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37: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工商管理概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国在新世纪潮流的影响下逐渐改变从而达到市场需求,同时,工商管理机构也会有新世纪事业几部所产生的冲击,若想把工商管理职能全面地展现,一定要达到下面的准则:
1.保持实事求是准则的实现。工商管理机构在执法当中,通常会面临新的繁琐困境,常常相关执法者都会故意把这样的难题躲过去,事实上,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有损执法者的本身形象和工商管理机构的形象,因此,对于这种难题要勇于面对,且在处理问题时,也不能以古老思路方式来看待新时期的难题。工管机构在对这样的难题解决时,需要保持做到实事求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要糊弄过关。在解析实际问题时,按照实际情况解决,执法当中不要墨守成规,永远都一个样。
2.保持依法行政准则的实施。工管机构若想对每个企事业机构实施合理地管理办法,就要在平常增强对企事业机构的普法宣扬,让企事业机构可以熟悉相关法律制度,且使他们知道后果的严重性,积极引领企事业机构主动遵守法律。而且还要加强对企事业机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教育、督查与查办工作,切实的把工管者的威望建立起来。
二、工商管理各职能之间的关联
1.管理与服务间的联系。工商管理机构对企业实行工商管理时,也需对企业的进步与鞭策给与赞同,主动地为各单位处理他们在改革中面临的难题与障碍,全面展现好其相应的服务职能。而且工商管理组织不但要强化对企业不好作为的监管,还要提高对于企业的支持与服务;对面积大些的企业,需要提高定点的交流,定位服务是很大的活动;对中小型单位,就需全力达到分片的交流,对那些比较鲜明的问题应特别看待,另外解除。
2.管理与引领的关联。即使工商管理组织对各单位实施管理的职能,但若是想要提高对企业的管理,让它可以科学且合理地进行经营活动,对此,工商管理机构就一定要对企业给出积极的引领。确切的说:首先,积极指引各单位向底层产业和与单位经营有关的产业逐渐进步,对经济收益不好的产业一定要严守关卡,同时,还要正确地指引那些已过户了的单位,可预防这些企业变行;其次,应根据新时代市场的实际要求来带动企业的几部,能够引领当地已充实了的产业到外地寻求进步机遇,而对那些投资与技能不能符合需求但却比较短缺的行业就要给与一定的方案支持。
三、工商行政管理职能
1.职能调整的整体对策是让工商行政管理本来的单一由外部对市场运转监管掌控的职能要点与分工系统,改为一面坚持必有的监督压力;一面联系中国市场经济进步对市场监督所涉及的走向需求从全能改为专职、从监督改为服务、从治标改为治本、从单一监管改为引领正规的有机化的职能形式。
2.横向整合职能的想法是经过相应的过渡方式把随形势改变而实现历史任命的原本职能职责减弱;选择对应方法把要加强但还是分散形态的同类职能职责实行整合交给不同的部门统一管理;构建新部门实行带有进步前景同时把己具有资源条件但却没有全面展现效果的职能职责。3.纵向整合职能的思想是在顾虑中国社会快速改变中各区域进步不均衡情况下各区域进步过程中所面对的通常状况和特别问题,联系横向整合职能的想法与各阶级管理主要自身的软硬件需求,再次分配各级监管机构的职能责任,把自身总的职能确定和实际的职能任务分配合理地整合在一起。
4.对职能整合的过程路线是有层次、有重点、有方法地实行职能重点转位,在管理职能方位调整的方面上可实现超过实际职能单位活动范畴的需要准备,把被动管理改为主动规范与引领,进而快速实现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行为由自为变换为自在。
四、工商管理的实际状况与面临的问题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进步,工商管理机构的工商管理有了新的情况与任务。但是,中国现今的工商管理还有存在很对问题,这些问题对工商管理职能的全面体现十分不利。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内容:
1.工商管理的内部调控需要改善。工商管理部门在市场经济系统和社会管理系统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工商管理的内部管理也存在问题。常体现在:
(1)工商管理机构的职能部门过多,涉及广,国家的投资就会很多。可是,某些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不全面乃至没有,进而产生了费用的运用效率过低的糟糕状况,国有财产的流失过于严重;
(2)工商管理机构的内部审核组织也不全面。内部审核几个重要职能便是调研和评审管理调控和会计调控,可是现在,中国的工商管理组织内部的审核却很不全面,这让对应独立的经济监管实施十分困难那,给内部的会计调控带来了不好的作用。
2.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短缺。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飞速加快,这对于工商管理人才需要也越来越多,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到2010年底,我国将出现初级工商管理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中级工商管理人员缺口将非常巨大,而高级工商管理人才则能到千金难求的程度。而对于各种类型的工商管理人员来说,应对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类型,与过去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当前社会的经济条件下,要求管理人员有更高的竞争意识,并且在工商管理有着独特的见解,能在国内和国际的工商交易时建立相应的交易方案。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的工商教育中,在对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办法进行制定时,往往对于其中的专业知识和传授以往的经典型知识,这样培养的人才在知识水平上有着很高的水平但是缺乏与现代新型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创新要求。这就会使培养的人才与现阶段社会急需的人才不相符。在具体表现上主要有如下两方面:
(1)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起步较晚,这就使我国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发达国家,在我国中,现阶段的工商管理专业一般对于学生进行培养都是采用学年制,但是其课程在设计和安排上大都与实际相脱节并且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求;
(2)现阶段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对于学生的考核手段比较单一,不能够全面使学生将学习的内容和实际所需要的相结合起来,不能够反应出学生的真正水平,不能让学生了解自己与当前社会经济需求的人才。
3.加强工商管理执法强度。在现代我国的市场经济中,监管部门作为市场的监督者和管理者对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性有着重大的作用,并且其作为政府对于经济市场的管理手段是国家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监控的直接办法。这就使工商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对于我们的社会有着重大的作用,这就使工商管理人员在工作时,必须严格贯彻依法行事,严格的执行其在市场中的职能。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将能否促进我国实际经济发展作为最重要的参考指标。但是由于在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中,很多的因素导致工商管理部门不能全面自如的应对各种经济形势和将各种制度严格的执行下去。甚至使部分执法手段变弱,这在如下几点影响极大:
(1)《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有着明确的规定,从而使在实际的行政中将执法权和处罚权相分离,这就使工商管理部门在处罚之后不能有足够的手段进行下一步执行,这就大大的降低的执法者的威信和力度。
