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37: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企业的固定资产如何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企业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
现在有些领导只抓市场营销,只重视经营利润,却忽视了对生产产品所依赖的生产设备的管理,使设备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2.制度不够完善且执行不到位
虽然企业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明确了固定资产的归口管理部门和分工原则,由于没有制度约束,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单位和财务部门配合不够,固定资产的增加、调拨和清理报废工作虽然能按一定的工作流程进行,但由于未明确责任及考核制度,导致入账后资产的实物管理和账务脱节、资产状况不详、报废后无人过问等情况。
3.固定资产清查不能发挥实际效果
固定资产的清查难问题主要是因为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妥、财务帐与实物帐不符等原因造成的。有的单位虽然定期清查固定资产,但未能与财务帐目一一对应,结果是虽然定期清查了,但不能发挥清查工作应有的作用,有的单位清查后,资产的盘盈盘亏不能及时处理,盘亏责任不能落实,造成企业资产的损失。
4.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
资产后续支出核算错误,资产化支出和费用化支出确认模糊,固定资产和费用列支混淆,工程竣工决算时,为了完成本年度工程预算,存在虚列工程进度,未及时取得发票等情况。
二、目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状况的改善措施
1.充实资产管理人员,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
设置专职实物资产管理岗位,资产任何一点发生变化,应及时与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联系。资产管理人员应深入学习,与财务部门共同编写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了解固定资产从购入、保管、转移到报废的一系列处理程序,知晓固定资产卡片的主要内容。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学习财会业务知识,而且要经常深入现场了解资产的使用、变动情况,加强与实物管理部门、保管使用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资产的变动情况。
在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方面应从以下三方面考虑:第一,提高业务理论素质。资产管理人员除了应该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掌握国家相关政策及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掌握本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第二,培养资产管理人员的全局意识和责任心。第三,提高综合业务处理能力。主要包括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对定期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2.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制度落到实处
这是一项必要的基础工作。(1)严格固定资产投资及购建审批制度。减少和避免盲目购建、重复购建和随意购建固定资产。(2)建立健全企业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制度上保证管理规范,堵塞漏洞,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首先要规范本企业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登记、验收、发放、使用、报废等制度。其次要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加大资产运营力度,盘活存量资产的经营和闲置资产,把现有固定资产的管理、利用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可以通过租赁、承包、转让等多种形式,促进闲置固定资产保值、增效和不需用固定资产的实现,切实盘活这部分存量资产,以不断提高固定资产质量。对历史原因造成的固定资产损失,考核经营者政绩时,应剔除这一影响因素,以调动经营者处理、盘活闲置资产的积极性。(3)建立定期审计和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定期专项审计,实施严格的审计监督,尤其要注意经营者任期审计和离任审计,对其任期内资产管理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还要建立严密的资产管理责任翩度,作为考核经营者任期目标和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资产运营状况良好,资产保值增值的,应给予表彰,奖励。对资产管理不善,企业资产质量下降,给予严肃的批评、处罚,并通过法定程序决定其任免。对于失职、读职、甚至违法犯罪,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3.加强固定资产定期盘点,注重利用效果
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可靠,企业内部建立了固定资产的定期盘存制度,各使用单位对所使用的财产设置固定资产合帐,进行明细核算、定期盘点和不定期抽查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对单台可移动资产制作标签进行标注,对盘盈盘亏的资产查明原因,及时进行相关处理。
4.设置控制指标考评制度
摘 要 企业的资产根据其形态可以分为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分析一个企业价值的重要依据主要是对固定资产的分析,作为企业资产的核心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结合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质量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固定资产 内部控制 累计折旧 资产清理
前言:固定资产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企业进行日常活动的物质基础,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部分企业的固定资产高达90%,因此,做好且的固定资产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账实不符及其原因
这是当前很多企业都存在的问题,对实物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与财务核算脱节现象严重,具体来说,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首先,人员权责不明,资产管理严重脱节。实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资产使用部门间存在着相互制约与衔接的关系,出现问题没有人负责。在进行资产购置过程中单据传递不到位,导致账实不符。
