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37: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学就业情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独立学院;经济类;就业
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质量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独立学院招生规模大、人才培养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只鲜活力量,随着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发展,对就业情况适时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地作出调整,激活教育对社会经济的服务功能。
一、云南省独立学院发展简介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别办学形式,自上世纪90年代末在江浙一带创办以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截止2015年,云南省7所独立学院学生人数接近9万人,占云南省高校总人数的十分之一。7所独立学院中,5所院校设有经济类专业,学生人数占比不小。就整体而言,云南省独立学院发展迅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现面临着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型的需要。
二、云南省某独立学院经济类毕业生就业现状
该学院是一所文理兼容并蓄的综合类院校,在校生人数超过万人,目前经济类学生占全部在校学生的三分之一。从毕业生信息来看,2014届全校毕业生人数2504人,经济类毕业生59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3%;2015届毕业生人数3523人,经济类毕业生767人,占比为22%;2016届毕业生3130人,经济类毕业生697人,占比为22%。根据经济学院近两年的就业情况统计和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学生的就业情况如表1所示:
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此独立学院经济类毕业生就业具有以下特点:
1、就业规模增长快速,就业质量稳步发展。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毕业生人数2015年比2014年增长了28%。各类型机构单位的就业人数均逐年增加,最终的签约率随之增长,反映出就业质量稳步发展。
2、自主创业人数增多,但总体比例较低。2014年,599名毕业生中有4人选择自主创业,占总人数的1%,而767名2015届毕业生中有15人选择自主创业,比例为2%,从简单的数据来看,自主创业人数每年有增加,但与规模庞大的毕业生队伍相比,数量仍显渺小。
3、毕业生的就业定位合理,能结合自身实际理性选择就业岗位。从毕业生就业去向来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占比平均为15.5%,自主创业占1.5%,民企占76.4%。但从和学生的座谈和调研得知,尽管大多数学生家长倾向于让学生就职于“编制”内单位或大型国企,但独立学院毕业生表示,凭自身情况,他们更喜欢选择灵活性强,发展潜力大的民营企业,可更全面锻炼提升自己的能力。
4、毕业生的就业紧迫感增强。从未签约的学生来看,只有不到1%的毕业生没有找到接受单位,或是还未开始找工作,这说明学生的就业紧迫感强,都希望在离校前能敲定工作。
三、云南省独立学院经济类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主持的“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课题的研究划分标准,正式签约率在30%―50%,表明毕业生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就业有一定困难,甚至可能产生就业危机;灵活就业率在50%―70%之间,表示灵活就业已有一定的困难。这些数据综合分析反映出目前我省经济类毕业生的就业存在着以下问题:
1、经济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大。纵观近几年经济类专业的招生及报到情况,在生源萎缩和经济形势发展不明朗的背景下,经济类学生的入学人数仍然保持着正增长,这也能预计未来学生就业的压力。
2、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中小规模的非国有单位,可能存在隐性失业。虽然在中小规模的非国有单位工作具有灵活性和发展性的优势,但由于这些企业缺乏政府政策的支持,会存在因户籍政策限制、人事费用较高、就业成本增加、企业用工成本提高、劳动保障制度不健全、用工制度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到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的就业吸引力。调查显示在中小规模的非国有单位任职的学生中有47.4%的学生在工作头三年内会频繁换换单位,换工作。
3、自主创业的空间仍有待拓展。尽管学生的就业紧迫感增强,但学生的自主创业的意识仍然不够,这一方面跟学生的传统择业观有关,但也可能反映了政府、学校的就业指导宣讲不够或者就业平台搭建不充分。
四、云南省独立学院经济类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对策
1、建立健全社会公共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教育、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各自所属的人才(力)市场要加强合作,在网络联盟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实现就业信息资源共享,对高校毕业生免费开展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服务,强化对高校毕业生的公共就业服务,以解决日益紧张的就业形势。
2、政府、学校联手,开设创业培训,鼓励学生创业。扩大就业,应该在挖掘自主创业等方面下功夫。目前,政府应从完善和落实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从简政放权、减免税收等政策方面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拓宽就业渠道;学校则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训,将创业教育和培训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让学生在校期间了解并掌握创业理论及技能,熟悉取得经营资格程序和筹措资金渠道,经营经验和原则,并鼓励学生实际操作。使每个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具有创业意识,具备创业技能,并懂得创业风险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目前一部分学生在就业问题上仍存在“等、靠、要”的被动型就业观念,盲目追求大城市、高工资,就业期望值较高,不愿到基层就业等陈旧观念影响着毕业生顺利就业。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就业观念教育,提高毕业生的自我就业能力。(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瞿振元.“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6).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一)影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外因
1.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严峻。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各大城市,加之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精简机构和企业减员增效等因素,特别是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出现大量的企业裁员和大批“海归”的“回巢”,使社会能够提供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极其有限;另一方面,随着高校持续大规模扩招,每年均有几百万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加入到就业大军,和往届未及时就业的学生层层累积,使全国劳动力总量严重供大于求,就业竞争极其激烈。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社会资源相对匮乏。在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不规范、用人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公平、公正、公开的平等竞争就业环境并未完全建立。比如,有些单位的用人信息是不对外公布的,需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才能获取。社会资源逐渐成为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家庭背景越好,其工作的落实率和工作质量相对越高;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来自穷乡僻壤或者城镇低收入家庭,社会资源相对匮乏,就业过程缺乏家庭和社会关系的“人脉”支撑,成功就业的几率必然低于家庭条件好的毕业生。
3.就业成本负担过于沉重。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经济投入是不可避免的,主要费用包括:形象包装费用;参加各种招聘会的门票、考试费用;参加各地招聘会所需的交通费、食宿费;用人单位收取的各种就业保证金、抵押金等。累计下来整个就业过程需花费上千元。这笔钱对于家境贫穷、未就业就已经背负沉重债务(四年的学费)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很多学生或者因为没有光鲜的服装、没有更多的特长证书而在竞争中惨遭淘汰,或者因为无法支付各种高额的保证金、抵押金而坐失就业机会。
4.高校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制约着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体系的发展。尽管目前一些高校对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逐步取得共识,但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的专门研究和辅导仍然相对欠缺。许多高校虽然有心理咨询教师,但进行的心理辅导大多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往往以思想教育代替心理辅导,专门针对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研究和跟进辅导不够深入。这使得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就业心理压力无法得到有效释放。
(二)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内因
1.个体综合素质能力欠佳,就业竞争力较弱。在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非常重视毕业生的个人综合素质能力。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英语、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薄弱,也没有条件进行各类兴趣特长的培养。而成长在城市且家庭富裕的学生,自小就能接受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享受各种优良的教育资源,他们视野开阔,有各类文体特长,综合素质能力远远高于贫困学生。进入大学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缓解沉重的经济压力而不断奔波于各种兼职之间,在选择兼职时也是经济考虑优先,对自身专业素养、个人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而经济宽裕的学生却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充分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锻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创新思维方面都要逊色于其他同学,在求职过程中容易给用人单位高分低能、综合素质较差的印象,就业竞争力大打折扣。
2.就业定位不够合理,求职期望过高。考大学是绝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沉重的经济负担促使贫困大学生急于找到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经济地位的工作,这就限制了他们的就业视野,使其对就业市场缺乏理性认识,盲目寻找稳定的工作、高报酬的工作。
3.就业心理复杂,产生消极就业观。由于成长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一般大学生存在更加复杂的就业心理。经济上的困窘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欠佳,容易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自卑、胆怯心理,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不能充分展示和推销自己,无法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或者害怕竞争、害怕求职,不敢主动出击,而一味等待机会。沉重的经济压力还会使贫困大学生往往急于求成,希望一锤定音,一旦求职不顺,就容易产生焦虑,甚至对其他顺利就业的同学产生嫉妒心理;部分贫困生尤其对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十分敏感,容易对同学、对社会产生敌对情绪,甚至做出过激行为。这些不健康的就业心理,往往人为地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困难。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情况的对策分析
(一)学校和社会方面
1.继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奖、助、贷、减、免、缓交学费、特殊困难补助等多层次的困难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随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队伍的不断扩大,需要国家加大资助力度,也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的帮助,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缓解经济压力、完成学业的同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希望通过一份好工作来摆脱贫穷现状的想法是无可厚非的,但必须建立在对自我、对就业形势、对职业的正确分析的基础上。高校应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其一,要开展职业测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以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为主的心理测试,并在此基础上为他们量身定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其二,要开设和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咨询、培训活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掌握有效的求职面试技巧。其三,要注重职业技术资格和职业技能培养,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其四,要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立能力,增强其就业自信心。
3.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及时解除就业心理困惑。高校心理辅导机构应当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心理,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讨论会、现场咨询、一对一心理辅导等方式,通过针对个性倾向和内在潜质的分析,帮助贫困大学生挖掘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正确认识自我,做好规划,避免就业的盲目性。及时纠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认知偏差,解答他们的就业困惑,树立择业的信心和勇气,以健全的心理素质迎接职场的考验。
4.提供完善的就业信息服务,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就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可以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其创造就业先机;争取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网络化,积极请用人单位“走进来”,搭建就业平台,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减少异地求职的风险和费用;广泛发动校内的职能部门、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就业工作,充分利用校友资源,积极开拓校内外就业市场,广开就业渠道,重点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方面的努力
1.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为改变现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对就业有过高的期待。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帮助他们树立起四种正确的就业观:即积极主动了解就业形势,把自己的就业期望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消除自卑心理和“等靠要”思想;脚踏实地,培养艰苦奋斗精神,抛弃虚荣浮躁思想;科学的职业选择,拓宽就业思路,选择最能锻炼自己能力的岗位和职业;还要道德诚信,既不能因贫失志,也不能因贫失信。
2.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锻炼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该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竞赛活动,在活动中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团体协作精神,在活动中成长,树立信心,提高自己的择业竞争力;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的大舞台接受锻炼,开阔视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创业设计大赛、模拟双选会等活动,切实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当及时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心态,理性认识自己,客观评价他人。客观评价自己是提高就业心理调适能力的基础。对自己了解越充分,对自己的评价越切合实际,就越能够树立起自信心。当前贫困大学生要特别注意克服眼高手低、急功近利等不良的心理倾向,走出虚荣、自卑、封闭、依赖等心理误区,理性评价自我,在就业竞争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要善于换位思考问题,面对工资待遇不够高、工作条件不够好等情况,要客观分析发展前景、锻炼机会等因素,理性把握机遇。要根据现实条件提供的可能自觉调节需要,正确处理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自我需要与他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关系。改变思维方式,尽量从积极的角度分析问题,增加积极情绪体验,把就业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刘荣军.当今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2008(7):47-48.
