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国防教育体系建设范文

国防教育体系建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38: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国防教育体系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国防教育体系建设

篇1

序 言

党的十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并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将信息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创新动力,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国家终身学习体系和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所确定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核心任务之一,对支持教育宏观决策、加强教育监管、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2012年召开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对教育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全面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艰巨繁重的任务。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与核心。“十二五”期间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建成完整统一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和核心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亟待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相关工作,加强统筹规划、理顺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在“十二五”期间建成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库和核心业务的管理信息系统,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和提高教育管理公共服务水平做出重要贡献。

第一章 建设意义与发展现状

(一)建设意义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教育信息化重点任务之一,其核心内容是建设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覆盖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及基础数据库,为加强教育监管、支持教育宏观决策、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对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1.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加强教育监管的迫切要求

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各项改革举措不断出台,教育经费持续增长,教育监管工作亟待加强。近年来国家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先后启动实施了学生资助、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薄弱学校改造和校舍安全工程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因而迫切需要通过建设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对这些项目实施和经费使用情况的动态监管。

2.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提高教育公共服务能力的有力保障

提高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学生数据库与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终身使用的学生教育卡,能够为学生提供全程的教育服务;通过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向学生、教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逐步实现包括学生跨区域转学异动等相关业务的网上办理。为推动教育政务公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支持教育宏观决策的现实需求

教育改革发展涉及面广、难度大,越来越需要准确全面的数据分析和服务作为教育科学决策的支撑。建立涵盖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数据分析与科学预测的教育决策服务系统,已成为支持教育改革与宏观决策的现实需求。

4.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推动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实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工作现代化的基础。依托涵盖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通过教育管理业务流程的再造和优化,建立满足各项教育管理与服务需要的业务信息系统,对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二)发展现状

教育管理信息化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在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中,非常重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在数据管理与服务、数据交换与共享、规范化与标准化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信息系统建设逐步走向集成应用,数据逐步实现集中管理,应用逐步呈现出服务集成和服务可定制化,并能够支持深度分析与决策服务。

近年来,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以满足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需要为核心,建立了一批业务管理、动态监测、教育监管与决策分析等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在教育改革发展和国家重大项目实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我国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1)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

教育部数据中心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定的支撑服务能力;省、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所有高等院校、绝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和高中,以及义务教育阶段的部分教育机构已基本实现互联网接入,并配备了一定的基础设备。

(2)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基本形成

《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和《学校(教育机构)编码标准》,基本建成全国教育机构数据库。

(3)部分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成并开始发挥作用

教育部建成以门户网站为中心、覆盖中央和地方的教育网站群,成为政府信息公开、对外提供在线服务的重要平台,为社会提供丰富的教育政务信息和广泛的教育公共服务。同时,国家建立了中小学校舍管理、义务教育经费监管、高校招生与学籍管理、高等学历查询、学生就业、教育统计等业务信息系统;部分地方和学校建立了学生、教师、学校校务等管理信息系统。在教育经费监管、学生就业、支撑教育管理和遏制学历造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没有形成整体的建设规划。信息系统建设分散,信息孤岛和数据不一致等问题比较突出。教育决策和监管缺乏完整、准确的数据支持,远不能满足教育决策、教育监管和重大改革项目实施的需要。各地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水平差异较大,西部地区总体缺乏信息化技术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数据采集十分困难。保障机制不健全,地方和学校普遍未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运行维护与服务等支撑保障体系,责任单位和人员不明确,缺乏相应的经费投入。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服务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心任务为目标,以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为核心内容,以建设“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提升教育管理、决策、监管和公共服务水平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建设、管理、应用、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十分复杂。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统筹规划、统一建设、集中运行、分步推进”的原则。

统筹规划:教育部统筹规划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各省根据国家统一要求,按照“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模式,结合实际情况,统筹本省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工作。

统一建设:教育部统一设计和开发主要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国家信息系统”),建设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避免系统建设重复、数据分散和不一致。

集中运行:各省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建设省级数据中心,承载国家信息系统在本省的运行;建立统一的教育管理门户,实现数据集成和应用系统集成,避免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逐步建立本省运维队伍,负责国家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与服务。各地和学校要有专人经过培训负责系统应用。

分步推进:各省按照国家信息系统的实施进度安排,分步推进本地区本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各省可根据实际需求,在国家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扩展应用,建设其他相关管理信息系统。在工作中要重视系统应用与教育管理的融合。

(二)建设目标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全面覆盖、功能齐全、安全高效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实现系统的全国联网和数据的交换与共享,提升教育监管与服务水平,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服务网络化,全面保障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具体目标如下:

1.建立全国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三大类教育基础数据库,为教育监管与决策、教育重大项目规划与实施、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支撑

建立全国教育基础数据库,全面及时掌握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的真实情况,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生学籍的贯通,从而动态跟踪和服务学生跨区域流动,防止数据造假、虚假注册、重复学籍等问题,为教育监管、教育重大项目规划与实施提供支撑。建设教育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方法,为教育科学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服务。建立教育管理服务平台,面向师生和社会提供教育公共信息服务。

2.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提升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建设覆盖全国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基本业务和日常管理的信息化,推动教育管理现代化。

3.建立健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支撑体系

重点建成“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主要内容为:

(1)建成部省两级数据中心,满足国家、地方和学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的要求,实现系统集成、数据集成和统一运行维护,省级数据中心要基于云服务模式支撑全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系统应用。

(2)建立系统应用体系,在国家、省、地市、县和学校等五级开展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明确系统应用责任单位和人员,建立责任制。

(3)完善技术和数据标准规范,建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服务与安全保障体系。

第三章 建设任务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任务是:建立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及其管理信息系统,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和管理决策平台,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完成六项建设任务:

(一)教育基础数据库

教育基础数据库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国家将重点建设覆盖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三大类基础数据库。形成从国家到省、地市、县和学校的布局合理、权责清晰、运行顺畅、集层次化与集中式相结合的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各地和学校的基础数据库须以满足国家级(教育部)基础数据库要求为优先。国家级基础数据库物理存储在国家级数据中心,省、地市、县和学校四级基础数据库物理存储在省级数据中心。

学生数据库:主要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籍信息、学习经历信息、学生资助信息和毕业就业信息等。国家对学生进行全国统一编码。

教师数据库:包括教师和职工的基本信息、工作信息、考核信息、学习经历信息、奖惩信息、简历信息等。国家对教师和职工进行全国统一编码。

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库:包括学校(含学前教育机构,下同)基本信息、校舍信息、经费信息、条件装备信息、教学科研信息等。国家对每一所学校进行统一编码。

(二)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国家将重点建设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其他业务等五大类共20个管理信息系统,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学生管理类信息系统

学生管理类信息系统以学生学籍管理为核心,贯穿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对学生的招生、学籍、学历、资助、奖惩、就业等的统一管理,结合学生教育卡完成学生在全国范围的转学、升级、升学等业务管理工作,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学生流动情况,实现对学生流动的动态监测与跟踪。

(1)学前教育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学前教育幼儿的基本业务管理,建立全国学前教育幼儿基础数据库;掌握学前教育幼儿信息,为国家和地方学前教育管理、决策及重大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提供数据支撑。

(2)中小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对全国中小学生学籍(含转学、升级、升学等)、学生营养餐、校车等进行管理,建立全国中小学生数据库;为教育管理、决策、学生资助和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提供数据服务。

(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对中职教育招生、学生学籍(含转学、升级、升学等)、就业、教学和实训等进行管理,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基础数据库;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和决策服务。

(4)高等教育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对高等教育招生、学生学籍、就业、学籍学历信息服务与认证等进行管理,建立高等教育学生数据库;为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和决策服务。

(5)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对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业务进行管理,建立以学生学籍为基础的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和学生资助数据库;实现对学生资助的有效监管。

(6)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构建一个集数据采集、上报、查询、统计分析、功能为一体的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管理平台。

2.教师管理类信息系统

(7)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的教师和职工的基本业务管理,建立相应的基础数据库;满足国家对师资管理的需求,为规划和指导全国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8)教师专项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对与教师有关的一些专项业务(如:免费师范生就业管理、国培计划管理、干部人事人才管理等)进行管理。

3.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类信息系统

(9)学前教育机构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对学前教育机构、经费、条件装备、校舍、教学等进行管理,建立学前教育机构、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为学前教育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服务。

(10)中小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对中小学校的机构、经费、条件装备、校舍、教学等进行管理,建立中小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提升政府管理水平。

(11)中等职业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构、经费、条件装备、校舍、科研、教学、专业等进行管理,建立中等职业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服务教育管理和决策。

(12)高等教育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对高等教育学校的机构、经费、条件装备、校舍、科研、教学、学科专业等进行管理,建立高等教育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为高等教育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4.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类信息系统

(13)学校规划与建设地理信息系统:整合社会人口分布、经济社会发展、地质环境和各级各类学校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辅助制定学校建设规划,提高科学规划和决策能力。

(14)教育统计信息系统:建立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单位的、统一的快速统计数据传输通道和数据质量监控、核查体系。

(15)教育决策支持系统:以数据库为基础,建立智能分析和决策信息系统,为教育管理和决策服务。

5.其他业务管理类信息系统

(16)涉外管理信息系统:对来华、出国等外事工作进行管理,建立涉外信息数据库(包括来华、出国留学生,外籍教师等),提高教育外事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17)语言文字工作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语言文字工作管理与服务平台,促进语言文字工作的信息化。

(18)科技评价与专利服务系统:建设科技评价与专利服务系统,为科技评价和专利服务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持。

(19)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安全保障系统:对国家教育考试考务进行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安全监控系统。

(20)教育政务系统:建设纪检监察信息管理、教育系统廉政风险预警数据库、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等系统。

上述系统中,与高等教育有关的系统采用“三级应用”的模式(即提供国家、省、学校三级系统分别供国家、省、高等学校使用;其中,国家级系统物理部署在国家级数据中心,省级系统和学校级系统物理部署在省级数据中心),其他系统主要采用“五级应用”的模式(提供国家、省、地市、县、学校五级系统分别供国家、省、地市、县、学校使用;其中,国家级系统物理部署在国家级数据中心,省级系统、地市级系统、县级系统和学校级系统物理部署在省级数据中心)。不同级系统之间功能设计上考虑不同的需求重点,越到上级的系统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功能越强,对科学管理和宏观决策的支持能力越大;越到地方和学校级的系统业务管理功能越强,对日常管理工作的支撑能力越大。教育部组织开发的系统将要重点考虑数据管理和核心业务管理需求,各地和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扩展建设,但必须符合国家和教育部的有关技术规范,满足教育部的基本要求。

各地和学校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过程中,要优先保证上述系统的部署与应用,积极做好国家信息系统的部署、培训、应用、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工作,及时完成数据采集和数据更新。在此基础上,各地和学校可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应用扩展或开发新的管理信息系统。对各地和学校已建的系统,采用逐步过渡的方式,先期教育部将提供公共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国家信息系统与地方、学校系统的数据交换。通过不断建设和完善,逐步统一,最终建成全国统一的核心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图1中的实线和虚线表示存在行政或业务管理关联关系,实线表示还存在管理信息系统间的关联关系。其中高等学校(含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主要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系统对接和数据交换,学前教育机构、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主要与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系统对接和数据交换。

2.“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

两级建设:在国家(教育部)和省两级建设数据中心,分别部署运行国家级和省、地市、县、学校级信息系统。

五级应用:除高等教育以外,均需建设五级应用系统: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和学校级应用系统,分别供国家、省、地市、县、学校使用。高等教育需建设三级应用系统:国家级、省级和学校级应用系统,分别供国家、省、高等学校使用。从而实现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在全国范围的覆盖,确保数据的全面、统一、完整。

“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如图2所示。

3.技术架构

技术架构是支撑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应用的底层技术结构,主要通过选择和规定软件平台技术、硬件技术等来支撑应用系统的运转。各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均采用统一的技术架构,如图3所示。

4.数据架构

系统采用集成、集中整合的数据架构,主要内容为:

(1)编制教育管理信息数据标准,建立配套的数据编码规范;

(2)建立全国教育机构、学生、教师、专业、设备等统一编码体系;

(3)在教育部和省级数据中心建立国家、省、地市、县和学校五级教育基础数据库,实现本级数据的集中、统一和共享;

(4)实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之间统一的数据同步和交换;

