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范文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6: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篇1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农业;环境污染;防治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 A

一、农村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构成

1、生活废弃物

生活废弃物主要就是说日常生活中所产生固体的废弃物和垃圾等。其中主要包括其煤渣、厨房的废弃物、废纸、废金属、废玻璃和各种塑料包装等。

2、产业废弃物

由于乡镇企业的数量不断的增加,产生了大量的企业废弃物。产业废弃物主要包括工业、农林业、畜牧业和医疗卫生等各个产业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由于这些废弃物通常具有一定的毒性,会产生大量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气体。当前,只有较少的发地区对于此类物质加以处理,在这之中部分还没有得到有效地安置以及处理,乡镇企业的产业废弃物几乎占据了产业固体废弃物的绝大多数。

3、危险固体废弃物

危险固体废弃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辨别标准和鉴定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危险固体废弃物在乡村通常都存在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造业、采掘业、黑色金属锻炼以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锻炼及其压延加工业、造纸及成品制造业等企业,同时还有一些则是医院临床废物、多氯联苯类废物、生活垃圾飞灰、含汞镉电池、费矿物油、含汞废日光灯管和一部分农民让在使用的国家已经禁止使用的农药和鼠药等剧毒物品。这些危险废弃物没有取得任何有效的处理。

二、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1、侵占土地

固体废物的堆积,占用大量土地,不但污染环境,还浪费土地资源。据估计每堆积1×104t废物,占地约需666.7km2。国内仅工业废渣和尾矿就堆积占地3996×105km2。全国各大城市市区几乎被环状的垃圾堆群所包围。

2、污染土壤

废物堆放,其中的有害组分很容易经过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流的浸蚀,产生高温有毒液体渗入土壤,杀害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微生物与周围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导致草木不生。

3、污染水体

固体废物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污染水体。固体废物直接倾入江河湖泊,既减少水域面积,又大面积污染水域;固体废物随地面径流进入江河湖泊,使水域成为污水沟,水域中鱼类大量死亡;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在降水的淋溶、渗透作用下进入土壤,污染地下水;粉状固体废物随风飘入地面水,造成地面水污染。

4、污染大气

固体废物一般通过如下途径污染大气:以细粒状存在的废渣和垃圾,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逸;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解,能释放出有害气体;固体废物在处理(如焚烧)时散发的毒气和臭味等,都能污染大气。典型的例子是煤矸石的自燃,曾在各地煤矿多次发生,散发出大量的SO2、CO2、NH3等气体,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5、危害人体健康

固体废物中的病原体和有毒物质,经大气、水体、生物为媒介传播和扩散,危害人体健康。许多传染病,如鼠疫等都同固体废物处置不当有关。危险废物具有一些伤害性特别强的特性,如易燃、易爆、强烈的腐蚀性或剧烈的毒性,可能对人类造成严重的伤害。危险废物对人类的短期危害可能是通过摄入、吸入、接触等而引起毒害,也可能是燃烧、爆炸等恶性事故引起伤害;对人类的长期危害包括重复接触导致的长期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化学品中如某些重金属(Cd和As)、有机化合物(C7H8、CCl4)是致病物质,Hg是致突变物质,可能使脑、脊髓、神经或肾脏受到伤害。

6、危害生物

固体废物的有害物质会改变土质成分和土壤结构,有毒废物还能杀伤土壤里的微生物和动物,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影响农作物生长。某些有毒物质,特别是重金属和农药,会在土壤中累积并迁移到农作物中去。

三、我国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现状

1、环境保护的立法不健全

随着我国在环保方面的立方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可是对于这些法律来说只是针对于大型城市的环境问题而制定的。目前,在我国的农村的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方面的问题在环境污染环境防止方面相互比较明显不足。

2、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欠缺

在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主要就是建立在城市重点污染防治上,对其农村污染和特点不重视,目前我国的农村环境管理的制度主要有:环境立法不足,环境的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对于环境的保护职责和污染的性质不匹配等现象,基本上还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的工作等。企业在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继续进行排污,严重的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总的来说,无论是对于农村生活垃圾的管理还是对于乡镇企业对于农村造成的固体防治污染,以及农村及其他固体废物方面的管理,政府在管理机构和专业人员配置的时候都是很欠缺的。

