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38: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理论知识与实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生产实习 实习质量 实习基地
生产实习是理工科大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集中实践环节,是大学生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必要过程,要求生产实习的内容既有广度,又要有某一点上的深度。生产实习掌握不好往往类似于一般性的参观,过于要求深度会由于学生尚未学完全部课程而使之流于形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从设备到技术、从定岗到管理,均与改革开放前有很大的不同。
一、目前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
1.现行的实习模式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在传统的实习模式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因而学生缺少必要的积极主动态度,加之企业实行岗位责任制,车间不敢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只能站在一旁充当看客。往往是实习前学生的兴趣很高,第一天感到新鲜,接着就开始发憷,往后出现厌烦,学习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因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没有机会得到锻炼。
2.学生难以见到先进的生产设备、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
一些国有大型企业是上世纪50年代原苏联援建的项目,设备已严重老化,管理模式较陈旧,企业不景气,许多工人面临下岗。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实习,很少见到先进的设备、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难以达到生产实习预期的效果。
3.企业不愿接收学生的生产实习。
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般对接收学生实习表现得不太积极,即使接收了,也对学生在现场实习有许多限制。另一方面,庞大的实习队伍不可避免地将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组织调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工厂也没有足够的培训力量应付一拨又一拨的实习生。
4.经费严重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价也不断上涨,但学校下发的实习经费却并未作大的调整。学生去外地实习的经费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不足的部分只好由系里自行解决,甚至让学生也承担一部分。为节省经费,只好压缩实习时间。
二、提高生产实习质量的措施
1.建立相对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
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是保证实习质量的基本条件。为了搞好生产实习教学环节,必须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有利于校企合作,有利于指导教师熟悉现场,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实习基地是保证学生完成实习教学训练,获取现场工程知识的基础。
2.建立一支合格稳定的专业指导教师队伍。
指导教师的指导质量是保证实习效果,提高实习质量的重要条件。下厂实习和课堂教学有许多不同点,指导教师不仅要在实习内容和方法上指导学生,并且要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思想、纪律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全面负责。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实习指导教师不仅要有较宽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工作认真负责,尤其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和交际能力。
3.集中实习与自主分散实习相结合。
在统筹安排、保证实习质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走集中实习和自主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模式。鼓励学生根据实习计划和个人兴趣,自己联系实习地点,自我组织管理,完成实习任务。自主实习的学生须向学院递交实习单位接受函、家长同意书和实习计划书。在完成实习的过程中,定期向学校负责实习的教师汇报情况,实习结束后,回校参加答辩和考核,并递交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实习方式的改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4.进行产学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产学合作可使学生以工人身份直接参加生产实践,通过动手操作,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各个技术单项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并能有更多的机会和技术人员及工人师傅共同解决问题;将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以及学习工人师傅们的工作经验和吃苦耐劳精神,从而达到较佳的实习效果。为此,我们选择与我校建立产学合作关系的单位的施工现场作为实习点,或与已落实的实习点的单位进行协商,制定产学合作协议,使实习的学生能够编入生产施工的每一班组,与工人一起进行生产施工。
5.严格实习纪律及实习考核。
严格实习纪律及实习考核制度是提高实习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学生能很好地完成实习任务,保证实习质量,制定了严格的实习纪律及实习考核制度,具体做法是:(1)实习期间凡不遵守实习纪律、打架斗殴、违反厂纪厂规、造成设备或人身事故者,按实习不及格处理,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办法,跟下一年级学生重新实习。(2)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劳动纪律、组织纪律、操作技能等给出相应评分。(3)根据实习报告完成情况,主要包括报告的全面系统性、书写规范与质量、问题探讨与知识的总结提高程度等给出相应评分。(4)组织生产实习理论考试,其中主要内容是实习中应该重点掌握的内容。(5)将以上几项成绩综合评定,给出实习最终成绩。
6.实结。
实习结束后,认真做好实结和交流工作。教师组织学生谈心得体会,总结实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写出书面报告上交学院存档。
参考文献:
[1]刘国买.工科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1).
[2]郑荣跃等.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加强全面素质教育[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3).