(5)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通过教育基础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实现。为兼顾业务应用的相对独立性,各个管理信息系统在使用全局共享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可以保留各自的应用数据库;

(6)建立归档数据库,存储历史数据,建立数据仓库为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服务。

构建统一的数据环境,理顺各部门业务之间的数据关系。通过整体数据规划,明确基础数据来源,落实数据组织与管理,解决数据共享问题,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唯一性、关联性、有序性和可共享性。通过数据规划进行全局数据分析,建立全局数据逻辑模型和数据标准,指导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设计。

5.基础设施架构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在数据中心集中管理和运行的物理架构。总体上采取国家(教育部)与省两级数据中心为主的模式,为其他各级机构提供网络、计算、应用、存储和安全保障的管理信息化服务。

各省级数据中心建设,要遵照“统筹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构建统一的机房、服务器与存储资源;建立统一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与容灾备份体系,提供统一的运行维护服务,建成安全、稳定、高效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

(二)技术路线

1.云服务技术体系

云服务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模式。云计算以开放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能够提供安全、快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采用软件即服务(SaaS)为主、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为辅的模式,以省级数据中心为基础,建设区域教育管理云服务平台。

SaaS服务模式:通过部署国家信息系统,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一站式服务。采用此服务模式,各地和学校能极大地节约计算机软硬件购买和维护成本,并为各地和学校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中心。

IaaS服务模式:主要依托服务器、存储及网络资源,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等服务(例如,为新建系统分配虚拟服务器,为相关人员分配存储空间等)。

2.统一身份认证

统一身份认证即在各级数据中心建立统一的用户身份管理与认证系统,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策略实现单点登录(SSO)。一方面,提供统一的登录界面,让用户能够在多个授权的管理信息系统间无缝漫游。另一方面,定义用户角色、资源的访问特点与访问权限、以及用户角色与资源之间对应关系的访问控制机制。用户访问相关信息资源时,系统将根据用户角色与资源访问权限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与规则,进行身份安全认证,严格控制用户对系统和功能的访问和使用,保障系统信息安全。

3.统一门户管理

统一门户系统以门户(Portal)为核心,集成教育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资源,为各类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入口,用户根据其不同的权限登录和访问系统,进行相关的系统操作(例如:增加、删除、变更、查询、统计等)。门户总体上分为内部门户和外部门户。外部门户是面向公共(学生、教师、公众等)提供的各种服务;内部门户主要为有管理权限的用户提供统一的访问入口,用以访问各个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处理来自外部门户的业务和服务请求。

4.统一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因采用统一的基础设施服务、数据服务、业务支撑与中间件服务、业务信息系统和门户,建立集中、安全、稳定、高效的信息化基础环境,进一步为各地和学校提供更加优良的服务。其中基础设施服务提供网络、计算、存储、数据库系统、电子认证系统、安全设施、技术服务平台等各类技术平台与设备平台;数据服务包括对数据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访问;业务支撑与中间件服务提供中间件、目录服务、数据挖掘、地理信息系统、门户集成、数据安全传输与存储、操作安全审计等支撑平台;业务信息系统主要提供国家信息系统及其相关应用。

第五章 两级建设与五级应用体系

(一)国家级系统建设与应用

国家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满足教育部、财政部等中央部门的需求。主要包括:国家级教育基础数据库、国家级管理信息系统、国家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教育数据交换平台、学生教育卡、教育部数据中心、系统应用与支撑保障体系等重点建设工作。

1.国家级教育基础数据库

国家级教育基础数据库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建设全国教育机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地理信息等实施国家教育监管和教育服务所需的各类数据库,支撑国家级教育宏观决策的需求。

2.国家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建设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以及其他管理业务等五大类共20个系统,满足教育部等国家部门的管理要求。

3.国家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由教育管理门户、教育公共信息服务门户和教育技术服务平台组成。教育管理门户是教育部业务管理的内部门户,主要以教育部数据中心为基础,集成和整合教育部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教育部内部的系统集成和数据集成,为国家级用户提供统一的系统应用入口。教育公共信息服务门户以教育部门户网站为核心,以教育基础数据库为基础,面向学生、教师、学校、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是教育部统一对外的信息服务门户,支持网上信息、互动交流、网上办事、业务申请、事务处理等各类服务。教育技术服务平台主要在教育部建立一个即时信息交流与沟通的服务系统,为各级用户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4.教育部数据中心

教育部数据中心是支撑国家级教育基础数据库、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主要基础设施,包括公用机房、服务器资源、存储资源、系统软件资源、网络通讯资源等。

5.数据交换平台

建设国家级数据交换系统。实现国家与省级教育基础数据库,教育与财政、发改、公安、劳动保障等其他部门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完成国家信息系统和地方已建系统的数据交换。

6.系统应用与支撑保障体系

(1)推进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制订和完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标准、编码标准、功能标准、技术规范、管理规范及教育卡应用规范,完成全国教育机构、学生、教师、专业、设备统一编码规范的制订,加强标准规范应用的推进力度。

(2)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国家级安全保障体系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3)构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与运行维护服务体系。依托教育部相关司局和业务单位提出的系统需求,开展系统应用及组织数据采集与更新工作,明确系统应用责任单位和人员。依托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系统开发,开展系统运行维护与技术服务,支撑国家级系统建设。

(4)健全系统建设、应用与运行维护服务的相关制度。

(二)省级系统建设与应用

1.省级教育基础数据库

建立本省统一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包括教育机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地理信息等实施省级教育监管和教育服务所需的各类数据库,形成省级教育基础数据库,为省级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撑。

2.省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省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主要部署应用教育部开发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其他业务等五大类系统。省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要支持本层次的教育监管、教育服务、资源优化配置等,还要关联本层次的其他信息系统,实现向上与国家级(教育部)系统、向下与所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系统的贯通,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枢纽层。

3.省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一是建设教育管理门户,整合与集成省级电子办公、业务管理、业务监管、数据挖掘等各类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统一的内部门户,为本省管理用户提供服务。二是建设省级教育公共信息服务门户,以省级教育基础数据库为基础,逐步整合各类教育政务服务网站,统一规划和布局面向公众的教育信息服务内容,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公共信息服务。三是根据教育部统一要求,建立教育技术服务平台,为本省各级用户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同时与教育部保持沟通,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4.省级数据中心

建设统一的省级数据中心,集中部署和运行国家信息系统,支撑教育基础数据库和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通过云服务模式,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服务。

5.数据交换平台

建设省级数据交换系统,实现与国家、地市、县和学校教育基础数据库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完成与地方已建系统的数据交换,实现与财政、发改、公安、劳动保障等其他部门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6.系统应用与支撑保障体系

构建省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运行维护服务体系。依托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处室和业务单位,开展系统应用并组织系统数据采集与更新工作,明确系统应用责任单位和人员;依托省级教育信息中心建设省级数据中心,开展系统运行维护与技术服务,支撑省级系统建设。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保障系统安全。建立健全系统建设、应用与运行维护服务的相关制度。

(三)地市级系统应用

1.地市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基础数据库

重点应用部署在省级数据中心、由教育部组织开发的各级各类教育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等管理信息系统,形成覆盖本地区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支撑本级教育管理和决策的需求。

2.地市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一是通过建立在省级数据中心的教育管理门户,整合与集成地市级各类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统一的内部门户,为本级管理用户提供服务。二是根据教育部统一要求,通过教育部部署的教育技术服务平台,为本地区各级用户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同时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保持沟通,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3.系统应用与技术服务体系

依托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单位,开展系统应用、组织系统数据采集与更新工作,明确系统应用责任单位和人员;依托地市级教育信息中心开展系统技术服务,支持地市级系统的应用。建立健全系统建设、应用与运行维护服务的相关制度。

(四)县级系统应用

1.县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基础数据库

县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重点应用部署在省级数据中心、由教育部组织开发的各级各类教育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等管理信息系统,形成覆盖本地区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促进信息系统和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满足本级教育日常管理和决策的需求。

2.县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通过建立在省级数据中心的教育管理门户,整合与集成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统一的内部门户,为本级管理用户提供服务。根据教育部统一要求,通过教育部部署的教育技术服务平台,为本区域各级用户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同时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保持沟通,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3.推进系统应用,建立系统应用与技术服务体系

积极推进系统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应用,将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等系统的应用和数据采集入库作为基本要求,纳入日常工作流程。依托县级教育行政机构的业务部门,开展系统应用、组织完成数据采集与更新工作。明确系统应用责任单位和系统应用人员,建立数据质量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加强对系统应用人员的培训。依托县级教育信息中心开展系统技术服务,支持系统应用工作。建立配套电子档案制度,严格规范电子数据管理。通过系统应用和学生教育卡、数据电子签名与数字签章等技术手段,保证系统数据的准确、及时、全面和安全。逐步建立系统应用和数据采集更新的长效机制。

(五)学校级系统应用

学校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教育基础数据库的主要数据来源。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通过使用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信息系统,及时完成数据采集与数据更新。同时根据学校自身需求建设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1.高等学校

重点做好国家信息系统的应用,形成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库,明确责任单位和应用人员,及时完成数据上报与数据更新。同时,开展其他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支撑学校的各项业务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推行使用学生教育卡,提供学生身份、学籍管理等服务。构建集成的学校管理门户和公共信息服务门户,面向学生、学校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建立独立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体系、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

2.其他学校(含学前教育机构)

重点做好国家信息系统的应用,明确系统应用责任人员,将系统应用与日常管理工作深度融合,纳入工作流程。及时完成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等基础数据的采集、审核、上报与更新,共享相关数据资源。推行使用学生教育卡,提供学生身份、学籍管理等服务。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系统扩展或建设新的信息系统,满足学校自身管理的需要。

为中小学校与学前教育机构配备必要的计算机等终端设备,通过网络使用各类管理信息系统。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学校,要尽快实现网络宽带接入,并暂时利用其他介质上报教育基础数据。

第六章 组织与实施

(一)组织与推进

各地要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由教育部门、财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同建立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领导机制,全面负责本地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依托各级教育业务部门建立系统应用体系,推动系统的应用;依托各级教育信息中心建立运行维护技术服务体系,满足系统建设、应用、运行维护与服务的要求。

各地和学校要根据本方案的要求重点做好国家信息系统的部署与应用。要以应用为核心,全面推进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将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等各类数据采集入库作为基本要求,纳入工作流程;建立配套电子档案制度,严格规范电子数据管理。要切实加强对系统建设与应用的经费保障力度,满足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的需求。逐步建立系统应用和数据更新的长效机制,保证系统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安全。

教育部将陆续制定和与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具体规范和指导各地和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

(二)部署与实施

1.系统部署与应用

(1)国家信息系统部署实施

本方案中规划建设的五大类20个信息系统,均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开发,在国家级和省级数据中心部署运行(部分系统在国家一级部署),供国家、省、地市、县和学校使用。系统部署运行分系统安装、培训、初始数据采集、应用、日常运行维护与技术服务等环节。对地方和学校已建系统,可直接替换,也可采用逐步过渡的方式,逐步建成全国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选择逐步过渡方式的地方和学校,须由地方和学校向教育部提出申请,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过渡阶段,教育部将在各省级数据中心部署国家信息系统和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国家信息系统与地方、学校系统的数据交换。

系统安装:各省按照教育部要求准备系统运行环境。系统安装工作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软件开发单位和各省教育信息中心共同完成。

系统培训:分系统应用培训与系统技术培训。系统应用培训对象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即系统操作人员),系统技术培训对象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系统应用培训与系统技术培训要分开进行。培训工作采取逐级培训的模式,教育部负责培训到省,省负责培训到县和高校,县负责培训到学校。教育部将负责提供电子版培训教材(含视频材料)。各地要建立培训考核制度,对参与培训人员进行考试,考试合格颁发培训合格证书,获得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才能从事系统应用和系统技术服务工作。

初始数据采集:系统安装完成后,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业务部门负责组织完成本地区、本单位系统初始数据的采集、审核和上报工作。

系统应用与数据更新:系统应用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业务管理部门负责,各单位要将系统应用与日常业务管理紧密结合,纳入工作流程。由业务部门管理人员负责系统的具体操作和管理,同时通过系统日常业务管理实现数据的动态更新。

