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5:26: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工程质量管理概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经济的发展让水利工程建设也出现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为了更好的保障水利工程建设速度和规模,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水利工程涉及建设点多、面广、量大,其施工难度也较大,种种原因出现因质量问题导致水利工程事故的发生,这些都给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了极大的损失。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一、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质量管理正变得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作为水利工程建设最为关键的一环,任一部位出现工程质量问题,都将会给工程整体带来严重的后果,将会影响到水利工程的使用效益,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我们可以说,质量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质量。
工程质量的好坏将会影响到工程建设的速度。工程质量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增加工程维修和改造费用、降低使用寿命,还给社会带来极坏影响。所以,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问题必须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不能因片面追求进度而忽视质量,更不能因追求效益而放弃质量管理工作。要加强对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确保工作做实做好。
二、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技术欠缺,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
水利工程建设时,部分质量管理人员由其他部门抽调而来,为临时组建,在工作上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专业质量管理人员较少,缺乏相关现场质量管理经验,对工程整体缺乏质量操控能力,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2、资金不及时,行政干预较重
某些水利工程受到过多的行政干预,严重违反工程建设程序,随意压缩合理工期。同时,资金不能够及时到位,资金运作也有问题,建设方随意压价,承包方垫资现象严重,工程款遭到拖欠,工程建设成本盲目压缩,这些都影响到水利工程质量。
3、前期勘测和设计达不到规范要求
部分水利工程项目规划书、可行性报告及初步设计文件深度不够,对经济、环境等缺乏全面、综合的分析,尤其是一些小型水利工程这方面研究更少,设计常常达不到规范要求,这些都严重影响到对设计方案的选择,影响到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
4、施工中质量管理问题
部分企业受利益驱使,在施工中盲目抢工期、材料以次充好、工序不按标准处理等,这些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暴露出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管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规范、不完善的施工设计体系。一些企业不认真的执行技术规范,导致前期施工勘查准备不充分,设计因素考虑不全面、不深入,施工设计图纸简略粗糙,随意性大。还有施工现场服务不完善,难以满足工程需要,这也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方面。
5、不完善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建设中多次转分包易致管理费用和资金的流失,容易让人利用此漏洞来谋取私利,影响工程质量。质量管理人员岗位易发生变动,出现多级兼职,无法对管理项目做到全面的检查;质量管理人员对材料和产品检验较松,“三检制”成为空话,无法真实反应工程项目技术性资料,工程技术隐患随处可见;受利益的驱动,现如今不合理、不规范的工程质量检测体系让一些施工企业采用委托式的“不光明”检验手段应付竞争,弄虚作假的样品抽检现象较为严重,真正有效地检验手段得不到应用。
三、改进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1、加强水利工程测量
水利工程中,设计所需坐标和高程等数据及计算工程量等都要由测量来确定,而准确测量程度又会直接影响工程设计、工程投资和工程质量。为此,做好测量工作是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基础。
2、加强水利工程设计
水利工程可行性论证通过并立项后,工程设计就成为工程质量关键。工程设计合理与否对工程工期、质量、进度、成本及完工运行后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将会起到决定性作用。设计需采用合理、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综合考虑经济、环境、社会的效益,合理布置场地和预测工期,抓好生产流程,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3、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施工全过程管理
3. 1施工材料质量管理
建设中所需要的材料多种多样,有时受特殊环境制约使用非标材料,这些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为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施工中要加强对各环节的管理,根据相关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规范原材料的选择。严禁任何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进场,材料的使用上严格进行质量控制。
3. 2施工设备质量管理
选择施工机械设备时,除了要加强对设备性能参数和操作要求的考虑外,还要符合施工适用性和经济性要求。设备是进行施工的物质基础,选取的设备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严格对施工设备进行选择,必要时可以在设备使用中成立专门质量管理部门,确保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实用。
3. 3施工工序质量管理
工序质量管理是对工序活动条件和活动效果进行质量管理,以期能提高工程质量。具体可以是:1、选好施工工艺,规范施工操作;2、把握施工操作者、设备、材料、施工技术等方因素,保证工序投入品质量;3、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及时把握动态质量,保证工序有效地进行;4、合理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强化对薄弱环节和重点关注对象进行管理,使其保持控制状态。
4、落实责任制
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视,本着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态度把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落到实处,明确相关责任人,全面落实责任制。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按水利规范和要求,实行工程质量终身制,对出现质量问题的追究当事人责任,彻底解决质量问题无人负责的现状,能够相关人员的责任感。
5、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
加强材料、设备质量管理,对材料、设备的批量购置要按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先检测(全面或抽样检测)再使用,坚决不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重点加强对关键工序和部位的质量监测。
6、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的素质
管理人员、设计人员、操作人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加强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可以大幅度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各单位要重视员工专业素质,定期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员工专业技能和素质,熟练掌握和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完善考核机制。
四、结论
水利工程关系国泰民生,具有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其质量管理问题就成了人们关心的重点。工程质量将直接关系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 郑国栋.张照全.浅谈水利工程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
[2] 周洪明.浅论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5).
