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38: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教育教学体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从目前情况分析,新时期对美术教育教学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打破以往的教育壁垒,从多个层面积极推进美术教育实现新的突破与进展,帮助学生能够构建良好的美术学习体系,这样才能真正推动美术教育相较于以往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重构美术教育认知
美术教育教学体系之所以无法突破以往的限制,究其原因在于对美术教育未能提出有效的质疑,而且对其存在的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加以认知,教学体系僵化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教学的弊端,则必须要从整体上认知美术的本真,回溯历史,了解到美术教育的历史形态的多元化,并且清楚认知到发展轨迹。对于美术教育而言,其本质上具有广泛的指向性,重新解读美术教育的内涵,打破美术教育的限制,如此能够为教师提供比较全面的教学思想,从而碰撞出我国美术教育的新纪元。与此同时,还需注意的是,我们需要重新评估美术教育,考察教学内容,构建更为科学合理化的教学体系。不断丰富美术教育的元素,挖掘美术教育的本质意义,将复杂、宏阔、细微等特征的美术教育予以重组,不再是简单的归纳与简单的判断。教师能够将美术教育内容予以结构重组,进行分门别类,予以强行推广,形成条理清晰的美术教育。
二、丰富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
重构美术教育,可以打破其教学体系的局限,开展积极有效的反思及批评,从而可以让教学体系更为活络,让教师的教学模式相较于以往有很大的进步。为了从根本上避免当前教学体系存在的弊端,在构建新的教学体系过程中,必须要在自主、局部的尝试之中,通过逐级形成不断整合,这样的美术教育改革才能获得更理想的效果,而且在内容上更为丰富。开放与全面的美术教育具有极为现实的教育意义,真正打破教条主义,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搭建实践性的选择,从而促使差异化教学路径的形成,重组美术教育教学新体系。一般情况下,对于美术教育而言,学校在推行改革过程中,必须要有足够的自信与胆识,继而推动教学课程改革取得极好的成效,增加美术教学内容及门类,让美术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与多元化。例如:以绘画为主,除去绘画为主的教学内容之外,还需要适当增加雕塑、工艺美术等等比重,这样不仅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也让学生对美术认知能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绘画训练存在不同的方法及方式,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态度,以包容与开化的态度,保障学生绘画基础训练的同时,鼓励学生在表达方式及语言上突破现状,追求个性化,在师生平等交流之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因材施教,这样才能真正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避免给予学生单一的绘画技能教学,这会限制学生思维的扩散与发展。教师在展开因材施教过程中,需要将美术传统的丰富形态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此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能够自由表达,进一步促使美术教育教学体系重组能够真正得以有效的落实。
三、贴近现实,创新美术教育
实践美术教学,从某种层面来说,主要包含两层意思:其一,美术教育实践创新;其二,美术教学实践行为创新。从目前情况分析,当代艺术观念的不断更新,在形式与媒介上也相较于以往有了极大的突破,从而促使更多人意识到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这在某种程度上对美术教育理念创新予以良好的契机。美术教育必须要具有开阔的视野,并且要立足现实情况,这样才能凸显实践创新的重要性,同时也显现出形势的紧迫性。面对当前美术教育存在的多重困境,首要任务就是必须要勇于突破限制,探讨全新的美术教育的内容及形式,在新的教学体系中,教师则需要保持开放及实验性。而教学质量评估也相较于以往获得极大的进步,在改革上争取最大的自由度,并且获取到最大的空间度。此外,在教学安排上,需要开设全新的课程,并且引入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以全新的观念及形式突破美术教学的困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入到教学之中,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的美术知识构造更为完善,鼓励学生可以增强他们的表现欲,释放潜能,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自身个性化的特征,形成自我表现方法。多元化的艺术形态是美术教育的特点及发展形态,这在某种程度对学校美术教育而言是极大的挑战,如何突破教学的局限是现阶段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这样才能推动美术教育真正实现教学改革,积极与社会现实生活不断融合。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随着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的不断增多,美术教育则必须要与现实接轨,同时打破教育局限,扩大美术教学的内容。新时期美术教育教学体系必须要实现新的教学创新,真正推动美术教学在以往的基础上得以最大的进步,并且帮助学生更全面提升美术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新的突破。
关 键 词:学科环境 构想 课程比例 隐性课程