系统日常运行维护与技术服务: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育信息中心负责。

(2)各地和学校系统部署实施

由各地和学校自行组织部署实施,但须符合国家和教育部的技术规范,满足教育部的基本要求。

篇2

《开放大学建设初论》由上、中、下三篇共十五章构成。上篇就开放大学建设的现实基础——远程教育的发展,从战略地位、社会思维、民生价值、文化视角等方面做了深入的分析与阐释;中篇就开放大学建设的若干基本问题,如本质意义、主要职能、组织架构、政策保障、基本原则等提出了思路与建议;下篇基于开放大学建设的背景,讨论了广播电视大学发展的战略转型与模式创新。彭坤明在该著作中围绕开放大学建设这一主线,辩证地分析了远程教育发展、开放大学建设和广播电视大学转型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开放大学的建设蕴含着远程教育的发展与广播电视大学的转型,远程教育的发展是开放大学建设的实践基础和主要任务,广播电视大学的转型是开放大学建设的实体依托和重要途径”,逻辑地实现了“远程教育发展、开放大学建设、广播电视大学转型”这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

世界上最早的开放大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时隔半个世纪,讨论我国的开放大学建设问题,应该说与50年前成立的英国开放大学相比,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开放大学本身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多媒体时代远程教育的发达是思考当今开放大学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开放大学建设初论》一书将远程教育的发展视作开放大学建设的现实基础,置于上篇展开讨论。彭坤明认为人们对远程教育认识的发展经历了工业化思维、现代化思维和人本化思维三个阶段。虽然在现代化思维的指导下远程教育得以迅速地发展,但是这种思维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即“远程教育的发展只被看作一种新的教育现象及形式,或者归结为教育技术革新的产物,而不是被看作社会发展的现象及范畴,在理论的层面上,也往往把远程教育的发展归入教育技术学的框架,这不仅影响了对远程教育发展本质意义及特征的把握,也制约了对远程教育发展社会价值的判断及认同,在实践上容易导致远程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所谓人本化思维,是对远程教育认识的一种思维创新,“是要突破狭隘的教育与技术观,立足于社会发展的人本化、学习化进程,进一步确立远程教育发展的社会功能,着力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目标,进一步揭示远程教育发展的社会价值”。彭坤明在对我国远程教育近年来的发展认真总结与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远程教育确立了改善民生、促进平民学习的价值取向的重要观点。我国远程教育选择了一条平民化的发展道路,“不仅把平民确立为服务的对象,依据平民的学习需要以及学习状态构建相应的服务模式,而且以促进平民的发展作为服务的宗旨,把平民生存与发展状态的优化作为质量评价的标准。”正是这种平民学习的价值取向、平民化的发展道路使得远程教育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在我国远程教育几十年良好发展的基础上建设开放大学,这是《开放大学建设初论》所要论述的主要问题。彭坤明从开放大学建设的现实依据、本质意义、主要问题、基本思路几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开放大学建设的现实依据是什么?彭坤明认为,“基于社会发展的学习化进程以及教育发展规律的遵循,建设开放大学是实现‘学有所教’目标的必然选择;基于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需求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建设开放大学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现实途径。”开放大学建设的本质意义在于,“基于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改革传统的学习制度,构建开放的教育模式”。换句话说,“学习制度的改革、开放模式的构建不仅是开放大学的重大使命,也是开放大学建设内涵的核心要素。”开放大学建设将面临着许多复杂而又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譬如,如何突破传统的教育思维,坚持社会化与人本化相统一的认识视野;如何以学习形态的革命性变化来实现“学有所教”的目标;如何坚持大学属性、学习平台、服务体系的三位一体,实现学习模式、教学模式、服务模式的高度开放;如何以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为现实基础,坚持尊重实践与注重创新的有机统一,等等。面对这些问题,设计合理的路径和可行的方案,就成为开放大学建设的关键所在。彭坤明就开放大学建设的基本原则、基本框架、保障因素这三个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与阐释。思想解放对于建设开放大学也是十分必要。彭坤明的观点是:“我国开放大学的建设已有了科学的决策,目前已进入了破解难题的阶段,而破解难题的关键是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从本质意义上讲,开放大学的建设是重大的思想解放工程。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创新战略为驱动,以破解难题为重点,正是我国开放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

在开放大学的建设过程中,广播电视大学怎么办?《开放大学建设初论》下篇就这一问题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办学转型是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方向。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经验。彭坤明认为广播电视大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模式优势、系统优势、发展特色这三个方面。所谓模式优势主要指广播电视大学具有开放的办学理念,构建了开放的教育模式,实现了从教学的时空开放到学习的过程开放、从校本开放到人本开放的重大转变。所谓系统优势主要是指广播电视大学形成了以各级政府为责任主体的系统性办学体制,这种体制实现了广播电视大学服务体系的完整性,其服务功能辐射到农村、基层、企业、社区等广泛的社会区域。所谓发展特色主要是指广播电视大学长期坚持特色发展的道路和战略定位,以开放大学作为发展的目标追求,并在办学理念、功能定位、组织形态、服务模式等方面彰显开放大学的特征。正是由于广播电视大学所具有的这些特色,使得它成为开放大学建设的重要依托。彭坤明在分析了广播电视大学所具有的特色的同时,也指出了广播电视大学存在的开放的局限性、系统的相对封闭性等问题。如何实现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转型呢?彭坤明认为:“基于开放大学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以及终身教育体系中的服务定位,广播电视大学要实现向开放大学的转型发展,显然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和任务,需要实践路径的科学选择,其战略重点之一就是要高度关注并自觉参与社区教育的开展以及社区文化的建设。”

随着《规划纲要》中“办好开放大学”目标的明确以及开放大学试点项目的确定、启动,开放大学建设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开放大学建设不仅需要积极的改革实践,同时需要认真的理论探讨。彭坤明教授的《开放大学建设初论》是作者结合长期从事远程高等教育管理的实践经验进行拓展性、创新性研究的结果,相信这本力作对开放大学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的深入都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收稿日期: 2012-05-20

作者简介:胡建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育

学博士,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10097)。

“云计算应用与数字化学习实验室”揭牌

2012年5月21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联合设立的“云计算应用与数字化学习实验室”举行揭牌仪式。据悉,该实验室的设立旨在深入研究、探索和实践先进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探索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提高远程教育质量,改善学习体验,实现学、测、考、考试监控一体化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进一步推进国家开放大学实现现代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优质实践平台。

篇3

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教学管理;学术研究;创新

【中图分类号】D642

一、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教学管理实践内容

1.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推进国防教育常态化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防教育都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育本质上来讲,虽然两者教育的侧重点不一样,但都是以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目的的;而在教育内容上也都有交叉之处,如在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顽强拼搏意志品质的培养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既能达到效果上的相互促进,又能实现国防教育的常态化开展,保证教育上的连贯性。广义上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十分丰富,涵盖面广,既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又有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教育手段方法上也十分灵活,既有“两课”教学、专题报告又有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国防教育的有效载体和有力借鉴,通过进一步丰富内容和手段,加强日常渗透,可以有力地推进国防教育的常态化开展。

2.充实师资队伍,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做好军事理论课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织保障。这就需要首先从队伍入手,一方面要进一步充实现有国防教育教师队伍,优化结构,形成以专职国防教育教师为主、兼职国防教育教师为辅及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等结构合理的队伍格局;另一方面要积极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培训,使其有更多机会进修国防教育专业知识,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育理念,更好地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其次要不断推进课程内容的改革,保持教学内容上的与时俱进,不断把国防领域内的最新成果反映到教学中来,增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向学生传授最先进的国防理念以及最新的军事科技成果及发展动向,切实提高军事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

3.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积极推进国防教育网站建设

为了积极推进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很多高校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特别是开设网站的形式,大力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国防教育的普及,扩大了教育效果。然而,虽然创建了国防教育网站,但一些高校实际上只有一个网页,内容不够丰富而且更新不够,管理和维护也不及时,远远没有实现网络国防教育的预期效果。知识经济时代,推进高校国防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一方面顺应了现代化国防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容易吸引广大学生对国防教育事业发展的关注。国防教育的网站建设首先要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其次在内容上也要体现出新颖性、时事性、丰富性、知识性、思想性,既要有国防建设的法律法规、世界军事的最新动态、世界先进军事技术等国防常识的介绍等,也要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信息安全教育等内容。同时也要积极加强对国防教育网站的管理工作,定期检查、督促更新网站内容,确保国防教育网站建设的正确方向和规范运行。

二、高校国防教育学术创新基本思路

1.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理论是实践的向导,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实践催生理论又呼唤理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才能不断创新,实践才能获得成功。同样,高校国防教育理念创新要以理论为依据,同时不能脱离实践,在研究实践中得到新理念并与国防教育结合起来,运用新理念教育、影响学生。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是人类认识和学习应遵守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高校国防教育理念创新应遵守的重要原则。国防教育理念创新的任务是“创造”新的“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以更好的指导教育工作,而书本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间接经验,故创新要保持理论联系实际。没有理论指引的实践,是一种“盲”;缺乏实践的理念创新,则是一种“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国防教育理念创新必须从实践中来,最终也要回到实践中接受检验。

2.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国防教育理念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动态体系,符合国防和教育发展规律的理念,随着时展、社会进步和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日趋深刻也需要从社会和时代中汲取营养、与时俱进。高校国防教育理念不断地接受着各种变化因素的冲刷洗礼,对国防教育的要求也在不停的变化,国防教育理念是动态的、发展的,只有不断的发展创新才能使理念之树长青。当然,国防教育理念创新并不是要全盘否定过去,理念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传承性,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否认,否认这一点就割断了理念的历史脉络,使高校国防教育理念的创新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更新理念的基础上,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趋势的高度,重新审视以往的国防教育思想和理念,应有继承、有摒弃、有创新。

3.实效性与前瞻性相一致

国防教育实效是指国防育人的实际效果,影响实效的因素来自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增强国防教育实效,首先要在理念创新上下功夫,而理念创新是基于当前国防教育发展现实及发展趋势所提出的,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必须坚持的正确方针和准则,理念创新的宗旨也是为了增强教育的实效性。理念创新应该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纵观社会发展趋势,从而预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国防教育发展趋势,这样产生的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国防教育理念,必然具有超前性。国防教育理念创新既为现实的国防建设和发展服务,又为未来的国防目标奠定基础,必须坚持实效性和前瞻性相一致,可以说两者的有机结合使高校国防教育理念的内在价值更加鲜明和深刻。

4.战略性与特殊性相协调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高校国防教育是高等教育和国防教育乃至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理念及其创新要站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特点,以历史的角度,战略的眼光,以符合高校国防教育体系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适应国防建设发展的战略步骤和战略目标。国防教育理念是对教育的价值观的理性共识,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高校国防教育理念生存于国际、国内社会经济的大环境中,作为理念创新必然有共性的、战略性的一面,因此要胸有全局,深谋远虑,运筹帷幄。同时,各高校的定位、办学历史、所处区域和服务行业不尽相同,对国防教育理念的形成有着影响和制约作用,表现出国防教育理念创新中个性化、特殊性的一面。应充分考虑教育教学实际,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把大智慧渗透到小道理之中。

三、结束语

总之,当代中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之中,只有建立强大的国防才能保持安全有序的经济建设环境和生活环境,大学生对这一问题应有清醒的认识,培养正确的国防观念,提高建设、发展、献身国防的自觉性,努力成才成长才能为国家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浩波.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中南大学,2006.

[2]马一.新时期我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04:78-80.

[3]毛芳才.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高教论坛,2006,06:54-56.