其次,资产台账不够准确,主要是由于资产的来源不够明确,部分资产是由下属二级单位购置、部分是由于集团控股公司添置,更多的是由于新建项目的投入,前期的财务部门与实物管理部门的沟通不及时,导致账目混乱,账实不符。
再次,人员变动过于频繁,不论是负责人员还是资产的使用人员一旦变动,资产移交工作不可少,但是从很多企业的管理现状来看,移交工作不到位,责任不清,资产清理工作复杂不彻底,导致资产的来源混乱。
四是,资产管理人员意识不够,缺少主人翁意识,认为资产与个人无关,对资产不够爱惜,不够关心,导致固定资产损失严重,账目更新不及时。
最后,资产计量数据更新不及时,受到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很多企业的房产与土地使用证明不够清楚,导致登记的面积与实际面积存在一定的出入。
2.报废制度存在缺陷
报废制度是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一项资产从采购到最后的报废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而针对这一过程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制度,从目前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情况来看,对采购、调拨、使用等环节都有一套相对完善的制度,但是报废往往会被忽视。大多数企业无法提供报废的固定资产去向,很多管理人员认为报废的资产失去了价值,不是管理的主要部分,但是一些大型的企业的固定资产往往会有使用一次即报废的现象,残值收入十分可观,缺少针对性的报废制度就会为提供可乘之机,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报废制度。
3.编码各自为政致固定资产账实核对困难
在采购固定资产时,为了便于管理与控制,管理部分会设置一套资产的编码,但是财务部门在进行账务管理上也会设置自己的编码。二者各自为政,为后期的账实核对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这在小企业中还不是十分的明显,但是在大型的企业中,固定资产数目庞大,种类范围,查找的难度就会提升,影响工作效率。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造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差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不完善与思想意识的落后,尤其是在大型的企业中,其造成的危害严重。企业的固定资产是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前提,其寿命的长短对企业的产品成本具有重要影响,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有必要在企业中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二、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对策
1.加强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思想上的重视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思想上的轻视是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下降的主要因素,所以,有必要在管理过程中统一思想,认识到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的面较广,管理上不允许任何的纰漏,各部门必须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积极配合,齐抓共管,提高效率。
2.建立健全固定管理的责任制度
规章制度是保证管理落到实处的最有力保障,因此,企业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形势,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权责分明,指派专门的部门负责实物管理,负责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处置等环节的工作。财务部门要有实物管理部门出具的手续方可入账,二者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
3.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实现信息化,传统的固定资产纸质卡片可以用电子考验替代,为其注册电子身份证。管理人员可以将固定资产的信息输入到电脑中,用计算机来管理其数据信息。利用计算机网络,全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可以处在一个共有的平台上进行操作管理,实现了所有管理数据的共享,数据的各项处理任务可以通过计算机直接完成,所需数据可以直接生成。采用信息化管理后,固定资产从采购、管理、报废等环节中的变化信息可以通过电脑直接反映,然后利用网络技术及时传达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接到数据后可以及时处理账务,提高工作效率。按照这样的流程操作,不仅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减少了人为信息沟通中可能出现的错误,避免了由于原始凭证的不完整与传递不及时而导致的财务状况。
4.将固定资产的编码统一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固定资产的编码必须要统一管理,当购买一项固定资产的时候,需要根据其基本信息进行编号,这个编号是根据固定资产的结构、购进时间、型号等。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将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要贯穿在平时工作中,使之制度化、经常化。要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对需要修理及时修理,达到报废年限的就报废,已经损坏无法修复也要根据程序进行报废处理,要做到账实相符,使资产管理趋于完善,改善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朝着科学化管理的方向努力。
结束语:固定资产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竞争力的提升都有重要意义,完善企业的固定资产是企业发展所必须的,也是为了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措施。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完善,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摘 要 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给建筑企业创造了广泛的发展空间,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扩张,其施工量、建设规模的庞大势必会导致企业固定资产的持续增加。因此,本文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工作的特点及现状分析,力图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改进落后的财务管理方式,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使之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 固定资产 财务管理