关键词:园林专业;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
中图分类号: G642.477;U66-4 文I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3.037
园林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知识综合性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与园林专业密切联系的园林行业现已成为世界性的朝阳产业。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的实践技能,满足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仍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与难题。从培养本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技能、综合能力角度来看,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是其综合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践问题最有力的手段之一。目前针对不同专业探讨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相关内容层出不穷[1,2],针对师资以及软硬件薄弱的地方院校,尤其是学生做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需的软硬件条件得不到足够保障,如何应对教学改革,提高毕业生的实践综合能力仍是一个难题。在这种形势下,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问题无可非议,但如何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既能达到让毕业生利用专业理论综合知识解决实践问题,提升毕业生综合能力的目标,又能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结合多年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经历,从指导教师担任毕业设计(论文)角色的责任谈几点看法:
1重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
选题就是指导教师给毕业生选定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选题是毕业设计(论文)的良好开端,选题情况基本决定着毕业设计(论文)基础框架,主要内容和论文质量。
园林专业针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内容的基本原则是:力求内容多样化;避免组内内容重复、相近;论文内容新颖,侧重专业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解决生产实践问题,尤其结合实习基地生产问题的解决开展毕业设计 (论文)工作,既有任务又有兴趣,或结合教师科研做创新性研究内容,或结合专业综合实验,或开放实验室开发创新内容。根据以上基本原则,指导教师在给学生选题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针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内容不一定要难度大,但必须新,注重实用性与可行性,并且能够使学生融合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自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针对指导对象进行选题设计。
三是设计多角度选题,使组内学生设计内容丰富多彩,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四是鼓励学生自主选题,引导学生发掘部分本行业或与本行业关系密切的行业热点与难点,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着重把好关。
2挖掘毕业设计(论文)引导与指导技巧
指导毕业设计 (论文)过程中,指导教师引导与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直接过程是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比较关键的环节,包括几个方面:引导毕业生认识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给毕业画一个圆满的句号;针对新生活开启一盏灯;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相关文献、资料等收集,把好开题报告关口;开始材料的准备以及交流具体工作如何开展等;使毕业生自行确认通过系列过程,其毕业设计(论文)要解决什么问题。事实上,大部分毕业生步入毕业设计(论文)进程后,对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指导教师关键指导先怎么做,再如何做,接着可能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同时指导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科技论文写作或书写设计说明,提炼思想等。在此过程中,注意千万不要让毕业生有依赖心理,要加强其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指导过程中,师生间交流对解决问题起到双重作用,一方面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交流过程给予指导教师思考或灵感。
3把好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关
目前就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问题,同行相继提出系列改革方案及新见解[3-6]。现行条件下,严格要求指导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对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更直接的意义。面对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要求指导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坚实的实践知识,尤其是定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校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教学与科研双重压力及其他因素制约,加强指导教师实践与社会接轨综合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一个过程。事实上,教育工作者[7-9]已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改善教学条件以及办学定位是改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根本,针对此系列问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定位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十分重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求遵循国家本科教育规范与原则并依据自身条件进行定位。把好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关,一方面要考虑培养对象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要根据指导教师指导水平来设置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同时依据自身条件定位,如何把好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关,主要依据培养对象实际情况,同时考虑指导教师指导水平设置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可行性、应用性、可达性、内容完整性、创新性、设计(试验过程)的独立性,以及是否达到培养毕业生“授之以渔”的目的,即毕业生一旦进入毕业设计(论文)阶段,依据毕业生实际情况确定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后,针对毕业生提出严格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求,同时严格要求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把好质量关。