关键词:金融;企业;竞赛;教学方式
一、我国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的情况下,我国金融学科的建设也随之发展,主要表现为全国经济类院校和非经济类院校都开始设立相关的金融专业。但在学生“数量”迅速扩张的同时,“质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在对我国的金融教学方式进行分析之后,本文认为当前我国金融专业在教学上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教学内容单一且落后,无法适应已发生变化的新金融的需要
尽管我国的金融课程体系日趋完善,但至今仍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目前我国多数高校金融教学仍以“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为基调,这两个领域在国外均属于经济学的范畴。相比之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金融教学方式更注重于对资产定价、公司金融以及新近兴起的市场微观结构进行研究,这一差异突出了我国在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方式上仍有所欠缺,导致培养出的金融人才的数量远远落后于其它国家。总的来说,我国的金融教学还处于宏观的层面上,微观金融领域的前导课程和基础课程还相对薄弱,导致我国金融行业在金融全球化、金融业出现日益衍生化和工程化的大环境下出现一种人才供给短缺的尴尬现象。
(二)专业划分过细,重复现象较为严重,且课程求多不求精
目前我国对于金融学科仍存在过多的细化与分割,这样容易使学生形成单纯的专业意识和狭窄的知识结构,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模式,这显然不利于学生个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专业设置过细、过专、过窄,既不符合现代金融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另外,我国高校对教学课程的安排也有失平衡,往往注重于课程数量上的增多而不是质量上的精进,导致学生无法完全掌握实际所学到的知识,同时个人的能力也没有提高。
(三)实践教学环节少,不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目前大部分高校逐步认识到,有效率的金融教学是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尽管实践环节例如金融类模拟实验室的设置越来越多,仍然做不到资源的科学利用和教学上有效结合。很多实操课堂仍停留在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较少采用讨论式、案例式、模拟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四)金融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我国金融专业教师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并没有相关的金融从业经验,所以对于他们自身来说实践能力还有待欠缺。而且他们对于金融行业的人才要求也是一知半解,导致他们的教学往往停留在理论教学的层面上,并没有从更深层次的方面考虑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
二、金融行业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逐渐成为金融全球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中国金融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金融企业在发展扩大的同时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几乎所有的综合类和财经类院校都开设了相关的金融专业,使得该专业毕业生总体规模快速膨胀。然而随着规模的膨胀,所教导出的人才远远不能达到企业心目中所要求的标准。这样就产生了一种企业对高素质金融人才需求旺盛,而学校不能教导出相对应的金融人才的现象。而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持续快速发展,能否培养出适应国际竞争的高素质金融人才,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应对激烈国际竞争的关键。
(一)金融行业对人才技能的要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的市场化转型,使得金融行业的一些岗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在通过对一些金融岗位的分析之后,我们可以了解到金融行业要求金融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通常有以下几种,分别是业务处理能力、股票、债券投资能力、外汇、期货、黄金等投资分析能力、金融营销能力以及经济分析能力。而这些基本的能力往往不是处于理论的层次上,更多的是处于实践方面,所以更加考验金融人才的综合水平。
当然,未来的金融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而我国金融事业要发展就需要更多多层次的金融人才。需要懂得的不仅仅是金融方面的知识,还应该了解相关的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更要拥有国际的视野,以适应现在金融的全球化与一体化,能够同当今的国际信息时代接轨。
(二)金融行业对人才素质道德的要求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一特殊的服务行业,对于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有很高的要求。而且金融业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金融业的服务方式、质量以及水平与国际水准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尤其是职业道德水平,无法适应国际金融业竞争的需要。所以说我国金融业一方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也使金融行业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更加突出。因此,如何培养出一群具备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业务优良、服务人民以及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要求的金融人才对于我国的金融教育来说已刻不容缓。
三、以竞赛推进我国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策略
目前大多数金融类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已远远无法达到金融行业对金融人才要求的标准。通过举办专业性的竞赛,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如实际操作能力、自学能力、逻辑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另一方面也能够满足如今金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一)金融类竞赛的形式呈多样化
目前高校学生参加的金融竞赛项目的形式多种多样,分别有以下几种类型:
1.全国大学生金融建模大赛;
2.外汇以及大宗商品模拟操盘大赛;
3.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
4.股指期货知识竞赛;
(二)推动金融类竞赛形式与内容的完善
1.金融类竞赛的设计要求
竞赛一方面要结合学校所拥有的资源和当地金融与经济的特点,合理设计竞赛内容,提高竞赛的可操作性,避免让竞赛过于形式化;另一方面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金融专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分析如何使学生获得自己所需的技能,不断丰富、创新竞赛的内容,制定多种竞赛类型,以提高参赛者的多方面能力。
2.吸引金融企业参与竞赛的组织
现阶段,随着金融类竞赛的比赛类型不断增多,作为竞赛主体的组织者却保持着原来的规模,并没有发生变化,而之所以会产生这个现象,往往是因为很多竞赛并不允许企业作为主体去参与。在以往一些条件的约束下,企业并不可以作为主体去参与到竞赛当中,但是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为了加快适应金融行业的发展对现代金融人才能力要求的变化,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放开以往的约束,让企业参与到竞赛当中,因为往往只有金融企业才知道当今金融行业对金融人才的要求是什么,相应的才能通过对竞赛的调整与设计,来更好的培养人才。
3.调动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
通过对高校金融专业学生参加金融类竞赛积极性的问卷调查可以得出,只有30.43%学生对于参加金融类竞赛有较高的积极性,另外有43.47%的学生表示不喜欢,剩下的26.1%的学生则处于中立。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高校金融类学生对于参加金融类竞赛的积极性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在经过分析之后,我们得知导致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普遍是因为学生对竞赛信息的了解程度较低以及对参加竞赛的意义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另外,学生对个人能力的不自信也是一个原因。所以现阶段,竞赛组织者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竞赛的合理安排来提高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竞赛组织者一方面可以与学校协商为竞赛举办相关的讲座,普及竞赛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能够对竞赛有一个充分的认知;另一方面可以适当提升竞赛的奖励制度,能够有助于提高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通过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竞赛当中,真正实现以竞赛促进学生个人实践能力的提升。
四、推动金融教学方式改进的对策建议
对大学生参加金融类竞赛的情况进行分析之后,可以看出大多数金融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基本上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上。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小组认为我国的金融教学方式可以根据此现象进行如下的改进,从而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
(一)校企联合培养定向式金融人才
采用定向式培养模式。所谓定向,即面向金融领域这一行业,利用金融高校开设以来对金融教育积累的良好声誉,定位金融行业这一部分市场,树立金融人才品质形象,培养企业所标准的金融类人才。大多数组织过竞赛的企业往往更懂得如何培养适用性的金融人才,因此学校可以与相关金融企业合作,设立一个企业订单班,校企共同投入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进行联合培养。
(二)教学内容安排
1.注重金融教学内容的选择
大量采用案例分析教学,结合教学内容要求,鼓励学生自由M成小组,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们的自主交际和团队合作能力,使所有的同学都积极参与其中,增强对案例分析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避免出现学而不精的现象。由于金融行业有许多金融产品,同时涉及金融产品营销交易,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演练营销分析、决策和执行的能力。在金融产品介绍中,我们需要有强大的心理分析能力,对不用的人群进行不同的定位分析,从而更快更准确地确定适合的产品,提高成交率。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加入心理学实验、游戏、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这些旨在帮助学生顺应金融时展的需要,使他们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2.校内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实用型人才
(1)强化实验教学。学校应当教导学生使用专门的计算机模拟软件,帮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金融产品定价分析、金融财务分析、投资分析、营销状况分析、竞争分析和金融产品市场预测等等。
(2)强化实践平台。以全国大学生“大智慧杯”模拟炒股竞赛、全国大学生Pocib模拟外贸交易竞赛等等为平台,挖掘能力强的大学生,学校下拨专项经费,并配备校内对应的导师,带领学生们在校期间进入与学校有合作的金融企业,观察和进行现实工作交易。帮助学生们了解企业的需要,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避免学而不知所用甚至出现无用的现象。
摘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个新开设专业,在科学定位和课程设计上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本文在对江西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基础上,从总量、结构的角度,分析了课程开设与学生就业去向不匹配问题,提出课程设计模块化建设思路,就经济学课程模块建设提出具体设想,并就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学科定位提出思路。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经济学;就业;课程体系
一、研究背景
1998年教育部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时减少了近一半专业,却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个新兴边缘学科诞生后,很多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凭借自身原有相关学科,比如,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学、社会保障学等的师资优势,办出一些特色,走在了前面。江西师范大学校2005 年设立该专业,并于次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多届学生毕业。
二、就业总量分析为了解毕业生实际就业去向,笔者对江西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10届、2011届、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形式包括电话、短信、委托本班同学对未能联络上的同学补充联系。其中2013届和2012届有效信息获得率分别为100%和56%,而2011届和2010届毕业生获得的有效信息不足50%。表1给出的是2013届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就业岗位的情况。(表1)
总的来看,2013届毕业生中就业单位为企业的占比为60%,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占比为40%,即便把其中的大学生村官部分删掉(按协议他们极有可能将来需要面临二次就业,大约占其中的17%),即真正属于公务员及机关事业单位的部分为23%。虽然相比一些重点大学,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比率仍属较高水平(后者2013届毕业生该项比率仅为6%)。而去往企业的比率高达60%,中国人民大学为86.5%。
在岗位方面,去往企业就业的21 人中有15人前往私营企业,其中10人从事经营类工作;3人前往国有企业,其中1人从事经营类工作;2人前往地方银行,均为经营类工作。按此计算,从事经营类相关工作的比例占32%,高于预期。意味着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从事的是经营类岗位,在所有类别岗位中比率最高(在所有类别中占比最高的是行政类岗位,但如果除去大学生村官部分,则占比和经营类岗位占比相等),远高于我们对从事经营类岗位的学生数量的预期,偏离了我们最初认为大部分毕业生应该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或企业人事、工资与福利部门工作的判断。这种误判体现在就业比例与和服务于相应就业类别的课程或学分比例之间的对比关系上。2013届毕业生培养计划共开设了25门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不含公共必修课),其中经济学类课程7门(不包括相关课程,如高等数学等),占28%,略低于经营类岗位就业同学的占比,考虑到大学生村官二次就业问题,则两者差距可能会更大,经营类岗位就业比例将显著高于经济类课程的比例。
三、就业结构分析
学生培养计划中经济类课程的开设和学生就业选择情况并不匹配,即经济类课程安排落后于学生就业需求,不仅体现在总量上,在结构上也很明显。
根据就业反映情况,经营类就业全部集中在企业,没有人在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经营类工作,但为这些部门就业而开设的经济学课程却占全部经济学类课程的43%,主要有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概论和政府经济学,它们没有给学生就业带来直接的促进作用。其他几门经济学类的课程情况稍好,除西方经济学原理作为基础性课程外,其他课程如货币银行学、劳动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原理等都有服务对象,即可以在毕业生就业岗位中找到其影子,如有学生从银行业务工作,有同学从事劳动保障工作以及企业人事管理工作。
