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精益管理知识点范文

精益管理知识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38: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精益管理知识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精益管理知识点

篇1

关键词:图书管理;知识背景

图书馆作为知识收集和知识传播的中心,是知识在读者之间进行有效传递的重要桥梁。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加大,这就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图书馆积极转变观念,及时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最新要求,积极拓展自身的教育与服务的作用。本文以阐述了知识经济背景下一些图书馆对于要加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目前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加强措施,旨在改进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1 知识管理概述

知识管理病不是把知识单纯的作为管理的对象,反而是把知识作为管理的资源,也就是运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方法针对对管理各个环节进行改造和完善,那是信息和知识的生产、传播、交流以及利用均能去实现高效、畅通。对于知识管理必须实现对知识本身的管理以及对人的管理的和谐统一。从本质上说,知识管理是要以知识为核心、创新为动力的一种管理。图书馆应将知识管理理论与图书馆管理实践有效的相结合,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图书馆各种资源,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还要创造出一种新的知识资源动态管理方式。

2 知识管理背景下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图书馆的管理对象与知识管理需要不一致

在当代知识管理背景下,图书馆外的管理应该集中在图书保护和流通还有普通的读者服务上管理对象是知识,目前来说大部分的图书馆的管理对象依然是非知识的人和事务。对内的管理主要应该停留在人事管理和组织结构调整等方面,对外的管理应该集中在图书保护和流通还有普通的读者需要服务上。不管是对内管理还是对外管理,都不是直接与知识相关的,这与知识管理的需要不能,图书馆在知识管理方面的优势也并没有表现出来。

2.2 图书馆的管理方法与知识管理的匹配性不良

图书馆的管理方法依旧保持在传统管理方面;做到知识管理就要求图书馆的管理方法能够满足知识流通的各种要求,能够突出图书馆在知识整合方面的优势,更好的使图书馆管理成为一项具有创新的、与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相结合的管理,但是目前的管理方法,和知识管理不匹配,甚至有些管理内容与知识管理相悖。

2.3 图书管理的结果没有充分展示知识管理的价值

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中心大部分都指向如何正常运行,而并没有体现出知识管理的优势。知识管理效果能够展示出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机构的职能,这就说明了图书馆管理不但要能够为读者提供阅读资源和阅读环境,还能够为读者的学术科研提供帮助平台,还可以为学校发展提供建议,而且目前大部分图书馆都没有能够发挥这样的价值。

3 知识管理背景下图书的管理策略

3.1 扩展图书馆的管理范围

图书馆作为教学和查阅服务的文献服务中心,是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的一种重要支撑力量。知识管理背景下的图书馆管理范围要扩大,才能符合知识管理的需要。建议图书馆以知识管理背景下自身的职能发挥为基础,分析都有哪些职能是可以通过管理行为达成而尚未达成的,从这些行为的产生或问题的解决着手,扩展管理范围。例如图书馆的指示服务可以影响读者的错阅量,那么应该对图书馆服务范围进行扩展,不仅只存在于图书馆内,也扩大到图书馆外,比如设计为入学新生开列推荐书单,组织在读者范围内进行“好书排行榜”活动,提升图书馆内一些藏书的“知名度”,激励读者进行借阅。

3.2 创新图书馆的管理方法

在知识管理背景下图书馆的管理方法一定要有所创新。对外的管理创新要以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推行为主,例如图书馆可以以院系、年级为单位建立数据库,帮助读者进行图书馆检索与此同时实现内部转借、通过网上的转借办理来实现缩短图书流通的时间;对内管理可以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为主,图书馆应当有效地对馆员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使馆员具备知识管理与创新能力,也可以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有效的知识服务,帮助读者找到所需要的知识信息,也能他们进行知识鉴别和分析。

3.3 以用户的知识服务为主展示图书馆的管理价值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价值体现在于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多少便捷与知识的获得和疏通、增长相关的资源方面,这说明了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强读者知识服务,通过一些图书馆自产的资源来满足读者借助图书馆进行求知的需要,可行的方法包括:由图书馆的管理员分时间段组成文献参考查阅工作组,针对某一专业或本校正在进行的某一项研究的资料进行统一收集和整理,撰写出相关时间,减少检索工作量;由图书馆主办,定期举行“阅读交流”活动,给全校读者们一个空间,给读者能够交流阅读心得的机会,这样就可以形成了读者之间的知识置换,也有助于知识管理的价值实现。

3.3.1在知识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要的情况下,图书馆应建立完善有效的知识管理保障礼制,促进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建设,精确地反应和评估图书馆服务运行状态和效率,指示出需要改进的环节和项目、并且有针对性地调整服务策略,争取图书馆服务内容做的更广泛,更深,更活。

3.3.2还要建立起知识管理项目评估系统,制定出合理的知识管理体系,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将实际达到的和定制预期的目标进行对比,寻找差距,以不断完善知识管理的实施方案,使知识管理活动能顺利开展下去。

3.4 图书馆的个性化知识服务

图书馆的个性化知识服务,是指要根据读者的喜好,习惯针对读者个人开展独特的信息服务,是针对读者在科研方面的不同需求而进行的一种服务,还是根据读者需求提供的特定指示服务,针对读者特点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将有助于把图书馆专业信息资源和学科专门服务详细的提供给相应的读者,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数字化资源的有效利用。

4 结语

在知识管理背景下,图书馆的范围应该有所扩大,管理方法必须创新,管理价值的体现也要满足于用户的知识服务,在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个性化服务是在读者个性需求的基础上出现的层次较深,主动性较强的新型服务,具有这样图书馆才能够真正发挥其本职功能,为高校学术和文化发展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 吴兰香.论图书资料室的知识管理.《江苏科技信息》.2013年11期

篇2

一、 精益管理的内涵

精益管理致力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改善资本的投入和使用效益、加快生产流程的效率以及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等,从而实现企业利益和价值的最大化。它要求企业必须将“精益思维”(lean thinking)运用到自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去。“精益思维”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最少量的资源和资金的投入使用创造出最大化的价值和财富,及时和全面地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以及产品。精益管理最初应用在生产系统本文由收集整理管理方面,通过大量的成功实践进而获得了普遍的认可和完善推广,然后被企业广泛运用到各个管理业务中去,从一开始的仅限于业务管理办法逐渐上升到战略管理的高度。

当前国内在电力方面的投资非常火热,因此,强化电力工程的管理以及提升电力工程的质量显得越来越迫切和重要,也因此,精益管理等先进的现代管理学理念非常有必要使用及融入到当前电力工程管理工作中去,使电力工程中的每个环节及各种影响因素都有可控性和具有操作性,推动电力工程的质量改进和健康发展。

二、电力工程建设贯彻精益管理思想的必要性

电力工程建设是密切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它所涉及的工序非常繁多及复杂,其通常的投资规模及资金额度也非常庞大,并且其建设周期也相对比较漫长,其中的每一项都具有一定的繁琐性和复杂性,工序、资金、建设等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引发电力工程质量问题,进而影响和波及整个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如何实现控制和尽可能规避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是在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当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将精益管理的思想和理念融入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其实施势在必行,具体的理由如下:

1.精益管理的方法与电力企业生产过程的特点具有一致性

精益管理的关键要素在于过程,重视和强调过程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是强调、利用系统的先进管理思想。精益管理所谓的过程即为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开发设计到产品最终满足客户需求的全过程。而电力企业主要的生产过程包括发电、供电和用电,其能够瞬间完成,拥有极强的过程性,任何一部分都不容有半点失误,否则会影响整个电网的正常运作。所以,精益管理的方法与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特点具有一致性。

2.运用精益管理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推动技术和管理密集型供电企业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转型

传统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在如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其落后的管理模式没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另外,供电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这就会导致其整个管理模式显得非常复杂。将精益管理运用到供电企业中去就能有效地解决供电企业管理中的种种不足,推动电力企业构建科学合理、规范和系统化的管理模式。

3.精益管理能有效保障和提高电力工程的质量

电力工程的质量是电力企业的生命。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而且非常复杂。要想强化和提升电力工程质量,需要电力企业有合理和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来有效控制和避免电力工程中诸多质量缺陷的产生,并能及时发现﹑分析和纠正相关的质量缺陷。精益管理思想的最终目标在于有效保证产品质量。

以上可以看出,在电力工程建设当中贯彻运用精益管理的理念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三、运用精益管理思想提升电力工程质量的具体做法

精益管理思想有五大原则,分别是顾客确定价值(customer value)、识别价值流(value streammapping)、价值流动(value flow)、拉动(pulling)和尽善尽美(perfection)。这是由其奠基人丹尼尔·琼斯(danieljones)和詹姆斯·沃麦克(james womack)等人在《精益思想》一书当中提出来的。精益管理的具体要求是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目标与前提下尽可能地消除和避免浪费,实现企业价值和利润的最大化。精益管理思想在电力工程管理当中的实践和运用可以通过以下办法和途径来实现:

1.实现需求拉动的经营管理和识别顾客价值

构建电力工程的主要环节包括电力工程的策划、设计以及采购等。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应当熟悉和掌握客户的实际需求,并把客户需求融入到具体的工作当中。在电力工程的施工和运营当中也要积极主动地听取和分析电力用户的诸多要求与建议,并且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电力工程的最终服务对象是电力用户,必须对顾客的实际需求进行准确确认,这样,电力企业才能够真正实现需求拉动经营管理及识别客户的实际价值,从而推动电力企业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精益管理理念。因为精益管理的理念在于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确保相应的原材料采购和资源投入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换句话说,就是必须通过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生产经营行动的确认,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才会拥有价值。这样,不仅保证企业创造性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进行,也能减少和避免电力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当中的诸多浪费。

