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38:0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名词解释:
1、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社会及社会组织用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和阶级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P50
2、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发展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想接近的关系。P162
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P294
4、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内容和信息,能为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P392
思想政治教育品德: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素质。P324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构成方式、作用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整体的运行方式和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有效调节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内在关系、机理运用、制度规范等四个基本要素。具有目标性、规律性、整合性、层次性、主观性、复杂性、弱结构性、适应性等特性。
【二】简答: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类型:P9
1、按范畴性质分:实体范畴、属性范畴、关系范畴
2、按范畴作用分:基本范畴(思想与行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疏通与引导、言教与身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教育与管理、内化与外化、个人与社会)、重点范畴、具体范畴
3、按范畴体系分:高层次范畴、中层范畴、低层次范畴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体系的逻辑起点只能是思想与行为这对基本范畴:P17
1、思想与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最常见、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
2、思想与行为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相互规定。
3、思想与行为固有的内在矛盾,蕴藏着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一切矛盾的萌芽。
4、思想与行为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才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特征和功能:P12
(一)特征:1、客观性
2、流动性
3、抽象性
4、阶级性
(二)功能:1、认识功能
2、方法功能
3、构建功能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P15
1、起点范畴:思想行为
2、中心范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3、中介范畴:疏通与引导、言传和身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教育与管理
4、结果范畴:内化与外化
5、终点范畴:个人与社会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构建的原则:P24
1、实践性原则
2、全面性原则
3、开放性原则
4、创新原则
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P35
思想政治教育以完整、准确的科学体系作为理论基础。
1、以整体性的科学体系为指导
2、以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
1、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2、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统一
3、综合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七、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特点:P66
1、内涵与外延相结合
2、渐进与飞跃相结合
3、协调式与突破式相结合
4、继承性与超越性相统一
八、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实践回应:P71
1、坚持以理论为指导思想
2、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3、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贴近”原则
4、坚持以弘扬主旋律为思想政治的着力点
九、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视发展:P83
1、领域发展:向宏观领域、未来领域、微观领域和“生活世界”发展
2、功能领域:向超越功能、多样功能和创新功能发展
3、形态领域:向主导型、交往式、网络式发展
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性质:P115
1、实践性
2、阶级性
十一、思想政治教育服从和服务社会发展的规律:P127
(一)服从:1、受社会政治制约
2、受社会经济制约
3、受社会文化影响
(二)服务:1、为社会政治发展服务
2、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3、为社会文化发展服务
十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P130
1、导向功能
2、保证功能
3、开发功能
4、育人功能
十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P136
1、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2、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十四、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P149
1、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
2、爱国主义教育是重点
3、道德教育的基础
4、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十五、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本质:P166
1、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合目的性
2、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合规律性
3、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合必然性
十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结构:P169
1、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
2、正面价值与负面价值
3、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
4、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
5、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十七、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P173
1、引导政治方向
2、激发精神动力
3、塑造个体人格
4、规范调控行为
十八、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P177
1、政治价值
2、经济价值
3、文化价值
4、生态价值
5、时代价值
十九、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途径和规律:P189
(一)途径:1、灌输途径
2、接受途径
(二)规律:1、神行统一规律
2、真善美统一规律
3、虚实转化规律
二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本质表现:P202
1、对政治教育的主导
2、对思想教育的主导
3、对品德教育的主导
二十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客观基础:P205
1、社会经济基础
2、社会阶级基础
二十二、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社会功能:P207
1、规范功能
2、评价功能
3、控制功能
二十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的具体表现:P209
1、教育主体的多样性
2、教育目标的多样性
3、教育内容的多样性
4、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多样性
5、教育考评的多样性
二十四、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关系:P213
1、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2、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两者辩证发展
二十五、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价值:P217
1、对个体价值选择的主导:对个体政治价值、信仰价值、道德价值选择的主导
2、对社会价值取向的主导:对社会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取向的主导
二十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P236(相互关系)
1、教育主体
2、教育客体
3、教育介体
4、教育环体
二十七、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分析:P241
(一)诸要素的相互关系:
1、教育主体起主导作用
2、教育客体起主动作用
3、教育介体起纽带作用
4、教育环体起条件作用
(二)主客体的关系:
1、民主平等关系
2、双向互动关系
3、主导与主动关系
4、相互转化关系
(三)结构方式:
1、主体中心模式
2、客体中心模式