(2)在地方的工商执法中,容易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阻拦,甚至部门地方政府将工商管理部门视为阻拦地方经济发展的阻碍,甚至对于部门工商管理部门的工商执法进行限制,这就大大的增加的工伤人员的执法难度。
4.建立健全的工商管理体系。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商管理部门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且在越来越多的功能上体现出工商管理的作用,这就要求工商管理者要不断的提升其监管范围,并且对于监管的薄弱点进行加强,这就能将政府部门管理的效果充分的体现,即能改善市场经济的环境,也能加强政府对于宏观经济的调控,并且不仅能全面的对个体经济、私有经济、和国有经济的关系进行改善,还能维护市场的安定与平衡。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监管中,普遍以地域进行划分,从而加强管理,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上,过细的对各个地域进行划分会导致各个部门对于各地管理的不规则性,这就对市场经济的整体监管极为不利。也在一定的曾度上增大了摆脱地方保护的目的。另外在地方政府的政策中,也会使用一些方法来对当地的市场经济进行保护,如限制进入和地域分割等,这些办法在一定的手段上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更加困难,并且削弱了工商管理的管理力度。所以建立系统的工商管理制度,将我国的管理办法与国际水平相接轨,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五、在当前社会下充分发挥工商管理职能的解决办法
1.从作风上进行更改。在工商管理部门对于市场进行监管时,处理好管理者与监管者的关系。
1.1在地方的监管过程中将公示制度全面的引入到管理当中,并且对于监管之中的执法、保障、和其他服务等信息进行全面的公示,从而使执法者的执法规范化。对于国家政府制定的相关经济政策和市场方案要及时的向社会进行公布和告知,做到及时、高校、真实。让社会的每一个经济体都能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义务,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工商管理的工作效率。
1.2在进行工商管理时要深入到企业中,以负责和认真服务的态度去对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工作。在企业进行改革时,要及时的对其提供援助和帮助。并且要依据自己的管辖范围,制定合理的管理发展方案,做到大企业定点、小企业联合、大项目跟随、普遍问题及时解决、特殊问题及时通告等。虚心为企业和社会人民服务,做好公职形象、让社会和企业都满意高兴。
1.3跟住时代脚步,改变执法的方式。由于工商管理的目的就是为社会经济所服务,这就使我们在进行工商管理时不能与时代脱节,要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进工商管理方案。在具体的方案上可以做到“九点合一”:
(1)突击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
(2)经济主体进行动态和静态管理。
(3)横向综合监督和纵向技术指导相结合。
(4)发挥职能和服务的中心目标。
(5)建立工商群体以和工商管理相结合。
(6)人工和电脑管理相结合。
(7)统一管理的分项管理相结合。
(8)对于市场经济的分项环节和整体环节相结合。
(9)经济体进入市场和退出市场全面的调控管理。
2.建立信誉管理机制。在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着其自主的经济发展规律,但是这种规律需要工商管理部门和政府部门的监管以及企业有着良好的信誉。如果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没有完善的法律管理制度,就很难建立一个良好的信誉环境。这样就会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很难运行下去。只有建立良好的信誉管理机制才能使社会整体的经济环境有着一个良好的状态。所以在市场经济中应该合理的对社会经济进行划分,从而维护社会市场经济的秩序。而在经济学的观点中,单独的经营主体都是独立的“经纪人”,从根本上都是为了后的自身利益从而进行经济活动,在市场和其他的调控下,使企业既能让“经纪人”满足自身的利益,也能为社会发展提供一定的贡献,而地方的工商管理部门在对企业进行管理时,要规划好长期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使企业技能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也能有一个良好的信誉,从而维护市场经济,使真个社会的经济都处在一个高信誉的环境中。
3.正确的管理意识。对于正确的管理意识就是指工商管理着在对于市场和自身在管理上有着一个科学,高效的管理办法。在对于企业的改革上,要有着紧跟社会步伐的新思想和意识。在我国现阶段的企业改革中,虽然在公众的眼里取到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在实际上效果却没有那么大,对于一些企业之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有效的进行解决。所以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管理意识,紧跟经济发展步伐,改善社会的整体经济水平。
4.合理的处理管理与引导的关系。
(1)在产业上进行引导,使其向基础的产品和相关的行业,例如:电力、水利、服务业等。对于高能耗和高污染的企业进行严格的处理,并且对于一些效益低下的企业要严格的对其进行把关和控制,对于等级在案的企业要对其加以指引,使其向相关的产业进行过渡,并且积极与当地的政府和其它部门联系,从而合理,科学的处理这一部分企业。
一、企业工商管理的概述
我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企业的经济实力,还要重视企业的人才资源,更重要的就是要重视对企业所有资源的统筹和管理。而企业的工商管理,就是把企业的所有涉及到项目,以及技术质量,和企业的财务等进行合理的调配,让企业在有限的资源和管理中,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让企业的实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工商管理还会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这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以及生存时间。
二、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
1.企业工商管理中企业经营模式的适应性不强
目前我国企业的工商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首要的问题就是管理模式的适应性不强。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企业现有的工商管理模式,不能很快的适应经济市场的变化。所以,当企业在进行投资和管理的时候,就会导致投资和收益不成正比,企业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工商管理的适应性不强,也会导致企业的产品不符合市场的要求。
2.企业工商管理目标不明确
企业进行工商管理,是需要有工商管理对企业去诶来的发展,一个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进行统筹管理,这样可以整合企业的资源,提高企业的实力。但是由于目前企业的工商管理目标并不明确,所以导致企业的发展目标也不明确,最终导致企业的实力不断的下降,从而导致企业在缺乏明确目标管理的基础上,经济收益不断的下降。
3.企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每一个企业都是独立的,都具有自己的特性和发展方向,盲足的学习某些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会导致企业市区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从而导致企业的管理出现混乱,进一步导致企业发展出现问题。所以,目前我国的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是存在问题的。不能按照自己企业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发展模式,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4.品牌化意识在企业没有得到重视