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当前各行各业都普遍重视构建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电力行业也不能例外。完善及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有利于电力部门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保证和提升电力工程的质量,有效地增加顾客的满意度,辅助电力企业更好地应对当前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质量管理体系还强调和要求电力企业及时了解与分析客户的实际需求,不断规范相关生产作业过程,以使自身提供的工程产品持续获得顾客的满意。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实施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方面分步进行:及时地了解和确定顾客及有关方面的实际期望和具体需求;要制订具体的质量目标及质量方针,并在此基础上明确规定相关的标准行为规范和对应的职责权利;保证提供质量目标能够顺利实现的诸多资源,并对各项活动的效率及有效程度进行定期测量和考核;当电力工程产生不合格原因的产品时应当及时查找和分析具体的原因,运用有效的控制手段和应对措施解决问题,及时处理不合格产品和改进相应的生产工艺。同时,为了确保质量控制的持续性,应当利用工程建设当中不断反馈的质量问题信息持续完善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是精益管理思想当中的重要部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能进一步强化精益管理理念在电力企业当中的运用和发展。

3.完善质量认证体系

对于实际的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执行的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电力工程的建设部门应当积极申请权威认证机构进行第三方认证,选择和使用得到行业内部和专业化的国际认证机构普遍认可的科学标准。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交易程序的不断成熟完善,实施第三方认证已经成为对企业服务和产品进行质量监督以及质量评价的相对专业权威的手段,是市场经济发展成熟的必然产物。第三方认证能够有效地排除经济利益对交易双方的干扰。相对应其他的内部认证方法,其认证过程和认证结果会更加公正和客观科学,更容易达到大家的普遍认可。产品及服务的质量是否合乎相关的行业规范以及行业标准需要进行第三方认证活动。电力企业部门实施第三方认证不仅有利于获取业界的普遍认同,有效地提升客户的信任程度,提高行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十分有利于强化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及增加市场的占有率。与此同时,完善和健全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认证体系也符合精益管理的精神,也有利于精益管理更加深入有效地融入到电力工程的管理过程当中。

篇3

    精益管理致力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改善资本的投入和使用效益、加快生产流程的效率以及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等,从而实现企业利益和价值的最大化。它要求企业必须将“精益思维”(Lean Thinking)运用到自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去。“精益思维”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最少量的资源和资金的投入使用创造出最大化的价值和财富,及时和全面地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以及产品。精益管理最初应用在生产系统管理方面,通过大量的成功实践进而获得了普遍的认可和完善推广,然后被企业广泛运用到各个管理业务中去,从一开始的仅限于业务管理办法逐渐上升到战略管理的高度。

    当前国内在电力方面的投资非常火热,因此,强化电力工程的管理以及提升电力工程的质量显得越来越迫切和重要,也因此,精益管理等先进的现代管理学理念非常有必要使用及融入到当前电力工程管理工作中去,使电力工程中的每个环节及各种影响因素都有可控性和具有操作性,推动电力工程的质量改进和健康发展。

    二、电力工程建设贯彻精益管理思想的必要性

    电力工程建设是密切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它所涉及的工序非常繁多及复杂,其通常的投资规模及资金额度也非常庞大,并且其建设周期也相对比较漫长,其中的每一项都具有一定的繁琐性和复杂性,工序、资金、建设等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引发电力工程质量问题,进而影响和波及整个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如何实现控制和尽可能规避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是在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当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将精益管理的思想和理念融入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其实施势在必行,具体的理由如下:

    1.精益管理的方法与电力企业生产过程的特点具有一致性

    精益管理的关键要素在于过程,重视和强调过程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是强调、利用系统的先进管理思想。精益管理所谓的过程即为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开发设计到产品最终满足客户需求的全过程。而电力企业主要的生产过程包括发电、供电和用电,其能够瞬间完成,拥有极强的过程性,任何一部分都不容有半点失误,否则会影响整个电网的正常运作。所以,精益管理的方法与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特点具有一致性。

    2.运用精益管理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推动技术和管理密集型供电企业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转型

    传统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在如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其落后的管理模式没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另外,供电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这就会导致其整个管理模式显得非常复杂。将精益管理运用到供电企业中去就能有效地解决供电企业管理中的种种不足,推动电力企业构建科学合理、规范和系统化的管理模式。

    3.精益管理能有效保障和提高电力工程的质量

    电力工程的质量是电力企业的生命。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而且非常复杂。要想强化和提升电力工程质量,需要电力企业有合理和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来有效控制和避免电力工程中诸多质量缺陷的产生,并能及时发现﹑分析和纠正相关的质量缺陷。精益管理思想的最终目标在于有效保证产品质量。

    以上可以看出,在电力工程建设当中贯彻运用精益管理的理念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三、运用精益管理思想提升电力工程质量的具体做法

    精益管理思想有五大原则,分别是顾客确定价值(Customer value)、识别价值流(Value streammapping)、价值流动(Value flow)、拉动(Pulling)和尽善尽美(Perfection)。这是由其奠基人丹尼尔·琼斯(DanielJones)和詹姆斯·沃麦克(James Womack)等人在《精益思想》一书当中提出来的。精益管理的具体要求是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目标与前提下尽可能地消除和避免浪费,实现企业价值和利润的最大化。精益管理思想在电力工程管理当中的实践和运用可以通过以下办法和途径来实现:

    1.实现需求拉动的经营管理和识别顾客价值

    构建电力工程的主要环节包括电力工程的策划、设计以及采购等。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应当熟悉和掌握客户的实际需求,并把客户需求融入到具体的工作当中。在电力工程的施工和运营当中也要积极主动地听取和分析电力用户的诸多要求与建议,并且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电力工程的最终服务对象是电力用户,必须对顾客的实际需求进行准确确认,这样,电力企业才能够真正实现需求拉动经营管理及识别客户的实际价值,从而推动电力企业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精益管理理念。因为精益管理的理念在于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确保相应的原材料采购和资源投入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换句话说,就是必须通过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生产经营行动的确认,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才会拥有价值。这样,不仅保证企业创造性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进行,也能减少和避免电力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当中的诸多浪费。

    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当前各行各业都普遍重视构建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电力行业也不能例外。完善及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有利于电力部门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保证和提升电力工程的质量,有效地增加顾客的满意度,辅助电力企业更好地应对当前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质量管理体系还强调和要求电力企业及时了解与分析客户的实际需求,不断规范相关生产作业过程,以使自身提供的工程产品持续获得顾客的满意。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实施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方面分步进行:及时地了解和确定顾客及有关方面的实际期望和具体需求;要制订具体的质量目标及质量方针,并在此基础上明确规定相关的标准行为规范和对应的职责权利;保证提供质量目标能够顺利实现的诸多资源,并对各项活动的效率及有效程度进行定期测量和考核;当电力工程产生不合格原因的产品时应当及时查找和分析具体的原因,运用有效的控制手段和应对措施解决问题,及时处理不合格产品和改进相应的生产工艺。同时,为了确保质量控制的持续性,应当利用工程建设当中不断反馈的质量问题信息持续完善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是精益管理思想当中的重要部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能进一步强化精益管理理念在电力企业当中的运用和发展。

    3.完善质量认证体系

    对于实际的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执行的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电力工程的建设部门应当积极申请权威认证机构进行第三方认证,选择和使用得到行业内部和专业化的国际认证机构普遍认可的科学标准。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交易程序的不断成熟完善,实施第三方认证已经成为对企业服务和产品进行质量监督以及质量评价的相对专业权威的手段,是市场经济发展成熟的必然产物。第三方认证能够有效地排除经济利益对交易双方的干扰。相对应其他的内部认证方法,其认证过程和认证结果会更加公正和客观科学,更容易达到大家的普遍认可。产品及服务的质量是否合乎相关的行业规范以及行业标准需要进行第三方认证活动。电力企业部门实施第三方认证不仅有利于获取业界的普遍认同,有效地提升客户的信任程度,提高行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十分有利于强化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及增加市场的占有率。与此同时,完善和健全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认证体系也符合精益管理的精神,也有利于精益管理更加深入有效地融入到电力工程的管理过程当中。

篇4

关键词:新《医院会计制度》 医院 成本管理

降低医院成本,不仅对于提高医院竞争能力,节约有限的医疗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降低患者负担,促进医患关系改善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新《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对医院成本管理的方法、管理的重点都做了进一步的明确。因此,探讨新制度实施背景下医院成本管理要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对成本管理的新要求

总体来看,新医院会计制度从多个方面对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推进成本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成本管理体系更加严密,新医院会计制度要求实施预算管理,并且要求对所有的环节进行成本控制,这就使得成本管理体系更为严密。特别是预算管理制度的实施,有效的规范了一些超预算支出、随意支出等问题。

其次,成本管理更加严格,按照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医院不仅要推动会计信息化,年度财务报告要接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同时还设置了一些新的会计科目来对成本进行控制,如专门设置了“固定资产清理”这一会计科目规范固定资产管理行为。

再次,突出了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成本管理。新制度对一些重大投资行为进行了规范,如强调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强调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来规范投资行为,这都为推进成本节约,避免形成浪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背景下医院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

从新医院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以及实践来看,医院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资产管理、人工成本管理和管理成本控制,这也是成本管理的核心领域。

(一)资产管理

依托资产管理进行成本管理就是要努力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尽量减小资产损耗,以此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

首先,要强化对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等固定资产的管理,一是要规范固定资产的采购,对于达到政府采购标准的,要充分利用政府采购来规范固定资产购买行为。二是要强化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包括清查、维修,医院除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外,还要强化对固定资产的保养,明确使用者的保养责任,以此来降低使用成本

