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37: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校园安全管理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电工;实训室;安全管理
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强调了高等职业教育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而电类实训室是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重要场所,所以必须将电类实训室的安全管理提高到新的高度,如果对电类实训室安全管理认识不足、管理不到位,往往会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和高职院校实训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所以必须针对高职院校电类实训室安全管理现状,全面分析电类实训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高职院校电类实训室的安全管理进行完善和优化。
一、高职院校电类实训室安全管理现状
各高校制定了实训室管理制度,但针对于电类实训室特殊性的管理制度缺失;实训室安全管理在实训室管理制度中有体现,但实训室安全管理在实训室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凸显;实训室管理制度在实训室张贴,但在实训过程中,没有达到实际的安全教育效果;实训教师在实训过程中,没有将实训室安全教育渗透到每一节课,实训室管理人员和实训教师对实训室缺乏及时的安全隐患排除。
二、高职院校电类实训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电类实训室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目前,各高职院校电类相关专业基本都已开展电类实训课程,但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重心放到了课堂理论教学,将实践教学放到学期末,表现为短时间的集中实践活动。此种现状也导致了高职院校电类实训室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忽视对电类实训室的安全管理。具体到实训过程中,“一名老师带众多学生”的电类实训现状普遍存在,教师忙于轮流指点,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但会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会造成人身伤害,进而对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二)高职院校电类实训室管理体制不健全,安全责任不明确
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制定了有关实训室的管理体制,而针对电类实训室特殊性的安全管理体制却基本缺失。在实际安全管理中,一般哪个教师上实训课哪个老师负责,而老师在上实训过程中,会因为忙于指导学生实践而忽略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实训室的高效轮流使用,使电类实训室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找不到责任人。部分高职院校虽然设立了专门的实训室管理机构,并指定了专门的管理人员,但也会由于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忙于事务性工作,而疏忽对实训室的安全管理。
(三)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人员及实训教师不重视安全教育
高职院校扩招,外聘教师及在岗教师素质的参差不齐,以及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没有开设实训室安全管理培训课程,这些因素就导致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人员和实训教师专业化安全管理知识不足,进而在学生实训过程中,疏忽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遇安全事故,实训室管理人员和实训教师也只能凭经验处理,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处理不及时或是处理不当。
(四)高职院校领导对实训室安全管理不重视
虽然各高职院校都将安全管理放在了工作的首要位置,但安全管理却大部分局限于学生的日常安全管理,对实训室的安全管理却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实训室管理人员对实训室安全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往往跟领导的工作重心有很大关系。高职院校领导对实训室安全管理的疏忽,导致了实训室管理人员对实训室安全工作的认识不足、管理不到位,相应的实训室安全教育缺失、安全措施的无法落实,可能会导致电类实训室的安全事故。
三、高职院校电类实训室安全管理完善和优化建议
(一)营造全面的校园安全文化,提高对电类实训室安全管理的重视
文化氛围的营造,是增强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通过营造全面的校园安全文化,提高高职院校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教师,会自觉的学习安全知识,进而将自身强烈的安全意识和完善的安全知识感染和传授给学生;学生能将安全知识自觉的转变为安全行动,进而又促进了校园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员工和学生安全意识的提高,也有助于提升师生员工和学生对于电类实训室安全方面的重视:教师及管理人员自觉学习电类实训室安全知识,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电类实训室安全教育;学生自觉接受电类实训室安全知识,自觉遵守操作规程,对安全事故有一定的处理能力。
(二)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电类实训室安全管理制度并切实实行
电类实训室有其专业特殊性,要建立电类实训室安全管理制度,首先要考虑到电类实训室的特殊性;要健全电类实训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就要构建学校领导—管理人员—学生全员参与的全方位的涉及各个电类实训室细节的规章制度,使电类实训室每个环节、每个层面都做到有章可循。制定制度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切实实行才是确保电类实训室安全的关键。所以,在执行中,我们要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做事,将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做到实处。安全制度的执行还有赖于安全检查、监督和事故责任追究,只有这样,才能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切实实行安全管理制度。
(三)建立电类实训室专职管理制度,加强对电类实训室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安全培训
高职院校电类实训室安全管理,预防是关键,及时处理是重点。高职院校对于电类实训室安全管理要责任明确,最好选择具备电气专业知识的专职人员。另外,要求高职院校将电类实训室纳入日常的教育培训中,并以主题教育、课堂教育等形式将安全教育纳入学生教育过程将电类实训室安全管理教育和培训以多种方式做到全程化、全面化。
(四)改变电类实训室安全教育模式,通过多种形式对电类实训室安全事故进行模拟
在进行实训室安全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育模式,借助网络工具,实现电类实训室安全知识模拟现场,或是直接组织师生进行现场演练等形式,使师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安全事故带来的震撼,从而使师生将安全知识内化为安全行动,达到切实增强电类实训室安全的目的。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电类实训室安全管理,涉及到高职院校的安全稳定。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前预防电类实训室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电类实训室安全事故,将电类实训室安全管理处于始终可控中。
[参考文献]
[1]王晓鹏,朱晓慧.高等学校实训室安全管理浅谈[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10
[2]孙忠,王洪肖,张锡良.高校试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与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
1、学校要和施工队签定治安和安全生产合同书,明确施工队具体的安全治安治理保障措施,明确学校监督协调安全管理的责任。双方必须遵守安全法律及规章制度。
2、施工队进驻学校内部必须缴验每个队员的居民身份证或其当地公安机关的证明,无身份证明者不得在学校内部住宿。
3、施工人员须在学校内部居住三个月以上者,保卫干部必须协助他们办理“临时居住证”。
4、保卫干部要回同施工队负责人,依据“身份证”编制施工人员花名册。并写名: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户口所在地等,如施工人员有变动要及时更正。
5、施工单位要给施工队伍安排固定的居住场所,并要求他们做好防火、防盗、安全用电、用火,确保做好住所的安全和卫生工作。
6、施工人员必须凭施工单位发给的出入证进出大门,出入证不准转借他人,遗失必须补办。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室;安全管理
2015年12月清华大学化学实验室发生爆炸,一名博士后死亡,在为此事痛心的同时不得不反思高校实训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与国家一流学府相比,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偏弱,实训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着更多问题,要做好实训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从这些问题入手分析。
1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1教职工缺乏安全意识
实训室安全管理是每所高校日常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开例会、定期培训,这是安全管理的常态。其实,安全管理工作最重要的部分是长期认真执行每个细节,而这方面往往又做得不好,教职工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究其原因,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件“不出成绩”工作,做得好学校不会予以嘉奖肯定,教职工不会因此而获益。大多数教师都把时间用在教学、科研中,相较于安全管理工作,更有趣、更易出成绩。而且,不少教师身兼多职,时间有限,不会在安全管理上花费太多时间。安全事故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即使不关注也极少发生安全事故,这种心态使教职工滋生了懈怠心理。本来就不够重视,又放松了警惕,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也随之升高了。
1.2没有专业的安全管理部门
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安全管理大多由多个部门共同来完成,设备资产部负责特种仪器的管理,实训室的消防安全由校保卫处来负责,学生实训时的安全由任课教师来负责。这种管理办法,在不增加教职工的情况下,把管理工作分成很小的部分分给已有的教职工,是人力资源利用最大化的表现。同时,这也意味着安全管理不够专业,教职工没有足够的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实训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安全事故后相互推脱责任。这种粗放的管理模式注定了安全漏洞的存在,也为教职工推脱责任创造了条件。
1.3管理制度不健全
安全管理涉及多个方面,需要一套协调性强的完整管理体系。上文提到,高校的实训室安全管理工作由多个部门共同负责,这既不利于管理体系的形成,又不利于管理办法的实行;处于知识大爆炸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实训所需的仪器种类增多,更新换代速度也快。然而,安全管理观念的落后致使学校未能及时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已有的管理制度显得落后,不能有效控制安全隐患;师生使用实训室时存在不合理的行为,不按规章操作、实验缺乏准备等等,这些都是安全隐患。这类行为普遍存在,大家习以为常,内部反馈纠正已不可能,需要外界加以督查纠正,然而学校缺乏监督检查机制,一些错误行为得不到纠正,埋下了安全隐患。
1.4安保设施不健全
我国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偏少,经费往往用在实验仪器购买、校区建设维护、人才引进等方面,在安全保护方面很少投入,导致实训室安全保护设施不完善。供电线路老化,缺乏资金更换新线路,只能通过不断的维修延长使用时间;部分设施已超过了使用寿命还在使用中,究其是大功率用电设备,元器件老化后稳定性降低,很容易引起火灾;实训室有很多贵重仪器,而高校又较为开放,为防止仪器失窃,教职工往往采用封闭安全通道、在窗户上加装防护栏的措施。这些举措虽然能够防止设备失窃,但堵住了安全逃生通道,安全事故发生时会酿成严重的后果。
1.5师生缺乏环保观念
理工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要进行大量化学实验,实训室每年要排放大量污水、废气。包括含隔、汞、铅等重金属粒子的盐类,含氰有机化合物和一氧化碳、硫化氢、光气等有毒气体,如果不经处理就排放会污染周边的土壤、地下水,有毒物质长期积累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调查发现师生普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随手乱倒实验废液,部分学校也缺乏相应的污染物处理装置,环境保护成了一纸空谈。
2高职院校实训室安全管理办法
2.1进行实训室安全教育培训,强化教职工安全防范意识
教职工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有两方面原因:①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低,教职工并没有观察到自己的一些错误造成的安全隐患。处于方便,这些风险行为被一次次重复,让人习以为常;②实训室安全管理做好无功,做错可以推脱责任,而且无趣,被认为是浪费时间。对于前者,要把麻痹大意带来的危害清晰地展现给大家。通过合理的想象,把错误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以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大家,要展现事故的恐怖性。并阐明之所以错误行为没有造成事故是由于所处的环境相对稳定,环境的稳定性是会变的,而且是不可预测的,缺乏安全意识是拿自己和别人的安全做赌注。对于后者,要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奖惩措施,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2.2建立安全管理监督机构
实训室安全管理工作复杂、繁琐,很多高校考虑到资源有限,并没有设置单独的安全管理部门,由多个部门共同负责。由于部分部门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在沟通合作中存在一定问题,不能做好管理工作。且出现安全事故后各个部门相互推脱责任,不利于后续的完善。在尽可能节省资源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一个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各部门的安全管理的监督工作,并负责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该机构不需要太多的人员,可以由各院领导组成,不定期对各部门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巡视,指出其工作漏洞并予以警示。
2.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安全管理的关键所在,制度不精细导致管理责任不明确,除了事故后可以相互推脱;管理制度存在部分不合理的地方,实训人员对于有漏洞的制度出于本能的排斥,很容易因为部分制度不合理而否认整个管理制度,产生懈怠心理,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综上,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精细、严密。综合考虑可能要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从每台仪器、每个人入手,做到每件事都有责任人,并且只能有一个责任人,明确责任人是奖惩制度得以合理开展的基础。集思广益,让每名教职工都发表意见,尤其是经常进行实验操作的教师,他们有足够的发言权。各种各样的观点能够阐明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有利于制度严密性的形成。就争议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意见统一,让管理制度成为所有教职工都认可的制度,变被动执行为主动执行。
2.4加大安全管理经费投入,完善实训室安全建设
合理分配教育经费,加大安全管理投入,安全管理做不好,学校发展无从谈起。排除实训设备质量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及时更换老旧线路,淘汰掉超年限使用的危险设备;规范化安全设施,保障逃生通道的畅通性,并予以明确的路线、标识指示。把灭火器放在指定区域内,区域安排以方便使用为主。对危险设备予以标识警示,并定期检查,保障标识的完整性;定期检修消防设施,检验自动火灾报警装置是否能正常工作,检查灭火器是否有铅封,检查监控摄像头是否能正常工作等等。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让设备的使用寿命更长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节省教育经费。做好实训室日常检查,如下班前安排人员检查水、电、窗户、大门是否关闭,并做好记录录入管理档案;寒暑假、五一、十一等长假放假前对实训室进行检查,包括实验仪器是否能正常使用、水电线路是否存在老化、破损现象、门窗是否牢固等,确保假期对实训室的安全不构成影响。
2.5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减少“三废”对环境的污染
化学药品种类繁多,易燃易爆品、剧毒药品的管理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工作,这些化学药品的管理要严格依照国家标准来执行。储存室要有良好的通风性能,易燃气体散露后过量积累很容易发生爆炸;化学药品的储存讲究分类防止,避免无意碰触使化学药品反应产生毒害物质或酿成火灾;对于剧毒危险药品要用专房、专柜放置,有专人负责或使用多人锁,避免私自使用。化学试验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物大多具有毒害性,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学校有责任对“三废”进行回收处理。可建立“三废”回收处理中心,可以由老师带领学生以实践的形式处理废物,同时锻炼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定期把废物交给专业的废物处理机构进行处理,当然这种办法需要学校支付一定费用。
3结语
我国高职院校数量庞大,不同地域、不同发展历史的院校实力有很大差别,安全管理工作也因学校专业设置而有很大差别。本文综合了部分院校中出现的管理问题,给出了个人的解决办法。高职院校教育经费不宽裕,安全建设与发展建设二者同等重要,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经费。
参考文献:
[1]周福萍.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任旺花.浅谈高职院校实训室的安全管理[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65-66+71.