一、前言
建筑施工企业作为描绘城市蓝图、勾画未来的使者,担负着城市建设、美化家园、造福人类的重任。同时,企业固定资产的庞大给财务管理者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面对行业持续过热、迅速发展的现状,如何利用有效、高质量的财务管理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防止资产流失成为我们目前面临的严峻任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的业务开展也如火如荼,其施工种类包罗万象,以大型项目为主,道路升级、桥梁改造、地铁建设、棚户改造、楼宇建设均属于其工作范畴。可想而知,如此庞大的施工建设,其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与保有无疑是巨大的。而企业原有资产和新增资产在财务管理中的体现及保值增镇又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相关,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竞争态势,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工作倘若仍旧一沉不变,则必将遭到残酷的淘汰,因此改进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方式在必行。
二、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的特点
建筑施工企业担负着多种生产管理职能,与一般企业不同,其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的特点较为明显,即建设规模的庞大、工作性质的复杂决定了在建筑施工中企业所用设备的众多,不仅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因此势必导致企业对设备引进、管理、存储、维修、报废、更换、组装、搬运等一些列环节的资金投入。可以这样说,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金额要远远超出其他投入。而这一现象又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当固定资产使用一定时间后就会出现折旧、损坏的现象,而维修又会进一步带来固定资产的减值,使附加费用进一步扩大,这将造成企业为了弥补固定资产的减值而挪用盈利的一部分用于维护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另外,建筑施工企业的盈利需要大型建筑项目的依托方可实现,没有施工项目的开展,施工企业将成为空壳。而施工项目的不同又导致了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的不断变化。用于这一项目的施工设备在下一个项目中可能根本用不到,因此随着项目的变迁,新增固定资产的机率将会大大增加,这也进一步加大了施工企业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财务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的种类繁多、变换之快、调整迅速给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精准、更快速、更及时的要求,然而,目前多数的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工作却不尽人意,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体现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存在账外不符的现象。通常来讲,企业财务管理者在管理初期应如实、认真、细致的记录每一固定资产的数量、价值、型号等信息,而后才能正常的开展后续工作。然而,建筑施工企业的工作性质决定,其项目承接与实际施工分属两个不同的公司,这就导致了总包和分包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不共享的现实问题,而总体财务管理也很难通过一己之力实现对帐外固定资产的调查、比对与统计。长此以往,不但会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的真实性、透明性、准确性遭到多方质疑,更会令企业的持续发展饱受管理风险的威胁,处在发展极不稳定的尴尬境地。
四、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的建议
1.严谨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构建财务管理的统一平台
严谨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稳步、有序开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制定严谨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针对总包公司固定资产采购、入账和下账的流程进行严格的约束,即在购置前通过年度总预算、季度财务预算审核新增固定资产的必要性及购入用途,在批准采购后必须统一纳入年度总账到总包公司,充分强化其统一管理固定资产的全面掌控力,分化其他部门的管理权力。同时我们还应对进入账目的固定资产进行进一步的审核,包括产品用途、价值、购置年限并作出准确的价值评估供总包公司及时掌握,形成有力的管理依据。完成以上工作后总包公司就可将原有或新增的固定资产投入到目标施工单位,并对下账环节做到准确登记、严密把关、逐条核实、完整备案,从而评估出各项固定资产变动的周期与价值波动取向。当整个施工项目完成后,总包公司还应履行再次评估的任务,做到回收及时、再分配合理、登记准确、变动细则明确,、有条不紊、有始有终。严谨的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在总包公司的宏观管理基础上,因此,构建统一的财务管理平台,使之与分包企业间实现财务数据的共享、实时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一数据共享的过程中,总包企业行驶对分包企业固定资产的实时监控,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各项建筑施工任务,使施工作业按部就班的进行。同时,固定资产的所有数据变更、情况登记均将如实的反应在管理平台中,使数据被篡改、误操作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杜绝了分包企业固定资产增加不明的不良现象。
2.实行监管责任制、拓宽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在实行总包公司宏观管理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设立专人专项的固定资产监管责任制,对资产项目的真实性、合理性做进一步的监督,加强对总包、分包过程中固定资产变动的有效监督,使资产的价值评估、变动做到有理、有据。同时,我们还应进一步拓宽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途径,使其尽可能的在有效期内创造更多的服务价值,尽量减少闲置资产、控制折旧速度,使固定资产的使用做到环环相扣、严格紧密、真实有效。
