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德育的重要途径范文

德育的重要途径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37: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德育的重要途径,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德育的重要途径

篇1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渗透;途径

中图分类号:G40-0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213-02

在落实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来开设。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其实施的途径除了专门的道德教学之外,主要是通过各科教学来间接实现的。这种间接的道德教育是各科教师借助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氛围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渗透。其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一、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当前,德育实效性问题已经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我国的德育课程具有明显的“政治化”倾向,道德教育成为政治教育的代名词。教师注重说教和灌输,忽视道德心理的培育,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与学生的心理、生活实际是脱离的。德育课作为一门有名无实的学科,遭到学生的冷漠和社会的批评,德育的实效性越来越差。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传授心理知识、培养心理品质和辅导心理问题为内容,避免简单的机械灌输和理论教化,采用讨论、角色扮演、心理疏导等灵活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学生素质、开发学生潜能。心理健康教育的这些特点,恰恰弥补了直接道德教育的不足。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德育,借助其教学内容、方法、途径等进行德育渗透,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二)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性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它也要以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以有价值的内容影响学生,是一种广受价值左右的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健全学生的人格,而学生人格健全的主要标志乃“以积极进取的,符合社会进步方向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希望通过对自己身心潜能和创造力的开发来体现自身的价值,并贡献于社会”。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也涉及价值观、世界观、信念等道德内容,需要把道德目的作为自己的导向。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德育,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德育的优势

(一)目标统一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虽然具体目标有所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较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具体问题,道德教育较多关注学生的理想、思想等宏观问题),但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德育,更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并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内容交叉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内容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的。心理健康教育涉及的一些内容,如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自我意识,学会自尊和自信,敢于战胜困难,走向成功;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教给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会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学会把持个人心态的平衡,增强抵御挫折的耐力等等,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在内容上的这种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为德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渗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方法互补

德育采用的伦理说服、环境陶冶、榜样示范等方法不失为重要的教育方法,可以使学生习得系统的道德知识,但对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善却并不明显,学生难以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品质并外化为道德行为,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也是相互割裂的。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的讨论、角色扮演、心理疏导、价值澄清等方法,如果将其恰当地运用于德育之中,更有利于个体道德的内化,增强德育的效果。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德育,可以弥补德育方法的不足,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三、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德育的途径

(一)借助教学内容渗透德育

教学对学生最显而易见的道德影响体现在教材之中。心理健康教育所包含的认知、情感、意志、性格、气质、能力、动机、学习、人际交往等内容,是影响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学生做人的重要因素,含有大量的道德教育资源。因此,心理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价值观,充分挖掘教材的道德教育内容,将道德寓于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并贯穿始终。譬如,教师在讲授“想像”时,要让学生明白幻想的两种形式――理想与空想,空想是不切实际而且不能实现。借助该知识点,教育学生不要不切实际,营造空中楼阁,而应该脚踏实地,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用远大的理想去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用崇高的信念鼓舞自己。在讲授“气质”时,要告诉学生“气质”与“风度”的区别,使学生理解气质的真正涵义,尊重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帮助学生分析各自气质类型与主要特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我,指导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扬长避短。

(二)借助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有别于语文、数学等以讲授为主的学科,采用讨论、角色扮演、心理疏导等方法。这些方法都不是由教育者一厢情愿地讲授,也不是由教育者居高临下地灌输,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让学生唱主角。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将重心放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贡献、相互合作和互惠共享上,学生养成不断发展的将是民主生活的意识和习惯。可见,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的此类方法,使得学生在无形之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譬如,在讲授“人际关系”时,教师首先可以通过道理阐述等方式让学生明白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接着让学生认真观察,发现班上每一位同学的一个优点:然后让每一个同学轮流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赞美,并表示感谢;接着分组进行讨论“你被别人赞美时,有什么感受?你赞美别人时,有什么感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增进了解,维护和促进学生友谊的发展,使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养成学会尊重、学会欣赏、善于发现他人优点等良好的品质。

(三)借助教师的道德表率渗透德育

教师是学生道德的直接影响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生活中,如果采用民主的方式对待学生,学生将向着情绪稳定、态度友好的方向发展;如果采取专制的方式对待学生,容易导致学生情绪紧张、态度冷漠、攻击性强、自制力差等;如果采用放任的方式对待学生,将易于学生向无组织无纪律方向发展。因此,心理教师要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以自己的言行来感染、教育学生。譬如,心理教师无论是对待性格内向的学生还是外向的学生,无论是对待学习成绩好的还是差的学生,都一视同仁,毫无私心,给予每个学生尊重、理解和关心。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且也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的道理。此外,学生容易对心理教师产生更强的向师性,心理教师应该抓住这一优势,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道德影响。

