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教师意识形态风险点范文

教师意识形态风险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37: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教师意识形态风险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教师意识形态风险点

篇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上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既有占主流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积极向上的思潮,又有近些年来兴起的生态主义、科技革命等新思潮,还有危害社会主义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形形的消极思潮。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非常容易受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以至于走错方向、选错道路,此时政治学科应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然而,大多数时候政治学科的教育导向作用都未能有效体现,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政治教师都在告诫学生: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不对;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学生长期处于“填鸭式”教育模式之下,教育效果不明显。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环境下学生所能得到的人文关怀和教育极为匮乏,作为政治教师,要积极发挥政治学科的作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首先,教师应时刻注重人文关怀,在日常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认识以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如,在讲“商品一货币一商品”的有关知识时,可以提问学生:在商品到货币的转化过程中是生产者承担的风险大还是消费者承担的风险大?答案显然是生产者,因为生产者在商品到货币的转化过程中要承担滞销的风险,一旦商品卖不出去,吃亏的永远是生产者,因为他们已经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商品中,这个过程在经济学中叫“惊险的跳跃”。所以作为生产者要时刻为消费者着想。只有为消费者着想,生产的商品才能卖出去,这显然跟现实生活中一些不法分子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时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时机,要让他们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不可缺失。这样一来,政治学科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再如,当我们讲到纸币发行量的有关知识时,学生知道纸币是不能随意发行的,它跟价格水平、流通速度有关,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纸币发行量受客观规律决定,纸币在一定时期发行多少是有客观依据的。当不法分子大量制造假币并使假币流入市场,纸币的实际购买力就会下降,所以如果有不法分子制造并贩卖假币,必将损害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在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掌握这一知识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主动与制造假币、贩卖假币的不法分子做斗争,自觉做一名守法的公民,为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做出自己的贡献。这种由浅入深、时刻不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显然比“填鸭式”教学方式要好得多,学生也易于接受这种剖析教材知识的方式,并最终用自已所学到的政治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篇2

一、加强组织,明确工作责任人

我系成立了以XX书记、XX主任为组长,XX\XX\XX,各班主任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各小组成员各司其职,责任人严格按照《2019年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分解表》的规定落实任务,确保政治学习、师德师风建设、文明校园创建、思想政治常态化建设、舆情监测和管理等有序化、日常化。

二、抓住关键,分析研判常态化

牵牛要牵牛鼻子,意识形态工作也一样。我系意识形态工作抓住关键阵地、关键人物、关键事件,确保分析研判的常态化。我系主要着重抓好课堂、寝室、网络管理群(QQ群、微信群、家长群等)这三个阵地的意识形态,做好正面引导。抓好教务科长、学管科长、班主任这些关键人物,及时分析、教职工及学生的意识形现状,排查意识形态风险,把控意识形态方向。抓好五四系列活动、工匠精神演讲等系列学生活动及政治学习、教研活动等事件,做好意识形态宣传的融入融合工作。通过抓关键的方式,实现意识形态工作常态化。

三、跟踪反馈,预防及时且得当

篇3

【关键词】意识形态;信息网络化;挑战;对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并迅速普及开来,网络日益成为人们了解信息、学习知识、体闲娱乐的重要渠道和载体,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信息网络化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互联网这一新生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展示了其巨大功能同时也暴露了其不足之处。首先,互联网拓展了信息的传播空间。信息的传播媒介由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扩展到以网络为基础的博客、QQ、微博、微信等新兴客户端并广为人们所使用,扩大了信息的传播空间。其次,互联网增添了人们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新渠道。人们的参政议政由之前的主要通过电话、信函、传真等到当下主要通过网络,民主渠道的扩宽和参与方式的便捷更激发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互联网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素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宣传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渠道,而互联网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网络上存在大量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可供教育者选择和运用,新材料的运用能有效激发起受教育者的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我们接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更要注意规避风险。首先,西方国家霸占着互联网界的话语权,威胁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由于互联网发端、兴起于美国,因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控制和管理互联网及信息上占有绝对优势。相关资料统计“互联网上97%的信息是出自西方发达国家的英文信息,其中美国的网上信息量占75%以上,中文信息还不到5‰”。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互联网成了一些西方国家向全世界宣传思想、文化、价值观的传播体系。其次,互联网为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提供新渠道。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已经把思想宣传和舆论影响的阵地由传统媒体转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中国第35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至到2014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庞大已经达到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而微博用户数更是高达2.49亿,微博以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社会影响极大著称,这无疑为别国对我国进行更深更广的意识形态影响提供了更多受众和渠道。这意味着我国抵御“网络霸权”工作更难开展。

二、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对策

(一)重视网络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增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

面对信息网络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按照“长善救失,趋利避害”的方针开展工作。要在坚持一元化指导为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活动,把相关要求融入到国民教育中,为广大民众所认可,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循和践行。重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要增强全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广大学生群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适应新鲜事物的能力更强,当然受网络影响也更大。因此要提高广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把它提高到与专业学习同样的高度,从关系到国家民族存亡的高度上贯彻实施,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具体做法是,提升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政治素质;加强批判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培养一批既具有政治觉悟,又具备网络专业知识的人才,占领宣传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阵地。

(二)重视网络文明建设,利用网络创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形式

首先,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政治立场不坚定的人往往会被歪曲、恶意的消息扳倒,从源头上保证纯洁的网络环境的纯洁。在崇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网络文明应当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之重。应当在日常教育中重视网络文明教育,提升全民媒介素养,引导网络主体由他律到自律转变,自觉维护网络秩序、创建网络文明。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一些网络失范行为,但是相关立法工作没有跟上,出现了无法可依现象。因此,应该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立法、执法工作,维护网民的合法权益。其次,利用网络实时把握人民群众思想动态。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最喜爱的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是在家里、办公室亦或是路上,人们无时无刻不徜徉在网络世界里。因此,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把互联网作为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的新渠道,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再次,合理利用新兴媒体。与其他传统网络媒体相比,微博等新兴媒体以其传播更迅速、操作更便捷的特点被广大网友所青睐,但是由于其内容的开放性和低准入门槛使得一些图谋不轨的人士在微博的平台上恶意传播不利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不良信息或不实消息,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为了遏制不良影响,要对信息加以筛选和控制,净化传播内容;寻求法律支持,完善网络立法;实施微博用户后台实名制,确保信息来源的可查性;鼓励主流网络媒体开通微博,引导网络舆论,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在信息网络化背景下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首先要明确当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具体处境,既要抓住机遇扩大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又要应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立足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进行自身调整,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以求保证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参考文献

篇4

为深入贯彻XXX反馈意见精神,按照旗委工作部署,按教育局要求,我们支部聚焦巡视发现问题,认真组织学习研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深入开展谈心谈话,对党支部班子在7项21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查摆,深刻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现将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XXX党支部班子自始以问题为导向,先后通过群众提、自己找、集体议等形式,并结合自查和上级检查等情况,深入查摆了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方面

1.对巡视工作条例重视不够  

我们支部在工作过程中有时会认为做为教师上好课,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主要任务,有时对上级的巡视工作重视不够,上交的材料不及时,材料归档不合理,不全面,不便于检查,有时完成的任务也因为没有过程性材料而导致检查不合格,有时对同志们要上交的笔记等材料出不齐,存放不长久。

对以上问题咱们支部这次召开巡视整改专题组织生活会,进行自查剖析。按照教育系统巡视巡察工作新指示、新要求、新精神、新部署开展工作。

以后对巡视工作要高度重视,对以后巡视出的所有问题都要全面的进行分析,找到产生的原因,进行合理解决。

2.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咱们支部班子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总是觉得意识形态离我们太远,导致重视程度不够,这样就不能及时向支部党员传达一些会议精神和新的理论知识,在今后工作过程中我们要跟紧党的步伐,强化责任意识,按上级要求学习党的最新理论和会议精神及时向支部传达。开展意识形态学习教育。

开展意识形态自查工作,要注意意识形态内页档案建立。做好意识形态“风险点”排查工作。

(二)严守党的纪律方面  

存在遵守工作纪律不严格情况,在有些学习和各种活动中,有的同志不能及时参加,有补学的情况,觉得现在大家的工作繁杂,不只是教学,各方面工作多,有时完成一些支部的工作任务会出现落后现象,今后工作中一定会及时开展上级要求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做好对党员的教育引导工作。

在工作纪律方面对党员的要求也不够严格,检查少,对同志们的工作纪律表现掌握的不够全面,也有不及时请假和及时签到签退的现象,支部要加强纪检监督,规范工作纪律,有事及时请假,另外要求同志在工作时间不得作与工作无关的其它事情,支部会定期抽查,做到对党员全面管理。

二、各类问题的具体整改落实安排

(一)对巡视工作条例重视不够具体责任人是潘红飞同志,做到立行立改,在今后工作过程长期坚持。

(二)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具体责任人是刘双同志,做到立行立改,做好上级精神及文件的传达工作。 

(三)存在遵守工作纪律不严格情具责任人是罗维民同志,做到按照学校要求,做好工作纪律检查工作。

篇5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生物科技风险意识;问题;对策

一、概述

生物科技风险,是指由生物科技方面的不确定性给行为主体造成的损害的可能性。当工科大学生作为科研活动的行为主体,其科技风险意识对科研活动的开展、科技成果的应用至关重要,而具体到生物科技相关专业,大学生的生物科技风险意识决定着其是生物科技风险的规避防范者还是制造者。出于个人防范科技风险、提升生活质量的动机,理工科大学生也必须提升自己的科技风险意识,在科研源头规避生物科技风险。本文对北京部分理工科院校的生物科技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对生物科技风险这一“被制造出来的风险”相当的木然,对生物科技风险的认知停留在普通民众的认知水平,大学生的生物科技风险意识现状堪忧。

近年来,生物科技风险在学术界、政界、社会公众等领域引发热议,如何有效规避防范科技风险成为重点议题。究其根源,我们应当在生物科技风险的源头寻找解决措施与方案,大学生这一潜在生物科研主体成为本文探讨研究的重点。唯有在意识形态层面注重科技风险意识的培育,才能正确的指导科研活动的开展与科技成果的论证,最终把科技风险扼杀于实验室,将具备科技性、效益性的科技成果在生产生活领域予以运用推广。

二、当工科大学生生物科技风险意识现状

1.大学生科技风险知识匮乏,生物科技风险意识薄弱。笔者对生物科学专业方向的大学生问卷进行分析,发现:近70.9%的学生对科技风险的定义认识不足,近41.6%的学生无视自身科技风险意识的培养。当前大学生对于科学技术“双刃剑”的特性认识还仅仅是停留于对现实科技后果的认知,缺乏对科技研发、应用过程中的理念风险、过程风险、结果风险的全面认识。对专业领域的科技风险意识缺乏主动性认知,对自身的理论素养及生物科技风险意识缺乏有意识的培养。

