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37: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在我国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离不开我国高校对人才的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人日后的发展。所以,如今的高校所背负的责任和压力很大,不仅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而且还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以实现育人的真正目的。
1 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的含义及特点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的高等学校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一些高校对学生的入学率比较重视;在80年代,如何才能体现出教学质量,主要观察学校的办学条件;在90年代,主要是从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来衡量教育质量,然而随着21世纪的到来,学校在教育工作中所取得的效益当做教育质量的实现标准。由此得知,不同的时代,人们对教育质量观的认识有所不同,现如今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创新,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注重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努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当前高等教育的质量观体现出来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以全面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2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科学的教育质量观首先,要重视人的价值。以人为是教育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将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和学习作为教育的标准。其次,教育具有整体性,同时又具备着差异性,二者不可分割。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必须对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和目标,然而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每所高校所制定的目标都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对于层次不同的学校来说,所制定的目标也存在着差异性。再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国社会要想得到发展,就要长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为可持续发展做出大量的努力,在学校教育中,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都对他们的终身有很大的影响,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尊重学生的发展,并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最后,特色鲜明,与多样化的发展相结合。不同的学校对学生发展和学习的要求也不同,同时对教育质量观的看法也不同,因此,不同的学校应该抓住学校发展的优质,将学校所具有的特色展现出来,这样才能使学校向着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努力,才能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在社会大舞台中,进而实现学生的发展目标。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主要是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高,需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人才培养意识。在近几年来,大学生思想者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方面常常出现教育偏差现象,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观念,这就加深了大学生的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育人为前提,在各方面完善学生的思想品质。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且为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特长,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此外,教育工作者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接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以塑造大学生优秀的思想行为品质。
3 如何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应该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生活、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等。为了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的自身价值,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成就感。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做到以人为本就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要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心理方面入手,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科学制定教育目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努力,同时还要将过去比较单一的固定的思想摒弃,通过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应该根据现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想主张,从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方面出发,使其道德品质得以提升。
(3)开拓当代大学生视野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他们主张个性张扬,追求新鲜事物,一些思想观念也在左右着学生的思想,让他们不知道向左还是向右。面临着这种状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的安排上面就要求紧跟时展的脚步,如果学生只是一味地学生一些旧知识,就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学习的耐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和社会共同进步和发展,吸取先进的、科学的思想,才能将我国的优良品德传承下去。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大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必须具备时展的特色,利用教育的本质来突出教育内容的新颖,进而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摒弃以往传统的教育思想,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增强自身的体验感,通过参加丰富的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增进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挥出来,以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
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学校要把培养人才作为中心,不断提高自己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而课堂教学是学校进行人才培养和教育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因而,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的中心
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诸多环节中,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以,课堂教学质量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1.1 完善教学督导听课制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教学督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督导专家集中较多的精力于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上,不断完善教学督导听课制度,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督导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随堂听课,以我校为例:教学督导专家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到课堂、实验实训室进行听课,检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在随堂听课的过程中对教学文件进行了教学检查,检查主要内容为各任课教师教学文件是否准备齐全,上课时是否带齐教学“4大件”:即教材、授课计划、教案或课件、考勤表,教学准备工作是否符合要求,同时许多专家对学生的学习纪律、多媒体设施等问题,做出记录,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并得到妥善解决。教学督导听课的结果及时向教师本人、领导、各二级学院反馈,同时,督导专家及时了解课堂的学生上课情况及教学环境,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到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沟通解决。
