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安全管理理论知识范文

安全管理理论知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38: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安全管理理论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安全管理理论知识

篇1

关键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创新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1-0102-02

1 前言

在工程进展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安全施工与文明施工的水平,实现安全施工的规范化、标准化,减少或者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是每一个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创新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措施是建筑企业的当务之急。只有创新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水平,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概念和作用分析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指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和行为,管理者通过对生产因素具体的状态控制,使生产因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达到不引发使人受到伤害的事故,从而使施工项目预期效益目标的实现得到充分保证。

建筑业的生产活动具有生产过程复杂、作业条件恶劣、劳动强度大、事故发生率高等特点,存在着较大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必须面对并需要切实抓好施工安全管理,可以说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搞好工程项目施工生产等一系列工作的基本保障,而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的水平高低与成败既关系到工程能否顺利实施,也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

3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3.1施工单位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有些建筑企业对施工安全认识片面、不科学,认为只要抓好工程质量、进度即可,重生产轻安全管理的现象严重;没有真正坚持建筑“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在日常的工程管理中没有将施工安全管理摆在工程管理应有的位置,没有真正意识到施工安全事关重大,甚至认为安全管理投入是一种纯消耗,以至于有些企业为追逐利益,一味降低投入成本以提高经济效益,在工程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资料等方面投入相当有限,给安全管理的实施带来了阻碍和困难;没有认识到施工安全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究其原因是施工单位观念意识错误,企业只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缺乏长远眼光,是一种短视行为。

3.2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手段落后,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有些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对行业安全规范、标准不熟悉,安全操作知识有限,施工不规范,仅凭经验和感觉施工操作,缺乏施工安全管理的自觉性、主动性和长久性;有些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落后,或者即便是有也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安全管理制度俨然成了摆设,安全管理制度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有些施工企业施工管理混乱,甚至没有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工地的现场主管既是施工员,又是技术员,还是安全员,一人身兼多职,安全生产没有切实的保障。例如:本人负责管理的某个省的文化产业重点基建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284530m2,其中该施工企业承建189970m2,该项目的安全总监是一个“三无”人员。即无学历,无职称,无安全管理经验。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科学的系统的管理方式,制度难以落实,施工管理人员业务不精通或专业知识缺乏,思想松懈,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管理人员责任心缺失,利益驱使导致职业道德丧失,或者是建筑业中恶性竞争的结果。

3.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素质低下,安全管理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有些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业务水平相对低下,甚至达不到工程管理的需要,导致安全管理意识淡薄,违章指挥操作时有发生,没有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规定;其次,建筑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因建筑工地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差,对施工中的基本常识特别是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知之甚少,而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又跟不上,安全教育、培训、宣传只是走过场,安全教育形式单一、内容肤浅或严重滞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同时,施工队伍人员纪律松散,违章操作、冒险蛮干的情况常见,这无疑给建筑安全施工埋下重大事故隐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建筑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建筑业高处作业多、露天作业多、立体交叉作业多、临时员工多,所以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个危险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其次是管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盲区,安全作业管理防护措施不到位;另外,企业为追求利益,在安全教育、培训、宣传、安全设施等方面投入有限,没从源头上截留安全隐患,从而导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3.4缺乏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监督或监督力度不够、不作为。有些施工单位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像巡视员一样走过场,监督管理任务不明确,监督管理手段不强硬;有些监理单位监理不到位,监督不作为,工作消极被动,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进行排查并限期予以有效整改,没有按照规章开展有效监督,安全监督形同虚设,甚至有些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为了利益串通一气。究其原因主要是施工单位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工作失职,监理单位没有按照约定切实履行其职责,导致施工安全管理监督不力,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难以落到实处。

4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创新措施

项目安全管理在建筑企业工程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创新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创新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理念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理念在建筑企业工程施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建筑企业工程施工的质量。目前,虽然许多建筑企业表面上高度重视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在工程施工现场贴出相关的安全标语,并且设置了一系列的安全目标,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理念还比较落后,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意识比较淡薄,致使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相关的伤亡事故。安全是建筑企业工程施工过程中首先考虑的因素,但在施工过程中,安全被摆到了后面,建筑企业过多地关注工程的成本、进度以及质量,而往往忽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在施工现场缺乏必要的检查,相关的安全措施也不到位,制定的安全目标也没能很好的完成,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创新其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理念。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者是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者,也是创新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理念的主要力量。作为一名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者,应该掌握与时俱进的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理念,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生命至上以及施工质量至上的原则,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人员还应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念,确保所进行的施工活动不会对环境、生态等造成恶劣的影响,确保生态环境的安全,实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2创新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有严格的管理目标,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提高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水平。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机构,没有进行必要的管理或者监督措施,最终会导致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目标的流失。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机构应该对相关事项进行及时地检查,及时地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同时依据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形成一种良好的循环模式,最终完成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目标。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机构的完善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由主要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担任组织机构的组长,由组长带领大家设置相关的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目标,合理、有效的开展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目标的设置也应符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机构的完善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因此,在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机构内必须设置相应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可以规范成员的行为,达到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目标,是完善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机构的重要举措。

4.3创新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时,应该设置相应的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使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时有章有据,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中,如果出现问题,也能根据制度及时地进行处理。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制度有所改善,但从整体来看,我国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制度并不健全,权、责、利等方面的内容还存在着众多的漏洞,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在强化现有的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权、责、利等方面的内容,比如,不断完善安全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监督机构的资质审查制度,加强对设计、勘测、施工单位、业主以及监理等重要主体的监督;不断完善企业的安全业绩评估制度;实施无责任保险制度以及工伤保险制度等等。

4.4创新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人员是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最直接的执行者,他在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效果,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人员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的保证,也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虽然加大了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监督力度,但从整体来看,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还比较低,由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疏忽导致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因此在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中,建筑企业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创新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首先,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相关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人员掌握专业的管理知识。第二,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对此,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部门可以采取学习、培训等方式进行。第三,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执行责任追究制,在制度上规范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部门人员自觉地将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的创新,可以促进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进展,减少或者避免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篇2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意识不足。现代企业的很多领导只注重经济效益,忽略了生产安全的重要性,许多企业制定的安全方针都没有得到认真的落实,很多情况下只是做了表面工作,没有真正起到加强生产安全的作用。现代企业制定的安全目标不符合实际,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安全目标,这都安是全意识不足的现象。(2)对安全管理理念的认识不足。现代许多企业都是在事故发生之后,才开始考虑安全的相关问题再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事故的发生在不同程度上都给企业带来损害,这种管理理念非常落后,不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3)没有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现在许多企业都没有成立专门负责企业经营生产活动的管理机构,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也就不能够很好的实现管理。(4)企业员工的安全文化不足。没有加强对企业员工安全知识的培训,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非常薄弱,相关领导者安全素质也不高,也就不能很好带领员工加强安全管理[2]。

二、在知识管理下加强企业安全管理的相关策略

1.加强对安全知识的运用

企业要分析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要把相关的安全知识进行整合分类。企业可以把生产安全说明书、安全建议、以及在实际生产过程的安全经验等这些安全知识相关的资料收集起来,并且把这些资料弄成电子资料,放在企业的安全知识系统中。收集了相关的安全知识,企业的员工需要不断学习这些安全知识,并且把这些安全知识运用到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过资源共享,加强对安全知识的了解,同时企业还可以利用电子模拟软件和数据解析软件,根据相关安全知识通过模拟来制定安全有效的实施方案[3]。

2.加强对企业安全管理的认识

企业的领导层只有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够根据企业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措施,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有条件的话可以通过新闻、广播等方式宣传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所有员工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企业的领导层要把安全管理的相关认识传达给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部门可以通过交流会、座谈会以及开展相关的活动来加强企业各部门对安全知识的认识。

3.加强培训,建立安全奖罚制度

企业要不断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加深他们对安全知识更进一步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对安全知识的创造力,这样可以在生产经营中为员工提供准确的安全指导,保证员工的生产安全。企业还要建立安全奖罚制度,对没有根据安全知识进行生产经营的员工,即使没有造成安全事故,也要给予一定的惩罚,这样不仅可以起到警示作用,还加强了企业员工对安全知识的重视。在企业的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经营中有突出贡献的人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增加企业员工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篇3

【论文摘要】21世纪是“知识世纪”,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形态,已经成为现代管理的主体。为适应形势的变化,部队的安全管理理念必须进行更新,内容必须进行变革,以此促进部队安全管理的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文章在简要阐述知识管理的含义和特征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部队安全管理模式如何进行创新与发展。

