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37: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土木工程市场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Abstract: the security problem in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 al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bu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construc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security problems of various construction processcontinue to emerge, not only the loss of a lot of human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but also created in the community and its bad influence.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in the field of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deal with security problems on-site grasp of the overall situation, vigilant, nip in the bud, analysis of site safetyfrom the engineering aspects,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ntrol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word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safety;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 TE9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土木工程中安全施工的目的就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下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因措施不当或防范程度不够而造成的人员或财产的损失及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并确保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工程中的安全问题大体包括施工前的安全管理制度,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执行情况及施工后的安全收尾工作。
一、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及危险源分析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必然涉及到人员的分配问题,就施工本身而言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施工性质及我国的行业现状决定了一线施工人员多为城乡务工人员,人员的教育程度偏低,而大中专高校的专业学习不能满足现场实际施工的需要,使得现场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这些人力的问题是导致现场施工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施工企业参差不齐导致安全问题,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片面追求效益,安全意识淡薄,施工过程不标准,原材料供应以次充好。部分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措施及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对于本高报废的机械等施工用具报修重用;安全管理站制度只是一纸空文,不能严格遵照国家的安全生产规定,这些问题大大增加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土木工程现场施工的危险源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可能释放意外能量的危险物质,第二类就是引发这些意外释放能量的危险物质的各种因素。一起事故的发生往往是这两种条件的共同作用。因此,要定期检查这些危险物质的存放是否符合标准,并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引发这些物质产生危险,这是每一个现场操作人员都应该熟知的。
二、施工现场机械管理(一)施工机械在进入现场之前必须保证进行定期检查,出现问题的要及时解决,保证机械在使用之前无安全隐患。(二)各种特定机械要有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管理人员要在使用之前组织所有施工操作人员进行统一学习,并通过实际操作或其他方式检查落实情况。(三)机械设备在作业过程中不仅有机械部件内部的摩擦、冲击、扭转、振动及剪切力的作用而且要受到自然环境中温度及侵蚀的影响,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机械部件的性能下降,安全系数降低等问题,因此管理和使用各机械要适应其性能的变化,在现场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相应的临时性、平衡性和恢复性的修理作业,这既是对机械性能的“恢复”也是“生产”。
三、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分析(一)在动工前,负责人必须要对整个生产和施工任务做到心中有数,要有周密严谨的计划,要熟悉现场分布,熟悉各种设备的放置及使用,熟悉环境情况,这样在现场的施工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从整体上把握现场的安全状况。(二)施工现场的关键部位要着重把握,深入分析,要从技术设计,安全措施,人员分配,周边环境,安全管理制度上层层把关,并将分析的结果和制度落实到现场施工中。在整个过程中,安全控制制度与风险防护技术必须贯穿始终,才能保证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及安全保证,保护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财产安全。(三)土木工程现场的施工人员主要包括一线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他们因违法安全操作,安全技术或管理中走捷径等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将各种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才能有效防范。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技术人员要起带头作用,一线工人应从心理上认识到“安全无小事”的意义,并将其落实到现场的操作中。还有一点就是施工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及环境因素的限制,会出现一些不安全的心理状态,所有现场人员需自上而下团结起来,发挥好团队作用,共同克服心理上的不安全因素。四、施工现场环境分析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也是影响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施工环境的优劣可以间接影响施工安全,要避免或减少施工环境对施工安全的影响,就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加强管理。(一)人为因素。对于现场的机械设备及各种材料要放置在合理的位置,切忌乱堆乱放,对于暂时不必要的材料和设备要及时清理,这样不仅有益于设备和材料的保管,而且可以使施工现场道路通畅,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二)气候因素。土木工程施工地点繁杂不一,环境因素多变,在施工前应对施工地点的气候因素进行详细考察,考虑气候因素可能对现场物质造成的影响及由此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施工过程中,要了解气候因素,如当地温度,湿度,雨季等对机械性能及施工安全防护的影响,依此对施工现场做出正确决策。
五、制定现场紧急预案土木工程施工过程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仅仅做到以上的几点并不能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提前制定紧急预案是现场安全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紧急预案需要准备好救援物资,救援系统,并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在第一时间组织好救援工作,要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演练。事故发生后,要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和控制,最大程度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总之,土木工程现场施工情况复杂,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多种多样,要想最大程度低避免事故的发生,就要加强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让安全警钟长鸣,并对安全问题投入相应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确保其落实情况,坚持安全原则和制度不松懈,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低避免事故的发生,对施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云杰.土木工程现场施工安全控制办法[M].2011.