3、多元主体模式
4、等级结构模式
5、双向互动模式
二十八、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基本层次:P253
(一)个体目标:1、思想素质目标
2、政治素质目标
3、道德素质目标
4、心理素质目标
(二)社会目标:1、经济目标
2、政治目标
3、文化目标
二十九、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P261
1、思想教育:主要进行世界观、方法论教育,着重解决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问题。
2、政治教育:主要进行政治思想、政治信念、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方法、政治纪律等方面的教育,重点是解决对国家、阶级、社会制度等重大政治问题的立场和态度
3、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内化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观念,发展道德判断,培养道德情感,养成道德行为,提高道德素质
4、心理教育:主要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素质
三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结构类型:P263
1、政治主导型
2、思想主导型
3、道德主导型
4、心理主导型
三十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优化:P264
1、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核心
2、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3、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新
三十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构成与层次:P271
(一)构成:1、教育者主体性
2、受教育者主体性
3、教育活动主体性
(二)层次:1、独立自主性
2、积极主动性
3、开拓创新性
三十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互动模式构建:P286
1、教育原则和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2、教育伦理观: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3、教育价值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4、教育实践观:理论教育实践化
三十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类型:P295
1、按影响范围分: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微观环境
2、按性质分:良性环境、恶性环境
3、按状态分:开放环境、封闭环境
4、按内容分:社会物质化境、社会精神环境
三十五、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和功能:P297
(一)特点:1、多维性
2、复杂性
3、开放性
(二)功能:1、强化功能
2、导向功能
3、感染功能
三十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原则、方法、措施:P316
(一)原则:1、整体性原则
2、互动性原则
3、自主性原则
(二)方法:1、环境选择实验法
2、环境选择隔离法
(三)措施:1、优化传媒环境
2、优化单位环境
3、建设教育场馆和社会教育基地
4、加强党风廉政教育
三十七、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P321
1、集体学习情境创设
2、认知情境创设
3、人文感化情境创设
三十八、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征:P327
1、明确的计划性和鲜明的正面性
2、突出的复杂性和广泛的社会性
3、积极的引导性和明显的长期性
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发展的外在因素(内在机制?)
1、社会的经济制度及其经济生活条件、政治制度及其社会的政治状况、社会文化及其文化活动
2、社区环境,包括社区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特点等。
3、受教育出生者和成长的家庭
4、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学校
5、受教育者从事工作的社会组织
6、各种非正式的交往环境,包括另据、朋友、熟人等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群体
7、现代大宗传播媒介,包括报纸、杂志、书记、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制品、网络等。
三十九、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制定:P338
1、搜集信息,发现问题
2、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目标
3、拟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4、优选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四十、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P367
1、疏与导相结合
2、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结合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4、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5、教育与自我教育
四十一、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新发展:P373
1、面向世界与立足民族发展相统一原则
首先,要坚持和发展主旋律教育,培养棉线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和发展改革开放、面向世界的教育。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和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原则
3、自主性与社会化相统一原则
四十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探索的新方法:P381
1、探索满足主体多样性发展的咨询与辅导防范
2、发展与现代传媒相协调的隐性教育防范
3、推广符合民主法制要求的管理评估方法
4、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
四十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要求:P386
1、针对性
2、综合性
3、创造性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成立的基本条件:P393
1、能够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
2、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运用和控制
3、能够联系教育的注意和课题,并且能够促使两者之间发生互动
四十四、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和功能:P394
(一)特征:1、承载性
2、中介性
3、可控性
4、目的性
5、阶级性
(二)功能:
1、信息的承载和传导功能
2、促进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功能
3、渗透教育内容的蕴含功能
4、导向与养成功能
四十五、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态:P397
1、语言载体
2、行动载体
3、传统载体:谈话、开会、理论教育
4、现代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传媒载体、管理载体
四十六、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准则:P422
1、方向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2、理论性与渗透性的统一
3、系统性与针对性的统一
4、长期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四十七、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特征、基本要求、原则和方法:P427
(一)特征:1、弱结构性
2、价值倾向性
3、前瞻性
4、动态性
(二)基本要求:1、决策科学化
2、健全决策组织体系
3、培养素质优良的决策队伍
(三)原则:1、目的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联系性原则
4、预见性原则
5、可调性原则
(四)方法:1、专家研讨法
2、集体磋商法
3、经验谈判法
4、系统分析法
5、试点法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职业化管理的主要内容:P444
1、职业形象:强健的体魄、兼任的意志品格、良好的精神状态、严谨的思想作风
2、职业理想
3、职业技能:调查研究能力、思想宣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P455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P458
1、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
2、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现代化
3、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化
4、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现代化
关键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分析与理解
