法经营。结合昆明的实际情况,应尽快制定都市农庄发展的法规,进行先期发展指导,并伴随都市农庄的深入发展进行法规的修正,明确主管机构,专门研究、规划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三,整体规划,弹性架构。都市农庄规划需要更有弹性的架构,体现在规划上、经营上、管理上的整体性、多样性和特色性。需从区域规划开始,自上而下逐级制定一套完整的都市农庄规划体系,选准项目、集中资金、重点开发,避免盲目发展、一哄而起而导致同质竞争甚至恶性竞争。
第四,关注农民土地和就业问题。农庄发展需要土地聚集,国家应制定一个稳定的土地政策,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机制创新,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可借鉴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对农民进行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使他们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主体。
第五,尊重自然,生态优先。都市农庄的规划建设,既要对农村环境的落后面貌进行必要的改造,又要注意保护农村生态的原真性。规划应注意保持地貌单元的完整性、生态环境敏感性与功能定位类型的一致性,贯彻可持续发展理论,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2003年,杭州市委提出了都市农业发展战略,经过近10年的努力,成功地实现了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转变,农业功能拓展,高产、高效、优质得到体现。
1.1形成都市农业布局
通过实施都市农业发展战略,城市、平原、山区“三个农业圈层”基本形成。在城市农业圈中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重点,发展花卉、苗木、园艺、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在平原农业圈中,接受城市农业圈产业的转移,重点发展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畜禽、水产等优质高效农业基地,大力发展创汇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业,配套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在山区农业圈中,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茶、桑、果、林、中药材、畜禽、蔬菜等名特优新产品基地和生态农业与观光休闲农业。
1.2建成优势特色产业
根据都市农业发展战略,围绕杭州农业六大优势产业、五大特色产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推进50条农业产业带建设。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助、技术支持,蔬菜、茶叶、花卉苗木、竹业、节粮型畜禽、水产品、水果、干果、蚕茧、药材、蜂业等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蔬菜、花卉苗木、畜牧、蚕茧、茶叶、淡水产品、竹业产量产值已在全省名列前茅。2010年,全市实现优势特色农业产值219.56亿元,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近69.4%,在农业产业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
1.3推进农业产业化
建成都市农业专业村1000个、主导产业状元镇(乡)20个、省级高新农业示范园区2个、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9个、特色优势产业强县14个、产业强镇(乡)18个,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89家,出现了“南有传化、北有森禾”的农业示范企业。在全国率先启动高产稳产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工程,完成项目183个,实施叶菜应急储备基地建设计划,建成叶菜基地5000亩,粮食、蔬菜应急能力进一步增强。
1.4提升农业生产基础
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立市级示范方444个,面积34.39万亩。土壤地力等级、抗灾能力明显提高,种养结合、立体种植、农牧循环的产业发展模式得到推广应用。新增农机具7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315万千瓦,工厂化育秧、节水灌溉和大棚作业机械得到推广应用。
1.5发展物流会展产业
搭建农产品物流平台,发展农业会展业,畅通了农产品流通渠道,为提升杭产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夯实了基础。构筑了杭州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与浙江新农都物流中心两大农产品交易平台,每年举办迎新春农展会,参加京、沪、粤、港、台等地农产品展示展销会,打响杭产农产品品牌。
2统筹发展难点分析
农业现代化滞后是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直接表现,虽然杭州都市农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要完全实现农业现代化还存在诸多难点。
2.1结构分析
2.1.1产销结构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要求农业生产者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笔者对余杭区的种养销大户调查发现,从事传统种植业的占50%以上,而农产品经营和加工比例都在20%以下;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调查,从事种植业的接近80%,从事农产品经营、农产品加工在20%以下,从事农机、植保在10%以下。这说明大多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缺乏市场经济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市场分析、市场预测、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2.1.2产业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三二一”的产业结构顺序正在加速形成。如杭州一二三产比重由1978年的22.3∶59.6∶18.1、2000年的7.5∶51.3∶41.2逐步变成2010年的3.5∶47.8∶48.7,农业经济比重迅速变小。在“三二一”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政府如何稳定农业生产、发挥农业城市绿肺的作用、有效保障应急状态下的城市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的收入成为统筹城乡中亟需关注的问题。
2.1.3就业结构随着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劳动力的素质状况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笔者对余杭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的250位从业人员调查,年龄在39岁以下的有41人,40~49岁的120人,50~59岁的77人,60岁以上12人;研究生9人,本科17人,大专53人,中专21人,高中72人,初中66人,初中以下12人。资料显示,在种养销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比例占40%以上。
2.1.4技能结构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升生产经营主体的知识技能。而目前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科技水平总体较低,与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在上述被调查的250位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为18人,中级70人,初级45人,无职称117人。资料显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专业技能相对缺乏,对于先进科技的掌握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2瓶颈分析
2.2.1资源禀赋不足杭州市农业资源严重不足,全市人均耕地不到全国平均的1/3,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1597立方米,仅为全国的2/3强,人均拥有的森林面积、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和1/14。然而,在如此严峻的资源禀赋下,仍然存在冬夏两季农田抛荒多、夏秋茶利用率低、土著鱼种急剧减少、水资源污染严重等现象,已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现实威胁。
2.2.2发展空间有限杭州自然地貌为“八山半水分半田”,农业用地面积有限,生产方式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化程度不高。加之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用地被蚕食,农业用地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农业发展“落地难”现象存在,并趋加剧的态势。
2.2.3基础投入不足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集中在江河湖泊治理与山塘水库除险加固上,对面广量大的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则是杯水车薪。农田水利设施大多年久失修,有些设施连正常状况都很难维持,更难抵御旱涝灾害。再加上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建成的大项目和线形工程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破坏,使原本脆弱的排灌系统雪上加霜,农民仍在“靠天吃饭”。
3统筹发展对策思考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自觉”,强化政府责任;需要“民本自发”,尊重农民意愿;需要社会共谋,把握统筹的重点和力度,注重实效、量力而行。
3.1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要坚决改变过去城乡规划各自为政的二元格局,统筹用地规划。抓住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和其他村镇规划修编、新编之机,设定发展规模,明确中心镇、中心村位置,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腾出空间发展农业。要统筹产业规划,在认同三二一产业比重演变规律的前提下,仍要以保证“米袋子”、“菜篮子”安全为重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守住230万亩粮田,建设100万亩吨粮田、10万亩市级蔬菜基地。
3.2强化农业功能区建设
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菜篮子生产功能区,以明确的土地功能来达到稳定农业产业。加快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和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建设,推进产业向优质特色区域集中,形成集约化生产、市场化经营、标准化管理、集群化发展格局。提升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扶持培育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等新兴产业发展。
3.3培育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
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县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乡级现代农业特色园区。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农业经营服务体系,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鼓励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到现代农业领域创业,着力改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外部条件。加强县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发展多种类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3.4健全农业投入机制
按照中央提出的“三个优先”政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农田水利、地力培肥、农机(技)推广、种子种苗、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安全体系、绿色生态农业等农业发展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涉农企业产权登记工作,增强农业企业融资能力。按照“省市合力,共同分担”原则建立财政支农机制,推动县域现代农业的发展。
3.5积极创建区域品牌
引导杭州农业产业集聚性建设,打响杭州农产品品牌。要着力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严格按产业标准进行生产销售;积极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建设和高标准的农业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以区域品牌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形成一乡一品、一县一品的产业集聚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使农民认识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影响力,让居民了解杭州优质农产品品牌,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双赢”。
3.6注重生态循环可持续
农业作为城市的绿肺起着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中,要以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应用农业节约型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性利用等环保技术,探索农作物秸秆、畜禽排泄物等资源化利用途径,促使农业实现生态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2003年,杭州市委提出了都市农业发展战略,经过近10年的努力,成功地实现了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转变,农业功能拓展,高产、高效、优质得到体现。
1.1形成都市农业布局
通过实施都市农业发展战略,城市、平原、山区“三个农业圈层”基本形成。在城市农业圈中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重点,发展花卉、苗木、园艺、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在平原农业圈中,接受城市农业圈产业的转移,重点发展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畜禽、水产等优质高效农业基地,大力发展创汇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业,配套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在山区农业圈中,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茶、桑、果、林、中药材、畜禽、蔬菜等名特优新产品基地和生态农业与观光休闲农业。
1.2建成优势特色产业
根据都市农业发展战略,围绕杭州农业六大优势产业、五大特色产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推进50条农业产业带建设。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助、技术支持,蔬菜、茶叶、花卉苗木、竹业、节粮型畜禽、水产品、水果、干果、蚕茧、药材、蜂业等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蔬菜、花卉苗木、畜牧、蚕茧、茶叶、淡水产品、竹业产量产值已在全省名列前茅。2010年,全市实现优势特色农业产值219.56亿元,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近69.4%,在农业产业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
1.3推进农业产业化
建成都市农业专业村1000个、主导产业状元镇(乡)20个、省级高新农业示范园区2个、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9个、特色优势产业强县14个、产业强镇(乡)18个,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89家,出现了“南有传化、北有森禾”的农业示范企业。在全国率先启动高产稳产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工程,完成项目183个,实施叶菜应急储备基地建设计划,建成叶菜基地5000亩,粮食、蔬菜应急能力进一步增强。