[2]李月英.土木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方法[J].科技资讯,2009.
[3]张明轩.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影响因子及评价模型研究[J].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09.
关键词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常见问题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0-0100-01
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的技术问题主要体现在屋面的防渗漏技术方面、混凝土的养护和质量方面、桩基技术方面以及验收规范不标准,导致土木工程建筑质量参差不齐等方面存在着问题。本文针对于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存在着的问题具体的探讨了解决的措施,进而全面的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1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分析
1.1 屋面的防渗漏技术方面
在土木工程建筑屋面的防渗漏施工中,很多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不到位,导致屋面的防渗漏做的不到位,进而不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另外,在进行屋面的防渗漏施工中,还存在着施工不仔细的问题,偷工漏工的情况发生,导致在建筑日后的使用中,出现了漏水的情况发生,不利于建筑的长远使用。
1.2 混凝土的养护和质量方面
在进行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存在着对混凝土的养护和质量方面的问题。在混凝土的养护方面,存在着养护时间上不足,缺少浇水的过程等问题。另外,在混凝土的质量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像混凝土出现了少量的蜂窝以及麻面等问题,严重的影响到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不利于整个建筑在日后的使用,在安全和质量上存在着隐患。
1.3 桩基技术方面
桩基是整个建筑最重要的部分,桩基施工是整个建筑工程的核心。桩基的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承载力和沉降度设计的,尤其是其中的沉降技术最为复杂,桩基的抗压力是根据竖向和横向的压力计算的,再由复合受力和水平荷载的功能来确定桩基的施工。但是在实际的桩基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施工人员不按照相关的规律进行设计,进而导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不利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1.4 缺少规范的验收标准
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的中,缺乏规范的验收标准,对于在施工技术方面上的问题,无法及时的发现,并且及时的进行解决,严重的影响到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具体来看,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缺乏对施工技术控制的思维概念,并且对于工程技术缺乏充分的科研准备,在验收标准上,各个单位有各个单位的标准,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这也导致在建筑质量上的参差不齐,严重的制约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
2 对策分析
2.1 做好屋面防渗漏的施工
在实际的土木工程建筑屋面防渗漏施工中,需要针对于防渗漏技术进行具体的研究和规定,坚决执行各项要求,确保建筑屋面防渗漏施工的质量。另外,应该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在实际的屋面防渗漏的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工序进行,并且严格控制施工的质量,不能够省略的部分坚决不能省略,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施工,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解决在屋面防渗漏施工方面存在着的问题。
2.2 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在养护的时间上,至少应该在7天以上,并且需要具备浇水的过程,使得混凝土能够保持足够的湿润。另外,在混凝土的质量方面,需要保护钢筋和混凝土不受到损害,可以采用1:2的水泥砂浆进行抹面修整。
2.3 做好桩基基础的施工
在实际在打桩施工前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确定桩基的施工范围,需选择平整的场地,并且清理周边施工范围内存有的障碍物;要进行前期的打桩实验,通过先进仪器测量定位桩的位置,然后再进行桩基实验,并且把每次的实验结果都要记录起来,再根据实验后的结果确定桩基的施工顺序;桩基施工现场的排水是非常重要的,要保证桩基施工的现场有着很好的排水通道;在进行群桩施工的时候,对于桩的密度、长短和规格要做以详细的了解,再通过这些系数以确定打桩的顺序,能更有效的避免对施工现场周边的建筑物的破坏。
2.4 做好相关的技术管理工作
在进行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需要严格的规范技术管理制度,尤其对于一些技术支持方面的工作,更是不能缺少,使得员工都把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并且要做好各方面的技术培训工作,尤其是某些环节上的关键性的技术,更是不能缺少培训量。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都要对其制定出严格的工程施工管理制度,并且要把责任落实到个人的头上,实行有效的个人负责制。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工程所制定的图纸来进行规范施工,确保工程的质量才能使施工企业获得更高的信誉度,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下立足。
2.5 规范验收标准
针对于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验收标准的不规范,进而导致的施工技术上存在着的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规划验收标准,在建筑行业,应该形成统一的验收标准,并且在验收的过程中,坚决的按照相关的验收标准和验收规范执行,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施工的质量,提高工程建筑的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3 结束语
本文针对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技术问题,因此,施工人员在实际的施工中,应该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全面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帮清.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重要性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6).