其次,要强化对现金、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的管理。加大对物质的管理,医院要加大对一些非固定资产的物质的管理,降低物质非正常损耗。

此外,还要强化对专利、商标、土地等无形资产的管理,特别是一些研究型的医院,要积极利用所拥有的各项专利,发挥专利的经济效应。

(二)人工成本管理

人工成本是医院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医院的各项工作必须借助人并且是高素质的人才能完成,这就使得人工成本在医院成本中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随着物价的上涨,人工成本不断上升,这也使得人工成本管理变得更为重要。

首先,人工成本管理要积极推行绩效管理,通过绩效管理来进行成本控制。在实际运行中,医院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科室细分为内科、外科、医技科室等门类,按照各类科室的实际工作绩效(收入情况)确定不同科室主任级别、副主任级别、主治(中级)以及初级职称等不同类别的人才所享受的工资、津补贴、福利,以此来降低总体成本。

其次,积极采取外包等现代管理模式推动后勤服务社会化,降低总体成本。随着医院改革的深入,当前医院多采取将物业服务等后勤服务部门进行外包,在这种模式下,后勤服务人员与外包供应商签订劳动合同,医院不仅可以节省工资等薪酬,还可以降低医保、社保等方面的开支,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后勤服务的总成本的目标。

(三)努力控制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在医院成本总量中所占据的比重不容小觑,同时当前医院管理成本中还存在一些可以压缩的部分。

要积极推行办公自动化,有效控制打印等办公成本。医院要通过组建内部网络等方式来搭建办公自动化平台,这种平台一方面可以减小打印及其相关的开支,另一方面可以借助这一平台进行免费沟通,从而可以有效的节省通信等相关费用。

三、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背景下强化医院成本管理的对策建议

践行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强化成本管理,可以从细化制度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创新手段与模式提升成本管理水平,加强监督促进成本管理落实等方面着手。

(一)细化制度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首先,要制定可操作的成本管理制度。要在把握新医院会计制度等法规条例的基础上,根据医院成本管理的要点,细化资产、人工、管理成本管理制度。医院要在推行预算管理的基本前提下,建立具有明确奖惩性质的成本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包括考核指标体系、考核评价方法以及考核结果运用制度,以此推动成本管理。

(二)创新手段与模式提升成本管理水平

首先,要创新成本管理手段,要创新性的利用成本管理工具如信息化手段等来推进成本管理,如可以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来测算医院库存现金总量,并分析医院现金流出量,为进行现金资产管理提供帮助。

(三)加强监督促进成本管理落实

首先,医院要强化对成本的分析,要对半年度、年度成本变动情况进行研究,特别是要通过纵向数据的对比来查找潜在的问题,找出成本控制的对策。其次,医院要强化对成本管理的监督,要充分发挥审计、纪检等部门的作用对成本管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在重大项目建设、招投标工作中要引入纪检跟踪制度,避免由于权力集中而带来成本失控。

参考文献:

[1]马再芝.浅议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内部财务控制[J].科技信息,2011

篇5

关键词:电力企业 废旧物资 集中处置 精益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160-01

1 供电企业废旧物资集中处置实行精益化管理的目标

1.1 供电企业废旧物资精益化管理的理念

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电网设备更新换代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大批的陈旧输变电设备进入“退役”期,废旧物资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其管理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废旧物资管理是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杜绝废旧物资管理上的漏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只有全面提升废旧物资管理的整体水平,对废旧物资管理实行精益化管理模式,完善内控机制,才能确保对废旧物资集中处置流程全面管控,最终确保供电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1.2 供电企业废旧物资精益化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1)供电企业废旧物资精益化管理的范围。适用于供电企业废旧物资的全过程管理,涵盖废旧物资的报废手续审批、价值评估、查验入库、在库保管、处置计划汇总上报、竞拍过程远程监控、合同签订、处置资金回收、实物移交、ERP流程操作、资料归档等诸多环节的管理,确保废旧物资处置流程可控。

(2)供电企业废旧物资精益化管理的目标。供电企业废旧物资管理的目标是采取精益化管理的模式,遵循“统一管理、集中处置”的原则,实行废旧物资处置全流程管控,全闭环管理、全方位监督,实现废旧物资管理规范化、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最终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①管理规范化。根据多年来在废旧物资管理方面积累的经验结合现状,供电企业必须建立完整的废旧物资集中处置管理标准体系,从制度上对废旧物资管理加以全面规范,实现废旧物资管理工作内容的模板化、表单化,使废旧物资管理更加规范化。

②效率最优化。供电企业废旧物资管理从审批卡的报废手续审批、出入库管理、处置资金回收要全面实现工作内容的模板化、表单化管理,大幅提升管理效率;实行废旧物资的处置计划网上汇总上报、竞拍过程远程监控、ERP流程操作等也可极大地节省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③效益最大化。供电企业废旧物资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集中竞价处置,可打破以往属地回收商参与的界限,实现回收商跨区域自由准入机制,同时实行回收商之间的多轮次竞争报价,可实现废旧物资处置效益最大化。

2 供电企业废旧物资进行精益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2.1 供电企业废旧物资集中处置精益化管理的主要流程

废旧物资集中处置管理流程,涵盖废旧物资的报废手续审批、价值评估、查验入库、在库保管、处置计划汇总上报、竞拍过程远程监控、合同签订、处置资金回收、实物移交、ERP流程操作、资料归档等各个环节。

2.2 供电企业加强废旧物资精益化管理的重点工作

(1)理顺管理流程、以制度约束行为。按照“统一管理,集中处置”的原则,细化废旧物资从回收、分类、建档、入库、招标竞拍等诸多流程,明确各管理部门的职责,为加强废旧物资的精益化管理提供制度保证。

(2)对废旧物资回收商资质进行严格审核,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要求提供营业执照、公安机关备案证明等相关资料,使那些具备回收资质、信誉度高的回收商参与到废旧物资的竞价销售中来,保证废旧物资处置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杜绝了不正当交易。

(3)为了杜绝废旧物资出售存在的资金风险,公布竞标结果后,所有竞标回收商必须先全额预付货款方可进入回收现场进行装货。

(4)废旧物资现场发货人员必须在废旧物资装车前第一个进入废旧物资存放现场,需过磅物资要全过程监磅,废旧物资装车完毕后,最后一个离开废旧物资存放现场,防范废旧物资流失风险。

(5)由于电力废旧物资是一种特殊物资,为防止废旧物资回流进入电网,应强行规定重大设备在变卖前进行拆解处理;为了防止废旧电力物资再次流入社会,危害社会用电安全,规定淘汰电表必须进行铭牌拆除和碾压处理方可处置,在提高废旧物资剩余价值的同时,也应履行电力企业的社会责任。

2.3 确保废旧物资精益化管理各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1)为加强对废旧物资管理工作的统一组织领导,必须专门成立公司及部门两级废旧物资管理组织机构,以便于加强各工作环节的沟通和协作。

(2)物资管理部门设专人负责废旧物资处置计划及方案的汇总、上报,废旧物资销售合同的签订、ERP系统废旧物资流程的操作、废旧物资的资金回收等工作。

(3)为了防范廉政风险,废旧物资的入库和出库等现场清点工作规定必须经两人签字确认,确保废旧物资交接数量的准确,使账物相符率达100%。

3 当前供电企业废旧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废旧物资管理处在资产管理的末端环节,部分废旧物资的管理台账记录不全,物资的采购计划与报废物资的处置计划缺乏联动。

工程项目剩余物资的管理工作存在漏洞,项目实施单位不能及时编制拆旧物资清册,项目应退运物资数量和实际退库数量不相符,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不清、工作流程不明确,缺乏相应的监督考核制度。

缺少专门的废旧物资存放仓库和称重计量装置,在管理上造成诸多不便。

4 供电企业在废旧物资管理方面需改进的方向和对策

进一步加强废旧物资台账管理,建立物资采购计划与报废物资处置计划联动机制。

应加强工程项目剩余物资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工程项目剩余物资实施细则,明确各部门职责、工作流程与监督考核等内容。在项目开工前,由项目管理部门及时制定和下达退运物资拆除计划;项目实施单位根据拆旧计划编制拆旧物资清册,在项目施工中,项目管理部门、监理单位实施监督职能;物资管理部门依据计划和清册做好接收工作,核实物资退库情况;在项目竣工后,审计部门对拆除计划等资料进行审核,资料不全的不予审计结算。

应规划建设废旧物资专用库房,设置专门的废旧物资仓库存储区域,集中分类存放并配备废旧物资专用计量称重电子地磅以便于物资部门对废旧物资的统一管理。

5 结语

供电企业实施物资集约化管理后,通过废旧物资集中处置精益化管理,在同样的废旧物资、同样的管理人员状况下,只需通过管理机制的变革,就可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高职 服务意识 酒店管理专业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化的职业教育,从而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一线应用技术人才和高级服务人才。近些年来,我国酒店行业规模逐步扩大,需要更多具有服务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显得更加必要,本文结合我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服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具体谈谈服务教育的途径。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服务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服务意识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服务性行业的要求逐步提高。酒店行业是我国服务性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店行业的基层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大多都是由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组成的。现代化酒店行业需要更多具有服务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要加强服务意识的培养,将服务意识教育作为日常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服务意识普遍较差,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职业意识较弱,没有意识到现代化社会对服务型人才的需求,这是学生服务意识较弱的主观因素。另一方面是因为高职院校缺乏服务意识教育机制,没有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服务意识教育模式,这是学生服务意识较弱的客观因素。目前,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过程中,教师服务意识教育的主动意识较弱、课外服务教育机制缺乏、服务意识教育环境条件较差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建立完善的服务意识教育机制十分必要。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服务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服务意识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内在要求。酒店行业是服务型行业,对基层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要求还是较高的。在教育过程中加强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服务意识教育是促进我国服务性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近些年来,我国服务性行业快速发展,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相距发达国家的服务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只有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才能为酒店行业培养更多服务型工作人员,从而显著提升酒店行业的服务水平,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服务意识培养的途径