2.学校对大学生理论素养和实践环节方面的科技风险意识培养欠缺。笔者在对相关学校的课程设置分析后发现:理论性课程偏多,实践性课程偏少。大部分理工类高校十分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实践实验、企业实习、研发跟踪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的第二课堂缺少设置。诸如自然辩证法、科技哲学此类方法论课程开设情况令人担忧,大学生在实践环节难以找到意识层面的指导。

3.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的科技风险意识的培养塑造缺少监督。大学生懈怠于自身科技风险意识的培养,为科技风险事故的滋生“营造”了空间。社会公众的科技风险意识具有滞后性,社会舆论往往是在事故发生后起到“追杀”的作用,这对于科技风险的预防规避效果甚差。理工科大学生作为生物科技研发的一大主体,在缺乏社会监督的模式下极易忽视科技风险意识的培养塑造,只是某些带有潜在风险的科研成果危害人类。

三、造成理工科大学生生物科技风险意识缺失的原因

1.学生个人层面

①理工科大学生自身的学识积淀是影响其生物科技风险意识高低的重要因素。当前,大学生在学业方面的自我要求更加宽泛,不再单方面注重理论素养的积淀和专业知识的储备。大学生作为相关学术科研活动的基本认知主体, 在知识探索、科研成果的培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大量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较高的理论素养是指导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必备条件。现阶段,大学生往往借助实验课题来开展自己的科研活动。但是科研选题具有不确定性,如缺乏完备的知识储备存在知识盲点外加现代生物科技的复杂性。有限的认知在此种情况下会忽视对科技风险的重视,进而难以具备指导科研进程的科技风险意识。

②学术道德素养的高低是影响大学生生物科技风险意识的关键因素。在个人荣誉和物质利益等的诱惑下,学术界单方面追求学术建树,忽略学术成果的科技风险,造成严重科技风险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具体在大学生的科研活动中,主要指实验材料的选取、流程的选择、科研成果的论证等方面。如若缺乏较高的学术道德素养,则难以对科技风险有系统的了解认知,对科研成果难以做理性论证。诸如:转基因食品的研发应用,我们看到了其积极方面却无形中忽视了对其给人类身体机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大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学术道德素养才能形成较高的科技风险意识,进而对生物科技成果的研发活动起到正确的引导与评判。

2.学校层面

①相关实验室规章制度不健全,一定程度上无法正确的规范引导学生开展科研实验。大学生的科研项目大多是借助学校的实验室来开展完成的,但是没有明确细化的规章制度对相关实验流程进行规范,则会造成学生主观意识不重视客观实践不认真地现象的出现。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对实验废弃物的处理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致使出现诸如:有害气体泄漏、病原体外泄等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②课程内容设置偏重理论的阐述,缺乏与科技风险相结合的实践。教师以完成量化的教学任务为目的,对学生的科技风险意识培育不够。此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在运用时出现偏差,对相关科研成果的长期效益和负面效应考虑不足。在现阶段的科研进程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与评判者的角色,学生的生物科技风险意识与教师有很大关联。

③对生物科技风险缺乏系统明确的评述。当前,伴随转基因食品、克隆技术、外来物种引进等热点问题的出现,社会公众对生物科技风险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回归到学校层面则由于教学计划的周期性,外加对学术界生物科技风险的论述缺乏系统规范的评述。致使学校难以将对生物科技风险的认知与规避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面,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学生在意识形态层面树立科技风险意识,继而难以采取明确细致的措施应对生物科技风险。

篇6

一、学前教育的现状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对学前教育不重视,甚至许多教师都没有听说过相关的理念。而随着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这一促进儿童智力开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阶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以及部门的重视。

但是尽管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然而当今的学前教育似乎走进了一个怪圈:一方面是教育方用尽方法希望孩子能够在学前教育时期得到尽可能多的知识灌输,以此来提升其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方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而另一方面是家长,一些家长由于自身的因素以及严重的攀比心理,不仅无视教育方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更是在课外时间给孩子安排了大量的课程,使得其从小就负上了很重的担子。而且,教育方的的教育重心却不是放在开发孩童的天性以及求知欲、好奇心等,而是通过“背了多少唐诗,会多少以内的算术”等意义不大的事情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的做法不仅压抑了孩子们的天性,还使得当前的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始终得不到提升,长此以往,不仅会使得教育系统陷入困境,还会对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带来沉重的打击,给我国的未来蒙上了一层巨大的阴影。而且,相当多的学者提出这样的观点:过分加速学前教育的学习会使得学前儿童承担较大的风险,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这种风险会转化为对孩子身心上的伤害。

二、学前教育的基本价值诉求

学前教育的基本价值诉求本身就是通过开发孩子们的天性,以其喜爱的方式来完成脑力的开发,最终使得其不断适应当前的教育环境,逐步过渡到高阶层的教育体系中。从这一方面来说,学前教育是不能离开孩子们的天性以及教育现实的。因此,学前教育的前提便是尊重孩子们的天性以及选择,尊重客观规律,通过适当的活动以及引导来完成对孩子的意识形成的促进和基本形态的认知。

总体来说,学前教育的基本价值诉求如下:根据儿童的天性以及好恶。通过社会主流价值观来加以引导,使得其形成初步的意识形态,同时,尊重其天性的发展,使得其慢慢形成独立的人格,能够在社会上进一步发展。

三、学前教育的教学应对

1.将各类教育活动进行整合

学前教育的基本内容看似简单,实则内中有许多内容。学前儿童的思想常常是天马行空的,而学前教育的基本活动中也会对其思想产生一些影响,而且许多教学活动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其中所蕴含的“能量”也会对孩童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因此,作为教育者,应该尽可能地整合各类教育活动,仔细分析教育活动的利与弊,通过某些联系来使得这些活动能够完成“无缝连接”,能够使得学生在自然的玩耍以及认知中得到思维的开发。从意义上来说,这类的“整合”动作能够打破传统的学前教育的禁锢,活化教育方式,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完成教学活动。

2.教学源自生活,取材于生活

从孩子的教育来说,其一切意识形态以及思维方式都来自于生活。因此,从学前教育的教学方式来说,应该注意从教学中进行取材,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得教学活动生动形象。具体来说,学前教育的教学活动不应该以成人的视角来完成或者界定,而是应该减少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一些实际的,能够触摸得到的自然感官载体来完成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十分符合幼儿的基本认知行为与思想形态。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只有从孩童的角度出发,从生活中进行取材,加强对孩子们意识形态的培养以及智力开发,方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

3.加强生活体验

以往的学前教育方式是十分死板的,往往只有课堂的知识理论,而没有切身实地的体会。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与学前教育的初衷严重脱节的。以此,作为新时期的学前教育的教学方式,应该努力改变这样的现状。通过生活体验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而且,从孩童的角度来说,其基本的思维能力很弱,只能通过生活体验来完成对知识的获得以及积累。因此,从这样的理论出发,应该改变孩子们在教学中的地位,从知识的接受者改编为知识的选择者。加强一定程度上的引导,使得其能够了解活动的真正目的,完成活动的价值所在,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这种“生活体验”方式的教学能够在当前的学前教育环境中获得成功。

篇7

关键词:大学生;人生风险意识;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183-04

一、风险及人生风险意识含义

风险指具有一定危险的可能性和由自然现象、自然灾害造成的客观危险[1]。伴随着人与环境的密切关联,风险日益渗透到社会各方面,体现出高概率性、渗透性、侵害性、扩散性等特征。

人类生存总有一些风险伴随,因而“现在人们想必很有可能还会把风险概念扩展到人生;扩展到一系列问题上,如劳动力市场的不可预测性,以及离婚、疾病等方面的不可预测性”[2]。所谓人生风险,就是人生活在世界上,在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实践交往活动过程或结果中所面临的损失或失败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从社会层面看,可分为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文化风险、生态风险等;从个体层面看,可分为人际风险、价值取向风险、道德风险、生命健康风险、情感风险、就业风险等;从造成风险的方式看,可分为自致性人生风险和非自致性人生风险。

人的一生都会在一定范围内处于某种风险的不确定状态中,这加剧了人们对人生风险的深化认识与反思,并逐步建立起人生风险意识。人生风险意识就是指个体在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人生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危险的一种能动的主观反映。这种反映不是机械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

二、对大学生开展人生风险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风险频发现象为人生风险意识教育提出了迫切要求

近年来,地震、海啸、雪灾、干旱、禽流感、疯牛病、核泄漏、矿难等各种自然灾害、社会灾害、事故频繁发生,直接冲击和迅速蔓延至个体生命、生活、精神世界,造成巨大的毁灭和伤害。与此同时,社会转型的急剧变化,使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学业、交友、情感、财产、健康、社会实践、就业等领域凸显出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风险诱因加剧。这些都为加强大学生人生风险意识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和任务。

(二)开展人生风险意识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积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事业的成功,具有健康成长成才的迫切愿望。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在风险频发的社会和人生领域,用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防范、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风险和灾害。

(三)为大学生步入社会,促进人的社会化发展提供经验和方法准备

风险所造成的灾难总是与幸福相背离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人生风险意识的超前性、主动性教育,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具备预见风险和果断应对的能力。一方面,能够为大学生积累一定的风险防范经验和方法;另一方面,又能深化他们对人生曲折经历的认识和理解,为将来步入社会,正确面对和处置人生实际遭遇的困难和风险奠定基础。

(四)丰富和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的视阈

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解决现有的思想矛盾和已经发生的问题,而要尽可能有效预防可能发生的问题和挫折,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性所要求的主动性、预防性”[3]。人生风险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这样的现实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回避。人生风险意识教育作为全新的话题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正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领域内涵的丰富和拓展。

三、大学生中开展人生风险意识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关于风险及人生风险的意识淡薄

大部分学生通常将风险作为小概率事件而疏忽大意地对待,总认为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缺乏对风险危害事件的知觉、预测和防范意识。同时,大学生社会经验、阅历不足,对周围事物矛盾运动和发展变化的态势估计不充分,对人生风险的发生不可能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虽然大学生价值观和判断力正处于趋向稳定时期,但对复杂事物和现象的分析能力还比较欠缺,难以自发形成洞察、预防风险危害事件的正确观念,更谈不上用科学的方法和知识进行处置。

(二)大学生人生风险意识的教育比较缺失

长期以来,社会外部环境缺乏对公民大众进行自然灾害、社会灾害、突发灾难事件的教育、防范与演练,这与发达国家建立日常宣传和全民教育、防范的机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高校也没有专门开设灾难和风险防范的课程,教师主要专注于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风险危害防范的系统分析和指导。家庭教育中,由于受文化知识和视野的局限,家长普遍关注学生的智育、特长培养,一切都寄希望于学校的教育和对未来成长的美好规划,普遍缺乏对人生领域风险危害的充分估计和考量。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缺乏对人生风险意识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指导

人生风险意识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或“大德育”范畴内容。但学科研究长期关注于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对实践领域急剧变化的问题与现象反映不敏捷、回应乏力、解释力度不够,没能够及时满足大学生在复杂外部环境下对成才的渴求和对人生风险防范的科学指引。至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人生风险意识教育所包含的人生风险的基本概念、特征、类型、表现、传播、控制、化解、处置等问题,都还没有完整、系统的研究,也缺乏实践指导的科学理论和有效经验的借鉴。