一、知识管理的含义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全新的管理.它是人类历史上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勒模式的科学管理以来的一次最伟大而深刻的革命,是信息化和知识化浪潮的产物。知识管理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知识管理是指知识经济环境下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的总称;狭义的知识管理是指对知识及知识的作用进行管理。本文所指的知识管理,是其广义含义。

二、知识管理的特征

与传统的管理相比,知识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在管理理念上,知识管理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人的因素将决定着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的水平。知识管理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而开展。传统的管理以机器为中心,实行的是人被当作机器系统中的“配件”的刚性管理。知识管理倡导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充分反映了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2)在管理内容上,知识管理以无形资产管理为主要内容,包括对显性知识管理和隐性知识的管理.并且以隐性知识管理为重点。特别强调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与共享。

3)强调知识的重要性。“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繁荣与进步并不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矿产、资源和一般资本,而是取决于其拥有的积累知识、创造知识和利用知识的能力。知识管理就是促进这些无形资产向有形资产、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和实现。

4)在管理目标和策略上,知识管理以知识创新为直接目标。以建立知识创新体系为基本策略。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加速器。

5)重视社会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知识管理摒弃了传统管理的以追求组织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知识管理倡导组织在追求自身经济利润的同时,还应追求整个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组织与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

6)在组织结构上,知识管理采取开放的“扁平式管理”的学习型组织模式,这与以往其他管理形式所采取的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模式截然不同。

7)知识管理以信息管理为基础,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知识管理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知识集成和精确量化管理的技术保证。

三、顺应知识管理发展大局.改革部队安全管理模式

在当今的知识管理时代。部队的编制体制、武器装备、人员素质和作战理念等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为此,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改革部队安全管理模式:

3.1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转变

知识管理的特点要求部队安全管理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从根本上实现部队安全管理知识的持续积累式、螺旋循环式和突变式发展变化.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在知识的积累中运用知识、在知识的运用中升华知识、在知识的升华中实现对部队安全的最佳管理,从而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孕育出强大的战斗力。为此,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3.1.1组织结构的开放

以往的部队管理强调严格的制度、上下级之间的权力距离以及知识信息流动的内部性和封闭性。而知识管理时代的管理则强调以弹性、开放、自由和机会为特征的开放型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的边界具有高度渗透性.呈现出扁平化和网络化特征,从而保证信息的真正自由流动和部队安全管理经验的成员共享。

3.1.2管理手段的开放

开放式管理看重一切能够发挥成员创造力的方式方法,提倡革新观念,向经济、文化、科技等其他社会领域开放,向普通官兵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开放。其根本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则是活跃官兵创造力,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价值共享,使得整个部队安全管理能力生成为一种新型的管理能力——“智力管理力”。

3.1.3知识信息的开放

21世纪知识和信息就是经济实力,就是部队战斗力。而知识和信息的生命力在于其流动性,并在流动中被人类共享。知识管理时代的部队安全管理必须向知识与信息开放,使不同官兵所拥有的不同知识重新组合,创造出新的知识,为知识的分享、流动与创新提供最佳平台。

3.2守业式管理向开拓式管理转变

自建军以来,我军在安全管理工作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辉煌的成就很容易形成一定的惰性,局限和满足于以往的经验和成绩.带来守业式管理的各种弊端。而知识军事则时刻处于快速发展变化中,守业式管理远远满足不了知识军事对于管理方式发展变化方面的新要求。因此,在知识军事时代,必须实现管理方式从守业式向开拓式的转变

实现这一转变必须把握以下几点:首先,要具备开拓式的安全管理理念,要善于以新的思想思考部队安全建设,以新的视角观察部队安全动态,以新的态度对待部队新事物,并以创新的思维方式解决新情况和新问题;其次,要创造开拓式的安全管理环境,其根本目标是打破传统的封闭环境,使信息灵活流动.加强部队安全管理与社会安全管理经验与外军甚至外国的最新安全管理经验接轨,使部队安全管理真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备真正开拓进取的环境氛围;最后,要采取开拓式的安全管理手段,以开拓式的安全管理手段,创造良好的部队集体氛围,激发官兵创造热情,实现知识信息的流动与创新,提升部队安全保障能力。

3.3制度式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变

知识管理时代要求官兵具备特殊的专业素质,成为“专家型”战斗人员。而要使官兵具备这一素质要求,就必须打破以往的制度化安全管理模式,实现制度化安全管理向人性化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变。

所谓人性化安全管理是在深刻认识人在部队安全管理中关键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要实现从制度化安全管理向人性化安全管理的转变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1)转变安全管理理念,依靠人。依靠官兵所拥有的知识、智慧、才能和技巧,提升部队安全管理水平。2)明确管理任务,开发人。部队官兵通常潜藏着大量的才智和能力。安全管理的任务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释放其潜藏的能量,创造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环境和机制。3)把握成功关键,塑造人。官兵素质对部队安全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军事技术急剧变化的当代,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每个官兵个体都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满足部队对官兵个体的素质要求.重新塑造自己。因此,塑造人是部队安全管理成功的关键。4)树立终极目标.发展人。部队是革命的大熔炉.人性化安全管理的终级目标,是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不仅为部队培养优秀的战斗人员,而且为社会造就合格的、有责任感的公民。5)发挥组织功能,凝聚人。部队组织本身是一个生命体.部队安全管理不仅要研究每一成员的积极性培养、创造力发挥和高素质养成,还要研究如何发挥官兵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形成整体的强大合力。

3.4现代化安全管理向知识化安全管理转变

现代化管理方式是以封闭的组织结构、严密的管理体系、科学的管理制度为主要特征的。结合上文论述,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在知识管理时代,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现代化安全管理方式必须向知识化安全管理方式转变。知识化安全管理就是要搜集并组织信息,将信息传给需要者,其核心就是管理信息的流动、扩散,以创造更多知识,让需要者正确且快速地获取知识。知识化安全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人尽其才,材尽其用,这才契合部队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与最高境界。:

篇4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我国建筑施工队伍的不断壮大,建设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加,建筑施工中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工程质量问题频频出现。因此,加强和改进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十分必要,任务繁重。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

近几年来国内建筑领域发生的多起重特大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事故,再次给我们的安全质量工作敲响了警钟。2012 年四川武胜县金御江城项目塔吊断裂事故,2011 年深圳南山区汉京峰景苑工程事故,2010 年安徽芜湖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配送中心工程混凝土浇筑坍塌事故,2009 年青海省西宁市商业巷南市场佳豪广场 4 号楼基坑边坡坍塌事故,2009 年南京市汉中门桥工程和上海市苏州河河南路桥改建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等等。这些都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也影响了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由以上实例不难看出,质量安全管理问题对工程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的影响。

1.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施工单位质量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目前的建筑队伍鱼目混珠,其中部分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技术基础知识非常有限,缺乏责任心,使得不按规范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建筑施工企业为了盈利,节约成本,往往发挥的是“短期行为”,在一些管理环节上进行“减化”;有的出于自身的利益或者外部压力所迫,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不顾施工质量;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管理培训中,完全将参与工程施工的员工当“劳力工”看待,未经培训就上岗作业,严重缺乏相应的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管理培训环节,最终导致安全以及质量问题出现。

1.2施工人员素质不高,操作不规范

许多工程质量问题都是由于施工人员技术素质低下造成的。建筑施工中大多数一线工人属农民工类型,他们的建筑水平与能力有限,缺乏培训,安全意识更薄弱,甚至出现违反建筑安全管理的现象。有的建筑队伍自身技术水平低,缺乏技术装备,质保体系不完善,组织措施不落实,必要的技术质量人员和等级工数量达不到要求,挂靠某个建筑公司承包工程建设,公司对其管理不到位,工程质量没有保障,相应造成安全隐患。

1.3安全以及质量控制不规范

企业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主体,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主要是靠建筑企业来完成,但是建筑企业行为不规范,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很多企业为了多赢得利润,往往在建设速度上抓得狠,过于注重建设速度。忽略了建筑质量,导致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问题百出。甚至,违反操作规程,过于注重获得效益,最终导致质量以及安全问题。在企业机构设置方面,有些单位甚至将原来独立的质量科、安全科现在都精简为工程管理部门的一个岗位,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管理队伍不断萎缩、大量流失。建筑企业过分依赖政府监督机构和监理单位,忽视自身质量管理机构的构建和人员安排。长期以来,企业习惯于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进行的现场检查、验收、评定,致使质量安全监督人员做了大量本该是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员、安全员应做的工作。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策略