在2013 届毕业生就业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升学比例非常低。在41个同学中仅有2个同学选择升学或升学成功,比例为5%,远低于中国人民大学的37.1%,南京农业大学的17%。从升学方向看(2012届类似),这个专业主要有两个去向,一是经济学,可以选择劳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一是社会保障。对升学选择经济学方向的同学而言,现有经济学课程安排对他们并不利,主要表现为课程杂、方向不明确、缺少核心课程,导致学生在向经济学专业升学过程中遇到障碍。如果升学方向是社会保障,其相应课程则开设较为齐全,一共开设了7门核心课程。但在这种“完美”的课程设置下,选择社会保障作为升学方向的同学仅有1人(2012届为2人),和选择经济学作为升学方向的人数相当,令人质疑其价值。
四、学科建设科学定位
根据以上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可发现,经营类岗位和行政管理类岗位总的占全部就业的比重高达78%,而社会保障类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类等其他岗位占全部就业的比重不到22%,这种反差显示出当前学科建设定位不够理想等问题。首先体现在办学单位设置不合理。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设立了专门学院外,其他高校,比如,福建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均则将其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依托管理学平台办出了特色,对学生培养和就业有利。省内某高校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置在经济管理学院(前身为经贸学院),定位为培养学生向劳动与人事、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及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为此开设了共计10门经济类课程,也办出了特色。江西师范大学则把它放置在了政法学院,目前状况难以显示该平台为专业特色建设带来帮助。当然,新办学科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要面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基于目前收集到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可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首先是培养计划中应该对核心课程进行模块化管理,通过模块引导学生明确对未来的定位。根据历届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在某些岗位类别上的集中趋势,可考虑设置若干模块,比如,经济类模块、行政管理类模块、社会保障类模块等。这里仅关注经济类模块建设。
五、经济类模块建设
对就业信息的纵向比较,有助于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如果不苛求严谨,可以把历届学生培养计划中,经济学课程的变化与历届学生中经营类岗位就业和升学情况作个对比。这里仅以信息收集情况稍好的2012 届和2013 届毕业生为例。2013届毕业生从事经营类有关工作占就业学生中的比例高于2012届毕业生。相应,2013届毕业生的培养计划中经济类课程的门数为7 门,比2012 届毕业生多1门。同时,部分课程的学分也有所增加,如果算上一些外围课程,则相差更多。经济学课程的变化和学生在经营类岗位的就业存在正向相关性,建设好经济类模块有助于学生就业。
经济类模块建设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服务和致力于经营类岗位的同学,一是服务于在其他岗位的同学。两类同学就业目的不同,对经济学课程体系的需求不同,因此可分别设立两类经济学模块课程供选择:经济类模块I和经济类模块II。
经济类模块I。主要面向将来准备在就业或升学时向经营类岗位或经济类专业发展的同学。该模块在原来经济学课程中进行整合,主要对原来一些就业贡献小且内容非常相似的课程,比如,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概论和政府经济学进行精简,同时增加一些核心课程和有利于拓宽学生就业面的课程,例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该模块具体包括以下课程: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劳动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从课程数量上看,该模块所包含的课程数量与原来的经济学课程数量相比并无变化,但从就业的现实角度看,则显然设置更加优化,且更贴近当前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或旁听其他课程,再如,消费者行为学等。
经济类模块II。该模块旨在为往其他方向发展的同学提供经济学基础知识,传递经济学思想,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工具。具体开设的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原理、公共财政学、劳动经济学。从课程数量看,该模块包含的课程比原来培养计划中的经济学课程减少3门,学分数量减少9分。这些课程主要是经济学思想、经济学相关知识的普及,它们或者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或者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决策的思维。这个模块课程尽管精简了,但传递经济学基本知识与经济学思想的目的更突出,反而有助于学生未来发展。
六、结论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新设置专业,各高校兴办该专业的时间差距不大,关键在如何结合高校自身资源办出自身特色。作为文科院校,江西师范大学在资源上具备一定优势。但要把这一优势发挥出来,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第一,学校应该重视新专业的建设。
平台对一个学科的发展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政法学院这个平台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的贡献并未显现出来,对学生就业非常不利。另一种选择是设立公共管理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管理学科实力并不弱,但却分散分布在商学院、教育学院、文旅学院和政法学院中,无法发挥规模办学优势。
第二,以服务学生就业为导向,重新明确学科建设定位。就业不能仅依靠学生毕业时学校搭建的各种平台,关键还在学生自身素质、知识和能力。因此,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必须明确未来方向。要实现这一点,学科建设定位必须科学合理,并建立在以就业为导向基础上,只有全面综合分析学生就业情况,才能实现科学合理的学科定位。这种科学合理的学科定位必须最终体现在学生培养计划和课程设计上。而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有益于学生定向培养。在当前学生课时不断被压缩背景下,模块化课程体系有助于缓解课时紧张现象,避免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下降,达到培养有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索[D].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03).
[2]谢勇,李放,周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04).
[3]宗惠.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D].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
[4]朱梅.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如何提升就业能力[J].职业时空,2011(04).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 本科生 就业
1 实习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专业素质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
要想达到社会所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标准,该类院校经济学专业本科生不但需要夯实专业知识功底,更为重要的是将理论灵活地运用于实际操作当中。这样不仅能直接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且更为有助于其深刻理解理论知识,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作用效果。然而,该类院校的本科教育在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就业技能的提升。虽然部分地方综合性大学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在精心修改与完善经济学专业的培养计划,调整课程设置,尽可能增加技能锻炼等活动,但由于这种教育的改良仍有诸多不足之处:较为注重学生校内模型性的体验;实践课程的增开力度有限;课程设置较为单一。故其所产生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而推进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实习计划则恰到好处地弥补了这一不足之处,其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进入经济学专业实战演练这一较为贴近实际的环境中,进而有利于学生就业技能的提高。
2 实习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职业规划具有指导作用
“追求高额的工资”,“贪图舒适的工作环境”,“渴望白领的体面”等一直都是本科生选读经济学专业的主要原因,但这种狭隘的就业思想同时也是促成本科生在面对不利的现实就业背景下仍然选择加入“眼高手低”这类群体的原因之一。这种错误的职业定位与规划为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困难“添砖加瓦”。一旦步入这一误区,本科生就有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换单位,换行业,从而使得他们在工作一定时间后仍然一无所获,失去了由工作经验带来的市场竞争力。对此,华南理工大学针对大学生的就业观问题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受访的学生中有七成人工作5年内至少跳槽两次,这七成人群中有四成左右是选读经济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究其频繁跳槽的根源无非是“收入增长潜力有限”、“工作环境难以适应”、“公司发展前景不被看好”、“个人能力不能得以充分施展”等,其中,有近42.14%的学生将“收入增长潜力有限”作为跳槽原因的首选。显然,纠正本科生,尤其是抱着“就业容易”,“赚钱容易”观念的经济学专业学生错误的就业观非常重要。本文认为,实习是让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深刻认识就业形势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只有让该类本科生认清当前的社会就业情况、市场竞争情况、人才需求情况,才能有助于其切身体会就业压力与就业困难,从而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在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下,结合自身的综合素质来制定与规划合理的职业生涯。
3 实习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市场具有拓展作用
地方综合性大学通过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签订实习基地建立协议等不仅有助于双方建立互信互利的沟通合作机制,而且还为企业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提供新渠道,为该类院校的教学计划优化指明方向,替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参考。一般说来,企业与学校签订实习基地建立协议将会给企业带来诸多益处。一是企业可以根据实习的总体情况完善企业的选聘标准、企业员工的培养方案,从而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能的目的。二是企业通过实习掌握更多的学生个人信息,对于匹配于企业的专业人才,企业可以针对其不足之处予以指导,从而引导其向企业人才所需满足的条件这一方向发展。显然,这为企业的人才选聘提供了成本低、收效快的新途径。就地方综合性大学而言,实习的开展将有利于该类院校发掘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技能锻炼活动安排等方面的长处与不足,从而为其各种教育活动的改进提供突破口。对于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其在实习过程中将获得查漏补缺的机会:对于理解到位的知识点可以灵活的运用于实际操作中,而对于欠缺的地方则可以在实习过程中弥补。同时,学校老师给予的指导、企业相关从业者给予的点拨也有助于其针对自己的短处进行再学习再实践,进而促使其快速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4 实习有助于社会客观公正评价经济学专业本科生
自全国高校扩大招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升,拥有高学历和丰富专业知识的人所占比重逐渐增大。这与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发展方向相一致,恰到好处的满足了市场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的要求。然而,相较于招生人数的持续增长,师资教学力量的扩张速度相对来说较为缓慢。由此造成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出现下滑,实践教学师资不足,高校学生特别是需求量不断增加的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的专业素养由于长期脱离实践教学,所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动手能力难以达标。更重要的是,社会大众将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通货膨胀的不断加剧,社会失业率水平的不断提升等不良现象的产生和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都归咎于从事经济方面工作的人士,并且这种认识波及到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显然,这是社会对经济学专业大学生一个认识误区。要转变公众的态度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让其了解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相关方面,而实习无疑是为经济学专业本科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展示平台的主要方式。这是因为实习能够为企业、社会团体、机关单位等社会群体全面展现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工作情况与能力、实习态度、知识结构、团队精神等多方面的素质,从而有利于其对该类学生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实习是每个大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到实际的工作当中,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发现出自身专业素养的不足之处,才能激励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方向的学习,从而不断充实、强大自己。地方综合性大学、企业及社会对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实习的作用关注度不断提升,且加强该专业学子的专业素养与动手能力,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中企业对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更加强烈的要求实习必须朝着形式多样、不断创新的方向发展。故地方综合性大学在积极组织实习的同时,还需紧密结合经济学专业设置的宗旨与目标,根据经济学专业的特点与社会需求制定贴切合理的实习方案,竭力促成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和主管教师三位一体的实习指导模式,通过发挥其指导作用来引导学生做好实习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相关工作,从而实现预期的实习目标。
实习这一段经历对于每个本科生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有助于本科生优化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而且作为一位老师,它教授本科生诸多为人处世的哲理,使其在实习过程中体味生活的冷暖、事业的艰辛,接触到“象牙塔”里不为传授的知识,从而开阔眼界,大受裨益。充分发挥实习的就业功能将有助于缓解本科生就业难、就业面窄的矛盾,纠正其错误的就业观,是为大学生就业做好铺垫的可行方法。地方综合性大学、实习单位等应当积极形成实习直通就业工作的有关机制,做到为本科生的实习创建新途径的同时,也为其就业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实习就业问题研究,周建军,李智媛,企业家天地,2010.1.
[2]大学生毕业实习的就业功能浅析,邱荣斌,王钦正,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9.4.