(一)以职业教育培养服务意识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服务意识普遍较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职业教育机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未来职业方向和职业要求的深刻认识,没有提升职业能力的主动意识。因此,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培养服务意识十分必要。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深刻了解酒店管理工作的职业要求。例如,《酒店服务心理学》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科目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心理学方面给学生深入分析酒店行业服务意识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服务意识是职业过程中的基本素质要求。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职业规划的主动意识,鼓励学生深入了解职业要求,激发学生的内在职业能力培养意识。

(二)以课堂教学培养服务意识

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我国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通过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还十分必要。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例如,在讲授《客人投诉的处理》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找一些符合教学要求的情景剧让学生排练演出,在演出过程中学生可以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反面认识到酒店管理职业服务意识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多元化的教学素材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三)以实践体验培养服务意识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服务意识的重要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现实需求。首先,《酒店服务礼仪》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专业知识教学基础上开展职业礼仪训练课程十分必要;其次,学校应该结合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一系列酒店实习活动,在实习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逐步培养自己的服务意识;最后,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求,适当采用“观摩教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例如,在介绍《酒店前厅与客房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观摩,让学生了解一系列服务流程,有利于强化学生服务意识。

三、结语

在我国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也应该进行深入改革,更加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酒店行业属于服务性行业,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验和学生学习特点,将服务意识培养逐渐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我国酒店行业培养更多服务型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宇,张蓉倩.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意识的实践与思考――基于酒店管理专业饭店服务技能课程教学[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3,07:66-68.

篇7

【关键词】电力工程 质量管理 经济效益 作用及措施

由于国内经济越来越发达,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领域中对电力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电力工程已经变成一项非常关键的民生工程。但是,电力工程建设也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尤其是质量安全问题。质量安全是全部的电力工程可以顺利完成的重要基础,假如电力工程的质量没有保障,电力工程的具体功能就没有办法得到体现,有的甚至还会使人民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得到损害,使经济的持续向前发展受到影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1质量管理在确保电力工程经济效益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电力工程质量的好坏是不是会对工程的经济效益带来影响是管理人员比较重视的一个问题。在实际项目里面,部分管理者一味的追逐眼前的利益,甚至不惜将质量的标准降低,运用低标准的材料。实践表明该做法只能给公司的经济效益带来损失。只有在工程中将质量切实提升上来才可以保证电力工程可以顺利投入使用,才能给公司带来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公司的经济持续稳定向前发展的目的。

第一,重视工程的质量管理你能够给施工的合理化、科学化带来保证,最终给公司带来一定的利益。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工序与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对材料进行合理的选取不仅可以使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还能够给公司降低本可以不用产生的损失;另外,工程质量的提高提要施工人员的素质保证,所以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应该给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高水平的员工能够使公司的效率得到提高,减少问题的出现率,同时也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二,公司产品的质量也会给公司的业务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只有企业的产品的质量高才可以将客户吸引过来,进而使企业的效益得到提高。尽管企业的信用度并不属于有形资产,但是它却可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企业只有形成非常好的信誉才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现有的电力行业在内部的竞争特别激烈,非常多的企业都在参与进来,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客户更加看中的便是产品的质量,只有过硬的质量才可以得到客户的信赖,才可以赢得更加长远的发展机会。

2强化质量管理提高电力工程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电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到对质量管理的严格控制。只有对质量管理工作做到严格把关,才可以给公司节省资源,降低能源的消耗,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可以得以生存。

2.1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观念问题是所有工作的先导。如果工作人员缺乏正确的观念便不会根据要求,根据规范进行施工,最终会使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不过,质量观念并不光只是重视高质量,另外还需要关注成本问题。施工人员假如有着比较好的质量意识与水平,那么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严格把关,最终使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企业要想使员工的质量观念得到提高,便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例如展开培训,在思想观念与职业技能两个部分入手,只有双管齐下方可以使员工的质量理念与素质得到切实的提高。施工技巧的提高能够让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降低错误,提高工作效率,思想意识的改变可以使工作人员重视工程的质量,使企业的信誉得到提高,不断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向前发展。

2.2明确质量管理目标,促进企业效益提升

工程项目质量符合要求是完成施工任务的必要条件,假如没有质量保证,工程效益相当于零,有的甚至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在施工开始之前便需要确立相关的全部工程质量规范的目标,仅仅在有清晰的目标的前提下方可以推动企业保证工程的质量。例如,可以将工程的质量规范放到合同条款里面去,只有工程项目满足要求才能进行验收,这样便可以促进施工单位更加重视施工质量。这个在施工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企业又必须给施工的各个阶段确立各个部分工程的质量目标,全部质量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一个个小的目标的累积而实现的,并且还需要将质量保证的任务具体的分配到每一个部门与相关的负责人,这样才可以将每一个环节把握好,确保各个部分都不会出现问题。

2.3加强项目材料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材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缺乏高质量的材料很难打造出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包括材料的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第一,采购人员必须把握好材料市场,保证所购买的价格在市场价的范围之内,另外还需要联系生产的厂家,以得到更加优惠的售价。第二,在材料的购买过程中需要认真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对材料的型号规格与安检证明进行仔细核对,以保证材料的安全性与可使用性,另外在购买材料时要按照施工的需要进行购买,不可以过多也不可以过分少,以满足成本与质量两方面的要求;对于那些暂时不需要的材料也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储存,不可以全部堆放在一块,部分的材料比较容易氧化,部分比较容易受潮,每一种材料都有着它自己的特征。必须结合不一样的要求进行分别存储,施工场地的材料必须确保是符合规范的。

2.4强化质量管理手段,实现运作成本降低

施工过程作为工程项目的主体部分,全部的前期工作均是为施工所准备的,因此必须重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加强管理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必须对施工现场展开监督,对施工现场的人与事进行调控。监督是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的工作程序与制度得到落实,另外还能够对施工现场的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尤其对于隐蔽性比较强的工作能够产生监督作用,可以说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必须对现场的各个部分加以重视,强调监督能够将问题及时发现并有效的将问题处理好。其次,对于已经制定的计划不可以去随意的变更,假如缺失有必要展开修正,必须经过严密的论证,并且上报到管理人员去审批,然后再提请委托的施工方进行审阅,保证客户的满意程度,不过同时还需要确保工程的质量。最后,必须使合同对于施工方的限定作用尽可能的体现出来,合同里面对于施工的规范与工程的质量均做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假如施工方不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进行施工,均可以看作是违约,必须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尤其是要关注监督施工方的违法分包以及转包现象和技术人员的配备等问题。根据这一系列的管理方式能够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同时还不会给企业带来浪费,最终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

2.5贯彻项目监理制度,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监理制便是工程施工的管理与监督的相关的制度。监理制能够监督施工方将高质量作为施工的目标。首先,制度必须使完整而合理的,所以制度的实施需要有详实的实施细则,规定各种实施的要求。另外还需要重视工程的检查力度与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力度,将工程划分为许多不同的部分,各个部分的施工的完成均需要通过验收。其次,必须重视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针对质量检查所需要的人力、财力与物力,施工方必须要确保有充分的资金投入,这样能够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只有通过规范与制度对施工过程进行限制,方可以使施工人员的施工得到规范。重视施工管理,实现高质量的电力工程。

3强化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加大领导力度,落实责任制度

提高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对市场上的需求进行适应,同时将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中的优势全面的发挥出来。根据电力标准与技术方面的需求,当问题发生的时候,无论当事人呈现出怎样的改变,均需要对其责任进行追根究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工程质量终身制,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工程师们真正做到严格把关工程的质量,明确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

3.2积极开展教育培训,打造出色施工队伍

现代化的大生产需要依靠群体的力量方可以实现。电力工程的质量的保证受到所参与进来的工程项目施工人员的影响非常大。应该对管理技术工作者、施工操作者展开教育培训,使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得到提高。不但需要将他们的质量理念进行提高,同时还需要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3.3确立监理细则,明确监理目标

按照工程的要求确定监理目标、人员、进度计划与物料计划,还有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所控制的根据、制度、方法与保证体系等等。确定好监理方案,对了解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区域、每一个阶段的工程质量标准、质量查验、质量评审以及验收步骤都进行详实的确立,让施工单位和工地中的施工人员均意识到在对质量控制时要做的事情以及要如何去做。另外还需要形成包括质检制度、质检机构、质检人员的素质在内的质量保证系统,并且要将各个级别的质检工作人员肩负的责任与权限明确的确立出来。

3.4提升技术审核力度,实施严格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指的是施工日记、图纸会审、技术责任制、技术交底、技术复核、技术档案、材料检验、工程验收等制度。技术责任制要求各个工程技术人员各司其职、明确分工,更加方便他们做好自己的技术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的技术相关负责人需要仔细的将施工日志记录号,将施工过程中日常的工作状况、发生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与结果进行认真仔细记录并且保存起来,这些都将作为质量评定与竣工验收的凭据。技术交底是让参与到施工过程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都对各自所承担的工程任务的技术要求、施工工艺以及特性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技术复核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各项技术工作的实施,必须有专门的人来复核,防止出现偏差,并且及时将问题纠正过来,防止出现人为的工程质量问题。

4施工、验收阶段的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4.1施工准备时的质量控制

施工单位在承揽到电力工程的施工任务之后,必须和业主一起完成设计文件的技术交底、会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预算、施工方案的确定以及技术资料的准备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切实认真仔细,将施工过程中将会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全面的考虑,设计图里面不方便施工的部分要尽可能早的进行修改,确立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施工方案,以使下面的施工能够顺利展开。