我国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中明确提出:要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课程体系、考试及评估体系,优化教师队伍,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根据以上要求,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课程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的设计教育观念、教学模式还较陈旧,在沿袭西方的教育理念,教学只注重大美术观念上的一些东西,唯美主义至上;忽略了设计教育本身的文化内涵与商业传播渠道的衔接,缺少科学严谨、理性的设计精神。几十年来,艺术设计教育中强调感性训练的教学模式和思想一直持续,导致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面对迅猛发展的商业社会无所适从。设计教育领域现状表明:我国的设计教育理论基础有些薄弱,教学体系和理论研究长期处于被动借鉴、吸收的层面,独立的学科研究和发展环境受到限制。设计教育中重实践操作、轻理论研究,重专业技巧、轻文化学科的教学模式依旧存在;教学课程体系还很不完善,选修课程比例过小,对学年的概念还较模糊。这些现象虽在近年内得到纠正和反思,但不良的效应尚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导致设计领域整体后备资源的匮乏。由此可见,设计教育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这是我们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课题。笔者认为应从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尝试与探索:
一、营造理性的学科环境,倡导科学严谨的设计精神
科学理性的学科环境是我们一直所提倡的,设计不但需要形象思维的某种感性上的训练,更需要科学的设计精神及严谨的设计态度。我们培养的目标不是专业美工、不是视觉技巧的专家,而是能担任21世纪设计重任的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设计师。
从设计专业书籍、网络、报纸、艺术杂志上所网罗的信息分析,关于设计理论学术研究的文章偏少,缺少独立的学术观点、争鸣与学术批评;甚至一些设计研究中的基本理论概念还没有较好解决,何谈发展和指导设计实践?一些落后的思想意识、学术观念及经验已经构成了对教育的危害,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警觉。普林斯顿大学坚持学术至上,教育上“重质量、重研究、重理论”的治学理念及传统,使他们享誉世界。所以,首先要提高设计界师资整体的理论素质,要站在学科及学术的前沿,开阔设计视野;重视理论研究及国际间学术交流;积极地营造科学、理性的学科环境,给学子们一个用理性重新审视自己的空间,关注学术动态、关注设计理论研讨与交流,使他们能全方位地构筑一个稳固的专业发展平台。在设计研究层面,比起先进国家,我们的发展略显滞后,这是专业现实无法回避的软肋。在视觉传达领域引发盲目推崇,图形语言文化、艺术内涵被玄虚化,使人产生歧义,已经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设计教育也必须从根本上梳理中国现代设计历史和发展演化过程中的各种理论和观念的脉络,深入研究、探讨设计艺术的规律;增加设计理论课的学习,逐渐摆脱盲目、无序的设计状态;全面培养科学、理性的设计精神,指导艺术实践,使设计真正地走向世界、弘扬中国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
二、把握方向,淡化专业、学年概念
设计教育有自身的发展特点,教学改革应以时展的需求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转化为方向,客观上思考和制定教改目标,以对应时代目标为路经,与时俱进地从操作层面去组织课程计划和教学模式。如:制定教学目标应考虑生源的国籍、地区、背景,有各自不同的目标选向,全方位考虑构筑科学的课程结构体系;制定宽基础、精专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格局;突出办学特色,有利于设计人才的全面培养;也可以考虑淡化专业、淡化学年的概念。刚考进来的设计专业新生急于鲤鱼跳龙门,还没有完全从高考的压力下解脱出来,还没有更明确的专业方向,来不及思索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就已经进入专业学习的过程,后来发现自己更热衷于另外的专业,只好求将就,使专业潜质受到极大限制。如在入学的第一学年不作专业的划分,都上共同的专业设计基础课,二年级再确定专业方向,可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思考、选择专业出口,给自己一个更准确的定位。也成为一个进口、多个出口,那将对学生个性才能的施展及专业潜质的发挥大有补益;同时,也应打消固定年级的概念。大一、大二年级如选修共同的专业,年级的划分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选修课的自由度,可通过跨年级、跨专业、跨院校来选修课程,不同年级的学生可在同在一个教室上共同基础课,只要在特定的学期修满学分就行,既优化教学资源又符合相互促进的时代特征。诸多例证已经证实这种做法的可行性和认知度,成为一个已经实施教学改革的新型院校的特征。
转贴于 三、扩大选修课程比例
国外教学资料表明,在课程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安排问题上,前苏联和美国就有不同的做法。前苏联历来强调课程的统一性,普通学校的教学全是必修课,后来增设了一些选修课,但所占比例极小,他们认为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人才的培养规格。结果学生千人一面,个人特殊才能很难施展,个性受到压制,人才无法迅速成长。美国则恰恰相反,强调课程的多样性,他们认为这样一来才能照顾个人兴趣爱好的不同。选修课门类众多而且课时量比例很大,学生的学习自由度较大,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得到满足,但许多人基础知识不够全面,程度较差。近年来,俄罗斯和美国都感到课程设置存在着严重缺陷,不得不进行重大改革。美国强调要加强基础教育,增加必修课程,同时给学生一定的选课自由。俄罗斯则提倡按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强调扩大选修课程范围,同时注意改进必修课。以上国家课程设置的对比给我们一个非常有益的启示:我国的高等设计教育的课程由于受到国外的教育体系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也和前苏联改革前的做法相似,过于强调专业的系统化和纵向发展,而忽略了学生横向发展的知识面,过于单一的感性的强调专业技能训练模式,专业选择面太小,忽略了学生的广泛的兴趣爱好,限制了人才多元化的发展局面。这样,势必会造成设计教育中诸多缺憾。所以应科学地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进行模块课程的设置与运作,建立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指标,以自身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为路标,去构筑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笔者认为,艺术高校的设计课程比例应课程应占课程的55%-40%、选修课占45-60%,扩大选修课程的比例,如增设设计史论、心理学、语言学、语意学、传播学、数码教育、广告法等宽口径、专业知识含量高的选修课程,为今后学子们走向设计的广阔领域铺垫好坚实的第一步。
四、关注隐性课程建设
