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德育的重要途径范文

德育的重要途径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37: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德育的重要途径,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德育的重要途径

篇1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渗透;途径

中图分类号:G40-0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213-02

在落实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来开设。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其实施的途径除了专门的道德教学之外,主要是通过各科教学来间接实现的。这种间接的道德教育是各科教师借助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氛围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渗透。其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一、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当前,德育实效性问题已经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我国的德育课程具有明显的“政治化”倾向,道德教育成为政治教育的代名词。教师注重说教和灌输,忽视道德心理的培育,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与学生的心理、生活实际是脱离的。德育课作为一门有名无实的学科,遭到学生的冷漠和社会的批评,德育的实效性越来越差。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传授心理知识、培养心理品质和辅导心理问题为内容,避免简单的机械灌输和理论教化,采用讨论、角色扮演、心理疏导等灵活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学生素质、开发学生潜能。心理健康教育的这些特点,恰恰弥补了直接道德教育的不足。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德育,借助其教学内容、方法、途径等进行德育渗透,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二)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性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它也要以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以有价值的内容影响学生,是一种广受价值左右的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健全学生的人格,而学生人格健全的主要标志乃“以积极进取的,符合社会进步方向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希望通过对自己身心潜能和创造力的开发来体现自身的价值,并贡献于社会”。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也涉及价值观、世界观、信念等道德内容,需要把道德目的作为自己的导向。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德育,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德育的优势

(一)目标统一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虽然具体目标有所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较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具体问题,道德教育较多关注学生的理想、思想等宏观问题),但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德育,更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并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内容交叉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内容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的。心理健康教育涉及的一些内容,如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自我意识,学会自尊和自信,敢于战胜困难,走向成功;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教给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会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学会把持个人心态的平衡,增强抵御挫折的耐力等等,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在内容上的这种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为德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渗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方法互补

德育采用的伦理说服、环境陶冶、榜样示范等方法不失为重要的教育方法,可以使学生习得系统的道德知识,但对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善却并不明显,学生难以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品质并外化为道德行为,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也是相互割裂的。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的讨论、角色扮演、心理疏导、价值澄清等方法,如果将其恰当地运用于德育之中,更有利于个体道德的内化,增强德育的效果。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德育,可以弥补德育方法的不足,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三、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德育的途径

(一)借助教学内容渗透德育

教学对学生最显而易见的道德影响体现在教材之中。心理健康教育所包含的认知、情感、意志、性格、气质、能力、动机、学习、人际交往等内容,是影响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学生做人的重要因素,含有大量的道德教育资源。因此,心理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价值观,充分挖掘教材的道德教育内容,将道德寓于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并贯穿始终。譬如,教师在讲授“想像”时,要让学生明白幻想的两种形式――理想与空想,空想是不切实际而且不能实现。借助该知识点,教育学生不要不切实际,营造空中楼阁,而应该脚踏实地,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用远大的理想去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用崇高的信念鼓舞自己。在讲授“气质”时,要告诉学生“气质”与“风度”的区别,使学生理解气质的真正涵义,尊重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帮助学生分析各自气质类型与主要特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我,指导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扬长避短。

(二)借助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有别于语文、数学等以讲授为主的学科,采用讨论、角色扮演、心理疏导等方法。这些方法都不是由教育者一厢情愿地讲授,也不是由教育者居高临下地灌输,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让学生唱主角。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将重心放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贡献、相互合作和互惠共享上,学生养成不断发展的将是民主生活的意识和习惯。可见,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的此类方法,使得学生在无形之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譬如,在讲授“人际关系”时,教师首先可以通过道理阐述等方式让学生明白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接着让学生认真观察,发现班上每一位同学的一个优点:然后让每一个同学轮流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赞美,并表示感谢;接着分组进行讨论“你被别人赞美时,有什么感受?你赞美别人时,有什么感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增进了解,维护和促进学生友谊的发展,使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养成学会尊重、学会欣赏、善于发现他人优点等良好的品质。

(三)借助教师的道德表率渗透德育

教师是学生道德的直接影响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生活中,如果采用民主的方式对待学生,学生将向着情绪稳定、态度友好的方向发展;如果采取专制的方式对待学生,容易导致学生情绪紧张、态度冷漠、攻击性强、自制力差等;如果采用放任的方式对待学生,将易于学生向无组织无纪律方向发展。因此,心理教师要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以自己的言行来感染、教育学生。譬如,心理教师无论是对待性格内向的学生还是外向的学生,无论是对待学习成绩好的还是差的学生,都一视同仁,毫无私心,给予每个学生尊重、理解和关心。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且也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的道理。此外,学生容易对心理教师产生更强的向师性,心理教师应该抓住这一优势,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道德影响。

(四)借助课堂气氛渗透德育

道德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生长期生活在团结友爱的课堂气氛中,耳濡目染地将习得关心他人、体谅他人、乐意合作、乐意分享等亲善的品质。相反,学生长期生活在人际关系紧张、相互戒备、充满敌意和排他性竞争的课堂气氛中,形成的将是自私、偏狭、互不信任、互不合作、相互攻击等破坏性品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较之其它课堂,更容易营造一种轻松、和谐、愉悦、富有感染力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心理得到积极健康的发展,而且也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不断提升。因此,心理教师要努力构建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借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但德育不能“喧宾夺主”,削弱甚至代替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自己特定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其主要任务还是在于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切忌“德育化”倾向,避免将心理健康教育变成直接的道德教学,失去简介德育渗透的优势。同时,也不能把某些心理问题“道德化”,譬如,不能轻易把早恋等问题单纯地归结为道德问题。只有理清了两者之间的关心,明确各自的目标和任务,才能确保德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效实施,凸现德育渗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蒋波.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的理念和机制[J].教育科学研究,2007(1):48.

[2]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66,23.

[3]翰媛媛, 陈家麟.浅析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教育科学研究,2005(4):52.

[4]檀传宝.德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88.

[5]黄向阳.德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97,200,201.

篇2

【关键词】校园文化 德育教育 途径

一、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渗透德育内涵

硬件设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学校教育是在一定的环境内进行的,因此,并非唯有教师才是教育者,环境也可以是“无声的教育者”,孟母正是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而“三迁”的。如今,改革开放30多年,政府有能力,也有责任为师生提供良好、优美的教学环境,很难想像在一个破旧、杂乱、缺少文化氛围的环境里空谈德育为先。

1.设计合理新颖、配套协调、科学规范、错落有致的教学楼、体育运动场等校园设施,优美的亭台回廊,雕塑小品,花草树木、绿地以及整洁的地面等各种人文与自然景观,让进入校园的每一个人感到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同样也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师生的心灵,约束师生的不良风气和行为。我校经过多年建设,特别是借“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校园文化建设十个一”、“校园管理月活动”“文明礼仪”主题活动之际,加大了校园文化硬件建设的力度,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校园的改造和美化、净化、文明化,品位有了很大的提高,校园内鲜花烂漫、整洁大方,走进教学楼,映入眼帘的是制作精美的“文明礼仪歌谣”、“名人名言”、“国学经典语句”,真是橱窗会“说话”,墙壁会“育人”。

2.校园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学校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守则公约。科学合理的制度和规范一旦形成,就成为了具有权威和约束性的力量,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理念,使生活于其中的师生自主地接受它,不断受到其感染和启发,以便师生的自我管理和约束。对于违反这些制度的师生所给予的处分又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这也会从另一个侧面强化师生的规则意识,推动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效。

二、抓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营造德育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和影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特殊的功能,对学校实现德育目标有着课堂教学、常规教育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多年来,我校积极开展了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出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和行为规范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熏陶教育作用。

1.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和组织实施者,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都会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体现出来,要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首先必须加强教师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道德是一面镜子,在育人中具有重要的心理导向、道德导向和价值导向作用。