[3]实习就业一体化研究,魏魏,吴少云,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4]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实习模式探索——浅议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实习的改革,许巧仙,范莉莉,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3.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行为;效用;决策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1-0084-03
麦可思研究院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0届大学毕业生总数为630万,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9.6%,也就意味着有60多万大学生处于待业状态。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创新高,将超过680万人。根据《中国青年报》与搜狐网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68.0%的大学毕业生认同“先就业后择业”。严峻的就业形势让人们变得现实起来,先就业后择业已成为大学毕业生面对人力资源市场的一种典型的就业行为。
当前,社会各方面也掀起了大学生是应该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应该先择业后就业的讨论。笔者不作简单的价值判断和因素分析,而是希望通过借助经济学“效用理论”对这一行为进行分析,帮助大学生实现理性决策。
就业行为的经济学基础
从根本上说,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就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当今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已经越来越转向个体。个体的就业行为表现在产品市场上,就是卖方提供有限就业岗位,劳动者获取(即消费)就业岗位。这样就会产生个体对好工作的无限欲望与岗位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因而具备了经济学中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的基础。
效用理论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重要基础。一切从个人的效用函数出发,求解约束条件下的个人最大化目标以及由此导出的行为标志均衡结果,成为今天经济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就业是人类获得基本生存的方式,一切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客观存在皆构成就业的内容。因此,就业效用的研究也是经济学效用理论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微观就业理论的重要基础。
由此可知,对大学生就业行为的研究可以运用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进行分析。
就业效用的变量分析
在解释就业行为选择的过程中,我们依赖于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假定,即消费者在消费时,总是倾向于选择他们看来具有最高价值的那些商品。为了描述消费者如何选择消费品,经济学家发展了效用这一概念。效用是消费者消费或拥有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它是消费者对所消费商品给予的主观评价。同理,就业效用就是指个体在从事一项工作或劳动的过程中得到的主观上的满足感或有用性。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假定,人在进行就业行为选择时,总是试图实现效用的最大化。因此,不应该把就业效用简单地等同于可以直接量化的工资或其他可以衡量的任何确指的心理感觉。相反,就业效用是一种科学构想,即指有理性的劳动者如何将有限的生命或就业能力分配到能给他们带来满足的各种就业方式上。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层次需求。把这些需求归结到人类就业行为上,可以区分出经济需求、发展需求、安全需求及情感需求。为了便于分析,在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这一就业行为上,可以把大学生的需求简化为两个变量,即经济需求和发展需求。
我们把纯粹的经济价值追求设定为“经济人”,同样把纯粹的发展价值追求设定为“发展人”。在现实生活中,纯粹的“经济人”或纯粹的“发展人”都是很少见的,因为作为纯粹的“经济人”,劳动者就会失去自己长期的人力资本投资,如北大毕业生当屠夫;同样,作为纯粹的“发展人”,劳动者就会失去生存的基础,如理想主义的哲学家,这不符合效用最大化原则。因此,理性的劳动者在进行就业行为选择时,存在统一的一面。经济需求是发展需求的基础,发展需求是经济需求最大化的保证。大学生就业实际上就是先解决生活生存的问题,属于经济需求。择业就是在有业可就的前提下找更好的工作,属于发展需求。每个大学生的就业行为,都是在“经济人”的追求和“发展人”的追求之间达成一种妥协,在事业与生活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这样才会处于一种满足状态。因此,对大学生就业而言,就业效用均衡实际上就是经济价值追求与发展事业追求的一种成功组合,这样就可以用如图1所示的就业无差异曲线进行衡量。
在图1中,用横轴OJ表示“经济人”追求的高薪工作,纵轴OD表示“发展人”追求的具有发展前途的工作,W1、W2、W3用来表示某大学生满足程度的一簇无差异曲线。
就业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就业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表示大学生进行就业行为选择时,在增加发展需求的同时,必须减少经济需求。
第二,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就业效用,离原点越远效用越大,如图1所示,W3代表的效用最大,W1的效用最小。
第三,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要想提高大学生就业行为的满足程度,就必须同时提高“经济人”和“发展人”追求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无差异曲线会向右上方平移,表明满足水平提高。
先就业后择业的效用模型分析
无论“经济人”追求还是“发展人”追求,都是需要资源的,而资源又是有限的。从现实条件来看,个人就业效用水平受到就业时间和就业能力的限制,这种限制可以用经济学中的预算约束线来表示,如图2所示的AB线。
如果说无差异就业曲线表示的是一种理想追求的话,资源(就业时间和就业能力)约束线则表示的是一种实际可能,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就业效用的最大化。将资源约束线放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必定与其中的一条线相切,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既定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如图2所示,资源约束线AB与就业无差异曲线W2相切于E点,这时,作为“经济人”追求的工薪水平是OM,作为“发展人”追求的工作发展水平是ON,在该点实现了效用的最大化。
然而,由于“经济人”追求的是物质利益,相对具有刚性;“发展人”追求的是精神,相对具有弹性,所以如果两个大学毕业生获得相同薪酬水平的工作,那么工作发展空间较大的那个人满足水平会更高,就业效用就会更大。如图3所示,AB是作为“发展人”追求较低的大学毕业生甲的资源约束线,表示该毕业生不考虑自身兴趣、能力等特征,盲目就业后不再提升自身能力去追求发展,AB与W1相切于E点,表明在该点就实现了人生价值最大化。而CB是作为“发展人”追求较高的大学毕业生乙的资源约束线,表示毕业生乙与毕业生甲获得的工作起点一样,但他对未来工作的发展有较高的追求,并且经过科学的职业规划,努力提升自身就业能力,CB与W2相切,在F点毕业生乙实现了更高的人生价值,获得了最大化的满足程度。这说明,在薪酬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可以通过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而获得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从而获得更大的满足感,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同样,如果一个大学毕业生虽然作为“经济人”获得的工作薪酬不高,但作为“发展人”追求所实现的价值较高,那么他也可以获得同样高的满足水平,实现同样大的人生价值。如图4所示,AB是作为“经济人”追求较低但作为“发展人”追求较高的就业约束线,可以视为大学毕业生甲寻找到与自己能力、兴趣、性格、价值观相匹配的工作,但薪酬水平较低。而GH是作为“经济人”追求较高但作为“发展人”追求较低的就业约束线,可以视为大学毕业生乙获得薪酬待遇较好但与本人所学专业、兴趣、能力不符的工作岗位。两个人的就业约束线都与W曲线相切,表明两个人可以获得同样水平的满足感,即就业效用一样。这进一步说明,大学毕业生在初次就业时,不能过分注重薪酬待遇,可以结合自身条件,采取先就业后择业的策略。
我们还可以发现,如果一个大学毕业生虽然作为“经济人”追求工作所实现的价值不高(薪酬水平较低),但作为“发展人”追求所实现的价值相当高,那么他也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满足水平,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在图5中,AB约束线可视为大学毕业生甲只获得了一份普通工作,但通过进行职业规划,有较清晰的职业目标和较高的就业能力,与W2切于F点,实现了效用最大化。GH约束线可视为大学生乙没有进行过任何职业规划和职前培训而获得了一个收入较高的职位,与W1相切于E点,也实现了效用最大化。比较W1和W2可知,毕业生甲虽然只是获得了较低薪酬水平的工作,但从就业行为中获得了更大的满足感。
通过上面三个定理的图示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大学毕业生在人生的初次求职过程中,不能把经济追求作为职业选择的唯一或首要标准。一个人要获得更大的就业效用,在进行职业决策时就必须遵循就业效用定理,把发展需求甚至安全需求和情感需求等多个变量考虑进来,并且应重视这些变量对就业效用的累积强度。也就是说,大学生在正式就业之前应该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工作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形成恰当的就业期望,然后根据这些方面的情况结合所学的专业和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制定一个中长期职业生涯发展线路图,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鑫媚.68.0%的人认同先就业后择业[N].中国青年报,2007-11-19.
[2]陈惠雄.快乐原则——人类经济行为的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罗传银.就业效用——一个人的生存方式[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4]保罗·萨谬尔森,等.微观经济学(第16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崔卫国,等.个人发展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一、就业与失业问题的经济学研究现状
就业问题首先是经济问题,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学家对就业问题的关注最为密切。
(一)对就业和失业问题的认识
关于失业问题,比较理性的看法是,“失业问题困扰了市场经济国家几百年。当前社会主义国家选择了市场经济模式后,也面临着失业问题的困扰。”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失业是一个大问题。高失业率是对政府的巨大考验。胡鞍钢等人认为就业和失业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各类人群之间的就业竞争愈演愈烈,堪称为世界最大的“就业战争”。因此,扩大就业、控制失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紧迫的、最重要的任务。也有学者指出“失业和就业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话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永远不会消失,也不可能消失;然而失业可以缓解,可以控制。”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充分就业是有可能的”。《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一书中,引用经济学家的观点对我国的就业问题经过一系列的分析之后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好就业难题是完全可能的。”
(二)关于我国失业性质的讨论
人口决定论者认为导致我国失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这种观点不仅被多数学者所接受,而且经常见诸政府决策部门的研究报告,成为当前关于我国失业问题的主流观点。早在上世纪80年代,赵履宽就提出我国劳动力总量过剩问题。事实也表明,总量性失业成为我国失业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我国的失业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力绝对过剩的失业。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目前遭遇的情况完全不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和新增就业岗位缺口在1200万左右。这种局面将持续到本世纪中期。但学界也存在截然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蔡通过观察人口转变在中国的变化过程和趋势,指出“在经历了一个中国特色的二元经济增长阶段后,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正在消失,刘易斯转折点已初见端倪”,并预计中国劳动年龄人口2017年左右停止增长。
(三)就业增长与就业的关系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厉以宁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对“就业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就业与经济的循环关系学说。这种学说认为,“低效率”的“高就业”对经济发展有害而无益,最终对就业本身也会带来不良影响。采取“保效率”政策时,才能促进经济增长,从而有利于扩大就业。在讨论70年代末期青年待业问题的形成原因时,厉以宁认为主要原因是生产水平低,造成“供给不足”导致的结果。
关于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关系,普遍的看法和政策的依据是“经济增长是拉动就业增长的火车头,是促进就业的根本之策”。而一些学者通过对“奥肯定律”在中国失灵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变化之间没有显著关系。于是他们提出“治理失业和扩大就业,首先必须成为政府经济政策的一个独立目标,而不能被淹没在经济增长目标之中。进而它又应该成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一个优先目标,排在政策优先序列的首位。”“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当然是以就业为先。”陈淮指出,我国的特殊性决定必须选取就业优先战略。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有学者从2008年末到2009年采取“保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就业的角度出发,提出应当树立和真正落实就业和经济增长并重的战略。
(四)关于就业模式
我国传统的就业模式可归纳为“低工资高就业”;“终身就业制”;“行政安置,隐性失业”等。围绕就业模式问题,杨宜勇在考察“美国模式”、“日本模式”、“荷兰模式”特征基础上指出,“中国就业模式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二、几点认识
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就业问题经济学研究的简单回顾,笔者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一)就业问题的经济学研究影响深远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变革过程中,理论界对社会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影响和指导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从我国的就业战略的演进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学家关于就业问题的研究成果对政府的就业决策和就业战略调整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二)就业和失业问题的研究领域正在扩展
就业与失业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个社会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这既是学术繁荣的需要,也是就业理论指导我国就业和失业治理工作实践的需要。在“中国经济并没有、也不会进入衰退,只是受到了国际金融的冲击和影响,放缓一些速度而已”的背景下,中国的就业与失业问题仍然是经济学和相关学科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三)我国的就业学说会不断丰富和发展
经济学专业主要课程