隐形课程,即学校课程规划之外的通常体现在教学体制建设中的看不见的课程形态部分,包括物质情境(学校环境、设备)文化情境(如校园文化、仪式活动、人气指数)、人际情境(师生关系、学风、校风等)这些不明显的学校特征所形成的对于学生潜移默化的暗示教学。它对学生不可避免地发生影响,也不应该把它视为课程以外的东西,而应将其视为课程的有机整体;不同的隐形课程所起的潜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认真把握。所以,隐形课程的完善与建设也是教育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培养新生代的每一个学校,应该能够充分发挥隐形课程的有益影响,消除不利因素,可对学生间接地获得端正的学风、坚定的意志和他们高尚情操方面的陶冶;为了更好的使隐性课程发挥更大优势,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一些具体可行的措施。
首先,营造与教学环境相适应的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从幽雅恬静的校园生活中,让学生感觉到学习之余的放松;建设良好的学风、班风、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树立良好的道德标准,帮助学生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教会他们用爱心与人相处, 学会为人处事,学会关心他人。再次,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能够面对各种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开阔学生视野,活跃课余文化生活,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搞好育人环境建设等。
当然,设计教育教学的课程改革需要一个过程,为了不使课程改革流于形式,作为一个设计教育工作者,都应树立教学改革意识、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步构建和完善适应时展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格局,为现代设计事业培养优秀设计人才,这需要我们付出更许多的努力与探索。
参考文献:
设计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隶属于艺术设计专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成长起来的。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在国家“宽口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开始大力发展应用型人才,可以说是符合时展特征。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从1999年开始各类本科院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绝大多数专业都进行大规模地扩招,艺术设计当然也不例外,时至今日依然如此。而且,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原有的供需平衡,供大于求已经成为高校与企业无法逾越的瓶颈,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始终是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大学扩招是国家为了促进当时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扩大内需,激励消费,但没有考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变化,一直以来高校的失业率呈上升趋势。其次,扩招开始之初,各个高校实际上没有承载的能力,更谈不上如何去进行专业建设,以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为例,2000年一直到现在,该方向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普通高校相继开展起来。
然而,多数高校并不具备培养学生的基本条件。由于艺术设计专业学费高,投入少,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综合类高校也都相继开设了本专业,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决策者没有对市场进行深入地调研,也没有设计学科的办学实际经验,甚至培养目标没有明确的导向,只是把其他院校的培养计划拿过来生搬硬套,其结果可想而知。由于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文化的建设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且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居生活方式的极大转变,创造符合现代人的生存空间形态,追求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环境,已然成为不同群体,不同阶层普遍愿望。基于此,高校中的设计类专业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而且市场对于该领域人才的需求也十分迫切,尤其对工程技术能力的毕业生要求更加苛刻,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实战经验,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所以,在2013年国家教育部对设计类学科进行一次重大举措,将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学科方向整合成视觉传达、环境设计、公共艺术、动画、数字媒体等专业,强化了学科专业属性,其办学指导思想也十分明确,就是既要符合教育规律又要适应市场经济下的社会需求。因此,建立合理完善的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体系对于学科发展、学生就业、市场需求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认识学生生源特点