五、结语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关键就在于是否能用严格的规章制度、高效节约的管理意识、完善的监督体系、紧密的管理流程、统一的管理平台来构建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的全新模式。因此,我们只有本着统筹兼顾、科学创新的意识才能最终使建筑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在切实的服务中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商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096-020引言
固定资产是商业企业生产工具,是生产力要素之一。无论是国有商业企业、股份制商业企业、民营商业企业还是其他所有制形式的商业企业,其固定资产结构、状况及管理水平是影响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企业目前财务管理方面的任务,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加强商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目前商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商业企业由于资产规模大、分布范围广,资产的管理和清算工作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手续繁琐、工作量大、时间长,容易出现差错,管理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1.1 商业企业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严重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会计差错,即已报废、盘亏的固定资产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第二,为逃避监管而不入固定资产账或部分入账,利用“小金库”等账外资金越权违规购建固定资产;第三,固定资产采购项目的计划指标被挪用,形成固定资产虚列。账实不符主要表现为有账实不匹配、有实无账和有账无实。
1.2 商业企业对闲置固定资产的处理不够重视,责任人的处罚机制不到位设备闲置会带来许多弊病,如设备的投资不能及时收回、发生贬值、支出相应税费等,由此,必须加强对闲置设备的管理工作。不重视对设备的保养,或用修理来替代保养,无形中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1.3 商业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存在分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长期闲置的设备,财务部门未做任何财务处理;设备已经报废,而财务部门仍然在提折旧;财务部门与营业部门登录的固定资产型号数量口径不一致;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台账和营业部门的设备台账不相符,主要是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原值等项目。商业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存在分歧,资产的管理容易出现不一致的地方。
1.4 商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商业企业各部门之间容易在遇到问题时相互推诿,大多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不少商业企业虽经多次清查却依然前清后乱,无法保证资产管理的持续稳定,资产的完整和安全得不到保证;有的已经使用多年的账目却在账上没有反应,而一些已经清除的账目却依然挂在财务账上,导致账面上的混乱不清晰;还有的固定资产,因人员的调动,未作及时的调整或资产回收,致使财务方面出现浪费的现象,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
1.5 商业企业各部门单位设备调拨频繁,固定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时常脱节一方面房屋建筑物类出现的问题是:经营用房分散于各核算部门管理,商业企业的房屋更新改造由企业统筹安排,企业只收取折旧费,那么由于经营用房建造时间的不同,以及座落地点不同,给经营者带来的效益和受益期也有所不同。另一方面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类出现的问题是:在我商业企业主要是运输车辆,柜台货架,也分布在各核算单位使用管理,购买汽车等设备由企业拔款解决,至于汽车如何加强保养延长使用寿命,这些都有欠考虑,由此产生各核算单位,纷纷向企业递报告要求拔款购买车辆,给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新问题。
2加强商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2.1 将商业企业固定资产实行分类管理将商业企业现有固定资产按经济性质划分为二大类分别管理。第一类是房屋建筑物类,包括经营生产性用房、营业网点、仓库、办公室、职工宿舍等土木建筑及其附属设备、土地、围墙等;第二大类是通用设备类和专用设备类,包括动力设备、传导、通讯、机器设备、检测仪器、交通运输工具、电梯、储存设备,以及管理用具等。第一大类固定资产统一由企业按制度建账核算和管理,以利于集中资金,统筹安排;第二大类固定资产由使用单位建账核算和管理,实行谁使用,谁购置,谁管理的原则。
2.2 商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严格审批程序,掌握资金使用界限
如何合理、有效地调度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已成为商业企业经营决策者的重要任务。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维修,转让,报废严格审批程序,按制度规定的管理权限逐级审批办理,虽然企业的资金可以统筹使用,但是不能随意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购置时仍然要考虑资金使用是否合理,是否有更新改造的能力,这给商业企业经营者和财务部门在资金管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 提高折旧率,加速商业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目前很多老商业企业,营业场所,仓库,设备等很多是多年前建造或购置,长期以来,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长,不利于企业更新改造,根据新制度规定折旧年限的弹性区间,结合企业实际,我们应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进行了分类规定,在商业企业内部得到统一,即房屋类,折旧年限为20年,通用设备类折旧年限8年,专用设备折旧年限为10年,这样就缩短了折旧年限,加速了商业企业折旧,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符合财会制度的谨慎,稳健原则。
2.4 商业企业内部实行房屋租赁,提高使用效益商业企业应对各经营单位所使用的经营生产用房,实行内部租赁有偿使用,这样提高了房屋的使用效益,各单位都能在较公平的基础上经营,有利于提高商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要规定,使用单位应对所使用的房产负责,定期维修,维护财产安全,延长房产使用寿命,不准私自转租和移作它用,收取各单位的租赁费,达到以房养房目的。