2.1加强施工参建人员的素质及技能培养

3.1.1树立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观

人是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最为重要的财富,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最为关键的要素,做好对人的管理工作,是建筑施工企业获得经济效益以及信誉的最为关键的基础性工作。为此,施工领导首先树立有了安全才有效益,有了质量才有效益的观念,对员工进行质量安全管理培训,持证上岗。制定安全守则与质量管理规范,安全管理的宗旨是充分尊重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尊重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实现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以及施工质量的共同进步。

2.1.2增加培训教育

建立一支素质较高、责任心强、经验丰富、完善可靠的安全管理队伍,要从是否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否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是否具有现场丰富的管理经验,是否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是否有较强的责任心等几个方面选拨和培养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监督员。可以从建筑施工企业内部选拨和培养,也可以从人才市场招聘。无论是从建筑施工企业内部选拨和培养的,还是从人才市场招聘的,施工企业都要加大投入,进行系统的、专业的培训和考试,实行持证上岗,以确保安全管理员较好的胜任安全监管工作。

2.1.3奖罚分明

严格兑现奖惩制度,发挥宣传、教育的作用。对在建筑施工中一定工期内没有发生的安全隐患和事故的班组、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定期进行表彰和奖励,给予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奖励;对于在检查中发现违规的,或存在的安全隐患的,要严肃批评,除限期整改外,要实现通报制度,情节严重的要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对发生事故的,除给与处罚外,要追究相关责任人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情节特别严重的,造成后果的要绝不手软,将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2.2加强内部监管,提高施工水平

施工单位通过自行监理,控制施工质量是基础。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高素质建筑工程施工监理队,由于施工监理项目繁多、任务和难度都比较大,监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设备仪器也是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设备仪器投资力度,引进高科技的设备仪器,可以极大地提高施工企业的监理质量和效益。另外,还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设备不断应用到市政施工中来,但由于施工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仍以人工为主,因此,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在施工之前,建筑工程单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2.3强化国家监督机构对建设单位的监管力度

对于大型工程的安全质量管理,强化安全质量监管的执行力度,要结合现行法律并严格按照工程所需的安全操作、管理规范制度去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定期与不定期地开展并组织各方参与安全检查;制定检查结果报告;在工程例会中对当期的施工安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同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安全监管要求及建议;采集好的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资料,进而结合工程施工场地的具体安全监管现状作以科学评价,从而才能确保政府监督机构和管理部门的安全监管执行力度,逐步杜绝各种监管不严现象。 此外,还要严格执法,必须依法惩处那些质量事故责任者,以此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2.4塑造先进的施工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做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以及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相应的转化,转变为物质力量,通过影响企业员工思想与观念,进而更好地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以及质量管理中进行实施,从而做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塑造良好的安全以及质量管理文化宣传的氛围,并将这种管理文化渗透到建筑施工程施工中去,打造鲜明的企业文化特色,形成施工企业独特的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文化。另外,做好的对于员工企业安全质量文化观念的引导,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以及质量管理意识,提高施工人员施工管理的安全性以及科学性。此外,企业文化宣传还包括员工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与道德情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精神动力。

3.结束语

质量与安全是建筑企业的生命线,安全为质量打基础,质量是为了更好的安全,两者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因此,抓好质量与安全的管理,企业就有了效益,也就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我们要将其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充分结合,在材料、机械、企业管理、生产组织、工艺方法等上面改革创新,加大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力度,培养高素质具有专业技能的管理人才,严格按照国家质量管理标准和安全生产规范,加强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监控,最终促成生产促质量,质量保安全,安全保生产的良性循环,有效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飞速增长。

参考文献:

[1]王振江.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J ].建筑工程,2008,6

[2]彭雨,孙若云.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建筑施工管理资讯,2008,7

篇5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7月本院16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优质护理病房住院患者与普通病房住院患者分组的方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患者男45例,女35例,年龄16~81岁,平均年龄(43.25±6.71)岁;对照组患者男41例,女39例,年龄17~79岁,平均年龄(43.89±6.0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采用功能制排班,患者住院期间护士严密监测患者的体征变化,落实各项常规护理工作,为患者宣传健康安全知识,做好健康安全教育,轮休时做好工作交接,值班人员落实各项治疗工作,患者如发生紧急情况,立即进行救治。

1.2.2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护理模式为患者进行护理,医护工作人员做好日常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包括:①实验组采用APN排班方法,减少交接班次数,同时根据护理工作量弹性排班,在工作高峰时段增加值班人员,确保护理工作及时落实;②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每名责任护士分管患者≤8例,整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护士有固定的患者,患者有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增加亲切感。③首先制定患者危险因素评估表,对住院患者意外事故发生情况、疾病的危险因素、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汇集成表后,在护理工作中进行针对性护理,加大护理力度,尽量防止危险因素的发生,以提高护理过程中的护理安全。④充分发挥护理工作的责任意识,保持积极向上职业精神,注重护理细节,用热情的态度对待护理工作,保持病房环境清洁,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住院环境,指导患者做好日常清洁和饮食用药,对重症患者协助喂药等。⑤加强护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对患者的手术伤口进行正确的护理操作,规范护理操作流程以推动患者的治疗进度并带给患者舒适感及安全感。⑥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普及相关的临床疾病知识,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度,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护理过程中为患者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1.2.3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记录和整理,记录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发生情况以及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以分析优质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发生率,并对患者的护理舒适度、安全度及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问卷评分以相关的护理参考指标为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安全度、自感舒适度等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是指在护理过程采取针对性、专业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在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效率的同时,并能有效保证护理安全。相关临床数据表明,近年来各大医院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在逐年增多,给患者个体及医院总体都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因此加强护理工作的护理安全问题成为了改良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传统的护理模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个案性的特点,在许多情况下,该护理模式无法很好地阻挡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引起一系列的护理纠纷,故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安全,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自应用以来广受众患者及医生的好评,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优质护理的主要措施包括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充分发挥护理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护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和心理护理,建立健全护理工作责任制度等,以上措施有效提高了护理安全和护理效率,取得了十分积极的应用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和积极的临床意义,在本院得到了积极的临床实践效果。本院一共有9个临床科室,2011年开始开展2个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2013年开展3个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2014年全面推开优质护理服务。自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开展以来,护理口碑明显增加,护理质量日渐提高,并且意外事故的发生情况大大减少,获得了广大患者的一致称赞。

4结语

篇6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

如今,我国的经济实现了高速的发展,我国的电力事业也实现了长足的进步,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其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进行电力工程施工中,提高施工质量非常的关键,配网施工单位提高施工质量的控制,能够确保企业的顺利运行。配网工程的安全质量控制,应该在电力施工的整个环节中落实,强化施工环节中的安全质量控制,防止电力施工中出现不当的操作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1 电力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质量控制

1.1 在电力施工的重要环节设计安全质量控制点

在电力工程施工一些重要的施工环节中,或施工中容易出现故障的部分设计安全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在施工前,应该设计完善的施工计划,对安全质量控制点进行分析,然后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确定安全质量控制点的位置,尽可能地关注施工中的细节问题。提前预测在施工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分析将会产生的问题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设计安全质量控制点。

1.2 制定完备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技术参数

电力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应该了解自动化的相关知识,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该向施工人员普及自动化的知识,使他们对新的自动化理念有一定的了解,掌握电力新技术的应用。通过对理论知识的研究分析,在实践中提高可行性,使施工更加的顺利。

1.3 对电力工程施工进行质量的预防和控制

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应该对施工中可能会发生的故障进行预测,然后对设计的安全质量控制点提前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形成风险应对方案,以防在施工中措手不及,对以往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回顾总结,防止在施工中由于疏忽造成施工的质量问题。

1.4 做好相关的技术交底的管理工作

在工程进行之前,应该做好相关技术的交底工作,从而确保施工中技术的应用合理,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技术交底工作能够使施工人员更加了解施工方案,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让他们在施工中对一些技术的应用更加的得心应手,对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起到指导的作用。

2 电力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质量控制

电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安全质量控制,能够对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前期准备工作完善的基础上,将施工质量的控制最终落实到施工的过程中,是提高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阶段。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质量的控制应该分成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等,应该在每一个流程都制定安全质量控制的方案,强化监督。电力工程施工进行之前应该对使用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使用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对施工方案进行分析,确保施工方案合理性后进行施工。

配网中最主要的设备莫过于变压器和电缆,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在了解变压器属性的基础上,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备采购,应多采用节能环保变压器,防止不必要的消耗产生,确保变压器的三相负荷在运行中是可以保持平衡的。在施工中,要定期实现对电缆的检查,确认电缆的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果电缆是采用人工敷设的形式,那么应该提高敷设的效率,防止由于半径的弯曲导致电缆的表面受到损伤。如果是运用机械的方式敷设电缆,应该对机械的拉力进行合理的控制,防止拉力过大对电缆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在敷设电缆支架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敷设的流程进行准确的把控,确保电缆支架的位置准确无误,防止电缆的交叉和重叠问题的出现。