当前,美术学院还是综合类普通高校的美术和设计类专业报考热情十分踊跃,但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只是盲目地学习美术,而非喜欢,只因艺术类文化课考试成绩低,术科要求门槛不高,素描、色彩学习半年左右即可,只为混一张大学文凭而已,根本没有考虑学生将来的自身发展。真正喜欢美术或设计的考试绝大多数都进了美术学院或师范类高校,然而,美术学院、综合类普通高校的生源无论是从文化课还是术科都呈明显地下降趋势,甚至缺乏基本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尤其是文化素质方面的缺失更为严重,经过实践证明,往往文化课学得好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绘画技能掌握还是专业素质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都要好于文化课差的学生,尤其是在毕业工作后这种情况更加明显。所以,在制订培养方案目标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对于生源的特点、生源的结构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而后才能有效地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
三、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当前我国多数普通高校和美术院校的设计类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比较模糊,目的性不够准确,不能以实际出发和长远考虑,不能根据自身的条件制订有效的培养目标,甚至悖离了教育宗旨。培养目标作为专业发展的航标,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就业甚至未来。设计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热门行业,虽然各类高校都在办学,但是与现实的经济发展要求存在巨大差异,学校一贯只注重就业方向的选择,但却忽略了学生就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成长。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从近些年学生的毕业后的工作基本上是,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工程制图、设计、测量、效果图的制作,并且需要设计师进行指导,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讲无形中限制了公司的发展。而某些国外的这类院校毕业一周后便可以熟练地进行工程设计、施工了。这就意味着培养目标导向正确与否已经不是某个高校的问题,是关系到整个行业健康发展问题。
四、建立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
师资队伍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强大基础,是顺利完成教学的主要条件。没有合理的师资结构、雄厚的人才组合,很难与培养目标相结合。首先,教师作为培养目标的执行者,在选拔过程中应当立足于专业实践经验丰富并且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者优先,而对于那些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师应该建立长久的培训机制,逐年完成实施。例如,每年假期可以派若干名教师到建筑设计院、装饰工程公司、广告公司、动画公司等企业安排实训,根据专业课程需要来提升某一方面的实践技能,以点带面,逐步完善。其次,可以经常聘请一些经常承担工程项目的师傅,根据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直观讲解,面对面的教与学,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真实性。再次,建立教师实践教学工作室,教师作为课程教学最重要、最直接的组织者,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除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之外,也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完善自身修养,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又回到理论,只有获得丰富的工程项目经验,才能具备宽厚的知识体系,才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枯燥的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丰富学生的认知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客观上讲,美术学院还是综合性普通高校的设计学科很少有较为完备的实践教学工作室,相对于一些职业类高校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实践教学工作室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为学生提供工程模拟现场;二是为教师创造实践交流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可以自主进行研究、创作、洽谈等活动,既能了解本学科对人才需求的基本动态,又能掌握一些前沿知识发展倾向,同时也扩大了教师与社会的交往空间。由于每个专业都有各自的特点,可以根据学科属性进行分类设置。因此,建立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是保证优质教学质量的前提。
五、教育教学体系构成的基本原则
课程建设是教育教学体系中最为核心部分,是大学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突出培养目标特点最直接诠释,也是反映专业技能教育成败的关键。目前,我国普通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分为三大模块:第一模块是通识教育课程,就是公共基础课,如外语、政治、军事理论、写作等等;第二模块为学科基础课,着重学习专业领域中的一些理论、方法;第三模块为专业方向课,强调专业技术的掌握,是学生将来就业、研究的主要发展目标。以上这三个模块设置基本上体现了我国高校现阶段高校教育的特点,同时也是国家教育教学体制的综合呈现。然而,在当代社会发展的今天,教育已经不是仅限于某一个地域、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问题,其世界性、多元化发展正在引导着我国的教育体制,“国际化”教育教学理念已经影响到了社会各个领域,如何将三大模块有机地结合,并符合社会对人才的塑造,是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通识教育强调课程的核心性