1.4提升农业生产基础
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立市级示范方444个,面积34.39万亩。土壤地力等级、抗灾能力明显提高,种养结合、立体种植、农牧循环的产业发展模式得到推广应用。新增农机具7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315万千瓦,工厂化育秧、节水灌溉和大棚作业机械得到推广应用。
1.5发展物流会展产业
搭建农产品物流平台,发展农业会展业,畅通了农产品流通渠道,为提升杭产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夯实了基础。构筑了杭州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与浙江新农都物流中心两大农产品交易平台,每年举办迎新春农展会,参加京、沪、粤、港、台等地农产品展示展销会,打响杭产农产品品牌。
2统筹发展难点分析
农业现代化滞后是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直接表现,虽然杭州都市农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要完全实现农业现代化还存在诸多难点。
2.1结构分析
2.1.1产销结构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要求农业生产者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笔者对余杭区的种养销大户调查发现,从事传统种植业的占50%以上,而农产品经营和加工比例都在20%以下;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调查,从事种植业的接近80%,从事农产品经营、农产品加工在20%以下,从事农机、植保在10%以下。这说明大多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缺乏市场经济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市场分析、市场预测、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2.1.2产业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三二一”的产业结构顺序正在加速形成。如杭州一二三产比重由1978年的22.3∶59.6∶18.1、2000年的7.5∶51.3∶41.2逐步变成2010年的3.5∶47.8∶48.7,农业经济比重迅速变小。在“三二一”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政府如何稳定农业生产、发挥农业城市绿肺的作用、有效保障应急状态下的城市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的收入成为统筹城乡中亟需关注的问题。
2.1.3就业结构随着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劳动力的素质状况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笔者对余杭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的250位从业人员调查,年龄在39岁以下的有41人,40~49岁的120人,50~59岁的77人,60岁以上12人;研究生9人,本科17人,大专53人,中专21人,高中72人,初中66人,初中以下12人。资料显示,在种养销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比例占40%以上。
2.1.4技能结构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升生产经营主体的知识技能。而目前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科技水平总体较低,与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在上述被调查的250位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为18人,中级70人,初级45人,无职称117人。资料显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专业技能相对缺乏,对于先进科技的掌握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2瓶颈分析
2.2.1资源禀赋不足杭州市农业资源严重不足,全市人均耕地不到全国平均的1/3,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1597立方米,仅为全国的2/3强,人均拥有的森林面积、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和1/14。然而,在如此严峻的资源禀赋下,仍然存在冬夏两季农田抛荒多、夏秋茶利用率低、土著鱼种急剧减少、水资源污染严重等现象,已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现实威胁。
2.2.2发展空间有限杭州自然地貌为“八山半水分半田”,农业用地面积有限,生产方式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化程度不高。加之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用地被蚕食,农业用地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农业发展“落地难”现象存在,并趋加剧的态势。
2.2.3基础投入不足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集中在江河湖泊治理与山塘水库除险加固上,对面广量大的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则是杯水车薪。农田水利设施大多年久失修,有些设施连正常状况都很难维持,更难抵御旱涝灾害。再加上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建成的大项目和线形工程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破坏,使原本脆弱的排灌系统雪上加霜,农民仍在“靠天吃饭”。
3统筹发展对策思考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自觉”,强化政府责任;需要“民本自发”,尊重农民意愿;需要社会共谋,把握统筹的重点和力度,注重实效、量力而行。
3.1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要坚决改变过去城乡规划各自为政的二元格局,统筹用地规划。抓住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和其他村镇规划修编、新编之机,设定发展规模,明确中心镇、中心村位置,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腾出空间发展农业。要统筹产业规划,在认同三二一产业比重演变规律的前提下,仍要以保证“米袋子”、“菜篮子”安全为重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守住230万亩粮田,建设100万亩吨粮田、10万亩市级蔬菜基地。
3.2强化农业功能区建设
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菜篮子生产功能区,以明确的土地功能来达到稳定农业产业。加快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和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建设,推进产业向优质特色区域集中,形成集约化生产、市场化经营、标准化管理、集群化发展格局。提升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扶持培育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等新兴产业发展。
3.3培育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
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县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乡级现代农业特色园区。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农业经营服务体系,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鼓励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到现代农业领域创业,着力改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外部条件。加强县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发展多种类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3.4健全农业投入机制
按照中央提出的“三个优先”政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农田水利、地力培肥、农机(技)推广、种子种苗、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安全体系、绿色生态农业等农业发展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涉农企业产权登记工作,增强农业企业融资能力。按照“省市合力,共同分担”原则建立财政支农机制,推动县域现代农业的发展。
3.5积极创建区域品牌
引导杭州农业产业集聚性建设,打响杭州农产品品牌。要着力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严格按产业标准进行生产销售;积极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建设和高标准的农业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以区域品牌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形成一乡一品、一县一品的产业集聚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使农民认识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影响力,让居民了解杭州优质农产品品牌,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双赢”。
3.6注重生态循环可持续
农业作为城市的绿肺起着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中,要以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应用农业节约型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性利用等环保技术,探索农作物秸秆、畜禽排泄物等资源化利用途径,促使农业实现生态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摘 要 本文主要基于笔者研究,重点就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问题 发展策略 思考
一、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种植结构不合理
在农业结构中,虽然较以前单一的种植业相比畜牧业的发展也逐渐增强,但是林业和渔业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在整体农业经济中所占有的比例还是很低。在现有的农业种植结构中,过分重视粮食作物,而对于经济作物的培养却疏于管理,导致在农业生产中粮食与经济作物的比例失调。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造成了农业产品品种严重不足,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进一步制约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缺乏合理的营销手段
对于产品的信息化管理不到位,大多数市场没有相应完善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信息平台。市场中缺少大型电子显示屏幕及时更新外界市场中的各种变化。其次就是对于产品的宣传不到位,只有对产品加强宣传才能逐步形成品牌效益,进而增加产品的无形价值。比如:我国吉林省盛产人参,但是却不能卖出好人参应有的价格。就是因为吉林省市场的内耗现象非常严重,在重要的人参产区都会有几个自己的品牌,各品牌之间会进行内部价格战,由于这些人参的销售市场有限所以商家就只能通过互相压价来争夺市场,很难形成大规模的对外开放市场经营模式。
(三)农业生产产业化建设不到位
目前农业的经营方式中虽然通过网络途径进行销售的业务虽然有所发展,但是目前的农业生产中仍然是以个体户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不能够形成大规模的企业,经营范围小,生产不集中。还有很重要的是,由于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归农民所有的限制,种植业中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再者因为农民的整体知识水平有限,难以形成有效的商品意识,对于农作物的观念还停留在仅供食用的基础上,不能用对待商品的观点对农作物进行销售。农产品机械化进程的缓慢导致对于农产品的深加工不够,仅仅是对于农产品本身的出售不能完全体现农产品的价值,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市场中没有一定的竞争力。
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策略思考
(一)加强农业信息管理
要想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经营首先要加强农业和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将信息能够及时准确的传达到农村。在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多方面搜集信息,保证信息途径的畅通有效。其次,对于外界搜集到的信息要经过筛选,将符合农民文化水平以及能力水平的消息及时。再者,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及时进行信息供给渠道的更新。在我国市场经济与世界接轨之后,信息的更新速度逐渐加快,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也是如此。因此政府部门要保证传递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就要不断对传播渠道的畅通性进行检查更新。
(二)逐步建立企业化的农业生产模式
农业生产企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有效经营模式,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生产企业化能够将分散的小户农业生产合并与外界的农业大市场联合起来,更容易获得较为准确的消息以及更为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农业的专业化。在农业发展中,小型农户与外界市场的矛盾是制约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坚定不移的在家庭承包土地制的基础之上实施农业生产产业化才能不断推进全面发展。
(三)注重劳动与科技的结合
目前的城镇化水平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还是远远落后于工业化水平,在农村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某些l达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因此不能一味的追求用科技代替劳动的生产方式。要坚持走将劳动力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同时进行,不能在城镇化建设完成后再着手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
(四)积极对农民进行培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先进的科学技术,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进行操作,针对这一逻辑,就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变,整个转变过程要有规划,有次序;除此之外,加大对农民培训的宣传力度,让相关人员意识到培训、学习的重要性,例如,针对农村一些富余的劳动力,可以培养其职业技能,这样就能最大化地发挥其价值和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另外,还应积极争取得到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解决在这方面经费短缺等问题,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深化培训内容,还可以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那么得到培训的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会发挥跟更大的作用,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