4充分利用开放的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是建立在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形式上,在时间和载体上具有共享和开放特点的指导交流平台。毕业设计(论文)开题过程就是一个关键的毕业设计(论文)交流平台。毕业设计(论文)开题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指导教师团队可以依据开题内容,交流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可行性、实践性、综合性以及创新性或不足等。同时指导教师可以结合课题内容依据自己指导的毕业生的情况建立小组内交流平台,修改不足或提升思想,或丰富创新性等,达到互相学习、交流的目的。
5培养毕业生合作精神
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时,通常是毕业生求职、就业或考研复习的关键时期,毕业生往往对毕业设计(论文)投入精力不足,如何平衡求职、就业或考研复习与毕业设计(论文)投入精力之间的矛盾,也是困扰指导教师的难题。通常情况下,指导教师可以设置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工作进度、工作量,严格考核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要求组内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从而使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能力实现以点带面的放大效应。
6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取得的成效
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体系框架:按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实践教学任务,首先针对教学任务,对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动员指导教师组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申报,并提出要求。实用性(尤其毕业设计与就业紧密联系)与创新性强、避免重复性与雷同性,并相互监督,题目数量要求超过所带学生数量的30%;毕业设计(论文)组委会成员对呈报题目审核、校对并对不合格题目进行修改;动员毕业生选题,每一位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申报三个题目,然后组委会依据毕业生申报情况与指导教师对接,并提出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要求。时间要求、质量要求(系答辩成绩排序后25%学生,上报院级二次答辩),之后由指导教师负责,组织小组开题,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开展,以及毕业设计(论文)成稿提交,最后由毕业设计(论文)组委会组织答辩事宜。组委会在指导教师指导进程中,不定时抽查进展情况,教师指导情况以及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实际工作量等。在系列工作开展中,组委会对论文题目、论文内容严格把关,使毕业设计(论文)达到预期标准。此外,专业课程设置的专业综合实验、利用开放实验室组织设计竞赛活动以及课余部分学生参与的科技活动,帮助教师完成科研项目等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开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在本工作开展中,亦出现个别毕业生投机取巧,指导教师指导不到位,组内工作分工不公致使学生之间产生小摩擦等问题。因此,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应以“学生为本”,强化系列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并严格落到实处,本项工作将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沈赤兵.提高理工科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探讨[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0(02):49-51.
[2]王志跃,杨海明,陈燕凌.提高农科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6,(05):76-78.
[3]夏守之,郭焱.做好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探讨[J]. 化工高等教育,2009,(01):9-11.
[4]罗志勇,张胜涛,陈昌国.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改革c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7,97(05):98-101.
[5]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07): 89-90.
[6]程冬梅,陈璇.试论如何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7,19,(04): 83-86.
[7]李晚景.对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若干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2007,(05):168-169.
教师理念是中职院校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导,所以想要对中职会计教学的效果进行完善就应该从教学理念的方面入手。中职院校应该对会计的教学进行正确的认识,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这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型要求,会计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观念,正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会计理论知识是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取的,并以此来对实践进行有效的指导,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综合型人才已经成为教学的趋势,所以在中职院校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可以有效的运用到实践过程中。此外,学校也可以通过岗位的实训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果,让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养。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中职学院的学生主要来源是初中毕业生,其自身的社会经验相对较为匮乏,并具有好奇心强,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特点,所以在对会计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感到枯燥与乏味,同时由于会计的教学所涉及的数学知识较多,所以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相关的软件来进行会计学习,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发现问题、掌握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效率。
三、完善硬件设施
校园的硬件设施直接影响学生的实践效果,这就要求院校按照自身的状况,构建会议模拟实验室,以此来为学生的实践提供平台。通过现代化的会计实践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实训,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效结合。同时,学校还应该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使经验丰富的会计工作人员来对学生的工作进行指导,让其在体验的过程中,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提高教学的效率。
四、优化师资队伍