[2]刘冬,张晶鑫.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与展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9).
[3]颜耀武.浅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1).
[4]姚作杰.浅析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问题[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9(11).
关键词:土木 工程 施工 管理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S96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工程交付使用后的安全运行。土木工程管理的目标就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并满足工期要求,满足安全生产要求,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1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1.1技术质量问题
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越来越多,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未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再者,由于现代建筑的个性化,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特有的产品,每一条管线、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少有类同,这也增加了技术工作难度,增加了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掌握,也会带来问题。在土木工程的施工中,是否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对土建施工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虽然现在的土建工程施工对施工技术有着详细的技术规范要求,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不能按照技术指标的要求进行,很难保证稳定的施工技术指标。
1.2安全管理问题
施工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场地设施、行为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管理两个方面,主要对施工中人的行为、物、环境状态依据经验来管理和控制。其中场地设施、行为安全管理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是对现场设备、工人的一般安全进行管理,例如场地是否整洁、是否有专人定时进行清理,设备的操作指挥是否正确、安全,进入工地的工人是否戴安全帽、高处作业的安全装置是否齐全等。安全技术管理是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依据每个工程项目的不同特点所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从技术上保证施工的安全性。现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结构形式变化多样,施工方法也越来越复杂,不同的施工方法所对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有一定的不同。
1.3施工进度的问题
当前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现状是总包和分包的现象严重,各分包单位间施工进度不一。建筑工程往往都是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就有着科学合理的进度控制规划与计算。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很多分包项目的分包比较简单,没有在合同中对施工进展进行详细的规定,造成很多规模较小的分包公司缺乏延误赔偿的概念,从而不能按工期要求完工,使得土建工程的整体施工不能按照预定的时间完成,影响了工程的交付使用,增加了土建工程的施工成本,严重影响了土木工程的投资效益。
1.4环境保护问题
土木工程施工对环境有着极大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诸如有害气体、粉尘、噪声、杂乱的施工现场、废弃物、高空坠落物等。产生的这些环境问题将会给城市居民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影响。因此,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类似的环境问题。但很多企业在土木工程施工阶段,对环境公害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缺少专门的环境公害问题的管理规则。
2.土木工程管理控制措施
2.1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
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直接关系到土木工程的质量,在建筑施工之前首先要制定完备的施工方案,如施工设计,设计技术方案等等。总而言之,建筑企业应该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施工环境和实际情况,制定出合情合理的施工方案,避免出现偏差,从而间接保证了工程质量。
2.2.建立完善的技术控制系统
由于土木工程施工涉及到多项施工技术,而通常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技术管理十分单一,因此,有必要建立全方位的技术控制系统。要建立完善的技术控制系统,需借助现代计算机处理技术,对影响施工技术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能、资源状况、现场条件等制约因素进行预测、识别、分析和调整,最终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设计目标。借助计算机系统,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求解其内力和位移,比较分析实测值和预测值,如果两者间存在较大的误差,及时进行调整,一直到符合设计要求为止。同时还要采取测试和现场分析的手段对影响施工技术的材料进行管理和控制。现场技术控制是全方位的技术控制体系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施工阶段要建立现场监督机制,针对现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控制。
2.3.环境保护措施
2.3.1施工中使用优质的工程材料
