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38:2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工程管理职业认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可以归纳为两个部分: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生产活动,即企业内部以生产为中心的活动,包括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生产服务工作等内容。这部分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生产过程平衡协调地进行,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经营活动, 即以企业经营为中心的活动,主要指围绕企业发展,参与市场竞争而进行的各项工作。例如预测决策、经营战略目标、产品销售、市场开拓、技术开发等,这部分活动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企业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是不能截然分离的,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企业管理是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的统一。
企业管理具有两重性。企业管理之所以具有两重性,这是由于企业生产过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要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企业管理必须具有两个方面的基本职能,一是合理组织生产力,二是维护生产关系,前者决定企业管理的自然属性,后者决定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
企业管理的自然属性,各种社会形态都存在,在社会主义企业和资本主义企业中是一致的,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即没有阶级性。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在不同社会形态下存在着本质区别,即有阶级性。
正确完整地认识企业管理的两重性,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探索、鉴别和有选择地学习国外资本主义的管理经验有重大意义。我们既要重视管理对维护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作用,又要重视管理对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要求。我们的任务是在认真总结我们自己行之有效的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国外施工企业管理中全部科学的东西,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施工企业管理学。
法国著名管理学家法约尔认为管理有五个要素,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在法约尔之后,出现了许多管理职能的不同学派, 这些学派对管理的职能划分不一,但没有实质的差别,下面逐一作一介绍。
一、计划
计划是施工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行动纲领。计划就是通过调查研究和预测、编制计划、进行综合平衡、评选最优方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和重大问题作出正确决策,以期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组织
组织是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要素、各部门和各环节在空间和时间上有机地联系协调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充分发挥整体的作用。组织职能包括:管理制度的确立、管理环节的规定、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人员的选配,以及各单位各岗位的职责、权利的划分;合理调整劳动组织、合理使用劳动力;提供和调配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协调企业内部纵向和横向各方面的关系,使其步调一致,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
三、指挥
指挥就是对企业各类人员命令,分派工作,提出要求的管理活动。指挥是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一种职能,只有在统一的指挥下,企业各类人员才能做到步调一致,生产经营活动才能协调进行。指挥职能包括:建立集中统一的指挥机构;建立指令的传递和反馈系统;及时掌握企业组织及生产经营的运转情况;正确下达指令行使指挥职权。
四、控制
控制也称监督,就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经常检查生产经营的进展情况和实际成果,同原定的计划、目标和标准进行比较,发现差异, 找出原因,采取措施。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同预期的目标一致,把企业的计划任务和目标转化为现实。
关键词:工程企业;技术人才培养;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是建筑工程行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的一个必要手段,企业借助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结合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人才培养与开发的整个管理过程进行策划、控制、统计、分析和调整,从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法提高到科学、高效的数据化管理控制模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曾明确指出,推广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是工程企业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大前提下,建筑工程行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提高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而建筑行业涉及的专业多,技术人才需求量大、要求高,单一、传统的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目前的需要。
一、工程企业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必须加强信息化管理程度