[3] 张宇辉,张世宽,刘念豫.浅析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J].科技信息,2010(15).
[4] 邢锐,宋丽.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科技资讯,2011(18).
[5] 王学军.浅谈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5).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园林绿化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各地都加大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入,纷纷提出创建园林城市,有效地改善了城市面貌和城市环境,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品位和投资环境。搞好园林绿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需要、市民的需求,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园林绿化工程招投标市场选择优秀施工企业队伍是一种很好的做法。
一、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意义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具有综合性,由建筑、绿化、水景、假山、园林给排水和供电照明等各项工程组成。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是指相关部门在园林建设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对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这样有利于提高园林绿化施工部门的经济效益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随着我国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园林绿化行业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都提出创建园林城市,并且加大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大大改善了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品位和投资环境。因此,搞好园林绿化建设是市民的需求,也是城市建设的需要。
二、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原则
1、全过程控制原则
在园林绿化工程启动后要提高整个相关部门、人员的质量监控原则和意识。把质量控制与职工的切身利益相结合,全方面的进行质量控制、监督管理,促使各个项目质量能够达到预期要求,管理制度能够顺利实施和贯彻。
2、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原则就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核心,在城市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要根据目标管理原则,把整个工程项目的总体质量目标逐个细化,由园林部经理下达到施工各队并且落实。这样,各环节和各项具体任务都明确地落实到部门和个人,使质量管理自上而下形成良性循环,而且施工有指导准备,对于发生的问题也容易得到查证和落实。此外还有很多原则需要我们注意,比如成本收益对比原则、节约原则、权责利统一原则、例外管理原则等,这些都比较好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三、园林绿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设计不够合理科学
园林的绿化的基础设施设计有缺陷。在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园林基础设施建造的示意图,在平面图上加以图标标出各个设施的在实际中施工中的相对位置等等具体事宜,在具体的施工图中没有明确的注释说明和所要注意的问题,降低了施工图的准确性、可操作性,影响了图纸的指导性和实际的景观效果。
2、施工人为因素
园林工程的建设缺少专业化的认知。部分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者在思想上没有明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理论上没有形成一套具有系统性的质量管理研究理论,使得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能充分的运用应有的相关理论和技术,阻碍了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和进一步发展,造成施工质量管理的水平不高,施工效率的低下。
3、园林绿化工程后期管护不到位
因为较少的资金投入,人员、设备等严重不足或缺乏管理经验,没有把握好苗木的生长规律导致养护管理不到位,很多园林绿化工程往往缺乏后期维护园林绿化工程工作意识,只重视栽培,从而导致园林景观质量差。使苗木成活率降低,花木杂乱无章,虫蚀严重,甚至导致幼苗死亡,不仅大大破坏了绿化景观,也给施工单位带来了经济损失。
四、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做好设计图纸的交底工作,保证设计方案符合符合建设方的要求,同时保证施工人员能够领会设计的意图,最好由设计人员到现场为施工人员全面的讲解和交底,并且进行各方面的核对和解决,避免开工后的无谓返工来耽误工时。
在施工开始前也要做好园林建设材料的准备工作,挑选优良的园林建设用料,尤其对材料的产地、数目和规格等等要进行细致的检查,保证材料能够达到所要求的标准,满足施工的需要,为之后的施工做好前期的基础准备。
2、做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
(1)严格控制园林绿化材料的质量
在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绿化部分投入了大量的土方、苗木、支架等工程材料,如果投入材料的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就不可能达到质量标准和要求。因此,严格控制投入材料的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要做到层层把关,对所采用的施工方案要进行充分论证,做到施工技术合理、方法先进、安全文明施工。
(2)遵循园林植物生长规律,确定苗木栽植质量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要加强对苗木的管理,要把好苗木质量关。应选生长健壮,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优良苗木,不同的绿化苗木具有不同的生长规律,栽植季节和栽植时间也各有差别。掌握不同苗木的最佳栽植时间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必须遵循苗木生长规律,在苗木最适宜时间内栽植,苗木在栽植时要注意铺栽草坪用的草块及草卷应规格一致,边缘平直,杂草不得超过5 % ,确保苗木成活。