施工中材料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优质的工程材料可以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控制到最低,一方面,能尽量避免施工过程造成的气体污染;另一方面,还能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2.3.2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应用各种环保技术,减少施工造成的有害气体、粉尘以及废弃物和噪声等施工公害。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技术,不仅可以控制施工产生的噪音,同时,还能在施工过程中省时、省料,这样就可以缩短施工周期,从而降低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2.3.3加强施工环节的监管。对于施工的每个环节都应该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要注意采取严格的现场管理指导,有效的控制施工垃圾的数量,同时,对于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也要严格控制,保证施工场所保持整洁干净。
2.4.进度管理
施工项目的施工进展管理工作,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进展是影响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保证工程建设项目可以按照合同的要求,如期交付使用。控制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的重点,就是在施工前必须拟定科学有效的进度计划。在进展计划中,要包括所有的施工项目,同时要把所有项目的施工进度都明确地注明。然后还要与所有的分包单位签订详细的施工进度合同,约定好施工的进度和工期,如果延误工期,分包单位必须要进行经济赔偿。此外,对工程施工的进展,在招投标的时期就要作出明确的规定,以便在工程开始时就能按施工进展进行控制,同时,可以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施工进展管理工作中,以提高各种施工信息的处理效率,提高进展信息的透明度,促进施工各参与方的协同工作和进度信息的交流。
2.5建立科学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除了做好协调工作以及成本控制工作以外,建立科学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也是提高土木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施工单位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工程质量责任:一方面还要强化工程质量的监理工作,对施工的各个环节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合同规定的要求进行全过程的监督与验收。将整个土木工程的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组织成一个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推动其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
要加强政府有关机构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另外,对农民工工程技术的培训不能只依赖于施工企业,政府有关机构应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对农民工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这也是保障工程质量的有利措施。
2.6.加强检测
质量意识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同时也是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要对施工建设主管部门及其下属职工进行质量教育培训,使他们明确质量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对工程现场质量进行检测,是工程质量管理的具体表现形式,在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是否严谨、认真负责,这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的优劣。尤为重要的是,必须始终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即:质量原因不清楚不放过;对质量事故危害性不引起重视不放过;没有整改措施、整改不到位、整改不全面不放过。
3.结语
近年来由于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推行招投标制度,因此对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也越来越严格,所以,必须加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土木工程管理贯穿整个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其管理是整个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加强对工程施工过程的控制,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土木工程 物资设备 物资设备进场设计 物资设备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施工工程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要从完善自身管理手段方面入手。本文将对土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物资设备进场组织以及现场管理两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提升土木工程的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所用资金,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
一、土木工程物资设备进场组织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进场材料为水泥、碎石、建筑钢材等。主要的施工材料在进场之前,必须让项目总工和相关工作人员根据施工设计图纸来建立项目所需材料的台帐,之后再确定使用哪家供应商。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每个部门的人员都需要填报自己部门的材料需求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施工所需材料的种类以及材料的数量[1],除此之外还需要明确进场材料类型以及尺寸等资料,将资料送到材料管理人员手中,让其做好材料接收管理准备。