企业想要在经济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就要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要创造属于企业独有的品牌。但是现在很多企业的品牌意识并不强烈,所以生产或是创造出的产品在设计上,没有独特明显的标志,与其它产品相似度寄到,品牌被模糊化了。所以企业没有主打的,能够在市场占据地位的产品,就会影响企业的经济发展。
三、企业工商管理优化和改进路径
1.企业工商管理向国际化趋势发展
我国企业的工商管理制度和方式,是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看来只重视的,但是由于缺乏经验,所以在管理上仍然有欠缺。而为了能够与世界接轨,一定要把企业的工商管理向国家化发展,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创造属于自己企业的独有的文化和管理模式,并且是最先进的管理模式,一定可以提高企业的实力。
2.加强我国工商管理的监管制度
我国工商管理监管制度不够完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现在经济社会会快速的发展,工商管理监管制度也要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加强工商管理的监管制度,是为企业实行有效的惩罚和奖励制度提供证据。这样可以让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有理有据的进行管理,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的顺利。
3.企业工商管理应注重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
企业的制度完善,也需要工作人员来执行。因此,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管理和培养,也是工商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环节。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应该落实到实处,对每一个层次的工作人员,进行不同曾读的培训,并且有些优秀的管理人员,需要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只有掌握了优秀的人才,才能让人才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文件精神[1],各高职院校纷纷开展了实践教学改革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实践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而言,仍存在社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需求旺盛而专业毕业生就业不理想的矛盾现象。本文对国内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介绍了国外大学实践教学成功经验,并对现有研究作了简评。
一、高职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外延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能在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开展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随着实践教学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对于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外延的界定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及完善。对于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外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之进行定义,综合起来主要包括以下观点:实践教学是进行技能训练的重要途径。它是在学校的引导下,学生以获得直接经验或将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为主要目的,参与理论教学之外的具体社会生活的教学活动[2]。实践教学活动主要针对学生岗位综合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养成和发展。实践教学的外延包括技能训练、科技创新、生涯规划、组织服务、实习见习、社会体验等内容,实践形式包括实验、情景模拟、课题研究、项目设计、角色尝试、实地考察等。
二、国内关于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剖析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
1.理论教育在教学中仍占主导地位
虽然各高校在工商企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实践教学时数,学生的专业能力、技术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就实践教学实施情况来看,理论教育主导模式在教学中仍处于主导地位,实践教学成效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期待存大较大差距。
2.实践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质量不高
实践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师资力量、实习实训基地及实践教材,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导致教学质量不高。首先,师资力量薄弱。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拥有高学历却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不到位。其次,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没能真正发挥作用。虽然各高校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都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建立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但这些基地没能真正发挥作用。不少高校校内实训设备不足或较简陋,无法满足实践教学需求。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流于形式,究其原因,一是高职院校资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共赢机制企业对此积极性不高,难以真正开展校外实践教学或质量不高。最后,实践教学教材建设滞后。很多实践课没有教材,或教材编写质量不高。
3.行业企业缺位导致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
国家要求高职教育必须以需求为引领,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企业、促进就业,要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了保证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偏离社会实际需求,遵照技能型人才的成长规律组织教育教学,行业企业应该全面参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包括专业的开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等。但实际上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未建立行业企业参与教育教学的机制,导致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与社会需求脱节。