四、加强大学生人生风险意识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把人生风险意识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

思想政治教育要用理论指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和“三贴近”,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回应同学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植根于丰富的社会实践,找到学科发展和指导现实的新的理论增长点。在经济全球化、教育终身化、信息网络化的崭新时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展。把人生风险意识教育纳入学科视野,需要重点研究风险产生的自然和社会根源、风险发生和运动的规律、外部环境风险的类型和影响、风险在人生领域的表现和影响、风险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利弊和学校与大学生个体如何应对风险的防范与处置,以及一系列操作范式的内容等。同时,还需要在实践工作中认真研究和积累开展人生风险意识教育在大学生中的接受心理和传播规律等方面的经验,通过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强化大学生的人生风险意识,形成风险防范的辨析、洞察、实践能力,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渴求,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质量。

(二)通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开展教育和实践活动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结合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交往开展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它有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和多样的教育形式。高校应当利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经常性、持续性、广泛性、渗透性、潜隐性等特征寻求合适的载体、方式和途径对在校大学生开展风险和人生风险意识方面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其一,学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可以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形势政策》等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安排一定的课时或专题对大学生开展风险和人生风险意识方面的教育;其二,学校还可利用军训、运动会、实践活动等机会,开展灾难教育、风险教育、生存教育和一定的实践演练活动;一些有条件的院系和教师还可以结合自身研究专长,开设相关的选修课和讲座,编撰科普书籍或专著,面向全体学生普及有关灾难、风险、事故、情感恋爱、流行疾病、生活安全、就业风险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对人生领域有关风险的关注度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其三,学生个体和班级,可以自主设计主题班会、主题党团活动,参加社团协会、兴趣小组等,开展满足大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有条件的,还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和校友举办讲座和座谈交流会,讨论人生和事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危机、风险事件的处置,增强大学生的真实感力度,提高理性思维和实践处置能力。

(三)加强教师素质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大学生、班主任、辅导员和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主客体关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人生风险意识教育和日常组织、实施工作,都必须要建立在教师具有某领域的丰富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基础之上。因此要加强教师这方面的素质建设,构建教师完善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在课程开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设计、规划、管理、组织、协调、实施等方面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并有效带动受教育对象积极参与,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对自我人生规划的责任,提高受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双向互动的良好局面,把教育和实践活动效果引向深入。教师素质的提高对促进大学生知晓风险知识,了解风险规律,警惕风险危害,提高防范处置风险的能力具有关键作用。学生在教师主体性充分发挥的激化状态下,调动自我的全部信息参与,通过内化和外化过程,形成信念、意志和一定条件下的自我行动,达到良好的教育和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1]薛晓源,周战超.全球化与风险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篇8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让我想起美国教材的设置和选择问题。学习中,我们的互动不外乎材料、老师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后两者很难改变,所以教材的选择和设置,对学生的影响就更为直接。这几年,国内关于教材谁上谁下存在诸多有益的争论,我们不妨看看其他地方的做法,作为一个参考,或许可以启发思维。

【怎样看教材的价值观】

教材的编写,通常多少会反映采用的价值观。在中国,包括数学和科学学科在内,教材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较大。美国的教材,国家层面的“统一”意识形态色彩比较淡化,要求给不同的意识形态提供相对平等的平台。另外,教学目标是各州制定的,并非从联邦推向地方,这样就减少了从国家层面推行特定意识形态的可能。一个州的教育,可以“自行其是”。

但在 “公民”培养上,各州的目标大同小异。从教材上也能看出美国人对“公民”的认知。我曾在美国小学教材上看到一个《两只狮子》的故事。故事说:森林之王狮子约克很是霸道,对其他狮子很不好。忽然有一日,约克被猎人抓到了,装在笼子里运到村子。幸运的是,另一只狮子保罗晚上偷偷赶来,给狮子约克“劫狱”了。约克问,我是这么坏的一头狮子,你为什么救我呀?保罗说,大家都是动物,应该抱团一起对付猎人嘛。后来约克回到森林,别的动物看到它都吓跑了,但约克说,大家不要跑,感谢保罗的影响,我已学到教训,往后不再欺负你们了。从此之后,动物们友好地一起相处。

有趣的是,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的小学语文课本里,我也看到了一个“两只狮子”的故事: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一棵小树问懒狮子:“你怎么不学点儿本领啊?”懒狮子抬起头来,慢吞吞地说:“我才不去吃那苦头呢!”小树说:“那你以后怎样生活呢?”懒狮子说:“我爸爸和妈妈是林中的大王,凭着他们的地位,我会生活得很好!”这话被狮子妈妈听到了,她对懒狮子说:“孩子,将来我们老了,不在了,你靠谁呢?你也应该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

两个童话如同棱镜,折射出我们灌输给学龄儿童不同的价值观。美国版的“两只狮子”,关注的是一个欺凌他人的霸王,如何实现了转变,成为一只好狮子。故事让人去思考,要想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必须让高高在上者知道自己的弱点。此外,另一个被强调的价值观是“原谅与妥协”,而不是“不可沽名学霸王”式的赶尽杀绝、痛打落水狗,这一点符合美国基督教文化“忘记和原谅”的主流价值观。第三个价值观是团结和一致对外,是《拯救大兵瑞恩》里所表现的那种不惧被擒而解救同伴的精神。这些观念对儿童来说很有价值,这个狮子的故事,更强调关系的和谐和人改变的可能,这种教育对“公民”的训练颇有现实意义。

人教版的故事里,也折射了不少好的价值观,比如独立生活,对儿童也一样有激励作用。不过这故事更多地强调如何通过个人奋斗实现个人的成功。在很多的小学课文里,我们都能看到这种强调个人成功与发展的倾向,这种成功的一个要素是才智。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里,有连续三篇文章讲到这种聪明才智的作用,如“乌鸦喝水”、“司马光砸缸救人”和“曹冲称象”。如果说美国的教学偶有“反智”倾向的话,如此密集地宣扬个人聪明才智的作用,则有迷信才智之嫌。一些才智平平的学生(占社会的大部分)长大了,才智没增长,也没学到诸如原谅、和解、团结之类的公民功课,这不利于建立一个和谐而高效的现代社会。

【选择教材:教师有很大的自】

美国的教材设置,教育管理部门很少干预,基本上由市场来定。在高校,由于学术自由方面的考虑,教师对教材的选择有很大的自。不但各个学校的选择不一样,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系,两位教同样课程老师的选择都有可能不同。通常情况下,系主任只管安排教学任务,选什么教材基本是老师的事。因此,很多出版商都会预先给老师邮寄“非卖品”的样本教材,让他们去选择。有一些老师甚至什么教材都不推荐,用自己的“选本”。这种自己编辑的选本,同样可以拿到学校的书店去当教材卖,这也是知识产权给老师们带来的一点零花钱。

这种做法放到高校,可以是个小小的招标过程。而在中小学,这个过程则更为严格、复杂。美国各州的教材选用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分州选用, 一种是学区选用。后者的过程和标准与前者大同小异,只不过选择权从州教育管理部门下放到了学区。分州选用模式下的各州,结成了一个松散的协会组织,叫“分州教学材料评估协会”,相互协作,共同研究,形成相互取经的平台。

各州的教材选择,还有更进一步的规定或标准。通常有教育专家、教师、家长甚至学生参与的“选用委员会”,按照特定的周期,让教材供应商竞标,由委员会对教材进行评估,然后选择合适的教材。这中间腐败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抛开法律规定不论,该委员会只负责评估和选用决定,后续的采购由各学区自己完成。这和医生开处方,病人去独立的药房买药是一个道理。

有一些州,如加州和德克萨斯州,甚至对教材的重量都有法律规定。由于这些教材内容详尽,纸质优良,每一本教材都厚得像砖头,这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不利。笔者所在的俄克拉荷马州的小学,老师通常不让小孩带教材回家。每次都是把教材上复印的作业等材料让学生带回,而教材放在学校里。我女儿上初中,在她的学校里,教材放置在教材室,学生可以在学期开始时借回去,学期结束归还。因为这些教材都很昂贵,每本一两百块,费用由纳税人支付。在使用期内(通常为五六年),这些教材是循环使用的,然后委员会会再次招标选择,以确保教材跟得上学生和社会的变化,能继续使用下去。

【从卖教材到卖资源:把老师解放出来】

教材的招投标竞争,让出版商变得神通广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出版商几乎担负了半个教师的职责。很多老师选择了教材后,出版商还一并提供教学用的PPT讲义、测试题、教学录像等。有的教材出版商甚至提供整个网络课程的电子包,从教学内容、测试到讨论题,应有尽有,老师将这种电子包下载到自己的课程管理软件中,然后按需定制,不需要在搜集材料上花太多功夫。这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老师的时间和劳动,让他们可以对教学内容“深加工”,可以花更多时间辅导学生,开展一对一互动,让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很多教材供应商卖的已不是教材,而是教学资源。所有大教材出版商,如培生公司,其网站上都有“教师资源”区,让选购其教材的老师去浏览、下载与教材相关的各种材料。由于材料充分,很多时候实际上是出版商把老师的活给干了。有些出版商由于资源充分,已经可以独立去做课程管理软件。这种做法,也符合美国教育管理部门的要求。美国教育部的教育技术计划,就呼吁通过技术手段改革教学。加州可能走得更远,甚至让高中全部选用电子教材。对于财务问题严重的加州政府来说,这是开源节流的方法之一,但电子教材的应用,也深刻改变了教学和学习的习惯。在我们这边的中小学,老师动辄给学生提供网上学习资源,有一些对学生非常管用。比如做加减乘除,我儿子喜欢上网做相关游戏。而记忆美国各州州名和首府这种枯燥的活动,网上也有很多相关的游戏练习,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去复习。美国在家教育是一个以百万计的大群落,他们对这种教学资源非常倚重。

【从做资源到做设计:出版商奇招迭出】

这些出版商不但在做教师的部分工作,总有一天,我们这些课程设计人员的饭碗也会给抢走。在提供教学内容资源的同时,各出版商也在做教学设计的工作。比如美国的“9·11”事件,应该说很不好教,毕竟是当代事件,一些后续行动还未完结,尚不能盖棺论定。但我发现,各出版商在教学方法上奇招迭出。比如Cengage Learning公司的“9·11”事件网页上,有适合中学社会研究、文学甚至数学和统计的各种学科学习的材料。因为“9·11”事件后针对伊斯兰教徒的种族成见有所抬头,在统计部分,学生可以通过“种族扫描”学习相关数学和统计知识。文学课老师可以从里面找到与“9·11”事件相关文艺作品的题材。而针对“社会研究”课程的教学,设计更为复杂,连教学活动都给设计好了——是一个名叫“模拟联合国”的练习,分成个人和集体活动两个部分。在个人活动阶段,学生需要研究各国对“9·11”事件的反应,以及这种反应的由来,对于美国受到袭击后发动阿富汗战争的态度等。各个学生代表的国家都不一样,比如有的代表俄罗斯,有的代表中国,有的代表美国,有的代表法国,有的代表阿富汗。最后老师在班上举办“模拟联合国”,让各国学生分别发言并展开辩论,比如“美国的阿富汗战争和战俘政策,有无违反相关国际公约”等。学生必须各自独立地展开研究,充分展示“9·11”事件后国际反应的全景。