(一)快速变化的技术人才市场需要信息化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力量,即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更新的专业技术知识体系,要求企业应持续培养与开发职工的专业技术,不断吸收新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建设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而高效的人才培训与建设离不开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数据的计划、检查、统计与分析、控制。
(二)信息技术可促进建筑企业职业技术人才开发与培养的现代化管理机制建立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企业跨越传统的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化管理机制迫在眉捷。建立现代化管理机制,就意味着企业要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和技术人才培训与教育工作中,通过知识联网和大数据化管理,使人才培养工作的时间周期减短,科学灵活,最大程度的提高人才培养效果,降低培训成本,同时将高效的管理方式渗透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经济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促进整个建筑工程企业的现化代机制的建成。
(三)技术人才开发与培养信息化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现代管理的保证
传统经济体制下企业与市场联系较少,而目前的建筑市场,已发展得比较成熟,市场需求与发展方向占主要的地位。为了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建筑企业利润和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考虑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建设与管理,其中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在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中占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整体地考虑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的信息化管理程度,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水平,理智而有计划地选择企业需要的人才组织结构,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培养开发水平的进步。
二、努力实现建筑企业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的信息化管理
建筑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可以抓住信息化发展的机遇,开拓创新,以信息化推动企业生产和管理现代化、网络化建设,实现人才、经济、营销、策划的科学化管理。
(一)企业领导高度重视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的信息化建设
建筑企业的一些领导喜欢把重点关注到工程项目上,对企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人才储备方面的重视度不高,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人才开发信息化管理模式没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认为投资大、见效慢。而一些企业本身的规模和经济实力、企业文化在这一方面基本是空白,或者搞了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人才开发信息化管理,但没有将其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发展规划很好的结合,不能高效的利用起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服务。企业领导应该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和企业自身状况,通过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渗透,使企业的人才优势发挥到最大的效能。只有企业高层领导改变观念,加强引导,着力解决制约企业人才发展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围绕提高企业的技术力量和人才素质做好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的信息化建设。
(二)做好工作人员的培训,扩大职业技术人才的队伍
建筑行业因为其独特的生产特点,人员流动大,人才缺口和稳定的技术人才队伍一直是企业职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问题,很多建筑企业目前拥有的人才队伍远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和管理的需要。而做好企业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与开发的信息化管理,除了需要专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外,还需要具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人才培训经验、信息数据操作能力的综合性人员。从企业的长远利益考虑,要有高效的管理团队进行信息化管理,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技术人员队伍,鉴于信息管理对人员要求较高,而建筑企业的专业人员又比较缺乏,因而企业更要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养,来满足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为贯通企业人才管理的各个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为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信息化管理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
目前,由于国家经济产业正面临重大转型,建筑行业也面临了严竣挑战,很多建筑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使得企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受到了很大限制,很多企业无力在这一方面投入更多。但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在人才培养与开发、储备的信息化建设还是不能停滞。在此提出两种解决的方法:一是量力而行,争取少花钱多办事;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如争取国家、政府的人才培养经费,与地方高校资源共享,借助多渠道的资金、技术、资源支持,力争达到低投入、高效果。
(四)建筑企业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的信息化管理建设要统筹规划、秩序渐进、量力而行、务求实效
