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故宫博物馆的设计范文

故宫博物馆的设计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38:4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故宫博物馆的设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故宫博物馆的设计

篇1

关键词:博物馆;营销;文创产品;故宫淘宝

一、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品

博物馆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放置奇珍艺宝的神圣场所。但进入现代,随着知识的普及和大众教育的需要,博物馆已由原来的单一的收藏品放置点延伸成具有展示藏品、传播信息、传授文化和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场所。博物馆的参观人群也已经从精英阶层逐步转向平民大众。根据文化部的《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博物馆建设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博物馆事业加速发展的基本理念,树立博物馆文化资源属于人民、博物馆文化发展依靠人民、博物馆文化成果惠及人民的理念。鼓励公众参与博物馆事业,维护博物馆文化资源共享的公平,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而要做到博物馆建设以人为本,惠及人民,实现文化资源共享,除了博物馆向社会开放外,做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也是一个重要方向。博物馆文创产品在我国被定义为:依托本单位馆藏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以文化为核心内容的产品。博物馆文化产品根据其不同形式和功能可以分为文化体验产品和特色纪念品等多种类型。其中文化体验产品多以科技提升为主要形式,将最新科技与故宫文化相结合。比如博物馆馆内开设科技体验专区,或者开展VR体感游博物馆活动,同时也与新媒体结合,由博物馆牵头开发APP,如“每日故宫”“口袋博物馆”等。而通过创意转化为主要形式的特色纪念品是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另一个大类。特色纪念品与其他类型的文创产品相比更加注重创意,它对博物馆馆内藏品、环境、文化或者博物馆自身形象资源进行提炼,再创造,把这些平面元素、符号故事创新性地加工与重组,形成新的独特的文化产品。这种特色纪念品与文化体验类产品相比在时间上有可持续性,在空间上有实体性,可以赠人也可以自用,更易于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此外,这种特色纪念品还可以为博物馆带来一比可观的收入,延长了产业链,为博物馆事业发展开拓了更多的可能性。北京故宫博物馆作为我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在文创产品的设计和营销上也处于领头羊的地位。本文就以故宫博物馆开设的“故宫淘宝”为例,从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推广(promotion)四个方面分析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网络营销策略。

二、故宫博物馆线上文创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一)故宫博物馆与“故宫淘宝”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体系完备、涵盖古今、品质精良、品类丰富。现有藏品总量已达180余万件(套),以明清宫廷文物类藏品、古建类藏品、图书类藏品为主。藏品共分25种大类别,其中一级藏品8000余件(套),故宫博物院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故宫淘宝”正是在故宫博物院这些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建成的,2008年12月,“故宫淘宝”官方旗舰店在淘宝网开张。截至2016年底,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共有9170种,而在故宫淘宝上出售的文创产品有200多种。根据故宫博物院文创部透露,2013年之后,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开始走红网络,文创产品收入连年走高。2016年文创部线上产品销售额3000余万,2017年文创部总收入较2016年增长26.7%,达到近5000万,而2017年故宫文创部线下收入近1亿元,2017年文创产品总销售收入为1亿4千万元左右。

(二)故宫淘宝文创产品的营销推广策略

1.产品策略

产品策略即企业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向消费者提供多种品牌、品种、规格、式样、特色的产品组合策略。截止到2018年6月,“故宫淘宝”所卖商品为274种,分为故宫娃娃、生活潮品、文房书籍、手帐周边、宫廷饰品和包袋服饰六个大类,每种产品的最高月销量能达到一万件以上。“故宫淘宝”产品从外观上看以“萌系”风格为主,近年来推出了萌系猫挂件、萌系锦衣卫手机架、萌系格格书签等商品。把流行的“萌文化”与传统元素相结合,让宫廷里的格格、皇上也开始“卖萌”,掀起了一股卖萌潮,而在卖萌的同时也尽力还原传统文化元素,例如一款名为“朕不能看透”的眼罩就取自雍正帝的奏折资料,并且在设计时在眼罩上的刺绣上尽力还原雍正的字体。从产品的种类和功能上看,“故宫淘宝”的种类以实用性商品为主,有红纸包、T恤、抱枕、钥匙扣、手表等类商品。“故宫淘宝”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广受年轻人的追捧和喜爱。

2.价格策略

价格策略是指综合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依照市场规律进行价格制定和变动,以实现营销目的的营销策略。博物馆文创产品因为其产品特殊性,产品本身不仅应该追求利益性,还应该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因此在产品设计制作方面注重独创性,每类产品设计都会单独开模,且每类产品不会积压过多,因此与同类普通商品相比价格偏高,但也由于“故宫淘宝”所售商品以日常用品为主,所以定价也在购买者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以2018年6月所卖商品为例,“故宫淘宝”所售中,商品价格最低的贺卡为0.8元人民币,最高的仿康熙黄釉瓷盖碗为1280元人民币,销量最高的故宫胶带系列在45元人民币左右。“故宫淘宝”在定价时也会采用折扣定价策略,比如下单即赠免费贺卡,满180元免付邮费,还设有特价宝贝专栏出售折扣商品,以减少库存量。同时,针对老客户也有价格折扣,在确认收货后会获取会员卡,再满500元可获得九五折的折扣。

3.渠道策略

渠道策略是指选择合理的分销渠道以实现产品营销的策略。故宫博物院在“故宫淘宝”的分销渠道上不仅有线上分销,还有线下分销渠道。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线上分销渠道选择了在淘宝网开设“故宫淘宝”官方店铺。根据《2017年度网络购物APP市场研究报告》,2017年全国网上零售额约为7.18万亿,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手机淘宝APP渗透率为69.9%,用户规模达7.13亿,且网络购物APP用户偏好使用手机淘宝。故宫博物院选择淘宝作为自己的线上分销渠道是明智的选择。截止到2018年11月,故宫淘宝的店铺粉丝数为290万,好评率为99.82%,同时也是三冠金牌卖家。在淘宝网平台上,除了“故宫淘宝”外,还有一家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也出售故宫文创产品。除了线上渠道,线下的实体店也为“故宫淘宝”带来非常高的销量。在故宫博物院附近设有两家故宫文创实体店,一家在午门外,一家在东华门外,所售商品价格与线上淘宝店一致,主要顾客群体是参观故宫的游客。

4.推广策略

推广策略是指通过人员促销的方法或广告宣传等促销策略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引发购买行为的促销策略。“故宫淘宝”的推广策略多种多样,除了利用新媒体两微一端进行文案营销推广外,还通过纪录片、宣传片推广,此外还有与其他知名品牌联合等手段。在促销策略方面,“故宫淘宝”会利用节日进行促销。例如,2017年7月,中秋节前夕,“故宫淘宝”与知名糕点店“北京稻香村”合作,推出中秋限量月饼糕点“掬水月在手”,这种方式打响了“故宫淘宝”的知名度,提升了故宫的销售额,也让购买者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在宣传推广方面,“故宫淘宝”利用两微多端,在微博、微信设有“故宫淘宝”官方微信号和微博号,同时开发出“皇帝的一天”“故宫社区”等多款APP,充分运用新媒体进行网络营销。“故宫淘宝”的网络运营做得非常成功,例如,2018年6月4日在公众号“故宫淘宝”中的《朕再也不许别人说你土》一文中科普中国山水画相关知识,并且说明“故宫淘宝”如何提取山水画元素重新打造“端午花草系列古风香囊”,在文章结尾处附上淘宝链接。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在十天之内就达到了十万多,且香囊的当月销量也有几千多个。这种方式既宣传了传统文化,又提高了故宫博物院的影响力。

三、“故宫淘宝”文创产品营销的借鉴与启示

(一)产品数量与质量问题

“故宫淘宝”自从成为新晋“网红”之后,销量猛然增长。销量的增长带来了一系列商品供应不足、物流运输不当等问题。如2017年发售的“天赐福禄”“御膳房”等系列的纸胶带一度供货不足,在“故宫淘宝”中售价标为99999元人民币,变成了只展示图片,不可以购买的“绝版胶带”。此外,在2017年中秋节推出的“掬水月在手”系列月饼,也同样被一些消费者诟病货不对板,在图片中展示的“圆月饼”等到经过装盒、邮寄、运输等环节就变成了“方月饼”甚至是“碎月饼”。在产品数量和质量方面,“故宫淘宝”可以向台北故宫博物馆的网络商城学习。台北故宫博物院每三个月就要求推出约300种设计新品,几乎覆盖到全部的文物产品,并且采取严酷的“退场机制”,即上架一段时间后如果市场反应冷淡就退场,退场之后的商品,则通过打折或销毁的方式处理。这种机制也促使博物院为那些即将退场的文化产品提供了价格减让。而在运输环节,“故宫淘宝”应该选择与服务更好的快递公司签约,并且在商品上架前做好市场调查和准备工作,保证供求平衡。

(二)版权意识有待加强

“故宫淘宝”除了自身商品质量和数量问题外,还存在着版权意识不强的问题。这里的版权意识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自家产品容易被剽窃侵权,另一方面是自身涉及侵犯其他产品的版权。对于第一个方面,“故宫淘宝”所售产品由于以实用小商品居多,所以容易被“盗版”,在淘宝网上搜索故宫胶带,会出现许多小生产商生产的盗版故宫胶带。而台北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在这一点上做得比较好,他们会在大部分自身产品上打上博物院logo,既给了消费者归属感又打击了侵权者。另一方面,“故宫淘宝”在2018年3月身陷“侵权风波”,它推出的“俏格格娃娃”被指身体部分与国外某品牌娃娃相似。对此,“故宫淘宝”做出下架召回的回应,并称“娃娃身体部分为合作工厂提供的其享有知识产权的结构通用身体模型,权利人授权我们使用该身体模型”。不过,截止到6月,此款娃娃依旧在下架处理中。对于这种情况,“故宫淘宝”应该防患于未然,在商品发售前或者在商品简介页里对商品的版权进行说明,而不是事后再发声明。

篇2

学生姓名

浓浓

学  号

   12345678

二级学院

学院

专  业

   级    班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指导教师

职   称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限

(根据本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时间安排填写)

   2019年 9月 2日起至 2020年 5月 10日止

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地点

学院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近几年来在互联网背景和新媒体时代的推动下,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耳熟能详的地标性传统文化景点,成功转型为一代超级文化类大IP,成为国内外博物馆争相学习的典范。近年来,在文创产业带动下,故宫化身成为“网红”。到2019年,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研发超万件,文创产品收入年营收在2017年就已达15亿元。如今,故宫已不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利用文化创意产品走进百姓生活的一个样板。故宫“年轻化”,文创的创造性开发和新媒体传播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故宫的成功并未带动国内其他博物馆文创产业的腾飞,文创产业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希望从对故宫博物院文创产业发展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对其他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的借鉴之处。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本文着重分析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开发、营销与传播的成功方法,从研发,新媒体平台与营销渠道等方面研究新媒体时代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发展模式。文内除分析了故宫文创产品的开发外,还分部分展示了故宫品牌的营造 ,包括故宫系列APP,这些应用不仅推动了博物馆内文物知识的传播,而且丰满了故宫亲和的形象;“故宫六子”的拟人化推广,不仅与古代文化相对应,而且极受观众喜爱。

 

三、研究方法、设计方案及预期进度:

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先后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活动策划、视频资料,然后到故宫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对故宫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和总结。

设计方案:整篇文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故宫文创产品开况,包括开发理念、模式和特性;第二部分研究故宫文创产品的新媒体营销,包括故宫系列APP和故宫线上商铺;第三部分则是分析故宫文创品牌的跨界合作。

预期进度:

1、2019年7月1日-5日:毕业论文写作动员会议,安排指导老师;

2、2019年7月6日-9月1日(暑假):选择研究范围,酝酿选题;

3、2019年9月2日-11月24日:定题,修改和提交开题报告书;

4、2019年11月25日-2020年5月4日:毕业论文写作、修改、定稿、提交;

5、2019年12月23日-29日:毕业论文写作中期检查;

6、2020年5月4日-5月10日:毕业论文相似度检测;

7、2020年5月11日-15日:小组答辩;

8、2020年5月15日-17日:大组答辩;

9、2020年5月22日前:毕业论文工作建档、总结、评优等工作。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吴春晖,范文静.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研究——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例[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27(04):37-41.

