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国内贸易问题范文

国内贸易问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38: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国内贸易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国内贸易问题

篇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政府对国内贸易的经营管理逐步放开,目前国家商务部和各地国内贸易行政管理部门主要的工作是促进国内贸易健康发展,所制定的促进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推动内贸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

1978年以前,物资、商业、粮食行业的流通主体基本上是国有企业,投资主体是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集体性质的比例不大。供销社虽是集体经济性质的,但其经营管理也基本上与国营商业无异。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家鼓励支持集体经济、股份制经济、个体经济、港澳台经济、外商经济等投资内贸领域,内贸投资、融资的渠道大大增多、拓宽,国内贸易投资体制已经基本完成由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的转变,投资主体发生了根本变化,由政府这单一的投资主体发展为多元投资主体。

国内贸易投资体制的变化使我国物资、商业、粮食、供销等系统基本上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的战略调整中,大多数国有内贸中小企业已经退出市场,而大中型国有流通企业正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重组兼并,形成若干实力较为强大的企业集团。股份制企业将成为国有企业的主要实现形式。个体商业、民营企业大量涌现,很多已发展为资产颇具规模的大型企业,并逐渐成为投资内贸流通业的主要力量。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给中国流通业带来了繁荣和活力。

(二)加大对内贸行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尽管我国国内贸易的投资机制越来越市场化,但政府仍对与国内贸易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投资。主要投资于关系国计民生、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能产生正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例如粮食储备库、救灾物资储备库,以及大型农副产品流通设施、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公用性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等。政府对流通设施的引导性投资,吸引了民间投资出现阶段性快速增长。

即使是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越来越注重市场化运作。例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家储备糖、肉制度,在保持国家储备糖重点调控市场的同时,将国家储备肉的调控重点由保障大城市和节假日改为应急救灾,并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实行了新的办法;公布了一批国家活畜储备基地等;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具备资质条件的国储糖和国储肉的代储库点。

除直接投资于基础设施之外,其它主要财政资助方式和手段是(1)参股。主要应用于大中型股份制企业,借此推动国有内贸企业的体制创新和经营机制转变。(2)资金补助。对城市郊区的商业改造项目和需要扶持的服务行业等采取直接补助的形式。(3)奖励:对龙头企业的示范型、科技型项目,边远及民族地区商业设施的设立开办,给予奖励。

(三)吸引外资,不断扩大内贸领域的对外开放

我国商业领域从1992年开始实行对外开放;自1999年开始,零售业的开放试点从沿海地区扩大到所有省会和中心城市,外商被允许进入直辖市的批发环节;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外资根据数量和地域限制分阶段进入我国;2004年12月起对外商投资零售领域的限制全部取消。国际著名商业集团进入我国,不仅为我国的商业发展提供了资金,而且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营销理念、管理经验和流通先进技术,带来了各种先进的经营业态,促进了我国流通现代化。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置采购中心,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四)推动国有内贸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国家试点政策的指导下,内贸行业改制取得重大进展。在改制过程中,注重引导内贸企业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制度和经验,结合我国内贸发展的实际,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内贸管理、发展模式。

目前国有独资商业企业转制基本完成,国有控股、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三分天下。在零售行业,国有企业退出得更快。但总体上看,目前在内贸领域,国有大中型企业仍占有一定比例。国有大中型企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正在深入进行,这一改革包括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的转变,它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许多内贸企业大胆探索,在实践中建立了有特色、比较科学和合理的管理体系。湖南长沙的阿波罗公司在转制中实行三个置换:职工身份的置换、产权置换和机制置换。身份置换后,职工成为主人(股东);产权置换以后,由国家独资成为国有控股股份制;在股份制、合作制职工持股的情况下,完成了机制的置换,为企业管理改革提供了前提条件。

(五)推动内贸行业资产重组,培育大型内贸企业集团

自2000年起内贸企业开始资产重组,强强联合,做大做强,出现了一批商业集团。由上海物资、上海一百、华联和上海友谊等四大商业集团公司合并组成了百联集团,注册资本10亿元,总资产规模280亿元,年销售收入近700亿元,旗下拥有6大上市公司,共拥有遍布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4000多家经营网点,基本涵盖了商贸领域的所有业态。2004年4月北京首旅集团、全聚德集团、新燕莎控股公司合并为“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的著名商标字号作为品牌予以保留,重组后首旅集团控制的总资产量将超过150亿元,年经营收入总额近100亿元,年实现利润超过6亿元。另外还有北京物美集团计划用3年时间投资改造天津市1000家国有商业网点。在重组中还有股权收购的形式,例如山东三联成功收购“郑百文”,2003年公司股票得以重新上市交易。

为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流通企业改革、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流通领域大公司、大集团,2004年,商务部颁布了《流通业改革发展纲要》,对大型流通企业并购重组方面可能涉及的问题做了相关规定。

二、各地促进国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将促进国内流通发展纳入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近年来,许多地方在制定本地经济发展战略中都把促进国内流通发展作为重点内容,比较典型的是上海市和大连市。

上海市是我国综合竞争能力领先的大都市,90年代以来,上海确立了“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发展战略和“三、二、一”产业方针。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贸流通产业随着城市经济增长进入不同发展阶段。以规模化连锁经营为标志,90年代初人均GDP超过1500美元时,开始发展连锁超市;90年代中后期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进一步推进连锁商业的规模化;21世纪初,上海人均GDP达到4500美元,连锁经营向更多业态延伸。根据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到2015年,上海将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适应这一战略,内贸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发展和提升城市的商业功能;满足“长三角”都市圈区域市场一体化推进的要求:加强流通的集聚和辐射功能;调整完善都市消费服务业功能布局;积极推进商业对外开放和互动发展;进一步扶持和促进中小商业企业发展;大力推动商业技术应用和创新。

大连是东北的窗口。大连市政府在其经济发展规划中把促进国内贸易发展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提出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个机遇,进行大跨度产业联合。在商业开放中实现“你进我的零售市场,我进你的销售网络”的目标,使大连产品更多地进入国际连锁集团的全球性采购和销售网络,参与国际化大流通,并以大流通带动大生产,积极支持商贸业与相关产业的相互延伸,相互渗透,促进商工结合、商农结合、商旅结合,以流通促生产、以生产促流通,不断开辟新的生产、经营和服务领域。目前,国际知名连锁商业集团沃尔玛、家乐福、百盛等都已在大连开店,其地区性总部和采购中心也设在了大连。

(二)实行合理的城市商业布局

我国多数城市能够根据城市规模和人口、经济发展程度规划三级商业中心,使零售业态分布均衡、合理。较大城市的商业布局一般由城市中央商业区、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等三级商圈组成。城市规模越大,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大城市,这种分层次的商业区的特点就越鲜明。中央商业区集聚效应和幅射效应明显,集中了一批以大型百货店为主体的大店、名店、专卖店、特色店,其设施现代化,商品丰富,客流量大。区域性商业中心是处于城市中心商业区之外的若干次一级商业圈。商圈不局限于地理和行政街区的限制,是一个经济地理概念,由服务的消费群体的区域范围构成。区域商业中心是以大中型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建材、灯饰、服装、花卉等专业市场、仓储市场、日用品批发零售市场、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等商业设施为服务主体的。它的服务对象是该经济区内常住居民、集团消费单位以及部分区外消费者。社区商业则主要服务本社区居民,辐射有限,由各种小店为主体,经营生活服务业,满足就近居民的日常之需。

近年来国内许多大城市的商业区发展又有了新趋势:在都市商业区的功能开发上,由纯商业区的单一功能向商业、商务区的复合功能发展;城市商业区建设更注重人文内涵和绿色环保,着力体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

篇2

一、加长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主要作用

(一)带动产业升级的作用更明显

加工贸易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是,拉动为其配套的企业的产品升级,尤其是在产品升级换代较频繁的计算机、电子等领域,加工贸易的带动作用更明显。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下游企业开始推出新产品的同时,该企业的供应商就必须相应地生产出适合新产品要求的零部件,以保证其供应商地位。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加长,意味着这种拉动作用将传递到更多的供应商。

(二)促进仓储运输服务业的发展

仓储运输是加长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不容忽视的内容之一。而且随着物流的发展,将加工生产环节延伸至仓储运输逐步成为加工贸易发展的一个方向。许多国家和地区改变了加工贸易以生产环节为主的做法,向生产环节、仓储运输并重的方向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我国的台湾地区,为了继续发挥出口加工区的作用,台湾正致力于出口加工区的转型工作,拟在高雄、台区及其附近,设置以海空联运为主轴的仓储转运区,目的在于吸引地区内外生产厂商将关键性零部件、半成品汇流至专区内组装,经由仓储转运,将产品行销到世界各地。根据设想,仓储转运区由纯制造功能上下延伸发展为研发、设计、储运、行销、分销、发货等功能。

(三)带动更多的国内产品出口

加工贸易是一般贸易之外,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渠道,正所谓“借船出海”。囿于信息有限、销售渠道不畅等因素,国内一些厂商的产品根本无法进入国际市场,而加工贸易则在国内厂商与国际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国内采购带动国内产品的间接出口。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越长,国内采购的比例也就越高,带动出口的国内产品也越多。

(四)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一些大企业来到中国后,为其配套的厂商也纷纷到中国安家落户,加上国内原有的生产基础,增加了国内配套能力。国内配套能力的增强改善了投资环境,反过来又吸引了更多外资的进入,从而在加工贸易发展和投资环境改善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如深圳、苏州等市,当地优良的工业配套环境已成为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因素。

二、加工贸易国内配套不断增加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之初,由于加工技术、人员素质、国内原材料等因素的限制,国内配套能力有限,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较短,加工贸易呈现出“大进大出”的态势。1990年代以来,这种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随着我国技术水平、人员素质、原材料质量不断提高,以及追随下游企业来华投资的外国零部件生产商的增加,国内的配套能力明显提升。根据国内学者提出的测算方法,如果将进料加工贸易的进出口差额简单地看作其内需量,将内需量减去加工贸易企业的利润(约为内需量的5%)和企业除原材料、零部件以外的其它生产消费(指工资、水电气,约为其内需量的10%),可以初步测算出进料加工贸易的国内配套值。从表1不难看出,进料加工贸易的国内配套值逐年上升。

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到来料加工贸易国内配套值的初步测算。表2的测算结果显示,来料加工贸易的国内配套值也是逐年上升的。但需要指出的是,来料加工贸易与进料加工贸易有所不同,来料加工企业的进口和出口只是合同金额,来料加工企业的收入是由来料加工合同规定的工本费、材料费等加工费,因此如果用来料加工企业的外汇结汇来测算,结果可能更能反映出来料加工贸易的国内配套情况。表1 1993~2000进料加工贸易情况 (单位:亿美元)

年份  进料出口  进料进口  进出口差额  内需率  国内配套值  

1993  282.9  234  48.9  20.9%  41.6  

1994  388.3  324.5  63.8  19.7%  54.2  

1995  530.4  421.4  109  25.9%  92.7  

1996  600.9  444.7  156.2  35.1%  132.8  

1997  701.6  493.2  208.4  42.3%  177.1  

1998  737.4  487  250.4  51.4%  212.8  

1999  751  500.3  250.7  50.1%  213.1  

2000  965.3  645.8  319.5  49.5%  271.6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表2 1993~2000来料加工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

年份  来料出口  来料进口  进出口差额  国内配套值  

1993  159.2  129.7  29.5  25.1  

1994  181.5  151.2  30.3  25.8  

1995  206.6  162.3  44.3  37.7  

1996  242.4  178  64.4  54.7  

1997  294.4  208.8  85.6  72.8  

1998  307.3  198.7  108.6  92.3  

1999  357.7  235.6  122.1  103.8  

2000  411.2  279.8  131.4  111.7  

资料来源:历年《海关统计年鉴》。

三、加工贸易企业国内采购的特点

国内采购是加长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总结出目前加工贸易企业国内采购的特点,以便更好地分析加工贸易国内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比较普遍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加工贸易企业国内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情况比较普遍。接受问卷调查的565家企业对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主要来源作出回答,其中将国内采购作为原材料和零部件主要来源的企业最多,占46.2%,其次依次是其它国际采购、订购方提供、母国进口和母公司内部采购,42.3%的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采购(参见表3)。

表3 接受调查企业原材料和零部件主要来源

  企业数  比重  

A.母公司内部采购  95  16.8%  

B.母国进口  107  18.9%  

C.订购方提供  137  24.2%  

D.其他国际采购  204  36.1%  

E.中国国内采购  261  46.2%  

接受此项调查的企业  565  142.3%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计算整理。

(二)国内采购比率不高

虽然将国内采购作为原材料和零部件主要来源的企业比较多,但国内采购的比率并不高。就原材料与零部件的国内采购而言,32.2%的接受调查企业的国内采购率在10%以下,约66%的企业国内采购率低于50%,国内采购率在75%以上的企业只有18%左右。企业机器设备的国内采购率的分布与此基本相似,但有更多的企业集中在10%以下和90%以上的部分。(参见表4)

(三)国内采购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为主

表4 接受调查企业国内采购比率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计算整理。

表5的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有49.7%的企业国内采购的原材料与零部件属于初级产品,40.9%的企业国内采购的原材料与零部件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只有13.1%的企业采购的是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

表5 接受调查企业在中国国内采购的原材料与零部件属性

  企业数  比重  

A.初级产品  281  49.7%  

B.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  231  40.9%  

C.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  74  13.1%  

接受此项调查的企业  565  103.7%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计算整理。

(四)国内采购以直接订购和深加工结转为主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直接订购和深加工结转是国内采购的主要方式。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有75.9%凭增值税发票直接向生产企业采购原材料与零部件,30.8%通过深加工结转采购原材料与零部件。这充分反映了退税政策和深加工结转政策在促进国内采购中的作用巨大。(参见表6)