《经济学基础》、《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金融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公司理财》、《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当代中国经济》、《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网络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公司财务》、《市场营销》、《企业经济学》等。
经济学专业就业方向
从近几年就业情况来看,经济学专业毕业生通常有这些流向:
1、商业性质的银行,其中包括中国工商、建设、农业银行等四大行和招商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2、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等;
3、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4、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5、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6、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顾问公司.大型企业财务公司;
7、国家公务员系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
8、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等。
拓展阅读: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关键词:就业理论;就业问题;借鉴
中图分类号:F0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4-0016-03
一、引言
我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近几年经济增长率都在10%左右,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经济的高增长没有带来高就业。进一步讲,就业形势的好坏,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而言,一定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增长也是一定的,然而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却不是很明显。
最近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就业增长却相对缓慢,中国目前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存在大量的大学、大专毕业生面临就业选择,甚至毕业就失业的境况。可以说,中国的就业压力很大,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局部就业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因而面对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我们应将视野放宽,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充分借鉴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就业理论研究的成果,解决就业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西方就业理论演进剖析
就业这一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西方经济学家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就业理论。西方经济学家对就业问题的长期研究和探索,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就业理论。如古典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就业理论等。
(一)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
萨伊定律是古典经济学派就业理论的基石,其基本内涵是供给创造需求。该学派经济学家代表人物有马歇尔、庇古等,他们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出发,认为市场上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发调整。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相互作用决定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供求平衡时的就业量就是充分就业水平。进而认为,只要不存在工资刚性,工资率可以自由伸缩,市场机制能自由的发挥调节作用,可使一切可供使用的劳动力资源都被用于生产,劳动力市场总能达到就业均衡,长期持续的非自然失业不可能存在,存在的只是自愿失业和短期性摩擦性失业。
他们认为,解决失业问题的办法是消除货币工资的刚性,使货币工资能够随市场的需求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古典学派将自由竞争作为前提条件,主张市场调节平衡就业,否定了失业问题的普遍性。但换个角度理解失业的产生仍然是有可能的,失业问题正是竞争不充分所导致的结果,要解决失业问题首先就应该解决劳动力市场竞争的不充分问题。
(二)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凯恩斯就业理论是以有效需求原则为核心,认为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失业之所以持续不断,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一般情况均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即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不足,由此造成较多的社会失业,即不充分就业。凯恩斯主义的促进就业理论实际上主张降低工资,即在不降低名义工资的情况下,降低实际工资。但前提是扩大总需求,因为总需求的扩大,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工人名义工资不变,但实际工资相对减少。为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认为,必须摒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依靠国家干预,提出需求管理政策,从而达到促进生产,增加就业的目的。
(三)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相继陷入“滞胀”的困境,凯恩斯理论失灵了。因而以托宾、杜生贝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经济学家提出“结构性失业问题”,力图用市场结构的变化来解释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症,认为是微观市场的不完全性和结构变化引起滞胀。得出结构性失业是因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结构失调,结构性失业的存在必然引起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由于强大的工会力量使工资易涨不易跌,所以尽管社会上存在着失业,但货币工资却不下降,而只要存在工作空位,货币工资就会迅速上升。于是,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就转化为失业与货币工资上涨并存,进而转化为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并发症。该理论主张从就业内容或就业结构角度来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如政府要指导收入政策,即政府要采取措施限制工资和物价的上升,以缓和通胀;注重完善劳动力市场,缓和因劳工市场技术结构变化造成的失业;适当修改完善失业补助金制度,激励失业者就业。
(四)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就业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市场理论主要包括名义工资粘性和实际工资粘性两方面。名义工资粘性是由于长期劳动合同的存在和交错调整工资所致,工资通常是由于工会与企业通过谈判订立的合同而固定下来的。在合同有效期限内工资不能随市场供求行情而调整。即使没有工会组织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因受有合同的企业粘性工资的影响,工资也不会轻易变动。隐性合同理论认为,雇员与雇主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之间会形成某种稳定收入的非正式契约,从而使工资具有粘性。隐性合同导致失业的原因是由于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厂商和工人因信息有限,决定了均衡合同出现无效率的非充分就业,因而通常会解除工人。效率工资论则说明了雇主会主动付给员工高工资,以提高雇员的生产积极性,提高跳槽和偷懒的机会成本同时吸引有能力及高技术人才。内部人――外部人理论则指出,内部人由于受到劳动转换成本的保护,在工资决定上有着重要的讨价还价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优势和地位。致使工资调整主要取决于在职人员而不是失业者,于是,便可能出现非自愿性失业。因而解决失业问题政府就要干预工资合同,要减少工资粘性,增加工资弹性,使工资能够适时适度灵活调整。
(五)反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反古典”学派主张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借鉴日本的经济模式及行政主导性的市场经济模式。在就业问题上,强调在保证企业自由用人和求职者自主择业的前提下,在保持企业活力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同时建立稳定就业,劳动力流动平缓、劳资合同和工资差距较小的劳动力模式。
三、西方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启示及借鉴
(一)古典学派就业理论的启示及借鉴
首先要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和就业歧视问题,完善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充分竞争。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不充分表现得很突出,市场存在严重的城乡分割和地区分割,就业歧视随处可见。就业招聘中存在严重的歧视性条款,如户籍歧视、地域与方言歧视、学历歧视、性别和年龄歧视乃至身高、相貌等身体歧视、婚姻状况歧视、犯罪经历歧视、姓氏歧视等等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招聘中的一个正常现象。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正常发展,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导致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因而必须加强透明化、公平化、法制化和市场化。
其次,为了规范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运用市场价格机制调节的同时要严格落实劳动用工合同制度,同时要鼓励企业履行现在流行的SA8000社会责任认证标准的相关规定,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二)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启示及借鉴
凯恩斯就业理论强调宏观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政府对对外贸易的干预和实行税收政策等来调节就业,是一种总量就业理论。它只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总就业量的变化、就业水平的高低,而不分析就业的结构。由于它只强调从增加有效需求来解决失业问题,忽视对劳动力供给方面的管理与改善;只强调投资总量的增加而忽视投资的就业效率和投资结构的优化。因此,中国在通过政府扩大投资规模解决就业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高投资的就业效率,要尽可能投向吸纳劳动力较多的行业和领域。另外,政府应注意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制定有利于增加就业的经济增长计划和产业政策,把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结合起来。因而当前应当实行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选择“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实施以就业为基础的经济政策,优化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新古典综合派的就业理论启示及借鉴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政府应主要从劳动力市场和人力政策来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第一,采取全方位人力资源开发措施,对劳动力进行多层次、多领域、多种形式的继续培训,使劳动者及时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第二,大力发展职业介绍机构,负责信息咨询、指导服务、就业介绍等方面工作,使企业和求职者实现信息对称;第三,减少户籍制度对劳动力的限制,增加劳动力的区际流动,帮助解决劳动力和企业进行地区迁移。
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应建立完善就业教育制度,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水平。对于农村学龄儿童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对劳动力加强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以及在岗培训指导等,从而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及时有效配置,消除结构性失业。鼓励引导劳动力在地区、行业间的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再则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借助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加强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特殊群体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等相关信息的,达到信息资源共享。
(四)新凯恩斯主义的粘性工资论启示及借鉴
新凯恩斯主义所提出的工资粘性实际上是劳动力市场自身运行不可避免的现象,仅靠劳动力市场调节是不可能解决的。政府可就全社会工资水平定期进行全国性的调查,并结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本生活水平为基础,制定出基准工资水平以供各地区的企业参考,使得企业工资在合理区间浮动。另外,政府应控制非工资性人工成本的过快上升,以增强工资弹性,例如,股份制企业股利的发放等要按照企业所处的成长阶段采取适当的股利发放政策,以及企业在年终发给职工的年终奖金等都要在合理的预算范围内。因为股利和奖金都是企业非工资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发放过多,有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无论从短期看,还是从长期看,都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及就业。
(五)反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启示及借鉴
可以说反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对现实更具有指导意义。关于就业保证企业具有灵活的用人机制,加强人力资源部的建设,保证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招聘到合适的、合格的劳动力,同时求职者也能够自由灵活地选择适应自己的满意的工作岗位,从而充分地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政府要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制定人口政策,一方面调整教育结构等来控制和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另一方面,国家给与市场活动进行宏观引导,建立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来建立新型的劳动就业体制服务。
四、结语
总之,西方的就业理论对我国寻求解决就业矛盾的途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我国还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不仅依赖市场机制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社会经济总量增长,扩大劳动力的有效需求,还要有市场调控体制改善的制度保证,两者面相辅相成,不可偏颇。
参考文献:
[1]肖静.西方失业理论与中国的就业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6,(11).
[2]刘加强.缓解西部地区城乡就业矛盾对策研究[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罗恩立,孙定东.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进程剖析与借鉴[J].经济学与经济管理,2003,(2).
[4]谭运进.西方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商业时代,2005,(12).
[5]韩志萍.西方经济学家对失业问题的理论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0,(11).