[3]李胜明,黄炳华,李伟霖.高职院校实训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探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62-65.
[4]王磊.高职院校实训场所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254-255.
1、食品卫生安全主管领导责职制度
为保证学院和学院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管理、从业人员更好地履行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职责,加强对学院食堂和教师、集体用餐的卫生安全管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用餐卫生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制定本责任制。
(1)校长为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总务主任为直接责任人。
(2)依法办食堂,建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校内供应的食品及饮料卫生安全。
(3)统一指挥,督促学校的各有关食品卫生部门开展工作,加强对学校食堂和教师、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安全管理。
(4)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建立、健全学校食物中毒或流行性疾患等突发事件处理的紧急预案。
(5)责任人如果管理工作不到位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管理制度
(1)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为教学第一线服务的思想,热爱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高质量的要求搞好服务工作。
(2)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要配合学校积极搞好饮食供应,及时调整经营思路,不断改进经营方式,切实保障饮食卫生及供应工作。
(3)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从业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严禁患有传染病及其它不适应饮食从业要求的疾病患者从事食堂工作,无健康合格证不准上岗。
(4)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要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法》,确保所供应的饭菜及其它食品清洁、卫生,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5)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操作间及餐厅必须整洁卫生,菜案、面案分开,生食、熟食分开,严禁污染、腐烂、变质及隔夜食品出售。
(6)各类炊具、餐具要指定专位摆放,不准放置地面。炊具、餐具要定期消毒。
(7)积极采取防鼠、防蝇、防虫措施,并按卫生防疫部门要求抓好消毒工作。
(8)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工作要力求做到饭菜可口,品种齐全,档次搭配适当,确保饭菜质优价宜,让学生满意。
(9)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工怍人员要不断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工作中要态度和蔼、一视同仁、文明服务。
(10)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要积极配合学校完成其他有关工作。
3、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1)认真做好食品验收工作,不收、不做、不售腐败变质或有害有毒的食物,做到食品件件验收,并有专人负责,把好第一关。
(2)食物生熟分开,盛器、抹布、刀具、砧墩板、冰箱均要做到生熟分开,生荤菜设专用盛器(红色或涂上红色标记)存放,未洗与洗净的蔬菜盛器分开装载(绿色或涂上绿色标记),防止交叉污染。’
(3)食品要烧熟煮透,防止外熟内生,严防生熟食品污染。对剩饭、剩菜要妥善保存,严格处理。在供应前必须单独重新回锅烧透。
(4)餐饮具要严格消毒。熟菜盆、打饭用具均应在开窗出售食物前进行消毒处理,并有专人负责。实行“四过关”,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
(5)严格实行由原料到成品的“四不制度”,即:不收、不切、不做、不售腐烂变质和有毒有害食物。
(6)成品(含食物)存放必须实行“四隔离”,即: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杂物、药物隔离,食品与天然冰隔离。
(7)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理发,勤洗内衣,勤换工作服;上班时必须佩戴“二白”(卤菜问须佩戴“三白”),开饭时一律佩戴“三白”。工作时间严禁佩戴戒指、手镯、手链、耳环,不准涂指甲油、搽香水。
(8)全体员工必须执行下列规定。
a主动参加每年一次的体检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考核。
b每天小扫除不低于2次,每周大扫除1次。环境卫生实行“四定”,即:定人、定物、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
c实行每周一、三、五的卫生检查考核,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台,并记录在案。
4、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安全生产制度
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有许多火源、电源和机械设备,如有使用、防护不当,很容易发生火灾和伤害事故。
(1)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及其设备应符合消防和劳动防护规范,并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2)加强火源管理,油灶、煤气灶、电器设备及电源控制机房有专人负责,下班前,应将所有的电源切断。
(3)随时消除油渍污垢,将易燃物品置于远离火源的地方,厨房和仓库内禁止吸烟。
(4)加强对有关员工的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定期组织对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的检查。
(5)加强对员工消防知识的培训,定期组织对所有消防设施的检查。
(6)未经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经理批准,禁止一切非工作人员进入操作场所。
5、健康晨检制度
(1)专人负责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工作人员每天上班的晨检工作。
(2)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工作人员每日配合晨检人员做好工作,主动报告有无发热、腹泻、手外伤、呕吐等情况。
(3)凡有发热、腹泻、手外伤、皮肤湿疹、咽喉疼痛、呕吐等现象的工作人员应暂离岗位并及时治疗,待身体恢复后上岗。
(4)做好晨检记录,并妥善保存—学期。
6、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日检制度
(1)专人负责每日对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2)内外环境整洁,个人卫生达标,操作过程正确。
(3)确保无一人带菌参加工作。’。
(4)监督从业人员遵守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
7、食品采购验收索证制度
(1)学校一切食品必须定点采购,每年初对定点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和信誉评价,对合格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供货质量要求。
(2)每次采购食品及其原料时,必须向供货商索要此批食品的检查合格证或者化验单(即索证)。
(3)索证时对索证食品的卫生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必须查清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生产日期、批号等。
(4)索证食品的卫生检验合格证、化验单如为复印件,应加盖检验单位印章。
(5)包装食品必须检查食品标签,严禁“三无”产品进库。
(6)食品进库或制作加工前必须由验收员验收,并签字。
8、食品储存卫生制度
(1)存储食品仓库必须做到卫生、整洁、整齐,食品与杂物严格分离。
(2)食品库房周围不能有有毒、有害污染及蚁蝇孳生地,防止交叉感染。
(3)库房内地面平整、硬实,严禁直接裸露土地,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接射入,保持所需的温度和湿度。
(4)库房内有防蝇、防尘、防鼠及防潮设施,防止食品发霉、变质发生虫子。
(5)库房内设立食品垫离板、存放台、存放案,做到所有食品离地离墙。
(6)食品库房应设专人管理,建立健全卫生管理、食品和原料出入库登记、检查保管制度,做到定期清洗、消毒、换气,经常保持清洁状态,避免尘土、异物污染食品。
(7)对进库的各种食品原料、半成品应进行验收和登记;掌握食品的进出状态,做到先进先出,尽量缩短储存时间。
9、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工作人员个人卫生制度
(1)必须按规定取得有效健康证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每年体检和培训至少一次。
(2)上班时必须穿着统一工作服、帽,头发不露帽外。操作直接入口食品如熟食、盒饭等均应戴口罩。
(3)上班前和便后应洗手消毒,不得穿戴工作服、帽和口罩进入厕所。
(4)在出售直接入口的食品时,不得用手直接抓取食品,必须使用清洁卫生的售货工具。
(5)操作区严禁吸烟,严禁对着食品打喷嚏、咳嗽和出现其它易污染食品的不卫生动作。
(6)勤洗澡、勤理发、勤洗手(每餐出售前,必须按规定进行双手消毒除菌)、勤换衣,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擦香水,不戴戒指等外露饰物。
(7)工作时不赤膊、不赤脚、不穿拖鞋和背心。
10、厨房卫生管理制度
(1)坚决执行食品卫生法规,严格执行“五四”卫生制度,即:
a由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不收、不切、不做、不售腐烂变质食品。
b成品(食物)存放“四隔离”:生与熟,成品与半成品,食品与杂物、药物,食品与天然冰隔离。
c用(食)具实行“四过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
d环境卫生实行“四定”:定人、定物、定时、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
e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换内衣,勤换工作服。
(2)烹饪人员必须使用新鲜原料,对变质、霉变、虫蛀的原辅料,不予加工制作。
(3)加工食品要认真负责,避免外熟内生的假熟现象发生。
(4)严禁使用未经清洗、消毒的容器盛放熟食,不用生揩布擦洗餐饮炊具。
(5)生熟盛具标志明确,调料盛器内外干净,操作场地无积水、无污垢,冰箱内按规定存放食物,防止生熟、荤素交叉,杜绝食物中毒事件。
(6)工作结束,擦洗干净调料盛器,按规定加盖。灶上灶下必须冲洗干净,垃圾及时清除。剩余原料及时入库保存。
(7)荤、素原料严禁着地放置。灶头有试味工具,食物有留样备验制度。
(8)门窗、玻璃明亮,照明完好。
11、食品冷藏卫生制度
(1)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工作人员要根据食品的种类选择冷冻或冷藏法保存食品,动物性食品应置于冷库或冷冻箱中保存;果蔬类食品及随即可用食品应置于冷藏箱中,在4℃左右的温度中短期保存。
(2)冷库或冰箱应该经常检查其制冷性能,由专人负责定期除霜和除冰块、清洁和消毒,使其保持整洁无异味。
(3)进出食品应有记录,做到先进先出先用,已腐烂或不新鲜的食品不得放入冷库或冰箱内保存,已解冻的食品不宜再次冷冻。
(4)冷库中的各类食品应分开存放,生熟食品不得混放,食品与非食品类不得一起冷冻或冷藏,不得在冰库中存放私人用品。
(5)冷库或冰箱因停电或故障导致储存的食品解冻,在重新冷冻前要进行清理。
12、食具消毒卫生制度
(1)食堂食具清洗消毒工序合理,严格按照“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的制度操作。
(2)食堂有专人负责保管消毒剂,并定期查验消毒剂的有效期。
(3)食品加工器械用后及时清洗,并有保洁措施。
(4)容器、用具生熟分开放置和使用,并有明显识别标记。
(5)专用餐具清洗消毒,消毒后餐具应存放在专用的密闭或保洁柜内。
(6)食具消毒应达到规定的药物浓度、时间和温度。
(7)专用保洁柜须保持清洁、无杂物、无苍蝇和蟑螂。
(8)己消毒与未消毒的餐具应分开存放,并在存放柜上有明显标记。
(9)餐具消毒后应无水渍、无污垢、无油渍、无食物残渣、无异味。
13、烹调卫生制度
(1)食品要现烧现吃,必须烧熟煮透,防止外熟内生,隔顿隔夜要回锅。
(2)做到成品与半成品分开,生与熟食品分开。
(3)生熟盛器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记。
(4)成品及时进入各餐间,防止污染。
(5)严格每餐做好留样和登记工作。
14、调料间卫生管理制度
(1)窗无灰,玻璃光亮,照明完好。
(2)六面光洁。墙角、天花、灯架、无积灰、无蜘蛛网、无吊灰。
(3)无霉变腐酸异味,货架、台面干净,调料存放合理。盛器清洁卫生。
(4)调料间无私人物品,无不洁工具。
(5)灭害措施得力,保持灭害工具常备,并全天侯保证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5、卤莱间卫生管理制度
(1)操作人员进入专间前,必须双手洗净,穿戴“三白”。
(2)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有效健康证上岗。专间内禁止吸烟,无私人杂物,无变质食品。
(3)每餐营业前,必须按规定配制消毒水,药物消毒有效氯浓度必须保持在250ppm(百万分之),必须将刀、砧、抹布、操作台面、盆、夹、勺、铲、电子秤台面等一切用具进行消毒处理。
