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技术创新能力范文

技术创新能力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38: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技术创新能力,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技术创新能力

篇1

关键词跨国公司R&D国际化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是确保国家竞争力的由多项能力要素耦合而成的内生能力体系,近10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世界上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在生产国际化的同时也进行R&D国际化,如在海外建立独立的R&D机构、跨国并购和R&D战略联盟等,而R&D的国际化势必对我国企业创新资源投入、研发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创新能力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R&D国际化的现状

目前,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设立形式灵活多样,主要采用的形式包括:其一,设立独资研究中心或技术开发中心。这是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最成熟、最高级的形式,它们与跨国公司总部联系紧密,而与其在中国的企业联系则相对较弱,主要任务是研究公司长期发展的关键技术。其二,在具体业务部门或合资企业内部设立研发部门。这类研发投资已经历了从消化吸收到技术创新两个阶段:前者的任务是实现技术的本地化,将国外成熟技术根据本地市场的需求特点、原材料特点等进行技术改造,以实现生产的本地化;后者则是在国外提供的设备、技术基础上研究开发新产品,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其三,与中国的大学、科研机构合作成立研究中心。一般采用项目委托、联合研究与开发、建立培训中心、建立联合研究中心等多种形式。如美国惠普公司与北京大学合办的中国惠普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研究中心。其四,与中国企业建立技术联盟。例如,朗讯科技公司与康佳电子公司合作开发手机;莲花公司与TCL信息产业集团合作开拓Internet业务等。在合作进行研究与开发的同时,成立合资企业,对研发的技术、产品直接进行市场化经营。而出于对技术保密和技术领先带来的受益考虑,目前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机构更多的是建立在其独资企业内部。

2R&D国际化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正面影响

2.1有利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开发

(1)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回流。我国许多地区与国外相比高层次研发工作机会不足,劳动报酬与国外相比也有较大差异,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R&D机构,将会创造大量的高薪工作岗位,不仅有助于稳定我国本土科技人才,而且可以吸引海外高级技术人才回流。

(2)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具有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良好环境,它们拥有完备的培训体系和先进的培训理念。我国研发人员虽然总体规模大,但是大都集中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主要从事基础性研究工作,缺乏面向市场的能力。跨国公司对研发人才的市场化培训,在给跨国公司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提高了这些人才的市场适应能力。同时,在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工作的中国员工可以利用跨国公司先进的设备,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积累大量的经验,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

(3)为本土企业培训人才提供支持。有些跨国公司还为我国本土企业提供培训服务。摩托罗拉公司与国家发改委合作成立了企业优化中心,向国有企业提供各种培训手段、方法和适用的规章制度。到2001年末,摩托罗拉已经为400多家企业培训了1400多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并且,跨国公司对其雇员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也可以为我国企业培训员工提供示范作用。这些培训也会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的建设。

2.2弥补了我国科研投入,尤其是企业研发投入的不足

R&D是一种高风险、高投入的经济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我国企业普遍面临R&D投入不足的困境。例如,2003年,我国企业在R&D的投资为186.01亿美元,占GDP的1.31%,而美国这一指标达到2.6%,日本3.15%,韩国2.64%,不仅如此,在总额来看,由于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我国全部的科技投入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而且在我国研发支出结构中,政府投入为主,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投资极为有限。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增加了我国的研发资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研发投入不足的窘境。

2.3利用先进技术、知识的溢出效应

跨国公司R&D国际化为我国带来先进的研发管理经验。跨国公司拥有最先进的创新体系与全球创新网络,因此,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的扩展,部分当地人员参与跨国公司当地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管理,必然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研发管理水平。

此外,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产生正面的溢出效应的另一条主要途径就是通过跨国公司向我国企业提供的技术支持或援助。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通常与我国的零部件、原材料与相关服务的供应商有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当外国子公司将其部分工作分包给当地公司时,这种联系就更加紧密。根据建立这种联系的目标来区分,分为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在后向联系方面,比如为了保证其产品的质量和竞争能力,为供应商建立生产性设施、提供技术援助、信息咨询服务和管理培训服务等,有利于上游产业的制造能力的改进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同时,当跨国公司对产品与工艺进行调整改进时,通常会邀请我国当地供应商与分包商的研发机构参与其中,从而使我国能够掌握必要的技术以适应其服务对象的产品与工艺变化,这种做法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常见。在前向联系方面,通过向下游产业的技术转移以及对当地经销商产品的包装、分配、维修或客户培训等服务,促进下游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和经销商服务能力增强。

3跨国公司R&D国际化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负面影响

3.1冲击了我国技术创新体系

(1)冲击了现行的以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研发体系。跨国公司R&D国际化对我国现行的科研体系带来破坏性影响。国内部分研究开发机构面临着来自跨国公司在项目投标中的竞争压力,而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研发实力和先进的科研仪器、管理经验,而使国内的科研机构逐步萎缩,其技术积累、人才培养等基础将难以发挥。

(2)抑制了我国企业的研发行为。一些跨国公司将我国作为生产基地,取消或削弱了合资企业中方的研发机构,使我国在获得跨国公司生产能力的同时,减弱了本国的技术开发能力。目前,在一些我国本来已经形成较强研发能力的产业领域,由于产品市场已被外商投资企业占有,国内的研发工作失去依附而被取消或削弱。

3.2造成我国企业和科研机构人才流失

跨国公司R&D机构不仅给研发人员提供了高薪,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因此国内许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大批人才被外资R&D机构吸引,从而严重地削弱了我国R&D机构的研发力量。

3.3国内研发成果轻易流失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还不健全,尤其是对过去由国家研究机构多年积累的很多研究成果,并没有很好地加以保护,这些成果有可能被外资研究机构以很小的代价获取,使我们丧失本来可以获得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一些属于保密范围内的技术和研究项目也可能随着主要人员的流动而流失。人才的流失实际上意味着我国科研院所或企业向跨国公司免费扩散技术。

4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4.1利用好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机遇,促进我国的技术创新

跨国公司对我国的R&D投资,对于我国技术创新是一个机遇,我国应该通过调整吸引投资的方向和政策,最大化地吸收和接受跨国公司投资的技术溢出;加强和跨国公司的R&D合作,以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调整吸引外资的方向和政策。在引资方向上,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引资的质量,扩大引资的技术含量,多引进技术合作型的跨国投资,这样有利于更好的接受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在引资政策上,真正把“以市场换技术”落实到实处,提高这一政策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世界银行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一个没有能力通过自身机构进行科研的国家,也难以从跨国公司的科研中得到较大的收益。一个发展中国家选择、吸收和利用科技知识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创新技术所需要的同类研究能力。”吸收能力存在着自我强化机制和路径依赖粘性,前期的研发平台和R&D投资将影响后一阶段知识吸收的多样化和效率。因此,要加强技术吸收能力培育:首先,促进企业积极寻求挖潜改造途径,增加R&D投入,开发新产品,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其次,加强对企业的技术服务和提高融资的便利性。可以建立企业技术服务机构,并为企业提供各类专业的人才,同时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便利的融资环境,加快企业的技术革新。

(3)加大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R&D机构。在国外设立R&D机构是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应该利用好这一契机,通过良好的科研环境建设以及科研设施的改进,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R&D机构。这样虽然给跨国公司带来了技术的革新,但同时也加大了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而且技术的集聚效应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

4.2学习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经验,实现我国企业自身的R&D国际化

最近的实证研究发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向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可以提高母国企业的技术水平,这被称为反向的技术溢出效应。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对高新技术的相对垄断,与国内独立开发相比,成本要低得多。同时通过对外投资,也能够更好的学习国外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经验。具体地说,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大力发展我国技术寻求型的对外投资。对外投资具有反向的溢出效应,我们的企业就要积极的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尤其加大在发达国家技术聚集的地区投资,发展技术寻求型的对外投资。这不仅需要我们的企业有相当的规模,我国政府也要加强对企业跨国投资的指导和可行性研究,引导企业在合适的地方投资合适的产业。

(2)逐步开展我国企业设立在其他国家的企业的R&D活动。设立在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R&D活动,进一步拓宽投资技术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并根据当地市场需要开发新产品,更多地占领当地市场。设立在技术水平先进发达国家的企业通过R&D活动,可更好地开展技术获取工作,充分利用境外企业接近当地技术资源的优势,实现跟踪先进技术的目的。

(3)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跨国公司结成战略联盟。这样可以吸收他们的先进技术,也减少了独立进行R&D的风险性。如与之合作在海外兴办技术开发中心、海外实验室等,还可就某一方面的技术开发项目结成较松散的联盟。

(4)培育和壮大我国的跨国公司。企业实行跨国经营,可以更好地获取国外技术进步的信息和资源,利用国外资源、技术、资金、管理经验,从而择优确定企业技术进步战略,实现企业技术进步要素优化配置,壮大企业技术进步的实力。目前,大多数跨国经营企业规模较小,难以形成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必须进一步培育壮大我国的跨国公司,实施企业集团化经营战略。

参考文献

1刘云,王硕.跨国公司海外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模式初探[J].预测,2004(6)

篇2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一、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含义

(一)企业技术创新概念的提出

1912年,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企业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所做的新的组合”。企业的生产要素大致可分为人力要素、财力要素和物力要素,它们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并不是所有的组合都是企业需要的创新,创新是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或提高质量或加快速度,或兼而有之,要素的组合方式并不是一种随意的行为,而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首先,要根据市场的需求,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要素占有情况,明确的基础创新的目标;其次,人力要素运用科学理论、数学模型、真实数据等,进行测算分析,估计项目的可行性;最后,在人的指导下,将需要的物力要素及财力要素投入到具体的技术创新过程中,进行创新实验。创新是不断尝试的结果,每一次的尝试的失败都是为了创新的成功做铺垫。

(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出

不同的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是不同的,一些学者从能力本身来界定技术创新能力。这一观点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由于企业的特性所决定的,是企业本身所具有的,不具有模仿性。由于不同企业拥有的要素资源、财力支持、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等硬件及软件不同,企业中的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采用新工艺、新方法的决策不同,所以在改善质量或提高速度的效率和效果上也会有所不同,这用差异就是体现了不同企业在运用资源整合时的技术创新能力。

另一些学者从过程的层面来定义技术创新能力。这种观点强调技术创新是一个多人参与、集体协作、集思广益的思考与实践的过程,它强调过程的重要性,认为由组织生产某种新式的、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的过程即为技术创新能力的体现,侧重对过程的把握与考核。有学者认为“组织通过不断学习,从而为企业革新带来新的思路与想法,为企业经营绩效产生催化作用”,这也是从过程这一角度阐述了技术创新能力。