篇4

近年来,高校积极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的要求,通过军训、军事理论课、预征兵工作等各种途径加强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民族精神、普及军事知识和技能等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部分高校中还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师资力量匮乏、课程体系滞后、教育缺乏连贯性等系列问题,这对高校的国防教育改革提出了新挑战。

1.师资力量不足,难以保障军事理论课程效果

当前,很多高校都存在着师资不足的突出问题,军事理论课任务都是由负责学生武装部工作的老师承担,很少有专职的军事理论课教师,而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规定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军事课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军事理论课为36学时。按照这一学时要求,军事理论课的授课教师面临着教学任务量大、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现实问题,这必然对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带来不利影响。就国外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构成而言,有的是由现役军人、院校教师两部分组成的,有的是由现役军人、院校教师和国防教育中心的老师三部分组成的。根据我国国情,高校也可以适当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充实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切实提高国防教育效果。

2.国防教育没有形成常态机制,教育缺乏连贯性

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渠道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军训与军事理论课。目前,高校普遍按照大纲要求开展了军事训练,虽然在军训内容、军训时间上不尽一致,但都对军训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教官配备、科目训练等方面都进行了精心安排和认真准备,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了充分保障,使得军训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然而,在很多高校却存在着军训工作一结束或者军事理论课一上完国防教育任务就完成了的现象,很少再组织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训练,后续教育跟进不足,没有形成常态化教育机制,教育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从而导致军事训练成果难以得到巩固,而军事理论课的效果也难深化的局面。

3.课程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难以适应国防建设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军事理论课是高校国防教育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是落实国防教育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的有效载体。由于高校国防教育学科起步较晚,再加上师资力量、教学科研水平有限等不利影响,在课程建设上与其他学科相比差距很大。同时,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军事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着知识更新速度慢、教学方法和形式单一、缺乏统一的国防教育教材,并且主要采用大课堂教学方式的突出问题,而随着当代军事发展的日新月异,原有的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军革、信息化战争时代的要求,也远远不能满足未来国防现代化对复合型国防、军事人才的需求,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加强和改进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实施路径

为更好地应对新形势下国防教育的新挑战、新要求,针对当前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和不足,应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渠道,完善措施,积极推进国防教育在高校中的深入开展,并取得良好实效。

1.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推进国防教育常态化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防教育都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育本质上来讲,虽然两者教育的侧重点不一样,但都是以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目的的;而在教育内容上也都有交叉之处,如在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顽强拼搏意志品质的培养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既能达到效果上的相互促进,又能实现国防教育的常态化开展,保证教育上的连贯性。广义上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十分丰富,涵盖面广,既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又有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教育手段方法上也十分灵活,既有“两课”教学、专题报告又有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国防教育的有效载体和有力借鉴,通过进一步丰富内容和手段,加强日常渗透,可以有力地推进国防教育的常态化开展。

2.充实师资队伍,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做好军事理论课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织保障。这就需要首先从队伍入手,一方面要进一步充实现有国防教育教师队伍,优化结构,形成以专职国防教育教师为主、兼职国防教育教师为辅及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等结构合理的队伍格局;另一方面要积极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培训,使其有更多机会进修国防教育专业知识,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育理念,更好地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其次要不断推进课程内容的改革,保持教学内容上的与时俱进,不断把国防领域内的最新成果反映到教学中来,增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向学生传授最先进的国防理念以及最新的军事科技成果及发展动向,切实提高军事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在这方面,作为开展较早、发展更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来讲,无论在学科建设、课堂教学还是师资队伍、教学科研上都可以成为国防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借鉴。

3.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积极推进国防教育网站建设

篇5

关键词:环保设备工程;培养方案;教材;新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176-03

《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民众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素质的关键”,环境高等教育则是各层次环境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将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环境学科是一门交叉性特别强的学科,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而不断扩展和加强。环保产业近三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成为部分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发达国家占据着全球环保产业市场的90%以上[1],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正向深度化、尖端化方面发展,产品不断向普及化、标准化、成套化、系列化方向发展,环保设备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凸显。我国环保设备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范围内环保产业的发展和国内环境管理制度的完善,近几十年我国环保设备行业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发展壮大,为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环保设备设计制造体系,能够生产制造水污染治理设备、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设备、噪声振动控制装置及环境监测仪等6大类2500多种产品;拥有20000多家制造企业,年产值6000亿元[2],我国环保产业年均增长率则在15%以上,远高于全球环保产业以每年7.5%的增长速度[1]。但我国环保设备产业也存在着产品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制造水平低下等等问题,基于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以及对环保设备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环保设备工程本科专业就在国家决定大力发展环保技术等一系列关系到未来环境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为了建设好环保设备工程新专业,中国环境出版社组织的“2013年首届环保设备工程专业(方向)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研讨会”于2013年9月1日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召开,目前获批了该新专业的9所院校均有代表参加。湘潭大学作为教育部首批核准新增环保设备工程本科专业的二所高校之一,2011年即在全国率先招收了本科生。作为一个新设专业,构建科学合理、可执行性强的培养方案,并进行相应的教材体系建设是环保设备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现以湘潭大学为例,探讨下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构建的思路与想法,供兄弟院校参考。

一、专业定位

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应以我国环保产业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为立足点,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为目标。教学内容上则应以化工设备与机械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优化与开发为教学和研究对象,它建立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等学科的基础之上,如图1所示,既是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延伸,也体现出因为科技、社会的发展而展现出来的新型应用关系,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的侧重于环境保护工艺与污染治理原理,而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教学应侧重于“设备”,该专业培养的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既了解环保工艺、原理,又懂设备设计、制造、优化等,填补人才需求结构的空白。

该专业培养的人才也应该是具有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3]。环保设备工程专业与相关的专业有着深层的互补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我们确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精神和科学素质,掌握系统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及机械原理、设计、制造交叉学科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有环境保护和机械装备原理、设计、制造的基本知识,在环境保护领域既能够胜任环保设备及工程的设计、组织施工、调试和技术改进等方面工作,又能够从事环保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环保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二、培养方案构建的指导思想

1.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培养的原则。把握“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主线,坚持“育人”的核心地位,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坚持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环保设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并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发展后劲。总之,就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并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2.借鉴国内外通用标准与学校优势学科相结合,凸显特色。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坚持传承、学习与创新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既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类似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研究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专业认证基本要求,学习借鉴其先进合理的课程标准,主动适应国际互认要求,并将行业专业标准作为方案制定的依据,又传承我校的优良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与学校的优势学科相结合,提升培养质量。环保设备覆盖面广,涉及专业门类多,一个学校的资源配置不可能面面俱到。为奠定环保设备工程人才的专业基础,湘潭大学确定以环境工程、机械工程与化学工程优势学科(均为湖南省的重点学科)为依托,培养知识与能力结构有效汲取该三个专业精髓的环保设备人才。人才培养方案还考虑了为各类精英人才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将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为各类拔尖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预留接口。

3.夯实理论基础,突出实践。环保设备工程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培养方案构建也必须符合社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重视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人才培养方案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达到了总学分的30%。同时,积极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注重实验项目的优化和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还设置了企业课程,增强就业学生对用人单位的适应性;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确保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和质量。

4.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模式构建中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搭建学生自主研学平台,加强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结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发展后劲。结合专业特色,引入了创新创业训练共4个学分,制订了详细的创新创业训练学分实施细则。

5.兼顾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学术深造的需求。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应用性很强,在学术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发展空间也很广阔,学生仍然可以攻读研究生实现学术深造,鉴于该专业交叉性强、学科跨度大,兼顾学生兴趣可能偏向环境或者机械,课程结构与课时设置都做了相应的安排。

三、培养方案架构

我们希望卓越的环保设备工程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科学的世界观、系统的思维方法,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开阔的专业视野,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工程美感。基于此,我们在对口用人单位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初步制订了培养方案。

1.课程设置模块。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类别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集中实践环节等5个部分,其具体构成及建议学分具体如表1所示。

2.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由公共基础A类课程、公共基础B类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三部分组成,课程设置旨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公共基础A类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就业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等面向全校学生统一开设、统一要求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势与政策”课程采取集中授课与各学期时事报告讲座形式进行,讲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和时事政策。公共基础B类课程包括高等数学(Ⅰ)、大学物理(Ⅱ)、大学物理实验,虽然高等数学(Ⅱ)已能满足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就业和环境工程学科考研需求,鉴于会有学生报考机械学科攻读研究生,故本专业学习高等数学(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旨在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大学文化,推进大学文化整体育人。课程分为公民教育、人文社科、科学技术、艺术审美和湖湘文化等5个模块,由学校设置指导性课程。学生至少需要修读6个学分方可毕业,所选课程需涵盖3个以上(含3个)模块,其中艺术审美类课程至少要修读2个学分。

3.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课程设置时充分考虑了学科要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该模块的主要课程为:线性代数、现代工程图学(上)、现代工程图学(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计算机制图(双语)、大学化学、工程力学Ⅲ、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学、机械设计基础、控制理论基础、化工原理Ⅲ1-2、化工原理实验。

4.专业主干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是专业知识的载体和主渠道,是本专业必须修读的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培养。充分发挥本专业的优势和特色,结合自身的科研优势,精心设置了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环境工程学Ⅰ(固废、噪声)、环境工程学Ⅱ(水部分)、环境工程学Ⅲ(气部分)、过程装备力学基础、环保设备原理与设计(含反应工程与生物反应器基础)。

5.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是进一步深化、拓宽专业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兴趣,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增加学生就业适应性。该类课程按照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服务面向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着眼于社会需要,体现模块化、小型化、多样化,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其中创新创业训练是学生参加课外科研能力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社会实践、文化体育等活动,并取得创新成果的反映。

6.集中实践环节。集中实践环节指各专业集中安排的实践环节,不含课程实验,主要包括军训、实习、社会调查、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如表3所示。

7.学时学分。本专业学生修满177学分即可毕业,总体上学生学业负担不重,其中必修课123学分,选修课26学分(包括文化素质教育课程6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8学分。

四、教材体系构想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媒介,是实现培养计划的重要手段,鉴于该专业与现有的环境工程、机械工程人才功能培养存在较大差异,为提高教学效率、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建立该战略新专业特有的教材体系十分必要,围绕图1与图2的关系,我们提出了表4所示的教材体系架构。基于既定的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涉及的“环境工程学”与“环保设备设计”等课程,目前虽能借助相关的教材开课,但适用性和针对性均不够好,需要围绕环保设备新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量身定制教材。

五、结语

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善的课程体系对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对社会需求与教育教学大环境的了解与掌握又对培养方案的建立起着决定性作用,社会在发展,需求也在变化,培养方案的建设与完善也需要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在兄弟院校的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适应性强的培养方案,共同把环保设备工程这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专业建设好,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复合型高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燕合.大力开发先进环保仪器设备推动我国环保产业发展[J].中国设备工程,2007,(12).

[2]刘晶.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24(5).

[3]解清杰,赵如金,刘宏,储金宇.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江苏大学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2,(32).

篇6

近年来,在中央、省市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下,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日盛。ECFA的签署及生效不仅促进了海峡两岸经济贸易的发展,也推进了两岸教育的深度合作交流。2009年以来,福建省高校率先与台湾高校开展闽台高校合作交流项目。两岸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学生素质教育、教学基本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与合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在两岸交流合作过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我省高职院校与台湾技职体系院校在各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就两岸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与实践教育体系异同进行分析,旨在找到差距,取其所长,补己之短。

一、闽台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异同

(一)师资队伍建设

1.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机制

目前我省高职类院校师资队伍中35岁以下约占52%,新设置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过于年轻化,初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过高,“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不到要求。教师总体数量不足,尤其是专业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使得绝大多数教师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课时量过多,教师无暇学习提高、更新知识,较大程度地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大量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既能教书又能操作示范的师资。根据职业教育专业的多样化以及多变性,还需要一定比例的来自企业一线的兼职师资。但是由于课酬等现实原因,高职院校的企业兼职教师存在队伍不稳定,授课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台湾地区高校都提出较高的要求。凡新进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且多要具备国外教育的背景。台湾高校教师的职称聘任分为四个等级: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台湾高校注重教师的实务导向,鼓励教师重视实务技术研究和在职实务进修,并积极参与“产学合作研究开发”的课题和项目,以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准。在台湾技职体系的高校中,60%以上是来自业界的兼职老师。与大陆对进入高校讲坛的兼职老师的资格要求较高不同,在台湾,只要是有一技之长,并在业界成绩突出者,或是有特殊人生经历的人士都可以走入大学讲坛,与学生分享其工作、生活的心得。

2.教师职称评定与升等制度

政策是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依据的准则和指南,也是师资队伍建设正常运行的保证。一直以来,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地位不高,职业声望较差,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以及优秀人才的引入,导致了众多教育不公的产生。由于缺少政策依据,常引起教师与其所在单位的矛盾。同时,高职院校本身对于教师的培养和职业规划也因“先天不足”而受限颇多。

台湾高校教师的薪酬待遇无论公立、私立学校,其标准是相同的。这样有利于师资队伍的相对稳定,避免出现校际间的人才恶性竞争。台湾教育部门在实施“师资法”的同时,规划教师的“资格检定制度”及“评鉴制度”,及时改进职业技术教师的“聘任及升等制度”。对于教师的工作考核分为以教学为主或以科研为主两种类型,各种类型的工作任务都有一个相当规格的比例,由各教学单位决策,教师个人自主选择。对教师的考评上,把主要权重放在学生方面。对于教学评价较低的教师,校方会找教师本人谈话,予以警示。

