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金融危机的由来范文

金融危机的由来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38:4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金融危机的由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金融危机的由来

篇1

关键词:次贷危机;牙买加体系;实体经济

作者简介:何亮(1974~).男,湖南株洲人,广东五邑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主要从事金融理论和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F11;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2-0136-04 收稿日期:2009-02-10

一、引言

自2007年2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逐渐升级为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冲击力强大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关闭、银行被政府接管以及各大股市剧烈震荡。在这场金融风暴的冲击下,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倒闭;高盛、摩根士丹利两家投行转为银行控股公司;房利美与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接管;美林证券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国际集团岌岌可危。这些百年老店迅速从华尔街消失。宣布华尔街过度虚拟经济的失败。接着。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美国次贷危机迅速传染到全世界,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急剧动荡,股指连续多日大幅下挫,严重打击各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自2007年年初以来,全球金融机构已经宣布的与次贷相关的亏损和资产减计已经达到了5000亿美元,全球股市因信贷市场崩溃所蒸发的市值高达11万亿美元。

金融危机穿越全球金融体系的防火墙,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数据显示,房价与股价暴跌导致消费者信心不足,致使占美国经济总量约2/3的个人消费开支出现下滑,由此带来了经济衰退以及失业增加。美国2008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为0.3%。这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低纪录。而2009年初以来,美国非农业岗位已经累计减少76万个。失业率从年初的4.7%上升到9月份的6.1%,失业人数新增75万多人。同时,受经济衰退降低了美国的进口需求的影响。中国、印度等依靠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出现了出口减缓。实体经济呈现增长放缓的趋势。此外。美元大幅贬值损害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像欧盟和日本等与美国出口商品构成竞争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导致其出口需求下降,实体经济陷入衰退的边缘。

从目前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来看,可谓是众说纷纭,理论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王漪瑁,2008;杜厚文,2008;黄纪宪,2008),很难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这也或多或少影响了各国政府在危机应对政策方面的一致和协调性。本文试图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美国经济发展的内外平衡以及次贷危机等角度来解析造成当前金融危机的各种原因,并就其发展阶段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二、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来由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金融化的倾向,但在金融化的过程中.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失衡的问题。且长期得不到解决(周军等,2008)。美国赤字增长、全球贸易不均衡、美元贬值、利率差别以及国际投资资金的无序流动造成了国际金融结构的失衡。同时,美元作为国际本位货币,其不断增长及对外过度供给给全球带来了流动性膨胀(张云等,2008)。国际金融结构的失衡最终通过不断膨胀的流动性投向,导致实体经济结构的失衡以及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背离。美国次贷危机正是根源于这样的国际经济背景,并通过与房贷相关的金融领域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再经过美国经济内外平衡问题以及当前货币体系的缺陷传导到欧洲、亚洲以及全世界,并逐渐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1 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是引发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当今世界采用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天然的、难以弥补的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注定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首先,在牙买加货币体系下,美元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而且美元不受黄金的束缚。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以本币举债的国家。这就为美元的全球信用不断扩张,全球流动性泛滥提供了可能。其次,牙买加货币体系实行浮动汇率。国际汇率的经常性变动助长了国际游资投机活动不断加剧,使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国家深受其害。此外,牙买加货币体系实际上是在一种“无制度”的环境中运行.缺乏对国际储备增长的多变协调管理机制,取而代之的是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国家的双边谈判,这很难为平衡双边贸易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吴东泰,2006)。在此情况下,新兴经济体过快增长的储备货币加速流入到经常项目长期处于逆差的美国,使美国金融资产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严重的泡沫。

可见,在“无锚”的单一货币本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下,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是引发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目前世界各国在联手采取各种措施避免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对实体经济形成冲击的同时,必须重新审视和变革国际货币体系,以免重蹈覆辙。

2 美国经济长期内外失衡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最重要因素

在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政府可以在美联储货币发行的支撑下,毫无顾忌地发行债券,其商业银行系统也可以向国内企业和个人大量放贷,为美国居民和政府进行消费而非储蓄提供了条件。低储蓄与高消费相伴随是美国经济一大特点,据统计,近年来消费占美国GDP的比重高达70%左右,而美国的个人储蓄出现了-1.0%的储蓄率。不断膨胀的美国政府赤字支出和居民的高消费导致了美国经常项目出现持续逆差。而在缺乏国内储蓄的条件下,美国通过金融创新来证券化其债务,再将证券化产品输送到世界各地造成资本项目顺差来回收美元,使得国际收支保持着脆弱性的平衡。这样下来,美国国内的流动性不断膨胀,且急于寻找投资的标的物,美国政府在这样的压力下不断调整货币政策,为国内资产价格的泡沫化制造条件。特别是在网络经济泡沫破裂后.美国实行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如图一所示,从2000年~2004年,连续25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美国的长期低利率政策更加刺激流动性的膨胀,大量的资金在利益的驱动下疯狂地流入房地产行业中,造成了房地产资产泡沫化。这种资产泡沫在美国外债累积效应,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以及经济发展周期变化的刺激下必然破裂。表现在2004年6月份以后美国不断调高利率,房地产资产价格不断下跌以及由此带来带来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3 美国次贷危机是引爆当前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主要面向信用记录欠佳和收人证明缺失的客户提供的高风险、高收益的美国次级按揭贷款近年来迅速扩张,但随着美联储不断提高基准利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泡沫的破裂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

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另外,在次级债危机中,标的资产不断地重新组合、包装,进行资产证券化产生了多样化创新产品,这种证券化产品出售给了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可以转移金融机构潜在的高风险,但这种证券化却通过杠杆效应增大了流动性,加速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另外,巨大的利益驱动与竞争的加剧使贷款机构只顾极力推广次贷产品而有意忽视向投资者说明风险,最终放大了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程度,并导致次贷危机从信贷危机演变为资本危机传导到全世界。

三、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展阶段

美国次贷危机不断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种演变的过程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张明。2008)。首先,危机先从美国的房地产行业泡沫破裂触发。带来了美国信贷危机;接着通过资产证券化。把这种信贷市场的危机传导到资本市场上;资产价格的下跌导致信贷市场出现持续紧缩,危机又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并扩散到全世界;最后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对居民消费与企业投资造成影响,危机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

1 次贷危机的积累与触发

2003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为了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连续降低联邦基准利率。宽松的货币政策拉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的一片繁荣。在利益的驱动下,贷款机构纷纷加大了次级抵押贷款的发放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次级抵押贷款风险较高的事实,这给次级贷款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李进等,2007)。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通货膨胀趋势开始出现。在此压力下,美联储开始出台紧缩的货币政策,调高基准利率,导致房地产价格下跌。如下图二、三所示,从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基准利率从l%上调至5.25%,2006年6月至今的房地产价格不断下跌。如果下跌的价格出现低于未偿还抵押贷款合同金额的水平。很多本来信用就差的借款人干脆直接违约,这样信贷市场上便面临着流动性危机。次贷危机也就爆发了。

2 次贷危机从信用市场传导到资本市场

资产的证券化可以转移金融机构潜在的高风险(孙立坚等,2008)。在未实施证券化之前,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信用风险完全由商业银行或专业贷款公司等贷款供应商承担。一旦实施了抵押贷款证券化,则与该部分抵押贷款债权相关的信用风险及其收益,就从贷款供应商转移到持有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或CDO)的机构投资者手中。巨大利益驱动与竞争的加剧使贷款机构极力推广次贷产品,并经过层层包装.原本简单的债务抵押凭证被演化成无现金投入、只承担风险并能获得现金流的衍生金融产品。通过反复衍生和杠杆交易,在满足了市场需求的同时将风险传递给全球的投资者。对危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按揭贷款证券化具有极其复杂的流程结构,且每个层次都蕴含着巨大的风险。首先,信贷资产证券具有极高的杠杆度。信贷资产被不断打包转卖。在循环定价的作用下,初始的信贷资产价值得到了数倍的扩大,贷款机构及投资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不断增大,而风险也在不断增大。其次,资产证券化不仅是一个风险分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风险扩张的过程。在整个资金链的任何一环出现断裂,都会通过金融市场的传导效应迅速波及到几乎任何一个金融机构。因此,当次贷危机爆发后,由于资产证券化的存在,必然把原来仅限于信贷市场中的风险传导到整个资本市场上来。