4.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是将工程的设计意图完成并且形成具体的工程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最终产生工程项目使用价值的关键环节。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也是一个事前控制向事中控制的转变的过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形成一个可以稳定的生产合格的工程与高质量工程的管理体系。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中质量控制工作量最大的一个环节。全部和建设活动有关的部门均必须在这个阶段参与到质量形成的工作中来。

按照施工阶段工程实体质量形成过程的时间阶段进行划分,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通常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前面所说的三个环节的系统过程里面,前面两个环节对于最后形成的产品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并且支出的物质资源的质量控制对于左后形成的产品的质量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里面,无论是对投入的物质资源的控制还是对安装与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均需要对给工程的具体质量带来影响的部分重要原因展开整体的控制。

4.3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工程的质量验收属于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关键阶段之一。工程施工质量的竣工验收与中间验收两个部分构成了工程的质量验收。根据对工程建设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质量验收,在过程控制与终端把关两个部分展开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最终实现所要求的使用价值与功能,充分体现建设投资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作为工程项目建设流程中的收尾部分,竣工验收是对项目的建设成果进行整体验收的结果。认真检查施工与设计的质量,确保项目是不是可以投入的关键流程。竣工验收通常包括整体验收与单项工程验收,这两个部分的质量控制都需要进行严格把关。

5结语

结合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提高并不会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影响,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企业如果不可以确保工程质量,不但会加大企业的投入,同时还会使企业的信誉度受到影响,最终使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市场竞争力受到影响。因此,对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进行严格把关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汪C和.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思考[J].硅谷,2014(22).

[2]王豪.项目管理模式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1).

篇8

    电梯运行管理规范化达标服务活动已在房地局系统全面展开,各单位结合实际开展了创建精神文明活动。为使创建工作实现阶段性目标,市局党委要求各单位要加大力度,加快步伐。1998年内各区房地局电梯运行管理规范化服务要100%达标。为此市局特做如下通知:

    一、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党政工团、专业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搞好达标工作。

    二、各单位要按《电梯管理规范化服务达标标准》的要求,制定各级岗位责任制及有关电梯运行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如:电梯运行管理制度、电梯运行工作标准、电梯司机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考核办法等。

    三、在职工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及岗位培训。对岗位职责的知晓率达到98%,执行率达到95%。

篇9

    第二条  凡北京市辖区内区县属、市属、卫生部属医院及具备相应规模和条件的厂矿医院(不包括分支机构),愿意承担大病医疗任务并遵守大病统筹各项规定的,可提出申请,经市、区、县卫生局会同同级劳动部门办理资格认定后,做为承担北京市企业职工大病医疗任务的医院(以下简称定点医院)。

    第三条  市卫生局会同市劳动局负责认定市属、卫生部属及厂矿所属医院定点医院资格;区县卫生局会同区县劳动局负责认定区县属医院定点医院资格。定点医院经资格认定后予以公布。

    第四条  区县大病统筹管理部门应根据市大病统筹有关规定及本办法与定点医院签定《大病统筹定点医院协议书》,协议中应明确规定签约双方责、权、利。《协议书》分别由签约双方留存。

    第五条  参加大病统筹的企业,要选择1-2家定点医院。定点医院的确定应本着分级分工、就近就医的原则以企业所在区、县内的定点医院为主,由企业和医院协商确定。并报区、县大病统筹管理部门备案。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变更定点医院。

    第六条  定点医院应有一名院级领导负责大病统筹工作,并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有关具体工作。定点医院要积极向全体医护人员宣传大病统筹的意义,认真执行大病统筹有关政策、规定,积极配合大病统筹管理部门的工作。

    第七条  定点医院在医疗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公费医疗、劳保医疗费用开支范围、药品限量规定和用药规范。

    第八条  定点医院在医疗过程中,应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患者要根据病情,坚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按规定收费的医疗原则。

    第九条  大病患者需进行特种检查、特种治疗、使用贵重药品的,需经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审核签字。同时患者个人需负担部分费用。

    (一)因病情需要做CT、ECT、核磁共振等单项检查费用在100元以上的为特种检查。特种检查费超过1000元时,需经大病统筹管理部门同意(危重病人紧急抢救除外)。

    (二)因病情需要,需住ICU病房、CCU病房、进行器官移植、安装人工器官等为特种治疗。进行器官移植、安装人工器官需经大病统筹管理部门同意。

    (三)医院最小包装(如支、片、丸、粒、包、盒、瓶、克等)单位在100元以上的药品为贵重药品。

    第十条  抢救危重病人,院方预测费用较高时,应在抢救的同时,及时通知大病统筹管理部门。

    第十一条  对疑难重症,其治疗单位应组织医生会诊,本院无条件治疗必须转诊的,可提出转诊治疗建议经大病统筹管理部门同意,转往上级定点医院或专科医院治疗(危重病人紧急抢救除外)。

    第十二条  大病患者住院医疗费超过三万元时,医院应及时通知患者所在企业和大病统筹管理部门。

    第十三条  建立对定点医院的监督检查制度,市劳动、卫生等部门为监督检查的领导和组织部门,区县劳动、卫生等部门负责具体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  市、区、县大病统筹机构的检查人员,在对定点医院进行检查时,应持大病统筹管理部门统一核发的检查证件或介绍信。

    第十五条  定点医院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接受大病统筹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被检查单位和个人要积极配合,主动提供有关凭证、处方、病历等所需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拒绝检查和弄虚作假给检查设置障碍。

    第十六条  对积极支持和配合大病统筹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按规定收费的定点医院,大病统筹管理机构应从专项基金中给予适当奖励。

    第十七条  对管理松驰、违反规定,造成浪费的医疗单位,视情节严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追回违纪金额和加成收入,直至取消定点医院资格。

篇10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经委、劳动局《关于实行铸造、锻造、热处理、电镀工艺工种津贴的报告》转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实行铸造、锻造、热处理、电镀工艺工种津贴,是工资改革前的一项关心职工生活、健康的临时性措施,各主管部门、企业单位要把这项工作认真做好,并教育职工安心本职工作,努力钻研技术,掌握操作技能,为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作出应有贡献。

一九八三年一月十日

关于实行铸造、锻造、热处理、电镀工艺工种津贴的报告

全文

市人民政府:

根据国家经委国机经发〔1982〕59号印发的《关于机械工业工艺专业人员若干规定(试行)》第十条:“铸造、锻造、热处理、电镀生产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又脏又累,职业病较多,大都不愿干这一行业。在工资改革前,各地工业城市对这一部分职工的生活福利、劳动保护等应予以照顾”的精神,为推动我市专业化工作顺利展开,对我市铸造、锻造、热处理、电镀工艺的工种津贴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工种津贴内容。对铸造、锻造、热处理、电镀工艺实行工种津贴。凡从事上述四种机械工艺的第一类工种的生产的工人,能完成生产定额的,每人每日发津贴费三角五分;从事第二类工种的辅助生产工人,能完成生产定额的,每人发津贴费二角五分(工种分类见附表)。病事假和脱产期间不发津贴费。

二、享受工种津贴的企业和职工范围。按照市经委穗经生〔1982〕54号《关于下达机械工业工艺专业化调整方案的通知》的规定,广州地区(暂不包括未制定专业化调整方案的六县、两郊和中央、省属企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电镀工艺实行经济独立核算的专业厂和规划保留的厂、点(含企业附属的上种工艺专业车间、工段、班组),从事实际操作的生产工人及辅助生产工人,按实际开工天数享受工种津贴。原来没有津贴的工种的工人,因工作需要调到有津贴工种现场在半天以上的,可以参照该现场的工种待遇给予津贴补助。生产管理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到生产现场,其劳动强度相当于现场生产工人的,可以享受该工种津贴;因工作需要,到现场进行管理,工作时间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者,可以享受第二类工种津贴待遇。专业厂、点和保留厂、点转行或撤销,不再从事这四种工艺的,或职工调离现工种岗位,就不再享受这四种津贴待遇。

调整方案规划撤销的厂、点,因维修需要允许保留使用一台150公斤以下锻锤,15千瓦以下箱式电阻炉的,可以有一至三人从事实际操作的生产工人,按实际开工天数享受工种津贴。

有的行业这四个工种原已享受一种工种津贴(如冶金的铸造、锻造、热处理),在本规定实行后,只能享受一种津贴。

三、工种津贴实行时间。工种津贴从一九八三年一月一日起开始实行。

调整方案规定范围内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可参照上述精神办理。

以上报告如同意,请批转各有关单位执行。

广州市经济委员会

广州市劳动局

附表:机械工艺工种津贴工种分类

──┬──────────┬──────────┬──

│工艺│第一类工种

│第二类工种

│备注│

│分类│

├──┼──────────┼──────────┼──┤

│铸 │修炉工

热检工

│配砂工

│熔炼工

造型工

│吊砂工

│焙烧工

压铸工

│碎铁工

│烧炉工

浇铸工

│运料工

│清铲工

造芯工

│辅助工

│造 │热吊车工 落砂拆箱工│现场检验工

├──┼──────────┼──────────┼──┤

│锻 │锻 工

烧炉工 │施锤工

吊车工

│锅炉工

│修炉工

热下料工 │

│操作机司机

│造 │

│现场检验工

├──┼──────────┼──────────┼──┤

│热 │盐浴炉热处理工

│修炉工

│电炉热处理工

│勤杂搬运工

│处 │中频、高频热处理工 │现场检验工

│反射炉热处理工

│理 │喷砂工

├──┼──────────┼──────────┼──┤

│电 │电镀工

│操作电镀自动线的电工│

│磨光、抛光工

│机械工

│酸洗工

│现场检验工

│三废治理工

│现场化验工

│镀 │

│装卸夹具工

篇11

文/顾勇

鸡肉与芥末同食

这两种食物如果同食后,会伤元气。因芥末是热性之物,鸡属温补之品,同食恐助火热,无益于健康。

鸡肉与大蒜同食

大蒜性辛温有毒,主下气消谷、除风、杀毒。古人说:“大蒜属火、性热喜散。”而鸡肉甘酸温补,二者功用相左,且蒜气熏臭,从调味角度讲,也与鸡不合。古典《金匮要略》中就有“鸡不可合胡蒜食之,滞气”的记载。