[2]石珺婷.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趋势分析——以故宫博物院为例[J].中国报业,2019(08):10-11.

[3]赵迎芳.中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理论与实践[J].山东社会科学,2020(04):169-176.

[4]宋云飞,张云笛.新媒体背景下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发展探究[J].新媒体研究,2019,5(06):124-126+137.

[5] 王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再设计研究——以中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为例[J]. 设计,2019,32(11):142-145.

[6]陈子焓,王晨奇,刘珈莉,刘倩.新媒体环境下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分析——以故宫出品App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5(10):78-80+90.

[7]王威娜.新媒体重塑旧传统——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品牌创新[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6(02):89-96.

[8]史灵歌,孙子惠.社交媒体时代故宫文创产品的网络营销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18-25.

[9] 何依宁. 新媒体时代故宫博物院的品牌文化传播路径分析[J]. 新媒体研究,2019,5(04):54-56.

[10]刘东昂.媒介融合背景下营销模式创新研究——以《上新了·故宫》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2):107-108.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研究意义、创新点、前期准备工作、存在的难点和困难、建议等):

 

 

 

 

 

 

 

 

 

 

 

 

 

篇3

关键词:艺术衍生品 博物馆 古根海姆

本文题目是艺术衍生品在当今艺术类博物馆的重要性,重点虽集中在美国的艺术类博物馆与其政策,属国际视野下的外国美术史研究,但基本原则、结论的初衷是希望可以通过笔者的研究学习比对国内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找出不足与待改进之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马琳老师的《美国博物馆经济的来源与构成》一文和去年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五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都给了笔者很大启发。所以笔者借助两者和书本材料对我国博物院展馆的形象宣传及艺术衍生品的研发稍作学习和思考。

国际博物馆协会将博物馆定义为:“一个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服务于自身发展,向公众开放,以研究、教育、娱乐为目的,获取、保存、研究、传达和展览人类及其环境的物质见证。”马琳老师的《美国博物馆经济的来源与构成》一文,主要内容就美国艺术类博物馆的性质、存在目的及资源的分配、管理及投资等经济方面加以分析,从资金来源与构成角度出发分析了政府与私人是如何赞助博物馆的,以及博物馆自身又是如何进行创收的。美国博物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美术馆最大的不同其在经济、管理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免受政府压力自行管理而独立于政府,所以他们的大型博物馆可以自己建立自己的经营模式品牌“古根海姆”,将分享馆藏放置国际规模,它的自身管理与运营给世界范围内的博物馆发展模式提供了良好借鉴。美国的博物馆资金的来源与收入主要包括政府赞助、私人捐赠和博物馆自身的创收三个组成部分。就这三个方面来说,美国和中国都有政府的赞助;私人捐赠涉及国家财政税收制度我国一时间在单方面无法有很大变化;而博物馆自身的创收在中国博物馆却很少有所显现,其实在博物馆自身管理上是可以有很大突破的。我们与美国体制上根本的不同,我们可以以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院的为例来看,其周边产品的研发及品牌企业可以给我们很多借鉴。

第五届西部文博会台湾文创精品馆在西安的精彩亮相以博物馆为主题概念,参展主题为具有博物馆周边商品研发能力的品牌企业,进行文化与科技、设计、商品的创意运作进行艺术衍生品的研发。我国的博物馆文物青铜、陶瓷、玉器、书画等数不胜数,面对历史留下的宝贵文物,博物馆如何做到既能背靠历史做学术上的贡献,又面向未来去科普大众,还能自身研发艺术衍生品进行创收从而减少国家的负担,台湾博物馆在这三个方面都能给予我们良好的启示。尤其是台湾故宫博物馆周边产品的研发与企业的合作的文化创意产业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一、艺术衍生品之文化与设计

台湾故宫博物院的精品在与现代工艺设计上的应用体现的尤为明显,先进的技术与现代的设计理念富有现代生活的概念创意产品和实用品都给人耳目一新。秦砖汉瓦沙原先的形象基础上作现代工艺的加工,制成系列创意产品家居摆设等,青花瓷系列的环保手提袋、手机包等实用产品,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有不少购买者。而且场馆的摆设也非常有设计感,纷纷拍照留念,仅从现场簇拥的观众来看,已能证明台博的艺术衍生品非常受欢迎。相比较中国大陆的博物馆仅有一些旅游纪念品而没有相关艺术的衍生品和周边产品的研发。

二、艺术衍生品之文化与科技

篇4

[主题词]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文物安全

[中图分类号]G2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4-0102-02

安全技术防范是通过对安全技术、设备、防护设施和守卫人员的综合管理,及时发现入侵,有效制止犯罪,对危险、要害的场所和部位实行预防性控制的活动。顾名思义是通过技术手段防范于未然,从而保卫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通称“技防”。“技防”与“人防”、“物防”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三者互相联系、紧密结合,构成了安全防范系统的主要特点。现代意义上的安全技术防范是根据防护目标的需要,运用某些技术手段,与建筑物实体防护的薄弱环节和按防护级别确定的要害部位,组成一个有规划、有范围、有重点的防护区域。

一般而言,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是根据防护区域现场环境和特点,因地制宜地采用点、线、面和空间相结合的多种技术类型的控测器,构成多层次、无漏洞的入侵控测感知网络系统。在这个网络系统控制范围内,无论入侵者从何方入侵,采用何种入侵手段,入侵探测感知网络系统都能及时、准确地捕捉到入侵信息,实时触发中心控制主机系统的声、光报警和部位显示。控制室接到报警后,值班人员通过操作控制,用声音复核进行监控跟踪,并实时录音、录像取证,把入侵活动信息记录、存储下来。与此同时,在“物防”设施的阻挡和妨碍下,依照预案,运用通标的安全尚未构成威胁的情况下,依照预案,运用通信系统,指挥调度警卫力量迅速出击,使犯罪分子当场落入法网,从而取得与刑事犯罪斗争的胜利,进而达到了安全防范的目的。因此,安全技术防范弥补了人防、物防方面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健全了安防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安全防范系数。

我国有组织的安全技术防范起源于文物系统的文物保护。1959年8月15日,故宫博物馆珍宝馆发生了一起盗宝事件,盗贼盗走部分金册、金古币、佩剑等珍贵文物。案件披露后,举国上下震惊,也给保卫部门敲响了警钟。故宫博物馆虽有旧日皇宫的护城河、高墙大院,又有相当强的保卫力量,但却不能制止盗窃案的发生。1960年,故宫博物院珍宝馆内安装运行了我国第一台声控报警器。从此以后,故宫博物馆虽发生了多次盗窃,但都未能得逞,充分显示出安全技术防范的作用。故宫珍宝馆安装的声控报警器标志着我国开始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加强防范确保文物安全,文物系统是报警设备应用、普及、发展的排头兵。到目前为止,文博系统已使用报警系统50年之久。1987年,公安部成立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首先开始制定的标准就包括文博系统安防的相关标准。

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赢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机构。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示、公诸于众,给大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由此可以看出影响博物馆安防的基本因素:保存并展示重要物件,开放给公众。保存环境及保存目标的复杂性,决定了博物馆安防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博物馆的安防工作在面向观众开放的复杂环境下,既要保障展示物的安全,又不能影响正常的展示、参观环境。

《博物馆管理办法》指出,博物馆是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为公众提供学习和欣赏机会的文化事业教育机构。博物馆的收藏、保护、展示功能和展品的独特性决定了博物馆是一个既开放又需要严格保护的场所,藏品安全是博物馆事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建立纵深防护体系,实行分区域防范。从空间角度来说,博物馆的安全技术防范应从外到内建立起纵深防护体系,最外层警戒线由室外周界报警系统、栅栏组成,防止无关人员从外部非法入侵博物馆防护区域,属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为建筑周边包括通道、出入口、门窗等,在该区域使用门禁设备、门磁报警、空间报警、视频监控设备,防止无关人员非法进入博物馆建筑内部;第三道防线针对特定目标,如藏品及专用库房或专用柜、藏品修复室、信息中心、报警监控中心等重要部位须进行专门保护。作为要害部位,该区域应使用门禁系统、空间报警(三种以上报警设备)和展柜报警进行防护,结合视频监控系统和音频监控系统,进行日常监控和报警复核,并保存视频、音频证据。通过从外到内建立起纵深防护体系,划分防区,形成多道防线,才能把入侵者拒之于门外、窗外、建筑物之外。

其次,注重特定时间段防护的有效性。从时间角度讲,博物馆的开馆、闭馆、布展、撤展都会对安防系统提出不同的要求。闭馆、布展和撤展期间基本为内部人员活动,这些时候博物馆的安防类似大部分安全场所的管理。相比之下,保存环境及保存目标的开放性决定了开馆期间的安防为重中之重,涉及在大量公众参观时对展品的防护,这对安防系统报警的准确率、监控的有效性、覆盖率都是重大挑战。

第三,物防、技防、人防三者紧密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博物馆的安全技术防范必须与“人防”、“物防”紧密结合起来,在保障物防坚固、技防严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防的主观能动性,三者紧密协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技术防范手段的作用,顺利开展安防工作,确保防护目标安全。