(四)借助课堂气氛渗透德育

道德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生长期生活在团结友爱的课堂气氛中,耳濡目染地将习得关心他人、体谅他人、乐意合作、乐意分享等亲善的品质。相反,学生长期生活在人际关系紧张、相互戒备、充满敌意和排他性竞争的课堂气氛中,形成的将是自私、偏狭、互不信任、互不合作、相互攻击等破坏性品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较之其它课堂,更容易营造一种轻松、和谐、愉悦、富有感染力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心理得到积极健康的发展,而且也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不断提升。因此,心理教师要努力构建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借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但德育不能“喧宾夺主”,削弱甚至代替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自己特定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其主要任务还是在于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切忌“德育化”倾向,避免将心理健康教育变成直接的道德教学,失去简介德育渗透的优势。同时,也不能把某些心理问题“道德化”,譬如,不能轻易把早恋等问题单纯地归结为道德问题。只有理清了两者之间的关心,明确各自的目标和任务,才能确保德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效实施,凸现德育渗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蒋波.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的理念和机制[J].教育科学研究,2007(1):48.

[2]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66,23.

[3]翰媛媛, 陈家麟.浅析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教育科学研究,2005(4):52.

[4]檀传宝.德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88.

[5]黄向阳.德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97,200,201.

篇2

【关键词】校园文化 德育教育 途径

一、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渗透德育内涵

硬件设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学校教育是在一定的环境内进行的,因此,并非唯有教师才是教育者,环境也可以是“无声的教育者”,孟母正是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而“三迁”的。如今,改革开放30多年,政府有能力,也有责任为师生提供良好、优美的教学环境,很难想像在一个破旧、杂乱、缺少文化氛围的环境里空谈德育为先。

1.设计合理新颖、配套协调、科学规范、错落有致的教学楼、体育运动场等校园设施,优美的亭台回廊,雕塑小品,花草树木、绿地以及整洁的地面等各种人文与自然景观,让进入校园的每一个人感到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同样也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师生的心灵,约束师生的不良风气和行为。我校经过多年建设,特别是借“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校园文化建设十个一”、“校园管理月活动”“文明礼仪”主题活动之际,加大了校园文化硬件建设的力度,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校园的改造和美化、净化、文明化,品位有了很大的提高,校园内鲜花烂漫、整洁大方,走进教学楼,映入眼帘的是制作精美的“文明礼仪歌谣”、“名人名言”、“国学经典语句”,真是橱窗会“说话”,墙壁会“育人”。

2.校园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学校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守则公约。科学合理的制度和规范一旦形成,就成为了具有权威和约束性的力量,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理念,使生活于其中的师生自主地接受它,不断受到其感染和启发,以便师生的自我管理和约束。对于违反这些制度的师生所给予的处分又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这也会从另一个侧面强化师生的规则意识,推动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效。

二、抓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营造德育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和影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特殊的功能,对学校实现德育目标有着课堂教学、常规教育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多年来,我校积极开展了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出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和行为规范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熏陶教育作用。

1.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和组织实施者,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都会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体现出来,要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首先必须加强教师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道德是一面镜子,在育人中具有重要的心理导向、道德导向和价值导向作用。

我校每年都会举行德育工作研讨、师德讲座、模范人物(事迹)学习等活动,并借助声情并茂的视频、图像等多媒体资源,改变传统的单一说教形式,并开展表彰、总结和推广先进个人事迹活动,使教师明确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天职;制定和完善各种奖惩制度和责任目标,从多层次、多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加强学校管理工作,努力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使教师安心于自己的职业,忠于职守,以他们的高尚人格和楷模行为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而努力奋斗;教师是人,也有自己的个性和喜怒哀乐,但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必须要严格履行职责,为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负责,所以,教师师德行为要受到自我的约束和社会的监督,通过家校联系、家长委员会监督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2.寓德育于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校园文化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利用“学雷锋”、“教师节”“五一”、“六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及民间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等,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这样的活动,既造就浓浓的节日氛围,又让同学们从中受到熏陶感染,自然默化成内在的道德心理需要;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宣传栏,文化长廊等向学生生动形象地介绍我国传统优秀美德;开展读书活动,完善图书馆的图书借阅制度,并使读课外书形成常态,举行一些读书主题活动,指导学生参加读书征文比赛,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有关道德方面的知识,强化同学们的良好品质;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对于形成和谐的班级、校园氛围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篇3

关键词:青少年;养成教育;德育;途径

从广义上讲,所谓青少年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多渠道的协同教育和影响,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养成教育的核心是习惯教育,养成教育强调由自发向自觉的渐进。加强青少年的养成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和道德素质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德育过程的内涵

