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学生德育管理范文

学生德育管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37:4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学生德育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学生德育管理

篇1

一、充分熟悉市场经济对德育的负面影响

首先表现在外向型经济对学生的思想影响。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外向型的“三资”企业,中西方文化混融,各种思潮纷纷涌入,使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开始静静侵蚀学生的灵魂。涉外企业中的外方管理方法、手段及思想意识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学生盲目崇洋。收入待遇等因素使一些毕业生将外企作为择业的热点目标,国营企业即使有正式录用名额也不受他们青睐,祖国意识在一些学生的心目中渐渐淡化。其次是市场经济和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变。由于部分学生对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熟悉不足,界线划不清,不能全面理解其共性、特性和功能,以及积极主流和消极支流的关系,致使熟悉上出现误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原则,一些学生错误地将其视为思想行为的准则,导致了做事讲价钱,付出要索取,把自己的行为用“等价交换”来衡量。在为社会付出的价值观上具有浓厚的“务实性”,在利他的同时首先要利己,更有甚者表现出只顾自己的方便和利益,而不顾他人和社会公德,认为生活的真谛就是享受。无私奉献已不再成为人的价值范畴,造成理想境界的空虚。第三是劳动力市场及用人制度的变化,提出了新的人才质量要求。

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为企业输送人才的院校在培养人才上向质量要效益,应培养出觉悟高、能力强、懂理论、会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企业为适应商战竞争,还突出表现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上的变化,强调制度的执行和制裁要奖罚分明。培养人才和工厂生产的产品一样,受到供求关系的制约,培养的人才类型、规格、特征、素质及管理手段,必须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管理制度相吻合;否则,我们的毕业生将会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失去竞争力,甚至失去人才市常第四是市场经济给思想品德教育带来的困难。在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社会观念的变化,知识的更新,信息的接受,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来说几乎是同步的。

就学生而言,他们的社会接触面及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远比在校门内的教师要广、要快得多。因此,教育者往往不能提前把握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当学生身上已反映出一定的思想新问题时,教师才被动地去进行教育,这给德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使教师的说教显得软弱无力,针对性不强,更谈不上“及时”甚至“超前”了,造成对在校生思想品德教育滞后的局面。

二、对在校生进行德育的思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德育工作的思路应是摘要:

(一)突出爱国主义的教育主线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院校德育要坚定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将其作为思想教育的主旋律,引导学生在接触开放的文化环境时,自觉抵制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的思想,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由爱父母———爱师长———爱他人———爱集体,最后上升到爱祖国。

(二)加强对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引导德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悟”性,使其熟悉到如何做人。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性。然而学校的德育必须坚持一元化的导向,使学生明白社会所容纳的并不都是时代所提倡的。价值的真谛在于无论是社会价值还是自我价值,都要通过自身劳动来实现。说到底,人的价值就是更多地为社会创造和奉献。进行人生观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人活着为什么,怎样生活和做什么。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理想教育,从学生生活的最贴切处入手,诱发他们的生活理想,从而激发出强烈的职业理想,把社会理想、为祖国做贡献的理想教育落实到学生的职业理想上。理想是动力,也是激励,在理想的驱动下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三)树立新时期人才质量的德育观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熟悉到,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的根本不是物质资源,而是人才资源,当今市场的激烈竞争,实质是人才质量的竞争。做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高等院校,在德育上要积极探索新时期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建立新时期的人才质量标准。新时期人才质量标准,已不再单纯是过去那种踏实加肯干、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类型,而是思想和能力是复合型、适应型、开拓型的人才。因此,在德育上要给学生全方位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职业意识、创业意识、敬业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公关意识、科技意识和法制意识,同时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省能力,能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考验。

总之,新时期的院校德育应培养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现代的人和国际型的人。

(四)德育管理制度和手段要和企业管理相衔接学校的德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德育必须把参照系由封闭的院校教育转向人才市场和企业要求上来,这一转变要求学校在德育管理制度和教育方法上都随之进行相应的转变,使之和企业的要求相衔接。如若不然,学生在校接受的是一套管理方法,到企业后是另一套,这将增加学生的不适应性,减低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为此,必须做到摘要:

1、在日常行为规范上要和相应的企业要求衔接,把企业要求职工的行为规范,作为学校培养学生日常行为的部分规范要求,同时要设置专业环境,在环境中练习学生的日常行为。

2、德育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要和企业管理相适应。一位饭店的总经理说摘要:“你们学生不及格还有补考机会,而在企业做错了一件事就难以挽回”。因此,在校的德育管理要和企业要求吻合。首先,应突出制度化管理,将规章制度熟知熟记,严格按制度办事,奖罚分明;其次,是在制度的执行上不能沿用“事不过三”、“下不为例”等旧的教育方法,制度不容违犯,否则就要受到处罚;第三,要适当减少耐心说服的思想教育过程,加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培养学生自律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否则就不能适应企业化管理的环境。

3、使学生进入人才市场参和竞争。创造条件使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供需见面会。在平时的学习、社会工作及各项评选和比赛中为他们设计竞争舞台,创造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达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共同的目标导向下,进行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

4、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市场经济活跃,人才竞争激烈,毕业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他们能否承受竞争机制冲击的淘汰和排挤?能否经受挫折的考验?实践证实,学习好的学生不一定能在社会中经受住挫折和胜利的考验,这就要求德育应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放到首位。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包括摘要:道德品质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保健医”,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培养新时期人才的着眼点,使学生增进心理环境的内稳性和肌体对环境的有效适应性,以积极主动、平衡灵活、正确理智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和协调社会环境,成为竞争中的强者。这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竞争的心理适应力。在校期间应为学生设计竞争的舞台和竞争的环境,练习学生对竞争的适应力。教师针对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心理诱导,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优势,积极参和竞争。其次是培养学生的预见性。做好上岗前的心理预备,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了解人才市场情况,理论联系实际,交给学生解决新问题的理论方法,塑造出身体健康、道德健康、心理健康的人,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健康成长。

篇2

1.信息化给德育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消极文化产品和黄色文化的传播,文化垃圾的经济化等。这不仅严重侵害了知识产权,而且严重地腐蚀着人们的心灵,尤其对青少年一代的思想品德产生巨大的侵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

2.独生子女比例增大给德育管理带来的影响。在家庭中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往往只注意孩子的学习及学业成绩,忽视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使学生形成以个人为中心、不善于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心理素质较差等问题。在学校里,这些学生恨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管束太严,不愿给父母说心理话,对待同学傲慢无理,自私,缺乏同情心。

3.学生价值观的转变成为德育管理的新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生活现实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金钱在不断地驱使成为青少年的价值尺度和生命目标,赚钱成为丧德违法的借口,使学校德育管理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4.心理健康状况给德育管理带来了危机。在现代社会中,亲子交流的时间减少,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大为减弱。

二、构建新形势下的德育管理体系

1.确定正确的学校德育管理目标。学校在德育目标的确定上,不仅要考虑社会的要求,更要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不仅要依据社会规范,更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在德育途径和方法的运用上,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现代德育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和鼓励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培养学生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研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使他们成为自身全面发展的主人。

2.构建学校大德育管理体系———一体化育人。创新德育工作首先必须更新德育观念,树立全员德育的“大德育观”。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是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具体实施。德育要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校的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都要充分体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特点,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科技、文艺和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校内值周和组织参加社会实践等校外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要发动广大教职员工在各个适当的位置上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并且相互协调、配合、发挥德育整体功能,取得德育整体效果。

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德育管理人才。一方面要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对德育工作的行为实行必要的监督和限制。另一方面,要鼓励、支持和强化德育管理者的那些符合社会需要、为社会所要求的愿望和追求,使之转化为从事工作的内在动力,使德育工作者的心理活动保持一种能动活跃状态,具有强烈的学习和工作的欲望和行为,有争取优良的工作绩效的努力意志,有研究改进工作的创造精神。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对上述素材进行综合分析就会摆脱直观的思维,不仅用静态的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而且要用动态的时间演变的视角看他的教育对象,这样就能客观、有效地完成自己的教育任务。

4.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的问题需要用心理的方法去解决,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通过心理疏导,心理矫正和心理教育等能较好地、较科学地适应学生的需要,取得更好的效果。通过心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应付未来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篇3

未来的21世纪,对于基础教育来讲,紧迫的任务是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首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德育上的逆反、智育上的厌学、体育上的懒惰、美育上的肤浅等消极状况,反映了我们在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的陈旧化、形式比和教条化的倾向。因此,树立大教育观,立足于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和培养多种类型、多层次的人才,形成崭新的、宽广的教育氛围和思路,是深化教育改革,真正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前提。

我校是一所普通完全中学,生源较差。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学生素质,是我们多年来反复思索和探索的新问题。