在雷电天气频繁的地区,电力架空线路施工中应安装避雷器等装置,通过接地线的设计,防止电力遭受雷击。在城区架设线路中,应该运用高度架设的方式,防止树木对其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对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防止设备在运行中出现故障,导致施工质量的降低,防止设备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中,还应该确保各类部件的合格,防止一些零部件的污染问题,确保电力工程的每一个环节的施工都不会遭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施工中还应该强化对施工流程的控制,电力工程的建设应该通过对国家相关标准的分析,从而能够通过单位和部门管理结合的方式,掌握好施工的流程,按照施工的步骤有条不紊的进行。进行绝缘装置的设计,提高线路的绝缘性能,从配网施工管理角度出发,通过对当地特殊天气情况的分析,在一些雷电多发地区应该增加绝缘子的片数。采用架空方式的输电线路,应该充分分析架空线路的输电能力,防止外界环境的干扰。杆塔是支撑线路的基础性措施,借助绝缘子将导线架在空中,然后维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转,解决杆塔在架设中稳定性差的问题。在电力工程完成后,应该对工程进行质量的检查,对电力的功能进行测试。在电力工程的事后控制中,应该通过对过程的安全质量控制和终端安全质量控制进行分析,提高配网工程的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工程完成后,应该实现项目的有效交接,确认项目是否可以投入使用,促进项目的投产使用,发挥出其自身的价值。

3 电力工程验收过程的安全质量控制

电力工程的验收能够检查电力的质量,而且能够分析电力是否达到了技术的标准,是否能够在特定的区域内使用,是施工后进行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行验收的过程中,应该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流程加以分析,强化质量验收的细节问题,为确保日后该项目的正常使用。在工程验收完成后,应该实现程序的检验,对电力工程的安全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这个阶段可以分成不同的步骤进行,应该对每一个流程按照电测试的方法进行,然后实现对整个系统的分析,在每个系统合格后再验收。在电力工程交付后,还应该进行最后流程的质量管理,在电力运行中定期检查,应该进行定期的回访工作,听取业主单位的意见,对10kV配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记录,从而及时解决问题。

4 结语

配网工程的质量对电力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配网线路的基石,能够确保为人们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因此,配网工程在施工中进行安全质量控制是相当重要的,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方位控制,提高工程质量,使配网运行更加安全和稳定。

参考文献

[1] 孙毅敏,孙毅力.基于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的探析[J].黑龙江科学,2014(08):279.

[2] 刘志星.论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管理[J].通讯世界,2014 (17):45-46.

篇7

【关键词】建筑业; 建筑施工项目; 风险管理

【 abstract 】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 reducing construction accidents and protect state property and people's life safety has very important.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project security risk control and security management model of study is very necessary,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 keywords 】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引言科技的不断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各大型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风险所致损失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都促使科研人员和实际管理人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重视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风险管理。

二、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1、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原则通过风险评价,确定了风险等级,就需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一般原则是:(1)消除风险、降低风险、个人防护;(2)预防措施、保护措施、应急措施;(3)对极不可承受的风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风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风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风险要加强监测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风险,稍加注意,不必采取措施。2、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措施(1)危险源辨识,明确任务分工。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应明确任务分工,按各部门职责范围开展危险源辨识。

(2)运用科学手段,做好风险评价对辨识出来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分级,是实施风险控制的依据。对于不同级别、种类的安全风险,采取的控制措施、考虑的技术方案、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均不相同,做好风险评价,对于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3、建筑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辨识及控制

(1)直接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安全检查表(可以采用《安全性评价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经验法是辨识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为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常采取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使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

(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即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的部分方法进行危害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ETA)、事故树(FTA)等。

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分析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建立有章可循的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企业干部与职工自觉地执行这个管理模式,并应该潜移到干部职工心中,默化成自觉的思想趋势,即使企业的体制、机制、领导层和管理人员有变化,职工仍能自动运作,自觉照章办事,这就是企业运作成功的模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何种所有制企业,都面临着市场的选择、制约和挑战。一个安全事故多发的企业是很难在市场中立足的,不仅失去投标资格,而且将逐出当地建筑市场,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因此企业能科学、正常化进行安全生产,必须建立科学的企业安全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是否科学有效,企业内和现场项目部是否形成人人遵章守纪的安全施工氛围,将面临着市场的选择和挑战,同样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发展。如果企业没有自己的安全施工管理模式,安全管理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必然难以管好施工现场安全施工。建立的安全管理模式不科学、不实用,或是花架子赶时髦,也不行。因此,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安全施工管理模式的任务是企业头等大事。

该模式应该俱备本企业的鲜明特色,特色愈浓,说明企业安全文化素质愈高,其运作的真实性、针对性、可行性愈强。有自己特色的模式是本企业多年工作规律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紧密结合本单位施工生产实际、其中可操作性强的实实在在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在施工实践中总结。

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全面细致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职工奖励和违规处罚》等等制度。有些制度、规程、责任制应挂在岗位上,警示岗位人员贯彻落实。做到以法治企,以制度管人。

建立健全的以企业法人为首、层层落实的各级安全施工责任制,形成立体式、全方位责任到人的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成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经培训考试合格懂专业安全技术知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所有现场项目部、施工班组均设安管员,构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把安管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是企业安全生产施工的基本保证。

转变观念,实质是使主观认识符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要有所创新。一是要实现从事后查处的被动型管理向事前预防的主动型管理转变。今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重特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的预防控制、治理和整改上。简言之,就是防患于未然。二是要实现由经验型管理向技术型、专业化管理转变。过去,安全生产的管理更多的是凭借经验的积累,规章制度的约束等。诚然这种管理方式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随着当今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产业分工的日益技术化,这一传统管理方式,无疑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应更多地依靠先进技术和专业化、职业化队伍来实施有效的监管。三是管理客体应由单一所有制企业为主的“小安全”管理向全社会企业的“大安全”管理转变。一方面,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大都集中在乡镇、私营企业。为此,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必须适应经济市场化和所有制结构的新变化及事故多发的特点,即由过去只注重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转向对各种所有制企业,尤其是要强化对非公有制中小和。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路是: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事故防范为目标,以企业自我约束为主体,以科技进步和管理方式现代化为手段,以强化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素质为保障,以遏制或减少重特大事故为重点,以不断健全和完善政府监督管理机制为关键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篇8

[关键词]山区桥梁;施工管理;质量;安全

引言

随着我国加大对交通基础建设工程的投资力度,中西部山区公路建设取得快速发展,山区桥梁得到大量建设。由于山区地质环境复杂,存在大量的不良土质及滑坡、泥石流等问题,山区桥梁建设施工环境差,桥梁施工质量不佳,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因此,针对贵州地区山区桥梁施工中出现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提出桥梁施工中质量和安全控制的方法。

1.山区桥梁建设

1.1山区公路桥梁建设及其特点

贵州省地貌属于我国西南部典型的高原山地,有大面积的山地、丘陵和盆地,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由于山区复杂的地形、地质、水文以及生态环境等影响,在此区域修建公路十分困难。与平原地区道路相比,山区道路中桥梁占路线总长比例很大,超过公路线路总长的20%,而且由于山区地质环境复杂,存在大量的不良土质及滑坡、泥石流等问题,导致山区公路的建设成本居高不下。山区公路桥梁的修建需要根据公路路线的方案确定,常常会因路线横断面、平纵技术指标等影响导致桥位不佳、墩柱的相对高差大、施工环境差等问题。

1.2山区公路桥梁建设出现的质量与安全问题

因山区公路建设环境的限制,公路桥梁施工场地一般都存在桥位偏僻、施工环境差、交通不便等普遍问题,特别是关系桥梁质量的混凝土质量不容易得到保证,主要受拌合场所的选择及运输便道等影响。而且由于山区环境的限制,大量施工机械的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导致械化作业程度相对较低,在实际桥梁施工中需要大量的施工工人,特别是桥梁施工中多为高空作业,导致桥梁安全事故频发。

由于山区桥梁一般具有高差大,跨度也较大的特点,在桥梁设计中多采用高墩大跨结构,但若采用整体支架现浇箱梁等施工时,落地支架的架设则较为困难,不利于施工质量的控制和人员安全。因此,现行的山区桥梁施工中常采用适应能力较强的装配式预制梁,并配置悬臂浇筑的方法进行施工。对于山区中小跨径桥梁的施工可以采用装配式预制梁板桥,但需加强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管理。