通识教育思想主要是源于19世纪时期的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部分学者认为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过于狭隘,分科过于细化单一,从而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有单纯的专业技术能力,而没有丰富的学识素养,鉴于此,提出了大学通识教育观念,而且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教师、政府部门都参与进来,在20世纪逐渐形成了通识教育基础理念。进入21世纪通识教育发展仍然是世界教育领域研究的热门议题,但直到今天通识教育理念却没有完整、规范、系统的阐述或说明,然而,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入发展通识教育的作用显示出了极大的社会价值。所谓通识教育,概括来讲,就是指专业技能以外,以人为核心为根本的基础性教育,其本质是培养健全人格,独立思考,有着正确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价值观等,能够用正确的视角去认识问题,观察社会,并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我们国家的通识教育起步较晚,大致时间是在20世纪90年代,最早开展通识教育的高校是上海复旦大学,率先提出“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教育理念,并且在2005年进一步深化通识教育内涵,提升教育品质,更加明确了大学教育之根本,大学精神之实质,将通识教育上升到了民族、民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念,由此也真正确立了大学教育的真正责任和义务。
然而,在当代社会发展的今天,教育已经不是仅限某一个地域、某一个民族、某一个国家的问题,其世界性、多元化设计正在引导着我国的教育体制,甚至个别高校已将国际化教育理念注入到了日常的教学。目前,设计学科的通识教育基本上按照教育部规定的两课、英语、军训、体育、通识选修等学科的教学模式。但作为设计学专业的学生无论是从设计还是美育教育方面都离不开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建立在本土的文化土壤上,才能去继承,去发扬,因此,在通识教育中传统的文化建设应该作为大学核心课程并加以明确。
(二)学科基础课强调设计意识的综合性
学科基础课作为专业方向学习的前提,是提升专业技能、建立专业思维形态的一种素养教育,然而多数普通高校还是停留在绘画艺术认识层面,只是单纯地从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的掌握,而非设计思维、设计方法的培养,甚至忽略或悖离了培养目标的宗旨。学科基础课作为学习专业方向的前提,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目前的情况是学生在考入大学之前已经比较系统地完成了对绘画的学习,基本上具备了造型艺术的表现能力,为下一步的专业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继续研究素描、色彩,解决基本的造型能力已经失去教学的意义,同时也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学科基础课是继续学习专业方向课的前提,应该始终要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为根本,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符合专业性质、专业特点,基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修养是设计学学生必备的一种艺术领悟能力及表达能力,审美是主观意识行为,但却包容了造型语言行为及感官意识形态,既有具象思维能力,又具备抽象意识能力。审美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要经过后天的不断学习、实践逐渐积累起来的一种认知能力。
因此,课程的设置要涵盖美学技能、造型技能,既要有艺术理论基础,同时要具备技术表现的素养,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次,设计方法的培养。设计学是艺术与科学最完美的体现,既包含了个人的感彩,还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加工。设计不是凭空臆造,也不是简单的突发奇想,而是建立在历史文化、符号学、哲学、构成学、音乐美术等等若干领域,是主观意识与客观意识有机地结合,所以说设计学是一门综合艺术。如何将某个方案完美地表达出来,这就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再次,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设计思维的培养是设计学教育极其重要的教育目标,创新思维的塑造也是21世纪设计教育发展的核心技能。但是,当前高等院校的设计学科仍然注重造型能力提高,作为设计学科来讲,造型艺术只是基础,不是最终目标,关键是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个性的创作行为,并将完美的设计呈现出来。
(三)专业方向课强调课程的专一性
当前,无论是美术学院还是综合类普通高校的专业方向课的设置相对比较多样,以环境设计中的室内设计方向为例,多数院校的课程都包含了居住空间、办公空间、娱乐空间、酒店设计、餐饮空间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商业空间等等若干环节构成,门类较多,追求大而全,其结果是学生不能对某一领域有一个深化的认识过程,表面上都学了,而实质连基本的工程设计能力都不具备,从而导致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如何改变目前这种局面,笔者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考虑:首先,建立专业方向核心课程,所谓的核心课程就是强调课程的专一属性,课程的设置要以某一专项领域并结合市场为目的,以点带面,由表及里地深化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提升某个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实用性。其次,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传统的授课是将大量的理论灌输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结果可想而知,如果将课堂教学转化为实验室教学,以师傅带徒弟,以工程项目替代书本,把繁冗的知识消化于实际的设计方案中,既有利于学生直观的接受,同时在不知不觉学习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为将来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实践经历和有力保障。
六、结语
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人才强国的背景下,我国急需构建开放性、与产业最新发展趋势相对接、以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提升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这一体系在内容框架上要超越我国现有的专业教学标准体系,体现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作为一个体系衔接贯通、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以及促进学习者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点。从这一要求出发,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在内容框架上至少包括三部分。