另外,有9%的企业通过境外机构采购国内原材料和零部件,即先出口,后进口。企业采用这种方法采购国内原材料和零部件,主要是因为我国退税政策和深加工结转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下面我们将进一步对“先出口,后进口”问题进行分析。

表6 接受调查企业在中国国内采购的原材料与零部件的方式

  企业数  比重  

A.直接向生产企业订购(凭增值税发票)  438  75.9%  

B.深加工结转  178  30.8%  

C.通过国内贸易公司采购  36  6.2%  

D.通过境外机构采购(先出口,再进口)  52  9.0%  

E.其他  35  6.1%  

接受此项调查的企业  577  128.1%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计算整理。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加工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国内价值链呈现出加长的趋势,包括国内配套能力增强,国内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更加普遍等。这是好的一面,但也存在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如国内采购率低、国内采购商品的技术含量低等。另外,我国加工贸易向下游产业,如仓储运输的延伸非常有限。退税政策和深加工结转政策对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四、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变化的因素既有国内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问题,也有政策制订、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国内产品质量不稳定是最主要的障碍

在问卷列出的国内采购原材料与零部件(或设备)的主要障碍中,国内产品不稳定、国外客户要求、国内采购出口退税时间过长、深加工结转手续繁琐位于前4位,选择这四项的企业比率分别为70.1%、26.5%、19%和18.5%。(参见表7)

表7 在中国国内采购原材料与零部件(或设备)的主要障碍

  企业数  比重  

A.国内产品价格高于进口品  89  15.8%  

B.国内产品质量不稳定  394  70.1%  

C.国内产品交货不及时  74  13.2%  

D.缺乏国内供货商的信息  51  9.1%  

E.国内采购运输环节没有保障  23  4.1%  

F.母公司的发展战略安排  28  5.0%  

G.国外客户要求使用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  149  26.5%  

H.国内采购出口退税时间太长  107  19.0%  

I.深加工结转手续太繁琐  104  18.5%  

J.其他  14  2.5%  

接受此项调查的企业  562  183.8%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计算整理。

国内产品质量不稳定说明国内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尚需完善提高,否则无法达到上游加工贸易企业的质量要求。国外客户之所以要求加工贸易企业使用进口的原材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担心国产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问题。另外,国外客户对国内商品不了解,也是他们没有指定其委托的加工贸易企业使用国内商品的主要原因。我们在座谈中了解到,有些外商投资企业在设计研发过程中就确定了使用哪家厂商生产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由于这些企业的设计研发多在海外进行,对中国国内产品并不了解,所以多指定加工贸易企业采用国外生产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尽管中国已经存在价格低廉的同类商品。出口退税时间长、深加工结转手续繁琐属于政策性因素,我们将在下面详细论述。

国内产品价格高于进口品、交货不及时、缺乏国内供应商的信息、母公司的发展战略安排、运输环节没有保障等也是影响原材料与零部件国内采购的因素,但相对而言,选择的企业并不很多。其中选择国内产品价格高于进口品的企业占15.8%,说明国内一些产品缺乏价格优势,尤其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

(二)国内采购过程中的出口退税问题

加工贸易企业在采购国内原材料和零部件时,多采用凭增值税发票直接购买,出口退税政策对国内采购影响非常大。目前,进料加工贸易企业直接向国内企业采购原材料可以申请退税,来料加工贸易企业因在出口时只收取加工费,没有销售收入而无法获得退税。对来料加工企业国内直接采购的原材料不实行退税,限制了来料加工企业的国内采购。与进料加工企业相比,来料加工企业的国内采购率偏低。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近90%接受调查的来料加工企业的国内采购在50%以下,其中有45%的企业国内采购在10%以下,而国内采购在75%以上的来料加工企业只有12%左右。(参见表9)

表8 接受调查企业认为通过境外机构采购国内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原因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计算整理。

表9 接受调查的来料、进料加工企业国内采购原材料与零部件情况比较

  企业数  比重  

A.国内出口退税时间长  92  28.6%  

B.单独采购批量小,由境外机构统一采购可提高批量  59  18.3%  

C.海外母公司物流全球统一配送  54  16.8%  

D.深加工结转手续过于复杂  101  31.4%  

E.供货方追求出口额业绩  17  5.3%  

F.供货方采取OEM方式,必须先出口  23  7.1%  

G.信息不通,找不到国内供货商  29  9.0%  

H.其他  27  8.4%  

接受此项调查的企业  322  124.8%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计算整理。

对于结转方式采购的国内原材料和零部件,以往对转厂环节免征增值税。根据国家最新的规定,从2000年开始对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结转业务实行“免、抵、退”(“免”是指对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是指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的自产货物应予以免征或退还的所耗用原材料、零部件等已纳税款抵扣内销货物的应纳税款;“退”是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的自产货物占本企业当期全部货物销售额50%以上,在一个自然季度内,因应抵进项的税额大于应纳税额而未抵扣完的税额部分予以退还。当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的自产货物占本企业当期全部货物销售额不足50%时,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对于新规定,已经实行的地区的加工贸易企业普遍认为可操作性差,企业无法及时得到退税,结果资金被大量占用。也有的地区考虑到对深加工结转业务实行“免、抵、退”以后,影响加工贸易的发展,而暂时没有实行。“免、抵、退”政策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1)占压企业流动资金,我国退税按额度在各地区之间进行分配,那些出口量大,退税额多的地区往往分配的额度不足以满足本地区的出口退税要求。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有些地区的退税滞后8个月到1年,企业资金占用的负担很大。(2)来料加工企业税负加重。由于来料加工企业在产品出口时不能办理退税,因此如果对转厂环节征税,则含税转厂的税负最终由下游的来料加工企业负担,这将增加来料加工企业的成本,影响其出口竞争力。(3)进一步增加税务部门的管理成本,加大国家出口退税的压力。我国加工贸易规模庞大,实行“免、抵、退”政策后,税务部门的工作量大量增加,国家计划退税的额度也会大幅度增加。

进料加工企业退税不能及时到位,来料加工企业不能退税,影响了国内采购的发展,也是造成国内商品“一日游”的重要原因。

篇3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问题对策

一、我国产业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一直保持了较高的贸易份额,其中对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工业国之间的贸易占总贸易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2001年中国就有57%的出口贸易和52.3%的进口贸易是同这些国家进行的,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也保持了相对稳定的份额。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上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和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的价格剪刀差日益拉大,包括中国在内的价格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一方面迫使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彼此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又屡屡启用反倾销、反规避的诉讼程序以遏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所以中国在产业内贸易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尤为重要的问题表现如下。

1.差异产品没有特色且技术含量低

所谓差异产品,指那些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用途也基本相同,存在着替代性但是不能完全替代的产品。我国产品的差异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水平的花色、款式等的差异;二是纵向的质量差异。水平差异主要是由于同类产品相同属性的不同组合;纵向差异则是由于同类产品技术资本、技术密集度的不同,质量高的产品资本、技术含量也较高。由于我国企业对技术的应用水平较低,所以无论是对水平差异的产品还是对纵向差异的产品的生产都不能达到其所要求的标准,因此我们应该运用高科技生产具有自己特色的且技术含量较高的差异性产品。

2.产业结构水平低,缺少竞争力

由于本国的科技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很多发达国家能够生产具有很高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的高技术或高技术密集度产品,而我国却处于很低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上,其中最具有规模经济效益且差异产品特征显著的也只有汽车、机床等,但是它们所占的比重也很有限。这表明中国在这些产品上还缺乏国际竞争力,即使在高贸易保护下,也是进口多出口少。产业的分工首先是从产业的国内分工,发展到产业间的全球分工,又发展到产业内的全球分工,当这种分工所需要的要素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

3.受传统贸易理论的影响

受传统贸易理论的影响,一方面导致了人们对水平型国际分工的意义认识不足,过分强调比较优势与经济互补在对外经贸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该指导思想也影响了对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信心和有效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从目前看,我国劳动力和部分自然资源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可以生产和出口一些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仅仅按照比较利益进行分工和贸易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国际交换中,初级产品和低加工产品的贸易条件正相对的甚至是绝对的下降,而且,由于我国人均资源贫乏,劳动力素质较低,立足于以资源和劳动密集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正在削弱,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会造成我国产业结构的滞后,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4.缺乏产业内贸易的支撑型产业和产业群

国外很多有竞争力的产业都有庞大的支持性产业和产业群,而我国的很多产业主要集中于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属于加工型的贸易,只是单独生产某一种产品,缺乏技术含量,没有发展其相应的产业群。要提高我国的产业内贸易,仅仅从单一的产业来说是不可以的,应该和其他产业密切联系起来。

5.缺乏高度内部化的大型跨国公司和巨型企业

贸易内部化是跨国公司重要的竞争优势之一。跨国公司为了克服外部市场的不完善,以内部化市场作为外部市场的替代,通过内部交易和转移定价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我国许多企业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低、规模不经济问题。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很低,产品出口的能力差,缺乏规模经济,自然贸易内部化程度也很低。这种状况,无论对企业,还是对整个国家来说,都缺乏合理的经济性,影响出口效益的提高。二、促进和发展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对策

1.大力发展国内产业内贸易,实现规模经营战略

我国为了达到产业的规模经济,可以先在国内实现产业内贸易,进而推广到在国际上实现产业内贸易。凡是国内能够生产,而且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技术水平的产品或工序,都可以在同一产业内进行交换,从而在国内实现产业内贸易。同时,国内不能生产的产品或者是还没达到相应的技术水平生产的产品还需要进口。主动适量进口部分先进的产品既可以对国内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形成压力,也可以更好的引导国内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高级化。从国内产业内贸易到国际产业内贸易,不失为发展规模经济的好方法。

2.实施差异产品战略,促进国际产业内贸易发展

产品的差异化是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一般地说,对垂直型差异产品的需求要受到消费者收入的制约;而对水平型差异产品的需求则受消费者偏好的影响。因此,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应考虑到消费者的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的因素来加强和扩大差异产品生产,从而促进我国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我国从发达国家进口高质量的产业内产品,而向发达国家出口低质量的产业内产品;与中国同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动方向相反,我国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低质量的产业内产品,向这些国家出口高质量的产业内产品。由于中国企业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不大,产品价格往往只是发达国家最终零售价格的1/4或1/5,因而失去了获得较多利润的机会。

3.实施产业化战略,促进贸易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低水平是制约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根本原因。实行产业化战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结构促进贸易结构的升级,对于推动产业内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调整产业结构,要特别重视调整和提高工业结构,致力于缓解基础产业的瓶颈制约,并加快支柱产业的发展。为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产业结构,使其能更好的适应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应调整产业政策,加强国际合作;密切出口产业与国内产业的联系;加大技术投入力度,提高产业层次和产业水平。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现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我国应该尽快实现由产业间贸易为主到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转变;由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到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转变。

4.培育和建造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巨型企业

跨国公司是商品经济和生产社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必然结果。我国企业的研究开发的投入不足,产品缺乏高技术含量,无论是规模还是竞争能力都不足以与国外的跨国公司抗衡,这对我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提出了严峻挑战。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中,中国的企业只有尽快将自己打造成跨国集团公司,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我国培育和建造由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巨型企业提供了机会,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经济规模都为建造大型跨国集团公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经济的强大需要一批民族工业在世界市场上站稳脚跟。首先,推动外向型企业向跨国经营和跨国生产转变;其次,培育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积极、稳妥地转向跨国公司;这些都需要企业和国家的共同合作。

5.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没有科技进步的产业发展只会使低效益的,必须以科技进步作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使其能自我发展与提高。举个例子,由于在机床工业中大量采用了电子控制技术,德国、英国和意大利所生产的机床在准确性、可靠性、和适应性方面均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而我国的机床产业则没有运用这些高新技术,因此处于落后的状态。正因为我国技术水平落后、产品附加值低、企业对高新技术的应用反应迟缓,所以实行科技创新战略就显得非常迫切。我国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创造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我国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在发展高新技术、高新产品上,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经济潜力巨大。为此,应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改善劳动力队伍的素质,不仅可以提高本国资本的利用效率,加快技术吸收和创新,而且可以为发展产业内贸易奠定重要的基础,最终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相文曹亮:国际贸易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篇4

“转移价格”(tfallsfer price,简称tp),又称转让定价或划拨定价,它是指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商品、劳务、技术等交易价格,这种价格主要不是由市场成本决定的,而是根据跨国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由公司少数上层决策人员确定的。根据交易对象的不同,转移价格可分为商品转移价格、有形资产转移价格、无形资产转移价格、劳务转移价格和资金转移价格等。通过转移价格、跨国公司达到转移公司利润、资金、减轻税负、规避外汇风险等目的,实现跨国公司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但与此同时,跨国公司转移价格不同程度损害了东道国的利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

随着我国成为wto的成员国,众多的跨国集团无疑将给我国带来最为直接的挑战和机遇,同时,我国也要组建自己的大型跨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进行研究,成为一项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一、内部化、内部贸易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

研究企业内部化理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巴克利(p.j.buckley)卡森(m.casson)和加拿大学者鲁格曼(a.m.rugman)。鲁格曼(rugman)把内部化定义为:在企业内建立一个内部市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内部市场取代外部不规则市场,由行政命令来解决企业资源配置问题。企业组织由内部价格(或转移价格)来调节,并且使内部市场像潜在的规则市场一样具有效率。

跨国公司内部化是内部化定义的延伸,即当内部化的范围超越国界时就形成跨国公司内部化。通过内部化扩张,跨国公司建立起跨越国界的一体化的生产经营网络,其结果是国际市场上存在着数量惊人的公司内部贸易,即由跨国公司进行的、发生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跨国界交易,而转移定价是这种内部转移的结算工具。随着国际生产专业化和分工的发展,跨国公司总部控制下的相关子公司之间的产品与劳务的内部交易就更为频繁,在全球国际贸易中占了相当重要的比重。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64,000家跨国公司已拥有870,000家分支机构,全球60%的国际贸易是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另外,80%的国际技术贸易也是在同一企业内部发生的内部交易。以美国为例,1984年美国出口品的43%是在跨国企业集团内部有关公司之间进行的。经济合作组织国家的商品进出口也有1/3是在子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而这些内部交易的完成都应用了转移定价这一策略。