我校每年都会举行德育工作研讨、师德讲座、模范人物(事迹)学习等活动,并借助声情并茂的视频、图像等多媒体资源,改变传统的单一说教形式,并开展表彰、总结和推广先进个人事迹活动,使教师明确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天职;制定和完善各种奖惩制度和责任目标,从多层次、多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加强学校管理工作,努力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使教师安心于自己的职业,忠于职守,以他们的高尚人格和楷模行为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而努力奋斗;教师是人,也有自己的个性和喜怒哀乐,但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必须要严格履行职责,为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负责,所以,教师师德行为要受到自我的约束和社会的监督,通过家校联系、家长委员会监督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2.寓德育于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校园文化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利用“学雷锋”、“教师节”“五一”、“六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及民间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等,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这样的活动,既造就浓浓的节日氛围,又让同学们从中受到熏陶感染,自然默化成内在的道德心理需要;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宣传栏,文化长廊等向学生生动形象地介绍我国传统优秀美德;开展读书活动,完善图书馆的图书借阅制度,并使读课外书形成常态,举行一些读书主题活动,指导学生参加读书征文比赛,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有关道德方面的知识,强化同学们的良好品质;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对于形成和谐的班级、校园氛围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篇3

关键词:青少年;养成教育;德育;途径

从广义上讲,所谓青少年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多渠道的协同教育和影响,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养成教育的核心是习惯教育,养成教育强调由自发向自觉的渐进。加强青少年的养成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和道德素质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德育过程的内涵

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实现社会道德规范向受教育者主体的转化,以实现人的价值,而后再外化为道德行为。德育过程的基本趋势是依据发展的规律和道德价值的追求,去限定素质发展的方向,并使道德品质逐渐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由多方面的变化到成熟。德育过程的结果就是人的社会化、阶级化、人格化,形成一个人的社会特质。德育过程实质上是给学生建立起受教育者所要求的实际关系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德育就是通过对人的启迪与内化,提高人的素质,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境界。

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少年期以前的时期(即12岁以前),是真正的幼稚期或儿童期。这一时期的人更多地依靠成人的照顾、爱护,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都比较低。少年期或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一个时期(过渡期)的青少年,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并存的时期。这一时期是青少年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的时期,是世界观萌芽的时期,是开始以道德信念和理想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的时期。这就需要教育者循序渐进地、积极地引导,以促进青少年养成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成功开展青少年养成教育的五个基本点

(一)引导

引导在青少年养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德育过程的积极因素,是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必然要求。引导青少年养成教育,除要遵循德育的原则(说服教育原则,摆事实、讲道理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实践性原则)之外,还要遵循普遍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适度性原则等。

1.普遍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引导,切不可受“唯智论”的片面影响,只注意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要注意到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二是指要尽量把“引导”渗入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各个方面,贯穿到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每一个基本要素,从而使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统一,促进青少年的养成教育。

2.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也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针对养成教育的对象——青少年。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针对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特征,实施积极的引导。二是要针对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性。人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有共同的显著特征,但人与人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开展养成教育,一定要针对这种个别差异性,做到普遍关注下的个别引导。

3.适度性原则。少年的第一个社会化任务是谋求独立,在此过程中,他们开始抵抗儿童时期不愿执行的那些任务要求,当教育者限制他们的独立性,不重视他们的兴趣、态度和意见时,他们会表现出具有强烈的自尊心。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的形成以及世界观的萌芽、自我意识的发展等心理特征,都要求教育者在引导青少年养成教育时,必须掌握适度原则,避免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二)协同

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 的德育网络系统,使多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这里的“协同”指的是德育网络中各要素的协同与一致。

1.德育网络系统分析。青少年的德育网络系统应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校内德育网络系统,即由课堂教学系统、课下活动系统、校园环境系统和班级教育系统组成的联系网络。二是校外德育网络系统,即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系统。这是一个为有效实施德育在学校、家庭、社会多种德育途径之间结成的一种“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组织体系。校内德育网络系统能够充分体现教育者的意志和道德价值取向,而校外德育网络系统是校内德育网络系统的有效补充。

2.德育网络系统各因素功能上的互补。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途径上各具特色,既不能相互替代,又各有优势和不足。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认识——理性和规章制度、纪律来实现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对青少年的教育影响有着显著的特点:奠基性、先入性、亲情性、可信性、权威性、有效性、灵活性、针对性、渗透性、感染性、长期性、持续性、随意性、局限性。社会教育影响主要包括社会宣传、社会舆论、社会风尚、社会活动、人际交往、社会环境和邻里环境等,这就决定了社会教育的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和自主性。

3.协同教育的重要性。有许多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往往以自己的不正确的生活经验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相信任何人”“不要轻易帮助别人”等。这样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养成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学校的道德教育效果也会在父母的不良“经验教育”中毁于一旦。德育网络系统中各种因素的不协同,就会让受教育者无所适从,德育效果得不到强化,不利于养成教育的成功。

(三)活动

养成教育应该重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品德,让青少年在日常活动中体验、感受道德的力量。活动在青少年养成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在活动中可以学到很多优秀的道德品质。同时,他们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在活动中得到检验和矫正,这样,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感受,从而深信自己所了解的行为规范是正确的、合理的,这些活动和行为才会变成他们的品德特征。例如:如果青少年只从理性上认识到劳动的好处和意义,没有亲身体验到劳动的作用,没有感受到劳动后的欢乐,没有经历真正的劳动,那么热爱劳动的品质只能是空的。总之,任何良好的品德都是在教育者为受教育者组织的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所以养成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说教上,更重要的是组织青少年亲身参加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受教育。

(四)自律

养成教育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学生的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不教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青少年学生不可能永远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他们终究要长大,终究要离开教师的引导,因此,尽可能地让青少年独立生活,使他们时刻能够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完善自我,使他们在自警、自诚、自励的“道德长跑”中养成良好的德性,这是养成教育成功的捷径。

(五)评价

养成教育的评价是养成教育成功的重要部分,关系到青少年在养成教育中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关系到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定型化。青少年接受的道德教育,往往只限于奖励和惩罚,先是物质上的,后发展为精神上的,德育的价值在他们身上带有一定的功利性。随着个体身心的发展,道德价值的享用功能得以深化和发展,并由此产生一种道德发展、人格完善的根本动力。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正确评价会成为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强化,从而使他们乐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稳固的动力定型。

现阶段,我国在道德评价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学校更重视学生的成绩、学生的智力发展,而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和德性养成不太重视。这样不利于青少年良好习惯的形成,对养成教育的成功也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参考文献:

[1]成有信.教育学原理[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3.

[2]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德育实践;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

一、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是协助辅导员做好新生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日常服务工作。经过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多年实践的证明,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力量,发挥了学生在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主体能动性,有效地增强了该校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服务的重要渠道。

我们从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管理实践的相关内容可以知道,学生的成长发展,包括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以及素质的提高,除了依靠老师的教育引导之外还需要学生主观的努力和积极实践才能顺利实现。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思想认识提高、心理素质增强,组织领导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升的基础上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从而主体意识也得到了强化。他们工作的过程即是其成长成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制度的实施,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提升提供了机会和重要渠道。

(二)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是联系新生与学校有关部门及辅导员老师之间的纽带,是辅导员老师的得力助手,是新同学大学时期最初的“引路人”,是新生班级的直接管理者。他们是本专业极其优秀的学生,他们学习成绩优异,思想道德良好、待人态度礼貌,言谈举止大方,工作能力突出,再加上和新生一样的身份地位,相差无几的年龄,与他们有着相近的学习生活环境,无形中就拉近了他们和新生的心理距离。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便于他们和新生打成一片,有利于深入新生群体,充分关注每个学生,详细了解学生的真实信息,并适时结合自身成长经验和学习、工作体会,给予他们正确的建议和引导,同时也能够及时向辅导员老师进行情况反馈,便于辅导员老师及时做好情感的疏导和信息的掌握等工作。

(三)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是营造良好校风学风的重要手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优异的学习成绩,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礼貌的待人态度,落落大方的言谈举止,高质高率的办事能力,每一个细节都将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和学习的好榜样。在他们身上“身教”重于“言教”的示范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对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是具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又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上进心和表现欲。新生辅导员管理制度的实施,既能实现学院管理部门对学生进行管理、引导、规范的目的,同时又可以满足学生参与管理的愿望和要求。