4.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还未建立起来
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还未建立起来。对实践教学的效果缺乏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式方法比较落后,无法客观真实反映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无法合理评价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情况。
(二)提出了解决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存问题的措施
1.重构实践教学模式
何海怀等从“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需求、以能力培养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理念出发,提出基于职业行动导向重构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3]。主张按“工学结合”要求重构课程设置及课程标准,按认知规律循序推进实训项目,课程教学组织与职业资格证书挂勾。胡忠任则认为ERP 实训教学能较好满足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需求,构建基于 ERP 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能较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4]。
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曲立等人在《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出,应根据企业需求从目标、时间、手段、空间四个维度设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出构建“三层次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包括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训练三个层次,体现从基础到综合依次递进的训练过程。训练模块包括课内实验教学、独立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科技活动四种形式[5]。荀海鹏、李娜认为应对组成工商企业管理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有机整合、优化,构建“目标子系统”、“内容子系统”、“条件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及“评价子系统和保障子系统”的六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6]。
3.优化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要系统规划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实践教学设备,购买仿真软件,改善校内实训基地的条件。建立与企业共赢机制,在优势互补、互相支持、互利互惠的前提下,校企合作才能持续良好发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才能真正成为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平台。 4.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严格实践教师入职标准,尽量选聘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避免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择。制订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的规定,增加青年教师企业实践经验,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一支“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师资保障。
5.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评价指标,既为教师教学工作指明方向,又为教师工作效果提供衡量标准,它是实现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张旭辉等人将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分为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毕业论文教学和其他实践教学形式(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等)等四个方面,根据各个环节的特点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7]。张庆华等人提出应在工商管理类实践教学中建立学校、教师、企业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以培养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三、国外大学实践教学成功经验
(一)德国大学采用“双元制”实践教学模式
德国是世界上开展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德国应用科技大学采用“双元制”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双元制”中二元,一指职业学校,二指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学校及企业共同承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学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企业为学生学生实践提供场所。德国大学对教师要求很高,教师必须同时具备企业工作经历和较高的洞察能力,能够敏锐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将之作为学生毕业论文课题,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因此毕业就能很快地顶岗工作,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
(二)英国大学推行“三明治”式教育
英国的“三明治”教育,即学生一段时间在校学习,一段时间到工厂实习和工读交替进行。这种教学体制,能把工程设计、研究、实验与教学融为一体,学生既能学到相应的理论知识,又能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学生未毕业就具备较高技能和创造力,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四、结语
从上述研究内容来看,虽然我国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对实践教学还缺乏系统性、前瞻性的认识,而且深入研究也不足,许多教学追求短期效益。笔者认为可借鉴国外成功的实践教学成功经验,特别是德国的“双元制”实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裴云,任丽婵.重新认识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J].当代教育科学,2015(15):14-16.
[3]何海怀,唐高平.基于职业行动导向重构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1(04):162-164.
[4]胡忠任.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7):177-179.
[5]曲立,刘宇,葛新权,金春华.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实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1):228-230.