3 次贷危机进一步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爆发以后,美联储不断地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联邦基金利率降低了325个基点。从5.25%降低至2%。然而金融市场上的信贷紧缩却始终没有得到彻底改善。从图四可以看出,次贷危机爆发以来,TED息差(3个月美国国债收益率与3个月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之间的利差,反映了银行之间相互提供贷款的意愿)从之前的不到50个基点,一度攀升到200个基点。尽管美联储采取了降息和注资措施,该指标一直在100至200个基点区间内振荡,目前仍停留在100个基点左右。这表明美联储空前力度的宽松货币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原因在于次贷危机的爆发造成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市场价值下跌,给实施以市定价会计记账方法的商业银行,造成了巨额的资产减记与账面亏损。实施以在险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办法的商业银行被迫启动了去杠杆化过程,因此不得不降低包括贷款在内的风险资产在资产组合中的比重,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惜贷”行为。由资产价格下跌导致的信贷市场出现持续紧缩表明了危机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同时,由于全球金融一体化,上述的受次贷危机影响的金融机构不局限于美国国内,欧洲、亚洲以及全世界的金融机构都同样面临着信贷市场上流动性短缺的影响而深陷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

4 全球性金融危机从金融经济传导到实体经济

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根源于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背离,但反过来。随着其对市场信心和对消费预期带来的冲击以及流动性紧缩的影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滞后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焦继军,2008)。主要体现在全球房价进一步下跌,消费和投资出现萎缩,制造业产值下滑,就业状况恶化等。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打击了房地产行业,目前该行业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均出现萎缩。如图五所示,无论是房屋开数量还是房屋销售数量在次贷危机后都显著下降。同时房地产泡沫破灭带来负向财富效应,导致居民消费下滑。另外,公司股票价值大幅下降,削弱了企业新增投资的动力。实际上,2009年第三季度美国消费者支出总额负增长3.1%.创下了1980年以来的最低纪录。美国当前住房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从2005年下半年的5.5%下降到3.7%,达到1991年经济衰退以来的最低点。美国2008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为负0.3%,这也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差纪录。

四、当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将更深刻地从美国实体经济传导至全球实体经济。美国经济衰退导致美国进口需求下降,美联储降息导致美元贬值,这些都将对贸易伙伴国的出口行业构成冲击。同时,由于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各大金融机构的恐慌心理将导致惜贷的行为,从而造成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影响其经营以及投资规模的扩大,这将进一步放缓全球实体经济的增长。

篇2

【论文关键词】期货市场;交易所;期货公司;套期保值;发现价格

【论文摘要】期货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的产品工具,是表明市场经济发育阶段的重要标志。期货市场对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期货市场的概念入手,对其发展历程、目前发展状况、前景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1引言

期货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内容。国际期货市场自1848年在美国出现以来,经历了由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逐渐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主要期货交易所有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和东京工业品交易所等。

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对完善国内资本市场结构和促进资本市场的开放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为企业风险管理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发挥更大的作用。

自1990年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至今,我国期货市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在基本法律法规框架监管下、在中国证监会统一监管下、由四家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180多家期货公司组成的、由市场各主体参与的、能顺应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期货市场体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扩大,我国期货市场将进入一个质变式发展阶段。本文就目前期货市场的情况和发展前景以及金融危机下的启示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2期货市场的由来及发展历程

期货的英文为Futures,是由“未来”一词演化而来,其含义是:交易双方不必在买卖发生的初期就交收实货,而是共同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候交收实货,因此中国人就称其为“期货”。世界第一家商品远期合同交易所是1570年伦敦开设的皇家交易所。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1985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种被称为“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协议,取代原先沿用的远期合同。使用这种标准化合约,允许合约转手买卖,并逐步完善了保证金制度,于是一种专门买卖标准化合约的期货市场形成了,期货成为投资者的一种投资理财工具。期货市场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勒说过:“真正的市场经济是不能缺少期货市场的经济体系”.没有期货市场的市场经济,不是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趋向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的场所和工具。因此,一个健全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离不开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期货市场。期货市场最早萌芽于欧洲,是买卖期货合约的市场。这种买卖是由转移价格波动风险的生产经营者和承受价格风险而获利的风险投资者参加的,在交易所内依法公平竞争而进行的,并且有保证金制度为保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期货市场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3金融危机中期货市场角色分析

期货市场的不完善特别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不完善是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金融衍生品是风险对冲或转移的有效工具,但同时也具有高风险的特质。这次金融危机原因之一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他通过“蝴蝶效应”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共振,其影响还在扩散和深化中。这场危机使人们意识到,以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现代金融创新在促进风险分散渠道多元化、提高市场效率的同时,也扩大了金融风险,引起了全球性的危机。次贷危机给金融机构造成巨大损失被发现得很晚,这是因为新的金融产品已经达到了相关机构风险评估的极限。一些评估机构对于新的、复杂的金融产品没有经验,它们不知道该怎么办。由于次贷危机的严重性不亚于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人们开始从各个方面对这场危机进行反思,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现代金融创新的“双刃剑效应”。金融创新在促进风险分散渠道多元化、提高市场效率方面卓有成效,但创新背后所隐藏的错综复杂的各种风险因素不容忽视。因此,在金融创新日益频繁的今天,如何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如何有效地监管金融市场已经成为严峻的课题。

4在全球金融风暴中反思我国期货市场发展

4.1加强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的核心是有效的风险管理,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一是市场制度的稳定性。二是市场交易的公正性。三是市场运作的规范性。四是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性。上述四个条件的形成和确立,首先取决于对风险处理的能力。如果市场本身缺乏风险管理体系,显然谈不上市场的稳定性,市场不稳定,就难以正常有序的运作,市场公正性也必然会受到影响,更保障不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市场就会风险不断,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障。

4.2期货市场应实行法制化管理,用发展的思维统领监管工作

2003年以来,仅仅北京地区先后出台《期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指导意见》、《公司经营管理风险防范指导意见》等,充分兼顾了规范和发展两方面,深受北京地区期货业欢迎。

篇3

博森先生的新著以其前瞻的智慧加外科手术般的解析,对这次金融危机做了一次全景的多维扫描。作者在本书中所提出的一些建议,对中国金融监管机制的建立与改革有着直接的相关性。

作者指出,在日益明显的保护主义倾向抬头时,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方工业经济大国政府如何采取措施歧视外国公司以保护其本土工业。当世界经济处于危机时期,我们应以各国现有税率水平为基础,在WTO范围内重开谈判,从而阻止这一貌似合法但危害甚大的做法。

诚然,此书中的许多提法,在加以修正完善后可以适用于今日中国的金融系统,但此书主要还是针对美国金融系统的改革所著。例如,博森先生提到,资产证券化有许多潜在的好处。然而,针对此中的种种滥用行为,作者提出了对资产证券化过程改革的种种建议。中国金融系统的几家监管机构正在制定贷款证券化的相关规定,相信这些建议对我们应有参考价值。

针对美国各大银行的董事会,博森也提出了强有力的批评。他指出,这些董事会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表面上并无可挑剔;然而,对于银行给他们带来的风险,通常一无所知,却批准通过了一项项高额的业绩分红,而这些所谓的业绩常常在分完奖金后就迅速蒸发了。为此,博森先生提出了一个新的董事会模式―这是一个由金融专家们组成的专业团队,每个月中用几天时间来专门监督银行的业务。

事实上,中国证监会关于公司治理方面的一些规定,正与博森书中的建议相吻合。例如,对任一特定个人所允许担任的上市公司董事职位的个数予以严格限制,以图保证其在上市公司董事职位上所花费的时间。问题只是监管机构的干预到底应止于何处,既不越俎代庖,又可有效地防止人浮于事、公司治理徒有其名。

这是本务实的而非纯理想化的书。正如博森所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金融系统的建立是应该从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角度来考虑。每一个金融系统都是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管的结合体,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将私有制激励和公共监管有效地结合,才能为特定国家在特定时间实现最好的金融产出。

篇4

选择这样一个题目首先是有风险的,因为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来预测未来五年的经济增长趋势,是一个十分困难的任务。

对于中长期的问题进行预测,参考历史经验是重要的方法。最近一段时候认为中国在未来几年会出现经济危机的说法有一定的市场。对于此我们可以借助金融危机的历史来做个推断,现在一本刚刚出版的金融危机史著作可以参考。哈佛大学教授罗果夫(曾经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首席经济学家)和马里兰大学教授莱因哈特出版了一本书“这次不一样;金融愚蠢的八世纪史”(This Time Is Different: Eight Centuries of Financial Folly),对过去800年来全球几乎所有地区的66个国家的主要金融危机的关键指标(国外和国内债务、贸易、国民收入、通货膨胀、汇率、利率和商品价格)进行统计分析,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结果。

金融危机历史的研究发现,大量危机形成的共同特点是过量的债务累积,这种债务的债务人可以是政府、银行、公司和消费者,债务可以来自国内也可以来自国外。该研究还发现,以二次大战后的历史为例,政府债务平均增加幅度是86%。政府债务激增主要不是因为挽救银行系统的成本,而是由于经济衰退的持续导致了税收的减少,同时也来自于为了刺激经济的反周期的财政政策的巨幅支出。中国的人口特征,中国的高储蓄率和外汇储备,以及目前实际各个经济主体的资产负债状况使得中国在未来数年不会陷入欧美式的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危机。