2.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及控制

2.1桥梁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由于施工人员水平和机械应用程度低等原因影响,加上山区施工环境的限制,导致山区桥梁施工中违规操作现象十分严重,对质量问题也不够重视,从而使得桥梁产生较为严重的内外部缺陷及混凝土裂缝问题。

山区桥梁施工中常见的混凝土缺陷有麻面、蜂窝、露筋、孔洞、缝隙及夹层、空鼓和石窝等。麻面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施工中模板表面处理不当,在混凝土浇筑后没有及时振捣,混凝土的后期养护也不到位。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当、生产运输中造成的人为离析、过度振捣及钢筋设置过密等原因容易引起桥梁的蜂窝病害。保护层垫块的放置不合理、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模板吸水过多造成掉角是产生桥梁露筋的主要原因。孔洞的产生主要是生产运输中造成的人为离析和钢筋密集导致混凝土振捣不足所致,冬季施工时混凝土受冻也会引起孔洞。缝隙及夹层病害主要是在分层浇筑的装配式混凝土箱梁和T型梁中由于施工停留中有杂物掺入、混凝土浇筑高度过大等引起,山区桥梁施工中混凝运输的困难导致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停顿也容易引发这种病害。空鼓和石窝的产生原因是混凝土灌注不饱满、人工浇筑未反铲下料等。

山区桥梁施工中,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混凝土梁体开裂问题普遍存在,特别是施工工艺较为复杂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梁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2.2桥梁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山区混凝土桥梁的质量除了设计与施工组织的影响,关键还在于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通常可以从混凝土质量、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生几个方面进行。

由于山区道路交通不便,材料进场较为困难,因此公路桥梁的建设要尽量就地取材。水泥的质量是混凝土质量的基础,而山区湿度较大容易引起水泥受潮而无法使用,因此要对山区拌合站合理规划保证水泥的质量。混凝土土骨料和水可以就近取材,但要满足公路工程的标准。混凝土的运输是混凝土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可以采用搅拌车进行运输以保证由于山区交通条件的限制导致长时间运输中混凝土的离析,同时混凝土的运输还需要适应期凝结速度和浇注速度的需要,以保证桥梁施工的连续性。混凝土的浇筑中除了钢筋骨架的施工外,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就是振捣,振捣时要尽量避免碰撞预埋件、模板等,对钢筋密集区加强振捣,并加强施工监督防止欠振与漏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山区昼夜温差大导致混凝土的养护较为困难,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应尽快覆盖并洒水养生,并保证整个养护期工作的连续,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3.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及控制

3.1桥梁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随着我国加大对交通基础建设工程的投资力度,中西部山区公路建设取得快速发展,山区桥梁得到大量建设,但由于受施工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施工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山区公路桥梁施工事故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但都不外乎人、物、管理、环境四个要素,最主要的还是由施工企业自身的组织、管理及特殊施工环境引起的。

与一般的安全事故相比,桥梁施工中的安全事故具有严重性、复杂性、可变性、多发性得特点。因此,对于桥梁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要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与方法,通过法规、技术、组织等多种手段,促使施工生产体系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

3.2桥梁施工中的安全控制

对于桥梁施工中的安全控制可以从人、物、管理、环境四个要素着手。山区桥梁施工需要大量的工人,施工现场较为复杂,发生安全事故的人为影响因素较大。山区桥梁施工环境恶劣,加剧人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因此,需要对这些不安全心理状态重点关注与管理,及时发现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合理利用施工人员心理特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山区湿度大,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对劳动者的工作状态有所影响,而且山区多雨天气也同样导致赶工期的情况,加上山区施工机械化程度低,容易导致劳动者的过度疲劳而引发事故。因此,需要提高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制定合理的作业休息制度,减少轮班的次数,并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

在山区桥施工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生产中的隐患和危险源。通过对机械设备的正确选用与保养、淘汰老旧的设备、强化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施工工序的安全性控制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预防、减轻或消除事故。

管理也施工安全事故产生的间接原因,但也是重要的环节,山区桥梁施工作业的危险因素很多,需要通过综合管理才能达到安全管理的目标,可以通过制定法律和制度并认真执行、职业伤害保险制度、安全文化教育、安全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落实。

恶劣的山区桥梁施工环境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可以通过使用合适的采光照明、根据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色彩标志、控制合适的施工环境温度等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事故。

篇9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rise building,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s, and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safety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discussed on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construction of high-rise building in more detail.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s; safety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

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高层建筑结构复杂,工程量大,涉及工序多,给建筑施工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探讨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法对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建设工期以及控制施工成本都有至关重要作用。

1、高层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技术质量方面。现代建筑科技含量高,涉及专业多,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未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现代建筑的个性化导致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特有的产品,每一条管线、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这在客观上增加了技术工作难度,增加了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不能及时掌握,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

1.2 管理方面。在现行管理体制下,施工单位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明确具体。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此外,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2、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的内容

2.1 计划管理(进度控制)。计划管理是一项全面的和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全过程和全员管理的特点,即全面计划管理。结合高层建筑规模大、基础深、层数高和间距较密的特点,做好计划管理能更有效地推进高层项目的顺利施工。

2.2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项工作的总称,由于市场建筑施工存在着复杂的纵横关系,非一个施工单位能够保证整个建筑物全部功能的质量,从设计、施工一直到竣工使用,必须将参加建设的所有单位组织起来,统一协调,分工合作,才能建立起保证体系,确保建筑产品的全部功能质量。一方面,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素质,从全面质量管理角度对工程质量明确目标,按照国家规范、标准进行质量管理。另一方面,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做好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坚持分项、分部工程质量和验收,及时评定,保证分项工程质量,建立完善的质量档案。

2.3 材料管理(成本管理)。所有进场材料及时验收。经项目部技术员、材料员共同检查验收,严格控制、保证所有进场材料数量足、质量好。

对进入场地原材料及时复试检测,原材料只有合格方能在市场建筑工程中使用,对有特殊要求的原材料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设备选用塔吊、混凝土泵等先进设备要有专业人员操作,并定期检查,以确保工程按时开工以及施工质量要求。选用合格标准的配套机电设备,配件和供应商的原材料,保证施工质量和顺利完工。

3、高层建筑的施工安全管理

高层建筑作业是存在危险源较多、风险较大的工序,作好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及安全管理、安全监护工作极为重要。高处作业应结合工程特点,以及在建工程周边的环境,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严格执行。

3.1 深基础施工安全管理。由于高层建筑的地基是整个建筑体的基础,所有要根据上质情况,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所有措施要进行设计计算,对已挖完成部分基坑,在雨后、解冻或复工前,均要观察土的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排除险情后方可施工。

3.2 高空作业安全管理。高空作业涉及的安全技术范围较为广泛,既有一般要求,如设置安全标志,张挂安全立网、安全平网等,也有各种专项安全防护措施。施工时应严格执行安全防护措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确保施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方可作业。

总之,建筑高出作业是一项风险较大的作业,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在施工现场,只有做好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安全监护,安全防范等工作,才能大大降低事故的发生,给工人提供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从而提高效益,确保安全生产。

4、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管理

4.1 做好施工预案。施工单位应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编制严谨、详尽的施工组织和管理方案。用来指导整个施工过程。内容包括:施工工序的安排,各工种进入工地的时间,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法,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预控措施,制定出成品保护措施等。

4.2 做好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由于现代高层建筑具有规模庞大,工程结构与工艺复杂,建设周期长及相关单位多等特点,决定了工程进度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要想有效地控制工程进度,就必须对影响进度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度全面、细致的分析和预测。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对有利因素的充分利用和对不利因素的预防;另一方面也便于来制定预防措施,事中采取有效对策,事后进度妥善补救,以缩小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实现对高层建筑进度的静态控制和动态控制。高层建筑施工进度是一个动态实施过程。施工进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会因为新情况的产生,各种干扰因素和风险因素的作用面发生变化,使人们难以在执行过程中检查工程项目实际进度发展情况,并将实际状况与计划安排进度做一对比,从中得出偏离计划的信息,然后在分析偏差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组织、技术、经济等措施维待原计划的正常实施。如果采取措施后不能维待原计划,则需要对原计划进度调整和修正,再按照新的进度计划实施。