3、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
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证。目前,一般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期不超过半年,但园林绿化工程合同规定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移交需两年,即绿化养护期规定为苗木两个生长季节,目的就是确保绿化苗木成活,生长良好。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如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优良,但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景观效果,影响工程质量。俗话说:“三分栽,七分管”,如果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如浇水不及时,导致树木成活率低;树木支架不牢,导致栽植树木歪斜;除草不及时,导致绿地杂草丛生;打药治虫不及时,导致病虫害严重等质量问题。
4、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整理
园林绿化工程后期的维护管理,一方面是为了使苗木成活率提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整个园林绿化工程景观质量更加的完善,所以,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维护管理工作对确保整个绿化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不断整理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竣工验收是施工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整个工程的重要部分。是对质量的最后一个检测,通过竣工验收确保工程符合设计标准、规范等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所以,在竣工验收时,完整的工程技术资料和经签署的工程保修书是不可缺少的。作为项目经理部要充分认识到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竣工资料的整理工作的重要性,以确保工程圆满结束,质量合格。
结束语
城市园林绿化项目不再是栽花、种树的小工程,而是集建筑、绿化、景观、照明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园林建设工程。城市绿化部门和企业要不断深化相应的质量管理体制改革,突出强调质量管理与控制,更加完善地运用于园林绿化项目施工的具体过程,这样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广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问题[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23)
[2] 侯文卿.对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几点思考[J]. 辽宁建材. 2011(07)
[3] 鲁伟光.如何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水平[J]. 广东科技. 2009(06)
关键词:市政工程;园林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当前我国城市园林正处于全面建设阶段,但其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影响到其键康发展。我们应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不断创新,适应市场,通过园林建设和管理体制的改变,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手段,改善城市园林建设管理的现状,最终实现城市园林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一、园林施工质量管理的意义
质量管理在工程施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方位关注质量管理,园林工程施工才能做的更好、更精。工程施工管理是园林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进行的综合管理活动,是企业采取有效方法对施工全过程,包括投标签约、施工准备、施工、验收、竣工结算和用后服务等阶段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教育和激励等措施的综合事务性管理工作。在整个园林建设项目周期内,施工阶段的工作量最大,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最多。园林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难度也最大,如何按工程合同的规定,依照已审核的技术图纸和企业制定的施工方案建造优质的园林工程,通过科学的施工质量管理,获取预期的环境效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二、园林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施工是掌控整个市政园林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要提高园林工程的质量,就必须注重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对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必须贯穿整个施工的过程,从工程施工的前期准备开始一直到竣工后的验收,始终要严格的把控质量关。
1、园林工程施工前的质量管理
首先做好设计图纸的交底工作,保证设计方案符合符合建设方的要求,同时保证施工人员能够领会设计的意图,最好由设计人员到现场为施工人员全面的讲解和交底,并且进行各方面的核对和解决,避免开工后的无谓返工来耽误工时。
在施工开始前也要做好园林建设材料的准备工作,挑选优良的园林建设用料,尤其对材料的产地、数目和规格等等要进行细致的检查,保证材料能够达到所要求的标准,满足施工的需要,为之后的施工做好前期的基础准备。
2、施工阶段管理要点
施工阶段是一个工程质量好坏最关键的阶段。重点是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总进度计划,编制具体的月度和分项工程施工作业计划和相应的质量计划。同时对应用于工程的全部材料、各机具设备、施工工艺流程、操作人员、生产环境等影响质量的要素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以保持园林建设产品总体质量处于稳定状态。
2.1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施工应编制“园林施工工艺技术标准”,规定各项作业活动和各道工序的操作规程、作业规范要点、工作顺序、质量要求。上述内容应预先向操作者进行交底,并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对关键的质量、工序、材料和环境应进行验证,使施工工艺的质量控符合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如绿化工程大树种植技术规范,树木迁移规范等。