研究对象是任何一门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内容和本质所在,也是一门学科之所以建立的内在根据。党的领导集体不断丰富我国以德治国的内容,最终确定以德治国必须把政治和道德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以德治国的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目标更加明确,其地位和作用也更加凸显了。新形势下,科学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其基础条件是必须弄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思想政治教育还没有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时,已经有一些学科涉及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内容,比如教育学、政治学以及伦理学,但是这些学科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与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差距,不是完全的重合。当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后,学术界对其研究对象的说法也是众说纷纭。笔者个人认为特定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可能不一样,因此,研究对象的说法也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是,正是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我们才看到学科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
恽重老师在《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对象应该是什么?》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应该以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笔者个人并不是很赞同这种观点,人们生活在社会中会有很多行为,但这些行为不完全都是政治行为。举个简单例子来讲,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内容,但是尊老爱幼的行为属于社会公德的行为,而不是政治行为。政治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不是全部,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思想、认识等都政治化,这样是不科学的。
吕才明老师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商榷》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对象,他主张把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分开来研究,建立两门单独的学科。这种观点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可取之处,确实,任何学科都要形成有一定规律性的东西才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才能将知识传于后人。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究竟是区别多一些还是联系多一些是一个非常值得深究的问题。如果两者确实区别多于联系,那确实应该如吕老师所说,应将其作为两门单独的学科进行研究。但是,如果两者的联系更多,那就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对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个人,这些个体之间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如何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笔者认为应把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区分之后,再有机结合起来。尽管个体之间由于生理、心理、成长环境、经历、学习能力、思想、知识储备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是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可以遵循的规律,只是由于个体差异可能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但是大的方向是不会有差异的。因此,我们主张笼统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再根据个体的差异性做适当地调整以适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受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及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对思想品德形成规律以及个体差异性等因素把握得越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会愈好,反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会很差。所以,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必须要研究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两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如果撇开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那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曾经说过,对某一现象所在领域中所特有的某一矛盾的研究就构成了一门科学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是一样,在这个领域中也有自己特定的矛盾,即对某一个特定社会、特定阶级的人们思想品德应成为什么样子和人们实际思想水准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中其实就包含了思想品德形成和思想政治教育这两方面的内容。一定阶级和社会的人们目前所拥有的思想水准如果达不到社会预期的标准,那么,就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就是为了达到社会预期的标准。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只是他们所站的角度不同而已: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思想政治教育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两者尽管角度不同,但是目标却是一样的,就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特殊矛盾。所以,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确实应该如张耀灿等几位教师所说,把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当成一个整体作为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245-02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也是中国梦的实现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学生全面发展乃至社会全面进步的前提和保障。研究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当代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总体是发展进步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程度的问题,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德品质缺失
良好道德品质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使大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国一直提倡“教书育人,读书做人”先教会学生做人,再提高他们的知识与能力。但近些年由于巨大的就业压力,以及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下滑,包括家长、教师在内都为学生灌输“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忽视,因此在多方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社会责任等方面都存在问题。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有些大学生沉迷于虚网络世界无法自拔。大学生是即将走向社会的独立人,学会做人远远比获得更多经济收益要重要。在任何时候道德是不能丢失的,否则就会失去方向,误入歧途。
(二)价值取向茫然
随着改革开放,一些外国先进的思想得以传入中国。但与此同时一些西方的腐朽思想也乘虚而入,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青少年相对于以前有了更优越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在新环境的影响下他们逐渐产生了“金钱至上”的观念,逐渐忽视道德教育。攀比心理、自私自利、依赖父母的现象屡见不鲜。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严重下滑。不得不令当代的教育者和父母担忧。
(三)心理问题突出
健康的心理是使人们从事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是又有幸福美满生活的必要保障。然而,在社会经济风云多变,各种思潮碰撞,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在家长的溺爱下一些学生缺乏自立意识,大学生陪读现象仍屡见不鲜,大学生自理能力差,对父母过分依赖,与此同时,父母的溺爱也使广大青少年缺乏挫折教育,结果导致许多大学生面对挫折手足无措,心理脆弱,无法接受打击,而选择一些极端的做法。当代大学生很难独立的适应社会,他们在职业选择中的焦虑情绪,人际关系危机,以及各种精神上的缺失,使他们有严重的挫败感,无法继续人生之路。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着各种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
就当前来看,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尚未形成一个里应外合、通力合作的局面。首先,由于社会缺乏合理引导,而一些大学生又严重缺乏自制力经常逃课,有时甚至会沾染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气,使以前培养起来的优良道德品质也丧失殆尽。其次,由于一些父母疏于管理,又不及时与学校领导和班主任了解大学生的在校状况,导致一些大学生不但知识水平下滑甚至道德水平缺失。最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各科任课教师之间没有形成共同负责、共同发挥德育功能的意识,进而在了解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方面也缺乏详细的认识。