中职阶段的教学时注重的是学生的能力,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应用型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与时俱进,注重自身专业水平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职会计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还应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这就要求院校对现有的教师进行进修,将理论知识水平较高但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放到企事业单位进行锻炼,将实践经验较为丰富,但理论知识匮乏的教师进行再教育,以此来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
五、结语
[关键词]高职化学 理论 实践
[作者简介]张海玲(1969- ),女,山东巨野人,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化学教育。(内蒙古 乌海 016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各个领域技术人才的任务,这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在教育思想、观念上,而且在教学内容和体系上,必须进行彻底改革,以使我们的高职教育跟上时展的步伐。近几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按照三年学制各课程整体优化的要求,对非化工类的化学课程进行了改革。这是高职化学教育进行教学体系、内容改革的一个初步尝试。它在保证非化工专业化学基础课性质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所开设专业的特点,反映新的科技成果。在注意到化学学科自身内在联系的同时,也注意到教材的适用性,尽力反映化学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高职化学教育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时,也存在种种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化学理论与实践教育没有有机结合在一起,理论与实践基本属于“两张皮”,这不利于高职化学教育价值的发挥。
二、高职生接受化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当今世界,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当前人们所关注的社会热门话题如能源、环境、材料和生命等问题都与化学密切联系。化学这门学问不仅能满足人们在生活方面的需求,同时还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化学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的“源泉”,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新兴技术的发展,各种性能各异的材料都要借助于化学原理进行制造和生产。我们都知道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充足的能源和资源,化学在合理利用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方面,在开发太阳能、核能和氢能等方面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同时,人们还能利用化学开发和研制节能产品,探索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方法,从而使人类社会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提高生活质量。化学能够为人们提供无污染、高质量的食物和高效、优质的药物以及保健品。此外,化学与生命科学的有机结合,能使人们逐渐认识生命的奥秘,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人们还能利用化学积极寻求治理环境污染的方法,使人们生活在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中。
如今,现代化学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好化学,能够帮助未来社会公民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还能利用化学知识做出各种明智的选择。一个缺少必要的化学知识的人,不但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而且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做出有害于社会的行为或者决策;而学习化学有利于提高社会公民的素质,现代社会的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必要的化学科学素养。另外,化学能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从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角度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所生存的生态环境,认识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树立正确的物质意识。一个缺少必要化学知识的人,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必定是存在缺陷的。化学对物质研究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以及通过文献检索来收集需要的化学信息,需要用特殊的化学语言进行描述,需要对众多的化学事实进行理性思维和科学概括。在学习物质微观结构和反应历程时,需要进行分析、推理和微观想象;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时,需要强烈的合作精神、进取精神和创造能力,需要将动手与动脑有机结合。可见,学习化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的提高,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三、高职化学理论与实践教育整合的现状
我们周围的大千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构成这个世界的亿万种物质其存在形态和性质各不相同。例如有气态、液态、固态之分,有硬软、颜色之别,有的能燃烧有的则不能,有的有生命有的无生命……众多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例如,铁会生锈,煤能燃烧,植物从发芽、开花、结果至死亡、腐烂,动物的生老病死……正是由于众多物质的不断变化才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生气勃勃。长期以来人们在探索和了解自然演变过程中已经认识到物质的不同性质来源于物质不同的组成和结构,为了掌握物质的变化规律从而达到改善人类自身的条件和环境的目的,化学这门科学就应运而生。如今,不管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化学这门课程。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的生产、服务、管理一线人才,所以高职化学教育更要凸显实践性,就是高职生要将所学到的化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职化学教育的理论教学必须与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进行整体优化。因为只有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加强它们之间的交叉融合,才能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获。一方面,将高职化学实验引入理论教学中,能够促使学生加强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可操作;另一方面,在化学理论教学中插入一定的实验教学录像或视频,将使抽象化学理论变得形象、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促进高职化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整合,还能为高职化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有效的研究经验,为提高高职化学教育效果提供有力的保障。通过理论与实践整合结果的推广应用,有利于高职化学教师树立新型的教育教学观念,使化学教师时刻注意在课堂教学中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成长为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之一。