这样的教学内容,在培养方向上,轻事实和知识,重视高端技能,例如创造性思维、判断与决策、沟通、信息使用和评估、媒体分析、独立研究、项目管理等。我曾在拙著《知识不是力量》中介绍过,美国的教学受到布鲁姆的教学目标论影响很大。布鲁姆将知识分成知道、理解这种低端技能,和“分析、综合、应用、评估”等高端技能,虽然二者需要并重,但从中国教材的现实看,我们似乎过于偏重“知道”和“理解”方面,而对一些高端技能强调不足。

由于教材供应商把教案也给做了,教师在从事相关教学设计时容易得多。老师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和资源,设计了各种新奇的教学。例如一位历史老师设计了一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游戏,让学生去模拟决策,比如如果不去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会有什么结果。还有的学校,甚至让学生去模拟肯尼迪时代的“猪湾事件”,以学习当时的历史。

篇9

如今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加“网上一族”的新生代,网络文化环境的特殊性和“新生代”自身的特点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网络文化环境下,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地位不断受到冲击,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也不断被弱化和消解;网络文化的巨大文化场效应深刻塑造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冲击着他们的价值观念,使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模式面临深刻危机;网络文化环境下的价值趋同和价值多元的矛盾也使价值观教育更加复杂化。面对挑战,要坚持灌输与疏导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结合的原则;要结合网络文化时代的特点对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要坚持创新,实现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现代化。

[关键词]

网络文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挑战;应对

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是九零后甚至九五后,他们成长于网络信息时代,独特的网络文化环境使其教育问题备受关注。我国素来重视德育的文化传统,以及价值观问题的敏感性、国家对价值观教育问题的重视,等等,都使得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颇为引人关注。适应新的时代条件,以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为契机,直面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并积极应对,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一、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及网络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

新技术革命条件下,网络和信息技术呈现裂变式发展,以电脑、手机等为终端的互联网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道德和价值观念,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人际交往、生产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冲击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各文化层面。所以,人类文化深深打上了互联网技术的烙印,网络文化已成为新的文化生态。与传统的文化生态相比,网络文化环境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虚拟性和大众化。虚拟性是网络文化的最基本特征,也是网络文化区别于一般文化生态的标志性特征。在互联网技术条件下,网络文化的行为主体及其交往环境、交往对象、交往方式和内容都具有很强的虚拟性。网络文化世界是现实文化世界的投射,但又迥异于现实文化世界。在这里,网络文化的参与主体可以暂时超离现实世界的束缚,获得更大的交往自由,感悟与现实世界不同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体验,参与者的主体性得以更高程度的彰显。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极大地破除了文化传播、交流和发展的技术障碍,使文化大众化具备了物质和技术支撑,资源共享和信息自由愈来愈成为现实,也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显著特征。人们只需要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等网络终端,就可以轻松进入到网络文化的虚拟世界中,成为网络文化的主体。所以,具有虚拟性的网络文化又为文化大众化打开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之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强烈互动效应,也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发展的大众化,使得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第二,开放性和包容性。网络文化以互联网、电脑、手机等各种新媒体技术和设备为载体和依托,具有信息量大、传播和更新速度快、效率高、影响范围广,以及即时性、交互性、时效性强等特点。信息交流和传播的时空界限被打破,传统文化生态的封闭性和单一性也随之被打破,具有强烈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网络文化生态不断生成。大学生生存和成长的文化环境更加丰富多彩,世界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崭新姿态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获取、传播、应用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快速融入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不断调整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三,复杂性和多变性。网络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主要基于网络媒体独有的传播特性,如交互性、即时性、放大效应、汇聚效应等,还有网络文化的形式、内容、功能的复杂多样性,以及网络文化环境下虚拟性和现实性的矛盾冲突,等等。通过网络平台,人们可以学习、交流、购物、娱乐、交友,可以接触到古今中外、不同性质和风格的海量知识、信息,以及各种人物、行为和事件(尽管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人们的学习、生活和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不断被影响、塑造乃至重构。而信息交流的即时性(如即时刷新、即时传播)、交互性、虚拟性、时效性又不断强化着网络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第四,网络文化的价值多元化。世界本是一个多元文化和价值并存、发展的世界,而网络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多元文化和价值的碰撞和交融成为常态,也成为每个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人们借助网络平台,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学习、借鉴、利用来自全世界的知识和信息,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不同性质的思想和文化在网络世界风云际会,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文化和价值的多元化特征不断凸显。大学生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和价值碰撞、交融的文化环境中,他们可以有更多的、主动或被动的文化和价值选择。某种单一文化和价值的影响和控制对他们而言已经不太可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教育作用也不断被消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被弱化、边缘化。网络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网络文化环境使大多数大学生成为“独生子女”加“网上一族”相结合的新生代。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当代大学生对电脑、网络、手机等的使用呈现出接触频繁、使用频率高、依赖性强的特点。物质生活的丰裕、独生子女的独特家庭地位等使他们的生活环境、物质生活条件、教育条件等空前优越,也使他们得以普遍较早地接触并熟练、频繁使用各种电子信息设备和互联网,其学习、娱乐、聊天、交友、旅游、购物等都与网络和新媒体密切相关,堪称“网上一族”。而一定程度上,“独生子女”的身份印记和“网上一族”的身份特征又得以相互强化。第二,网络文化环境影响下的大学生,对新生事物和新的生活方式感受和接受能力强、信息敏感度高,易变性、可塑性更强。大学生本来就朝气蓬勃、精力旺盛,学习和创新能力强,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探求新知;而网络文化环境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感知和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文化平台,使得他们更易感知、接触和接受新生事物,对各种知识和信息表现出更高的敏感度,可塑性更强,而易变性也更强。这一方面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追求新知、开阔视野、增进交往、彰显个性、成就自我;另一方面,纷繁芜杂的网络文化也会不断冲击他们的头脑,带来不少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人际交往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困惑和偏差,形成过度的网络依赖,从而增加成长的危机和风险。第三,网络文化环境下的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各种误导和伤害。这是因为:其一,大学生还处在身体和心智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社会阅历较浅、人生经验缺乏。作为网络文化的主体和生力军,他们热衷于网络、频繁使用网络、享受着网络带来的各种便利,却对网络文化的“双刃剑”作用缺乏理性认识,导致不少孩子“一网情深”、不能自拔。其二,大学生喜欢模仿、攀比和从众,善于自我表现、张扬个性、易走极端。网络文化环境放大和强化了上述特征,造成不少大学生情绪不稳、消极迷茫、摇摆不定、盲目跟风、冲动叛逆,频受各种误导甚至伤害。其三,也是作为以上原因的结果,不少大学生表现出网络自律能力差、网络信息鉴别能力差、自我保护能力差的倾向。这就极易引发各种生理、心理、人格和社会问题,如网瘾,电脑、手机依赖,社交障碍,人格和心理扭曲,行为失范,直至违法犯罪等。而网络新媒体所特有的汇聚效应、放大效应、共振效应等网络新效应,[1]往往会强化不良信息和价值观的误导,扩大、加重对他们的影响和伤害。

二、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

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首先,网络文化环境下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地位不断受到质疑和挑战,其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不断被弱化和消解。“网络的多元信息打破了国家信息垄断,弱化了国家对民众的政治思想和行为的影响。”[2]的确,在信息技术革命不断深化的条件下,国家的信息垄断地位受到深刻挑战,政治逐渐走向透明化,文化权威被淡化,人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借助于网络这一颇具开放性、包容性、复杂多变性而又功能强大的平台,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交流和发展更加高效迅捷,人们时刻置身于一个文化与价值观多元并存、发展、矛盾、冲突的现实中。在这种文化环境下,国家对公民实施主流价值观的文化塑造和教育的行为变得越来越困难。而“网络世界的扁平化和平民化趋势正在一步步地消解权威的作用,排斥教化的功能,对社会核心价值观传播带来负能量。”[3]作为“网上一族”的大学生,最容易通过网络平台接触到不同性质的思想和文化,受到不同性质价值观的影响,出现价值错乱、信仰失落、道德淡化、行为失范等问题。面对剧烈的价值冲突,他们的质疑、迷茫和困惑是必然的。有质疑、迷茫和困惑,就有对比、调整和选择,乃至颠覆和重构。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环境下的大学生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已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是网络文化的主体,也是现实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主体。这种角色的转换使他们更加关注与其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价值和生活方式,感受、体验和创造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并进行即时交流、分享和传播。这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教育过程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过程,对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模式和教育作用自然会造成强烈的弱化和消解。其次,网络文化的巨大文化场效应深刻地塑造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冲击他们的价值观念,使价值观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网络文化时时刻刻浸润着大学生的生存和成长环境,塑造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正反两方面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网络文化是一种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交融互渗、功能强大、充满诱惑力的文化场域。互联网出现之前,人们基本上生活在实体的物理空间———现实世界中;互联网出现并发展到今天,人类的生存空间已发生了历史性的剧变:既在实体的物理空间———现实世界,又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虚拟世界,两个交融互渗的世界不断切换,亦真亦幻。诸如人们的相貌、性别、年龄、身份等在现实世界里无法隐藏的东西,在虚拟世界的互动交往中可以隐藏或变得隐秘;而那些在现实世界里隐藏于内心世界秘不示人的思想情感、道德观念也可以尽情宣泄和流露;真实的世界变得虚幻,虚幻的世界也可以变得真实。可谓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变幻莫测。人的内在自我和外在自我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全新方式的展现。这也正是网络这个文化场的诱惑力所在,对大学生来说,网络文化的诱惑力可谓无比巨大。他们几乎须臾不能离开网络,网络对他们而言就是生活方式、人生平台。他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被网络文化不断影响和重塑,已经与其父辈相去甚远。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越来越难以把他们从网络文化场中吸引出来。一般的学科教育尚且面临挑战,对于德育和价值观教育等具有特殊教育目的和功能的学科而言,挑战就更为深刻、形势也就更为严峻了。再次,网络文化环境下的价值趋同和价值多元的矛盾更加突出,使意识形态工作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更加具有挑战性,价值观教育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价值趋同根源于人类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利益驱动。当今时代,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利润最大化的资本逻辑、现代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全球化态势,都极大地推动着文化和价值趋同的步伐。建构和形成人类共同价值已成为“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普遍应用,使得信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和流动的技术障碍被消除、时空界限被打破,人类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获得了更方便、迅速、普遍、深入的交流和借鉴,信息和文化的大众化、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势下,人们对于自身生活理想、生活质量和生存状态的预期已建立在掌握海量信息和了解不同文化的基础上,眼界豁然开阔。先进和发达地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带来强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富裕、文明、科学、理性,民主、自由、公平,平等、法治、人权等成为人们共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成为衡量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基本价值标准,民众对社会不公正、不平等、不文明、不自由状况的容忍度大大降低。这表明,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和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两股巨大潮流,在不断冲击和颠覆人们原有的观念结构,塑造着日益趋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在看到价值趋同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全球化时代的另一事实:文化和价值多元化。价值趋同与价值多元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趋同以多元为前提,没有多元就没有趋同;多元是客观存在的,趋同是多元发展的内在要求”,价值趋同与价值多元是“一个内在互动,共同生长、发展、进化的过程,”[4]“价值趋同,并不意味着价值一统”。[5]价值趋同不是对价值多元的否定,而是多元价值并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实际上,价值趋同和价值多元是一对永恒矛盾,只不过在网络文化环境下更为突出了。价值趋同和价值多元的矛盾,同样存在于意识形态领域。意识形态斗争的焦点实质上是价值观的斗争,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倾向,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本质上是价值观的多元化。这是教育者必须直面、必须理解和把握的事实。理解和把握了这一事实,也就把握了意识形态对立斗争的实质与核心,把握了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抓住意识形态工作的本质与核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心,促进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需要。