但是中国经济也不太可能恢复2007年以前的那一轮高速增长的趋势,这是由于国外的环境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世界经济还有一个漫长的复苏之路,原因在于:长期的高失业率;由来已久的财政困难和继续恶化;财政紧缩和调整阻碍了经济复苏,欧洲和美国策略的分歧都可能无法解决财政困境;主要发达国家的房价继续下降,并影响经济的复苏。

还有更悲观的经济史研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埃森格林和都柏林大学三一学院两位经济历史学家在他们的文章中认为,当前全球经济衰退开始于2008年4月,此次衰退完全符合大萧条初期阶段的特征。这个经济史的研究至少告诉我们,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这使得我们对于中国自己未来的发展要有一个不要过分乐观的态度。

世界经济长期发展历史的权威著作是麦迪森的“世界经济千年史”,按照该书的研究,历史上经历过长期快速增长的典型国家是日本和韩国,它们有一些经验可以参考。日本的快速增长从1950到1973(8.1%),当时人均收入增长远远高于亚洲的其他复兴部分,而在1973~1999年之间只有其他部分人均收入增长率的一半,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只有其他部分人均收入增长率的1/4。韩国在1973到1990年间经济增长率平均6.8%。中国到目前的高速增长时期已经超过了上述两个国家。因此在未来的时期,中国经济增长逐渐减缓是可以预期的。

中国的结构调整和房地产泡末消除将在2011年和2012年影响经济导致减速,同时由于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本身的复杂和固有缺陷,经济形势分析中所存在的方法论问题和宏观经济决策中的问题,使得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短期波动的比较厉害,而且不但不能超前决策,往往还会滞后决策,同时也会出现方向性的超调,这些因素也会影响经济的平稳发展。

篇5

[关键词]金融危机 保险业 风险

一、盲目崇拜西方权威造成经营理论和模式上存在缺陷

随着美国金融海啸倒下的不仅仅是像雷曼兄弟和AIG这样的金融巨鳄,还有那些曾被奉为权威和经典的理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曾被奉为货币政策制定者的典范、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实际掌舵人。但随着美国金融危机逐渐深化,格林斯潘的“传奇”正受到越来越多质疑。

这次金融危机,促使人们对那些经典的经济理论和观念进行重新思考。西方榜样的倒塌,使人们不再盲目崇拜这些权威和经典的西方理论和模式。也促使我们思考这些理论和模式是否就是模仿的对象,进一步说,那些曾被奉为权威和经典的理论和模式是错的,在这个过程中,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承担更多国际经济义务的同时,是否也应当为新的理论和模式的构建作出贡献呢?

二、危机中中国市场的保险风险

与前一个时期相比,保险业面临的风险来源更多,风险的形成和传递更加隐蔽,保险业风险防范工作的难度更大。一是保险产品定价风险。最近一个时期,利率、投资回报率等影响保险产品定价的关键指标波动加大,保险产品的定价比以往更加困难;二是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新的投资渠道和投资产品逐步放开,但保险业缺乏在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和人才积累,如何在多元化的投资领域更好地控制投资风险,成为保险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三是个别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的风险。有的公司因为业务快速增长、经营亏损等多种因素导致偿付能力达不到监管标准,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改善偿付能力。四是非正常退保的风险。国际金融危机可能影响被保险人对个别保险公司的信心,加上部分保险产品收益低于被保险人预期,可能导致退保增加。

三、危机中来自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挑战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央果断决策,提出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方针。保险业贯彻中央的这一方针,首先就要保持自身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但是应该看到,今后一个时期保险业平稳增长的困难仍然很多。从外部环境看,金融危机还在继续深化,其影响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资本市场低迷和投资收益下降,制约了保险承保和投资两个轮子的协调运转。从行业自身看,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受到一定影响的情况下,保险需求受到抑制;少数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在机构铺设、业务和产品等方面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如何在这种形势下保持行业平稳较快发展对保险业来说是一个考验。

四、保险业发展方式急需转变的挑战

在当前的形势下,中国国内的部分保险公司粗放发展的弊端比以往更加突出,如果不及时扭转,部分公司可能从盈利转为亏损,个别公司可能会亏损加重,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及公司的正常经营。因此,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对于保险业应对金融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紧迫和现实的意义。近一个时期,我们把促进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推动保险公司转变发展方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发展粗放的问题在保险业由来已久,是保险业在理念、人才等各方面问题的集中体现,解决起来的难度较大,对保险业是一个长期的挑战。

为此作者以为当前可行的解决办法有几下几点:

1. 完善我国保险监管法律体系

保险 监 管 法制化是发达国家保险监管的共同特点,包括完菩的立法和有力的执法。在我国,一方面现存的法律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和开放的形势,迫切需要修改《保险法》的有关内容,并制定再保险管理规定,偿付能力具体标准、保险资产评估准则和财务资料公开办法等等相关保险法律法规,努力完善保险法律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彻底改变目前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不规范市场状况,必须建立一支高效的执法队伍。

2. 建立和健全保险监管组织体系

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应是多层次的,不仅要有政府监管机关的参与,还要有行业规范和社会监督作为补充。现行的监管体系虽己具雏形,但显然三种力量未能得到充分发展和均衡协调,因此仍急待完善.一方面,政府监管机构应进一步有效合理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职能,提高保险行业整体防御、化解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应得到加强。

3. 建立保险机构信用评级制度

保险评级制度不仅是保险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险监管制度有效发挥功能的 重要辅助信息系统。评级机构凭借其较强的信息能力,能够完成大规模的获取和处理信 息的工作,为监管机构提供辅的风险信息服务.保险信用评估机制能为我国保险监 管信息体系的完善起到积极的作用,又可以使监管机构将重点放在对风险的化解和规则 的制定等更为重要的工作上。

4. 建立保险风险早期预警系统

在美国等保险业发达国家,保险监管机构为了更好地对保险人进行监控,建立了早期预警系统。早期预警系统包括一系列比率和比率的“正常界限”。通过这些比率和比率的“正常界限即,早期预替系统将识别比率超过其“正常界限”的保险企业,进而对这些公司加以仔细分析并进行必要的干预。该系统能及早识别有问题或存在隐患的企业,防患于未然,起到预苦的作用。在我国保险企业逐渐增多的现实情况下,建立一套早期预警系统,可以更有效地对保险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防止保险企业经营失败。

参考文献:

[1]张艳梅, 安平. 试论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J].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03,(01).

[2]闫屹, 李伟. 20世纪90年代国际金融动荡的回顾与反思[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1,(01).

篇6

地缘冲突加剧正成为全球发展的一种“内生趋势”。尽管“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国际关系建设的主题,但不容忽视的是,冷战结束之后,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并未趋向稳定。地缘政治冲突的愈发频繁和激烈,对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金融市场运行造成了巨大冲击。

从根本上分析,后冷战时代地缘冲突的常态化具有内在的客观必然性,是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趋势。原因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经济角度看,受全球经济增长长期中枢不断下降、经济发展差异性短期加大的影响,全球经济利益争夺渐趋激烈,为政治对抗的加剧埋下了隐患。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以十年为一个阶段,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呈渐次下降态势。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短期经济损失,也对潜在增长水平造成了长期冲击,2008~2011年金融危机期间,全球经济增速降至1.55%。

长期增长中枢的下降既是整体趋势,也是普遍现象。IMF数据显示,2008~2013年,“金砖五国”的年均经济增速都明显低于2000~2007年的阶段水平,中国和南非甚至低于1980~1989年的阶段水平。

金融危机不仅加大了全球经济增长长期中枢下移的程度,还带来了经济发展差异性加大的短期影响。

根据IMF统计的187个国家1980~2012年经济增长率的数据,全球经济增长的结构差异性经历了先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阶段性反复。1980~1989年,187个国家经济增速的标准差为5.9%;1990~1999年升至6.86%;2000~2007年降至4.77%;2008~2012年再度回升至5.57%。其中,2011和2012年,187个国家经济增速的标准差分别为6.09%和8.17%,创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高水平。

在全球经济增长长期中枢下移、增长差异性短期加大的背景下,各国基于本国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加大了经济政策的内视性。并采取大量经济、金融、政治和外交手段,争夺日益稀少的经济资源和经济利益,地缘政治动荡由此加剧。

另一方面,从文明角度看,伴随着冷战后多极和多文明世界格局的形成,文明差异和对抗引致的地缘冲突更趋频繁和复杂。正如亨廷顿在其名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所言:“在冷战后的世界中,全球政治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多极的和多文明的。”