(4)开窗出售时严禁用手直接接触熟食。
(5)熟食专用无霜冰箱内禁止存放生类食品和其它食品。盛放熟食必须使用盒子,并保持冰箱整洁。
(6)严禁销售无证熟食。进货渠道必须正规,如违反规定,卤菜制作人员不予加工。
(7)严禁出售未经回锅的隔顿食品,严禁敞开作业。
(8)以“三专一严”(专人、专用、专门工具,严格消毒)制度为基础,严格生熟交叉。
(9)熟食间必须有良好的防害、防尘、隔离措施。必须装备杀菌消毒灯具,定时开灯杀菌。
(10)保持窗明台净,六面光洁无油垢。
16、操作区卫生管理制度
(1)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理。
(2)及时做好落手清,禁止刀、砧等交叉使用,防止污染。
(3)坚持每天两次小扫除,每周一次大扫除。
(4)严禁在操作区(含出售间、厨房间、仓库、蒸汽锅房)内吸烟、吐痰。违皮者将严肃处理。
(5)严禁放置个人物品,严禁赤膊、穿拖鞋或穿着非工作服、帽上班操作。
(6)严禁佩戴戒子、手镯、手链、耳环等外露饰品进行上岗操作。
(7)严禁瓜果蔬菜着地存放。
(8)保持操作区场地洁净卫生、墙面光洁,无蜘蛛网、吊灰,吊扇、照明设施完好,无灰尘。
17、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1)天天搞好落手清,每周一次大扫除。
(2)食堂四周的环境清洁、明沟畅通。大小花池内无杂草、杂物。
(3)门口沿墙无张贴、无自行车停放。
(4)泔脚桶(池)、洗碗池内干燥、无残汤渗出、无酸味、无污垢。
(5)洗碗池下水道畅通,无堵塞,龙头完好无漏水,沿墙明沟无杂物,并保持干燥,下水道保持畅通无阻。
(6)垃圾箱四周保持无外溢、无污水,并设有防蝇设备。
18、饭厅卫生管理制度
(1)饭厅内六面光洁,门窗玻璃洁净明亮。
(2)灯架、电视、吊扇无积灰,照明完好。
(3)餐桌、凳椅见本色无油垢。
(4)实行餐中清理残渣剩烫,保证后来就餐同学的餐桌洁净。
(5)地面干燥、无污垢、油腻,墙面无污迹、油渍。
(6)饭厅外墙四周沿墙无杂草、杂物,明沟洁净干燥畅通。
(7)泔脚车、桶内外洁净,无汤水渗漏现象。
(8)洗碗池附近必须配备相应有效防害措施,保证厅内“四害”得到有效控制。
19、餐饮机械设备卫生管理制度
(1)机械设备使用前,必须详细检查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2)荤、素加工时,必须全面清洁冲洗(刷)、保洁后再使用。严禁未经任何处理直接交叉连续使用,防止混昧、污染。
(3)机械加工后,应及时擦洗和清理,防止机内残留原料因变质而污染新的原料。
(4)使用完毕保洁后,必须加盖防尘、防害,对设备加以保护。
(5)必须保持机械使用场地的清洁、干燥。
(6)严禁在机械设备(含消毒箱、蒸饭箱)附近烘烤衣物。
20、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负责人卫生工作职责
(1)对本部门的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及防疫工作全面负责。
(2)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工作网络,责任到人。
(3)定期进行食品卫生、防疫等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负责实施新员工上岗前的培训工作。
(4)实行定期、不定期相结合的卫生、防疫工作检查评比,大力表彰食品卫生、防疫工作成绩显著的班组和个人,从重从严处理违规操作和违反食品卫生法规的人和事。
(5)定期召开卫生、防疫专题工作会议,总结经验、通报校内外食品卫生、防疫重点的情况,确保本单位的食品卫生与卫生防疫工作与社会接轨,不出差错。
(6)做好“五薄一卡”的记录备案工作。
21、长假后清扫、消毒、验收制度
(1)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全体人员长假后提前l天上班进行食品卫生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学习。
(2)对食堂周围环境进行全面清扫。
(3)对餐具、用具进行清洗、消毒。
(4)对仓库、保洁橱、冰箱作清洁、整理、食品分类、分架、隔离、隔地存放,容器生熟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5)对灶头、液化气、锅炉进行检修,确保安全。
(6)暑假期间对食堂墙面进行粉刷,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进行全面整改。
22、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从业人员培训制度
(1)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或临时参加工作的生产经营人员都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2)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从业人员应积极主动参加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知识及技能培训。
(3)学校定期对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各类食品卫生法及饮食卫生知识,提高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及卫生安全意识。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顶岗实习 安全问题 防范措施
1.引言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要求学生履行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能够独当一面,具有较强的挑战性,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出“2+1”教育模式,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到专业对口的指定企业带薪实习十二个月。教育部也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广大高职院校响应号召,积极开展顶岗实习工作。顶岗实习是把双刃剑,实习的顺利开展对于学生社会角色的转换与职业能力的提高起到关键性作用,然而,实习中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就会为企业、学校,尤其是学生及其家庭带来不可弥补的创伤。我们站在高职院校的角度,针对顶岗实习中的常见安全问题,提出对策。
2.顶岗实习中常见的安全问题
我们对所在系部近三年的顶岗实习安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实习生大多分派在大型的物流或国际货代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年均实习生人数达150。据统计,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易出现以下安全问题。
2.1发生事故造成人身伤害。
在顶岗实习中,工伤事故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达92.3%。事故的发生存在多种原因,如: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强;专业操作能力欠缺;未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定作业;机器故障,企业安全管理存在漏洞;与同事发生冲突;上下班途中或外出游逛遇到交通意外事故,等等。
2.2工作过程中患病。
这里的疾病主要指职业病和工作诱因疾病。学生实习虽非长期工作,但由于规定实习期限为半年到一年,时间长度已经达到能够形成职业病的期限。有些实习岗位因工作特点或受工作环境、设备、管理等限制,会给学生带来职业疾病威胁。还有的工作需要实习生久坐、久站、跑外、接触对人体不利的物质等。另外,有的学生本身患有隐性疾病或慢性病,在实习环境中由于受到工作条件或精神方面的刺激导致疾病发作,形成了严重的疾病风险隐患。在实习中,由于各种原因患病而放弃实习的占6.6%。
2.3其他原因造成的安全问题。
除以上两点,还有1.1%的安全事故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例如,感情纠葛引发矛盾冲突;业余时间外出购物、上网、娱乐、恋爱及去有安全隐患的场所而造成的人身安全事故;学生社会经验不足被骗损失钱财甚至受到人身伤害,等等。
3.顶岗实习安全问题防范措施
为确保实习生能够顺利、平安地完成实习任务,实现平稳就业,必须本着安全重于一切的原则,在顶岗实习工作全过程中,采取多种方式,多环节、多层面地建立长久、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实习安全。
3.1做好上岗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顶岗实习具有实习人数多、实习时间长、实习安排复杂程度高、安全隐患多、学生经验不足等特点。在学生进入企业之前,应把风险意识深入学生心中,引导学生对实习的各类安全问题进行识别监测、预防控制和处理,以达到有效化解潜在风险,促进学生健康、平安实习的目的。摒弃忽视安全教育的错误做法,将安全意识教育工作提到事关稳定的战略高度,做到人人知安全,事事讲安全。
通过各种途径强化安全教育,确保教学质量,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例如,定期开设安全教育、心理健康、职业道德教育等课程,保证足够的课时量,以及课程的连续性和针对性,把安全风险防范作为常识性知识在学生中普及;在学生中推广以饮食、交通、水电、校舍、消防、生活设施、传染性疾病、实习工具安全操作设施为重点的安全知识教育;针对岗位工作特点专门印制安全教育手册,搜集工伤事故、交通事故、财产损失等案例,图文并茂,便于学生学习;根据企业工作情境,安排安全事故应急模拟演练,包括事故报警、现场保护、安全施救等环节,提高学生自我救护水平和应急应变能力,教会其应对危险的方法和求助渠道,熟练使用各种安全工具及设备。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凡是有利于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方法都可以尝试。
3.2慎重选择实习企业,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
3.2.1深入考察,慎重选择实习企业。
在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之前,要对拟实习企业的经营状况、业务范围、企业文化、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用工制度、薪酬待遇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尽量安排学生到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先进、制度严格、经营规范、遵纪守法、社会声誉良好的企业开展实习。考察不能流于形式,而要深入企业,选派适当人员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多方比较。遇到问题,与企业保持良好有效的沟通,与企业共同为学生创造安全的实习环境。
3.2.2签订协议,明确校企权利义务。
在与企业达成实习意向时,应与企业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学校和企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列明实习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实习报酬等基本要件,明确学生须遵循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对安全事故的方案制订、及时处理、开展救援,以及事后的处理、安置、赔偿等事宜明确各自的责任,甚至可以要求实习生与实习企业签订协议,将工伤赔偿等重要权益予以明晰,直接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另外,学生自行联系实习企业,应提醒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认真审查企业资质、资信情况,尽量签订书面劳务合同。如不能签订书面合同,口头协议应有第三人作证或有其他相关证据证明,并注意留存能证明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务关系的凭据,如工资条、工作服、报销单据等。
3.3完善实习安全管理制度,贯彻责任落实。
3.3.1制度建设是保障顶岗实习安全的重要前提。
在顶岗实习工作中,学校是工作开展的主要责任方,应加强对实习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学生顶岗实习工作领导班子。在学校层面设立专门的职能处室发挥对顶岗实习各环节的监督、指导作用,规范管理过程,对历届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安全问题进行调研,从战略的高度引导顶岗实习工作的有效、健康发展。在系部层面成立以系主任、支部书记、班级辅导员及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组成的顶岗实习管理小组,负责各系部学生顶岗实习的具体管理工作。
3.3.2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实习安全的重要基础。
学校要建立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经验丰富,并具备一定专业技能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定期选派带队实习。明确学生实习工作的时间、地点、任务、工作标准、操作规范等,加强学生实习工作、生活的思想疏导,做好学生、学校、实习企业之间的协商和沟通,对实习工作进行全程的动态监控。另外,为了保证专业教师全力以赴开展工作,在带队指导实习工作期间,原则上不承担授课任务。
3.3.3贯彻落实是实习安全的根本保障。
制度建立及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将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这也是最大限度地防范安全隐患的关键所在。能够实现“凡事有规定,规定必执行,执行必记录、记录必考核、考核必有效”的工作过程,从企业和学校两个方面加强学生量化考核,强化工作落实力度。在考核过程中,既要体现学生的“硬”技能,即业务操作水平,又要突出其品德行为、实习纪律、实习态度、团队合作等“软”技能的表现。
4.结语