兔肉与鸡蛋同食

兔肉性味甘寒酸冷,鸡蛋甘平微寒。二者各含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质,若同炒共食,则易产生刺激肠胃道的物质而引起腹泻,所以不宜同食。

鸡蛋与豆浆同食

鸡蛋和豆浆经常被搭配在一起食用,但实际上,从科学饮食角度而言,二者同时食用,会降低其营养价值。因为生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它能抑制人体蛋白酶的活性,影响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蛋清里含有的某些蛋白可以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结合,使蛋白质的分解受到阻碍,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率。所以,豆浆与鸡蛋或蛋类食物要间隔一段时间再食用,不宜同食。

兔肉与姜同食

兔肉酸寒,性冷;生姜辛辣,性热,二者味性相反,同食易致腹泻。所以,

佛家经典斋饭――干炒苦瓜

文/王燕

用料:苦瓜12两、姜1片剁碎、豆豉1汤匙剁碎。调味:糖半茶匙、生抽1汤匙、胡椒粉少许。做法:1.苦瓜洗净,切开边去瓤,每边切开2边再切片。

2.下油4汤匙,放下苦瓜及姜炒至苦瓜转翠绿色,洒下半茶匙盐炒匀,下豆豉继续炒,炒至苦瓜熟透,加入调味炒匀上碟。

不宜食用味精的几种情况

文/崔卓力

以下几种情况不宜食用味精,否则会破坏食物的成分和营养价值,甚至会生成有毒物质。

不宜在炝锅时放入。在高温下味精会变成焦谷氨酸钠,这是一种有毒物质。同样道理也不可长时间炖煮。

不宜加入鱼、虾、蛤蜊等食物中。

不宜加入炒蛋中。因鸡蛋本身就含有许多氨基酸,正是味精的主要成分。

不宜直接拌入凉菜中。因难溶解影响调味效果,应先将味精溶解在适量温水中后再行拌入,这样调味效果好。

不宜在含碱性原料的菜肴中使用味精。因为味精遇碱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产生氨水臭味。

自己榨果汁,健康又新鲜!

文/华阳

自己选取原料榨取果汁,健康卫生又美味,同时还可解渴消暑,美容护肤,好处一大堆,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杏猕猴桃汁。取4个杏和1个猕猴桃,将其洗净,取出杏核,将二者一起榨汁,搅拌均匀,加入少许白糖即可。

橙子胡萝卜汁。将橙子2个去皮,3个胡萝卜擦洗干净,榨汁后立即饮用。

篇12

关键词:工业工程;实践教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124-03

工业工程作为一门以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和降低成本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学科,在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成本逐步上升,中国的企业越来越开始重视这门以企业整体运营效率为目标的工程技术,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行精益生产方式,[1]对掌握这门技术的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需求量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虽然有着丰富的工业工程理论知识,但是工程实践能力尤其创新能力同社会需要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2]如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综合运用所学工业工程理论知识系统的去解决企业的现实问题,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是当前工业工程人才培养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实际,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探索一条能够提升毕业生实践能力同时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有效途径。

一、实践教学环节现状与问题

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可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工业工程专业是一个对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的专业,学生通过实践环节的训练可以将所学不同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以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我校的实践环节安排主要包括:金工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课实验、综合实验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从学校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调查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综合来看,现有的实践教学环节存在一些问题。

1.实践内容体系性不强。各专业课程的实验和课程设计内容以及知识点相对独立,训练内容的关联性不强。这样导致学生虽然对各课程的知识点了解掌握,但是无法做到综合应用,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系统性的问题往往无从下手。

2.实践能力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当前企业用人非常的现实,希望招到的员工马上就能进入角色,为企业去解决现实问题。但是由于学生学习期间实践能力训练不足,对于工业工程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及运用程度与企业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导致企业对招聘到的员工的专业能力与素质失去信心。

3.生产实习效果较差。在进行生产实习时大多数都是以参观实习为主,这种形式使学生很难接触到企业实质性的东西,走马观花使得学生失去兴趣,很难达到实习环节设计的了解企业生产运营状况,将所学知识与企业生产相结合的目的。

二、实践教学体系模式设计

在专业培养方案和目标的指导下,结合企业需求及我校工业工程专业自身特点,实践教学体系模式建的基本思路为: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利用工业工程技术和工具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与改进的能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3]将实践教学划分为基础认知、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四个环节,通过每个环节的训练,使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由粗到精逐步提升,同时经过对实践内容的设计,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反复运用,从而系统性的掌握所学各项专业技能,增强具备分析和解决复杂系统性问题的能力(如图1所示)。

三、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内容

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纽带,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媒介。[4]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的技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5]通过将四个环节的实践教学内容融入学生四年的学习过程中,从对专业知识的基础认知逐步上升到专业技能的掌握和综合运用,同时考虑内容设计上的相互衔接,从而有效的提升毕业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1.基础认知。基础认知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对工业工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奠定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该环节主要是由专业导论、金工实习、工程技术类课程实验、制图专用周等内容构成。专业导论使学生可以对本专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对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背景、课程设置、毕业生能力和素质要求及未来工作去向起到引导性作用,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金工实习让学生对典型工业产品的结构、制造过程有一个完整的体验和认识,并建立机械工程概念,为后续工程技术类课程奠定基础;工程技术类课程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工程技术类课程;制图专用周是工程图学课程学完以后的实践环节,通过训练使学生懂得要联系生产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拓宽所学的知识,提升正确地阅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的能力,为后续工程技术类课程打好基础。工业工程师应用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知识、以工程技术的手段和方法解决系统的管理问题,需要拥有一定的工科背景,这样才能对这个领域有一个系统的理解。[6]

在开展实践环节的同时,邀请有丰富工业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为学生作专题讲座,使学生更清晰的了解工业工程在企业中应用的现状以及所用到的相应技能,为理论学习指明方向,同时增强对所学专业的兴趣。

2.专业技能。专业技能主要是由工业工程专业课程的课内实验组成,本环节都是针对课程所学技能的单项训练,多以认知性、验证性实验为主,包括:基础工业工程实验、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实验、生产计划与控制实验、人因工程实验、物流工程实验、精益生产实验。基础工业工程实验使学生掌握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的相关方法;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应用Minitab软件进行统计过程控制、质量控制七大手法分析等;生产计划与控制实验使学生掌握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执行系统)的运行及操作等。通过这些专业课程单项实验,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如何去实践应用有了进一步了解,为后续实践环节打下扎实的基础。

3.综合应用。综合应用主要以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为主。课程设计是学生在掌握了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综合运用知识完成设计要求,目的是通过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工业工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7]课程设计环节主要包括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物流工程课程设计、人因工程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对所学工程技术类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训练,以提升学生的工程科学素质,与我校工业工程毕业生具有扎实的机械工程基础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环节,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管理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物流工程和人因工程课程设计是将所学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此环节所用的资料和数据主要来自往届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过程中收集整理的来自企业的真实数据资料,指导教师通过对这些数据资料的整理和筛选形成课程设计题目。通过课程设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生产实习为了避免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实习,首先要c实习企业沟通设定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习,提升学生自身的参与性;然后设定实习流程,以企业生产组织过程为主线,按照生产环节去实习,每个环节2―3天,企业人员用4个小时左右时间讲解工业工程技术应用情况,剩余时间带学生去企业进行现场讲解,同时学生收集相应问题的现场资料,这样逐个环节进行直至4周实习结束,实习结束时学生需按小组提交选定问题的改善报告。通过这种方式组织的生产实习既能保证实习效果,又能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同时有效地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8]

4.能力提升。能力提升是系统、综合应用工业工程各单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主要包括综合实验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为了能够提升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综合运用工业工程专业技术和方法的能力,我校构建了一个以精益生产为核心理念的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综合实验平台,该平台已能够呈现实际生产过程为目标,生产现场有cell生产线和皮带线两种产线构成,选定小型电风扇生产组织过程为研究对象。实验过程首先根据产品生产任务要求学生自行设定生产线工位安排生产,生产过程中运用工业工程的技术和方法采集相应的数据。结合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采集数据的分析,对问题进行改善后将改善结果进行仿真,同时在生产线上安排生产。这个过程循环多次,直至满足要求。实验过程中安排多次小组之间的对抗比赛,小组之间交流、分享各自经验。通过为期四周的综合实验,引导学生从充满趣味性的实验中掌握生产计划、基础工业工程、质量管理、仿真技术、精益生产、物流工程、人因工程等主干专业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和实用技能。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组实践环节,通过毕业设计能够检验学生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应用的能力。该环节要求学生在企业完成,即在毕业实习期间收集毕业设计所需数据资料为完成毕业设计打好基础。结合企业实际问题,应用工业工程的知识和方法来完成毕业设计,既能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又能使学生对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系统性提升。

四、结论

随着用人单位对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合理的组织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结合企业需求设计实践内容,循序渐进地提升毕业生对专业技能系统性综合应用的能力这一途径,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能提升学生在就业和今后工作过程中的竞争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应坚持贯彻工业工程“改善无止境”的精神,根据企业及社会需求不断完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1]蔡虹,吴林谦,倪卫红.工业工程课程体系优化路径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01):39-40.

