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38: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思想政治的含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270-02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对于培养合格、可靠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及接班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时代、社会环境以及大学生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变化,高校的教育者们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采用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却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缘起与含义
提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要追溯到1968年美国的教育学家P・W・Jackson(注:中文译为菲利普・杰克逊)出版的LifeinClassroom(注:中文译为《班级生活》或《课堂生活》)一书。在这本书中,他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随后,由于对隐性课程相关的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化,学者们逐渐形成这样一种观点,即:学生从隐性课程中习得的态度、习惯、价值、规则等不仅仅只是蕴含于学校的非正式文化的传播交流之中,也隐含在家庭、社会的影响之中,由此,逐渐演化产生了“隐性教育”。隐性教育在我国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后来,我国的专家学者将其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用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由此,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被提出并使用。
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非常一致的结论,但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其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一种教育者为达成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通过一定的教育载体和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使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从而获得良好品德规范和人格情操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的重大作用
过去漫长的历史表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还是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局限,例如采用的教育方式缺乏多样性,教育过程中主体间性不明显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教育目的潜隐、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方式多样等独特的优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的重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作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补充,克服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长期采用的“灌输式”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已越来越苍白无力。而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却可以凭借着其广泛的教育资源、新颖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愉悦互动的教育过程等优点克服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不足。在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大量的教育资源可以利用,这些教育资源不只涉及单纯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隐含于大学生求学、生活的全部环境和氛围之中,可以说是与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所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促进大学生的发展。
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和强化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主体意识。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环境下,他们的主题意识逐渐增强。主要表现在:尤其是目前90后的在校大学生,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的意识增强,他们竞争意识和表现欲望较为强烈,有着成长成才的渴望,希望能够被认可。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的明显增强,就使得他们渴望通过亲身观察、感受和判断加以消化和吸收某些观念看法,再转变为自己的实际行动。这就要求教育方法要进行创新,要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能使大学生独立、自主地做出自己的判断,通过切身体验来达到某种肯定和赞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将教育的目的、内容等巧妙地隐藏在其中,使大学生亲自感悟,并使其做出价值判断,这样可以减少甚至能够避免因正面说教而导致的逆反心理和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三、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大力开发及充分利用高校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立健全高校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它需要高校校内各方面人员积极参与,齐抓共管,以发挥高校“全员育人”的优势,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一)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高校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1.高校校园文化环境的开发及利用
校园环境是在校大学生接受教育至关重要的环境之一,因此,对校园环境蕴藏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是非常关键的。“校园文化环境是由一定的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构成的,它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具有促进、导向、约束和教育等功能,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和行为习惯等各方面”[1]。因此,不管是校园的物化环境还是非物化环境,都可以借由非强制性的途径对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行、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影响。这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潜存于大学校园的每个角落,囊括了在高校各方面的活动。它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情感,通过方方面面起作用,从而塑造学生的品格。
依法治国是党和政府提出的治国方略。它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坚持依法行政,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党提出依法治国,就是要确立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政党、政权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以法治国与依法治国的相同点在于都是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治理国家,但其不同点在于“以法治国”是政府把法律作为工具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政府本身在法律之上,不受法律的约束,在本质上是无限政府。而“依法治国”下的政府受法律的约束,在本质上是法治政府和有限政府。
由于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人治传统的国家,“以法治国”的观念在各级官员的观念中根深蒂固。过去的官员把法律作为统治的工具,现在的官员把法律作为政治的工具。今天要推动依法治国,就必须在思想上认清“以法治国”观念的危害,推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由于“以法治国”观念深厚,一些官员一谈到解放思想,马上想到的是如何突破法律和政策的规定,“闯红灯”,“打球”,好象谁胆子大,谁不守法,谁的思想就最解放。
由于“以法治国”观念深厚,一些官员把法律当成捞取地方和部门利益的工具,“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是当前一些地方以法行政的典型写照。一些部门立法,自己起草,自己执行,为部门的权力和利益“跑马圈地”,积极扩大自身的收费、处罚和许可权等。
由于“以法治国”观念深厚,一些官员把法律作为管理民众的工具,把自己看作是法律的化身,在房屋拆迁、征地修路、拦访、城市管理、计划生育等工作中恣意用法,暴力行政,执法犯法。
一、旗帜鲜明地讲政治
曾几何时,日常生活中一旦提及政治这个词语,似乎就有了一种高于日常生活的含义。这显然是不恰当的,强调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倒不是因为自己是政治教师而有一种学科优越感,而是因为政治其实是与每个个体息息相关的,每个人都是生活在政治当中的。
从日常所说的衣食住行中的“住”,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其中固然有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也有知识分子的美丽向往,其实也有政治的意涵。因为在今天的社会里,曾经作为支柱产业的房地产,对人们乃至于整个社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也因此地产与政治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样的视角下去观察其中的经适房,可以为学生理解房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寻找到一个有效的切入点。譬如,经适房的提出背景是什么?经适房是否可以影响房价?经适房有没有成功的经验?经适房有没有可能成为社会与经济的稳定器?经适房作为他国的一个经验引入我国,需要研究其哪些适切性?