我们认为,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给学生以积极的思想影响。美好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和邪恶的标准。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思想,一定的社会道德,一定的人生价值,一定的追求和理想,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从而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假如说,德育重在晓之以理,那么,美育则重在动之以情,只有有情,才可达理,情理结合,然后导之以行,方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正是由于德育和美育这种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效果,才能使学生得到和谐、完善、全面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提高青少年对自然美、艺术美、形体美的感受和欣赏水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更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

基于以上熟悉,根据我校在美术教育方面具有教学质量高,课外活动开展得好,师资力量强,教学环境和条件较忧越等优势,我们确定了以美术教育为突破口,开办初中美术特长班,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不断扩大艺术教育的覆盖面,探索以美铺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的新路,努力办出学校特色。

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艺术教育课的开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们除在初中各年级开齐音乐、美术、劳技课外,1994--1995学年度又在高一、高三开设音乐欣赏课,在高二开设美术鉴赏课,并堤出摘要:深入浅出,富于情趣;开拓思路,寓美于德;重在育人,强化参和的教学原则。任课教师根据这些原则,认真分析教材,精心制定教学计划,提出具体而富有可检性的教学要求,大胆探索教法,增强学生的参和意识,强化美育的德育功能。担任高二美术鉴赏课的青年教师张利,在教学中是这样做摘要:

第一,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历史,丰富知识,陶冶情操。他通过讲述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的构思、布局、色彩,介绍了14世纪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牋通过讲雅克路易·大卫的代表作品《马拉之死》的创作背景,向学生展现了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风暴;通过介绍德拉克洛瓦的名作《自由引导人民》的构图特征,讲述了19世纪法国人民反对王权复辟的斗争史。这些讲解,不仅使学生重温了过去学过的世界历史的知识,加深了理解,而且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受到了美的熏陶。

第二,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辨美丑的能力。他通过讲解摄影的特征、技巧和效果,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相机,摄取校园内外美和丑、善和恶的镜头。学生们俨然像报社的记者,用自己的摄影作品,或歌颂、或批判,达到了重在参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第三,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他讲工艺美术的艺术特征时,结合服装的艺术欣赏,使学生了解各种服装的艺术特征,引导学生熟悉如何着装才能体现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做到仪表美。

第四,注重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在介绍油画艺术时,他指出,油画这一艺术品种来自西方,但却是在中国这块黄土地上生根、开花,由中国画家耕耘、哺育,在中国文化艺术的滋养下开花结果的。今天的中国油画,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西洋画”,而是带有一些东方中国民族和地方的特色,如意境的追求,写意的笔法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高质量的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少学生原来认为,高二面临五科会考,自己又不学美术,对新开美术鉴赏课不大理解,有的学生则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来上课。现在,多数学生改变了看法,我们曾在高二学主中搞过问卷调查,80%的学生认为通过美术鉴赏课,在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方面有了提高;62%的学生还能说出一些美术作品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提高美术、音乐等艺术教育课教学质量的同时,我们还十分重视引导各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寓美于德。首先要求教师为人师表,做到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并要求教师结合学科特征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不少教师做了有益的探索。如语文教师启发学生将课文中描绘的场面、人物、景物用绘画的形式做成投影片,不仅使学生较深地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初一的政治教师在讲“培养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一节时,组织学生做冷菜拼盘,看谁设计得色、香、味俱全,然后互相观摩,评出名次,既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点,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喜好和表现美、鉴赏美的能力。物理教师在讲杠杆的平衡、物体的摆动、平面镜的成像、电荷的正负、磁场的两极等知识时,引导学生领会直观、空间的对称美不仅表现在物质运动的直观形象上,而且更深刻地表现于运动的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审美感受力,也加深了学生对事物对立统一规律的熟悉。

二、开展美育活动,德美结合

在以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对学生实施美育的同时,我们注重开展丰富多采的美育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使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自1989年开始,我校连续举办了文化艺术节,学生们或吹拉弹唱,或吟诗作画,或精心制作手工艺品,或凝神聆听美学讲座,或进行书法、棋类比赛,或排演相声、小话剧……他们的艺术才华和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去年三月,在我校举办的第六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全校有11个班的400多名学生演了剑术操,场面恢宏、热烈,表达了学生们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在德美结合、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非凡注重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针对青少年中一度出现的只知歌星,不知英雄的“追星热”,我们组织学生观看百部优秀影片。观看影片前,我们要求教师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线索,了解历史故事的大背景。观看影片之后,组织影评讲演和征文比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而且使学生懂得,一个不能产生英雄、伟人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