3、农业生产废弃物

农业生产是农村的重要垃圾来源,随着现代农业在农村的推广,一些不容易自行分解的化学制品在农业生产中广为普及,例如农药化肥、农用薄膜以及废旧残损农用器械给农村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据统计,农用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是世界首位,农村农用薄膜使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这些被废弃的农业生产品,给农村的水源和土质都带了严重的后果。

4、 乡镇企业工业废弃物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乡镇企业的繁荣在给农村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农村的环境带来了威胁。小规模的经营模式、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以及相对较为低下的工艺方式,导致了大量的环境污染。企业产生的气体、固体废弃物由于缺乏管理,被随意放置,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危机。

四、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物的防治对策

1、加强管理

一方面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把农村垃圾处理纳入城乡工作的总体规划,摆上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工作日程,研究探索农村垃圾处理办法,使这项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道路。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执法监督力度,从法律制度上保护农村环境不受污染。

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教育设施,运用广播、电视及报纸等农民能经常接触到的大众媒体,大力宣传农村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3、根据农村实际创新工作方法

坚持垃圾处置产业化发展方向,吸引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垃圾开发市场,加大农村环保监督处罚力度。切实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源的查处,解决城市垃圾下乡问题,探索农村垃圾处置方法,对有利用价值的垃圾要做到物尽其用,如秸秆、粪便和其他可产生沼气等能源的垃圾进行加工利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民间投资介入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

4、要加强农村乡镇企业环境管理

农村乡镇企业是村民致富的源泉,也是农村固体废物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要控制和防止这一污染,这就要求必须要建立一套整体的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措施,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治理,属于该淘汰的企业就必须要淘汰,属于保留的企业就应该要加快其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生产,降低其耗能,减少污染的排放。

5、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

采纳恰当的措施与加工技术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使之得到综合使用,关于处理固体废弃物排放所发生的环境问题是非常有用的。例如,对城市生活垃圾可采纳先将铁、玻璃和塑料从中分拣出来并别离加以收回使用,再对剩下部分做高温堆肥处理使之转化为有机肥料等,都是固体抛弃物综合利用的例子。

结束语

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纷繁巨大的系统工程,既涉及技术问题,又涉及政策管理问题。关键是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建立新的调控管理手段和农村垃圾处理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参考文献

[1]张旭吟,王瑞梅,吴天真.农户固体废弃物随意排放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村经济,2014,10:95-99.

篇2

关键词:室内环境污染防治

中图分类号: D922 文献标识码: A

谈到空气污染,我们总会联想起高耸的烟囱,灰黄的烟雾,诚然,工业生产中的空气污染对我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当我们关注于工业污染的危害与治理的同时,却不能忽视生活中与我们更为息息相关的室内空气污染。

一、室内环境污染种类及来源

l、室内环境污染种类

室内环境污染一般分为化学性污染源、物理性污染源、生物性污染源。化学性污染源是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的化学物质,一般分为挥发性有机物和无机化合物两类。挥发性有机物包括苯类、醛类及各种挥发性有机物;无机化合物包括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氡氧化物等。物理性污染源是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影响,主要包括放射性、氛气、噪声振动、电磁等污染。生物性污染源是指由于生物代谢所产生的生物、化学代谢物污染。

2、室内环境污染来源

(1)甲醛:又称蚁醛,无色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易溶于水,30-40%的水溶液是福尔马林溶液,具有防腐作用。室内甲醛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家具、粘合剂、合成织物等,一般室内甲醛是由人造板、合成的地毯地板、壁布壁纸、合成皮革等合成过程中的树脂胶产生,其对人体具有刺激性、致敏性、制突变性等危害。(2)苯及苯系物:苯系物包括甲苯,乙苯、二甲苯等物质,是无色、芳香、易燃、挥发性液体,一般作溶剂使用。室内苯及苯系物圭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家具、勃合剂中的溶剂部分,比如溶剂型涂料、胶、油漆等。苯及苯系物具有中毒性、致癌性、致畸性等危害。(3)氨: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气味的可燃碱性气体,易溶于水,具有还原性。来源于水泥、合成板材、装饰材料等,具有刺激性、腐蚀性、中毒性。