2.3施工工序记录
对施工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对其操作人员、机具设备、材料、施工工艺、测试手段、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与验证,并进行必要的控制。同时做好验证记录,以便证实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工序记录的主要内容为质量特性的实测记录和验证签证。
2.4人员素质的控制
前期对参与工程建设从管理到施工的所有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包括进行规程、规范、工序工艺、标准、计量、检验等基础知识的培训和开展质量管理、质量意识教育。
2.4设计变更与技术复核的控制
加强对园林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的控制,重大问题须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四方协商,由设计单位负责修改,向施工单位签发设计变更通知书。所有设计变更资料,均须有文字记录,并按要求归档,对重要的或影响全局的技术工作,必须加强复核.避免发生重大差错,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
2.5资料管理问题
以前园林工程不象建筑工程那样重视工程资料的整理,也没那么严格。但随着园林行业的发展和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对工程资料的要求不一样了,园林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整理是园林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不可缺少的部分,施工单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竣工资料所包含的材料合格证、检验报告、竣工图、验收报告、设计变更、测量记录、隐蔽工程验收单、有关技术参数测定验收单、工作联系函、工程签证等,都要求项目部有关人员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注意收集归类存档。通过园林工程竣工验收资料档案整理,既能总结园林工程建设、施和养护全过程,又能为建设单位提供完整的变更、竣工资料,以供后期使用、维修的根据。必须重视完善园林工程竣工资料的整理工作,确保工程圆满结束,质量合格。
3、园林工程施工后的质量管理
竣工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水平的最后一道关口,在工程验收中必须遵循科学准则,以科学态度,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进入验收阶段,应当对项目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收尾工作,找出需要修补的工程或遗漏的项目,并及时处理。验收时要重视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竣工资料的整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完成交工。
三、加强园林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1、加强施工管理队伍的培养和锻炼
园林施工设计涉及多学科的知识,要求相关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美学知识,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管理队伍还存在诸多问题,所以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和培养锻炼非常重要。高校应该进行专门的学科建设,并且提供切实的实践和锻炼机会;各企业也应该开展更多具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计划。只有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管理队伍的建设水平,才能让我国的园林施工整体质量得到更大提升,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我国园林施工建设的水平提升。
2、严格执行设计图纸的交底和会审工作
设计图纸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施工的好坏。设计图纸交底和严格会审能够及时发现设计中的缺陷和问题,并在施工前及时纠正,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更大的损失;而对于图纸的会审和讨论也有利于施工单位和管理者更好地理解设计者的意图,以便在施工中更好地让设计概念得以实施。
3、加强施工工人管理
园林施工管理的首要问题是对工人的管理。首先,在管理上要注意张弛有度,奖惩分明。对于积极工作的工人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奖励,以提高工作积极性;对于不认真工作的工人要严厉批评。其次,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和沟通。施工现场瞬息万变,需要和工人多沟通,多了解具体情况,当工人提出具有建设性意见的时候,要仔细分析与权衡。对于工人们最关心的生活问题也要多多关心,要为工人生活质量多出力、多办事,这样才能获得工人的信任,才能保证管理决策的有效执行。
5、切实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我国的建筑市场施工人员队伍普遍存在着素质低、施工技术水平落后等情况,这需要建设单位严格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并且在施工之前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进场前人员培训,各施工单位在进行人员招聘时也要更加严格,防止滥竽充数的人员混入施工队伍当中。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园林绿化工程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对城市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城市园林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园林工程质量的好与坏。为能创造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园林工程精品,就要加强其园林施工项目的管理,通过充分的计划与安排以及实施,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其施工建筑的水平,达到物与美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马晓亮,苏芳.浅谈园林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9):171.