一是构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相融通的综合性国家资格框架。国家资格框架是特定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的基本规范及其制度体系,其规范着人力资源的合理分层和有序流动(肖凤翔,2014)。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及其相关制度是构成国家资格框架的核心要件,分别赋予个体参与人才市场人力资本配置、@得职业(专业)角色、享有特定职业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的基本资格。国家资格框架体现着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宏观方面的结果要求,是确保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等在内的各层次职业教育教学相衔接,以及职业教育教学结果与普通教育教学结果相融通的基本依据。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综合性的国家资格框架。为此,在教学标准体系开发过程中,我国需要立足于教育发展背景和现实,构建出职业资格制度与学历学位资格制度相融通的国家资格框架,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相隔离以及由此造成的人才培养脱离劳动力市场等问题。
二是构建对接中高端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体系。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度最高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是一种就业导向的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属性和产业属性特征。因此,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需要围绕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的要求进行调整,实现与产业发展的紧密融合。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产业发展方面,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在以中高端产业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基本要求下,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课程内容、教育教学等都要实现相应地提升,这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专业教学上。为此,基于我国中高端产业发展规划及趋势,专业教学标准必须在内容上超越以往作为教学最低要求的限制,构建出适应中高端产业发展的专业教学标准体系。
三是构建学习结果导向的职业能力标准体系。从根本上说,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是实现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基本制度,其最终必须落实到学习者职业能力的提升上。向学习结果转型已经成为国际职业教育教学评估的基本趋势。我国也应在具体的职业教育教学评估上,建立学习者学习结果导向的职业教育认可制度,这是确保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有效性的基本要求。
目前,我国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生产方式转型,生产技术更新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决定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教育教学质量是众多内外因素和教学环节综合构成的,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引入全新的动态管理理念,使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始终处在可监控的状态之中,是保证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1、促进教学管理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随着国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倾斜力度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的不断增长,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办学规模逐年扩大,招生人数逐年递增。但在看见这些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应该保持清醒。办学的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力量不足,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改革发展期,对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缺乏统一的认识标准,这些使得教学质量监控缺乏力度,保障无法实施,教学质量问题变得突出。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长效机制,是促进教学管理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效途径。
2、是探索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理论的需要
科学的理论可以更加有效的指导社会实践,也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理论研究,是属于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重要的理论领域。已经有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了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理论研究,只是缺乏相应的理论总结,比较典型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变化考虑不足,使得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总是处在一种理论落后与实践的局面,不利于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实践的推广。