我们还通过板报评选、辩论会、自编小报、摄影等形式开展全校性的美和丑的大讨论,使学生们懂得什么是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我们针对美术特长班学生喜好美术的特征,组织他们参观炎黄艺术馆,让他们亲眼目睹祖国灿烂的绘画艺术,亲身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宙美能力。

为了保证美育活动的开展,我们还把课外活动课纳入了课表。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分别参加了合唱队、舞蹈队和手工、美术、电子琴、棋类、文学话剧表演等小组。

篇4

关键词:品德心理高校德育管理

高校德育管理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管理原则,有计划地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实施,促进教育对象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德育管理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它既具有教育属性,又具有管理的属性。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管理有过许多尝试性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通过各种传播途径纷至沓来,不断影响着高校学生。高校德育管理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形势的发展对高校德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德育管理者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掌握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向,努力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

一、品德的含义及品德心理结构

(一)品德的概念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道德通过社会舆论、教育、榜样示范等手段逐步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稳定的特点与倾向,这时,我们所说的外在的道德己经转化为个体的品德。品德是个性中具有道德价值的核心部分。道德品质或品德是人的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特征。一个人的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作用下与家庭、学校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它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由于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它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依赖于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也依赖于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揭示青年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规律,对于培养青年优良品德心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二)品德心理结构

任何一种品德,即道德品质,都包含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种基本的心理成分。这三种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心理成分都不能形成完美的品德,只有这几种心理成分得以相应的发展时,品德才能形成。

一般说来,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的相互关系是这样的: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形成的基础,而道德情感又影响道德认识的倾向性。道德行动是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指导与影响下,通过一定的练习而形成的,同时道德行动一旦形成又可加强道德认识,巩固道德情感。

二、大学生品德心理的特点

(一)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三个环节。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己经掌握了知识性的道德概念,能较深刻地理解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用道德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道德观念尚未完全形成。尤其是当今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道德领域出现了一种很混乱的局面,道德观、价值观的多元化使社会失去了权威的道德准则;道德功能的异化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动摇了几千年来形成的做人必须讲道德的古训,人要不要讲道德在一些大学生中成了一个疑问。社会上一些人包括某些党员和干部,抛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诞生的“金钱至上”、“唯利是图”、“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奉为跟上时代潮流的人生哲学,他们处处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不讲信用,道德严重失范,导致是非颠倒、善恶不分、美丑混淆,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现实生活中道德失范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强烈地刺激着当代大学生,复杂的道德环境使他们产生了道德困惑,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

道德信念是对某种道德规范正确性坚信不移的程度,从而愿意在实践中加以贯彻,并主动维护。大学阶段是形成道德信念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明确,在经过个人或集体经验证实后,就转化为道德信念。信念一旦建立,人就会自然而然按信念去行动,主动将道德知识转化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准则,从而保证道德行为的坚定性和一致性。

(二)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易感性

道德情感是应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和别人言行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中介度量。道德认识只有与道德情感相结合才会产生道德动机从而推动道德行为。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并随着道德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常言道:“知之深,爱之切。”一个人的道德情感制约于他的道德认识水平。

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波动性较大。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义务感;他们思想单纯、活跃,对客观事物反应敏感,再加之大学又是社会信息的接受站和传播站,使大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世界的变化,易受感染。

(三)大学生道德评价具有两面性。

道德评价是个体依据己掌握的道德标准对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过程。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在舆论、别人的评价、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大学生的道德判断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从“对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大多数大学生已能够独立而自觉地按道德准则来调节行为,他们的道德判断己由自己的道德价值标准所支配,他们不再盲目服从权威,而强调公平和公正,注重行为动机,考虑惩罚应以让犯过者认识过错为目的。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往往落后于对别人的评价能力,他们有的是能正确评价别人行为的好坏,但却不善于分析自己行为的是非,他们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但他们不能严格地用这些是非、善恶标准来衡量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根据大学生品德心理规律进行德育管理

(一)从道德需要引发道德行为的角度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传统德育理论将道德行为片面地归因于道德

认识,而忽视了道德需要的基础地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迅速前进的文明之一切勋绩,都被归于头脑,归功于脑髓的发展和活动,人们因此习惯于以他们的思想而不是以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自然,这些需要是反映在头脑中和来到意识中的)一一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产生了唯心论的宇宙观。”