最后,在安防技术设备的选择、使用、施工方面,对于公众开放区域,既要考虑到展品的防盗、防破坏,又不能影响展品的正常陈列和正常参观环境。对大限度地融入参观环境安防设施,还要考虑到安防设备包括门禁、探测器、摄像机、音频采集探头等的美观、隐蔽性。同时,暴露在外的设备不能对参观人员产生心理压迫感,也不能因大量人员的正常出入导致安防设备误报率的上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临时性展览,由于每次展览陈列布局都会有所不同,展柜的摆放将会对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产生影响,必要时甚至必须重新布置报警点和摄像点的位置以及对应联动关系。所以,为适应陈列设计、功能布局重新调整的特点,安防系统线缆和布点位置的设置应留有一定的调整性与冗余度。

博物馆需要一套完整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目前,通行的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由防入侵报警系统、巡更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声音复核系统、通信系统(含有线通信、无线通信)、辅助照明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及监控中心等组成。安全技术防范的功能是以防入侵报警系统为核心,配合以声音复核、视频监控(图像记录)、出入口控制与管理、巡更、辅助照明、无线通讯与有线双向对讲等系统,运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将多个独立子系统融为一体,组成安全防范体系。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在文博系统保护文物安全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0多年来,全国先后有首都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沈阳故宫、云南省博物馆等50多个文博单位通过技术防范设施,及时、有效地抓获盗窃分子,为国家避免和挽回了损失。这些案例充分证明了安全技术防范在文博系统安防工作中的重要性。

篇5

关键词:博物馆 入侵报警系统 后期维护

中图分类号:X9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1-058-02

1 我国博物馆入侵报警系统的发展历史

我国博物馆入侵报警系统可以说是和文物盗窃份子的不断博弈中发展起来的,就像其他许多事物一样,都是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种的发展过程。

我国最早在博物馆安装使用入侵报警设备是在1960年,起因是1959年8月15日,故宫博物馆发生了皇帝定婚金册、古金币和佩剑等文物失窃案,使人们认识到光靠高墙和保安人员是无法有效保证文物安全的。于是按照同志的指示,北京公安局在故宫博物馆安装了我国第一台声控报警系统。1982年,公安部又在故宫博物馆加装了主动红外、被动红外、微波、超声波、声控等监控设备,进一步加强了其安全防护力量。

1984年以后我国博物馆的入侵报警系统进入了普及与提高阶段,但与此同时,偷盗者的技术也有所提高。1992年9月18日,河南省开封市发生了一起震动博物馆界的文物盗窃案――“9・18”文物盗窃案,69件文物被盗。盗窃者多次到现场进行踩点,通过撬开窗户进入展厅,站在展柜顶上,用预先试验过的反技防手段将多个被动红外探测器盖住,使其失去报警功能,从而盗走文物。通过这起文物被盗案,人们开始认识到光靠单一的报警设备无法保证文物安全,应采取多种不同工作原理的防护技术设备,相互补充,构筑多道防护网进行文物保护。随后,防遮挡监控设备和报警展柜等防护设备相继问世。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博物馆的入侵报警系统已经发展成为在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支持下,由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处理控制设备和显示记录设备组成的,由外及里从博物馆的外墙到存放文物的库房展柜全部覆盖的电子系统。

2 主要入侵报警探测器

(1)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由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组成,主要分为单束光和多束光两种类型。当有物体通过遮挡住红外光线时,便会发出报警。此探测器主要用于室外,由于室外情况较为复杂多变,单束光红外入侵探测器只要一束光被遮挡就会发出报警,误报频率较高,建议使用多束光红外入侵探测器。

(2)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主要是感知人体发出的红外光进行报警,价格便宜、安装方便、耗电量少,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入侵报警器类型。但此探测器受温度影响较大,如周围温度超过28%以上或冬天人体从室外进入,便容易发生漏报的情况。

(3)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此探测器采取红外加微波的形式进行探测监控,只有当红外和微波都发生作用时,探测器才会报警。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误报,但只要其中一项失灵便不会报警。

(4)玻璃破碎探测器,此探测器对破碎玻璃的高频声音(10k~15kHZ)进行监控发出报警,但对走路、说话等频率小于10KHZ的声音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对小心划破玻璃不会发出报警并且对10k~15kHZ的其他声音如汽车喇叭等容易产生误报,建议安装声控-震动型和次声波-玻璃破碎高频声响型来减少误报。

(5)视频入侵报警探测器,是对进入警戒区域的物体引起视频中亮度信号的变化从而进行报警。当视频中没有物体移动时,视频处于静止画面,不会发出报警,当视频中有物体移动时、画面产生变化发出报警。视频入侵报警对有围墙的大面积院落有较好的防护作用,但价格较为昂贵并且在雾天或光线不足时效果较差。

(6)泄露电缆式报警探测器,泄露电缆是一种隐蔽式的周界探测传感系统,一般埋在地下或装入墙内,因此不会影响现场的外观而且又属于无形探测场,入侵者是无法察觉探测系统的存在,所以就无法避开或破坏系统。电缆可环绕任意形状的境界区域,不受地形和地面平坦度等因素的影响,其探测灵敏度也不受环境温度、湿度、风雨烟尘等恶劣气候条件的影响,是十分理想的探测设备。

(7)展柜报警,严格说来展柜报警不属于一种入侵报警探测器,它是利用一种或多种入侵报警探测器来保护展柜内文物安全的一种方式。通常使用的入侵报警探测器有压力报警探测器、智能移动报警探测器、门磁报警探测器等。另外,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安装红外栅栏报警探测器等。

3 博物馆入侵报警系统的构成

从对文物保护的空间上划分,入侵报警系统可以由以下四个主要防护区构成:

(1)博物馆防护区。

博物馆的安全防护区域是博物馆入侵报警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它应从博物馆的外墙开始建起,可以使我们的安保监控人员在入侵者刚进入博物馆馆区时就第一时间发现。

博物馆的安全防护区域可以采用的技防设备有:红外对射报警探测器、振动电缆、泄漏电缆、感应电缆、微波墙、高压电子脉冲式探测器、视频报警等产品。防护区的报警器应具有防拆、防破坏保护功能并在被破坏后主动向控制室报警。

(2)博物馆监视区。

监视区是指博物馆外墙到博物馆建筑物之间的区域。主要包括室外广场、停车场、主要道路等。此区域的主要设备为遥控摄像机。当防护区发生报警后,监控人员可以通过监视区域的遥控摄像机及时发现入侵人员,为下一步采取必要的行动,赢得时间。

(3)博物馆建筑物防护区。

博物馆建筑物防护区是指博物馆内各文物展厅、库房、修复室等建筑物的门窗、通道、出入口、通风口、天花板检查口等容易受到犯罪分子的破坏和入侵的区域,这也是他们接近文物的主要途径。因此除了安装防盗门、钢化玻璃等物防设备外,还应安装必要的技防设备。另外,像设备间、档案室、配电间、机房等区域也应作为防护区,这样既可以让犯罪分子无处藏身,也可保证安全防护设备的有效运行。

博物馆建筑物防护区可以采用的技防设备有:主动红外探测器、被动红外微波入侵探测器、振动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幕帘式探测器、金属栅栏断线报警、遥控摄像机等。每个防护区域最好安装两种以上的探测设备并且要覆盖可能进入通道的全部面积。

(4)重点部位防护区域。

重点部位防护区域主要是指文物展柜和重要贵重文物展示区。此区域内保存有珍贵文物,一旦丢失将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重点部位防护区域可以采用的技防设备有:智能物品移动探测器、主动红外探测器、被动红外探测器、视频移动报警、红外栅栏、压力报警、遥控摄像机等。

4 博物馆入侵报警系统的后期维护

博物馆入侵报警系统后期的维护不同于一般设备的维护保养,不是出现问题后再进行更换维修。而应是有一批专业技术人员来保障其时刻正常运行。

博物馆入侵报警系统目前的维护保养主要有三种形式:(1)由入侵报警系统建设施工方进行维保。这种维保的优势是维保公司对整个系统较为熟悉。可以迅速发现问题,排除故障。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博物馆安全防护系统所用的维保方式。(2)博物馆自身维保。这种维保的优势是可以让博物馆的安保工作人员熟悉入侵报警系统设备的性能,更好的将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熟练操作。但目前博物馆入侵报警系统的科技含量普遍较高,一般工作人员很难对其发生的故障进行排除。(3)聘请专业的维保公司进行维保。但此类维保的问题是后期维保公司和前期的施工方在衔接中容易产生问题,影响维保质量。

目前,博物馆入侵报警设备的通用性和标准性建设相对滞后。通常都是一个厂家一种标准,不同厂家的产品不能兼容使用,甚至是同一厂家不同型号的产品都不能兼容。这就给设备的后期维护保养和更换升级带来不少麻烦。另外,我国虽然在2004年就颁布了《安全防护工程设计规范》,但其中并没有涉及后期的维护、保养、检修等内容。这就给维保工作的开展和维保工作质量的检查造成了无据可依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邢更力,宋京生.博物馆安防系统维保需求产生和现状研究[J].中国安防,2011(04).