在跨国公司内部交易过程中,转移定价不仅是内部贸易的结算工具,而且可以实现逃避税收等多重目标。利普敦(c.lipton)曾对转移价格作了如下界定:“转移价格是用于描述在一个跨国公司内部的关联实体间以及关联公司的家族间为购买或销售商品或服务而索取的价格。为了避免扭曲,索取的必须是公平市场价格。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跨国公司对集团内部交易索取的价格可能比公平市场价格较高或较低,通常使用的是多开或少开发票金额的办法。这种做法被称为‘滥用转移定价’(transfer pricing abuse)。作为一种贬义词,有时简单地称为‘转移定价’。”

一般认为,跨国公司通过运用转移定价、实现逃避税收目的,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是通过直接转移利润来避税,一种是通过间接转移利润来避税。

1.通过直接转移利润避税

众所周知,跨国公司是分散在不同国家但存在某种控制关系的公司群体,而各有关国家的税收制度在税率高低、费用列支、征免范围及幅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跨国公司在内部交易中有可能人为地抬高或压低价格,不合理地进行费用分配,轻而易举地将利润由税负较高的国家转移到税负较低的国家,从而减轻集团的整体税收负担。

如果母公司处在高税率国家,子公司处在低税率国家,母公司在向处在低税率国家的子公司出售商品和劳务时,则采用低的转移价格;反之,该子公司向母公司出售商品和劳务时,则采用高的转移价格,以提高母公司的成本,降低母公司的利润。这样,利润就会从高税率国家转移到低税率国家纳税,减轻了整个公司的所得税负担。

2.通过间接转移利润避税

间接避税是通过把利润转移到设在避税地的控股公司进行避税。避税地(tax havens)指这样一些国家或地区:由于其较低的税率和众多的税收激励措施使得跨国公司能够有效地转移或减少从当地获得的收入所需缴纳的税收。例如香港对发生在香港境内的收入征收15%的名义税率,但不向来源于国外的收入征税,在香港也没有任何资本税、资本所得税、外国股东股利所得税。其他避税地如加勒比海周围的巴哈马、百慕大、卡曼岛等。巴哈马每年向境内的公司征收100美元的低税,并且巴哈马没有与任何其他国家签订要求它向这些国家提供信启、的协定。由于外国公司在避税地的税率很低或根本不纳税,而当地政府对跨国公司的法律管制也极为松弛,公司的资金调拨和利润分配有较大自由。因此,跨国公司利用避税地,设立控股公司或虚设中转公司,操纵转移价格,以达到逃避税负的目的。英属维尔京群岛,仅153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却汇集了35万家公司,在这里注册的公司中约1万多家与中国有关。在中国2002年的外资来源地中,英属维尔京群岛仅次于香港名列第二,超过了美国和日本。之所以有许多公司愿意到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的小岛上注册,是因为这里是世界上著名的“避税天堂”。

跨国公司运用转移定价实现逃避税收的行为,显而易见损害了东道国利益。据美国参议院2001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美的跨国公司在2000年共避税达450亿美元。截至2003年12月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5277个,大量的迹象表明,外商通过关联公司之间的转移定价大量逃避了在我国应缴纳的税款,国家统计局《利用外资与外商投资企业研究》课题组完成的一份关于外资的研究报告指出,亏损的外商投资企业中约2/3为非正常亏损,每年通过转让定价避税的税款损失有300亿元。

针对跨国公司利用转移价格避税的现象,各国政府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转移定价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仍然象复杂的哲学难题一般困扰着世界各国政府。

转贴于

二、发达国家反避税主要措施及最新进展

现在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实行转移定价税制,其中最具典范性的当推美国规则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规则。美国倡导的“正常交易准则”(basic arms length standard,简称bals)被各国广泛接受。依据此原则,在确认跨国公司某一项转移价格是否合理时,美国税务局将参照同类产品在相似的销售条件下,由相互独立的买卖双方交易时形成的价格为标准价,将二者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美国税法规定:如果转移价格超越了“正常交易准则”确定的标准,税务局有权实施“转移价格审计”,调整并重新分配该公司的利润,扣除额及其它收入项目,按照调整后的数额确定纳税人的真实应税所得额,强制其交纳税款及罚款。

为了评价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是否符合“正常交易准则”,美国税法中规定了三种计算交易价格的方法:可比不受控制定价法(comparable uncontrollable pricing method);转售定价法(resale pricing method);成本加成定价法(cost plus method)。事实上,确定转移价格困难重重。显而易见的是:许多转移对象不存在或缺乏可比产品或可比交易,如垄断性很强的无形资产,就很难确定转移价格的合理标准。

近年来,特别是1995年以来,美国和oecd对各自的转移定价规则进行了一系列的补充修订,增加了更加科学有效的约束机制的新内容。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预约定价制(apa)

按照正常交易原则对转移定价事后进行调整已有近80年的历史,但事实证明它并不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方法。对于税务当局而言,有种种执行方面的困难。跨国纳税人亦认为事后税务处理的不确定性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决策,并有可能使企业处于被双重征税的危险。预约定价协议制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预约定价制也叫预先认定制(advance pricing agreement,简称apa),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5年关于转移定价指南规定:“预约定价协议是这样一份协议:它在受控交易发生之前,为这些交易的转移定价预先确定一系列恰当的标准(如方法、可比性数据等),且规定该标准将在一个确定的时期内有效。”

预约定价制的核心在于税务机关对跨国公司内部交易的定价事先加以确认。其一般程序是:跨国公司在开始内部交易之前,向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申请,并报送必要的材料。税务机关经过认真审查,确定内部交易的价格。跨国公司应遵照此价格进行交易,税务机关亦不再调整。与事后调整做法相比,apa具有有利于减少转移定价调整的不准确和不确定性、避免重复征税、减少征纳纷争、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等优点,而且由于相关国家税务机关共同参与跨国企业税收事宜,也便于达成国际共识。apa因而受到各国税务当局的普遍重视。

2.纳税人举证制度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在避税与反避税的博弈中,跨国公司总是居于主动地位,于是美国在1991年公布的《收入程序法规》中正式列入纳税人举证责任制度,规定转让定价或预约定价应由跨国公司负举证责任,即纳税人有义务提出证明其内部交易定价正常的确凿证据。如若不能,则依税务机关的裁定执行。

纳税人举证制度出台以后,受到征纳双方的欢迎。跨国公司按照事先确定的价格进行交易不必有所顾虑,税务机关也由此摆脱了烦琐费时的事后审核工作。该制度还有利于保证国家税收收入的稳定性。正因如此,不少国家也已开始在本国推行预约定价协议制度。如经合组织1995年准则肯定了预约定价协议制度,加拿大于1994年底了预约定价协议制度的信息公告,并在1999年的转移定价信息公告中予以重申。英国税务机关则于1995年颁布了《预先交易法规》,日本、德国、西班牙等国也已开始实行预约定价协议制度。

3.有关资本金弱化问题的专门条款

在关联企业之间通过人为的内部金融操作,在某一企业减少自有资本数量、增加贷款数量,可增加利息扣除,造成关联企业间的利润转移和相关税收问题,因为不同的国家对债务利息和红利的征税政策是不同的。企业的债务规模远大于与资本金对应的正常水平的状况被称为“资本金弱化”(thin capitalization)。

资本金弱化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转移定价行为。对付资本金弱化,oecd提倡两种方法:一是正常交易法,即由税务机关确定关联方的贷款条件是否与非关联方的相同,如果不同,则关联方的贷款可能被视为隐蔽的募股,要按资本金弱化法规处理,对利息征税;二是固定比率法,即如果公司资本结构超过特定的负债/权益比,超过的利息不允许税前扣除,并将超过的利息视同股息征税。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美国等大多数国家采用固定比率法,英国等少数国家采用正常交易法。

4.对转移定价的处罚措施

美国从1996年就转让定价违法问题增加处罚规定,根据违反规定程度不同,处罚措施分为两等:如果净利润调整金额达到或超过500万美元、达到或超过调整后总收入10%,或者转移价格等于或高于正常交易价格的2倍、等于或低于正常交易价格的1/2,处以所逃避税额20%的罚款;如果净利润调整金额达到或超过2000万美元、达到或超过调整后总收入20%,或者转移价格等于或高于正常交易价格的4倍、等于或低于正常交易价格的1/4,处以所逃避税额40%的罚款。力度之大,让避税企业望而生畏。

三、监管与防范跨国公司转移定价任重道远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除了涉及公司内部的利益分配外,更主要的是涉及母国和东道国政府的利益分配,所以国际转移定价问题为各国政府高度关注。发达国家政府对跨国公司内部转让价格进行越来越多的干预,仅在英国,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专职转让定价的人数就在近年增加了3倍,尽管如此,跨国公司内部转移定价仍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跨国公司内部转让价格的管制更为困难。这主要是由以转贴于

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促成的:

1.转移定价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很难判定

由于转移定价牵涉到一些极为复杂的客观因素:转移定价行为的认定、关联企业的确认、正常交易原则的建立、转移定价调整方法、相关国家的初步调整与相应调整。其中关联企业的确认和正常交易下独立企业成交价格的计算是转移定价税制的核心和难点。究竟什么样的价格才算为“正常交易”或“公平”价格,并无十分明确标准。特别是许多公司以提供劳务为主,更多地依赖品牌和知识产权等其他难以定价的无形资产。

2004年,美国国税局调查了英国最大的制药集团葛兰素制药集团(glaxogroupltd),起诉该公司在1989-1996年期间在美国少纳所得税52亿美元。该案争执的核心在于为葛兰素公司带来巨额利润的治疗胃溃疡专利产品,善胃得(zantac)的利润创造源。究竟是在英国的研发活动创造了利润还是在美国的广告或营销活动创造了利润?显然,两者都创造了利润,那么它们各占多少比例?如何分摊成本、利润和税赋成为一大难题。

2.转移定价是跨国公司的核心商业机密,其制定与实施过程都高度保密

由于转移价格属跨国公司内部价格,一一般是由公司的高层领导会同财务与会计主管人员制定的,属于公司内部最高商业机密,外人难以了解且更难约束。因此,即使是美国这样会计制度发达、监管力度大的国家,对跨国公司滥用转移定价的做法也常常是感到有迹可循却不能查到水落石出。例如,美国会计总署的研究表明,67%的外国公司,每年在美国进行着数千亿美元的生产和交易活动,却没有交纳一分钱的所得税。据某个经营于美国的外国公司透露,1998年,它们曾经以171美元一支的价格,从本企业内部进口牙刷,而以13美元一个的价格,向属于同一企业系统的其它分支企业出口导弹,以此成功地逃避了应交所得税。为了加强对滥用转移定价的防范,近年来美国国内收入局增加了100名审计师,每年大约花费1600万美元聘请外部专家加强审计。但即使如此,针对一些巨人公司如日立、三菱电器、东海银行和大宇等大公司的转移定价调查仍是悬而未决。

3.世界各国税收制度差异以及税收优惠政策,为跨国公司避税筹划提供了空间

由于世界各国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存在‘定差异,且还有为数不少避税港的存在,为跨国公司内部化充分运用转移价格和信息不对称优势,最大限度地避税提供了有利条件,使跨国公司在国际避税与反避税博弈中处于优势地位。

特别一提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纷纷提供了包括财政、金融在内的各类优惠政策,甚至是有害的恶性竞争,这种“贫困竞赛”(race to thebottom)使跨国公司在与备选东道国的讨价还价中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发展中国家要约束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等不正当行为就显得尤为困难。在联合国贸发会议最近的一次调查中,被调查的84%的发展中国家认为,跨国公司明显地在利用转移价格来转移收入,以实现逃税的目的。

4.电子商务使跨国交易变得更加难以确认、跟踪和量化

电子商务交易参与者的多国性、流动性、无纸化操作的快捷性等特征,使传统的税收观念受到了极大冲击,因为:

第一,在跨国电子商务活动中,跨国纳税人在收入来源地国除了设置一个网址或者服务器之外,并不需要另行设立任何的“有形存在”(physical presence),从而根据既有国际税法规则难以确定该笔收入的来源地;

第二,跨国电子商务活动中,纳税人所从事的商务活动所涉及的大多数是无形的数字化产品交易,因此根据既有的国际税法规则亦难以确定该所得究竟属于何种所得。

第三,在网络空间,跨国纳税人可以从事各种数字化产品等无形资产的商务活动,也可以通过加密等手段保护和隐瞒收入和财产,以及征税国据以征税的相关会计资料。跨国纳税人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在来源国逃避根据现有的税法所承担的纳税义务。

澳大利亚税务专员米歇尔·卡莫迪(michael carmody)曾描述过一个名为“抓得住我们那就来吧有限公司”(catch us lf you can ltd),及其所反映出来的相关问题:该公司的所有业务都是通过因特网完成,产品直接销售给客户。其业务遍布于世界许多不同的国家,各方只通过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交流。而公司注册地却为某一零税收地区,利润十分丰厚。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就像各国政府永远不能控制公海一样,它们也无法控制网络空间,因此网络空间将成为跨国公司谋求避开政府控制者的新的“避税天堂”。 

转贴于

篇5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问题 对策

一、我国产业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一直保持了较高的贸易份额,其中对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工业国之间的贸易占总贸易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2001年中国就有57%的出口贸易和52.3%的进口贸易是同这些国家进行的,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也保持了相对稳定的份额。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上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和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的价格剪刀差日益拉大,包括中国在内的价格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一方面迫使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彼此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又屡屡启用反倾销、反规避的诉讼程序以遏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所以中国在产业内贸易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尤为重要的问题表现如下。