三、结语
我国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生产地,在国家经济发展以及保障社会安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是在近几年的农业发展中却出现了由于农民自己承包规模小,产业结构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管理,以及逐渐恶略的自然环境等的影响而产生的种种现象。在国内外的竞争环境中,只有加快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抓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才能跟上激烈的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都市农业是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通过都市农业的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互促。本文通过对郑州市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分析,提出郑州市发展都市农业的重要意义,从战略的角度给出发展郑州市都市农业的若干对策。
都市农业是当城市经济、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时,地处都市的间隙地带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城市,以城市生态保护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出口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化农业为标志,实现农业产业化,通过规模经营满足都市的市场需求,建立集生产、服务、休闲、消费、观赏为一体的,经济、社会、生态、辐射、示范等多功能并存的现代农业模式。
都市农业是一个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通过都市农业的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互促,从而推动成品农业的发展,使农业产业链延长,促进农业向第三产业的渗透,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对农业现代化、城市健康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近来,中原城市群的崛起,为促进郑州市快速发展,缩小城乡的差距,实现城乡产业全面融合成为郑州市重要的战略思路。
一、郑州市区位优势分析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地处于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总面积7446.2km2,市区面积1010.3km2,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282km2。郑州市总人口724.3万,其中城镇人口436.3万,是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地理过渡带,有“雄峙中枢,控御险要”之称。郑州市处于从东向西区梯级发展的过渡带,各类物资资源、技术、信息再转移的位置非常明显;郑州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境内大小河流35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其中流经郑州段的黄河150.4公里。在郑州这里南北方的品种均可引种,农业发展条件良好。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作用。据统计,郑州市已拥有300多家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和12家大型粮食、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180亿元左右,发展都市农业的市场优势明显。
二、郑州市资源优势分析
郑州市矿藏资源丰富,其中煤炭分布较广,耐火粘土品种齐全,铝土储量占全省总储量的30%,天然油石矿质优良,是全国最大的油石基地之一。郑州市还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许多有名的土特产品,譬如:新郑的大枣、黄河鲤鱼、中牟的西瓜和大蒜、广武的石榴、荥阳的柿饼等等,这些有名的特产为郑州开发特色都市农业项目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另一方面,郑州市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力资源丰富,拥有雄厚的农业科技力量和综合的科技优势,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持。都市农业是一个复合性的功能系统,围绕着休闲娱乐、生态宜居、体验参与的特征,将郑州市进行规划建设。譬如:优质粮食生产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经济林果带。
三、将区位和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对策分析
1.打造都市农业观光园区和绿色生态农业产品园区
都市农业把农业与旅游观光与休闲娱乐融为一体,用旅游的理念来包装和提升农业,变农业园区为旅游景区,为市民提供特色、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空间,同时注意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突出农业观光园区的绿色、朴实的乡土气息。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赏农家景、购农家物”为主要内容的乡村特色旅游项目。
通过发展都市农业,改善都市及郊区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山水融合、城乡一体的城市景观。新郑奥星实业总公司,就是充分利用新郑大枣的资源优势,将一年产值不足200万元的企业,发展成一个综合性的企业,公司目前集红枣产品加工、科技示范种植为一体,年产值达1.36亿元,有效的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2.加快郑州市主导产业的发展
发挥郑州市的区域优势,调整整个区域的布局,突出发展都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优先发展郑州的农业商贸物流业、农产品加工业、观光农业、绿色蔬菜产业、花卉苗木产业、水产养殖业、奶产业、林果业、以及种子种苗业。实现农业结构向区域战略性的调整,培植农产品加工业的龙头企业。通过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构筑大市场和大流通,从而提高郑州市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以及市场占有率。
3.整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要想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都市农业就必须提高农民的素质。郑州市可以通过加强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一批有文化、会管理、懂经营的新型农民,以便使其更好地满足都市农业发展的需要。
4.增加发展都市农业的科技投入
都市农业是高科技农业,发展都市农业需要加大与各大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来开发都市农业资源,研究并引进都市农业所需的设备技术和新品种,用科技作为农业技术产业的孵化器,这种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加强都市农业发展的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训,都市农业的发展为高新技术提供发展平台,并且可以促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示范和推广,加快都市农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
5.增加发展都市农业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都市农业是一种高产出,并且高投入的产业,要快速发展都市农业,就必须制定相关的都市农业扶持政策,逐步提高财政资金、借贷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比重。然而仅依赖政府的投入对于都市农业的发展来说是不够的,应该优化都市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结构,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坚持以政府的投入为导向,以社会投入为主体。政府的财政资金重点扶持现代农业的示范园,观光、生态农业示范园和创汇农业基地的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开发能产生生态效益或者社会公益性效益的项目。
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多样化的社会资金都参与到都市农业开发与建设上来,大力鼓励个人投资都市农业发展。扩大城市对外开放的力度,通过股份制、设立基金等吸引外商独资或合资参与到都市农业的发展建设,用都市农业的特色经济发展来吸引外国的资金、人才和技术,实现投资的多元化。同时,像参与合作的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也可以通过技术入股的方式对都市农业投入建设,建立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以高科技来武装农业,形成都市农业的科技配套工程,整体加快都市农业的建设水平和速度。
参考文献:
[1]中原楼市网.把摸郑州城市发展脉络[J/OL].2007.
自然资源作为一种投入要素,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前,主流经济学理论基本上忽视了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尽管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曾讨论过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但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眼里,各种自然资源之间、自然资源与人造资本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而且技术进步可以解决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因此,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长期没有给予自然资源应有的重视[1]。在这些主流经济学经济增长模型中,经济增长稀缺的要素或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要不就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哈罗德—多马模型和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要不就是技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制度(制度经济学),其隐含的假定为自然资源是不会稀缺的,而且在将来也不会稀缺。它们关于长期生产和消费的宏观经济模型很少提及环境和资源[2]。生态经济学家H·E·戴利(Da-ly)曾指出,这种传统经济学的根本错误在于把经济看做是不依赖于外部环境的孤立系统,自然似乎是无足轻重的,教科书中关于发展理论的章节都是以新古典生产函数为依据的。在这里,生产只是表示为劳动与资本的函数,资源和环境被完全排斥在外。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索引中,你几乎找不到“环境”“自然”和“污染”等词条。在许多环境和资源经济学家看来,传统的经济学原理是只适用于开放性地球的(即认为地球既可无限地供给人类用于生产的物质,又可以无限地吸纳废弃物)。在这种开放系统下,人们就像美国西部开发中的牛仔,面对无边无际的草原,可以尽情地消费,不考虑资源的耗费和废弃物的吸纳,博尔丁(Boulding)形象地称之为“牛仔经济”。但地球物质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就像一只孤立的宇宙飞船,它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他形象地称之为“太空人经济”。在太空人经济中,资源的输入和废弃物的输出是受到限制的,因此,量度经济成功与否的标准不是生产和消费更多的产品,而是维持整个自然资本[3]。戴利也把经济增长看做是将自然资本转化为人造资本的过程。人们之所以将一部分自然资本转化为人造资本,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但是,他认为随着这种转化的进行,自然资本日益从相对丰裕变得稀缺,成为经济增长的限制性因素。人类经济应该进入“稳态经济”,更多地投资于自然资本,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4]。
在非农产业部门自然资本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被人造资本所替代,在农业生产领域,自然资源禀赋则一直是决定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因素。虽然当今发达国家的农业已经成功实现了由“以资源为基础的农业”转变为“以科学为基础的农业”,借助于科学知识和工业投入,成功地突破土地自然肥力的制约从而提高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摆脱了自然资源耗竭的陷阱,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仍然停留在传统农业的阶段,农业技术还没有根本的突破,自然资源不能有效地被人造资本所替代,土地等自然资源仍然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最普遍和最有约束力的限制。分析中国的“三农”问题,首先要分析中国农业生产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而不能像传统经济学理论那样,把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自然资源禀赋看做是既定的因素而忽视其作用。
二、人均农业资源短缺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制约
中国在比较早的历史时期平原地带的人口密度就比较高,这种高密度的人口之所以出现,与传统的婚姻家庭模式以及传统的地产继承习俗有关,当然也与封建时代的国家政策有关。中国战国时期的各个诸侯国国君以及当时的许多思想家就意识到人口众多是国家强大的保证。正如《管子》中所言:“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齐国在齐桓公时期有男子20必婚、女子15必嫁的法令。越国的勾践也颁布过类似的政令,如家有30未娶的男子、17未嫁的女子,父母会被判有罪,多育子女的家庭则可获得奖励。到秦代,中国确立了中央集权和小农经济的结合体制的牢固的地位,秦代以后的各个朝代基本上执行着相同的政策,每个朝代在建立初期都试图遏制大土地所有制,并扶持小农经济。其结果是人口数量相对较多、密度较高,形成以种植作物为主、耕织紧密结合并大量投入劳动力进行精耕细作的小规模家庭农业。特别是自明清代开始,这种趋势日益明显。中国人口明代时曾高达1亿左右,清中叶飞跃发展,乾隆当政的60年间,连续突破2亿、3亿大关,道光年间发展到4亿。尽管在近代中国由于连年战乱,人口增长有些起伏波动,但人口大国的地位仍然得以确立。1949年后,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和营养健康状况的改善,加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和免费教育制度使家庭生育成本外部化,大多由社会来承担,从而使生育的经济约束趋于消失。中国人口从1952年的6.5亿急剧增加到1978年的9.6亿,使清朝以来本已严重的人地矛盾变得前所未有地尖锐。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农业人口密度(耕地上承载的农业人口数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无疑也是世界上农业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之一。以耕地资源为例,目前中国人口已超过到13亿,人均耕地减少到约1.2亩。而且,由于人口分布不平衡,有1/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有666个县低于联合国确立的0.8亩的警戒线,463个县低于人均0.5亩的危险线。从国际比较来看,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中国2003—2005年农业人口密度为5.5人/公顷,而世界平均农业人口密度只是1.7人/公顷,发达国家则仅有0.1人/公顷(见表1)。再以水资源为例,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200立方米左右,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在世界153个国家中排在第121位。而且,全国各流域水资源状况南方和北方差异巨大,北方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9.6%,人口占44.3%,而水资源量仅占14.5%,其中,人口和耕地分别占了34.7%和39.4%的黄淮海地区,水资源量仅占7.6%;84%的水资源量集中在人口占53.6%、耕地占34.7%的南方地区[5]。