冷战的结束带来了短暂的“和谐错觉”,但接下来的事实表明,多极世界伴随着更多类型和更高频率的文明对抗和地缘冲突。七八个主要文明在哲学假定、基本价值、社会关系、习俗以及全面的生活观上存在着巨大差异,而遍及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宗教复兴则在不断加强这些文化差异。

可以说,这七八个主要文明间的冲突,既由来已久,又不断更新,“文明之间及其核心国家的关系常常是自相矛盾的。”例如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结盟和对抗的需求既同时存在,又不断变化。

更重要的是,随着人口流动和文明发展,文明之间的力量正渐趋均衡,这使得文明间的对抗变得难分高下,文明间冲突和地缘政治动荡则由此具有了长期化、常态化的特征。根据联合国人口署经济和社会信息及政策分析部的数据,2010年,西方文明控制下的世界人口份额从1900年的44.3%降至11.5%,东正教文明从8.5%降至5.4%,日本文明从3.5%降至1.5%;非洲文明控制下的世界人口份额则从1900年的0.4%升至11.7%,中华文明从19.3%升至22.3%,印度文明从0.3%升至17.1%,伊斯兰文明从4.2%升至17.9%,拉丁美洲文明从3.2%升至10.3%。

篇7

全球金融危机的引发原因众多,如经济周期决定了经济有与低谷;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导致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金融衍生品的“滥用”,拉长了金融交易链条,助长了投机;过低利率的货币政策为房地产泡沫破灭埋下伏笔等等,但究其根本原因确是监管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尤其是金融监管制度的缺陷,未能发挥它在人们追求高风险高回报过程中应有的作用———维护金融系统安全,防止由个体理性导致的非理性。而美国正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源头与重灾区,由此笔者将分析美国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以供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之用。

1.美国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由来

美国是世界上金融交易较为发达的国家,其监管体系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已经确立。1933年,美国大改自由主义时期放任的作风,对金融业实行全面而严厉的监管其标专通过了银行法。在证券业领域,1933年制定了证券法、1938年出台了曼罗尼法、1964年和1965年证券法修正案、1960年证券投资者保护法、1984年内部交易制裁法、1986年政府证券法、1988年内部交易和证券欺诈实施法等等。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美国逐步放松了对金融业监管。如果说经历了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之后的金融监管是以安全为其监管的首要价值目标,那么七八十年代起其监管的价值目标转向了效率优先。主要表现如下,1980年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IDMCA)和1982年高恩•圣杰曼法(吸收存款机构法)。IDMCA的目的在于帮助陷入困境的抵押贷款机构,通过在这些方面给与更多的自由,使他们能够更有效的同商业银行竞争。

2.美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缺陷分析

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采取的是“双重多头”金融监管体制。双重是指联邦和各州均有金融监管的权力;多头是指有多个部门负有监管职责,如美联储(FRB)、财政部(OCC)、储蓄管理局(OTS)、存款保险公司(FDIC)、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近10个机构。上述监管体制曾是美国金融业发展繁荣的坚实根基,然而,随着金融的全球化发展和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的不断推进“,双重多头”的监管体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真空”,并使一些风险极高的金融衍生品成为“漏网之鱼”。

美国监管体系机构太多,权限互有重叠。而另一方面,监管盲点也不鲜见,例如,像CDO(债务担保证券)、CDS(信用违约掉期)这样的金融衍生产品,到底该由美联储、储蓄管理局,还是证券交易委员会来管,没有明确,以至于没有谁去管。其次,由于各种监管规则制定得越来越细,在确保监管准确性的同时牺牲了监管的效率,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多头监管的存在,使得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够得到足够的法律授权来负责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风险,最佳的监管时机往往因为会议和等待批准而稍纵即逝。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未能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成为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

美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对中国完善金融监管立法之启示

中国金融市场之所以能幸免于这场灾难与中国金融市场并未完全开放有关,但金融全球化已经势不可挡,在全球金融市场趋同的今天,金融监管的法律制度趋同化也将不可避免。中国如何从此次金融危机与美国的监管法律制度中取其精华、吸取教训,并进行监管制度的自我创新新将成为一大难题。对此,笔者有愚见如下:

(一)加强我国监管组织与其它国际金融监管组织的合作,应对金融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全球化

金融监管权是国家重要表现之一,明确自身监管权的同时要针对金融全球化主动参与国际间金融监管合作,可以多边或双边条约或协定的形式建立金融机构母国、东道国协调监管机制。一方面我国要加强对外国金融机构在我国从事的金融活动进行监管,另一方面我国金融机构与监管组织也要积极配外国监管机构对我国的金融组织在外国的金融活动进行监管,以防范金融风险全球化。如在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上,借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跨国破产示范法》、《欧盟破产程序规则》、美国破产滥用预防及危机方面建立起既符合国际合作,又符合“属地原则”的法律规范,做到未雨绸缪、法律法规透明,增加国际投资者的信心,促进国际金融监管合作。

(二)金融监管理念应从效率优先转变为安全优先兼顾效率

忽视了安全的效率是不可长久的效率,甚至摧毁效率本身。监管模式也应由过去不同机构不同监管组织转为以业务分类为标准进行监管,进而统一相同业务的监管标准,减少监管的真空和盲区。金融监管应更贴近市场第一线,从细小问题抓起,防止小问题演变成系统性风险,让监管更具前瞻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监管法规的级别应进一步提高,以法律为主,法规为辅,部门规章尽可能减少的方式,先在制度层面上统一。针对内容冲突的法律明确何者被废除,以防止无法可依的现象发生。改变以事立法的现象,应急措施一旦结束就应立即着手制定相关法律,不能以效率来换取监管法律之间的混乱。弥补立法空白,银行法体系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该法域我国还没有比较完善的破产法律制度,在内资与外资金融机构法律适用问题上实行的还是一套分流的模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相关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为基础,制定我国的《金融机构重组与破产法》,对我们以往的监管措施是否有效、科学,应该进行评估。

(四)改进监管方式和手段,扩充监管内容和范围,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监管自律机制

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比较先进的监管方式而言,我国金融监管方式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使用行政命令式的监管、合规性监管和标准化监管。行政命令式的监管不利于发挥市场的活力,也容易滋生腐败;合规性监管是一种事后监管,经常会遇到想要“亡羊补牢”却发现为时已晚;标准化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它侧重于对风险的事前防范,通过评估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及时和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管措施,但该方法实际上是一种静态的风险监管,对当今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能力。

结语

篇8

[关键词]金融危机 经济转型 经济政策

2008年,由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短时间内席卷了全球,美国、欧洲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都受到重创。虽然中国在本次危机中所受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危机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仍然不可忽视。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全球经济开始复苏,我国实体经济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也均已逐渐回升,至此金融危机步入“后危机时代”。在这个时候,如何正确认识本次危机?如何防止危机反复和经济二次触底?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理论界和学术界必须关注的问题。

事实上,金融危机是通过减少净出口,引发金融、地产泡沫的快速破裂等多个渠道影响我国经济的,而这些领域在危机未发生时已经显现出若干不和谐的信号,只是这些信号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未能对政策决策者和社会各界起到警示作用。例如,宏观层面上,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对外依存度过大的问题;产业层面上,产能过剩的问题,区域分割的问题;微观层面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民营企业生存困难的问题。这些问题都由来已久,大多已被人们发现并证实,但没有被有效的重视。本文认为,中国经济目前出现困难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外部冲击,而是内部矛盾在外部冲击的催化下被突出了。正是因为中国对外依存度过高,才使得美国购买力的减少能快速的打击我国沿海经济;正是由于中小企业在实体经济内生存困难,才使得虚拟经济膨胀,最后出现泡沫破裂的一天。总之,中国经济的问题主要还是内部问题,金融危机仅仅是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反过来考虑,可以说,金融危机对于我们是一次机会,它让我们更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经济存在的不足,让宏观和微观决策者有机会在高速发展的间歇中多角度的调整经济结构,使得中国经济在长期内能更好的发展。

一、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是理论界一直关注的老问题。中国过去十年的高增长,主要是靠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拉动,而出口和投资分别由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粗放式的资源密集型产业支撑,前者主要包括纺织业、家电业等,后者主要包括房地产业和采掘业。这种增长模式由于地方政府的GPD竞争而被强化,进而形成了当前中国极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正在情况愈加恶化的时候,金融危机发生了,其造成的原材料价格上升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朝不保夕;而房地产泡沫破裂和流动性紧缩又让房地产经济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际环境保护谈判使得粗放型增长方式显得不合时宜。因此,借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振兴高新产业和绿色产业是转型时期重要的任务。

在当前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现实下,依靠发展高投入、低附加值的产业来拉动GDP增长的思路已经不合时宜,能源、建筑、原材料生产等行业不应当继续作为中国经济的主导产业来发展。此时,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使国民经济由重工业经济向低碳经济过渡是国家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培育高新产业,鼓励资本由传统产业向高新产业转移。