装修工人为了保证冬天低温情况下,正常工作,在水泥里加入了含尿素的混凝土防冻剂,里面含有大量氨类物质,随着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被还原成氨气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

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添加剂和增白剂。

与其他污染气体不尽相同,生活异味,厕所臭气也是氨气的重要来源,也往往是我们忽视的地方。

(4)、氡:氡由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而生成,也是一种放射性气体。近年来对氡的关注主要来自于媒体对石材放射性的报道,人体吸入氡,衰变产生的氨子体呈微粒状。会吸入呼吸系统堆积在肺部,沉淀到一定程度后,这些微粒会损坏肺泡,进而导致肺癌。但并不是说生活在这种情况下的人都会致癌,一般从受到氡的照射到肺癌发病之间可能要经过几年时间。(5)挥发性物质:TVOC是沸点小于260℃的有机物,具有强挥发性,毒性、气味刺激性等特性,部分物质如多环芳烃、抓乙烯等已被列为致癌物。主要来源于嫩烧石油产品、吸烟、装修材料、生活用品等。具有刺激性、过敏性、致癌性。(6)放射线:主要是指天然石材中镭、牡等衰变产生的放射物和氧气,来源于天然石材、室外空气、土壤等。具有致癌性、致突变性、辐射损伤性。 (7)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强烈刺激气味的气体溶于水,具有腐蚀性。室内二氧化硫来源于室外空气、嫩烧、吸烟等。具有刺激性、腐蚀性、促进癌变等危害。(8)微生物;室内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等数百万种,来源于家具、宠物等,具有致病性、过敏性等危害。(9)噪声:是指人类主观不需要的声音。来源予交通、工业、建筑、音响、广播、生活等,具有损伤性,对人体的生理、心理有直接影响。

二、室内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从上面的一一综述不难看出,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想根治深入千家万户的室内空气污染又谈何容易。这里只是探讨一些减缓问题的途径。

1、加强立法,让执法部门有法可依

加强相关立法工作,特别是对建筑商和工程承包商的立法工作,因为室内污染物本身并不是产生污染的直接原因,真正的元凶是建筑物不合理的运行和维护、错误的设汁和结构以及错误的装修。要严格执行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以及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限量标准及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颁布的建筑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这些标准涉及到人造板、内墙涂料、混凝土外加剂和建筑材料等放射性物质,并对氨、甲醛、苯、氡、挥发性有机物5大主要的“室内杀手”进行严格控制,在材料选择、施工和验收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

2、避免或减少室内污染源

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材料取代高污染材料,避免或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产生的设计和维

护方案,是最理想的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方法。使用原木木材、软木胶合板和装饰板,而不用刨花板、硬木胶合板、中强度纤维板等,可减少室内甲醛散发量。采取集中供热,电取暖和做饭,配备性能可靠的通风系统,可避免燃烧烟气进入室内空气环境。尽量不要在室内吸烟,减少被动吸烟。正确选址或使用透气性差的建筑材料,可避免或减少氡进入室内。正确选择涂料及家具,例如,用水基漆替代油基漆,可以避免或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人室内。

对于已经存在的室内空气污染源,应采用撤出室内、封闭或隔离等措施,防止散发的污染物进入室内环境。对于新的刨花板和硬木胶合板之类散发大量甲醛的木制品,可在其表面覆盖甲醛吸收剂。

3、淘汰落后装修材料,开发推广绿色装修材料

国家已经颁布涉及人造板、内墙涂料、木器涂料、胶粘剂、地毯、壁纸,木家具、地板革混凝土外加剂和有放射性的建筑装饰材料的10项国家强制性标准。这些标准规定了上述装修材料中氨、甲醛、挥发性有机物、苯、甲苯和二甲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脂、氯乙烯单体、可溶性铅、铬、镉、汞、砷等有毒有害元素的限量指标。要极力淘汰不符合上述规定的落后的装修材料。绿色装饰材料就是指:安全、无害、低毒、低能耗,技术先进、工艺清洁;配制或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类碳氢化合物,不含汞及其化合物,不使用含铅、铬、镉及其化合物的颜料和添加剂。要加大各种绿色装饰材料的开发力度,推广水性涂料、天然织物墙纸等已研制出的绿色装修材料。