心理学己经证实了,人的意志行动开始于需要以及由需要引起的动机。具体来说,人受到刺激产生需要,需要不能满足时,引起心理紧张,就成为寻找目标以满足需要的驱动力,当诱因出现时就激发了动机。因此,从研究需要着手来探索学校德育,是符合心理规律的有效途径。马克思、恩格斯说:“个人在自己的自我解放中要满足一定的、自己真正体验到的需要”,并且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也就什么也不能做……”在学校德育管理中,把研究受教育对象的需要作为突破口,要注意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深入了解学生复杂的心理特征,支持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基本的和合理的需要,丰富和发展他们的健康需要、疏导和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又必须引导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才能逐步形成个体对社会道德的接受,为道德行为的发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高校德育管理方式一一变单向灌输为参与式道德实践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柏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道德的教学方法。”单向灌输只能使学生将道德要求及其社会意义背得滚瓜烂熟,而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从而具有支配行为的能力。要使大学生产生道德需要并深化为道德信念和付诸行为,一个重要条件是通过本人的道德实践证实并体验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大学生在多渠道多途径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但可以检查自己己有道德认识的正确性,通过动机斗争,达到生动的情感体验,逐渐将社会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促使道德认识信念转化,而且可以锻炼和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实践能力和实践判断能力,从而又促进道德意志向道德行为转化,有利于大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为了让大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的经验以形成道德信念,德育管理者就应为大学生创设一些能使他们获得实践经验的客观条件。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道德实践。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专业性的志愿服务工作,这种服务活动的发起,组织与实施一般都围绕着专门的项目或目标展开。例如,为大型国际和国内的运动会,博览会,展览会服务等。

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有时会看到有些学生不愿接受道德教育,有的知道了道德要求,却不能付诸行动,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严重时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或者是教育内容上缺乏知识性、理论性、趣味性、情感性,没有结合实际,不符合学生的需要;或者是德育方法上忽视引导,简单生硬,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或者在评价和处理问题时不公正引起学生反感;也可能由于个别教育者言行不一,不能以身作则,使学生产生不信任感等等。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改革教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才能使道德教育取得好的效果。在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在认识上引导和提高大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目的与动机的认识。因为目的与动机决定着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质和量,良好的动机与崇高的目的可以提高学生勇于实践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精神和行为力量。

道德需要是现代德育的基础,道德实践则是道德需要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因此,在学校德育改革中,必须将单向灌输的德育模式向参与道德模式转变。构建参与式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是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从重规定、片面强调服从转变为尊重道德选择、注重道德内化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不可否认,依靠纪律、规章来管理学生是必要的,但同时也是不够的。社会变革,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而且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价值选择的机会,在这样情况下,学校道德教育就不能再限于用灌输方法让学生接受或服从一套先定的道德条文。在以“强制”为主要教育方式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对规则的遵守并不是出于一种首先需要,亦无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可言。按主体性德育模式的要求,衡量一个学校德育质量如何,不能仅仅是道德要求是否正确与明确,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否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需要、信念,由单纯服从,经过认同,达到内化,变成能主动创造新道德风尚和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主体。

道德内化是指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个体进行道德选择,将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转化成为内在道德需要的过程。“道德内化的切入点是学生的需要”,“没有学生对道德的需要就不会有道德内化,就不会有自主、自觉的‘真’道德行为。”

实现道德内化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启发教育对象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应从以下二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所谓自我教育是指人们通过自己内部的思想矛盾斗争,自觉热爱先进思想、道德规范,克服自己的错误和矫正不良行为,促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转化的控制活动。因此,自我教育也就是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改造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二是让学生参与德育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处于心理的自我发展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产生了认识和支配自我、支配环境的强烈意识,思想和行为表现出明显的相对独立倾向。他们一般不希望被动处于服从和遵守的地位,而是想参与其中。这也要求教育者善于尊重教育对象,关心教育对象,采取民主、平等的管理方法,因势利导,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德育管理工作。让学生在德育管理实践中溶化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并且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强责任感和自律能力。我们还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自律,是德育工作为之奋斗的高.境界。