论文关键词:运营管理;公司治理;组织架构;套期保值
一、背景简介
h发电上市公司(以下简称“h 公司”)隶属于某央企发电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上市发电公司之一,资产遍及境内十八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方面开创行业先河,于2008年成功收购新加坡某能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100%股权,从而取得了占新加坡发电市场约三分之一份额的b公司控股权。此次收购新加坡发电资产不仅是h 公司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境外收购,也是中国电力企业历年来最大宗的海外收购,同时也创造了中国企业对新加坡单笔投资的最大交易额,社会效应引人注目。收购后,h公司着眼于管理的有序平稳过渡,积极部署,严格落实,围绕适应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顺应形势,融入创新,强化管理,盈利水平三年来逐年稳步提高。
二、海外资产经营管理经验总结
因政治体制和历史文化的影响,新加坡电力市场是一个与国际惯例接轨、充分竞争的市场。为了有效防范和规避燃料价格和售电价格风险,b公司运用了系列的金融衍生工具,提前锁定边际收益,该做法对开拓海外市场的发电企业而言,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新加坡市场概况
受新加坡与国际惯例接轨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新加坡电力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售电电价和燃料价格完全由市场供求机制决定,同时,为了规避电价和燃料价格的市场波动,发电商都引入了系列的套期保值等金融衍生工具,有效防范和化解了市场风险。
(1)电力市场简介。新加坡电力市场实行的是“厂网分离、竞价上网”的竞争性市场机制,发电商的全部电量均通过电力批发市场竞价出售给零售商。电价分两种确定模式:第一是固定合同模式,发电商普遍拥有自己的零售公司,向终端用户零售电量,通过固定价格的远期零售合同(retail)锁定电价或毛利,避免竞价波动影响。同时,现阶段,为防止市场操纵,电力市场监管部门还拿出相当一部分的电力需求与发电商签订价格固定的远期售电合同,也称为固定合同(vesting)。第二是零售合同电量,新加坡电力市场中的终端用户被分为一般用户和大用户两类。私营的电力零售商可以从电力批发市场中购电后向大用户零售电量。
由于上述大量价格固定的远期售电合同在全部售电量中占据主要比重,因此,决定实际电价水平、进而决定毛利水平的主要不是电力批发市场中时刻波动的竞价价格,而是那些远期售电合同中的固定价格。
(2)燃料市场简介。新加坡本土没有石油和天然气田,其经济国际化、开放化程度很高,其初级能源,如天然气完全依赖进口,这些天然气大多是通过海底管道从马来西亚运送而至。此外从缅甸,泰国和中国进口天然气也在筹措、规划或者进行中,按照新加坡政府的规划,到2012年新加坡发电厂中的60%全部使用天然气发电。
新加坡的能源价格随时暴露在国际油价以及外汇汇率波动风险之下。为对现货燃料,主要是天然气采购中的价格波动风险以及汇率波动风险进行防范,以保持生产经营的稳定,新加坡国内发电商通过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进行风险对冲,实现了有效的套期保值。
2.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及实践
公司的运营模式可以概括为:通过固定合同和零售合同获得稳定的电力销售收入,通过衍生金融工具锁定与之对应的燃料成本,保证合理、稳定的边际利润。下面就b公司的燃料(天然气)价格和电价的锁定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1)天然气价锁定方式。b公司的电价与现货天然气采购价都是与高硫燃料油(hsfo)价格指数直接关联的。因此,只要能够通过衍生金融工具将未来的燃料成本价格锁定在与电价对应的油价指数水平上,就能规避油价波动的影响,保证稳定的利润。这是电价与燃料价格之间实现保值的基本机制。b公司目前在用的燃料价格套期保值衍生金融工具包括以下两种,分别是高硫燃料油(hsfo)价格指数差价交换合同(swap)和高硫燃料油(hsfo)价格指数期间调整合同(time spread)。
高硫燃料油(hsfo)价格指数差价交换合同(以下简称swap)是b公司最常用的燃料价格套期保值衍生金融工具。swap合同的保值原理就是它的盈亏与现货市场中买入燃料成本的盈亏能够相互抵消。目前b公司的swap为买入(buy)合同。举例说明swap及其结算特点。b公司在1月份向某一交易对家,如a银行买入4月份的swap,约定hsfo价格为300美元/吨,数量为1万吨。到4月b公司与a银行进行结算,假定月内平均实际hsfo价格指数为400美元/吨,b公司就从a银行获得每吨100美元,合计100万美元的现金;反之,若4月实际hsfo价格指数为200美元/吨,那么b公司就要向a银行支付每吨100美元,合计100万美元的现金。
高硫燃料油(hsfo)价格指数期间调整合同(以下简称time spread)是同量但不同时,先swap买入合同、后swap卖出合同的一个swap组合。如b公司在1月份向a银行买入3月份的swap,约定燃油指数为290美元/吨,数量为1万吨,同时,向b银行卖出6月份的swap,约定燃油指数为310美元/吨,数量为1万吨。这两份swap合同就组成了一个time spread,且两份swap合同的结算各自独立。因而time spread只是一个特殊称呼,实质上还是swap。之所以创造time spread,主要是为了将价格在不同期间进行调整,以方便交易。
(2)电价确定方式。为了规避电价的市场波动,b公司通过固定合同和零售合同获得稳定的电力销售收入,下面详细总结两种合同模式下的电价确定机制概况。
固定合同是指按照能源市场管理局(ema)的统一定价,由发电商与政府公营的零售商(mssl)之间进行交易的电力销售合同。该部分电量占整个电力市场全部售电量的比例也由ema统一规定。2008年、2009年该比例均为55%。固定合同电价由ema按季度进行更新。每一季度的第一个月制定下一季度的电价。电价中包含以下三部分因素:(1)长期固定成本(包括折旧、利息、运营维护、人工成本等),长期固定成本参考电力系统中效率最高的机组的长期边际成本以及物价指数变动来确定;(2)短期变动成本(燃料成本),燃料成本参考对应期间的远期高硫燃料油(hsfo)价格与远期汇率(美元对新元)确定;(3)合理的利润。对于发电商而言,由于是政府定价,固定合同的收入是稳定的,只要能够按照固定合同电价对应的远期油价与汇率(ema在定价月实时公开)做好同步套期保值交易,锁定燃料成本,即可实现稳定、合理的边际利润。对于电力市场而言,固定合同的存在能够避免因完全自由竞价而出现价格剧烈波动,既有助于防止市场垄断,也有利于保护发电商的合理回报。