关键词: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与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所以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至关重要。在工程管理过程当中,我们必须把质量的管理放在首位。
1. 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意义
1.1 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水平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整个工程质量水平,它是保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可以说建筑企业之所以进行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水平。完善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要对施工阶段的各个方面进行严格把握,对施工中的施工技术、工艺、操作等诸多因素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思考,看其是否符合施工要求,贯彻落实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1. 2 提高房屋建筑整体管理水平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房屋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能够提高房屋建筑整体管理水平,对房屋建筑施工进行管理,可以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施工质量问题,降低了建筑企业的事故成本,对建筑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3 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做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可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原因在于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对施工中各个环节的施工状况进行监督与管理,避免了施工材料的浪费及机械设备的损坏,这在一定意义上为建筑企业节省了大笔施工成本,提高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建筑企业累积雄厚的资金,从而提高建筑企业在建筑市场的竞争力。
2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 1 房屋建筑工程招标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竞争力日渐激烈,部门建筑企业为了投标成功运用各种手段,明招暗定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严重影响招投标秩序,破坏了建筑市场招投标的公平公正原则。部分建筑企业规模小,一些工程根本就无力实施,然而部分建筑企业却为了投标成功,就通过一些非法途径争取承包商资格,这一现象给后期工程施工带来了更大的风险,不利于建筑业的合理运行及发展。
2. 2 房屋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 1) 材料设备购置管理不够严格。材料设备是保证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关系着施工质量,然而部分建筑企业在施工中并没有认识到建筑材料设备对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就目前部分建筑企业来说,在工程施工中对于材料设备的使用并没有制定相关制度,企业普遍都是以口头形式来控制材料及设备的使用,这一形式没有一定的科学性,并不能够合理制约施工人员的行为,易造成施工现场的混乱。另外,对材料及设备的购置不够严格,在购置原材料及设备之前,应该充分了解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所需,根据施工情况确定需要购置的数量及质量,然在实际材料购买中,一些采购人员为了节约成本,从中抽取回扣,就购买一些质量较差与工程施工不相符的材料,大大影响了房屋建筑施工质量。
( 2) 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由于房屋建筑施工规模大,施工程序较多,若没有一套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就无法确保施工质量。部分建筑企业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制度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施工中只是一味提倡缩短施工工期,提高自身企业经济效益,但却不明白施工质量才是建筑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
2. 3 房屋建筑施工监管不到位
房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需要对施工中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指导,然而现在诸多建筑企业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不够重视,多数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贯彻落实到实际施工中,没有发挥出施工现场监管的作用,无法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3 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
3. 1 招投标之时严格审核建筑企业施工资质由于建筑各大小企业规模不同,所具备的施工能力自然也有高低,建设单位在招投标过哦承重,要对各个竞标的建筑企业的实力进行严格审核,全面了解投标建筑企业的发展状况,从而合理选择适合房屋建筑施工的企业,这不仅能够降低房屋建筑施工风险,提高自身建设单位的收益,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体现建筑招投标市场的公平公正原则。
3. 2 拟定采购方案,规范施工材料及设备使用