顶岗实习安全是一项涉及企业、学校、政府、家庭等多个主体的系统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协作,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不懈努力,建立起一整套顶岗实习的安全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解除实习安全的后顾之忧,为学生顶岗实习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达到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朱丹.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管理机制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7.
[2]朱程.高职高专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1.
关键词 实验室 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高职院校实验室是教学、实训、科研的重要基地,危险化学品是必不可少的实训教学用品,危险化学品包括强酸、强碱、易燃易爆和剧等化学试剂,具有腐蚀性强、易中毒等特点,若缺乏一定的使用安全知识操作或使用不当,易导致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这些特点和情况使得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及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制度不健全
许多高职院校对于实验室,尤其是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制度不健全,虽然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相关规定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不够科学完善,制度不够细化,使得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真正地发挥作用。
1.2 缺乏安全意识
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繁多、性质差异较大,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对其不具备一定的常识,尤其是文科类生源学生,对于危险化学品的性质缺乏基础性的认识,使得其在实训过程中对于危险品的安全使用意识淡薄,而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对于各类危险化学品的认识不够全面,安全使用和储存方面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导致经常有违章操作的现象发生。
1.3 危险化学品购买、存放、使用等环节安全监管不到位
一些高职院校对于危险化学品的购买量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没有按需购买,危险化学品存量较大或者购买前根本不清楚库存量就盲目购买。同时,危险化学品未设置专门的存放地点,没有专人负责,教师和学生随意放置和使用,未做好相应的使用记录,领用量过大,用不完的就直接摆放在实训室,未及时归还入库保存,或者不明确使用之后的废液如何处理,经常有随意将废液倒入水池的现象存在,这些都导致危险化学品对实训室及师生形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1.4 安全防护措施不健全
许多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缺乏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有毒气体使用时未配备相应的通风橱或通风系统防护设施,未使用防毒面罩等防护装备;对于强酸强碱易腐蚀危险化学药品的使用未配备相应的防护手套、口罩等个体防护装备;对于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未设置专门的存放地点,或者与其他危险试剂混放,未设置专门的储存柜等。
2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对策
2.1 完善规章制度
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根本保障。为使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学生守则”、“实验室管理守则”、“实验工作人员管理细则”、 “实验员管理考核办法”、“实验室化学试剂使用与管理细则”、“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使用与管理”、“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责任制”等相关制度,尤其是“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责任制”,一定要严格贯彻执行。
每学期针对清查暴露出的危险化学试剂管理松散失序,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将实训试剂全部统计、归类,建立独立封闭的试剂室,实行专人管理制度和试剂进出库等级制度,确保危险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防止意外的发生。
2.2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
为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师生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意识,实验室应经常开展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教育培训或讲座。同时,学校应对大一新生开展实训室安全知识相关教育。在学生上第一节实训课时,教师与实训室负责人应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明确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规范,对于以后的实训课程,在每次授课前均应对所涉及的化学试剂给予相应的说明②,尤其对于危险性化学试剂,应重点强调并多次提醒,增强学生使用危险化学试剂的安全意识,避免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
2.3 加强危险化学品的日常管理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按需购买,适量贮存。对于实训室危险化学品的购买要制定相应的审批程序,由指导老师根据实验教学的需用量向实验室管理负责人申报,再由院(系)负责人审批,对于需经公安局审批并备案的危险化学品应及时申请批准、备案,严格按程序执行。
危险化学品购回后,应交库房储存,统一管理。按管理类别和化学性质分类设库,专人管理,严格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和严格领用的库房管理程序。领用危险化学品,应注意做好信息记录,包括领用数量、日期、领用人、用途、用量、归还时间等信息。危险化学品的库存品种、数量、地点以及库管人员的情况应报当地公安部门备案。
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做相应的处理,严格控制废液直接倒入水池,在实训室配备相应试剂废弃物回收瓶,根据危险化学品试剂的性质分类存放,并定期回收至相应的机构进行化学品废弃物的处理,尽力避免实训室环境的污染及危险事故的发生。
2.4 加强安全防护,配备安全防护设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化工专业;顶岗实践;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1-0044-02
国家教育部2009年3月发出通知,要求高职院校切实落实学生学习期间顶岗实践半年,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与校企合作企业一起加强针对岗位任职需要的技能培训,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践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参加顶岗实践就是使学生在一个完全真实的工作场所中工作,具体承担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工作岗位所规定的职责和义务。在顶岗实践过程中,学生完全以职业人的身份从事工作,学生在顶岗实践期间不仅是企业员工,同时又是学校学生,身兼两种身份进行专业知识校外实践学习,这就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新问题。工科专业学生,尤其是化工专业学生的学习场所是具有高度专业性和危险性的环境,很多操作工作属于高危作业,因此尤其要加强化工专业学生顶岗实践的安全教育及管理。
化工专业高职生顶岗实践安全管理问题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化工专业学生已经按国家教育部要求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顶岗实践,但此项工作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学生在化工企业顶岗实践如何进行安全教育管理,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学生角色转变慢导致安全意识差 在顶岗实践时,学生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员工,但个别学生仍认为自己只是学生,只受学校管理,轻视甚至拒绝企业对他们的管理教育。还有的学生在进行实践工作时认为安全操作要求太高、太难、太严,感到难以适应。部分学生在长期理论知识教育背景下对具体的实践操作眼高手低,缺乏对实践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导致对安全操作不重视。另外,由于长期在学校接受专业知识教育,大多数学生未亲身经历过安全事故,对安全问题认识模糊,没有意识到安全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因此安全意识较为淡薄,不把安全当回事,认为在顶岗实践中只要不出大事故就无所谓。
化工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安全管理任务重 化工企业生产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易窒息、生产过程连续性强等特点。化工生产工艺比较复杂,生产自动化程度高,一旦发生事故危害程度极大。化工企业设备专业性强,维护技术性高,精密度较高,对操作人员要求高。由于化工生产的这些特征,导致其工作环境伴有污染和噪音,且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事故危害性大,事故发生概率高。化工企业顶岗实践的安全教育管理任务更重,难度也更大。
学生顶岗实践地点分散导致安全管理难度大 按照实践专业对口要求,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学生的顶岗实践基本都要求学生到专业相关企业进行,但每个企业所能接受的学生数量有限,因此学生实践地点较为分散,少部分学生更是走出学校后处于“放羊”状态,给学校的顶岗实践安全管理带来诸多不便。顶岗实践是一项涉及企业、学校、学生的复杂工作,关系到学生生活和安全等多方面因素。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校指导教师无法在时间和精力上保证对顶岗实践学生进行管理,而企业指导教师又无法对实践学生进行全面管理,从而导致学校在顶岗实践学生的安全管理上存在漏洞,使安全管理的难度加大。
化工专业高职生顶岗实践安全管理对策
制定并落实顶岗实践安全管理制度 首先,要落实安全责任管理制度。学院应要求主管化工专业学生顶岗实践的系级组织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系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对顶岗实践安全负责,使其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重视化工专业学生顶岗实践的安全管理,并且通过学院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对化工专业等特殊岗位学生顶岗实践的安全管理进行督促。其次,系级组织要根据化工专业学生顶岗实践的工作岗位特点制定各项详细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度。通过加强与实践企业的沟通交流,协调各方关系,全方位齐抓共管,做好化工专业学生顶岗实践的安全管理工作。再次,应通过签订学校、顶岗实践学生、实践企业三方安全责任协议,明确责任划分,以防出现安全事故问题相互扯皮。此外,应通过制定相应的顶岗实践学生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加强对学生顶岗实践前的安全思想及专业安全教育 学生顶岗实践前的安全思想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对安全有正确的认识,培养其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切实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从思想上重视顶岗实践中的安全,努力做到自我保护措施全面到位,以保障顶岗实践工作的圆满完成。对于化工专业学生顶岗实践,学校还要在实践前根据专业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专门教师对化工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化工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化工企业从业人员职业卫生防护教育与培训、化工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心理教育与培训、化工企业急救与自救能力培训、化工企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等。具体方式可以通过化工行业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对诸如防火防爆技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防尘防毒技术、化工企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生产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安全、普通职业危险与安全、安全与心理特征、劳动卫生个体防护、职业伤害的急救原则与救护方法等知识进行学习,强化化工专业学生顶岗实践安全意识,从而使顶岗实践安全进行。