一、切实提高对做好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安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军队是保卫国家和的坚强柱石,是保卫国家安全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做好退伍安置工作直接关系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妥善安置好退役士兵的生活生产,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促进征兵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现役士兵安心服役,激发他们保家卫国的热情,推动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乡镇(街道)、县政府各部门要从军队建设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积极承担国防义务,努力完成安置任务。
二、进一步深化安置工作改革
城镇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退役安置实行货币化安置,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今年我县继续以货币化安置为主渠道,积极鼓励重点安置对象自谋职业。
(一)重点安置对象
荣立二等功(或三等战功)以上的人员,大军区以上授予荣誉称号的人员;服现役满10年以上的士官。
(二)安置方式
允许重点安置对象在缺编的县属企事业单位进行双向选择,在安置期内如无接收单位则实行货币化安置。
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的,发给一次性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金和《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证》,并享受〔〕10号文件和浙政发〔〕3号文件及地方有关对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的优惠政策。复工复职复学的退役士兵不再发给《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证》。
城镇退役士兵入伍前原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正式职工的,退役后根据《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的规定,原则上回原单位复工复职。也可以选择自谋职业,领取一次性安置费。
(三)货币化安置标准
城镇退役士兵满两年发18000元,每超服1年加发2000元,第七年起每超服1年加发1000元;农村籍入伍的进藏义务兵服役期满退伍后,根据浙政办发〔〕57号文件精神,按所在城镇退役士兵安置金标准的一半发给一次性安置金。重点安置转业士官自谋职业,满10年发42000元,每超服1年加发2000元;为鼓励转业士官自谋职业,重点安置人员在年9月30日前办理自谋职业手续的奖励5000元。城镇退役士兵、转业士官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费按当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标准每人每月360元计发。
复员或转业士官(包括农村入伍士官),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的,每次发给奖金500元;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奖励或大军区以上授予荣誉称号的,每次发给奖金3000元(本人档案有记载、立功勋章)。
(四)安置截止时间
城镇退役士兵和重点安置对象安置截止时间分别为: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城镇退役士兵和重点安置对象必须在截止时间前办理货币安置手续,否则作自动放弃处理,不再享受一次性安置补偿金、生活费及其他优惠待遇,县安置办只予办理落户手续。
一、企业人工成本的基本含义和构成
所谓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根据劳动部(1997)261号文件规定,企业人工成本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费用等七大项。
人工成本是企业成本、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效益的源泉,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人工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问题。
二、国有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成本观念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由国家统负盈亏,无论成本多高、亏损多大,最终都有国家承担弥补,绝无破产倒闭之虞。长期以来,企业用工和工资都有国家下达命令,企业不突破计划就行,人工成本对企业来说只是单纯的一种开支,计划体制不可能为人工成本提供充分展现其投入产出机制的舞台,以至于人工成本指标多年来形同虚设。
2.“工效挂钩”,作为过渡性的宏观调控模式,对人工成本具有助涨效应
工资总额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确实把市场分配机制引进了国有企业。但“工效挂钩”的各种参数是政府确定,企业处于被动受控的地位。赢利的企业工资“挂赢”照涨没商量,而亏损企业却又不肯自觉“挂亏”,总是强调种种“客观”理由,向赢利企业攀比,工资跟涨不误。结果企业不分盈亏,工资你涨我涨大家都涨,推动了人工成本总体水平节节上升。
3.国有企业冗员多,人工成本虚耗
长期以来,统包统配的完全就业方针下,国有企业超量安置,大量人工成本被虚耗,降低了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效率。
4.国有企业经营粗放,劳动生产率低
长期来,企业技改投入少,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慢,科技成本在生产中的应用缺乏有效的机制。劳动力富余和人工成本低廉也制约了新技术的应用。
三、人工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1.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买卖市场已经形成,产品、资金、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人工成本压力很大;如果企业的人工成本较高,势必造成其生产经营成本过大,就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也很难生存下去。
2.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现在,多数企业资源匮乏、技术管理落后,而我们国家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WTO背景下,必须保持人工成本优势,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3、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需要