3、构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是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的现实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肩负着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人才的任务。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生产方式的逐步转变等,市场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在这种变化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教学质量对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则显得尤为重要。高等职业院校必须适应新的教学改革要求,必须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引入质量标准,进行动态监控,保障学校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现有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教学质量则是重中之重,但是受其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监控过程不全面
目前大部分的教学形态及管理模式,还是传统的以专业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态,在对教学过程的监控中也仅仅偏重于课堂教学,而对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以及毕业生顶岗实习、回访等监控过少或者不甚严密。造成的结果是对课堂教学、理论教学的监控较重视,而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则缺少监控或监控不力。
2、教学质量评价不完善
许多高职院校已经着手于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但是在其已建立的评价体系中,过多的将注意力放在了学校领导、教师同行、学生和教学督导等学校内部的评价,忽视了教学评价过程中社会、市场和行业人员的参与,缺少了第三方质量评价。加之我国的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还在沿袭传统上的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没有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因此缺少了一套符合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3、对评价反映的问题缺少解决和落实的对策
学校在不断完善质量评价体系的同时,也收集到了大量的来自于教学课堂和实践教学环节的信息,但是许多问题在没有制度约束或保障下,缺少来自于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对于许多问题的分析解决,缺少分类、通盘考虑和具体解决措施,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是治标不治本。再或者是缺少落实力度,没有具体的部门或人去解决收集到的问题,在下一次教学评价中这些问题依然存在,严重的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构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通过对众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建立适应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和保障体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建立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实际上是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环节标准以及各种教学文件等构成。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和工作第一线,从事于工艺制作、岗位操作、基层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学校制定质量标准体系要把握好培养目标,结合高职院校的自身情况,通过校企合作,构建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同时,这种标准体系是相对的、动态的,学校要根据社会、市场等方面的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实施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修正、补充和完善。
2、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学校应建立实施院系两级、校内外结合的双重管理体制,保证全员参与、全程多层次监控、及时反馈、整改措施得力,确保教学质量持续稳步提高。学校通过领导听课、督导听课、学生评教、同行专家、毕业生跟踪等五个视角收集质量标准的执行情况,根据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教学包括实践教学环节质量评价等实施目标管理,优化教学管理机制。通过多个渠道的反馈,形成一个质量监控、反馈、提高的完整环节。
3、建立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还应建立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组织模式、学籍管理制度、学生学业考核方式和考核管理制度,灵活配置教学资源等措施,建立一系列适合工学结合的柔性化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在人才需求预测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专业调整预警、评估制度和调整论证制度,形成主动适应市场的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机制。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