4、注意室内的通风换气,适量绿化

住房装修时要注意改善室内环境换气条件,尤其要改善厨房、卫生间的通风换气条件以

降低室内烟气污染;注意净化室内空气,治理室内污染必要时也可选用空气净化器,以去除空气中的悬浮颗粒,如灰尘、花粉等,杀灭吸附其上的病毒和细菌;同时还可吸附分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如香烟烟雾、氨等,提高室内空气清洁度;减少空调的使用,适当开窗引进新鲜空气,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此外,适当地养植绿色植物,绿色植物不仅可以净化污染物,还可以改善室内景观。有资料表明,芦荟、虎尾兰、吊兰、常春藤等都是净化室内空气效果较佳的植物,。它们对房间里的甲醛、硫化氢、三氯、乙烯、苯等有害气体有着很强的吸收消灭能力。

5、积极开展室内环境监测

篇3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防治对策;农村环境质量

前言

农村环境常常被人们称作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撑点,但是却也是城市污染物的接受点。21世纪以来,我国大力改善城市环境,重点放在污染大的厂区的迁移以及城市内部的绿化面积的扩大,却将污染转移到了农村,特别是在城镇化程度比较高的发达地区的周边农村,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在诸多问题中,烈性农药的使用以及化学农药的滥用;工业上的废水,废气,废渣未经处理后随意排放;难降解的塑料的使用以及塑料用品的增加;人畜粪便等生活污水的混杂和排放等问题最为突出。

1.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分类

1.1 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造成的污染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在农业生产技术上的投入比重逐年增长,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已经接近极限,因此绝大部分地区都采取对农耕地施用化学肥料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农药量最高的国家之一。严重的白色污染还来自于塑料地棚的广泛使用,在大气中、河面、植被、土地上随处可见,削弱了农村降解消化的承受能力。由于农药等化学品的滥用,只有少部分被土壤吸收,大部分则随着雨水的冲刷和温度的改变逐渐分散在大气,地下水源和土壤和农产品中,影响着人类的安全,不断累积之后,极易造成土壤砂化,农产品质量下降,水源净化能力减弱,水体富营养程度加大,以及对牲畜的生存造成了很大威胁。

1.2 重污染,排放高的企业由城市向农村迁移

由于绿色城镇的生态建设目标以及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重污染,排放高的企业逐渐由人口密集的城市向人口稀疏,劳动力价格低的农村迁移。这些企业大多数是进行技术含量较低,且不具备全面的三废处理系统的粗放型“高污染,高能耗”生产,由于管理和监查体系不够完善以及三废处理的成本较高,使得农村污染的控制和治理都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加重了农村环境的负担。工业生产产生了大量的三废污染,未经及时有效处理直接排放,成为比较严重的污染源头。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一些个体小砖窑作坊在我国农村地区随处可见,其产生的烟雾和粉尘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健康。伴随着农村自然资源的不断耗损和工业排放的加剧,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需要人们的关注。

1.3 家禽集中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

在家禽集中养殖过程中,家禽的粪便以及有机饲料的乱排,污染了水质;且家畜饲养时的不及时清理,发生分解后产生的刺激性气体污染了周边大气,还可能引发雨水PH的下降,近而造成一系列的连锁问题;由于大多数农村的饲养条件较为恶劣,人工饲养更容易引发人畜传染病,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威胁;由于一系列的危害,容易造成家禽集中养殖地周边的居民产生反感情绪和不断投诉等民事纠纷问题。

1.4 农村生产中产生的秸秆问题难以处理

在农耕过程中,农作物的秸秆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成为又一重要的污染源。将秸秆移除,土地的养分会流失且单位面积的收率将下降;将其弃于河里,则又易造成水源的污染;采取焚烧的方式,则产生大量的烟雾,难以散去,污染空气;采用沼气循环装置,成本过高,可行性较低且适用范围窄。