高新产业,有别于满足居民日常“吃、穿、住、用、行”需求的传统产业,主要包括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利用可再生技术向大自然索取能量的新能源产业;运用新科技改造生产方式,提升全社会福利的生物技术产业和光电子信息产业。这些产业都具有低污染、高科技含量、低成本和高利润的特点。发展和振兴此类产业有助于缓解环境恶化的压力,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有利于我国培养大量优秀科技人才和研发一批关系到国家根本利益的技术成果,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抢得先机。

二、促进企业模式转型

经济危机发生之后,中小企业生存困难是困扰中央和地方经济工作部门的主要问题之一。而事实上,此种情形并不是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才发生的,而是在2005年前后就已经被学者发现和提出。虽然中国正在逐步深化经济市场化改革,但是能源、交通、电信等垄断行业仍然存在很高的行政进入壁垒。尽管这些行业存在不合理的高额垄断利润,民间资本还是只能远观而不可参与。同时,投资项目的稀少、融资手段的缺乏和产业政策的高度不稳定等原因也使得民营企业的发展道路上布满荆棘。本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只是更进一步的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负担而已,让这个矛盾变的更加明显和尖锐。由此,金融危机的发生,同时,还要利用金融危机“倒逼”企业转型。

“倒逼”企业转型主要目的之一是促使中国企业从利用低成本优势打拼市场的模式向运用核心技术控制纵向价值链的模式转型。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企业逐渐占据了全球价值链的生产环节,“中国制造”成为中国企业发展模式的象征。当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出口创汇,中国GDP节节攀升的同时,创新“软肋”一直是潜伏在繁荣背后的主要“不稳定因素”之一。由于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关键技术和专利都是从国外进口,而自己又缺乏模仿和创新的实力,我国大部分产业的生产技术受制于人,我国企业靠低成本优势苦苦积累的利润拱手供奉于人。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全球价值链上的蛋糕整体变小,此时拥有关键技术和关键原材料的强势企业可以利用自身谈判优势保住自己的利润空间,而中游的生产企业的利润常常受到压榨。当此之时,危机中转变国人观念,增强企业创新意愿迫在眉睫。

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具备门槛壁垒、不易模仿和不可交易等特性。从这个标准来看,中国大多数企业都缺乏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生产必需的产品和技术专利基本上依靠从国外进口。此事实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国企业在竞争中缺乏独立自主的地位,在产业链纵向谈判中没有话语权,市场会受到上下游企业的价格压榨。金融危机以来,这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小企业纷纷破产倒闭,这给“东莞模式”、“浙江模式”等依靠低成本打拼市场的企业生产模式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要进行金融创新,通过设立创新项目基金等手段,增加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企业R&D投入做好资金保障;其次,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再次,鼓励企业技术联盟,推进产学研合作,健全创新合作机制;最后,要着眼长远发展教育,培养创新所需的人才,从根本上消除我国企业面临的“人才”瓶颈。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金融危机致使大量企业利润缩水和经营困难,劳资关系在此时显得尤为紧张。2007年5月,新劳动合同法在危机发生之前颁布,其对资方提出的各项要求和责任,在危机发生之后变的难以执行。许多省市为了保增长、保就业,暂缓执行新劳动合同法的条例,给中小企业以“喘息之机”。事实上,劳资关系不应当仅仅依靠法律手段进行约束,非正式制度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会比正式制度起到更大的作用,而正式制度的出台往往会对原有的非正式制度产生挤出效应。和谐关系关键不是建立在正式制度层面上的,而是非正式制度层面。换句话说,也就是要转变劳资双方的观念、思想和习惯。

关于劳资关系,奈特有过精辟的论述,“工人让企业家承担风险,同时给予其利润作为补偿;企业家得到了利润,同时给予工人稳定的工资作为补偿”。根据奈特的观点,是个人的风险偏好程度决定了各自收入的性质,企业家承担风险,取得的是高额的变动收入,而工人让渡风险,因而获得低额的稳定收入。因此,在经济繁荣时企业主占有了经济利润而只给工人低廉的报酬,那么在经济危机时企业主也必须给予工人“保险”的稳定工资,履行劳资双方的这种“非正式契约”。金融危机下,企业和员工要“抱团取暖”,企业要尽量减少“不道德的”裁员行为,员工要避免“不道德的”怠工行为。全社会应当重构新型劳动关系,为劳资关系注入平等合作的观念。劳动者和企业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互相依存的利益共同体。企业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树立“主人翁”意识,减少劳动关系的对抗性,使双方共生共荣,共谋发展。企业自身也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危机中少裁员,或运用灵活工时和降薪等办法代替裁员,为全社会就业率和员工生存福利做出一点贡献。政府也要发挥作用,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财税扶植,对冲劳动合同法和金融危机短期内给企业带来的压力。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不是外部冲击,而是内部矛盾,外部冲击仅仅使得积累多年的内部矛盾尖锐化。目睹了危机发生时我国经济的脆弱表现之后,后危机时代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借机促进经济转型,从多个方面增强经济体的抵抗力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具体的说,应当调整产业结构,振兴高新产业;促进企业模式转型,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等。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2]弗兰克•H.奈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J].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出口贸易;国际贸易;中国经济;外贸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4-0084-02

一、金融危机概况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20世纪初期,房地美、房利美的隐形担保规模随着资产证券化、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的加快迅速膨胀。在“新经济”泡沫破灭后。房地产已成为美国政府推动经济的重要手段,但是有钱的人早已买了房,因此,那些收入偏低、甚至收入不固定的人群成为房地产消费的新目标,次级贷款应运而生。美国成百上千个抵押贷款公司、商业银行把各自放出去的次贷,打包卖给房地美、房利美,在转移风险的同时,又重新获得了放贷的资金。房地美、房利美凭借其背后隐含的国家信用担保,低息借债买下次贷,然后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法,将其转换成面值为1000美元的债券(房地产抵押债券),以次债的形式在金融市场上发售。而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将买来的次债又再次衍生,利用“精湛”的金融工程技术,将其进行分割、打包、组合,构造出一系列的次债信用衍生品并出售。在这个过程中,一元钱的贷款被放大为几元、甚至十几元的衍生产品,从而加长了金融交易的链条,最终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伴随着美联储17次提高利息,美国楼市的降温,直接导致次级贷款者无法还贷,资金链断裂,随即而来的是次级抵押贷款公司以及存贷公司收不回利息,投行亏损,对冲基金遭受损失,潜伏的危机就这样爆发了。下面我们来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传导

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国宏观经济衰退,国内需求减少,导致进口减少,从而对出口国的需求减少,而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其冲击是不言而喻的。随着外贸订单的不断缩水,中国企业产品积压导致生产缩减,开工不足进而工资减少,消费降低,投资减少又影响到就业的减少,消费进一步降低,生活必需品积压,产品无法消散出去,伴随着危机的不断延伸,中国对外贸易出口额显著下降,我国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受到了影响。图1是我国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经济景气指数变化情况:

从上图可知,我国经济景气指数呈现上扬又下降的趋势,到目前2008年4月为止,经济景气指数为110.7,偏向于景气指数100的临界值。从2007年12月到2008年04月,经济状况趋于下降,波动比较大,可见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了冲击。

(一)金融危机对出口贸易竞争力影响

出口贸易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一般的评价指标有出口增长率、外贸依存度、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等。下面通过对对外贸依存度,贸易竞争力指数这两个指标进行测算与分析,从而更深入地了解金融危机是怎样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的。

1.金融危机对外贸依存度的影响。外贸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贸易密度,它是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进出口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之比,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外向程度大小的一个基本指标。通常情况下,外贸依存度表明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对进出口的依赖程度。如果用进口额和出口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来计算,外贸依存度可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表1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规模统计数据:

从表1提供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由2001年的5096.5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6年的17606.9亿美元,特别是在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突破2万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排名已跃居世界第3位。从贸易依存度的数据来看,2006年66.6%,而在2007年国际贸易依存程度的指标已经上升到67.1%的高度。中国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攀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参与国际化分工日益加大,我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也日益加强,通过外贸拉动我国经济得到了显著的增长。但同时,外贸依存度不断攀升的趋势也为我国带来了隐忧,一旦世界经济链上出现了断裂,经济影响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影响着每一个国家,尤其是外贸依存度较大的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金融危机对我国产生的冲击埋下了伏笔。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的隐患显露无疑,从以下数据可以分析出:

从以上数据可得出,我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大了对商品的进口,进口额较2007年涨18.5%,顺差增幅明显下降。只为2007年顺差额的8.6%,数据显示我国外贸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主要有以下原因:(1)国外技术和贸易壁垒将继续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不利影响;(2)由于中国要素价格改革已经实施,2008年出口产品成本大幅提高;(3)我国当前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加工制造环节,这一局面短期内不改变,中国出口仍会面临较大压力;(4)中国加工贸易比重偏大由来已久,而且短期很难大幅下降,这必然对对外贸易方式转变产生限制作用。尽管政府大力刺激外贸出口,使得出口额较2007年略有上升,但总的金融环境还是不变的。出口企业压力仍然很大,尤其是加工制造业。

2.外贸竞争力。外贸竞争力可以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来衡量外贸分类商品的比较优势状况,其计算公式如下:

贸易竞争力指数=(Ei-Mi)/(Ei+Mi)

上式中Ei为i类产品的出口总额,Mi为i类产品的进口总额。可以看出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变化范围在-1和+1之间,若指数为正,表明i类产品的出口额超过进口额,即i类产品处于比较优势地位,并且指数越大表明i类产品出口竞争力越强;若指数为负,表明i类产品处于比较劣势地位,并且指数值越小,表明i类产品出口竞争力越弱;若指数为零,则为中性优势,说明i类产品竞争力位于国际平均水平,产品进出口基本上持平。

本文采用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SITC0(食品及活动物)、SITCI(饮料及烟类)、SITE2(非食用原料)、SITC3(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SITC4(动植物油、脂及蜡)、SITC5(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SITC6(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SITC7(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8(杂项制品)和SITC9(未分类产品)。表3是我国2001―2007年外贸商品竞争力指数: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初级产品自2001年至2007年间出口竞争力一直处于比较劣势地位,并且出口竞争力越来越弱。SITC0在2001至2007年间,出口竞争力均大于0,处于比较优势地位,但优势不是很明显,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但是SITC1在进入2001年以后,比较优势的地位快速下滑,说明了我国贸易产品结构的快速调整。SITC2除了在2003年为正值外,其余各年均为负值,表明此类商品一直以来处于竞争劣势地位,从长期来看存在不断下降的趋势,表明竞争力还在减弱。SITC3长期趋势是不断下降,是所有分类商品中竞争力下降最快的一个。SITC4和SITC5则一直为负值,且两者长期趋势较平稳,表明这两类商品竞争力不强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改变。工业制成品虽处于比较优势地位,但优势不明显。SITC6从长期来看处于中性优势,但是从2005年其竞争优势在逐渐上升。SITC7长期来看虽然处于竞争劣势但劣势程度在不断弱化,从竞争劣势向中性优势转变。SITC8在所有年份均为正值且长期趋势平稳表明这类商品一直处于竞争优势地位且变化不大。SITC9商品整体处于竞争劣势地位,虽在2006年竞争优势较明显,但大体还是显现出竞争力不强。

2008年中国各分类产品出口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大,尤其是工业制成品,出口竞争力由0.24下降到0.11,说明了我国产业结构一直存在的隐患,长期处于加工环节的底部,利润微薄,我国应加大产业结构升级。努力提高自己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三、政策建议

总的来说,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中国应该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应对外贸风暴给我国带来的损失,通过以下途径可以得到改观:

控制高能耗,高排放和资源型产品出口,支持高新企业的出口并给予优惠政策;

篇10

[关键词]次贷金融危机 调控与管制 商业模式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起因

1 次贷的兴起

21世纪初,刚刚步入新千年的美国,并没有因卓越的创新力引领着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相反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及2001年“9.11”恐怖事件的发生给美国经济以沉重打击,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经济步入萧条的风险越来越大。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在2000 2004年间连续降息25次,利率从6.5%一直下降到1%,大量低成本的资金注入市场,这种高流动性的经济环境为次贷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次贷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简称,它是为那些负债占收入比重较大,信用等级比较差的借款人提供的住房抵押贷款。贷款机构出于信贷风险的考虑,一般要求次贷借款人支付相比于优质信用借款人更高利息。可是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房价的持续上涨以及银行“零首付”的诱惑激发了美国人(特别是信用等级低的群体)贷款买房地产的热情,“人人均有可住”的美国梦视乎就快成真。与此同时,次级贷款的数量也与日俱增,虽然违约时有发生,但没有良成大错,不过危机埋下伏笔就此埋下。

2 次贷衍化成金融产品

若只是单纯小规模的信贷危机所进发出来的能量并不足以危急到全球经济,然而正是美国引以为豪的金融创新加剧了危机的程度。居民对房地产的狂热,使得抵押贷款机构信用额度和风控要求是无法满足居民对购房资金的需求,再加上房地产持续增值,借款人良好的还款记录给次贷银行带来的丰厚利润让投资者们对次贷市场垂涎欲滴,次贷衍生品及其证券化应运而生。于是一些金融机构将抵押贷款机构的次贷“打包”成金融产品,邀请著名的评级机构给予金融产品投资级的信用等级后,向诸如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资产管理公司等不同风险偏好大型投资机构出售。这也使那些极具风险的次贷进一步延伸到美国的金融体系中去,同时次贷衍生品的出现让抵押贷款机构增加了运营杠杆,加剧财务风险。截止2007年7月美国按揭贷款余额共计10万亿美元。

3 金融危机的爆发

低廉的资金成本的时代不会永远存在,房子一买就涨的现象也不会持续。05-06年间,美联储防止经济过热,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升到5.25%。高利率所产生的效应使得资产贬值,借款者债务负担加重,房贷违约屡屡发生,金融机构流动性不住,资金周转困难。

从2007年初,一些贷款机构开始暴露出财务问题,问题波及范围不断扩大,最终2007年下半年次贷危机全面爆发。

此时次贷以及衍生品成了烫手山芋,失去了流动性和价值,对于许多持有大量高风险衍生品敞口头寸大型金融机构来说无疑会遭受沉重打击。期间,美国政府还秉承“看不见的手”会自动修复市场的金科玉律,对市场鲜有政策支持,最后错过了救助市场的最佳时机。到08年,美国五大投行无一幸免于难,保险巨头AIG、房地美和房利美、福特、通用等知名公司在危机中摇摇欲坠。这场危机严重地冲击了美国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破坏了全球金融秩序,最终导致世界性经济衰退。

二、金融危机给予启示

1 宏观调控与微观管制

当经济处于过热或者萧条时,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货币政策来调节自由市场的现象屡见不鲜。通过货币市场自身调节机制来抑制通胀,促进经济是自由市场国家所深信不疑。但是这次危机的爆发,却正是美联储频繁地利用货币政策调节利率(短短6年间利率振幅从-5.5%到+4.25%),使市场的流动性发生剧变,造成了经济的动荡。因此央行在利用利率手段调节货币市场的供求时,要注意调整的幅度以及政策效应的滞后性,因地制宜适当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稳定作用至关重要。

美国政府长期对华尔街放任自流,无效监管导致金融衍生品泛滥,各大投行金融杠杆屡创新高(雷曼破产前杠杆达到过惊人的30倍),无疑是增加了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这都是因为政府在金融衍生品监管方面的缺失,信息披露制度制定上的缺陷。现在我国金融业正处于蒸蒸日上的时期,为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政府一定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和制度。

2 商业模式

美国投资银行通过金融创新吸引投资者的商业模式一直为人称赞,其中高盛因强大的吸金能力(美国第一大投行)被誉为“巨大的吸血乌贼”。可是在这场金融海啸中,五家投行面目全非,贝尔斯登被收购、雷曼破产、美林成为银行控股公司、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遭受巨额亏损。过分依赖于出售高杠杆的金融衍生品的盈利方式,在此次危机中被证实为是失败的商业模式。这也为我国专业投资银行的发展提供经验。

与此同时,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对次贷衍生品评级时,错误的评价误导了一大群盲从投资者,最终铸成大错,其中有失公正的评级并非失误,而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的运作模式在其中作怪。如今中国信用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构建和完善信用体系时,应吸取此次教训,贯彻以公平为先,效率兼顾的指导思想,营造一个客观公正的信用环境。

此次危机发生前,抵押贷款机构通过低利率,零首付等方式诱惑信用不良的借款人贷款买房,这让贷款机构承担了巨大的信贷风险和道德风险。后来,利率上升,房价下跌,违约率攀升,许多贷款机构资不抵债,申请破产保护。而在中国,自从1996年房改以来,居民对住房的需求有增无减,各大中城市房价屡创新高,人们也渐渐接受贷款买房的消费习惯。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评级上还未轻车熟路,应避免由于过度竞争而放松贷款的条件,疏忽信贷的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篇11

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潮来袭,使全国上下尤其是对外出口企业经历了一次经济寒冬,对于**这个处于寒潮影响末端的内陆城市来说,受的波及究竟有多大?对于生存、成长、壮大都非常不容易的女企业家来说,她们的企业受到了怎样的影响?她们目前面临着哪些具体困难?为了最大化消解危机带来的影响,她们已经或准备采取哪些措施?她们对于寒潮的耐受力、抵抗力如何?能否乐观应对?在金融危机来临时,她们最希望政府做的事情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近日,我们在全市45名比较有代表性的民营女企业家中开展了问卷调查。