教学督导听课制度的实践表明:课堂教学的督导对提高广大教师教学质量意识,使他们集中精力于教学,规范课堂教学活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加强了教与学的信息沟通,促进了师生双方互动,密切了领导、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起到了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我校的教学督导专家听课以其经常性、全面性、制度化和科学化,在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后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改进,使教学督导专家听课制度更加完善,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2 认真反馈听课结果,有效发挥课堂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督导专家听课要及时进行全面认真地反馈,以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听课专家在课间和授课老师及时交流,这种交流同时也是一种反馈,听课专家对这节课的感受、看法和建议将会被任课教师所重视。教学督导专家听课记录表于每次听课后交由教学督导室,督导室汇集整理听课评议并及时转达到各二级学院,在充分肯定他们成绩的基础上指出某些方面的不足,督促他们改进。
教学质量监控是一个系统工程,听课是对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课堂听课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提高,专家随堂听课后,及时与老师谈话,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对教学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较好地发挥了监控教学质量的作用,为教育管理者提供反馈信息,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听课本身的目的最终指向是通过听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 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2.1 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建立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科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规范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是发挥好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作用的前提,科学准确评价课堂教学有利于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入点和落脚点真正落实到每门课程的教学上来,真正落实到每个教师的每一门课上来,而对不同的听课主体(领导、专家、同行)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建立一整套课堂授课评价标准体系。
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指学生、各二级学院教师、教学督导专家等,这些评价主体对课程、对任课教师的了解和熟悉程度不同,评价设计的权重也不同。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综合活动的结果。由于被接受评价主体各方的素养、价值和目标取向的差别,评价结果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只有综合多方的因素,才能比较真实地反映课堂教学的质量。
2.2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权重关系设计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为了使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客观、公正,必须仔细规划。根据我校目前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来看,不同评价主体之间的关系设计为:学生占权重系数为0.5,二级学院评教占权重系数为0.2,教学督导专家占权重系数为0.2,同行占权重系数为0.1。
2.2.1 以学生评价为主体
学生评价为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教学与学习的主体,与授课教师接触最多,听课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最全面和最深入的了解,对课堂教学效果具有最直接和深刻的感受,因此学生是最具有发言权、他们的评价比较真实。以学生为评价主体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更好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有助于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相长的良好境界,只有学生才能作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主体,0.5的权重系数设计应该说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2.2 教学督导专家与其他评价
教学督导专家一般采取随堂听课的方式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督导专家评价的标准相对统一和客观,是代表学校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依然处于监控者的地位,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也较有说服力,在知识的整体性上,科学性等方面能给予更准确的评价。
同行对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比较了解,对课堂教学活动教材、教师比较熟悉,并且具有相同的教学经历,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方面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二级学院对各任课教师在专业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能提出有针对性的见解,评价能够站在学院发展的角度作出对学科、专业发展以及教师个人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评价主体不同,对课堂教学的关注点也不完全相同,仅靠某一方面的评价难免有失偏颇,不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质量,事实上也只有将不同的关注点综合起来,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在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过程中,必须将几方面综合考虑,因此,综合运用多元评价才能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课堂教学实际,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2.3 合理运用课堂评价结果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基础,是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和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是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重要保证,也是考核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做好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无论对保证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还是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应及时向任课教师进行反馈,使存在不足的任课教师尽快改进授课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的院校已将评价结果合理运用到评比、职称评定、晋级晋升、薪酬等教师切身利益上,形成评价结果反馈与合理运用,充分利用评价结果来引导、激励教师,更好地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无论在评价过程还是评价结果方面,更能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发展作用,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合理运用更是使课堂评价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需要,但更重要的是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从而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要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合理运用。科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更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和发展方向,对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对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结语
课堂教学质量是基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当前形势下,课堂教学质量水平仍然可以体现学校教育质量水平,要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水平的基础和关键还是要抓好课堂教学质量。教育工作的中心,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就是教学,而教学工作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就是课堂教学。学生在学习期间,时间花得最多的是在教室、课堂,空间用的最多的也是在教室、课堂,所以在目前形势下,无论是当务之急,或者是长远之计,都需要以课堂教学为本。要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学质量,而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当其冲,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检验和促进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罗艳,刘坚,廖学文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对应分析] 教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年4期