中国的“三农”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人均农业资源短缺是密切相关的,农业自然资源对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都有着很强的制约,从而影响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模式和进程。
第一,人均农业资源短缺的状况制约着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收入的提高。在劳动力与耕地这两种农业生产最重要的投入要素方面,中国劳动力数量相对过剩,耕地相对不足,易垦荒地严重缺乏,人地比例关系极为紧张。中国的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劳动生产率目标和土地生产率目标之间的关系。美国式的现代农业侧重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日本式的现代农业侧重于提高土地生产率。中国由于人多地少,资源短缺,农业发展的目标必然要以土地生产率为主,兼顾劳动生产率,由于提高土地生产率主要有利于增产,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够增收,中国这种高土地生产率和低劳动生产率紧密结合的趋势,虽然有利于稳定农产品的供给,但也带来农民增收的困难。
第二,人均农业资源短缺的状况制约着中国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农业商业化。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以美国为代表的新大陆国家都是大规模经营,西欧国家的农业经营规模也都比我国大得多。而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人均耕地只有美国的1/170,仅是加拿大的1/350。这种人口压力和人地比例失调一方面蚕食了小农农场维持家庭生计以外的农业剩余,使小农无法积累起足够的“资本”发展非农产业,同时也把传统农业推到了一个很高的集约化水平,但对于新式投资和农业商业化经营却起到了抑制作用。中国在明清时期由于无新的农业技术进步,又缺乏能够调剂劳动力的工矿业政策和移民政策,人口压力与繁重的封建剥削交织在一起,全部倾注到小农经济头上,这就像一条饥饿的鞭子驱使他们从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中找出路,结果是进一步加强了耕与织的结合。因为在这样小块的土地上,无论维持生活或致富,都非牢牢抓住手工业不可[6]。到现在,许多小农仍然存在种“口粮田”“应付田”的现象,商业化和专业化水平低,兼业化程度高。
第三,人均农业资源短缺的状况制约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人均农业资源短缺的情形下,中国传统农业结构以农桑结合为主要特征,这与西方农业结构农牧并举的特征形成鲜明的差异。西方的农牧结合,使得耕地上的一切作物都用人类的食物和家畜的饲料,比之于以农桑为主的中国农业,可以饲养更多的家畜,而更多的家畜不仅可以给人足够的衣食,而且可以给农业生产提供大量的肥料和动力,从而保证作物的丰收,使得西方的农牧业能得以协调发展。而中国农桑结合的农业需要比农牧结合多得多的劳力,在耕地不足且又面临地力下降的时候,只能靠大量投入劳动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有限的土地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从而使中国农业走向深耕细作[7]。在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畜牧业占很大比重的西方农业比种植业占很大比重的中国农业更具有适应性。英国在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从15世纪起毛纺织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生产出大量的工业产品(特别是纺织品),出口到欧洲及世界各地。这一切使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并走向富强。中国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也由于工商业的发展,特别是丝织业的发展,使得种桑养蚕也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产业,于是出现了“桑争稻田”的局面。由于种桑养蚕较之于种植水稻对劳动力的需求更大,“桑争稻田”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因而没有产生像西方那样的使农村人口减少、城市工业人口增加的情况。应该说,中西农业结构的这种调整趋向,正是人口与农业资源(尤其是土地)关系制约的结果。由于中国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目前耕地承担的农民福利保障功能远远大于耕地的生产功能。耕地是农民的“生存资料”,是农民活命的基础,而不是西方经济学里可以不断流向收益率高的行业的“生产要素”。因此,只要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紧张关系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结构的调整就十分困难。中国农业直到1978年,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还高达82.3%,而林、牧产值比重分别仅为3.3%和14.0%。到1984年,中国农业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比重仍高达78.3%,仅比1978年降低了3.9个百分点,林业占8.4%,牧业占13.3%。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或城镇,人地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后,中国农业结构的调整才出现加快的趋势,林业、牧业、渔业所占比重才出现明显上升的趋势。
总之,目前中国的农业仍然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活动,在人口增长压力下,自然资源相对稀缺程度日益提高,在人均自然资源禀赋急剧下降、人口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实现资本对自然资源的替代是不容易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农业生产率低,却强行把资源配置到工业部门来实现经济现代化,最终掉入由于人口增长导致的食品价格上升,迫使经济处于“停滞”状态的所谓“李嘉图陷阱”之中。可以说,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中国农业不发达、农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中国“三农”问题突出的一个重要根源。
三、自然资源约束下的农业发展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面临着自然资源的约束,劳动力/土地不利的比率直接制约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经营方式和经营规模选择,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也越来越成为农业发展面临的桎梏。中国农业发展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约束条件,选择合适的发展策略。
1.加快农业技术进步,实现由资源型农业向科学型农业的转变
在农业发展的初期,土地是最普遍和最有约束力的限制。传统农业突破土地限制的方法,主要是设计出更为集约的种植且不引起土壤肥力退化的耕作制度。这种耕作制度的创新尽管能够很好地满足人口年增长率不到1%情形下食品需求的增长。但是,当人口年增长率超过2%时,它就不能保持足够长期的生产增长了。那么,在土地资源的严峻限制下,粮食产量的增长是如何成为可能的呢?速水佑次郎教授认为,以科学为基础的农业的发展是这一问题的主要答案。所谓以科学为基础的农业,是指借助于科学知识和工业投入,突破土地自然肥力的制约从而提高农业土地生产率。早在20世纪70年代,农业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就在其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长期效率低下的原因,不在于对现有生产资料使用的低效率,而在于农业技术的长期停滞与生产要素长期得不到更新。这样,农民世世代代只能沿袭古老的、传统的耕作方法,生产率低下,处于极其贫穷的地位。而在发达国家的农业中,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农业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20世纪60—70年代,在发展中国家也兴起了一场以采用农作物高产良种为中心的“绿色革命”,其主要内容是配合灌溉、施肥等技术的改进,大规模推广矮秆、半矮秆、抗倒伏、产量高、适应性广的小麦和水稻等优良品种,曾大幅度提高农业产出。中国过去几十年里,能够较好地解决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杂交水稻的发明和推广、化肥的使用等农业技术进步起了很大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正在迎来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国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增加农业科研的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实现农业由资源型农业向科学型农业转变:第一,政府要增加对农业科研的经费投入。由于大多数农业科技具有公共产品或者非竞争性产品的特征,决定了市场无法达到农业科技投资的最佳均衡点,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政府在农业科研投入和农业技术推广方面担当重要角色。第二,加快农业市场的开放。根据学者有关研究文献,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增加,生产者从农业科研投资中的受益幅度逐渐提高,而消费者则正好相反。在价格不变和市场完全开放条件下,中国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科研投入(如1元),所产生的社会总福利增加量在1997—2011年间总和将达到36.2元,即收益/成本比达36.2,在此情况下的投资回报率高达59.6%,但这时科研投资带来的社会福利全部由生产者获得。而在价格可变和不继续增加市场开放度条件下,农业科研投资的收益/成本比为28.6,投资回报率也高达55.8%,在此情况下,科技投资的受益者仅为消费者(因价格下降)[8]。因此,要使农业生产者从农业科技投资中获得充分的收益,就必须逐渐放开农产品市场,同时完善国内农产品流通体制,减少价格波动。第三,要积极引导社会投资进入农业科研领域。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有极高的回报率,但是中国农业科技产权保护制度却很不健全,农业技术产权在市场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阻碍着社会资金流向农业科技行业。因此,政府要致力于建立和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来进行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第四,要改革农业科研的体制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的激励机制,引导农业科研资源针对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针对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实际需求开展研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
2.选择合适的农业经营方式,着重扩大农户外部经营规模
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要求。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实现途径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农民可以在自愿和保持土地原承包权不变的原则基础上,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集中,从而形成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这种在农户家庭内部实现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集中的方式,可以称之为农户内部规模经营,这是农业规模经营最基本和最直接的形式。另一方面,农户也可以在不改变各自土地占用规模的条件下,实行一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联合,通过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跨区收割等农业服务体系,也可以实现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这种通过农业生产者联合和合作形成的规模经营可以称之为农户外部规模经营。
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国,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在中国实行大范围的农户家庭内部规模经营并不可行。一些文献研究也表明,单纯扩大农户的内部经营规模虽然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却会降低土地生产率。这是因为小农场复种指数高和劳动力投入多,实现精耕细作,因而单产相对较高。世界银行对肯尼亚的大小农场土地产出率比较研究的结果,就证明小农场有更高的土地产出率。可见,单纯农户内部经营规模扩大的结果,可能带来部门总产出减少。而鉴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仍是政府推动农业发展的首选目标。政府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不能容忍以牺牲土地产出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式来发展农业。更何况农村土地集中和农户内部规模经营在微观层次来说也许是有效率的,但如果是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强制推行,则完全有可能损害整体的和宏观的效率,使社会付出更大的制度成本。许多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实践表明,小规模农户生产同样可以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例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北方地区的一些农民利用不同地区小麦成熟期不同的时间差,创造了小麦机收跨区作业方式。20世纪90年代扩大到全国大部分小麦产区。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逐年增加。2007年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达到41.8万台,完成机械化收割3.5亿亩,小麦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81%。联合收割机平均单台单季作业面积由400—500亩增加到000—1500亩,作业时间由5—7天增加到30—40天,有效作业时间200小时左右。高性能联合收割机的作业时间甚至能达到50天以上,作业面积达4000亩以上。有资料显示,美国、加拿大联合收割机平均单台作业1200—1800亩,作业时间120—180小时,日本的年作业量仅为300—400亩,作业时间60—80小时。农机跨区作业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举。通过农机跨区作业,开展社会化服务,有效提高了农机的利用率,增加了农机手的效益,满足了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大幅度提高了机械化水平,解决了“有机户有机没活干、无机户有活没机干”的矛盾。在生产方式上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开辟了我国小规模农业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生产的现实道路,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3.调整农产品进出口结构,出口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换取土地密集型农产品