1.差异产品没有特色且技术含量低

所谓差异产品,指那些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用途也基本相同,存在着替代性但是不能完全替代的产品。我国产品的差异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水平的花色、款式等的差异;二是纵向的质量差异。水平差异主要是由于同类产品相同属性的不同组合;纵向差异则是由于同类产品技术资本、技术密集度的不同,质量高的产品资本、技术含量也较高。由于我国企业对技术的应用水平较低,所以无论是对水平差异的产品还是对纵向差异的产品的生产都不能达到其所要求的标准,因此我们应该运用高科技生产具有自己特色的且技术含量较高的差异性产品。

2.产业结构水平低,缺少竞争力

由于本国的科技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很多发达国家能够生产具有很高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的高技术或高技术密集度产品,而我国却处于很低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上,其中最具有规模经济效益且差异产品特征显著的也只有汽车、机床等,但是它们所占的比重也很有限。这表明中国在这些产品上还缺乏国际竞争力,即使在高贸易保护下,也是进口多出口少。产业的分工首先是从产业的国内分工,发展到产业间的全球分工,又发展到产业内的全球分工,当这种分工所需要的要素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

3.受传统贸易理论的影响

受传统贸易理论的影响,一方面导致了人们对水平型国际分工的意义认识不足,过分强调比较优势与经济互补在对外经贸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该指导思想也影响了对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信心和有效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从目前看,我国劳动力和部分自然资源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可以生产和出口一些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仅仅按照比较利益进行分工和贸易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国际交换中,初级产品和低加工产品的贸易条件正相对的甚至是绝对的下降,而且,由于我国人均资源贫乏,劳动力素质较低,立足于以资源和劳动密集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正在削弱,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会造成我国产业结构的滞后,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4.缺乏产业内贸易的支撑型产业和产业群

国外很多有竞争力的产业都有庞大的支持性产业和产业群,而我国的很多产业主要集中于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属于加工型的贸易,只是单独生产某一种产品,缺乏技术含量,没有发展其相应的产业群。要提高我国的产业内贸易,仅仅从单一的产业来说是不可以的,应该和其他产业密切联系起来。

5.缺乏高度内部化的大型跨国公司和巨型企业

贸易内部化是跨国公司重要的竞争优势之一。跨国公司为了克服外部市场的不完善,以内部化市场作为外部市场的替代,通过内部交易和转移定价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我国许多企业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低、规模不经济问题。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很低,产品出口的能力差,缺乏规模经济,自然贸易内部化程度也很低。这种状况,无论对企业,还是对整个国家来说,都缺乏合理的经济性,影响出口效益的提高。

二、促进和发展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对策

1.大力发展国内产业内贸易,实现规模经营战略

我国为了达到产业的规模经济,可以先在国内实现产业内贸易,进而推广到在国际上实现产业内贸易。凡是国内能够生产,而且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技术水平的产品或工序,都可以在同一产业内进行交换,从而在国内实现产业内贸易。同时,国内不能生产的产品或者是还没达到相应的技术水平生产的产品还需要进口。主动适量进口部分先进的产品既可以对国内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形成压力,也可以更好的引导国内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高级化。从国内产业内贸易到国际产业内贸易,不失为发展规模经济的好方法。

2.实施差异产品战略,促进国际产业内贸易发展

产品的差异化是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一般地说,对垂直型差异产品的需求要受到消费者收入的制约;而对水平型差异产品的需求则受消费者偏好的影响。因此,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应考虑到消费者的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的因素来加强和扩大差异产品生产,从而促进我国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我国从发达国家进口高质量的产业内产品,而向发达国家出口低质量的产业内产品;与中国同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动方向相反,我国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低质量的产业内产品,向这些国家出口高质量的产业内产品。由于中国企业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不大,产品价格往往只是发达国家最终零售价格的1/4或1/5,因而失去了获得较多利润的机会。

3.实施产业化战略,促进贸易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低水平是制约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根本原因。实行产业化战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结构促进贸易结构的升级,对于推动产业内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调整产业结构,要特别重视调整和提高工业结构,致力于缓解基础产业的瓶颈制约,并加快支柱产业的发展。为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产业结构,使其能更好的适应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应调整产业政策,加强国际合作;密切出口产业与国内产业的联系;加大技术投入力度,提高产业层次和产业水平。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现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我国应该尽快实现由产业间贸易为主到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转变;由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到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转变。

4.培育和建造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巨型企业

跨国公司是商品经济和生产社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必然结果。我国企业的研究开发的投入不足,产品缺乏高技术含量,无论是规模还是竞争能力都不足以与国外的跨国公司抗衡,这对我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提出了严峻挑战。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中,中国的企业只有尽快将自己打造成跨国集团公司,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我国培育和建造由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巨型企业提供了机会,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经济规模都为建造大型跨国集团公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经济的强大需要一批民族工业在世界市场上站稳脚跟。首先,推动外向型企业向跨国经营和跨国生产转变;其次,培育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积极、稳妥地转向跨国公司;这些都需要企业和国家的共同合作。

5.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没有科技进步的产业发展只会使低效益的,必须以科技进步作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使其能自我发展与提高。举个例子,由于在机床工业中大量采用了电子控制技术,德国、英国和意大利所生产的机床在准确性、可靠性、和适应性方面均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而我国的机床产业则没有运用这些高新技术,因此处于落后的状态。正因为我国技术水平落后、产品附加值低、企业对高新技术的应用反应迟缓,所以实行科技创新战略就显得非常迫切。我国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创造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我国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在发展高新技术、高新产品上,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经济潜力巨大。为此,应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改善劳动力队伍的素质,不仅可以提高本国资本的利用效率,加快技术吸收和创新,而且可以为发展产业内贸易奠定重要的基础,最终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相文曹亮:国际贸易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篇6

一、国际贸易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问题

第一,业务流程控制缺失。和一般的贸易企业不同,国际贸易公司的业务流程具有特殊性,从出口前的准备工作、国际贸易合同的商讨工作、报验和备货过程、审证和催证过程、订仓租船到最后的报关、保险和协议过程都是一般贸易企业业务流程不具备的。但是,我国一些国际贸易公司并没有针对其业务流程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工作中难以对上述流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规范,很可能导致交易难以顺利实现,最终使得国际贸易公司绩效偏离预期目标,内部控制制度在业务流程阶段的缺失甚至会导致竞争对于趁虚而人,利用交易对于国家严格的法律、法规条纹来建构贸易壁垒,使得我国的国际贸易公司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第二,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失衡。企业在进行计划、决策、执行和控制过程中的基本职能结构和流程构成的基本结构就是组织结构,国际贸易公司在内部控制制度上具有特殊性,公司在设置岗位时应该考虑不同的职能要求,并对各个岗位的关键环节进行明确的权责确定。我国的国际贸易公司在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上海很不完善,在内部控制程序的控制上还存在着严重的缺失现象。

第三,风险控制能力较差。一些国际贸易公司在风险预防和控制中表现薄弱,归根结底这是因为这些公司在收集和传递风险信息的过程中相对滞后,风险应急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在风险控制的决策上一般比较随意性,科学性较差,风险应对过程中措施不够完善,最终甚至造成公司财务混乱,企业管理难以为继,这些问题使得国际贸易公司的管理效率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完善国际贸易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第一,加强对业务历程的控制。国际贸易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业务流程建设有直接的关系,内部控制制度能否顺利实施取决工能否针对业务流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国际贸易公司业务流程复杂、环节多样、持续时间长,具有较大的风险,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国际贸易公司业务流程的控制。业务人员禁止包办业务全过程,交易决策和政策应该更加科学、合理,在出口业务中应该做好出口前准备工作,签订出口合同,对生产和运输进行合理安排,办好保险工作,并对这个过程进行控制和协调,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国际贸易公司应该尽可能拜托依赖业务人员的可能性,让业务过程处于系统控制之下。

第二,构建有效的制衡制度。国际贸易公司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设置各方面的职能和权限,并进行决策和执行,从而形成科学的制衡制度,保障公司的健康运行。为了让公司的制衡制度更加合理,应该给予其合理的组织保障,让公司内部各个部门相互独立又能够相互牵制,保证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实施。在科学的制衡制度中科学的授权审批制度是必要的,如果公司内部没有科学的权限设置,在业务部门对风险判断失策的情况下,公司可能面临巨大的损失。另外,国际贸易公司应该时刻关注外部环境,并对授权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公司应该定期对业务流程进行核查,及时对业务流程的风险进行梳理,找到授权制度的不合理之处,以合理的风险预警机制来有效规避业务风险。比如说在进口业务中,就要时刻关注产品价格,在产品出现跌价的可能时及时追加保证金,避免承担业务风险。

篇7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产品内分工;全球价值链

一、引言

产品内分工是指特定的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国家,各个国家凭借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产品生产价值链中的特定环节,并进行专业化生产的形式。

目前我国传统劳动力比较优势正在被削弱,我国加工贸易应该由纯粹加工装配环节逐步向产品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生产环节转移。以产品内分工理论指导加工贸易升级,提升我国加工贸易在产品价值链中的位置,不仅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获取较高的利润,而且能够使相关产业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中获取有利地位,是比较符合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的。

二、产品内分工与加工贸易

产品内分工的内涵将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根据各国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散化。加工贸易符合产品内分工与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发达国家可以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集中从事资本密集型环节,节省本国生产成本。发展中国家则利用本国的劳动力优势,从事劳动密集型环节,在“干中学”中积累经验和资本,利用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降低学习成本和缩短学习时间。因此,产品内分工不仅为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合适的条件,也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加工贸易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从产品内分工的角度研究我国加工贸易的问题,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实现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三、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2013年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来料加工装配贸易2012年的出口额达到9881881万美元,与2011年相比稍微有所下降,但依旧保持着较高数额。2012年进料加工贸易额从2011年的72763304万美元增长到了76385772万美元,保持着较高的增长劲头。加工贸易进口设备金额也体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金额保持较高数值。但出料加工贸易与进料加工贸易相比出口金额较小,2011年只有19858万美元,2012年下降大约399万美元。我国加工贸易主要在中间产品环节进口国外的半成品或原料,利用本国廉价劳动力完成加工装配环节,再将制成品运送至国外厂商进行贴牌营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产品主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其次为高技术产品,初级产品所占比重较小。如图1所示,2010至2014四年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持续增长了约8千多亿美元,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也有明显提高,初级产品出口额基本持平。

四、产品内分工条件下中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我国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不高,处于全球价值链最底端

如图2所示,“微笑曲线”的两端,价值链上下游分别为附加值高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底端是加工组装环节。产品价值链和“微笑曲线”都表明,在产品内分工中,在上游环节加大研发和设计的投入,产品增值程度和收益率上升;在下游环节建立品牌及营销渠道,产品增值程度和收益率也会随之上升。而位于中游则是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少的加工组装环节,很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同行取代。中国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不高,只能利用劳动力等低成本要素比较优势从事中间环节的产品加工组装,处于全球价值链最底端的位置。

2.我国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低,“飞地效应”明显

我国加工贸易方式主要为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容易形成“飞地效应”,即从国外进口具有高技术水平的零部件,在国内完成加工组装后,再出口到发达国家。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国内采购率低,导致加工贸易的产业关联度差,这就阻碍了我国加工贸易中间产品供应能力的增长以及加工贸易配套产业的发展,导致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产品内分工链上无法延伸。

3.劳动力成本优势渐趋衰弱

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且廉价,但大多数劳动力并不符合加工贸易企业对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这就产生了结构性需求矛盾,成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发展障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也日益增强,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

4.民族品牌缺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以简单装配,贴牌生产方式为主,在研发、设计、物流、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十分薄弱,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尚未具备核心竞争力。再者,由于民族品牌缺失,加工贸易企业在国际中辨识度低,可替代性高,严重阻碍了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

五、基于产品内分工理论分析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及策略

1.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品价值链

一是沿着产品分工链向上游延伸,不断提升研发设计能力,提高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企业必须形成自主研发设计,高技术水平零部件生产的能力,才能真正改变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中的底端位置。

二是向下游拓展。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要努力打造自有品牌,扩展自身的销售渠道,完善物流体系,在商品流通中也能得汲取到更大的利润,提升在品牌运作和营销服务环节的竞争力。

2.提高中间产品的国内采购率,完善配套产业

应鼓励国内加工贸易企业在中间产品的投入中多采用国内原料,并自主生产高技术水平的零部件。在政策上对为生产加工配套中间产品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充分发挥政府、科研单位的作用,为有能力进行配套生产的企业提供人才培训、技术研发等各项服务,推动国内加工贸易企业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3.充分发挥要素禀赋优势,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

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土地、水电等低成本生产要素上,而中间产品的原料主要以进口为主。这就需要在原有静态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进口中间产品的技术外溢来提高我国的整体技术水平,加速资本积累,并通过教育和科技政策转变比较优势,提高技术水平及劳动力素质,实现我国动态比较优势的提升。

4.创建世界知名品牌,充分发挥跨国公司促进作用

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我国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跨国公司发挥着重要作用。跨国公司不仅为产业发展投入资金和技术,同时还会产生竞争效应、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因而,必须加大力度扶持本土跨国公司的发展,支持其创建更多的世界知名品牌,更大程度地提升跨国公司在国际产品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才能充分发挥其促进作用。

六、结论

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把世界各国的贸易和经济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一旦游离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之外,就必然会丧失发展良机。面对国内传统比较优势弱化,周边国家优势日渐突现等多种挑战,中国必须建立起新的竞争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重视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及民族品牌,提高加工贸易技术水平,积极延长国内价值链,推动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全面升级。

参考文献:

[1]韩红伟.基于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加工贸易升级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10.