二、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的素质要求

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以该助理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一)良好的道德品质。由于新生班级助理在学生中所起的是“旗帜”和“标杆”的引领作用。所以就要求他们在品质方面:思想端正、爱祖国、爱党、爱学校,公平诚信,无私奉献,工作态度积极,同时又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意识。

(二)突出的工作能力。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需要认真履行协助学院和辅导员做好帮助新生熟悉和适应校园环境,培养良好学风等迎接新生工作,所以这客观上就要求该职位具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管理协调能力、沟通交际能力、紧急应变能力、洞察预测能力等各项能力,以保证其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是决定其工作是否顺利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一名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必须要具有人格魅力,热情、乐观,平易近人、能够和同学们打成一片,要学会充分利用和调动人际关系,使其能最大限度地为自己的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四)健康的身体素质。由于新生刚刚入学,大学环境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距离他们完全能够适应环境会有很长的时间,这就直接导致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所需要做的工作会很繁多,很辛苦,工作繁杂、任务艰巨、压力巨大、工作的时间长,很大可能会导致其严重透支体力。这必然要求该助理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否则的话,必然会力不从心,难以承受工作重任。

三、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队伍建设的必要措施

(一)建立相关制度,构筑规范运作机制

制度具有规范性和权威性,它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校德育效果的重要保障。要培养好、管理好、使用好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这支队伍,必须用制度作保障,用制度规范该助理的选拔和培养,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可以指导和规范他们开展工作,考察和评价他们的工作绩效。因此,在开展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工作时,要建立健全辅导员助理的各项管理和工作制度。比如,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的选拔和培养制度、聘任制度、激励制度、考评制度等。只有具备了科学健全的制度,并得到充分落实,才能发确保该项工作规范化运作。

(二)强化岗前培训,全面提升履职能力

为了确保新生班级助理能够找准定位,做好充分准备,完全胜任工作,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强化岗前培训是必须的。为此,笔者认为岗前培训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每年上半年组织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培训班,通过讲座、座谈等形式进行培训,内容涉及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工作方法与工作技巧、人际交往和沟通、专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等。

(三)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保持工作恒动力

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维护这支新生辅导员队伍的重要因素。激励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有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情感激励和荣誉激励等。只有选对用好激励手段,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担任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的学生的主要目的在于锻炼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成为适应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的栋梁之才。因此,在对他们进行激励时,要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精神激励和荣誉激励。

(四)创新评价形式,确保工作质量

对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的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是必须的。笔者认为应该创新评价形式,以确保该助理工作的质量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比如可以采取书面评议和代表团会议评论相结合,干部任期评议和换届评议相结合,会内评议和休会后评议相结合以及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主管老师评价相结合的评级形式,来全面衡量每个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是否具有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和科学的发展观,从而在其德、能、勤、绩、廉五方面进行细化和量化。

四、结语

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是学生锻炼能力,提升素质的平台,是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工作中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建设科学合理的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制度有利于学生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在缓解专职辅导员工作压力、提高学生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为学生干部展现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清晰的角色定位、健全的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队伍管理体系将会促进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增强学生德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朱效传.高校辅导员助理管理工作探析[J].经济理论与管理科学,2009.(3):92―94.

篇5

关键词:游戏课;中职学生;团队精神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216-01

团队精神是指一种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到底的精神。优良的团队精神能陶冶团队成员的情操,发挥团队的功能,创造出比个体简单相加高得多的工作绩效,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共同成长。现代社会,尤其是二十一世纪“高科技”时代,人们相互间的依存关系更为密切,分工更为细密,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就没有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同时也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然而,中职学生团队精神急待提高,由此衍生出的道德缺失现象令人担忧。目前中职学校学生年龄普遍在15至20岁,从我国的特殊情况来看,80、90后的青少年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较多的关爱,其自我中心意识往往更易膨胀,缺乏与人团结协作的主动性习惯。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在部分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有所涉及,但是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只是针对少数问题学生,并未面向学生全体;其次是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往往如同思想品德课一样理论化、成人化,枯燥的说教很难让学生真正接受。

笔者认为,中职教育不光要让学生学会技能、懂得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怎样做人,明白作为一个合格的技能人才、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要具备哪些品质、哪些精神,其中团队精神更是未来社会技能人才必不可少的素质。而团队精神的培养绝不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可能实现这一重要任务。那么,培养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在哪里呢?

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应开设团队游戏课,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丰富中职学校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中职学校团队游戏课的设计:

(一)形成科学系统的教学规律。学校德育教学应成立团队游戏课题组,负责设计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每周可安排固定课时,在全校所有班级中专门开设团队游戏课。

(二)团队游戏的目标。在团队游戏中,玩是形式,但绝不是为玩而玩,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具体可以分为融入集体、学会尊重、学会接纳、学会同情、学会表达、互帮互助等多个方面。按照不同游戏所体现的不同主题可将游戏进行分类:环境适应类,意志责任类,创新成长类等。

(三)团队游戏项目的选取。团队游戏课题组专门负责搜集团队游戏,其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类关于团体心理辅导、青少年团队游戏的书籍等,一是互联网上、电视节目中相关的游戏内容。由课题组将这些内容根据学校实际如场地、安全性、资金、设备及学生特点进行改编,设计成各个中职学校适用的学生团队游戏教学计划,纳入德育教学大纲。每一个游戏都有关于目的、材料、步骤、游戏后讨论的问题等讲解说明(范例附后)。课题组成员按照大纲要求和授课计划组织各班学生实施游戏。同时也可组织各团总支、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等学生组织开展发掘学生领导干部和提升组织战斗力的团队游戏。

(四)团队游戏课程的安排和利用。团队游戏课可与其它课程教学时间同为45分钟,在每一节课内,一般分为三段,第一段为3到5分钟,介绍游戏的要求和规则;第二段为20-30分钟左右,在课题组成员的组织下开展游戏;第三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为最后剩下的时间,即在游戏结束之后,游戏者相互交流、讨论、总结游戏心得。课题组成员对游戏进行情况进行点评,并根据游戏的目的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五)关于团队游戏的组织工作。学生社会性形成的途径是多元的,但学校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无疑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精心有序的组织在团队游戏课中的作用是最不可低估的。一个游戏的顺利开展,有赖于组织实施者精心地选择游戏内容,详细地解释规则,在游戏过程中细心地体察学生的感受,并适时运用沟通的技巧使学生学会坦诚相待,互相尊重。

团队游戏课承担着培养中职学生团队意识、社交能力、品德熏陶的任务,也可以说,它是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游戏活动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通过游戏活动引发学生的行为意向,强化学生的道德体验,使学生在趣味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开设团队游戏课是对中职学生团队精神培养、丰富校园文化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加紧研究和开展是中职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篇6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养成 法规育德

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是指以学校为主体,在家庭,社会的配合下,根据大学生的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运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的道德生活施加系统影响,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内容上看,它包括大学生的价值养成教育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途径上看,包括教书育德、管理育德、服务育德、文化育德,除此之外,本人认为,法规育德也是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1法规育德的依据

1.1道德与法存在共性.这是法规育德的基本依据

众所周知,德与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两类重要社会规范。

1.1.1道德与法都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

他们都有特定的观念、准则和活动方式,都具有反映现实经济社会基础的社会功能,而且具有调解现实社会经济基础的社会功能。

1.1.2道德和法一样,都是社会控制力量

任何社会及其各个生活领域,都势必在其运转过程中形成某种相应的秩序,并只有在合宜的秩序中才能正常运转。但是,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每个人,都是具有个人意识.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因此,他们的个别行动的秩序不尽一致,甚至是互相冲突,互相矛盾的。为了将社会成员的行为尽可能地引入现实直接需要的秩序范围,以保持社会及其各个生活领域正常运转,任何社会都必然会形成某中相应的社会控制系统。道德和法就是这个社会控制系统的两种力量。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疏导和调节社会成员的行为。

1.1.3道德和法都具有他律性和外在的导向功能

认为,道德规范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存在的产物,是一定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在人们的道德意识中的反映和概括。因此,所谓的道德的他律性,无非是客观的社会道德关系和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对进行道德实践活动的人们的一种基本节制或限制。这种节制或限制对道德主体来说,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东西,因而在相当的程度上,一个试图过社会生活的人,是无法抗拒这种约束力的制约的。