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可以在学生的思维中找到一个由具体的载体切入政治的良好切入点,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政治并非离社会个体很远的抽象概念,而是一个可以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与学习的具体环境。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应当是现代公民社会中每一个公民的必备素质。
二、毫不犹豫地爱思想
爱思想也应当是高中学生的特征之一,在海量信息的现代社会中,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笔者在教学中注意跟学生“打”成一片,因而在网络中自然也成了学生的好朋友。其中一个现象常常让笔者注意且多有思考,那就是学生在转发其他好友的信息时,常常有一种不假思索的冲动,而所转发的信息中与政治相关的数量不少。这种转发固然是一种学习之余的消遣,但其中也一定存在着缺乏思考的表现。事实上,人们早就称今天的信息社会是一个自媒体社会,任何一种观点都有可能在网络的作用下得到放大,而这些信息由于契合了人们的某种期望因而被大量转发,而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往往又是得不到保证的,甚至有时一眼便能看出是虚假的。很显然,缺乏思想成为随手转发的真正原因。
用自己的思想去引领学生的思想是高中政治教师的必修业余课。之所以说是业余的,是因此其不在政治课堂之内,说其必修是因为思想政治的教学对学生的真正影响并不体现在试卷上,而是体现在生活中。经济、生活、文化、哲学等,最终对学生的影响之一就在于学生对于信息的判断。真正爱思想、会思想的学生一定有一种自我判断的意识,可能有一种自我判断的结果,在这种意识与结果的作用下,学生会理性地判断某一信息是否有转发的价值。于是,判断与否实际上就是思想与否,也因此用自己的思想去引导学生思想便有了存在的必要,笔者在其中跟学生说得最多的就是:思考一下其是否具有转发的价值?转发意味着认可,你认可吗?……通过这些问题去激发学生思想的意识,然后可以结合学生的回答在政治课堂之上去教会学生思想的能力。
当学生习惯了“毫不犹豫”地爱思想时,意味着学生的思想意识已经形成,意味着思想能力的形成成为可能。在笔者看来,爱思想的意识优于会思想的能力,因为意识总是先于行为的,意识也是会影响行为的,高中阶段是思想意识扎根与思想能力形成的最为重要的阶段,因此应当教会学生毫不犹豫地爱思想。
三、关于政治的思想
[关键词]广场;修辞术;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K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09-006-01
古希腊城邦公共生活创造了具有明确政治含义的“公民”,并且创造了投票、抽签和公议三者结合的复合式民主。古希腊民主试图让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政治权力,都能够参与政治,而不是只让民众进行统治。而公民大会保证了这一民主政治的实现,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公民大会的召开由此导致了“广场”产生。古希腊广场提供了人们“说话”的权利,人们在广场上集中,在这个非私人空间中实现信息的公开化,每个人都有发言表达意见的权利,人与人之间进行平等的辩论,在公共领域中实现对意见的检验。广场使古希腊公共生活的实现成为可能。
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这样的广场,即一个开放的“无形”广场与“有形”广场。
1、无形广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框架限制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不是没有限制的,它要在一个国家框架内进行,这个框架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活动区间。也就说,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党统治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是不同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开展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为一定的政党和阶级服务的,这个框架框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以及公权力的运行边界、主导意识形态的范畴等。
2、有形广场――思想政治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形场合
任何一个具体实践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一个有形的,可供活动的客观场合。古希腊公民的集会有广场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也需要这样一个“广场”。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家庭对孩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进行思想政治宣传,教室、家庭、媒介都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形广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离不开这些有形的广场。
这些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提供了传播的基础,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广场”在进一步拓宽。对于“第四媒体”――网络的出现,人们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网络的出现在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工具以及海量的信息来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队伍建设,引导健康的网络舆论,充分利用网络所带来的优势和便捷,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更多的空间中发出更强更远的声音。
广场是人们进行辩论和意见交换的地方,公民在广场上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在意见表达的过程中,有些意见被认同,那么将在广场上持续下去,有些意见不具权威性,就在意见交换的过程中被淹没,最终,达成共识,实现意见的交换与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这种意见的借鉴与融合。
1、意见来源于不同学科不同的声音
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学科特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同的学科与说寻章摘句是毫无联系的,所有的学科之间都有共通之处,比如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世界观教育与哲学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教育与政治学相关,其法制教育与法学相关,其道德教育又涉及伦理学,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又涉及教育学和心理学,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完善和发展不应是“闭门造车”式的,应该是多学科的借鉴和融合。
2、意见来源于本学科内部不同的声音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部而言,对于同一个概念或者理论有不同的看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体系、规律等学科系统本身存在很多不同的见解。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应该允许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内部不同的声音,允许不同理论之间的较量,而那些经久不衰的,精华的声音最终会留在广场之上,成为领导者和引领者,没有一种学科不是在这样一种理论的博弈中成熟和完善起来的。
3、意见来源于让受教育者“讲话”
较高的文明不仅意味着较高的经济水平和物质生活,而且意味着更有魅力的精神生活,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为受教育者提供了一种这样的一种精神生活,让受教育者在思想境界上获得较高的发展,但是,这种“精神生活”并不是精神上的束缚。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不是高高在上,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听听底下的声音,站在受教育的角度考虑学科的价值型和认同性。受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无可厚非的发言权的,喜欢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内容,期许达到什么样的结果,都应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参考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人,是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是通过受教育者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触及受教育者思想本身,实现对受教育者从身体的治理转向心灵的管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被动传播到主动接受的转变。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政治,把生活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生活化,体现“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政治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现实,分析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继而体会到政治课堂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政治的趣味,体验到政治的魅力。
一、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营造体验生活的氛围
课堂教学是个体生活的过程,以提升个体生命质量和价值为终极目标。所以,生活化课堂离不开个体的体验与参与。教学中怎样促使学生进行体验?首先,教学内容从传统的理论转向现实生活,为课堂教学中的体验生成奠定基础。例如:在教学“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时,因为中学生还缺乏生活的经验,对这方面知识感到难理解。教师不妨在课前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1.为什么有些同样的商品,如电视机、自行车等价格却不一样,而不同用途的商品有的价格却一样?2.为什么人们在选购同样商品时总要进行比较,人们总希望自己选购物美价廉的商品,能实现这种愿望吗?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并到市场上去亲身体验一下。这样,教学中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些问题了。
其次,我们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也要生活化,尽量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充分地去体验。思想政治新教材一改传统谈理论的编排,设置了大量的贴近学生生活,能拓展学生视野并活跃其思维的小栏目,有图片、名言、相关链接、综合探究等,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二、制定生活化教学目标,顺应新课改理念的精神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不仅需要学生了解社会基本政治、经济和文化知识,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而且还需要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还需要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还需要掌握生活技能和获得生活体验。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学目标由认知化向生活化的成功转变,顺应了我国新课改的潮流,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在传统的认知目标下,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可持续发展战略含义、目的、要素和要求等知识点即可,不用关注能否融会贯通,不用关注知识的运用。但是在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指导下,着重点不是学生背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含义、目的、要素和要求等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关知识点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能否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改变不良现状。生活化的教学目标不是要求学生把知识储存在大脑里面,而是要求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这是生活化教学的精髓,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充分开展生活化教学,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