在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农业问题,不能只靠中国自身,也要在世界范围内寻求解决办法。中国人均资源少、经营分散,土地密集型产品竞争力处于劣势。但中国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相对较低,具有明显或潜在优势。这里所谓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主要指油料、糖料、畜产品、水产品以及水果、花卉等农产品,它们的特点不仅仅表现在单位产品所包含的劳动量和价值量大以及附加值高上,更重要的表现在对劳动力吸收能力较强和受耕地资源的制约较弱上,中国的这类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以蔬菜生产为例,其产品单位价值产出所需的土地投入只有粮食的10%—30%,而劳动力需求则是粮食的4—5倍。所以,中国农产品出口重点应由土地密集型产品转变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要有组织、有计划地以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换取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油料作物和糖料作物。中国油料作物常年种植18亿亩左右,并且主要油料品种在世界油料生产中名列前茅;糖料作物常年种植2700万亩,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劳动力价格比较低使中国的糖料生产具备了发达国家难以达到的自然和经济优势。二是水果。中国主要水果的价格都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苹果、鸭梨、柑橘的国内市场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50%左右,有的甚至低70%以上。三是蔬菜。近几年来,中国蔬菜出口量约为进口量的30多倍,出口金额约为进口金额的50多倍。四是畜产品和水产品。中国目前猪肉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低59%,牛肉低84%,羊肉低54%,并且在日本、东南亚国家和独联体国家的市场上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在水产品生产上,由于中国的水产品养殖和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价格相对较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9]。因此,中国应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随时调整农产品出口品种及其规格,发挥比较优势,抢占这些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引导国内农产品的结构调整。
4.发展资源节约型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1农业生态自然现状
河南省新蔡县地出华北平原的南端,属北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降雨量902.1mm,大于零度以上有效积温4861.6℃,无霜期221天,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日照时数2180.4小时。土壤有黄棕壤土、潮土、砂姜黑土三大类型,适宜于南北方多种农作物生长。
1.2污染程度及地理环境
新蔡县地处华北平原的南端,地上无矿山,地下无资源,没有大型工矿企业,乡镇企业发展也较薄弱,受工业“三废”的污染程度也较轻,新蔡县又是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县,平原农业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得较好,宜于发展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
1.3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是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少而单一,单纯的种植业获养殖业生态农业较多,尤其是立体种植型的生态农业更多,而种养结合型的生态农业更少,特别是集农作物、林果、花卉、药材、养殖、加工于一体的立体综合型的生态模式更少。例如: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如、肥、空间多种形式的间作套种则较多。全县9.87万hm2耕地,有5.67万hm2实现了多种形式的间作套种。养殖型的生态农业只有363处,种养结合的立体综合型生态农业仅有36处。
二是生态农业发展不平衡。交通发达的地方发展较快、发展得好,而偏僻落后的地方发展得慢、发展得差。如沿洪、汝河两岸的林果、农作物、蔬菜间作型生态农业发展得好。
三是化肥的大量使用及盲目施肥,特别是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导致了农田污染、土壤肥力降低、耕性退化变差、养分失调、土质恶化、病虫害滋生、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阻碍了农业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
四是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和滥用,成为农田、农业环境、农产品的最直接污染源。
五是沿河流流经该县的污水是该县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破坏者。
六是农村垃圾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形成农田和农业环境的新的污染源
2治理对策与模式
2.1加强治理
各级环保部门应加强环境保护综合治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灭源治流,从根本上治理,严防环境恶化。
2.2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发展生态农业
2.2.1加强宣传工作
广泛深入宣传,使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农业环境恶化的严峻性、治理环境恶化的紧迫性和大力发展优先提供的必要性、重要性。
2.2.2强化技术培训
强化各种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的经营和市场技术培训,使农村致富能人、快捷示范户、农民技术员、种养大户和广大群众掌握多种生态农业模式的市场和经营技术。
2.2.3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
政府应采取政策引导,资金倾斜,制定优惠政策,采取优先提供经营场地、优先提供生态农业项目资金,优先提供贷款,适当降低土地租金,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等措施,积极鼓励引导生态农业示范户,大力发展各种模式的生态农业。
2.3改以化学农药为主的病虫害防治为综合防治病虫害
一是农业防治,通过科学的鼓励措施,培养健壮植株,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二是加强化学农药管理,严禁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剧毒、残效期长的农药。三是扩大生物防治面积和生物农药使用面积。四是科学使用化学农业,以减少农药对人、畜的危害,降低农产品、农田污染,有效保持农业生态良性循环。
2.4大力推广平衡施肥技术
平衡施肥就是根据不同作物的生理需要和不同类型土壤中养分含量的不同,合理地供应和调节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少肥料浪费、防止农田污染的目的,有利于生产安全、健康、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
2.5积极推广秸秆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不仅可以消除秸秆废弃或焚烧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增强土壤肥力,改良土壤性状,使农田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2.6妥善处理农村垃圾
农村垃圾应得以妥善处理,否则将成为新的农业环境污染问题。
2.7大力推广各种形式的生态农业经营模式
2.7.1立体种养综合型
在农民科技素质高、种养业起点高的地方宜于发展“立体种养综合型”生态农业。
2.7.2依靠食物链循环利用物质能量型
在养殖业发展较好的地方宜于发展“依靠食物链循环利用物质能量型”生态农业模式。如:
2.7.3果(林)草牧型
在沿河的河堤坡滩上宜于发展“果(林)草牧型”生态农业模式。例如:果、草为鸡鸭鹅提供了优质饲草,降低了养殖成本;鸡鸭鹅减轻了果树、牧草虫害和杂草危害,鸡鸭鹅粪为果树、牧草肥田,降低了果树、牧草成本;牧草、果树减少了水土流失,起到保堤护坡的作用。
[关键词]中部崛起农业发展路径选择
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山西六个相邻省份,地处中国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中部依靠全国10.7%的土地,承载全国28.1%的人口,创造全国19.5%的GDP,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在中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提高中国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东西融合、南北对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大力发展农业是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
大力发展农业,是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这是由中部的历史、地理、人文、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所决定的。促进中部地区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1.是解决中部地区“三农”问题的根本所在。
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没有农村的社会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安康富裕。中部五省“三农”问题十分突出,农村目前普遍面临农业发展基础条件薄弱、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发展缓慢等问题,促进中部地区农业发展是解决中部地区“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2.是促进中部崛起,缩小地区差异的重要保证
中部六省居我国腹地,幅员辽阔,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产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2008年中部六省主要农产品的粮食产量占全国31.6%,油料产量占全国的40.7%,棉花产量占全国的33.5%,猪、牛、羊肉产量占全国的31.8%,水产品产量占全国的17.6%。中部六省输往省外的粮食占全国省外粮食输出量的50%以上,相当于全国近5亿人的口粮由中部地区提供。中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也要以农业为基础,因此,农业的发展部不仅是中部地区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的关键,而且对于缩小要缩小东、中、西部差距,协调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3.农业是实现社会稳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保证
据农业部测算,在我国3.2亿农业劳动力中,种植业实际需要1.5亿人,加上2000万专门从事林牧渔业生产的劳动力,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约为1.7亿人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单单依靠城镇化来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远远不够,仍然需要依靠农业自身来吸纳与承载过剩的又暂时无法转移的劳动力。
二、中部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中部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历史因素的限制,生产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耕作方式,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还没形成,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生产规模小,基础薄弱,综合生产能力较差。农产品加工行业,农产品加工停留在初级阶段,附加值低。
2.农业科技水平低,农民整体素质低。
农民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中部地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1/3左右,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很低,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不足20%。中部分布在第一产业的科研成果不到全部科技成果的18%,并且农业科技力量主要集中于产中领域,产前、产后科技力量匾乏。
3.农村剩余劳动力庞大,人口转移困难重重。
据农业部测算,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按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的速度测算,我国每年大约可新增10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800~900万个就业岗位可用于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按照这样的速度,至少需要50年的时间才能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出去。在拥有9058万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中部六省,如何对这些劳动力资源进行转移是其面临的巨大困境。
三、中部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1.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中部地区要在特别注意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的基础上,抓好农业优势产业链的建设,推进优质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打造一批优质农产品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流通,把中部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尽可能地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良性互动,走农业精细化、规程化、工业化、科技型、内涵型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
2.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中部地区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科技进步与实用水平和推广应用的程度。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培育与推广,提高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研究,在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包装等环节大力采用高新技术;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教育,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科技文化水平;以培养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村干部为重点,通过系统培训,提高他们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和能力。超级秘书网
3.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村人口转移的渠道,减少中部地区农业人口。
目前我国仍旧维持着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土地制度、教育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使得进城农民的的子女入托教育难以保证;他们自己则因劳动收入低、时间长、几乎不享受社会保障,难以保护自身业已形成的人力资本和进行人力资本再投资,这些给农民进城增加了直接的成本和心理压力。因此,要为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研究制定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的政策措施,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帮助中部地区建立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培训计划,加大中央财政对中部地区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和技能,促进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总之,中部地区在国家大力支持下,要积极利用自身优势,结合本地区农业特色,扬长补短,努力解决好“三农”问题,把农业和工业统筹起来,使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相协调,城市和农村的建设相协调,形成二者相互促进的发展机制,从而实现整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胡树华,汪秀婷.中部农业发展战略思考[J].软科学,2004.6.
[2]胡文海.崛起背景下的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7.9.