(四)从重道德教育轻道德修养转变为两者结合来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篇5

一、学生是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人

学生的存在是一个过程。根据笛卡儿提出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题,“我”的存在是由“我”思考这件事实推知的,所以当“我”思考的时刻,“我”都存在着,“我”思考是“我”存在的判据。思考是一个过程,是时刻发生、时刻前行着的过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也指出:“实际思维是一个过程,它时刻发生,它时刻进行。总之,只要人们在思维着,那么它就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1]思考是人存在的根据,它表现为过程性的特点,由此推知,人在存在论意义上,也是一个过程。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的过程思想同样表明人是过程。他从宇宙论的角度阐述了过程的实在性,他认为过程就是实在,实在就是过程,宇宙处于永恒的创造进化过程之中。该过程生生不息,流动不止。世界上任何存在物都以过程形式存在,每个宇宙事实本质上都是过程。由怀特海的过程宇宙论也可推知,人作为宇宙中的一类事实,其存在也是一个过程。可见,过程是人存在的基本形式,它在时间的作用下单向流动,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具体到每个学生而言,每分每秒都不同。就像赫拉克利特所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今天见到的这个学生与昨天的这个学生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甚至我们这一刻看到的这个学生与前一秒看到的这个学生也已经不完全相同,他的观念、思想、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等方面都与此前的他不同。学生作为一个过程,有着内在成长发展的需要,且这种成长永远处于未完成的状态,即“一种积极的势力或能力———向前生长的力量”[2]。当我们将学生视为成长过程中的人时,就不会把学生的成长理解为已完成的生长,已经停止的生长,不会把对学生的评价终结于当前的状况,而会以发展性的眼光看待学生。由学生到成人的成长过程是没有断点的连续流动的过程。“学生”与“成人”不是两个中间间断的、静止的概念,不是两个孤立的点,从“学生”到“成人”的转变是一个中间连续的过程。学校德育所起的作用恰恰在于在从“学生”到“成人”转变的过程之中所起的引领作用,或者说,学校教育者参与“学生”转变为“成人”的过程指导学生获得成长和发展。

教育者把学生视为成长过程中的人,就会以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的种种表现,用足够的耐心等待学生成长;既能赞赏学生的优秀,也能容忍学生所犯的错误;既不以学生一时表现优秀或良好而沾沾自喜,满足于现状,也不以学生一时的错误而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失去信心,断然否定学生的一切,而是运用教育智慧满怀激情地引导学生改正错误思想或行为,把学生所犯的错误也视为一种德育资源;小心呵护学生的成长,不把学生一时的表现看作是结果,而将其视为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自然现象。教育者对学生的信心和耐心将为学生成长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这正是学生成长的必要条件。当前部分中小学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一些错误思想或行为,如,厌学,早恋,校园暴力,沉迷网络游戏,缺乏理想和人生目标,贪图享受等等。看到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有些教育者对学生失去信心,感叹“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因此放弃一些学生。教育者如果能够将学生视为成长过程中的人,就不会因为一些学生的上述表现就断定这些学生就是坏学生,不可救药的学生,没有任何发展前途的学生,而会理性地认识到,学生不会永远停留于当前的状态,他/她们时刻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即使现在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只要有外界科学合理地干预,也同样会有良性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学校德育的作用就在于要科学合理地积极给予学生适切的引导,及时有效的纠偏,以引导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获得良性发展,成为德性优异、品格高贵的人。

二、学生是具有内在创造性的人

德国生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对于有意识的生命来说,存在在于变化,变化在于成熟,成熟在于不断地自我创造。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生命来自于创造。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认为,生命决不是被动的存在,而是能动的。“生命其自身既是作者,又是作品。”[3]看来,每个生命的存在都来自于其创造性,是其自身包含的创造力才使其得以存在。创造性是人性的本质,每个人都蕴含着创造的能量。就学校的学生而言,学生不是被动接受外来信息的容器,而是具有内在创造性的人。创造性是学生的本质特征,它不是学生之外的某个或某些其他事物赋予学生的,而是内在于学生自身的,是学生的内在规定性,也是学生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学生的创造性是自足的,是学生存在的根本方式,创造性决定学生的存在,而非决定其创造性的条件。学生的创造性是一种“前进”,向着未来生活前进是学生未来生活成为现实可能性的先验性条件,也是学生发展的本原。学生内在固有的这种创造性特质是其发展变化的动因,学生的发展也正是这种创造性在各种情境中的应用。学生的创造性在应对各种新情境中得到展现,在创造的过程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获得生命尊严的享受和满足,因此需要创造性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某些方面为他人作出有价值的奉献;参与教育过程的设计,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将道德认识灵活运用于不同生活情景。