2.5 建立商业企业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企业内部建立了固定资产的定期盘存制度,各使用单位对所使用的财产,按制度规定设置账户,进行明细核算,定期盘点和不定期抽查核对,对于新购置改造固定资产的资金由需要部门自行筹集,对购置有困难的单位可由商业企业按情况拨款解决,注重考核固定资产利用效果。
2.6 实现商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电算化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将有助于银行管理机构实时掌握固定资产信息,提高管理工作的时效性、透明度和效果。同时,在实现核算电算化的前提下,可以取消手工固定资产明细账和总账,有利于减少手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2.7 借助条码识别技术对商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为了使商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完好率,使其发挥更大效益,为商业企业管理者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越来越多的商业企业借助条码识别技术对固定资产实施管理。条码识别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资产的信息化管理,解决资产管理中经常出现的实物与帐务账目不符的情况,减少企业管理中对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盲区,使企业领导坐在办公室里就能了解企业所有资产的全面情况。目前条码识别技术已经在零售、物流、制造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并且随着条码识别技术在资产管理中应用的不断深入,其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已经开始显现,尤其是在大型集团商业企业的管理工作中,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可靠准确;数据输入速度快;提高资产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增强总商业企业对分商业企业的管理效率。条码识别技术结合信息系统使总商业企业固定资产快速及时了解分商业企业的资产管理状况,并使高层管理人员对商业企业固定资产有整体把握。
总之,在工作中商业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应逐步完善,它作为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财务管理的进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完整的财务制度,也可以成为商业企业内部考核的一项内容之一,帮助企业管理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马驭.浅议如何做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J].商场现代化,2008,(36).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
固定资产好比房子的地基,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管理好固定资产,有助于企业正确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提高企业资产使用效益与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行业竞争实力。企业全面实施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对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一、企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现状剖析
(一)固定资产的控制环境不完善
固定资产控制环境是指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而引成的一种气氛,这种气氛已经溶解在企业文化中。具体包括企业领导者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企业员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责履行状况,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绩效考核,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体系等一系列制度文化。当前,企业都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管理措施,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职责及考核。但制度执行并没有完全到位,企业领导重销售轻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没有专门的岗位,对员工的考核大多数涉及的是生产销售方面,而对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职责考核涉及很少,在资产移交领用也存在诸如领用不登记固定资产卡片,没有按重要性实施管理等问题。总之,固定资产的内控环境急需改善。
(二)固定资产的风险评诂不全面不到位
虽然大部分企业对固定资产制定了管理制度,详细的规定并规范了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购置、使用、维修保养、报废处置的流程。这规定只是企业对处理风险的认可措施,但固定资产管理的风险很多,企业不能完全对它作出全面精准的评诂,如正在正常工作中的机器报废风险;投资估计不准造成的损失风险;在报废处置过程中的资产丢失风险。这些风险中,有的企业只发现到了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风险,甚至有企业在使用管理中竟然没有发现风险。
(三)固定资产管理风险控制方法没有落实或者缺少针对性
内部控制中的控制活动贯通于整个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一个生命过程,具体包括购置、报损等批准授权、盘点清查、使用职责分工等。每一个步骤都要严格作一规定:要怎么做,不能那样做。可实际工作中,企业的固定资产种类很多,管理繁杂,这些措施并没有落实。或者有的企业规定的不详细,只有笼统的一笔带过。如固定资产盘点,企业没有规定要怎么盘,什么时候盘,多少时间内进行盘点,而只一句,每年进行一次盘点。
(四)管理信息传递不及时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财务管理可以说是由一个信息组成的管理系统。在固定资产管理管理上,企业各部门要把自己所属处室资产设备动态信息及时传递给财务,财务通过报表形式传达给企业各个部门,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监督,促使固定资产账实一致,给企业管理层有个正确的固定资产数据,从而不影响管理层作出投资的决策的正确性。可是,有部分企业固定资产变动信息不能及时告诉财务,造成账实不互,如设备大修理不告诉具体设备,又如有的企业对资产随意计提减值,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脱离账面价值,使管理层很难掌握企业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这样势必影响管理层的决策。