三、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应对

通过上述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到,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确实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第一,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三个结合:灌输与疏导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相结合关于灌输与疏导相结合。灌输即理论灌输。这里的“理论”当然不是一般的理论,而是特殊的意识形态。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强调理论灌输,强调教师主导地位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把学生当成被动和服从型的接收器,不管学生理解不理解、认同不认同、接受不接受,一味地进行灌输。灌输的惯性很大,流弊很多,广受诟病。我们不否认灌输有一定的必要性、合理性,但当前更重要的是认真反思和调整。与以往信息垄断和信息不畅的时代相比,现在过分强调理论灌输已经不合时宜。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打破了国家的信息垄断地位,人们已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手段主动、迅捷地获得和选择海量信息,任何一种特定的文化或价值观都会瞬间被抛入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参照系中,重新接受人们的审视,其合理性与合法性时刻都面临重估和新的定位。这种状况对于成熟的成年人来说也会造成巨大的冲击,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大学生来说,冲击和影响尤甚。另一方面,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的知识不断增加,视野更加开阔,自我意识持续增强,个性更加突出,人也变得更加现实;再加上青春期的叛逆性格和情绪波动,使得他们更容易抗拒被灌输的东西。也许你觉得所灌输的都是天经地义,可他们恰恰不这样认为,他们可能更喜欢选择逆反和叛逆。这时候,相比灌输,疏导就变得至关重要。疏导,就是疏通和引导。灌输是居高临下的不平等姿态,疏导是尊重和平等相待的姿态,是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多一分平等,多一分理解和尊重,要懂得“发扬民主,广开言路,创造畅所欲言的气氛;坚持平等的原则,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互相理解,在尽可能和谐交流的气氛中进行;不迁就错误的意见,不放弃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6]关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一个永恒的原则,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疏导,就必须坚持这一原则。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既要有理论维度,也要面向他们成长的实际,面向国家、社会和时代的实际,尤其要正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质疑和困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疏导,并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积极践行。关于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结合。当今世界是一个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相结合的世界。一方面,虚拟世界越来越丰富多彩,虚拟世界成为现实世界的投射,成为人们理解现实世界的基本方式;虚拟世界以其强大的功能影响和塑造着现实世界,影响和塑造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交融互渗,改变了传统的文化样态,塑造着全新的文化世界。大学生始终是虚拟世界的主力军,他们离不开虚拟世界,而且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沉溺其中。这是一个不容漠视的现实,价值观教育必须立足这一现实。要把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密切结合起来,从形式、内容、手段等各方面探索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模式,增强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第二,要结合网络文化时代的特点对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价值观教育最终需要合宜的内容为承载。网络文化时代,以互联网为平台和纽带,文化和价值发展具有多元化、开放性、多样包容性、虚拟性、复杂多变性等特点,其内容在质和量上都与以往任何时代大不相同。大学生们所接触到的文化和价值观丰富多彩,但同时也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网络文化时代,虚拟世界成为藏污纳垢的重灾区。所以,除了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惩处之外,教育者所面临的就是把好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关,学会在海量信息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效甄别和取舍,用充满正能量的教育内容去填充大学生的价值空间。另一方面,就大学生的接受特点看,他们更多地喜欢彰显个性、求新求异,不喜欢刻板僵化、一成不变,这些倾向在网络文化环境下被进一步放大和强化。所以,教育者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注重思想性,也要注重新颖性和趣味性,要努力体现“三贴近”的要求,让大学生喜闻乐见、参与其中、自觉践行。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注意处理好这样几个关系。其一是多元并存和一元主导的关系。要坚持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当前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同时要正视文化多元并存和价值趋同的基本现实,汲取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价值精华为我所用,坚持“拿来主义”,反对固步自封、惟我独尊。其二是现代和传统的关系。现代是传统的延续,优秀的传统在现代仍然能够以适当形式彰显其价值。大学生多推崇现代和后现代的东西,而轻视传统的东西。这就需要在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上整合传统文化中仍具有现实意义的部分,以适当的形式实现传统文化精华和现代生活需求的对接。其三是精华和糟粕的关系。在网络文化条件下,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二重化使这一关系更加复杂。其实,不论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都存在着正和反、优和劣的矛盾和冲突。所不同的是,网络文化时代,虚拟世界使现实世界中原有的糟粕的东西有了新的藏身之地,并且花样百出,更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对大学生也更具有诱惑力和影响力。这就使得价值观教育内容的整合更具有挑战性,更加需要教育者在教育内容和材料的选择方面把好关。第三,要坚持创新,努力实现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没有适当的手段和方法,教育观念就无法贯彻,教育内容就无法呈现,当然也就谈不上教育的实效性了。这在整个教育领域都是相通的,价值观教育当然也是如此,但价值观教育在教育内容和目的上都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接受和培养社会主流价值观,因而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导向,这首先需要教师的思想和价值引领,需要师生的思想和情感共鸣,需要学生的理论和价值认同,进而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践行,实现知行合一。所以,在更新教育观念和整合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实现价值观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不断创新教育手段和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网络文化时代,教育手段的革新可谓日新月异,多媒体、网络平台、慕课、“互联网+”等现代化教育手段不断颠覆着传统,“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的确,传统教育手段既无法承载、呈现海量知识和信息,也越来越不适应日益发展的形势,不适合网络文化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的特点,因而很难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当然也就难以保证教育的实效性了。当前,对大多数学校来说,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的物质条件已经不是问题。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不仅仅是一个硬件建设的问题,否则有了这些硬件设施也可能只是摆设。所以,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些现代教育手段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手段和方法不可分割,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要求现代化的教育方法。不论是讲授、辩论、讨论、演讲,还是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都要从教育目的和内容的特殊性出发,从现有的教育手段出发,选择灵活、适当的教育方法。但从根本原则上讲,价值观教育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结合上下功夫;要更新观念,要善于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教育方法,并注意在教育手段、方法的运用上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作者:王现东 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2]曹挹芬,曾长秋.新媒体时代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众认同的探讨[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

[3]张小飞,陈莉.新媒体时代文化生态的嬗变与社会核心价值观传播策略[J].理论视野,2013,(6).

[4]冯军.价值观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趋同与多元化发展辨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9).

篇10

【关键词】本科生 学科/专业选择 社会性别 专业性别隔离

近年来,我国男女大学生比例已接近均衡,2014年在校女大学生比例已达到51.74%。2015年中国大学专业就业大数据分析了近三年全国专业的男女比例情况发现,全国高校男生比例排名前十的专业均属理工科,且比例均在80%以上。而女生主要集中于文学、管理学等偏文科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女生比例高达88%。这就出现了男生集中在理工科类专业,女生集中在文科类专业的性别隔离现象,专业的性别隔离造成女性在就业中处于劣势地位,频频遭受种种不平等待遇。

社会性别因素对两性的学科/专业选择具有重要影响,社会性别是由社会、历史、文化意识形态所建构起来的对男女性别差异的理解,同时赋予男女性别不同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它既是一种社会制度同时也包含着权力关系。

一、父权制下的女性从属地位影响本科生的学科/专业选择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性拥有绝对的支配权与话语权,女性处于从属地位,这对两性的学科/专业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女性顺从气质与话语权的缺失,使得她们比男性更顺从家庭和社会的决定或期望,家庭和社会更倾向于女性选择一些文科性的专业,就造成女性在文科专业的集中;其次,女性的从属地位使得女性过多的被禁锢在家庭的私人领域,在选择专业时就必须考虑到家庭的责任,而男性则在公众领域,在选择专业时更倾向于从个人兴趣出发,因此那些风险小、投入少、未来工作稳定的专业更受到女性的青睐;再次,男性占据着社会的主要资源,在选择专业的过程中更愿意考虑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以获得未来的高收入与高地位,处于从属地位的女性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所谓的“女性专业”。

二、学科性别刻板印象影响本科生的学科/专业选择

学科性别刻板印象是指人们持有的男生学习理工科能力和潜能强于女生的观念。学生、教师以及家庭中都存在这样的学科刻板印象,影响学生的专业选择。

对女生来说,她们认同女生在理工科方面不如男生的观点,就会影响女生对理工科的学习动机与学习能力的发挥;而男生认为男生学习文科是学习不好或者不愿意学习的表现,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他们就会选择男性学科。

老师的学科性别刻板印象会影响他们对两性不同的态度。一般情况下,老师对男生的信任、关注较多,而对女生则怀疑较多,关注和鼓励较少,而且教师很少费心去采取适合女生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就影响两性对学习的积极性与动力,导致女生在选择专业的过程中不会选择不受关注的理工科专业。

由于父母的学科性别刻板印象,他们会认为男生学习理工科比较有前途而女生学习文科就比较稳定,子女在家庭的影响下也会接受这一观点,特别是女生更更愿意听从家长的建议,因此在选择专业的问题上倾向于选择家长认为的适合女生的专业。

三、职业性别隔离影响本科生的学科/专业选择

职业性别隔离是指某一性别的人口在一些职业上的高度密集,形成与另一些人口职业的隔离状态。以父权制意识形态为中心的文化和实践建构了两性气质的差异,并通过历史、社会等再生产出刻板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男性气质一般包括地位、坚强和非女性化。而女性气质拥有温柔、爱整洁、依赖男性的特征[5]。两性往往选择凸显各自性别气质的工作。在历史文化的作用下,两性的不同职业类型被固化并不断延续,造成了职业性别隔离。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是造成职业性别隔离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由于女性在生育期间是需要退出劳动力市场的,这不仅造成了用人单位的高成本而且影响其劳动生产率,因此,他们往往不会在一些关键岗位录用女性。这就使得女性从事风险小的、报酬低的或者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形成职业性别隔离。