1.5 农村公共设施不够完善,政府和居民环境意识淡薄

我国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没有广泛普及,很多地区都还很落后,农村环境问题长期处于无人负责,无人治理的状况,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分工不够明确,这些都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困难。相比于城市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淡薄,政府往往一味注重经济效益的增长,而忽略对当地生态的长远影响。环境保护的先进理念在这些地区难以宣扬,并且很多针对城市污染而采取的解决方法和经验措施对农村环境问题都不适用。并且对于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远远跟不上实际上的需求,每年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资金少之又少,甚至有些已经治理出成效的地区发生了二次污染,以致恶性循环。

2.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解决措施

2.1 国家和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国家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的指标中,可以建议将农村污染物排放量包含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中,进一步督促政府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和投入,明确各部门对于农村环保工作的分工,抓好农村环境问题的监督和治理工作,增强环境监管体制的约束力和公信力,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2 加大农村环保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

在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中,资金这一环尤其重要,污染的预防和治理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同时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都非常重要,所以需要政府的工作人员经常对农村居民进行环境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以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让人们深刻意识到破坏环境的危害性,树立保护环境,创建和谐新农村的思想意识。

2.3 引进先进技术,大力发展污染小,产出高的生态型农业

引进国内外农村环境治理示范点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不断试验新的方法,对症下药,找出适合本地区环境污染预防和治理的最佳手段,不盲目模仿。与此同时,努力发展科技下乡,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污染重,产出低的原始粗放的农耕手段,代之以生态型农业种植的方法,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秸秆,家禽粪便,塑料地棚等废弃物合理进行回收利用或处理成对环境无危害或危害较小的物质。定期对土壤,水源和大气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污染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2.4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尽量选用小剂量的优质肥料,并且选择效益好,无公害的农产品。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在投入种植之前,对农产品的生长过程进行统一的规划,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淘汰落后的农业装备,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作物的产出率,降低物质消耗、资源消耗和水资源的消耗,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搞好农业科学技术示范点的建设,组织农村居民开展农业攻关,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以及机械化肥,努力减少滥用化肥带来的环境污染。

2.5 进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体系的建设工作

对污染重的企业进行集中整治和处理,关停一些不合格的项目。禁止三废的任意排放,尽力提高用肥和水分的利用率。努力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体系,建立布局合理和产业结构合理的乡镇企业。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经营来提高农村防治污染的能力,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元元,沈敏东,余杏生,陆华兵,徐康.谈新农村绿化需注意的问题[J].现代农业科技, 2008(5):60.

篇4

关键词:畜禽养殖业;畜禽粪便;有机污染物;病源微生物;防治措施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pollution generated by the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 in China is growing,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 pollution pollution load is large, complex composition of pollutants, the degree of harm to the environment seriously, pollution control is difficult, and the use of renewable showing. In this paper, the generation of China's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 pollution problems as well as livestock and poultry waste environmental harm caused by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iscussion, further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to control livestock manure pollution problem for China's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 pollution prevention reference.Keywords: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ing; animal manure; organic pollutants;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preven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畜禽类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带动了养殖业的飞速发展。据统计,我国畜禽养殖规模和产值每年以大于8%的速度递增,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养殖规模的增加和集约化养殖方式的发展,导致养殖废物大量集中产生和排放,据2003年《中国农业年鉴》公布的主要畜禽饲养量和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现环保部)2000年公布的产污系数测算,2003年全国畜禽粪便年产生量超过24亿吨,约为同期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2-4倍,而2000年进行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情况调查显示,河南、湖南、江西等地区甚至超过了4倍。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污染的负荷很大。据监测,养殖场废水的COD超标50~60倍,BOD超标70~80倍,SS超标12~20倍,COD已远远超过工业和生活污水的COD总和,成为我国继工业污染之后的又一大污染源,其危害甚至已经超过了工业污染,在农村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1]。

我国畜禽养殖业产生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畜禽养殖业污染呈现出污染负荷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对环境的危害程度严重、污染的治理难度大和可再生利用等特点,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导致我们人类的生存和畜禽养殖业自身的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压力与日俱增。