(二)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
1.高校管理者认识不足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功能,是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显得尤为重要。学校重视程度的降低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鸡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校重视程度降低而产生的。部分高等院校领导片面追求学校的办学规模,学科建设以及SCI论文数、硕士、博士招生点、新科研项目的研发、师资队伍的规模、就业数量等硬指标,而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次要任务,不能自觉主动地予与相应的关注和物质投入。因此,在处理德育和智育的关系问题上不免会出现“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一些高校对中央提出的先进德育理念没有积极贯彻“走形式”的现象比较严重。
2.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关注不够
一是课堂教育存在问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没有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解决大学生的现实思想和心理问题。并且对一些大学生喜爱和关注的热点现象不能给予全面讲解和细致剖析,使很多大学生由于对社会认识不清而上当受骗甚至误入歧途。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仅以课堂教学为主,各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并不能明确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很多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把书本的知识点讲授完毕,而不做深入挖掘,没有与当前社会和大学生心理结合,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对于如何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有清晰的认识。多数教师以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根本目的,没有真正做到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无法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和道德水平。
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各高校也开始一定程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但并没有充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例如,在主体需求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轻视个体需要,而只完成社会任务。没有把出发点放在学生主体上,片面强调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这对于培养大学生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是极其不利的。各高校虽然安排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课程,但都是机械地把思想政治理论灌输给学生,而对广大学生的情感需要却视而不见。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丰富受教育者的情感和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养,要学以致用,而不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简单地灌输给受教育者。
三、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
1.对课程结构进行改革
可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成长状态,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设立哲学课、社会课、心理课等。例如,针对大一的学生心理状态课给他们安排一些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提高他们的情感认知能力,使他们融入大学和社会生活中。针对大二学生可以加强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对加强专业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和挫折承受力。针对大三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帮他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初步订立职业方向。针对大四的学生实际需要,给他们安排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程,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
2.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要革新教育方法,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例如,第一,实践锻炼法。引导受教育者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第二,自我教育法。让受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反思等方法,主动接受科学理论、先进思想观念、社会生活规范,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具体的通过评比竞赛、讨论会、辩论会、民主生活会等活动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第三,榜样示范法。通过具有典型、榜样意义的人或事的示范引警戒作用教育学生提高思想认识、规范自身行为。
(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首先,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与道德教育。倡导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其法制观念,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为落脚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南,以为指导,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何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防止大学生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
其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者要充分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及时给予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在自身素质、学习目标、职业规划、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专题指导,帮助大学生克服消极心理,消除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诸如:自私、郁闷、抑郁、冷漠等心理,引导他们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第一,坚持与时俱进,激发大学生的价值认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紧跟时展潮流。高校教育者应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政治性与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实际利益性相结合,提高他们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和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在集体主义原则的基础范围内充分实现个人价值。
第二,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大学生的情感需求。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灵与思想的交流,而其中情感是沟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桥梁。教育者在灌输思想理论的同时应该怀着以情感去感化大学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情味,使大学生既能学习到实用的知识,又能受到情感的熏陶。比如:积极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把理论知识融入辩论与案例分析中,增强教学的实际应用性和互动性,使大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实现道德情感上的共鸣。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情感越融洽,沟通越顺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越好。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大学生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使他们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又能进行自我教育。只有尊重大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成为可能,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这就要求广大教育者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大学生,并实现其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张泉.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J].党史博采:理论,2005(4).