1•1浙江休闲观光农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拓展旅游空间的需要而兴起
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个重要区域,浙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从浙江的市场消费能力和经济增长态势来看,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并成为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和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均居全国第4位[1]。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而转向追求精神享受,观光、旅游和度假活动,外出旅游者和出行次数越来越多。但是,浙江知名度很高的一些老景点多以人文景观和风景名胜为主,模式基本相同。在旅游旺季,省外游客慕名而来,旅游景点人满为患,人声噪杂,无法满足本地城市居民对宁静清新舒适环境的渴求和回归大自然的愿望[2]。休闲观光农业集农业景观观赏、农产品生产、农事活动、休闲和度假于一体,给人们增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游憩活动空间,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3]。这一新的游憩场所的出现为减轻传统旅游热点景区的黄金周客流压力提供了缓冲的场所,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1•2浙江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符合农业实现高效益的需要
浙江地处中国三大经济发展中心之一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的比较效益日益低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滑[4]。在寻找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休闲观光农业做为一种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产业形态,其经济和社会功能日益显现。利用农业和农村空间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助于扩大农业经营范围,促进农用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同时又可以休闲观光农业为龙头,带动餐饮、交通运输和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附加值的提高,为农村经济发展找到了新的增长点[5]。从而使农业及耕地能在农业地位日益弱化的情况下得以保存和发展。因此,休闲观光农业一经出现便受到普遍关注和积极响应。
1•3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改善浙江农业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在《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指导下,浙江省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明显[6]。但是由于农业负载量的快速增加,农业环境质量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农业资源不合理开发,有的过量消耗;另一方面,农村工业污染缺乏有效治理,有污染的城市工业向城郊扩散,城市垃圾在城郊大量堆放,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排向郊区,灌溉农田,造成农业污染,农业环境治理与保护迫在眉睫。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具有一定旅游观光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为招徕游客,必须绿化美化田园和道路,维护农业与农村自然景观,改善环境质量。
1•4城市人口的迅速扩张及农业人口进入城市促进了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客源的形成
休闲观光农业是以城市人口作为客源市场的。城市人口越多,城市群空间分布密度越大,所提供的休闲观光农业客流量也越大[6]。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也多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的国家,这些国家休闲观光农业不仅发展最早,而且规模也最大。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及浙江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群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进入城市,远离乡村,这就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开展农业旅游提供了充裕稳定的城市客源市场。
2浙江体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过程与开发模式
2•1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过程
浙江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绍兴上旺大队的参观访问[7],但浙江真正的休闲观光农业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初。近年来,随着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商业主投资农业势头日益旺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观光活动内容不断丰富,经营模式不断得到创新,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从作者对全省70个县(市、区)的422个休闲观光农业区的调查统计:1995年前只有22个,2000年达到81个,2001年新建47个,2002-2004年发展达到,每年新建个数达70个以上。至2005年5月底,杭州、绍兴、宁波、丽水等4个市分别达到了97,71,63,47个,占全省的60%以上。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休闲观光农业在浙江各地已呈星火燎原之势。据对422个休闲观光农业区统计,规划总面积已达8•2万hm2,规划总投资为92•0亿元。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目前已经有6家较为规范的农业旅游示范点通过国家旅游局的验收,并依托各地的特色产业发展形成了杭州的高科技农业和都市休闲观光农业,金华、衢州的传统型农业,丽水的生态农业为特色的较为鲜明的休闲观光农业地区差异化格局。
2•2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主要模式
目前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开发模式多种多样,但根据其依托的载体形态、休闲内容、观光对象和活动项目的不同,大致可以分成为以下7种主要模式。
2•2•1休闲农庄型特点是主要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在原有现代农业园区、高效生态农业基地等基础上,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特别是城市居民提供度假、休憩、游乐、就餐和住宿等服务内容,满足游客回归自然,享受宁静安逸的田园生活需求。目前浙江的休闲农庄主要集中在绍兴地区,“农庄经济”已经成为绍兴的一种经济现象在全省予以推介。
2•2•2农业园区型特点是依托遍布浙江各地的国家级、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示范园区和高新农业园区的农业产业、设施兼顾农业生产、科技示范与科普教育功能的休闲观光农业形态,通过先进的现代科技和农艺技术的宣传、示范和推广,向人们展示现代农业的风采,为人们提供高新农业观光,优质农副产品采购,农业知识教育和品尝采摘等游憩产品。如浙江传化承建的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慈溪长河蔬菜出口创汇有限公司承建的慈溪长河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等,将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与生产、示范、观光和教育相结合。
2•2•3农业产业型主要特点是依托浙江的13个优势农业产业带,挖掘农业景观的游憩价值,优美的乡村环境,为游客提供观光、采摘和购物等旅游产品和休闲度假的场所。如衢州市依托3•3万hm2柑橘Citrus产业基地,发展以“周迅家乡,橘子红了”为形象,以柑橘采摘游为主要载体,以旅游促销售,将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传绕柑橘产业升级、橘乡振兴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浙江的仙居杨梅Myricarubra节、台州枇杷Eriobotryajoponica节、余杭蜜梨Pyruscommunis节等都是依托传统农业产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典范。
2•2•4商贸流通型特点为依托各地大中型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为游客提供休闲观光和优质农副产品采购等服务活动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如浙江杭州市的中国浙江花木城,依托商贸活动中丰富的花木品种的优美景观,让游客在如画的美景中流连忘返,充分体会现代农业品种与技术发展的奥妙,并为市民提供采购花木盆景及配套器具的场所。新昌县的浙东茶叶商贸城的旅游开发等,均为这一发展模式。
2•2•5农业公园特点为充分利用现代栽培技术和管理成果,以品种资源保存基地为依托,着重提供优新动植物(农业)品种、奇异作物形态、优美作物造型和新奇动物赛事等游憩观光活动,并辅之以少量的采摘修剪等体验活动。如奉化腾头村、中南百草园和新昌七盘仙谷等为这一发展模式。
2•2•6旅游产品特供型这一模式一般位于著名的旅游景区附近,为旅游餐饮提供配套的果、菜、蛋、肉等农副产品。浙江目前较为多样的土鸡生产基地就是这一发展模式。在农家乐发展到一定规模,参与农户的自身农业生产能力不能满足游客需要时,旅游产品特供型农户或村庄就会越来越多。
2•2•7农家乐型农家乐是以农民家庭为基本接待单位,以原有乡村村落、民居建筑和乡村文化为载体,充分利用自然生态与环境资源、农村活动及农民生活资源,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以旅游经营为目的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如安吉县报福镇石岭村的农家乐,西湖区梅家坞的农家乐,上虞市驿亭镇白马湖餐饮垂钓中心等。特点主要是凭借其富有地域特色的生态环境或独树一帜的特色农产品,以绿色、安全、新鲜见长,通过提供自产的蔬菜、家禽和水产品等,让游客品尝原汁原味的农家菜,体验淳厚的农家风情。
3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成效与问题
3•1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主要成效
3•1•1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对整体农业产业的拉动能力明显从422个休闲观光农业区来看:一是休闲观光农业区中52•36%以多种产业为支撑。其中种植业与畜牧养殖结合的104个,种植业与水产养殖结合的117个,种植业、畜牧养殖与水产养殖三者结合的有77个,占18•24%。二是以种植业为主导产业的有282个(含与畜牧、水产相结合的)。其中花卉59个,茶叶32个,蔬菜瓜果28个,杨梅24个,梨17个,竹笋14个,中药材7个,其他水(干)果如青梅Prunusmume,枇杷,柑橘,桃Prunuspersica,香榧Torreyagrandis‘Merrillii’,猕猴桃Actinidiadeliciosa,葡萄Vitisvinifera,柿子Diospyroskaki,枣子Ziziphusjujuba等97个;三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132个(含与种植、水产相结合的)。其中,鸡为72个,猪18个,鸭鹅11个,牛3个,羊3个,蜜蜂Apisceranacerana3个,孔雀Pavomuticus,鹿Cervusnippon和鸵鸟Struthiocamelus等特种动物22个。而且这些地区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经济效益提升。
3•1•2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开发吸引了多种投资主体目前,422个休闲观光农业区已投资金36•49亿元,其中由各级财政投入的只有5•27亿元(省级为1•33亿元,市级1•56亿元,县级2•38亿元),仅占已投资金的14•44%。而这些资金仅是各级财政对休闲观光农业区前身(如农业园区、农产品基地等)的投入,而不是针对休闲观光农业区项目的。建设的绝大部分资金投入来自社会各界和工商业主,达29•67亿元,占81•31%。如德清市雷甸镇杨墩农庄,面积达133•3hm2,业主个人投入已达800多万元,近期还将投入200多万元,用于休闲配套设施建设;桐乡乌镇华章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园是外资企业华章电气(香港)控股公司投资建设,占地97•3hm2,已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又如秀城区东进园艺场(周家庄)休闲观光农业点,是农民个人(原来是从事苗木经营和绿化工程施工)投资的,已投资278万元从事休闲观光农业开发。
3•1•3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实现了多种农业要素与生产形态的有机整合从浙江的实际情况看,设施栽培、生态养殖、立体种养、种养加一体化和有机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已与旅游观光功能进行了有机耦合,“农家乐”“渔家乐”等的发展,也大大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据统计,422个休闲观光农业区中,各种休闲设施建筑面积已达738•09万m2,其中智能化大棚27•20万m2,连栋大棚400•66万m2,普通钢管大棚174•61万m2,管理用房18•40万m2,展示室2•49万m2。这些现代农业设施通过与休闲观光有机耦合,使其功能得以拓展,从原来单一的生产,拓展到示范推广、教育培训和休闲观光等多功能,使农业生产、居民生活与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机结合。同时也使这些休闲观光内容成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经济效益的新增长点。
3•1•4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对农民就业增收的促进作用明显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为农民就业、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安吉县充分发挥竹乡特色和生态优势,通过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有10个乡(镇)兴办了农家乐,成立了7个“农家乐服务中心”,经营农户1000多户,床位超过4000多张,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经营农户户均收入一般超过2万元。安吉县报福镇石岭村农民金加东开办1年多来,收入已达7万多元,大溪村农家乐户均收入高达10万元,有20多户经营户购买了汽车,开始了农家乐联网经营。临安市2004年全市农家乐接待游客25万人次,经营农户人均增收3000多元。农家乐型的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不仅使直接从事休闲观光农业的农户增加了收入,还有力地带动了特色农产品、旅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拓宽了当地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
3•1•5浙江休闲观光农业为旅游业发展拓展了空间休闲观光农业区充分利用农业产业、农村人文资源和农业自然环境等旅游资源,实行农旅结合,形成了以旅带农,以农促旅的良性互动。据调查统计,422个休闲观光农业区中有很大部分区同时具有观赏、采摘、游乐和度假等多个方面的功能,其中具有采摘项目的237个,游乐项目的290个,度假设施的195个(含与种植、畜牧养殖结合的),有垂钓功能184家。2003-2004年422个区观光人次达388•57万,旅游观光带来的收入已达6•22亿元。但目前只有103个区已与旅游部门联系比较紧密,仅占总数422个的24•41%,旅游开发的拓展空间还很大。