[2]王建林,等.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01):23-24.

[3]郑玉巧,等.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6):122-124.

[4]王巍,等.工业工程实践教学创新方法的研究[J].森林工程,2011,(05):94-96.

[5]高广章,刘源.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为例[J].商业经济,2009,(18):120-121.

[6]陶俐言,丁祥海.论我校工业工程专业综合实践课程建设[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57-61.

[7]李国彦.从能力提升角度探讨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设[J].科技视界,2013,(5):10-11.

[8]鞠金艳,李萍.工业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4,(05):237-238.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 Case Study of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I Chun-feng

(Economica & Management School,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Taiyuan,Shanxi 030024,China)

篇13

关键词:职业岗位能力;混合式教学;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

一、问题的提出

学科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岗位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包括知识维度、技能维度、态度维度、情境维度等,从行为表现性的维度拓展到默会的、潜能的维度,从聚焦职业岗位本身扩展为职业群、甚至生活领域的相关能力[1]。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阶段实施的职业教育,兼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双重属性,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的,课程设置注重以职业需要为主线,强调职业素质和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2]。《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作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对应着企业的仓储配送岗位,也是物流管理专业其他课程的基础。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仓储管理知识,还要熟练掌握仓储配送作业流程、会使用各种仓储设施设备,对仓储配送作业进行操作,是一门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仓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课程。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线上的数字化在线教育与线下的课题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微众,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借助在线教育职业与信息技术推动学科教学,以达到更有效的学习效果[3]。随着信息化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2017年笔者承担的《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获得校级在线精品共享课程建设的立项支持,对本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以本课程参加2019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并获得一等奖。经过近年来课程改革与建设,已经建成较为完善的在线课程。文章基于仓储配送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根据课程特点,将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最后通过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完成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讨和总结。

二、高职《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的教学现状

《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包含仓储商务活动、仓储规划与设计、入库作业、在库保管、出库作业、配送作业六个模块,知识点和技能点多,对于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非常重要。目前本校该门课为56课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受课时限制,组织学生对部分技能点进行实践演练,更多的技能点需要学生课后进行实践和总结。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沟通实时性差,教师难于掌握学生课外实践演练情况,学生积极性和自主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混合式教学中,基于“超星学习通”建设课程平台,在平台上展示所有的课程资源,教师课前通过平台任务和引导问题,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进行课前在线测试,教师通过平台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确定教学难重点,调整教学策略。课堂上只需要针对学生在课前学习的难点和重点讲解即可,更具针对性;学生带着疑问进课堂,更具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和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完成课程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学生课后技能训练情况可以录制视频上传平台,教师更易掌握学生技能培训情况,实时点评,学生能更好地改进和提高。师生通过平台可以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实施沟通交流,共同探讨课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二)网络环境和教学平台支持混合式教学的开展

笔者所在学校已经建设完成数字化校园,校园网络实现全覆盖,学生拥有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比例达到100%,学校已经购买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为实施混合式教学活动奠定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卷、在线测试、随机提问等方式,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

三、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根据《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的特点,确定以学生为中心,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包括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一)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主要包括对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情分析、教学环境分析、职业岗位能力与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1.学情分析。《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授课对象为物流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课前对学生发送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于网络学习的能力、对于课程的认知、仓储配送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认知。调查发现,通过前续学习,他们已经具备商品学和仓储管理基础知识,但是对于仓储配送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并不清楚;基于对高职物流管理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发现他们喜欢探究式学习、爱动手,愿意团队协作,不喜欢灌输式教学,愁死记,缺乏严谨细致的科学职业素养。

2.教学环境分析。要进行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必须需要有功能强大线上教学平台、教室学习环境和实训环境。课程所使用的平台是超星学习通,通过平台可以展示课程资源、讨论交流、教学任务、学习通知、主题讨论、在线提交作业等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在线测试情况,并实时反馈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平台也能满足学生线上学习需求,并方便沟通交流。学习环境和实训环境在本专业的物流综合实训室,配备有电脑、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设备,并建成仓储配送实训所需要的各类仓储设施設备、实训软件等,能满足课堂知识讲授和技能实践演练的需要。

3.职业岗位能力与教学目标分析。根据2019年7月30日教育部出版的《高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仓储配送主管是物流管理专业主要的岗位群之一,培养目标为具有信念坚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有一定科学文化水平、良好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从事仓储、运输配送等基层管理和物流服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通过对物流企业、企业物流部门仓储配送岗位进行调研,与企业行业专家进行座谈,共同确定仓储配送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有以下三个方面。

(1)职业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能吃苦耐劳,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职业知识:熟悉仓储配送相关法律法规、环境保护、仓储安全等知识;掌握商品的出入库作业流程;熟悉仓储在库管理、库存控制知识;熟悉仓储商品流通加工的项目、操作方法及流通加工业务的组織知识;熟悉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了解典型的配送模式和类型并掌握配送路线设计和优化的方法。

(3)职业技能:能开展仓储商务活动;能独立开展仓库的出入库作业;能开展货物在库管理以及仓库安全管理;能进行有效的库存控制;能根据配送订单要求选择科学的方法进行商品分拣和流通加工作业并为出库商品选择合理的配送模式,完成配送作业。

确定仓储配送岗位职业要求,即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具有仓储配送管理、操作知识,具有独立开展仓储商务、仓储日常管理及配送工作、仓储信息处理等专业技能;具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等职业素养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为具备知识、技能、素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物流管理人才。

4.教学内容分析。《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作为物流管专业的核心课程,选用国规教材《仓储管理实务》,依据国家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仓储从业人员资质国家标准,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教材进行重构,设置了六个教学项目:仓储商务管理、仓储规划与设计、入库作业组织、在库管理组织、出库作业组织、配送作业组织。并对各个项目进行细化,设置教学任务,并根据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和岗位能力要求确定课程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确定各个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技能训练关键点。

(二)教学设计

依据混合式教学理论,主要从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资源设计、教学环境设计、教学组织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五个方面开展。

1.教学策略设计。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均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协同育人,通过加强行业指导、评价来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通过引入企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演练、强调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指导学生的课后企业实践,并全程对学生的技能训练情况进行评价。在课堂设计实现工学结合,达到校企双主体育人的目的。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通过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Flash游戏、讲授、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思考和探究,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理念。采用超星学习通APP、国家教学资源库、动画、游戏、思维导图(Mindmaster)、微信视频连线、3D仓储虚拟仿真软件等教学手段,并引入企业导师参与到课堂答疑、技能实践评价、课后拓展教学中来,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最终实现课程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活跃教学气氛,实现“知行合一”教学目标。

以课程中项目三入库作业中的任务二“货物入库验收”为例,首先确定线上学习和课题学习的关键点。学生通过超星学习通进行课前学习和在线测试,掌握基础知识。在课程设计时以货物入库验收流程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任务;根据学生课前学习情况,设置任务情境,设计两类货物验收项目,分别是模拟货物验收,掌握货物验收关键知识和技能,并采用实训室货物,随机抽取货物进行实物验收,虚实结合,锤炼学生实操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三个引导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提升知识理解深度;依据货物验收步骤,将任务分解,确定验收四步骤,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完成子任务,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连连看、货物找茬”等Flash小游戏及绘制四维导图、企业导师参与指导评价等方式,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强化职业核心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任务驱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采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逐步推进教学环节,突破教学重难点,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2.教学资源设计。网络教学平台中所有课程资源,包括课程的基本文件、课程学习资源、课程拓展资源。通过实现各种资源形式的多样化,来提升学习的兴趣。资源形式如表1所示。

3.教学环境设计。线上的教学环境主要采用超星学习通APP,所有的课程资源,线上任务和在线测试,学生通过电脑或者下载APP利用手机完成线上学习任务和在线测试,学习中的疑问通过平台实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解答;教师通过平台了解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实时点评反馈;课堂教学环境主要利用物流实训室,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知识点的讲解、组织学生进行重难点讨论、展示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并利用实训室的仓储配送设备、仓储配送管理软件对技能点进行实践演练,提升专业技能。

4.教学组织与活动设计。《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教学组织方式主要包括课堂讲授、实践演练、在线学习。通过课堂讲授完成教学重难点的讲解,实践演练完成专业技能点的训练,在线学习主要在课前课后完成,通过网络平台在线学习,预习新知,巩固知识和技能点。因此整个教学活动设计为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安排如图2所示。

(三)教学实施

依据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本研究以课程中项目三“入库作业”中的任务二“货物入库验收”为例,实施混合式教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货物入库验收流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内容细化,课程任务分解,通过课前感知、课中演练、课后提升来实施混合式教学。

1.课前感知。教师将提前一周通过教学平台任务,上传教学资源,设置课前在线测试;学生通过电脑或者手机登录学习平台,学习微课、教学资源,完成在线测试;以小组为单位到企业体验验收,拍摄视频上传学习平台,教师在平台上建立讨论主题,学生分享课前体验入库验收个人感悟,形成对货物验收的感性认识;教师查阅学生课前测试情况、完成的任务视频和讨论情况,分析学生对货物入库验收的感知程度和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策略,确定教学难点。