有了从过程的角度定义技术创新能力,就会有从结果层面考量技术创新能力。顾名思义,从结果的角度则更注重产出效应,即在投入企业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同时,配以新思维、新想法创造出更先进的、不同于现有的产品或服务以体现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二、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

基于对上述技术创新能力的不同定义,其评价的指标也有所不同,下面将分别进行论述:

(一)基于从能力本身定义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自身所具有的,从其根源方面看,它是企业中各种要素能力的组合,所以要评价技术创新能力,就要从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要素资源入手,前面说过企业的资源大致可分为三类: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能力不仅包括是指企业中参与创新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包括管理人员的决策水平以及其他不直接参与创新的人员的间接支持;物力资源包投入的物质生产要素,如主要原材料、能源等;财力资源则主要是资金的支持。技术创新的能力,只有企业中各个要素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才有可能实现创新。近年来,通过不断的实践研究,事实证明,除了企业内部,企业外部的环境要素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部环境也可以从上述三方面提供能力支持,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长,人力方面提供外部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咨询,物力方面提供专利技术和专项设备,财力方面从国家和政府的角度提供专项资金,这些外部环境要素与内部能力要素本身的能力组合就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体现。

(二)从过程角度定义技术创新能力。如前所述,这一说法本身强调技术创新是一个由多个环节组成的、有序联系的动态发展过程,每一个子环节都会对最后的技术创新结果做出不同程度的贡献。因此,从这一方面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就要评价其各个运行过程,其评价指标可包涵要素投入过程、生产制造过程、改良更新过程、管理评价过程等,由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既存在共性,也存在个性,因此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权重比例也不同,同时赋予各个组成过程以相应的权重,让后进行加权,得到的数值也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因为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各个要素并不是单纯的叠加,就能体现整体的效用,当然,这种方法对于粗略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三)从结果的角度定义技术创新能力。当技术创新实现成果转化时,其能力体现在具体的产品或服务上,我们就把能力这一无形的要素转变为有形的要素。那么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价也就可以代替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对于评价产品和服务,这一领域的研究比较成熟,如对其质量、客户口碑、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程度等进行相应评价,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将数据进行汇总,最后的出最产品或服务的综合评价,即刻粗略的出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水平。

三、对于现有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思考

上文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含义入手,介绍了三种主要的评价方法,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其本是都是对不同要素进行评价,只是三种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定义技术创新能力,因此,其选取的要素指标也不同。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第一,要素的选取存在一定困难,不仅在选择本身,还在选择的数量上,要素的选取必须体现科学合理有针对性上,同时选择过多会增加评价的成本,而选择过少,不能准确评估技术创新能力;第二,选择评价要素后,运用哪种方法进行要素整合也是一个难题,这本身比要素的选择更重要,因为技术创新是一个由多方面因素共同配合的结果,因此选取的方法要考虑到各个因素之间的促进与抵消作用。

四、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外学者在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突出性问题,因此,在以今后的研究中,应重点关注上述所列举的问题,以期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更精确的评价,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80

[2]魏江,许庆瑞.企业新能力概念、结构、度量与评价.科学管理研究,1995(5):5055

[3]王立新,高长春,任荣明.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东华大学学报,2006(3):3437

作者简介:

篇3

目前中国制造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国内面临劳动力成本过高、生产效率偏低、原材料利用率低、能耗大等严峻挑战[1];国际方面,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为了保持制造业的先进地位,发达国家严格限制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使得引进方式获得先进技术的难度更大,解决这些问题的焦点在于中国企业自主技术能力的提升。面对新一轮工业革命给当今中国制造业带来的技术赶超机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破解资源约束,优化产业结构,在新一轮科技发展中抢占先机的契机,密切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对于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势在必行且具有重大意义。

2理论回顾与分析

2.1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与后发技术追赶的历史经验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耗费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2]。“战略性”强调该产业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能够实现产业主导技术突破所带来的潜在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新兴性”强调产业技术的先导性,认为该产业处于生命周期的萌芽期及成长初期,核心技术和主导设计都不成熟,技术和市场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3]。对于后发国家而言,技术变革的有利时期通常是在技术的初创期甚至成长期,由于该时期发达国新的技术体系处于初创阶段,产业进入壁垒低,技术创新的盈利机会和增长潜力大,因此存在技术追赶的“机会窗口”[4]。因此中国做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旨在通过掌握新兴产业的领先技术为改造传统产业提供优势,从而完成跨越式发展,实现对发达国家的经济追赶。

2.2自主创新与后发国家技术追赶路径

传统追赶理论针对后发技术追赶的研究,基于后发国沿着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既定技术轨道的追赶情境[5]。国内学者陈劲1994年提出自主创新,并认为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终极目标应是实现更多的自主技术创新,提高发展的竞争性与持久性[6],国内外研究把自主创新分为三种模式: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本文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中的典型企业为样本,结合中国情境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高技术企业技术赶超的路径“是什么”、“为什么”;分析在后发追赶情境下高技术企业技术能力提升与技术赶超路径模式,为高技术企业技术赶超提供理论借鉴。

3研究方法

3.1案例企业选择

案例对象选取基于以下标准:①行业有一定分散性,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子行业,以提高研究结论的普适性;②被选择的样本与研究主题高度相关,使案例对象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最终选择了两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

3.2案例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案例调研采用半结构化访谈进行,结合媒体报道、专业杂志、文档资料等二手资料作为信息来源,通过多样化的数据来源进行三角验证。案例分析采用模式匹配和时间演化相结合的方法,以高新技术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实践为主线,从纵向维度描述不同阶段每个案例主体的技术能力演化过程;再把两个案例进行对比。围绕核心问题“高技术企业的技术赶超路径是什么”,其关键影响因素、相互关系逐渐显现出来,主要有:技术环境、技术能力、技术来源方式、技术战略等。

4案例描述及分析

4.1政府引导下的高铁产业赶超路径:“引进—集成—创新”

(1)高铁产业的整体技术环境。大规模发展高速铁路,是中国在能源和环境约束下解决交通运输供给不足,同时带动大批高新技术和相关产业、制造业提升与发展的战略决策[7]。法国是世界上最早致力于高速铁路研究的国家,同时善于技术引进再创新的日本通过积极与法国合作,引进法国技术创新的先进成果,集中力量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在短时间内对高铁技术进行了系列改进与创新。此后英、德、美国等在该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与技术追赶,这些发达国家在较长时间内,形成对高铁技术的国际寡头垄断格局。当时世界最高水平的高铁技术体系是日本新干线、法国TGV和德国ICE三大技术体系。(2)中国高铁技术的发展与赶超过程。中国高铁及车辆技术的研究经历了近20年的里程。以2008年为分界点,将国内高铁技术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0年至2007年,该阶段前期主要依靠国内企业自主研发进行技术突破,后期铁道部决定转而采取国际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路径,有针对性地开展德国、日本、法国的高速动车组的引进消化吸收。从2004年开始经历了整机进口、零部件进口、整机组装、技术消化,提高国产化率的过程,中国北车积极消化吸收引进技术所蕴含的隐性知识,采用先模仿、再创新的方式,短时期内缩小了与国外的技术差距,建立了时速200~250公里技术平台和动车制造体系。但是制造能力并不等于创新能力,当时中国北车在高铁车辆国产化改造中,对高速列车的九大核心系统的认知,还停留在参照引进的图纸从事低水平的研究阶段。第二阶段从2008年至今,实施《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进入以自主创新为主的阶段[7]。这个阶段可以用两个跨越式台阶来描述高铁产业技术创新:第一个跨越,自主研制时速350公里动车组,主要解决高铁技术系统耦合引致的技术需求,可以看成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的技术优化,依靠国内技术攻关,中国高铁在转向架技术、轮轨动力学、车体结构等影响列车提速的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第二个跨越,突破了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列车,同时依托时速500公里高速列车试验的技术需求,开展高新技术在应用中带来的基础理论研究,在气密强度、振动模态等十大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8],上述关键技术的突破,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技术集成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通过集成世界4种最先进的高铁技术,我国高铁产业具备了产品完全自主开发能力、低成本进军国际市场优势。依托国家大型建设项目,在铁道部的引导下,国内高铁企业成功实现了对世界高铁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通过技术引进,高铁企业搭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铁产品技术平台,最终完成了高铁技术的跨越突破。通过对中国北车与国内高铁企业研发、制造能力的各阶段观察,发现中国高铁企业的技术能力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定积累水平的初始技术能力阶段(第一阶段);持续改进与发展技术能力阶段(第二阶段);复杂产品的系统集成创新能力阶段(第三阶段)。中国高铁产业的成功赶超是在科技部、铁道部和行业部门协同下组织实施,铁道部通过统一向国外招标,一揽子引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然后根据高铁所需要的项目性质,通过大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校、核心配套企业等组成各项目联合体;形成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国家科技项目经费为牵引,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各创新主体的作用,把多方技术创造性地集成;最终依托国内巨大运输市场需求,使高铁产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突破。据此提出以下命题:命题1:对于具备一定技术积累、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选择引进产业带动效应大的重点技术,通过技术消化吸收,强化集成创新能力,这是后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重要切入点。命题2:以国家科技项目经费为牵引,由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建立协同创新平台,集成优势创新资源,是实现复杂产品系统创新与技术赶超的关键条件。