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实现社会道德规范向受教育者主体的转化,以实现人的价值,而后再外化为道德行为。德育过程的基本趋势是依据发展的规律和道德价值的追求,去限定素质发展的方向,并使道德品质逐渐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由多方面的变化到成熟。德育过程的结果就是人的社会化、阶级化、人格化,形成一个人的社会特质。德育过程实质上是给学生建立起受教育者所要求的实际关系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德育就是通过对人的启迪与内化,提高人的素质,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境界。

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少年期以前的时期(即12岁以前),是真正的幼稚期或儿童期。这一时期的人更多地依靠成人的照顾、爱护,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都比较低。少年期或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一个时期(过渡期)的青少年,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并存的时期。这一时期是青少年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的时期,是世界观萌芽的时期,是开始以道德信念和理想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的时期。这就需要教育者循序渐进地、积极地引导,以促进青少年养成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成功开展青少年养成教育的五个基本点

(一)引导

引导在青少年养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德育过程的积极因素,是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必然要求。引导青少年养成教育,除要遵循德育的原则(说服教育原则,摆事实、讲道理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实践性原则)之外,还要遵循普遍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适度性原则等。

1.普遍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引导,切不可受“唯智论”的片面影响,只注意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要注意到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二是指要尽量把“引导”渗入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各个方面,贯穿到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每一个基本要素,从而使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统一,促进青少年的养成教育。

2.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也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针对养成教育的对象——青少年。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针对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特征,实施积极的引导。二是要针对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性。人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有共同的显著特征,但人与人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开展养成教育,一定要针对这种个别差异性,做到普遍关注下的个别引导。

3.适度性原则。少年的第一个社会化任务是谋求独立,在此过程中,他们开始抵抗儿童时期不愿执行的那些任务要求,当教育者限制他们的独立性,不重视他们的兴趣、态度和意见时,他们会表现出具有强烈的自尊心。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的形成以及世界观的萌芽、自我意识的发展等心理特征,都要求教育者在引导青少年养成教育时,必须掌握适度原则,避免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二)协同

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 的德育网络系统,使多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这里的“协同”指的是德育网络中各要素的协同与一致。

1.德育网络系统分析。青少年的德育网络系统应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校内德育网络系统,即由课堂教学系统、课下活动系统、校园环境系统和班级教育系统组成的联系网络。二是校外德育网络系统,即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系统。这是一个为有效实施德育在学校、家庭、社会多种德育途径之间结成的一种“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组织体系。校内德育网络系统能够充分体现教育者的意志和道德价值取向,而校外德育网络系统是校内德育网络系统的有效补充。

2.德育网络系统各因素功能上的互补。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途径上各具特色,既不能相互替代,又各有优势和不足。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认识——理性和规章制度、纪律来实现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对青少年的教育影响有着显著的特点:奠基性、先入性、亲情性、可信性、权威性、有效性、灵活性、针对性、渗透性、感染性、长期性、持续性、随意性、局限性。社会教育影响主要包括社会宣传、社会舆论、社会风尚、社会活动、人际交往、社会环境和邻里环境等,这就决定了社会教育的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和自主性。

3.协同教育的重要性。有许多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往往以自己的不正确的生活经验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相信任何人”“不要轻易帮助别人”等。这样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养成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学校的道德教育效果也会在父母的不良“经验教育”中毁于一旦。德育网络系统中各种因素的不协同,就会让受教育者无所适从,德育效果得不到强化,不利于养成教育的成功。

(三)活动

养成教育应该重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品德,让青少年在日常活动中体验、感受道德的力量。活动在青少年养成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在活动中可以学到很多优秀的道德品质。同时,他们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在活动中得到检验和矫正,这样,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感受,从而深信自己所了解的行为规范是正确的、合理的,这些活动和行为才会变成他们的品德特征。例如:如果青少年只从理性上认识到劳动的好处和意义,没有亲身体验到劳动的作用,没有感受到劳动后的欢乐,没有经历真正的劳动,那么热爱劳动的品质只能是空的。总之,任何良好的品德都是在教育者为受教育者组织的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所以养成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说教上,更重要的是组织青少年亲身参加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受教育。

(四)自律

养成教育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学生的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不教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青少年学生不可能永远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他们终究要长大,终究要离开教师的引导,因此,尽可能地让青少年独立生活,使他们时刻能够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完善自我,使他们在自警、自诚、自励的“道德长跑”中养成良好的德性,这是养成教育成功的捷径。

(五)评价

养成教育的评价是养成教育成功的重要部分,关系到青少年在养成教育中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关系到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定型化。青少年接受的道德教育,往往只限于奖励和惩罚,先是物质上的,后发展为精神上的,德育的价值在他们身上带有一定的功利性。随着个体身心的发展,道德价值的享用功能得以深化和发展,并由此产生一种道德发展、人格完善的根本动力。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正确评价会成为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强化,从而使他们乐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稳固的动力定型。

现阶段,我国在道德评价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学校更重视学生的成绩、学生的智力发展,而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和德性养成不太重视。这样不利于青少年良好习惯的形成,对养成教育的成功也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参考文献:

[1]成有信.教育学原理[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3.