二、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污染及危害

畜禽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便中主要的污染物质包括悬浮物、有机质、沉积物、微生物、N、P、K及其它成分。这些畜禽养殖场排放的污水、粪渣及恶臭气体等对水体、大气、土壤、人体健康及生态系统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1 对水体环境的污染

畜禽粪便除含有养分外,还含有BOD、COD、SS、N、P及大肠杆菌群等污染物指标,这些大多是对水体产生影响的污染物。这些畜禽养殖粪便如果任意排放,会经雨水冲刷、地表径流等途径进入河流和湖泊等表面水体,还会逐渐渗入地下水系统,污染地下水,对水环境质量构成严重的威胁。当排放的粪便污染物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会改变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生物组成,使水质变坏,影响水体的使用,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研究表明,畜禽粪便污染物排放量已经成为许多重要水源地严重污染和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2]。

畜禽粪便中的N、P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元素。研究发现,随着粪肥的施用,区域内地下水中的硝态氮的污染物会增加。水体中过量的N、P元素存在会促进藻类等的大量繁殖与其他生物争夺阳光、空间和氧气,从而威胁其他生物如鱼类、贝类的生存,危害水产养殖业。

畜禽粪便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比市政污水浓度高50~250倍,有机质进入水体后分解,使水体变色、发黑、加速水体底泥的积累有机质分解的养分可能引起大量的藻类和杂草疯长;有机质的氧化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引起部分水生生物死亡。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据报道,畜禽污水中,平均1mL中含有33万个大肠杆菌和69万个蛔虫卵和100多个毛首线虫卵。这些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会增加水体中的病原种类,菌种和菌量,会引发疫情,给人、畜带来危害。畜禽粪便中的激素对水体也存在潜在的危害。据Ritter等的调查报道,在美国切萨皮克海湾流域的几条河流中,检测出了与畜禽粪肥归田有关的增长性荷尔蒙丸激素和雌激素[3]。

篇5

据有关资料报道,北京市曾对 1175辆汽车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接受测试的车辆仅有52辆全部达到相关标准,占已测总数的6.18%,有93.82%的车内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情况,在车内环境检测的各种有害物质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分别超出标准值6.56倍、14.45倍、80.2倍、17.34倍、3.14倍、6.8倍和17倍。

汽车内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继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后的又一危害公众健康安全的突出问题,汽车内环境污染对驾乘者健康造成的危害程度,的确到了非关注不可的地步。

一、汽车内环境污染来源、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1.汽车内环境污染来源。目前车内环境污染主要来自汽车自身、外部侵入二个方面:

(1)汽车自身。汽车内饰材料(塑料、橡胶、织物、油漆涂料等)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在汽车使用过程中释放到车内,造成车内环境污染,特别是长时间在阳光照射下的车内,由于高温加速了有害物质的挥发,车内有害气体浓度会急剧增多,污染更重。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汽油气味,汽车空调长期使用未清洁护理后风道内积累的污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车内,也会造成车内环境污染。

(2)外部侵入。汽车尾气、灰尘等由于开窗或密封不严进入车内造成的污染;司乘人员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如吸烟、霉菌等;带入车内的各种附加物品造成的污染,如香水、净化剂、除臭剂、清洁剂、靠垫、坐垫、小饰品等。

2.主要化学污染物及其危害。甲醛。一种无色易溶,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致癌和致畸形物质。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严重者发生支气管哮喘。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染色体异常、妊娠综合症、导致儿童得白血病、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等,高浓度的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都有毒害甚至导致死亡。

苯、甲苯、二甲苯。工业上统称为“三苯”,均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气味,有毒,对皮肤、粘膜、眼及上呼吸道等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以苯的毒性最大,国际卫生组织确定苯为强致癌物质。经常接触苯,皮肤会变干燥、皲裂、脱屑,甚至出现湿疹、皮炎,长期吸入会破坏人体的循环系统和造血机能,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以至发生白血病。女性对苯的吸入反应格外敏感,会导致女性月经异常,妊娠期妇女长期吸入苯会导致胎儿发育畸形和流产。甲苯、二甲苯具有和苯相似的性质,只是毒性小于苯。