(二)教学管理体系建设---校内教学督导与校外评估机制

福建省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普遍由教研室、院系部、教务处三级单位共同实施,在课程总体实施过程中,由校内教学督导牵头进行监督和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此做法对于规范教学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但由于企业和市场参与度不够,课程体系的建设偏离了或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

台湾高校课程建设委员会注重吸纳校内外学者专家及业界意见,促进课程规划合理,课程及学程设计符合学校特色、学术发展趋势、整体教学目标及学生毕业后就业需求;课程发展规划与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建立检讨评估机制,纳入校外评估机制。

(三)学生素质教育

1.“公共课”与“通识课”

大陆高职院校学生在大学一年级要按规定学习“公共课”,学分一般在35分左右,其中公共选修部分只占到20%左右的学分。公共课主要围绕政治、法律、外语、体育、中文、计算机等科目展开。多年来形成的公共课程体系对于适应中国特色,教育具备较强综合能力的高素质大学生有显著的作用。但是,现代大学生的兴趣极具广泛性,他们希望在校所涉猎的知识层面已经大大突破了传统的公共课的范畴。再者,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无法向学生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选修”二字通常流于形式。闽江学院海峡学院提出的“博雅教育课程体系”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博雅选修课程体系”涉及五大门类、30门课程,是闽台高校本科层面联合培养人才项目中重要的人才培养内容之一。该课程体系通过整合校内外以及两岸优质教学资源,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管开设专题讲座和教学课程,引领学生涉及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等学科领域。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源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与专业教育主要关注学生某种专业知识的传授及其职业能力的宗旨不同,通识教育注重更广泛、更深入的有关人文、社会、自然的基础知识的教育,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播及其对学生人格的教化作用。对于通识教育,台湾各大学均有各自的培养目标。例如,淡江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多元与融会贯通的能力”;台北市立教育大学为:“推动学生语言与资讯能力检定,提升学生基础素质,培养终身学习的博雅人才”;朝阳科技大学的通识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世界观,加强语言、沟通协调与资讯应用能力”等等。尽管各高校通识教育目标的设定不尽相同,但是在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上是大致相同的,即其通识教育课程均为两大类:一类是公共必修课(核心课程),占12—14学分;一类是公共选修课程,占14—16学分。其中,核心课程一般包括中文、英文、历史、法政和社会、体育、国防教育等课程;通识选修课程则是涵盖文化、语言、政治、法律、体能、自然、艺术、哲学等领域。如:陶艺DIY、玻璃工艺、CPR急救技能、客家文化、易经、风水学等等。服务学习、劳作教育是台湾地区高校学生必修课,计算学分与否,由各学校规定。这两门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一起,结合服务性社团活动进行。很明显,通识教育在训练学生进行有效思维,提高学生表达思想、判断和鉴别价值等方面的能力更具实用性和现实性。

2.勤工俭学活动与教学助理行动

福建高校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参与勤工俭学,大部分院校会通过学生处、就业办或者学生社联组织帮助学生联系能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的校外单位,有条件的学校还向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校内勤工俭学岗位。但这些校内勤工俭学岗位多为后勤生活方面的事务或工作,贫困学生的参与面不大,而且在获得一定收入的同时得到综合能力的提高和锻炼也非常有限。

教学助理行动是源自美国、加拿大高校的TA(Teaching Assistant)制度。台湾高校的 TA 制度则是由共同教育委员会推动通识课 TA 衍生出来的。其目的首先在于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特别是针对大班授课的课程,可透过 TA 来协助教师,提升授课的质量。其次,藉由 TA 的带领可以增加学生对课程的投入,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以此改善浅碟式学习的情况。更重要的是,由于担任 TA 的学生很有可能成为未来各大专院校的教师,因此透过 TA 制度的训练,可以让这些潜在的未来教师在正式取得教职之前,培养教学的能力与热忱,为将来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当然,台湾高校的这种教学助理行动更加适合在本科类院校开展。但这种做法给了我们高职院校一定的启示,资源、条件有限的高职院校可以效仿其中的精华,鼓励优秀学生参与到教学事务,甚至是教学管理中来,成为教师的好帮手。学校可以每学期或每学年评选出优秀教学助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学分奖励。

(四)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评估与教学评鉴

我省的高职院校,无论公办还是民办,都遵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在领导作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特色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社会评价等评估指标上的要求也完全一致。但是,民办大学能够得到各级政府拨款补助的项目和金额无法与公办大学相比。办学经费拮据导致大量民办院校“先天不足”,在评估的工作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台湾高校建立教学质量长效评价体系,建立并落实学校、院系、教师三级评鉴制度,包括跟踪每次评鉴后改善建议的落实情况,定期举行全校教学单位评鉴,并对教学评鉴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最后由台湾“教育部”派出评审专家复核。通过评鉴的所有高校,无论“公办”与“民办”,均可以公平地获得台湾“教育部”根据该校招生情况核定的经费补助。

2.台湾“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的实施

台湾教育部门大力实施“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该计划围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及“提高课程调整质量“等三大核心要素,旨在“提供奖励教学卓越之竞争性经费,以鼓励各大学校院赓续追寻教学之改进”。该计划提供项目竞争性经费,补助台湾大学中约30%至40%的学校,使之提升教学质量,成为教学卓越大学的典范。“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的主要内容就在于通过奖励机制,鼓励大学重视教学,引导大学在教学制度层面做整体的调整及改善,并通过竞争性的奖励机制,促进大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发展岛内教学卓越大学的典范。

该计划自2005年施行以来,台湾岛内大学及社会各界多予肯定及好评,并逐渐带动大学重视教学之风气,获得经费补助的大学均积极进行全校性教学制度改革。

二、闽台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育体系的异同

(一)“产学联动机制”与“官产学联动机制”

福建省高校的实习普遍采用“产学联动机制”来实施。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工作持合作态度。但这种机制由于缺少政府的直接介入和督导,一些企事业单位是否能够接受实习生以及履行实习生实习过程中的培养义务成为极大的不确定因素。

台湾大部分高校实习活动实施“官产学联动机制”。这种做法是由政府当局、企业机构和高校三方组成合作推动机制。政府当局直接介入和督导,并对高校实习工作行使组织、督促甚至经费补助等职能。企业机构向资讯媒合平台申请成为该机制的实习机构,接受实习生至单位实习,可申领由台湾“教育部”颁发的实习补助金。

(二)毕业实习与在业弹性实习

福建省高职院校安排学生的毕业实多按照传统模式,即由学校组织联系实习单位或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毕业前交一份实习鉴定给校方,成绩合格后发给毕业证书。如果能由校方统一安排推荐学生至合作单位实习,并得到合作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实习过程中校方和实习单位共同管理学生,那么学生的毕业实习将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并富有成效。但如果实习单位无法积极支持校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和管理,或者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那么校方对于实习的管理将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台湾高校在实施“官产学联动机制”的同时,倡导学生“在业弹性实习”。以台湾实践大学为代表,“在业弹性实习”在台湾“教育部”等政府当局管理部门督导下进行。实习机构、指导老师配备及设施环境经历政府当局跨部门审查小组审核鉴定,具备相应的资质。经过鉴定的单位和学生,可以领取由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的实习经费补助。该计划在大学高年级学生中实施,经过校方选拔,以弹性学习方式完成实习期间的课程学习。实习期间采用远程学习、实习地实地学习和弹性学习等方式完成课程学习,但这些方式都应尽量配合实习工作的作息。“在业弹性实习”机制获得了良好的行政支持、政策支持和社会环境支持,不仅能够破解传统式实习安排所面临的难题,而且还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就业,达到“毕业即就业”的良好效果。

三、福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打破陈旧观念,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创新型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无论在专业建设还是课程设置上,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市场的需求,跟着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整。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更应该把握闽合培养人才、校企联合办学等机遇,找到本校的特色和强项,不求专业“广”而“泛”,摈弃“市场销路不好”的专业,把有限的资源集中用在竞争性强、“市场销路好”的专业上。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应从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对口行业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权衡考虑,同时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和“职业”特性。民办高职院校可借助社会力量,把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资源引进学校,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闽台“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方案,真正做到两岸高校、台资企业、学生四方受益。

(二)强化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应该打破陈旧观念,加大对于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训练的课程比例。积极引入台湾高校的优质课程和优质教材,在原有的公共课基础上,引进台湾高校倡导的“通识课”或“博雅课程”模块,通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富有特色的选修课程鼓励学生跨领域接触更多的知识,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品格、气质和修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三)扩大产学联动范畴,从校企双向沟通向政府、学校、企业三向沟通过渡。

建议福建省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借鉴台湾高校“官产学联动机制”的做法,由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三方共同推动实习工作。强化政府的支持和介入,由教育主管部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工商管理部门等政府部门联合牵头与协调,出台相应政策法规,建立高校学生实习平台,创立学生实习与创业基金,或予以财税方面减负支持,构建我省高校学生实习工作的“资讯媒合平台”。

(四)闽台共同培养高校师资

为加强高职高专院校优秀中青年专业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拓宽专业带头人的海外视野,学习借鉴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持续开展闽台两地的师资交流,建议可在台建立我省高校师资培训基地,由省政府、省教育厅筹措相应资金,每年选派省内高职院校的优秀教师赴台培训交流,向台湾同行深入学习专业教学的理念、内容和方法,并借助这个平台促进两地教育的互动交流、双赢合作。2011年5月,由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和台湾科技大学共同举办的“浙江在台高校师资培训基地挂牌暨2011浙江省高职教师培训班”正式启动。该做法非常值得我省借鉴。

篇7

一、基础教育要全面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战略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化教育引导必须从中小学生抓起、从中小学教育抓起,必须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

我们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制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抓住“融入”这一关键,通过展示和交流,引导各地各校突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5个关键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资源,把各门课程已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育人目标和内容具体化,并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过程中。

――在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源中,生动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时代精神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引领下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班主任工作中,把班级工作中的各个工作细节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契机,无论是班级的日常教育管理,还是解决具体问题;无论是常规的教育引导,还是处理突发事情;无论是面对全体,还是针对个体,都体现育人。

――在学校管理中,对实施各项管理提出具体明确的德育要求,把体现德育作为完成教育教学各项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

特别强调要建立起“大教育”的机制,按照大力倡导、创造条件、扎实推进的方针,依据《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的部署,继续与涉及的部门进行沟通协商,进一步在公共机构、公共设施、国有企事业等开发可开展某一类教育的社会资源,建立基地,推动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生动地进行多方面的教育。推动学校每月至少有一整天时间组织学生到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实践体验活动。

二、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改革发展

义务教育已经完成了全面普及的历史任务,进入了一个推进均衡发展的新阶段。学校建设也好、课程改革也好、教师队伍也好,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也好,都要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题目下统筹。

――在工作机制上,就是落实教育部与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我们要公布签署备忘录的省级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和省级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公布签署备忘录的省级规划的2517个县级单位到2020年10年间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时间表。2012年还要与去年通过国家“两基”验收的4个省、自治区协商,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

我们要明确基本均衡的评价标准:以县域内义务教育巩固率、学校达标率、班额、生师比、生均教育经费、生均设备值为基本指标,以县域内学校之间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备大致相当为重要标准,以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和解决择校问题为显示度,以民意调查为依据,推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从2012年开始,根据各省规划基本实现均衡发展的县向省督导机构申请验收,省督导机构确认后向国家督导团申请认定,国家督导团依据基本均衡标准认定验收,向合格者授牌。再干10年,实现教育规划纲要关于义务教育的目标。

――在工作内容上,要针对问题推进工作:一是着力解决学校布局调整后出现的学生就学困难、“大班额”以及布局调整程序不健全问题,二是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率低、农村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存在困难问题,三是着力解决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遇到体制机制障碍问题。