政治课堂教学能否对学生产生吸引力,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是否具有时代性,是否能把鲜活的热点材料运用到教学中来。教师应关注时政,及时把时政热点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融入政治课教学上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鲜活的时政材料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调动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的感染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时代性并不是对时政材料的简单堆砌,而是要为教学所用,根据相关知识点挑选合适的时政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观点对相关时事材料进行分析,或者以时事材料作为情境导入。
例如:在《经济生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提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为了让学生掌握这节课的内容,我们就联系我国政府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时所采取的积极举措。这些举措学生比较熟悉,其中有些东西还是自己家庭曾经经历过的,通过这样的材料引用,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兴趣与关注。
四、拓展校外教学资源,提高生活化教学效果
要提高教学效果,虽然课堂教学很重要,但是课外拓展教学也不容忽视。所以,要使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我们不但要重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而且还要重视课外拓展教学的生活化。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利用校外各种教育资源,适当地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拓展任务,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思想政治知识。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的思想政治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例如:在教学“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时,就进行这样的课外拓展教学:先让学生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如“研究消费者的权利意识”,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分工负责研究课题中的任务。上课时再分析研究这些数据,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再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这样,通过生活化的课外拓展教学,学生可以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解决具体问题,不但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使学生从中享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刘祚柱.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哲学思考[J].科教文汇,2011(4).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实现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指作为价值客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作为价值主体的大学生的需要满足、引导和提升的效应关系。所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实际效应,产生积极影响。价值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目的和归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要通过价值的实现程度来体现。
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困境
1.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含义模糊。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顺利实现,首先必须要科学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当前,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要存在三种偏见:“万能论”推演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万能的,认定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解决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 “无用论”则是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感和忧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无用的。“代替论”是人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定要有的,是可以用其它的手段代替的。 以上这些看法都停留在表面现象的归纳上,从而把思想政治教育已有的某些相对负价值绝对化,错误地当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绝对负价值,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应该全面科学的分析,深入本性的分析。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忽视了主体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落后性表现在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没有充分丰富和发展主体需要,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和理念,过于局限于思想性的理论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将会导致受教育者并不能真正的认同,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再如很多高校教育者就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就是上政治课,完全忽视了实际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僵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应当以人为本,而且还要将这种精神灌输到日常的教育活动中。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单一性。很多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要采用硬性的课堂灌输法,这样也显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单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价值也不能充分实现。单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缺乏了内化动力与调节,不能在学生思想深处扎根,在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的冲击下便显得苍白无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性必须得到改善。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更新落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引起了物质生产发生了以下变化:一是生产物质财富的条件发生了变化。二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提高了。知识经济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如知识的更新快、现代化工具的运用等,也给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教育环境等都需要及时的改进。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
1.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指作为价值客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作为价值主体的大学生的需要满足、引导和提升的效应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实际效应,产生积极影响。这就是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实际效应,这个定义从本质上是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程度,因此,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顺利的实现,首先要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2.丰富受教育者主体需要。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面对的是动态的社会和复杂的学生,要充公尊重思想政治受教育的主体性,尽最大努力来丰富和发挥主体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彰显学生的主体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以学生主体性的理念,重视学生的思想变化,根据学生的思想变化来进行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具有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
3.坚持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以高度的热情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扎实而又有人情味的工作,为大学生成人成才起到领航员的作用。如何使大学生能够实现自我教育,这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而且也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心愿。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在驱动力,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主要成绩。党和国家长期以来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十分关注,比如颁发的“16号文件”等,表明了国家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但是在现实中,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其主要的成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职院校为思想政治教师提供了培训的机会,并从根本上统一思想政治教师的思想观念。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在知识的积累以及教学的实践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有的教师具有深厚的思想政治理论功底,良好的教学能力,因此可以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但是,为了帮助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透彻理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材的含义,很多高职院校对教师组织了培训,对教材的编写目的、教材的编写原则以及教学内容的重点等都进行详细的讲解。其次,高职院校大规模的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比如组织教学的骨干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为了适应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应该从该高职院校的实际对教学大纲进行调整。还有比如不定期的举行一些公开课,通过教师之间的听课与评课,来提高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有的教研活动就是真正的开展科学研究,这是每一位高职思想政治教师的职责,除了教学工作还需进行科研活动,以提高自我素养。最后,注重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特点。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二大教学课堂,通过实行实践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刺激学生不断提高自我认知、表达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也为学生了解社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