[2]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德育实践;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

一、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是协助辅导员做好新生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日常服务工作。经过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多年实践的证明,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力量,发挥了学生在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主体能动性,有效地增强了该校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服务的重要渠道。

我们从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管理实践的相关内容可以知道,学生的成长发展,包括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以及素质的提高,除了依靠老师的教育引导之外还需要学生主观的努力和积极实践才能顺利实现。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思想认识提高、心理素质增强,组织领导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升的基础上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从而主体意识也得到了强化。他们工作的过程即是其成长成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制度的实施,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提升提供了机会和重要渠道。

(二)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是联系新生与学校有关部门及辅导员老师之间的纽带,是辅导员老师的得力助手,是新同学大学时期最初的“引路人”,是新生班级的直接管理者。他们是本专业极其优秀的学生,他们学习成绩优异,思想道德良好、待人态度礼貌,言谈举止大方,工作能力突出,再加上和新生一样的身份地位,相差无几的年龄,与他们有着相近的学习生活环境,无形中就拉近了他们和新生的心理距离。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便于他们和新生打成一片,有利于深入新生群体,充分关注每个学生,详细了解学生的真实信息,并适时结合自身成长经验和学习、工作体会,给予他们正确的建议和引导,同时也能够及时向辅导员老师进行情况反馈,便于辅导员老师及时做好情感的疏导和信息的掌握等工作。

(三)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是营造良好校风学风的重要手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优异的学习成绩,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礼貌的待人态度,落落大方的言谈举止,高质高率的办事能力,每一个细节都将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和学习的好榜样。在他们身上“身教”重于“言教”的示范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对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是具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又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上进心和表现欲。新生辅导员管理制度的实施,既能实现学院管理部门对学生进行管理、引导、规范的目的,同时又可以满足学生参与管理的愿望和要求。

二、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的素质要求

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以该助理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一)良好的道德品质。由于新生班级助理在学生中所起的是“旗帜”和“标杆”的引领作用。所以就要求他们在品质方面:思想端正、爱祖国、爱党、爱学校,公平诚信,无私奉献,工作态度积极,同时又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意识。

(二)突出的工作能力。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需要认真履行协助学院和辅导员做好帮助新生熟悉和适应校园环境,培养良好学风等迎接新生工作,所以这客观上就要求该职位具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管理协调能力、沟通交际能力、紧急应变能力、洞察预测能力等各项能力,以保证其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是决定其工作是否顺利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一名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必须要具有人格魅力,热情、乐观,平易近人、能够和同学们打成一片,要学会充分利用和调动人际关系,使其能最大限度地为自己的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四)健康的身体素质。由于新生刚刚入学,大学环境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距离他们完全能够适应环境会有很长的时间,这就直接导致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所需要做的工作会很繁多,很辛苦,工作繁杂、任务艰巨、压力巨大、工作的时间长,很大可能会导致其严重透支体力。这必然要求该助理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否则的话,必然会力不从心,难以承受工作重任。

三、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队伍建设的必要措施

(一)建立相关制度,构筑规范运作机制

制度具有规范性和权威性,它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校德育效果的重要保障。要培养好、管理好、使用好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这支队伍,必须用制度作保障,用制度规范该助理的选拔和培养,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可以指导和规范他们开展工作,考察和评价他们的工作绩效。因此,在开展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工作时,要建立健全辅导员助理的各项管理和工作制度。比如,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的选拔和培养制度、聘任制度、激励制度、考评制度等。只有具备了科学健全的制度,并得到充分落实,才能发确保该项工作规范化运作。

(二)强化岗前培训,全面提升履职能力

为了确保新生班级助理能够找准定位,做好充分准备,完全胜任工作,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强化岗前培训是必须的。为此,笔者认为岗前培训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每年上半年组织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培训班,通过讲座、座谈等形式进行培训,内容涉及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工作方法与工作技巧、人际交往和沟通、专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等。