篇8

[关键词]:国内贸易 品牌 构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国内贸易量快速增长,为开展国内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积极推进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对于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某银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贸易融资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分层管理原则。选定核心企业分层次、分区域试点,即二级分行组织选定在本区域内的核心企业,省分行选定在全行范围的核心企业。二是交易风险和客户风险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从以企业资信为核心的主体准入控制转变为对交易风险和客户风险控制相结合,注重对第一还款来源(贸易所衍生的未来现金流)的分析和对交易过程中物流、资金流的有效监控。三是效率原则。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一、国内贸易融资产品介绍

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包括国内保理、发票融资、国内信用证和国内信用证项下打包贷款、卖方融资、买方融资、国内订单融资、商品融资、应受租赁款保理、退税应收款融资等10类产品。

(一)国内保理业务

国内保理业务是指境内销货方(债权人)将其因向境内购货方(债务人)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或其他原因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某银行,由某银行为销货方提供应收账款融资及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二)国内发票融资

国内发票融资是指境内销货方(借款人)在不让渡应收账款债权情况下,以其在国内商品交易中所产生的发票为凭证,并以发票所对应的应收账款为第一还款来源,由银行为其提供的短期贷款。

(三)国内信用证

国内信用证是指开证行依照申请人的申请开出的,凭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单据支付的付款承诺。国内信用证为不可撤销、不可转让的跟单信用证。

(四)国内信用证项下打包贷款

国内信用证项下打包贷款指银行应卖方(国内信用证受益人)的申请,以其收到的信用证项下的预期销货款作为还款来源,为解决卖方在货物发运前,因支付采购款、组织生产、货物运输等资金需要而向其发放的短期贷款。

(五)国内信用证项下卖方融资

国内信用证项下卖方融资是指银行有追索权地对延期付款国内信用证项下应收账款进行的融资。卖方融资业务分为议付和非议付两种类型。卖方融资(议付)是指银行在单证一致、单单一致的条件下,扣除议付利息和手续费后有追索权地向受益人给付对价的行为。卖方融资(非议付)是指在信用证及其项下单据存在不符点或不能确认单证一致的情况下,在受到开证行(保兑行,下同)的到期付款确认书后,有追索权地对国内信用证项下单据进行的融资。

(六)国内信用证项下买方融资

国内信用证项下买方融资指银行应开证申请人要求,与其达成国内信用证项下单据及货物所有权归我行所有的协议后,银行以信托收据的方式向其释放单据并先行对外付款的行为。

(七)国内订单融资

国内订单融资是指银行为支持客户(卖方)按期履行订单项下业务,向符合条件的客户发放短期融资,用于满足其在货物发运前支付原材料采购款、组织生产、货物运输等的资金需求。

(八)商品融资

商品融资是指基于银行委托第三方监管人对借款人合法拥有的储备物、存货或交易应收的商品进行监管,以商品价值作为首要还款保障而进行的结构性短期融资业务(不包括期交所标准仓单质押融资)。

(九)应收租赁款保理

应收租赁款保理是客户(出租人)与承租人形成融资租赁关系的前提下,客户将融资租赁合同项下未到期的应收租赁款债权转让给银行,由银行收取租金并向客户提供融资、商业资信调查及应收租赁款管理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十)退税应收款融资

退税应收款融资是指银行为满足客户因出口贸易或国内贸易中产生的退税款未能及时到账而出现的短期融资需求,以退税应收款为还款来源,向符合条件客户发放的短期融资。

二、国内贸易融资与传统流动资金对比分析

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区别于传统信贷管理的三个转变:一是从客户层面深入到交易层面。二是将贷前风险控制延伸到对贷款操作环节及单据的控制、贷款发放后对物流、资金流的跟踪监控。三是从对单个企业的考察转向对上下游交易对手、整个交易链的考察,更加全面地、动态地把握和控制风险。

三、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市场分析

国内贸易快速增长为银行开展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据商务部统计,201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45万亿元,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为36.1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4%、19.6%。随着传统信贷市场竞争日趋饱和,贸易融资成为中外资银行争相切入的市场热点,谁能尽快抢占这一新兴市场,就能取得未来业务发展的竞争优势。

四、国内贸易融资业务竞争对手分析

国内主要银行均开办了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各行各有特色,有相同的产品也有不同的产品。

(一)中国建设银行

供应链业务(国内贸易融资业务)产品:金银仓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国内保理、法人账户透支、动产质押融资、订单融资、电子商务融资(e贷通)、仓单融资、保兑仓融资、保单融资。

(二)中国农业银行

贸易融资业务产品:仓单质押短期信用、应收账款融资、提货担保、订单融资、国际保理、打包放款等。

(三)中国银行

国内贸易金融产品:授信开立国内信用证、国内信用证议付、国内信用证买方押汇、国内信用证卖方押汇、国内商业发票贴现、国内综合保理、国内信用证打包贷款、国内信用证等。

(四)深圳发展银行

国内贸易融资产品:商票贴现、标准仓单质押融资、保理、动产抵(质)押、贴现、经销商融资产品、未来提货权质押、先票后货等。

(五)招商银行

贸易链融资产品:保兑仓业务、仓单质押担保信贷业务、动产抵押(质押)贷款、国内保理业务、鉴证贷款和鉴证承诺、买方付息票据贴现提前兑付、买方信贷卖方付息业务、卖方信贷买方付息业务、汽车销售商融资业务、商品提货权融资业务、他方代偿业务等。

(六)民生银行

贸易金融产品:应收账款融资、物流融资、信保融资、国际保理、国内信用证、应收账款池融资、国内保理等。

五、国内贸易融资业务swot分析

swot分析即强弱危机综合分析法,是一种企业竞争态势分析方法,是市场营销的基础分析方法之一,通过评价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竞争市场上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用以在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前对企业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以及竞争优势

中国 的定位。

转贴于中国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中国

中国  国内贸易融资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s):

结算基础:最大的结算银行(人民币结算市场占比40%以上)。

客户资源:最大的人民币贷款行(6万户公司信贷客户,其中小企业客户3.3万户)。

存量优势:改造传统流动资金贷款,存量替代潜力巨大(一般流动资金贷款约1.2万亿元)。

渠道优势:机构网点分布广,可随供应链延伸提供全过程、一体化配套服务。

科技优势:信息科技领先,贸易融资电子化服务和管理具有较好基础。

产品优势:基础产品体系日渐形成。

弱势(weaknesses):

认知度:企业对国内贸易融资认知度不高,认为与传统流动资金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相比,需提供的资料多,手续繁琐,不可背书转让,不实用、便捷,主观上不接受国内信用证结算。

价格:各行的核心竞争客户,企业询价,例如去年底对云铜股份营销我行:开证0.5‰,融资利率2.35‰(总行设定);光大:开证1‰,融资利率1.3‰(还有议价空间)我行无价格优势

产品:国内贸易融资是一项新业务,遇到的问题较多。

机会(opportunities):

全国有2300户国内贸易融资客户,6万户公司信贷客户,300万公司客户,超过1500万户工商企业。

威胁(threats):

交易风险:交易不能实现,导致贸易融资出现风险。

企业资信风险:融资主体不愿意和不能偿还融资的风险。

单证风险: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的融资面临信用证下单证的风险。

法律风险:属于新兴业务,面临较多尚待明确的法律问题。

市场风险:市场环境变化,商品价格波动导致交易履约意愿下降。

关联风险:利用内部的关联交易,虚构贸易背景套曲银行融资。

六、国内贸易融资产品的核心价值

从以企业资信为核心的主体准入控制转向交易风险和企业信用风险控制相结合,注重对第一还款来源(贸易所衍生的未来现金流)的分析和对交易过程中物流、资金流的有效控制。

区别于传统信贷管理的三个转变:

(一)从客户层面深入到交易层面;

(二)将贷前风险控制延伸到对贷款操作环节及单据的控制、贷款发放后对物流、资金流的跟踪监控;

(三)从对单个企业的考察转向对上下游交易对手、整个交易链的考察,更加全面地、动态地把握和控制风险。

银行的营销、调查、审查、审批、贷后监控要适应贸易融资业务的要求,实现由关注客户信用风险为主的风险控制到关注操作风险管理为主的转变。

对于银行:1.开拓新的信贷市场。2.逐步替代一般流动资金贷款。3.深化信贷结构调整,减少经济资本占用。4.丰富融资产品,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收益水平。5.依托交易链拓展客户群。6.与企业交易过程结合紧密,有利于及时进入和退出。

对于客户:1.克服资信准入门槛的约束。2.利用银行信用支持的杠杆效应,小企业可做大生意。3.减少资金占用,节约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4.可向交易对手提供更优惠的交易条件,有利于竞争客户和业务5.依托供应链关系帮助核心企业稳定上下游客户关系。6.流程简化,业务办理效率较高。

七、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品牌定位及延伸策略

品牌定位:打造国内第一贸易融资银行。

延伸策略:

(一)加大激励考核力度:纳入分行绩效考核、灵活的规模管理、继续降低经济资本占用系数、让利和优惠。

(二)明确贸易融资的政策:将试点政策、加快发展意见、项目供应链等政策进行整合;改变业务不均衡的现状。

(三)加大传统流动资金的分流改造力度:营运资金贷款10%、周转限额贷款20%、临时贷款30%、小企业周转贷款的30%的转化比例要求。

(四)加快业务创新:基础产品、子产品、组合管理、第三方合作、联动机制的建立。

(五)加强风险控制:规范业务操作、加强监督检查、单证集中管理、系统功能开发等。

篇9

[摘要]:《巴塞尔协议》的贸易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中,银行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基于商品交易(如原油、金属、谷物等)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融资。某银行国内贸易融资是围绕国内贸易中核心企业的交易链,基于交易过程的应收账款或存货所对应的未来现金流,对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交易对手给予融资支持,实现银行融资与企业供应链的物流和资金流紧密结合。国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已经成为某银行实现产品创新、调整信贷结构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国内贸易 品牌 构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国内贸易量快速增长,为开展国内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积极推进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对于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某银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贸易融资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分层管理原则。选定核心企业分层次、分区域试点,即二级分行组织选定在本区域内的核心企业,省分行选定在全行范围的核心企业。二是交易风险和客户风险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从以企业资信为核心的主体准入控制转变为对交易风险和客户风险控制相结合,注重对第一还款来源(贸易所衍生的未来现金流)的分析和对交易过程中物流、资金流的有效监控。三是效率原则。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一、国内贸易融资产品介绍

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包括国内保理、发票融资、国内信用证和国内信用证项下打包贷款、卖方融资、买方融资、国内订单融资、商品融资、应受租赁款保理、退税应收款融资等10类产品。

(一)国内保理业务

国内保理业务是指境内销货方(债权人)将其因向境内购货方(债务人)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或其他原因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某银行,由某银行为销货方提供应收账款融资及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二)国内发票融资

国内发票融资是指境内销货方(借款人)在不让渡应收账款债权情况下,以其在国内商品交易中所产生的发票为凭证,并以发票所对应的应收账款为第一还款来源,由银行为其提供的短期贷款。

(三)国内信用证

国内信用证是指开证行依照申请人的申请开出的,凭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单据支付的付款承诺。国内信用证为不可撤销、不可转让的跟单信用证。

(四)国内信用证项下打包贷款

国内信用证项下打包贷款指银行应卖方(国内信用证受益人)的申请,以其收到的信用证项下的预期销货款作为还款来源,为解决卖方在货物发运前,因支付采购款、组织生产、货物运输等资金需要而向其发放的短期贷款。

(五)国内信用证项下卖方融资

国内信用证项下卖方融资是指银行有追索权地对延期付款国内信用证项下应收账款进行的融资。卖方融资业务分为议付和非议付两种类型。卖方融资(议付)是指银行在单证一致、单单一致的条件下,扣除议付利息和手续费后有追索权地向受益人给付对价的行为。卖方融资(非议付)是指在信用证及其项下单据存在不符点或不能确认单证一致的情况下,在受到开证行(保兑行,下同)的到期付款确认书后,有追索权地对国内信用证项下单据进行的融资。

(六)国内信用证项下买方融资

国内信用证项下买方融资指银行应开证申请人要求,与其达成国内信用证项下单据及货物所有权归我行所有的协议后,银行以信托收据的方式向其释放单据并先行对外付款的行为。

(七)国内订单融资

国内订单融资是指银行为支持客户(卖方)按期履行订单项下业务,向符合条件的客户发放短期融资,用于满足其在货物发运前支付原材料采购款、组织生产、货物运输等的资金需求。

(八)商品融资

商品融资是指基于银行委托第三方监管人对借款人合法拥有的储备物、存货或交易应收的商品进行监管,以商品价值作为首要还款保障而进行的结构性短期融资业务(不包括期交所标准仓单质押融资)。

(九)应收租赁款保理

应收租赁款保理是客户(出租人)与承租人形成融资租赁关系的前提下,客户将融资租赁合同项下未到期的应收租赁款债权转让给银行,由银行收取租金并向客户提供融资、商业资信调查及应收租赁款管理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十)退税应收款融资

退税应收款融资是指银行为满足客户因出口贸易或国内贸易中产生的退税款未能及时到账而出现的短期融资需求,以退税应收款为还款来源,向符合条件客户发放的短期融资。

二、国内贸易融资与传统流动资金对比分析

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区别于传统信贷管理的三个转变:一是从客户层面深入到交易层面。二是将贷前风险控制延伸到对贷款操作环节及单据的控制、贷款发放后对物流、资金流的跟踪监控。三是从对单个企业的考察转向对上下游交易对手、整个交易链的考察,更加全面地、动态地把握和控制风险。

三、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市场分析

国内贸易快速增长为银行开展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据商务部统计,201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45万亿元,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为36.1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4%、19.6%。随着传统信贷市场竞争日趋饱和,贸易融资成为中外资银行争相切入的市场热点,谁能尽快抢占这一新兴市场,就能取得未来业务发展的竞争优势。

四、国内贸易融资业务竞争对手分析

国内主要银行均开办了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各行各有特色,有相同的产品也有不同的产品。

(一)中国建设银行

供应链业务(国内贸易融资业务)产品:金银仓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国内保理、法人账户透支、动产质押融资、订单融资、电子商务融资(e贷通)、仓单融资、保兑仓融资、保单融资。