[2] 李元彪.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的回顾与展望[A].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发展百年――2005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

篇6

关键词:博物馆空间 藏品 光与影

中图分类号:G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96-01

一、博物馆和藏品

1.博物馆意义

“博物馆”名副其实,其中有广博宽泛的各类藏物,其收藏的物品体现了宝贵的历史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品位和精神内在力量。这些藏品都是无法估值的人类瑰宝。博物馆的建立是艺术品被社会大众所欣赏的关键,具有开放性、公众性。它不仅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展示场所,也是一个推动人类文化发展的场所,是人类文明的缩影。

2.博物馆和藏品

许多时候博物馆的空间设计会更好地体现出其藏品的内涵内容,可以说不同的藏品决定了博物馆藏品内在意义的外化,这便是博物馆的设计内涵。因博物馆,藏品为世界所知;因藏品,博物馆本身成为了建筑艺术。许多时候,许多博物馆本身就是藏品的一部分,甚至是最精华的部分。北京的故宫博物馆本身就是藏品的一员,而且是最珍贵、最有价值的一员,它经过明清两朝的历史洗礼,经过了园艺大师的细心雕琢,其本身所富有的历史文化沉淀就是最美好的艺术品。由历史构成的建筑瑰宝,其本身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书画、雕刻、瓷器等传统艺术的最好储存容器,藏品与博物馆的相互成就,构成了伟大的现实艺术。

二、光影与博物馆空间

1.光影对藏物的影响

文物上的花纹色彩留存时光的印记,在博物馆的光影交叠下,文物格外生姿。文物本身的花纹色彩清晰可见,经过岁月洗礼,细小的、崩裂的伤痕、裂纹展现在大众的面前,有一种历史雕刻的唯美感。光左右我们的视觉,迷惑我们的眼睛。光影在博物馆中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有的光线展现藏物的美感,但是有些却对藏品有所伤害,例如闪光灯。大部分的文物对于光都十分的敏感,闪光灯的光线中含有紫外线和红外线。这些光线对于彩绘、陶俑的伤害非常大,会导致其表面的纤维的断裂褪色,导致色彩变色、掉色。也许我们会认为照一两次没有什么伤害,或者选择用手机进行拍照。但事实上每一次闪光灯拍摄都会造成伤害;手机闪光灯在0.1ms的距离内的光线强度可以和太阳相媲美。所以,博物馆中基本上是禁止闪光灯拍照的。博物馆对于文物的光线设计要求是十分高的。正确的光线设计合乎规定又体现出不同的美感,甚至一定程度上保护文物。文物在光影艺术下吸引参观者的眼球,形成更好的文化气氛,感染参观者。

2.光影对于博物馆空间的影响

光影对于博物馆空间的影响来自于多个方面。在博物馆建筑空间中,光影可以起很好的构筑作用,这里的塑造作用主要是指视觉上的塑造作用。光影可以从视觉上放大博物馆的空间,让人在视觉上感到更加的开阔舒适。光影还可以显现出建筑的形态,可以将博物馆内外部的线条、造型,乃至于每一个细微之处极致地体现出来。让博物馆建筑的美感充分展现,也让参观者完完全全地感受到博物馆本身所带来的美感。此外,博物馆在建设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往往体现着博物馆设计者对于博物馆的精神感情;建筑材料的肌理、线条、一切的细节,都在体现某种意义上的以小见大,以微观现整体。光线的塑造可以让参观者感受建筑的细节与美好。最后,光与影可以对空间环境有所装饰。光线的明暗影响人的心理感受,给人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不同光影,不同氛围。适合于博物馆设计的光影会在保护博物馆文物的同时体现设计感,体现美感,给人不同的领悟。

3.光影在博物馆的设计之中

将博物馆粗略分类的话大概有艺术类博物馆、科学技术类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和特殊博物馆。不同的博物馆设计偏向不同。博物馆的设计不会像商品房一样都是一种设计。博物馆的设计来源于藏品的类型、定义的人群、博物馆的性质、所处的地理环境,甚至于气候天气条件。这些具体条件经过设计师的拆解重构,经过人为的设计表达,使其内在含义被转化为艺术化表达。它不是单单的房子结构而是活的精神体。光影在博物馆的设计中以不同的设计形态表现出来。也许是斑驳的光影效果,也或许是阴影和明亮的强烈对比,还有可能是几何形状的光束。在博物馆中,空间和光影构成不同的建筑空间,在不同的建筑空间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都对没有参与到博物馆建设中的人来说,是一种别样的感动。这种光影塑造的空间有与众不同的震撼和独特的美感。

三、结语

光和影在博物馆设计中是不变的主题,是参观者的视觉欣赏点,是摄影师眼中的美感艺术。震撼我们的心理,修炼我们的精神。给我们视觉的震撼,心灵的感动。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技术防范;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运用

0 前言

全球一体化趋势下,国家和地区之间交流日渐深化,代表着国家历史的博物馆藏品成为重要交流载体,但由于藏品具有极高的价值,不法分子利用智能犯罪手段,试图盗取博物馆藏品。传统时代下,对于博物馆的安全防范多以人为主体,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而技术防范能够整合各项技术优势,将入侵报警图像复核、电视监控系统作为核心,形成联动防范系统,及时发现不法分子犯罪行为,避免对博物馆构成损失,从而保证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1 博物馆技术防范发展现状

在我国,技术防范在实践中的应用,开始于第一台声控报警系统,在北京故宫博物馆正式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博物馆安全防范的空白。随后,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等安装了防盗器,但当时报警器主机报警功能单一,处于初级开发阶段,整体防范效果有待提升。[1]

20世纪80年代,安全技术防范进入普及阶段,且发展速度飞快。国外报警技术和产品逐渐渗透至我国,且安防设备功能日渐丰富,增加了巡检、记录及录像等功能,技术防范在博物馆安全防范中发挥的性能受到了广泛关注。

时至今日,对于博物馆的技术防范已经出台了具体的标准,正式进入到规范化、制度化阶段,不仅如此,计算机、通讯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由此,我国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沈阳故宫等多家单位都已经引入了技术防范手段,可见技术防范的重要性。

2 技术防范在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中的运用

当前,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中已经融合了多项防范技术,为博物馆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具体来说:

2.1 综合控制技术的运用

综合控制技术,是整个安全防范控制的核心,集合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通信等技术,能够为各个子系统之间大量数据传输提供支持,从而实现对各环节的监督、控制及管理。如在与入侵报警系统联动时,能够对报警现场进行图像、声音复核,将现场图像自动切换到指定的屏幕上进行自动录像。不仅如此,还能够与公安系统连接,及时申请公安人员的帮助和支持。[2]一般来说,根据各个系统延迟时间来看,多在20min之内,报警相应时间仅为2s。

2.2 入侵报警技术的运用

入侵报警系统建立在传感器、探测等技术基础之上,由各类探测器构成,能够对设防区域等非法入侵进行实时、准确的报警,从而形成横向与纵向全方位防护。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周界报警。周界报警是入侵报警系统的一线环节,多设置在博物馆建筑外部,如院落、通道及围墙等位置,以第一道防线。由于博物馆周围环境较为复杂,人防、物防难度相对较大,势必会存在漏洞,将周界报警引入到系统当中,能够提高防范效果。此外,还有磁开关探测器等设备,具有防盗和防破坏等功能,在系统运行中,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能够及时发现入侵行为。

(2)通道报警。主要位于博物馆防范范围内的门、窗及走廊等位置,每个防区的门、窗都可以安装门磁开关等装置,通过多元探测,能够避免非法入侵,且能够对工作人员身份进行识别,以此来提高控制水平。[3]

(3)空间报警。博物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物,具有较高的价值。因此在重要房间等空间内,运用微波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等多元化探测手段,形成交叉性、互动性入侵系统,能够实现对罪犯凿墙、入侵等行为的控制。除此之外,还有展柜报警系统,通过层层防范,能够最大限度上发挥技术在防范层面的积极作用,减少外界对博物馆内部展品的破坏等。

2.3 视频监控技术运用

博物馆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是视频技术探测,能够将探测器录取的画面记录在系统当中,实现远程监控。该系统由前端摄像机、视频报警器等设备构成,能够实现对博物馆各个角落进行监控。[4]在遇到突况时,报警系统会启动报警,提醒安防人员采取行印I音复核作为安全防范的一部分,能够配合其他探测器共同使用。随着互联网和视频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原先模拟视频监控系统也将逐被数字智能高清监控系统所取代。

2.4 门禁技术的运用

门禁技术是安全防范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能够通过非接触智能IC卡、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对博物馆出入口对象进行识别、控制,当发现进入对象身份不符,或者携带危险物品时,不会启动门禁,避免与藏品接触。现代安防系统中,还有电子门锁启闭装置、信息传输等技术,各项技术在系统中既能够独立运行,还能够与入侵报警系统等形成联动,实现自动化管理与控制。

2.5 电子巡更与通信技术的运用

博物馆安防系统为24小时不间断进行,对于夜间防范,可以运用电子巡更技术,对夜间保安人员的巡检路线、方式及执行等进行管理。在具体实践中,预设已经编制好的巡更软件,并应用读卡器将保安的巡检状态输入到控制中心,进行记录备案,实现对博物馆各个角落的监督,形成24小时不间断防护。[5]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人员之间沟通和交流非常必要,因此运用无线通信技术,通过程控交换机这一载体,能够确保处于不同空间中的人员进行联络,同时,将其与公安机关系统联系到一起,能够及时处置报警情况,争取更多时间保护博物馆内部的展品。随着博物馆不断发展,会对安全防护系统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要重视对技术的研究,丰富系统功能的同时,提高系统运行智能化水平,从根本上防范入侵行为。

3 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现代技术的出现及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传统安防模式的缺陷和弊端。尤其是在博物馆安全防护系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博物馆在对外开放中,要坚持物防为主,技防为先导,人防为保障,将各个环节有机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体化防范体系。同时,还应重视对安防人员队伍建设,从思想和技术等层面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并适当增加资金、人力投入,不断提高技术防范水平,从而实现对博物馆的有效防护。

参考文献:

[1] 侯爱芹.技术防范在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中的应用[J].福建文博,2014(03):91-93.

[2] 朱云斌.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的思考与对策――以林则徐纪念馆为例[J].福建文博,2014(04):94-96.

[3] 徐慧.浅谈安全技术防范在某博物馆安保工作中的应用[J].群文天地,2012(01):280.

篇8

1949年10月1日,。

清朝

在330年前的今天,1683年10月2日,清朝。康熙帝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领官兵,从澎湖起航,十三日后,入鹿耳门,抵达台湾,战败了明朝残余势力郑克爽等人,重新将台湾统一入大陆版图。

史努比诞生

1950年, 史努比首次在花生漫画中登场。史努比于1950年10月4日在《花生漫画》中出场。运动万能,兴趣是写小说,喜欢吃比萨、饼干及冰激凌,可以说是只不太像狗的小猎犬。他总是端坐在狗屋的屋顶上,不断地幻想。

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疯狂地进行抢劫。圆明园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前为万春园,后面并列是圆明园和长春园。园内分布着四十个景区,这里有“杭州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式样,连名字也一模一样,还有许多西洋风格的建筑,其中最有名的一处名叫“大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黄花阵迷宫以及西式楼台等,可以说是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最大博物馆。

卷发革命

1906年10月8日,英国伦敦一家美容院率先推出电热烫发器。这种利用电热烫发的器材是由德国美发师卡尔·奈斯里设计的,体积庞大无比,令人惊奇。烫发者须头顶一打以上、重达1400克的金属制烫发夹,枯坐6小时以上,耗时费钱,才能拥有美丽的卷发,但绅士淑女们仍然趋之若鹜。

故宫首次对外开放

1925年10月10日,任何一个北京普通百姓都可以到故宫里来悠闲地散步了,皇帝生活的神秘感正在渐渐消失,每个人都可以像走在一个小镇上一样走在故宫宽大的庭院里,想象皇帝及他的家族成员们是怎样在这里统治着一个帝国的。1924年11月5日,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故宫,从此,故宫属于每一个国民,成为了今天的故宫博物馆。