高职化学教育要践行这个原则,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态度。为此,化学教师要从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化学理论开始,引导学生掌握化学概念、原理、定律等基本知识,再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元素化学物和化学实验等。然而,从目前来看,在高职化学教育中,高职生中存在两种不正确的学习偏向。一种学习偏向是只注重化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即只重视化学概念、原理、定律等基本知识的掌握,对化学实验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忽略不见。这部分学生认为只有化学理论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学好理论就可以提高学习成绩,他们将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实验的学习当成理论学习的补充,甚至认为化学实验是可有可无的,片面地认为只要熟记书中规定的实验内容,不用关注化学实验操作也能考出好成绩。另一种学习偏向是只对化学实验操作感兴趣,对化学基本理论的学习不够重视。这部分学生喜欢亲自动手操作,热衷观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化学现象,但是他们对化学理论和化学实验原理的指导作用不太重视,有时候会出现盲目操作的现象。上述两种学习态度都不利于学生培养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态度,都不利于提高化学学习的质量。因此,高职化学教师必须正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良偏向,对其进行教育,使学生逐步树立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态度,并用以指导整个化学学习过程。
四、如何促进高职化学理论与实践教育的整合
化学理论与实践相整合,是为了使化学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进行衔接,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配置化学教学资源,通过创设一种仿真的或真实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技能培养贯穿于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之中。高职化学理论与实践教育实现整合,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1.将重点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高职化学教师要针对化学教育的重点内容,详细、深入地研究其与实验教学、生产实践或者科学研究有机结合的方式和方法。以高职化学教育内容中的高分子化学为例,它的重点内容是“自由基聚合、自由基共聚、逐步聚合、聚合方法”,这些内容对于高职生来说比较抽象、难懂,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让高职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化学教师要深入研究上述四个重点内容以及重点内容中的重难点与实验、实习等实践教育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大量教学实例,阐述上述基本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使高职生真正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大作用。
2.将重点实验内容与理论有机结合。高职化学教师要仔细研究高职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并力争使相关的化学理论知识贯穿于每一步实验操作中,努力做到让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遵循理论的原则,坚决杜绝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盲目执行的不良现象。仍以高分子化学为例,它的实验教学的重点内容主要有悬浮聚合、界面缩聚及高分子的化学反应等。在这些内容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详细研究每一个实验项目所包含的化学理论知识,并促使学生牢固掌握,让学生深入体会基本化学理论在实验配方设计、实验操作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巩固化学理论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
3.将实践环节与理论有机结合。高职化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之内,高职院校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实习,因为高职生一走出校门就要走上社会就业,所以学校有责任引导学生及早认识社会,认识他们可能面对的工作岗位。因此,高职化学教师在学生的实习实践环节,也要将理论教育渗透于其中,引导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并能够用化学理论来解释生产过程,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日后的工作过程中出现盲目操作的现象,使学生真正为企业服务。
4.改革理论与实践教育的考核方式。以往的高职化学教育过于注重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考察不足。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必须改革。针对高职化学理论课,知识面广和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可以采取分阶段考核的方式,如此一来就可以及时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利于帮助化学教师调整教学,运用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对于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应该包括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如果学生不了解理论知识在实验中的应用,必定会出现盲目操作的现象,这种方式可以促使学生牢固树立用理论引领实验的意识,让学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实习环节,考核内容应该包括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等,让学生随时记录自己在实践中得到的收获,发现自己不足并及时改进,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与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是密不可分的,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开设化学教育,运用化学教学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化学素质。然而,光开设高职化学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要将化学理论与实践有机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共同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高职院校化学教师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促进理论、实践相结合,将反映现代化学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新内容、新技术、新方法纳入到高职化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构建最有利于造就人才培养的新体制,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他们日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小军.高职院校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10).
[2]吉智.高职课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9).