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已经不适应市场的要求,而人是企业真正的资源,必须向以人为中心,关注并开发人的潜能,最终达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转变。
四、强化企业人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途径
1.增强成本意识
企业之间的竞争无非是价格、质量、服务的竞争。企业必须适应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把成本作为配置资源、调整产品、开拓市场的优选标准, 因为只有人,才是最能动、最活跃的生产要素。
2.建立人工成本指标体系,加强人工成本核算分析
企业要把人工成本作为竞争的武器、赢利的杠杆和决策的依据,就必须过细地进行成本核算,包括人工成本核算。
3.把人工成本管理同预算管理结合起来,推行标准人工成本制度。
企业既是成本行为的主体,更是财务行为的主体。因此,人工成本的管理和控制要融与预算管理之中。要以车间或工序为单位,根据操作规程和科学合理的定员定额,在预算人工费支出的基础上,制订标准人工成本。着重于过程控制,动态地监测实际人工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距,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把实际人工成本控制在成本标准之下。
4.实行“工效挂钩”,控制工资总量,搞活内部分配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市场经济下企业的分配原则,只有充分地发挥工资的约束机制、调控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作用,才能得到投入产出的效益。要将有限的工资投入转化成较大的产出,就得有一套科学、合理、规范、先进的内部分配机制,一是引导职工合理流动;二是激励职工多作贡献。从分配制度上要合理设定基本工资份额,全额或大部分工资额与效益、贡献挂钩浮动。
5.科学定岗定编,优化劳动组织
加强定岗、定编(“双定”)的管理,达到双优化。要科学合理进行“双定”,要精简机构、合理定岗、实行专业化管理。培养一专多能、操检合一的复合优秀技术工人,以少而精的人才消耗来取得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
6.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人才效益
控制物业管理人工成本投入正是体现了“劳动密集型”和“管理密集型”的结合、协调、完善、一致。对物业管理行业来讲,一个企业管理水平如何,说到底就是看他的人工成本控制如何。因为对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讲,人工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盈利水平的高低。
首先,控制物业管理人工成本投入你需要搞清楚和掌握小区的资源,不同的小区资源,采取不同的配置。
小区资源主要包括:物业的类型,多层还是小高层或高层,小区的住户数、小区出入口的数量、小区是封闭式还是开放式;小区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商业面积(含学校、幼儿园、会所、商铺、酒店等),绿化面积(包括覆盖率、植物种类等)、收费面积(不同物业的收费面积)、小区的收费标准(这一点十分重要);小区的设施设备包括电梯、配电房、水泵房、消防、监控、对讲系统、配电箱的数量、监控探头的数量;生活(消防)水池个数、所处位置、容积率、会所基本情况;游泳池基本情况、活动中心等;地下停车面积、停车位数量、楼层、基本设施设备情况;地上车位面积、停车位数量、所处位置等;道路的面积、路灯的数量;沙井、雨水沟的位置、走向;化粪池数量、位置、容积率等。
第二步,根据小区的资源情况,确定小区的等级标准和服务标准。
资源决定了小区的服务标准:2元/㎡的管理费收费标准与3元/㎡的管理费收费标准,在服务品质上肯定有差距。所以说,不同的资源应改有不同的服务标准。收费标准与服务等级、服务标准对应。不同的服务等级对应不同的人力资源配置标准。因此,我们可以把小区分为若干等级。小区等级的确认主要依赖小区的资源。参考数据有:小区的占地面积、公共设施(配套)面积、收费面积、绿化面积等等。例如
1、A1类小区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中的两个
管理面积:30万㎡以上
收费面积:20万㎡以上
收费标准:3元/㎡以上
2、A2类小区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中的两个
管理面积:15~20万㎡
收费面积:13万㎡以上
收费标准:3元/㎡以下
3、B1类小区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中的两个
管理面积:10~15万㎡
收费面积:8万㎡以上
收费标准:2.5元/㎡以上
4、B2类小区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中的两个
管理面积:8~13万㎡
收费面积:6万㎡以上
收费标准:2.0元/㎡以上
5、C1类小区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中的两个
管理面积:3~8万㎡
收费面积:4万㎡以上
收费标准:2.0元/㎡以上
6、C2类小区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中的两个
管理面积:2~5万㎡
收费面积:2万㎡以上
收费标准:1.2元/㎡以上
与之配套的是A1类服务标准,A2类服务标准,B1类服务标准,B2类服务标准,C1类服务标准,C2类服务标准等等。第三步,掌握了小区的详细资源情况、资料、数据,以及小区的等级标准和服务等级,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资源的情况、标准,确定小区人力资源的配置。人力资源配置也是小区的定员定编。
小区的人力资源配置主要计算数据是人均管理面积㎡/人。如多层不带电梯的物业,人均管理面积是1300~1400㎡/人;多层带电梯的物业,人均管理面积是1200~1300㎡/人;高层住宅的物业,人均管理面积是1600~1700㎡/人;写字楼物业,人均管理面积是2000㎡/人左右。
同时我们还要(考虑不同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参考数据,乘以一定的系数。例如,在同等条件下,“开放式”小区的管理难度远远大于“封闭式”小区的管理。所以,对开放式的小区乘以一定的系数才能体现出公平合理。
参考的数据有:
1、物业的种类、物业的建筑面积、公共设施面积;
2、治安防范是“开放式”还是“封闭式”;
3、物业的管理收费标准;
4、物业的服务等级和服务标准。
例如,公司内部对比分析:
案例1某公司A管理处与B管理处比较:
(1)资源
A管理处:小区客观资源:小高层物业6栋、240户、建筑面积34802㎡,绿化面积4500㎡、收费面积24703.76㎡,收费标准:住宅2.8元/㎡.设备:地下停车场车位89个、游泳池、会所各一个;月管理费收入69170.53元;目前岗位人数34人。
B管理处:小区客观情况:小高层物业4栋、244户、建筑面积33038㎡、绿化面积3040㎡、商业面积1200㎡、收费面积26900㎡.收费标准3.0元/㎡、商业3.0元/㎡.设备:电梯8台、水泵房、消防系统、地下停车位86个。清洁外包。月管理费收入80700.40元,目前岗位人数29人。
(2)对比
A管理处与B管理处都有电梯、配电房、水泵房等设备和地下停车场、公共走廊、电梯厅、架空层等公共设施。
不同的是A管理处有游泳池、会所,B管理处没有。B管理处有商铺,A管理处没有。
(3)分析
a.A管理处与B管理处在整体资源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人力成本投入却出现了很大的差距。一个用了34人,一个用了29人。
b.B管理处的月管理费收入高出A管理处17%,人工成本却低出了17.24%.