国际标准时间日

在1884年10月13日之前,世界上没有国际标准时间,甚至同一国家的时间都不同。制定国际标准时间的决定与英国一件有趣的案件有关。1858年11月24日,英国多塞特郡的时钟指在上午10时6分,该郡一位法官判决一名提请土地诉讼的人败诉,因为在上午10点开庭时他没有准时到庭。两分钟后,这人才到庭。他向法官指出,按照他家乡肯柏兰郡喀来耳镇火车站的时钟,他是准时到达的。该案因此必须重审。由于火车站与法庭的时间出现差异,英国政府才体会到统一时间的重要性。

诺贝尔诞生

在180年前的今天,1833年10月21日,诺贝尔基金会的发起人诺贝尔诞生。伊曼纽尔·诺贝尔,瑞典化学家,生于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经营油田和炸药生产,积累了巨大财富。他逝世时将遗产大部分作为基金,每年以其利息(约20万美元)奖给前一年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方面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士的奖金,就是今天的诺贝尔奖。1901年是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发。

现代足球诞生

1863年10月26日,英国足协在伦敦成立,制定了第一个足球规则。以后,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现代足球的诞生日。

篇9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和信息传递速度,也改变了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许多以前在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网上购物、网络游戏、网上相亲等等日渐风靡,那么将人们的文化生活搬到网络之上,建成一个网络文化活动中心,即所谓的数字文化馆,又未尝不可呢。

一.数字文化馆的设想

所谓数字文化馆,即是以Internet为依托建设网络文化活动中心,换言之,就是建设文化馆网站开展文化服务。建设数字文化馆可以利用自身的文化信息资源优势、文化信息资源特色向不同地域的用户提供一般的文化信息和关于某一领域内较为专业和全面的文化信息资源的查询,在此之外,还可以提供一些网络文化活动,以方便快捷的方式丰富用户的文化生活。文化馆网站的文化内容可以由专业技术人员利用专业技术知识,采用Web的方式、通过Internet向公众提供有偿或无偿的文化信息服务。文化馆网站除提供有关文化方面的信息外,还可以提供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网络导航、站点导航等链接,包括一些旅游类的网站、教育类的网站、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等网站。

二.数字文化馆的建设

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应该要多方位考虑,需要以服务群众、方便群众、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宗旨。具体来说应涵盖以下内容:

1.资源信息方面。

文化馆承担着向大众宣传文化知识,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重任。因此数字文化馆的建设需要丰富的数字文化资源作支撑,其基本应该注意:

(1)内容深刻丰富。在数字文化馆收录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并不能将这些数字资源进行简单的堆砌,而需要网站编辑人员在对相关文化知识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之上,在对网站数字文化资源的编辑过程中,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二次加工。需要请一些相关方向的专家针对数字文化馆建设的整体规划、资源建设的方向和以及资源的侧重点的确立进行指导,保证文化馆的资源能够质量高并且内容丰富,以体现文化馆的内在素质。

数字文化馆的资源在形式上应该不拘一格、丰富多彩,可以有文字形式的资源、图像形式的资源、音频形式的资源以及视频形式的资源等等,甚至可以开发出三维立体形式的资源。

(2)全文信息提供。文化馆需要有丰富的内容,且这些内容需要富有个性,这样才能吸引一定数量的用户群。但是,随着人们对文化信息需求的增加,人们对于仅有目录、索引、文摘等的二次文献信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需要原始的、全文的文化资源信息。因此,数字文化馆的建设需要全文信息的支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信息需要。

(3)提供信息交流平台。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大众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交流手段,而与此同时,人们的交流愿望也更加的强烈。某种意义上说,用户不仅仅只是文化信息资源的消费者,其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制造文化信息。充分激发用户参与网站建设的积极性,有利于丰富网站内容,以促进文化馆的建设。因此,在文化馆的内容建设上应该给用户的信息交流提供相应的平台,可以向用户提供E-mail、BBS等手段,让用户能够和网站管理者、文化信息资源的著作者以及其他用户之间进行交流,以此来提高用户对网站文化信息资源内容的参与程度。

(4)开展馆际互访服务。由于各文化馆有各自的特色,为了让文化馆网站之间通过各种合作共促发展以及方便用户对各文化馆之间的互访,可以以Internet为依托,在各文化馆之间建立链接。

(5)链接其他相关的文化网站。文化馆的建设是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目的的,因此,数字文化馆在本网站提供各种文化信息资源的同时,还可以在网站中提供一些相关的文化网站的链接,如数字图书馆的链接,教育网站的链接等,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资源。

2.文化活动方面。

作为文化馆,应该要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爱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举办各种文化展览活动

文化展览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数字文化馆可以设立专门版面,以供自己举办或者一些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展览活动。如,可以在网站设立专门的版面,对中国传统书画的历史、发展以及其他相关知识进行细致的讲解、说明,另外还可以加入一些名作欣赏以及名家教学等项目,使用户可以通过数字文化馆对中国传统书画的相关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和较为深入的了解,也可以供一些传统书画爱好者学习一些书画方面的绘画技巧等等。

(2)举办各种文化讲座活动

数字文化馆可以设立专门的版面供一些专家学者开展文化讲座,比如对一些讲座进行现场直播或者转播一些电视台的文化节目等供用户欣赏和学习,比如百家讲坛等。另外,数字文化馆还可以收集一些名家讲座的视频、音频等供用户下载或在线学习,比如哈弗大学的公开课等。

(3)举办各种文化培训活动

数字文化馆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培训活动供用户学习。比如,针对京剧爱好者,数字文化馆可以聘请一些专家定期授课,或者收集一些专家授课的视频、音频资料供用户在线学习或者下载后学习。还可以让用户通过视频聊天、留言等方式与专家进行直接的或者间接的交流、讨教。

(4)可以建立三维立体的体验空间

所谓三维立体体验空间,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在数字文化馆中建立专门的空间,可以让用户在文化馆内对一些名胜古迹、山水河川等进行三维立体的体验。比如,可以设计一个系统或软件,对故宫博物馆等进行三维立体的仿真性复原,让用户可以以主人翁的身份,进入这个仿真的三维立体的故宫博物馆中,能够对故宫博物馆有一种真真切切的感受。

3.文化交流方面。

(1)建立自由活动平台

所谓自由活动平台,是指数字文化馆专门设立一个平台,供用户自由活动,其形式可以类似于现在的微博,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向其他用户展示自己的最新文化创作成果,其他用户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对其的作品进行相应的点评等;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找到与自己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其他用户,并与之进行交流;用户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一些文化专家进行互动交流。

(2)建立文化娱乐平台

数字文化馆的建设,不仅要注重文化宣传和文化传播的方面,还应该为用户提供文化娱乐的平台。如,可以建立一种类似于QQ游戏一样的平台,让有相同兴趣爱好的用户可以一起进行自己喜欢的文化娱乐活动。比如,喜欢下棋的用户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棋友一起下棋娱乐或者切磋棋艺,喜欢诗歌的用户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文友吟诗作对等等。

三.小结

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许多活动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我们已经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等。因此,笔者认为我们也可以建立一个数字文化馆,让人们也能通过网络进行各种文化活动。而对于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笔者认为应该从信息资源方面、文化活动方面以及文化交流方面入手。当然这些关于数字文化馆建设的设想并不完善,还需要大家更多的提出自己的意见。

参考文献:

[1]徐晓琳:《数字图书馆建设与运作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李国新:“示范区(项目)创建与公共图书馆发展”,《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年5月.

[3]李力:“数字图书馆:美国的建设与启示”,《现代情报》,2005年第1期.

篇10

《太阳城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辉煌》展览由油画、海报、雕塑、瓷器、奖章等245件作品组成。它们均是来自俄罗斯的珍贵藏品,其中不乏德涅卡、库茨涅佐夫、马施科夫等众多名家的传世作品。这些代表作品全面地反映了上世纪30至5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真实地再现了苏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保家卫国的坚强意志。其中不少作品记录了中苏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

此展曾在欧洲很多国家展出,反响非常热烈。特别是在去年举办的“欧罗巴艺术节”上,此展赢得了观众的浓厚兴趣和高度评价。今年,借着举办“俄罗斯文化年”的良好契机,这一珍贵的展览得以首次与中国观众见面,并成为此次“俄罗斯年之俄罗斯文化节”的重点项目之一。

首都博物馆为本次2006年7月20日―9月16日举办的展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展览形式极富展品所体现的时代特色。为加强展览效果,还辅助出版了展览图录,印刷了展览海报,在开展的同时还将出售具有俄罗斯特色的各式展品。相信所有怀有“俄罗斯情结”并至今难忘中苏友谊的朋友一定会勾起许多难忘的记忆。

“彼岸・看见” 台湾摄影二十家1928―2006

2006年8月11日至 8月23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 “‘彼岸・看见’台湾摄影20家 1928-2006”摄影大展,这次大展在台湾摄影界前辈庄灵的擘划下,邀集了台湾老中青三个世代的二十位摄影家,展出了1928―2006年各阶段、各年代的代表作品将近二百件。纵观本次展出这二十位具有相当代表性摄影家的全部作品,可以说它们是上个世纪以来,台湾摄影艺术发展历史缩影的具体呈现。这些作品的取材,除了极少数是取自中国大陆和国外地区外,绝大部分都来自台湾宝岛的人、景和事物。观阅这些作品,观众不仅能欣赏到二十位摄影家的不同艺术风格展现,还有助于观众对台湾这块睽违了半个多世纪的土地与人民的生活有深入的了解。

为了增进两岸摄影艺术的交流与发展,此次展览于八月十一日上午开幕典礼结束后,在中国美术馆七楼研讨会厅,举行两场大型研讨会。会议邀集了两岸著名摄影家及学者,其中包括台湾的郑桑溪、庄灵、黄永松、庄明景、张照堂、全会华、钟永和,以及大陆的范迪安、吕厚民、朱宪民、王文澜、刘雷、陈申、鲍昆、顾铮、李媚等济济之士。他们就两岸摄影艺术的议题进行全面的探索,期冀从而对两岸摄影的未来,有更宏观而富有建设性的具体结论。

美洲豹崇拜――墨西哥古文明展

2006年7月15日至10月14日,“美洲豹崇拜――墨西哥古文明展”在首都博物馆举办,主题为表现1521年西班牙殖民统治之前,墨西哥古代印第安人所盛行的原始宗教――美洲豹崇拜,以及这一信仰对印第安民族的艺术、风俗、伦理观念等方面的深远影响。展览共展出文物98组件,此外还有部分美洲豹面具、服饰等辅助展品。

美洲豹又名美洲虎,是美洲特有的食肉目猫科动物。分布于北起美国西南部、南至阿根廷的美洲地区。在古代印第安人心目中,美洲豹集凶猛与灵敏、冷酷与华贵于一身,因而被奉为祖先神、保护神而加以崇拜。“美洲豹崇拜”广泛存在于墨西哥至南美洲的印第安部落,极具印第安文化特色,至今仍存留于印第安社会之中,并作为文化遗产而受到保护。