零售合同的关键要素是零售电价,主要分为固定价格(fixed)、政府指导价(tariff)和指数价格(index)。新加坡电力市场中的终端用户被分为一般用户和大用户两类。私营的电力零售商可以从电力批发市场中购电后向大用户零售电量。对于b公司电力整体而言,b公司电厂向电力批发市场售电,b公司零售公司从电力批发市场购电,两者实现自然抵消,实质上就是电厂直接向大用户售电,以固定电价,并通过保值交易锁定燃料成本来获得稳定收益。对于零售业务而言,最大的风险就是市场价格竞争。新加坡零售市场是开放的,电力商品的特性决定了价格是主要的竞争因素。如果市场中出现激进的、不顾合理利润回报的零售商低价竞争,就会压低市场整体零售价格水平,拖累整个行业的回报率。
3.未来发展规划
在h公司战略部署及强化管理下,收购近三年来,b公司顺利实现了平稳过渡,成功完成了与h公司管理的无缝对接,在保持员工队伍稳定团结的同时,也丰富了公司文化内涵。h公司不仅仅把b公司定位为一个海外运营电厂,更多地定位为一个海外资产管理的“模板”和“跳板”,为以后海外市场扩张战略铺就基础。一方面积极参与新加坡能源市场建设,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突出主业,不断提升发电机组的运营规模和管理水平。
在保持经营业绩稳定增长的同时,b公司能源新项目建设与发展也取得重大进展。位于新加坡裕廊岛工业园区的计划投资总额人民币约100亿元的登布苏水电汽一体化大型综合项目已于2009年11月开工建设,目前正处于建设高峰;计划投资总额人民币约20亿元的b公司电厂 5号联合循环燃气机组扩建工程也已于2010年底前完成了内部决策审批,目前正处于工程设计之中,即将正式破土动工。在h公司的正确领导和鼎力支持下,b公司将不断开拓进取,努力打造央企国际化战略的成功典范。h公司也将借助b公司能源这一海外资产平台,持续深化“走出去”发展战略,提升国际化经营规模与管理水平,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电力上市公司。
三、海外资产并购过程经验总结
发电企业全球配置运营资产的思路首先是一个战略层面的规划,时机把握是关键;其次要高度重视,成立专门机构,明确管理思路;第三要构建能体现“本我”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在确保平稳过渡的同时强化公司管控;第四,培育与输入公司文化,在走向国际化的同时不磨灭公司的特质。
1.提前布局,抢占先机彰显全球扩展边界的思路
鉴于国内电力市场机制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研判,h公司为了防范国内经营风险,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和声誉价值,积极、主动、稳妥地实施海外扩张,优化区域市场布局,在国内电力行业中率先实施了海外并购战略。一方面提升了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有效防范和规避了行业经营风险和国内市场风险,同时,为发电企业做出了表率,提升了中国电力企业的国际形象。金融危机爆发给发电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了难得的外部机遇。同时,随着发电企业自身实力的不断壮大,顺应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也成为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h公司长期跟踪新加坡电力市场动态及电力资产私有化进程,经过多方考察、严密论证与研究分析,提前锁定收购目标,在新加坡第一时间实施电力资产私有化之际,抢占先机,及时并购。
2.抓大放小,成立专职机构强化海外资产的管控
收购后,h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高度重视,一致认为这是公司开拓海外市场的标杆,也是公司国际声誉的重要体现。在本部立即成立了专门管理办公室,抽调不同专业骨干力量对b公司进行日常跟踪、协调与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对海外项目的综合协调力度,保证了公司海外投资的利益,确保了公司海外资产的安全和增值,为收购后的顺利融合做出了贡献以及项目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基于对b公司及其管理层的考察和分析,并结合b公司原有管理方式以及新加坡整体法制化的完善情况,h公司对b公司的管理定位为战略经营型管理,基本原则是:控制董事会、抓住高管层、把握大事件、强化资金管理、完善预算激励。h公司未向b公司派驻中方员工,但收购多年来b公司维持了良好运转和运营。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方式的创新是成功和有效果的。
3.平稳过渡,在实现管控的同时延续原有的治理结构
与新加坡其他两家主力电厂显著区别的是,b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延续原有的架构风格。在保留了原班董事会成员的基础之上少量加入股东代表。为确保h公司对b公司的控制权,h公司对b公司的公司章程进行了修订,规定董事会的召开,无论符合法定要求的人数是多少,必须要有h公司的董事出席才有效,会议决议以多数票决定,但多数票中需含h公司董事的投票。由于h公司在国际化的经验和运作方面相对欠缺,因此,充分利用当地独立董事的资源可以有效弥补这方面的欠缺,同时也有利于h公司自身逐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同时,独立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会增加公司运作的透明性和独立性,提高公司运作的效率,对于h公司收购b公司后的平稳运作和过渡具有积极的意义。目前b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共七人,其中包括三名h公司股东方董事,四名独立董事。公司治理体系的完善,对于确保b公司能源的长远发展以及公司管理的稳健高效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证。
4.潜移默化,浸润企业文化逐步实现理念观念的统一
h公司在业界一直以其独特的企业文化而著称,在彰显社会责任的同时,统一员工的价值认同和归属感,也一直是h公司又好又快发展的软实力。在为b公司搭建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的管理制度、合理的组织架构的同时,要逐步向b公司灌输自己的公司意志和公司理念。h公司企业文化已在b公司能源得到培育、推广和认知,b公司正不断从文化根基上与h公司真正融为一体。在h公司企业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下,b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也开始逐步熟悉和适应总部的管理风格和运营基调,在h公司下达管理命令后能够认真理解并及时贯彻执行,服务并服从于h公司整体战略,为h公司使命、目标和战略的实现保驾护航。在h公司的领导下,b公司能源将不断开拓进取,努力打造h公司国际化战略的成功典范。h公司也有信心以b公司能源为海外平台,不断扩大国际化经营规模,不断提升国际化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国际化竞争力。