[6]伍希.借鉴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化的趋势,尤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就业结构的巨大变化。经济学专业教育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必须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水平、要求相一致,紧贴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就业为导向。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极为严峻,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就业结构和趋势发生明显变化。现行的经济类专业服务面广,尤其对就业面广阔的服务业存在很多新的专业交叉点,经济类专业有较广阔的天地,而经济学类专业只有办出特色才能增加学生的适销性。高校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结合社会需求将经济学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办出特色,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分工与合作,共同为社会培养更多适用的人才,是政府有关部门及高等院校共同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扬州大学为例,针对就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探讨经济学专业的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培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学专业人才。
一、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主体与特点
1.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主体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成熟,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在不断升温。经济学毕业生的市场需求主体广泛,大多数毕业生进入政府机构、金融机构、高等学校、大中型企业从事政策分析、教学研究、经济管理、营销等工作。笔者就扬州大学2009~2011年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所知可见,目前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连续三年排在首位的均是金融机构,这与目前银行业的快速扩张对人才的需求有关;其次为大中型企业。前两者相加达到68%以上。由于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大,所以进入政府机关的学生数较少,三年合计仅占总量的3.7%,出国和考研升学的比例基本稳定,2010年开始有个别同学开始自主创业。
表1 扬州大学经济学专业就业去向调查
出国 毕业生人数 金融
机构 各类
企业 政府
机构 高校
读研 出国 自主
创业 其他
2009 53 25 16 2 2 2 0 6
2010 54 22 14 1 4 4 1 8
2011 57 20 19 3 3 2 1 8
资料来源:扬州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调查发现经济学专业毕业生三年平均初次就业率在50%以下,许多学生难以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尽管一本文由收集整理年后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0%,但就业的稳定性存在差异。相对而言金融机构和政府机关就业相对稳定,学生跳槽人数较少,但企业尤其是在小企业就业的学生由于其稳定性差,选择重新就业的比率较大,其中2009级毕业生中约30%的学生重新选择了单位。
2.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特点
根据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计划,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因此经济学人才的需求首先集中在高端市场,例如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和大公司市场研究分析师;其次,相对与其他专业而言,经济学专业的理论要求高,知识面要求宽,但实践性能力弱,经济学本科课程设置有面“广”而实用技能不“专”的特点。目前一些重点院校的经济学专业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主要培养方向为从事经济理论的教学研究工作。大多学生选择升学读研或出国深造,提升理论深度。而对地方高校而言,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市场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结构也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应与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并根据市场需要培养人才。
地方高校经济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以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在完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突出能力训练,强化质量第一意识。从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角度,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时应该考虑国家当前经济、行业、产业的特点,也要考虑下一步经济结构的调整、生产方式的转移,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学科设置。高校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根据相关产业和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实际要求,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
二、适应市场需求的经济学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扬州大学作为苏中乃至苏北地区省属高校,其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应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经济学专业课程应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特色。对市场特需的专业人才要重点培养,让学生看到就业前景。在人才培养中,如何鼓励高等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实行“订单式”培养,让学生、家长、用人单位都满意,学校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经济学课程设置需要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应用型经济人才,提升经济学专业学习的价值,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才能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
1.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全方位推行教学改革
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科学设计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结构,建立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创新活动结合的“探究、实践”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按照素质教育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改革教学内容,注重学生思维方式和能力培养,修订教学计划,改革课程设置及内容,增加实践能力的训练,着眼于培养学生“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善创新”的综合素质。
引进新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课内教学的基础上大力吸引外界力量。如聘请国外专家学者参与学院的教学和师资培训工作,开拓广大师生的视野,促进专业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同时经常邀请来自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为学生开办讲座,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学习与社会的适应性之间的差异,提醒学生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以便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学校邀请来自地方政府部门、地方企业家和行业的知名人士构成的专家团队组成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根据市场与地方建设的需求为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出谋划策。这不仅有利于学校的专业建设密切结合社会需求,培养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设计研发型创新创业人才,同时也为毕业生的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2.营造良好的个性发展氛围
学校还积极营造良好的个性发展氛围,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通过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弹性学制”扩大选修学分比例,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选修空间,服务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由“知识型”向“创新型”转变,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
3.强化实践教学
(1)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教育部明确规定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按照学校要求,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加大对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目前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达到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24%以上。
学校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系统化,逐步形成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性实验、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共存的实践教学体系。独立设置实验课,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改变过去实验课主要限于验证理论、单纯掌握操作技术的做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自拟题目的实验内容。
(2)夯实平台,加大对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学院建立了财经综合实验室,在硬件、软件上不断投入,现实验室占地982平米,有联想计算机400多台、服务器6个、多媒体教室8间,各类教学实习软件齐全,建立了erp系统、世华财讯系统(卫星实时接收各类全球及国内经济、金融、股票、外汇、期货、贸易等信息)及金融交易模拟系统、会计仿真系统、会计电算化系统、电子政务系统、人才测评系统、国际贸易实作模拟系统、电子商务模拟系统、计量经济学分析系统、统计学应用软件包工作平台等。实验室进行开放式管理,现已成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自主实验、毕业论文写作等活动的重要场所。
4.建立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
加强教学基地的建设是落实实践教学环节、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备条件之一。学校和扬州发改委、扬州市委农工办、扬州市邗江区、广陵区等单位企业合作共建了42个校外实习基地,形成了集实践教学、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为一体的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平台。学院定期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开展调研实习活动,在实习过程中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带队,给予指导。实习结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实习报告。这些基地对培养学生实践意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了解理论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基本过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基地共建,学院加强了与政府研究机构的联系,经常选派学生参加相关课题组调研和报告写作。近几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了扬州百家企业访谈、扬州“十大”经济人物评选、扬州经济论坛报告等活动,开展了纺织集群、新农村建设等系列专题调研。
5.实施科研资助,拓展创新人才培养新空间
设立专项资金,面向全院学生开展科研资助,积极鼓励学生申报研究课题,使本科生较早地接受了研究训练,促进了师生交流和教学相长,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因材施教具有较好的效果,找到了一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此外,学院组织开展各种技能比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学院主办的“股票交易模拟大赛”、“商务谈判模拟大赛”是全校性的特色技能比赛活动,已举办六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影响。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学院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学生创新意识得到显著增强,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6.强化学生科研训练与学科竞赛,加强综合技能训练
实行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学术活动为辅的互补教学模式,加强课内知识在课外的实践与应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定期开展各类学生学术活动,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构建创新能力训练的实战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学术沙龙、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学术沙龙完全模仿学术会议的模式开展,并选派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评,让学生在实践学术活动中训练理论创新思维和能力。通过选派优秀教师组成项目指导团队,以兴趣和特长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组成项目研究小组,构建了团队集体指导和指导教师分别指导相结合的“总—分—总”的指导、训练机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内容摘要: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开拓的宏观经济理论被称为继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以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的理论曾经流行于二战后的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学界,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视为制定经济政策的基础。因此,研究凯恩斯人口经济思想有助于我们把握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特点、各种反危机政策措施和世界经济学理论演进,进而更好地兼融世界各种经济理论的合理成份,为合理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人口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凯恩斯 人口经济思想 评析
凯恩斯的人口经济思想渊源
凯恩斯人口经济思想批判了以马歇尔、庇古等人为代表的传统人口经济学说,尤其是批判了以庇古为代表的就业理论。庇古的就业理论是以完全竞争为前提的,庇古认为造成失业的根本原因是在于货币工资不能够降低,而解决失业问题的手段就在于实行有伸缩性的工资政策,即降低货币工资的政策,以刺激劳动需求。庇古认为充分就业是常态,劳动市场里的出清是正常现象,只要控制好货币工资的伸缩性,长期大量的失业问题是不可能出现的。凯恩斯认为,1929—1933年经济危机冲击了上述不会产生失业和危机的观点,现实证明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性。传统的人口经济学以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作为条件和假设的经济自由主义为核心,主张国家不干预经济,市场机制自动调节就可以达到充分就业的市场均衡。与其相反,凯恩斯新的人口经济理论核心在于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以解决失业问题。
凯恩斯人口经济思想按其主要继承情况而言,继承了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学说,孟德维尔《蜜蜂的寓言》所揭示的人们的高消费可以促进繁荣的学说,霍布森的过度储蓄导致失业和经济萧条的学说。
(一)马尔萨斯人口经济思想
马尔萨斯承认一般商品生产存在过剩的可能性,认为产生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马尔萨斯在他的《人口论》中提出了以收获递减规律为基础的人口原理,他把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归结为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关系,把人口增长完全看成纯粹的自然现象,提出了两个公理: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第二,男女两性之间的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他从两个公理出发,提出了人口增长和生产资料增长的两个级数的假说,认为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生活资料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是自然的、永恒的规律,只有通过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手段来消灭社会下层,才能削弱这个规律的作用。马尔萨斯在《人口论》中还揭示了人口受经济抑制的消极作用与人口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有着内在联系,从两者的结合上揭示了人口与经济的动态过程,人口增长受生活资料的限制,人口增长随生活资料的的增加而增长,而由于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不同,人口增长不断超过生活资料的水平。