[2]蔡红星,郑葵阳,谢震寰,刘立忠,郗霏[完善的教学督导听课制度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环节]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年第1期
[3]邓跃龙,李卫[课堂教学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第13期
[4]李丽君[完善校内教学督导制,健全高校质量监控体系]科技信息2008年第10期
【关键词】 中职 教师 转变 教育观念
观念,即思想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观念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决定着人们的行动。因此,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了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质量。中职德育课教师要想顺利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提高德育课的教学质量,必须以转变德育课教师的教育观念为首要任务,笔者认为,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实现“六个转变”。
1 转变教育价值观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简言之,“教育就是把人变成人”的过程。”教育不是挖掘分数的机器,不是升学的工具,不是谋取职位的阶梯,而是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载体。中职教育不但要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等,因此,中职教育的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普高热的升温,中职教育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了,严峻的中职教育,正考验着中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面对众多考不上高中,学习成绩不理想,厌学、自制力弱、纪律意识淡薄等的中职学生,中职教育如何把他们培育成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职教育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中职教师只有认清严峻的教育形势,勇敢承担教育使命,逐渐实现中职教育由 “以知识为中心”向 “以提高素质、培养能力为中心”转变,教育中职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2 转变教师观
昔日,人们对于教师的认识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应该用与时俱进的眼光认识教师。
2.1 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要会教书又会育人。很多时候,我们只注重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而至于教师会不会教,教得如何,关注的并不多。其实,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比教师本身拥有的知识还重要。
2.2 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和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和榜样。教育无小事,处处是典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典范作用。在工作和生活中,教师与其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命令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还不如用自己榜样的力量去感化、影响学生。因为,动口不动手的说教只会让学生反感,放低姿态,以身作则才会赢得学生的心。教师是学生的镜子,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所以,教师要注重道德、修养的提高,注意维护好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2.3 树立服务意识。教师的工作是围绕如何教育、培养学生而展开的,因此,教师的工作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师要努力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以后的就业服务。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需要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认识到有学生,才有教师的工作;学生不仅是我们的工作对象,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
2.4 拥有奉献精神。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有思想、有意识、有个性的个体,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工作具有复杂性、辛苦性,操心多,责任大。教师职业本身是一种精神境界,不可能发财。“想发财,你别来”。教师是很辛苦、清贫,但又高尚的,所以,既然选择了做一名教师,就要有“我为教育奉献”的精神。
3 转变学生观
今日的中职学生,今非昔比,教师一定要刮目相看。中职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大都经受过教师的否定甚至漠视,家长的斥责甚至打骂,这直接造成中职生强烈的挫折感,浓厚的自卑厌学情结。也正因如此,他们渴望被关爱、理解和尊重就表现得尤为强烈。所以,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我们的学生,树立以学生为本,尊重、理解、赏识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观。
中职学生多数是中考落榜者,他们学习成绩不理想,行为习惯不好,厌学、自制力弱,放任自我,责任意识淡薄等。但现在的中职学生又具有聪明、接受快、信息广、起点高等优点。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学生的“两面”,既看到学生的缺点,又看到学生的优点,优缺点相结合,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把中职学生培育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4 转变教材观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多数教师习惯性使用教材进行规范化教学,在对待教材的态度上,认为教学必须遵从教材,不可轻易更改教材,要服从教材的安排。在这种教材观下,教师成了教材的附庸,毫无自主性和创造性,因而也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学生的多样性、个体性发展,使教学因循守旧,单调乏味,教学效果不佳。
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特别是随着教育对象的变化,教师要转变教材观,树立新的教材观。教材是教学达到目标要求的一种载体,教材要为教学服务,为教与学提供基础,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根据区域特点,结合学生情况,积极尝试编写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让教师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
5 转变课堂教学观
德育课教学内容有很多是理论性强,概念抽象,趣味性较少,如果教师不注意授课方式、方法,即使教师对理论的讲授再准确、深刻、全面,学生也不会感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上,要改变单一的讲授式方法,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问题情景法、主体研究法、阅读指导法、活动引导法等方法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上,教师可把启迪思想的诗词、富有哲理的故事、饶有趣味的顺口溜、幽默诙谐的漫画、精彩的影视历史故事、令人深思的社会新闻、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等融入教学中,使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条件,重视网络、多媒体、音像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这样可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枯燥的讲授生动化,让学生保持活跃的思维、浓厚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6 转变教育质量观
受中职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的影响,很多教师不同程度存在对工作敷衍了事、走过场的情况,即教师关注的是我做工作了,至于学生能不能听懂,能不能学会和掌握就另当别论了,反正,我已经尽到责任。其实,这样的工作是不负责任的,因为教师只强调了自己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教育的意义在于教与学相结合,教与学相得益彰。
对于教育,我们既要关注过程,也要重视结果。面对“恼人的”中职生,很多教师是抱着尽到责任的态度注重教的过程,至于教的结果如何也许关注的并不多。学生的教育问题,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教育,历来是众人之事。我们与其抱怨是父母没有教育好孩子、是小学和初中老师没有教好学生,还不如端正教育态度,做好中职教师该做的事。教师不仅要关注“教的过程”,也要注重“教的结果”,更要注重反思自己的教育效果、教育质量。
现在的中职学生,真的很难教育,这是不争的事实。正因为如此,教师一定要用实际行动转变教育观念,从我做起,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推进中职教育改革和发展,使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
2008
2 尚志平.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J].中国
职业技术教育,2003,(6)