(二)中国农业银行

贸易融资业务产品:仓单质押短期信用、应收账款融资、提货担保、订单融资、国际保理、打包放款等。

(三)中国银行

国内贸易金融产品:授信开立国内信用证、国内信用证议付、国内信用证买方押汇、国内信用证卖方押汇、国内商业发票贴现、国内综合保理、国内信用证打包贷款、国内信用证等。

(四)深圳发展银行

国内贸易融资产品:商票贴现、标准仓单质押融资、保理、动产抵(质)押、贴现、经销商融资产品、未来提货权质押、先票后货等。

(五)招商银行

贸易链融资产品:保兑仓业务、仓单质押担保信贷业务、动产抵押(质押)贷款、国内保理业务、鉴证贷款和鉴证承诺、买方付息票据贴现提前兑付、买方信贷卖方付息业务、卖方信贷买方付息业务、汽车销售商融资业务、商品提货权融资业务、他方代偿业务等。

(六)民生银行

贸易金融产品:应收账款融资、物流融资、信保融资、国际保理、国内信用证、应收账款池融资、国内保理等。

五、国内贸易融资业务SWOT分析

SWOT分析即强弱危机综合分析法,是一种企业竞争态势分析方法,是市场营销的基础分析方法之一,通过评价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竞争市场上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用以在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前对企业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以及竞争优势

的定位。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国内贸易融资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s):

结算基础:最大的结算银行(人民币结算市场占比40%以上)。

客户资源:最大的人民币贷款行(6万户公司信贷客户,其中小企业客户3.3万户)。

存量优势:改造传统流动资金贷款,存量替代潜力巨大(一般流动资金贷款约1.2万亿元)。

渠道优势:机构网点分布广,可随供应链延伸提供全过程、一体化配套服务。

科技优势:信息科技领先,贸易融资电子化服务和管理具有较好基础。

产品优势:基础产品体系日渐形成。

弱势(Weaknesses):

认知度:企业对国内贸易融资认知度不高,认为与传统流动资金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相比,需提供的资料多,手续繁琐,不可背书转让,不实用、便捷,主观上不接受国内信用证结算。

价格:各行的核心竞争客户,企业询价,例如去年底对云铜股份营销我行:开证0.5‰,融资利率2.35‰(总行设定);光大:开证1‰,融资利率1.3‰(还有议价空间)我行无价格优势

产品:国内贸易融资是一项新业务,遇到的问题较多。

机会(Opportunities):

全国有2300户国内贸易融资客户,6万户公司信贷客户,300万公司客户,超过1500万户工商企业。

威胁(Threats):

交易风险:交易不能实现,导致贸易融资出现风险。

企业资信风险:融资主体不愿意和不能偿还融资的风险。

单证风险: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的融资面临信用证下单证的风险。

法律风险:属于新兴业务,面临较多尚待明确的法律问题。

市场风险:市场环境变化,商品价格波动导致交易履约意愿下降。

关联风险:利用内部的关联交易,虚构贸易背景套曲银行融资。

六、国内贸易融资产品的核心价值

从以企业资信为核心的主体准入控制转向交易风险和企业信用风险控制相结合,注重对第一还款来源(贸易所衍生的未来现金流)的分析和对交易过程中物流、资金流的有效控制。

区别于传统信贷管理的三个转变:

(一)从客户层面深入到交易层面;

(二)将贷前风险控制延伸到对贷款操作环节及单据的控制、贷款发放后对物流、资金流的跟踪监控;

(三)从对单个企业的考察转向对上下游交易对手、整个交易链的考察,更加全面地、动态地把握和控制风险。

银行的营销、调查、审查、审批、贷后监控要适应贸易融资业务的要求,实现由关注客户信用风险为主的风险控制到关注操作风险管理为主的转变。

对于银行:1.开拓新的信贷市场。2.逐步替代一般流动资金贷款。3.深化信贷结构调整,减少经济资本占用。4.丰富融资产品,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收益水平。5.依托交易链拓展客户群。6.与企业交易过程结合紧密,有利于及时进入和退出。

对于客户:1.克服资信准入门槛的约束。2.利用银行信用支持的杠杆效应,小企业可做大生意。3.减少资金占用,节约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4.可向交易对手提供更优惠的交易条件,有利于竞争客户和业务5.依托供应链关系帮助核心企业稳定上下游客户关系。6.流程简化,业务办理效率较高。

七、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品牌定位及延伸策略

品牌定位:打造国内第一贸易融资银行。

延伸策略:

(一)加大激励考核力度:纳入分行绩效考核、灵活的规模管理、继续降低经济资本占用系数、让利和优惠。

(二)明确贸易融资的政策:将试点政策、加快发展意见、项目供应链等政策进行整合;改变业务不均衡的现状。

(三)加大传统流动资金的分流改造力度:营运资金贷款10%、周转限额贷款20%、临时贷款30%、小企业周转贷款的30%的转化比例要求。

(四)加快业务创新:基础产品、子产品、组合管理、第三方合作、联动机制的建立。

篇10

品零售总额接近48万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3.8万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11月16日的《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的国内贸易流通发展目标,令人振奋。

近年来,我国国内贸易流通发展速度可谓迅猛。“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8%,2015年达到30.1万亿元;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1%,2015年达到7.8万亿元;内贸流通就业人数从2010年的1.03亿人增加到2015年的1.49亿人。

这份由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10部门联合的《规划》,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出台,这对于完善内贸流通体制机制,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推动从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全面总结了“十二五”期间内贸流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分析了“十三五”期间内贸流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根据对流通发展趋势的研判,提出了流通升级战略,消费促进、流通现代化、智慧供应链三大行动,9项主要任务和17个重点项目。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内贸流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提升流通质量和效率为中心、以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实施流通升级战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内贸流通体制机制,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扩大流通对外开放合作,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充分发挥内贸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时期让沉魍ǚ⒄鼓勘辍W芴迥勘晔堑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内贸流通转型升级取得实质进展,全渠道经营成为主流,现代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大流通、大市场体系基本形成。流通新领域、新模式、新功能充分发展,社会化协作水平提高,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增强,流通先导功能充分发挥,供需实现有效对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更加凸显,现代流通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针对“十三五”期间内贸流通发展,《规划》提出推进实体商业创新转型、提升流通供给水平、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提高流通信息化水平、加强流通标准化建设、促进流通集约化发展、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对外开放合作、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等9项工作任务。

围绕“十三五”时期我国内贸流通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规划》提出了7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加大财政金融支持、调整优化税费政策、优化土地要素支撑、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统计监测体系、落实规划推进机制等内容。

当前,我国内贸流通仍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市场布局有待优化,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实体商业转型缓慢,电子商务尚需规范,线上线下互动发展有待进一步融合;供应链发展水平不高,流通引导生产作用有待增强;内外贸联动发展不足,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亟待解决。

篇11

“内贸险”这一业务包括风险保障、融资推动、财务规划、市场开拓等四个方面功能:

风险保障功能:为企业提供最基本保障,也是其他保险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内贸险可以弥补企业遭遇买家破产或拖欠账款时所产生的经济损失,以确保企业经营的不中断,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

融资推动:“应收账款+信用保险”的债权融资模式,一直是中国信保帮助企业扩大融资渠道的方法之一。目前,中国信保已经和68家中外银行开展了各种合作,共同为企业提供融资便利服务。投保中国信保的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企业可以更容易取得银行融资认可,获得贸易融资授信,取得贸易融资贷款。

财务规划:通过内贸险,帮助企业将应收账款转化为经营性现金流,帮助客户提前确认收入,调整报表结构,改善财务报表,提高投资价值――这样的财务安排,已经为很多上市企业和准上市企业所应用。

篇12

关键词:国内贸易;中西部地区;财政优化;资源配置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奇迹”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的社会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得到显著的发展。在短短的35年期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相对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一百多倍。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众多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而来的是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

面对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严峻形势,为缓解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央率先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口号。随后,针对中西部相对落后的现状,中央先后投入资金实施的项目包括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的建设、水利枢纽、机场等公共场所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项目。本文以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切入点,主要通过对二十一世纪大环境下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做基本分析,随后在发展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的原理与框架下通过挖掘中西部地区面临的国内贸易新机遇与挑战,最后给予基于国内贸易的中西部财政优化对策与建议。

一、财政优化的资源配置作用

对于财政优化的接触,公众大多数的理解在于财政收入与支出下的税收、转移支出方面,理论财政界也通常将财政优化理解为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的更优化与最优化,而忽视了财政优化的根本目的与作用——资源配置作用。财政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进行的资源分配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即将有限的资源在不同的使用区域与使用方向加以分配与使用。财政优化的资源配置作用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

1.财政对资源配置的产业结构的优化。根据克拉克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等,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工业建筑业等,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服务业。三个产业相互制约、相互分工、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一个市场经济的有机整体。从资源投入的角度出发,第一产业往往投入相对较小,收益率较低,与自然环境波动有着较大的关联性,第二产业投入往往相对要高,收益率较高,但是投资回收周期长,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二产业而言投入相对较少,收益率较高,投资回收周期较短,因此产业间的资源配置往往有着不同的要求,而市场经济下的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往往具有会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因此通过政府财政收支的调节可以避免市场机制下的资源浪费,实现财政对资源配置的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

2.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地区结构的优化。由于区位的历史原因或中央先前的政策倾斜原因,如改革开放时候提出的“东部率先发展政策”口号,实质上是将更多的资源分配至东部地区,从而往往会出现“马太效应”下的穷的地方越穷,富的地方越富的现象。那么,要改变区域间发展不协调的现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中央往往通过一些转移性支付政策或税收优惠政策等等,如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性支付,减少来源于落后地区的税收收入,向相对落后地区分配更多的资源来发展区域经济,实现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地区结构的优化作用。

3.财政对资源配置的所有制结构的优化。多种所有制的经济主体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所有制结构上,往往国企的发展可以享受政策上的支持与优惠。那么为了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为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等提供公平发展与竞争的机会,政府部门应通过财政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或者发展前景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的发展,以此促进财政收入的增加与经济效益的提高,实现财政对资源配置的所有制结构的优化作用。

二、中西部地区面临的国内贸易新机遇

改革开放时期,中央提出的“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政策口号,其实质上是将较多的资源投入在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上,因此,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区域经济差距不仅因为地理区位的历史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央政策的倾斜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随着中央对日益突出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视,先后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促进中部崛起”得到不断的落实,分配更多的资源至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与支出规模得到大幅度增长,财政收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也在不断增强。

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促进中部崛起”的不断落实,二十一世纪的中西部国内贸易又出现了如下机遇:

1.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与物力支持,中西部地区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二十一世纪开始,中央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物资、人力等资源的投入。如今,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且人才生存压力远小于东部沿海地区,其对人才的吸引力也不断增强。

2.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设施不断完善,物流产业发展迅速。中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如机场基础设施的建设、公路、铁路的建设与运行等等,为区域内乃至地带间的贸易发展提供物流基础。

3.新时代下互联网经济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冲击传统贸易方式。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带来了新兴的利用互联网设备及通讯技术进行的商务活动。相比传统的贸易模式而言,电子商务有成本低、方便快捷、安全等特性,其为国内贸易提供了更广阔的的平台与市场,用低廉的成本与快速的物流渠道,不断满足着各区域贸易需求。中西部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与物质资源,新时代下互联网经济下的电子商务为中西部地区的特色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中西部地区面临的国内贸易困境及挑战

那么面对中西部地区的交通新环境的不断改善与新时代下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冲击带来的新机遇,中西部地区又面临着怎么的国内贸易的挑战呢,哪些困境因素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的国内贸易的发展?

1.中西部地区对互联网经济的重视程度不足,思想相对闭塞,且对相关新兴产业发展缺乏有效的引导与管理。据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电子商务交易主要地区为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深圳等东部沿海地区。首先,中西部地区一方面由于信息化、技术化程度不高,互联网的普及程度不及东部地区,另一方面,互联网虚拟经济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电子商务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端,如C2C交易中的双方有关退货问题的争议、产品与网页描述质量、颜色、款色相差甚远等等,这使得相对落后地区的公众习惯于传统的面对面的贸易方式,而不愿尝试新型的虚拟经济。其次,中西部地区对互联网经济的重视程度不够。其实,相对东部而言,中西部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与特色,如旅游业、手工艺品、矿产、建材、特产等等都可以通过电子商务来实现贸易交易,增加财政收入,但是相关政府部门却缺乏对相关新兴产业发展有效的引导与管理。

2.交通基础设施相对东部地区而言,中西部地区的交通体系欠发达,物流成本较高,不利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中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远不如东部地区四通八达,物流中心、综合性货运枢纽与基地建设发展缓慢,这就造成了各个运输方式之间与区域内或区域外各个运输地点之间的衔接难以实现快捷、方便、迅速。此外,西部地区的交通体系欠发达,物流体系包括包装、运输、装卸、搬运、存储、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发展水平较低,物流成本较高,不利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

3.中西部地区的互联网、物流等专业化人才与互联网设备相对短缺,网站建设、物流体系等相对落后,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我国在互联网和物流配送方面起步较晚,互联网与物流配送方面的专业化人才教育比较落后,仍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教育模式体制。互联网与物流方面原本不多的专业化人才一般都流向东部,中西部地区的互联网、物流专业化人才相对短缺。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与物流的关系密切,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而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的中西部地区互联网与物流方面的落后严重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四、基于国内贸易的中西部地区财政优化对策探讨

面对中西部地区的交通新环境的不断改善与新时代下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冲击的新机遇与挑战,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了基于国内贸易的中西部地区财政优化对策。