摘要:从传统创业教学存在的不足入手,提出创业教学改革思路。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类专业创业教学改革为研究背景,提出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造理论教学平台、虚拟对抗平台和实操锻炼平台,实施“全过程立体式”课堂评价方式,构建“三师一体”创业教学师资队伍。并从理念转变、政策支持和资源配套等方面,提出了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相应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高职;经管类专业;创业教学改革;翻转课堂
基金项目:浙江省2013年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经管类专业创业教学实践改革”(项目编号:kg2013712)
作者简介:赵毅,男,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企业成长、区域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2-0059-03
一、传统创业教学存在的不足
众所周知,当前重视和加强创业教育是一种世界性趋势,也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上与产业经济和行业企业结合更为紧密,其以区域经济内在需求为依据,不断调整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手段,使人才更符合市场需求。同时,依托高职院校丰富的生产型实训基地,为创业教育提供更接近社会实际的创业实践平台。而职业技术教育所要求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非常接地气,高职学生的实操能力也往往强于理论水平,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发掘创业型人才方面优势明显。因此,我们认为,高职院校更适合开展创业教学及活动。[1]
但同时,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现实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开设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并且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了普及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实践证明效果甚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的传授式创业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业意识的提升
由于传授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最容易开展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同时,授课老师早已习惯这样一种流水线式的知识传授方法,目前大多数创业教育采取了这类教学方式。但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与创业教育对创新的内在要求格格不入,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重理论的识记训练,而忽略了强调主动思考、训练灵活迁徙的实践操作。这类教学模式对创业人才的培养起到阻碍作用。
(二)传统的单一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创业素养的提升
当前创业教学的考核方式主要还是沿用了平时成绩加期末笔试成绩的传统方式。这一传统评价方式容易局限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而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过于强调记忆能力,而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评价,从而导致学生陷入本本和教条,严重影响了创业教育的教学成效,阻碍了学生创业素养的全面提升。[2]
(三)传统的创业教学师资,不利于学生创业技能的提升
在创业教学的环节中,教师在创业教学中发挥着组织者和实施者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优秀创业师资的匮乏一直是阻碍高职院校创业教学的主要困境之一。[3]据调查统计,当前不少高职院校的创业教师是由学校就业指导老师或者辅导员直接兼任,缺乏具有一线创业实践经验和创业教学理论素养的专业师资。
因此,创业教学改革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必须创新创业课堂教学模式,科学合理评价学生创业成果,重构多元化创业教育教学师资。笔者结合多年创业教育教学和创业实践指导经验,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类专业为研究对象,将翻转课堂引入创业教学中,颠覆传统传授式课堂教学形式,实施全过程立体式评价方式,打造一支“三师一体”的创业教学队伍,对高职经管类专业实施创业教学改革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创业教学质量
“翻转课堂”一词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它是对传统传授式教学过程的颠倒。传统教学过程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4]随着教学过程的颠倒,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一)构建翻转课堂理论教学平台