4.2中兴通讯的技术赶超实践:“跟随———引领”模式

(1)产业技术环境分析。电子信息产业是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性最强的高技术产业,作为科技主导的产业,它的首要特点是研发投入多、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技术环境整体处于复杂与高度不确定性。在国际经济衰退背景下,中兴通讯和华为逆势增长,在市场份额和专利权上都有重大突破。中兴通讯2012—2014年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前三,当今已拥有超过6万件全球专利申请,1.7万件已授权专利[9]。作为信息通讯领域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企业,成功实现了技术追赶和多项突破,进入全球信息通讯企业第一方阵,居于引领地位。(2)技术追赶与超越历程。电子信息产业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兴通讯从技术追随者、局部领先者、到技术标准制定者,实现了追赶与超越的“三级飞跃”,企业的技术能力也经历了从弱到强的三个阶段:1987—1995年“跟着跑”———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形成自主产品开发能力。1987年中兴进入以固定电话为主的国内通信行业,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通讯信息业与国际先进技术相差30年以上,在“后发优势”战略思维下,中兴通讯一步到位引进当时最先进的数字程控交换机技术,并努力对该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根据技术轨道理论,在累积性弱的技术轨道中,企业容易学习和追赶,同时在技术发展中容易出现实现跨越的机会[10]。中国信息通讯业实现技术突破和赶超,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利用通讯技术产业的技术轨道积累性较弱,移动通讯技术演化过程“整体上升、代际差别”存在技术跨越的机会窗口,从而抓住市场重大变化带来的有利机遇实现赶超。在技术跟随战略下,中兴始终将技术能力的提升放在首位,借助逆向工程等途径分析引进技术的核心隐性知识,挖掘核心隐性知识与自身知识的互补性,特别注意“学习机会”的大小,通过“干中学”进行技术积累,缩小与领先者差距。1995年中兴自主创新研发了10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标志着自主开发能力提升。1996—2005年“并肩跑”———培育复杂技术整合能力、实现技术多元化。1996年中兴实施战略三大转变,一是产品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化拓展;二是产品市场由“一网”向“多网”扩展;三是从通讯传输产品进入手机生产领域。容量巨大的中国市场为中兴通讯这一阶段的跨越发展提供了主要优势,中国市场对电子类产品的需求升级给坚持市场导向战略的中兴提供了机遇。快速而准确地捕捉市场机会的战略能力,使得中兴识别和利用每次市场机会,开拓了小灵通市场、研制手机产品,大规模进入大众消费品领域,充分发挥它在制造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奠定了中兴通过能力积累最终实现原始创新的基础。2002年CD-MA、GSM和PSTN三网融合标志着中兴的复杂技术整合能力迅速提升,在许多技术领域极大地缩短了与技术领先企业的差距,从2G时代的跟随者,跃升为全球3G时代的同行者,并且有能力进一步在核心技术领域突破,从而将技术战略从技术跟随型转向技术引领型。2005年以后“领跑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核心技术领域。随着行业地位的持续提升,中兴的技术研发从国内向国际研发合作发展,加大了海外市场和研发中心的扩张度,重视R&D,每年研发投入约占销售收入的10%,2013年R&D投入超过了10亿美金;在美国、法国、瑞典、中国设立了18个R&D中心,各个R&D机构形成了“蛛网型”内部知识共享网络,多渠道多方式的知识交流,提高了R&D网络的联系深度、广度和多元化[11]。国际研发合作有利于企业获得互补性知识,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有利于降低研发风险和研发成本,提升研发的规模效益;有利于产品适应东道国顾客的特定需求,增强在各国的适应能力,为中兴知识储备调整和准确捕捉市场机会创造了机会,也为实现产品和服务多元化以及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准备了条件。目前在LTE/4G、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技术领域,中兴拥有数千件基本专利、核心专利,其中持有专利的90%以上为技术品质高的发明专利。在核心技术领域,作为4G标准的主要起草者、5G技术标准的主要创新者,中兴成为信息通讯技术的领跑者。分析发现:通过“干中学”进行技术积累,同时建立广泛的国际研发合作是中兴通讯利用机会窗口进行技术跨越发展的前提基础;把握市场机会,尽早预见到由于技术变化带来的市场转型,继而占领新一轮技术转型先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最终拥有技术标准制定话语权,成功实现技术赶超。命题1技术能力积累和构建广泛的外部研发联盟是后发追赶情境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技术追赶的基础。命题2处于市场成熟、竞争充分产业环境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注重技术和市场的结合点,尽早预见到市场转型,继而占领技术转型先机是技术赶超实现的重要条件。

5结论及政策启示

5.1技术赶超路径选择:技术能力与技术来源方式的协同

技术赶超路径选择受到技术环境、企业技术能力、技术来源方式等因素影响。企业技术能力是推动技术赶超的前提内因,是赶超成功的关键因素。特别是企业涉足全新技术领域赶超时,能否在赶超过程中迅速有效地弥补自身知识与能力的空缺,“开辟新的技术积累轨道,积累新的技术与技术能力,是赶超成败与否的关键”[12]。在技术和市场已经高度国际化的技术领域,当新兴产业内的企业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时,可以选择技术收购、技术引进等方式,通过消化吸收来提升技术能力,并在技术能力提升的基础上,调整研发模式,加快技术追赶速度。同时,根据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技术特性采取差异化的创新策略。因此,后发追赶情境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阶段的技术追赶会表现出不同特点,可以选择的赶超路径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5.2后发追赶情境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赶超的启示

篇4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279-01

一、引言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许多学者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但是大多数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没有将其与外部环境和创新网络结合起来。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原则

1.目的性原则。不仅仅是为了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发现薄弱环节,为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明方向和提供决策参考。

2.科学性原则。在建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要避免各指标间信息的重叠,采用的方法既能解决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的相关问题,又要使各指标的设定以精确的内涵及外延相结合,做到科学合理、界定准确。

3.系统性原则。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可归结为:创新积累――研究开发――生产制造――新产品销售,最后实现经济效益。这一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在建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时必须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系统地、全面地反映企业的技术创新的实际能力。

4.定性和定量结合原则。定量指标反映企业创新能力的具体方面,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往往用定量的指标衡量。定性指标使创新能力中无法用数字衡量的部分得到了体现。

5.可比性原则。建立的指标体系应能对多个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因此,在选择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各企业创新能力统计指标的差异,指标的名称、含义、范围和统计口径尽量标准化,以保证指标的可比性。

6.可操作性原则。建构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现实性,指标数值与企业内部财务、权威机构的统计指标相一致,做到资料易于收集,一些复杂的计算方法可以借助计算机计算,使其操作方便、快捷。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1.研发能力。这是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是创新资源投入积累的结果。它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2.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这是指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是由其投入直接决定的。在同样的条件下,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越大,其产出就会越大。该指标包括人力投入、经费投入与设备投入3个二级指标。这3个三级指标代表该产业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情况。

3.技术创新的产出能力。企业技术创新的产出突出显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要素组合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现实、最重要的指标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以科研产出和产品产出2个二级指标来体现:科研产出,由专利申请数与拥有发明专利数表示;产品产出,由新产品销售收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占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表示。

4.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指企业从整体上、战略上安排和组织实施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具体可以细化为6个二级指标:创新战略与创新预测决策机制、企业内外部协调机制、创新激励机制的完善程度、企业与外界合作能力、产学研结合情况、组织结构的适应性。

5.外部环境。与其他大多数能力指标一样,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到该产业周边的环境影响,其所处的市场环境,乃至整个产业的大背景,成为其技术创新的平台和基础,是支撑技术创新的经济实力,也是技术来源。

6.创新网络。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就是企业和其它各不同层次的相关企业或组织,基于共同的技术创新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网络组织形式。目的是为了解决现代创新环境下,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资源稀缺性以及企业内部技术创新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突出矛盾,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外部资源强化核心技术,实现创新目标。

四、结论

总的来说,这些研究从创新能力的界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评价指标的提出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不能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的能力要素指标,还应当加入适当的外部环境指标和创新网络指标,这些指标可以通过不同地区的企业创新能力的比较来选择。

参考文献:

[1]魏江,许庆瑞.企业技术能力的概念,结构和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5,1.

[2]曹崇延,王淮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预测,1998,2.

篇5

内容摘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分解为技术创新资源获得能力、技术创新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实现能力三个要素,而集群环境会对这三个要素产生影响。本文在分析集群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关键词:集群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集群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

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状况和自身条件,利用内外部的技术创新相关资源,进行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和应用,以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能力。产业集群是指相同或相关行业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地理位置聚集而形成的紧密联系的集合体。产业集群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创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提供了创新所需的资源、降低了创新的成本、促进了创新成果的传播和应用(胡大立、张伟,2007)。但是,产业集群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同时,也为技术创新带来了阻碍作用,如拥挤效应、“搭便车”现象、“柠檬市场”、技术锁定、转移成本过高等(龚荒、仓基武,2003)。因此,产业集群中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受到集群环境的深刻影响,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应该与非集群企业有所不同。本文尝试在分析集群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构成要素

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分解为技术创新资源获得能力、技术创新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实现能力三个组成要素。

技术创新资源包括资金、人才、设备设施和技术信息,占有技术创新资源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因此技术创新资源获得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创新管理能力是企业发现和评价创新机会,进行创新决策,组织管理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它是企业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对技术创新过程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管理层的创新意识、创新激励机制、组织沟通水平等;技术创新实现能力是企业进行研究开发,获得技术创新成果,并将技术创新的成果应用于企业的生产和服务,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的能力。它取决于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市场营销能力。

集群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一)对企业技术创新资源获得能力的影响

技术创新所需的资源包括资金、人才、创新设备设施和技术信息,集群内企业在这四个方面都有优势。集群内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地理位置邻近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集群内企业的高生产率降低了银行贷款的风险,使企业易于获得所需资金,以及与行业有关的设备、投入品等在集群内广泛存在,群内企业很容易获得。集群内有为企业提供人才的大学、科研机构和培训机构,产业聚集也吸引了大批专业化技术人才,同时集群中人才的频繁流动为人才提供了学习机会,提升了专业人才的素质,因此,在产业集群中聚集了大量的专业化技术人才,企业很容易获得创新所需人才。产业集群内还聚集着一批技术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它们通常承担了技术信息交流的平台,集群企业很容易从中获得所需信息。同时,集群内的知识溢出效应使得技术信息广泛流传于集群之中,集群企业能够比群外企业更容易获得这些技术信息。另外,由于产业集群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其中包括大量为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优惠和支持的政策,例如专项资金投入、提供技术创新融资和担保、人才引进优惠等。总之,与非集群企业相比,集群企业获得技术创新资源能力有很大提高。

(二)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能力的影响

产业集群对企业技术管理能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的创新意识来实现。在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彼此邻近加剧了竞争的隐形压力,迫使企业必须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获取竞争优势。此外,集群企业之间基于产业链的紧密联系迫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适应自己的客户或供应商的创新。同时,集群内率先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所取得的超额垄断利润也给企业以很大的竞争压力和利益驱动,使企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因此,集群企业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

(三)对企业技术创新实现能力的影响

技术创新的实现就是进行研究开发,并将成果应用于生产和服务中,将新产品推向市场获得经济收益。在这一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新产品生产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集群环境可以提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在研究开发能力方面,产业集群中企业在地理上的邻近使企业易于与其上下游的供应商、客户、商甚至竞争对手在生产、销售、产品开发、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技术难题、研制新产品,提升了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大学和研究机构与集群企业经常交流,快速将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同时为企业解决创新中的难题;集群中的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支撑、人员培训等服务,促进了知识的交流和扩散,增强了企业研究开发能力;产业集群中存在着“学习曲线”,企业可以吸收其他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使自身学习新技术变得容易和低成本,因而提升了研究开发能力;企业的地理邻近和员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非正式交流以及劳动力在集群内企业间的流动使区内的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新思想(特别是隐含经验类知识)快速扩散,增强了集群内所有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在市场营销能力方面,集群企业可以组织起来进行区域营销,增强了企业的市场能力。作为买方,集群内的主导产业一般都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可以实现大批量购买,特别在原材料的购买方面有强的议价能力;作为卖方,由于集群内产品具有区位品牌,差异化程度高,作为卖方的地位增强;同时集群内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占买方购买量的比重大,因而增强了企业的市场议价能力。