2.见证取样属于土木工程施工中设备进场组织设计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在施工材料进场的时候,相关管理人员以及相关实验人员必须要通知材料管理者,方便对材料进行取样,双方明确时间之后,既可以节省双方的时间,也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在见证取样之后,便可以进行材料送检。该环节通常情况下都是实验员执行,在执行之前需要办理相关手续[2],在手续办理完毕之后,受到委托的实验室必须要在规定时间之内做出实验证明以及报告,当报告出来之后,可以根据报告的实际情况来判定材料是否符合施工标准。如果通过实验发现材料不符合施工要求,那么就需要相关的实验室对其进行二次鉴定,如果在二次鉴定之后仍然不符合施工要求,那么就要和经济部门进行沟通,之后联系材料生产厂家或者是项目经理将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清理出场[3]。
3.在完成上述步骤之后,需要对材料进行检验以及试验,试验和检验这两项必须要交给专业的机构完成,根据我国颁布的相关规定,当物资不齐全或者是材料的检验报告缺失或者是经过试验之后发现物资的质量或者是数量不合格,那么就不允许在施工当中投入使用。钢材属于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施工材料,在材料进场之前,项目试验人员必须要按照程序进行力学以及性能试验,具体的试验标准除了要按照硬性规定之外,还必须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或者是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对材料的需求。对试验人员进行定期检查与监督,避免出现受贿等情况。通常情况下,试验鉴定必须要根据同牌号以及相同规格的要求对钢材进行分类,每60吨分为一组进行检查[4]。在对砂石料进行检验的时候,要分出粗的砂石料以及细的砂石料,并且要对其进行分批检验,在检验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那么就要通知现场收料工作人员停止对施工材料的收理。
4.不同物资的作用不同,有时相同种类的物资如果型号不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使用效果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材料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对不同种类以及不同类型的材料进行标识处理,其中符合施工标准并且带有检验报告的材料可以直接的在工程中进行运用,但是如果在工作过程当中发现施工材料存在报告不齐全或者是材料不合格的情况,要返回重检,直至送来的材料符合施工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必须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看管,并且要设置监督机构[5],对管理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与监督,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工作过程中,难免有物资需要紧急使用,因为土木工程设计到的施工材料比较多,并且自身的施工技术也比较复杂,所以随时可能碰到需要紧急发放物资,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时间按照常规的程序对物资进行发放及使用,就涉及到紧急放行物资,虽然需要紧急发放,但是并不代表可以随意发放,发放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这部分物资的去向,并且在物资发放出去的第一时间,要将物资送到相应的检测室进行检验,在第一时间拿到检测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如果检测显示该物资符合施工标准则可以继续使用,如果和施工标准有冲突或者自身质量不达标,需要第一时间追回,停止使用。
二、土木工程物资设备现场管理方式
想要提升土木工程物资设备现场管理效率,首先就要从该管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面入手,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
1.部分施工企业为了增加企业的利润,会减少对设备更新资金的投入,导致设备老化,进而为施工的安全问题埋下隐患。还有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节省设备购买方面的资金,会选择一些质量不达标的设备进行施工,所以经常造成安全事故。针对这一问题,必须要进严格监督,杜绝隐患。存在上述情况的施工企业自己也知道企业这么做和我国法律相违背,但是却普遍存在不改正的现象,想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从企业管理人员入手,让管理人员了解到设备更新对施工效率以及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加大设备更新方面的资金投入量,淘汰老化的设备或者是超龄运行的设备,通过该方式也可以提升企业的固定资产比率,保证工程设备监管工作可以更好的开展。
2.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建筑工人文化教育水平都不高,这部分工人也并没有参加过任何的正规培训,所以对施工设备不是很了解,操作技能较差,且这部分人流动性很大,这一系列的问题都给工程设备的现场管理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能力强或者是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都已经成为管理人员或者是跳出施工一线,导致在进行现场管理时没有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来完善管理工作,导致管理效率降低,工作极难开展。想要改善这一情况,就必须要从降低人员流动性,提升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方面做起。施工企业必须要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人才需求量以及人才质量,从管理人员中选拔出比较具有潜力并且工作态度积极向上的员工进行培训,自己打造出专业的人才,这部分人才受惠于企业,对企业的依赖性较强,从而降低了人员流通,并且在降低流通的过程中也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当前我国土木工施工的实际情况入手,先提出了土木工程物资设备进场组织以及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后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旨在为我国土木工程管理研究工作提供一份实际工作经验以作参考。
参考文献:
[1]王萱.施工总承包模式下物资管理成本控制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07-09.
[2]来先锋.大庆油田基建工程项目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04-06.
[3]张明泉,刘文才. 优化物资供应业务管理 降低工程物资采购成本――贵广铁路建设物资供应管理模式初探[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2,04(11):111-113.