实施进度控制的目标就通过有效的进度控制工作和具体的进度控制措施,在满足投资和质量的前提下,力求使高层建筑的实际工期不超过计划工期,以保证高层建筑按期完成。在高层建筑计划阶段所确定的工期目标,往往是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而确定的合理工期,因此,时间上的任何变化,无论是进度拖延还是超前,都可能造成其它目标的失控。例如,在一个高层建筑施工总进度设计中,由于某项工作的进度超前,致使能源的需求发生变化,而打乱原计划对人、材、机等资源的合理安排,亦将影响资金计划的使用和安排,特别是多个作业队平行施工时,由此引起后续工作时间安排的变化,势必给项目总体的协调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因此,如果高层建筑实施过程中出现进度超前的情况,进度控制人员必须综合分析进度超前对后续工作产生的影响,提出合理的进度调整方案,以确保工期总目标的顺利实现。

4.3 严格控制高层建筑的工程变更。由于建筑设计与工程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一致,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使设计图纸未达到开发商的要求和施工的深度,开发商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的修改或补充等原因致使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在所难免。而这些变更必然会带来工程量的增减和工程造价的变化,极端情况下会出现工程造价难于控制的局面。

因此,设计部门应切实做好调研工作,弄清开发商真实意图,对施工场地进行详细踏勘。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工程量,力求变更最少。

4.4 做好高层建筑施工监理工作。高层建筑施工监理十分重要,它是监督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进度、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监理工程师在施工阶段关系到是否要设计变更和工程变更的决定时,往往能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做出合理正确的选择。其次,在施工过程中,甲、乙两方因各自的立场、观点不同,有时会出现一些影响施工正常进行的情况,监理单位作为公正的第三方,在施工过程中协调双方关系,确保工程施工正常进行,这样能为完成工程造价控制提供有利条件。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高层建筑的施工要求及其管理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全方位管理。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做好各方面的每一项工作,齐心协力,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 王联恩.对我国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控制重点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1(11)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房屋管理

1房屋施工的前期准备

房屋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是一项繁杂但有非常重要的系统工作。执行人员需要对所有的项目有一个系统性的深人的了解,把握整个施工的流程,才能纵观全局,做到驾驭自如,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

要了解整个工程项目的运行,必须掌握了解所属施工地区的地形、地质特征、气候条件、交通管道、标高等,对这些有了一定的概括了解后,需要对相关的暖通、线路照明、通信等做一个调查核对,从整体的角度对施工图的主体结构、节点构造以及对施工建设单位提供的进度造价、设备等做系统分析,选用合理的设备;为避免错漏,还必须对设计图纸中涉及的安全问题等做事前的处理,设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准备备案,保障施工质量。

编制设定指导性文件,要充分考虑到整个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等问题,推进施工保障进度,在编制的同时必须考虑所在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对检测要求、设备型号等都要做详细的交代。最后要在监理阅览提议后,进行修正完善。

2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工程质量的保障,在于具有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这对工程施工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所有质量保证体系的第一要义就是“预防为主”。为了让工程施工更加可靠,既需要对整个施工项目有一个系统的质量控制,还必须具有很好的可预见性。整个质量保证体系需要行之有效,就必须明确总承包商单位经理负责的施工范围,加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并贯彻落实到位。

在不断完善自身的质保体系的同时,要落实各个工序需要的专职人员,不可出现互相推脱责任的现象,控制施工现场的秩序,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另一方面,需要从工程调研和使命接受;施工预备;资料收购;施工出产;实验与查验;修建房屋的功用实验;施工交验;回访用户与保修这8个环节完善和改善质量体系结构,并使之有效操控运转,目的在于严密操控所修建房屋的质量。

3房屋施工的质量把控

房屋施工的全过程,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它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的因素,包括设计图纸、建筑材料的选择、地形地质特征、施工工艺、工序实行方法、管理制度、人员调配、水文气象等等,所以,从施工角度来说,必须严格把控,才能保证质量。

建筑工程质量,指的是在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设计标准和规范文件的前提下,同时也满足业主的需要,其寿命、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等还需要满足社会的需求及使用功能的需要。

建筑工程质量的特征,重点包括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等。施工人员是直接参与者及施工决策管理人,施工过程的操作直接影响其质量的把控,所以人为因素是第一要素,必须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责任感及整体素质。对于需要参与高危工作的施工人员,需要对他们做专业的特殊培训,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设立奖惩机制,激发员工最大的工作潜力。同时在工程质量的把控上,非常重要的就是工序的完善性:

(1)材料的选择与控制。加强建材的质量控制,是提升整体工程质量的前提。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对于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结构配件等都需要严格地把控,选择达到国家标准的材料。

(2)机械配置的把控。机械设备的控制,是指对整个项目流程中需要的各类器械的把控,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的进度。其中包括配套的工艺配备和器械如电梯、水力搅拌器等等,必须记录所需配置的型号,对于测量仪器、计量器、运输设备等,在前期都需要做安全监测,以保障施工质量。

(3)施工技术的把控。施工工艺、技术措施等方面,都需要成熟的技术把控。良好的技术水平,对作业施工非常重要;规范施工工艺、依照施工指导,对于产品的精确度、洁净度、平整度、密闭性等,都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4)可调控性人为因素。施工人员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对整体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努力培训提高公司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生理健康、工艺技术等整体素质,可以充分发挥员工潜能,使工作更加完满。

4工程责任规划管理

4.1质量职责准则

对于工程项目中的每个项目细则,必须规划出相应的管理负责人员。只有施工人员承担、明确了工作责任制度后,才能对工作有着更强的责任感。每位施工人员,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来说,都非常重要,他们既是操作者亦是指挥员,又是质量保证的源头,也是会麻痹大意造成不必要事故的起端。规划整个工程质量管理,必须以人为本,树立质量责任制,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力所限,并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规划。

4.2技能复核准则

施工管理人员,应事前研讨拟定出各分部分项间、各工序间、各工种间合作联接的最合理技术流程;装置工程各工种应与土建施工亲近配合,应设专人随土建工程进度进行预留、预埋;加强工种间合作与联接。

4.3质量事端陈述和处置准则

树立和履行质量事端陈述和处置准则,是指在质量事端发作后由有关人员进行质量事端的辨认和评定,剖析发生质量事端的缘由,并拟定处置质量事端的办法,经相应职责部分审阅同意后进行处置,并经关联部门复核检验。

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关系到整体建筑的安全性。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就必须检验好相应的施工设备,技术人员需要严格把关,确认好各项工序的完善性和严整性;在施工过程中,务必保证施工人员和各项程序的配合—这是保障工程施工建设质量体系的必要条件。由于现浇板很容易出现部分非结构性的裂缝,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细心地观察,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证质量,合理科学的防御措施预防裂缝现象。只有如此,才能使整个房屋建筑的质量,安全也才会得到保障。与此同时,还必须结合好建筑工程项目自身的项目管理特征,在施工前务必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施工中需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另施工落成后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

5 7、建设好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现场管理制度包括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现场会议制度、施工过程控制制度、现场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统计报表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

(1)质量责任制度

人是工程施工的操作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人既是控制的动力又是控制的对象;人是质量的创造者,也是不合格产品、失误和工程质量事故的制造者。因此,在整个现场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人为中心,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从事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对工程项目所需的资源和人员资格做出规定。

(2)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失误,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不合格,施工工艺、施工方法错误,施工组织、指挥不当等责任过失的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或造成工程倒塌、报废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都是工程质量事故。

5 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是人们生活起居的处所,其质量安全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必须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以保障房屋使用者的权益。工程建设的根本即工程质量。提高房屋施工的质量,需要通过结合管理经验和各施工管理实例进行总结分析,规划出一套合理的管理方式,切实做好施工管理,消除质量隐患。

参考文献:

[1]孙东.新型钢框胶合板模板施工技术[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2(03)

篇11

关键词:公路施工;施工安全;控制;管理

Talk about the control of the production safety of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Xiao Chuan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managem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a preliminary study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system, so that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production safety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Key words: highway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safety; control; management

1.当前公路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没有遵守施工管理程序 施工管理中,存在着先开工后报告的现象。某些施工单位习惯于传统的做法,工程开工前不打开工报告或边施工边打开工报告,或是提交开工报告后未经批准就施工,严重违反了施工监理程序。另一个存在的问题是先检验而后有检验申请报告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之有些监理责任心不强、监督管理不严,没有预先提出质检申请,监理却做了质检工作,违反了施工监理的正常程序。

1.2管理意识淡薄且管理者素质不高长期以来,在工程建设中,人们普遍存在着重技术轻管理的思想,管理被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虽然通常各个施工单位都建立了各自的管理机构,但其管理者定位模糊,往往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由于找不准问题的根源,类似的问题以后还会出现,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也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所以,管理意识的淡薄是造成生产管理混乱的首要因素。