3 陈爱忠.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
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江西师范大学,2003
一 备好课
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即主动学习者;而教师则是主导,即学生的指导者和帮助者。课堂教学效果好不好,备好课是关键。备好课是教师熟悉和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重点和难点的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的探索等几方面。备好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定位要准确
教学内容的深浅难易要适度,概念定义要准确,原理阐述要科学,方法介绍要正确。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解释或解决问题,列举的典型例题要能引导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 要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
研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突出重点、分解难点,从而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 要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要适合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如何把教学内容给学生讲清楚、讲透彻,要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手段要能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概念、原理、方法和讲解思路进行理解、吸收讲课内容,要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能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从而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
4 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拓展
教师平时应注意收集课程素材,在恰当的时候,结合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把学科的发展动态、发展历史和相关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引进讲堂,体现基础与前沿之间的关系,彰显基本理论的重要性,就会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教学方法合适
在确定了教学内容之后,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就很重要了。目前,由于高校扩招和大班教学的客观实际情况,课堂讲授是高校教学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如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等。这种教法的突出优点是学校教学资源投入少、受教育学生人数多,最适合大班课堂教学。
传统的课堂讲授一般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采用注入式、填鸭式的“满堂灌”教法,偏重于知识传承,教学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教法由教师主宰教学过程,平铺直叙,课堂气氛沉闷、死板、乏味,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要求,课堂教学应主要采用现代启发式的课堂讲授教法。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怎样通过内容的讲解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如讲述一个问题时,在对如何解决问题的讲述中体现了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和特殊的技巧,对学生就有启发作用;在讲清这个问题时,也可能一个问题也没有提,却使学生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共性,学生很容易运用这个知识解决与此问题具有同样本质的其他事物,这也是启发式的。在讲述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来判断学生是否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反馈教学效果,从而调整讲课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讲课速度,尽最大努力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意识,使教与学产生共鸣,提高教学效果。也可采用提问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就是学生对教师的提问要有响应,学生和教师之间要有对话和交流,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结论。为了给学生留出思维的空间,要把一些问题给学生去探索和研究。
启发式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强调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又特别强调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精神。这种方法运用起来将使课堂教学曲折生动、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气氛热烈,既能保证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向学生传授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 重视技能训练
在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中,掌握一定的技能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是在实践教学课程中进行的,如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计算机实习等。而阅读、交流、表达、写作等方面的技能又是怎样进行训练的呢?实际上,一般工科类学生没有要求必修大学语文课,这类学生没有受到专业的阅读、交流、表达、写作等技能的指导与训练,而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又往往忽略了这方面的训练,造成这类学生的阅读、交流、表达、写作等技能较差,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
对于技能的教学训练,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练习和应用来达到目的,是一个结合实际的实践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注重学生的阅读、交流、表达、写作等技能的指导与训练。如在提问式、讨论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是否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和科学内涵,以训练他们的理解和阅读能力;从回答问题的思路、逻辑性、简明扼要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述,以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也可通过对学生的作业、试卷答题和课程论文等进行讲评,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通过对学生的阅读、交流、表达、写作等技能的指导与训练,最终落实到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 教学手段适用
教学手段主要是辅助课堂教学,有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提高讲课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把多媒体教学、板书和模型教具进行合理的搭配使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目前,高校中课堂教学普遍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通过对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等各种媒体的综合使用,引起了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的深刻变化。如通过动画和视频演播,将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此外,通过应用多媒体教学,讲课时间缩短了,课堂教学可以引进更多新的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在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方面确有独特的优势,但在公式推导、例题讲解、即时重现、根据课堂实际即兴发挥等方面就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教学,而应当有适当的板书,这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思维,产生一种感情的交流,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结合起来使用,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 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在大学的教学活动中,教书与育人是相辅相成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要把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如结合学生的迟到现象、完成作业情况,可用科学家、企业家的成功事迹或教师直接参与完成的重大科研项目,教育学生有抱负、有毅力、勤奋、刻苦,有创新精神。也可结合时代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教育学生正直、诚实、敬业、有社会责任感和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不仅有助于搞好教学,而且将对学生终生有益,也才能保证大学教学的总目标得以实现。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
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moe.省略.