(二)主要问题。首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内容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以及实效性。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材是国家统一使用的通用教材,而没有突出高职院校的职业特点,让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毫无兴趣,认为该课程无实际意义,与现实社会脱节。这说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和抽象,且内容大多为“似曾相识”的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还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专业无关,与社会严重脱节,没有很好地与学生的需求进行对接,因此,导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其次,教学方式的单一也是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教学方法上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很多思想政治教师依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对实际发生的问题很少思考和解决;在教学方式上多以黑板粉笔代替多媒体、教师几乎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缺少互动,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最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考核方式不科学。考核或者考试是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教师考查教学效果的主要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途径,因此,考核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很多高职院校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出勤+课堂表现+卷面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对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学生关于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却略显不足,它不能反映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能考查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政治素养,从而不利于整体上对学生的评价。
二、造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问题的主要原因
有很多因素直接影响或者造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问题,比如学校方面的原因、社会方面的原因或者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原因等。
第一,社会方面的原因。从国际上来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下,西方发达国家将他们的各种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不断兜售于国内,导致西方一些颓废与消极的思想在我国泛滥,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对这种意识进行判断,造成他们以前的意识形态被颠覆;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都浮出水面,尤其是一些不良的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给高职院校的学生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这都是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出现问题的原因。
第二,学校方面的原因。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定位的认知不足,比如偏重对职业的导向,而忽视了对思想政治的教育,学校为了迎合学生的暂时性了功利行为,削弱了对思想政治的教育,或者相反,重视对思想政治的教育,而忽视对职业的导向,这都是不符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标准。
第三,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原因。教师方面主要体现在教师的素养有待提升、教师的教学量过于重、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与思想政治教师应具有的素养之间差距过大、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够重视,使其地位低下等,都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造成了影响。学生方面的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养低、且功利心态严重。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莫名的抵触行为,认为其与就业毫无关系,所以,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唯考试过关论。
软实力一词是由美国一所大学教授提出的,在对国家的国力进行划分的时候,他认为硬实力就是由四种因素构成的,有资源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这些实力被认为是有限的实力,但是无限的实力则属于软实力。也就是说,利用吸引力来达到自己目的的能力,而不是威逼利用的手段,这种吸引力的形成时来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政策外交与政治价值观等。软实力就是外交影响力与意识形态、文化影响力、制度影响力等的综合,它在发挥作用时同硬实力完全不同。文化作为国家的政治价值观同软实力相比,有独一无二的重要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保持了良好创造力的源泉,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成果,它既能丰富本民族的文化,也为整个人类的文化历史增添了色彩。在文化创造力很强的民族,它越容易获得其他民族的尊重,在情感上趋近和行动上的支持,这就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当代大学生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使命。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将本身的育人作用发挥出来,通过教学的形式来使大学生拥有共同的文化、价值观、思想与理想,要将大学生拥有的思想观念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一致。
(一)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教育责任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方面是转变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方法,另一方面也是提升道德素质的必要途径,其主要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能抵制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想,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要使大学生免受这些腐朽的思想文化侵入,要明确自己的社会任务,努力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第一,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目的就是教育,经过一系列的系统课程安排来促进学生的思想素质,这些课程所要包括的内容有理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集体主义,以及关于政治的立场、观点和方向等。要对这些知识进行有计划的、有步骤的、有意识的传输,使学生对政治的态度保持端正,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升大学生参与政治的能力与水平,练习对政治的敏锐感知力与鉴别力,激发当代大学生对于政治的热情,在政治素质方面要有一定的提升。第二,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政治方面的教育,该课程要有丰富多彩的教学宁日与完善的理论系统,向大学生展示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等宁日,要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所坚持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培养学生使用理论来应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这就是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教学与道德规范等教学内容要根据现实的学生接收情况来进行,在一些理论原理方面会比较晦涩难懂,要循序渐进,另外,在理论学习完毕之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一个问题,课堂所学的政治原理很难灵活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因此要提升这种实际应用政治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可以增加对党的路线和纲领的坚定信念。大学生所秉持的社会主义价值标准与道德规范要受到学校的正确引导,以培养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与高尚理想情操为目的,这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所需的人才必须的素质。高校是这种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场所,所以,高校进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方向一致。
(二)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职责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某些持久的价值观念与理念,这也是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精神财富,也是形成民族心理的依据,是一个民族的价值判断依据。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是国家的脊梁,也是中国的灵魂,提升软实力是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源远流长,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去继承这种优秀的文化,这也是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要基础与重要资源。高校开展的政治理论课的一种功能就是有文化继承的功能。这种功能在两个方面得以体现。一是对特定时间的社会政治、法制和道德文化进行总结语保留。二是利用教学手段将这种思想传递给学生,进而对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有帮助,在传播政治、法制、道德的同时还要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创新等进行传播,伴随着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网络化、开放化发展,大学生的社会活跃性与自主性就更为强雷,同时,多种理论思潮强烈冲击,一些不好的思想沉渣泛起,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年龄段的学生来讲,他们的思想并未完全成熟,在繁杂的各种思想中很难辨别真伪、善恶、美丑,因此,这就需要学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进行引导,不然很容易使学生迷失方向。