构建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文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给出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看出,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23个指标构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指标进行赋权。首先设计专家调查问卷,对每一组底层指标对其上一级指标的重要性两两比较,比较时采用1-9评分标度,然后根据专家的评分结果求出每一组底层指标对其上一级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对单个指标的评价采用等级评分法,请多位专家对每一个底层指标确定5级评判等级(很好、好、一般、差、很差)的判断标准,并对评价等级很好、好、一般、差、很差分别赋予分值100、80、60、40、20,即可得出某一具体企业的各底层指标分值,将所有指标的分值进行加权平均,即得出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胡大立,张伟.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困境及突破[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5)

篇6

一、科技中介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Jeremy Howells(2006)指出,人们常常从创新活动的过程和机构角度理解科技中介。从活动过程角度看,科技中介是创新顾问活动、技术和知识经纪活动、知识和服务的桥梁性供应活动。从组织机构角度看,科技中介是推进技术转移的公司、经纪人、桥梁和纽带、边界机构。Wood.P(2002)认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就是知识密集型行业服务,指业务极大地依赖于专业知识与专门技术,提供知识型的中间产品和中间服务的一个团体或一家公司。

R.KeithSchwer(2003)把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内不断地产生与商业相关联的创新的潜力。Tomi(2003)认为,区域的创新能力是区域内企业和其他组织共同的创新能力。黄鲁成(2000)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是以区域内技术能力为基础的、实施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能力。唐福国、陈光(2001)认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指某一个地区运用区域内特有的资源以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体现为市场与技术机会的结合能力以及创新时机的形成能力。

二、科技中介组织与区域技术创新主体的协同发展机理

协同论是在一般系统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重要系统理论。20世纪4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贝塔朗菲(Bertalanffy)在其《一般系统论》中首次将系统作为一个科学体系进行论述。贝塔朗菲把“系统”定义为“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综合体(贝塔朗菲,1987) ”,解释系统是由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些部分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肯在20世纪60年代对激光现象进行研究时发现,一个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既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影响,又存在着相互制约和协作,在一定条件下,由于这种相互作用和协作,系统就会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在客观上产生时间结构、空间结构或使时空结构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演化,提出了用复杂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来说明系统自组织现象的观点、原则和方法。这一理论指出,系统的有序性是由诸要素的相互协同作用而形成的,是系统有序结构的内部作用结果。系统中子系统的协同作用,使系统整体出现各子系统所没有的系统属性和功能整体的属性不等于内部各个子系统简单之和,部分在整体中的协同作用能够产生新的能量。

区域技术协同创新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活动,创新资源、创新行为主体间协同关系形成之前,相互之间有一个搜寻、选择及被选择过程。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无论是在企业间,还是企业与企业外的科研机构、高校等,要先搜寻、识别,再根据各自的效用函数和收益预期,历经博弈,走上协同,完成技术创新。如果每个企业在浩如烟海的信息里,单靠自己去完成搜寻、识别,工作量非常之大,成本非常之高,并且在鱼目混珠、真假难辨的市场上,风险也大,难以形成合作博弈。许多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或某些方面力不从心,或某类资源缺项,均需要中介组织,综合社会高度分工而产生的众多比较优势(体现为核心能力),互补互动,集成于技术创新,极大降低技术创新运作成本与风险。

(一) 科技中介与区域技术创新主体的互动关系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过程就是创新技术主体的协同互动创新过程,科技中介机构在整个互动关系中担当着主体角色。本文以科技中介机构为切入点,描述科技中介机构与其他区域技术创新主体的互动机理(见图1)。即在政府法律法规的支撑下,科技中介机构按照有序的市场规则运作参与创新活动,与企业的创新投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力投入一起作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投入模块,形成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动力。

首先,在科技中介机构与政府的互动过程中,科技中介机构是一个传递政府扶持政策、宏观信息的载体。一方面,科技中介机构将政府对科技企业在财政、税收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传递给技术交易的双方;另一方面,科技中介机构还把企业的技术需求、技术市场等信息等传递给政府部门,以便纠正以往支持策略的不足,开发新的支持政策。

其次,在科技中介机构与企业的互动过程中,科技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供给和需求信息的信息流,并利用信息的流动形成信息流循环,加速创新知识转移和转化。

由于大多数企业难以凭借自身力量解决在技术创新中遇到的问题,只能通过外部渠道获取相关技术信息。科技中介机构凭借其强大的网络渠道,接受企业技术需求信息,以聚集的专业化人才网络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降低企业独自寻找技术来源、技术顾问的交易成本。

最后,科技中介机构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互动过程是实现创新价值的过程。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技术供给方,自身不具备对外输出技术的能力。科技中介组织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资源信息汇集到一起,由其构建的网络将信息扩散到技术需求者中,使技术供给双方能够快速完成技术对接,使技术生产与技术消化迅速完成,加速技术成果向市场的转化。

(二) 科技中介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

Cooke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创新主体所构成的制度创新网络。这种网络化的关系使得系统内技术的扩散和资源的共享至关重要。在区域创新网络内,科技中介机构与其他创新主体始终密切相连。通过积累社会资本和整合区域资源来确保创新主体之间能够融合互补、交流合作,实现系统内技术和资源的共享。

1.促进区域社会资本积累,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科技中介机构以知识和信息为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化服务,不仅为其他创新主体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创新需求信息,使创新主体以低交易成本和低风险实现协同创新,还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公证、监督、规范技术创新过程,帮助创新主体做出正确决策,保证技术创新顺利进行,还提供其他的创新配套服务,如咨询服务、人才培养服务、投融资服务等。科技中介机构通过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实现区域创新系统内社会资本的积累,使创新主体从多种渠道进行互动合作,并且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激发产生新技术和创新思维。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社会资本是指一个特定区域内,企业与相关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外相关实体、群体之间的社会联系等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包括企业获取并利用这些关系来摄取外部信息和其他资源的能力的总和。

2.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提高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

科技中介机构可以从创新主体的需求出发,在较大范围内,通过市场手段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后进行优选,为用户提供优良的创新环境和配置丰富的资源,提高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科技中介机构作为综合性创新要素市场的主体。还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区域内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创新资源有效的整合和创新主体的互动合作,提高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此外,科技中介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和强化政府的监管行为。科技中介行业中的评估机构、资格认定机构、行业协会、商业组织等,承担着对市场监督与调节任务,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维持市场正常的运营秩序,优化完善区域创新环境,使得区域创新系统的整体创新能力大于各个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之和。

(三)评估模式:PEST—SWOT模型

科技中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可以构建PEST-SWOT分析模型进行评估,同时,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在某一时期内存在一定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着机会与威胁,但这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换。在PEST—SWOT模型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PEST-SWOT模型即对内部因素(优势和劣势)和外部宏观环境(机会和威胁)两方面整合起来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每一个单项又可根据不同的分析对象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形成SWOT-PEST矩阵分析模型(见表1)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可以采用各种定性(如德尔菲法)、定量(如AHP方法、灰色预测法)的分析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展开深层次数据挖掘,为组织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利用PEST—SWOT模型,评估科技中介推动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状况,为促进科技中介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三、实证研究:科技中介与绍兴区域技术创新案例

绍兴市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3位,科技进步水平居第4位,6个县(市、区)全部为省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其中新昌县、诸暨市相继获得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其中新昌县、诸暨市相继获得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称号。绍兴市还被科技部确定为浙江唯一的“全国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升级为浙江第三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绍兴市科技中介服务业不断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全市科技中介服务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研发与服务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见表2)

科技中介在信息服务、产学研合作、企业技术合作、咨询服务、人才培养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方面发挥较大作用,特别是在技术创新服务和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走在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

(二)PEST—SWOT模型分析

基于上述对绍兴的调研分析,结合PEST-SWOT模型构建的步骤,本文对绍兴市科技中介机构推动区域技术创新力提升作如下分析归纳。(见表3)

四、结论与对策

研究表明,从制度安排、组织设计、创新路径以及网络体系等方面设计科技中介组织与区域创新主体协同发展模式,是推动区域技术创新能升有效途径。

(一)培育新型科技中介组织

根据区域发展的要求,根据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发展新型的科技中介机构。要充分发挥科技中介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黏合剂”作用。科技中介积极与政府的协同沟通,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科技中介应走进行市场化的运作之路,建立科技中介同大学、科研机构等的协同发展机制,进而实现区域创新系统的高效运转。

(二) 完善科技中介的运营机制

建立科技中介投资主体及融资渠道多元化、市场化的系统投融资模式。进一步深化科技中介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积极探索股份制等企业的运作形式,在完成公益服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市场化服务。同时,各类科技中介在明晰自身战略的基础上,要完善各类制度体系,通过完善的制度体系推动科技中介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区域创新主体协同发展的网络层次和节点

建立协同创新网络的关系链条:政府、科技中介组织、企业的联结;大学、研究机构、科技中介组织、企业的联结;建立以开放与共享为核心的科学数据和信息资源共享的管理机制。

(四)提高科技中介整合及服务质量和效果

政府相关部门应对科技中介组织进行监督和评价,对服务的各个环节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善,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科技中介组织的运行效率,适应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使核心资源得以集中,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五)完善科技中介人力资源体系

篇7

关键词: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F427;17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10)03-0124-04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构成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因此,建立有效考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中观视角和基础,必将成为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内关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一是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表征进行综合和总结,二是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关于产业技术能力评价方法,史清琪等(2000)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建立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李元(2002)基于竞争潜力、竞争实力、竞争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产业竞争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常玉等(2003)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西部13个国家级高新区产业进行分析与评价;陈权宝等(2005)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GPCA)方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吴雷等(2009)采用改进的DEA评价模型,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设计创新投入能力、R&D能力、产品营销能力、创新产出能力的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众多,结构复杂,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评价体系逐渐完善,但仍存在不足。如缺乏对不同区域、不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与评价;评价指标盲目追求全面,缺乏对不同时期产业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理解,而使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降低。所以建立一套客观、可操作的评价体系是进行评价工作的目标。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正确的评估,发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距,制定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措施有积极的意义。

安徽制造业企业由于起步较晚,一般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在市场竞争中大多处于劣势,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并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本文选取安徽制造业行业为样本,根据2004-2009年安徽省企业创新调查、安徽省统计年鉴、安徽科技统计数据,通过构建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比较了样本行业创新能力的相对强弱,以此来分析增强安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

二、安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将运用因子分析对安徽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首先,构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因子得分对样本的创新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1.变量及样本的选取