道德规范的外在导向功能,是指道德规范对人的道德活动起到引导作用。道德规范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必然在约束人们的行动时也引导人们的行动。也就是说,道德规范的约束力扩不仅告诉人们不能做什么,而且同时也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不但是约束某一种行为,同时也是在激励某一种行为。从根本上说,道德规范的这种导向功能,是与约束力同时并存、同时发挥作用的。

法规也同时具有约束与导向同一的功能。法规在禁止社会成员的某种行为的同时,也在引导社会成员另一种行为。如,法律规范禁止社会成员杀人,就同时引导社会成员不杀人;禁止偷窃,就同时引导社会成员不偷窃。交通规则也具有这种功能,“红灯停,绿灯行’、“行人靠边走,车马靠右行”等等,都既是约束,又是导向。

当然,道德规范的约束与导向同一的功能,比起法律规范,有着更深刻的内在根据和更广泛的社会效果。

1.1.4道德和法强调的重点是相同的,即都以义务为基点

道德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问题,既包含道德观念、道德美德修养,以及道德规范、道德谁则等,而道德规范准则作为人类社会的墓本要求本身就体现了义务性。而道德美德、道德修养等的体现,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只有尽了道德的义务之后方能实现,或者说凡具有道德美德、修养高的人其实首先就是尽道德义务的人。因此,道德在本质上意味着义务。同样在法中,义务也是一个关键的概念。法的权利本位不仅不排斥义务,反而是以义务的履行作为其最基本的条件。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构成了法的墓本范畴,区别只是在于从宽泛的意义上讲,道德所要求的义务的范围在广度和深度上高于法律的义务。并且当代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逐步提高,法律上的义务与道德一样,也存在增强趋势。

总之,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道德是以社会主义原则为标准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法从本质上说与社会主义道德是一致的。

1.2法规育德符合个体道德意识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德育手段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影响受教育者,将一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复杂的,是个体思想品德诸要素一知、情、意、行相互作用和转化,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

从个体道德产生的规律来看,任何道德的产生都有一个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过程,没有他律就没有自律,自律是对他律的一种认可。在整个社会尚未达到人人都能自觉遵守和维护道德规范的情况下,就必须借助外部力来强制性地调控人们的行为。而所有的外力作用中,法规是最强硬的手段,它通过爪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强制力来迫使人门自觉接受并遵守现存的规范和秩序,从而达到社上会道德个体化。而道德主要依靠个人的良心、社会舆论以及传统风习惯等采维持,与法律相比,道德更明显表现出自律的性质。虽然社会舆论对于个体的外在压力和“成慑”力也是足够强人的,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道德的背后缺乏法所拥有的那种“最后解决手段”即强制力,从而决定了道德的制约力量无法与法律相比拟,无论道德舆论的力有多人,个体行为者在极端条件下有可能对道德规范视而不见。而在德育过程中,通过把道德规范的软约束硬化,以国家强制力量来促使道德行为的养成和道德意识的觉醒,实现由他律转向自律,最终达到行为者把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愿自觉的行为。

同时,保持法规的稳定性,也有助于个体道德的养成。法规的稳定性为道德的养成提供了途径。因为在任何社会任何人,道德品质、道德情操,社会素质,道德水平都不会一夜之间成就,因此,像搞运动,行政命令式的道德建设只能在短时间内解决表层问题,而不能在长时期内解决本质问题,即不能使道德内化干心而长久于世。这就要求无论是法规还是道德规范都要相对的稳定,社会成员才能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对加以认识、理解和遵守。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通过借助法规的形式,把某种道德规范稳定下来以明确地表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使规定的内容成为许多人反复践履的行为。长期以往,这种规范下的行为便会由不适而习惯,由习惯而自然,道德在其过程中也就养成为人的无意识存在。

以上是把法规育德作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的依据。

2落实法规育德,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这里所讲的法规,是指广义的法规,它包括国家制定的宪法、法律以及各高校自己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落实法规育德,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完善各项法规

这项工作应该从两方面人手:

2.1.1国家的法律的制定,即立法

在立法的过程中,应该将一定的道德规范直接上升为法律规范,即通过禁止性、义务性的法律规范直接反映特定的道德规范;立法也可以规定法律主体必须遵守一般的道德规范(主要是社会公德)的原则,使一般的道德规范成为具有某种法律属性或法律效力的法律原则;立法还可以规定准用性道德规范,使其成为国家立法的有效补充,如我国民事司法实施中不乏依习惯或道德规范认定行为合法与否的做法。但这方面工作不是高校本身能完成的,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实际上,在改革开放后这方面的工作已取的巨大成就。

2.1.2各高等学校自身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制定

各高校在制定纪律和规章制度时,首要的要求就是不能违背国家制定的法律如婚姻法》已规定了中国公民的结婚年龄,高校就不能规定已符合结婚年龄的大学生不能结婚。但是,现在还有些高校的内部规定是与法律相冲突的,因而依据这些规定对部分违纪的学生的处理也是不恰当的,导致大学生状告母校的事件经常见之报端。这些违背法律的高校规章制度并不利于大学生道德的养成,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其次,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应该与时俱进,与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日益增强。世界经济的竞争与合作,政治的分化与重组,文明的冲突与融合,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正确的与错误的,进步的与落后的各种思想、文化观念信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在这样复杂、多变的世界大环境中,我国的改革开放也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促使全社会范围内的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生活方式和就业形式等方面日趋多样化。这些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并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到高等学校,对大学生具有明显的影响。就是在这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大背景中,高等学校的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方式也出现了多样化因而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必须研究新情况,适应新要求,规章制度不能几十年不变,更不能与社会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如有个别高校规定大学一年级新生不能购买和携带电脑到校,也许这个规定是从本校学生住宿条件、财物安全以及便干管理考虑,但这一规定已与时展和社会的要求相违背,学生就算遵守也是极不情愿的,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对学校的不认同,这些规章制度根本就不利于大学生的道德养成。

再次,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规章制度具有可操作性,这是道德养成中必须坚持的最基本原则。也就是说。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应该明确地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学生在遵守和执行时明确地知道界限。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不仅要使受教育者明了道德原则、规范准则的基本要求,而且要使他们具体知道如何去做。只有可操作性强,才能使学生易于理解和遵循,从而将道德认识转变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并在行为的不断重复中凝结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但是。有些高校的部分规章制度的要求是不明确的。如有个别高校曾规定大学生男女生交往“在公共场所不得有不文明行为”,违者经教育不改的给予处分。“不文明行为”是指什么样的行为,规定中并没有说明,学生也不明确。就算男女生有接吻、拥抱的行为,学校也不能据此对学生进行处分,而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懂得“爱情展览”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此,各高校应加强规章制度等规范的可操作性研究,将正确道德观念的教育落实在行为之中,真正使得大学生能够在道德行为中培养习惯,在道德习惯养成中积淀道德素质。

2.2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法规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的法规教育同样也包括两方面:

2.2.l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通过法制教育对大学生施加思想道德影响,具有自己的独特作用。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体系,法律的内容主要表现为权利义务的规定性,是社会基本价值取向的体现。社会主义法从根本上讲权利和义务是平衡的,从价值选择看保护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当利益发生冲突时,牺牲的是少数人的利益和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利益。通过法制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从而懂得自己与他人,自己与集体,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享受权利的前提是履行义务,只有尊重他人的权利,自己的权利才会同样得到尊重。这样,他们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纪守法、关心尊重他人、热爱集体、奉献社会的行为习惯。这部分的教育要通过正式设立的课程和讲座来完成。

2.2.2对大学生进行校纪校规的教育

科学、合理、严明的纪律、规章制度可以促进各项道德守则、文明公约等在实践中得到落实,为大学生道德素质养成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正如法国著名教育家和社会学家涂尔千所言,纪律“从本质上说,它是无与伦比的道德教育手段”,“纪律的本身乃是教育的内在的元素亦道德最重要品质的独有的元素。”