合理选择学生顶岗实践企业,保障学生顶岗实践安全 化工专业学生顶岗实践企业的选择原则上应选择能够满足顶岗实践条件的企业进行集中顶岗实践,并应根据高职院校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满足如下条件:(1)顶岗实践企业工作环境良好,资质完备,近年来无安全生产事故。(2)专业适合,能满足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任务的要求,有利于形成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3)企业领导重视学生顶岗实践工作,且管理先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4)化工企业的指导教师专业能力强、技术过硬,具备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5)学院要与顶岗实践企业签订学生顶岗实践协议。
强化顶岗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保证学生顶岗实践安全 学校要选派合格负责的实践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让学生有明确的自我定位,完成好角色转变,学会用企业员工的安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保证顶岗实践安全。首先,要从校内选聘经验丰富且责任心强的教师专门负责与实践企业的沟通协调。学院要在资金和人员上给予适当支持,以保证相关专业教师能够专门进入实践教学岗位一线,及时掌握学生在顶岗实践期间的日常表现,为顶岗实践教学的安全进行提供保障。其次,学院要从化工企业聘请技术水平较高的生产能手和技术专家作为校外实践指导教师,专门负责介绍特定岗位上的设备操作安全和维护、生产工艺控制等内容,以保证学生顶岗实践的安全进行。
制定科学的顶岗实践方案及安全预案,全过程控制顶岗实践安全 通常学生顶岗实践的管理分为三个阶段,即实践前的准备、实践中的管理、实践结束后的评价总结。为保证顶岗实践的安全进行,须要针对这三个阶段进行全过程安全管理。对于化工专业学生的顶岗实践,教师在学生顶岗实践前要针对化工企业的特点编写符合化工企业实际的实践大纲、实践计划和安全实践手册。此外,对于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应提前制定安全预案。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进入化工企业后须要进行厂部、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要各有侧重。厂部安全教育侧重企业安全的一般概况及本企业典型事故案例。车间安全教育侧重车间概况、本车间安防措施、安全生产文件与安全操作规章制度。班组安全教育侧重本工种的具体岗位责任、安全操作规程、本班组易发生事故的位置、具体安全操作要领等。顶岗实践学生必须经考试合格后方可顶岗操作,以此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此外,学校指导教师要经常与化工企业联系,及时解决学生实践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对于学院集中安排的学生实践基地,学院可以指派专任指导教师到现场进行实习指导和日常安全管理。对于学生自己联系的实践单位,可通过网络采用微博、微信等方式与实践企业和学生保持联系,传递教学信息和安全管理要求。在完成顶岗实践后,学生和指导教师都要及时写出顶岗实践报告,对安全管理的经验或教训进行总结整理。
顶岗实践考核应重视安全评价 通常顶岗实践结束后要由指导教师对顶岗实践学生进行考核。考核项目通常包括企业评定成绩、实践报告成绩和实践日志填写等。为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顶岗实践中安全的重要性,可以将顶岗实践安全评价作为首要的和必须的一项考核内容。在对顶岗实践中因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导致事故发生并造成经济损失的学生,除了按实践企业的有关规定赔偿经济损失外,学校还要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学生顶岗实践安全生产教育及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贯穿于化工专业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及职业生涯的整个过程。高职院校化工专业顶岗实践只有把安全生产教育及管理落到实处,使学生深入领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才能杜绝和减少实践过程中伤亡事故的发生,将化工专业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化学工程师,同时使安全教育获得成效,使安全管理真正为构建和谐校园及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牛艳莉.高职院校“多学期、分阶段”顶岗实习模式实践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2,19(6):54-56.
[2]张玉萍.推进顶岗实习提高高职生就业率[J].职教论坛,2010,18(17):86-87.
[3]陈雪峰,顾准,刘尚莲,陆豪杰.高职化工专业毕业顶岗实习跟踪调查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0,21(7):119-121.
[4]刘春秀,张颖,王少.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安全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0):141-142.
[5]祝志勇.“三位一体”校企合作顶岗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9,16(9):86-87.
[6]陈明忠,童岩峰,徐佰钏.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23(2):33-34.
[7]黄正东,王红兵.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河南建材,2010,12(5):169-170.
[8]王冠蕾,吴效楠.高职高专化工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4(3):52-55.
作者简介:
关键词:顶岗实习 监管缺失 安全管理
顶岗实习是学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顶岗实习不同于其他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能力的锻炼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学生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06]16)的文件中明确规定: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就是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全面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落实。
近几年,各高职院校按照各自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都组织了在校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的生产、服务一线参加半年至一年的顶岗实践。
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安全监管的缺乏
学生到企业一线顶岗实习确实锻炼了技能,提高了能力。学校发现了日常教学与企业用人单位需求的差距,学生发现了自身能力的不足。但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监管不足的问题也凸显出来了,尤其是学生安全管理还没引起学校、用人单位的重视和注意。主要表现为:学生生产中出现安全事故,掉入传销魔窟,被抢被骗,交通伤亡,坐黑车,进黑店,难以适应学校到企业的转换,发现自己的不足自暴自弃,与人无法沟通产生失落等等。
学生出现这些人身财产安全问题和“心理安全”问题主要是各方面准备不足。一是企业准备不足。现在的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更多的是从自己缺人手,学生劳动力廉价的角度出发,没有真正融入到学校教学中,没有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安全管理方面除对学生的生产安全关注以外,其他方面没有,也不会花精力关注。二是学校准备不足。学校对顶岗实习的管理,基本上是对学生顶岗“工作”期间学习的管理,学生的安全教育、心理疏导没有跟上。而参加实习管理的很多教师根本就没进入企业工作过,也缺乏对学生实习企业所在地情况的了解,更缺乏带队管理的经验,顶岗实习前的安全教育空洞乏味,学生没有听进去,顶岗实习期间的巡回检查也主要是看看学习进度,听听学生和企业的意见,不出安全问题没人想到对学生进行安全“预防”教育。三是学生本人准备不足,适应能力差,沟通不到位让学生无法融入到企业中;社会经验不足,心智不成熟让学生无法辨别是非,自我防范;知识储备不够,能力达不到让学生抱怨、逃避,形成压力,导致心理疾病。
三、加强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迫在眉睫
学生安全事关重大,不仅影响学生个人人身安全,也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正常秩序乃至社会的稳定。
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无论是由学院安排,还是由学生个人自找实习单位,还是由中介组织安排,结果是学生远离学校,远离教师,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进入社会,进入行业,进入企业。对学生而言,不只是教学场地的改变,更是学生心理的改变,自我管理的转变,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问题是正常的,但我们要认识到学生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四、加强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的方式、方法
1.顶岗实习前的安全教育。学生在顶岗实习前,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安全责任教育,使学生明白顶岗实习期间的有关安全问题。
(1)邀请集中实习企业的技师为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请他们结合自身在生产一线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丰富经历,针对生产操作安全、安全防护设备、触电安全、防火安全和环境与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讲解。
(2)邀请管片警察或法制校长就学生出行和住宿安全开展教育,用实际案例为学生列举出行时可能遇到的情况,介绍避免危险发生的方法以及危险出现时的应对措施。
(3)专业带队教师要根据顶岗实习的具体情况,为学生介绍实习环境以及实习期间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4)学校应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签订顶岗实习安全责任书,明确学生本人、学校、实习单位的责任。
2.建立校企两条安全管理线,明确企业安全管理职责。学生顶岗实习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组织和管理,学生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建立学校和实习单位经常性的学生实习信息通报制度。
实习单位应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实习劳动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其自我防护能力。同时应对学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让学生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3.带队教师驻企管理。对于实习学生比较集中的企业或地区,学校应选派社会经验丰富的教师住在企业,与企业一起加强学生的安全管理。
4.系、辅导员、指导教师要通过网络、电话、QQ等方式定期与学生联系各个系院要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挂到网站上,并提醒学生经常学习。
建立专业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及时准确地掌握实习生的顶岗实习状态,解决顶岗实习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切实指导好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
建立辅导员和学生经常性的实习信息通报制度。辅导员应主动与实习学生进行联系,每周用班级QQ群联系一次,每月用电话联系一次。
5.网上心理辅导。学生顶岗实习期间,面临新的环境,面临新的人际关系,面临毕业、就业压力,会产生心理纠结,这就需要有人疏导和解压,而现在的很多企业没有心理咨询师,学校的心理咨询教师又不可能到每个学生实习的企业进行面对面的疏导。因此,各个学校要积极运用校园网络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平台,成立专门的指导小组,利用网络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6.购买有关保险。保险虽然不能对学生的安全起到预防作用,但它是对学生出现安全问题后的补偿保障。各个学校应根据自己的专业实际情况以及同顶岗实习单位协商的具体情况,由各学校组织实习学生自愿办理或由实习单位为学生办理意外伤害保险等相关保险。
参考文献:
胡幸鸣,范建蓓.略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管理与督导[J].职业教育研究,2009(7).