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具有自我超越的性质,能够不断地进行创造并超越过去和现在的状况,朝向一个无限可能和不确定的未来。雅斯贝尔斯认为,“人始终不仅仅是他关于他自身的知识。他现在如此,但并不永远如此。他是一个过程。他不仅仅是一种现存的生命,而是在生命中包含着这样的可能性,即通过他所拥有的自由,他要用他自己决定的行动从自身中创造他的将来”[4]。学生内在的创造性决定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他/她的未来生活样态由他/她自己创造,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他/她作出安排。学生内在的创造性表明,学生不仅在认知方面具有内在创造的能力,而且在德性方面也具有内在超越的天性,就像鲁洁教授所说:“创造性是一种基本德性”[5]。学生有着内在的能够过一种道德生活的潜质和条件,学校道德教育的责任就在于将学生的这种潜质引发出来,使他们能够自觉地通过自我修养,去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过一种自觉自在的超越现实的道德生活。学校把学生认定为具有内在创造性的人,就不会认为学生的道德品质只是由后天强塑而成。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即在于唤醒学生内在的创造性本质,使他自觉自愿地去寻求过道德生活所必需遵守的规范,而非将一个社会的伦理规范强硬地植入学生内心。学校各级德育管理者、教育者要坚信每个学生所蕴藏的创造性潜质,不要将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评判标准强加给学生,更不能强迫学生按照成人的意愿行动,而应给予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主动性的权利和机会。学校道德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和人格的成长。培养什么样人格的人是一切道德教育活动展开的前提。在当前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教育重构学生人格,从塑造“知识人”转变为培养“整体发展的人”,在人格上应是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统一发展的人,这样的人是能够创造自己的生活并具有创造性人格的人。为此,学校的德育管理者应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作为当前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将学生从知识的奴役状态下解放出来,培养学生对生活、对生命怀有乐观和积极的肯定态度,养成热爱生活、用心去品味生活,并积极创造新生活的人文情怀。

三、学生是具有内在价值的人

人作为主体的存在都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价值立足于主观经验,因此任何人的存在都具有内在价值,即依据于自身并服务于自身的价值。人类作为宇宙中的一个群体,在价值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具有自在自为的价值和重要性。任何人无法从他自己的角度规定其他人有意义还是无意义。每个人都有其意义,他的意义不是由其他人规定的,而是自身就规定其意义和价值。这种价值的普遍性使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和独特性,它是人性尊严和个人价值的重要来源。学校常常因为学生是可见的而把他们视为世界上的事实性存在,忽略了他们的内在价值。他们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客体,也是学习和成长等其他事物的主体。作为其他事物的主体,在他们自己的权利范围内他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不仅是世界上的事实性存在,也是世界上的价值性存在,具有内在价值。他们有其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意义和价值是自在自为的,不是由教师或家长赋予的,也不是其他任何人可以任意剥夺的。学校教育者不能因学生年龄幼小、身心发育未成熟、需要成人照顾和帮助,即认为学生只是纯粹的“消费者”,没有任何“价值”。

学生的内在价值是为自己的价值(成为他自己),在学校开展的一切活动中,学生是目的,不是工具,不可只被当作手段利用,在这方面,康德早就明确作了阐述:“每一个理性的创造物,才是目的本身”[6]。“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作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7]学生既不应被看作是财富,也不能被看作是谋利的工具。学生自身是其存在的目的,同样具有理性的特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被随意摆布。学校德育管理者在确立学校德育思想和目标,制订学校德育计划时,不应从学生的外部经验世界寻找德育的根据,学生自身应该被当作道德教育第一位的目的。一切德育原则的要求、目的和内容的确定,德育方法的选择,都应该为了学生本身,以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发展为最终目的。学生作为价值性存在还是学生尊严和权利的重要来源。学生自身不可被替代的价值,要求学校管理者在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中要尊重学生,不能否定学生自身的价值。尊重学生就是在维护学生的尊严和权利,它不是出于成人对学生的爱怜和同情,是由于学生本身是有尊严的,“它没有任何等价物。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它”[8]。对学生的尊重既是对学生尊严的维护,也是对学生是价值性存在的体认。“必须把生命的尊严看作为最高价值,并作为普遍的价值基准。”[9]我国《宪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都规定了儿童有受尊重的权利。教育作为一项“成人”的事业,更需将尊重学生和维护学生尊严作为其基本精神。