本文根据2004-2009年安徽省企业创新调查的数据,最初设定了20个观测变量,这些变量从创新费用支出结构、创新费用来源、创新研发主体、创新产品销售和自主品牌拥有等方面反映了该阶段企业创新的最主要特征。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对变量进行了筛选,筛选的原则是剔除在旋转因子矩阵中每个因子载荷都很小的变量。最后选取了18个变量:企业资金占创新费用来源比重(X1)、金融机构贷款占创新费用来源比重(X2)、有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的企业比重(X3)、产品创新本企业自主研发企业比重(X4)、工艺创新本企业自主研发企业比重()(5)、产品创新原始创新企业比重(x6)、产品创新集成创新企业比重(X7)、工艺创新原始创新企业比重(x8)、工艺创新集成创新企业比重(X9)、国内新企业数比重(X10)、企业新企业数比重(x11)、国内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X12)、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X13)、拥有自主品牌企业比重(X14)、申请专利企业比重(X15)、注册商标企业比重(X16)、技术秘密内部保护企业比重(X17)和开展内部R&D企业比重(X18)。本文依据安徽省统计年鉴选取制造业的29个子行业作为样本。

2.因子分析

通过对18个变量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得出KMO值为0.730,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的渐进卡方统计量的值为786.305,相应的sig.值为0.000,两者均说明选取的18个变量包含的信息有显著重叠现象,适合使用因子分析方法。18个变量的公因子方差绝大多数在90%以上,说明公因子保留了原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提取公因子的方法为主成分法,根据特征值大于等于1的准则来确定因子的个数。由表1总方差分解表可以看出有4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这4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8.796%,符合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的经验准则,确定因子的个数为4个。4个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2.205%、15.028%、12.18%和9.383%,用于下文计算因子综合得分。

为了便于解释每个因子的含义,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这里选取方差最大化旋转方法。根据旋转因子载荷矩阵,)(3、x6、x7、)(8、)(9、X10、Xll、X15、X17和X18在因子1上具有较高的载荷,分别为0.980、0.892、0.903、0.924、0.926、0.942、0.936、0.9(16和0.987,根据变量的含义,用载荷最大的X18为因子1命名,即R&D投入能力;因子2主要包含变量x1、x2、X12和x13的信息,因子载荷分别为-0.880、0.896、0.765和-0.665,将因子2命名为创新费用融资与创新产品销售能力;X4与X5在因子3上的载荷为0.901和0.936,将因子3命名为自主研发能力;因子4主要包含X14与X16的信息,载荷为0.690与0.806,将因子4命名为形成创新品牌能力。

3.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上述因子分析以及对公因子的解释,构造安徽制造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如表2。

三、样本创新能力评价

表3给出了4个因子在每个样本中的得分和综合得分,并且给出了各自的排序信息,样本得分是经过标准化的(均值为零,标准差1),得分为正(负)表示创新能力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上(下),综合得分向量的计算是用因子在样本中的得分矩阵乘以因子方差贡献率向量再除以4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

安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对强弱,特别是不同行业的创新能力的强弱差别较大。从因子得分结构看,由于具有创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相对优势,仪器仪表、烟草、通信设备、石油、医药、专用设备等行业R&D投入能力较强;由于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相对优势,化学纤维、有色金属、造纸、专用设备、交通运输等行业创新费用融资与创新产品销售能力较强;由于自行或合作研究开发、技术引进后消化吸收达到工艺创新等的相对优势,文教、仪器仪表、通信设备、饮料、化学纤维等行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强;由于研究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相对优势,农副食品、饮料、家具、食品、化学原

料、医药等行业形成创新品牌能力较强。综合结果表明: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医药、化工等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传统制造业、高污染低技术产品行业等技术创新能力弱。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影响安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应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内部影响因素、技术创新能力和外部影响因素。内部影响因素是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能力是其创新的根本保证,外部影响因素则为其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条件。安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干创新咨源和创新管理能力;外部影响因素由法律环境、人才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竞争与技术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和资本环境等方面组成。对安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与评价除本文已纳入指标体系的之外,还应当包括技术创新信息化水平、技术创新环境等指标。但由于内、外部影响因素不便于用数据描述,或者在旋转因子矩阵中的每个因子载荷都很小,没有纳入本文的评价体系,这成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2.政策建议

加强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医药、化工等行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对于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医药、化工等行业,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中心,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所需重点研发试验设施、检测设施、关键工程软件的购置,提高企业研发装备水平。结合企业研发能力整合,组织实施并扶持一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

研究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立足现有科技资源,加强整合,采用政府启动、市场运作机制,建设和完善创新公共服务中心。以重点企业为核心,突出产业技术创新。加大对产学研合作的支持力度,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在龙头企业建立技术创新实验基地,对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共建技术中心、共同研发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支持。

重视创新成果的产出形式。先进的技术不等于市场需求,创新必须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协调研发、生产和市场的关系,实现创新成果和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制造业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在不同时期应选择不同的创新成果形式,牢牢把握市场规律,关注市场变化,以市场需求引领创新、驱动创新。

参考文献:

常玉。卢尚丰,刘显东.2003.西部1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J].科学学研究(21):296-299.

陈权宝,聂锐.2005.基于GPCA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演化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117-122.

李元,2002,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撤(3):120-122.

篇8

关键词:上市公司 技术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

1.引言

创新(Innovation)的概念首先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国际上对技术创新研究已近半个多世纪,但提出技术创新能力并加以研究却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目前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仍处于探索中,尚未形成统一理论。(傅家骥,1998)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技术能力的核心,他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应分为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李龙筠,谢艺;2011)综合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前沿研究,从组织学习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组织能力,战略管理能力等维度构建指标衡量上市公司创新能力,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提出了评估标准。

从国内外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理论与实证方面的研究正处于探索之中,上市公司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来看都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主要群体及推动力量,研究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构成,探究该类群体技术创新的特点,对促进我国上市公司积极构建形成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公司绩效水平有重要意义。

2.研究样本与指标说明

2.1研究样本

我国中小企业板制造类上市公司是技术创新的活跃群体,该类上市公司公开信息资料中反映技术创新能力指标数据较完整,剔除技术创新能力指标数据披露不完全的上市公司,本文共选取了34个来至我国中小企业板制造类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本文数据收集来至于相关证券金融类网站(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巨潮咨询网)、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2011年年报。

2.2指标说明

理论综述表明研究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既要考虑到上市公司已有技术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到上市公司行业的特点选取研究变量,针对上市公司特点选取如下指标作为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子。

f1:经费占营业收入比例,f2:直接技术创新经费占营业收入比例,f3:上市公司研发与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f4:上市公司本科学历以上人数占员工总数比例,f5:上市市公司已拥有技术专利数,f6:设备资产净值,用上市公司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扣除折旧计算得出,f7:销售人员占公司职工总数比例,f8:公司营销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来反映。

3.研究方法与实证分析

3.1研究方法

因子分析主要将多个实测变量转换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既减少了分析指标,同时减少原指标包含信息的损失,以下研究主要采用因子分析对样本数据作实证分析。

3.2实证分析

(1)统计分析。为了避免计算结果受指标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基于无量纲化处理过得数据,本文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作统计分析。计算得出KMO统计量值为0.711,Bartlett球形检验p值等于0.000,说明了原始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时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也说明具有进行因子分析的必要性。

(2)计算因子方差贡献

从表1中可以看到共有3个因子对应的特征根大于1,因此应提取相应的三个因子。从第4栏中可知,前三个因子已经可以解释原始变量71.752%的方差,说明这3个公因子已经包含了原始数据大部分信息。

(3)计算因子得分,得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运用SPSS17.0计算因子得分整理如表2。

用I表示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根据表2因子得分系数可以将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函数可以表示如图1。

根据各个因子方差贡献率,可以得到中小板制造类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结论

我国制造类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主要受上市公司所拥有技术专利数、经费投入比重、技术创新经费占营业收入比例、本科以上人数、设备资产净值、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因素中最重要因素是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与市场营销能力。因此,我国上市企业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加大R&D经费投入、引进高学历层次员工等途径来提高自身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可以通过加大对新产品的营销费与营销人员比例,使其技术创新成果快速的商业化与市场化。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李龙筠,谢艺.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评估[J].经济学家,2011(03):36-40

篇9

关键词:区域经济;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一、区域技术创新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能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中保持优势。研究表明,要想提升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主动引导和提高该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有效途径。

从近代经济史中可以看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通常与该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成正比。每一次的经济大变革,几乎都是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基础和前提的,例如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这是因为技术的创新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力,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一个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反过来也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经济基础[1]。,研究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区域技术创新的内涵

创新是废除旧事物,改造或创造新事物,并因此获得成效的过程。在社会经济中,通过创新,生产者可以改进旧方法,提高效率,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高利润会喜迎其他人的模仿,形成创新浪潮,这个过程就是创新的扩散与吸收,会产生社会正外部性。因此社会需要创新,有助于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没有创新的社会是停滞不前的[2]。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综合系统的概念,它被定义为:“创新主体利用现在信息技术,运用政策、法律,以及区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人、财、物,将知识,技术,信息,人才和先进的创新管理纳入社会生产过程,协调和促进区域技术创新的综合能力”[3]。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涉及到的创新主体主要包括企业、大学、科研季候、政府和中介机构等;企业是将技术创新能力转化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主体,它与其它主体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成效。大学是区域技术创新的母体;科研机构是重要的载体;中介机构是其它主体之间的纽带;政府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经济支撑[2]。主要的区域技术创新要素有:人才、资金、物资、信息和技术五类。其中人才是最主要的要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本,所有技术创新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过程的实质是五大要素在各个主体之间的分配和优化组合。创新环境有: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文化环境,市场环境,政策法规以及历史地理环境等[4]。

在构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时需要注重整体,其能力的提升并不是要寻找和提升某个关键的创新要素,而是要注重提升区域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要结合该区域创新系统的特点,对其中薄弱的要素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2]。同样,不能单靠个别部门的内部资源进行技术创新,而要综合利用区域内各个主体的技术创新资源。

三、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一)构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意义

设立一套符合区域实际的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政府对区域内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宏观调控,正确制定促进经济发展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进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首先需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一套科学可行的指标体系能够有效认识和把握一个区域技术创新活动的本质。运用适当的方法对一个区域技术创新指标数据进行评价,便可得到该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实际水平[4]。

(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在构建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时,应该遵循如下的原则,以便使指标体系综合全面,科学合理,从而能够真实有效的反映出该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优势与不足。

(1)科学合理性原则。衡量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元素和指标结构要科学合理,所选取的指标要可靠、全面、彼此独立不相关,能够客观的反映出该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各个方面的本质特征。

(2)系统层次性原则。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多元非线性综合系统。每一个指标元素(例如区域内R&D人员数、政府科技投入、发明专利申请数等)只能反映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侧面。因此需要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整体出发,构建一个全面,多层次的综合指标体系框架。