2.课中演练。学校每节课为45分钟,一般是两节课连排。课中演练的环节如下。

(1)创设情境(8分钟):教师创设任务情境并引导学生分析任务,要顺利完成此批货物的验收,必须要做哪些工作,一起对项目任务进行细化,确定子任务。

(2)任务解决(35分钟)。这部分主要是解决学习重难点。教师将入库验收任务分解成核对单据、确定验收比例、验收实物、异常处理四个子任务;设置“是不是所有货物入库前都要验收呢?货物验收需要验些什么呢?出现验收异常应该如何处理呢?”三个引导问题,并通过《验收流程拼图游戏》《货物验收比例连连看》《货物质量来找茬》等小游戏、知识点口诀归纳、企业专家连线、绘制货物验收思维导图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知识点的巩固,训练专业技能,实施过程通过由易到难,强化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学生通过游戏,自我反思,完善思维导图并展示。教师连线企业专家,讲解企业实际工作中异常处理的方式,并强调在验收过程中一定要严谨细致,做到诚实守信,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

在整个讲授过程中,教师利用教学平台、各种信息化教学工具在解决教学重难点,并指导各小组完成各个子任务。最后由学生汇总分解任务,完善情境任务方案,上传平台,教师点评打分。

(3)仿真实训(15分钟)。这部分主要是利用虚拟仿真软件检验其最终验收方案的正确性。学生登录3D仓储虚拟仿真软件,体验货物入库验收操作,如果某一环节操作错误,系统将自动给出提示,直到修改正确才能进入下一环节,最终完成货物入库验收,通过虚拟仿真实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4)实践演练(20分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在物流实训室设置多组具有不同异常情况的货物,并制定货物验收评分表。小组同学随机抽取一组货物完成验收操作。在这个过程中考察学生操作是否规范、异常处理是否妥当、现场是否做到7S,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同时,互拍视频上传教学平台,师生、校企专家同步评价。

(5)点评总结(12分钟)。学生针对方案设计、虚拟仿真、实践演练情况进行小结,教师对各小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点评总结。

(6)课后教学拓展与反馈。课后教师梳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易错点,编制课后测试题,学生完成课后测试,并参与合作企业、学校仓库、食堂入库验收工作,巩固提升专业技能。

(四)教学评价

课程在开展混合式教学时,采用过程性评价,对整个线上线下学习的内容进行分解,设置评价指标和评价权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据项目任务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学习情況实时调整。考核环节采取学习平台打分、仿真软件自动评分以及小组、教师、企业专家共同评价的多维度评价方式,保证评价的全面、公平与客观,以“货物入库验收”为例,教学评价设计如表2所示。

四、基于岗位职业能力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效果分析

(一)教学效果

《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在实施混合式教学之后,通过向学生发放问卷、课后座谈等方法,完成对课程混合式教学评价。问卷显示:(1)98%以上的学生认可当前进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他们认为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及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能够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小组协作完成项目任务能提升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90%的同学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实时分享学习情况,提高了自主能力,线上的预习新知让课堂学习更具有针对性,课后拓展学习可以更好拓展知识面,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提升明显。(3)85%学生认可当前的评价体系,不再唯期末考试作为最关键的成绩参考,可以督促同学们平时加大对于课程的投入时间,主动去思考、解决课程项目任务,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加强知识的积累,在实践环节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职业岗位要求,学生更明白如何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素养和职业素养。从教学效果来看,通过课前、课中的学习和演练,学生在课后测试成绩提升明显,参与企业的实践演练操作规范,学生参与企业工作好评率更高。

(二)教学特色与创新

《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在实施混合式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引导,多种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合使用,化解教学重难点,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好学、乐学、勤思、明辨的学习习惯。

通过课前在线学习、体验工作过程、课上学习重难点、完成项目任务、开展实践演练,课后参与企业实际的仓储配送工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现课岗融合,工学交替,培养学生思学结合、学行并重的行为模式,实现知识、技能、素养的可持续提升。

五、基于岗位职业能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总结与启示

篇14

摘要:在科技发展过程中,电力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电力改造、电力营销工作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线损管理是电力营销管理中重要的内容,加强线损管理能够有效的减少耗损,提升企业营销质量,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本文首先对线损、线损管理进行相关的介绍,然后分析导致供电线损的主要因素,随后分析目前企业电力营销线损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望采纳。

关键词:电力营销;线损管理;措施

线损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也是工作的难点所在。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损的存在,加强电力营销线损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给电力营销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电力事业正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加强对电力营销线损管理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 线损及线损管理措施

所谓的线损,就是电网电能耗损。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说,指的是电能从供电所到用户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导致的电能损失或损耗。线损的存在不仅会影响供电质量,同时也会造成电能浪费,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线损管理工作就是主要针对线损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在电力营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技术要求高、消耗时间长等特点。

2. 导致供电线损的主要因素分析

2.1 设备及技术因素

从大量数据调查中显示,技术与设备因素对线损的影响是巨大的。第一,线路消耗。在线路设计初期,如果设计人员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局,导致线路过长,可能导致电能在线路中过多的损耗。线路耗损在线损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在电力线路设计中必须保证其合理性;第二,长时间运行。随着线路投入运行时间的增加,环境、物理、化学因素对线路本身质量造成的影响就越大。若一些电力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选择的线路材料质量不过关,所导致的线损也就会越大;第三,变电设备耗损。科技发展中,家庭电器的数量越来越多,对电能的需求量增加,如果变电设备更新速度更不上电力需求的要求,则可能造成较大的线损问题;第四,配网损耗。尽管我国经历了几次电网改造,但很多地区还存在变压器容量与实际用电负荷不统一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存在会导致线路耗损增加;第五,计量工具因素,在现实中,如果用电计量工具不能及时的更新换代,则可能导致电量误判,继而在线损估算中存在偏差。

2.2 管理工作对线损的影响

管理工作不当也是导致线损增加的重要因素。第一,在电力营销工作中,很多线损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匮乏,缺少必要的工作经验,在处理线路问题时往往进行表面处理,不能抓住问题的根本,不能从线损管理知识上进行全面分析。这种处理方式,并不能完全的排除安全隐患,可能导致用户用电过程中出现漏电、断电等问题,也会增加线损发生率。第二,管理方法不当,由于很多电力营销企业中,没有设置专门的线损管理机构,加强工作人员线损管理知识点缺失,容易出现管理不当的情况。同时,企业不能积极的引入新的管理理念与技术,形成恶性循环过程;第三,在电力营销过程中,很多企业对线损管理不够重视,加上缺少资金支持,导致线损管理很难有效的展开,在控制线损率问题上十分困难。

3. 电力营销线损管理方式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电力营销线损管理方式有很多,但目前企业主要采用采集用电信息的模式,在推动电力管理智能化发展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种智能化的采集方式逐渐深入人心,更是在农村低压电网也有了较为广泛的运用。但是现代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

第一,抄表时间。尽管现代化、智能化技术已经开始在电力营销中加以使用,但距离完全自动化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在抄表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不能保证馈线、台区总表同时进行,导致双方的数据不一致,如果用这一数据结果进行线损率的计算,很难保证其精准性,给线损管理工作造成影响。

第二,配电数据差异性。在电路营配过程中,需要有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电荷调试,保证供电的稳定性。但是该工作由于并非由统一的工程队伍实施,在技术上存在差异性,有时候不能保证电荷调试的质量,因此在基础数据上存在误差。

第三,在抄表环节、终端在线率方面,都可能对线损造成影响。

4. 加强电力营销线损管理的有效措施

根据上述电力营销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强化线损管理工作刻不容缓,笔者基于多年工作经验,现提出几点建议:

4.1 做好统筹安排,细化线损管理目标

为了促进电力营销线损管理的成效,企业相关领导必须加强对线损检测、检查巡视等工作做出统筹安排,提高对线损管理的重要认识,同时在企业内成立专门的线损管理办公室,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文件的方式下发到各个工作人员手中,并进行有效的监督,保证线损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

为了有效的激励有关工作人员,帮助其提升工作热情,企业需要在制定线损管理总体目标的同时,将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将每一个小目标都具体到个人头上,限定最低的工作额度。这样的小目标设定,能够给予工作人员一定的压力与动力,督促其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管理技术。

4.2 加强对各个影响因素的核查与监督

对电力营销线损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在进行线损管理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影响因素出发,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细化分类,将其制成合理的线损控制指标,便于线损管理人员操作。线损管理操作人员,如果在实际操作中遇到无法处理的问题,或者是找不到相关的标准,则需要及时与专业人员沟通,并反映给上机领导,由上级领导讨论出具体的处理措施方案,为今后工作提供依据。

4.3 建立完善的线损评价管理体系

第一,保证线损指标制定的科学性、下达合理性。在线损指标制定前,需要对线损值进行详细的估算,以实际测量检测数据为依据,结合线路的导线性能指标等。同时,为了确保线损值估算精确,一般由专门的估算人员跟踪检测导线,同时将测量的数据与原来估算数值进行调整;第二,完善线损管控考核制度,建立有效的考核工作体系,对线损管理人员日常工作进行评价。同时,在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考核制度,对有关工作进行记录,尤其是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汇报与分析原因,将原因、事件、解决办法等都记录下来,为后续工作提供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恶意损坏电力线路、偷电窃电的行为,应该加强检查与巡视,发现后给予严惩。同时,加强教育,帮助用户树立节约用电的良好意识,从根本上减少线损。

5.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电力营销线损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电力系统运行的质量,还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好线损管理工作刻不容缓,需要从制定相关的制度入手,不断提升电力营销线损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准,对影响因素进行细化分类,制定健全的指标体系。只有这样,才能逐渐的降低线损率,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做出贡献,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新怡.对电力企业营销线损的管理方法进行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2015,17(8):68-69.

[2]高峰,刘峰.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6,28(8):99-102.

[3]王恒,贾春丽.基于电力营销信息化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方法探究[J].经营者.2014,17(11):201-203.

[4]邓丽萍.对农村供电营销线损管理中问题探讨[J].城乡建设.2016,21(8):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