1.依靠中央政策的大力扶持,推进交通设施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引入互联网、物流等相关产业的专业化人才,实现财政对资源配置的优化作用。针对中西部地区互联网与物流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地政府应依靠中央政策的大力扶持,不断引进互联网与物流方面专业化人才,推进物流体系中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机场公共场所的建设、需求量较多的快捷航线的新增、公路铁路高铁等交通线路的建设以及物流中心、综合性货运枢纽与基地的建设与不断扩大完善,做好本地交通网络与国家大交通体系的衔接工作,促进物流体系的规范化建设,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物流基础,在全国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实现三大地带区域的可持续性发展。

2.重视与发展重点行业的互联网经济,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构建中西部地区特色产品电子商务营销模式。针对中西部地区的特色资源如新疆沙漠、内蒙古草原、青藏高原等自然人文景观、的手工艺品、新疆大红枣哈密瓜等特产、中部地区的矿产资源与建材等等,通过互联网的中介作用,实现区域内或区域间的贸易。因此,中西部地区首先在重视与发展重点行业的互联网经济的基础之上,利用与引入发达国家或东部领先城市的电子商务运行模式与管理方式,凭借着较低的劳动成本与没有路径依赖的制约,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互联网经济后发优势。其次,中西部地区在通过门户网站的建设与搜索引擎等媒介,在注重品牌与本地特色的基础之上推广中西部地区特色产品,通过电子商务门户上的店铺开设,以形成新兴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技术的中西部地区特色产品电子商务营销模式。

3.实现当地经济特色化发展战略,通过电子商务提高营销意识与服务态度,实现规模化的集约经济,从而增加财政可持续性收入。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中西部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特色食品、矿产资源、手工艺品等相当具有特色。针对这一优势,中西部地区可在大力开发本地特色资源的基础之上,通过互联网发展本地特色化贸易,通过营销意识与服务态度的提高来增加第三产业的服务层次,并实现特色经济下的统一总体规划、统一运输、统一配送,增加更多的现代化增值服务,如产品订单跟踪、销售统计与报表的提供等等,从而实现规模化的集约经济,增加财政可持续性收入。

参考文献:

[1]凌学文.中西部财政困境及其出路的相关探讨[J].经济论坛.200715

[2]李珂.优化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以中西部地区为例[J].财政论坛.201014

[3]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课题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探讨[J].改革与战略.201104

篇13

[关键词]新兴古典经济学,超边际分析,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新兴古典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杨小凯等人创立的新的经济学流派。新兴古典经济学放弃了新古典经济学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分的假设,引入了专业化经济和交易费用作为核心概念,运用超边际分析的方法,将古典经济学中最有价值的分工思想形式化,并在新的框架中,将现代经济理论进行重新组织,对各种微观和宏观经济现象做出解释。该学派认为,各种经济现象都是劳动分工的内生演进引起的,贸易作为劳动分工的一个侧面,也可以从分工角度进行解释。新兴古典经济学在新的框架下,对传统的贸易理论进行重新思考,并以新框架为依托,对贸易理论的基本问题给出新的解释,创立了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一、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贸易理论的历史考察

新兴古典经济学派对贸易理论的创新正是始于对贸易理论发展主流评价的重新思考,其中包括对贸易理论的源头和发展线路的考察。

1.重新定位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原理的相互关系

传统观点认为,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说明,只有当两国之间在同种商品生产上存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从而仅当绝对优势存在时,两国才有贸易的可能。而李嘉图的理论则将这种条件放宽,认为不必有绝对优势,而只要两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生产率的差异,即只要存在比较优势时就有贸易的基础。也就是说,在斯密认为没有贸易可能的条件下,李嘉图证明了存在贸易的基础,因此认定是后者包含了前者,前者是后者的特殊情况。

新兴古典经济学不同意这种主流观点,认为二者不只是比较方法的差别及由此导致的适用范围大小的不同,而是具有本质上的区别。按照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观点,斯密的理论认为,是分工带来的生产率差异内生出的绝对优势形成了贸易的基础,而李嘉图则认为是先天存在的差异即外生比较优势导致了贸易的产生。绝对优势是一种后天创造的内生优势而比较优势是天然存在的外生优势。这种本质的差别使得贸易理论应该重新思考二者的关系,以确定哪个是特例,哪个是更为一般的情况。一方面,即使按照传统的对“一般情况”和“特例”的评价标准,从适用范围上进行对比,李嘉图理论中贸易的产生要求两国之间天然地存在着差别,即一国在某种商品上存在比较优势,而斯密的理论中则不要求这一条件,即使两国没有事前天然的差别,只要存在专业化报酬递增,通过分工和专业化仍然可以创造出优势,即创造出贸易的基础。这样看来,在李嘉图认为没有贸易可能的情况下,斯密认为可以有。因此也可以说,斯密理论比李嘉图理论的适用范围更广;另一方面,斯密认为,“人们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并不像我们所感觉的那么大”[1],新兴古典经济学也认为,即使个人之间天生存在着生产率的差异,这种差异也远不如个人之间由于后天的分工演进而产生的生产率的差异来的重要。因此内生比较优势应是较李嘉图理论中的外生比较优势更为重要的贸易产生的原因,斯密的绝对优势是较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更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

2.重新归纳贸易理论的发展线路

基于对斯密绝对优势理论和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重新定位,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贸易理论的发展分为内生优势和外生优势两条线路,其源头一是起源于斯密,一是起源于李嘉图。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奠定了外生比较优势的基础及其在贸易理论中的核心地位。此后的贸易理论中,新古典贸易理论沿袭了李嘉图外生差别的思路,将李嘉图理论中的比较成本的差异引入到生产要素层面,把贸易的成因归结为先天存在的自然禀赋的差异。无论是李嘉图的技术比较优势还是以后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的自然禀赋比较优势,都是以两国之间有先天存在的生产条件的差别为基础的。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产生并占据贸易理论的核心地位之后,斯密的内生优势理论一直被主流的贸易理论所忽视。在新古典贸易理论创立的过程中,俄林曾经注意到了促成内生优势的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意义但也只是将规模经济所导致的贸易作为要素禀赋差异贸易的一种补充而未作重点考察。20世纪70年代,林德贸易模式[2]和产业内贸易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对贸易理论的新思考,发展出了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修正了传统理论关于市场结构的假定,考察了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提出了独立于先天因素的规模经济思想,将贸易的原因归为后天分工和专业化的结果。贸易扩大了市场规模,规模经济成为贸易利益的来源。这种贸易动因和利益来源内生化的思想是对斯密内生优势理论的继承和回归,因此可以列在内生优势的发展线路之内。

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与斯密的绝对优势之间的区别比我们一直认为的那样大得多。内生比较优势的概念与经济组织问题联系紧密,而外生比较优势概念只与资源配置问题相关。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本质上代表着经济学的不同发展思路。在贸易理论研究中,忽略斯密的分工和内生优势思想,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置于贸易理论的核心是经济研究的重心从经济组织问题转向资源配置问题的一个重要表现。新兴古典经济学正是以新框架为依托,在对贸易理论的发展历史重新考察和深入研究之后,将斯密的分工和内生优势的思想形式化并且放在核心位置,对贸易问题给出新的解释,将经济研究的重心重新从资源配置问题转向经济组织问题。

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新兴古典经济学弥补了新古典经济学框架的重要缺陷,从每个个体既是消费者同时又是生产者的现实出发分析个体的决策过程及其结果。基于个体是消费---生产者的新框架更适合国家层次上对单个国家的分析,新兴古典经济学把对个体之间分工和贸易的分析用于分析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用分工经济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及其折衷解决的个体专业化决策思路重新考察了国际贸易理论,用分工演进模型对贸易理论的基本问题给出了新的解释,构成了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1.贸易的原因。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贸易是个体专业化决策和社会分工所带来的直接结果,贸易的原因是分工和专业化引发和强化的内生优势。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模型假定每个人的人生相同,不存在先天差别,在社会分工中各人后天选择了不同的专业才产生了同种产品的生产率的差别和某一方面的优势,从而形成了贸易的基础。而且,这种优势与社会分工水平互相促进。分工和专业化带来了各人之间在某种产品上的生产率的差别,形成生产成本的优势,而这种差别和优势又会进一步促进和强化分工,从而进一步强化差别和优势。可见,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的贸易优势是后天获得并且具有自我强化的性质,是一种内生优势。但仅有生产方面的内生优势并不是开展贸易的充分条件,还要同时考虑其相对面——交易效率的高低。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认为,贸易的开展取决于一种综合优势,既要考虑生产上的内生优势或劣势,也要考虑交易效率优势或劣势,要取决于二者的相对关系,即内生的生产率和交易效率的综合比较优势。

2.贸易的结果。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中,分工和贸易同时产生,贸易是专业化生产和多样化消费这一矛盾的解决方式,贸易的结果本质上是分工的结果。分工使个体的自给率降低,每个人生产的产品种类数更少而相互交换的产品种类更多,产品生产的集中程度和个体的贸易依存度提高。贸易品种类的增加意味着市场种类的增加和社会商业化程度的提高,每个人对他人的依赖程度加强。随着分工的深化,个体的生产结构差别越来越大,经济结构则由自给自足时的单一结构趋于多样化。经济由自给自足时的互不往来到局部分工时的市场分割最后发展到完全分工时的市场一体化,市场从无到有,一体化程度逐步提高。所以,分工和贸易的直接结果是提高了个体的贸易依存度、产品生产的集中程度、社会的商业化程度、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程度和市场的一体化程度。而且,分工减少了每个人必须的学习时间和费用,提高了专业化水平,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使得人力可以用于新的专业产品的生产。在高水平的分工模式中,不同的人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不同的产品而增加不同的专业种类数,因此分工和贸易还促进了产品种类的增加。

3.国内贸易向国际贸易的发展。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最重要的特点在于该理论能够揭示国内贸易为何和如何发展到国际贸易。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这一解释力源于该理论依托的经济学框架。新兴古典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不同就在于其前提中摒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分的假设,从消费-生产者个体开始分析,认为一切经济现象都可以用个体权衡专业化经济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决策进行统一的解释。国内贸易的产生是二者作用的结果,而同样的原因也可以解释国内贸易向国际贸易的延伸。每个消费者同时是生产者,当交易效率很低时,人们自给自足,没有交换和贸易产生。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首先出现一些地方性市场,但尚不需要统一的国内市场。随着交易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各分割的地方性市场逐渐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同样的理由,当交易效率提高,分工进一步深化到可以突破国内市场规模的限制时,国际贸易就产生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消费---生产者的假设非常贴切,因此将个体决策过程应用到分析国家的经济行为也同样有解释力。只要国家之间分工的好处超过了国际贸易带来的交易费用,各国就会选择专业化生产并与他国交换,贸易也就由国内贸易发展到了国际贸易阶段。国际贸易之所以在国内贸易之后产生,原因就在于国际贸易较国内贸易有额外的交易费用。

4.贸易政策内生化。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不但解决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基本问题,同时将贸易政策的选择在模型中内生化。新兴古典经济学把交易成本和内生比较优势概念引入李嘉图模型[3],证明政府的贸易政策体制、分工的均衡网络规模与整个经济的生产力是相互依赖的,均衡的贸易政策和国际分工水平密切相关。分工演进模型表明,随着交易效率的改进,经济结构的一般均衡会不连续地从自给自足跳到部分劳动分工继而跳到完全分工。在部分劳动分工的情形下,交易效率较低的国家分工水平比交易效率高的国家要低,在参与国际分工后,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条件更有利于分工水平更高的国家,这些国家更倾向于采取单边自由贸易政策。而分工水平落后国从贸易中获利甚微,因此,落后国试图通过关税手段来改变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以获得较多的贸易好处。随着交易效率的进一步改进,一般均衡会从低水平的分工状态非连续地跳到高水平的分工状态。这时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不再由任一国的国内生产条件决定,而由两国的生产条件和消费偏好共同决定。每个国家都可以通过关税手段来争取更多的分工利益,由此可能引发关税战从而使分工的好处全部消耗。在这种情况下,两国都有意愿参加纳什关税谈判,谈判的结果是双边自由贸易。这一分析一方面解释了单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贸易政策的选择问题(即从单方保护转向双边关税谈判到最终参与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的转变),而且能够解释世界范围内在经济发展过渡期贸易政策的二元结构问题(即发达国家追求单方自由贸易,而发展中国家追求单方贸易保护),也揭示了在经济发展的成熟期通过多边关税谈判形成多边自由贸易的局面。基于上面的分析,在政策主张上,新兴古典经济学派认为,一国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通过分工的自发演进来确定贸易模式。政府应该致力于通过谈判实现多边自由贸易,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降低交易费用,以促进劳动分工的扩张和深化,带来更大的生产率收益。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新兴古典超边际分析甚至比边际分析更支持自由贸易政策。”[4]

5.贸易与经济发展问题。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也是传统贸易理论中经常涉猎的问题。与传统结论不同的是,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是遵循互为条件、相互作用的机制,而是作为分工的不同侧面相伴而生,二者都是分工产生和深化的结果。分工引起了贸易,同时也是分工带来的生产率的增加促进了经济发展。内生比较优势随着分工的演进会带来一国贸易结构和格局的动态变化,并且带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可能性。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新的研究成果还考察了一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对一国国内和国家之间二元经济结构和收入分配的影响。[5]