c.A管理处人均创收2034.43元/人;B管理处人均创收2782.77元/人。
案例2行业内W公司C管理处与X公司D管理处比较
(1)资源:
a.X公司D管理处
小区客观情况:建筑面积29.0万㎡、绿化面积11.96万㎡、商业面积1万多㎡;
物业:高层14栋,其中27层10栋、25层4栋。
设备:电梯29部,有配电房、水泵、消防系统、监控系统、对讲系统。
设施:游泳池、学校、幼儿园、地下停车场。车位1180个,停车使用率80%左右。
b.W公司C管理处
小区客观情况:高层8栋、小高层8栋、1548户、建筑面积26万㎡、绿化面积4.9万㎡、收费面积25.49万㎡;
收费标准:一期别墅2.8元/㎡、小高层1.8元/㎡;二期高层住宅3.2元/㎡,别墅3.8元/㎡.
设施设备:电梯42部、配电房、水泵房、消防、监控、对讲系统。会所、游泳池各一个,地下停车位1400个。清洁外包。目前管理处岗位人数230人。
(2)支出:
a.X公司D管理处所有设施设备养护维修到位,该项花的钱花到位。该项包给专业公司维护的,交由专业公司维护。
b.X公司D管理处共有人员218人。除负责X公司D管理处的物业管理外,还负责附近“G”小区(2万多㎡)的物业管理;F中学、小学、幼儿园的保安服务;附近H宿舍的设施设备小修、抢修和应急维修等工作。
(3)收入
X公司D管理处收入:收费面积20多万㎡,管理费2.6元/㎡,商业6.0元/㎡;月收入(不含停车费、商业面积管理费收入)约80万元。
(4)对比差距
X公司D管理处的管理建筑面积比W公司C管理处高出23%,6.2万㎡;人力成本控制却比W公司C管理处低出5%,少用12人。一个是218人,一个是230人。
X公司D管理处的人均面积是1577.98㎡.W公司C管理处的人均管理面积是1130.43㎡,相差1.39倍。
不含商业管理费收入,X公司D管理处的人均创收3640.86元/人;W公司C管理处人均创收为3381.88元/人。X公司D管理处高出W公司C管理处1.07倍。
W公司C管理处每平方米管理费的收费标准高出X公司D管理处1.17倍,相差0.45元/㎡的情况下,人均创收却低出7%.这就是同行间的差距。第四,有了人力资源配置,我们还要根据小区的服务等级确定小区人员的收入。不同服务等级的小区对应不同的服务标准,不同的服务标准,员工的劳动付出也不同。为了体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不同服务等级的小区员工的收入也不同。
例如,
1、操作层员工
一类小区保安员月工资1400元/人(不含社保)。个人素质要求:身高1.75米,高中毕业,退伍军人等。二类小区保安员月工资1200元/人(不含社保)。个人素质要求:身高1.70米,初中毕业,不一定是退伍军人等。三类小区……其他各类操作员工也类似。
2、管理层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