丙酮。为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麻醉作用,高浓度接触对个别人可能出现肝、肾和胰腺的损害。对眼有较强刺激作用,皮肤接触会导致干燥、红肿和皲裂,吸入过量的丙酮轻则引起头痛、头晕、嗜睡、恶心、呕吐,重则导致人动作不协调、精神混淆、虚脱、昏迷和死亡。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无味、有毒的气体,故易忽略而致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是因为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排斥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从而导致人体出现缺氧,这就是一氧化碳中毒。吸入少量者,会出现头痛、头晕、昏睡、耳鸣、心悸、恶心、呕吐、虚脱、腹痛、全身无力等症状;中度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嘴唇樱红、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意识模糊、昏迷;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散大、频繁抽搐等,深度中毒者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即使经抢救存活者也有严重的合并症及后遗症。

二氧化硫。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硫可引起喉水肿、肺水肿、声带水肿甚至痉挛导致窒息。长期低浓度接触,会导致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

氮氧化物。包括多种化合物,如一氧化二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和五氧化二氮等。除二氧化氮以外,其他氮氧化物均极不稳定,遇光、湿或热变成二氧化氮及一氧化氮,故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并以二氧化氮为主,因此环境学中的氮氧化物一般就是对这二者的总称。一氧化氮为无色气体,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氮氧化物会刺激肺部,降低人体抵抗力。对儿童来说,氮氧化物可能会造成肺部发育受损。

二、防范措施

1.制定相关标准。我国目前由于还没有专门针对汽车出台的车内空气污染物质量检测标准(目前所有相关检测均是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等为标准进行),不仅无法遏止污染超标车出厂进入市场,而且当纠纷出现时,致使职能部门和司法机关无法可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同时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约束企业的生产行为,将造成汽车品质良莠不齐,对汽车市场的健康有续发展十分不利。

尽快出台并实施相关法规、标准,将对解决我国车内环境污染问题,提高汽车制造技术水平,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发挥更加积极和重要作用。

2.生产者。汽车制造企业作为产品生产者,理应把加强环境保护、创建清洁无害化工厂、实现环保生产一致性、为市场提供环境良好汽车作为第一社会责任,以向消费者提供健康产品为义务,在生产过程中应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含有毒物质的零配件,对出厂车辆严格检测各项污染物指标,努力降低污染物浓度,保证出厂的新车车内空气质量达到相关的标准水平,从根本上消除汽车本身造成的空气污染。而汽车制造企业本身也可因此增加产品的新卖点,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3.使用者。(1)拆除包装物。新车使用前应拆除所有包装物,以利有害物质散发。有些使用者怕座椅弄脏,使用很长时间也不拆除塑料膜包装,这样会造成车内有害物质长期缓释,使人慢性中毒。

(2)开窗通风。与室内空气污染治理一样,空气交换是降低污染物浓度的最有效的方法。购买新车后,尽可能地保持车内外空气的交换,以便尽早让车内的有害气体挥发释放干净。严禁在车内吸烟,尽可能保持车内空气新鲜,不能在封闭车窗、车门的状态下长时间行车,更不能在封闭的车内睡眠或长时间休息。

(3)适用装饰。如要车内装饰,建议遵循适用、简洁原则,避免引入新的污染源,防止把含有有害物质的地胶、地垫、座套垫装饰到车内;新购买的车内座套等纺织品,先用清水浸泡、漂洗以后再使用。慎用香水、车内空气清新剂等。

(4)合理使用空调。在驾驶新车的半年内,尽量少用或不用空调。如开启空调和暖风时,应使用车内外空气交流模式,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车内自循环模式。在遇到堵车严重的地段,或尾随尾气排放可能超标车辆行驶时,应当把空调、暖风开关暂时调到车内自循环模式。开窗行驶的车辆应暂时关闭车窗,待道路空气改善后,再恢复车内外的空气流通。驾驶者应养成根据车外空气状况适时关闭和开启内外通风模式的习惯。加强对空调系统上的风道、蒸发器等装置的清洁护理,定期清理空调滤网。

(5)采用有效措施净化车内空气。通常可使用车内空气净化器、负离子发生器、光触媒技术、放置活性碳、木碳等易吸附性物质,达到净化环境和空气的功效,消除车内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