关键词:国际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网络平台;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0;TU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2014804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的推进,中国企业在国际土木工程承包市场上的份额逐步提高。2014年进入国际承包商250强的中国企业海外承包市场总收入达790.1 亿美元,相比2013年增长了17.6%,占250强企业海外市场收入总额的14.5%[1]。而随着中国土木工程承包企业海外市场份额的提高,参与全球竞争的机会越多,但从根本上来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也就是人才的竞争[2],中国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海外项目管理能力较低、缺乏国际化经营理念、对技术标准与规范不熟悉、对项目所在国政治、法律、人文与公众心理等“软环境”缺乏足够的了解[3]。由此引发的惨痛教训也屡见不鲜,如:中国铁建麦加轻轨巨额亏损事件,中国中铁波兰公路撤离事件,委内瑞拉高铁停罢事件等[4]。而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既懂专业又懂管理,同时具备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这也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5-6]。
当前,国内通常采用设立“国际工程班”的方式培养国际土木工程专业人才,仅从培养模式与
课程设置上区别于普通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而在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上并无本质区别。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与社会性较强的学科[7],以往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脱节的问题,在国际工程的
项目施工与管理中也愈发突出[8]。做好海外项目不仅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而且要熟悉了解当地的语言特点、文化风俗、思维模式、、政治法律等方面的情况,这也是项目成败的关键,而很多知识与技能不是单纯依靠学校教学就可以获取的。虽然国际合作培养人才是一条有效提高学生外语水平与获取海外从业经验的有效途径,但经济成本决定了该途径不可能大规模推广,无法满足国际土木工程人才市场的大量需求[9-10]。然而,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平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11]。本文以石家庄铁道大学国际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依托,阐述国际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合作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思路与构想。
一、平台的结构与功能
校企合作网络教学平台旨在克服土木工程专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弥补高校教学方面的不足,培养既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又熟悉海外工程环境的合格的国际工程人才。该平台兼顾学校与企业两个方面,坚持高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使用的原则。学校的优势在于具有完整、科学的教学体系与教学资源,但缺乏最新的工程实践资料与信息;企业的优势在于长期从事国际工程,具有大量不同类型的国际工程素材,但缺乏对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加工,资源体系不完整,不利于学生直接学习与理解。校企合作土木工程专业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为国际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空间。根据平台的用途,该平台应具有如下特点:其一,以学校、企业加盟的方式实现资源区域性共建、共享;其二,以海外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为主线建设资源库,并以项目、专业、专题等门户展示资源;其三,在不同类型的资源库之间重构、交换资源数据;其四,智能化的资源管理,自动完成资源属性的抽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其五,多角度、多维度资源导航方式快速检索资源;其六,资源批量后台管理,实现复杂资源的快速入库;其七,资源多级、分布式存储,检索信息集中统一管理;其八,可扩展性好,能快速定制个性化需求以及应用子系统。
(一)平台的结构
际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合作网络教学平台与传统的网络教学平台最大的区别是,引入工程承包企业海外项目资源库,以弥补国内学生无法进行海外项目实习与培训的不足。该网络教学平台主要由资源库、管理平台与微信平台三部分组成。资源库包括课程资源与项目资源两个方面。从学校层面来讲,充分利用高校优质教学资源与雄厚师资力量,通过网络课程建设的方式,完善国际土木工程专业相关课程教学。从企业方面来讲,充分挖掘企业的资源优势,搜集整理
相关海外项目施工、管理与“软环境”等方面的素材。管理平台负责整个平台的维护、管理、资源上传,用户对象可以分为教师、工程师、系统管理员与学员。微信平台负责资源的定向推送,让学员在第一时间了解最新工程资料信息。网络教学平台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二)资源类型
网络教学资源库主要分为四个门类,即:课程资源库、项目管理资源库、通识资源库与工程案例库(见表1)。
(三)平台功能
平台的功能由平台的用途来决定,既要满足建设与管理者对于资源、平台的高效管理需求,又要满足学员对海量工程资源的快速检索、阅读、播放与下载需求。平台的主要功能如表2所示。
二、平台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该网络教学平台依托石家庄铁道大学中铁“国际工程班”人才培养计划,旨在订单式培养一批适应能力强、外语水平高、立志从事海外业务,且具有国际工程视野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在该培养模式中,前3年由高校培养,第4年由高校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铁)共同培养。在学校方面,土木工程学院从2002年开始设立涉外土木工程专业方向,经过10多年的建设,积累了大量的国际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经验。师资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具备海外学习与工作经历的,高学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该平台的建立与管理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在企业方面,中国中铁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设长达1 861公里的坦桑尼亚至赞比亚铁路项目以来,已在非洲、南美洲、中东和东南亚等地区55个国家承建海外项目超过230个。截至2007年,在全球五大洲的52个国家和地区设立海外业务机构96个,正在实施的项目有152个。中国中铁具有巨大的国际土木工程市场份额,以及丰富的国际工程管理与实践经验,掌握大量的第一手国际土木工程学习资源,这为该平台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撑。随着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国际土木工程市场份额的扩大,会有更多的学校、企业加入该网络平台,平台功能将得以逐步完善。