(3)实际可行性原则。实际可行性是指所选取的评价指标元素的数据可以获取,所制定的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时效性,能够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指标元素通常可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定量指标数据通常可以通过查阅各类专业统计年鉴以及官方技术报告获得;定性指标或经验指标可通过调查问卷、专家评估权重等方法获得,但是由于难以保证其准确客观性,要尽量少用。此外,指标元素要全面,数目以少为宜,这样可增强其可操作性。

(4)可比性原则。可比性是指评价指标元素和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各个指标元素之间可以进行比较分析,定量指标可以较为容易的进行数值对比,定性指标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如专家评估指标权重)量化与定量指标相对应。此外,评价指标也可以进行与其他区域的横向比较,以及同一区域不同年份的纵向比较分析[3,5]。

(三)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

在指标元素的选取过程中,研究者通常将其分为两个或三个层次,逐层分类细化。例如师诗在对山西省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中将指标体系分为三层:第一层为总括的区域创新能力;第二层为五个分类指标: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创新经济绩效;第三层是在第二次各个指标的基础上细分出21个指标元素[2]。与此类似,曲永义在鲁苏浙粤四省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评价时将第一层作为总括性指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状况;第二层划分为六个分类指标(企业创新能力指标,大学、科研机构与基础研究指标,组织与管理状况指标等);将第二层细分为第三层的86个指标(例如企业技术创新经费投入总额、新产品开发项目数等)[3]。

在选取评价指标体系之后,要收集相应的指标元素的原始数据。由于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量纲不同,所以首先要进行无量纲的计算处理,这是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的基础[4]。

在进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时,需要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指标数据进行处理。综合评价指的是将多个用以描述评价对象不同侧面的指标值综合成一个综合指标。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加权平均综合指标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法等[2]。每种评价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在选取方法时需要考虑到研究的目的,研究对象的类型、特点和内部结构关系,并此为原则选取适合可行的综合评价方法来进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

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便可以对该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有全面综合的了解,对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人力、财力、技术等创新要素等多方面的优势劣势、发展平衡方面有清晰的认识。根据评价分析的结果,可以提出针对该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些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达到本文研究的目的。

四、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增长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由于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还没有全国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同的研究人员所选取的指标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此外当前有关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较为分散不均衡,对发达地区的分析研究多于落后地区。

为了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首先,各创新主体要借鉴以往技术创新的检验,根据评价结果发挥优势,改进问题与不足,明确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法途径。其次,企业、高效、研究机构等创新主体要加强交流合作,建立技术创新网络,同时要加强与国内外其他区域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再次,政府要努力加强技术创基础设施建设,控制协调各项评价指标的均衡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4]。

参考文献:

[1]安华.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兼论转型期山西的产业升级[J].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2012(02):102-106.

[2]师诗.山西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刘中文,姜小冉,张序萍.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01):273-281.

篇10

关键词:技术创新 创新能力 浙江企业

一、技术创新能力内涵界定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是提升企业竞争力最直接、最显形化的能力。在企业活动中,通过技术创新活动把企业资源组合起来并引导它们为特定的创新目标服务。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了企业创新决策能力、R&D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及组织能力。因此,要想实现技术创新,就必须将附着在人员、设备、信息和组织中所有内在知识存量的总和进行整合与激活,从而实现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由此,从资源角度来看,技术创新能力就是将企业内外部资源激活,进行整合与创造并实现其价值的能力。

二、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分析

浙江是民营企业大省,2009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私营企业增加值3228.02亿元,同比增长8.9%,为各经济类型之首。几乎可以这么认为,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功劳应大部分归功于民营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到2009年末,浙江省有民营科技企业10366家,技工贸总收入11034亿元,位居全国第3。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一支主要力量,在推进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中,95%以上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县级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几乎占100%。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涌现出像波导、恒生、正泰、富通、阳光、新和成、康莱特、大东南、升华拜克等一批知名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三、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现状

从浙江省各科技企业的总体情况来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并不强。受科技人才方面和技术积累方面的限制,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相当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科技人才比例过低,缺乏创新人才,导致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弱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有一支质量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人才是知识和技术的载体,从一定意义上讲,科技型企业知识基础和技术基础的建设必须逐步落实到合理的科技人才结构与配置的建设上来。但是,由于整体人力素质和教育发展程度等原因,我国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创新人才。据统计,我国2.4万户大中型企业中,从事技术开发的人员为147.4万人,其中科学家工程师约为80万人。平均每户企业仅30人。在浙江,企业技术创新人才供给不足的表现尤为突出,尤其是民营企业,不论是总量性指标――科技人员比例,还是结构性指标――高级职称科技人员占企业科技人员比例,都显得比较弱。创业人才缺乏也可以从浙江省整体上创业风气不浓看到,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除了缺乏适用人才这一因素外,企业与人才之间在签订合约方面存在着期望过高、相互间缺乏信任等问题也是重要的原因。科技人才匮乏,也就意味着企业创新能力低下,就必将给企业进行自主研发带来严重的困扰。

(二)长期以来R&D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加大了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难度

技术研发需要大量的投人,尤其是在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型企业。但是,据调查,浙江科技企业中有26.2%的企业R&D投入水平在2%以下,49.4%的企业R&D投入水平在3%以下。而且,浙江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投入经费配置也不合理。据统计,多数企业在购买技术与机器设备方面投入经费最多,这势必造成在技术消化吸收方面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得不到提升。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反而高于新技术新产品试制费用,这种倒置的比例关系和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这说明浙江省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比较弱。因此,在这样一种R&D投入水平与配置下,浙江科技企业有相当一部分难以实现持续技术创新,获得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技术积累基础弱

从创业模式上看,浙江民营科技企业多数是由传统产业改造或转产过来的。在传统工业企业改造或转产为科技型企业的途径上,技术的主要来源是自主开发和引进,而在技术开发的性质上,大多数企业是在引进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或模仿。虽然不少企业有独立研发机构,但大多数都不具规模,与自主研发的需求有较大差距。半数以上的民营科技企业没有任何授权专利,企业拥有的专利大部分是外观设计专利。可见,浙江大多数的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目前企业遇到的主要困难是技术缺乏或技术竞争激烈,而不少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自主研发能力无所谓,认为只要能引进或购买高新技术就可以了,只有少数企业比较重视自主研发能力。这些都表明浙江省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目前在技术方面还主要依靠外部力量,这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造成一定的困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的现状。

四、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一)企业角度

1,大力引进科技人才,提高浙江省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根据一些企业的成功经验,浙江省企业在引进人才方面可以考虑建立以下几个方面的激励制度:(1)实现“科技人员持股”的制度;(2)建立和健全企业的福利制度,如住房、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制度,解决生活实际困难,增强科技人员的安全感和稳定感,使他们能全身心投入研发活动;(3)设立技术难题攻克奖,对攻克技术难关的科技人员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等;(4)从组织结构人手,给予科技人员以最大限度的创新空间,提供更多发明创造自由。这方面,美国很多公司给予科技人员自由研究时间、建立企业内部科技论坛等做法值得借鉴。

2,增强浙江省企业技术活力。企业的技术活力可以从两个方面改进:首先,技术活力取决企业成员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企业生成的系统知识、技术活动的设备条件、企业的管理系统和全体成员共有的价值观这五要素。一般说来,高科技企业在创业初期不会具有完备的技术要素,它在某些方面可能相对充裕,在另一些方面却极度匮乏。所以,企业应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逐步积蓄并适时地更新各种要素,不断增强对新技术的控驭能力。尤其是多数民营科技企业,必须克服只关注短期利益的弊病,加强制度建设、技术积累等,使技术系统的缺陷不断得到改善,不断加强企业的技术活力,有效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其次,企业的技术活力取决于技术系统的运行效率。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系统至少要完成三项基本活动:一是充分吸收外部的知识、信息和技术成果;二是把吸收的技术成分与企业的核心技术融合在一起,实现核心技术的创新;三是通过产品开发把核心技术延伸向不同的领域,转化成各种产品。这些相互连贯的活动实际上是技术成分不断被加工、升华并最终转化为价值的过程,其中任何一项活动效率低下都会削弱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所以,企业必须提高这三项基本活动的效率,加强其相互连贯性,使三者能融会贯通以提升企业的技术活力,并以次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二)政府角度

1,政府或社会为技术创新提供信息指导。在企业创新活动中,政府在宏观上的指引,政策上的推动以及组织服务方面对企业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说,浙江省政府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信息指导是十分有必要的。这种信息指导包括政策引导、信息中心、新闻传播。技术咨询、科技统计、技术交流等。

篇11

当前,培育中国技术创新的土壤仍以工业为主。工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又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承担着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产业和国家竞争力的历史重任。《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规划,为实现工业强基,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实现技术突破。现实需要为理论的发展提供动力,如何客观、科学、有效、定量地评价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其在同行业竞争中科学的认识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采取适当的技术创新战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做了研究。宁连举和李萌构建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利用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0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资料数据,评价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后续研究中,又基于全面创新理论,从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属性和特点出发,构建了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朱霞,朱永跃基于小波神经网络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并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定量评价模型。朱承亮,岳宏志,李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西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给出了综合评价结果,认为我国西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普遍不强。蒋玉洁,菅利荣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和锡尔指数对我国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差异测度,研究表明区域之间差异突出,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樊小霞,牛冲槐,王秀义利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得出我国各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效率、技术创新扩散、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三个方面的发展呈现不均衡状态[6]。以上学者的研究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但针对不同所有制类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文献较少,多数是从区域性角度进行的。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共存,各企业在规模和资金实力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应针对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分别评价其技术创新能力。本文构建了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对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工业企业进行评价和排序,对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有一定意义。

1研究思路与方法

1.1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本文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统计指标,考虑到工业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代表性强、涵盖信息量大的指标,形成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1.2研究方法目前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BP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等。其中一些方法(如AHP)具有如下弊端:各指标层的权重依赖于专家们的主观判断,人为给定的权数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真实情况。为最大程度地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是将复杂的多个变量综合为少量的相互独立的因子,依据不同的因子对原始变量分类,以反映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从多个观测变量中找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来解释原始数据,有助于客观、有效地确定综合指标的权重;权重是基于数据分析而得出的,能体现指标间的内在结构关系,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客观性;由于各指标间的信息交叉少,因此各指标具有较强的可比性。通过因子分析法找出综合因子来解释原始数据,并得出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企业决策者通过指标内在关系,客观认识到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技术创新决策,提高企业竞争力。

2过程分析

本文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采用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12年国内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相关数据,对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2.1描述性统计首先对数据标准化处理,通过计算相关系数矩阵(见表2)查看原有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相关系数均超过0.3,大部分超过了0.7,可见指标之间有较强的相关关系,能够提取公共因子,适合做因子分析。