(三)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保持工作恒动力

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维护这支新生辅导员队伍的重要因素。激励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有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情感激励和荣誉激励等。只有选对用好激励手段,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担任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的学生的主要目的在于锻炼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成为适应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的栋梁之才。因此,在对他们进行激励时,要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精神激励和荣誉激励。

(四)创新评价形式,确保工作质量

对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的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是必须的。笔者认为应该创新评价形式,以确保该助理工作的质量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比如可以采取书面评议和代表团会议评论相结合,干部任期评议和换届评议相结合,会内评议和休会后评议相结合以及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主管老师评价相结合的评级形式,来全面衡量每个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是否具有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和科学的发展观,从而在其德、能、勤、绩、廉五方面进行细化和量化。

四、结语

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是学生锻炼能力,提升素质的平台,是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工作中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建设科学合理的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制度有利于学生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在缓解专职辅导员工作压力、提高学生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为学生干部展现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清晰的角色定位、健全的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队伍管理体系将会促进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增强学生德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朱效传.高校辅导员助理管理工作探析[J].经济理论与管理科学,2009.(3):92―94.

篇5

关键词:游戏课;中职学生;团队精神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216-01

团队精神是指一种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到底的精神。优良的团队精神能陶冶团队成员的情操,发挥团队的功能,创造出比个体简单相加高得多的工作绩效,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共同成长。现代社会,尤其是二十一世纪“高科技”时代,人们相互间的依存关系更为密切,分工更为细密,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就没有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同时也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然而,中职学生团队精神急待提高,由此衍生出的道德缺失现象令人担忧。目前中职学校学生年龄普遍在15至20岁,从我国的特殊情况来看,80、90后的青少年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较多的关爱,其自我中心意识往往更易膨胀,缺乏与人团结协作的主动性习惯。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在部分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有所涉及,但是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只是针对少数问题学生,并未面向学生全体;其次是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往往如同思想品德课一样理论化、成人化,枯燥的说教很难让学生真正接受。

笔者认为,中职教育不光要让学生学会技能、懂得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怎样做人,明白作为一个合格的技能人才、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要具备哪些品质、哪些精神,其中团队精神更是未来社会技能人才必不可少的素质。而团队精神的培养绝不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可能实现这一重要任务。那么,培养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在哪里呢?

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应开设团队游戏课,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丰富中职学校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中职学校团队游戏课的设计:

(一)形成科学系统的教学规律。学校德育教学应成立团队游戏课题组,负责设计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每周可安排固定课时,在全校所有班级中专门开设团队游戏课。

(二)团队游戏的目标。在团队游戏中,玩是形式,但绝不是为玩而玩,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具体可以分为融入集体、学会尊重、学会接纳、学会同情、学会表达、互帮互助等多个方面。按照不同游戏所体现的不同主题可将游戏进行分类:环境适应类,意志责任类,创新成长类等。

(三)团队游戏项目的选取。团队游戏课题组专门负责搜集团队游戏,其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类关于团体心理辅导、青少年团队游戏的书籍等,一是互联网上、电视节目中相关的游戏内容。由课题组将这些内容根据学校实际如场地、安全性、资金、设备及学生特点进行改编,设计成各个中职学校适用的学生团队游戏教学计划,纳入德育教学大纲。每一个游戏都有关于目的、材料、步骤、游戏后讨论的问题等讲解说明(范例附后)。课题组成员按照大纲要求和授课计划组织各班学生实施游戏。同时也可组织各团总支、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等学生组织开展发掘学生领导干部和提升组织战斗力的团队游戏。

(四)团队游戏课程的安排和利用。团队游戏课可与其它课程教学时间同为45分钟,在每一节课内,一般分为三段,第一段为3到5分钟,介绍游戏的要求和规则;第二段为20-30分钟左右,在课题组成员的组织下开展游戏;第三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为最后剩下的时间,即在游戏结束之后,游戏者相互交流、讨论、总结游戏心得。课题组成员对游戏进行情况进行点评,并根据游戏的目的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五)关于团队游戏的组织工作。学生社会性形成的途径是多元的,但学校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无疑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精心有序的组织在团队游戏课中的作用是最不可低估的。一个游戏的顺利开展,有赖于组织实施者精心地选择游戏内容,详细地解释规则,在游戏过程中细心地体察学生的感受,并适时运用沟通的技巧使学生学会坦诚相待,互相尊重。

团队游戏课承担着培养中职学生团队意识、社交能力、品德熏陶的任务,也可以说,它是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游戏活动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通过游戏活动引发学生的行为意向,强化学生的道德体验,使学生在趣味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开设团队游戏课是对中职学生团队精神培养、丰富校园文化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加紧研究和开展是中职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