[2]刘东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我见[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3]陶卫平.关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2005(4).
关键词:大学;师生;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2
笔者作为一名从事两年时间辅导员岗位的教师,深深地感触到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通过查阅一些有关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的文章和开展学院内部关于师生关系现状与是否听从辅导员教导的调查问卷,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体验,重点从一名辅导员的角度浅谈师生关系现状对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如下:
一、现代大学师生关系现状与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一)与思政授课教师的师生关系现状及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从已读的文章和调查问卷中关于“你认为和任课教师是怎样的关系?“这一项时,有大于70%的学生回答与任课教师的关系只是单纯的“教授者与被教授者关系”,他们与任课教师的交流很少,只有不到约20%的学生在课后与任课教师交流,这其中很多同学还是为了本门课程的学习而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这种现状在各个大学中普遍存在,在情感上可以看出他们与任课教师存在某种程度的隔膜,师生之间的关系显得“冷漠”很多。虽然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存在一些差异,但是他们普遍的认为大学师生关系情况为“一般”。因此,思政授课教师仅仅是按照学校教学安排教授了思政这门课程,学生学习仅仅为了获得本门课程的学分,思想教育成效不佳。
(二)与辅导员的师生关系现状及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上面提到过辅导员是教师队伍中最先接触和接触实践做多的群体,于情于理来讲应该和学生的关系比较密切才对,但是实际中除了学院的学生干部和班级学生干部外,其他学生和辅导员的关系是比较疏远的,他们沟通很少。学生除了在“闯祸”被辅导员叫到办公室进行谈话外,很少有人愿意将自己的心声倾诉给辅导员,他们心中依旧把辅导员作为一名管理者来看待,既然是管理者,那自己就处于被管理的位置,加之辅导员在忙于“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繁杂事务性工作时,也忽略了学生的感受,缺少了一分耐心。这就造成除了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外,其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有待提升。
(三)我院师生关系现状及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笔者作为本校艺术类学生的一名辅导员,在这两年内与学院学生相处的时间里,深深体会到师生关系现状对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及成效的影响。我院作为艺术性特点的学院,在培养学生时要兼具艺术性和创造性,学生普遍个性张扬,加之学生课堂与课后时间常来往于画室和宿舍之间。因此,他们与任课教师相处的时间较多,课后参与任课教师的工作室和课题,能够较好地任课教师沟通,接受任课教师对其学习及创业指导。在与辅导员的关系方面,相较于任课教师,交往就少一些,基本上是学院学生干部和班级学生干部与辅导员联系,也有一些学生因参与辅导员负责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助贷、暑期社会实践等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才与辅导员联系,其他学生很少出现在辅导员办公室,也不主动与辅导员沟通,在辅导员走课堂、走宿舍的时候,学生也认为是来检查违规电器及查看宿舍卫生情况,不愿与我们敞开心扉畅谈,能明显感受到他们对我们辅导员的戒备心理。疏离感明显加强。因此,艺术类学生较之其他学生,尽管开展了诸如“四进四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月等思想政治教育,但学生追求艺术性的心理较强,思政政治教育的心理较弱,成效更有待提升。
二、当代大学师生关系现状对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影响的原因
当代大学师生关系现状对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影响,除了高校大众化、一些教育体制不完善及经济高速发展造成的客观因素外,我想从以下主观因素谈一谈,因为只有主观因素才是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
(一)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
高校大众化以后,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接受大学教育,面对众多的学生,思政课教师的精力有限,除了日常的科研和授课工作外,很少会有大量时间与每一个被授课学生进行全面的沟通与交流,他们往往容易被好学生和“问题”学生所吸引,对于平时学习和各方面处于中等的学生往往无意识性的进行了“忽略”。思政课教师认为很多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学校安排的思政课程学习等内容,因此缺乏课后和非上班时间内的沟通与交流。这就造成了思政课教师课上授课内容未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入学生脑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二)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师生关系的好与坏也取决于学生本身。有的学生在校期间因为不求学习优异但求能够达到毕业标准要求,因此在师生互动方面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有当前的学生大部分处于个性张扬的时期,他们沉醉于自我世界内,不希望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打扰他们的心境。因此,他们从内心深入存在抵触思政政治教育的意识。