据调查,在房屋建筑施工成本预算中,施工材料费在整个房屋建筑施工中占据资金较多,可达整个房屋建筑施工造价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因此材料设备的采购对建筑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着建筑企业的整体效益,而材料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无论从哪种角度考虑,它的选择与使用都尤为关键,在购置中,要进行多种商家对比,选择物美价廉,与现场施工相符的材料设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在现场施工中,要合理控制施工材料的使用,杜绝材料浪费现象,从而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地位。
3. 3 建立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制度
房屋建筑施工程序复杂,要对施工现场各个环节中的施工技术、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及操作进行全方面的把握,这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工作,因此要做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需要各环节管理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而建立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就是促进施工各环节管理人员交流的关键,明确各环节管理人员的责任,使质量管理体系内部管理人员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对施工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督,从而确保整个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推进建筑企业的合理化进程。
3.4.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3.4.1结合整个项目的实际情况增加项目的技术保障。增加项目的技术保障,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做到以下几点:①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应该熟悉整个项目工程的设计图纸,优化施工的工序;②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施工过程做详细的了解,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备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的识别能力,并能够提出科学、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③建筑项目的施工需要企业单位能够强化施工技术的储备。
3.4.2管理好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建筑材料。
在这个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建筑材料质量的核查,确保建材的质量证书齐全;保证建材在运输、保存的过程中不会有损坏;如果检查到建材有不符合条件的,一定要做好标记,避免在施工过程中使用。
3.4.3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一定要做好施工技术的相关准备,确保施工现场能够有效、顺利地进行。在施工之前,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熟悉图纸,针对具体情况,对每一个环节进行适当的优化,认真做好施工组织的计划,确保施工现场的进程能够得以有效的控制。
4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较为系统,较为复杂的工作,它需要施工各个阶段管理人员的相互配合,才能合理把握施工中的技术、材料、设备、操作、人力物力等诸多因素,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不断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健全的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制度能够体现一个建筑企业的施工水平及能力,是保证房屋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王瑞堂.关于现场施工管理重要性浅析[J].工程技术与管理,2007(11):18-19.
[2] 林轶红,李远瑛.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几点思考[J].山西建筑,2009(2):12-14.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问题,一是内部生产经营管理粗放,缺乏激励机制,二是传统就业制度过于包容,致使企业人员文化程度低、技术素质差,大部分职工未受过正规培训,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体系,从而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进行科学的技术质量控制,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课题。
一、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体系
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有效运行,实现工程项目的技术质量目标,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技术质量管理。一般每月至少对工程的技术质量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在项目经理部和专业作业队之间形成体系完善、功能齐全、责任明确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体系,由此进行全面的施工全过程的技术质量控制,已全面实现工程的技术质量目标。
严格按照有关验收规范和技术规程的要求对工程各道工序进行控制,并根据工程特点确定关键部位、特殊工序及薄弱环节,设置好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全面控制整个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关键部位和特殊工序。对隐蔽工程中施工容易波动、施工质量通病或对工程施工有较大影响的部位和环节,要加强中间检查和技术复核,对已完工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及时进行检查验收,做好技术等级的评定工作。同时,对施工中的薄弱环节要组织专业队伍进行重点研究、科学组织施工,努力消除各种质量通病。作业技术资料应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收集齐全。工程竣工时,应具备完整的作业技术资料,真实的技术资料,便于对工程的各部分进行考核并追溯。
二、加强对施工前的技术质量控制