(五)内部监督不到位
内部监督不到位是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不善的重要原因。纵观如下:1.设备购置随意,没经严格的审批。2.不按设备操作手册进行操作。3.不按要求作维修保养。4.资产盘点制度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5.不及时处理停用,不用,报废状态的资产设备。据笔者看来,以上现象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大多数企业的通病,因此加强资产的管理监督,刻不容缓。
二、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的建议
(一)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对于固定资产内控,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相关内控制度。企业需要制定、完善并明确采购、验收、使用、维护和财会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职责,部门之间在固定资产管理上要相互合作相互监督。企业管理者要树立榜样,带头执行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内控氛围,从而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二)提高风险意识,注重风险评诂
企业管理层要树立固定资产管理的风险意识,要注重日常在管理中风险因素评诂,防止企业因固定资产管理不善而造成损失。如在日常管理中机器操作如何规范,防止操作失误而造成各类损失;又如技改,扩大生产规模,需要及时提高机器设备的规模、性能以符合生产的发展,这时需要企业评诂技改、扩大生产规模的风险,防止因固定资产投资失误原因而使企业受到损失。所以企业管理者一定树立风险管理意识,注重风险评诂,加强风险管理,发现风险因子应及时采取相应管控措施,把风险防范在萌芽状态下,最大限度防止企业因固定资产管理原因而造成损失。
(三)完善管理制度,落实风险控制点
固定资产不论在采购、处置或和更新上,都需要有林林总总的管理制度。这有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有利于固定资产的风险控制,从而使各部门相互牵制、协调,实现账物一致,正常发挥企业固定资产的功能与作用。1.制订固定资产采购、领用、维护、处置制度。很多时候,并不是企业相关人员不遵守管理制度,而是因为企业不能提供可操作性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供资产使用、管理人员处理相关业务。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报废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相应部门岗位的工作职责,同时企业要协调好资产管理人员与采购、验收、和使用部门的互相合作互相监督的关系,共同执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职责,使采购部门能够明白要如何按要求采购,使验收部门明白如何安要求验收,使使用部门知道如何操作使用,怎么维护保养,从而使大家共同关注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为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出谋划策,最终提升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与效率。2.固定资产的保养与维修。笔者认为,企业固定资产的保养与维修不能因维护而维护,修理而修理。保养要与性能检测相结合,修理要与功能提升相结合。专业人员在日常维护保养设备的同时,要测试其是否存在功能问题,发现问题可以提前维修,防范未来。在修理时要考虑平时设备工作时的欠缺,趁维修时要考虑是否作相应的改善,从而使其切合产品生产销售的需要。3.严格落实固定资产盘点制度。清查盘点是包括企业在内的所有行政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虽然多数固定资产因为他们体积大,安装在固定的地方,不容易丢失,但是部份固定资产如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这种移动设备也存在丢失或被盗的可能性,需要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同时通过盘点等方法确保其安全完整。另外部份固定资产价值减值较快,往往同账面记录不一致,企业需要通过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方法保证资产帐册记录与实际一致。
(四)加强信息与沟通
1.做好信息记录,设备采购验收领用后,财务部门要及时做好固定资产卡片,记录信息。同时,固定资产在使用管理过程中各职能部门要及时做好固定资产的领用、保养、维修以及报废处置的详细记录,并及时把相关信息传递给财务财务部根据其记录表将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记载于固定资产卡片中,从而做到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2.做好信息分析,财务及相关资产管理部门要根据相关信息记录,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可分析设备维修费用及其构成、维修方案完成率、维修频率等,根据相关信息设计固定资产投资、维修方案及其经济价值,通过信息与沟通,实现固定资产内控管理最提升。
(五)加强内部监督
企业内审部门是企业内部监督的职能部门,内审部门要严格履行监督职责,加强对各部门的内控实施情况加以审计,特别对固定资产管理等薄弱的内控环节加以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如发现问题提出完善意见,并督促责任科室加以落实,从而加强内部控制在固定资产管理上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占比很高,保证固定资产安全、完整,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与效益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目标之一。企业固定资产的相关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直接对其固定资产的管理状况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企业实施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时,要立足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针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风险点、固定资产管理权责考核反映出来的问题等。企业只有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提高风险意识,管控风险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一定会管出成绩,才会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