马尔萨斯把人口论用于经济学,系统研究了人口问题,对凯恩斯人口经济思想的产生具有极大影响。马尔萨斯对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分析,奠定了分析劳动需求、人口与劳动工资等人口与劳动关系的基础。他以商品的供求情况决定价值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维持劳动基金”论,他认为工资的高低取决于劳动力的供求情况,由于用于维持劳动基金的比例是既定的,因此在劳动市场上,因人口增加导致工人的供给超过了需求,使工人所得的工资呈下降趋势。他否定了作为古典经济学基础的萨伊法则,批判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关于人口增长直接成为有效需求增长的理论,主张人口增长与工资基金的扩大之间存在的速度差异,并揭示了过多的资本积累会产生全面的过剩供给。而过剩供给可能会因为有效需求的不足而发生,从而主张为消除失业、克服危机,应扩大有效需求。凯恩斯继承和发展了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理论,最终发展成为有效需求原理。
(二)孟德维尔《蜜蜂的寓言》
孟德维尔是英国作家和经济学家,他把人类社会比喻为一个蜂巢:“这些昆虫生活于斯,宛如人类,微缩地表演人类的一切行为”。在“这个蜜蜂的国度”里,每只蜜蜂都在近乎疯狂地追求自己的利益,虚荣、伪善、欺诈、享乐、嫉妒、好色等恶德在每只蜜蜂身上表露无遗。令人惊异的是,当每只蜜蜂在疯狂追逐自己的利益时,整个蜂巢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后来,邪恶的蜜蜂突然觉悟了,向天神要求让他们变得善良、正直、诚实起来。“主神终于愤怒地发出誓言:使那个抱怨的蜂巢全无欺诈。神实现了誓言……”,接着,在整个蜜蜂的王国中,一磅贬值为一文,昔日繁忙的酒店渺无人迹,不再有人订货,全国一片萧条景象。在其寓言中,一群蜜蜂在高消费和奢侈生活中,社会繁荣富裕;同样一群蜜蜂在实行节约和致力储蓄时,社会走向衰落和贫穷。这种高消费促进繁荣的学说,要比马尔萨斯有效需求不足和一般商品生产过剩要早一个世纪。凯恩斯大量引证了孟德维尔的观点,为他的学说长期遭到抨击而感到不平。
(三)霍布森收入分配与经济萧条
霍布森是英国经济学家,他主要研究了帝国主义和有效需求学说,他在《工业生理学》一书中指出,经济萧条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的不足。他的理论中涉及到收入分配问题,他认为,当人人都储蓄的时候就会造成储蓄过度,也就是意味着消费不足,这样所产生的后果就是社会变穷、工资下降、工人失业、工商业衰退,也就是产生经济萧条。霍布森在1894年的《现代资本主义演进》和1896年的《失业者问题》中再次重申了有效需求不足的观点。
霍布森考察了收入分配不公造成穷人购买力不足和富人储蓄过度等问题, 并进一步考察了产生经济周期的制度根源。霍布森否定了社会利益的和谐一致观点,提出了通过政府来干预经济的思想;霍布森关注劳动者的消费福利问题的思想、为以后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而成为福利经济学的先驱者。凯恩斯认为《工业生理学》一书中的思想是有划时代意义的,并赞扬了霍布森对传统经济学的批判和过度储蓄会导致失业问题和经济萧条的学说。
凯恩斯人口经济思想综述
凯恩斯人口经济思想的核心是他的就业理论,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决定实际就业量,有效需求大小决定就业水平高低。凯恩斯围绕这一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人口经济思想的论述。
(一)生产与人口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原理是人口与生产力的表现,但是把人口放在消费者的角度上来看,造成不能相互适应的一种原因是人口数量过多,使消费总量超出了当前的生产力水平,从而影响到生产中的积累,构成对生产力的阻力;另一种原因是人口数量过少,难以产生使生产可以持续下去的适度需求,不足以对生产力形成推力。凯恩斯还认为当总供给价格大于总需求价格时,企业主就会因为生产无利可图而不得不缩小生产规模,裁减员工,从而使社会就业困难;反之,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企业主就会因为生产有利可图,从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为充分就业提供有利条件。只有总供给价格等于总需求价格时,两者处于均衡状态,企业主才能既不缩小生产规模,裁减工人,也不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工人。这种当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处于均衡状态时并且企业主的预期利润达到最大时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凯恩斯进一步认为,社会在任何时候都有一个有效需求,以及相应的就业量,但这一就业量并不一定是充分就业量,通常小于充分就业量。这种状况的存在,是由于在没有国家干预的条件下有效需求总是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偏好规律的作用。
(二)就业理论
凯恩斯之前,失业被分为两个范畴: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所谓摩擦失业,是指劳动市场的功能缺陷所引起的摩擦所造成的失业。例如,消费者偏好所引起的失业、季节性失业、对工作机会信息不充分所引起的失业。所谓自愿失业是指由于国家或地区立法、社会习俗、集体议价、对变化反应不灵敏、固执己见等原因,工人不能接受现行工资或较现行工资稍低的工资造成的失业。凯恩斯提出了第三个失业范畴,即非自愿失业。凯恩斯把非自愿失业定义为:“当工资品价格比货币价格有所提高时,如果愿意按现行工资工作的劳动总供给和现行的工资下的劳动总需求都大于现有的就业量,那么就存在非自愿失业”。凯恩斯提出的充分就业主张,不是指完全没有失业,凯恩斯对其有特定的解释,他说:我们把没有“非自愿”失业的状况称为“充分”就业,“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同“充分”就业并不矛盾。按他的解释可以理解为只要解决了非自愿失业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也就说只存在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
凯恩斯认为一个国家的有效需求D是根据消费需求C和投资需求I决定的,消费需求C取决于就业劳动量L,投资需求I取决于就业劳动量L和人口、技术和制度等其他一些因素Q,所以总需求函数可写为D=C+I=f(L,Q)。总供给Z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依赖于就业劳动量L,所以总供给函数可以写为Z=φ(L),为使经济达到均衡水平,有效需求D必须与总供给Z相等,在Q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从φ(L)=f(L,Q)求得均衡就业水平。然而现实经济经常出现不完全就业,按照凯恩斯的理论,降低利息或扩大政府支出,增加投资需求,可以使有效需求加大,从而吸收闲置劳动力,达到完全就业。
凯恩斯就业理论是先假定货币工资和价格保持不变。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是决定社会就业量的重要因素,是否能够达到充分就业,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由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偏好造成的。针对就业问题,凯恩斯主张在消费和投资不足时,只有通过政府干预经济政策来提高社会的有效需求,才能促进生产领域的发展,减少失业,从而实现充分就业。
(三)人口增长与适度人口
1937年凯恩斯在其发表的《人口缩减的一些经济后果》一文中,把人口缩减作为导致经济停滞、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从而形成了人口经济学中的“长期停滞理论”。他认为有效需求的决定因素是生活水平、人口数量和资本技术。当时英国资本技术的发展长期以来呈下降趋势,人们储蓄和消费已成习惯的稳定性,使生活水平不可能在短期内有很大幅度提高,因此扩大有效需求的主要途径只能依靠人口的较快增长。而且他还认为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将有利于增加企业家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从而激发更多的投资活动,促进经济增长。凯恩斯把人口的缩减看成是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这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因为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就开始了因生育率下降而导致的人口转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逐年降低,到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人口增长已趋于静止并在规模上呈现缩减。而此时的经济中却存在着大量的资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闲置,这种闲置主要是由于消费上的停滞从而使生产不足引起的,人口增长的停滞引起的人口缩减是导致消费不足的原因。因此,凯恩斯从促进有效需求形成的角度认为人口的快速增长要优于人口的缓慢增长是有一定道理的。
凯恩斯认为人口减少要比人口过剩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更为严重,他根据当时人口增长的缩减趋势指出,人口增长趋于静态或减少,可以免除马尔萨斯“过剩人口的魔鬼”,但人口缩减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带来的后果是慢性失业和经济长期停滞,所以又会引发马尔萨斯“已失业资源的魔鬼”,并且会产生日益严重的影响。凯恩斯着重强调了人口增长的需求效果,旨在扩大投资和消费,进而使经济恢复均衡。他认为人口增长会给企业家带来新的期望,即使投资过剩也会在以后恢复均衡。
凯恩斯人口经济思想评析
凯恩斯的需求理论成为当时西方的主流经济学,他的理论在二战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资本主义国家长期进入“滞胀”期,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走出历史舞台,逐渐被自由主义的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所取代。
怀纳在1936年《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题为《凯恩斯先生论失业的原因》的评论,他认为凯恩斯使就业量增加、实际工资减少作为基础,这是对收益递减规律分析的不适当运用的结果。凯恩斯的需求理论建立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三大定律基础之上。凯恩斯认为这是由人天生就有爱好储蓄的偏好心理所决定的。可以推论:随着社会产出增加,在消费边际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必然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导致消费与生产脱节,从而形成生产萎缩和失业现象。凯恩斯认为,消费倾向是由社会习惯等因素决定的,在短期内很难改变,为了弥补消费不足,增加投资就是重要的手段,但凯恩斯认为由于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的作用,也将引起私人投资不足。
弗里德曼在1968年发表演说《货币政策的作用》,阐明了货币学派关于通货膨胀、失业、经济波动和停滞等重大问题的政策主张。他基本观点是:不管现实中表现如何,工资是完全有伸缩性的,相应的也就没有非自愿的失业。弗里德曼认为,在经济中存在着某种“自然失业率”,这种“自然失业率”是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的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均衡状态失业率,但是这种失业率是可变的。市场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实际工资率上升,反之实际工资率下降。实际工资率的升降影响着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力的供给。因此,在假定不存在各种人为的、制度的干预的情况下,因实际工资率升降而引起的劳动力供求的变化将会反过来对实际工资率起着制动作用。他关于工资伸缩性的论证,不仅拒绝了凯恩斯用过度需求来说明通货膨胀和用需求不足来解释失业问题的论点,而且否认了凯恩斯的“非自愿失业”。
凯恩斯主义理论上的错误在于缺乏微观经济学基础,实践上的错误在于导致滞涨。实际上经济的衰退、停滞、就业不足,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的产品过剩造成的,是科技进步的阶段性结果,是在优化经济结构基础上的新一轮增长起点。所谓的产品过剩是结构性过剩,而并非全面过剩,这种过剩源于生产性企业对市场信息反应的滞后。政府管制价格、刺激需求尽管会减小经济波动,但代价是延缓经济增长。正确办法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适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总之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出现,是西方经济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历史路标。以后的经济学家们或宣传、补充或批评、反对,形式不断发展变化,但其人口经济理论至今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
凯恩斯人口经济思想对中国的意义
(一)中国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原因
对于我国现阶段而言,在凯恩斯影响有效需求不足的三个因素中,生活水平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即人均收入较低而导致的生活水平较低是导致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性原因。虽然有些学者将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归结为东南亚金融危机下引起的出口下降、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下降和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等因素,但是它们只能部分地解释我国的有效需求不足,而且这些因素本身也是由于人均收入较低而凸显出来的。尽管人均收入并不能说明财富在社会的分布状况,但是中低收入的城镇居民和低收入的农村居民构成了我国消费群体的主体,我国的整体生活水平较低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人均收入较低、可支配的货币不足,是使人口数量优势不能转化为市场优势,进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性原因。如果人均收入和整体生活水平较高,内需旺盛,出口下降对有效需求的影响将不会如此明显;如果人均收入和整体生活水平较高,人们的自我保障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强,也不会在大范围内出现对未来预期的下降;如果人均收入和整体生活水平较高,则仍然可以保持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起到有效地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我国目前的有效需求不足,只是相当于实际购买力的不足,而从长期来看我国还是一个尚未被充分开发的最大的世界市场。从长期角度来看,有效需求的形成更主要的应该是使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提高,靠调整内需的扩大。
(二)凯恩斯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为了能够缓解中国面临的严峻就业压力,国家制定了扩大内需,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拉动出口的政策,希望通过扩大国内市场的购买力来扩大国内的总需求。并积极扩展海外市场来扩大出口,以此来拉动生产,扩大国内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就业。政府不断运用财政政策,加大财政的投资力度,希望通过投资来拉动经济发展,通过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生产的繁荣,增加对社会劳动力的需求。同时中央银行不断调低利息,希望老百姓在银行的巨额存款能够进入流通领域,转化为社会巨大的消费能力,让消费的繁荣带动经济的繁荣,促进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但是,由于政府投资的低效率,并没有有效带动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巨大需求。银行调低利率也没有使银行存款减少而流向消费市场,带来消费的繁荣,国内市场依然疲软。对外贸易虽然不断扩大,但是也遇到了很大阻力,造成整个国内的生产力大量闲置,大量工人下岗失业,新增就业人口找工作困难。我国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拉动内需:
1.完善市场机制,建立成熟有效的市场体系。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能够有效减少社会失业率,积极服务于社会,政府的很大部分工作都与就业和保障有关。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时间还很短,市场体制还不成熟和完善。政府的职能还没有得到有效转变,与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不适应,政府还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对经济的干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角色还没有真正到位。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过于微观化和行政化,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过于苛刻,行政审批过多,不利于个人的自主创业。
2.积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拉动经济和就业的有效增长。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除了要求政府建立必要的社会保障体制之外,政府还应该有效控制居民的生活成本,将一部分带有一定公共性质的服务和产品进行必要的政府补贴。国家要适度控制物价水平,使通货膨胀率控制在较低水平,这应该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同时,居民应该改变一切均从节俭出发考虑问题的思想,必要的消费不但有利于增进个人的福利,还有利于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对各种形式的消费大力提倡和鼓励,加强消费产品的宣传和展销,多渠道的提供商品的信息,加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加强网上交易的监管和规范。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2007
2.马克·斯考森著.马文春译.现代经济学的历程[M].长春出版社,2006
3.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4.胡耀辉.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与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商品与质量,2010(5)