(三)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增强文化软实力在实践方面的职责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不同于中学时期的思想政治课,大学时期的政治课程要具有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要有实践性,思想政治的理论如果不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那么就如同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候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能只是很僵化的学习知识来应付考试。所以,学校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实践教学作业,让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丰富经历开拓视野,从多种角度来理解祖国是文化,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要更加同现代社会相接轨,同人民的生活与国家的行为相符合,进而保持本民族的特点与时代特点,提升国家总体文化的软实力。在课堂的实践教学中,学生要切身感受到上课所学到的基本原理的现实使用于真理,培养他们的使用理论进行实践应用的能力,也培养了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利用实践教学来达到育人目的的,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高校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大学生可以成为国家优秀的人才,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深远的意义。
三、在文化软实力的语境下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创新
(一)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的教育工作文化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是一个国家精神状态的体现,同时也体现出了民族的内在凝聚力与品格,这是因为文化建设可以满足国民大众对社会化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国家各族人民进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它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理论力量和道德力量,能够感召群众、鼓舞群众和;凝聚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形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理论基础,科学的使用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教育是当前各高校要进行的教学主要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方面与课程的性质方面都决定了它在提高文化软实力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课程的改革创新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政治素质的重要是其他类型的教育所不能比拟的。
(二)重视对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优秀的文化需要被传承,大学生在传承的链条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在科技发展十分迅速的今天,全球文化有融合的趋势,文化的多元化特点展示出来。我们要对大学生的课程教育一定要包括传统文化,让他们深刻的意识到传统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基础,这也是我国各民族的凝聚力量,使学生自觉承担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三)使思想教育更加生活化高校在进行思想教育理论的目标不是只是要学生理解理论的认知层面,更重要的任务是将理论升华到实际,在实践中得以应用。一旦离开实践,思想道德发展的说法就毫无意义。但是,我国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脱离实际的现象发生,对学生的教学方式是一味的灌输,脱离实际,没有体现人性化,这样做的缺点就是会激发学生的抵触情绪,思想政治的最本质的目标很难实现。多样,课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定位为太抽象的“空、高、大”,而是要回到现实中来。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定要端正教学理念,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出发,尊重学生的各自特点,言传身教,把课堂教学的方式尽量延伸到课外教学,可以使用一些社团、广播等形式来加强对学生的联系。
关键词:高中生;思想政治;举措
在近几年中,因为各种问题发生极端事件的不在少数,为何文明知礼的高中生会有这种举动,发生人命的问题,这也是很多人所困惑的一个问题,为何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政治是一门育人的学科,是培养学生最基本的思想品德的课程,而很多学校都没有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从而让这种不良的现象不断
扩大。
一、加强沟通技巧,引导学生合理解决问题
把高中生要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些个体每时每刻要与别的个体碰撞,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同样如此,那么这就显示出了政治中沟通的重要性,可以说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行动力,这个前提必须要把握好。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各种情况下的应对活动,例如,在发生争执时,以对对方的了解为前提,先采用对方爱听的话进行劝解,等对方心情平静下来,再进行下一步的沟通,如果不顾一切的大吵大闹,那么沟通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有可能一个小小的争执就导致严重的后果,对我们来说,我们能用语言将所想的表达出来,就要好好利用这项技能,在沟通中,发生矛盾可以先说一声对不起,很快问题就会被解决,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想要主导沟通的方向,就要组织好自己的言语,对待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说话方式,不同的事情也要有不同的说话水平,从而把握好沟通的
技巧。
二、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付诸行动
高中生所需要的是关怀,在这个事事以竞争为主的社会很多家长与教师忽略了这一点,缺少了对学生的关爱,所以思想政治的教育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如今政治教育下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庭的问题,所以,教师也要经常与学生的父母进行沟通,例如,在学习“走向自立人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在家都帮助父母干过什么,自己的事情是不是都由自己做,接着总结出最多学生会自己干的事情,接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你觉得哪些事应该是你自己干的?抛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明白自立自强的思想,最后还需要和家长沟通,希望家长能在家尽量教导学生自立,可以由简单的事情开始让学生试着做
一做。
三、以情景实例入手,引导学生端正品行
在思想政治的教育中,很多学生懂得这些道理,但是真的在实际情况中的时候却不会真的行动起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说道理,实践的重要性已经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凸显出来,要给学生展现出一幅鲜活的动态画卷,也就是从情景入手,提出真实的例子来说明让学生了解道理的含义。例如,现在父母都面临失业,家里遭受了重大打击,你不能再来上学,你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这样一点点的诱导,让学生明白该如何去做,教师只能引导,不能介入学生的选择。高中生的思维相对来说较为活跃,看待问题也不再是一知半解,但同样也激化矛盾的燃点,沟通得当,才能让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友好,保护了学院的安全性,提升了学校总体的水平。
教师要以实际出发,加强思想政治的教育,要以身作则,贴近学生,如此不仅能更好地教学,还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利于两者之间的交流,这样双赢的局面可见举措的正确性。这也是教育事业的一个历史性的跨越,让学生在校期间真正地学会怎样与人沟通的技巧和怎样做人。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趣味性;幽默;音乐
一、深入研究教材,利用教材中的幽默内容增加思想政治教学的趣味性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知识也都蕴含在教材内容之中。教师要通过对教材的全面分析和整理,来确保自己教学的全面性。当教师深入地挖掘教材后就会感受到教材中所富含的幽默点的所在,这些教材中的幽默是通过很多专家和学士经过全面周到的筛选而定的,因此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幽默性,最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材中设计的很多生动活泼的教学图片,这些图片在设计时大都是选用比较具有幽默性的插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到这些具有一定意义的图片能够瞬间激发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这些新鲜事物正好能够诱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兴趣。像“产品一炮打响”“背后铲球”等等插图都能够较好地唤起学生无限的遐想,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增加学生学习有关知识的兴趣。
二、结合幽默的艺术作品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趣味性
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的思想结晶,像很多笑话、漫画和歇后语等艺术结晶都有一定的幽默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顺其自然地将这些富有幽默性的艺术巧妙融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便可以获得良好的幽默效果。这也就要求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艺术上的知识储备,争取把那些妙趣横生的艺术作品全部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做到在教学中能够信手拈来。如在讲述《教条主义的危害》知识时,我就给学生讲了一个笑话。粮店的职工对经理说:“经理,老鼠跑到油缸里去了。”经理问:“你把它捞出来了吗?”职工回答:“没有,我把猫放下去了。”学生听后会开心地哈哈大笑,同时学生也理解并掌握了教条主义的危害。
三、利用生活中的趣事来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趣味性