校纪校规的教育要经常化、制度化。优良校风是通过学生守则、学籍管理条例、学生奖惩条例等若干规章制度和一整套约束机制和引导机制得以保障和落实的。学校的规章制度要靠经常性宣传教育才能保证落实。新生入学,规章制度教育是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期中,结合教学和工作检查,利用学生违纪实例进行规章制度教育;期末,结合工作总结,也要对学生进行规章制度的教育。

2.2.3严格遵守和执行法规,从严治校

法制具有权威性、强制性,我国的公民(当然包括大学生)、组织和一切国家机关的一切行为、活动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必须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依法办事。高校对于有违法行为的学生必须依法处理。

高校对于自身制定的规章制度也要严格执行,绝不能出现规定与实际操作不符甚至因人而异的现象。因为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大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准则,是学校各项活动正常开展的保证。学校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实际上就是进行经常性的道德行为训练,执行合理合法的规章制度越严,越有利于学生形成动力定型。

2.2.4在社会实践中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是从书本上学会的,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的。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巩固、提高。道德的实践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道德行为实践性的训练,而这种训练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把道德行为训练纳入各种活动之中,让大学生的德育行为在社会实践的各种活动中得到反复表现和发挥,并形成行为惯性,从而使不自觉的道德行为逐步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

篇7

1.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现状与重要性

教育部教职成[2014]9号《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文件,整体部署了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与行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升格合并而成,由于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在人才培养方面过于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无法适应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从而出现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的两难局面。现代学徒制是在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变革与创新,对校企合作进行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要求:“校企共同参与招生,形成联合培养的育人机制,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在相关政策上给以鼓励与支持,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为我国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可以将优秀的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贯穿于整个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第二,可以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第三,可以进行校企共同对高职学生的实训项目专项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第四,可以推动校企深度合作,进行科研项目的研制与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目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与可瑞尔科技(扬州)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可瑞尔学院,学校按照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进行量身定制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就成为公司准员工,2014届毕业生92.68%的学生直接到可瑞尔科技(扬州)有限公司上班,成为正式员工。这种实践模式在我院其他专业也开始逐渐进行推广。

2.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存在的主要困境

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自从推行现代学徒制以来,主要是面向工业或者制造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1年,现代学徒制在我国部分国家示范院校开始试点,2014年12月,在唐山举行了全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进会。随着全球经济化的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其中很多因素制约了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推广与发展。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存在的主要困境表现在以下四点:首先,现在高职院校大多数都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合并而成,在育人方面一直存在中专教育模式的阴影,人才培养相对比较保守,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够;其次,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是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建立“双导师”制度,实现双元育人,目前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相对比较传统,对现代学徒制课程教学内容更新不够;再次,高职院校现在很多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走向讲台,没有经过企业的实践锻炼,缺乏企业的技术能手或者能工巧匠,师资队伍相对比较薄弱,对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建设拓展不够;最后,现行的以学校为主和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明显不适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缺乏过程考核,在教学评价管理方面形式单一,对现代学徒制教学评价机制落实不够。

3.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路径的对策

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比较迅速,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为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目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2012年,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与可瑞尔科技(扬州)有限公司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联合培养,在开展现代学徒制过程中也遇到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现代学徒制”以及兄弟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成功经验,在政府、企业、行业、学校和社会力量多方共同努力下,推动了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正常运行。

3.1 加强课程改革,形成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在开展现代学徒制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推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在理论教学和实训指导方面,根据现代学徒制的要求,需要校企双方联合培养,双元育人,形成长效机制。我院在实施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之前,邀请10名企业骨干、行业专家和我院8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职教师多次反复研讨,制定出符合现代电子信息产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通过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适应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课程管理体系,从而有利于促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2 加强校企合作,形成双元育人

目前,高职院校开始陆续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大部分都是处于探索阶段,在开展现代学徒制过程中由于缺少地方政府一些政策支持,所以,很多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导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的人才需求无法对接。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与可瑞尔科技(扬州)有限公司在扬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合作办学,整个教师队伍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组成,形成“双导师”制,有利于学校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形成双元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学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自然衔接。

3.3 加强实训管理,形成管理体系

高职院校在过去的办学过程中,实训场所一直是实践教学环节不能顺利开展的主要瓶颈。随着现在国家示范和省级示范院校建设,对实训环境的打造以及实验室建设给予了很大支持,但是在开展现代学徒制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并没有真正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共建。因此,我院在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过程中,校企双方共同完成学生实训专项指导,共同参与实训与实习管理,形成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这样能够让学生从接受教育的校园课堂很快适应企业的顶岗实习,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4 加强教学考核,建立评价机制

随着社会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越来越高。相对于现在以课堂为中心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而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方式比较灵活,教学内容需要贴近社会企业的岗位需求,教学评价需要进行过程考核,建立动态的评价机制。我院开展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过程中,为了充分体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岗位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校企双方在教学管理环节,不断加强教学考核,共同建立教学评价机制,将学习态度、职业素养同时纳入动态考核,形成了完整的教学管理评价体系。从而提高了同学们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4.结束语

篇8

一、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

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千百年来,预习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它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由此可见,预习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有效生成,张扬学生个性,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

教师要调动学生内在的所有好奇心与积极性参与到预习中,让学生信心十足,动力强劲。在布置预习作业之时,教师切忌用命令的口吻,生硬的语气强加给学生,将单调乏味的语言化为激励的话语,对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促使他们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学习,将大有帮助。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诸如学习程度,兴趣爱好等等。为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预习心境,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增加弹性,绝不过多地给学生定框子,或将要求定得过细,让学生摆脱不必要的束缚,自由地去探索。

如:读一读你最喜欢的段落或章节,课文中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把它摘录下来,想一想,这些词语可不可以换成其他词语?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二、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照顾学生差异,注重课堂操作效率

高效的语文课堂应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作为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还学生主体地位,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自主学习,思考、探究,才会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能力,从学习中获取知识,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因此,无论什么类型的阅读课,教师都要贯彻以生为本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习活动,努力使各层面的学生全方位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同伴、与老师互动交流,给学生充分的参与时间和评价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展示自己,认识自我。同时想法设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愿说自己的疑惑,与同伴分享自己收获的快乐,愿用自己的激情朗读、表演。

篇9

事实上,语法教学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并不矛盾。首先,语法是交际能力的必备基础,没有语法不可能进行正确的交流。再者,学习语法正是为了能够准确掌握语言,从而进行正确地表达和交流。语法是语言的形式,交际是语言的功能,把语言形式教学和语言功能教学灵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法、掌握语法,从而培养交际能力,这是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方面做一些探讨。

一、语法教学和交际教学法的新理念

语言学家Scott Thornbury在How to teach Grammar? 一书(1999:13)中把语法定义为:

Grammar is a description of the rules for forming sentences, including an account of the meanings that these forms convey.

他的概括说明了语言形式的重要性,但是形式所表达的意义也同样重要,都是语法学习的范畴。

语言学家Johnson (1976: 201) 说:“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Language Teaching or CLT)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些信息遗漏或空间,并让学生为填补这些信息空间提供必要的信息。而填补这种信息空间需要两人或两组人之间相互作用于某一语言交际活动中。比如提问与回答,并以学习者所学习的语言当填补信息空间的桥梁。”美国著名语言学家Douglas Brown(1987) 在给交际法课堂教学下的第一条定义:课堂教学应以各项交际能力为重点,而不仅限于语法或语言能力。课堂教学应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以语法教学为课堂教学框架,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交际能力的实践场所。

二、语法教学法的重要性及与交际教学法的相互联系

语言学家乔母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认为:语言不仅是一套习惯的体系,更是受语法规则支配的体系。交际教学法的主要奠基人威尔金斯指出:语法是学习中心,是保证表意的必须手段。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也表明:正式场合的语言精确率仅依靠交际时间难以达到较高的程度,需要进行语法讲授;伴有语法讲授的学习效果优于仅靠交际式的学习效果,讲授语法对特殊语言特征的习得有直接作用。所以,语法是语言发生作用的框架,没有语法,人们交流思想的公认形式就没有一致性,就无法构成语言。语法能力是掌握语言能力的知识体系,是言语实践能力的前提。