作者简介:
【关键词】中职院校;网络图书;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0
中职院校图书馆网络系统是现在图书馆的基础平台,是学校重要的信息服务设施。随着中职学校校园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网络设备的增加,导致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发生故障的因素也随之不断出现。在此,我们主要探讨如何构建中职院校网络图书管理安全模式,提出一些有效管理措施,以供探讨。
一、中职图书馆网络图书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人为因素带来的问题。对电脑网络造成威胁有两个人为因素,一种是人为失误,主要是操作不当引起数据泄露;一种是主动攻击,带有主观意愿的以不正当手段截取数据。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里面的数据得到保护,不因无意或恶意的原因而遭破坏、泄露与更改,这就是网络的信息安全。
2.系统因素带来的问题。①网络结构安全问题,网络拓扑结构会影响到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当外部网络和内部某个主机进行联络时,内部网络安全就有可能受到威胁。②系统软件安全问题,没有绝对安全的操作系统,不论是何种操作系统,多多少少都带有漏洞和缺点,给黑客攻击埋下了隐患。电脑病毒在程序中插入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毁坏数据的代码,并能自我复制快速传播,影响计算机的性能,还有来自互联网的恶意攻击者,通过网络传播木马程序或恶意脚本等,破坏改变系统数据。
二、加强图书馆网络图书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网络硬件维护管理
1.图书馆机房屋内环境的维护。电脑与网络系统这些硬件设备的重点机房,是图书馆网络系统的重要地方,设备对周围环境有具体的要求;要做到系统能长时间运转,就要保证湿度与温度在适当的范围之间;机房有较好的恒温系统,空调要分单双日轮流开关;平均负荷的效果,我们还要用温湿度传感器对图书馆实行不间断的监控。
2、图书馆机房安全系统的维护。网络系统安全是图书馆整个机房安全的前提;假如机房的安全不能较好的保障,那么全部信息系统的安全也就得不到保障。机房安全中包含的内容较多,要防护的设备和系统不尽相同;有机房空调新风子系统、设备监控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机柜微环境系统、安全消防系统,所有这些都要做好防护措施。
(二)加强软件系统的维护管理
软件系统包含电脑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与数据库管理软件等三个方面,这些软件的维护更新是我们日常的工作。
1、加强图书馆的系统软件的管理。图书馆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平台,对于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要求较高,我们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网络操作的特点,依据学校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和读者的现实要求,灵活配置并优化系统参数的设置,让系统发挥出最好的效能。我们要不定期对网络进行彻底检测,有版本系统时效性检查,操作系统环境安全性检查,系统文件空间使用情况检查,系统错误日志分析,超级用户邮件检查,系统性能检查和优化,系统备份的恢复性与可用性检查,要及时发现隐患与问题,排除故障,调整性能,确保系统持续良好的运行。
2、加强图书馆的应用软件管理。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既是图书馆管理的工具,也是读者获得资料信息的网络载体,是读者与管理员之间交流的平台。这个系统在运行环境、功能与数据库的设计、操作方法等方面从图书馆的现实需要和具体条件出发,以实用为目的。它适应多种硬件环境,网络规模,用户多少,微型服务器和中、小型机等多种选择;将过去的工作流程转移到现代化的工作水平上,让图书馆成为面向全体师生的连接点。读者在校园网内的任何一个工作站点都可以询查图书的馆藏信息和本人的借阅信息,还能在网上操作预约或续借图书。
3、加强图书馆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维护管理。它是根据图书馆数据特点而设计的专门数据库管理系统,经过网络服务系统能同时访问多台服务器上的数据库;一个数据库的存取由专用服务程序提供。数据库安装完成后由30多个不一样分类数据库组成,除系统参数库以外,其余数据库可依据需要设立在其他目录或服务器上,再经过系统管理中的数据库设置功能录入系统参数库;为减少网络数据传输的流量及便于管理,我们建议把全部数据库都集中在一台服务器上。
(三)制定数据安全措施,提高信息安全的防范效率
①采用网络地址转换技术,把局域网的私有地址转换为公有地址,能较好地避免来自网络外面的袭击,隐藏并保护局域网内部的计算机,节省了有限的公有地址。②使用包过滤防火墙,在逻辑上防火墙是一个网关,在可信任的校园网内和不可信的公网之间建起了一个阀门,依据图书馆的安全策略控制进出网关的网络封包。③安装杀毒软件,开启实时监控,全方位保护服务器计算机系统,现已安装趋势杀毒软件并定期升级杀毒。④选择可靠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并对其安全配置;一定要强化用户登录的认证过程,主要是在到达服务器主机以前的认证,确保用户身份的合法性。严格限制登录者的操作权限,将其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
总之,信息服务从封闭的一馆一舍走向全开放的社会,是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十分鲜明的社会化特点,它不仅服务于老师和学生,同时也面向社会大众。在新的环境下,中职学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只有突破传统观念,在信息资源保障上采用共建共享的新思维,才能使图书馆适应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要求。
参考文献:
【摘 要】通过分析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概况和实训基地安全现状,提出了采用规范实训基地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实训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过程管理、构建实训基地安全工作网络化、信息化的管理工作平台等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8-0117-02
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占据较大比例,师生较长时间使用实训设备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存在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尤其在机械类实训教学中更为多见,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危害更加重大。而相比较巨大的设备投入,机械类实训基地在安全教育管理方面的投入和研究显得相对薄弱。
一、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概况
1.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一线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实训是机械加工类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其教学质量决定了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基础水平。在指导实训的过程中,安全管理直接影响着实训教学工作的质量,更直接影响到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应当引起实训教师和学校的高度重视,不容忽视。
2.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特点。按照机械类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实训教学包含:教学实训、生产实训及企业顶岗实习。教学实训每学期安排的单一工种的实训,如金工实训,教学内容以车、铣、刨、磨、钳、焊等基本技能训练为主。还包括数控车、数控铣、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心等。
生产实训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是将学生安排到工厂车间,在生产一线跟随工人师傅边劳动边实习,将各工种岗位都轮换实训。有产学研条件的学校,一般安排学生在教学工厂轮岗实训,通过每周之星、鼓励表扬、展板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效果较好。但是由于教学工厂的生产任务重,担心出安全事故,企业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学校指导教师的任务比较繁重。
企业顶岗实习一般安全在第六学期,企业按照各岗位的不同,安排学生先实习后考核,然后让学生独立操作,实训结束考核优秀者,大都被企业录用,签订就业协议。
二、实训基地安全现状分析
1.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和地方对高职院校实训建设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学生人数增加,实训室的开放时间和使用效率不断增加,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完整的、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教学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岗位职责和学生管理制度等。管理工作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现象严重。为使学校实践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应尽快制定实训安全条件和安全操作的标准化文件,制定实训安全管理全过程的各项详细的、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并在管理中严格贯彻执行。
2.安全意识淡薄。高职院校中,尤其是初进实训室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机械加工设备和大型精密仪器,对设备有极大的新奇感,缺乏实践锻炼机会,而且安全意识薄弱,有的学生还没听老师讲清楚或干脆不等老师讲完就盲目动手操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的安全意识还没有充分建立起来,在实训中容易出现操作失误,既可能导致人员受伤,也可能使机器受到损坏,势必对实训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实训安全是关系到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能否得到保障,实践教学是否能顺利进行,国家财产能否避免损失。因此在实训过程中,必须加强实训安全意识,培养学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保证实训安全进行。
3.安全教育不重视。很多高职院校没有专门的实训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制度,是否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主要取决于指导教师的认识和态度,没有相关的制度保障。在实际实训过程中,事故的发生往往就是学生对安全防护的认识不足,或遇到紧急危机时处理能力不足造成的。安全其实是一种习惯,实训基地的管理人员和教师要不断归纳总结学生实训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实训安全实效。
4.专业技术指导力量不足。实训指导教师需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担负着实践教学、安全责任和设备维护管理的任务。目前大部分学校采用实训分批制和小班化的教学模式,但一位实训指导教师仍然无法实时观测到每位学生的安全操作行为。
三、加强实训基地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
1.规范实训基地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实训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图1),加大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将工作落实到点到位。
2.加强实训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教育和培训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预防性工作,进行安全知识的讲解、安全政策的宣传、安全案例的警示、安全措施的认识和理解,从思想上予以重视,提高执行政策的自觉性,提高安全防范的主动性,防患于未然的过程。学校应该把安全教育和培训纳入到正常的教学工作之中,安全技术知识编入教材,进入课堂,作为实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正常的考试和考核范围。
3.加强过程管理。高职院校机械类实训基地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生产企业,将“5S”现代企业管理观念教育与学生实训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实训教学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从而提高实训的安全性。具体内容和目的见表1。
4.构建实训基地安全工作网络化、信息化的管理工作平台。国内的实训安全管理已经逐渐加强,但是和国外的安全管理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缺乏对实训室安全细节上的规定,缺乏生动的教材和宣传方式。
(1)网络课程。在现代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方式不断变革,网络课程使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构建机械类实训基地安全管理的网络课程,不仅能使更多的人享用宝贵的教育资料源,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相当大的帮助。
(2)微信。数字时代的技术革新和市场需求不断生成新的传播形式,人们获取信息的终端已经渐渐地从个人电脑移到智能手机。面对学生群体对信息的获取习惯,将实训安全制度、实训安全操作、案例视频短片等互联网化,通过微信将内容推送至关注公众平台,将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打破课堂教学及学时的限制,促进教学的弹性化。借助微信平台使学生能时刻感受课堂的存在,通过朋友点赞、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3)微课。微课作为短小精悍的视频教程,让学习有了更大的自主权,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在实训教学中,把实训的安全知识、实训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制成微课,使师生共同走进课程,思考和领悟课程,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将微课融入到网站和微信平台,让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学习延伸到课外,并提升了教学的互动性,使教与学更加的灵活和有针对性。
通过实训基地安全管理改革,提高师生安全责任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为实践教学的安全进行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邓林兴等.高职机械类生产实训管理模式的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13,(3).
[2]李杰.高职院校机械类实训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8).
[3]曾彦.高职数控实训不容忽视安全防护教育[J].学术交流,2011,(12).