2.2方差分析和碎石图其次,计算特征值和累积方差贡献率(见表3)。方差贡献率反映的是公共因子所包含的原指标信息量的程度;累积方差贡献率反映的是几个公共因子累积包含的原指标信息量的程度。一般选取累积方差贡献率大于0.85的特征值个数为因子个数,它们能较好的反映原指标的信息量。从表3可知,前两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1.429%,超过了85%,只损失了8.571%的指标信息,已取得不错的效果,因此可选取前两个因子进行分析。图1的碎石图反映的是2012年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特征值,横坐标表示成分数也即因子数,纵坐标表示特征值大小。由图可看出,从第二个因子开始特征值渐趋减缓并接近于零。这表明选取前两个因子是合适的。

2.3因子载荷通过因子旋转的方式可以使一个变量在尽可能少的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利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共因子时采用最大方差法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4,表中数据表明公共因子与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第一个公共因子F1与技术改造经费支出X4、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X5、科技机构活动经费支出X10、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X7、企业R&D活动经费X1、政府资金X11、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X6、R&D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X12、企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X2、科技机构活动人员X9、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X13、企业办科技机构数X8这十二个指标的相关性较强,即在这些指标上的载荷较高。这些指标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与环境支撑均划到这个公共因子内,因此可将公共因子F1命名为技术创新投入因子。第二个主因子F2包括新产品产值X14、新产品销售收入X15、专利申请数X16、R&D项目数X3、有效发明专利X17五个指标,F2与这五个指标的相关性较强,在其上的载荷较高。其中R&D项目数X3在第一个因子上的载荷也较高,只是相对第二个因子较低,而初始设计时,R&D项目数X3是属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指标的,因此本文将此项指标修整至产出能力指标。以上指标反映的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产出能力,因此将公共因子F2命名为技术创新产出因子。

2.4因子得分根据spss软件可直接得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见表5),进而可列出因子得分公式。因子得分公式是原有变量线性组合的结果,因子得分是各变量值的加权综合,权数表示变量对因子的重要程度。根据各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可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综合得分公式。

2.5综合评价通过上述因子得分公式可计算不同所有制类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子得分及排名和综合得分及排名(见表6)。从表6可以看到,在各类型的工业企业中,技术创新能力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

3结果分析

篇12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风险投资;综合对比分析

融资结构与资本结构是企业融资方式的其他称呼。二十世纪末,资本结构论形成,它为公司财务理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高度的不确定性与正外部性是技术创新的两大显著特点。技术创新者与投资人之间很有可能出现信息偏差及不对称,两者之间也可能存在委托的行径。诸多问题出现在技术创新融资的过程中。因此,通常情况下,技术创新融资成本往往较高。由此便会出现技术创新投资供小于求的状况。二十世纪末,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就已经着手深入研究风险投资并积极进行实践。结果表明,要想解决技术创新融资难的问题,风险投资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对于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不仅有理论佐证,也有了实践依据。本文将分析讨论风险投资给技术创新融资带来的促进作用并为企业融资提出建议和解决措施。

一、理论依据

(一)国外成果。Lerner数据来源:1983~1992年的经费投入数据,该数据涉及二十多个产业。结论:百分之三的风险投资能带来百分之八的技术创新,风险投资对创新的作用很大。Puri结论:风险投资介入高科技产业,企业在人力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二)国内成果。2009年,以龙勇为首的一批学者将技术创新能力用专利申请数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作为衡量的指标,得出了风险投资能促进技术创新这一结论。2011年,王建梅等人根据早年的数据(数据如表1)得出结论: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并不显著,而R&D经费却是影响专利申请数量的主要因素。2012年,黄铭等人研究得出结论:纵观全省数据,风险投资是有利于技术创新的。通过对浙江省中小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王云龙指出国家的宏观环境以及融资条件制约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贾生华指出,融资条件是影响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等人通过研究美国市场得出:每拿出一百美元进行风险投资,就会有0.8项应用成功的专利项目。由此可见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是正向关系。

(三)成果评价。国内外着手研究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关系的人有很多。不同的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各有不同,得出的结论也略有差异。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存在正效应。不容忽视的是,中外相比,我国风险投资的作用远小于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因此,如何消除不利因素来加大我国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刺激力度成为当务之急。据此,我们要结合中国的经济现状与大环境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并探寻解决之道。

二、中国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现状

我国风险投资额浮动大且发展速度较快,这些特点使企业管理的难度系数大大提高,抑制了我国风险投资的作用;风险投资业作为新兴产业,规模小,在企业运作与规模机制上都相对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风险投资的效率较低,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较小;在教育水平,国民文化程度,创新机制与创新文化上,中国存在明显缺陷。专业人才缺乏,没有树立起良好的创新理念和缺乏创新的文化氛围,科研能力低,探索能力差,技术累积不足等问题都大大降低了风险投资的效率。另外,我国政府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仍不及发达国家。

三、完善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建议

(一)培育一批精通风险投资领域的专业型人才。专业人才的缺失终会影响投资水平与效率。这对我国的技术创新会产生不利影响。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弘扬“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以及进行国家奖励等激励措施吸引人才。着手建立并完善风险投资型人才培育体系,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间接的后续人力资源。

(二)完善企业投资机制。除了资金的注入,风险投资企业也要给相应的高新技术公司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并提供咨询服务。而我国风险投资企业在管理机制,组织结构等方面仍不完善,很难提供有效的引导与支持。所以它对于被投企业的作用十分有限。为此,我们应在对风险投资行业采取支持措施的同时改善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模式,逐步完善投资机制,引导其有序发展。

(三)培育创新环境,完善创新机制,提高创新能力。与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科技创新产出率十分低。我们应该从教育入手,培育国民创新意识,建立创新理念,增强技术的知识储备量与科研能力,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与此同时,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尤其是要加大资金的投入。还要完善奖励机制,让一切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改善我国的融资环境。

(四)对风险投资进行合理引导。相较于新兴的中小企业,传统行业的技术水平较低,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但目前一些风险投资业转向了传统行业。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削弱。为此,政府应进行宏观调控,采取相应措施,调险投资方向。

四、结语

事实上,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但我国风险投资的境况较差,远不及美国等发达国家。这可能与我国风险投资行业起步较晚有密切的关系。事实上,这是国家的经济体制、政治制度、法律、文化观念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应该密切关注这种现象,不断地对这些现象进行处理,从而不断地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更好地加强风险投资。除此之外,应从多方面入手,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有序的改革,完善风险投资的发展模式,从而加大风险投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治,张所地.我国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效率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7

[2]陈治,张所地.中国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推动效应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3,1

[3]陈治,张所地.我国区域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基于与R&D投入的对比[J].科技管理研究,2010,8

[4]陆乐.基于企业数据的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

[5]朱荣军,林云,王洁.风险投资和技术创新的相关性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篇13

关键词:金融产品;技术创新;影响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高速稳定增长的态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11年,我国GDP已达472881.6亿元,位居世界第二。然而,中国经济总体上仍然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产业层次低、技术创新能力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加上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走向低谷,通胀压力的不断增大,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涨,经济基本面不利因素增多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中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经济加快产业升级,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一、文献综述

技术创新和金融发展是当代经济的两个重要因素,关于两者关系的研究也很多,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研究:

一是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角度的研究,这是研究技术创新与金融两者之间关系的最一般的视角,从整个金融支持体系的角度研究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强调了金融对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他认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银行通过甄别将资金提供给那些最具新产品开发能力的企业,从而促进了科技创新。毕克新,郭文刚(2005)对中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进行了比较,从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提出了建议。操绪江(2009)主要通过金融支持体系的资金支持能力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中小科技企业的不同融资方式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二是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角度的研究。孙伍琴(2004)从金融功能出发,分析了不同金融结构——以金融市场为主的金融结构与银行中介为主的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认为由于银行中介的风险内部化,且在信息处理上不能反映存款人的不同观点,使其不适合为高风险、高收益的高科技产业融资;而金融市场有利于投资者通过资产组合分散风险,且能提供表达不同投资者不同意见的机制,使其更能支持技术创新。姜炳麟,李梅(2006)在介绍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不同金融结构——以市场为主导型金融结构与以银行为主导型金融结构在风险分散和公司治理两方面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以上两种还存在这一些不足。第一种研究视角对象比较模糊,金融体系包括的内容过于广泛,不能很好的体现金融体系之中的各种因素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不同影响。第二种观点从金融结构的角度进行研究忽略了作为金融体系最重要的金融产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将金融产品作为研究对象,是在第一种研究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从金融体系中选取了重要的金融产品体系研究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是对第二种观点的深化,说明金融结构是金融产品影响技术创新的途径之一。

二、金融产品体系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分析

(一)金融产品体系的内容

随着金融业的高速发展,金融产品体系日益扩大,多种多样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不过本文是从金融产品的功能角度入手研究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为了适应本文的研究需要,本文选取了银行贷款、股票、风险投资和企业债券四种金融产品构成一个体系进行研究。

银行贷款是指银行根据国家政策以一定的利率将资金贷给资金需要者,并约定期限归还的一种经济行为。这是银行获得收益的方式,同时又是社会资金的优化使用过程。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这种所有权是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是VC,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投资对象多为处于创业期的中小型企业,而且多为高新技术企业,不需要任何担保或抵押。

企业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企业债券市场是买卖企业债券的场所,由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组成。企业债券的发行可以帮助企业获得需要的资金而且可以调整企业资金的时间结构,帮助企业更好的利用资金。

(二)金融产品的功能及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1.筹融资功能

技术创新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包含创新研究、知识发现、技术或工艺的发明、创新技术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等一系列复杂过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共同配合,尤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技术创新的这一复杂的过程是一个高投入的过程,每一步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而金融产品最基础的功能就是为企业进行筹融资,以帮助企业获得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资金。

2.风险管理功能

技术创新的特性决定了技术创新投资将面临流动性风险和收益率风险,创新主体往往难以独自承担全部风险。金融产品可以分散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所面临的风险,这样可以提高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增强技术创新的能力。同时,投资者通过市场了解信息,尽可能的筛选适合的项目进行投资,降低了投资风险,可以激发市场投资动力,获得更多支持创新活动的资金,并且有效防范了风险。

3.资源配置功能

金融产品体系具有分配社会资源的功能。金融产品体系通过选择更富生产性的投资项目,有助于改进储蓄在投资间分配的效率。事实上,现代经济中货币和信用已经成为社会资源分配不可缺少的要素,社会资源的分配实质上是资金的分配。金融产品体系把闲置资本集中起来并转化为现实的职能资本,使资本得到最充分的运用,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佳组合。

4.监督激励功能

技术创新成功后获得的巨额利润是激励创新主体的强大动力。然而,技术创新中存在着技术、市场、财务、生产和管理等客观风险。因此,通过引入银行、风险投资者等外部投资者,并利用股权激励、期权激励等方式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和个人技术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监督约束企业和个人的盲目行为,减少技术创新失败的主观因素。