三、平台对国际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当前国际土木工程专业课堂教学仍多以面授为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较为被动,学习效果也较为一般,且理论与实践之间容易脱节。而网络教学平台对推进专业教学的改革只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课堂教学脱离实际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相关科目或章节时,利用网络平台实际工程案例的讲解,使理论知识更加形象化,讲授内容更能紧密联系工程实际。第二,网络平台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对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有效利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生都可以通过PC或手机进行网上学习,亦有助于实现“学分制”改革。第三,也可以通过教师安排学习计划,学生在平台上完成学习任务,实现与教师在线上或线下的互动;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实现“翻转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第四,微信资源推送,更加贴近当前学生获取信息的习惯与心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四、结语
校企合作土木工程专业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形成优势与资源互补,为学员提供一个学习国际工程相关知识,感受国际土木工程建设环境的虚拟网络平台,弥补当前国际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推动国际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提升企业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都具有重要作用。该平台运作的关键在于完善的硬件系统、配套的管理体系以及海量的国际工程素材,是该网络平台的灵魂所在,需要在后续运营中不断拓展用户群体,形成众多国际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单位与需求单位共建、共享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张宇. 2014年度ENR国际承包商250强探析[J].工程管理学报, 2014, 28(5):131-137.
[2]梁洁. 国际土木工程市场分析及土木工程毕业生的就业前景[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2(3):78-83.
[3]李必亚, 涂玉婷, 吴广. 试分析国际工程承包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我国对非承包工程为例[J].企业经济, 2012(2):122-124.
[4]冯怀平, 常建梅, 丁军霞, 等. 浅析案例教学法在《涉外土木工程》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2(S4):76-77.
[5]王恩茂, 王起才, 王旭, 等. 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化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导刊, 2008(11): 85-87.
[6]吴国雄, 梅迎军, 唐伯明, 等. 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3, 13(2):114-116.
[7]白云, 寇磊. 国际土木工程管理课程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13, 22(2):69-71.
[8]王卫东, 彭立敏, 余志武, 等. 土木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1):144-148.
[9]吴建华, 夏建中. 国际化背景下土木工程(国际班)培养方案设计[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0, 22(5):409-412.
[10]李建勋, 夏建中, 梁伟. 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6, 28(2):144-148.
[11]刘国亮, 马艳秋, 刘蔚. 校企合作创新平台的信息化建设研究[J].情报科学, 2009, 27(2):213-215.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B&R and walking out strategies, the overseas civil engineering market share of our engineering contractors are increasing gradually, and the quantity demanded of international civil engineering talents who have the ability to manage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are raising step by step. Considering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drawbacks in teaching and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lacking field practices,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s in international class of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building conception of international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taking advantage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rough sufficient analysis of requirements of users, the characteristics, structures, functions and resource types of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were discussed. This platform can make the most of both advantages of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civil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and improve the enterprise core competitiveness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