(三)教师(尤其包括辅导员)在一些问题上的处理不当
教师(尤其包括辅导员)作为一名长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在与学生接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以一种过来人的心态对待学生,很多时候想当然的以自己过去在大学时候的思想来理解学生现状的思想状况。这样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有效站在学生真实想法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决定,势必影响其在学生心中的位置。或者教师(包括辅导员)站在自己教师身份的立场,将与学生的关系纯粹的理解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教授者与被教授者的关系,忽视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是处于平等的关系,导致学生不愿与其交往和很少与其交往,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起来就有很大的难度。
三、改善师生关系现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对策和建议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尤其是辅导员)要发挥主动作用,在辅导员层面当前可以做也是能做的方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点做起:
(一)要敢于“身入”,“身入”是行动
“身入”是行动,是指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改变呼唤学生来办公室的习惯,要经常性的走访学生宿舍和教室。让学生可以经常看到自己的身影出入于各间宿舍与教室之间,出入与每一名同学的身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感触到自己的存在,他们才会潜意识中把辅导员当成宿舍中的特殊一员,教室中的一个特殊“学生”,与他们共同生活与学习,沟通与交流就会越来越多,就能够以“舍友”、“同学”的身份影响他们的思想政治观念。
(二)要适于“心入”,“心入”是感受
“心入”是感受,是指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能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当然是学生不违纪国法和校纪校规的情况下)。做出的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决定能够真正“入”学生的心坎,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是和他们同一条心的,是真心为他们办实事的,他们才会理解与支持辅导员的工作,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符合他们的心理感受,才能悉心接受。
(三)要乐于“融入”,“融入”是感情
“融入”是感情,是指辅导员在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真心放下架子,不走马观花,不把自己当成管理者,敞开心扉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真心感触到辅导员是真诚的与他们交朋友,“融入”到他们的圈子中,有什么话都可以和你说,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和你谈,了解学生群体的最新动态,这样才能更好的根据学生最新动态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步伐。
总之,大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以学生为主,师生关系应处于一种平等互动的状态,面对学生众多,学生个性张扬及学生缺乏沟通主动性及积极性的情况下,思政课教师尤其是辅导员要从自身主动加强与学生的关系互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要敢于“身入”,而且要适于“心入”,更要乐于“融入”大学生群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拉近与学生的亲近感,成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剂。
参考文献:
[1]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
[2]程爱军,蒋梅苏,袁世雄.和谐视角下的师生关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03.
[3]鲍聪.师生关系研究述评[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06.
[4]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04.
[5]周业安,彭国存,利俊荣.浅议高校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02.
[6]李文靖.我国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营造[D].曲阜师范大学,2009.