本科生在选择专业时往往会为以后的职业考虑,现存的职业性别隔离在隐形中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当他们看到某一性别的人集中在某一职业中的时候,其从众心理或者相关职业的排他性会导致他们选择与性别相符的职业,导致某一性别集中在某类专业,造成专业性别隔离。

四、社会和家庭对两性不同期待影响本科生的学科/专业选择

社会和家庭对两性的角色期待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两性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两性根据社会和家庭的不同性别角色期待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做出相应的行为。因此,两性在选择专业的过程中就会选择将来能够符合他们社会角色的专业。男生由于社会和家庭期望其是领导者、决策者,这就需要一个地位高的职业,因而就会选择职业前景好的专业,而女性则更多的是家庭角色,因此就会选择未来工作比较稳定的专业,这样才有精力去照顾家庭及相关的社会关系。就使得两性在专业选择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专业倾向性,男性集中在某些专业,女性集中在另一些专业。而这些不同的性别期待在社会发展中被人们不断所接受与延续,就更加形成了专业性别隔离的固化。

综上,在社会性别因素的影响下本科生学科/专业选择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造成了高等教育阶段出现专业性别隔离现象,这种现象严重影响女性就业平等,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去解决这一问题,解决女性就业歧视问题,促进社会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意识形态 警察形象 民警故事 中国声音

本人长期从事公安题材文学(以下简称“公安文学”)研究,对涉警题材文学作品也有所涉猎。在我所细读过的纯文学作品(包括一些单行本),即大型纯文学期刊,如《人民文学》《当代》《收获》《钟山》等所刊发的作品中,发现50%以上系涉警题材。换言之,多多少少有人民警察在其间活动,而且这些警察形象大都不怎么好,让人看了心寒、心酸、心颤,从而让读者对公平正义失望,甚至会对“中国梦”产生怀疑。

2013年12月,与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活动。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文学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宣传好中国形象,已成为作家、评论家和文学工作者达成的共识。但是,笔者发现目前相当多的涉警题材文学作品没有讲好中国故事,没有传播好中国声音,作品中的警察故事与现实严重不符,与“中国梦”相距甚远,所有这些负面警察形象并不能带给读者信心、力量和鼓舞,不能提振国民精气神,不能让读者对人民警察产生尊敬之感、同情之心、理解之意。作家们笔下警察形象为何与现实中的警察形象反差如此大,原因何在?窃以为,作家们没有放下身段(放下架子)、深入警营了解警察生活,才会导致不了解人民警察、不懂公安工作、不知悉办案程序,最终才将人民警察写得不真实,将办案程序描绘得漏洞百出。如此写作,并不利于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不利于社会的安全稳定。

以东方学为研究对象的萨义德认为东方学作为一种话语,是欧洲文化霸权的产物。东方并不是实在的东方,它是被西方话语创造出来的“他者”,它是被西方话语想象性地虚构出来的谎言。东方学隐含的前提是:因为你是东方人,所以你有罪,所以你是低人一等的。在西方人心目中,东方形象是和神秘、愚昧、腐朽、、罪恶等本性联系在一起的。我看了如此多的涉警题材作品,摸出一个大致的规律:大多数非公安系统的作家们心目中的人民警察形象就是一个“他者”,犹如西方人心目中“东方形象”一样,非常不真实。如果这些涉警题材被译到国外,正好迎合了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形象”,正好被西方敌对势力所利用。尤其是在大力倡导意识形态安全的当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加紧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多层面的文化侵略,以实现其“和平演变”的战略图谋。因此,有民族责任感的文艺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形象及中国警察形象的重要性,必须提防文化殖民主义,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宣传好中国警察形象。

著名诗人艾青认为:“任何艺术,从它最根本的意义上说,都是宣传,也只有不叛离‘宣传’,艺术才得到了它的社会价值。”且看一些名家名篇是如何宣传中国警察形象,如何讲中国警察故事的:如中篇小说《第四十圈》中的原文:“那个人(人民警察)慢慢地逼近她(牛光荣),从他嘴里冒出的混合着酒精、烟草和其他说不出来的怪味道喷在她脸上,‘现在摆着你面前的只有两条出路,要想保住你自己,就必须承认是齐光禄了你,而不是你自觉自愿的与他发生性关系;要想保住齐光禄,你就得承认自己是,包括与齐光禄和其他男人发生性关系,都是你自己主动勾引他们的。’”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种种迹象表明此作在彰显公平正义这一主题内涵方面是大大的失败。《第四十圈》中的场景、细节等严重地损害了人民警察形象,严重地伤害了那些信念坚定、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人民警察和英烈家属的情感。

《第四十圈》发表在《人民文学》2014年第2期头条,紧接着被《小说月报》2014年第4期和《小说选刊》2014年第4期等大刊名刊转载,足见此作的影响力,人民警察的负面形象也会大大地被传播。

实际上,不仅仅是《第四十圈》中的人民警察形象被歪曲、被解构,现在全国相当多的名家笔下和名篇中的人民警察形象都走了样、变了味,与现实大相径庭。这些警察要么对群众态度粗暴,恶语相向;要么胡乱执法,“不作为”或“乱作为”。在大力推行阳光执法的今天,在人人都是录音机、人人都是照像机、人人都是麦克风的当下,特别是刑事诉讼法于2011年进行第二次大修之后,新刑事诉讼法第121条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录音或者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保持完整性”。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肯定会珍惜自己的“饭碗”和前途。且看牛光荣“被锁在铁笼子里。这是一间囚室。”“齐光禄被塞进一辆黑色囚车。”如此叙述,说明作者不懂公安工作,不了解办案程序,不知道刑事讼诉法已经修改了。派出所里从来就没有设过囚室(以前叫“留置室”),后来改为“讯问室”,更没有“囚车”这一说法。

我以为上述文本隐性地宣传人民警察的负面形象。也许有的作家说:我的作品并不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只是现实生活的隐喻。但是,借人民警察来说事,或把人民警察当作噱头,也是不妥的。毕竟,人民警察是国家形象的代表。

在2013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事实上,也有一些作家讲好了中国警察故事。如非公安系统作家张笑天的《山地车》(2008年7月5日《光明日报》第6版)讲警察如何人性化执法。小说中的“我”这名父亲生活艰辛。女儿考上了重点中学,必须买一辆自行车。“我”便到废品收购站买了一辆旧车,却被人“借”走了。有人“点拨”我也去“借”。正当我下手时被警察逮现行,我当即给警察跪下,请求他们别告诉我女儿说我当小偷被拘留,不为给我留脸面,只求给孩子留个做人的尊严。警察还真的答应了我的请求,不仅将我偷车的事情隐瞒,还集资为我女儿买了一辆车。我以为像这样的作品就能温暖心灵。

再看邓宏顺的《归案》(《小说选刊》第12期)中的陈副大队长坚决主张帮杀人嫌疑犯李泽洲讨回工钱。其理由是:“嫌疑犯犯了法,该当的罪他必须当,但他的正当权益也应当受到保护!我总觉得我们有责任帮他讨回这笔工钱!”在警察的帮助下,李泽洲讨回了工钱,服服贴贴地跟着警察走。小说突转,遭遇了泥石流,李妻怂恿只伤皮相的他趁机逃跑,他却说:“如果换两个我不很佩服的公安人员,现在我肯定会逃跑……但他俩却冒着那么大风险为我讨要工钱……我要等到毛队和陈副来找我。”由此可见,李已经被警察的行为感化了。用李自己的话来说:是警察帮他讨回了人格和尊严。

……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为“别人设想”,“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的显出若干亮色”“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

上述公安文学作品中的亮色不正好艺术地构建了人民警察形象,彰显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么?

本人研究公安文学近20年,倒是发现相当多的出自公安系统作家笔下的人民警察形象是正面的,与现实生活相符合。据我分析,毕竟公安作家自身就是人民警察,当他们潜心沉浸到自己作品中之后,潜意识地会对人民警察产生一种归属感、认同感、亲近感。

如张策中篇小说《无悔追踪》(线装书局,2013年7月版)用倒叙手法讲故事:“我”父亲(老肖)退休了,且腿残疾了,却执意要我当警察。“我”父亲还说:“我只要求你把那冯静波的真面目查清楚,哪怕是证明他清白无辜而我错了也没关系。”原来老肖是从冯静波的一个地道的立正动作,凭直觉断定这个家伙是一个潜藏的特务,便执著地追查。在调查过程中,老肖死妻、丧子、断腿,但他不放弃、不舍弃,40年来不忘苦苦追踪……此警察人物与瑞士迪伦马特的《诺言》中的马泰依酷似,皆是警察中的“硬汉”,凸显的是忠诚意识,震撼人心!

……

如果这些照亮人心、为时代进步提供正能量的公安文学作品被译到国外,那才是真正地宣传了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文明,真正地宣传了中国形象和中国警察形象,真正地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国内社会转型又处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环境大变动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助长了西方文化霸权主义,致使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空前的危机。为了争取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理性、平和、恰到好处地讲好中国故事,宣传中国形象,宣传中国警察形象刻不容缓。

新华网北京2015年5月21日消息,同志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希望此报以创刊30年为起点,总结经验、发挥优势、锐意创新,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公安部郭声琨部长在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指出:要充分发挥公安文联等社会团体的作用,大力加强警营文化建设……要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公安文化作品,发好公安声音,讲好民警故事,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2014年4月9日,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光明日报社文艺部、文艺报社、鲁迅文学院共同主办了“中国梦”与文学创作研讨会。此举表明高层领导已经充分意识到了“中国形象”、“中国故事”与“中国梦”之间关系甚密,可喜,可贺!