因此,对于课堂是唯一的语言学习环境,且难以得到足够社会交际机会的中国学生来说,外语不能只靠习得,还必须依靠系统的语法学习。但是为什么受到众多语言家首肯的语法教学现在会遭到冷落,甚至排斥呢?笔者认为:传统的语法教学仅仅注重语言的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教师视为课堂的中心,主要依靠教师注入式的讲解,学生被动地模仿、记忆和进行古板的、孤立的句型操练及单句翻译等方法,以学生懂得语法知识能造出语法正确的句子为语言教学目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并不理想。

针对目前语法教学的现状,对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提倡运用交际教学法教学,即注重语言的形式和功能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课堂中心,把语言形式的教学和语言功能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法,以培养学生能够流利地运用英语、得体地进行交流。由于不同的情境因素和不同学习者的需要,对语法的具体讲解在外语教学课堂情境中是不可避免的。为此外语教师应遵循如下教学步骤:首先,老师的作用是让学生们知道正确的语法使用方法。其次,给出一定语法要点功能的例子,学生能够通过重复学习的模式自主练习这些例子。这样学生不仅通过直接的教学获得吸收语法的机会,而且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英语的交际技能。

三、语法教学的三个层次

1、展现和观察

笔者在初三教学语法过去完成时(Past Perfect)过程中,首先在黑板上画出下面的简笔图:

Past presentFuture

老师一边画图,一边让学生观察,另一边用英语解释说明,然后作总结:

Use1: Completed Action Before something in Past.

接着老师再画一幅简笔图:

Past present Future

老师要求学生再作仔细观察,让学生试图拿两幅图作比较,得出结论:

Use2: Duration Before something in the Past (Non-continuous Verbs)

学生观察的目的是理解教师讲授或提供的语言材料中语言规则的意义构成和用法,同时老师充当示范者和表演者的角色。这阶段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展现,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观察。

2.语言交流

老师先放一段录音内容,先让学生认真听。(内容如下)

Boy: Hi, Tina, You look stressed out.

Girl: I had a bad morning.

Boy: Really? What happened?

Girl: Well, first of all. I overslept. By the time, I got up. My brother had already gotten in the shower.

Boy: Oh, What a pain?

Girl: So, after he got out of the shower. I took a quick shower and got dressed. But by the time I went outside, the bus had already left.

Boy: Oh, No!

Girl: Oh, Yes! So I ran all the way to school. But when I got to school. I realized I had left my backpack at home.

Boy: No wonder you took stressed out.

学生听完录音后,老师试图让学生说出有过去完成时的句子,然后老师展现整个对话内容。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准确地运用语法。老师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向学生提供帮助,促进学生从观察到运用语法的转化过程,激发学生去再发现、再运用,即是语言交流。

3.语言运用

我们追求语法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在语言交际运用时能同时表现出准确和流利。在这阶段前,学生对语言中出现的词语、句型、时态的运用还是很偏,而且是孤立的。有的英语语法结构同汉语的语法结构相似,或者有的语法结构对中国学生来说并不难掌握。所以在整个语言运用过程,随着老师的引导和指点,学生对语法的不断加深理解操练运用再运用。这样学生之间进行语言交流活动才得以成功,即是语言实践。

篇10

关键词:美术理论 美术教育 重要性内容途径

美术理论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业,它和绘画、工艺及欣赏教学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从美术理论教学总的目标和任务出发,理论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把他们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发展的道路。高中美术理论课业在美术教学中占用的课时虽然最少。但教与学的矛盾却常常比较突出,因此也是美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如何提高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美术教师去研究和探讨。

美术理论(fine art theory)对于美术实践的科学总结。广义指美术史、美术基础理论和美术批评,学术界通常取狭义,即指美术基础理论。它以美术创作、欣赏、美术家和作品以及美术同社会、生活、自然的关系、美术理论自身为研究对象。美术原理如美术本质论、美术特征论、美术发生学、美术形态学、美术社会学、美术心理学和美术哲学等是美术理论研究的中心任务和主要内容,另外总结、研究美术作品的材料、工具、制作技术和方法以及广义的美术理论自身亦是美术理论研究的任务。

近年来,中国美术界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艺术浪潮,从“85美术”到“波谱”“玩世”“泼皮”“艳俗”等。在这一波波的艺术浪潮中,有些艺术家由于相对欠缺较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为基奠,缺少对中西方艺术史和艺术背后的整体知识的系统了解,致使他们在这些艺术浪潮中虽不乏创作了固于本土而面向世界的时代力作,也有一些单纯模仿西方艺术样式的矫饰的作品。

一、从美术教育的本质看美术理论的重要

中国美术教育是在20世纪初先生的“以美育救国”的口号下发展、壮大的。“美育救国”在今天仍然具有发展国家,提高人们审美意识的时代紧迫感。因此,美术教育在今天作为大众化教育的生力军,其本质仍然是“美术文化和审美文化的教育”。面对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们对美的要求的日益高涨,美术学院作为有一定社会责任的社会教育机构,所培养的人才理应是适应社会,进而改造社会和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具有独立审美自觉的人,而不应仅仅是单一的技能操作者;所培养的理应是服务于社会,也服务于自己的美术工作者、美术教育者和美术热爱者,而不仅仅是所谓的艺术大家。

在我国当代高等美术院校中,只有既重视专业理论又重视专业实践,使两者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合理的审美教育的途径。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这两者相对而言,专业理论是“虚”的教育,其重视的是精神素质的培养;而专业实践课则是“实”的教育,其重视的是技能和技巧的培养。只是当这“一虚”“一实”相结合时,既重精神又重技能时,才是最有益于一个审美的人的发展。

二、加强美术教师理论学习的内容和途径

1. 美术教师的理论学习的内容。

(1)一般教育学理论。作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具备一般的教育学理论是最基本的素养之一。这类理论一般有:高等教育法规、教育学、教育系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与修养。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教育工作者应该知道或使用的知识。也只有教育理论才会帮助教师正确理解社会教育的人文环境,尊重教育科学规律,与人为本,策划科研方向,成就教育目的。体会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教育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方法。有利于防止纯艺术观阻碍美术教师社会化知识的拓展与利用。也只有研读教育理论,教师才能心知肚明,从教知道理,为师有方法。

(2)美术教育理论与方法。艺术是人类认识精神世界的重要手段。美术教育理论是艺术家走入美术教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知识。它的丰富的理论知识来源于最基层的美术教学实践的反思与总结,为此美术教育理论对教学具有指引意义。而美术教育方法对教学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这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①美术教育学原理:美术教育的价值、美术教育的目的等;②美术教育的历史发展:中外学校美术教育的开端、演变、发展等;③美术教学设计:美术教学目标的设定、美术教学技术、美术教学设计等;④美术教学的内容及方法:美术教材、中小学美术教学内容与方法等;⑤美术教学研究: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美术鉴赏教学研究、美术教育评价研究等;⑥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师范美术教育课程与教学、美术教育实习的理论意义与方法等。

(3)美术教学实践。美术教育理论与方法是美术教学实践的先导。通过对美术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以及师范美术教育实习与在职期间美术教学实践,逐步形成自己在美术教学中的各种能力,例如美术教学组织能力、学生管理能力、课堂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很多能力都需要一定的经验才能得以提高。

陈美玉曾经说过:课堂活动其实是一种复杂的师生互动过程。教师的信念、想法、知觉、判断、教学知识与能力,对学生能力与特质的了解、自我的教学监控能力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观念更新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2. 美术教师的理论学习的途径。

(1)建立“4+2”的师资培养模式。即4年美术基本理论与技能的本科学习与2年教育教学的硕士学习相结合的6年一贯制培养模式。这样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新型的适应社会的美术教师,使师范美术教育与学校美术教育相并轨,有利于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提高美术教学研究的能力。对教学的不断研究,将会提高美术教师多方面素养。因为在教学研究中会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术教师就会自主补充自身各方面的知识、技能。

(3)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充斥着竞争,充满了挑战,要在这样的社会不断提升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首先就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养。中小学美术教师具有了健康的心理素养,才能使自己的美术教学适应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美术教学手段教育学生,而不会乱了手脚。