新颁布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提高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时代感,并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信息技术教育富有长久生命的必要保障。
1 信息技术与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与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历史与现实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效率,对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思想政治课系统地讲解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理论常识,是一门科学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容易上成抽象的理论课或是大道理堆砌的说教课,显得枯燥空洞,学生兴趣不大,积极性难以调动。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利用它设计出仿真直观情境,能把中职思想政治课本中抽象的理论和原理用直观的视、音频的形式表现出来,为学生创造学习知识的实际情境,通过声、形、色、画刺激学生的感官,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热情。
1.2 有利于化解教学难点
从中职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来看,基本概念、原理和观点较多,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囿于理论的演绎,将会出现“教师头头是道,学生头头雾水”的现象。而利用多媒体处理信息方便快捷,教师精心选择好、设计好流程,合理解释和演示,通过其声、画、形把中职思想政治课中的概念、原理等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形象的东西,使学生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同时能牢牢掌握,在教学中也就容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教师从繁重的备课、讲课中解放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介绍“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时,笔者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画面一是高速行驶的列车,车上有乘客,车外有树木;画面二是列车在一个运动着的透明球体中运动。通过这两个动画,学生就很容易弄清楚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1.3 有利于活化教学内容
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与中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特点存在较大的距离。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辅之以鲜活、生动、真实、直观的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动画、文字等融为一体,利用其直观、形象的作用,将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远为近,超越时空界限,模拟再现需要的情境,使抽象概念具体化,深奥原理形象化。
1.4 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网络技术还可以实现远距离师生互动,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跨时空的交流与合作,使45分钟的课堂教学从时间与空间上得以延伸。信息技术使师生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变为平等、和谐的关系。这种转变使中职思想政治课实现了对人的素质的培养,而不再是围绕知识传授转圈子。
2 信息技术运用于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运用目的不明确
运用多媒体目的在于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然而,一些政治教师对此并不十分明确,很多时候只是为运用而运用。如果是运用多媒体投影课本上已有的文字、图表,就仅仅局限于对教材材料的机械翻版和简单重复,或是用多媒体代替板书。这些都是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错误理解和运用。
2.2 课件设计喧宾夺主
在课堂教学中,每次使用多媒体课件要解决什么问题,必须十分明确。可是许多政治教师设计的多媒体课件,既有精彩纷呈的画面,又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和解说,结果片面追求视听效果,没有注重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际效果,甚至忽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目的——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在课堂教学中,这种喧宾夺主的课件,不仅达不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目的,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教学主题。
2.3 课堂容量过大
多媒体具有强大的直观显示功能,可以使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大量的教学内容。但当这些内容超过了一定的“度”时,多媒体辅助教学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课堂内容过于饱满!往往是教师连续不断地向学生展示搜集到的事例和材料,却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活动时间,并且忽视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2.4 课件内容的选择不够恰当
有些政治教师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喜欢选择一些动画、漫画图片,或随意性地选择一些比较陈旧的材料进行教学,忽视了新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忽视了中职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真实性、时效性较强的特点,结果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信息技术运用于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上述问题,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和“三维”目标的实现。
3 推进信息技术与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整合策略
3.1 要转变教学观念
信息技术只有真正同学校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它才会发挥出巨大的教育价值。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并不意味着他就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成功整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过程重新设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教师学生”单向模式转变为教学、媒体、学生三维互动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使得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小组媒体教学法、微型教学法)、网络教学(交互式网络教学法、远程教育)并举的局面。这些变化都要求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教学观念,研究新型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尤其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
3.2 要明确整合的原则
先进的教学技术不等于先进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技术也并不一定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当前思想政治学科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有许多理论问题有待研究,如:信息技术如何与课堂教学整合;多媒体技术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适合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多媒体软件的类型;多媒体软件的评价标准;多媒体教学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等等。弄清这些理论问题可以使教学行为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有实效,信息技术的发展才不会盲目。
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应当遵循:1)目的性原则;2)最优化原则;3)服务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通过情境设置,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洞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5)适度性原则。
3.3 要切合学生实际
在网络课件使用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提出明确教学要求,布置学习任务,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加强指导,不能把网络课上成“牧羊课”“网络浏览课”,对学生放任自流,浪费时间。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应当是一种有机整合的互补关系,要注意避免将多媒体设备当做“现代化的黑板”“知识的灌输者”来使用。因此,新形势下教师在努力提高自身使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水平和课件制作水平的同时,还应积极学习和研究教学理论、教材、教学方法。唯有此,才能真正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构筑思想政治新课堂,完成培养适应时代要求新型人才的育人任务。
参考文献
[1]高科名.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对中职音乐教学的优化[J].华章,2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