本展览是首都博物馆继《世界文明珍宝――大英博物馆之250年藏品展》之后推出的第二项大型临时展览,它是中墨两国友谊与文化交流的产物,是首都博物馆以新视角推出的特色展陈之一,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纪念胜利70周年

――唐双宁述诗词书法展

为纪念胜利七十周年,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应中国美术馆特别邀请从8月6日-8月17日在该馆举行书诗词书法展。此次展出了唐双宁创作的六十多幅泽东诗词。开展当天儿媳妇、毛岸青的妻子邵华、国学大师文怀沙等都到场表示了祝贺。

唐双宁长期研习中国书法和传统文化,在业界被誉为“中国当代狂草第一人”。国学大师文怀沙在开展当日发表祝辞评论,唐双宁先生学书专学草书大家张旭、怀素、,取法之余,独辟蹊径,自成一派。对于唐双宁的狂草风格,全国著名文物鉴定家、书法家杨仁恺曾点评说:“其作品若长枪大戟,屈铁盘丝,豪放不羁,气度恢弘,于无法中而有法。”

古穆凝重 圆润通畅

――沈定庵书法展在京举行

篇11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沈阳市全体市民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沈阳的风景名胜之一的“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楼台殿阁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300多间。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极时期的大内宫阙。南端是大清门,也是故宫的正门。向北依次是崇政殿、凤凰褛、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

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降清后,就从此门进入,受到皇太极的接见。大清门东侧这处建筑叫祖庙,祖庙是爱新觉罗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庙也称“太庙”。

崇政殿前,东西各有五间厢楼,东为飞龙阁,西为翔凤阁。殿后是一个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约4米的高台,台上是皇太极极其后妃的寝区。沿台阶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辉煌的高楼——凤凰楼。它的原名叫翔凤楼,直到1743年才有凤凰楼之称。凤凰楼是清宁宫的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和宴筵之所。它与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楼为三层,是三滴水式建筑。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道。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整个宫殿建筑的制高点。在楼上观看日出,极为美妙。所以“凤楼晓日”、“凤楼观塔”是沈城著名的景观。凤凰楼正门上额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清宁宫两侧是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东西配宫均为皇太极和妃子们居住之所。清宁宫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垒起,低于屋背的烟囱,人们从正面是看不见的。从清宁宫这一系列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沈阳故宫的两大建筑特点:一是保存了浓厚的满族特色即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二是宫高殿低,清宁宫及其四所配宫均高于皇帝议政的崇政殿和东路的大政殿。这是因为清朝夺取政权前,满族是一个牧猎民族,受生活习惯的影响,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处,以防野兽和洪水的侵袭。这与北京故宫恰好相反。

清宁宫高台之后是“后苑”,也叫“御花园”,内有碾磨房、二十八间仓、后宰门等建筑,是皇帝膳食的供给区。并有地下窨道与清宁宫相通。

在崇政殿、清宁宫高台两侧有“东所”、“西所”。东所由南往北依次是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等。东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给太后请安之处,也皇太后的寝宫和存放实录、玉牒之处;西所由南往北依次是迪光殿、保极殿、继恩斋和崇谟阁等。西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及子女居住的地方和存放《圣训》、《满文老档》的地方。崇谟阁的建筑形式是别具一格的,它为卷棚式建筑,是在清乾隆年间增建的。]

东路是以大政殿为主体,两侧辅以方亭十座,称“十王亭”。大政殿建于努尔哈赤时期,是故宫最早期八角重檐大木架亭子式建筑。大政殿下是高约1。5米的须弥座式台基,周围绕以雕刻精细的荷叶净瓶青石雕。殿身八面均有“斧头眼”式隔扇门,内外排柱40根,正门前有双龙蟠柱。殿顶是十六道五彩琉璃脊,正中是宝瓶火焰珠。殿内有精致的斗拱、藻井天花,梁架上用“和玺”彩绘,上有黄琉璃瓦绿剪边的顶盖。整个建筑显示出极强的美感和庄严秀丽的装饰艺术情趣。大政殿是皇帝举行大型庆典的地方,1643年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

大政殿前,正中是宽阔的甬道,两侧以八字形排列着十座方亭,这就是“十王亭”。从北至南,东边是左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蓝旗亭、正白旗亭;西边是右翼王亭、镶黄旗亭、镶红旗亭、正蓝旗亭、镶白旗亭。这是当年八旗首领固山额真和左右统辖八旗的亲王贝勒办公的地方。八旗制度在清王朝的军事政治及社会制度,民事管理等等很多方面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政殿与十王亭构成了一组亭子式院落建筑,它是清入关前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设计者从局部建筑直至整体布局,处处突出“八”字。这种把军政制度巧妙地融合在建筑艺术中的做法,真可算是构思独特、别具匠心。

沈阳故宫导游词二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的到来,我叫王格申,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王导,年长的游客们也可以直接称呼我小王,好了,先给大家讲讲我们的行程,我们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沈阳故宫。

说道故宫,大家肯低昂想到的都是北京故宫,启示不用到北京也能看到故宫的,没错那就是沈阳故宫,沈阳故宫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另外一个不用我多说大家应该都知道是哪一个了吧,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宫内建筑物保存完好。

现在大家就在沈阳故宫的门口,大家都看到了它的规模比占地72万平方米的北京故宫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这些就需要有颗朋友们自己去体会品味了,这里现在是沈阳最重要的游览点。

沈阳故宫建于1625年,是后金第一代汗努尔哈赤开始修筑。努尔哈赤死后,第二代汗皇太极继续修建成功。沈阳故宫的建筑布局可以分为三路。东路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启福宫等。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嘉荫堂和仰熙斋等。乾隆时皇宫已在北京,但他有时也“东巡”回沈阳看看。

篇12

关键词:旅游;游客;文物保护;矛盾;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在经济大力发展的同时,旅游行业也随之崛起,而拥有文物的旅游景点对于文物的保护工作却又不到位,外加游客对于景点内文物缺乏保护之心,甚至起偷盗的意念,导致了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工作愈加困难,游客与文物保护工作者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而一些著名景点文物被盗事件,则给文物保护工作者做出了提醒。而如果要合理解决这个矛盾,既不能对文物造成伤害,又不能置顾客的需求于不顾,就必须从游客的旅游参观过程入手,分析游客对于景点文物的影响,找出规律,才有对策。

1文物保护的意义

1.1文物的历史传承意义。

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数千年的文化辉煌一时。悠久的历史与我们民族善于记录保存历史资料密不可分。一个民族能否正确的对待自己的历史、文物直接影响到其能否屹立于世界之林。而文物作为历史记录的载体,是最能充分反映过去一段时间的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可以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历史文化的记忆。

1.2文物保护是城市发展的有机组成。

城市可以使人类生活更加舒适。因而,一些地区的城市规划,盲目求新、求大,未能合理规划老城区历史文物古迹,使得多年的遗存遭到破坏,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济南火车站。作为上世纪初东亚,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火车站,这座完全由德国人设计建造的德式车站完全可以称作是老济南的地标。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这座经历二战硝烟不曾损毁的车站却被当地政府拆除,尽管反对之声不绝于耳,但新建成的新式火车站仍然马不停蹄的站上了历史的舞台。近些年学界普遍认识到了火车站拆除的弊病,决心重建。但是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不值得广泛推广。另一个鲜明的例子是天津西站整体平移。同样是德国设计师的手笔,两座车站的命运截然不同。经过近300米的平移。老火车站仍然作为博物馆保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学习铁路知识的平台。可见,文物的不可复制属性决定了文物保护工作必然成为城市规划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2游客旅游参观对文物保护的影响

2.1正常参观情况下的影响: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不仅实现了全民小康,同时还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远的成果。其中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则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的明证。人们在生活日益富裕的同时,还会希望提高自己的精神和心灵素质,而这就是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众所周知,我国是拥有深厚历史的文化大国,而通过对历史以及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进行参观,是提升人们精神境界与心灵境界最快速的方法。

但是文物同时也是我国重点保护的珍贵历史遗产,在开放的同时必然会产生破损的潜在可能,这却在另一层面上给本来就艰难的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更大压力。通过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游人对窟内空气的调查研究,由四十名学生在正常参观的情况下,其呼吸将窟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提高了5倍,空气相对湿度提高了10%,温度升高4度,而这种空气变化对窟内壁画等文物的完整保存有着巨大的威胁。

2.2别有用心者对文物保护的潜在影响:在旅游者中,很大一部分人其实都是抱着升华自己心灵,或者缓解疲劳等目的去旅游的。但是却不能够保证所有人都是这样。在所有的人中,总会有些人抱有其他想法。且不论其有什么目的,这对文物保护工作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2012年5月发生的故宫博物馆被盗案中就可以看出,始终有人在打“国宝级”文物的主意。而这种偷盗行为,给文物保护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故宫博物馆的安保措施已经非常严格,但仍然没有阻挡盗贼的入侵,这给我国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另一方面,却是让旅游中的游客与文物保护工作之间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

3缓解游客参观需求与文物保护矛盾的方法

3.1实行预约轮流参观制度:面对矛盾日益突出的局势,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可以做出些许的改革。比如在旅游高峰期的时候,拥有文物的旅游景点可以采取预约轮流的参观制度,每次开放之前都限定进入人数,对进入游客的检查力度也相应提高,并且告知游客此处旅游景点内拥有文物,在进入之后需要按照景点内的要求进行参观。

这种预约轮流参观制度可以减少旅游景点的环境压力,给处于其中的珍贵文物以喘息修复的时间。而游客方面,可以通过适当的购票加预约制度进行人数管控,这样不仅能够保护好文物,而且还能够照顾到顾客的需求,可谓一举两得。

3.2充分整合现代科技进行景点虚拟引导: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用于旅游景点内的监控与摄像设备数量越来越多,质量和功能也越来越全面,不仅能够有效监督游客,同时还能够对文物进行全天监控,避免损坏之后无人知晓,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

而对游客方面,拥有文物的旅游景点可以在游客进入之前给予虚拟影像的事先投放,在游客心理中率先建立文物印象,并且在虚拟影像中向游客讲解文物知识以及具体参观时所注意的事项。

从心理学上讲,人们在对某一事物的第一印象确立之后将很难被再次改变。而根据这一点,可以通过现代强大的虚拟影像技术,对还未进入景点的游客们进行事先的文物境况引导,有目的地在游客心中创造出对文物保护有利的印象,让人们在进入景点进行真实参观的时候主动避免对文物的破坏,这会对后期文物的保护工作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3.3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针对频繁来往的游客,加大文物的保护力度是始终不变的主题。