关键词:高职;外贸跟单员;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实践教学
外贸跟单员是随着我国外贸的发展和业务的细分而出现的一个新岗位,《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即是根据此社会需求,新兴的一门国际经贸类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培养的即是具有较强职业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外贸跟单员。
一、外贸跟单员与《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情况简述
(一) 外贸跟单员的岗位定义与工作职责
外贸跟单员是指在进出口业务中,在贸易合同签订后,依据合同和相关单证对货物加工、装运、保险、报检、报关、结汇等部分或全部环节进行跟踪或操作,协助履行贸易合同的外贸业务人员。
跟单员主要工作职责包括:1、跟踪每张单订单的生产并将货品顺利的交给客户,收回应收回的款项。2、同新、旧客户保持联系增加沟通,了解客户所需。3、接收客户的投诉信息,并将相关的信息传递到公司的相关部门。4、掌握、了解市场信息,开发新的客源。5、做好售后服务。
(二) 外贸跟单员的发展前景
以客户定单为依据,跟踪产品(服务)运作流向并督促定单落实的跟单员是各外贸企业开展外贸业务的基础性人才。每一个外贸企业,不论是贸易型出口企业,还是生产型出口企业,不论是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大中型企业,还是身兼数职,公司规模较小的小型外贸公司,必不可少的就是跟单员这一岗位。
因此,在整个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大背景下,我国各类型各种规模外贸企业良性发展的情况下,对于跟单员的岗位人员需求是庞大的,跟单员的就业前景和发展前景较为看好,只要能够充分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加强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一定能够在日后的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获得先机。
(三) 《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
《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课程定位为高职外贸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此课程以跟单员岗位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进出口跟单操作流程为主线,按照高职学生的任职特点,采用案例、项目驱动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训练职业技能,发展职业能力,使学生在外贸企业的出口业务流程中,以外销合同为依据,跟踪产品(主要是货物)运作流向并督促合同的落实。本课程有助于培养具有较高素养的跟单员,让学生既熟知进出口跟单业务的基本内容和操作流程,又能熟练进行进出口跟单业务处理。
《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主要教学目标为:培养具备专业职业能力、专业知识累积以及专业素养的外贸跟单员。1、职业能力:能合理寻找供应商;能处理打样、寄样;能审查出口合同;能进行原材料采购及确认;能核实生产技术及设备;能跟踪生产进度;能进行质量监控;能处理货物出口包装及租船订舱;能处理货物报关、报检等手续。2、知识目标:掌握企业法人登记及生产经营情况核实事项;了解与产品企业相关的各类安全、生产、企业标准及环保包装要求;熟悉样品制作;掌握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知识;掌握常用货柜尺寸及装载重量;熟悉我国进出口相关法律法规,掌握进出口主要流程。3、职业素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协作能力与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 《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课程主要教学手段
目前,该门课程授课多采用讲授、多媒体教学、建立课程网站,利用网络资源充实教学内容以及引进模拟操作相关软件等方式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除了在教室听课以外,也可以通过小组形式的模拟发表进行实训,到学校专门的实训教室,利用网络资源或者专业课程软件进行模拟操作,锻炼操作能力;也可以依托学校实训基地及校企合作平台,进行观摩考察学习、顶岗实习等,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当前《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权威教材以及完善的课程体系
目前《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专业权威的教材种类非常有限,成体系的教材数量很少,大多是针对全国外贸跟单员培训考试内容而编写的教材。教材内容覆盖面广,内容多,量大,很多知识点跟《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运保险》、《外贸单证实务》等相关课程都有重叠,使得本门课程的教材在整个国际商务专业教材体系中缺乏优点和亮点。教材的不统一不不成熟也使得本门课程体系建设滞后,从目前的高职院校来看,由于外贸跟单的课程建设起步较晚,所以该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有很多不足,教学大纲编制也非常不成熟,教学内容在院校之间相差较大。正因为此,许多高职院校外贸跟单课程的开展很难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特别是实际有效的实训课程的缺失使得许多教学内容与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相关知识雷同甚至重叠,而跟单课程的实质应该是注重在履行订单过程当中的操作与实践,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手段使得培养外贸跟单员工作也就变得有名无实。