三、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比较

1.与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比较。新兴古典经济学是对斯密分工思想的形式化,斯密的思想是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斯密理论的继承体现在:第一,贸易理论是分工理论的一个侧面。斯密在《国富论》中的核心思想是分工,以分工来解释国民财富的源泉。交换和贸易是分工的共生物,交换和贸易促进分工,而分工的利益是交换和贸易利益的源泉。斯密并没有专门独立的贸易理论,他的绝对成本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分工和国际分工学说基础之上的。[6]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同样是分工和专业化,贸易作为分工的一个侧面来体现,贸易理论是分工理论的一个方面。斯密的分工理论认为,分工受制于市场范围,运输费用是交易费用的一种具体形式。斯密强调决定市场范围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政府政策两个因素。新兴古典经济学遵循了这个传统,使用了交易费用这一现代概念,揭示了市场的范围怎样被经济人之间的交易成本所影响,交易费用的存在限制了分工和专业化的程度,并用交易费用和专业化经济的两难冲突解释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发扬了杨格的思想,用严密的数学模型阐述了分工和市场范围的相互依赖关系,并用知识的积累解释了分工的自发演进。第二,国内交换与国际贸易具有统一基础。在斯密的理论中,无论是国内交换还是国际贸易,直接动因都是交换比自己生产成本更低,也就是为了获得分工和专业化的好处。同样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用个人对专业化经济和交易费用的权衡决策解释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并且揭示了国内贸易发展到国际贸易的动态过程。第三,内生优势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和斯密绝对优势理论都描述了生而相同的个人之间通过选择专业化而形成生产率的差别,内生出了个体的优势,并且专业化不断强化这种优势。这两种理论都认为,不是生产力的差别导致分工,而是分工带来了生产力的差别,因此二者都是内生优势理论。

2.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比较。在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模型中,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其边际生产率和平均生产率都是不变常数,既没有新古典边际分析中假定的单一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也没有新兴古典经济学中考察的分工导致的规模报酬递增。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之间的分水岭。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是一种外生静态优势,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是内生动态优势。李嘉图理论中贸易的基础是国家间天然存在的生产率或技术差异,这种差别不依赖于个体配置劳动资源的决策。存在这种外生优势就存在获利的条件。在没有交易费用的前提下,贸易的展开是必然的。李嘉图模型将天然的生产率的差异作为分工的前提条件,重点在于揭示贸易的结构和贸易的结果,而没有分析也无需分析一国是否开展贸易的决策。这种外生静态优势的缺陷在于容易导致贸易结构的静态化,形成比较利益陷阱,而且理论认为各国会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这与现实状况也有较大的出入。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贸易的基础是一种内生的动态优势,理论不但分析了生产率的差异是贸易的基础,而且用分工和专业化解释了生产率差异产生的原因,分工的演进能够不断创造和增进生产率差异,形成动态优势,克服了李嘉图理论的缺陷。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用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对李嘉图模型进行了重新分析。对于李嘉图模型而言,当存在外生技术差异时,外生技术比较优势可以带来分工经济,是否利用比较优势所带来的分工的好处,要同时考虑交易效率的高低,这种分工经济与贸易带来的交易费用是一对两难冲突,二者折衷的一般均衡结果决定一国是否开展贸易。由此可见,相比较而言,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较李嘉图的贸易理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但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史上,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的价值和意义不容低估。李嘉图理论中最具启发意义的是比较的方法。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沿用了比较优势的概念。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贸易的基础即分工带来的内生优势未必一定是绝对优势,也可以是内生比较优势。而且,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还借此创造了交易效率比较优势的概念。

3.与新古典贸易理论的比较。新古典贸易理论是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建立的标准的贸易理论形式。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两种框架的不同特点决定了贸易理论在经济学中的不同地位。新古典贸易理论是从新古典经济学的概念和前提出发,利用新古典的边际分析、均衡分析方法考察国际贸易问题,是新古典经济学基本框架外的一个理论分支。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则是该学派理论框架中的基本问题,即分工问题的一个侧面。就贸易理论的内容而言,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的思想渊源不同,二者分别沿袭两条不同的贸易理论的发展线路,两种理论对贸易基础的认识不同,前面关于斯密理论和李嘉图理论的区别也适用于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2001年,杨小凯、张永生曾撰文批评新古典贸易理论的逻辑矛盾和缺陷,并指出,新古典贸易理论中产品要素密集度在两国相同并且保持不变的假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是容易被的。[7]“用传统的资本密集或劳动密集这类概念来解释贸易的原因和结构等问题就缺乏实用性,这种概念也变得没有意义了。”而这些问题完全可以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中的专业化经济和交易费用的对比来解释。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可以将新古典贸易理论含于解释框架之内。

4.与新贸易理论的比较。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相比,二者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区别。相同之处在于两种贸易理论模型都是内生优势模型。这两种贸易理论的前提都是个体或国家的先天条件完全相同。二者都假定不存在先天优势而专于分析后天优势。而且,在创造内生比较优势的同时伴随着生产率的提高、贸易依存度的增加和经济增长。尽管都是斯密内生理论的继承,但两种理论依托于不同框架,这就决定了二者仍然存在区别。第一,虽然都是后天获得的比较优势,但是这两种内生优势产生的基础不同。新贸易理论中内生优势的基础是规模经济,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是专业化经济。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是互不相同的两个概念。在新古典框架中两分的假定之下,专业化经济变得没有意义,而只用规模经济反映分工经济的量的方面。而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用专业化经济代替规模经济概念,认为只有专业化经济才是递增报酬的真正原因,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是分工和专业化而不是规模经济。而且,在新兴古典框架中,专业化经济和消费多样性是可以相容的。第二,新贸易理论不能解释国内贸易向国际贸易的演进。新贸易理论基于新古典框架,国内贸易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两分假定的自然结论。贸易理论只用于解释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二者间没有联系,也就没有国内贸易向国际贸易的演进。而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修订了基本的前提假定,从而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联系起来,给出了统一的解释,同时,用解释贸易产生的原理解释了国内贸易向国际贸易的演进。

总体看来,与传统的贸易理论相比,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创新优势体现在:

第一,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内生动态比较优势模型。新兴古典贸易模型不仅将贸易原因内生化,还同时考察了分工演变的不同侧面,将产品种类、商业化程度、市场一体化程度、一国卷入贸易的程度、经济结构、收入分配、贸易政策等问题同时在模型中给出解释,把内生性贯彻到底。同时,模型中的内生比较利益会随分工的发展而不断被创造和增进,因此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模型是动态优势模型。

第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理论和政策统一的模型。传统的贸易理论分为纯理论和政策理论。国际贸易纯理论论证贸易利益的存在,之后再结合政策制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对各国贸易政策选择做出说明。而新兴古典贸易模型则既解释了贸易理论的基本问题,也说明了一国贸易政策的选择和演变。

第三,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统一的模型。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贸易的原因和基础的创造在国内和国际都以相同的方式起作用,理论能够对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给出统一的解释并能解释从国内贸易到国际贸易的演变。因此,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国内国际统一的“贸易理论”而不只是“国际贸易理论”。

篇14

【关键词】信用证;贸易;应用 

一、引言 

有机会在银行的国际业务部实习,接触到信用证业务并跟班实习及上培训课,对信用证业务有了初步了解并感兴趣,结合学校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又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和银行的文件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形成了本篇文章。 

信用证是一种重要的国际结算方式,在国际贸易中为进出口商的贸易往来结算起到了银行的保障作用,尤其在我国的大宗货物贸易进出口结算中,大部分仍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最近几年,信用证在国内贸易中的应用不断扩大,逐渐成为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目标,被称为国内信用证。信用证在国际国内的经济贸易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信用证产生的原因 

我们不难想象和体会,国际贸易是一个颇具风险的行当。大宗的货物和款项在国际间传递交易,各国商人语言不同,法律各异,相隔万里,交易时甚至没有见过面,交易耗时也长。生意场本来就是个尔虞我诈的战场,更何况面对的是遥远陌生的客户。 

作为卖方,首先担心买方订了合同,到时候却不要货。更何况很多时候货物是按照买方要求而定制的,想转售他人都很麻烦。其次,担心把货物交付买方后,买方拖延付款甚至赖账。因为有这些担心,卖方自然希望买方能在签订合同以后就支付一部分定金预付款,或者在交货运输之前把货款结清。 

作为买方,则担心卖方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地交货。同时,也不愿意提前就把货款交给卖方,一是占用资金影响生意周转;二是万一卖方出现纰漏,买方隔着万水千山也很难追讨。因此,与卖方相反,买方自然希望能先交货,查验无误了再付款。 

如何解决买卖双方的互不信任的矛盾?由银行充当中介者。买方的钱不直接给卖方而暂存中介方,卖方的货也不直接给买方而暂存中介方(国际贸易中海运提单代表货物的所有权),中介方将两者手中的钱货互换,从而完成交易过程。使用信用证结算,买卖双方一般无需考虑对方的信用问题,使交易能顺利完成,因为银行既有足够的能力,抑制不守信用方,也有现实的动机,获取用自己的信用换来的利益。信用证方式是银行信用介入国际货物买卖价款结算的产物。这种方式是以银行信用作为付款保证,使不在交易现场的买卖双方,在履行合同时处于同等地位,解决了双方互不信任的矛盾。 

三、信用证结算方式的优势 

信用证与其他结算方式相比,主要有以下优势: 

一是贸易结算更有保障。信用证规定了贸易条件和单据要求,是银行凭单付款的承诺,有利于平衡买卖双方权益,缓解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交易违约风险。 

二是贸易结算更加灵活。信用证允许货物数量和金额在一定幅度内变动,支持分批付款功能,满足了货物溢短装和分批装运的实务需求。还可根据基础交易变动情况,修改原证条款,及时适应实务结算需求。 

三是贸易融资方式多样化。可为买方在采购和付款环节提供开证、进口押汇(买方押汇)、进口代付(买方代付)等买方融资产品;为卖方在生产备货和装运收款环节提供打包贷款、议付、出口押汇(卖方押汇)、无追索权的福费廷等卖方融资产品,支持供应链各环节的融资需求。 

信用证一方面解决了买卖双方互不信任的矛盾,从而起到了安全保证作用;另一方面便利了买卖双方向银行融通资金,有利于他们的资金周转,扩大贸易额。因此,信用证在国际国内的贸易中应用广泛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信用证在国际国内贸易中的应用 

1.信用证在进口大宗商品贸易中被采用 

大宗商品是指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消费的大批量交易的初级产品。大宗商品具有性质稳定、产品同质、可分割、市场交易活跃、价格透明等特点,主要可分为能源、矿产、农产品、金属等类别。如我国进口大豆、镍、橡胶、铁粉等整船大宗货物时多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 

进口商可以通过信用证条款控制出口商的装船发货时间,确保得到符合贸易合同的单据,从而尽可能地保证将来所得到的货物,它们能在最大的限度上符合贸易合同的规定。 

可以避免进口商资金的大量积压。进口货物销售市场良好、资信良好的进口商在开证的时候可以少交或免交保证金,等单据到达之后再赎单付清货款,这样可以减少大量资金的积压,有利于资金的周转。 

2.信用证在买卖双方需要融资时被采用 

进口商在收货付款时可能遇到资金紧张的情况,需要以销售这批货物后所得资金才能实行对外支付;或正有一个项目要投资,需要一段时间的资金周转;或考虑汇率风险或购汇成本,需要短期的资金融通。如果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进口商就可以利用银行的信用做短期融资,如申请进口押汇,银行为进口商先行支付进口货款,使其不占压资金即可完成国内货物的加工销售,便利进口上的资金周转。进口押汇使进口商在不以自有资金支付货款的条件下取得提单、提货、转卖或加工销售,从而抢占市场先机。当外币贬值时,进口商可申请外币融资,在货物销售之后再办理购汇,降低购汇成本。 

出口商在签订销售合同后,采购原材料生产时可能会资金不够;发运货物后需要即时收汇加速资金周转。如果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出口商收到信用证后,符合融资条件的可向银行申请打包贷款融资,解决备货资金不足的问题。发运货物后,想提高资金周转速度的可向银行申请出口押汇;同时提早收汇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坐享升值带来的收益。 

3.信用证在国内贸易中被广泛应用 

我国早在1997年8月1日,就由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国内各大银行相继取得开办国内信用证业务的资格,但由于国内企业对此认识不足、国内银行也没有大力推动此项业务、国内信用证项下的单据不同国际信用证、国内信用证的使用规则需要改进等原因,国内信用证在国内贸易应用中遇冷。直到近几年,特别是2011年4月,工、农、中、建、交、招六大行签署了《国内信用证业务合作协议》后,国内信用证业务在国内的应用广泛起来,并迅速得以发展。 国内信用证业务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一是国内贸易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内批发购销总量不断上升,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外贸进出口增幅。二是信用证结算的影响逐步扩大。近几年,我国国内信用证业务快速发展,客户认知度逐步提高,市场不断发育壮大。国内多家银行已将国内信用证作为国内贸易融资的重要突破口来抓。三是人民银行拟修订《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规范和推动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可以预见,随着相关法规、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国内信用证业务将更加快速健康发展。 

目前,国内信用证作为国内贸易结算和贸易融资的重要工具,越来越成为重要的金融服务产品。利用国内信用证项下的融资形式,如福费廷二级市场买入卖出业务,各金融机构间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互相借用资金,更加灵活地调整本行的资金规模和放贷需求,以符合监管要求。 

4.信用证在银行营销的产品中被积极地应用 

对买方银行来说,银行利用自己的信用为买方开出信用证,要收取开证手续费、付款费、电报费,还可能收取承兑费、不符点费等,增加收入来源。根据买方的资信程度,有时需要买方交一定比例的开证保证金,增加存款。提供融资时,还有融资利息收入、融资手续费收入等。 

对卖方银行来说,银行可收取信用证通知费、审单费,提供融资时,还可获得融资利息收入和融资手续费收入。 

总之,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一方面银行可从中获得较多的收入;另一方面银行通过开展信用证业务,可以扩大银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扩展业务范畴。因此,信用证业务一直是银行积极营销的产品,银行在信用证的应用中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信用证以银行保证作用和资金融通作用,以其独立性、跟单性、自偿性等特点在国际国内贸易结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可以利用信用证将国际国内贸易联系起来,配套组合起来应用,可帮助客户降低财务成本,改善现金流,加快贸易周转,疏通内外贸供应链,促进国内外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强,金晓玲.UCP600与信用证操作实务指南,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6 

[2]苏林.浅谈信用证在国际贸易支付中的应用,科技资讯,2012.2 

[3]廖琼.信用证结算的作用、风险及防范,论文下载中心,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