而如今面对某些别有用心的游客,文物保护工作者不仅需要在文物的完整性方面下功夫,更要在文物的安全性方面提高警惕。故宫博物馆的失窃案,足以让所有拥有文物的旅游景点警醒,因为故宫位于北京,其安保工作一定会比地区景点做的完善,如此严密的故宫都被盗贼攻破,可见地方景点更要加强安保工作。

对于安保工作来讲,地区景点可以吸取北京故宫安保工作的优点,在全面安装监控设备的同时实行轮流查岗制度,实现器械与人员的有效统一,在最大程度上防止盗贼的入侵。

3.4加强游客教育制度:对于游客在景点中的参观,目前很多景点都会配有专业的解说员,对文物的历史等对游客进行一定程度的讲解,这不仅体现了景点对游客的用心服务,同时让游客对文物以及其历史也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但是在众多的景点中,却唯独不见维持景点文物安全的安保人员,同时也缺乏对游客的教育环节,而这种疏忽则是导致景点中文物被游客破坏的根本原因。

对游客进行教育,同对文物进行完整性保护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文物的保护工作来说两者缺一不可。对游客进行率先的印象引导,或者进行参观前讲解,是每个景点都必须要做的事情。

景点可以通过在文物旁配备安保人员,树立安全警示牌,同时安装全方位的监控设备,并组织专门的服务人员告诫游客文物的重要性与破坏后的惩罚措施等,对文物的保护工作都能够起到良好作用。

结束语

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高,对于旅游,人们的热情会一直持续下去,然而,对于景点中的文物的保护工作来说,难度也越来越大。能否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依照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人民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向前,是旅游业中旅游景点需要仔细考虑的事情。面对不同的人群素质,文物保护工作者就需要利用多种方法,在确保文物不被损坏或者丢失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尽量化解游客参观旅游与文物保护工作所产生的矛盾,让两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我国现代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A].郑培凯主编.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05(1).

篇13

【关键词】数位板 博物馆 展陈设计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12-02

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典籍、历史文物的收藏、展陈场所,是一个非营利性的,以研究、收藏、保存为目的的永久性机构。新媒体时代,博物馆展览形式也朝着多样化发展,展陈设计风格也多种多样。利用数位板的只能输入,将博物馆展陈设计更具有视觉震撼,是新媒体时代博物馆展陈设计新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数位板技术简介

数位板技术是指利用数位板连接计算机,进行计算机输入的一种,输入形式多种多样,可是写字、画画,也可是P图、互动体验等,主要是以数位板为输入载体。数位板也被称之为手绘板、绘图板,和电脑鼠标、键盘性质一致,是计算机输入的一种。数位板由感应板和压感笔组成,与手机手写输入、平板电脑的手写输入法类似,用手绘笔在数位板上写、画出想要的效果。但与常规输入设备不同的是,数位板可以作图、绘图等,是办公室设计人员常用设备。通过数位板技术,设计者可将创意思维具象展现出来,数位板技术形式新颖,能直接输入电脑,色彩选择和搭配,创作与修改方便,且数位板画出来的作品,笔触更细腻,样式更能符合创作者创意思维,这是键盘、鼠标、常用手写输入法所不能比的。利用数位板,可以模仿传统笔触例如毛笔进行书写绘画,还可结合计算机,制作出传统画笔手绘无法做出的效果,如利用压力的大小对图案进行贴图绘画,只要简单几笔就能快速绘制出一片形态各异的芳草地。数位板和其他计算机硬件一样结合电脑软件才能更好发挥作用,例如结合Painter软件可以模拟400多种笔触类型,结合Photoshop等软件可以创作出油画、素描、水彩画等作品,还可以根据创作需要,自定义风格。除此之外,数位板技术还可以结合Flash软件运用到在动画制作中,玩游戏时候增加定位的精准度和反应速度,增加游戏体验。

二、博物馆陈设设计概况

博物馆是一个集聚文物保护与收藏,知识传承与教育等功能的公益性机构,在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博物馆展陈是博物馆面向公众传播文化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展陈设计有新意,视觉震撼才能吸引更多的公众眼球,增加博物馆人流量,促进博物馆的创新发展。

1.博物馆陈设设计特点

博物馆展陈是博物馆向公众传播文化的一种宣传手段,展览内容是经过专家筛选,设计师设计、编排后知识的视觉盛宴。博物馆展陈设计是围绕博物馆展览内容和展览主题进行的,目的是将博物馆收藏通过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更多的公众接受展览内容。博物馆本身是一个文化汇聚的地方,所展出的内容从空间布局到场景设计,从展陈风格到色彩搭配都要服务于展览物品。从公众角度出发,将每一件展品既创意展示,又让公众了解到更多更详细的展品内容,在展陈空间感受每一件展品的文化内涵与时代气息。展陈设计团队是博物馆展陈设计的一大亮点,博物馆不同于企业的展陈设计,以商品宣传、销售为目的,博物馆以知识传播为目的,对设计师的要求更高。在电影《博物馆奇妙夜》中美国博物馆的展陈设计按照不同风格设计成亚洲馆、美国馆、蜡像馆等,将上亿年的历史展品有序展示,而又不失和谐。博物馆作为文化聚集地,设计师综合资金、展陈物品、展陈效果等,在有限的预算内更好地宣传跨文化、跨地区展品,吸引受众是博物馆展陈特色。同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展陈设计需要创新发展,抓住机遇,才能促进博物馆优化升级,更好生存。

2.博物馆展陈设计发展现状

博物馆展陈设计是对博物馆展品以展厅、展台、展柜等综合设计展出的一种形式。我国博物馆是以文物的收藏、展示为重,以实物藏品陈列,辅以藏品信息在博物馆内展示为展陈形式,也会配有相关的文字和图片,来增加展陈现场效果,总的来说传统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以静态美为主。但,我国博物馆形势不景气,尤其是西部中小型博物馆,据调查,由于博物馆展陈设计创新度不够,不能吸引更多公众参观,国家财政拨款较少等,全国三分之二博物馆处于经营困难状态,不少博物馆将展陈展览租给企业作为展览场地,展陈设计已不再是以教育为目的,而演变成商业性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外博物馆展陈设计也已逐渐发展了3D效果展示、多维空间等受到公众喜爱。而国内博物馆虽然随着国家经济、文化与科技的发展逐渐发展,逐渐开展博物馆数字化研究,故宫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以及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的18家博物馆都进行了数字化建设。虽然我国在建设数字化博物馆,但,对于博物馆展陈设计仍具有局限性,创新度不够,使一些博物馆参观者较少,博物馆发展面临挑战。在新的时展背景下,新媒体时展下,博物馆展陈设计应结合时代气息与受众审美,运创新形式,增加展陈设计艺术风格与科技含量,增加博物馆参观量。

三、数位板技术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应用

数位板技术通过数位板硬件设施和计算机软件设施,创作出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应用到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场景设计中能增加场景设计的立体真实性效果,运用到视觉识别设计中,能增加博物馆展陈的视觉体验与视觉震撼,运用到观众体验设计中,能增加公众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现场体验,增加与博物馆展品的参与互动。利用数位板技术,博物馆展陈设计将会更生动形象的传播展品信息,增加受众视觉美感,从而增加博物馆创新发展,总之,数位板技术对博物馆展陈设计具有推动作用。

1.数位板技术在博物馆展陈设计――场景设计中的应用

场景设计是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重要部分,是体现博物馆展陈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场景设计中既要通熟易懂,又要有和展品相匹配的独特创意。场景是对展品的一种衬托,将展品置于特殊的环境中,辅以灯光舞美,增加展品的艺术气息、历史感和时代感,能够促进参观者对展品的印象和内涵的了解。运用数位板技术,辅以计算机软件,将展品进行合理布置,对展品的时代背景,历史发展、人文关怀等进行综合分析,将场景进行处理,将历史背景通过图片、手绘漫画等形式展现出来,将历史事实和文献资料叙述,通过数位板还原事情发展状态,按照历史发展状态进行场景设计,让展品与场景融合,让观众在观展品的同时,通过场景设计了解更多历史信息。这种创新的形式可以增加博物馆展陈的互动性与趣味性。公众对博物馆展陈的印象是“枯燥”、“看不懂”等印象,影响了博物馆的发展,在新媒体时代,借助数位板、投影仪等硬件设施,辅以计算机软件基础,进行场景设计,每一个小场景设计都是对展品的历史发展事实的还原,打破传统橱窗展陈的方式,利用数位板技术增加展陈设计的趣味性,增加受众的感官享受,让场景设计鲜活生动。

2.数位板技术在博物馆展陈设计――视觉识别设计中的应用

博物馆展陈设计主要是以其独特的视觉符号让受众感受博物馆展览的独特性以及其深厚文化内涵。视觉识别不仅包括名字、商标、标准字、色,也包括这些视觉识别的综合运用,例如:办公文具、车体、档案袋、文件袋、指示牌等。视觉识别是理念传达的具体化、视觉化,具有鲜明的特点。传统博物馆展陈设计中视觉识别系统依旧采用原版,创新性不强,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利用数位板技术将提取的博物馆和此次展陈的精神、文化内涵,综合分析,深化定位,设计出更符合展陈主题的视觉符号,包括色彩搭配、图文组合、独特的符号标志等,会使整个展陈设计的色彩搭配更和谐统一,增加审美感受,可以增强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视觉识别性。运用数位板技术可以更好地将平面视觉处理的更细腻,将传统宣传册、海报等处理的更具有视觉美感,将文字板块处理的更有趣味性。独特的色彩搭配和文字、展品搭配,将使整个博物馆展陈更富戏剧化,增加公众的感官刺激,从而增加博物馆的视觉传达效果,打造具有时代气息的博物馆展陈设计。

3.数位板技术在博物馆展陈设计――观众体验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性能体验要求也增加,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增加观众体验,不仅可以体现博物馆设计的人文性,也可以注重观众的体验感受。通过数位板技术,恰到好处的运用展陈设计主题、色彩等进行设计,运用数位板和Flash软件相结合,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数位板技术进行数据输入与处理,根据历史事实与受众审美,制作出趣味动画,趣味视频等,在博物馆展陈中播放,增加展陈的时代气息与趣味性。博物馆作为一个知识收藏与教育场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抓住时展机遇,从受众角度出发,不断创新展陈设计形式,让展陈设计不拘泥于透明橱窗,而是更贴近生活,让受众切实感受,才能更好接受。利用数位板,将一些历史画面制作成动画形式,在展陈设计中设计展示、体验区,让受众可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正确运用数位板,体验展品的历史作用,亲身感受展品的历史背景,运用模拟效果,增加现场体验感。只有从受众角度出发,注重真实体验,注重人文关怀,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才能让受众全方位感受博物馆展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时代新体验,让博物馆展陈设计更具特色。

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的收藏展示场地,综合运用数位板技术,结合计算机电脑软件,能更好地促进博物馆展陈的场景设计更丰富,视觉识别更鲜明,观众体验更愉悦,从而让博物馆展陈设计更具人文关怀与时代气息,在多媒体时代,抓住机遇,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一凡.新媒体在博物馆展陈的应用与设计.2010中国会议.