当前创业教学普遍采用国际劳工组织编写的SYB和KAB体系的教材,缺乏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因此,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针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特点,编写出版项目化教材《小企业创办》。同时,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各级创业精品教学资源库资源(比如精品课程网站、微课等)进行有效整合,利用学校实训室条件,实现学生对模块知识点的自主学习。学生带着自主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困惑,与教师、团队成员和其他同学开展研讨,在解疑答惑中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实现从传统的传授式课堂向翻转课堂的转变,极大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构建翻转课堂虚拟对抗平台
利用《创业之星》创业教学实训软件,让学生在虚拟世界中真实感受到注册公司的仿真流程,同时利用软件的沙盘运营对抗功能,每个团队运营一家企业,在虚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进行对抗,使学生更深刻领会到创业过程中所涉及的资源整合、团队合作、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内容。
(三)构建翻转课堂实操锻炼平台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已经拥有宁波市级高校校园文化品牌项目“校园商品展销会”和中小企业营销服务中心等创业实操项目。利用这两大平台(春秋学期交替使用),学生可组队完成从产品选择、采购、布展,到营销策划、现场促销、库存管理等一系列完全真实的初级创业历程,体会一把当小老板的酸甜苦辣历程。
三、实施“全过程立体式”课堂评价方式,全方位科学评价学生成绩
由传统的单一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优化为全过程立体式评价方式,从而实现学生三大能力的提升。
(一)在理论教学平台实行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有机结合
翻转课堂理论教学平台的主要目的在于教学研讨,是在自主信息化学习基础上的知识巩固和答疑解惑。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是其中的参与者。每次研讨,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学生以团队为单位也要对其他团队的表现进行评价,使得评价尽可能客观化。
(二)在虚拟对抗平台实行教师评价和系统自动评价有机结合
在虚拟对抗平台中,教师根据各团队成员的参与性和合作性等指标进行评价,同时,软件系统则根据各团队的虚拟经营业绩进行自动评价。
(三)在实操锻炼平台实行教师评价和业绩评价有机结合
在实操锻炼平台中,教师根据各团队的项目运行可行性报告和项目运营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最后还需要结合各团队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
四、推行“三师一体”创业教学队伍运行机制,多维度提升学生创业技能
构建以校内专任教师+校外兼职创业导师+校内创业学生导师为核心的“三师一体”创业教学团队。校内专任教师的主要人员是由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类专业中有志于创业教育的专任教师组成,主要解决学生课堂教学、竞赛指导等任务;校外兼职创业导师是在学校校外兼职创业导师库中选取有创业背景的企业兼职教师来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而校内创业学生导师则由已经开始在学校创业园从事创业活动的在校学生担任,主要通过自身创业经历给初次接受创业理念的学员们一个榜样作用。整个“三师一体”创业教学团队的运作则通过制度建设来保障,主要结合学校现有的教师教学管理制度和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及学生创业管理条例来规范。
五、实施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经管类专业创业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
改革是不断探索的过程。将翻转课堂这个教学新事物引入高职经管类专业创业教学改革中便是一种积极的摸索,而新事物的摸索往往需要相应的保障措施,否则现有的体制机制可能会对新事物的发展起到“中梗阻”式的反作用。笔者认为,要想成功推动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经管类专业创业教学改革,必须实现师生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实现政策制度的支持和鼓励,同时实现教学资源的相关配套:
(一)转变师生传统教育教学理念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传授式课堂教学方式的颠覆。教师和学生必须解放思想,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正确认识和把握翻转课堂的内涵和精髓,教师要实现从创业知识点的传授解读者向创业知识和实践领域的答疑解惑者的转变,学生要实现从被动地聆听和囫囵吸收创业知识向主动自主学习创业知识点并带着问题积极参与到课堂研讨中的转变。
(二)出台教学改革政策支持
翻转课堂的实施涉及到课堂组织形式、课程成绩评价方式、师资来源和薪酬组成等问题。因此,需要学校加强教学改革组织领导,抓紧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在学校政策层面上给予相应支持,出台相应改革政策,积极推动翻转课堂的成功应用。
(三)大力实现教学资源的辅助配套
翻转课堂的引入改变了传统教室的布局,形成知识点网络学习教室和知识研讨教室两种形式。因此,需要得到学校教务和设备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以试点的形式对部分传统教室进行升级改造,提供相应的信息化教学软硬件资源和可移动拼装式研讨书桌等,为翻转课堂的应用提供物质上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费水蓉,陈东旭,陈烈强.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13(12):99-101.
[2]鲁丽丽,陈一琳.高校全程学业评价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2(2):20-22.
[3]赵毅,蔡简建.高职院校四维联动创业教育路径探究——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3(9):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