篇11

1.突破传统教学思路,建立生命特色的教学模式。

传统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缺失。生命是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情感的唯一载体,舍弃自己的生命或漠视他人的生命,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将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融入教育,立足生命存在,关注生命体验,呼唤生命活力,提升生命质量,应是教育的基本内涵与责任。然而,长期以来,教育对生命教育基本没有涉及,学校体育课程也没有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内容,这不能不说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大缺失。生命安全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只有通过多种渠道、途径,对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和生命与关怀的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育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健康最终是为了生命,一个人只有对生命安全真正认识和领悟,才能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产生责任感。这也是我们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体育教学不仅要关心运动技术,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把掌握技术或健身的过程作为育人的载体。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体验生活,感悟生命。在特色教学模式中,把学生的生命作为其人性论的基础,把培养能够维持生命、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并能够提升生命的健全人格作为基本追求。因此,教学活动要体现人性化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良好个性品质发展以及综合素质培养结合起来,有效地发挥学生个体作为体育教育资源的功能,使个体的主体性得到真正的还原,潜蕴的生命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获得终身发展的源泉、动力和永不枯竭的持续后劲,从而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完美的结合。

2.在体育教材中挖掘生命教育的内涵。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的特点。而且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思想变化大,稍有不慎就会走上邪路。因此,体育教育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生命教育于教学之中.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在根据不同教材,安排运动项目时学生受到的教育也应不同。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讲清技术要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和生命第一的观念。当学生在运动中出现安全事故时,应该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对待。

3.在体育实践课中强化生命教育。

任何的说教都及不上让学生参与到生命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去,通过学生积极实践、体验,让生命教育的理念真正内化他们到他们的思想意识中,实施在他们的行为之中。在室外上体育实践课时,教学内容上,老师可以创设一些危险情境,如地震来临的情形,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开展,使他们在险情来之前能组织有序的、互相帮助的,并在最短时间内离开“险境”。在平时体育课堂上,多穿插安全知识与安全实践活动,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在灾难面前得判断、自救、互救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自救互救的游戏,开展一些安全技能训练,如:低血糖、晕厥、人工呼吸、扭伤、如何止血、包扎处理等。在上跑、跳、投等身体素质课时,可以设计学生正在“险区”练习,当学生听到教师紧急哨声,明白有灾情到来,并马上组织有序的越过障碍,在规定的时间里到指定地点集合,先到的学生根据情况还可以帮助那些体质比较差而掉队的同学,使他们都能迅速的脱离险区。我们还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环境,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品质。在烈日下、在细雨中、在风雪里培养学生经得住风雨、挫折、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在练习中长跑时,教师用体育明星作榜样,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和挫折,使他们充满信心,坚持跑到终点,相信“彩虹总在风雨后,风雨后的阳光更加灿烂”。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教师都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场地、学生的情况设计一些“灾难”现场,让学生进行逃生模拟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和逃生的能力。

4.狠抓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篇12

关键词:中学英语 素质教育 内涵 目标 原则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1

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一直局限于词汇、语法知识的传授,这使课堂教学变得死气沉沉。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和推广,英语教学中开始逐步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师的任务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交际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对此,该文以中学英语教学为研究背景,企图对英语素质教育进行深入分析,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1 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

中学英语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素质。素质(quality)是指人的基本品质,素质教育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的需求,促进其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提高与发展。在今天,英语作为全世界共同语,在各个领域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英语素质教育是使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获得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能够综合运用英语资源的人才教育。1999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申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为中学英语教育注入了无限生机。新课程改革后,中学英语素质教育具以下基本特点:第一,中学英语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和谐发展;第三,中学英语素质教育强调教会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目标主要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而现代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知识、能力、素质的人,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也由知识教育转向以知识为载体的素质教育。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其一,知识目标。这一目标是中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初级阶段,主要以听说为主,着重培养学生英语常识。其二,能力目标。这一目标主要强调意义性仿效,加强基本训练,着重培养听、说、读、写全面训练,提高语言教学质量,创建英语角(English Comer),创设英语教学情景。其三,素质目标。英语教学素质目标是高级阶段,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发动学生进行多项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增进学生对英语国度的了解,提高语言记忆、想象、联想等能力。

2 实施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则

首先,全面发展的原则。英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言交际在课堂上生动精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应多采用鼓励方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提高教与学的成效。其次,整体性原则。中学英语教学要求对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全面训练,要求教师结合课文的语言实践活动去教授语言结构,采取以语言的功能、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等为主体的整体教学方法。再次,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原则。动机、兴趣、习惯等因素都是非智力因素。作为英语教师,要及时地发展这些非智力因素,培养优良的学习素养。

3 实施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3.1 提高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复合型的教师队伍,高素质的教师要具有专业知识和广博的视野,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英语教师的素质。根据我国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要求,英语教师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汉语知识和能力的素质、科研能力素质、社会交际能力的素质等。要具备以上素质,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和充实自身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英语教师的素质,只有这样也才能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

3.2 英语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使英语教师认识到英语素质教育的本质,要切实转变观念。第一,转变英语教育目的观。英语教育是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水平,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药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和谐的发展。树立重视发展学生的交往力、表达、思维、自学和创新等能力的教育观念。只有树立这些教育观念才有可能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英语人才。第二,转变英语教学质量观。教学质量观影响着人才的培养的规格。就中学英语学科来说,英语教学质量要大面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重视了听、说、读、写等全面训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能力。第三,转变英语教学方法观。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突出交际性原则,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语言活动中枢,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收获。

3.3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第一,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优化可以促使教师变单纯知识传授为能力素质培育,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及个性发展教育。第二,优化教学过程。在优化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问题的情景、知识的视野、探究的过程以及运用的效果。第三,优化教学内容。是指教学内容难度适当,贴近学生生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得到最大收获,达到培养英语综合素质的目的。第四,优选教学方法。选择教法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智力情况来选择。同时,还要考虑教师自身的修养、条件和特点,教师应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效果。第五,改革教学评价。英语教学评价的原则应具有针对性、科学性、透明性、多样性等,评价方式灵活,包括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因此,改革教学评价就是能够及时检查、反馈、调整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与偏差,它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地检查或价值判断,从而促使中学英语素质教育教学目标的

达成。

3.4 加强多种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贵在得法。必须选择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有好的效果。中学英语素质教育应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第一,因材施教法。因材施教法可以采用个别辅导、分组教学等。第二,情景教学法。教学情景教学法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学习内容,这是英语教学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包括实物演示情景、音像表演情景、角色模拟情景、问题探究情景等。第三,课外泛读法。广泛阅读是带动语言学习的一条重要手段,在语言教学实践中是一个重要的方法。第四,教学方法还包括英语朗读法、英语表演法、循环记忆法等。总之,只有结合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理念,才能找到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远航.浅谈现代教师职业素质结构[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3).

篇13

关键词: 音乐教学农村中学素质教育重要途径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说:“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可见,音乐这个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对人的精神世界具有巨大的作用。

当前,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又是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艺术、审美、智能、情感、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学校的高度重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也正朝着由重成绩向重德育迈进。

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确如此,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农村中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使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形成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农村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如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通过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气势雄伟、磅礴,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又如《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唱祖国》、《祖国,我永远热爱你》等歌曲,在雄壮或抒情、优美的旋律里,使中学生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以及人民的勤劳勇敢,唤起他们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从而培育他们爱国、爱民的深厚感情。

在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大型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活动上,总书记在天安门上高唱《中华人们共和国国歌》,晚上大型晚会上六万人高唱《歌唱祖国》,使得全场乃至全中国人民群情激奋,斗志昂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自豪感空前高涨。中学生高尚道德道德品质的形成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需要精心培育和塑造,而音乐教育是塑造的重要手段,能给农村中学生以精神影响与滋养,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道德素质教育作用。

二、音乐教育与情意素质

音乐教育活动极注重培养农村中学生的情意素质,使其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爱因斯坦说:“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性格”从广义上是指人的情意素质,它包含着情感、思维、兴趣、气质、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常伴随着一切智力活动。农村中学生在学业和将来的事业上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形成。而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展,是辅助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好帮手。