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新鲜事件的发生,会出现围绕着学生生活的逸闻趣事或是形象的比喻,还有一些比较有意义的俏皮话和打油诗等等。对于这些生活中活生生存在的幽默素材,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慧眼来发现和储存,珍惜并精心巧妙地运用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现实生活中描述我国原有经济体制弊端的语言和事件非常之多,当系统全面讲述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顺口溜或事件讲给学生听。如人们常说的顺口溜“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这句顺口溜形象生动的描述了中国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学生在感受其幽默的同时也会深刻理解到教师想要通过这个趣味性的顺口溜表达的含义。除了现实中存在的幽默素材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改变一些和重新加工一些幽默,使自己再次创新的幽默更加符合和贴近教学内容的需要。
四、有效导入音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的导入环节,是激发和凝聚学生注意力的最佳时期。在新课程引入时所用内容是否具有超强的新颖与趣味性,能否较好地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满腔热血地投入到思想政治的学习中,是否能够对教师即将讲述的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特别注意新课堂的知识引入环节,在这个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中要特别用心,争取所用的素材和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迅速集中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力争为新课程教学顺利奠定良好的基础。
音乐是学生喜爱的艺术作品,它能够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利用音乐引入新知,能够收到良好的导课效果,能让学生在音乐的美妙旋律中静心学习知识。
五、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趣味性
学生一般是通过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来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我们要运用更加具有直观性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来帮助学生理解那些名词术语,使那些抽象性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让学生更加清楚和明白地理解抽象性较强的知识,从而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效率。如在讲述一些阶段性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那个时期的录像,并让学生通过观看录像来自觉分析和总结那个时期的特点和现象。然后,教师再结合教材中的文字内容进行知识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分析和补充,促进学生对那个时期的知识全面了解和掌握。
教学中提高教学模式的趣味性,能够保证学生顺利地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学习,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一、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合目的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沟通原则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目的性,即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发展方向,使受教育者具备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素养,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促进他们的成长成才。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要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正面引导的原则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工作应该具有明确的思想和政治方向,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目的。在教育领域里,任何教育都具有目的性。从大的方向来看,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社会化,为社会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切合这个教育目的,并且有其自身的思想政治含义在里面。任何教育也具有引导的性质在里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是人在思想意识领域上的沟通,在思想领域上进行引导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过程中的一种具有导向性的思想交流。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坚持的正确引导的原则就是要坚持教育在意识形态上和个人价值取向上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性、价值性、科学性的要求。
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对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目的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的正确引导可以使教育目标更明确,更有利于教育成效的显著。其次,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原则可以形成统一的思想意识,更能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最后,只有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引导,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挥,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当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国家和社会以及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意识的欲望,从而造成了社会不良影响。这些都表明了思想政治的作用在市场经济发展潮流中的作用被削弱,不少人的思想品德开始败坏,社会主义理想淡漠,集体主义精神缺乏等都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坚持最正确的思想政治的引导作用。
二、符合心理发展的原则——合科学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离不开心理的沟通与发展。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为,人的认知是知识习得和使用的过程,这种过程是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是有目的性和可控性的。认知发展包括同化、顺化和平衡三个基本过程:同化指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获得知识的过程;顺化指当新的情况与旧的认知结构不完全相符时,创造性地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如旧的观念)以适应新情况;平衡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图式是通过同化和顺化之间的平衡而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的,这种适应过程就是人类智慧的实质所在。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过程中要遵循这种认知的心理过程,提高沟通教育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同时,由于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教育学领域,人的发展有身心两方面的发展,即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根据柳海民编著的《教育原理》一书,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和个别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活动属于教育的一种方式,具有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只有遵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才具有科学性,教育才不至于误入歧途。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活动也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符合教育道的科学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活动坚持符合心理发展的原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主体的心理产生重要意义。符合科学性的沟通原则能够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在沟通过程中,尊重人的心理发展规律,能够克服沟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化解矛盾,促进沟通的畅通。
三、尊重工作对象的原则——合价值性
沟通的平等原则要求沟通主体双方要相互尊重,坦诚相见。沟通双方要尊重对方的人格,相互尊重差异,寻求共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原则也具有平等性,要求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人格平等,相互尊重,尊重双方的差异,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顺利进行。哈贝马斯认为“理想的沟通情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每一个说话者和行动主体均可参加讨论;各人均可质疑任何提议,可在讨论中引入任何提议,并可表达其态度、愿望和需要;没有讲话者会受到外来或内在的禁制而不能行使上述的权利。由此可以看出,良好的沟通离不开沟通双方的相互尊重。为了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良好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沟通对象要相互尊重。
尊重工作对象的原则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以及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也体现在这两个方面。做到工作上的相互尊重以及教育沟通关系的相互尊重是对个人基本的思想道德要求,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
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效果可以提升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知识理论和思想意识,可以为社会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可以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关系过程中,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使思想政治的教育对象和教育者都有其价值和价值的实现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价值的实现是自身思想政治能力和素养得到提高,在社会上更能符合社会的要求,也更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价值实现是能够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由此,尊重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过程中的工作对象,使他们的价值得到实现,对和谐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意义。
四、注重情感投入的原则——合实效性
沟通是沟通双方的信息和情感的双向交流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是一种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上的沟通,对情感沟通的要求比较强烈。要使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具有实效性,就必需使沟通双方投入情感,以情说理,以情动人。