[2]王晓亮.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系统要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3]杨晓,王坤茜.谈博物馆展陈设计创新的几个问题[J].中国市场,2012,(19):36―37.

篇14

【关键词】博物馆 儿童展览专区 设置 必要性 实现方式

引言

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社会加重对儿童读物的关注,我国博物馆在儿童教育事业方面贡献了一定的力量。当前博物馆儿童展览区是博物馆专门针对儿童设立的一个展览专区,同时也是博物馆推动我国儿童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方法。广州博物馆从开馆至今,八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通过展览文物来向海内外朋友展现我国五千年文化,向来客展示广州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轨迹。广州博物馆在展览历史文物的过程中,常和国内外知名博物馆合作,共同开展展览会,将拥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古韵的历史文物展现给广大群众。将我国历史文物展现给广大观众固然是好,但却忽略了儿童这一群体。和国外博物馆相比,我国博物馆展示物品过于单一,且受众范围小,大部分受众为历史古玩爱好者。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博物馆在推动儿童教育事业上就相对落后,还需要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以下笔者简要阐述博物馆设立儿童展览专区的必要性,并简述儿童展览专区的功能及其实现方式。

一、博物馆儿童展览专区设置的必要性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阶段是指1岁到15岁这一时期,而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幼儿期、学前期、童年期以及少年期。其中学前期到少年期是人的一生中接受教育最重要的时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指出,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心理倾向以及思想态度在6岁之前就可以形成。由此可知,这一阶段是儿童的重要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加强对儿童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错过了这个时期再对儿童进行教育,效果往往差强人意。

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并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儿童的学前教育中,更制定了相关政策、制度落实义务教育。然而单靠义务教育还不够,还应当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更符合时代潮流,是世界发展趋势。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的场所之一,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有利于推动学校教育。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长认识到博物馆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常将博物馆作为儿童社会教育的首选地。由此可知,博物馆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为了迎合这一需求,博物馆应当结合儿童年龄及心理特点,增加儿童展览专区的展览形式及展览内容,以满足儿童这一受众群体。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博物馆内展览的物品只针对成年观众,且展览的形式和内容单一无趣。儿童在观看这些展品时,因为不是自身所好,往往提不起兴趣观看,更不用说达到教育的目的。由此可见,博物馆设立儿童展览专区的必要性。

二、博物馆儿童展览专区的功能

到目前为止,国外在探索利用博物馆教育儿童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1899年,世界上第一座儿童博物馆布鲁克林博物馆在美国纽约诞生。从此以后,各式各样的儿童博物馆在美国建立,并逐渐影响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各国也开始纷纷建立儿童博物馆。我国在建立儿童博物馆上晚于欧美等国家,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才开始建立第一座儿童博物馆――上海儿童博物馆。此后,我国儿童博物馆如雨后春笋,纷纷在各地城市建立。随着对儿童教育的重视,我国各地博物馆开始在馆内设立儿童专区。如北京首都博物馆针对儿童设立的七彩坊,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针对儿童设立的儿童科学乐园等。虽然我国各地博物馆纷纷设立儿童专区,但还应考虑儿童专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儿童专区是否真的达到了传播知识的效果。

大多数博物馆对于儿童专区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他们认为只要在博物馆内设立一个儿童区域,专门提供给儿童玩耍、游乐或休息就可以。这样的理解显然是错误的。博物馆儿童专区必须展示有符合儿童观赏的展览品,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儿童专区应当设立成什么样子,需要设计者综合考虑儿童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学习需求进行设计。只有综合了所有因素设计的儿童专区,才能让儿童在玩乐中学习,在学习中玩乐,最终达到积累知识的目的。以此可见,儿童专区必须具备几个功能:

1.教育功能

前面已提儿童教育不仅需要学校教育,更需要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场合,在教育儿童方面,应当具备有和学校教育一拥墓δ堋3了知识的教育,博物馆更要注重道德理论、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社会责任感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博物馆主要借助展品、灯光、音乐等形式对儿童教育,激发儿童的兴趣。通过提供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培养儿童的趣味性,吸引儿童对新知识展开探索。通过对新知识的探索,可以培养儿童的意志品质。和学校教育相比,博物馆没有拘束感,也没有强制儿童必须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儿童在这样自由的环境中,更加愿意接受知识,也更加能够达到教育的目的。

2.游戏功能

大多数学者认为,游戏不仅能让儿童发泄精力,更能让学生达到学习和发展情感的目的。游戏在开发儿童智力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对儿童的心理认知和心理构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多数博物馆在设立儿童专区时也确实意识到了游戏对儿童产生的作用,如香港的文化博物馆在儿童探知馆中设计了多种游戏以供儿童玩乐。在“考古园地”,通过设计互动游戏来让儿童接受对他们来说乏味无趣的考古知识;在模拟的丛林区,儿童通过和“丛林”里的动物嬉戏玩耍,可以提高个人交际能力和情感发展;在“香江童玩”区,通过展示各种各样的玩具让观看的儿童了解香港玩具的发展历程。

3.科学探索和兴趣培养功能

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通过在博物馆儿童专区设计问题,可以引起儿童的兴趣,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博物馆在儿童专区设计问题,让儿童通过专区内提供的各种资源去寻找答案,可以激发儿童的探索思维。因此,博物馆在设立探索式的儿童专区时,应当强调知识的不确定性和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直接将答案展示给儿童。探索式儿童专区对儿童发挥的作用应当是主动探索,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如上海的科技博物馆将天马行空的思维融合到各种各样的活动游戏中,把抽象和复杂的知识转化为简单、形象的知识展现给儿童,引起儿童的兴趣,以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

三、博物馆儿童展览专区功能实现方式

1.根据儿童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设计对应展览内容

美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当前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大多数家长、学校以及社会从来不去考虑儿童想要什么,而是一味地将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硬塞给儿童。大多数实践证明,如果在博物馆儿童专区设计成成人喜欢的方式,摆放成人喜欢的展品,这样的儿童专区很难吸引儿童的目光。因此,在设计儿童专区时,应当结合儿童的学习特点及年龄特点设计相应的展览形式和相应的展出物品。一般来说,从儿童熟悉的生活场景去设计儿童专区,更能吸引儿童的目光。从儿童的年龄特点上来看,他们的思维能力没有成年人那么富有逻辑,知识储备量也没有成年人那么丰富,个人生活经验更比成年人少。因此,选择通俗易懂且生动有趣的展品不仅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更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如2015年广州博物馆举办了“皇帝在盛京――沈阳故宫博物馆馆藏清朝文物的专题展会”,在展会上,广州博物馆为儿童设计了学前第一课,通过观赏清朝文物来体验书法等传统文化艺术。展会上,除了展出清朝乾隆皇帝御用珐琅双龙纹笔架,更配套笔墨纸砚。

2.丰富展览形式,以提高展会对儿童的吸引力

21世纪各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在大多数博物馆中,虚拟现实技术也被逐渐采用,甚至是成为大多数博物馆青睐的一项技术。而设计儿童专区时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创造虚拟空间和虚拟物品,可以增加对儿童的吸引力。此外,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它新奇和科幻的特点容易吸引儿童的目光。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出来的虚拟场景和虚拟信息,不仅增强了儿童的参与性,更增强了儿童的沉浸感。

3.营造安全舒适的环境

在设计儿童专区时除了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外,打造的儿童专区还要舒适安全。只有@样,才能使儿童身心免受伤害。儿童在专区内玩乐和游戏时,因为过分投入,常常忽略了安全意识。儿童正是好动的年纪,这就增加了危险性。因此,在设计儿童专区时,必须考虑儿童的安全问题。选用材料上,避免选用锋利、坚硬等材料。在音乐盒光线上,避免选用太过刺激眼睛的光线和太过吵闹的音乐,减少对儿童眼睛和听力造成影响。温度要根据春夏秋冬四季需要调节,既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而在专区空间设计上,由于儿童多动、随性的特点,必须设计较为空旷的专区和流畅的观赏路线,避免发生踩踏事故。实际上,儿童需求不止以上提到的这几点,博物馆必须考虑儿童的年龄层,也必须考虑到儿童的所有年龄特点。除了空间上的设计,更要完善基础设施,如餐饮处、休息处、厕所及相关婴儿车停放处等。

4.设计儿童感兴趣的主题展览活动

博物馆馆藏十分丰富,而这些藏品往往蕴含着一定的教育意义,适合儿童的展品更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如2016年广州博物馆举办的文物动物园主题展览活动,儿童专区以儿童的视角出发,一共分为水、陆、空、家及变形五个部分。展会上设计了如“动物去哪了?”等问题,引起儿童的探索兴趣,让儿童在和动物联系中寻找答案。通过这样的问题式游戏,不仅让儿童学会珍惜动物,更让儿童学会和动物和平共处。除了“动物去哪了?”活动,专区内更设计了“疯狂动物城”“动物大巡游”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进一步让儿童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还向儿童传播“保护动物和保护地球”的理念。

5.设计“移动博物馆”

学习没有尽头,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为了让儿童不在博物馆也能随时随地学习,博物馆儿童专区结合儿童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可以印刷相应的宣传图册和制作玩具让儿童带回家,通过宣传图册和玩具,让儿童把“博物馆带回家”。通过设计“移动博物馆”,儿童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教育。

四、结语

综上,博物馆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社会场合之一,和学校以及家庭教育相比,博物馆除了具有新奇和自由的特点,更不会对儿童产生压力和限制。通过设计博物馆儿童专区,设计不同的展览形式和展出物品,可以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玩乐。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博物馆对儿童的教育功能,我国博物馆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儿童专区,为儿童打造一个舒适、愉悦的学习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周婧景.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问题初探[J].博物馆研究.2014(02):21-22.

[2]杨洋.浅议博物馆儿童空间设计――以德国博物馆为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01):55-60.

[3]忻歌,宋娴,吴为昊.美国儿童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展与演变[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01):24-28.

[4]张海水. 中外文化语境下的“儿童博物馆”性质辨析[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4,16(04):68-75.

[5]王承举.当代中国博物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04):19.

[6]孙艳萍.新博物馆学展示观对博物馆展示设计理念的影响[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3,22(09):54-5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