但是,如何让文学作品中的警察形象在实现“中国梦”中扮演应有的角色,传播好中国声音才是本文探究的主旨。20多年前,著名公安作家王仲刚等有志之士向公安部建言说荧屏(电影、电视)上的公安题材影视剧泄露了侦破手段、宣扬了暴力和血腥等,有关部门闻讯即改,立马采取措施。

篇12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340-02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变得更加频繁,并通过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极大冲击。新形势下如何因势利导地利用网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值得认真思考、仔细研究、积极探索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外来文化通过互联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更加严峻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掌握的先进科技,利用在信息资源上的垄断优势,通过网络平台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兜售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灌输西方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的全面渗透,其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传统道德意识逐渐弱化。

(二)低俗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和情感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网络媒体在传播时间、内容、方式上的无限开放性使它所涵盖的广阔信息量在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获取信息与休闲娱乐等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其低俗文化以内容浅薄、空洞、甚至粗俗搞怪、噱头包装的方式吸引学生眼球,使大学生往往在无意识中模仿其中的思想、行为和感情[1]。低俗网络信息容易使大学生脱离社会诸多人伦、道德等约束,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网络的“虚拟化”、“无序化”和“自由化”也容易使大学生形成对自由的盲目崇拜和对一切权威的藐视,助长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观念的滋长。

(三)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挑战

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一直处于信息优势的地位。互联网这扇大门打开后,信息开放了,打破了原来分级传达信息的模式,学生和教师获得信息是同步的,有的甚至比教师知道得还早、还多,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丧失,其信赖感和权威感受到威胁。同时,随着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各方面的信息鱼龙混杂,如何提高自身的媒体素养去主动消解和过滤负面信息,做到既对学生的成长负责又对社会的发展负责是给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的新课题。

二、网络时代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网络所具有的新颖高超的技术特性,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都无法比拟的,它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第一,互联网具有快捷的速度优势,这种迅速、及时的传播方式,有利于及时传播健康、科学、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第二,网络受众的广泛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凭借迅速扩散的信息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围大、辐射面广、冲击力强。

第三,网络运用了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性、思想性和娱乐性紧密结合,大大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效果。

第四,网络的互动性改变了过去搞思想政治教育“你说我听、你问我答”的单向方式。网络的交互式传播方式使大学生在通过网络接受思想教育时能及时与教育者开展思想交流,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均可在网上袒露无遗,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使受教育者树立良好的思想作风、理想信念。

三、趋利避害,依托网络优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要求,进一步增强用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的政治意识,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和利用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尽快做出具体规划和统一部署,提上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可见,利用互联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为了运用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用先进文化占领新的思想阵地。对互联网这一新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主动、全面地介入。

(一)利用网络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环境

“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环境作为独立于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并制约教育活动的客观现实,是一种能影响和塑造人的综合教育力量。校园文化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外部环境,对大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手段。在传统校园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2]。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红色网站”主流媒体的作用,通过丰富的思想内容、有较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形式,唱响时代主旋律。每逢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通过网站进行主题讨论,在讨论中拨云见日,实现认识的统一,完成思想的升华。

(二)利用网络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在道德的层面上使用自己的专长柔性地对大学生施加影响,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较强的对于媒介信息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能够以批判性的视角去解读媒体信息,在教学中根据教育内容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媒介资源,实现教育者讲授与借助媒介的有机结合,使教学与网络传媒形成一种相互补益、相互耦合的关系,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授课过程中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大学生能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价值观念下对各种价值观念和思想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坚定自己的价值取向而不受各种社会浪潮的冲击。

(三)利用网络深化对大学生的“深度辅导”

所谓“深度辅导”就是在深入、动态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业、情感、心理等方面的深层次辅导[3]。“微博”、“微信”等新兴的网络沟通平台为此提供了便捷渠道。思想政治教育者利用这些新兴媒介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变化,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与学生进行更加方便快捷地实时互动交流,以避免少数学生与教育者面对面交流时的紧张与尴尬,同时更有利于用文字展现心灵最深处的声音。借助“微博”等媒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可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健康干预,化解大学生来自学习、就业、交友等方面的心理压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4]。

(四)利用网络监管和道德自律弱化网络带来的副作用,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2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网络已无处不在,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要看到由于网络社会具有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网络使用者可以隐匿其在真实世界的部分或全部身份,这容易使网络使用者忽视责任归属感和社会约束感,把自己内心中一些不良东西显现出来,利用网络有目的地攻击他人和社会,或利用网络为自己谋取不当得利等,网络道德失范和网络犯罪现象时有发生,亟须社会制约机制去约束和规范网络行为。

1.加强网络监管

学校应该联合教育、公共安全等相关部门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监控机制,加强对网络安全系统的管理,通过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网络技术从技术层面对大学校园网上的内容进行严格的过滤与筛选,以确保网络畅通安全。学校应该组织专门的机构,研发网络舆情监管系统,通过调查大学生的上网情况,关注并分析他们在一段时间内的心理压力、心理缺陷、心理需求等,及时进行舆情研判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防患于未然。

2.加强大学生道德自律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5]马克思的这一论断精辟地阐述了道德自律的意义。在网络交往中,由于交往主体具有“匿名化”、“面具化”、“数字化”的特点,对道德自律的强调就显得尤为重要[6]。所谓道德自律,就是道德主体借助于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内在良心的主动行动。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水平,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遵守网络协议履行网络职责,文明使用网络,以个体的自律行为营造整个校园和谐健康的网络运行环境。

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网络时代我们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传播工具,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发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境界,又要规避网络风险,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共振和谐振,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为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廖晓衡,付小容.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创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4).

[2]方素弟.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创新[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

[3]寇红江,王洵.对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的若干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10,(6).

[4]孔令凯.浅议微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9).

篇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中国的经济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经济形式的多元存在带来了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些观念给人们的思想注入了新的生机。同时,市场经济是凸现个人利益的求利经济,凸现金钱地位的货币经济,优胜劣汰的分化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人们思想的多样性、复杂化。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尚不够发达,法制尚不够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学校德育工作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1.市场经济自主经营的原则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生成,同时诱发个人主义倾向

理性经济人原理表明,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一方面,人们的经济活动的根本动机是追求自身利益,另一方面人们的行为又是理性的,也就是能够根据市场处境,判断自身利益,并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尽可能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或个人,只要进入市场,它的行为必然受市场机制的制约。经济人的行为和动机决定在交易或交换中,人们会采取哪些被认为将给自己带来最大净收益的行为,并在取得收益时规避风险。理性经济人假说表明,一方面市场主体是独立的存在体,另一方面基于独立存在的行为是有风险意识的,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是处于理性思考的。基于存在的独立性,权衡的主体性,选择的自主性,对风险的规避性,使市场在“自由”交换中有着合理的理性内核,从而使市场经济在无形的手的支配下,处在一种自发的良性运转之中。市场经济“理性经济人”所遵循的自主性原则要求经营主体具有充分的自主权,实行自我约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市场经济这种特质赋予人们必须具有主体意识,讲求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唤醒了人们的巨大积极性、能动性。人们的风险意识、使命感和责任心也随之加强,有利于人的独立性、创造性意识的形成,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以独立的人格关注现实,思考未来,为推进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为道德的主体性发挥奠定了基石。

从另一方面看,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着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以及“市场失灵”的情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在个人主体意识与利益驱使的情况下,有可能诱发极端利已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其主体意识的增强,只是表明他们社会化过程的加速,并不等于他们已具有良好的主体意识,不等于他们已具有行为的自控性和自主性。相反,在缺乏积极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容易助长他们的个人主义倾向,表现在思想和行为上不关心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崇尚自我,唯我独尊,我行我素。

2.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利益群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思想价值取向的多元性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以来,遵循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逐步消除了所有制结构的不合理因素对生产力的羁绊,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经济,呈现出兴旺发达的态势,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实现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完美契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价值规律等整合为有机的统一体,促进了多种经济成分共荣发展的局面,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物质文明的进步,推动了精神文明的发展。社会宏观环境的良性运行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改进和加强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从另一方面看,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的多元存在,形成了多种利益群体,相应地表现为多种意识形态。在现实生活中,既有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的、健康的意识,也有反映小商品生产封闭、保守的意识,既有反映过去计划经济统筹过死的产品经济意识,也有反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原始积累的意识。在价值观方面,无私奉献,公私兼顾,合理利已和极端利已主义价值观并存;在外来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存,精华与糟粕并存等等,这种复杂多元的社会现象通过家庭和社会种种渠道渗透到学校中去,使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使其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方面面临着多种选择,而其中消极因素必然对青少年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3.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倾向

市场经济效益原则、利益驱动原则,是市场经济生命力的支撑点,促使市场主体在追求经济效益过程中,遵循“低成本、高效率”“少投入、多产出”的法则,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规律。在目前我国物质生活条件不够高,生产力尚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市场经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机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效益观念和务实求实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进取拼搏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从另一方面看,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机制、法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备的情况下,使某些人钻法律的空子,谋取个人私利成为可能。市场经济竞争的严酷性会引发少数人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达到求利目的的心理倾向,诱发拜金主义、利已主义倾向,偏好于追逐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致使道德滑坡,以至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等社会阴暗面的存在。社会上的种种消极因素通过各种途径散播到学校,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的行为习惯必然产生不利影响,使其滋长投机冒险心理,疏于遵守校规校纪,甚至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

4.市场经济的完善发展与全球化趋势同步进行,促进了国人开放进取意识的生成,同时,在东西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使青少年面临多元选择的困惑

当前,全球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并全方位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全球化,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载体的全球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发展我国不可避免地被全面卷入全球化浪潮,入世更强化了这一进程,使国人不仅要面对国内竞争的压力,而且要面对国际“零距离”竞争的压力,求生存、求发展,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内在的驱动力,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依赖性、等待性、保守性、封闭性和僵化性等思想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时俱进,开放进取成为时代潮流。

另一方面,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形成了一个新思想文化阵地,各种思想得以迅速在网上传播,对于其中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有利于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而其中的文化垃圾,没落的道德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传播,使一些人自私自利的贪欲不断膨胀,对青少年的价值选择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地休闲、娱乐、消费,避免不良社会风气、生活方式的侵蚀,成为现实生活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对新时期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德育体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德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抉择,市场经济建设的成效在根本上取决于人的素质。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市场经济的确立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道德作为上层建筑,必然受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基础的制约,道德必须适应而不可回避、排斥市场经济。另一方面,道德作为意识形态,对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基础具有能动作用,道德必须超越而不能仅囿于适应市场经济。只有在适应中超越,在超越中适应,螺旋上升,层递发展,德育才能在培养与造就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人才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首先,德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属于精神活动,要受物质的、现实的生活制约。德育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要求立足市场经济的实际,适应社会,贴近生活。但德育的适应性不是消极的适应,而是积极的适应。一方面立足于市场经济自主经营、平等互利、自负盈亏的实际,引导学生树立主体性、协调性价值观念。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充分挖掘、发挥个体的创造力,使学生确立平等互利、公平诚信的价值原则,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另一方面立足市场经济的竞争性、求利性引导学生树立进取、开拓、创新的观念和功利、时效、信息等功效性价值观念。并基于市场经济的风险性、不确定性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良好心理素质。促进新一代青少年学生实现与市场经济的契合,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能够成为弄潮儿,而不被淘汰。

第二,德育仅停留在适应市场经济的层面,还不足以发挥其对经济的能动作用。思想道德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它是对可能的未来世界的一种把握与向往。德育对市场经济的超越是在能动适应中的超越,是在扬弃中的超越,更是在可能的条件下的超越。兰刚《关于21世纪德育的前瞻性思考》《江苏高教》1999年第1期一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克服、消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促使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合理化,避免急功近利,见利忘义的思想行为。另一方面,引导青少年学生形成更高层次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形成高尚、完美的人格。从而在适应中实现超越,体现主动适应,积极作为的特征。德育正是“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培养和塑造人,促使人去追求一种理想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以此实现对现实的否定”鲁杰《道德教育:一种超越》《中国教育学刊》1994年第4期。也正是由此,德育通过为未来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的现实活动,来超越现时代而不是停留在复制现有规范,从而实现对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拉动作用,最终发挥其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