这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份,回收有效问卷34份,涉及工业企业9家、建筑业1家、房地产业1家、批发零售业10家、住宿餐饮业7家、种养殖业2家、美容服饰等服务行业4家。

一、 金融危机对企业造成的影响、特点及表现

从调查问卷显示的结果看,金融危机对我市女企业家的影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缓慢波及。由于**地处内陆,女性掌门的出口企业不多,受到的冲击不具有迅速性、正面性和毁灭性。金融危机以慢慢渗透的方式产生影响,延迟了遭受影响的时间,削弱了损失强度。表现在:20xx年,金融危机狂潮席卷全球,我国大部分对外出口企业遭重创,但我市接受调查的企业在20xx年均有较好的业绩,有50%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有所增加,有35%的企业业务收入与上年持平;有32%的企业利润较上年增加,45%的企业利润与上年持平。汉寿县一家工业生产企业的业务收入较上年增长了29.2%,利润较上年增长23.3%。而到了20xx年,女企业家普遍感到了生产经营的压力,有94%的女企业家普遍感觉生产困难,仅有2名女性认为生产不存在困难,仅占调查人数的6%;有91%的女性认为金融危机对企业造成了影响,认为没有影响的仅占9%。20xx年一季度业务收入下降的有29家企业,占调查总数的85%。76%的女性预测20xx年营业收入和利润将减少或持平、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将变得更坏。二是行业有别。金融危机对不同行业企业造成的影响有较大差异。调查显示,工业企业尤其是有对外出口订单的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20xx年一季度,9家接受调查的工业企业中有8家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4家企业一季度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50%以上,武陵区某公司一季度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65.7%,澧县某公司一季度业务收入为零。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企业受到的冲击次之,今年一季度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7.93%、13.3%、12.8%、8%。种养殖业受到的冲击最小,发展态势平稳,桃源某农牧公司自07年以来,业务收入稳步上升,09年一季度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2%。

调查显示,在金融危机下,企业发展的瓶颈主要有:一是极度短缺的资金。表现为资金流转缓慢、流动资金短缺、资金回笼困难。越是与外界关联度大的企业,资金流转缓慢的问题表现得越明显。如汉寿县一加工企业目前有近百万货款无法收回,导致不能满负荷生产;桃源县一种养殖企业目前有200万流动资金缺口。由于资金流转缓慢,融资难的问题更加凸显,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97%的调查对象表示,民营企业融资非常困难,津市市一家企业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但因资金严重短缺而导致规模无法进一步扩大。二是居高不下的成本。税收、行政部门收费等政策性费用,宣传费,利息、工资、福利、原材料等生产成本费用,每一块支出都是不可或缺的。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这些费用不降反升,极大地挤占了利润空间,使有限的利润不足以支持扩大再生产。三是雾里看花的前景。近45%的女企业家表示对市场前景把握不准,认为前景很不明朗或是不够乐观,她们对金融风暴到底要持续多久、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有着深深的担忧。四是良莠不齐的队伍。表现在企业尤其是县域企业缺乏大量高素质的营销人才、技术人才。人才引不来,引来了没法留。限制了企业向高端转型发展。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员工信心不足,人心思变、生产效率不够高。五是起点不一的竞争。部分企业主对公务员经商提出了质疑声,她们认为公务员把本应用于公务服务的行政公权力资源用到经商办厂中,为自身攫取利益,对其他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形成了很大冲击,加剧了不公平竞争。此外,无证无牌作坊由于门槛低、生产成本低,价格低廉,对正规厂家也形成了一定冲击。

以上瓶颈由来已久,它们形成的制约力量在金融危机到来时呈几何级数增长,被放大若干倍,与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一道,使企业市场萎缩、订单减少,最终可能裹足不前。

二、企业应对危机的设想和打算

面对危机,女企业家均表现出超强的耐受力和抗压性。在这次危机前,大部分女性均把加大管理力度、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员工工资、增强内部凝聚力作为应对危机的首策,没有人提出减薪或裁员,充分 体现出女性更重感情的特质。她们具体设想有:一是稳中求进。有近45%的女企业家认为,在寒潮的冲击下,首先要站稳脚跟,存活下来,再择机发展。82%的女企业家有2年内扩大投资的意向。二是挖潜降耗。100%的受访者表示,将通过加强内部管理、节能降耗、减少非生产性开支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三是苦练内功。增强员工服务意识,品质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所有受访者均表示宁可压缩利润空间,坚决不减薪、不裁员,以打造团队的凝聚力、强化员工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四是提升实力。把这次危机作为一个契机和起点,改进技术、调整产品结构,创立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实力。此外,还有部分企业家表示将加大融资力度(民间融资),争取产业扶助;部分企业表示将搞好信息调查,在国内拉动内需时扩大市场;部分对外出口企业表示将把市场重心转移到国内,面向城市发展的企业表示将会把重心转移到农村。

看起来,金融危机对企业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但从另一方面看,金融危机增强了女企业家们的危机意识,促使她们自我反省、自我革新从而实现自我进步。在金融危机的大潮中,勇立潮头者、积极应对者、抢得先机者,总是会最终胜出,金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择优淘劣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也不乏一定的积极意义。

三、对市委市政府克服困难应对危机的建议

篇12

一、“民工荒”现象的由来及其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一)“民工荒”现象的由来

长期以来,农民工“就业难”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三农问题的一大难题,然而自2004年开始,我国的珠三角部分地区出现民工短缺现象。为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曾派出专门课题组赴珠江三角洲进行过调研。2005―2008年期间我国经济的整体高速发展,淡化了这一现象。自2008年4月以美国为起始的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成为金融危机冲击的重灾区,大量中小企业纷纷裁员,引发了农民工“返乡潮”。2010年春节前后,随着我国经济回暖,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又出现了新一轮“民工荒”,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企业再度陷入“危机”。

(二)“民工荒”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大国,农民工及农民工的流动既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迈进的历史产物,无论是广大的乡镇企业和诸多的中小企业,其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大量的廉价的劳动力。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约有800万家,国民生产总值的60%由中小企业创造,他们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缓解就业压力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民工荒”的出现,困扰和袭击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季节性订单普遍工期短、额度小、价格低,因受“民工荒”的影响,企业招工稳定性变差、运营成本增加。民工像候鸟般的迁移,使这些地方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订单减少,生产线关停,企业恐慌不断,严重受挫。由于外资的大量集聚加快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增加了大量服务业的就业机会,“民工荒”还波及到了第三产业、流通领域,如商业、餐饮、服务性等行业的中小企业。长三角与珠三角的一些传统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如果不能适时调整结构,完成转型升级,将来不仅仅是招工难,还很可能面临倒闭风险。金融危机时期的“就业难”、“返乡农民工”与后金融危机时代“民工荒”问题的出现,凸显出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民工荒”背景下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路径选择

广大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仅直接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积极应对民工荒,是现阶段中小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增强企业信息技术含量,打造自身的品牌和核心技术

信息技术时代的企业发展,离不开高科技的企业管理模式和运营,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等诸多方面。通过构建农村劳动力信息管理系统,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得到就业信息,能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的用工缺口。增强企业的技术内涵,并不是要求广大中小企业全部进入信息产业,而是强调企业应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工具,提高信息化水平,联合同业共同协作;实施差异化经营,拾遗补缺等经营策略和发展思路,打造自身的品牌和核心技术。加工制造业也可以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利润空间,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二)借助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转移

统筹区域经济,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近年来,为支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规模。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东部沿海的中小企业应积极借助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背景,促使低端产业和产品逐步退出,将企业的生产向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的中西部地区转移,实现就地取材,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通过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合力推动,依托大企业,实施协作化经营,积极推行技术创新,增加企业竞争能力,不断提高广大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自觉性。

(三)推行系统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弥补技术工人缺口

“就业难”和“用工荒”并存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现实困境,一方面,大量农民工缺乏职业技能,造成有些就业岗位无工可用,而另一方面,有些农民工却无业可就。“民工荒”主要是普工和技术工人的缺口,“民工荒”现象说明我国劳动力富余程度在减弱,亦是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结束的信号,因此,推行系统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打造熟练的技术工人,是整个中小企业都将面临的集体任务。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劳动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是解决劳动力来源地广大中小企业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在政府支持下为新生代农民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农民工就业环境中最重要因素是工资待遇。尽管企业有用工需求,但出于成本考虑他们一般不会盲目增加工资。2010年以来,由于受到富士康和广州本田等事件的影响,深圳、北京等地先后宣布上调本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引发了加薪潮,这也必然加大了各地中小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因此,积极发展企业文化,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积极为广大农民工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如改善居住条件、解决子女教育问题等等,不断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本管理水平是目前广大中小企业增强自身吸引力的重要措施。