3•2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统计的结果来看,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尽管发展势头不错,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
3•2•1从主管机关的角度上看,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缺乏有效而规范的管理部门与手段目前还没有专门机构对休闲观光农业开发立项的审批、备案、可行性论证等技术职能以及对观光农业项目发展过程中的指导、检查与管理等行政职能负责。导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宏观管理失控和办事效率不高的现象,出现了有的地方或者没人管,任休闲观光农业自生自灭,或者谁都管的混乱现象,最终使得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得不到真正的贯彻和实施。①没有明确的规范标准。包括对开发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中服务设施占地问题,对业者的经营范围与活动内容的核定,对经营者服务质量的要求等方面缺乏统一、适用的管理规范标准,造成项目建设随心所欲,从业人员无序竞争等现象随时随处发生,严重影响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一方面应当很好地借鉴台湾地区的发展经验。中国台湾农政主管机关制定有《休闲观光农业辅导管理办法》《休闲农场经营计划审查作业要点》《非都市土地申请休闲观光农业设施所需用地变更编定审查作业要点》《休闲农场项目辅导实施作业要点》等[8]。②缺乏有力的政策手段。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出路之一,政府应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但是,从资金方面看,省财政还没有设立扶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从舆论宣传方面看,政府、部门以及业主的宣传力度都不足,尚未引起社会多方关注,用地、税收、工商管理等优惠政策尚无明确规范,对休闲观光农业这一新兴的、大有发展前景的产业营造的环境尚不够。如果没有政策环境的支持和引导,作为新兴产业的观光农业必然缺乏长远发展的软环境支持,发展乏力。
3•2•2从产业经营的角度上看,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缺乏科学的经营手段和专业人员,经营档次较为低下目前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基本上以乡村和工商业主自主开发为主,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配套,简单仿效,粗放经营,市场定位不明,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全省休闲观光区多为低档次,小规模,较散乱。高品位,高档次,多功能,知识型的休闲观光农业区较少。多数观光区设施普遍简陋,内容不够丰富,社会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缺乏高品位。目前休闲观光农业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是原来从事生产、加工和营销工作的人员,对旅游业缺乏管理经验。从事休闲观光农业服务业方面的人员,绝大多数不是正规的职业学校毕业生,虽然有关方面专门组织了短期的岗前职业培训,但整体素质仍然偏低。
3•2•3从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持体系上看,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滞后与目前浙江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发展红红火火形成反差的是,浙江关于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理论和管理技术研究相对滞后,有些领域还是空白。缺乏理论与技术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休闲观光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休闲观光农业产品,有相当一部分是依托传统农业产业发展起来的,如衢州柯城柑橘采摘游、台州杨梅节和余杭的蜜梨节等,均是在生产基地的基础上改造或发展起来的。但他们均是采取“农业+旅游”的衔接,其中许多技术关键没有很好解决。如传统果品生产的病虫害防治中的农药环境污染问题,受损果树及果园环境的恢复问题,观光果园的改造,设计与管理问题,观赏果树品种的引进与改良问题等,都有待相关科研部门的协作攻关去解决。
4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4•1加强领导,制定扶持政策,确保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健康发展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组织协调,真正把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作为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来部署,作为提升农业,致富农民,发展农村,拓展旅游的重要举措来抓[7~10]。加强对休闲观光农业管理,既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又有利于浙江农业的长远发展,既有统一协调,又有分工协作,更有利于事业发展。要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建立管理制度,做好对休闲观光农业的立项审批、指导协调、组织验收、监督管理等工作。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打破地域界限,及时协调各种矛盾,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快建立“政府扶持,业主为主,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建议安排一块休闲观光农业资金,用于补助省级休闲观光农业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同时要求地方各级财政设立一块专项资金,加大对休闲观光农业的投入力度,扶持与引导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建议地方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以解决休闲观光农业区建设用地的需要,对休闲观光区内用于农业生产的管理用房、配套设施用房等所需土地应与农用地一视同仁。对休闲观光农业区改造相关接待设施和排污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以贴息的方式予以扶持;对从事种养业取得的所得,3a内免征所得税;对从国外引进种子、种苗和设施装备,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用于种养业生产,冷藏保鲜,增氧排灌等方面的用电,享受农用电价格。制定吸引海外资本、工商资本和民营资本参与休闲观光农业区建设的优惠措施,鼓励他们以协作、参股、合作和独资等多种形式参与建设,同时,应积极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体制。
4•2科学规划,优化布局结构,协调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和谐发展
有关部门要做好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规划,特别是县以上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规划,从全省的角度优化布局结构,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和投资的浪费[7~9]。规划起点要高,内涵要深,突出特色与个性化相结合。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要重视区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态定位,将农业发展规划特别是精品农业、特色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城市旅游、城镇发展规划和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牵涉面广,关联性强,它可以带动与农业和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本身也受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以及交通、建设和商贸等相关产业发展的制约[3,7,8]。这种特性决定了它要特别强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农业与旅游及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融合发展。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通过挖掘当地文化资源,达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农业园林景观的和谐与统一,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应注意保持农村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尽量避免对野生动植物的干扰破坏,尽量避免原本是城市的一些生活垃圾、环境压力转嫁到农村,给农村带来“生态负担”,应走出一条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永续利用有机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当代人与后代人共享资源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之路。
4•3加强行业管理,重视人员培训,促进浙江休闲观光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要在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原则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同时,依法加强土地和水资源的保护,加大对生态环境整治力度,控制环境污染,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农业资源;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依法加强对休闲观光农业区的食品卫生、安全设施、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服务质量、消费价格等的监督、检查工作,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要特别注意防范休闲观光旅游可能给农业、农村和农民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7~9]。休闲观光农业包涵一、二、三产业的经营内容,涵盖农业、生态环境、旅游、休闲和文化等多学科知识,需要兼具系统知识的专门人才,必须加强培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3,7,8]。各地可以通过组建休闲观光农业行业协会等方式,培育和发展中介服务组织不断完善行业自我服务和约束管理机制,组织对休闲观光农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旅游知识和服务规范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休闲观光农业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准。
4•4加强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支持体系建设,增强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项新生事物,农业和旅游是内涵差异较大的两大产业,其经营管理和环境管理的标准和要求有很大的差异,在二者有效衔接过程中将出现许多现有理论和技术成果无法完全解决的问题,必要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支持体系必不可少。有关高校及科研院(所)应加强对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的配套产业政策、经营管理技术、产业规划布局、人才培训体系、环境管理技术和持续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休闲观光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目前,全市已开发绿色、有机食品81种,经国家经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产品23个,其中AA级2个,A级21个,已经申报到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待批产品8个。获得德国、美国和欧盟认证的有机食品16种。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达6.59万hm2,其中绿色食品种植面积6万hm2,有机食品种植面积5933.33hm2。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企业15个渊通榆县3个、洮南市3个、洮北区5个、镇赉县2个、大安市2个冤,通过GB/TI9002院94要ISD9002院94标准质量体系认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企业有3个,通过Q/Z认证的有机绿色食品企业1个。每年可提供大米、绿豆、葵花仁、小米、芝麻、牛肉等绿色食品9万t,有机食品8348.6t,绿色食品速冻粘玉米1030万穗,绿色食品白条鹅200万只。已创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9个,面积3.10万hm2,品种60个,其中获得省级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1个,面积1.23万hm2,已经制定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渊地方标准冤53个。
2存在的问题
2.1宣传力度不够
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公众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消费意识不是很强,部分农民存在种植绿色农产品和普遍农产品是一样的想法。
2.2绿色农业基础薄弱
绿色农业的生产规模小,比较分散,品牌杂,精深加工产品少,市场开拓力度不够,市场占有率较低,真正依靠现代的大市场、大流通来建设现代化的大企业、大基地还很少。
2.3市场管理不规范,执法力度不够
有的企业或销售商不经过国家及省的认证就擅自打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或无公害农产品的招牌,扰乱了市场秩序,给一些真正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损害,更有部分商贩见利忘义,经营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伪劣化肥和种子,给广大消费者造成损害。
2.4检测能力较弱
目前,白城市只有洮北区能对蔬菜进行定性检测,其他作物还不具备检测条件。并且国家投入的检测资金有限,检测数量和次数也极有限。
2.5投入资金不足
开发一种有机食品需要4万元左右,开发一种绿色食品需要6万元左右,开发一种无公害农产品需要1.5万元。由于缺少开发资金,从而影响了绿色农业的发展进度。同时,由于各地绿色食品办公室都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办公经费很少,又没有其他的经费来源,更没有专项开发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色农业的开发进程。
3对策