三、金融产品体系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计量分析

(一)计量模型及变量选择

1.计量模型

本文在第三部分的理论分析部分中构建了一个可以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金融产品体系,这个体系可以通过其功能有效的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根据这一体系建立用于实证分析的模型:

2.变量选择

在上述实证分析的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是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20],技术创新成果的形式多样,虽然专利数据并不能与技术创新完全等同,但在主流的研究中,一直将专利作为创新能力的一个代表。

模型使用了四个解释变量()分别对应金融产品体系中的四种产品(工业企业银行贷款总额、股票市场融资额、风险投资额、企业债券发行额)。这个模型可以直观体现四种金融产品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二)实证检验

根据上述模型,本文将以1997-2006年的数据对金融产品体系中各种金融产品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使用Eview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被解释变量全国发明专利授权量与解释变量工业企业银行贷款总额、股票筹资额、风险投资额、企业债券发行额之间的相关关系分别是0.930006、0.615156、0.969335、0.729828,说明全国发明专利授权量与工业企业银行贷款总额、股票筹资额、风险投资额、企业债券发行额之间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使用OLS方法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30553.12+2.128414-2.628438+33.30585-0.994265

SE (19267.65) (1.160010) (2.862024) (8.990265) (3.755529)

t (-1.585721) (1.834825) (-0.918384) (3.704657) (-0.264747)

F= 40.31253 = 0.969925

在回归结果中= 0.969925说明全国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变化中的96.9925%可以由工业企业银行贷款总额、股票筹资额、风险投资额、企业债券发行额的变化(线性)来解释,说明模型有较好的拟合程度。在显著水平情况下,< F= 40.31253,所以拒绝原假设,即认为模型较好的反映了工业企业银行贷款总额、股票筹资额、风险投资额、企业债券发行额对全国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共同影响,即认为金融产品体系的变化可以解释技术创新能力的变化。

对回归结果每一个估计量进行检验,工业企业银行贷款总额、股票筹资额、风险投资额的系数的估计量通过检验,即认为这三个变量对全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具有显著影响,而企业债券发行额的系数的估计量没有通过检验,即认为企业债券发行额对全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没有显著性的影响。

四个变量的系数中,最大的是风险投资额的系数,其数值为33.30585,即当风险投资每增加一个单位,全国发明专利授予权就增加33.30585个单位,说明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能力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风险投资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事物,与其他的金融产品相比规模较小,所以风险投资的发展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

四、政策建议

由于金融产品体系对技术创新能力有很显著的支持与促进作用,所以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要注意使用金融产品来提高创新能力,同时要完善金融产品体系以提供更好的支持。基于这样的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增强对技术创新支持。技术创新贷款对于银行来说是高风险、高收益的贷款,银行不应一味回避风险而放弃收益,应该主动了解技术的应用前景,科学评估创新成果,并运用科学的风险管理手段,提高风险的管理能力和对项目的风险辨别能力,找到金融与科技结合的新方式、新途径,充分发挥信贷支持作用。

第二,发展担保机构,服务技术创新融资。技术创新是高风险的企业活动,如没有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化解风险,它必将通过信贷投放而转嫁给金融机构,降低其放贷积极性。因此,需要科技担保体系作为支撑,通过政府引导的方式吸引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多元投资主体参与组建担保机构有助于风险分担。

第三,大力发展科技风险投资,服务企业技术创新。首先,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和促进作用,通过制定财政、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为科技风险投资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完善有关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对风险投资机构设立的条件和程序等实际操作问题予以明确规定,保护投资双方的合法权益;再次,发展多种组织形式的风险投资机构,吸引更多投资主体进入风险投资;最后,加强培育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风险投资专业人才,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资金、经营管理及其他方面的附加服务。

第四,构筑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一方面,努力推动主板市场发展,坚定不移地支持中小板市场的发展,并适时推出创业板,积极构建多层次股票市场,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的多种融资需求;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特别是企业债券市场,充分发挥债券融资的优势,从而为企业直接融资提供畅通的渠道。

参考文献:

[1]The World Bank. The East Asian Miracle [Z].2010.

[2][美]熊彼特.李默,译.经济发展理论[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英]希克斯.厉以平,译.经济史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刘佳.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硕士论文,2008.

[5]Pagano M.Finaneial Market sand Growth: An overview[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3,37(2-3).

篇14

Abstract: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verifies the innovation power in China by using DEA and Granger Causality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not strong, and most of the innovations of the industries are driven b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lack of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effect is lo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urce of weak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offers R & D guidance to the investment activities of the various sub-sectors.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数据包络分(DEA);格兰杰因果检验

Key word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technological innovation;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Granger Causality Test

中图分类号:[TH-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0-0025-03

0 引言

我国装备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正处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阶段,发展潜力巨大。但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方面国内企业技术投资结构不合理,资金主要用于购买设备和技术引进,而对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自主研发的重视度不够,另一方面外国企业通过对核心技术的控制,不断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来保持其核心技术垄断地位,使我国装备制造业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状态。在当前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综合竞争中,原始创新已成为世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因此,研究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现状,客观评价其技术创新能力,为研发工作的投资结构给予合理指导,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对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动力和制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文献回顾

国内学者对技术创新与装备制造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评价方面。王国顺等(2005)基于1993-2002年湖南省装备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和DEA方法测算了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两个部分[1]。柳喜花(2006)通过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测算和分析[2]。王章豹(2007)从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角度,采用多指标投入产出分析法和因子定权法等方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七个子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定量测度和排序分析[3]。冯梅(2008)基于1996-2006年我国装备制造业行业数据,利用索洛余值法测算了技术进步及贡献率,实证研究了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趋势,并从定性的角度描述了技术进步路径、工业化模式以及制度变迁对技术进步的影响[4]。吴雷,陈伟(2009)结合装备制造业的特点,构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用改进的DEA模型,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测定和排序[5]。

2 我国装备制造业行业引创能力效率分析

2.1 评价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是A.Charnes 和W.W.Cooper于1978年提出的使用数学规划比较决策单元(DMU)之间的相对效率并对决策单元做出评价的一种方法,是对若干同类型的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的决策单元进行相对效率与效益方面比较的有效方法。鉴于DEA方法已经比较成熟,本文不再赘述所使用的CCR模型的数学原理。

2.2 指标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2.2.1 指标的选取 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兼顾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客观性、可比性及可获得性的原则,本文所使用的引创能力投入指标,主要有:购买国内技术经费(PDT)、消化吸收经费(ETA)、技术引进经费(ETI)、技术改造经费(ETR)。这四个方面是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主要用途,也是技术引创能力的核心投入指标,体现了行业对技术引创能力的资金投入力度,是决定行业引创能力的关键因素。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产生的知识、技术成果和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投入生产领域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我们将采用专利申请数(PAC)和新产品产值(NPV)两个指标来衡量。技术专利是企业科研人员重要的智力劳动成果,对开发新产品、有效防制、技术改造和专利申请等提供技术信息。因此,专利数据能够较全面地反映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新产品产值则反映企业在开发、生产新产品中的市场绩效,即其实现市场价值的能力。

2.2.2 数据来源 本文运用我国装备制造业1996—2009年期间大中型企业的行业数据,所有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7-2010)、《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7-2010)及中国科技部官方网站和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2.3 实证结果

总体评价结果:假定技术引创能力从投入到产出的延迟时间为1年,我们以2003-2008年相关指标数据为投入指标,以2004-2009指标数据为产出指标,评价结果取所得结果的的算术平均值,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引创能力最强,其次是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而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技术引创能力相对较弱。只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DEA有效,多数行业为非DEA有效,即多数子行业的创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创新产出效果不佳,技术引创效率较低。

3 我国装备制造业行业引创能力Granger成因分析

3.1 平稳性检验 在应用计量经济学进行回归分析时,要求所用的时间序列必须是平稳的,否则会产生“伪回归”的现象。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来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对于非平稳序列还需检验其差分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以上检测结果可知,所选变量经一阶差分后均达到平稳,即均为一阶单整序列,满足协整性检验条件。

3.2 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Johansen的最大似然估计法进行模型选择和协整检验。由于本文的数据相对较少,对所采用数据进行频率转化后并选取最优滞后期为2期,检验结果如表3、表4所示。

由输出结果表可知: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检验结果都表明:5%的置信水平下,变量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正规化后的协整关系方程为:

NPV=-0.002112PDT+0.005308ETA+0.009353ETI+

0.000876ETR+296.3424

从协整方程可以看出,各技术引创经费系数都较小,说明其引创投入对该行业的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弱,其中技术引进经费的投入拉动效应最大,其次是技术改造和消化吸收,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投入的系数为负值,说明该项投入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3.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新产品产值、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消化吸收经费、技术引进经费、技术构造经费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Engle和Granger提出的均衡误差模型对技术引创和经济增长进行长期和短期的Granger因果检验,以检测我国装备制造业行业引创能力的各项经费投入是否起到推动行业经济增长应有的作用。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检验结果可见,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滞后期为2时,ETA不是NPV的Granger原因,NPV不是ETI的Granger原因,NPV不是ETR的Granger原因,PDT不是NPV的Granger原因。消化吸收经费(ETA)、购买国内技术经费(PDT)投入并不能促进行业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能力的增强。

ETI是NPV的Granger原因,ETR是NPV的Granger原因,NPV是PDT的Granger原因,NPV是ETA的Granger原因,技术引进经费、技术改造经费能有效拉动行业增长,NPV是PDT的Granger原因,NPV是ETA的Granger原因,说明行业发展有助于消化吸收能力和国内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4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引创能力分析及其评价

以DEA的整体效率值作为评价各行业的引创能力强弱的依据,运用Granger方法对其子行业进行相同检验,并对其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进行探析,具体结果如表6所示。

从创新效率来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最高,而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技术效率相对较弱。只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DEA有效,多数行业为非DEA有效,即多数子行业的创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创新产出效果不佳,技术引创效率较低。

从创新能力来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的引创能力最强,较强的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因此评价结果标明竞争力越强、需求量越大的行业其引创能力越强,而传统产业的引创能力相对较弱,创新后续动力不足。

从创新动力来看,多数行业创新动力来自技术引进,而对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行业其创新动力来自购买国内技术,只有创新能力较强的行业具有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能力,大多数行业“重引进,轻消化”,这与该行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的现状一致,其创新后续动力存在严重不足。

参考文献:

[1]王国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能力与国际竞争力关系研究.系统工程[J].2005(3):21-23.

[2]柳喜花.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沿海企业与科技[J].2006(11):154-156.

[3]王章豹.基于主成分的装备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工业技术经济[J].2007(12):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