1.从思想上正视美育教育。美学教育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次数不多,并常备忽略。但是,美学教育在促进学生形成健全、健康的思想政治上有着无可厚非的作用。因此,如何让美学教育深入人心,必须从本质上解决问题。思想观念,正是美学教育的地位得不到提高的主要原因。所以,正视美育,是教学任务的关键。如:教师可以从美育的理论着手,理论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让学生接受美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对其审美修养有一定的积极因素。为此,开展与美学相关的课程,促进学生全新的认识美学,是引导学生将美学理论与思想政治相结合的一大重要举措。
2.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深化美育的教学内容。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在此过程中难免要讲述一些颇为空泛的政治理论、政治概念等,其含义都比较抽象,学生往往觉得难以学透并认为思想政治费时、费力、费解。因此,将美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将古板乏味的知识点艺术化,从抽象转变成感知,让学生在认识美、体验美、欣赏美的过程中学习思想政治,让思想政治知识变得具体和形象。以影视作品为线索,逐渐探索出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感受中国成长过程的思想政治变化,也让学生跟上时代的发展,要让他们知道,中国未来的思想政治,有他们参与的一部分。
3.以美育的反面教材来讲述正确的思想政治内容。在社会生活中有不少事例去折射出一些消极的、低俗的、恐怖的事件,为此,教师应重视起来,以美育的反面教材来向学生介绍和讲述正确的思想政治内容,发展需要正确的、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报复社会等消极因素,要给予法律的惩罚、道德上的谴责。以美育的发面教材一步步反推思想政治的学习内容,让课堂内容更具生动、形象,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有莫大的积极影响。
4.将思想政治教学返璞归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强调于社会、时事政策,而常常被忽略的是自然。自然,是社会发展的起源,自然之美才是审美的起步点。社会上种种善与恶,在自然的面前都显得如此的单薄无力,自然是促进思想政治教学的主要因素,有利于净化学生的心灵美。基于这个理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参加课外的实践活动,去领略自然风光的美感,从而学习到更多。每个人的感受不同,美的欣赏也不同,这种视觉、嗅觉、听觉三合一的学习过程,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陶冶情操。自然美,其作用的特性在于潜移默化,而这种潜移默化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优秀传统。
二、结语
[关键词]思想政治;企业;文化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062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02
在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中,只有将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科学合理的文化建设才能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落实。
1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概述
1.1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的含义
企业文化具有独特性、不可复制性,其建设由企业管理人员与员工在长期经营发展中,不断探索、研究而逐渐形成的。企业文化不仅是员工的工作动力,更体现了企业的内在精神,不仅能促使员工更加努力的工作,还有助于企业实现和谐、进步。
思想政治工作不管是对个人还是集体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其引领着前进的方向,避免走错方向。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企业内部的思想道德准则,更是党和国家政策的指导方针。
因此,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在不断拓展规模的同时,更应以思想政治工作不断丰富和建设企业文化的管理与建设。
1.2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通。首先,两者都属于企业的内在建设,而作为企业内部工作,是企业经营发展的精神支柱;其次,两者的表现形式相通,都是通过企业核心精神,促进员工内在发展,在工作中创造高效率、高标准的成果;最后,两者的工作内容一致,都是从精神上引导公司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是为了促使企业效益与企业其他工作相协调,最终促使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以文化建设为根本,确立未来方向,在共同的目标下引领员工工作,助力公司发展。
第二,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关系。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部分企业的企业文化以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基础,建立以人为本的高层次管理科学。而企业文化的内容多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应用以及企业经营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做法和经验,属于企业发展历程中所有精神财富的汇总,不仅具有极强的个性,还具有可操作性。
2 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管理中的意义及影响
为了适应当前经济环境,企业不仅依靠硬实力,更离不开软实力,想要提升员工的综合素养便离不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2.1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企业管理始终
首先,企业的文化建设属于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在企业经营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构建完善、统一的企业文化体系。企业文化的出现具有必然性,其存在于企业的各方面,在经营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企业文化要以政治思想为基础,在思想政治的引导与指导下,创建满足和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文化体系。
其次,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已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向社会和市场提品的同时,还展现了企业的服务、素质及发展战略等优势。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建设独具企业特色的精神理念,形成企业的价值观、道德观,并成为引导员工发展的精神支柱,最终促进企业管理与环境系统实现和谐发展。
最后,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相结合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两者结合不仅有效地利用了舆论宣传与领导宣传,极大地提高了宣传力度。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构建适合企业实际发展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策略目标。
企业有文化与思想,才会实现有条不紊的经营管理,实现良好的运转。因此,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企业文化管理找到有效的捷径。
2.2 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构建做铺垫,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构建提供精神动力与思想保障,能有效地推动企业实现良好管理。因此,重视企业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创建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为企业管理做好铺垫,可以实现企业文化管理的发展。因此,企业思想政治与企业文化两者关系密切,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只有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完美结合,才能实现稳定、健康的经营管理。
2.3 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养
在企业经营发展中,人力资源作为第一生产要素,但每个员工的思想价值观念、文化修养、专业技能及团队整体素养等,特别是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这些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思想政治的作用就是提升员工素养、培养员工职业道德、学习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工作积极性,最终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有序开展。企业思想工作可以引导管理工作的开展与进行,从而提高员工的自主意识与价值观,提高开拓创新的激情。
2.4 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管理中具有导向作用
首先,以政治思想橹鞯迹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思维,强化人的生产第一要素,并以此为导向建设工作指导思想,从而构建完善的企业文化,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其次,不断进化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强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区别与科学意识;再次,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意识,从根本上加大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效果,将其与企业经营活动相融合,通过科学的方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积极倡导民主、平等交流,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意识,提升员工的群众思想意识,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后,拓宽思路,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强化教育方式,利用宣传让企业员工通过阅读、观察等方式实现自我教育与自我提升。
3 企业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两者相互作用,并在企业经营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从当前我国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结合的效果并不理想,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要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就要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改革,从根本上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与管理需求。
3.1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提升企业员工的政治文化水平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发展逐渐迈向国际先进水平,管理更加趋向于以人为本。在企业文化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行政相融合、相互作用。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提升员工的政治文化水平,首先就要深入基层,加强交流,通过与基层员工的交流,解决他们工作中的困难,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这有助于提高他们对企业改革与管理认识,从而形成统一的经营理念与企业价值观,提高凝聚力;其次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向企业干部或者广大员工,加大力度宣传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来获得的成就和遇到的问题,从思想方面提高他们对企业改革的认识,积极应对企业改革,形成统一的认知,最终促进企业文化体系的建设。