(五)建立新型用工制度

“民工荒”是因为投资增长和技术进步推动了经济增长,工资水平上升,而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因无法提高工资待遇而造成的用工短缺。中小企业要认真落实新《劳动合同法》要求,以劳动合同的签订为契机,进一步明确企业与员工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完善激励机制,构建公平竞争的平台,推动公司劳动用工制度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充分重视人、有效激励人、全面发展人,打造新型的企业和农民工之间的关系,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篇13

【论文摘要】 期货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的产品工具,是表明市场经济发育阶段的重要标志。期货市场对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期货市场的概念入手,对其发展历程、目前发展状况、前景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1 引言

期货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内容。国际期货市场自1848年在美国出现以来,经历了由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逐渐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主要期货交易所有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和东京工业品交易所等。

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对完善国内资本市场结构和促进资本市场的开放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为企业风险管理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发挥更大的作用。

自1990年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至今,我国期货市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在基本法律法规框架监管下、在中国证监会统一监管下、由四家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180多家期货公司组成的、由市场各主体参与的、能顺应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期货市场体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扩大,我国期货市场将进入一个质变式发展阶段。本文就目前期货市场的情况和发展前景以及金融危机下的启示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2 期货市场的由来及发展历程

期货的英文为Futures,是由“未来”一词演化而来,其含义是:交易双方不必在买卖发生的初期就交收实货,而是共同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候交收实货,因此中国人就称其为“期货”。世界第一家商品远期合同交易所是1570年伦敦开设的皇家交易所。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1985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种被称为“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协议,取代原先沿用的远期合同。使用这种标准化合约,允许合约转手买卖,并逐步完善了保证金制度,于是一种专门买卖标准化合约的期货市场形成了,期货成为投资者的一种投资理财工具。期货市场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勒说过:“真正的市场经济是不能缺少期货市场的经济体系”.没有期货市场的市场经济,不是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趋向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的场所和工具。因此,一个健全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离不开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期货市场。期货市场最早萌芽于欧洲,是买卖期货合约的市场。这种买卖是由转移价格波动风险的生产经营者和承受价格风险而获利的风险投资者参加的,在交易所内依法公平竞争而进行的,并且有保证金制度为保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期货市场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3 金融危机中期货市场角色分析

期货市场的不完善特别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不完善是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金融衍生品是风险对冲或转移的有效工具,但同时也具有高风险的特质。这次金融危机原因之一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他通过“蝴蝶效应”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共振,其影响还在扩散和深化中。这场危机使人们意识到,以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现代金融创新在促进风险分散渠道多元化、提高市场效率的同时,也扩大了金融风险,引起了全球性的危机。次贷危机给金融机构造成巨大损失被发现得很晚,这是因为新的金融产品已经达到了相关机构风险评估的极限。一些评估机构对于新的、复杂的金融产品没有经验,它们不知道该怎么办。由于次贷危机的严重性不亚于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人们开始从各个方面对这场危机进行反思,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现代金融创新的“双刃剑效应”。金融创新在促进风险分散渠道多元化、提高市场效率方面卓有成效,但创新背后所隐藏的错综复杂的各种风险因素不容忽视。因此,在金融创新日益频繁的今天,如何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如何有效地监管金融市场已经成为严峻的课题。

4 在全球金融风暴中反思我国期货市场发展

4.1 加强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的核心是有效的风险管理,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一是市场制度的稳定性。二是市场交易的公正性。三是市场运作的规范性。四是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性。上述四个条件的形成和确立,首先取决于对风险处理的能力。如果市场本身缺乏风险管理体系,显然谈不上市场的稳定性,市场不稳定,就难以正常有序的运作,市场公正性也必然会受到影响,更保障不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市场就会风险不断,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障。

4.2 期货市场应实行法制化管理,用发展的思维统领监管工作

2003年以来,仅仅北京地区先后出台《期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指导意见》、《公司经营管理风险防范指导意见》等,充分兼顾了规范和发展两方面,深受北京地区期货业欢迎。

4.3 走稳健发展之路

我们看到,近年来,证监会积极推进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和稳步发展,进一步明确了监管部门的角色定位,更新监管理念和改进监管方式,加强了期货交易所的一线监管,强化了期货业协会的自律机制,为期货市场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次金融风暴下,我国期货市场之所以运行正常,是有许多期货市场发展和监管的经验值得全球借鉴,比如我国期货公司防火墙的设计更为坚固、我国对衍生品的推出更为谨慎、我国期货市场在对外开放问题上采取的逐步渐进策略。相信在中国证监会的热心服务和正确监管下,期货市场的明天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李启亚.金融衍生产品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2]周俊全.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商业》.2008年第5期

篇14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特别提款权

一、现代货币体系的体制缺陷与金融危机的爆发

最近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凸显了全球经济非均衡问题,尽管这一问题由来已久,但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前也只是局部范围的问题,如今则受到世界范围的各国的重视,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地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的金融系统,而后续美国采取的补救本国经济的措施,如实行适度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又再一次将本国货币以美元挂钩的国家如中国拖入到外汇储备资产大幅缩水的境地。

二、从历史和现实角度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1)从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历史角度看改革的必要性。一是20世纪的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44个国家代表签订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自1945年开始使用,截至到1971年,总共维持了26年。由于固定汇率的制定引发了该体系中的非对称因素,即美元与黄金比例固定,各国货币与美元汇率对价固定,最终导致了该体系的崩溃。二是欧盟建立和欧元诞生。1991年,欧共体通过了建立欧盟的条约,至此以后,欧元迅速崛起,成为了继美元后世界第二大货币。目前美元受到的挑战体现在了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经济总量方面,欧盟直逼美国,使其在此方面不再具有绝对优势。其次,美元的稳定性有所下降,这是因为欧元价格水平波动导致的。三是世界货币的创立。当前货币体系还是美元占主导地位,以及美元与欧元汇率间浮动的加大,创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更是难上加难。(2)从当前货币体系状况看改革的必要性。对于目前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多数学者认为有利有弊,利在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对某些特殊国家来说美元化亦有其重要性;弊在美元汇率的波动容易导致世界经济不稳定。与美元相比,欧元的未来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3)不同货币体系方案设计及评价。一是不同货币体系方案设计。根据与现存货币体系的关系,将当前学者建议的货币体系分为改革和改良两派意见。改革派是彻底现行制度,建立新的货币体系。改良派则是在现有体系基础上加以改善。改革派方案主要有构建超国际货币,包括特别提款权(SDR),替代帐户机制和单一货币机制。改良派方案主要是实行多元化国际货币。目前学者提出了三种方案:单一货币联盟,多重货币联盟及主导货币区域化。(4)对货币体系改革方案的评价。一是储备货币供应。特别提款权方案:SDRs的发放由每五年进行一次的IMF对世界各国对储备货币需求的评估决定。这套方案由于不具备内生自适应的设计,因此缺乏机制弹性,货币的供应无法同需求在时间点上完全匹配。替代帐户机制:由于各个国家的替代帐户机制的自身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不同,SDRs的供应也就各不相同。二是币值稳定性。SDRs币值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发行机构的信用及谨慎的货币政策。该方案的缺陷在于SDRs币值的稳定性更主要的是来源于货币篮子的稳定性而非实体经济的支撑,即更依赖于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区域货币合作的币值稳定性情况比较复杂。一国货币的稳定性一般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内在稳定性,欧元的内在稳定性取决于欧元区国家经济的趋同性和政治一体化的建设;另一方面是外部稳定性,欧元与其他主要货币汇率的波动性体现了它的外部稳定性。三是国际收支调节机制。SDRs方案和替代帐户方案通过严格的储备货币发行机制及国际政策协调机制来削弱国际收支失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然而,这两种方案却不能明确规定盈余和赤字国在失衡调节方面各自的责任。四是与美元的关系。特别提款权与美元的关系较为复杂。一方面,由于其投入使用时期较长,接近40年,成为了各国官方外汇储备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由于其只作为记账支付货币,在金融市场上几乎没有发挥过真正的作用,因而不能说对美元造成了威胁。五是货币政策自。SDRs方案中,国际货币的发行和政策的制定均由IMF完成。国际社会需要向IMF让渡部分货币政策的自以保证SDRs方案的顺利实施。但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IMF能否真正代表各国利益?根据现有经验,IMF的话语权一直由发达国家掌握,而且今后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不言而喻,提高发展中国家在IMF中权力份额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1]王思宇,杨巨.国际货币体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综述[J].财政金融

[2]巴曙松,杨现领.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美元与欧元之争: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