――在工作重点上,要转向内涵发展:一是认真组织好义务教育教材修订审查工作,强化育人功能,调整容量与难度,突出各版本特色,实现多样化而非多本化,全面提升教材质量。二是组织实施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评选一批优秀教学成果进行交流推广,引导激励广大教师在教学一线一心一意实践探索,在教书育人上下功夫出成果。三是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探索建立包括品德素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学习兴趣、学业负担等因素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工作重心上,要关注到并积极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针对安全保障、身心健康、行为习惯培养等突出问题,按照“纳入规划、政府主导、多种模式、明确分工、发挥优势、齐抓共管”的思路,建立健全关爱服务体系,尽力满足农村留守儿童上寄宿制学校的需求,保障不能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就近上学。随迁子女:针对“两为主”政策还不能全覆盖的问题,深化“两为主”为“两个全部纳入”,将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融入城市生活。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工作思路一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占领学生时间;二是让中考、高考引领学生多元发展,以多元的考试评价引导不同兴趣、志向和潜质的学生分流;三是让课堂教学提高效率,在教学环节上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四是让学校遵守规范,落实已经明确的减负要求,并及时进行监督检查;五是让宣传营造氛围,引导教师、校长、家长关注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细节和自己的责任。当前要做三件事:一是推动以省为单位规范办学行为,对学校作息时间、工作日、课程设置、考试、作业量、教辅材料使用等提出基本要求,并严格执行。推动建立教学活动安排公示制度、义务教育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质量评估制度、学生体质健康情况通报制度、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责任追究制度、家长联动制度。二是强制执行每月至少有一天到校外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每天有1小时体育锻炼。三是持续开展“学业・负担・兴趣・责任大家谈”活动。

缓解义务教育择校问题。依据就近入学的原则,一是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关于就近入学的规定,按照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和学校分布情况合理划定每所公办学校的招生范围。二是因地制宜制定和实施有效政策,如大力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把分设的小学和初中学校对应起来。

对口初中,逐步实现属于义务教育的初中与非义务教育的高中分离,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的比例。三是加强监管,坚决查处择校乱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禁止捐资助学与招生挂钩。禁止公办学校举办以各种名义和方式通过办班、竞赛、考试招生。四是持续开展“身边好学校”主题介绍活动,宣传“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能提供适合教育的学校就是好学校”的理念。

安全问题。重点加强中小学安全教育,突出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关于校车,总的思路是:国家制定法规和标准,地方以政府为主导专业化集约化公司化运营,过渡期保安全。教育系统要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相关责任,与相关部门一起推进建立校车制度有关工作。

在工作项目上,要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通过实施改造计划,广大中小学校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等器材的配备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要与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相结合;校舍建设类项目要着重解决急需,提高使用效益。

三、努力普及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的目标已经确定,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前所未有(5年500亿元),各地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任务明确。下一步要强化指导督查,一手抓资源建设,一手抓科学保教。

――在工作推进上,抓好三年行动计划和重大项目的跟踪指导和检查。一是向社会进展情况评估报告;二是对中央财政支持的重大项目进行绩效评估;三是召开2012年全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会。

――在工作关注点上,要特别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一是重点抓好《幼儿园工作规程》,加强规范管理;二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供专业指导;三是启动学前教育宣传月(每年3月)活动,面向全社会广泛宣传科学育儿知识。

四、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在内涵发展上,推动普通高色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是制定《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实施意见》和《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纲要》,抓好普通高中多样化试点。二是研究制定普通高中与大学、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创新人才计划,支持一批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探索培养模式。

――在普及重点上,支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提高普及水平。一是要组织实施好“普通高中建设试点项目”,改善集中连片特困扶贫攻坚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二是组织实施好“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扩大办学规模,消除“大班额”现象。

五、不断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

――在普及对象上,实施“残疾儿童少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攻坚计划”,加大力度推进多重残疾、重度残疾、自闭症、脑瘫等更加特殊人群和边远贫困地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还要实施“残疾人非义务教育拓展计划”,推动向学前和高中阶段延伸。

――在普及途径上,通过扩大随班就读、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的方式,使更多残疾儿童少年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建设一批招收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教学校;送教上门。

――在条件保障上,制定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特教教师待遇的政策,提高保障水平。

六、全面加强教师教育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在教师培养上,一是学校布局:制定教师教育院校布局结构调整总体规划指导意见,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二是教育教学: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启动实施“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建设计划”和高校与地方、中小学共同培养教师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三是学前教育教师培养:支持地方建设一批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扩大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

――在教师入门上,扩大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制度试点范围,制定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办法,严格教师准入。

――在教师培训上,推动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一是精心组织实施“国培计划”,启动实施新一轮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认定,加强教师培训体系建设;二是提高校本研修质量;三是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探索建立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四是推进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教师参训的激励机制。

――在教师管理上,颁布实施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出台幼儿园教师配置标准。研制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标准。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善地市试点工作。探索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

――特别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启动统一的城乡教师编制标准,探索农村学校班师比核编办法,建立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二是扩大农村教师国家级培训规模,加强幼儿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和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增设名师培养,加大对东部农村地区教师培训支持力度。三是扩大实施“特岗计划”,由国贫县、“两基”攻坚县扩大到其他财力薄弱、师资紧缺的县,建立中央补助经费动态调整机制。四是扩大“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覆盖面,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校长定期交流。

七、全面加强和改进教育督导工作

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教育督导要围绕落实政府依法履行的教育责任,强化教育督导的“督政”功能;围绕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提高教育督导的“督学”水平;围绕依法督导的责任,加快教育督导的制度建设。

――强化“督政”功能。教育督导工作就要推动各级地方政府贯彻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确保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三个增长”。有力推动各级地方政府科学地领导教育,正确地评价教育,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协调地发展各类教育,不断地完善教育的布局和结构,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重视幼儿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加快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摆在教育工作的核心位置。教育要规范发展,教育督导工作就要推动各级地方政府依法规范办学行为,依法管理学校,依法指导教育,依法赋予学校办学自。

――提高“督学”水平。教育督导工作就要深入学校、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全面了解影响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和关键环节,指导各地建立适应当地情况的、具有专业水准的教育教学监督体系,并在总结各地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覆盖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督导监测体系和机制。特别要针对中国教育发展的阶段,既要借鉴国外经验,又不能照搬国外模式,要像小平同志当年设想的那样,选派专业督导人员到学校去听课,实地了解教育政策落实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目前教育还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突出问题,急需在“升学指挥棒”外,强化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督导指挥棒”,急需教育督导机构在督学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发出警告,督促纠正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错误行为。

篇8

--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王**

(2012年3月16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全系统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更新教育理念,突出办学特色,强力推进现代化教育强县建设进程。接下来,曹县长还要做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下面,我就2011年全县教育工作完成情况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安排讲两点意见:

一、2011年全县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教育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核心,求实进取,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荣获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全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优秀组织奖,省政府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先进县,市政府教育发展先进县称号,全县教育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教育综合水平稳步提高。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全面启动《**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申报农村省级示范园4所,谋划新建设标准化幼儿园4所,幼儿园入学率达到89 %,在规范化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的幼儿占86.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小学和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分别为99%、98.5%,小寺沟中学、洼子店中学、黄土梁子初级中学等农村初中办学质量稳步提升,义务教育均衡程度进一步提高。高中教育优质发展。**一中高考成绩再创新高,各种指标居全市领先位次。河北蒙中民族交换生由过去的40人增加到80人,交换范围由只与交换扩大到与新疆、黑龙江、吉林三省区一本高校交换,民族教育影响不断扩大。职业、成人教育健康发展。职教中心由校校联合向校企联办、产教结合方向发展,就业率达到 98 %,对口升学率达到97.5 %。乡镇职业成人教育学校围绕县域主导产业,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49期,培训11358人次,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是教育资源配置日趋合理。全年续建和新建项目19个,总投资7651万元,新增建筑面积48220平方米。谋划项目8个,争取专项资金3165万元。职教中心综合楼建设如期开工,学校办学条件日益改善,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

三是教育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对局机关内设机构、工作职能、岗位职责进行了重新确认和核定。成立学校安全办公室、项目管理办公室、财务审计股,强化了管理职能。实施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工程,**一中“扁平化”管理模式,双桥小学“四位一体综合评价”模式在全县推广,涌现出一批管理规范、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办学单位。

四是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中高考成绩继续保持全市领先位次,高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县应届考生2894人,高考一本上线273人;二本上线465人;三本上线人数1170人。分别比去年增加60人、83人、88人,各类本科上线人数均创我县高考成绩新纪录。职教中心参加河北省中职技能大赛,获得各类奖项位居全市第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新的提升。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教育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理念还不够先进,学校办学特色还不够鲜明,教育装备水平还比较低;有的学校管理还比较粗犷,部分校长的管理能力还不强;学前教育还很薄弱,素质教育开展还不够平衡等等。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全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全县教育的发展目标是:按照“理念先进,特色鲜明,装备现代,质量一流,均衡发展”的总体要求,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做强做优普通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普及化、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优质化、民族教育特色化进程,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县。围绕这一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是:

第一,落实**教育发展理念。在深入调研、充分酝酿、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我们明确了“学前教育抓启蒙,小学教育抓养成,初中教育抓规范,高中教育抓内涵”的**教育发展理念。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切实抓好这一理念的贯彻落实。

学前教育抓启蒙。我县学前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中仍是薄弱环节,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十分严重。从现在起,必须牢固树立“尊重儿童成长发展规律,满足儿童成长发展需求,关爱生命、以育为主、呵护天性、维护个性、奠基健康人生”的启蒙教育理念,围绕快乐成长、幸福童年的目标, 抓好情感教育,在孩子幼年期播撒诚实、正直、善良、富有爱心的种子,培养良好的情绪情感。抓好健康教育,根据儿童的需求和兴趣安排安全、健康、丰富多彩的生活,引导儿童主动、快乐、有创意地生活,培养儿童的责任感。抓好启智教育,调动儿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抓好审美教育,创设多姿多彩、生动活泼的情境,让儿童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和热爱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坚决遏制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

小学教育抓养成。小学教育要围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这条主线,将养成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通过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训练,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养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智力发展;养成学生自强、自立、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教育网络,完善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召开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家访等形式,让学生把在学校培养的良好习惯带回家,得到督促和强化;通过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让家长督促和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利用社会德育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公益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健康成长。按照“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要求,积极推进最后一节特色课,从根本上扭转小学教育重成绩轻养成的倾向。

初中教育抓规范。围绕巩固养成教育成果,规范学生行为,推进素质教育这条主线,根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校纪校规规范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通过实践锻炼,将道德教育与现实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榜样示范,规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学科渗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影响学生, 感化、教育学生。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培养团结互助、关心他人、严肃认真、奋发向上、品格高尚的学生,引领学生加强自身修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坚决扭转初中教育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

高中教育抓内涵。用内涵成就每一所学校,用内涵造就每一个学生,全面提高育人质量,是高中教育必须追求的目标。**一中要以优质教育对接公众需求,加强“扁平化”管理,以高效课堂赢取质量效益, 保持高考上线率位于全市领先位次,争取全省上游名次。河北蒙中要巩固民族教育成果,构建蒙语教学网络,打造全省民族教育特色学校,高水平通过省级示范高中评估验收。职教中心要丰富发展内涵,推进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顺利通过评估验收。紧贴市场需求推进专业建设,提升专业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吻合度。加强教师“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建设,鼓励教师进行科技创新、研发实训专业设备,切实提升教师产学研、实务操作、技能训练和创业教育指导能力。完善技能竞赛制度,安排技能竞赛和奖励专项经费,主动承接省市技能大赛相关专业比赛任务,为学生成长搭建多种通道,大力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第二,突出学校办学特色。突出办学特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创新人才,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县的客观要求。从现在开始,全县将按照“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总体要求,持续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和评估工作。

要把握创建特色学校的基本要求:一是体现办学风格的独特性,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形成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二是保持创建过程的稳定性,正确处理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的关系,形成成熟的经验和稳定的工作机制,不断培育、充实和发展学校特色。三是突出创建经验的示范性,学校特色教育理念、办学经验符合教育规律,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影响,在同类学校中得到认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四是注重创建策略的整体性,特色学校创建离不开特色项目建设,但特色项目不等于特色学校。创建特色学校必须着眼于学校整体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从办学理念构建和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整体推进。

要搞好创建特色学校的典型带动。一是打造小寺沟中学的中华传统美德,国防教育“双带工程”德育亮点,带动创建一批德育特色学校。二是做大做强河北蒙中木球、旋转秋千等民族体育传统项目,带动创建一批体育特色学校。三是发挥城西小学、城东小学艺术教育优势,带动创建一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四是围绕南城区航空城建设、食用菌、设施菜等县域主导产业,培育小寺沟中心小学、榆树林子中心小学的科技特色,带动创建一批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五是总结推广黄土梁子初级中学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带动创建一批课程改革特色学校。六是培育双桥小学的国学特色,带动创建一批文化特色学校。