2.1 图纸会审工作
在建筑施工中,图纸是工程技术的共同语言,作为施工依据也是重要的技术资料,因此图纸会审显得尤为重要。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介绍工程项目设计意图,设计特点及对施工要求。施工单位把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把施工中可能出现难点提出来,在施工中使用某些材料采购及使用困难提出来。施工单位必须从实际出发,审查图纸,经设计、施工、建设三方协商,达到共识,即对施工过程有利,又能达到设计及质量要求,还可以减少浪费,节约资金,降低成本,应及时形成会审记录,纳入工程技术档案,并做为施工中的重要技术资料及依据的补充。
2.2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实施制度
把图纸上的建筑物搬到地面上,这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施工过程,而“施工组织设计”正是指导实现这一过程的重要综合性文件。一个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具备技术含量高,设计面广,综合性强,有的放矢,这样实现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2.3 技术交底制度
把分部、分项工程的关键工序的技术质量要求层层落实下去,力求让参加施工过程的每个人都清楚所施工部分的技术质量要求,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2.4 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制度;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审制度;工程质量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技术档案是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真实记录,必须永久保存)等。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质量标准化控制
3.1 实行建筑工程的逐级技术交底制度
工程开工前,由工程师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向参加施工全体人员认真进行技术措施的交底。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由施工员重复交代单项工程的技术措施,班组长每天要向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技术交底,坚决纠正 “只有编制者知道,施工者不知道”的现象。
按照 PDCA 循环过程,有秩序地全面开展技术管理活动。按照“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拟订改进措施——认真执行改进措施——检查效果——总结经验,纳入标准——处理遗留问题,转入下期循环——全面执行标准化工作,标准化统一现场的生产、管理——每月月底或一个层次(阶段)结束时,召开一次技术分析会议”的步骤进行。
制定工艺施工标准,对目测观感影响较大及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通病的分部分项工程,从原材料、操作工艺及方案控制等多方面,明确施工技术要求和措施。制定分项工程样板标准,各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前,均要按相关验收标准,由作业层技术骨干做出样板,再进行大面积施工。
3.2 技术复核
技术复核是施工阶段技术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控制施工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其目的是对各项技术工作严格把关,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一般来说技术复核通常有以下几方面:
1.建筑物定位:标准轴线桩、水准桩、龙门桩轴线和标高;
2.地基基础:土质、位置、轴线、标高、尺寸、预留孔洞、预埋件健置等到;
3.模板:内容包括尺寸、位置、标高、预埋件、预留孔洞、牢固程度、内部清理及湿润或涂刷隔离剂的情况;
4.钢筋:主要是品种、规格、数量、安装部位、连接情况 ;
5.混凝土:如配合比、骨料和外加剂材质、水泥强度等级和品种;
6.预制构件:位置、标高、构件吊装的抗裂度 ;
7.砖砌体:轴线位置、皮数杆、砂浆配合比、楼层标高、组砌方式、预留洞口位置尺寸。
3.3 建立原始资料和技术档案
施工原始记录是施工活动的真实记录,是评定工程质量的重要资料。也为以后工程维修、改建、扩建提供宝贵资料依据,并为总结施工经验、提高技术水平积累实践资料。因此必须严肃对待、认真记录、如实填写、妥善保管,记录应按规范要求的格式进行。对于反映施工过程的其他重要原始记录项目经理部可自行制定格式,但内容必须完整。对技术档案要做到专人管理,并建立制订收集、整理、归档、使用等制度。
四、加强对施工人员质量意识的培训
任何形式的管理,离开了人的质量意识都会成为空谈。建筑工程质量是以人为中心的生产活动。所以加强对施工人员质量意识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工、材料、机械等各方面因素的控制水平。为更切实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应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让施工人员树立起来质量第一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效益观念。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应随时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施工技术、安全等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结语:质量是建筑的生命。为此,建筑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培养技术过硬的优秀人才。同时,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和企业效益及市场竞争力具有强大的推动力。 施工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以及市场生命力,因此,做为工程管理者应在实际工程中采取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把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做到尽善尽美。
参考文献:
[1] 杨伟贤.论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J].科技信息, 200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