1.3企业自检环节薄弱 企业自检是工程质量保证的关键性环节。凡是没经自检以及自检不合格的工序,监理工程师有权拒绝质检签字认可。但有些质量保证体系并不健全,自检人员配备不足,自检机构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建立严密的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公路开展施工的首要条件,因此不仅要建立政府监督、施工监理和企业三个层次的管理体制,更要理顺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关系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建设单位要组织检验小组,对施工单位进行检验,施工单位应该要成立各施工点质管小组,负责自检、专检、和互检。

2.1加强质监基础工作 基础工作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实现质量管理总目标,也是为质量管理创造前提条件的最基本的工作。只要做到施工中的“三化”“四有”,即:有方案、有标准、有制度、有目标;施工规范化、操作规程化、技术标准化,才能确保建设总目标最合理的实现。

2.2加强质量控制 在公路施工中,首先“以人为本”,实行“统一领导、分部管理”的原则,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从落实责任制开始,层层深入、步步落实。

2.3严格质量检验明确严格质量检验标准、内容和手段;检验的组织形式、质量检验应坚持专职检验和群众自检相结合、日常检验和重点检验相结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互检和全面检查。

2.4高标准、严要求、把好质量关 平时检查从关键部位到每道工序,该返工的一定返工,该停工的一定停工,不能迁就。建立科学的、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各级管理人员严格履行职责是保证质量的首要前提。

3.有效的公路施工的安全控制和管理方法:

3.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在操作规程上的教育和培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的规定,公路施工企业应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并依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制订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等指导性安全管理文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确保施工安全。

3.2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落实安全施工责任制

公路施工企业应建立起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由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其主要是全面负责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研究制订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劳动保护计划,实施安全管理检查和监督,调查处理事故等工作,保证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能认真贯彻执行;同时,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各级领导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施工要服从安全的需要,落实安全施工责任制,严格管理,严格考核。

3.3 做好对施工单位安全资质条件的检查管理工作对施工单位安全资质条件进行检查,审查安全技术措施和设备,并确保施工企业队伍中有专门从事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另外,要加强施工机械和材料的检查工作,检测、检验其出厂合格证和施工牌证,确保其各项安全措施检验合格,如未按照规定进行检测、检验、验收、备案以及未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的,不得允许其进入施工现场。

3.4 重视技术培训,加强质量教育 利用施工现场举办工程质量研讨会,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检验标准主要是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即达到规范化、规程化、标准化、管理制度化。保证公路施工安全,强化责任意识。首先,需要建立健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责任制原则,推行安全系统工程以提高安全管理层次,使安全施工一开始便从生产系统全局出发,对施工各个阶段全面规划。其次,公路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施工现场的一线操作人员,都必须接受相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再三强调相关人员在经过了一系列安全知识教育的培训后能够尽可能做到“我懂安全、我要安全、从我做起、保证安全”,之后确保安全技术教育普及、惠及到施工现场的每一位一线的施工人员。第三,提前制定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尽一切可能消除掉人为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和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不安全状态,及时发现和辨别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和隐患,制定出全面、有效、可行的应急救援预案,以备不时之需。公路施工企业应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做到定时间、定人、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管理的预防工作制定措施,明确重点部位、危险岗位。在检查过程中,要检查安全生产投入是否有效实施,安全设施、安全技术装备是否

正常发挥作用,检查安全施工状况是否正常等,并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要及时报告给有关负责人,且将检查及处理情况及时记录在案。

总之,坚持公路施工安全管理重在控制,公路施工工程过程中还有很多的安全生产管理步骤也是不可忽略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应该是贯穿整个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因此,要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危害,保护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不仅是处理事故,更重要的是在项目活动中

针对项目的特点,对生产要素采取有效措施,对公路施工项目中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时时控制,将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与未然。

参考文献

[1] 李旭红.浅谈建筑施工管理[J] .山西建筑,2008

[2] 范志忠.建筑施工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7

[3] 傅森成.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问题探讨[J].建筑技术,2005

篇12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

建筑行业是一个高危险的施工行业,也是我国职业安全事故发生率最高的部门之一,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的管理体制、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都得到了不断深化。其中,建筑行业中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得到各方而的关注。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在现阶段,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是还需亟待加强。建筑安全管理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是建筑市场整体规范性不强,而且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比较混乱。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许多建筑施工单位不重视国家关于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和建筑安全管理条例,把它们视为一纸空文。为了躲避责任,减少开支,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来办理相应的建筑施工所具备的证件。有的甚至连办理建筑施工必备证件的程序也省了,违规进行建筑施工。这样即减少了国家的税收收入,建筑施工工程没有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最终导致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2.建筑施工的安全水平较低,需要不断的提高。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施工也迎来行业的春天,各种建筑项目层出不穷,规模和数量都在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大量的建筑施工人员。由此很多农民工都大量的涌入到建筑施工工地中,这就导致了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整体较低,在建筑施工人员农民工要占有很大比例。但是建筑企业招聘的农民工绝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而且对于机械的安全操作规则和规范都不是很了解,而且安全施工的概念淡薄,对于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较差,容易造成建设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现有的建筑施工工程中,对于一些建筑施工资质较高的企业逐渐的脱离了建筑施工的具体施工,而变成了建筑施工的管理企业。这些企业在取得施工项目后,一般不会自己去从事现场建筑施工,而是将其在分包给下一级的建筑承包单位,这样本身上一级的企业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就较低,到了下一级的承包队之后,那安全管理的概念更是淡薄,这些承包队往往看重任务能够尽快完成,不顾牺牲施工人员的安全,现场施工混乱,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较高。

3.现有的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较为落后。几年来,虽然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总体上还是较为落后的。存在的问题较多。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和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新兴的先进的管理方法不断的出现,为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建筑施工的效率,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但是传统的建筑施工行业在学习和接受这些先进的管理方法时,迈的步子还是很小,新的建筑安全管理理念亟需在建筑行业中发展。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1.提高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为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施工单位最好配备安全管理人员,专门负责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建筑施工的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应对,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整个建筑施工的安全。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技能,在建筑施工中加强施工现场巡视,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和应对,排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另外,还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与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要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到相关单位和个人,制定严格的责任制,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从而促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和不定期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和检查,规范施工人员的各项操作。对存在的违章违规操作现象,安全管理人员应该立即纠正,促进施工人员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和流程,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建筑施工创造安全可靠的环境,促进建筑施工顺利进行,提高整个建筑工程质量。

3.加大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要重视新型机械设备的运用。对原来的设备要注重更新和升级,增加相应的资金投入,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使其在建筑施工中更好的发挥作用。另外,还要重视建筑施工现场设备管理工作。做好设备安装与养护管理工作,使各项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促进其最佳性能的发挥。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掌握操作技能和操作规范,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机械设备操作,避免出现违规违章操作的情况,使机械设备的性得以最佳发挥。这样不仅有利于保证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还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不仅关系到建筑行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建筑施工人员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因此,建筑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行政主管单位都要认真分析和对待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公关活动,通过切实有效的可行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领域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国建设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好转,实现建筑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世国,周乐,徐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J].建筑经济,2007,291:49-51.

篇13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管理;长效机制

1.引言

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是建筑施工企业在实施工程建设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必须贯彻落实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规范、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立企业规程和责任制、每个流程的施工安全工作标准、施工现场安全过程控制、健全的企业内部施工安全日常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和规范,将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每个岗位管理和每个层级都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对建筑企业来说特别重要,它不但关系到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到了员工的生命,而且关系到了社会的长治久安,所以,为了创建和谐、平安的建筑工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我们必须全面认真的把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好。

2.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较为混乱

在进行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的施工现场,诸如环境保护、施工道路、原材料、机械器具等方面普遍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隐患,在实际的管理考核中,由于施工现场问题造成失分的比例也最大。

2.2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薄弱

有些建筑施工企业不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和标准,对各项安全生产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进行建立健全,以致于在考核和工作过程中无章可循、无据可依。就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资料方面而言,安全生产应急演练、隐患整改、教育、检查、活动、会议等记录内容过于简单,不够规范,无法真实的反映出和企业安全生产相关活动的情况。

2.3人员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较差

因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劳务人员绝大多数是农民工,他们自身的安全素质、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都较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接受能力差,文化知识水平低,所以倘若入场三级安全教育的执行不严格, 就会存在进入施工现场后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在施工现场抽烟等现象。

2.4没有建立长期有效的安全质量管理机制

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想要保持规范化或提高至标准化就比较难。在通过达标考评后绝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都存在放松要求、思想现象,和达标前比较,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基础管理资料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未建立长期有效的安全质量管理机制,没有继续保持和发扬安全质量管理标准达标的成果。