要加强对创建特色学校的领导。局里将成立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督导室,负责创建的具体工作。成立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和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创建学校评审认定工作。各校要充分认识创建特色学校的意义,树立特色办学、特色发展意识,把创建工作作为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研究制定创建特色学校实施方案,认真抓好落实。要根据方案制定创建工作计划,积极深化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尽快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和充满活力的育人机制。同时,局里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安排创建工作经费,鼓励和支持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第三,持续提升教育质量。打造一流的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构建一流的管理机制,营造一流的安全环境,配备一流的教育装备,赢得一流的教学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打造一流的学校领导班子。着力加强校风建设,严格执行工作巡查制度、月工作汇报制度、工作督办制度和年度工作述职考评制度,切实提高学校领导班子的运行效能。学校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执行力,强化进位意识,做到挑战面前不退缩,压力面前不弯腰,不达目的不罢休,牢固树立敢于承担、奋发有为的责任意识,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攻坚意识,雷厉风行、认真负责的执行意识,永不满足、永不懈怠的进取意识,不断强化“无功即是过,不进就是退,平庸也是错”的思想认识,求得学校工作的新突破。着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结构合理、调优调强”原则,调整充实学校领导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提高校长队伍整体素质,建设政治素质硬、专业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校长队伍。

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继续开展“以身立教、以德治校”主题教育活动,认真执行“十条禁令”,增强教师政策、责任、质量意识。持续开展“优秀园丁”和“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管理水平,建立教师队伍常态补充机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为重点,全面启动教师基本功大练兵、教师基本功大奖赛、以校为本的教学设计竞赛等活动,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和全面提升。积极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方式的在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广泛开展多层次的教学新秀、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学术精湛、富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优秀教师队伍。

构建一流的管理机制。着力抓好常规管理。落实《**县中小学常规管理指导纲要》,切实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推广“扁平化”管理模式,切实提高管理工作水平。着力抓好教学管理,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实行“讲学稿”、“学案教学”、“有效课堂”、“先学后教、先做后讲”、“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推行“集体备课”制度,按照“教研在基层,学科全面覆盖”的原则,加强学科教研基地建设,提高教育科研水平。着力抓好学校财务管理,落实校长是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规范义保经费管理和使用,科学编制经费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加大对校长的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切实规范学校财务行为。

营造一流的安全环境。持续增加安全投入,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长效投入机制,保障学校安全工作的需要,切实提升物防、技防水平。积极构建学校安全工作网络,完善局校安办、学校安保处、班级安全委员的纵向管理和县综治委、公安、交警、消防、地震局、食品药品监督局横向管理网络。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制度建设,完善校园交通、消防、卫生防疫、应急管理、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设施设备管理等制度。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切实做到“安全教育进课堂,应急演练全覆盖”。

配备一流的教育装备。利用迎接省政府教育综合督导评估的有利时机,对照我省装备标准,坚持“先进、高效、实用”的原则,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及各学科功能教室标准化建设,积极做好中小学图书、体音美及电教器材配备工作,全面实施“班班通”建设工程,提高全县中小学校生机比、联网率。加快城域网建设步伐,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教育管理资源信息系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赢得一流的教学质量。正确处理提高教学质量与推行素质教育的关系,坚决反对重考试科目、轻非考试科目,重尖子生、轻学困生的做法;正确处理提高质量与减轻学生负担的关系,坚决反对为提高质量延长学生在校时间,搞题海战术,重复作业等人为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做法;正确处理提高质量与尊重儿童天性的关系,坚决反对为提高质量忽视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压缩体育、音乐、美术课时等做法,做好各学段教育教学的衔接,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个性发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谋发展。

第四,稳步推进均衡发展。用科学的思路谋划发展,用均衡的思路建设学校,用统筹的办法配置资源,用督导评估的手段推动发展,是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县的首要任务。

用科学的思路谋划均衡发展。按照“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现代教育装备、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等八个方面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高**教育综合竞争力和教育发展主要指标水平,不断完善覆盖全体公民和人生全程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用均衡的思路建设学校。强力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加强农村标准化幼儿园、标准化小学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突出改造薄弱学校;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健全配强专业教室,促进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差距明显缩小,日趋均衡。今年,谋划**一中迁址新建项目,北城区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项目。实施北五十家子、白池沟、茅兰沟、七家岱、金杖子中心小学教学楼、宿舍楼、餐厅等校舍安全工程;完成二中操场改造,小寺沟、黄土梁子、卧龙镇、七沟中心幼儿园,职教中心综合楼项目建设。

用统筹的办法配置资源。建立经费公平投入并适度倾斜、补充教师优先农村和偏远学校、贫困生应助尽助的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机制,让薄弱学校备受关怀,困难学生备受关爱,县域教育协调发展的机制更加完善,学校资源配置日趋均衡。

用督导评估的手段推动均衡发展。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探索建立目标考核与督导评估相结合的督导评估制度,构建具有**特色的督导评估体系,对中小学进行督导评估。出台《**县教育督导评估办法》,通过督导评估定位学校发展层次,持续开展进档升级,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篇9

Key words: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1-0145-04

0 引言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基本要求。新世纪以来,在历史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基础上,学校应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新时期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开放发展,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围绕学生全面发展、成人成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一主线,突出两个问题,“德”――做人的素质,“实践能力”――做事的本领,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格定位,在实践中凝炼出既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学校办学实际的“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简称“三大”)教育理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素质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成果。

1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概念

以培养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途径,提高学校支撑企业技术进步、区域经济产业升级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健康发展。这里的转型不单单指人才培养类型的转型,还包括学校办学定位的转型。

2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遇到的问题

2.1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在新的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欧洲发达国家都及时从高等教育的层次和科类等方面对高等教育的形式进行了调整,通过教育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的适切调整与匹配,前后经历了多元化扩张―横向整合―纵向整合的三大发展阶段,使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实现了有力的支撑,充分发挥了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在多元化扩张阶段,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主要侧重于扩大办学规模;在横向整合阶段,侧重推动高等教育机构的横向合并与重组,优化教育结构;在纵向整合阶段侧重于强化“双元”结构(综合性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之间的联系。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为“双元”结构,高等学校总数为421所,包括108所综合性大学,210所应用技术大学。

2.1.2 国内:国务院提出要推动一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这个发展的核心是要建立中国高等学校的分类体系。引导一批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学校可以是新建学校,也可是历史悠久的学校;可以是大部分专业,也可以是一部分专业。他表示,对于要转型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的独立学院,国家鼓励它们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对于2000年以后新设高校,也鼓励它们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的高等学校。目前已有130余所高校提出了试点转型的申请。

2.2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遇到的问题

2.2.1 思想观念不够开放,服务意识不强,积极性与主动性还不到位。学校开放办学观念还不到位,主动与社会各界沟通和建立密切关系还有待加强。争取办学资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不强。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能力弱,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还不到位,为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与地方政府的良性互动关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2.2.2 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欠缺高水平的学科领军人才;师资队伍的年龄、职称、学历等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

2.2.3 学科水平有还不高,独立承担、独立获得国家级重大项目较少,独立获得国家级奖励较少。科技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2.2.4 国际化水平不高。在国际学术交流、国际间科技合作、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和留学生培养等方面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

3 黑龙江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对策

3.1 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专业特色

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对专业进行分类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专业结构优化,形成工、管、文、理、经、法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建成以大矿业为特色、大工程为背景、大企业为依托,适应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特色专业群。

依托行业,进一步强化矿业特色,鼓励和支持各专业在自己的领域中办出特色。重点加强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瞄准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等对新型人才的需求,通过集成整合,大力培育特色优势,建设一批地方和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形成若干个服务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专业群,实现专业与企业、专业群与产业链的有机对接。以4个国家特色专业先行先试,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

3.2 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完善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三级教学督导的作用,加强教育教学督导作用。完善现行的教学质量标准,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及时对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做出综合和科学的评价,进而保障人才的培养质量。

3.3 加强学科团队建设

进一步完善学科带头人的观项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构建起学科带头人水平高,学术骨干实力强,结构合理、有序稳定的学科团队。根据学校确定的学科结构,按照学科建设需求,通过引进、共享等方式,为各学科配备本领域的学科领军人物,优化学科团队结构,提高学科团队的人员层次,提升学术水平。以重大项目、高水平研发平台为载体,根据国家和黑龙江省区域经济战略需求,引进培养共享一批具有龙江学者水平的人才,建设一批省级及以上学科团队。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想,聘请大型企业、大所、高水平大学的相关专家为我所用。

有计划、有目标地选派学科骨干到国内外名校做访问学者或研修,到大型企业锻炼或开展产学研合作;对学科专业发展潜力大,业绩突出的年轻教师,进行重点培养,资助其到名校攻读博士或访学。创新资源配置,促进跨学科、跨领域、跨单位合作,形成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3.4 完善学科制度政策

完善学科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学科淘汰机制,调动各学科发展的积极性。加强学科绩效考核,根据绩效考核确定建设经费的投入。鼓励全体教师参与到学科建设当中,发挥全体教师的主动性与创新性。力争获得政府相关项目的支持和社会各类资金的支持。建立高层次项目、高水平科技奖、省重点实验室等培育与建设的专项政策,通过政策机制创新破解学科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3.5 创新科技工作体制机制,构建完善的科技评价体系

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扶持政策,按照扶优扶特的原则对科技创新给予扶持。按照科技创新项目与国家、区域和行业的重大战略,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程度,给予不同的支持,促进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的发展,提升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改革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加快建立与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科技企业孵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

建立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评价方法,针对科技活动人员、创新团队、平台基地、科研项目等不同对象,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工作特点,分别建立涵盖科研诚信和学风、创新质量与贡献、科教结合支撑人才培养、科学传播与普及、机制创新与开放共享等的评价标准。

改革科技服务人员的评价标准,强化服务意识,将科技服务人员的业绩与科研指标挂钩,与为教师争取科研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评奖等环节提供的服务联系起来,形成大家共同努力及时完成科技工作的良好氛围,促进学校科技工作的发展。

3.6 加大高层次、“双师双能型”人才引进力度

调整人才引进政策,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计划地引进优秀博士或具有博士学位、学成回国人员,从全球人才市场引进高端人才。实施龙江学者计划、学科带头人计划等,着力引进和共享一批学科领军人才、学科后备人才等。按照应用型定位的要求,在科研院所、大企业中引进或聘用实践经验丰富,具备相应学历、理论水平高的双师双能型人才,作为专兼职教师,提高师资队伍“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比例。

3.7 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

完善师资队伍培养培训体系,建立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机制。对不同职业发展期的教师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提升、进修以及专项技能培训等。

实施青年才俊支持计划,加大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力度,探索建立杰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结合国家、省战略的重大需求和“省部共建协议”,依托特色与重点学科、平台,对优秀青年人才给予专项配套、重点支持,提高其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培养一批学科后备带头人。

支持教师强化学科专业的实践能力,支持教师获得相关的职业认证、执业资格证等,增强教师的行业技能、提高专业化水平。依托相关的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支持中青年骨干人才到相关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兼职,增强实践能力。

3.8 提供精准精细服务保障

加强“一站式”服务和“德育实践”品牌建设,健全学生资助、公寓服务、心理健康、国防教育工作体系,加强服务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不断适应和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加大学业支持力度,全程规划,全力支持,个性指导,激励学优生,帮扶学困生,保证学生圆满完成学业。

4 案例分析

为推动黑龙江科技大学在“十三五”期间转型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黑龙江省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形势和学校实际,制定了《黑龙江科技大学转型改革方案》在实践过程中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4.1 办学层次实现了新跨越

2012年10月学校获得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3年4月学校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大学,2014年9月学校获得安全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4年10月学校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4.2 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启动了校企协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了矿业特色鲜明的,工、管、文、理、经、法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本科专业数量从48个增加到55个,学科门类达到6个。省重点专业达到10个,国家特色专业达到4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建设项目1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拥有实验室、实践基地70个,校外实践基地226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3.2亿元。学校承担各类教学研究项目932项,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279项。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二等奖近20项。