我校在几度更换教材后现在使用的是由外贸跟单员考试中心编写的《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该教材也存在如上问题,虽然覆盖知识点全面,但内容过多,并且大量与国贸实务、单证等教材内容重叠。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时、课程设计等局限,必须对原有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筛选,授课过程中选择性的讲授教材当中的部分内容,虽然避免了重复国贸实务、单证课中已有内容,但删减也使得学生对于部分内容的熟悉不够,难以全面系统的让学生全部掌握有关内容。
(二)课程教学内容理论多,实践少,课程实践限制大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是以课堂授课模式居多。教师通常会将课程分为出口跟单和进口跟单两部分,按照传统教学方式,从接收订单一直到生产进度跟单,从货物运输讲到出口收汇核销。而学生对于如何组织生产,什么是确认样,什么是色样,货品内外包装有何区别和侧重等一系列跟单重要问题均停留在表面认识和理解上,缺少实践机会使得学生无法很好的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校外的实践环节的实施条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现在的外贸企业大多数为私营中小型企业,它们本身对外贸跟单员需求量小,不愿意接受没有从业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也缺乏全面培训的安排,即使找到对口实践单位,大多数能安排的也只是观摩而不太可能真正让学生上手操作,使得学生校外顶岗实习有很大的难度。再者因为跟单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本身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单纯的一次两次观摩或者一到两天的实践操作并不能保证学生真正锻炼了实践能力,起到相应的作用,因此,课程的实践教学受限居多,实施难度较大。
三、《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的一些建议
针对上述若干问题,也根据我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对于如何将实践与理论教学方式进行结合,给出一些建议。
(一) 小组任务教学:进行角色扮演,组建公司进行模拟流程操作
跟单员的工作本身需要同生产企业、客户以及外贸公司进行配合和联系,因此可以分配角色进行模拟操作,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创设与工作环境相类似的场景进行模拟操作。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组建若干模拟公司,并选定生产产品,建立自己的产品展示,任务角色有生产企业、客户、外贸公司业务员、跟单员等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然后,选择了角色的学生如模拟外贸公司业务员的学生可以通过软件或网络与模拟客户的学生进行询盘、发盘等操作,也可以同模拟生产企业的学生进行“供应商选择”、“验厂”等操作。这个过程中,教师提供必要的空白单据如“生产进度表”、“采购单”、“入库单”等供学生进行填制,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业务流程,加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针对任务完成情况对每个小组的效果作出评价,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 进行实地参观教学
跟单员需要掌握大量生产管理的知识和能力,跟单课程有若干环节如生产进度控制、质量跟单、供应商的选择、货物运输等都牵涉到工厂,然而学生之前普遍没有接触过工厂等生产企业,缺乏感性认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学习货物运输的环节安排到工厂或者集装箱码头进行参观。本课程选择跟学院有合作关系的校外实训基地作为校外教学地点,安排学生进入工厂进行实地观察教学。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生产企业里的外贸跟单员进行讲解和现场演示,学生通过现场观察感受熟悉外贸生产企业的环境和氛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可以让学生有职业初体验的感觉,更快地进入职业角色。
(三)利用校内实训室和课程软件进行模拟操作
授课过程中,可利用学院现有的校内实训室如模拟外贸公司业务部、国际贸易模拟操作实训室、商务谈判实训室等进行亲身体验。当讲解到“合同跟单”时,教师可以结合现有的国贸教学软件,让学生在国际商务实训室中进行如网上磋商、合同签订、订单下达、网上支付、订单跟踪等一系列流程的仿真操作。讲解产品包装选择时,可演示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格的瓦楞纸箱和纸板,可带领学生操作“模拟跌落试验”,该试验是将内装商品的纸箱按照不同的姿态和次数从规定高处自由跌落,以检验纸箱对商品的保护程度。目前,我院也在积极开拓外贸跟单相关软件的应用,在已经应用南京世格软件公司的SIMTRADE模拟平台以及POCIB的基础上,也在试用体验世格软件新进推出的SIMOS外贸跟单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目前仅限于教师体验中,日后如果发展成熟,可作为本门课程的专门教学软件推广至教学过程当中。
(四)通过参加技能竞赛巩固教学效果
通过组织学院、参与市、省乃至全国性的技能竞赛,可以很好地检验学生所学的知识或技能,而且相应的技能竞赛需要选手发挥聪明才智,活学活用所学的知识,不仅仅是重复知识,甚至更需要进行升级和创新;层层选拔的过程、集中培训的经历、激烈竞赛的场面,可以让学生选手很好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锻炼实际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培育学生奋勇拼搏的精神,使学生的竞争能力得到提升。2012年12月2日,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全国外经贸职业教学学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一届外贸跟单技能大赛圆满成功,也代表了外贸跟单全国类大赛的一个发展里程碑,作为指导老师,去年第一次带领学生参加赛事,获得了团体二等奖,也是对学生和本人教学工作的一种激励,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也应再接再厉,加强学习,努力获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2011版),中国商务出版社,201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