[4]何理瑞.高职院校工程实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7).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fessional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Internship Standards Research Program
LUO Dayong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Chongqing 402260)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ost practice of existing problems, improve the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professional post effect, the formulation of standards imminent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ost. In this paper, for the study and formulation of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ost practice standard provides program guidance, has certain theory and practic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internship; work integrated learn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1 方案制定的意义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在实施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符合顶岗实习岗位要求的岗位数量较少;(2)老师与实习单位的沟通与协调不足;(3)老师对实习生的管理不到位;(4)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自我约束不够。这些问题导致学生顶岗实习达不到预期目标和效果。因此,为了解决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目前存在的问题,提高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效果,必须制定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标准。本文为制定高等职业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标准提供了方案指导,本方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和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与发展,切实有效地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确保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体系。
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了解国内外在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现状,发现顶岗实习的普遍规律和特殊性。从中找出值得借鉴的经验和理论,拓宽研究视野,提供研究思路。归纳总结当前国内外在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上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访谈交流法。针对理论研究分析出的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和企业现场指导教师进行访谈交流,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并获得解决的办法。(3)问卷调查法。通过理论研究和交流访谈,分析总结出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拟采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合理设计问卷调查表,在教师中、学生中和企业现场指导教师中开展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分析总结出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拟采取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制定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标准提供依据。
3 研究内容
3.1 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学校现状调查研究
(1)根据研究目标选择调查样本学校,设计问卷与调查方式及内容。(2)深入分析研究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顶岗实习效果欠佳的原因。主要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有效性,高职院校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安排到位情况,学生本人对顶岗实习生的认识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3.2 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企业现状调查研究
主要就实习的企业对顶岗实习生的态度,顶岗实习企业希望的目标、顶岗实习企业管理的难点企业对顶岗实习的保障措施、校企合作的动力、校企合作的障碍等问题调查。
3.3 校企合作机制建立问题研讨
通过召集教育专家、企业专家、行业专家对校企合作机制的内涵、建立的方法、保障体系等问题研讨。
3.4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流程分析研究
(1)分析研究顶岗实习前续工作环节。从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基础素质教育、文化浸润等方面分析。(2)分析研究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工作环节。主要从职业认知适应期,技能熟练波动期,心理稳定成熟期,情绪倦怠浮躁期等方面分析研究。(3)分析研究顶岗实习后续管理工作环节。主要从及时总结、奖惩分明,树立榜样、传承优秀,以赛促学、巩固成果等方面分析。(4)分析研究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流程关键节点。从学生实习分配环节关键点,实习过程管理环节关键点,后续管理过程关键点等方面分析。
3.5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特点分析
主要从管理主体,顶岗实习学生身份,实习地点,管理时间,管理内容等方面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特点。
3.6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研究
(1)顶岗实习的实习质量分析。通过对调查样本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分析顶岗实习的质量。(2)顶岗实习校方管理现状分析。从实习阶段教学全过程系统性,培训教育及时全面性,校企合作机制有效性,实习基地选择的科学性,师资选派和管理情况,兼职教师管理学生的体制,突发事件处理机制等方面分析研究。(3)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质量评价分析。
3.7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校内标准体系的构建
(1)顶岗实习标准体系的内涵研究:从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2)顶岗实习标准体系的评价方式研究:从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校外评价和校内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对顶岗实习标准体系的评价方式进行研究。
3.8 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体系的构建
(1)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指标的内涵研究: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有两种身份。一种是学生,另一种是准职业人。因此,在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时应将两者结合起来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研究。(2)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的实施方法研究:采用学生和校内外指导教师统一在一张评价表中进行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对学生实习实训标准进行评价,构建高职院校企业顶岗实习实训标准评价指标体系考评表。
3.9 研究制定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标准
该标准符合职业教育规律,该标准吸取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该标准应有利于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该标准应符合我国高职院校对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实际条件,该标准应适应我国安全生产企业实际条件,该标准应具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4 实施步骤
4.1 项目申报阶段
组织相关人员编写项目申报书,进行项目申报。
4.2 项目研究的准备阶段
充分利用图书、报刊、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尽量多有用的理论文献资料理论学习,集中课题组成员重点学习相关的教学论著,及时掌握最新教研动态和相关资料,为本项目找到理论依据,以及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内外对该课题的研究进展和具体做法。
4.3 项目调查、探索阶段
通过问卷、访谈调查全国范围内部分涉及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相关高职院校,分析、研究目前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初步制定解决方案。
4.4 项目实践阶段
(1)以本校学生为实验的载体,对初步形成的高职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标准进行实践。(2)运用研究成果指导各班学生顶岗实习,提高顶岗实习教学效果。(3)形成实践结论,形成阶段报告。
4.5 项目完善阶段
(1)将初步的研究成果在本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推广,进一步提高顶岗实习教学效果。(2)完成最终成果报告,并提交报告。
4.6 项目结题总结阶段
(1)收集、整理所有的项目研究资料,做好结题的申请准备工作。(2)申请结题验收和研究成果的鉴定。
5 预期成果
(1)研究分析找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顶岗实习效果欠佳的原因。(2)研究分析清楚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流程。从顶岗实习前续工作、顶岗实习过程、顶岗实习后续工作等方面研究得出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流程。(3)分析研究得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措施。(4)研究分析得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特点。(5)构建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校内标准体系。研究得出校内实习实训标准体系的内涵,校内实习实训标准体系的评价方式。(6)构建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体系。研究得出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指标的内涵,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的实施方法。(7)研究制定出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标准。该标准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吸取了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符合我国高职院校对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实际条件,适应我国安全生产企业实际条件,具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工作性质决定供应室人员经常接触被不同种类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及使用各种方法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其中涉及的大多数因素对身体有害,而一些工作人员陈旧的观念,在工作中怕麻烦经常不使用防护用品,缺乏自我防护知识,易导致医护人员感染到各种疾病。
1 造成人员危害的不良因素
1.1工作人员自身因素 工作人员的自身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工作人员对操作常规、工作态度观念不强;根据自己的习惯随意改变工作程序;不能有效地利用防护用具来很好的保护自己;没有形成很好的防护意识与行为习惯,都有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特别是下送组,负责全院各科室使用并可回收的物品,工作量大,手套经常破损。夏季手套不透气,有的工作人员工作时图方便不愿戴,直接用手接触污物,这些物品上面带有许多病原微生物,每天接触这些物品,感染各种传染病的机会很大,从而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1.2生物因素 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回收、清点、去污、消毒、灭菌再返回临床使用的过程中,许多物品带有血液、体液和其他污物,使用单位往往未作预处理,有的还带一些针头、刀片等锐利器械,有刺伤的可能,有发生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危险。
1.3化学因素 近几年,环氧乙烷(EO)灭菌彻底、有效期长等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但环氧乙烷气体可以刺激人的眼睛、呼吸道,引起头昏、头疼、恶心呕吐,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和水泡,还可能致癌。一般医院的EO灭菌器就安装在供应室内,虽然排气道安装在室外,但灭菌后卸载时灭菌器内残留的气体就排放在室内。大量的一次性物品也存放在供应室,它们都是EO消毒,如果空气中的EO含量超过标准,及消毒液的使用,将对供应室人员身体造成很大伤害。
1.4物理因素 用于灭菌的高压蒸汽消毒锅、烘干器等,最高温度达136℃,开启锅门时如操作不当极易烫伤,我科人员均有被烫伤史。供应室每日常规紫外线照射2h以上用以空气及物体表面消毒。虽然尽量安排在工作间隙,但因工作需要难免进出拿取物品,紫外线对皮肤、粘膜可造成炎性反应。紫外线消毒后供应室内高浓度臭氧,也可引起人体中毒反应。供应室存在多种噪声污染源,高压蒸汽灭菌锅、超声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塑封机、洗衣机、打印机等,都发出不同的噪声,噪声长时间作用于人体,可造成听觉器官和全身各系统的损伤。
2 安全防护措施
2.1加强防护知识的学习 对回收污染物品一律以传染性物品对待,防患于未然。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加强自身防护,避免血液传播性疾病,给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同时也避免了经工作人员造成院内感染。收集有关安全防护信息,每月组织供应室人员学习,并做安全总结,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2.3预防器械伤害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在回收及处理前要穿戴好防护用品,工作中要谨慎、小心,动作要轻、慢,坚持戴手套,克服怕麻烦和侥幸心理,手套破了及时更换。取锐利器械时用血管钳、镊子进行操作。如果在清洗、包装时被锐利器械刺伤时要马上进行伤口处理,轻轻挤出伤口血液,用流动水彻底冲洗,再用3%碘伏消毒,必要时接种免疫球蛋白。溅到脸上、眼睛时,用洗眼器冲洗10分钟。供应室全体人员都应接种乙肝疫苗,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2.4手工清洗时防护措施 正确戴帽子、口罩、面罩、护目镜、双层手套,穿防水衣、防水鞋。清洗时在水下操作,防止产生气溶胶。脱手套后正确洗手,坚持正确的洗手方法是预防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重要的措施,但也是平时最容易忽视的环节。