3.1切实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形成良好氛围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开辟专题、专栏和专版等宣传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发展绿色农业的重大意义,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绿色农业的认知程度,通过宣传和培训绿色农业的知识与技术,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增强广大干部和群众开发农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农业部门要结合开展野科技之冬冶、野科技之春冶活动,采取举办培训班、技术讲座、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要围绕提质增效,选择最优品种、推广最新技术,依靠科技提高品质,增加效益。
3.2强化绿色农业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市场监测
从长远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出发,坚持质量标准,强化绿色农业监督管理工作,是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此,要严格按照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的各种绿色食品标准,进一步加强对绿色食品生产的监督管理,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净化绿色食品市场,切实维护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各县渊市、区冤绿色食品办公室要按照商标法的有关规定,会同工商、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及新闻单位,定期开展市场的联合检查活动,对生产和经营假冒伪劣绿色食品的责任者予以严惩,并公开曝光,形成舆论监督高压。同时将各种绿色食品的质量标准以最直观的方式告示消费者,让消费者能够真正掌握鉴别真假绿色食品的知识。
3.3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一)农业生产布局不够合理。近几年,沈阳地区城郊农业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设施化水平,并取得了一些成绩。目前沈阳城郊特色农业在300万亩以上,已经形成了新民的棚菜、棚瓜种植,辽中的果蔬生产,苏家屯的温室葡萄、紫苏子叶反季节栽培,于洪的北虫草、食用菌生产,沈北的花卉生产等一批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特色农业。但在这些生产的空间布局中,却镶嵌在大面积粮食生产之中,没有真正形成粮食或经济作物的规模生产区域,这也集中反映出沈阳城郊农业生产缺乏合理的全局谋划。因此给经济作物收购、运输和销售环节都带来了阻碍,更不利于城郊发展观光旅游农业等新业态和地域农产品品牌战略建设。
(二)城郊农业发展的特质建设不足。所谓城郊农业发展的特质建设,是指特定区位上的城郊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特定生产条件,主要指包括高人力资本化的劳动力、农业科研体系与成果转化机制、特种作业机械、营农技术指导、虫害和疫病防治、施设农业的自动化控制设备系统、安全高产种子和仔畜、食品安全标准与检测、各种协会组织等。目前,上面述及到的特质建设普遍处于缺失或建设不完善当中,例如,沈阳城郊农业虽然已经创建了许多小有名气的品牌:沈北新区的诚信食品,于洪区的绿丰牛肉、三山梅花鹿、思颖花卉,苏家屯区的昊明禽业、娇王有机大米等特色品牌,但是这些品牌过于分散,没有按照某一角度将其统一整合起来,其经济影响力十分有限。这些情况印证沈阳地区城郊农业的特质建设十分不足。
二、城郊农业发展问题的成因
(一)发展规划难已运行。沈阳城郊农业在发展中,基本上是采取农业经济自然演进加市场引导的方式运行,虽然沈阳城郊各级政府已经编制城郊农业发展规划,但是由于耕地的生产经营权在农户手中,政府不能直接干预农户生产安排,过去紧张的干群关系至今还在阻隔着政府与农户的沟通,现在部分政府职能部门无所作为的行为,使得农户不完全相信政府,因此,农业发展规划很难得到农户响应,进而得不到有效的运行,农业发展只能在市场的诱导下慢慢地进行,由此,市场失灵问题难已规避,前文述及到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二)政府扶持缺乏系统性安排。政府的扶持与支撑是发展城郊农业的关键引导力。当前沈阳发展城郊农业面临着政府扶持缺乏系统性安排的问题,政府只是在设施农业基建、特色农业发展基础条件、水产、畜牧业、林业、农产品加工与出口、农民合作社发展等方面给予“象征性”的局部政策支持,从沈阳城郊实践上看,当前政策性支持的作用杯水车薪,在政策的支持力度、广度与深度上面,与城郊农业发展的需要相距较大,尤其是缺乏生产、流通与消费等三大领域的系统性政策支持。在调查中发现,城郊农业发展需要在提高原有支持力度基础上,完善政策支持结构,扩大政策支持力度。
(三)农业科研机构参与程度低。城郊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农业科研机构作为重要的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要以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为己任,并在推动城郊农业不断向前发展中发挥自身的作用。通常只是在政府的计划安排下,在表层上参与城郊农业发展的科研工作,一些有针对性的生产亟须科研项目,鲜有问津,这充分反应出农业科研机构低程度参与城郊农业的问题。由此,一些诸如城郊农业特质建设、产品结构与质量、发展模式研发与推广等工作不能有效地开展,所以要想发展好城郊农业,大量注入农业科研力量显得尤为重要。
(四)新型农民孵化机制缺失。城郊农业特质要素能否被高效率地利用,特殊区位是否能催生高经济潜能,都依赖于农业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农村技术指导名存实亡导致营农指导缺位,农业生产的分散性与农民经济利益的竞争性,以及因农民缺乏组织性而无法做到农村内部自我教育,导致农民人力资本积累缓慢和总量不足。前文述及的问题都与农民综合素质低下有着直接的关联,而其素质低下的成因,又在于孵化高素质新型农民机制的缺失,因此,构造新型农民孵化的机制,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不失为破解沈阳城郊农业各种问题的良方。
三、促进城郊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给予辅助政策体系支持。一是要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辅助政策支持。积极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发展规模城郊农业基地。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和稳制活地的原则,加快土地流转。对新流转出土地经营权的农户,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助;二是给予营造新品牌的辅助政策支持。对于取得QS认证的给予一定政策性奖励,对当年获得国家级(包括国际金奖)、省级、沈阳市级优质农产品金奖的,分别给予政策性奖励;三是要积极开展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的辅助政策支持,对承办单位每人给予补助;四是给予农业“龙头企业”扶持政策支持。
(二)突出搞好城郊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二是进行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对于国家和集体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在保证其安全、有效运行的前提下,可以采取租赁、拍卖等形式,引入竞争机制,引导当地业主或农民进行市场化管理及商业化运作;三是进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道路。按照谁享受、谁负担原则,引导农民或民间投资主体自主投入;利用招商引资争取外来资金投入。
(三)构建城郊营农指导人才队伍。一是着力培养营农人才。重点培养开发、使用管理,为营农人才工作提供发展空间;发挥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基地等的优势,凝聚各类农村实用人才;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对农村实用人才参与推广农业新技术给予支持,允许他们的知识和技术能够参与收益分配;二是着力培养科技人才。建立一套针对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登记、考核等制度;着眼于本地农业产业发展的特点,科学的分析人才需求,科学系统的制定在职人员的培训计划;针对农业高层次人才,加大开发的资金投入。
(四)鼓励社会资本和技术参与城郊农业发展。一是要鼓励和吸引社会多种形式资本参与土地综合利用开发。在土地农业用途不变更的前提下,允许民营企业、合作组织和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化需要,支持其自主选择经营内容和经营方式,使农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二是要培育土地使用权市场,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三是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要素市场。通过立法明确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关系,保障和权衡各方权益。通过市场流动带动城乡资本流动、人才和劳动力流动,并建立农民社会保障基金。
(五)合理化城郊农业生产结构与空间布局。根据沈阳城郊农业区位空间的情况,合理化地设计城郊农业发展的空间布局:一是近郊区生态保育圈,有效减轻环境破坏对城郊农业的污染威胁;二是中郊区农业生产圈,冲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发展,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建设绿色、无公害农业等多元化农业生产基地以及农产品产工销一体化的集体企业;三是远郊区的景观文化圈,注重挖掘文化内涵,延长农业旅游产业链,形成“反城市”圈。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问题;对策
1现代农业概述
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现代经营管理、现代农民等先进生产要素武装,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业。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提高。其显著特征:一是以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农机具等现代物质条件为重要保障的规模化农业。二是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主要动力的科技化农业。三是以产加销、农工贸紧密衔接统一为特征的产业化农业。四是以多渠道、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支撑的社会化农业。五是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态、文化传承、休闲观光等多功能转变为目标的多元化农业。
2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仍面临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低、生产成本高、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效率低、政府投入少、农民素质整体低等问题。a.现代农业发展受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制约。中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严重不足。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经济发展和水土流失加快,耕地面积一直呈锐减趋势,耕地质量的减退以及建筑业对耕地的掠夺,极大地影响现代农业发展。此外,淡水资源总体短缺,时空分布不均,不少地方超量开采地下水,缺水将成为制约许多地区农业发展的瓶颈。农业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局面没有改变,台风、酷暑和严寒等极端气候现象发生的概率增加,区域性、季节性的干旱、洪涝灾害交替出现并有加剧的迹象。b.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低。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深入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的问题,已经由农业生产环节转向农业产前、产后环节。我国很多水利设施,不仅多年来没有新发展,而且不断老化失修。如在许多农业主产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欠账多,许多水库不能灌溉。每遇严重灾害,单产和总产都要下降。农业产前、产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还加剧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和拓展农产品市场的风险,导致农民来自于农业的收入容易出现较大波动。c.农业生产成本升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一方面导致土地要素价格上升,另一方面也带来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农业土地、劳动力要素价格上升,农业生产高成本,对农业的影响是深刻的。一方面,高成本导致粮食和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种粮口粮化、农业副业化、农民兼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粮食和农业安全面临的考验越来越严峻。如果没有有力的政策举措和机制创新,粮食和农业生产萎缩的风险是存在的。另一方面,农业经营的高成本也将促使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农业政策调整。d.农业科技进步难以满足发展需要。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依然落后于实际需要。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落后于农业科学研究,许多农业科研成果还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农业科技人员少,组织机构不健全。全国有约1/3的乡镇、3/4的村尚未建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三是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差、待遇低、活动经费少,影响了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四是农民接受和运用科技成果能力较低。e.规模小,生产率低。农户分散经营方式不仅生产和交易成本高,影响劳动力及农业固定资产的充分利用,而且也制约了农业机械化、专业化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使用,致使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发达国家。f.政府农业投入有待增加。近年来,我国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虽然在年投入量上呈现增加趋势,但是在农业、农村资金投入落实中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农业农村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发展资金短缺情况仍未改变。二是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对制约农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不够。如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接补贴,补贴标准低,不足以抵消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三是资金投入管理分散,资金使用效率不高。g.农民素质整体低。因为农业生产条件、收入,与外出打工的工作条件和收入无法比拟,所以当前中国农村一些有知识、技术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经商,向非农产业转移,以致很多地区是老弱妇孺在从事农业生产。这部分农民,接受农业高新技术的能力低。农村劳动力相对低下的素质,对建设现代农业造成很大阻碍。
3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