5.朱富强.收入分配与经济萧条:霍布森的人本思想.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27(4)
6.张超.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启示.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8-6-23
首先,由于春节因素的影响,国家统计局数年前已决定合并一二月份工业生产增加值等多种经济活动指标。这意味着,在1月中旬的上一年四季度数据后,一直到3月初前两个月合并的数据出炉,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经济学家只能依靠有限的贸易、通胀和货币信贷数据来推测经济运行情况。
其次,即使是加上零星的行业指数和企业层面消息的帮忙,所有数据也无一不受到春节所引起的工作天数变化的影响。假设经济学家们观察到一些超预期的变化,也很难理清究竟是宏观基本面发生了改变,还是春节因素引起的短期波动。
除了以上这些短期内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近几年来,经济学家们更加纠结的问题在于,经济形式与政策走向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似乎已经开始挑战其现有分析框架的基础,影响着他们对临界点到来的判断。
经济预测是经济学家的日常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于宏观基本面,特别是增长、通胀和就业的预测;第二部分是对于政策走向的分析和预测。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只有了解政策环境,才能有效预测经济数据;同时只有对经济走势具有一定判断,才能揣测政府决策机构下一步政策的重点。而最近几年来经济与政策形势的变化,对经济学家在这两个方面的分析框架和判断基础都提出了挑战。
一方面,2012年初,多数经济学家都看到了经济下滑风险,并根据一直以来的分析框架和经验所做出的政策判断——应及时采用宽松政策——事实上并没有马上实现。政策最终并没有倒向“保增长”、推出大规模的刺激措施,而是逐渐过渡到“稳增长”的温和调整。
出现这样的偏差并不是因为政府没有看到经济下滑的风险,而是在考虑了多方因素,特别是刺激政策可能对“调结构”带来的负效应以后,政策制定者有意调整了干预经济的方式。这其中固然有从以前政策调控中吸取的教训,但更重要的是,去年经济下滑并未导致失业率大幅攀升,根本没有触及政府要保证就业这个政策底线,因此也就不需要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
原来所谓“保八”的原因在于,多年以来,政策制定者们发现,实际GDP增速持续下降到8%以下,创造就业的任务就难以完成,失业率上升则会影响到社会稳定。但是2012年二季度以来,经济增速持续维持在8%以下,但劳动力市场就业情况良好,工资上升趋势平稳,全年新增就业的目标更在9月就提前完成。
这样的变化是对于传统分析框架中就业预测和政策判断的一次否定。经济学家必须思考,这是否意味着趋势性的拐点出现,从而更新其分析框架或改善分析方法。
另一方面,由于货币信贷出现新形势,短期经济走势预测的框架也面临更多挑战。经济学家短期预测工具一般依赖对于金融状况、企业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及季度内已公布数据(投资、零售和贸易)的分析。从我国实际来看,采用货币信贷等不同金融指标对短期经济活动进行预测一直效果不俗。
然而从2011年以来,随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高速发展,传统的银行信贷已不能涵盖绝大多数的新增信用活动,而一直以来最有预测力的广义货币M2也似乎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这意味着,如果仍然不对一直以来使用的增长和通胀模型进行更新,预测结果就会产生更大的误差。
经济学家预测宏观基本面与政策走向所面临的挑战,同样也出现在政府部门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中。如果未能将近期的重要变化考虑在内,沿用原有的思维模式和经济监测手段,恐怕有可能会造成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甚至影响其政策调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另一方面,宏观分析难度加大以及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也会影响投资人对企业业绩和资本市场前景的判断。在可靠信息不足的环境中,市场受到随机事件影响也会产生较大波动。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短期;长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156-02
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把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当作研究个量问题的微观经济学,认为微观以充分就业为分析前提。因而,两种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被纳入同一体系之中。这一理论体系在战后的西方经济学界一直居于正统地位,确立了西方经济学教材和教学的基本框架。但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使得两者共同使用的一些概念却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应用,例如“短期”与“长期”这一组概念。
一、“短期”与“长期”概念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
1.微观经济学中的涉及短期与长期区分的理论。微观经济学中多个理论涉及到短期和长期的区分。例如生产理论中的短期成本理论和长期成本理论;成本理论中的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或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和长期供给曲线以及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或行业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等。这些理论的短期和长期区分并非如字面上简单表现为时期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理论含义的差异。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厂商短期和长期均衡为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为短期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均衡条件下厂商的经济利润可能大于零、等于零或小于零;而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为长期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且等于市场价格,均衡条件下厂商的经济利润必定等于零。
2.微观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界定。微观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从生产的角度来看,为了解决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便涉及“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如何生产”是指生产要素在企业内部的配置问题。企业调整经济资源(即生产要素)配置,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经济资源(即生产要素)数量是否可以变动便是微观经济学中区分短期与长期的依据。微观经济学中常假设生产中仅使用劳动与资本两种要素,因此可以用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考察短期生产理论,假设资本要素固定,劳动要素可变,则有短期生产函数:Q=f(L,K)。理论上讲,我们也可以假定劳动要素固定,资本要素可变,则有短期生产函数Q=f(L,K)。特别说明的是,微观经济学所说的短期和长期并不是指具体时间的长短,而是以能否变动全部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作为划分标准,其时间长短视具体情况而定。
3.微观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区分的意义。微观经济学对短期与长期的区分主要体现在生产理论中。通过构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刻画更为全面和准确。尤其是随着生产力的大发展,现代生产这样一种“迂回生产”方式,采用了大量的机器设备,资本规模在一个较长的周期中保持稳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在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面临的约束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要深刻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分别构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显得非常重要。而对于微观经济学的学习,理解短期和长期的区分,更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习微观经济学通常会有的一个困惑就在于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很多的时候会觉得相关理论知识与生活中体验的现实好像并不一致。例如,通过对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理论或垄断竞争市场均衡理论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每个企业长期均衡时的经济利润总是为零。也就是说,长期均衡条件下,企业家能获得的利润恰好等于企业家本人去其他企业打工的工资收入,不会高于这一工资收入,当然也不低于。这就产生了两个疑问:①如果创业和打工收入水平相当,为什么会有无数的创业者投身创业大潮;②为什么现实中,在类似于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行业的无数企业利润并不一致,有的企业赚得盆满钵满,有的企业血本无归?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有赖于对市场均衡利润理论进行短期和长期的区分。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时之所以经济利润等于零,是因为短期中厂商会因经济利润与亏损的驱动而进入与退出一个行业。某一行业,短期中利润大于零时,会有新的企业进入行业,从而导致行业供给增加,行业经济利润减少趋向于零;短期利润小于零时,行业中会有企业退出,从而导致行业供给减少,行业经济利润增加趋向于零。短期均衡时,企业经营的利润可能大于零也可能小于零,而企业经济收益依赖的是短期行为而不是长期行为。正是追逐短期经济利润的勇气与实际能力,诱使了创业者投身创业大潮。也由于短期均衡时可能出现的盈利或亏损使得企业出现优胜劣汰。
二、“短期”与“长期”概念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
1.宏观经济学中的涉及短期与长期区分的理论。宏观经济学中涉及到短期和长期区分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与微观经济学类似,相关理论直接区分为短期和长期理论。例如,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这些理论的短期理论和长期理论也不仅是如字面上简单表现为时期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理论含义的差异。例如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总是垂直的,而不同的宏观经济学流派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描述是不一样的,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常规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古典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第二章情况下,相关理论的短期和长期区分不是那么明显,对同一问题的短期和长期研究分属不同的理论。例如,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可分为短期国民收入决定和长期国民收入决定。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主要是运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AD-AS模型和IS-LM-BP模型四个模型分别介绍了不同条件下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而长期国民收入决定主要是指经济增长,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有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等。
2.宏观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界定。宏观经济学研究资源利用问题,涉及到以下几个相关的问题:一是产出是如何核算、如何决定的;均衡产出条件下的要素约束问题。二是为什么有时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如何保证全社会的稀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增大国民收入,改善人类福利的问题。三是如何用既定的资源实现生产能力的长期可持续增长问题。四是如何实现通货的稳定,如何实现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的增长问题等。资源的充分利用实际上就是指各类生产要素都实现充分就业。在市场机制下,各类生产要素能否实现充分就业,关键在于市场上要素价格能否迅速波动调整从而实现要素供求均衡(市场出清)。而宏观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界定的主要标准就是看能否通过价格的波动调整实现市场出清。短期内由于价格刚性(粘性)会导致宏观经济中生产要素供求不均衡,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长期内价格总可以得到调整使得宏观经济中生产要素供求均衡,实现充分就业。例如,凯恩斯主义认为短期内名义工资水平不变,物价水平上涨导致实际工资下降,生产利润提高将推动企业扩大生产,总产出增加,因而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而长期名义工资水平可以自由波动调整,劳动市场供求均衡实现充分就业,总产出维持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而不受价格变化影响,因而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宏观经济学中对于短期和长期的界定还有第二种情况,货币主义对于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解释运用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长期菲利普斯垂直。货币主义中短期和长期的差异表现为居民的适应性预期差异。货币主义认为居民依据以往经验而对经济变化形成适应性预期,短期适应性预期往往不能准确预期经济变化,但长期经过修正可以取得准确的预期。当物价上涨时,短期内居民低估物价上涨幅度高估自己的工资,导致劳动供给增加失业率下降,从而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长期内居民准确预期物价变化,劳动市场供求均衡,失业率维持在自然失业率水平而不受物价变化影响,从而菲利普斯曲线垂直。
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干预劳动力市场的一种手段,目的是保证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能够满足其自身及家庭成员的基本生存需要。最低工资立法始于19世纪末新西兰颁布的《工业调节及仲裁法》,该法旨在通过对最低工资的裁定来解决劳资纠纷,消灭“血汗工资”。
二战之后,几乎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都相继制定了最低工资法。其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颇为流行,是各种社会力量博弈的结果。无论在哪个国家,对最低工资法情有独钟的主要是大大小小的政客。因为各种各样的选举不断,政客们竭力招揽选票。为了获得基层选民的支持,他们经常许诺:一旦当选就提高最低工资线。对执政者而言,为了赢得支持,也倾向于提高法定最低工资,从而建立亲民形象。
最低工资线涉及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矛盾和统一。在大多数情况下,社会上支持最低工资线的呼声要高于反对的呼声。其原因很清楚:最低工资线惠及一个特定群体,在短期内他们可以得到具体的好处,因此他们必然会全力支持。即使最低工资线伤害了整体,只要和自己并不直接相关,许多人并不特别在意。
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情况有所不同。虽然竞选、工会的因素并不占据重要地位,可是鼓吹提高最低工资线的呼声似乎比别的国家还强。最低工资线在城镇基层民众别受欢迎。如果有哪个人反对最低工资,立刻就会被戴上为富人说话的帽子,好像成了人民公敌。
事实上,绝大部分的经济学家并不支持设置最低工资线。他们的观点基本一致:最低工资制度不利于扩大就业。最低工资是政府指定的价格下限。如果一部分工人愿意接受比最低工资线还要低一些的工资,显然企业会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可是,受制于最低工资的规定,企业不能雇用这些工人,反而使他们失去了就业机会。
斯蒂格利茨在他的《经济学》教科书中认为:“美国多数工人的工资比最低工资高得多,最低工资立法对这些工人的失业毫无影响。然而,许多经济学家相信最低工资立法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非熟练工人包括刚进入劳动市场的年轻人的失业。”
1996年,有两个经济学者大唱反调,他们说,如果劳动力需求曲线的斜率由负变正,提高最低工资线没准还能增加就业。此言一出就激怒了一群著名经济学家。布坎南教授投书《华尔街日报》说:“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反向关系,是经济科学的核心命题,它体现了这样的预设,即人类的选择行为足够理性,以至是可以预测的。没有一个物理学家会说‘水往上流’,也没有一个自重的经济学家会说‘提高最低工资可以增加就业’。这种说法要是泛滥下去,将无异于全盘否定经济学,使其科学含义荡然无存。”
另一位经济学家米勒说:“多年前,经济学家相信世上没有免费午餐。然而,现在似乎有人发现了一份,即在提高最低工资的建议当中。他们认为,通过法律,把最低工资提高到市场决定的均衡价格上,不会给谁带来任何负担。这是不是天花乱坠的神话?可它在民意调查中很管用。我真替的这行寒心。”
劳动力供给曲线具有向上的斜率,劳动力需求曲线有向下的负斜率,两者相交决定了劳动工资的均衡水平和就业人数。经济学理论反复证明,在市场均衡状况下的整体社会福利最高。如政府设定的最低工资高于均衡水平,必然导致劳动力供大于求。最低工资线越高,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越小,失业问题越严重。提高最低工资线之后,正在工作的部分工人的生活状况会得到改善,但找不到工作的人也会更多。许多经济学家利用各国的历史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提高工资水平后,社会总福利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降低。
西方各国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工资水平较高,雇用的普通劳动力数量不多,提高最低工资线未必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因此,社会的主体为换取社会稳定并不排斥最低工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