2.5全员参与程度低

有些企业的其他管理人员和主要负责人都认为,安全质量管理工作与其他部门没有关系,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事,以至于在开展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时企业内出现了其他部门和人员不闻不问,安全管理部门“单枪匹马”的现象,没有形成开展安全质量管理的浓厚氛围和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局面。

2.6对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不强、重视程度不够

针对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有些建筑施工企业的认识不足, 仍然存在轻安全、重效益、重进度、重施工的观念;为了完成任务而达标,只是被动的为了达标而达标,没有真正的把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 态度不认真、不积极,主动性不强。在安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部分单位甚至出现了造假、应付、突击、敷衍了事的现象。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在这种状态下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

3.解决措施和对策

3.1强化对大型和特大型项目的安全管理,实施重点管理

随着企业承接的大型和特大型项目甚至有些难点项目的增多以及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些项目的共同点就是施工人员众多,施工工艺复杂,建筑面积大,直接导致安全隐患增多,安全管理难度加大。施工企业应该针对这些情况, 采取一系列措施,把这些项目的安全管理力度加大: 落实安全整改复查,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安全管理人员的数量。企业在采取这些措施的同时,还需对安全投入的保证特别注重, 以确保劳动保护用品的采购和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

3.2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进行强化

企业在我国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进行提高和强化,才能做好安全质量管理工作: 一是将严格的安全质量管理考核奖惩措施制定出来,同时要落实和执行到位;二是制定合理、科学的达标实施计划和方案,落实到时间节点、责任人和责任部门;三是要配备和充实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企业机关到各项目部都要落实;四是成立一个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地安全质量管理领导机构,负责安全质量管理的所需资源的配置、组织协调及领导;五是在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中写入开展安全质量管理的创建活动,并且层层的落实和分解各项指标标准,分阶段的进行重点控制考核。只有把上述奖惩落实、方案落实、人员落实、组织落实、责任落实等工作切实做好,才可以有效的推进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3.3强化分包队伍管理,实施准入制度

国家《安全生产许可证》中的条例规定,必须经过上级安全主管部门的安全评价,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从事建筑施工的企业才可以从事建筑施工经营活动。要求每年年初施工企业必须和各专业分包队伍、劳务队伍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明确责任,以使施工队伍在安全管理中被动接受管理的现状得以改变。

3.4统一思想,将安全质量管理的认识提高

建筑施工企业应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将做好安全生产和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切实提高,对开展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充分认识到,从战略全局和以人为本的高度去对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内涵深刻理解。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大张旗鼓、身体力行的去支持和拥护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带头接受考核奖惩、带头参加隐患整改、带头学习标准,形成一种从上而下开展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浓厚氛围。

3.5打好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章立制

建章立制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和开展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想要保障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就必须开展好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想要搞好基础业务建设,就必须抓好基础工作,才能为开展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创造条件,做好铺垫;各施工企业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推行“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为标志的规范化基础管理,才能夯实安全管理的基础。

4.结语

如果要想把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彻底夯实,把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基层建设切实加强,其重要的举措就是将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做好,做透。想要在实现企业达标、岗位达标和专业达标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动态达标、长效达标、本质达标和全面达标,进而是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建筑施工企业就必须切实有效的把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郭允冲.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郭允冲在全国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现场会上的讲话[EB/OL].2009,(12)

[2]AQ/T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S].

[3]刘刚.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8,34(2):223-224.

篇14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由于人们在享受建筑事业高速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忽略了其中的安全控制,从而导致了施工阶段安全事故频发。为此,政府加大了监管力度,但由于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建筑施工中的质量安全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很多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

一、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意义

建筑业特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扩大了建筑业的建设规模,我国当前的建筑业正朝着现代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建筑业自身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建筑业在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部分企业为了实现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给工程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给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建筑工程最基本的质量保证就是安全,工程质量的安全问题对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美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建筑企业的信誉。普通的质量安全问题可能会使建筑物的结构发生变化,影响建筑物的美观,但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就会给周围的人们带来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工程项目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质量安全,质量安全也是整个项目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之一。在实际中,处理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做好充分的事前准备,包括对事故的估计以及应对事故的处理措施;另一种就是在事故发生后再去处理。事实证明,事前的准备工作通常能够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小,而且能够将事故置于可控状态。因此,做好充分的事前准备工作才能对施工发生的各种质量问题有一个积极的应对措施。

二、目前建筑施工中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领导重视不足,机构设置不健全

企业领导没有设置一个专门进行质量管理和监督的部门,而且原来的相关部门也在精简,造成了大量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流失。此外,政府对于质量安全也只是部分的检查或者抽查,全部的过程仍然是由企业自己掌控的,但是企业内部并没有对质量安全进行监管控制的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施工中的质量安全难以保障。

(二)施工单位准入不严

由于企业对建筑队伍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都没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很多技能知识有限、责任心缺乏的施工人员就进入了建筑行业。有些施工单位出于外部压力和自身利益不考虑施工的质量,以次充好甚至偷工减料。在这种情况下,必要的技术人员和质量安全管理监督人员都很缺乏,使得施工的安全质量难以保障,就很容易导致安全隐患的现象发生。

(三)一线工人作业水平不高,操作欠规范

随着用工制度的变革,建筑工人的队伍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很多建筑公司把工程承包给施工队伍,使劳务与管理被分离,民工成为了建筑施工的主体。由于多数民工没有进行培训,上质量安全观念比较淡薄,再加上施工过程中没有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因此,在施工中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而这些并没有引起企业的重视,整个施工过程都没有一套完整的操作规程和约束。

三、 加强建筑施工中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政府对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

政府在加强质量安全执行力度的过程中,要结合现行法律、法规严格规范质量安全的管理工作,经常对施工单位进行人员及质量的检查,对施工的质量安全方面进行相应的评估,并进行现场勘查,实地了解从而作出科学的评价。此外,要严格执法,依法惩处事故中的责任者,杜绝各种监管不严的现象。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传统的预约检查方式通常会使政府检察人员处于被动局面。因此,新型的检查方式要以抽查和巡查为主,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施工单位进行检查,采取巡查室不定期抽查、分站日常检查、全站大检查等监督方式加强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巡查与质量监督交叉进行,两者互相补充,以便政府监管人员可以时刻了解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做好事前准备工作

事前准备工作是避免事故发生的前提。事前准备工作要分步骤的来进行。施工前对施工地点的植物、地貌、地形等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并记录下来,及时发现有可能造成隐患的因素并据实记录,接下来,在施工项目开始之前对施工人员讲解项目施工的特点和事故的易发环节,做好质量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

(三)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不良记录管理制度

现代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制度应该能够利用市场规律和信息技术使工程质量中涉及的中介机构和责任主体受到市场的惩罚和法律的制裁。因此,国家及有关部门要落实好相关的文件及制裁政策,同时赋予人民群众监督的权利,使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监督与管理更加透明。同时,以建立诚信信息平台为手段,利用奖惩机制来促进建筑行业秩序的规范化。

(四)强化质量安全意识,全面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质量安全问题是建筑施工中永恒的话题,要想从根本上减少这种问题,建筑施工者必须强化质量安全的意识,质量意识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因此,建筑施工从筹建具体的施工都要有一个有效的执行措施,以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

1. 提高建筑施工者的从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总体来看,建筑施工者的素质是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及长远发展需要有专业技能和从业素质都较高的参建人员来保障。所以,施工单位的领导及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起到领头作用,主动了解质量安全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并对一线的施工人员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做好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2. 加强施工单位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执行能力

建设单位必须确保资金的投资费用标准,禁止资金挪用、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一旦出现,必须严厉打击。而且双方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出质量安全投入的明细款项和事宜,才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资金的合理使用。此外,施工单位要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质量安全技术的条框以及检查的标准,并时刻监督建筑施工的进度,做好管理监督工作,按照合同中规定的标准来要求双方,加大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执行力度。

(五)引入保险机制,减少质量安全的风险

建筑产品不同于其他的普通产品,如果在其合理使用寿命范围内发生质量问题,会因为时间的久远无法找出事故的责任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就必许引入保险机制来减少事故的发生。此外,保险公司也会因为自身经济利益在施工的过程中起监督作用,以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隐患。这样,施工中的质量安全就能够处于可控的范围。

结束语:

建筑施工是一个繁琐的过程,随着住房需求的增加,建筑施工企业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建筑施工中的质量安全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只有达到更高的要求才能保障建筑施工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艳霞.浅析建筑企业安全施工管理与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

[2] 罗健翔.浅淡建筑施工的工程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