2.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为德育过程中人的主体意识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外在社会环境。从哲学意义上讲,按照经典作家的观点,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教师和学生都具有能动性,都应是主体。作为道德的载体,师生又表现为道德主体。道德主体主要是个体以认识、肯定、发展和完善自己为已任的。而且作为道德主体,师生又表现为德育主体。德育主体不仅要尽相应的道德义务,更要求个体和群体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修养向较高层次迈进。

德育作为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是学生主体在教师主体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的过程张秀清《双主体合作德育论》第50页开明出版社1999年10月,在此过程中,学生处在一定社会和自身成长的发展阶段,受社会环境和自身道德发展规律的制约。因此在德育目标的确定上,不仅要考虑社会的要求,更要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不仅要依据社会规范,更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在德育途径和方法的运用上,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詹万生《“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开题报告》1997年。教师的主体作用体现在保证学生的自觉主动性的充分发挥方面。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的活动是可以变化的,学生的品德发展规律是不可替代的,道德认识的发展,道德情意的感化,道德行为的展开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从德育起点、过程、终点三方面看,学生主体是第一性的,教师主体是第二性的。

在实践过程中,近、现代西方教育思想偏重于学生主体作用,夸大为学生中心论,导致学生的放任、放纵的可能。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侧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培养,使学生缺乏主动性、创造性。

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树立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双主体合作关系的理念,使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双向互补,发挥两个积极性,形成合力。经由这一过程,学生主体性逐渐成长,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最终促进学生自我教育主体达到各个具体的德育目标,从而发展和完善个体道德人格,成为适应市场经济推动市场经济建设的主体。

3.德育导向的一元化与道德实践的多元性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确立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是符合我国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抉择。多种经济形式主要指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存在。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决定道德实践主体的多元存在,既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职工,又有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的员工,既有中外合资企业、外国独资企业的外商投资者及中国员工,又有私有制工商企业人员。由于所处的经济所有制性质的不同、个人生活背景、教育程度、思想观念的差异性,在现实生活中必然呈现出多元化的意识形态。

从另一方面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遵循共同富裕原则为德育一元化导向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道德基准,以公有制为主体为德育一元化导向提供了道德实践主体。

市场经济通过竞争机制、市场机制,强化了人们的时效观念,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并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对一般市场经济的扬弃,高扬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更能充分保障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即为满足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实现。正是由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为新时期德育一元化导向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理想,以其可行的实践性和可求的理想性,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新型关系的规范和尺度,有机地整合了义与利的两极目标,使义和利取得了一致性和合理化,共同富裕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目标和基准。

篇1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中国的经济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经济形式的多元存在带来了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些观念给人们的思想注入了新的生机。同时,市场经济是凸现个人利益的求利经济,凸现金钱地位的货币经济,优胜劣汰的分化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人们思想的多样性、复杂化。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尚不够发达,法制尚不够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学校德育工作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1.市场经济自主经营的原则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生成,同时诱发个人主义倾向

理性经济人原理表明,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一方面,人们的经济活动的根本动机是追求自身利益,另一方面人们的行为又是理性的,也就是能够根据市场处境,判断自身利益,并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尽可能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或个人,只要进入市场,它的行为必然受市场机制的制约。经济人的行为和动机决定在交易或交换中,人们会采取哪些被认为将给自己带来最大净收益的行为,并在取得收益时规避风险。理性经济人假说表明,一方面市场主体是独立的存在体,另一方面基于独立存在的行为是有风险意识的,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是处于理性思考的。基于存在的独立性,权衡的主体性,选择的自主性,对风险的规避性,使市场在“自由”交换中有着合理的理性内核,从而使市场经济在无形的手的支配下,处在一种自发的良性运转之中。市场经济“理性经济人”所遵循的自主性原则要求经营主体具有充分的自,实行自我约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市场经济这种特质赋予人们必须具有主体意识,讲求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唤醒了人们的巨大积极性、能动性。人们的风险意识、使命感和责任心也随之加强,有利于人的独立性、创造性意识的形成,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以独立的人格关注现实,思考未来,为推进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为道德的主体性发挥奠定了基石。

从另一方面看,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着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以及“市场失灵”的情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在个人主体意识与利益驱使的情况下,有可能诱发极端利已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其主体意识的增强,只是表明他们社会化过程的加速,并不等于他们已具有良好的主体意识,不等于他们已具有行为的自控性和自主性。相反,在缺乏积极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容易助长他们的个人主义倾向,表现在思想和行为上不关心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崇尚自我,唯我独尊,我行我素。

2.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利益群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思想价值取向的多元性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以来,遵循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逐步消除了所有制结构的不合理因素对生产力的羁绊,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经济,呈现出兴旺发达的态势,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实现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完美契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价值规律等整合为有机的统一体,促进了多种经济成分共荣发展的局面,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物质文明的进步,推动了精神文明的发展。社会宏观环境的良性运行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改进和加强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从另一方面看,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的多元存在,形成了多种利益群体,相应地表现为多种意识形态。在现实生活中,既有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的、健康的意识,也有反映小商品生产封闭、保守的意识,既有反映过去计划经济统筹过死的产品经济意识,也有反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原始积累的意识。在价值观方面,无私奉献,公私兼顾,合理利已和极端利已主义价值观并存;在外来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存,精华与糟粕并存等等,这种复杂多元的社会现象通过家庭和社会种种渠道渗透到学校中去,使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使其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方面面临着多种选择,而其中消极因素必然对青少年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3.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倾向

市场经济效益原则、利益驱动原则,是市场经济生命力的支撑点,促使市场主体在追求经济效益过程中,遵循“低成本、高效率”“少投入、多产出”的法则,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规律。在目前我国物质生活条件不够高,生产力尚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市场经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机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效益观念和务实求实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进取拼搏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从另一方面看,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机制、法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备的情况下,使某些人钻法律的空子,谋取个人私利成为可能。市场经济竞争的严酷性会引发少数人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达到求利目的的心理倾向,诱发拜金主义、利已主义倾向,偏好于追逐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致使道德滑坡,以至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等社会阴暗面的存在。社会上的种种消极因素通过各种途径散播到学校,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的行为习惯必然产生不利影响,使其滋长投机冒险心理,疏于遵守校规校纪,甚至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

4.市场经济的完善发展与全球化趋势同步进行,促进了国人开放进取意识的生成,同时,在东西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使青少年面临多元选择的困惑

当前,全球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并全方位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全球化,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载体的全球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发展我国不可避免地被全面卷入全球化浪潮,入世更强化了这一进程,使国人不仅要面对国内竞争的压力,而且要面对国际“零距离”竞争的压力,求生存、求发展,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内在的驱动力,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依赖性、等待性、保守性、封闭性和僵化性等思想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时俱进,开放进取成为时代潮流。

另一方面,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形成了一个新思想文化阵地,各种思想得以迅速在网上传播,对于其中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有利于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而其中的文化垃圾,没落的道德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传播,使一些人自私自利的贪欲不断膨胀,对青少年的价值选择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地休闲、娱乐、消费,避免不良社会风气、生活方式的侵蚀,成为现实生活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对新时期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德育体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德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抉择,市场经济建设的成效在根本上取决于人的素质。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市场经济的确立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道德作为上层建筑,必然受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基础的制约,道德必须适应而不可回避、排斥市场经济。另一方面,道德作为意识形态,对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基础具有能动作用,道德必须超越而不能仅囿于适应市场经济。只有在适应中超越,在超越中适应,螺旋上升,层递发展,德育才能在培养与造就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人才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首先,德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属于精神活动,要受物质的、现实的生活制约。德育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要求立足市场经济的实际,适应社会,贴近生活。但德育的适应性不是消极的适应,而是积极的适应。一方面立足于市场经济自主经营、平等互利、自负盈亏的实际,引导学生树立主体性、协调性价值观念。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充分挖掘、发挥个体的创造力,使学生确立平等互利、公平诚信的价值原则,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另一方面立足市场经济的竞争性、求利性引导学生树立进取、开拓、创新的观念和功利、时效、信息等功效性价值观念。并基于市场经济的风险性、不确定性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良好心理素质。促进新一代青少年学生实现与市场经济的契合,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能够成为弄潮儿,而不被淘汰。

第二,德育仅停留在适应市场经济的层面,还不足以发挥其对经济的能动作用。思想道德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它是对可能的未来世界的一种把握与向往。德育对市场经济的超越是在能动适应中的超越,是在扬弃中的超越,更是在可能的条件下的超越。兰刚《关于21世纪德育的前瞻性思考》《江苏高教》1999年第1期一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克服、消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促使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合理化,避免急功近利,见利忘义的思想行为。另一方面,引导青少年学生形成更高层次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形成高尚、完美的人格。从而在适应中实现超越,体现主动适应,积极作为的特征。德育正是“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培养和塑造人,促使人去追求一种理想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以此实现对现实的否定”鲁杰《道德教育:一种超越》《中国教育学刊》1994年第4期。也正是由此,德育通过为未来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的现实活动,来超越现时代而不是停留在复制现有规范,从而实现对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拉动作用,最终发挥其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

2.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为德育过程中人的主体意识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外在社会环境。从哲学意义上讲,按照经典作家的观点,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教师和学生都具有能动性,都应是主体。作为道德的载体,师生又表现为道德主体。道德主体主要是个体以认识、肯定、发展和完善自己为已任的。而且作为道德主体,师生又表现为德育主体。德育主体不仅要尽相应的道德义务,更要求个体和群体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修养向较高层次迈进。

德育作为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是学生主体在教师主体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的过程张秀清《双主体合作德育论》第50页开明出版社1999年10月,在此过程中,学生处在一定社会和自身成长的发展阶段,受社会环境和自身道德发展规律的制约。因此在德育目标的确定上,不仅要考虑社会的要求,更要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不仅要依据社会规范,更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在德育途径和方法的运用上,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詹万生《“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开题报告》1997年。教师的主体作用体现在保证学生的自觉主动性的充分发挥方面。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的活动是可以变化的,学生的品德发展规律是不可替代的,道德认识的发展,道德情意的感化,道德行为的展开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从德育起点、过程、终点三方面看,学生主体是第一性的,教师主体是第二性的。

在实践过程中,近、现代西方教育思想偏重于学生主体作用,夸大为学生中心论,导致学生的放任、放纵的可能。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侧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培养,使学生缺乏主动性、创造性。

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树立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双主体合作关系的理念,使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双向互补,发挥两个积极性,形成合力。经由这一过程,学生主体性逐渐成长,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最终促进学生自我教育主体达到各个具体的德育目标,从而发展和完善个体道德人格,成为适应市场经济推动市场经济建设的主体。

3.德育导向的一元化与道德实践的多元性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确立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是符合我国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抉择。多种经济形式主要指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存在。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决定道德实践主体的多元存在,既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职工,又有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的员工,既有中外合资企业、外国独资企业的外商投资者及中国员工,又有私有制工商企业人员。由于所处的经济所有制性质的不同、个人生活背景、教育程度、思想观念的差异性,在现实生活中必然呈现出多元化的意识形态。

从另一方面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遵循共同富裕原则为德育一元化导向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道德基准,以公有制为主体为德育一元化导向提供了道德实践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