生源质量显著提高,电子信息类、工商管理类和地质类3个专业实现大类招生。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获得国家级奖励31项,省级奖励153项。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200项。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完善,通过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等资助金额1.1亿元,受益学生7.43万余人次。就业质量稳步提高,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五年来一直保持省内高校前列,就业于世界500强企业与考取985、211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比率不断提升。2012年该校获得“全国就业50强”荣誉称号。

研究生培养类别不断丰富,教育层次、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开展了“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和安全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的培养。研究生主持省、校级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近800项,1200余篇。在省硕士学位论文合格评估中,合格率100%。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有2个研究生导师团队获得“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的荣誉称号,有4名研究生导师获得“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荣誉称号。

国际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深入。新增俄罗斯乌拉尔矿业大学、德国马格德堡应用技术大学等15个国际合作伙伴。加大了教师出国访学及培训力度,与国外高校开展科研及技术合作5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特色鲜明,通过了教育部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

4.3 学科建设实现新进展

学科建设稳步推进,学科水平不断提高。获得1个省级煤炭产业重点学科群,矿业工程、电气工程和机械工程3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构建起8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开展了一级学科博士人才的培养和一级学科博士后人才培养。硕士学位点涵盖了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法学5个学科门类,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专业学位拥有工程硕士(含7个工程领域)、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MPAcc)和金融硕士4个类别。

4.4 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取得新突破

纵向科研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获批国家级项目4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项(包括重点项目1项),科研经费达到2.53亿元。获得授权专利738项、软件著作权24项,出版专著29部。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69项。

科技创新平台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瓦斯等烃气输运管网安全基础研究国家级专业中心实验室和煤矿深部开采地压控制与瓦斯治理省重点实验室。建成“石墨加工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石墨深加工技术服务创新平台”、“黑龙江省微(纳)米石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3D打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煤矿瓦斯分离与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等5个省级科研或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省东部煤电化工程技术研发平台研发项目达到54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4.6亿元。协同创新项目“高纯石墨材料开发及其典型应用”列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石墨烯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与鸡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MG180/420-BWD型桥式采煤机通过黑龙江省科技厅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系列面结构光扫描测量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产业化;“金属粉末激光选区熔化3D打印机”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大型并联机构熔融沉积3D打印机(FDM)”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产业化。黑龙江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项目“充填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了黑龙江省科技厅验收,在龙煤集团应用显著效果。

4.5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聘请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培养龙江学者后备2人、遴选培养青年才俊84人,引进博士41人、硕士83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85.4%。聘任兼职教授67人。选派57名教师赴国外访学研修,选派43名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做访问学者。

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多名教师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4.6 大学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取得新成绩

文化建设成果显著,进一步深化教育理念、继承学校精神、培育优良校风学风和营造人文环境,以“江畔朝阳”为品牌,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形成了“七月两节一讲坛一沙龙”的校园文化活动格局。2011年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3年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年学校被省纪委命名为第二批全省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2015年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和谐校园建设不断深入。教职工福利待遇不断提高。偿还7亿多元债务。数字化校园建设更加深入,改造多媒体教室,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求。校园安全体系不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加强。校园环境不断改善,江堤拆迁获得资金和土地补偿。新增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篇10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教育技术,终身教育,教育技术决定论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649(2015)04-0065-04

从1946年计算机诞生和1975年卫星上天开始,持续的新技术革命深刻全面的改变着工业化以来的世界。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为主导的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全面的促成了人类文化,思维,交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使人类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知识经济,全球化,终身教育,虚拟社会等成为这一时代的特点。在这场持续全面深刻的变革中,教育既是科技及其社会变革的推动者,又是被网络化时代所塑造。这种作用,不仅表现在终身教育思想和及其时代深入发展,表现在教育目的及其课程、学校教育生活方式,表现在网络通讯技术革命性成果在学校教育实施手段的运用方面。特别是网络化远程开放大学的广泛建立,国际著名高校建立的网络化免费开放的课程联盟的全球化开通,以及虚拟大学等概念的提出,网络通讯技术在课堂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的运用,使人们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现代化中的作用和价值青眼有加,特别是后发的现代化国家,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在推动本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试图以最先进的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解决教育现代化的问题。结果,在现实中形成了一种倾向,认为教育技术越先进学校就越现代化,即教育技术决定论。这种主张不仅在现实中,也在学术中,一方面开设了过多的教育技术专业,另一方面学术研究的主题也过多的集中在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方面。但同时,也有人反对技术崇拜,主张教育技术手段论。那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到底价值几何?在现实中又如何对待。

一、现代教育技术是终身教育发展的有力手段

大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拉开了现代化大工业化时代的序幕、促成了人类社会进入市场化、城市化、逐步建立了以自由、平等、民主和法治为核心价值的文化体系,社会运行体制与机制,由此构成了西方主导的现代化模式。在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教育逐步的从教育思想,教育目的、学制、师与生的选择标准、知识的标准、课程、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的价值取向及其方式、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向现代社会发展所必须的模式转变,这一变革是以工业革命为开端的社会现代化变革所必须的教育系统性变革,而这种变革和整个社会及其其他各有机系统的变革是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二战的发生、1957年卫星上天,以及随后出现的电视,电子计算机的运用与普及等一系列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促成了对工业革命以来社会发展的反思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预设,启动了人类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的探寻。其中,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在东西方对立的冷战时代,尤其具有教育变革意义,它促使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反思和改革教育,并使教育上升到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以1958年美国的颁布的《国防教育法》为标志,人类在二战后开启了教育变革的序幕。同时,1960年奥多•W•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的演说中系统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使教育由传统的消费领域变成了生产领域,成为决定国家生存发展的关键和基础,一本万利的事业,由此成为最大的产业受到各国从未有过的重视,为美国及其国际社会的教育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提高教育的社会地位,提高教育质量,普及高等教育,开展继续教育由此在西方世界兴起,并演化为全球化教育变革运动。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1971年英国利用广播电视技术建立了开放大学。1972年法国教育思想家埃德加•富尔经过对继续教育发展的研究总结,向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长递交了研究报告,即《学会生存》,系统化了终身教育思想,并成为人类教育转变的里程碑式的报告。与此同时,在1971年发生的中东石油危机之后,1972年罗马俱乐部出版了《增长的极限》,告诉人们依赖自然资源快速发展的现代工业文明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已经走到尽头,陷入生存危机。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D•贝尔出版《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一书,首次提出继现代工业化社会之后人类进入到了后工业化社会,即以知识技术创新为发展基础和动力的社会。自此,信息化、知识化社会成为继工业化社会之后的社会的命名,预设和建构。进入本世纪,一方面,为解决生存危机而产生的人类可持续全面发展的理念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认识和社会建设实践。另一方,人类社会由依赖自然资源实现经济增长的时代进入到了以创新为发展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工业化时代的现代教育转向终身教育。于是,学习成为每个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学习即生活,学习即工作,学习即发展成为这一时代的客观标志,实现每个人自由自觉的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全面发展成为这一时代的基本需要。这一客观趋势,使教育现代化思想和理想在继承既往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上迈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以促进社会可持续全面发展,以知识化社会为背景,终身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和发展目的,以满足和每个人自由自觉的个性化终身学习为任务,以促进每个人个性化全面发展为目的终身教育时代。在这样的人类历史进程中,为了满足每个人自由自觉的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需要,就必须解决工业化革命以来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因竞争的需要,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教育环境的限制,追求标准化对个性化学习的限制,注重效率致使和社会现实生产生活的隔离,使教育难以普及的难题,使各级各类教育实现平等民主和自由,满足和促进每个自由自觉的个性化学习的客观需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们利用现代网络和移动通讯技术的优势,结合现代教育原理,创立了建立在网络化技术之上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学校管理,改善课程教学,向更大范围传播,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育的平等自由民主。无论是英国开放大学和本世纪发展起来的国际著名大学网络化免费开放的大学课程联盟,都把现代网络化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手段而不是目的。既就是英国开放大学以及其他国家的网络化开放大学,也只是运用网络化通讯技术的特性为创建虚拟学校教育创造了条件,为每个人自由自觉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教学生活与交往的平台和便利,而不是改变了现代大学教育本质。换言之,网络化远程开放大学并非大学现代化,现代化大学并不必然是网络化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程度只是当代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外在而非关键指标。

二、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效率的手段。教育技术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为了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提高教育效益,根据教育教学原理进行再创造后运用到教育领域的信息传播技术。最早运用到教育领域的是影视技术,主要以电影,摄影、幻灯片为代表,他们只是教育的手段而且是补充手段,通过这些手段课堂教学更直观,生动,但由于受科目性质及其教师能力的限制,在初期应用并不广泛,但开了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先河。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等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创造了程序化学习的教学机器,他们认为教学活动就是建立条件联系的过程,并将编排好的知识程序输入学习机器,运用奖惩原理,通过反复练习建立起所需要的条件反射行为。机器化的程序教学一方面满足了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另一方面,开创了运用机器和程序进行教育的先例。程序教学的发明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以至于当时被认为他的出现将会取消教师和学校。1957年卫星上天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电视被积极的运用到学校教育领域,1971年电视广播大学在英国建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举办远程教育的时代开始,教育技术的运用范围显著扩大。进入二十一世纪,在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广播电视大学转向网络化远程开放大学,这一转向不仅代表了教育技术的进步,也代表了教育技术已经由单一的教学手段开始成为学校教育生活环境的建构物,人们不但可以利用以互联网和现代通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学习,而且可以在互联网建构的虚拟教育教学环境中组织教学生活,比如举办远程开放大学,建设开放免费的大学课程联盟,惠及普罗大众,满足他们自由自觉地个性化学习的需要。网络化远程开放大学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使人误以为教育技术革命是教育变革的根本,甚至认为教育现代化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广泛的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即信息化就是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教育运用信息化技术越先进,学校的现代化水平就越高。但实际上,无论学校教育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深度多么不同,也不论是普通大学或联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免费向全球每个学习者开放自己的教育资源,提供课程及教学支持,还是利用以网络化通信技术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建立起网络化远程开放大学,都是课程及其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并能形成广泛连结,变得丰富多样,便于学习者使用和掌握,提高了教学效率。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围墙的限制,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使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全球共享。能够有效满足每个人自由自觉的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并同过网络虚拟校园和课堂教学交往扩大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与认识,推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促成地球村民意识的形成和本土意识的发展。大量的事实证明,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的运用,并不能改变学校教育的本质,也没有证据证明它能提高教育质量,但他确实是学校教育提高教育效率的手段。

三、科学的运用教育技术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随着知识化和学习化社会的进步,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推进,如何从现代教育发展的逻辑出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依据学校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积极满足每个人自由自觉的个性化终身学习,促进他们个性化全面发展,是当代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课题。

1.要理性的对待现代教育技术。要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产物,是现代学校教育利用其提高教育效益的手段,而不是现代化教育本身。

2..要正确的认识学校教育的本质。教育从本质上是通过人和人的教育交往活动实现人的个性化全面发展的社会活动。所以,学校教育在本质上就不是单一的标准化的知识传递活动,泛而言之,他不是单一的信息传递和接受活动。因为任何人都不是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和传播信息的互联网,而是有价值和理想、有丰富情感、理性的复杂能动的社会主体,活生生的具体的人。他的生活不是单一的经济生活或政治生活,不是任何一种可以被任意驱驰的工具,从根本上讲,他的生活是人之为人的自由而丰富的生活,一种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生活。正因为这一本质性存在使任何教育技术对学校的改造都只能处于屈从地位,只是一个学校教育的辅助者。也正因为这一点,任何试图用教育技术革新代替人和人教育交往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努力注定是要失败的。

3.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网络化远程开放大学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终身教育时代在教育领域运用的集大成者。而要办好一所以网络化为主导的现代信息技术构造的大学,关键的还在教师,在于教师的教育品德和学术水平,学习和创新能力,在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网络化教育技术环境中建构所需要的教育教学生活环境,组织和促进教和学之间,受教育者之间进行教育教学对话与交往,学习发现和再构的能力,因为没有教和学之间的教学交往与对话的有效进行,就不是教学活动,而没有教学活动的学校是不存在的。没有了教学活动,网络化的远程开放大学就是一所现代化的图书资料库。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从意识和能力上满足基本的需要,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预设时充分考量到课程,受教育者和教学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防止不问课程性质和教学效果,不恰当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于教学的现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