2.5化学因素的防护 超声清洗时随时盖上盖子。紫外线消毒必须是封闭空间,人不在的条件下进行,消毒后至少30分钟后才能进入,应尽量安排在中午或下班人少时。消毒过程中如必须进室取物,应关上紫外线灯。
近几年,信息泄漏事件频发,数据安全将迎来巨大的挑战,尤其是涉及师生个人隐私的数据及涉密数据应进行重点保护。数据平台是高校日常信息管理的重要阵地,为高校的正常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保障信息数据的安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为学校师生提供来源可靠、准确无误的基础数据,避免或减少数据损坏、丢失是高校信息安全工作的头等大事儿。
1 利用数据平台管理信息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校数据的采集、录入、存储、提取工作较为频繁,将数据信息上传至数据平台,方便信息的整合共享、反复交叉利用,将大量结构复杂、类型各异的数据汇集在一起,为高校的数据汇总、统计分析、信息共享、发展规划提供了准确详实的数据基础,促进高校信息管理的数字化,为建设智慧校园打开方便之门。归纳分析数据平台信息管理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信息数据的上传、查询、检索、管理等操作不限时间、地点。
只要能上网信息数据就可以上传收集到数据平台,支持电脑、手机、ipad等各种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查询、检索数据信息,校内可以通过学校内部网络,校外可以通过VPN等方式访问获取数据。
2)为统计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
高校通过大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有针对性的调整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就业方向,不断完善办学理念,开拓办学思路,为学校的前途发展、决策制定、人才需求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
3)推动高校数字化的进程
高校数字化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前提,推动高校云服务、网络教学、慕课等教学形式的发展,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网络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高校数字化对社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提高地方数字化水平。
4)提升高校信息管理和服务水平
借助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多部门共享数据信息,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使学校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又上新台阶。由此可见,通过数据平台进行信息管理是大势所趋,而数据平台的安全保障工作成了重中之重。
2 数据平台信息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2.1 物理环境安全
物理环境安全主要指数据机房的温度、湿度等物理环境以及静电、磁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数据中心应按照相应的安全等级建设,中央机房的建设应考虑将来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2 硬软件环境安全
硬件安全是指数据中心设备的安全,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中央机房的硬件维护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查看硬件运行是否稳定,是否有过热、风扇故障或其他问题出现,对硬件进行必要的维护是保证学校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
软件安全是指服务器中各软件及组件的正常使用,利用虚拟化软件合理配置服务器资源,对存储系统、灾备系统及网络设备等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对web环境配置、服务器环境搭建、防火墙、常用组件、数据库等系统的调试运行,满足用户数据上传、存储、检索、提取、共享等各项日常工作需要。
2.3 常见的信息安全问题
2.3.1 病毒攻击、黑客入侵问题
高级可持续性威胁(APT)通过网络漏洞入侵、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Phishing、Botnet、木马、恶意代码等网络攻击。一些不怀好意的黑客入侵计算机系统,窃取或是篡改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给用户带来严重危害[1]。我们应定期扫描系统安全漏洞,安装服务器补丁并定时更新防火墙病毒库,提高系统的防御能力。
2.3.2 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保护
通过终端审计、身份认证、分级管理、行为追踪等措施,确保数据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一致性,保护数据信息的可控性及可用性。
2.3.3 数据信息泄漏
近年来,数据信息泄漏事件呈上升趋势,个人隐私泄漏、盗取敏感数据等事件频发,通过数据加密技术、信息访问权限的控制、安全审计等措施防止数据泄漏。
2.3.4 数据中心抗风险能力有待提高
数据平台的稳定性是由系统自的完备程度决定的,系统容灾、冗余备份工作不够完善,对风险的认识不够充分,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造成较大范围的损失,提高风险意识,加强系统管理,提升数据平台的抗风险能力。
3 安全管理策略
3.1 数据安全策略
数据可以通过加密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有必要也可以采用动态加密技术。为保障数据传输安全,从外网访问高校数据平台信息,可以通过VPN、PPTP等方式访问。
3.2 日志管理策略
服务器、防火墙及网络软件在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日志,用来记录自身运行情况、相关事件的发生时间及有价值的信息,加强日志的记录管理,通过收集、存储、汇总、分析等方法及时发现操作系统及网络的异常,利用日志监控系统、审计行为、分析原因并生成调查报告。
3.3 权限设置策略
根据管理级别,设置管理权限,高级权限有?L问、下载、管理数据权限,低级权限仅可以查看及部分操作与自己工作相关的信息。对于已提交审核确认后的内容仅有访问权,没有修改权,如学生成绩管理,教师在规定时间上传完学生的期末成绩之后,就只能查看成绩而不能修改,而学生只有查看权限。
3.4 密钥管理策略
密钥可与权限同步设置,通过密钥管理一方面可以识辨人员身份,另一方面可以实行上网人员的权限控制,防止非法人员访问系统。
3.5 行为管理策略
信息管理人员的行为从认证开始,辨识身份,监控行为,发现有病毒、木马、恶意程序等或涉及信息安全行为的账号要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并追踪来源,查找原因,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4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4.1 病毒防治
病毒入侵会导致数据信息被?阂獯鄹摹⑺鸹怠⒍?失,病毒的扩散传播会造成系统大面积瘫痪,对软硬件环境安全构成威胁。我们不但要提高防毒意识,还要加强防控技术水平。
4.1.1 提高系统的防护能力
检测系统漏洞,及时安装漏洞补丁,扫描病毒及木马,通过入侵检测防御系统(IDS)进行主动的安全防护,加强防御与入侵检测工作,提高系统的健壮程度,增强系统稳定性。
4.1.2 防止网络攻击及黑客入侵
通过防火墙阻断外部病毒的入侵,防火墙可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不同技术,如过滤型防火墙、型防火墙,同时提高校园内网使用者的安全意识,防范来自内部的攻击,避免病毒通过内网上传平台。
网络安全不仅需要技术上的进步,同时需要通过规范制度、人员培训、责任落实等手段齐抓共管。
4.2 规章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完善的数据机房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头,定期对系统进行漏洞查找,安装系统补丁、更新病毒库。为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及安全教育,对上网人员进行实名身份认证管理,并进行行为跟踪。建立上网账号数据库,禁止非法访问,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
4.3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相关管理部门制定安全策略和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安全管理组织工作,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提高信息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经常进行信息安全管理的业务培训,提高安全管理的执行能力。
4.4 安全技术体系建设
通过识别用户身份、访问权限、行为控制等策略营造安全的平台信息环境,过滤网络信息,打造安全的区域边界。为防止网络入侵、非法访问、恶意代码攻击等行为,采取漏洞扫描、安全检测、物理隔离、升级防火墙等技术,支持系统安全测评、风险测评体系,防范信息篡改、假冒等事件发生。
4.5 数据安全体系建设
在保证供电的基础上,高校数据中心可采用一用二备或三备的配置,并对重要数据定期备份。在容灾备份技术的选择上可以根据实际采用双归属技术或IuFlex技术,如1+1主备或互备,有条件的也可以采用N+1主备或互备。一旦出现问题,数据备份可以减少处理问题的时间,及时解决问题并降损。
4.6 运行维护体系建设
信息的安全维护体系建设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有力保障,控制访问、鉴别认证、监控数据、安全管理、系统配置等大量工作提前做好,才能使信息资源规避风险,减少损失,定期安装补丁,检查接口安全,利用数据加密技术应对黑客窃取数据或各种攻击性行为。
4.7 应急处理方案
准备切实可行的应急处理预案,确保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减少损失,尽快处理出现的问题。备服的安全管理也应同步进行,数据热备份,做好应急预案,防止出现问题时忙中出错。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91-02
在高职院校当中,实训基地是开展学生技能训练和科学研究的场所。特别是化学类的实验实训基地,因为会使用许多具有危险性的化学药品,只要使用方法稍微使用不当,就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使师生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而随着如今高职院校课程的不断拓展,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以及使用次数不断升高,安全问题也更显重要。在当下社会大安全体系的发展趋势下,研究和探索高职院校的安全管理对策,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化学实验室安全隐患分析
对于工科院校而言,各项试验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各项试验当中,由于要使用不同的相关仪器以及化学药品,多发安全事故。据有关调查,在工科院校出现的安全事故当中,由电的使用不当所引发的占35%左右;源于爆炸、火灾的事故占43%左右;而出于机械事故占8%左右。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化学实训基地而言,其主要的安全隐患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路隐患。对于化学实验实训基地来说,已经装好的供电线路基本上是不做改变的。然而,随着新仪器与设备的不断购置。而新设备对供电线路的要求又各不相同,很可能出现原有的供电线路满足不了新设备的需求的现象;原有的供电线路也可能出现老化或者漏电的现象。
(二)化学药品的隐患。化学实验实训基地当中所涉及的化学药品种类众多而且数量也巨大。各种不同的化学药品在性质上也有较大的差异。有的易挥发、有的易燃易爆、有的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一旦在储存、管理、使用的时候出现问题,将极易引起爆炸、火灾、中毒等严重的安全事故。同时有些仪器在使用的时候,会产生一些类似氢气、甲烷等气体,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再者,实验实训基地的人员流动性大,时间也不固定,这也加大了对各种化学药品管理的难度。
(三)设备操作的隐患。在化学实验的过程当中,经常要求使用到高温、高压以及高功率等来满足化学实验的反应条件。所以,在使用创造这些条件的设备时,很可能会因为对设备机器的操作不当而对人身造成伤害。
(四)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的隐患。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当中,经常会使用酒精灯这类有明火的化学仪器,而一些化学药品又具有遇到明火易燃易爆的特性。在我们做化学实验的过程当中,有些人员由于自身的安全意识不足,导致操作失误或者不按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从而造成安全事故。而在目前的很多实验实训基地也缺乏类似灭火器、喷淋装置等安全防护措施,或者由于长时间没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使得在出现紧急事件的过程中,安全防护设施无法使用。
二、健全化学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对策
(一)立足整个社会大安全体系,充分提高思想认识。安全问题历来都是非常受国家重视的。经过国家多年的摸索,已经形成了“国家监管,行业管理,单位负责,社会监督”的社会大安全体系。高职院校在这套体系当中属于单位负责这一块。所以,高职院校做好自身的安全管理,对于社会来说就是一份相当大的贡献了。高职院校的安全职责除了遵守国家的规范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对师生等人员意识上的教育。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开展诸如消防训练、应急演练等演习。
(二)加强实训室管理标准建设。化学实验实训室的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它涉及面广,每一个方面都要考虑到,这项工程虽然复杂,但是它确实关系到人员的生命安全,切不可马虎大意。加强实训室管理标准的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设置相应环节的负责人,做到一一对应,专人专项负责各个方面的安全检查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房间、每一瓶试剂、每一个开关等细节,从而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并且还要将实训安全工作纳入高校各教职员工的考核当中,这样才能使得各部门、各人员充分重视。
(三)加强实训室安全设施建设。在建设实验实训室的前期,就要将安全问题纳入其中。比如消防栓、灭火器等基本配置切不可少。而且,建设化学实训室所使用的材料也要采用耐腐蚀、防滑等针对化学药品特性的材料。在实验实训室当中,明确标好废水、废物的统一处理方式。而在对相对较老的化学实训室进行改造的时候,也要定期的检查线路、排气装置、消防设施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同时也应该多加一些相应的安全设施,对一些危险的化学药品进行标明,并且在每个化学实训室都应该设置专用的逃生通道以及安全区。
(下转第115页)
(上接第91页)
三、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在化学实验实训室最重要的就莫过于化学药品的管理问题了,这里将其单独列举出来。并且从以下几个方面针对性地对于危险化学药品的操作和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一)制定应急预案。对于危险化学药品可能产生的诸如爆炸、中毒、着火等情况,都要对应设置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二)确保规范操作。在进行试验之前,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试验的时候必须要将各药品的特性说明清楚,并且老师亲自示范正确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清楚试验流程,并且加以细心指导。
(三)防中毒。对于中毒,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皮肤和呼吸道。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的过程当中,应该明确告诉学生严格按照实验规范进行试验,合理使用药剂。绝对不允许用口尝、直接用鼻子闻气味等方式来检测化学试剂的特征。而且,在试验结束之后,必须要用肥皂将手洗干净才能离开。如果学生感到不适,应该立即向老师反映,不能怕老师责罚而闷不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