[2]龚绍文.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入门[M].北京:北京理工大
学出版社,2006.
[3]高有华.美国研究型大学新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J].辽
宁教育研究,2007(11).
[关键词]高等院校 公共体育 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单旭(1978- ),男,黑龙江大庆人,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体育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天津 300384)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140-02
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质量的界定
1.公共体育课的定义。本科阶段的体育教学分为两种,一是公共体育课程,二是专业体育教育,两者具有显著差异。专业体育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既包括身体素质的训练,更包含生物力学、心理学、医学等其他学科;公共体育课程则是一种以身体练习为特征的教学方式,通过指导学生科学地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和提高素养的目的。另外,公共体育课程不仅包括运动知识普及、运动技能锻炼等内容,同时包括运用体育手段对学生思想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及精神健康等各个方面进行关注和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2.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质量是社会对学校办学最基本的要求,“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公认的理念,因而有关各种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教育大辞典》中指出: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影响它的因素主要有教育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过程等的合理程度、教师的素养、学生的基础以及师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目前的教学观念已从单纯的运动技术传授转化成为全面健全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健身意识和能力。同时,与一般教学过程相比,大学公共体育课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有着独特的教学、管理方法及要求,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独立、复杂的系统。①因此,本文基于最终培养对象的质量和公共体育课程特点,从三个方面对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做了界定,一是学生对主要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二是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对体育理念的正确理解程度;三是实现学生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最终完成终身体育的程度。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生的未来,提高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符合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
二、公共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课程设置现状。体育课程设置是指体育课程的整个范围和特征,根据课程总体目标要求,设定体育课程的形式、课时数、教学内容等。体育课程设置是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关键因素,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任务的中心环节。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普通高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同时指出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②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在课时数量、开设方式等方面均能够实现《纲要》中的要求,但在两个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第一,理论学习和实践开展存在分离状况,使得学生在学习体育理论过程中感到乏味、难懂,不能很好地利用理论指导实践;第二,课程弹性不足,较为注重课堂教学,对学生课后科学开展体育活动缺乏有效引导。
2.教学过程现状。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包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体育课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除了基础性体育锻炼课程外,高校能够向学生开设体育选修类课程主要集中在三大球、三小球等比较传统的项目上,由于场地、师资和器材的限制,许多学生喜爱的新兴和时尚的运动项目暂时还无法开展,产生了学生需求与学校现实安排的矛盾。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教学手段或教学方式。目前公共体育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讲解法、示范法和练习法。通常教师会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因此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师资队伍现状。近年来,随着体育活动日益成为人们社会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高校也加大了对公共体育课程教师的培育,特别是强调对年轻教师教学理念的培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优化整体师资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从总体情况分析,公共体育课教师在准确示范、合理讲解、恰当组织练习等常规教学方面能力较强,但是在教学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方面却存在不足之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加强对体育教师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务之急。
三、公共体育教学理念分析
体育意识有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培养体育行为的自觉性,可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自觉地调动运动手段、方法、时间等,从而适应环境的变化,以保证学生锻炼习惯的连续性,实现与终身体育的接轨。③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首先在于教学理念的更新,帮助学生建立恰当、科学的体育意识,是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