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音乐教育正是在潜移默化的音乐欣赏、器乐演奏、歌曲演唱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获得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20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一首《爱的奉献》唤起了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爱心与奉献,使灾区的人们得到了温暖和战胜困难的力量。在纪念中国工农胜利70周年之际,人们重唱大型音乐组曲《组歌》,以优美壮阔的旋律讴歌可歌可泣的英雄和革命情操,官兵情、军民情、民族情、英雄情催人泪下,使人沉思,使人奋发。教师在不断学习音乐的实践中,通过耐心专注地训练音乐技能和技巧,培养农村中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艰苦努力的顽强个性。同时,培养农村中学生坚强的意志与刻苦学习的毅力。如演奏乐曲或表演节目时,如果能表演出色,就必须一丝不苟,热情积极,全身心地投入训练与演出,从而培养坚韧不拔的情意品质,这种品质会赋予他们对学习的高度自觉性和责任心,使学生会思维、会求知、会生存,对他们以后事业和人生提供很大的帮助。

三、音乐教育与智能素质

荷兰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说:“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最基本的音乐教育,……而音乐教育,是开发人类智力的最好途径。”现代神经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有些科学家也称右脑为“音乐脑”,它与创造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音乐教育是左右脑平衡发展,对开发右脑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提高人的智能素质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

古今中外众多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都是音乐艺术的爱好者,音乐对人的意识和思维的催发作用在他们身上得到了神奇的体现。如:孔子、沈括、马克思、列宁、爱因斯坦、托尔斯泰、歌德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登上事业成功的顶峰,为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除了有超群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视野和惊人的毅力外,他们都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他六岁开始学小提琴,小提琴伴着他走过孤独的小学和中学时代,音乐启迪着他的智慧和灵感,丰富着他的精神生活,为他潜心探索科学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因此,可以说,音乐教育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智力良好发展的基础。在音乐教育中,特别是器乐演奏时,手、脑、眼、耳互相协调和配合不但能提高大脑的反应能力和耳手的灵敏度,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基础上,还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演奏时手指动作越复杂,越灵活,越娴熟,越能使大脑神经系统得到锻炼,使大脑灵敏、聪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有利于农村中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培养智能素质打好基础。

四、音乐教育与身心健康素质

科学实践证明,音乐能增进健康,医治疾病。当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以后,优美的旋律能刺激神经系统,随着感情的变化,使人精神愉快,情绪振奋,同时起到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在日本东京市有一座与众不同的音乐厅,人们戴上立体耳机,轻柔的大自然音乐声便被送进耳鼓,有森林里的百鸟争鸣,有潺潺的流水声,奔腾的海涛声等,听众渐渐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似乎置身于大自然中,三十分钟左右达到大脑完全放松、消除疲劳的目的。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医院利用各种音乐医治好了许多病人。人们更是制成音乐椅子、音乐楼梯、音乐喷泉等,使环境与音乐融为一体。而农村中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课间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则有利于放松大脑神经,使其在课堂上精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中国教育报》曾报导,大连市实验中学的预备铃不是铃声,而是《翠湖春晓》、《花儿与少年》、《步步高》等名曲,无论上课、下课、上学、放学、课间操,都播放一首名曲,每天5首名曲,不到两年,师生已熟知了几十首中外名曲,为广大师生营造了高雅的音乐氛围,对身心大有裨益。练习歌唱时,做平缓的胸腹深呼吸运动,能锻炼肺活量,对心、肺都有保健和按摩作用,尤其是大合唱,能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不仅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更能促使学生有一个身心健康的体魄。

五、音乐教育与审美素质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但要善于发现美甚至创造美,那就需要学习和培养。当前的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其实就是音乐审美教育。它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能起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作用。

人的审美能力是包括感知、联想与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一种综合判断能力。因此,音乐审美教育即是指对人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音乐的想象能力、音乐情感的领悟与表达能力、音乐理解能力的培养。它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审美”一直被称为一种“审美观点”或“审美能力”。我认为,随着文化事业的日益繁荣,在艺术和美逐渐走入每个人内心的当代,“审美”应该是每个人具备的一种素质,称之为“审美素质”。

篇14

从百强县看经济发展

1992年百强县排行榜初次排定,浙江的入围县(市)只有12个,而2003年10月底公布的第三届中国经济百强县(市)排名中,浙江省占27个,名次跃居全国首位。浙江县域经济靠什么走在其他省市区的前面?这是和浙江整体市场化程度高、民营经济发达分不开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浙江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已从2002年的42.83%增长到2004年初的45.65%。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收入已占人均年纯收入的52%。而乡镇企业缴纳的税金也占了浙江省财政收入的近60%;乡镇企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88.24%。浙江现有各类所有制乡镇企业100多万家,为省内外大批城乡富余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和再就业开辟了广阔空间。据浙江省有关部门统计,在20岁至40岁的农村青壮年中,从事务工经商的占78%左右。全省乡镇企业年支付职工工资总额已突破1000亿元。目前在浙江乡镇企业从事二、三产业的员工已有993.64万人,并有300万人在省外、境外务工经商,使10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成功实现了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许多实力较强的乡镇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国有企业、大力发展准入门槛低的服务业等途径,以灵活的用工制度,为30多万城镇职工和高等院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开了方便之门。近4年来,各地乡镇企业新增职工近200万人,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

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浙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力量。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532种主要工业产品的调查,浙江有56种特色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居前10位的有336种,占总数的63%。这得益于浙江“块状经济”中“一镇一品”的乡镇同行业个体私营企业的高度集聚和“扎堆效应”。浙江除杭、嘉、湖、宁、绍外的大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差,国家投资少,大企业少,人均耕地少,资源更少。尤其温州有78%的山地,5%的河流海岛,只有17%的平原。但浙江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由一个“资源小省”成为“经济大省”。“浙江现象”除产权清晰的微观主体外,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

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桥梁

从浙江乡镇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中可以看出,乡镇经济的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和突破口。

当前,城乡统筹的有效途径是大力发展乡镇经济。第一,发展乡镇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目前近1亿农民外出打工,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给社会的安定与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如果本地各种所有制的乡镇企业数量众多,则绝大多数农民可以在本地就业,这于家、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第二,发展乡镇经济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途径。一个县的大多数人口在乡镇及乡镇以下地区,乡镇经济发展了,才能推动县域经济的全方位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目标。乡镇经济的发展、企业税收的增加是减轻或取消农民税费负担的根本途径。实践表明,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农民负担越轻;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负担越重。上海、浙江、江苏等地逐步取消农业税及其附加,促进了当地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共同发展。第三,发展乡镇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举措。在一县之中,乡镇、村组所占的面积和人口无疑是最大的,通过乡镇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小康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四,发展乡镇经济,可形成县域“绿色经济”的体系。浙江“块状经济”是农村工业化的模式,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第五,发展乡镇经济能够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发展特色经济,而本土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的乡镇企业则是发展特色经济的主力军。第六,发展乡镇经济是推动乡镇体制改革的力量。乡镇经济的发展壮大,强化了乡镇的经济功能,有利于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乡镇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使之成为经济发展中心,发挥区域经济协调中心的功能。

用市场机制推进乡镇经济

实践表明,发展乡镇经济需要把握三条原则,一是遵循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加、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二是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支持、服务乡镇经济发展的原则;三是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特色经济的原则。

具体措施如下:

其一,加快资源整合,发挥当地特色工业的集聚效应,集中生产要素,提高产品配套能力,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并在管理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

其二,切实解决好当地乡镇工业发展和对农业基本土地保护的关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广大的乡镇有多种资源,比如,对矿山资源,要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创造条件走资源深加工的路子,提高产品附加值,把资源优势真正变成经济优势;对旅游资源,应通过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兴办休闲设施,创办农家乐、生态农庄等旅游项目。此外还要充分开发人力资源,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在打工中学会务工经商的本领,扶持有经验、有实力的打工者回乡创业。

其三,支持中介组织的发展。销售中介组织的不发达是农村乡镇经济不发达的重要原因,各级政府应该鼓励为农业服务的中介组织的发展,尤其应该支持乡镇商贸企业的发展,使农业成果成为社会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