3.2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的变化逐渐影响着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以往积累的思想政治经验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因此,企业只有不断创新,在改革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才能促进其在企业文化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摒弃传统陈旧的思想,积极制订与时俱进的方案,并融入新想法与创造力,让员工更快地接受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从设备、行动及思想上不断改革,促进企业的发展。
3.3 完善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
所谓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通过产品制造与服务提炼出的、代表企业行为文化的一系列制度,例如企业领导制度、企业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生产服务标准和业务流程等,这些制度文化具有公认性、权威性及稳定性的特性,其在长期过程中总结形成,对企业的物质文化与行为文化起到评判与制约的作用。
因此,在维持社会、企业及员工和谐有序的同时,相关思想政治工作者可运用政治视角审视当前企业现行的文化制度,提出科学的、合理性的建议,并可借助一些行而有效的方法优化企业文化,全面贯彻落实,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3.4 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团队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市场经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最为首要的是不断汲取社会精英人才,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壮大团队规模。
在企业文化管理中,团队指的是在同一个工作环境中,建立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在坦诚沟通中互相鼓励形成共同发展的成就感的员工群体。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团队,就要提高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提高内部沟通能力,促进员工全面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政策制度、管理措施,建设目标一致、共创共赢的工作氛围,让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口号,并在企业文化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3.5 加强企业道德建设
企业道德建设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道德规范、教育、评价、行为等,调节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关系,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此,企业可通过报告、培训、座谈等形式对员工进行企业道德相关内容的宣传与教育,引导和教育员工对企业道德进行充分认识和理解,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 结 语
本文通过简单介绍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而论述了只有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为企业经营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以优质的企业文化为凝聚力,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推动企业实现长远、稳定、健康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唐景功.浅析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管理中的意义及影响―以煤矿公司的企业文化管理为例[J].企业文化,2015(2).
[2]袁秀丽.浅谈企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J].山东化工,2005(3).
[3]丁冬凯.浅谈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魅力中国,2013(19).
[4]孙运友.浅析思想政治工作在企I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J].中国投资,2013(z2).
[5]龚晓娇.浅谈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企业文化,2016(6).
[6]周骁,傅锋.浅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2).
关键词:中职思想政治;生活化;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25-01
思想政治学科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门基本学科,它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门学科更加是人生教育一门重要学科,它里面教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时也在教学生如何做一个有正能量的人。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主要注重学生把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和实践能力落实到实体上,这才是思想政治教学的成功。
一、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含义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目前在学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要做一件事情首先需要的就是理解这件事,所以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我们把这九个字分开就可以变成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思想政治也就是一门课程,生活化也就是教学的方式,重新组合成一句话就是以生活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思想政治的学习,同时把思想政治的学习用于生活之中。
二、为什么要在中职实施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
首先我们知道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一个人变得更加的好,让人通过学习到的知识解决问题,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自然也是为了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中职学生中多数的学生学习能力不是很强或者有一些厌学而且这个年龄的人也正处于青春的叛逆期,如果使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跟本就不会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让他们感觉到所学的东西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才会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才会让他们有求学的欲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起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必然会对教学产生极大的帮助。
三、思想政治教育生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贴近学生生活的全面性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本应该全面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是现在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贴近学生的生活明显不足,大多数的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还是教育的本身而对学生生活的关注极少,在中职教育中这种情况则是更加的显著,为了抓学生的成绩太多的中职学校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考核而忽略了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倦、逆反心理,限制了学生思想、人格素质的发展。
2、贴近学生生活的互动性不足
贴近学生生活的互动性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不足,现在多数思想政治教育者都是采用课堂上进行讨论、辩论、演讲的形式来提教学成果,这样做就使教学过于课堂化,而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另一方面学校与家庭、生会的交流不够充分。很多家庭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不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了贴近学生家庭的机会。应妥善的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中职学生生活的互动性更加的充足。
(三)贴近学生生活的持续性不够。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思想教育更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像不能一口吃成一个子一样,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是瞬间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的,这需要长时间的努力。而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贴近生活都是偶尔性的,短暂性的。没有使它正真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只有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的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食堂,寝室生活,校园能的活动等等)才能让它持续的贴近学生的生活。
四、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2、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想思想政治教学生化首先需要改变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学生把老师当作生活中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的课堂效率有很大的帮助。我们都知道中职学生有不同于其他学生的特点,他们的自尊心更强,更加的要“面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不能以一味的说教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会使学生产反感,在教学生中少一些命令式的批评多一些探讨。
3、教育内容生活化。书本上的内容总是抽象画,政治化。空洞化的,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是乏味的,只有从说教的王国里走出来,让书本上的知识更加的接近学生的生活才能让学生对知识感兴趣,才能进一步的用让知识来指导和引导学生的生活,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育内容的生活化,还需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出发。
中职思想教育在中职教育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不但关系到中职学生的思想素质的提高同时也会影响到中职学生对其他门课的学习,所以中职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要时刻保持以学生为主体,坚持“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同时每一个中职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对教育“生活化”的经验进行总结,只要这样长期的以“生活化”的模式进行教学,才会不断的发现教学中的弊端,才会慢慢的找到一套最适合中职学生成长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 于云荣,宋振令.中学政治课教学策略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